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06144A - 一种钢骨柱梁柱节点的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骨柱梁柱节点的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206144A CN110206144A CN201910415596.4A CN201910415596A CN110206144A CN 110206144 A CN110206144 A CN 110206144A CN 201910415596 A CN201910415596 A CN 201910415596A CN 110206144 A CN110206144 A CN 11020614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eel
- column
- girder steel
- shape
- conn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18—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 E04B1/24—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the supporting parts consisting of metal
- E04B1/2403—Connection details of the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18—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 E04B1/24—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the supporting parts consisting of metal
- E04B1/2403—Connection details of the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 E04B2001/2415—Brackets, gussets, joining pl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骨柱梁柱节点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钢骨柱梁柱节点定型护筒的加工;二、梁柱框架的吊装;三、钢筋桁架楼承板安装与竖向钢筋绑扎;四、钢骨柱模板支设及混凝土浇筑。本发明施工方法步骤简单,施工方便、易于操作,梁柱节点处不需要木模板进行支设,投入劳动力及机械设备少且施工效果好,浇筑后免拆模,解决了支模拆除任务大,劳动力投入多的难题,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骨柱梁柱节点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骨柱梁柱节点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梁柱节点施工时,大多都是采用木模散拼,根据梁柱节点构造外形进行模板配制,将对拉螺杆及定位钢筋焊接在钢柱及钢梁上,根据对拉螺杆布置对模板进行开眼,模板穿过对拉螺杆后采用钢管或槽钢进行加固,最后将模板拆除并割除对拉螺杆。实际进行梁柱节点施工时,模板平整度比较难达到规范要求;模板下料尺寸不精准,导致模板与钢梁接触部位出现流浆现象;模板拆除后需对对拉螺杆周边混凝土錾除,然后割除对拉螺杆并对錾除部分进行修补,工序多且影响观感效果。上述传统的梁柱节点施工工艺复杂,混凝土浇筑时模板容易松动,精确度差,其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同时木模散拼加固耗时长,进度慢。因此,现如今缺少一种钢骨柱梁柱节点的施工方法,施工方便、易于操作,梁柱节点处不需要木模板进行支设,投入劳动力及机械设备少且施工效果好,浇筑后免拆模,解决了支模拆除任务大,劳动力投入多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钢骨柱梁柱节点的施工方法,其方法步骤简单,施工方便、易于操作,梁柱节点处不需要木模板进行支设,投入劳动力及机械设备少且施工效果好,浇筑后免拆模,解决了支模拆除任务大,劳动力投入多的难题,实用性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骨柱梁柱节点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钢骨柱梁柱节点定型护筒的加工:所述钢骨柱梁柱节点定型护筒包括十字形梁柱定型护筒、T形梁柱定型护筒和L形梁柱定型护筒,具体加工过程如下:
步骤101、十字形梁柱定型护筒的加工,具体加工过程如下:
步骤1011、在第一钢柱型钢一个相对侧面上对称焊接两个第一连接钢梁,在第一钢柱型钢另一个相对侧面上焊接两个第二连接钢梁;其中,两个第一连接钢梁和两个第二连接钢梁呈十字布设,所述第一连接钢梁和第二连接钢梁的顶面相齐平,所述第一连接钢梁和第二连接钢梁的底面相齐平;
步骤1012、在第一连接钢梁上焊接第一肋板,在第二连接钢梁上焊接第二肋板,并沿第一肋板与第二肋板高度方向间隔焊接多个第一L形箍筋,完成第一L形加固件的焊接;
步骤1013、在第一连接钢梁与第二连接钢梁之间安装第一L形钢板;步骤1014、四次重复步骤1011至步骤1013,完成一个十字形梁柱定型护筒的加工;其中,第一L形钢板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一L形钢板围成的截面为矩形;
步骤1015、多次重复步骤1011至步骤1014,完成多个十字形梁柱定型护筒的加工;
步骤102、T形梁柱定型护筒的加工,具体加工过程如下:
步骤1021、在第二钢柱型钢一个相对侧面上对称焊接两个第三连接钢梁,在第二钢柱型钢的一个侧面上焊接一个第四连接钢梁;其中,两个第三连接钢梁和一个第四连接钢梁呈T形布设,所述第三连接钢梁和第四连接钢梁的顶面相齐平,所述第三连接钢梁和第四连接钢梁的底面相齐平;
步骤1022、在第三连接钢梁上焊接第三肋板,在第四连接钢梁上焊接第四肋板,并沿第三肋板与第四肋板高度方向间隔焊接多个第二L形箍筋,完成第二L形加固件的焊接;
