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08707A - 一种基于等效电路模型的锂离子电池参数估算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等效电路模型的锂离子电池参数估算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08707A
CN110208707A CN201910517156.XA CN201910517156A CN110208707A CN 110208707 A CN110208707 A CN 110208707A CN 201910517156 A CN201910517156 A CN 201910517156A CN 110208707 A CN110208707 A CN 1102087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c
formula
value
parameter
equival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1715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风霞
张天赐
陈中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Lithium Nuo Amperex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Lithium Nuo Amperex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Lithium Nuo Amperex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Lithium Nuo Amperex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1715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08707A/zh
Publication of CN1102087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087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67Software therefor, e.g. for battery testing using modelling or look-up tab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85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 G01R31/387Determining ampere-hour charge capacity or SoC
    • G01R31/388Determining ampere-hour charge capacity or SoC involving voltage measur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等效电路模型的锂离子电池参数估算方法,建立待测锂离子电池的等效电路模型‑利用待测电池在不同温度不同倍率下的HPPC实验数据,辨识等效电路模型的参数ψ‑利用电池电压的计算公式,根据等效电路模型参数ψ的查询表计算不同温度、不同荷电状态下待测电池的所需参数。本发明基于等效电路模型的锂离子电池参数估算方法,不仅缩短测试时间,而且节约实验成本,极大的提高了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等效电路模型的锂离子电池参数估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等效电路模型的锂离子电池参数估算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环境和能源危机的不断加重,新能源汽车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中常用的动力来源,是汽车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动力电池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汽车的续航能力和安全性。
电动汽车在急加速或急刹车时,需要电池在短时间内放出或吸收很大的功率,将导致流过电池的电流瞬间增大或减小,有可能引起电池的过充、过放等滥用行为。为了实现电池冲放电功率的优化管理,需要准确估计电池的极限冲放电电流,以及时对电池的冲放电电流进行限制,防止电池发生过充或过放。电池的极限充放电电流一般用一段时间内(如10s)电池能充入或放出的最大电流来表示。
目前电池极限冲放电电流的确定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实验测试方法,对电池进行不同温度和不同荷电状态下的充放电测试,得到电池在不同状态下的极限充放电电流。这种方法需要的实验量很大,实施起来需要的测试资源很多,此外还受电池一致性的影响。另外一种方法是基于模型的估计方法。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611201357.1)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展等效电路模型的电池极限充放电电流估计方法。此方法的主要思路是比较等效电路模型计算得到的电池电压与截止电压,放电若小于截止电压就减小电流,反之就增大电流;充电则与之相反。此种方法,充电与放电各需要一个模型。此外,电流增大与减小的程度没有具体的控制方法,会影响估计效率。
