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12365A - Usb接口组件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Usb接口组件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12365A
CN110212365A CN201910335515.XA CN201910335515A CN110212365A CN 110212365 A CN110212365 A CN 110212365A CN 201910335515 A CN201910335515 A CN 201910335515A CN 110212365 A CN110212365 A CN 1102123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bber plug
usb interface
barb
interface component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3551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耀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Yep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Yep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Yep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Yep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3551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12365A/zh
Publication of CN1102123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123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0Pins, blades, or sockets shaped, or provided with separate member, to retain co-operating parts togeth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1Sealing between contact members and housing, e.g. sealing inse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19Sealing means between coupling parts, e.g. interfacial seal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USB接口组件及电子设备,涉及电子设备防水领域。本发明提供的USB接口组件,包括壳体和胶塞,壳体上设有USB接口和胶塞插孔,胶塞包括与USB接口相适配的密封盖以及连接密封盖的固定部,固定部与胶塞插孔过盈连接。由于胶塞的固定部与所述胶塞插孔过盈连接且壳体的安装部与密封结构密封连接,所以该USB接口组件具有防水功能,可以有效地避免水进入USB接口,从而在保护USB接口的同时,提升具有该USB接口组件的电子设备整体的防水性能,以满足使用者对电子设备具有良好防水功能的期望。

Description

USB接口组件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防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USB接口组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日益普及和迅速发展,消费者对电子设备的防水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各种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和穿戴手表,由于充电和数据传输的需要,均配备有USB接口。在日常使用中,多数电子设备的USB接口长期暴露在外,无法满足使用者对其抗磨损、防尘和防水的期望。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一般在USB接口外侧配有相适配的胶塞。在不使用USB接口时,胶塞可以用来封堵USB接口,可以有效地避免USB接口的磨损。同时,胶塞也具有防尘的作用,可以避免灰尘等杂物损坏USB接口的线路连接和内部构造。
然而,现有的具有胶塞的USB接口组件依然不具备防水功能,无法避免水进入USB接口并腐蚀损坏USB接口,导致电子设备整体防水性能的降低,无法满足使用者的期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SB接口组件及电子设备,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一些不足。
本发明提供一种USB接口组件,包括壳体和胶塞,所述壳体上设有USB接口和胶塞插孔,所述胶塞包括与所述USB接口相适配的密封盖以及连接所述密封盖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胶塞插孔过盈连接。
如上所述的USB接口组件,可选地,所述固定部包括与所述密封盖连接的主体,所述主体与所述胶塞插孔过盈连接,所述主体背离所述密封盖的一端还设有倒钩,在垂直于所述主体轴线的平面内,所述倒钩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主体的截面面积。
如上所述的USB接口组件,可选地,所述倒钩呈棱台状,在远离所述主体的方向上,所述倒钩的截面面积逐渐减小。
