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06912A - 提升式切换阀装置和提升式切换阀装置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提升式切换阀装置和提升式切换阀装置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06912A
CN110206912A CN201910133000.1A CN201910133000A CN110206912A CN 110206912 A CN110206912 A CN 110206912A CN 201910133000 A CN201910133000 A CN 201910133000A CN 110206912 A CN110206912 A CN 1102069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rod
valve
hole
spool
axis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3300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06912B (zh
Inventor
伊藤新治
林清信
小杉光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KD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KD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KD Corp filed Critical CKD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2069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069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069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069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0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 F16K11/06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 F16K11/065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linearly sliding closure members
    • F16K11/07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linearly sliding closure members with cylindrical slides
    • F16K11/071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linearly sliding closure members with cylindrical slides comprising particular spool-valve seal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3/00Details of servomotor systems ; Valves for servomotor systems
    • F15B13/02Fluid distribution or supply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daptation to the control of servomotors
    • F15B13/04Fluid distribution or supply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daptation to the control of servomotors for use with a single servomotor
    • F15B13/0401Valve members; Fluid interconnections therefor
    • F15B13/0405Valve members; Fluid interconnections therefor for seat valves, i.e. poppet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0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 F16K11/04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lift valves
    • F16K11/044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lift valves with movable valve members positioned between valve sea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16K31/06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agnet, e.g. diaphragm valves, cutting off by means of a liquid
    • F16K31/0603Multiple-way valves
    • F16K31/061Sliding valves
    • F16K31/0613Sliding valves with cylindrical sli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16K31/06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agnet, e.g. diaphragm valves, cutting off by means of a liquid
    • F16K31/0603Multiple-way valves
    • F16K31/0624Lift valves
    • F16K31/0627Lift valves with movable valve member positioned between sea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16K31/06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agnet, e.g. diaphragm valves, cutting off by means of a liquid
    • F16K31/0603Multiple-way valves
    • F16K31/0624Lift valves
    • F16K31/0634Lift valves with fixed seats positioned between movable valve memb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37/00Fluid handling
    • Y10T137/8593Systems
    • Y10T137/86493Multi-way valve unit
