CN110213569A - 一种液态镜头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态镜头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13569A
CN110213569A CN201910333830.9A CN201910333830A CN110213569A CN 110213569 A CN110213569 A CN 110213569A CN 201910333830 A CN201910333830 A CN 201910333830A CN 110213569 A CN110213569 A CN 1102135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lens
jig
shell
membrane material
dri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3383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13569B (zh
Inventor
吴承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3383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135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135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135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135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135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7/00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for television systems or their details
    • H04N17/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for television systems or their details for television camer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Light Control Or Optical Switches (AREA)
  • Eyeglas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液态镜头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液态镜头的密封效果。该液态镜头包括用于盛放液体的膜材以及驱动膜材发生形变的驱动器。该态镜头检测装置两个治具:第一治具及第二治具;该第一治具设置了一个用于容纳液态镜头的凹槽,在放置液态镜头时,该液态镜头的膜材位于该凹槽内。该第二治具为一个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液态镜头的驱动器带动膜材发生形变,在具体驱动该驱动器时,可以通过采用推动或者拉动的方式来实现。通过采用第二治具推动或者拉动驱动器的方式来带动膜材形变可以模拟液态镜头在工作时的情况,真实的反应液态镜头在工作时膜材的受力情况,从而可以更准确的观察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膜材受力情况,提高检测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液态镜头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到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液态镜头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液体镜头是现有技术中比较常用的变焦镜头,它通过改变厚度仅为8mm的两种不同的液体交接处月牙形表面的形状,实现焦距的变化。而传统的变焦镜头是通过调整两个固定焦距的镜头之间的距离来实现变焦。因此,液体镜头相对于传统的变焦系统而言,兼顾了紧凑的结构和低成本两方面的优势。但是液体镜头在使用前需要进行漏液检测,现有技术中的检测方式是采用真空方式抽检确保液态镜头的薄膜点胶之后不漏液,但是这种检测方式真空需要长时间,无量产性,只能抽检,极大的影响了检测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液态镜头检测装置,用以提高对液态镜头检测的准确性。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液态镜头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液态镜头的密封效果。其中,该液态镜头包括用于盛放液体的膜材以及驱动膜材发生形变的驱动器。在具体设置该液态镜头检测装置时,该态镜头检测装置两个治具,分别为第一治具及第二治具,其中,第一治具及第二治具相对设置并用于形成容纳液态镜头的空间。在具体设置第一治具时,该第一治具设置了一个凹槽,该凹槽用于容纳液态镜头,在放置液态镜头时,该液态镜头的膜材位于该凹槽内。在设置第二治具时,该第二治具为一个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液态镜头的驱动器带动膜材发生形变,在具体驱动该驱动器时,可以通过采用推动或者拉动的方式来实现。通过采用第二治具推动或者拉动驱动器的方式来带动膜材形变可以模拟液态镜头在工作时的情况,真实的反应液态镜头在工作时膜材的受力情况,从而可以更准确的观察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膜材受力情况,提高检测准确性。