如上所述的USB接口组件,可选地,所述固定部还包括引导件,所述引导件连接所述倒钩背离所述主体的一端;所述引导件在垂直于所述引导件延伸方向的平面内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胶塞插孔的面积。
如上所述的USB接口组件,可选地,所述引导件背离所述倒钩的一端还设有引导端,在远离所述倒钩的方向上,所述引导端的截面面积逐渐减小。
如上所述的USB接口组件,可选地,所述壳体还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内形成有密封腔;所述胶塞插孔与所述密封腔贯通,所述固定部穿过所述胶塞插孔后设置在所述密封腔内。
如上所述的USB接口组件,可选地,所述密封腔的开口设置在所述安装部背离所述壳体的安装部顶面上,所述安装部顶面背离所述密封腔的一侧还设有密封结构。
如上所述的USB接口组件,可选地,所述密封结构包括钢片,所述钢片通过防水泡棉胶层与所述安装部顶面粘接固定。
如上所述的USB接口组件,可选地,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壳体一体成型。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USB接口组件。
本发明的USB接口组件,由于胶塞的固定部与所述胶塞插孔过盈连接且壳体的安装部与密封结构密封连接,所以该USB接口组件具有防水功能,可以有效地避免水进入USB接口,从而在保护USB接口的同时,提升电子设备整体的防水性能,以进一步地满足使用者对电子设备具有良好防水功能的期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与胶塞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胶塞的一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胶塞的另一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壳体内侧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壳体内侧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C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壳体内侧第三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D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100:胶塞;
110:密封盖;
120:固定部;
121:主体;
122:倒钩;
123:引导件;
124:引导端;
200:USB接口;
300:胶塞插孔;
400:安装部;
410:密封腔;
420:安装部顶面;
500:密封结构;
510:防水泡棉胶层;
520:钢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方便描述不同的部件,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关系、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的对本发明的内容进行描述,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详细的了解本发明的内容。
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USB接口组件,包括壳体和胶塞100,壳体上设有USB接口200和胶塞插孔300,胶塞100包括与USB接口200相适配的密封盖110以及连接密封盖110的固定部120,固定部120与胶塞插孔300过盈连接。
图3和图4示出了胶塞100的整体结构,图4示出了胶塞100与USB接口200连接的一面,图3示出了胶塞100背离USB接口200的另一面。图1和图2示出了胶塞100如何从壳体的外侧插入胶塞插孔300,其中图2是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1和图2也示出了壳体上的USB接口200的容纳腔和胶塞插孔300,图2中的箭头表示胶塞100插入胶塞插孔300的插入方向。
如果想实现USB接口200的防水密封,必须保证USB接口200的防水密封和胶塞插孔300的防水密封。其中,USB接口200的防水密封是由胶塞100的密封盖110实现的。可以在密封盖110上设置密封圈,在密封盖110与USB接口200插合时,密封圈与USB接口200外壳的开口侧顶端相抵触连接,从而实现USB接口200的防水密封。
而胶塞插孔300的防水密封则是通过胶塞100的固定部120与胶塞插孔300过盈连接实现的,由于与胶塞插孔300过盈配合的胶塞100固定部120封堵住了胶塞插孔300,使得胶塞100固定部120与胶塞插孔300的连接处没有缝隙,从而实现了胶塞插孔300的防水密封。
防水的USB接口200可以帮助提升配备有该USB接口200的电子设备的整体防水性能,从而进一步地满足使用者对电子设备具有防水功能的期望。
另外,还可在密封盖110远离USB接口200的侧面上设置手抠槽,从而方便使用者打开和闭合USB接口200上的密封盖110。
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USB接口组件,包括壳体和胶塞100,壳体上设有USB接口200和胶塞插孔300,胶塞100包括与USB接口200相适配的密封盖110以及连接密封盖110的固定部120,固定部120与胶塞插孔300过盈连接的技术手段,所以该USB接口组件具有防水功能,可以有效地避免水进入USB接口200,从而在保护USB接口200的同时,有利于提升电子设备整体的防水性能,以进一步地满足使用者对电子设备具有防水功能的期望。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的防水构造同时适用于保障USB接口200的防尘性能,可以避免灰尘等杂物损坏USB接口200的线路连接和内部构造。