    • Y10T137/86549Selective reciprocation or rotation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升式切换阀装置,具备阀体、具有第1阀芯的第1阀杆、具有第2阀芯的第2阀杆以及电磁阀。第1阀杆具有插通孔,第2阀杆具有插通到插通孔的插通部,该插通部具有形成有外螺纹的外周面,在插通孔形成有与外螺纹螺合的内螺纹孔。在与第1阀杆的卡合部卡合的治具使第1阀杆旋转而使内螺纹孔相对于外螺纹螺进螺出时,第1阀杆相对于第2阀杆向轴线方向相对移动。提升式切换阀装置还具备限制部,在使第1阀杆相对于第2阀杆在轴线方向上相对移动之后,该限制部限制第1阀杆相对于第2阀杆在轴线方向上相对移动。

Description

提升式切换阀装置和提升式切换阀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提升式切换阀装置和提升式切换阀装置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13所示,例如日本特公昭54-38730号公报的提升式切换阀装置100具有筒状的阀体101。在阀体101形成有在阀体101的轴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102。另外,在阀体101形成有与贯通孔102连通的供给口103、输出口104以及排出口105。而且,在阀体101形成有在阀体101的轴方向上彼此朝向相反侧的第1阀座106和第2阀座107。
另外,提升式切换阀装置100具有:第1阀杆108,具有相对于第1阀座106接触或离开的第1阀芯108v;以及第2阀杆109,具有相对于第2阀座107接触或离开的第2阀芯109v。第1阀杆108与第2阀杆109以同轴彼此连结。第1阀杆108和第2阀杆109收纳在贯通孔102内并且能够在贯通孔102内一体地在阀体101的轴方向上往复运动。
并且,例如,当第1阀杆108和第2阀杆109在贯通孔102内向阀体101的轴方向的一方侧移动时,第1阀芯108v入座到第1阀座106并且第2阀芯109v从第2阀座107离开。由此,经由贯通孔102的供给口103与输出口104的连通被切断并且输出口104与排出口105经由贯通孔102连通。另外,例如,当第1阀杆108和第2阀杆109在贯通孔102内向阀体101的轴方向的另一侧移动时,第1阀芯108v从第1阀座106离开并且第2阀芯109v入座到第2阀座107。由此,供给口103与输出口104经由贯通孔102连通并且经由贯通孔102的输出口104与排出口105的连通被切断。
例如,既存在在第1阀座106或第2阀座107中产生阀体101的轴方向的尺寸公差的情况,也存在在第1阀杆108或第2阀杆109中产生轴线方向的尺寸公差的情况。由于这些尺寸公差积累,第1阀芯108v和第2阀芯109v的冲程公差有可能变大。当第1阀芯108v和第2阀芯109v的冲程公差变大时,在流体的流量产生偏差。另外,在提升式切换阀装置100具备电磁阀,该电磁阀具有线圈以及通过线圈的励磁而移动的柱塞,并且第1阀杆108和第2阀杆109伴随柱塞的移动而一体地移动时,当第1阀芯108v和第2阀芯109v的冲程公差变大时,存在针对用于使柱塞移动的线圈的电力增大的可能性。
在第1阀杆108形成有内螺纹孔108h,在第2阀杆109形成有与内螺纹孔108h螺合的外螺纹109a。另外,第2阀杆109具有与第1阀杆108中的与第2阀杆109相对的端面108e抵接的台阶面109e。并且,使外螺纹109a相对于内螺纹孔108h螺进直至第2阀杆109的台阶面109e抵接到第1阀杆108的端面108e。第2阀杆109的台阶面109e抵接到第1阀杆108的端面108e,从而在第1阀杆108的端面108e与第2阀杆109的台阶面109e之间产生向彼此分离的方向作用的反作用力,外螺纹109a的螺纹牙峰与内螺纹孔108h的螺纹牙峰在第1阀杆108和第2阀杆109的轴线方向上被彼此按压。由此,在第1阀杆108与第2阀杆109之间产生紧固力,第1阀杆108与第2阀杆109被彼此连结。
因此,虽然第1阀杆108与第2阀杆109被螺纹紧固,但是由于需要使外螺纹109a相对于内螺纹孔108h螺进直至第2阀杆109的台阶面109e抵接到第1阀杆108的端面108e,因此第1阀杆108与第2阀杆109的轴线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被唯一地确定。因此,无法对应于第1阀座106或第2阀座107中的阀体101的轴方向的尺寸公差、或者第1阀杆108或第2阀杆109的轴线方向的尺寸公差来调整第1阀芯108v和第2阀芯109v的冲程。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升式切换阀装置和提升式切换阀装置的制造方法,能够抑制流体流量的偏差并且减少针对线圈的电力。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式,提升式切换阀装置具备:筒状的阀体,在所述阀体的轴方向上贯通孔贯通所述阀体,所述阀体包含在所述阀体的轴方向上彼此朝向相反侧的第1阀座和第2阀座;第1阀杆,具有构成为相对于所述第1阀座接触或离开的第1阀芯;第2阀杆,具有构成为相对于所述第2阀座接触或离开的第2阀芯;以及电磁阀,具有线圈以及构成为通过所述线圈的励磁来移动的柱塞,所述第1阀杆与所述第2阀杆以同轴彼此连结,构成为伴随所述柱塞的移动而在所述贯通孔内在所述阀体的轴方向上一体地移动,所述提升式切换阀装置构成为通过所述第1阀芯相对于所述第1阀座接触或离开以及所述第2阀芯相对于所述第2阀座接触或离开来切换流路,所述第1阀杆具有在所述第1阀杆的轴线方向上贯通的插通孔,所述第2阀杆具有插通到所述插通孔的插通部,该插通部具有形成有外螺纹的外周面,在所述插通孔形成有与所述外螺纹螺合的内螺纹孔,所述第1阀杆具有以与治具卡合的方式构成的卡合部,在与所述卡合部卡合的所述治具使所述第1阀杆旋转而使所述内螺纹孔相对于所述外螺纹螺进螺出时,所述第1阀杆相对于所述第2阀杆向所述轴线方向相对移动,所述提升式切换阀装置还具备限制部,在使用所述治具使所述第1阀杆相对于所述第2阀杆在所述轴线方向上相对移动之后,该限制部限制所述第1阀杆相对于所述第2阀杆在所述轴线方向上相对移动。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式,提升式切换阀装置的制造方法包含:准备筒状的阀体,在所述阀体的轴方向上贯通孔贯通所述阀体,所述阀体在所述贯通孔内包含第1阀座和第2阀座,该第1阀座和第2阀座在所述阀体的轴方向上彼此朝向相反侧;在所述贯通孔内配置第1阀杆和第2阀杆,所述第1阀杆具有构成为通过相对于所述第1阀座接触或离开来切换流路的第1阀芯,所述第2阀杆具有构成为通过相对于所述第2阀座接触或离开来切换流路的第2阀芯;在所述贯通孔内配置电磁阀,该电磁阀具有线圈以及构成为通过所述线圈的励磁来移动的柱塞;将具有外螺纹的所述第2阀杆的插通部,插通到在所述第1阀杆的轴线方向上贯通的所述第1阀杆的插通孔;通过使形成在所述插通孔的内螺纹孔与所述外螺纹螺合,从而将所述第1阀杆与所述第2阀杆以同轴彼此连结;使治具卡合到所述第1阀杆的卡合部;通过使用所述治具使所述第1阀杆旋转来使所述内螺纹孔相对于所述外螺纹螺进螺出,从而使所述第1阀杆相对于所述第2阀杆向所述轴线方向相对移动;以及在使用所述治具使所述第1阀杆相对于所述第2阀杆向所述轴线方向相对移动之后,使所述紧固构件与所述外螺纹或所述内螺纹孔螺合,以便限制所述第1阀杆相对于所述第2阀杆向所述轴线方向相对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方式中的提升式切换阀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放大示出图1的提升式切换阀装置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3A是示出在第1阀杆安装第1阀芯之前的第1阀杆的主视图。