另外,锂离子电池的DCR是衡量电池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DCR还可以计算电池的发热功率。目前DCR测试都是采用实验方法,实验DCR测试,每次调节SOC之后需要搁置1小时以上,测试时间较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能缩短测试时间又能节约实验成本的基于等效电路模型的锂离子电池参数估算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基于等效电路模型的锂离子电池参数估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建立待测锂离子电池的等效电路模型;
S2)利用待测电池在不同温度不同倍率下的HPPC实验数据,辨识等效电路模型的参数ψ,得到等效电路模型参数ψ的二维查询表ψ(T、SOC)及三维查询表ψ(T、SOC、Crate);参数ψ是Uocv、R0、Ri、Ci
S3)利用步骤S1)中等效电路模型的电池电压表达式,根据步骤S2)中等效电路模型参数ψ的查询表,计算不同温度、不同荷电状态下待测电池的所需参数。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等效电路模型为n阶的R-RC结构,其中,n为RC的阶次,Ri与Ci并联,之后与R0串联,R0为欧姆电阻,RC环节中的电阻为极化电阻,并得到电池电压的计算公式:
公式(1)中,充电时I(t)为正值,放电时I(t)为负值;Uocv为电池的开路电压,I(t)·R0为电阻R0的端电压,为Ri与Ci并联部分的端电压,Ai的值由初始时刻即t=0时电容器Ci所带的电荷决定;
t=0时,当电容器上所带电荷为0时,即电容器的端电压为0,得到Ai=I(t)·Ri,将Ai=I(t)·Ri代入公式(1)中得到公式(2);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参数辨识的具体过程如下:
S21)辨识Uocv的值:从待测锂离子电池HPPC的实验数据中一个倍率下、一个温度下的一个SOC状态下静置阶段的数据中提取开路电压Uocv,静置结束时刻的电压为此SOC状态下的开路电压Uocv
辨识R0的值:利用待测锂离子电池HPPC的实验数据中一个倍率下、一个温度下的一个SOC状态下放电初始、电压突降阶段的数据,利用式(4)计算R0
R0=(UC-UB)/I (4)
式(4)中,UB为静置结束时刻B点的电压,UC为静置结束时刻B点之后第n秒的点C的电压,n一般取5;
辨识Ri及Ci的值:利用待测锂离子电池HPPC的实验数据中一个倍率下、一个温度下、一个SOC状态下放电之后静置回稳阶段的数据采用公式(3)所示的指数函数进行拟合,得到拟合系数Ai、τi的值,然后利用式(5)计算得到Ri的值,之后利用Ri、Ci的关系式τi=Ri*Ci计算得到Ci的值;
Ri计算式(5)的具体推导如下:
一个倍率下、一个温度下的一个SOC状态,电池都经过一段静置时间之后开始放电;由于电流I=0,所以欧姆内阻R0的端电压I(t)·R0=0;静置结束时刻即放电开始时刻电池的端电压U(t)=Uocv;因此由式(1)可得Ri Ci并联部分的端电压放电开始时刻t=0,代入式(6)可推得Ai=-I(t)·Ri(5),其中,电流I(t)为已知量,实验时采用的脉冲放电电流值;
S22)重复步骤S21)对不同倍率下、各个温度下、各个SOC(10%、20%、30%、40%、50%、60%、70%、80%、90%)状态的Uocv、R0、Ri、Ci值进行辨识,得到ψ(T、SOC)及ψ(T、SOC、Crate)。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极限充放电电流Ilimit计算过程具体如下:
首先利用公式(2)变形得到电流I(t)的计算公式(7)
然后确定公式(7)中参数Uocv、R0、Ri、Ci的值,具体地,根据等效电路模型参数的二维查询表ψ(T、SOC),插值得到此温度Tj、此SOCj状态下的参数值ψ(Tj、SOCj),即Uocv(Tj、SOCj)、R0(Tj、SOCj)、Ri(Tj、SOCj)、Ci(Tj、SOCj)的值;其次确定公式(7)中变量U(t)、t的值,其中U(t)的值为待测电池的截止电压Ulimit,t为脉冲持续时间t1
最后把参数及变量的值代入公式(7)中求得I(t),由于脉冲放电或充电过程中I(t)为恒定的值,故此处求得的I(t)即为温度Tj、SOCj状态下脉冲持续时间t1情况下的极限电流Ilimit;若充电,截止电压Ulimit取电池的上限截止电压,求得的Ilimit为极限充电电流;若放电,截止电压Ulimit取电池的下限截止电压,求得的Ilimit为极限放电电流。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DCR计算过程具体如下:
DCR的计算公式:
由公式(2)推得:
由公式(8)与公式(9)推得DCR的计算公式:
公式(10)中,仅DCR、t为变量,R0、Ri、Ci为参数;
然后确定公式(10)中参数R0、Ri、Ci的值,具体地,根据等效电路模型参数的三维查询表ψ(T、SOC、Crate),插值得到此温度Tj、此SOCj状态、此倍率Crate下的参数值ψ(Tj、SOCj、Crate),即Uocv(Tj、SOCj、Crate)、R0(Tj、SOCj、Crate)、Ri(Tj、SOCj、Crate)、Ci(Tj、SOCj、Crate)的值;其次确定公式(10)中变量t的值,t为脉冲持续时间t1
最后把参数及变量的值代入公式(10)中求得待测电池在温度Tj、SOCj状态、倍率Cratej下的DCR。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基于等效电路模型的锂离子电池参数估算方法,不仅缩短测试时间,而且节约实验成本,极大的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等效电路模型图;