步骤1023、在相邻两个第三连接钢梁之间焊接两个第二L形加固件;其中,两个第二L形加固件中的第四肋板焊接连接;
步骤1024、在第三连接钢梁与第四连接钢梁之间安装一个第二L形钢板,在相邻两个第三连接钢梁之间安装两个第二L形钢板,完成一个T形梁柱定型护筒的加工;其中,第二L形钢板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二L形钢板围成的截面为矩形;
步骤1025、多次重复步骤1021至步骤1024,得到多个T形梁柱定型护筒;
步骤103、L形梁柱定型护筒的加工,具体加工过程如下:
步骤1031、在第三钢柱型钢一个侧面上焊接一个第五连接钢梁,在第三钢柱型钢的一个侧面上焊接一个第六连接钢梁;其中,第五连接钢梁和第六连接钢梁呈L形布设,所述第五连接钢梁和第六连接钢梁的顶面相齐平,所述第五连接钢梁和第六连接钢梁的底面相齐平;
步骤1032、在第五连接钢梁的一个侧面上焊接第五肋板,在第六连接钢梁的一个侧面上焊接第六肋板,并沿第五肋板与第六肋板高度方向间隔焊接多个第三L形箍筋,完成第三L形加固件的焊接;
步骤1033、在第五连接钢梁的另一个侧面和第六连接钢梁的另一个侧面之间焊接三个第三L形加固件;其中,第三L形加固件中的第五肋板和第六肋板焊接连接;
步骤1034、在第五连接钢梁的一个侧面与第六连接钢梁的一个侧面之间安装一个第三L形钢板,在第五连接钢梁的另一个侧面与第六连接钢梁的另一个侧面依次安装三个第三L形钢板,完成一个L形梁柱定型护筒的加工;其中,四个所述第三L形钢板围成的截面为矩形;
步骤1035、多次重复步骤1031至步骤1034,得到多个L形梁柱定型护筒;
步骤二、梁柱框架的吊装:
步骤201、采用吊车将多个L形梁柱定型护筒、多个T形梁柱定型护筒和多个十字形梁柱定型护筒吊装至筏板上并固定安装;其中,多个L形梁柱定型护筒和多个T形梁柱定型护筒围成的横截面为矩形框架,L形梁柱定型护筒位于矩形框架的四角,T形梁柱定型护筒位于矩形框架的边上,十字形梁柱定型护筒位于矩形框架的内部,十字形梁柱定型护筒中的第一钢柱型钢、T形梁柱定型护筒中的第二钢柱型钢和L形梁柱定型护筒中的第三钢柱型钢均与筏板呈垂直布设;
步骤202、在L形梁柱定型护筒中的第五连接钢梁和第六连接钢梁与T形梁柱定型护筒中的第三连接钢梁之间以及T形梁柱定型护筒中的第四连接钢梁与十字形梁柱定型护筒中的第一连接钢梁和第二连接钢梁之间连接横梁;其中,所述横梁的数量为多个;
步骤三、钢筋桁架楼承板安装与竖向钢筋绑扎:
步骤301、在相邻四个所述横梁围成的矩形梁柱框架单元上拼装钢筋桁架楼承板;
步骤302、在第一钢柱型钢、第二钢柱型钢和第三钢柱型钢的周侧绑扎竖向钢筋,并沿竖向钢筋高度方向间隔绑扎矩形围筋;其中,多个竖向钢筋围成的横截面为矩形;
步骤四、钢骨柱模板支设及混凝土浇筑:
步骤401、沿多个所述竖向钢筋的四周支设钢骨柱模板;
步骤402、采用臂架泵车对所述钢骨柱模板内进行浇筑,混凝土浇筑至与第一L形钢板、第二L形钢板和第三L形钢板顶部齐平,完成钢骨柱及梁柱节点浇筑。
上述的一种钢骨柱梁柱节点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01中沿多个所述竖向钢筋的四周支设钢骨柱模板,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3011、沿所述竖向钢筋的四周支设铝模板,并在铝模板的外侧面架设方圆扣,完成一个节段模板的支设;其中,铝模板的内侧面距离竖向钢筋的间距为25mm~30mm;
步骤3012、多次重复步骤3011,直至铝模板的顶板高于第一L形钢板、第二L形钢板和第三L形钢板顶部30mm~50mm。
上述的一种钢骨柱梁柱节点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011中沿所述竖向钢筋的四周支设铝模板时,预先在所述竖向钢筋上周向设置定位钢筋,以使所述定位钢筋远离所述竖向钢筋的一端与所述铝模板的内侧面接触,完成铝模板的定位支设。
上述的一种钢骨柱梁柱节点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012中相邻两个第一L形箍筋的竖直间距为100mm~120mm,所述第一肋板与第二肋板沿第一连接钢梁和第二连接钢梁的高度方向布设;
步骤1022中相邻两个第二L形箍筋的竖直间距为10cm~12cm,所述第三肋板与第四肋板沿第三连接钢梁和第四连接钢梁的高度方向平行;
步骤1032中相邻两个第三L形箍筋的竖直间距为10cm~12cm,所述第五肋板与第六肋板沿第五连接钢梁的高度方向平行。
上述的一种钢骨柱梁柱节点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混凝土浇筑之后,进行养护,直至浇筑的混凝土达到混凝土设计抗压强度后进行钢骨柱模板支设的拆除;其中,混凝土设计抗压强度的取值范围为32MPa~40MPa。
上述的一种钢骨柱梁柱节点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形钢板的底面低于第一连接钢梁和第二连接钢梁的底面10cm~12cm;
所述第二L形钢板的底面低于第三连接钢梁和第四连接钢梁的底面10cm~12cm;
所述第三L形钢板的底面低于第五连接钢梁和第六连接钢梁的底面10cm~12cm。
上述的一种钢骨柱梁柱节点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013和步骤1014之间还需要在第一L形钢板的顶部焊接第一L形角钢;其中,第一L形角钢的数量为四个;
步骤1024和步骤1025之间还需要在第二L形钢板的顶部焊接第二L形角钢;其中,第二L形角钢的数量为四个;
步骤1034和步骤1035之间还需要在第三L形钢板的顶部焊接第三L形角钢;其中,第三L形角钢的数量为四个。
上述的一种钢骨柱梁柱节点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013中第一L形钢板距离第一L形箍筋的间距为25mm~30mm;
步骤1024中第二L形钢板距离第二L形箍筋的间距为25mm~30mm;
步骤1034中第三L形钢板距离第三L形箍筋的间距为25mm~30mm。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钢骨柱梁柱节点的施工方法步骤简单,施工方便、工人操作容易。