图3B是示出在第1阀杆安装第1阀芯之前的第1阀杆的侧视图。
图4A是示出在第1阀杆安装第1阀芯之后的第1阀杆和第1阀芯的主视图。
图4B是示出在第1阀杆安装第1阀芯之后的第1阀杆和第1阀芯的侧视图。
图5是螺母的主视图。
图6是向线圈进行通电时的图1的提升式切换阀装置的剖视图。
图7是放大示出图6的提升式切换阀装置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8A是示出将第1阀杆组装到阀体之前的状态的分解剖视图。
图8B是第1治具的主视图。
图9A是示出正在调整第1阀芯和第2阀芯的冲程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9B是示出第1阀芯与第1治具之间的关系的主视图。
图10A是示出使用第2治具使螺母螺合到外螺纹的状态的分解剖视图。
图10B是示出螺母与第2治具之间的关系的主视图。
图11是示出将螺母螺合到外螺纹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2是示出另一实施方式中的第1阀杆与第2阀杆的连结状态的剖视图。
图13是放大示出以往例中的提升式切换阀装置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一实施方式的提升式切换阀装置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提升式切换阀装置10具备机身11,该机身11具有长矩形筒状的阀体12以及与阀体12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连结的长矩形筒状的磁性盖13。阀体12和磁性盖13例如是合成树脂材料制。由此,阀体12和磁性盖13是非磁性材料制。
如图2所示,在阀体12形成有在阀体12的轴方向上贯通的圆孔状的贯通孔14。在阀体12形成有供给口15、第1输出口16、第2输出口17、第1排出口18以及第2排出口19。供给口15、第1输出口16、第2输出口17、第1排出口18以及第2排出口19分别与贯通孔14连通。在阀体12的轴方向上,依次排列有第1排出口18、第1输出口16、供给口15、第2输出口17以及第2排出口19。供给口15、第1输出口16、第2输出口17、第1排出口18以及第2排出口19中的与贯通孔14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分别向阀体12的外面开口。本实施方式的提升式切换阀装置10为5端口切换阀。
贯通孔14具有第1大径孔14a、第1内螺纹孔14b、第1中径孔14c、小径孔14d、第2中径孔14e、第2内螺纹孔14f以及第2大径孔14g。第1大径孔14a、第1内螺纹孔14b、第1中径孔14c、小径孔14d、第2中径孔14e、第2内螺纹孔14f以及第2大径孔14g,以该顺序从位于阀体12的轴方向一端的第1端面121向位于阀体12的轴方向另一端的第2端面122配置。第1大径孔14a向阀体12的第1端面121开口。第2大径孔14g向阀体12的第2端面122开口。第1大径孔14a、第1内螺纹孔14b、第1中径孔14c、小径孔14d、第2中径孔14e、第2内螺纹孔14f以及第2大径孔14g为同轴。
第1大径孔14a的内径与第2大径孔14g的内径相同。第1中径孔14c的内径与第2中径孔14e的内径相同。第1中径孔14c和第2中径孔14e的内径比第1大径孔14a和第2大径孔14g的内径小。小径孔14d的内径比第1中径孔14c和第2中径孔14e的内径小。阀体12具有将小径孔14d与第1中径孔14c连接并且在相对于阀体12的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环状的第1台阶面14h。另外,阀体12具有将小径孔14d与第2中径孔14e连接并且在相对于阀体12的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环状的第2台阶面14i。
在阀体12形成有从第1台阶面14h向第1中径孔14c突出的相当于第1阀座的圆环状的第1供给阀座21。另外,在阀体12形成有从第2台阶面14i向第2中径孔14e突出的相当于第2阀座的圆环状的第2供给阀座22。由此,第1供给阀座21和第2供给阀座22分别从第1台阶面14h和第2台阶面14i向在阀体12的轴方向上彼此分离的方向突出,在阀体12的轴方向上彼此朝向相反侧。即,第1供给阀座21和第2供给阀座22在贯通孔14内从阀体12的内周面向阀体12的轴方向上彼此相反的一侧延伸。第1供给阀座21和第2供给阀座22的内径相同。第1供给阀座21和第2供给阀座22的内径与小径孔14d的内径相同,第1供给阀座21和第2供给阀座22的内周面与小径孔14d的内周面位于同一面上。
在阀体12安装有圆筒状的第1栓塞件23。第1栓塞件23具有圆板状的底部23a以及从底部23a的外周部沿着贯通孔14的内周面延伸的圆筒状的延伸部23b。底部23a具有封闭第1大径孔14a的封闭部231a以及与第1内螺纹孔14b螺合的第1外螺纹部232a。延伸部23b从第1外螺纹部232a的外周缘沿着第1中径孔14c延伸。第1栓塞件23通过第1外螺纹部232a与第1内螺纹孔14b螺合而被安装到阀体12的贯通孔14。
延伸部23b的内径与小径孔14d的内径相同。在底部23a形成有与延伸部23b的内侧连通的圆孔状的凹部23c。凹部23c的内径比延伸部23b的内径小。延伸部23b穿过第1排出口18中的向贯通孔14的开口周围,延伸到第1输出口16中的向贯通孔14的开口周围。延伸部23b的内侧与贯通孔14连通。在延伸部23b中的与第1排出口18相对的部分形成有连通孔23d。
在延伸部23b的外周面安装有圆环状的第1密封构件24a。详细地讲,第1密封构件24a配置在贯通孔14的内周面中的第1输出口16和第1排出口18之间的部分与延伸部23b的外周面之间。并且,通过第1密封构件24a,限制第1输出口16与第1排出口18之间的流体经由贯通孔14的内周面中的第1输出口16和第1排出口18之间的部分与延伸部23b的外周面之间泄漏。
另外,在底部23a的外周面安装有圆环状的第2密封构件24b。详细地讲,第2密封构件24b配置在贯通孔14的内周面中的相对于第1排出口18位于第1输出口16相反侧的部分与底部23a的外周面之间。并且,通过第2密封构件24b,限制来自第1排出口18的流体经由贯通孔14的内周面中的相对于第1排出口18位于第1输出口16相反侧的部分与底部23a的外周面之间泄漏。
延伸部23b的前端面在阀体12的轴方向上与第1台阶面14h相对。在延伸部23b的前端面突出设置有圆环状的第1排出阀座25。第1排出阀座25设置在贯通孔14内并且在阀体12的轴方向上与第1供给阀座21相对配置。由此,第1栓塞件23为具有第1排出阀座25的第1阀座形成体。第1排出阀座25的内径与延伸部23b的内径相同,第1排出阀座25的内周面与延伸部23b的内周面位于同一面上。由此,第1排出阀座25的内径与第1供给阀座21的内径相同。在贯通孔14中的第1供给阀座21与第1排出阀座25之间,形成有第1阀室26。由此,贯通孔14具有形成在第1供给阀座21与第1排出阀座25之间的第1阀室26。
在阀体12安装有圆筒状的第2栓塞件33。第2栓塞件33具有圆筒状的主体部33a以及从主体部33a的外周部沿着贯通孔14的内周面延伸的圆筒状的延伸部33b。主体部33a具有嵌入到第1大径孔14a的嵌入部331a以及与第2内螺纹孔14f螺合的第2外螺纹部332a。延伸部33b从第2外螺纹部332a的外周缘沿着第2中径孔14e延伸。第2栓塞件33通过第2外螺纹部332a与第2内螺纹孔14f螺合而安装到阀体12的贯通孔14。
延伸部33b的内径与小径孔14d的内径相同。在主体部33a形成有:圆孔状的导孔33c,与延伸部33b的内侧连通;以及大径孔33d,与导孔33c中的位于延伸部33b相反侧的端部连通,并且内径比导孔33c大。延伸部33b穿过第2排出口19中的向贯通孔14的开口周围,延伸到第2输出口17中的向贯通孔14的开口周围。延伸部33b的内侧与贯通孔14连通。在延伸部33b中的与第2排出口19相对的部分形成有连通孔33e。