图2所示为25度10s极限电流放电估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较图;
图3所示为25度1C倍率10s脉冲放电DCR估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基于等效电路模型的锂离子电池参数估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建立待测锂离子电池的等效电路模型,如图1所示,等效电路模型为n阶的R-RC结构,其中n为RC的阶次,Ri与Ci并联,之后与R0串联,R0为欧姆电阻,RC环节中的电阻为极化电阻,而电容Ci表现出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短暂反应过程,并得到电池电压的计算公式:
公式(1)中,充电时I(t)为正值,放电时I(t)为负值;Uocv为电池的开路电压,I(t)·R0为电阻R0的端电压,为Ri与Ci并联部分的端电压,Ai的值由初始时刻即t=0时电容器Ci所带的电荷决定;
t=0时,当电容器上所带电荷为0时,即电容器的端电压为0,可推得Ai=I(t)·Ri,将Ai=I(t)·Ri代入公式(1)中得到公式(2);
S2)利用待测电池在不同温度不同倍率下的HPPC实验数据,辨识等效电路模型的参数ψ,得到等效电路模型参数ψ的二维查询表ψ(T、SOC)及三维查询表ψ(T、SOC、Crate);参数ψ是Uocv、R0、Ri、Ci;具体过程如下:
S21)辨识Uocv的值:从待测锂离子电池HPPC的实验数据中一个倍率下、一个温度下的一个SOC状态下静置阶段的数据中提取开路电压Uocv,静置结束时刻的电压为此SOC状态下的开路电压Uocv
辨识R0的值:利用待测锂离子电池HPPC的实验数据中一个倍率下、一个温度下的一个SOC状态下放电初始、电压突降阶段的数据,利用式(4)计算R0
R0=(UC-UB)/I(4)
式(4)中,UB为静置结束时刻B点的电压,UC为静置结束时刻B点之后第n秒的点C的电压,n一般取5;
辨识Ri及Ci的值:利用待测锂离子电池HPPC的实验数据中一个倍率下的一个温度下的一个SOC状态下放电之后静置回稳阶段的数据采用公式(3)所示的指数函数进行拟合,得到拟合系数Ai、τi的值,然后利用式(5)计算得到Ri的值,之后利用Ri、Ci的关系式τi=Ri×Ci计算得到Ci的值;
Ri计算式(5)的具体推导如下:
一个倍率下、一个温度下的一个SOC状态,电池都经过一段静置时间之后开始放电;由于电流I=0,所以欧姆内阻R0的端电压I(t)·R0=0;静置结束时刻即放电开始时刻电池的端电压U(t)=Uocv;因此由式(1)可得Ri Ci并联部分的端电压放电开始时刻t=0,代入式(6)可推得Ai=-I(t)·Ri(5),其中,电流I(t)为已知量,实验时采用的脉冲放电电流值;
S22)重复步骤S21)对不同倍率下、各个温度下、各个SOC(10%、20%、30%、40%、50%、60%、70%、80%、90%)状态的Uocv、R0、Ri、Ci值进行辨识,得到ψ(T、SOC)及ψ(T、SOC、Crate);
S3)利用步骤S1)中电池电压的计算公式(2),根据步骤S2)中等效电路模型参数ψ的二维查询表ψ(T、SOC),计算不同温度、不同荷电状态下待测电池的所需参数;
待测电池的极限充放电电流Ilimit计算过程具体如下:
首先利用公式(2)变形得到电流I(t)的计算公式(7)
然后确定公式(7)中参数Uocv、R0、Ri、Ci的值,具体地,根据等效电路模型参数的二维查询表ψ(T、SOC),插值得到此温度Tj、此SOCj状态下的参数值ψ(Tj、SOCj),即Uocv(Tj、SOCj)、R0(Tj、SOCj)、Ri(Tj、SOCj)、Ci(Tj、SOCj)的值;其次确定公式(7)中变量U(t)、t的值,其中U(t)的值为待测电池的截止电压Ulimit,t为脉冲持续时间t1
最后把上述参数及变量的值代入公式(7)中求得I(t),由于脉冲放电或充电过程中I(t)为恒定的值,故此处求得的I(t)即为温度Tj、SOCj状态下脉冲持续时间t1情况下的极限电流Ilimit;若充电,截止电压Ulimit取电池的上限截止电压,求得的Ilimit为极限充电电流;若放电,截止电压Ulimit取电池的下限截止电压,求得的Ilimit为极限放电电流;
也可以利用步骤S1)中电池端电压的计算公式(2),根据步骤S2)中等效电路模型参数ψ的三维查询表ψ(T、SOC、Crate),计算不同温度、不同荷电状态、不同倍率下待测电池的DCR;具体过程如下:
DCR的计算公式:
由公式(2)推得:
由公式(8)与公式(9)推得DCR的计算公式:
公式(10)中,仅DCR、t为变量,R0、Ri、Ci为参数;
然后确定公式(10)中参数R0、Ri、Ci的值,具体地,根据等效电路模型参数的三维查询表ψ(T、SOC、Crate),插值得到此温度Tj、此SOCj状态、此倍率Crate下的参数值ψ(Tj、SOCj、Crate),即Uocv(Tj、SOCj、Crate)、R0(Tj、SOCj、Crate)、Ri(Tj、SOCj、Crate)、Ci(Tj、SOCj、Crate)的值;其次确定公式(10)中变量t的值,t为脉冲持续时间t1
最后把上述参数及变量的值代入公式(10)中求得待测电池在温度Tj、SOCj状态、倍率Cratej下的DCR。
如图2所示为25度10s极限电流放电估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较图,如图3所示为25度1C倍率10s脉冲放电DCR估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较图,均基本一致;因此,本发明基于等效电路模型的锂离子电池参数的估算方法,不仅缩短测试时间,而且节约实验成本,极大的提高了效率。

Claims (5)

1.一种基于等效电路模型的锂离子电池参数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建立待测锂离子电池的等效电路模型;