2、本发明首先是十字形梁柱定型护筒、T形梁柱定型护筒和L形梁柱定型护筒的焊接,其次进行梁柱框架的吊装及钢筋桁架楼承板与竖向钢筋绑扎;然后进行钢骨柱模板支设及混凝土浇筑,完成钢骨柱及梁柱节点浇筑,该钢骨柱及梁柱节点浇筑之后,不需要进行模板搭设,耗时短,且不需要定位钢筋和对拉螺杆等其他模板固定部件,提高了施工进度。
3、本发明十字形梁柱定型护筒中第一连接钢梁与第二连接钢梁之间安装第一L形钢板,四个第一L形钢板以及第一连接钢梁与第二连接钢围成对混凝土浇筑进行定型的周侧护筒模具,T形梁柱定型护筒中第三连接钢梁和第三连接钢梁之间焊接第二L形钢板,四个所述第二L形钢板围成对混凝土浇筑进行定型的周侧护筒模具,L形梁柱定型护筒中五连接钢梁和第六连接钢梁之间焊接第三L形钢板,四个第三L形钢板围成对混凝土浇筑进行定型的周侧护筒模具,从而有效地完成梁柱框架各个部分的梁柱节点浇筑时的定型护筒模具,且不需要拆除。
4、本发明定型护筒中肋板和L形箍筋,第一,是为了将横梁安装在连接钢梁之间,提高横梁连接的稳定性;第二,是为了增加定型护筒的刚度;第三,是为了浇筑混凝土后,能承受一定的剪应力,提高了钢骨柱梁柱节点的刚度。
5、本发明钢骨柱梁柱节点的施工方法,减少设施料投放,减少人员成本投入,且护筒与梁柱节点处钢柱型钢焊接,从而同钢柱型钢一起吊装,缩短了工期,且浇筑后免拆模,解决了支模拆除任务大。
综上所述,本发明方法步骤简单,施工方便、易于操作,梁柱节点处不需要木模板进行支设,投入劳动力及机械设备少且施工效果好,浇筑后免拆模,解决了支模拆除任务大,劳动力投入多的难题,实用性强。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十字形梁柱定型护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十字形梁柱定型护筒(除去第一L形钢板和第一L形角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T形梁柱定型护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T形梁柱定型护筒(除去第二L形钢板和第二L形角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L形梁柱定型护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L形梁柱定型护筒(除去第三L形钢板和第三L形角钢)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十字形梁柱定型护筒; 1-1—第一钢柱型钢; 1-2—第一连接钢梁;
1-3—第二连接钢梁; 1-4—第一L形钢板; 1-5—第一肋板;
1-6—第一L形箍筋; 1-7—第二肋板; 1-8—第一L形角钢;
2—T形梁柱定型护筒; 2-1—第二钢柱型钢; 2-2—第三连接钢梁;
2-3—第四连接钢梁; 2-4—第二L形钢板; 2-5—第三肋板;
2-6—第二L形箍筋; 2-7—第四肋板; 2-8—第二L形角钢;
3—L形梁柱定型护筒; 3-1—第三钢柱型钢; 3-2—第五连接钢梁;
3-3—第六连接钢梁; 3-4—第三L形钢板; 3-5—第五肋板;
3-6—第三L形箍筋; 3-7—第六肋板; 3-8—第三L形角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7所述的一种钢骨柱梁柱节点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一、钢骨柱梁柱节点定型护筒的加工:所述钢骨柱梁柱节点定型护筒包括十字形梁柱定型护筒1、T形梁柱定型护筒2和L形梁柱定型护筒3,具体加工过程如下:
步骤101、十字形梁柱定型护筒1的加工,具体加工过程如下:
步骤1011、在第一钢柱型钢1-1一个相对侧面上对称焊接两个第一连接钢梁1-2,在第一钢柱型钢1-1另一个相对侧面上焊接两个第二连接钢梁1-3;其中,两个第一连接钢梁1-2和两个第二连接钢梁1-3呈十字布设,所述第一连接钢梁1-2和第二连接钢梁1-3的顶面相齐平,所述第一连接钢梁1-2和第二连接钢梁1-3的底面相齐平;
步骤1012、在第一连接钢梁1-2上焊接第一肋板1-5,在第二连接钢梁1-3上焊接第二肋板1-7,并沿第一肋板1-5与第二肋板1-7高度方向间隔焊接多个第一L形箍筋1-6,完成第一L形加固件的焊接;
步骤1013、在第一连接钢梁1-2与第二连接钢梁1-3之间安装第一L形钢板1-4;其中,第一L形钢板1-4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一L形钢板1-4围成的截面为矩形;
步骤1014、四次重复步骤1011至步骤1013,完成一个十字形梁柱定型护筒1的加工;
步骤1015、多次重复步骤1011至步骤1014,完成多个十字形梁柱定型护筒1的加工;
步骤102、T形梁柱定型护筒2的加工,具体加工过程如下:
步骤1021、在第二钢柱型钢2-1一个相对侧面上对称焊接两个第三连接钢梁2-2,在第二钢柱型钢2-1的一个侧面上焊接一个第四连接钢梁2-3;其中,两个第三连接钢梁2-2和一个第四连接钢梁2-3呈T形布设,所述第三连接钢梁2-2和第四连接钢梁2-3的顶面相齐平,所述第三连接钢梁2-2和第四连接钢梁2-3的底面相齐平;
步骤1022、在第三连接钢梁2-2上焊接第三肋板2-5,在第四连接钢梁2-3上焊接第四肋板2-7,并沿第三肋板2-5与第四肋板2-7高度方向间隔焊接多个第二L形箍筋2-6,完成第二L形加固件的焊接;
步骤1023、在相邻两个第三连接钢梁2-2之间焊接两个第二L形加固件;其中,两个第二L形加固件中的第四肋板2-7焊接连接;
步骤1024、在第三连接钢梁2-2与第四连接钢梁2-3之间安装一个第二L形钢板2-4,在相邻两个第三连接钢梁1-2之间安装两个第二L形钢板2-4,完成一个T形梁柱定型护筒2的加工;其中,第二L形钢板2-4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二L形钢板2-4围成的截面为矩形;
步骤1025、多次重复步骤1021至步骤1024,得到多个T形梁柱定型护筒2;
步骤103、L形梁柱定型护筒3的加工,具体加工过程如下:
步骤1031、在第三钢柱型钢3-1一个侧面上焊接一个第五连接钢梁3-2,在第三钢柱型钢3-1的一个侧面上焊接一个第六连接钢梁3-3;其中,第五连接钢梁3-2和第六连接钢梁3-3呈L形布设,所述第五连接钢梁3-2和第六连接钢梁3-3的顶面相齐平,所述第五连接钢梁3-2和第六连接钢梁3-3的底面相齐平;