在具体设置该第二治具时,可以根据第二治具的具体驱动方式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下面逐一对第二治具的结构进行说明。以第二治具采用推动的方式带动驱动器工作为例。该第二治具包括一个壳体,以及驱动该壳体朝向第一治具移动的驱动装置。其中,该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抵压并推动所述驱动器。通过驱动装置推动壳体朝向第一治具运动,并且在推动的过程中推动驱动器运动,从而挤压膜材。
在具体设置该驱动装置时,可以采用驱动气缸或者驱动液压缸。均可以提供比较稳定的压力。
在具体设置该壳体时,该壳体上设置有一个用于容纳该驱动器的腔体,在推动驱动器时,通过腔体的底壁推动驱动器。
在具体设置该腔体时,腔体的深度大于驱动器的厚度,在壳体与第一治具抵压接触时,驱动器能够达到满足要求的行程。
在具体设置第一治具及第二治具时,第二治具的壳体与所述第一治具通过卡扣可拆卸的连接。通过卡扣使得壳体一直保持抵压驱动器的效果,从而可以在驱动装置撤去后仍能保持对驱动器的抵压效果。
在具体设置第一治具时,该第一治具上设置有用于观测所述液态镜头的透明盖板。通过该透明盖板可以观察膜材的变化。
第二治具除了上述结构外,还可以采用其他的结构形式,如第二治具包括与所述第一治具相对固定且密封连接的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用于拉动所述驱动器的抽气装置。通过抽气装置抽气进而拉动驱动器来带动膜材发生形变。
在具体设置抽气装置时,该抽气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通气管,以及与所述通气管连通的气泵,且所述通气管的进气端朝向所述驱动器。通过设置的通气管朝向驱动器从而在抽气时,可以提高拉动驱动器的效果。
在进行抽气时,该通气管上设置有控制所述通气管打开的气阀。通过该气阀来控制通气管的工作状态。
在具体设置该气阀时,可以采用电磁阀或者手动阀。
此外,该检测装置还包括外壳,所述第一治具及所述壳体层叠固定在所述外壳内,且所述外壳上覆盖有用于观测所述液态镜头的透明盖板。通过外壳将第一治具及第二治具固定在一起,并且在该外壳上设置了透明盖板来观察膜材的变化情况。
在具体设置通气管时,可以采用多个通气管,并且所述多个通气管呈环形排列在所述壳体。进而提高了抽气的效果。
在观察膜材变化时,通过设置的光学设备进行观察。该光学设备可以为电子显微镜或者其他类型的显微镜。
该检测装置还可以包括一个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与光学设备连接,并用于显示光学设备采集的图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提供的液态镜头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提供的液态镜头检测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提供的液态镜头检测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提供的液态镜头检测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提供的液态镜头检测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提供的液态镜头检测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提供的液态镜头检测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为了方便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液态镜头检测装置,首先说明一下液态镜头,该液态镜头应用于移动终端中并可进行调焦,该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常见的移动终端。如图1中所示,在具体设置该液态镜头30时,液态镜头30主要包括两部分,膜材31以及拉动或推动膜材31发生形变的驱动器32。其中,膜材31围成一个密封的腔室,该腔室用于容纳液态溶液;而驱动器32与膜材31连接,在驱动器32运动时带动膜材31发生形变。在液态镜头30使用时,需要保证膜材31的密封性,因此如何检测膜材31的密封效果直接影响到液态镜头30的可靠性。为了方便检测该膜材31的密封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态镜头检测装置。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一下该液态镜头检测装置的结构。