S2)利用待测电池在不同温度不同倍率下的HPPC实验数据,辨识等效电路模型的参数ψ,得到等效电路模型参数ψ的二维查询表ψ(T、SOC)及三维查询表ψ(T、SOC、Crate);参数ψ是Uocv、R0、Ri、Ci
S3)利用步骤S1)中等效电路模型的电池电压,根据步骤S2)中等效电路模型参数ψ的查询表,计算不同温度、不同荷电状态下待测电池的所需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等效电路模型的锂离子电池参数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等效电路模型为n阶的R-RC结构,其中,n为RC的阶次,Ri与Ci并联,之后与R0串联,R0为欧姆电阻,RC环节中的电阻为极化电阻,并得到电池电压的计算公式:
公式(1)中,充电时I(t)为正值,放电时I(t)为负值;Uocv为电池的开路电压,I(t)·R0为电阻R0的端电压,为Ri与Ci并联部分的端电压,Ai的值由初始时刻即t=0时电容器Ci所带的电荷决定;
t=0时,当电容器上所带电荷为0时,即电容器的端电压为0,得到Ai=I(t)·Ri,将Ai=I(t)·Ri代入公式(1)中得到公式(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等效电路模型的锂离子电池参数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参数辨识的具体过程如下:
S21)辨识Uocv的值:从待测锂离子电池HPPC的实验数据中一个倍率下、一个温度下的一个SOC状态下静置阶段的数据中提取开路电压Uocv,静置结束时刻的电压为此SOC状态下的开路电压Uocv
辨识R0的值:利用待测锂离子电池HPPC的实验数据中一个倍率下、一个温度下的一个SOC状态下放电初始、电压突降阶段的数据,利用式(4)计算R0
R0=(UC-UB)/I (4)
式(4)中,UB为静置结束时刻B点的电压,UC为静置结束时刻B点之后第n秒的点C的电压,n一般取5;
辨识Ri及Ci的值:利用待测锂离子电池HPPC的实验数据中一个倍率下的一个温度下的一个SOC状态下放电之后静置回稳阶段的数据采用公式(3)所示的指数函数进行拟合,得到拟合系数Ai、τi的值,然后利用式(5)计算得到Ri的值,之后利用Ri、Ci的关系式τi=Ri×Ci计算得到Ci的值;
Ri计算式(5)的具体推导如下:
一个倍率下、一个温度下的一个SOC状态,电池都经过一段静置时间之后开始放电;由于电流I=0,所以欧姆内阻R0的端电压I(t)·R0=0;静置结束时刻即放电开始时刻电池的端电压U(t)=Uocv;因此由式(1)可得RiCi并联部分的端电压放电开始时刻t=0,代入式(6)可推得Ai=-I(t)·Ri(5),其中,电流I(t)为已知量,实验时采用的脉冲放电电流值;
S22)重复步骤S21)对不同倍率下、各个温度下、各个SOC(10%、20%、30%、40%、50%、60%、70%、80%、90%)状态的Uocv、R0、Ri、Ci值进行辨识,得到ψ(T、SOC)及ψ(T、SOC、Crate)。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等效电路模型的锂离子电池参数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极限充放电电流Ilimit计算过程具体如下:
首先利用公式(2)变形得到电流I(t)的计算公式(7)
然后确定公式(7)中参数Uocv、R0、Ri、Ci的值,具体地,根据等效电路模型参数的二维查询表ψ(T、SOC),插值得到此温度Tj、此SOCj状态下的参数值ψ(Tj、SOCj),即Uocv(Tj、SOCj)、R0(Tj、SOCj)、Ri(Tj、SOCj)、Ci(Tj、SOCj)的值;其次确定公式(7)中变量U(t)、t的值,其中U(t)的值为待测电池的截止电压Ulimit,t为脉冲持续时间t1
最后把参数及变量的值代入公式(7)中求得I(t),由于脉冲放电或充电过程中I(t)为恒定的值,故此处求得的I(t)即为温度Tj、SOCj状态下脉冲持续时间t1情况下的极限电流Ilimit;若充电,截止电压Ulimit取电池的上限截止电压,求得的Ilimit为极限充电电流;若放电,截止电压Ulimit取电池的下限截止电压,求得的Ilimit为极限放电电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等效电路模型的锂离子电池参数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DCR计算过程具体如下:
DCR的计算公式:
由公式(2)推得:
由公式(8)与公式(9)推得DCR的计算公式:
公式(10)中,仅DCR、t为变量,R0、Ri、Ci为参数;
然后确定公式(10)中参数R0、Ri、Ci的值,具体地,根据等效电路模型参数的三维查询表ψ(T、SOC、Crate),插值得到此温度Tj、此SOCj状态、此倍率Crate下的参数值ψ(Tj、SOCj、Crate),即Uocv(Tj、SOCj、Crate)、R0(Tj、SOCj、Crate)、Ri(Tj、SOCj、Crate)、Ci(Tj、SOCj、Crate)的值;其次确定公式(10)中变量t的值,t为脉冲持续时间t1
最后把参数及变量的值代入公式(10)中求得待测电池在温度Tj、SOCj状态、倍率Cratej下的DCR。
CN201910517156.XA 2019-06-14 2019-06-14 一种基于等效电路模型的锂离子电池参数估算方法 Pending CN1102087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17156.XA CN110208707A (zh) 2019-06-14 2019-06-14 一种基于等效电路模型的锂离子电池参数估算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17156.XA CN110208707A (zh) 2019-06-14 2019-06-14 一种基于等效电路模型的锂离子电池参数估算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08707A true CN110208707A (zh) 2019-09-06