步骤1032、在第五连接钢梁3-2的一个侧面上焊接第五肋板3-5,在第六连接钢梁3-3的一个侧面上焊接第六肋板3-7,并沿第五肋板3-5与第六肋板3-7高度方向间隔焊接多个第三L形箍筋3-6,完成第三L形加固件的焊接;
步骤1033、在第五连接钢梁3-2的另一个侧面和第六连接钢梁3-3的另一个侧面之间焊接三个第三L形加固件;其中,第三L形加固件中的第五肋板3-5和第六肋板3-7焊接连接;
步骤1034、在第五连接钢梁3-2的一个侧面与第六连接钢梁3-3的一个侧面之间安装一个第三L形钢板3-4,在第五连接钢梁3-2的另一个侧面与第六连接钢梁3-3的另一个侧面依次安装三个第三L形钢板3-4,完成一个L形梁柱定型护筒3的加工;其中,四个所述第三L形钢板3-4围成的截面为矩形;
步骤1035、多次重复步骤1031至步骤1034,得到多个L形梁柱定型护筒3;
步骤二、梁柱框架的吊装:
步骤201、采用吊车将多个L形梁柱定型护筒3、多个T形梁柱定型护筒2和多个十字形梁柱定型护筒1吊装至筏板4上并固定安装;其中,多个L形梁柱定型护筒3和多个T形梁柱定型护筒2围成的横截面为矩形框架,L形梁柱定型护筒3位于矩形框架的四角,T形梁柱定型护筒2位于矩形框架的边上,十字形梁柱定型护筒1位于矩形框架的内部,十字形梁柱定型护筒1中的第一钢柱型钢1-1、T形梁柱定型护筒2中的第二钢柱型钢2-1和L形梁柱定型护筒3中的第三钢柱型钢3-1均与筏板4呈垂直布设;
步骤202、在L形梁柱定型护筒3中的第五连接钢梁3-2和第六连接钢梁3-3与T形梁柱定型护筒2中的第三连接钢梁2-2之间以及T形梁柱定型护筒2中的第四连接钢梁1-3与十字形梁柱定型护筒1中的第一连接钢梁1-2和第二连接钢梁1-3之间连接横梁;其中,所述横梁的数量为多个;
步骤三、钢筋桁架楼承板安装与竖向钢筋绑扎:
步骤301、在相邻四个所述横梁围成的矩形梁柱框架单元上拼装钢筋桁架楼承板;
步骤302、在第一钢柱型钢1-1、第二钢柱型钢2-1和第三钢柱型钢3-1的周侧绑扎竖向钢筋,并沿竖向钢筋高度方向间隔绑扎矩形围筋;其中,多个竖向钢筋围成的横截面为矩形;
步骤四、钢骨柱模板支设及混凝土浇筑:
步骤401、沿多个所述竖向钢筋的四周支设钢骨柱模板;
步骤402、采用臂架泵车对所述钢骨柱模板内进行浇筑,混凝土浇筑至与第一L形钢板1-4、第二L形钢板2-4和第三L形钢板3-4顶部齐平,完成钢骨柱及梁柱节点浇筑。
本实施例中,步骤301中沿多个所述竖向钢筋的四周支设钢骨柱模板,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3011、沿所述竖向钢筋的四周支设铝模板,并在铝模板的外侧面架设方圆扣,完成一个节段模板的支设;其中,铝模板的内侧面距离竖向钢筋的间距为25mm~30mm;
步骤3012、多次重复步骤3011,直至铝模板的顶板高于第一L形钢板1-4、第二L形钢板2-4和第三L形钢板3-4顶部30mm~50mm。
本实施例中,步骤3011中沿所述竖向钢筋的四周支设铝模板时,预先在所述竖向钢筋上周向设置定位钢筋,以使所述定位钢筋远离所述竖向钢筋的一端与所述铝模板的内侧面接触,完成铝模板的定位支设。
本实施例中,步骤1012中相邻两个第一L形箍筋1-6的竖直间距为100mm~120mm,所述第一肋板1-5与第二肋板1-7沿第一连接钢梁1-2和第二连接钢梁1-3的高度方向布设;
步骤1022中相邻两个第二L形箍筋2-6的竖直间距为10cm~12cm,所述第三肋板2-5与第四肋板2-7沿第三连接钢梁2-2和第四连接钢梁2-3的高度方向平行;
步骤1032中相邻两个第三L形箍筋3-6的竖直间距为10cm~12cm,所述第五肋板3-5与第六肋板3-7沿第五连接钢梁3-2的高度方向平行。
本实施例中,步骤四中混凝土浇筑之后,进行养护,直至浇筑的混凝土达到混凝土设计抗压强度后进行钢骨柱模板支设的拆除;其中,混凝土设计抗压强度的取值范围为32MPa~40MPa。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L形钢板1-4的底面低于第一连接钢梁1-2和第二连接钢梁1-3的底面10cm~12cm;
所述第二L形钢板2-4的底面低于第三连接钢梁2-2和第四连接钢梁2-3的底面10cm~12cm;
所述第三L形钢板3-4的底面低于第五连接钢梁3-2和第六连接钢梁3-3的底面10cm~12cm。
本实施例中,步骤1013和步骤1014之间还需要在第一L形钢板1-4的顶部焊接第一L形角钢1-8;其中,第一L形角钢1-8的数量为四个;
步骤1024和步骤1025之间还需要在第二L形钢板2-4的顶部焊接第二L形角钢2-8;其中,第二L形角钢2-8的数量为四个;
步骤1034和步骤1035之间还需要在第三L形钢板3-4的顶部焊接第三L形角钢3-8;其中,第三L形角钢3-8的数量为四个。
本实施例中,步骤1013中第一L形钢板1-4距离第一L形箍筋1-6的间距为25mm~30mm;
步骤1024中第二L形钢板2-4距离第二L形箍筋2-6的间距为25mm~30mm;
步骤1034中第三L形钢板3-4距离第三L形箍筋3-6的间距为25mm~30mm。
本实施例中,首先是十字形梁柱定型护筒1、T形梁柱定型护筒2和L形梁柱定型护筒3的焊接,其次进行梁柱框架的吊装及钢筋桁架楼承板与竖向钢筋绑扎;然后进行钢骨柱模板支设及混凝土浇筑,完成钢骨柱及梁柱节点浇筑,该钢骨柱及梁柱节点浇筑之后,不需要进行模板搭设,耗时短,且不需要定位钢筋和对拉螺杆等其他模板固定部件,提高了施工进度。
本实施例中,十字形梁柱定型护筒1中第一连接钢梁与第二连接钢梁之间安装第一L形钢板,四个第一L形钢板以及第一连接钢梁与第二连接钢围成对混凝土浇筑进行定型的周侧护筒模具,T形梁柱定型护筒2中第三连接钢梁2-2和第三连接钢梁2-2之间焊接第二L形钢板2-4,四个所述第二L形钢板2-4围成对混凝土浇筑进行定型的周侧护筒模具,L形梁柱定型护筒3中五连接钢梁3-2和第六连接钢梁3-3之间焊接第三L形钢板3-4,四个第三L形钢板3-4围成对混凝土浇筑进行定型的周侧护筒模具,从而有效地完成梁柱框架各个部分的梁柱节点浇筑时的定型护筒模具,且不需要拆除。
本实施例中,十字形梁柱定型护筒1中第一肋板1-5、第二肋板1-7和多个连接在第一肋板1-5与第二肋板1-7之间的第一L形箍筋1-6,第一,是为了连接第一连接钢梁1-2和第二连接钢梁1-3,提高横梁连接的稳定性;第二,是为了增加定型护筒的刚度;第三,是为了浇筑混凝土后,能承受一定的剪应力,提高了钢骨柱梁柱节点的刚度。
本实施例中,T形梁柱定型护筒2中第三肋板2-5、第四肋板2-7和多个连接在第三肋板2-5与第四肋板2-7之间的第二L形箍筋2-6,第一,是为了连接第三连接钢梁2-2和第四连接钢梁2-3,提高横梁连接的稳定性;第二,是为了增加定型护筒的刚度;第三,是为了浇筑混凝土后,能承受一定的剪应力,提高了钢骨柱梁柱节点的刚度。