如图3和图4所示,可选地,固定部120包括与密封盖110连接的主体121,主体121与胶塞插孔300过盈连接,主体121背离密封盖110的一端还设有倒钩122,在垂直于主体121轴线的平面内,倒钩122的截面面积大于主体121的截面面积。
图3和图4示出了胶塞100的整体结构,图4示出了胶塞100与USB接口200连接的一面,图3示出了胶塞100背离USB接口200的另一面。如图7和图8所示,胶塞100的倒钩122已安放于密封腔410;即第二状态,其中图8是图7中C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胶塞100的主体121位于密封盖110和倒钩122之间,在胶塞100安装至其工作位置后,主体121与胶塞插孔300过盈配合。由于与胶塞插孔300过盈配合的胶塞100主体121封堵住了胶塞插孔300,使得胶塞100的主体121与壳体上的胶塞插孔300的连接处没有缝隙,从而实现了胶塞插孔300的防水密封。
当倒钩122整体通过胶塞插孔300后,由于在垂直于主体121轴线的平面内,倒钩122靠近胶塞插孔300的一端的截面面积远大于与其连接的主体121的截面面积,即倒钩122与主体121的连接处呈台阶状,又由于倒钩122靠近胶塞插孔300的一端在垂直于主体121轴线的平面内的截面面积远大于胶塞插孔300的面积,所以倒钩122无法再次通过胶塞插孔300从壳体内侧退回至壳体外侧,从而将胶塞100与壳体连接到了一起,使得胶塞100无法脱离壳体,不容易遗落丢失胶塞100。
另外,当胶塞100的主体121与胶塞插孔300过盈配合时,由于主体12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密封盖110和倒钩122,在垂直于主体121轴线的平面内,密封盖110和倒钩122的截面面积远大于胶塞插孔300的面积,所以胶塞100的主体121无法脱离胶塞插孔300,保证了胶塞插孔300的防水密封。
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固定部120包括与密封盖110连接的主体121,主体121与胶塞插孔300过盈连接,主体121背离密封盖110的一端还设有倒钩122,在垂直于主体121轴线的平面内,倒钩122的截面面积大于主体121的截面面积的技术手段,所以实现了胶塞插孔300的防水密封。
如图3和图4所示,可选地,倒钩122呈棱台状,在远离主体121的方向上,倒钩122的截面面积逐渐减小。
在远离主体121的方向上,倒钩122的截面面积逐渐减小;即在指向主体121的方向上,倒钩122的截面面积逐渐增大。在将胶塞100的倒钩122通过胶塞插孔300从壳体外侧拽入壳体内侧的过程中,倒钩122通过胶塞插孔300部分的最大截面面积逐渐增大,有利于倒钩122从壳体外侧顺利通过胶塞插孔300到达壳体内侧。
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倒钩122呈棱台状,在远离主体121的方向上,倒钩122的截面面积逐渐减小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倒钩122从壳体外侧顺利通过胶塞插孔300到达壳体内侧。
如图3和图4所示,可选地,固定部120还包括引导件123,引导件123连接倒钩122背离主体121的一端;引导件123在垂直于引导件123延伸方向的平面内的截面面积小于胶塞插孔300的面积。
在安装胶塞100的过程中,由于引导件123在垂直于引导件123延伸方向的平面内的截面面积小于胶塞插孔300的面积,所以引导件123可以顺利通过胶塞插孔300。引导件123指向密封盖110的一端连接有倒钩122,引导件123与倒钩122间的连接为平滑连接,所以从壳体外侧通过胶塞插孔300进入壳体内侧的引导件123可以将倒钩122顺利地引入壳体内侧。
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固定部120还包括引导件123,引导件123连接倒钩122背离主体121的一端;引导件123在垂直于引导件123延伸方向的平面内的截面面积小于胶塞插孔300的面积的技术手段,所以在安装胶塞100的过程中,有利于引导件123顺利通过胶塞插孔300进入壳体内侧,也有利于引导件123将倒钩122顺利地引入壳体内侧。
如图3和图4所示,可选地,引导件123背离倒钩122的一端还设有引导端124,在远离倒钩122的方向上,引导端124的截面面积逐渐减小。
引导端124的尾端指的是引导端124远离倒钩122的一端,引导端124的尾端也是整个胶塞100的尾端。由于引导端124在远离倒钩122的方向上截面面积逐渐减小,也就是引导端124尾端的截面面积最小。再将引导端124尾端插入胶塞插孔300的过程中,由于引导端124尾端的截面面积最小,不易发生引导端124尾端与胶塞插孔300侧壁间的碰撞,所以有利于引导端124的尾端快速插入壳体上的胶塞插孔300。
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引导件123背离倒钩122的一端还设有引导端124,在远离倒钩122的方向上,引导端124的截面面积逐渐减小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引导端124的尾端快速插入壳体上的胶塞插孔300。
如图5至图8所示,可选地,壳体还包括安装部400,安装部400内形成有密封腔410;胶塞插孔300与密封腔410贯通,固定部120穿过胶塞插孔300后设置在密封腔410内。图5示出了未安装胶塞100时,即第一状态下,壳体内侧的结构,图6为图5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安装胶塞100后,即第二状态下,壳体内侧的结构,图8为图7的局部放大图。
由于胶塞插孔300与密封腔410贯通,所以通过胶塞插孔300的固定部120顺势进入密封腔410。但由于固定部120长度长于密封腔410的长度,所以无法将固定部120整个塞入密封腔410。
固定部120包括依次串联的主体121、倒钩122、引导件123和引导端124。当倒钩122从壳体外侧通过胶塞插孔300进入壳体内侧后,引导件123和引导端124已完成其引导倒钩122通过胶塞插孔300的任务。为了减小胶塞100所占空间,以将胶塞100的固定部120安置于密封腔410,固将引导件123和引导端124移除。