在延伸部33b的外周面安装有圆环状的第1密封构件34a。详细地讲,第1密封构件34a配置在贯通孔14的内周面中的第2输出口17和第2排出口19之间的部分与延伸部33b的外周面之间。并且,通过第1密封构件34a,限制第2输出口17与第2排出口19之间的流体经由贯通孔14的内周面中的第2输出口17和第2排出口19之间的部分与延伸部33b的外周面之间泄漏。
另外,在主体部33a的外周面安装有圆环状的第2密封构件34b。详细地讲,第2密封构件34b配置在贯通孔14的内周面中的相对于第2排出口19位于第2输出口17相反侧的部分与主体部33a的外周面之间。并且,通过第2密封构件34b,限制来自第2排出口19的流体经由贯通孔14的内周面中的相对于第2排出口19位于第2输出口17相反侧的部分与主体部33a的外周面之间的泄漏。
延伸部33b的前端面在阀体12的轴方向上与第2台阶面14i相对。在延伸部33b的前端面突出设置有圆环状的第2排出阀座35。第2排出阀座35设置在贯通孔14内并且在阀体12的轴方向上与第2供给阀座22相对配置。由此,第2栓塞件33为具有第2排出阀座35的第2阀座形成体。第2排出阀座35的内径与延伸部33b的内径相同,第2排出阀座35的内周面与延伸部33b的内周面位于同一面上。由此,第2排出阀座35的内径与第2供给阀座22的内径相同。在贯通孔14中的第2供给阀座22与第2排出阀座35之间形成有第2阀室36。由此,贯通孔14具有形成在第2供给阀座22与第2排出阀座35之间的第2阀室36。
供给口15与贯通孔14的在阀体12的轴方向上位于第1供给阀座21与第2供给阀座22之间的部分、即小径孔14d连通。第1输出口16与第1阀室26连通。第2输出口17与第2阀室36连通。第1排出口18与贯通孔14中的相对于第1阀室26位于供给口15相反侧的部分连通。第2排出口19与贯通孔14中的相对于第2阀室36位于供给口15相反侧的部分连通。
提升式切换阀装置10具有第1阀杆40和第2阀杆50。第1阀杆40和第2阀杆50为金属制。第1阀杆40具有第1阀芯41。即,第1阀杆40与第1阀芯41连结。第1阀芯41收纳在第1阀室26。第2阀杆50具有第2阀芯51。即,第2阀杆50与第2阀芯51连结。第2阀芯51收纳在第2阀室36。第1阀杆40与第2阀杆50以同轴彼此连结并且能够在贯通孔14内一体地在阀体12的轴方向上往复运动。
第1阀杆40具有圆柱状的轴部42以及从轴部42的外周面突出的圆环状的大径部43。轴部42穿过小径孔14d、第1中径孔14c以及延伸部23b的内侧进入到凹部23c内。轴部42的外径比凹部23c的内径稍小。凹部23c的内周面是在第1阀杆40和第2阀杆50一体地在阀体12的轴方向上移动时与轴部42的外周面滑动接触而引导第1阀杆40向阀体12的轴方向的移动的引导面。
第1阀芯41为橡胶制且为圆环状,以覆盖大径部43的外周面的方式安装在大径部43。第1阀芯41在阀体12的轴方向上配置在第1供给阀座21和第1排出阀座25之间。第1阀芯41能够相对于第1供给阀座21和第1排出阀座25接触或离开。
如图3A和图3B所示,大径部43具有圆环状的台阶部43a以及从台阶部43a的外周面突出的环状的凸缘部43b。凸缘部43b的外周面包含彼此平行地延伸的平坦面状的一对平面部43c。
如图4A和图4B所示,第1阀芯41覆盖台阶部43a的外周面、凸缘部43b中的位于第1阀杆40的轴线方向两侧的两端面以及凸缘部43b的外周面中的除了一对平面部43c以外的部位。由此,作为第1阀杆40的一部分的一对平面部43c从第1阀芯41的外周面露出。一对平面部43c稍微从第1阀芯41的外周面突出。
如图2所示,轴部42具有在第1阀杆40的轴线方向上贯通的插通孔44。在插通孔44形成有内螺纹孔45。内螺纹孔45位于插通孔44中的靠近第1栓塞件23的凹部23c的端部。
第2阀杆50具有圆柱状的引导部52、外径比引导部52的外径大的大径部53以及从大径部53向与引导部52相反的一侧延伸的圆柱状的轴部54。第2阀杆50穿过第2栓塞件33的大径孔33d、导孔33c、延伸部33b的内侧、第2中径孔14e以及小径孔14d。第2阀杆50的轴部54插通到第1阀杆40的插通孔44。
在引导部52中的位于大径部53相反侧的端面形成有止转用凹部52a。止转用凹部52a例如为切槽。引导部52的外径比导孔33c的内径稍小。导孔33c的内周面是在第1阀杆40和第2阀杆50一体地在阀体12的轴方向上移动时与引导部52的外周面滑动接触而引导第2阀杆50向阀体12的轴方向的移动的引导面。由此,第1阀杆40被凹部23c支承并且第2阀杆50被导孔33c支承,从而第1阀杆40和第2阀杆50能够在相对于第1阀杆40和第2阀杆50中的轴线方向的倾斜被限制的状态下在阀体12的轴方向上往复运动。
第2阀芯51为橡胶制且为圆环状,以覆盖大径部53的外周面的方式安装在大径部53。第2阀芯51在阀体12的轴方向上配置在第2供给阀座22和第2排出阀座35之间。第2阀芯51能够相对于第2供给阀座22和第2排出阀座35接触或离开。
轴部54具有在外周面形成有外螺纹55的插通部56。插通部56为轴部54中的位于大径部53相反侧的端部。外螺纹55与第1阀杆40的内螺纹孔45螺合。因此,内螺纹孔45与外螺纹55螺合。插通部56的前端部比第1阀杆40中的与凹部23c相对的端面40e更突出,位于凹部23c的内侧。
在轴部54与插通孔44之间设置有密封部50s。密封部50s为圆环状且为橡胶制。密封部50s安装在轴部54的外周面。并且,通过密封部50s,限制流体经由轴部54的外周面与插通孔44的内周面之间泄漏。
在插通部56的前端部的外螺纹55,螺合有作为紧固构件的螺母57。螺母57收纳在凹部23c内。螺母57与第1阀杆40的端面40e抵接。螺母57抵接到第1阀杆40的端面40e,从而在第1阀杆40的端面40e与螺母57之间产生向彼此分离的方向作用的反作用力。由此,外螺纹55的螺纹牙峰与内螺纹孔45的螺纹牙峰在第1阀杆40和第2阀杆50的轴线方向上被彼此按压,并且螺母57的螺纹牙峰与外螺纹55的螺纹牙峰在第1阀杆40和第2阀杆50的轴线方向上被彼此按压。并且,在第1阀杆40与第2阀杆50之间产生经由螺母57的紧固力,第1阀杆40与第2阀杆50被彼此连结。
如图5所示,螺母57的外周面由彼此平行地延伸的平坦面状的一对直线部57a、将一对直线部57a的第1端部彼此连接的圆弧状的第1曲面部57b以及将一对直线部57a的第2端部彼此连接的圆弧状的第2曲面部57c形成。
如图2所示,在凹部23c内收纳有阀弹簧58。阀弹簧58介于螺母57与凹部23c的底面之间。阀弹簧58向第1阀芯41从第1排出阀座25分离并且第2阀芯51从第2供给阀座22分离的方向对第1阀杆40和第2阀杆50施加力。
在阀体12形成有连通第1排出口18与第2排出口19之间的连通流路59。连通流路59具有第1流路59a、第2流路59b以及第3流路59c。第1流路59a向贯通孔14中的与第1排出口18相对的部分开口。第2流路59b向贯通孔14中的与第2排出口19相对的部分开口。第3流路59c将第1流路59a中的位于贯通孔14相反侧的端部与第2流路59b中的位于贯通孔14相反侧的端部连接。由此,贯通孔14中的相对于第1阀室26位于供给口15相反侧的部分与贯通孔14中的相对于第2阀室36位于供给口15相反侧的部分经由连通流路59而连通。由此,贯通孔14中的、相对于第1阀室26位于供给口15相反侧的部分以及相对于第2阀室36位于供给口15相反侧的部分成为相同的压力。
如图1所示,磁性盖13具有底壁13a以及从底壁13a的周缘部延伸的周壁13b。周壁13b的轴线与贯通孔14的轴心一致。在底壁13a形成有孔13c。孔13c的轴心与周壁13b的轴线一致。
在磁性盖13埋设有作为磁性材料制的磁性框架60。磁性框架60具有沿着磁性盖13的底壁13a的内表面延伸的板状的底部60a以及从底部60a的周缘部沿着磁性盖13的周壁13b延伸的筒状的延伸部60b。磁性框架60通过延伸部60b被埋入到磁性盖13的周壁13b而与磁性盖13成为一体化。延伸部60b的内周面中的前端侧的部位,从磁性盖13的周壁13b的内周面露出。在底部60a形成有铁芯用内螺纹孔60c。铁芯用内螺纹孔60c相比于孔13c更靠内侧。铁芯用内螺纹孔60c的轴心与孔13c的轴心一致。