本实施例中,L形梁柱定型护筒3中第五肋板3-5、第六肋板3-7和多个连接在第五肋板3-5与第六肋板3-7之间的第三L形箍筋3-6,第一,是为了连接第五连接钢梁3-2和第六连接钢梁3-3,提高横梁连接的稳定性;第二,是为了增加定型护筒的刚度;第三,是为了浇筑混凝土后,能承受一定的剪应力,提高了钢骨柱梁柱节点的刚度。
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一L形角钢1-8、第二L形角钢2-8和第三L形角钢3-8,是为了作为楼承板支座,实现了楼承板提前插入。
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一L形钢板1-4的底部低于第一连接钢梁1-2与第二连接钢梁1-3的底面10cm~12cm,是为了确保定型护筒以下第一钢柱型钢1-1周侧柱子模板支设,确保无漏浆现象;设置第二L形钢板2-4的底面低于第三连接钢梁2-2和第四连接钢梁2-3的底面10cm~12cm,是为了确保定型护筒以下第二钢柱型钢2-1周侧柱子模板支设,确保无漏浆现象;设置所述第三L形钢板3-4的底面低于第五连接钢梁3-2和第六连接钢梁3-3的底面10cm~12cm,是为了确保定型护筒以下第三钢柱型钢3-1周侧柱子模板支设,确保无漏浆现象。
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一L形钢板1-4与第一连接钢梁1-2与第二连接钢梁1-3连接,且第一连接钢梁1-2与第二连接钢梁1-3焊接在第一钢柱型钢1-1上,从而确保第一L形钢板1-4与第一钢柱型钢1-1一起吊装,缩短了工期;设置第二L形钢板2-4与第三连接钢梁2-2与第四连接钢梁2-3连接,且第三连接钢梁2-2与第四连接钢梁2-3焊接在第二钢柱型钢2-1上,从而确保第二L形钢板2-4与第二钢柱型钢2-1一起吊装,缩短了工期;设置第三L形钢板3-4与第五连接钢梁3-2与第六连接钢梁3-3连接,且第五连接钢梁3-2与第六连接钢梁3-3焊接在第二钢柱型钢2-1上,从而确保第三L形钢板3-4与第三钢柱型钢3-1一起吊装,缩短了工期。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设置十字形梁柱定型护筒1、T形梁柱定型护筒2和L形梁柱定型护筒3,从而用臂架泵车对十字形梁柱定型护筒1、T形梁柱定型护筒2和L形梁柱定型护筒3内进行浇筑,完成钢骨柱及梁柱节点浇筑,梁柱节点处不需要木模板进行支设,投入劳动力及机械设备少且施工效果好,浇筑后免拆模,解决了支模拆除任务大,劳动力投入多的难题,实用性强。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钢骨柱梁柱节点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钢骨柱梁柱节点定型护筒的加工:所述钢骨柱梁柱节点定型护筒包括十字形梁柱定型护筒(1)、T形梁柱定型护筒(2)和L形梁柱定型护筒(3),具体加工过程如下:
步骤101、十字形梁柱定型护筒(1)的加工,具体加工过程如下:
步骤1011、在第一钢柱型钢(1-1)一个相对侧面上对称焊接两个第一连接钢梁(1-2),在第一钢柱型钢(1-1)另一个相对侧面上焊接两个第二连接钢梁(1-3);其中,两个第一连接钢梁(1-2)和两个第二连接钢梁(1-3)呈十字布设,所述第一连接钢梁(1-2)和第二连接钢梁(1-3)的顶面相齐平,所述第一连接钢梁(1-2)和第二连接钢梁(1-3)的底面相齐平;
步骤1012、在第一连接钢梁(1-2)上焊接第一肋板(1-5),在第二连接钢梁(1-3)上焊接第二肋板(1-7),并沿第一肋板(1-5)与第二肋板(1-7)高度方向间隔焊接多个第一L形箍筋(1-6),完成第一L形加固件的焊接;
步骤1013、在第一连接钢梁(1-2)与第二连接钢梁(1-3)之间安装第一L形钢板(1-4);
步骤1014、四次重复步骤1011至步骤1013,完成一个十字形梁柱定型护筒(1)的加工;其中,第一L形钢板(1-4)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一L形钢板(1-4)围成的截面为矩形;
步骤1015、多次重复步骤1011至步骤1014,完成多个十字形梁柱定型护筒(1)的加工;
步骤102、T形梁柱定型护筒(2)的加工,具体加工过程如下:
步骤1021、在第二钢柱型钢(2-1)一个相对侧面上对称焊接两个第三连接钢梁(2-2),在第二钢柱型钢(2-1)的一个侧面上焊接一个第四连接钢梁(2-3);其中,两个第三连接钢梁(2-2)和一个第四连接钢梁(2-3)呈T形布设,所述第三连接钢梁(2-2)和第四连接钢梁(2-3)的顶面相齐平,所述第三连接钢梁(2-2)和第四连接钢梁(2-3)的底面相齐平;
步骤1022、在第三连接钢梁(2-2)上焊接第三肋板(2-5),在第四连接钢梁(2-3)上焊接第四肋板(2-7),并沿第三肋板(2-5)与第四肋板(2-7)高度方向间隔焊接多个第二L形箍筋(2-6),完成第二L形加固件的焊接;
步骤1023、在相邻两个第三连接钢梁(2-2)之间焊接两个第二L形加固件;其中,两个第二L形加固件中的第四肋板(2-7)焊接连接;
步骤1024、在第三连接钢梁(2-2)与第四连接钢梁(2-3)之间安装一个第二L形钢板(2-4),在相邻两个第三连接钢梁(1-2)之间安装两个第二L形钢板(2-4),完成一个T形梁柱定型护筒(2)的加工;其中,第二L形钢板(2-4)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二L形钢板(2-4)围成的截面为矩形;
步骤1025、多次重复步骤1021至步骤1024,得到多个T形梁柱定型护筒(2);
步骤103、L形梁柱定型护筒(3)的加工,具体加工过程如下:
步骤1031、在第三钢柱型钢(3-1)一个侧面上焊接一个第五连接钢梁(3-2),在第三钢柱型钢(3-1)的一个侧面上焊接一个第六连接钢梁(3-3);其中,第五连接钢梁(3-2)和第六连接钢梁(3-3)呈L形布设,所述第五连接钢梁(3-2)和第六连接钢梁(3-3)的顶面相齐平,所述第五连接钢梁(3-2)和第六连接钢梁(3-3)的底面相齐平;
步骤1032、在第五连接钢梁(3-2)的一个侧面上焊接第五肋板(3-5),在第六连接钢梁(3-3)的一个侧面上焊接第六肋板(3-7),并沿第五肋板(3-5)与第六肋板(3-7)高度方向间隔焊接多个第三L形箍筋(3-6),完成第三L形加固件的焊接;