Family

ID=67792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17156.XA Pending CN110208707A (zh) 2019-06-14 2019-06-14 一种基于等效电路模型的锂离子电池参数估算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08707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46741A (zh) * 2019-09-20 2020-01-03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等效电路模型的参数获取方法
CN112327163A (zh) * 2020-03-02 2021-02-05 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系统可用充放电功率的估算方法
CN112816889A (zh) * 2020-12-30 2021-05-18 捷威动力工业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dcr测试结果的修正方法
CN113848486A (zh) * 2021-10-22 2021-12-28 四川宽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soc联合估算方法
CN113848487A (zh) * 2021-10-22 2021-12-28 四川宽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专有soc估算的均衡控制方法
CN113866654A (zh) * 2021-10-22 2021-12-31 四川宽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专有soc估算和专有均衡算法的bms结构
CN114200308A (zh) * 2021-12-03 2022-03-18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特征融合的电池组参数不一致性在线评估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98793A (zh) * 2013-07-16 2015-01-21 浙江万向亿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组极限功率的模型反推动态算法
KR20150028410A (ko) * 2013-09-05 2015-03-16 자동차부품연구원 배터리 내부저항 측정 방법
CN105015360A (zh) * 2015-06-24 2015-11-04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动力电池sof的监测方法
US20160103184A1 (en) * 2014-10-09 2016-04-14 Denso Corporation Battery state estimation apparatus
CN106772081A (zh) * 2016-12-22 2017-05-31 清华大学 基于扩展等效电路模型的电池极限充放电电流估计方法
CN107907834A (zh) * 2017-10-25 2018-04-13 广州市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流漂移校正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7957560A (zh) * 2017-12-19 2018-04-24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等效电路的锂离子电池soc估计算法
CN108919127A (zh) * 2018-05-17 2018-11-30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统计二次电池不同温度和soc下直流内阻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98793A (zh) * 2013-07-16 2015-01-21 浙江万向亿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组极限功率的模型反推动态算法
KR20150028410A (ko) * 2013-09-05 2015-03-16 자동차부품연구원 배터리 내부저항 측정 방법
US20160103184A1 (en) * 2014-10-09 2016-04-14 Denso Corporation Battery state estimation apparatus
CN105015360A (zh) * 2015-06-24 2015-11-04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动力电池sof的监测方法
CN106772081A (zh) * 2016-12-22 2017-05-31 清华大学 基于扩展等效电路模型的电池极限充放电电流估计方法
CN107907834A (zh) * 2017-10-25 2018-04-13 广州市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流漂移校正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7957560A (zh) * 2017-12-19 2018-04-24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等效电路的锂离子电池soc估计算法