提升式切换阀装置10具备电磁阀61。电磁阀61具有线圈62、固定铁芯63、柱塞64以及柱塞弹簧65。固定铁芯63和柱塞64为磁性材料制。在磁性盖13内收纳有卷绕线圈62的筒状的线圈骨架66。线圈骨架66的轴线与磁性盖13的周壁13b的轴线一致。
固定铁芯63收纳在磁性盖13内。固定铁芯63具有轴部63a以及从轴部63a的端部向相对于轴部63a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的环状的凸缘部63b。轴部63a从磁性盖13的底壁13a向线圈骨架66的内侧插入。轴部63a的轴线方向的长度比线圈骨架66的轴线方向的长度短。轴部63a中的位于凸缘部63b相反侧的端面63e为平坦面状。在凸缘部63b的外周面,形成有与铁芯用内螺纹孔60c螺合的铁芯外螺纹63c。并且,铁芯外螺纹63c与铁芯用内螺纹孔60c螺合,从而固定铁芯63安装到磁性框架60的底部60a。
柱塞64为从线圈骨架66的内侧向贯通孔14内突出的柱状。柱塞64比固定铁芯63靠近阀体12。柱塞64的轴线与固定铁芯63的轴部63a的轴线一致。柱塞64中的与固定铁芯63相对的端面64a为平坦面状。柱塞64的端面64a能够与固定铁芯63的轴部63a的端面63e面接触。柱塞64中的位于固定铁芯63相反侧的端面64b能够与第2阀杆50接触或离开。在柱塞64的外周面中的位于固定铁芯63相反侧的端部突出有环状的凸缘部64c。凸缘部64c位于贯通孔14的内侧。
在磁性框架60的前端侧的内侧配置有筒状的磁芯67。磁芯67在柱塞64的轴线方向上比线圈骨架66靠阀体12的附近。磁芯67的外周面与磁性框架60的延伸部60b的内周面中的前端侧的部位接触。柱塞64穿过磁芯67的内侧。
柱塞弹簧65介于磁芯67与柱塞64的凸缘部64c之间。柱塞弹簧65的一端被磁芯67的端面支承,并且柱塞弹簧65的另一端被柱塞64的凸缘部64c支承。柱塞弹簧65向柱塞64的端面64a相对于固定铁芯63的轴部63a的端面63e分离的方向对柱塞64施加力。柱塞弹簧65的施力比阀弹簧58的施力大。
如图6所示,当向线圈62进行通电时,线圈62的磁动势向使柱塞64朝向固定铁芯63吸附的方向作用,线圈62的磁动势对抗柱塞弹簧65的施力,使得柱塞64向柱塞64的端面64a靠近固定铁芯63的轴部63a的端面63e的方向移动。由此,柱塞64通过线圈62的励磁而移动。
而且,柱塞64向柱塞64的端面64a靠近固定铁芯63的轴部63a的端面63e的方向移动,柱塞64的端面64a被吸附到固定铁芯63的轴部63a的端面63e。由此,固定铁芯63的轴部63a的端面63e为吸附柱塞64的吸附面。
如上所述,阀弹簧58向第1阀芯41从第1排出阀座25分离并且第2阀芯51从第2供给阀座22分离的方向对第1阀杆40和第2阀杆50施加力。如图7所示,伴随柱塞64的移动,第1阀杆40和第2阀杆50向第1阀芯41从第1排出阀座25分离并且第2阀芯51从第2供给阀座22分离的方向移动,第1阀芯41入座到第1供给阀座21并且第2阀芯51入座到第2排出阀座35。由此,经由小径孔14d和第1阀室26的、供给口15与第1输出口16之间的连通被切断,并且第1输出口16与第1排出口18经由第1阀室26、延伸部23b的内侧以及连通孔23d连通。另外,供给口15与第2输出口17经由小径孔14d和第2阀室36连通,并且经由第2阀室36、延伸部33b的内侧以及连通孔33e的、第2输出口17与第2排出口19之间的连通被切断。
此时,从供给口15供给的流体的压力,经由小径孔14d分别作用到第1阀芯41和第2阀芯51。此处,由于第1供给阀座21的内径与第2供给阀座22的内径相同,因此第1阀芯41中的与第1供给阀座21相对的地方的受压面积与第2阀芯51中的与第2供给阀座22相对的地方的受压面积变得相同,从而小径孔14d中的流体作用到第1阀芯41的压力和小径孔14d中的流体作用到第2阀芯51的压力被抵消。另外,由于第1排出阀座25的内径与第2排出阀座35的内径相同,因此第1阀芯41中的与第1排出阀座25相对的地方的受压面积与第2阀芯51中的与第2排出阀座35相对的地方的受压面积变得相同。并且,贯通孔14中的、相对于第1阀室26位于供给口15相反侧的部分以及相对于第2阀室36位于供给口15相反侧的部分成为相同的压力。因此,第1排出阀座25的内侧的流体作用到第1阀芯41的压力与第2排出阀座35的内侧的流体作用到第2阀芯51的压力被抵消。由此,能够将为了使第1阀芯41入座到第1供给阀座21并且使第2阀芯51入座到第2排出阀座35而对第1阀杆40和第2阀杆50施加力的阀弹簧58的施力设定得小。
如图1和图2所示,当停止向线圈62的通电时,线圈62的磁动势消失,柱塞64通过柱塞弹簧65的施力而向柱塞64的端面64a从固定铁芯63的轴部63a的端面63e分离的方向移动,对抗阀弹簧58的施力而按压第1阀杆40和第2阀杆50。并且,第1阀杆40和第2阀杆50向第1阀芯41从第1供给阀座21分离且第2阀芯51从第2排出阀座35分离的方向移动,第1阀芯41入座到第1排出阀座25且第2阀芯51入座到第2供给阀座22。由此,供给口15与第1输出口16经由小径孔14d和第1阀室26连通,并且经由第1阀室26、延伸部23b的内侧以及连通孔23d的、第1输出口16与第1排出口18之间的连通被切断。另外,经由小径孔14d和第2阀室36的、供给口15与第2输出口17之间的连通被切断,并且第2输出口17与第2排出口19经由第2阀室36、延伸部33b的内侧以及连通孔33e连通。
此时,小径孔14d中的流体作用到第1阀芯41的压力与小径孔14d中的流体作用到第2阀芯51的压力被抵消,并且第1排出阀座25的内侧的流体作用到第1阀芯41的压力与第2排出阀座35的内侧的流体作用到第2阀芯51的压力被抵消。由此,能够将为了使第1阀芯41入座到第1排出阀座25且使第2阀芯51入座到第2供给阀座22而对柱塞64施加力的柱塞弹簧65的施力设定得小。
如上所述,在提升式切换阀装置10中,能够通过进行第1阀芯41中的相对于第1供给阀座21的接触或离开以及第2阀芯51中的相对于第2供给阀座22的接触或离开来切换流路。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参照图8A对提升式切换阀装置10的组装顺序进行说明。首先,使第2阀杆50穿过阀体12的第2端面122中的开口并插入到贯通孔14,将第2阀杆50配置在贯通孔14内。接着,通过使第2栓塞件33的第2外螺纹部332a与第2内螺纹孔14f螺合,从而将第2栓塞件33安装到阀体12。此时,第2阀杆50被导孔33c支承。
接着,在第2阀杆50的止转用凹部52a插入止转用治具71。止转用治具71具有:主体部71a;平板状的插入部71b,从主体部71a突出;以及施力弹簧71c,设置在主体部71a中的与插入部71b相反的一侧。施力弹簧71c的施力设定为比阀弹簧58的施力大。并且,止转用治具71在插入部71b被插入到止转用凹部52a的状态下,通过施力弹簧71c的施力,向第2阀芯51靠近第2供给阀座22的方向对第2阀杆50施加力。第2阀杆50成为在第2阀芯51入座到第2供给阀座22的状态下,通过止转用治具71而被止转的状态。
接着,以第2阀杆50的轴部54插通到第1阀杆40的插通孔44的方式,将第1阀杆40配置在贯通孔14内。并且,使用调整用治具72,使第1阀杆40的内螺纹孔45相对于第2阀杆50的外螺纹55螺进。
调整用治具72具有圆筒状的主体部72a以及从主体部72a的轴方向的第1端面72b突出的板状的一对接触部72c。主体部72a具有密封安装孔72d、导孔72e以及贯插孔72f。密封安装孔72d、导孔72e以及贯插孔72f,从主体部72a的第1端面72b到主体部72a的轴方向的第2端面72g按照该顺序形成在主体部72a。密封安装孔72d、导孔72e以及贯插孔72f为圆孔状。
密封安装孔72d向主体部72a的第1端面72b开口。贯插孔72f向主体部72a的第2端面72g开口。导孔72e的一端与密封安装孔72d连通,并且导孔72e的另一端与贯插孔72f连通。密封安装孔72d的内径比导孔72e的内径和贯插孔72f的内径大。导孔72e的内径比贯插孔72f的内径小。导孔72e的内径比轴部42的外径稍大。即,导孔72e的内径与第1栓塞件23的凹部23c的内径相同。并且,导孔72e的内周面是在使内螺纹孔45相对于外螺纹55螺进螺出而使第1阀杆40相对于第2阀杆50向轴线方向相对移动时与轴部42的外周面滑动接触而引导第1阀杆40相对于第2阀杆50向轴线方向移动的引导面。