由于倒钩122近胶塞插孔300端在垂直于主体121轴线平面内的截面面积远大于胶塞插孔300的面积,倒钩122无法再次通过胶塞插孔300,倒钩122起到了将胶塞100固定在壳体上的作用,所以不能从胶塞100上移除倒钩122。因此,只可以从胶塞100上移除引导件123和引导端124。
移除了引导件123和引导端124的固定部120包括倒钩122和主体121,其中主体121与胶塞插孔300过盈配合,所以主体121一部分在壳体内侧,一部分在壳体外侧。倒钩122和壳体内侧部分主体121的长度较小,可以安置在密封腔410内。
密封腔410可以容纳胶塞100在壳体内的部分,形成胶塞100与电子设备壳体内其它元器件的隔离,有利于避免胶塞100对电子设备壳体内其它元器件运行的干扰。同时,密封腔410密封后,可以防止水和灰尘沿胶塞100进入壳体内的其它部分,也可以避免壳体内的水和灰尘沿胶塞100进入USB接口200。
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壳体还包括安装部400,安装部400内形成有密封腔410;胶塞插孔300与密封腔410贯通,固定部120穿过胶塞插孔300后设置在密封腔410内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隔离胶塞100与电子设备壳体内的其它元器件,避免胶塞100对电子设备壳体内其它元器件运行的干扰。
如图5至图10所示,可选地,密封腔410的开口设置在安装部400背离壳体的安装部顶面420上,安装部顶面420背离密封腔410的一侧还设有密封结构500。图9示出了密封结构500完成安装后,即第三状态下,壳体内侧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的局部放大图。
由于密封腔410的开口设置在安装部400背离壳体的安装部顶面420上,所以可以通过开口将胶塞100壳体内侧的部分塞入密封腔410,有利于胶塞100的快速组装。密封结构500则有利于密封腔410的密封,有利于隔离胶塞100和电子设备壳体内其它元器件,使得胶塞100在壳体内部有独立的空间。
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密封腔410的开口设置在安装部400背离壳体的安装部顶面420上,安装部顶面420背离密封腔410的一侧还设有密封结构500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密封腔410的密封和胶塞100的快速组装。
如图9和图10所示,可选地,密封结构500包括钢片520,钢片520通过防水泡棉胶层510与安装部顶面420粘接固定。
防水泡棉胶层510可以阻挡水和灰尘从安装部顶面420与钢片520的连接处进入密封腔410,有利于密封腔410的密封。另外,防水泡棉胶可以被其它防水胶替代,例如防水硅胶。
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密封结构500包括钢片520,钢片520通过防水泡棉胶层510与安装部顶面420粘接固定的技术手段,有利于密封腔410的密封。
可选地,安装部400与壳体一体成型。
由于安装部400与壳体一体成型,所以安装部400与壳体的连接处不存在缝隙,有利于提升安装部400内密封腔410的防水性能。另外,一体成型的安装部400和壳体,使得安装部400不易从壳体上脱落,有利于提高USB接口组件结构的稳定性。
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安装部400与壳体一体成型的技术手段,有利于提升安装部400内密封腔410的防水性能,也有利于提高USB接口组件结构的稳定性。
本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USB接口组件。
该电子设备由于采用了上述具有防水功能的USB接口组件,有利于提升该电子设备整体的防水性能,可以进一步地满足使用者对电子设备具有良好防水功能的期望。
该电子设备可以是穿戴手表,也可以是具有USB接口200的其它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数码相机或电纸书等。
实施例一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胶塞100,从一端到另一端,依次包括密封盖110、主体121、倒钩122、引导件123和引导端124,其中主体121、倒钩122、引导件123和引导端124构成固定部120。
在将本实施例中的胶塞100安装至其工作位置的过程包括以下主要步骤。
第一步,将引导端124的尾端从壳体的外侧,通过胶塞插孔300,插入至壳体的内侧。引导端124的尾端指的是引导端124远离密封盖110的一端。由于引导端124在远离密封盖110的方向上截面面积逐渐减小,也就是引导端124尾端的截面面积最小,所以有利于引导端124的尾端插入壳体上的胶塞插孔300。
第二步,握住已位于壳体内侧胶塞100的引导端124的末端拉拽,使得引导端124顺利通过胶塞插孔300。引导端124在远离密封盖110的方向上截面面积逐渐减小,也就是通过胶塞插孔300部分的引导端124的截面面积逐渐增大,有利于引导端124顺利通过胶塞插孔300。
第三步,握住已位于壳体内侧胶塞100的引导端124,继续拉拽,使得引导件123通过胶塞插孔300。由于引导件123在垂直于所述引导件123延伸方向的平面内的截面面积小于胶塞插孔300的面积,所以引导件123可以不受任何阻力地通过胶塞插孔300。
第四步,握住已位于壳体内侧胶塞100的引导件123,轻轻拉拽,使得倒钩122慢慢通过胶塞插孔300。由于倒钩122呈棱台状,在远离主体121的方向上,倒钩122的截面面积逐渐减小,也就是通过胶塞插孔300部分的倒钩122的最大截面面积逐渐增大。由于倒钩122近主体121侧的截面面积大于胶塞插孔300的面积,所以倒钩122在通过胶塞插孔300的过程中会遇到阻力,且阻力在倒钩122逐渐插入的过程中越来越大,所以要轻轻拉拽,避免过大的阻力破坏胶塞插孔300,直至倒钩122整体通过胶塞插孔300。