首先如图1中所示,图1中示出了一种具体的液态镜头检测装置。该液态镜头检测装置主要包括两个治具,为了方便描述将两个治具分别命名为第一治具10及第二治具20,其中,第一治具10用于放置液态镜头30。如图1中所示,在具体设置该第一治具10时,该第一治具10中设置有一个凹槽11,该凹槽11用于固定上述的液态镜头30;在将液态镜头30放置在第一治具10中时,液态镜头30的膜材31位于该凹槽11内,并且液态镜头30的驱动器32外露在该凹槽11外。由上述描述可以看出,第一治具10仅仅作为一个支撑装置,其可以采用金属或者塑料制备而成,在制备时只需形成一个用于容纳液态镜头30的凹槽11即可,该凹槽11的形状与液态镜头30相配合。而第一治具10的外形可以根据实际的加工需要而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此外在具体设置凹槽11时,该凹槽11的个数可以根据需要而定,既可以设置有一个凹槽11,也可以设置多个凹槽11。在采用多个凹槽11时,可以同时放置多个液态镜头30。此外,在采用多个凹槽11时,凹槽11的排列顺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如排列成环形或者阵列排列等不同的情况,均可以应用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
为了方便观察液态镜头30的变化情况,在第一治具10上设置有用于观测所述液态镜头30的透明盖板12。如图1中所示,在具体设置该透明盖板12时,透明盖板12设置在第一治具10背离设置有凹槽11的一面。并且该透明盖板12作为凹槽11的底壁,即凹槽11透过凹槽11内的腔体可以直观的观察到透明盖板12。对于该透明盖板12与第一治具10之间可以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如该透明盖板12可以与第一治具10采用分体结构,也可以采用一体结构。在采用分体结构时,透明盖板12与第一治具10之间可以通过螺栓或者螺钉的方式固定连接,当然也可以采用粘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此时,透明盖板12可以选用玻璃或者透明树脂、透明塑料等材质制备而成。在透明盖板12选用与第一治具10为一体结构的方式时,第一治具10采用透明材质制备而成(如玻璃、钢化玻璃、透明塑料、透明树脂等),此时可以直接在第一治具10上形成凹槽11即可,通过凹槽11的底壁可以直接观察到膜材31的变化。应用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时无论采用上述哪种结构方式,只需要能够保证通过透明盖板12观察到膜材31的变化即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限定其具体的制备方式。
继续参考图1,在具体设置第二治具20时,该第二治具20作为一个驱动部件。在其与第一治具10配合时盖合在第一治具10上设置有凹槽11的一面,并用于驱动液态镜头30的驱动器32带动膜材31发生形变。为了方便理解首先说明一下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驱动的含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驱动指的是推动或者拉动驱动器32以压缩或者拉伸膜材31发生形变。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一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治具20的结构。
在图1所示的结构中第二治具20采用推动驱动器32的方式来驱动该驱动器32。在具体实现推动驱动器32时,该第二治具20主要包括两个结构:壳体21以及驱动装置22,其中,该壳体21与第一治相对而置(在图1中沿竖直方向上相对),并可沿朝向或者背离第一治具10的方向上运动。在具体实现壳体21相对第一治具10运动时,可以通过设置滑轨或者导向杆来保证壳体21在相对第一治具10滑动时的稳定性。如在竖直方向上设置滑轨或者导向杆,而壳体21滑动装配在滑轨上或者穿设在该导向杆上,在壳体21相对第一治具10滑动时,通过设置的滑轨或者导向杆可以保证两者相对滑动时不会出现偏移,保证了在对位时的准确性。
一并参考图1及图2,为了方便推动驱动器32,该壳体21采用一个板状结构,并且在设置该壳体21时设置了一个腔体(图中未示出)。该腔体用于容纳驱动器32,在壳体21相对第一治具10移动到一定位置时,腔体的底壁与驱动器32接触,在壳体21再次运动时,腔体的底壁推动驱动器32压缩膜材31。此外,在具体设置该腔体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腔体的深度,如在液态镜头30放置在壳体21内时驱动器32外露在凹槽11外一部分,或者驱动器32完全位于腔体内等不同的情况。对于腔体的深度来说,其与凹槽11的设置深度相关联,两者需要满足在壳体21与第一治具10贴合时,腔体的深度与凹槽11的深度的和应该小于液态镜头30在膜材31未发生形变时的厚度,并且腔体的深度与凹槽11的深度的和与液态镜头30在膜材31未发生形变时的厚度的差值即为第二治具20推动驱动器32运动的行程。如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采用腔体的深度大于驱动器32的厚度,但是该深度应该保证壳体21与第一治具10抵压接触时驱动器32能够达到满足要求的行程。当然也可以采用壳体21内的腔体的深度小于驱动器32的厚度,无论采用上述哪种方式,只需要保证壳体21在相对第一治具10运动时,能够推动驱动器32能有足够行程即可。
继续参考图1,在具体设置第二治具20的驱动装置22时,该驱动装置22可以推动该壳体21朝向第一治具10运动,同时其也可以驱动壳体21沿背离第一治具10的方向运动。以图1所示的第一治具10及第二治具20的放置方向为参考方向,该驱动装置22在使用时可驱动壳体21沿竖直方向往返运动。在具体设置该驱动装置22时可以采用不同的具体结构,如该驱动装置22可以采用驱动液压缸、驱动气缸。在采用驱动气缸或者驱动液压缸时,该驱动液压缸或者驱动气缸的缸体固定在其他支撑设备上,如固定支架或者墙体等相对第一治具10固定的结构上。驱动气缸或者驱动液压缸的活塞杆与壳体21连接,在活塞杆伸出或者收缩时,带动壳体21相对第一治具10运动。当然上述列举的驱动气缸或者驱动液压缸仅为一个具体的示例,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驱动装置22还可以采用其他常见的驱动装置22,如采用丝杠、或者凸轮机构等常见的能够带动部件沿设定方向往返运动的机构也可以应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