在密封安装孔72d的内周面安装有环状的密封构件72h。密封构件72h配置在轴部42的外周面与密封安装孔72d的外周面之间。另外,在主体部72a的外周面安装有环状的密封构件72i。密封构件72i配置在主体部72a的外周面与贯通孔14的内周面之间。
如图8B所示,一对接触部72c分别具有平坦面状的接触面72k。两个接触面72k彼此平行地延伸,并且在相对于主体部72a的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彼此相对。
如图9A和图9B所示,一对接触部72c的接触面72k彼此的宽度比第1阀杆40的大径部43中的一对平面部43c彼此的宽度稍大。一对接触部72c的接触面72k分别与第1阀杆40的大径部43中的一对平面部43c面接触。
并且,当在使一对接触部72c的接触面72k分别与一对平面部43c面接触的状态下使调整用治具72旋转时,第1阀杆40与调整用治具72一起旋转。此时,第2阀杆50成为通过止转用治具71而被止转的状态,因此内螺纹孔45能够相对于外螺纹55螺进螺出。由此,一对平面部43c为在使第1阀杆40相对于第2阀杆50向轴线方向相对移动时与调整用治具72卡合的卡合部。详细地讲,调整用治具72为在使内螺纹孔45相对于外螺纹55螺进螺出而使第1阀杆40相对于第2阀杆50向轴线方向相对移动时为了使第1阀杆40旋转而使用的治具。因此,第1阀杆40具有卡合部。
当使调整用治具72向正方向旋转时,第1阀杆40与调整用治具72一起向正方向旋转,内螺纹孔45相对于外螺纹55螺进。并且,使调整用治具72旋转直至内螺纹孔45相对于外螺纹55螺进而第1阀芯41入座到第1供给阀座21。
接着,在第1阀芯41入座到第1供给阀座21的状态下,从供给口15供给流体。并且,在从供给口15供给流体的状态下,使调整用治具72向反方向旋转,使第1阀杆40与调整用治具72一起向反方向旋转,使内螺纹孔45相对于外螺纹55螺出。由此,第1阀杆40相对于第2阀杆50移动,第1阀芯41慢慢从第1供给阀座21分离。
随着第1阀芯41从第1供给阀座21分离,从供给口15经由小径孔14d和第1阀室26输出到第1输出口16的流体的流量增大。并且,例如,使用对输出到第1输出口16的流体的流量进行检测的未图示的流量传感器,对输出到第1输出口16的流体的流量进行检测,当输出到第1输出口16的流体的流量达到预先设定的流量时,使调整用治具72的旋转停止。由此,将第1阀芯41的冲程调整到预先设定的冲程。
如图10A和图10B所示,使用紧固用治具73将螺母57与外螺纹55螺合。紧固用治具73具有:圆柱状的插入部73a,插入到调整用治具72的贯插孔72f;以及操作部73b,连续于插入部73a并且用于对紧固用治具73进行旋转操作。插入部73a的轴方向的长度设定为贯插孔72f的轴方向的长度以上。插入部73a的外径与贯插孔72f的内径相同。
在插入部73a中的位于操作部73b相反侧的端面,形成有收纳螺母57的收纳凹部73c。如图10B所示,收纳凹部73c的内周面具有沿着螺母57的一对直线部57a延伸的一对接触面73d、沿着螺母57的第1曲面部57b延伸的第1曲面73e以及沿着螺母57的第2曲面部57c延伸的第2曲面73f。一对接触面73d分别与一对直线部57a面接触。第1曲面73e与第1曲面部57b面接触。第2曲面73f与第2曲面部57c面接触。由此,当操作部73b被旋转操作而紧固用治具73旋转时,螺母57能够在相对于紧固用治具73被止转的状态下与紧固用治具73一起旋转。
如图11所示,通过将插入部73a插入到贯插孔72f,并且使紧固用治具73旋转,从而使螺母57相对于外螺纹55螺进,使螺母57抵接到第1阀杆40的端面40e。此时,由于调整用治具72的一对接触部72c的接触面72k分别与一对平面部43c面接触,因此第1阀杆40通过调整用治具72而被止转。由此,一对平面部43c为在将螺母57与外螺纹55螺合时,与调整用治具72卡合来限制第1阀杆40的旋转的止转部。因此,第1阀杆40具有止转部。
并且,螺母57与第1阀杆40的端面40e抵接,从而第1阀杆40与第2阀杆50被彼此连结,限制第1阀杆40相对于第2阀杆50在轴线方向上相对移动。因此,提升式切换阀装置10具备作为限制部的螺母57,在使用调整用治具72使第1阀杆40相对于第2阀杆50在轴线方向相对移动之后,通过螺母57来限制第1阀杆40相对于第2阀杆50在轴线方向上进一步相对移动。
由此,在第1阀芯41的冲程被调整为预先设定的冲程的状态下,第1阀杆40与第2阀杆50被彼此连结。并且,在将插入部73a从贯插孔72f拉出,并且将调整用治具72从贯通孔14拉出,将阀弹簧58收纳在凹部23c内的状态下,将第1栓塞件23的第1外螺纹部232a与第1内螺纹孔14b螺合。此时,使第1外螺纹部232a相对于第1内螺纹孔14b螺进,直至第1排出阀座25抵接到第1阀芯41。
并且,将止转用治具71的插入部71b从止转用凹部52a拉出。由此,第1阀杆40和第2阀杆50通过阀弹簧58的施力,向第1阀芯41从第1排出阀座25分离并且第2阀芯51从第2供给阀座22分离的方向移动。并且,以如下方式对第2栓塞件33的位置进行微调整:使第1阀杆40和第2阀杆50移动,直到输出到第1输出口16的流体的流量成为零为止、即第1阀芯41入座到第1供给阀座21为止,最后第2排出阀座35抵接到第2阀芯51。由此,第2阀芯51的冲程被调整为预先设定的冲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能够得到以下的效果。
(1)第1阀杆40具有一对平面部43c,该一对平面部43c在使内螺纹孔45相对于外螺纹55螺进螺出而使第1阀杆40相对于第2阀杆50向轴线方向相对移动时与调整用治具72卡合。并且,在使用调整用治具72使第1阀杆40相对于第2阀杆50向轴线方向相对移动,将第1阀芯41和第2阀芯51的冲程调整为预先设定的冲程之后,通过螺母57来限制第1阀杆40相对于第2阀杆50在轴线方向上相对移动。在提升式切换阀装置10中,例如,存在产生第1供给阀座21或第2供给阀座22中的阀体12的轴方向的尺寸公差、或者第1阀杆40或第2阀杆50的轴线方向的尺寸公差等的情况。即使这些尺寸公差积累,也能够将第1阀芯41和第2阀芯51的冲程调整为预先设定的冲程。由此,能够避免尺寸公差积累而第1阀芯41和第2阀芯51的冲程公差变大的情况,能够在抑制流体的流量的偏差的同时减少用于使柱塞64移动的针对线圈62的电力。
(2)作为紧固构件的螺母57为限制部,在使用调整用治具72使第1阀杆40相对于第2阀杆50在轴线方向上相对移动之后,该限制部限制第1阀杆40相对于第2阀杆50在轴线方向上进一步相对移动。基于此,例如,与作为限制部使用将第1阀杆40的插通孔44与第2阀杆50之间粘接的粘接剂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进行第1阀杆40与第2阀杆50的组装。并且,由于在第2阀杆50与插通孔44之间设置有密封部50s,因此能够通过密封部50s抑制流体从第2阀杆50与插通孔44之间泄漏。而且,第1阀杆40具有作为止转部的一对平面部43c,在将螺母57与外螺纹55螺合时,与调整用治具72卡合来限制第1阀杆40的旋转。由此,在将螺母57与外螺纹55螺合时,能够避免第1阀杆40与螺母57一起旋转。
(3)一对平面部43c为卡合部,在使内螺纹孔45相对于外螺纹55螺进螺出而使第1阀杆40相对于第2阀杆50向轴线方向相对移动时与调整用治具72卡合。一对平面部43c为止转部,在将螺母57与外螺纹55螺合时,与调整用治具72卡合来限制第1阀杆40的旋转。即,一对平面部43c即是卡合部也是止转部。基于此,与将卡合部和止转部分开设置在第1阀杆40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第1阀杆40的结构。
(4)从第1阀芯41露出的一对平面部43c为与调整用治具72卡合的卡合部。基于此,例如,与在能够弹性变形的橡胶制的第1阀芯41设置与调整用治具72卡合的卡合部来使调整用治具72与卡合部卡合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卡合部与调整用治具72的卡合状态稳定。