当倒钩122整体通过胶塞插孔300后,倒钩122靠近胶塞插孔300的一端在垂直于胶塞100延伸方向的平面内的截面面积远大于与其连接的主体121在垂直于胶塞100延伸方向的平面内的截面面积,即倒钩122与主体121的连接处呈台阶状。
由于倒钩122靠近胶塞插孔300的一端在垂直于胶塞100延伸方向的平面内的截面面积远大于胶塞插孔300的面积,又由于倒钩122与主体121的连接处呈台阶状,所以不具备引导结构,因此倒钩122无法再次通过胶塞插孔300从壳体内侧退回至壳体外侧,从而将胶塞100与壳体连接到了一起,使得胶塞100无法脱离壳体。
第五步,握住已位于壳体内侧胶塞100的倒钩122,继续拉拽,使主体121的部分通过胶塞插孔300,由于主体121在垂直于胶塞100延伸方向的平面内的截面面积略大于胶塞插孔300的面积,所以胶塞100的主体121与胶塞插孔300过盈配合。与胶塞插孔300过盈配合的胶塞100主体121封堵住了胶塞插孔300,从而实现了胶塞插孔300的防水密封。
此时,胶塞100的引导端124、引导件123、倒钩122和部分主体121已通过位于密封腔410侧面的胶塞插孔300位于壳体内侧。然而,密封腔410的容积有限无法容纳胶塞100所有位于壳体内侧的部分。因此,只能执行下一个步骤。
第六步,将引导端124和引导件123从胶塞100上移除。由于引导端124和引导件123对胶塞插孔300的防水密封不起任何作用,所以移除引导端124和引导件123不会影响胶塞插孔300的密封。另外,可以应用剪钳快速将引导端124和引导件123从胶塞100上剪除。
第七步,将倒钩122和通过胶塞插孔300位于壳体内侧的部分主体121放置在密封腔410内。密封腔410位于安装部400内,密封腔410的开口设置在安装部400背离壳体的安装部顶面420上,所以可以通过按压将倒钩122和位于壳体内侧的部分主体121安装在密封腔410的内部。如图7和图8所示,倒钩122和位于壳体内侧的部分主体121已位于密封腔410的内部
由于安装部400与壳体一体成型,所以安装部400与壳体间不存在间隙,可以满足密封防水的要求。
第八步,在安装部顶面420覆盖防水泡棉胶层510,并将钢片520粘接在防水泡棉胶层510上。由于防水泡棉胶层510具有防水的功能,所以钢片520与安装部顶面420通过防水泡棉胶层510结合在一起,可以达到密封防水的效果。如图9和图10所示,钢片520通过防水泡棉胶层510与安装部顶面420相粘合已将密封腔410密封。
第九步,将密封盖110与壳体上的USB接口200相插合。
实施例二
由于胶塞100倒钩122无法再次通过胶塞插孔300从壳体内侧退回至壳体外侧,又由于钢片520与安装部顶面420通过防水泡棉胶层510相粘合,所以更换本实施例中胶塞100的过程包括以下主要步骤。
第一步,将安装部顶面420上的钢片520移除。该步骤可以通过镊子实现,可以将镊子的顶端探入防水泡棉胶层510,用向上的力将钢片520与安装部顶面420分离。
第二步,剪断胶塞100。可以使用剪钳从胶塞100的主体121处剪断,使得倒钩122与密封盖110相分离。
第三步,移除胶塞100。先从壳体的内侧移除胶塞100倒钩122;接着从壳体的外侧移除胶塞100的密封盖110等剩余部分,该步骤不分先后顺序。
第四步,移除粘接在安装部顶面420的剩余防水泡棉胶层510,为再次粘合钢片520做好预备工作。如若不移除安装部顶面420的剩余防水泡棉胶层510,可能导致壳体安装部顶面420凹凸不平,凹凸不平的安装部顶面420与钢片520结合时,容易产生缝隙,从而破坏防水的密封结构500。
在第四步结束后,剩余步骤与实施例中将胶塞100安装至其工作位置的过程相同,固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USB接口组件,包括壳体和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USB接口和胶塞插孔,所述胶塞包括与所述USB接口相适配的密封盖以及连接所述密封盖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胶塞插孔过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接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与所述密封盖连接的主体,所述主体与所述胶塞插孔过盈连接,所述主体背离所述密封盖的一端还设有倒钩,在垂直于所述主体轴线的平面内,所述倒钩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主体的截面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USB接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倒钩呈棱台状,在远离所述主体的方向上,所述倒钩的截面面积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USB接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还包括引导件,所述引导件连接所述倒钩背离所述主体的一端;所述引导件在垂直于所述引导件延伸方向的平面内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胶塞插孔的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USB接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件背离所述倒钩的一端还设有引导端,在远离所述倒钩的方向上,所述引导端的截面面积逐渐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接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内形成有密封腔;所述胶塞插孔与所述密封腔贯通,所述固定部穿过所述胶塞插孔后设置在所述密封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USB接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腔的开口设置在所述安装部背离所述壳体的安装部顶面上,所述安装部顶面背离所述密封腔的一侧还设有密封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USB接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包括钢片,所述钢片通过防水泡棉胶层与所述安装部顶面粘接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USB接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壳体一体成型。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USB接口组件。