CN108919127A (zh) * 2018-05-17 2018-11-30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统计二次电池不同温度和soc下直流内阻的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46741A (zh) * 2019-09-20 2020-01-03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等效电路模型的参数获取方法
CN112327163A (zh) * 2020-03-02 2021-02-05 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系统可用充放电功率的估算方法
CN112327163B (zh) * 2020-03-02 2024-01-05 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系统可用充放电功率的估算方法
CN112816889A (zh) * 2020-12-30 2021-05-18 捷威动力工业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dcr测试结果的修正方法
CN112816889B (zh) * 2020-12-30 2023-02-03 捷威动力工业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dcr测试结果的修正方法
CN113848486A (zh) * 2021-10-22 2021-12-28 四川宽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soc联合估算方法
CN113848487A (zh) * 2021-10-22 2021-12-28 四川宽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专有soc估算的均衡控制方法
CN113866654A (zh) * 2021-10-22 2021-12-31 四川宽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专有soc估算和专有均衡算法的bms结构
CN114200308A (zh) * 2021-12-03 2022-03-18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特征融合的电池组参数不一致性在线评估方法
CN114200308B (zh) * 2021-12-03 2024-03-15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特征融合的电池组参数不一致性在线评估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08707A (zh) 一种基于等效电路模型的锂离子电池参数估算方法
CN108896916B (zh) 基于恒流充放电电压曲线的电池组开路电压及健康状态求解方法
CN106908732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等效电路模型参数辨识方法和装置
KR101248623B1 (ko) 축전지 장치 및 축전지의 전지 상태 평가 장치 및 방법
CN104849672A (zh) 基于等效电路模型的锂电池动态阻抗参数识别方法
CN112083335B (zh) 一种车用蓄电池的快充方法及系统
CN109596993B (zh) 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检测的方法
CN107677965B (zh) 一种锂电池能量状态估算方法
CN108508365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自放电筛选方法
CN107799843B (zh) 一种考虑温度的不均衡电池组充电方法
CN106772104B (zh) 一种动力电池soc值估算方法
CN104051810B (zh) 一种锂离子储能电池系统soc估算快速修正方法
CN104166102B (zh) 车用动力电池组的soc使用区间的判定方法
CN106772081B (zh) 基于扩展等效电路模型的电池极限充放电电流估计方法
CN103018679A (zh) 一种铅酸电池初始荷电状态soc0的估算方法
CN104614676A (zh) 考虑储能电池脉冲电流响应特性的等效电路模型建模方法
CN110531274A (zh) 一种动力电池soc预估系统及方法
CN111537885B (zh) 一种串联电池组的多时间尺度短路电阻估计方法
CN113777501A (zh) 一种电池模组的soh的估算方法
CN103683427A (zh) 一种改进的蓄电池组充电系统及其soc估算方法
CN112104031A (zh) 一种锂电池充电方法及充电装置
Huang et al. The effect of pulsed current on the lifetime of lithium-ion batteries
CN109143096A (zh) 电动自行车电池参数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0208717B (zh) 基于大数据的动力电池寿命预测方法
CN106908728B (zh) 一种基于极大似然估计的soc优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2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