步骤1033、在第五连接钢梁(3-2)的另一个侧面和第六连接钢梁(3-3)的另一个侧面之间焊接三个第三L形加固件;其中,第三L形加固件中的第五肋板(3-5)和第六肋板(3-7)焊接连接;
步骤1034、在第五连接钢梁(3-2)的一个侧面与第六连接钢梁(3-3)的一个侧面之间安装一个第三L形钢板(3-4),在第五连接钢梁(3-2)的另一个侧面与第六连接钢梁(3-3)的另一个侧面依次安装三个第三L形钢板(3-4),完成一个L形梁柱定型护筒(3)的加工;其中,四个所述第三L形钢板(3-4)围成的截面为矩形;
步骤1035、多次重复步骤1031至步骤1034,得到多个L形梁柱定型护筒(3);
步骤二、梁柱框架的吊装:
步骤201、采用吊车将多个L形梁柱定型护筒(3)、多个T形梁柱定型护筒(2)和多个十字形梁柱定型护筒(1)吊装至筏板(4)上并固定安装;其中,多个L形梁柱定型护筒(3)和多个T形梁柱定型护筒(2)围成的横截面为矩形框架,L形梁柱定型护筒(3)位于矩形框架的四角,T形梁柱定型护筒(2)位于矩形框架的边上,十字形梁柱定型护筒(1)位于矩形框架的内部,十字形梁柱定型护筒(1)中的第一钢柱型钢(1-1)、T形梁柱定型护筒(2)中的第二钢柱型钢(2-1)和L形梁柱定型护筒(3)中的第三钢柱型钢(3-1)均与筏板(4)呈垂直布设;
步骤202、在L形梁柱定型护筒(3)中的第五连接钢梁(3-2)和第六连接钢梁(3-3)与T形梁柱定型护筒(2)中的第三连接钢梁(2-2)之间以及T形梁柱定型护筒(2)中的第四连接钢梁(1-3)与十字形梁柱定型护筒(1)中的第一连接钢梁(1-2)和第二连接钢梁(1-3)之间连接横梁;其中,所述横梁的数量为多个;
步骤三、钢筋桁架楼承板安装与竖向钢筋绑扎:
步骤301、在相邻四个所述横梁围成的矩形梁柱框架单元上拼装钢筋桁架楼承板;
步骤302、在第一钢柱型钢(1-1)、第二钢柱型钢(2-1)和第三钢柱型钢(3-1)的周侧绑扎竖向钢筋,并沿竖向钢筋高度方向间隔绑扎矩形围筋;其中,多个竖向钢筋围成的横截面为矩形;
步骤四、钢骨柱模板支设及混凝土浇筑:
步骤401、沿多个所述竖向钢筋的四周支设钢骨柱模板;
步骤402、采用臂架泵车对所述钢骨柱模板内进行浇筑,混凝土浇筑至与第一L形钢板(1-4)、第二L形钢板(2-4)和第三L形钢板(3-4)顶部齐平,完成钢骨柱及梁柱节点浇筑。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骨柱梁柱节点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01中沿多个所述竖向钢筋的四周支设钢骨柱模板,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3011、沿所述竖向钢筋的四周支设铝模板,并在铝模板的外侧面架设方圆扣,完成一个节段模板的支设;其中,铝模板的内侧面距离竖向钢筋的间距为25mm~30mm;
步骤3012、多次重复步骤3011,直至铝模板的顶板高于第一L形钢板(1-4)、第二L形钢板(2-4)和第三L形钢板(3-4)顶部30mm~50mm。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骨柱梁柱节点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011中沿所述竖向钢筋的四周支设铝模板时,预先在所述竖向钢筋上周向设置定位钢筋,以使所述定位钢筋远离所述竖向钢筋的一端与所述铝模板的内侧面接触,完成铝模板的定位支设。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骨柱梁柱节点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012中相邻两个第一L形箍筋(1-6)的竖直间距为100mm~120mm,所述第一肋板(1-5)与第二肋板(1-7)沿第一连接钢梁(1-2)和第二连接钢梁(1-3)的高度方向布设;
步骤1022中相邻两个第二L形箍筋(2-6)的竖直间距为10cm~12cm,所述第三肋板(2-5)与第四肋板(2-7)沿第三连接钢梁(2-2)和第四连接钢梁(2-3)的高度方向平行;
步骤1032中相邻两个第三L形箍筋(3-6)的竖直间距为10cm~12cm,所述第五肋板(3-5)与第六肋板(3-7)沿第五连接钢梁(3-2)的高度方向平行。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骨柱梁柱节点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混凝土浇筑之后,进行养护,直至浇筑的混凝土达到混凝土设计抗压强度后进行钢骨柱模板支设的拆除;其中,混凝土设计抗压强度的取值范围为32MPa~40MPa。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骨柱梁柱节点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形钢板(1-4)的底面低于第一连接钢梁(1-2)和第二连接钢梁(1-3)的底面10cm~12cm;
所述第二L形钢板(2-4)的底面低于第三连接钢梁(2-2)和第四连接钢梁(2-3)的底面10cm~12cm;
所述第三L形钢板(3-4)的底面低于第五连接钢梁(3-2)和第六连接钢梁(3-3)的底面10cm~12cm。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骨柱梁柱节点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013和步骤1014之间还需要在第一L形钢板(1-4)的顶部焊接第一L形角钢(1-8);其中,第一L形角钢(1-8)的数量为四个;
步骤1024和步骤1025之间还需要在第二L形钢板(2-4)的顶部焊接第二L形角钢(2-8);其中,第二L形角钢(2-8)的数量为四个;
步骤1034和步骤1035之间还需要在第三L形钢板(3-4)的顶部焊接第三L形角钢(3-8);其中,第三L形角钢(3-8)的数量为四个。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骨柱梁柱节点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013中第一L形钢板(1-4)距离第一L形箍筋(1-6)的间距为25mm~30mm;
步骤1024中第二L形钢板(2-4)距离第二L形箍筋(2-6)的间距为25mm~30mm;