为了方便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液态镜头检测装置,下面结合附图说明一下其工作过程。参考图1,首先通过驱动装置22带动壳体21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一段距离,此时,第一治具10与壳体21之间分开,并有足够的空间用于放置液态镜头30。之后将液态镜头30放置在第一治具10的壳体21内并固定;在固定时通过凹槽11的形状与液态镜头30相匹配来固定液态镜头30,并且液态镜头30的一端与凹槽11的底壁接触以保证在竖直方向上液态镜头30与第一治具10之间相对固定。之后通过驱动装置22推动壳体21朝向第一治具10运动,当运动到一定位置时,壳体21与驱动器32接触,继续推动壳体21朝向液态镜头30运动,如图2中所示,在运动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寸动的方式下压,也可以采用持续的下压,使得驱动器32带动膜材31发生形变。在推动膜材31发生形变时,可以通过光学设备观察膜材31变化,该光学设备可以为电子显微镜或者其他类型的显微镜。在具体设置该光学设备时,该光学设备的镜头朝向透明盖板,通过该透明盖板可以直接观察膜材31的形变情况;如出现漏液直接通过光学设备看出。此外,为了方便观察,还可以通过显示装置来直接观察。此时,该检测装置还包括一个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与光学设备连接,光学设备看到的膜材31的变化可以直接显示正在显示装置中,其中,该显示装置可以常见的显示器,如液晶显示器或者其他常见的显示器。
为了准确的了解膜材31的变化,还可以采用将壳体21与第一治具10固定连接在一起,以观察在膜材31长期受到压缩时的情况。此时第二治具20的壳体21与第一治具10通过卡扣40可拆卸的连接。在具体设置该卡扣40时,可以将卡扣40设置在第一治具10上,也可以设置在壳体21上,并且对应的在另一个部件(壳体21或第一治具10)上设置与该卡扣40配合的卡槽。当壳体21运动到位时(第一治具10与壳体21接触),通过卡扣40将壳体21与第一治具10固定连接起来,并使得壳体21与第一治具10保持相对的固定位置,此时通过卡扣40即可提供对膜材31的持续下压力,因此驱动装置22可以卸载负荷。
对于卡扣40的具体设置情况可以有多种选择,如卡扣40的个数可以为多个,如三个、四个、五个等不同的个数。并且多个卡扣40环绕壳体21或者第一治具10设置时,多个卡扣40之间均匀的间隔设置,以保证能够提供比较稳定的下压力来保持驱动器32的位置。
在实现推动驱动器来压膜材变形的方式除了上述结构外,还可以采用其他的结构。如图3所示,图3示出了另外一种结构。其中,第一治具10的结构与上述结构相类似,在此不再详细描述。而对于第二治具的结构如图3中所示,该第二治具包括一个压棒23,以及用于驱动压棒23朝向第一治具10运动的驱动装置24。继续参考图3,在图3所示的结构中,该压棒23为长条状,并可压在液态镜头的驱动器上,并且通过设置的驱动装置24推动压棒23朝向第一治具10运动。该驱动装置24可以采用不同的驱动装置24,在图3所示的结构中,该驱动装置24包括第一磁性件242以及第二磁性件241,其中第一磁性件242与第二磁性件241可吸附。在具体设置时,第一磁性件242的个数为两个,且设置在第一治具10的凹槽11的两侧。而第二磁性件241也对应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磁性件241位于压棒23的两个端部。如图3中所示,第一治具10上设置有容纳槽,第一磁性件242镶嵌在该容纳槽中并外露;而第二磁性件241镶嵌在压棒23的端部。在将压棒23放置在驱动器上时,第一磁性件242与第二磁性件241的位置相对并相互吸附,从而推动压棒23朝向第一治具10运动,进而推动驱动器压迫膜材发生形变。如图4中所示,图4示出了压棒23压紧到第一治具10时的情况,此时压棒23压紧驱动器,并使得膜材发生形变。在图3及图4所示的第二治具中,压棒23的个数为一个,且该压棒23横跨放置液态镜头的凹槽11。为了方便从顶部观察液态镜头的膜材的变化情况,在设置压棒23时,该压棒23采用透明材质制备而成,如玻璃、亚克力材料或者透明塑料等不同的材质。
当然除了上述图3所示的压棒23外,压棒23的个数还可以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如图5中所示,图5示出了采用两个压棒23的情况。此时每个压棒23的结构与图3中的压棒23的结构相同。且在设置驱动装置24时,该驱动装置24包括四个第一磁性件242以及四个第二磁性件241。其中,四个第一磁性件242环绕第一治具10的凹槽11设置。在设置四个第二磁性件241时,四个第二磁性件241两两设置在压棒23上。在通过第一磁性件242与第二磁性件241吸附时,两个压棒23压紧在驱动器的边沿并且避让开膜材,使得整个膜材能够外露,此时,通过上方可以直接观察膜材的形变情况。由于压棒23避让开了膜材,因此可以采用不透明材质制备压棒23,如塑料或者金属棒。当然也可以采用压棒23不避让膜材的方式,此时每个压棒23采用透明材料制备而成,如上述的玻璃、亚克力材料等。