CN201910335515.XA 2019-04-24 2019-04-24 Usb接口组件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02123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35515.XA CN110212365A (zh) 2019-04-24 2019-04-24 Usb接口组件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35515.XA CN110212365A (zh) 2019-04-24 2019-04-24 Usb接口组件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12365A true CN110212365A (zh) 2019-09-06

Family

ID=67786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35515.XA Pending CN110212365A (zh) 2019-04-24 2019-04-24 Usb接口组件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12365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3656A (zh) * 2012-01-06 2012-04-11 陈东明 一种电子设备扩展接口的密封方法以及该方法的胶塞
CN203967359U (zh) * 2013-12-30 2014-11-26 惠州比亚迪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usb连接器防水结构及用于其的电子设备
CN207185016U (zh) * 2017-12-22 2018-04-03 美博瑞(香河)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Pc板背板的防水控制面板
CN210007002U (zh) * 2019-04-24 2020-01-31 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Usb接口组件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3656A (zh) * 2012-01-06 2012-04-11 陈东明 一种电子设备扩展接口的密封方法以及该方法的胶塞
CN203967359U (zh) * 2013-12-30 2014-11-26 惠州比亚迪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usb连接器防水结构及用于其的电子设备
CN207185016U (zh) * 2017-12-22 2018-04-03 美博瑞(香河)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Pc板背板的防水控制面板
CN210007002U (zh) * 2019-04-24 2020-01-31 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Usb接口组件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27900Y (zh) 防尘板结构及具有该防尘板的接口面板、计算机机箱
KR101839146B1 (ko) 커버 부재 결합 장치 및 그를 이용한 배터리 커버 결합 구조를 구비하는 휴대용 단말기
CN110212365A (zh) Usb接口组件及电子设备
JP4966405B2 (ja) プラグ
JP2008204960A (ja) 防水コネクタ
CN209233619U (zh) 一种防水电机
JP2019185916A (ja) キャップ付きコネクタ
CN208173872U (zh) 紧凑型连接器结构
CN210007002U (zh) Usb接口组件及电子设备
JP2010240293A (ja) 洗濯機
CN207234034U (zh) 一种具有防水防尘功能的数据线接头
CN205335431U (zh) 一种小型化布线连接器
JP2010108871A (ja) ダミーコネクタ
CN207942427U (zh) 一种安全防水的电动剃须刀
JP5729248B2 (ja) コネクタ
CN205093065U (zh) 一种安全可靠的桥架连接器
CN209150666U (zh) 一种快速拆装的过孔连接器
CN109616834A (zh) 一种具有屏蔽结构快速锁线防水连接器
CN218300096U (zh) 一种具有隐藏式把手的电池结构
CN216850137U (zh) 一种电池装置及潜水设备
WO2013027353A1 (en) Cover-fitted connector
CN210391415U (zh) 一种踏板车车辆的充电机构
CN217769008U (zh) 车载手机充电电源及汽车
CN211789758U (zh) 进线底座及其线缆连接器
CN212628678U (zh) 一种操作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