(5)螺母57与第1阀杆40的端面40e抵接,从而在第1阀杆40的端面40e与螺母57之间产生向彼此分离的方向作用的反作用力。由此,外螺纹55的螺纹牙峰和内螺纹孔45的螺纹牙峰在第1阀杆40和第2阀杆50的轴线方向上被彼此按压,并且螺母57的螺纹牙峰和外螺纹55的螺纹牙峰在第1阀杆40和第2阀杆50的轴线方向上被彼此按压。并且,在第1阀杆40与第2阀杆50之间产生经由螺母57的紧固力,第1阀杆40与第2阀杆50被彼此连结。基于此,在外螺纹55与内螺纹孔45之间,在第1阀杆40和第2阀杆50的移动方向上没有齿隙的状态下,第1阀杆40与第2阀杆50被连结,因此能够使第1阀杆40与第2阀杆50的连结强固。
(6)由于能够将第1阀芯41和第2阀芯51的冲程调整为预先设定的冲程,因此例如无需严格管理第1供给阀座21和第2供给阀座22中的阀体12的轴方向的尺寸公差以及第1阀杆40和第2阀杆50的轴线方向的尺寸公差等,能够减少制造成本。
(7)由于通过对第1阀芯41和第2阀芯51的冲程进行调整,能够对流体的流量进行调整,因此无需另外制造流体的流量不同的提升式切换阀装置10,因此能够减少制造成本。
另外,也可以以如下所述变更上述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限制部也可以是作为紧固构件的止动螺丝80,与内螺纹孔45螺合,抵接到作为第2阀杆50的端面的插通部56的前端面56e。此时,第1阀杆40的端面40e比插通部56的前端面56e更突出。在将止动螺丝80与内螺纹孔45螺合时,一对平面部43c与调整用治具72卡合来限制第1阀杆40的旋转。
·在对第1阀芯41的冲程进行调整时,虽然在使第1阀芯41入座到第1供给阀座21的状态下,从供给口15供给流体,使调整用治具72向反方向旋转,使第1阀芯41慢慢从第1供给阀座21分离,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在对第1阀芯41的冲程进行调整时,也可以在第1阀芯41从第1供给阀座21分离的状态下,从供给口15供给流体,使调整用治具72向正方向旋转,使第1阀芯41慢慢靠近第1供给阀座21。随着第1阀芯41靠近第1供给阀座21,从供给口15经由小径孔14d和第1阀室26而输出到第1输出口16的流体的流量减少。并且,当输出到第1输出口16的流体的流量达到预先设定的流量时,使调整用治具72的旋转停止。由此,第1阀芯41的冲程被调整为预先设定的冲程。
·第1阀芯41和第2阀芯51也可以不是圆环状。
·限制部不限定于螺母57。例如,限制部也可以是将第1阀杆40的插通孔44与第2阀杆50之间粘接的粘接剂。此时,粘接剂也可以作为配置在第2阀杆50与插通孔44之间的密封部来发挥功能,因此可以不在第2阀杆50与插通孔44之间设置密封部50s,能够减少部件个数。
·一对平面部43c也可以不是例如在将螺母57与外螺纹55螺合时与调整用治具72卡合来限制第1阀杆40的旋转的止转部。总之,也可以在第1阀杆40分开设置卡合部和止转部。
·例如,也可以在第1阀芯41设置与调整用治具72卡合的卡合部来使调整用治具72与卡合部卡合。
·也可以在第1阀杆40设置多个凹部或多个凸部来作为卡合部。并且,也可以是第1阀杆40的多个凹部或多个凸部通过设置在调整用治具72的多个凸部或多个凹部被嵌入而与调整用治具72卡合。另外,也可以是设置在第1阀杆40的多个凹部或多个凸部为止转部。总之,也可以适当变更卡合部和止转部的结构。
·也可以是止转用凹部52a为多角形孔状。此时,插入到止转用凹部52a的止转用治具71的插入部71b可以是多角形柱状。
·第1供给阀座21的内径与第2供给阀座22的内径也可以不同。
·第1排出阀座25的内径与第2排出阀座35的内径也可以不同。
·也可以不在阀体12形成连通流路59,贯通孔14中的、相对于第1阀室26位于供给口15相反侧的部分以及相对于第2阀室36位于供给口15相反侧的部分也可以不成为相同的压力。
·第1排出口18与第2排出口19也可以通过形成在阀体12的通路来连通。此时,第1排出口18和第2排出口19一方中的位于贯通孔14相反侧的端部也可以不向阀体12的外面开口。
·提升式切换阀装置10也可以是例如供给口、输出口、排出口在阀体12上各形成有一个的3端口切换阀。

Claims (6)

1.一种提升式切换阀装置,具备:
筒状的阀体,在所述阀体的轴方向上贯通孔贯通所述阀体,所述阀体包含在所述阀体的轴方向上彼此朝向相反侧的第1阀座和第2阀座;
第1阀杆,具有构成为相对于所述第1阀座接触或离开的第1阀芯;
第2阀杆,具有构成为相对于所述第2阀座接触或离开的第2阀芯;以及
电磁阀,具有线圈以及构成为通过所述线圈的励磁来移动的柱塞,
所述第1阀杆与所述第2阀杆以同轴彼此连结,构成为伴随所述柱塞的移动而在所述贯通孔内在所述阀体的轴方向上一体地移动,所述提升式切换阀装置构成为通过所述第1阀芯相对于所述第1阀座接触或离开以及所述第2阀芯相对于所述第2阀座接触或离开来切换流路,
所述第1阀杆具有在所述第1阀杆的轴线方向上贯通的插通孔,
所述第2阀杆具有插通到所述插通孔的插通部,该插通部具有形成有外螺纹的外周面,
在所述插通孔形成有与所述外螺纹螺合的内螺纹孔,
所述第1阀杆具有以与治具卡合的方式构成的卡合部,
在与所述卡合部卡合的所述治具使所述第1阀杆旋转而使所述内螺纹孔相对于所述外螺纹螺进螺出时,所述第1阀杆相对于所述第2阀杆向所述轴线方向相对移动,
所述提升式切换阀装置还具备限制部,在使用所述治具使所述第1阀杆相对于所述第2阀杆在所述轴线方向上相对移动之后,该限制部限制所述第1阀杆相对于所述第2阀杆在所述轴线方向上相对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式切换阀装置,其中,
所述限制部为与所述外螺纹螺合而抵接到所述第1阀杆的端面的紧固构件,或者与所述内螺纹孔螺合而抵接到所述第2阀杆的端面的紧固构件,
在所述第2阀杆与所述插通孔之间设置有密封部,
所述第1阀杆具有止转部,在将所述紧固构件与所述外螺纹或所述内螺纹孔螺合时,该止转部与所述治具卡合来限制所述第1阀杆的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升式切换阀装置,其中,
所述卡合部包含所述止转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提升式切换阀装置,其中,
所述第1阀杆具有从所述第1阀芯露出的一对平面部,所述卡合部为所述一对平面部。
5.一种提升式切换阀装置的制造方法,包含:
准备筒状的阀体,在所述阀体的轴方向上贯通孔贯通所述阀体,所述阀体在所述贯通孔内包含第1阀座和第2阀座,该第1阀座和第2阀座在所述阀体的轴方向上彼此朝向相反侧;
在所述贯通孔内配置第1阀杆和第2阀杆,所述第1阀杆具有构成为通过相对于所述第1阀座接触或离开来切换流路的第1阀芯,所述第2阀杆具有构成为通过相对于所述第2阀座接触或离开来切换流路的第2阀芯;
在所述贯通孔内配置电磁阀,该电磁阀具有线圈以及构成为通过所述线圈的励磁来移动的柱塞;
将具有外螺纹的所述第2阀杆的插通部,插通到在所述第1阀杆的轴线方向上贯通的所述第1阀杆的插通孔;
通过使形成在所述插通孔的内螺纹孔与所述外螺纹螺合,从而将所述第1阀杆与所述第2阀杆以同轴彼此连结;
使治具卡合到所述第1阀杆的卡合部;
通过使用所述治具使所述第1阀杆旋转来使所述内螺纹孔相对于所述外螺纹螺进螺出,从而使所述第1阀杆相对于所述第2阀杆向所述轴线方向相对移动;以及
在使用所述治具使所述第1阀杆相对于所述第2阀杆向所述轴线方向相对移动之后,使所述紧固构件与所述外螺纹或所述内螺纹孔螺合,以便限制所述第1阀杆相对于所述第2阀杆向所述轴线方向相对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升式切换阀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治具为第1治具,所述第1治具具有贯插孔,
使所述紧固构件与所述外螺纹或所述内螺纹孔螺合包含:
将安装有所述紧固构件的第2治具插入到与所述卡合部卡合的所述第1治具的所述贯插孔;以及