由图3及图5可以看出,第二治具可以采用不同个数的压棒23来压迫驱动器,均可以实现通过驱动器来推动膜材发生形变的效果。此外,在设置驱动装置24时,其第一磁性件242及第二磁性件241可以采用不同的结构。如第一磁性件242为磁铁,第二磁性件241为可被磁性吸附的金属件(如铁、钴、镍等),或者第一磁性件242及第二磁性件241均为磁铁,或者第一磁性件242为可被磁性吸附的金属件(如铁、钴、镍等)。在采用第一磁性件242及第二磁性件241中有一个为可被磁性吸附的金属件时,若压棒23或者第一治具10采用可被磁性吸附的金属材料制备而成时,可以直接通过压棒23或者第一治具10作为第一磁性件242或者第二磁性件241。
在第二治具20驱动驱动器32带动膜材31发生形变时,除了上述图1及图2所示的方式来推动驱动器32压迫膜材31发生形变外,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使膜材31发生形变。如图6中所示的采用拉动膜材31发生形变的方式。在图6所示的结构中第一治具10的结构与上述的第一治具10的结构相近似,因此在此不再赘述。而第二治具20在设置时,采用其他的结构形式来拉动驱动器32运动。下面详细说明一下第二治具20的具体结构。
继续参考图6,该第二治具20的结构包括与第一治具10相对固定且密封连接的壳体21,在具体设置该壳体21时,壳体21盖合在第一治具10设置有凹槽11的一面,并且在壳体21盖合在第一治具10上时,壳体21与液态镜头30的驱动器32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在具体实现密封连接时,如图6中所示,该检测装置还包括一个外壳50,在具体设置该第一治具10及壳体21时,第一治具10及壳体21层叠固定在外壳50内,其中外壳50可以包括两部分,两部分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或者两部分直接对盒之后再通过卡扣进行固定连接,或者还可以两者对盒后通过螺栓或者螺钉进行连接。当然上述仅仅示出了一个具体的密封方式,还可以采用在壳体21与第一治具10之间直接连接并形成密封。如采用螺栓或者螺钉将两者连接,并且通过在壳体21与第一治具10之间设置密封垫使其密封。当然也可以采用卡扣40的方式将壳体21与第一治具10连接。
继续参考图6,该外壳50上覆盖有用于观测液态镜头30的透明盖板51,该透明盖板51的可以直接观察到第一治具10上的凹槽11内的膜材。在透明盖板51设置在外壳50上时,第一治具10的凹槽11没有底壁,此时该凹槽11可以看做是一个通孔,或者该凹槽11的底壁为透明的,以便通过透明盖板51观察到膜材的变化。
在具体驱动液态镜头30的驱动器32时,该第二治具20还包括一个可拉动驱动器32的抽气装置。该抽气装置与壳体21连接并能够抽动第一治具10与壳体21连接时形成的密封腔内的空气。在具体抽气时,该抽气装置抽动驱动器32与壳体21之间的间隙的空气,从而使得驱动器32两侧的气压形成压差,在压差的作用下驱动器32朝向壳体21的方向运动。在液态镜头30放入到第一治具10内时,驱动器32距离第一治具10与壳体21围成的密封腔的侧壁之间的间距小于设定的阈值,如驱动器32的侧壁与密封腔的侧壁之间的间距介于0mm~5mm之间,在抽气装置抽气时使驱动器32的两侧更容易形成压差。
如图6中所示,在具体设置该抽气装置时,抽气装置包括设置在壳体21上的通气管25以及气泵27;其中,该通气管25固定在壳体21上并且延伸到壳体21内部。在通气管25与壳体21配合时,壳体21上设置了通气孔(图中未示出),而通气管25通过接头与该通气孔连通;或者该通气管25插入到通气孔中并通过密封胶进行密封。此外,固定好后的通气管25的进气端朝向驱动器32,在通气管25抽取密封腔内的空气时可以直接拉动驱动器32。为了使得通气管25可以直接抽取介于壳体21与驱动器32之间的空气,在通气管25设置了多个,且多个通气管25呈环形排列在壳体21上。在具体排列时,可以根据驱动器32的形状而定以保证通气管25的开口朝向驱动器32。此外,该抽气装置中的气泵27与通气管25连通并作为抽气时的动力装置。当气泵27在工作时,可以通过通气管25抽取驱动器32与壳体21之间的空气,从而使得驱动器32两侧的气压不同,进而拉动驱动器32朝向壳体21运动,以拉动膜材31发生形变。在抽取空气时,为了方便控制该抽气装置的工作状态,该通气管25上设置有控制通气管25打开的气阀26。该气阀26可以选择不同的气阀26如电磁阀或者手动阀。通过该气阀26可以控制通气管25的打开以及关闭,并且可以通过气阀26打开的幅度来调整抽气的速度。如在工作时,打开气阀26,开始抽取驱动器32与壳体21之间的空气。
在使用时,如图6所示,首先将液态镜头30放入到上述的第一治具10及第二治具20之间,之后打开气阀26,如图7中所示,气泵27开始工作并抽取驱动器32与壳体21之间的空气,在气压的作用下驱动器32开始朝向壳体21运动(如图7中箭头所指的方向)并拉动膜材31发生形变,此时可以通过光学设备观察膜材31变化,该光学设备可以为电子显微镜或者其他类型的显微镜。在具体设置该光学设备时,该光学设备的镜头朝向透明盖板,通过该透明盖板可以直接观察膜材31的形变情况;如出现漏液直接通过光学设备看出。此外,为了方便观察,还可以通过显示装置来直接观察。此时,该检测装置还包括一个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与光学设备连接,光学设备看到的膜材31的变化可以直接显示正在显示装置中,其中,该显示装置可以常见的显示器,如液晶显示器或者其他常见的显示器。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图1及图6所示的液态镜头检测装置仅仅为一种具体的示例,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液态镜头检测装置中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可实施的方案来通过带动驱动器32的运动来推动或者拉动膜材31发生变化。