步骤1034中第三L形钢板(3-4)距离第三L形箍筋(3-6)的间距为25mm~30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415596.4A CN110206144B (zh) | 2019-05-18 | 2019-05-18 | 一种钢骨柱梁柱节点的施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415596.4A CN110206144B (zh) | 2019-05-18 | 2019-05-18 | 一种钢骨柱梁柱节点的施工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206144A true CN110206144A (zh) | 2019-09-06 |
CN110206144B CN110206144B (zh) | 2020-12-25 |
Family
ID=67787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415596.4A Active CN110206144B (zh) | 2019-05-18 | 2019-05-18 | 一种钢骨柱梁柱节点的施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206144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78125A (zh) * | 2019-10-12 | 2020-02-11 |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多节钢柱及钢梁的吊装安装工艺 |
CN111395548A (zh) * | 2020-04-20 | 2020-07-10 | 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加强型钢柱与ecc混凝土组合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
KR102457889B1 (ko) * | 2022-04-25 | 2022-10-24 | 태신중공업(주) | 기둥의 합성구조에 따른 모멘트 대응성이 향상된 철골구조물 |
CN115492374A (zh) * | 2022-09-05 | 2022-12-20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梁柱节点模板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 |
KR102487782B1 (ko) * | 2022-04-20 | 2023-01-12 | 태신중공업(주) | 모멘트 대응력이 향상된 철골구조물 |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20060429A (ko) * | 2001-01-11 | 2002-07-18 | 유인균 | 철근콘크리트 기둥과 철골 보의 접합구조물 및 접합구조물제조 방법 |
KR20030045863A (ko) * | 2001-12-01 | 2003-06-12 | 대명건영(주) | 약축에 대한 스플릿 티의 기둥-보 접합구조 및 접합방법 |
CN101581115A (zh) * | 2009-06-08 | 2009-11-18 | 清华大学 | 一种混合式钢-混凝土组合框架体系 |
CN202248299U (zh) * | 2011-09-27 | 2012-05-30 |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H型钢框架节点 |
CN106639320A (zh) * | 2015-10-28 | 2017-05-10 | 上海十三冶建设有限公司 | 梁柱结点不同标号混凝土的浇筑方法 |
CN207003651U (zh) * | 2017-05-04 | 2018-02-13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一种装配式钢板桶型rcs空间节点 |
WO2018056437A1 (ja) * | 2016-09-23 | 2018-03-29 | 新日鐵住金株式会社 | 柱梁接合構造、柱梁接合方法、及び補強筋 |
CN207194153U (zh) * | 2017-09-18 | 2018-04-06 | 温州瓯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强度梁柱节点 |
CN107938835A (zh) * | 2017-06-12 | 2018-04-20 | 重庆大学 | 一种采用型钢混凝土柱和钢梁组合的预制装配式框架 |
CN207846685U (zh) * | 2018-01-10 | 2018-09-11 | 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带封闭钢板箍的劲性柱与钢梁连接节点 |
CN108755963A (zh) * | 2018-06-12 | 2018-11-06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一种部分预制装配式型钢混凝土巨型框架结构及施工方法 |
CN208441239U (zh) * | 2018-07-01 | 2019-01-29 | 沈阳建筑大学 | 高强度梁柱节点 |
CN109537895A (zh) * | 2018-11-14 | 2019-03-29 | 中建局集团第建筑有限公司 | 一种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核心筒结构梁板柱安装方法 |
CN109736449A (zh) * | 2019-01-11 | 2019-05-10 | 杭州江润科技有限公司 | 劲性结构梁柱节点及施工方法 |
-
2019
- 2019-05-18 CN CN201910415596.4A patent/CN11020614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20060429A (ko) * | 2001-01-11 | 2002-07-18 | 유인균 | 철근콘크리트 기둥과 철골 보의 접합구조물 및 접합구조물제조 방법 |