通过所述第1治具限制所述第1阀杆的旋转,并且使用所述第2治具使所述紧固构件与所述外螺纹或所述内螺纹孔螺合。
CN201910133000.1A 2018-02-28 2019-02-22 提升式切换阀装置和提升式切换阀装置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102069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34396 2018-02-28
JP2018034396A JP6839675B2 (ja) 2018-02-28 2018-02-28 ポペット式切換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06912A true CN110206912A (zh) 2019-09-06
CN110206912B CN110206912B (zh) 2021-09-17

Family

ID=67685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33000.1A Active CN110206912B (zh) 2018-02-28 2019-02-22 提升式切换阀装置和提升式切换阀装置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865889B2 (zh)
JP (1) JP6839675B2 (zh)
CN (1) CN110206912B (zh)
TW (1) TWI7330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276335A1 (en) * 2019-10-12 2023-11-15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Servo valve assembly
DE102020102652B4 (de) * 2020-02-03 2024-01-18 Bürkert Werke GmbH & Co. KG Ventil, Baukastensystem zur Herstellung von Ventilen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Ventilen
JP7386197B2 (ja) 2021-02-19 2023-11-24 Ckd株式会社 電磁弁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38730B2 (zh) * 1972-12-04 1979-11-22
US4250920A (en) * 1978-11-06 1981-02-17 Traylor Paul L Valve for water treatment equipment
US20040168729A1 (en) * 2001-07-02 2004-09-02 Hodges Murray Andrew Safety device for fluid operated machines
US7971599B2 (en) * 2006-06-20 2011-07-05 Ckd Corporation Air-operated valve
US8371334B2 (en) * 2009-03-16 2013-02-12 Ckd Corporation Rotary switching valve
EP3002463A1 (en) * 2014-10-01 2016-04-06 Nabtesco Corporation Aircraft hydraulic valve
CN205383295U (zh) * 2016-02-01 2016-07-13 奉化鑫益气动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高频二位五通电磁阀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49191B2 (ja) * 2009-12-25 2013-07-31 Ckd株式会社 電磁弁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38730B2 (zh) * 1972-12-04 1979-11-22
US4250920A (en) * 1978-11-06 1981-02-17 Traylor Paul L Valve for water treatment equipment
US20040168729A1 (en) * 2001-07-02 2004-09-02 Hodges Murray Andrew Safety device for fluid operated machines
US7971599B2 (en) * 2006-06-20 2011-07-05 Ckd Corporation Air-operated valve
US8371334B2 (en) * 2009-03-16 2013-02-12 Ckd Corporation Rotary switching valve
EP3002463A1 (en) * 2014-10-01 2016-04-06 Nabtesco Corporation Aircraft hydraulic valve
CN205383295U (zh) * 2016-02-01 2016-07-13 奉化鑫益气动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高频二位五通电磁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148312A (ja) 2019-09-05
TWI733086B (zh) 2021-07-11
US10865889B2 (en) 2020-12-15
JP6839675B2 (ja) 2021-03-10
CN110206912B (zh) 2021-09-17
US20190264823A1 (en) 2019-08-29
TW201937091A (zh) 2019-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06912A (zh) 提升式切换阀装置和提升式切换阀装置的制造方法
JP6502647B2 (ja) ソレノイドバルブ
JP5938378B2 (ja) 電磁弁
JP4606478B2 (ja) 電磁弁装置
EP2568481B1 (en) Electromagnetic drive uni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6319569B2 (ja) 液圧制御装置
JP2016080001A (ja) 弁装置
JP5388878B2 (ja) 電磁弁
US20130099146A1 (en) Solenoid valve
US5222715A (en) Valve construction
CN103282980A (zh) 油浸型螺线管
JP4768575B2 (ja) ソレノイドバルブ
JP2013194835A (ja) 複合弁
CN110873206B (zh) 电磁阀
TWI706098B (zh) 具有o形環閥座之模組式閥
KR102406952B1 (ko) 유량 제어밸브
JP4663447B2 (ja) 弁装置
JP6643265B2 (ja) パイロット式切換弁
WO2022007877A1 (zh) 一种电磁阀及电磁阀的组装方法
JP3930872B2 (ja) 弁装置
JP2005083533A (ja) 電磁弁装置
JPH0218383Y2 (zh)
JP2017223372A (ja) 電動弁
JP5793520B2 (ja) 電磁弁
CN114688274A (zh) 组合阀及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