通过上述描述可以看出,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液态镜头检测装置中通过将力直接作用在驱动器32上,并通过驱动器32带动膜材31发生变化,从而在检测膜材31的密封效果时能够准确的模拟膜材31在发生形变时的受力情况。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的真空检测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装置结构简单,并且检测条件比较低无需采用真空环境,检测方便快捷,因此可以逐个对液态镜头30进行检测,相比与现有技术中的抽检,提高了液态镜头30的出厂合格率,保证了移动终端产品的质量。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液态镜头检测装置,所述液态镜头包括膜材以及驱动膜材形变的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
第一治具;所述第一治具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液态镜头的凹槽;
第二治具;用于驱动所述液态镜头的驱动器带动所述液态镜头的膜材形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镜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治具包括壳体,以及驱动所述壳体朝向所述第一治具移动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壳体用于抵压并推动所述驱动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态镜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驱动液压缸或驱动气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态镜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容纳所述驱动器的腔体。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液态镜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治具通过卡扣可拆卸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态镜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治具上设置用于观测所述液态镜头的透明盖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镜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治具包括与所述第一治具相对固定且密封连接的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用于拉动所述驱动器的抽气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态镜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通气管,以及与所述通气管连通的气泵,且所述通气管的进气端朝向所述驱动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态镜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上设置有控制所述通气管打开的气阀。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态镜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所述第一治具及所述壳体层叠固定在所述外壳内,且所述外壳上覆盖有用于观测所述液态镜头的透明盖板。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态镜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的个数为多个,且所述多个通气管呈环形排列在所述壳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液态镜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观测所述膜材形变后的液态镜头的光学设备。
CN201910333830.9A 2019-04-24 2019-04-24 一种液态镜头检测装置 Active CN1102135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33830.9A CN110213569B (zh) 2019-04-24 2019-04-24 一种液态镜头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33830.9A CN110213569B (zh) 2019-04-24 2019-04-24 一种液态镜头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13569A true CN110213569A (zh) 2019-09-06
CN110213569B CN110213569B (zh) 2021-05-18

Family

ID=67786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33830.9A Active CN110213569B (zh) 2019-04-24 2019-04-24 一种液态镜头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1356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38990A (zh) * 2021-12-29 2022-04-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液态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US11411063B2 (en) * 2019-04-24 2022-08-09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fabricating method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1414A (zh) * 2005-12-27 2007-07-04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利用电润湿法制造液态镜头的方法及由此制造的液态镜头
CN107727328A (zh) * 2017-11-23 2018-02-23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性检测机构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1414A (zh) * 2005-12-27 2007-07-04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利用电润湿法制造液态镜头的方法及由此制造的液态镜头
CN107727328A (zh) * 2017-11-23 2018-02-23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性检测机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11063B2 (en) * 2019-04-24 2022-08-09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fabricating method
CN114338990A (zh) * 2021-12-29 2022-04-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液态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4338990B (zh) * 2021-12-29 2024-03-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液态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13569B (zh) 2021-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13569A (zh) 一种液态镜头检测装置
EP2003435B1 (en)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the tightness of lithium ion cells
CN107764489B (zh) 一种密封结构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CN106768673B (zh) 一种阀体气密性检测装置
CN106197893B (zh) 手机密封圈气密性检测设备
CN102944464B (zh) 一种可视超低温力学试验装置
CN105932219B (zh) 一种铝壳电池注氦打钉设备及其方法
CN111811948A (zh) 一种水表检测装置
CN204474920U (zh) 柔性材料的运动装置及缝纫装置
CN103033317B (zh) 气缸端盖测试工装
CN209745767U (zh) 一种试样自动装夹结构及气体渗透测试系统
CN108760250A (zh) 一种膜片压合检测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背光源检测方法
CN105758592B (zh) 一种自动化气密性测试装置
CN202928753U (zh) 气缸端盖测试工装
CN112629782B (zh) 自密封式真空检测系统及抽真空检漏方法
CN211453273U (zh) 气体压力控制装置及气体渗透测试系统
CN214748658U (zh) 一种用于气密性检测的立式真空箱
CN206563856U (zh) 一种抽真空按压检测装置
CN215726658U (zh) 一种喇叭密封性检测设备
CN212387290U (zh) 自驱动型样品真空转移装置
CN111855308B (zh) 空舱压缩式主动保压原位海水取样器及其取样方法
CN209372391U (zh) 一种泵体上水检测装置
CN203843713U (zh) 新型切片夹持装置
CN218995326U (zh) 一种半导体型检测空气质量的传感器模组
EP2476550A1 (en) Laminating device for photovoltaic modul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