KR20030045863A (ko) * | 2001-12-01 | 2003-06-12 | 대명건영(주) | 약축에 대한 스플릿 티의 기둥-보 접합구조 및 접합방법 |
CN101581115A (zh) * | 2009-06-08 | 2009-11-18 | 清华大学 | 一种混合式钢-混凝土组合框架体系 |
CN202248299U (zh) * | 2011-09-27 | 2012-05-30 |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H型钢框架节点 |
CN106639320A (zh) * | 2015-10-28 | 2017-05-10 | 上海十三冶建设有限公司 | 梁柱结点不同标号混凝土的浇筑方法 |
WO2018056437A1 (ja) * | 2016-09-23 | 2018-03-29 | 新日鐵住金株式会社 | 柱梁接合構造、柱梁接合方法、及び補強筋 |
CN207003651U (zh) * | 2017-05-04 | 2018-02-13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一种装配式钢板桶型rcs空间节点 |
CN107938835A (zh) * | 2017-06-12 | 2018-04-20 | 重庆大学 | 一种采用型钢混凝土柱和钢梁组合的预制装配式框架 |
CN207194153U (zh) * | 2017-09-18 | 2018-04-06 | 温州瓯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强度梁柱节点 |
CN207846685U (zh) * | 2018-01-10 | 2018-09-11 | 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带封闭钢板箍的劲性柱与钢梁连接节点 |
CN108755963A (zh) * | 2018-06-12 | 2018-11-06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一种部分预制装配式型钢混凝土巨型框架结构及施工方法 |
CN208441239U (zh) * | 2018-07-01 | 2019-01-29 | 沈阳建筑大学 | 高强度梁柱节点 |
CN109537895A (zh) * | 2018-11-14 | 2019-03-29 | 中建局集团第建筑有限公司 | 一种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核心筒结构梁板柱安装方法 |
CN109736449A (zh) * | 2019-01-11 | 2019-05-10 | 杭州江润科技有限公司 | 劲性结构梁柱节点及施工方法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78125A (zh) * | 2019-10-12 | 2020-02-11 |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多节钢柱及钢梁的吊装安装工艺 |
CN110778125B (zh) * | 2019-10-12 | 2021-09-28 |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多节钢柱及钢梁的吊装安装工艺 |
CN111395548A (zh) * | 2020-04-20 | 2020-07-10 | 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加强型钢柱与ecc混凝土组合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
KR102487782B1 (ko) * | 2022-04-20 | 2023-01-12 | 태신중공업(주) | 모멘트 대응력이 향상된 철골구조물 |
KR102457889B1 (ko) * | 2022-04-25 | 2022-10-24 | 태신중공업(주) | 기둥의 합성구조에 따른 모멘트 대응성이 향상된 철골구조물 |
CN115492374A (zh) * | 2022-09-05 | 2022-12-20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梁柱节点模板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206144B (zh) | 2020-12-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206144A (zh) | 一种钢骨柱梁柱节点的施工方法 | |
CN103215894B (zh) | 移动式临时预应力张拉锚块 | |
CN101781878B (zh) | 独塔无背索斜拉桥主塔整体提升模板及其提升施工方法 | |
CN105696747A (zh) | 高空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梁的施工方法 | |
CN103758348B (zh) | 型钢框架结构混凝土楼板悬模浇筑施工方法 | |
CN105804395B (zh) | 基于整体式定型模板的楼梯一次连续浇筑成型施工方法 | |
CN103882813A (zh) | 用于桥墩与横系梁同步施工的牛腿托架平台及其搭建方法 | |
CN105220619A (zh) | 一种快速制造双线圆端实体墩的方法 | |
CN107806019A (zh) | 大跨度悬索桥门型索塔施工方法 | |
CN112144409A (zh) | 一种花瓶墩盖梁施工工艺 | |
CN103306206A (zh) | 一种薄壁空心高墩钢筋支模架及施工方法 | |
CN103362069A (zh) | 钢混结合箱梁混凝土翼板模板及施工方法 | |
CN103552911B (zh) | 一种活动式起吊装置及其使用的施工安装方法 | |
CN112302209B (zh) | 钢与混凝土剪力墙混合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7042575A (zh) | 一种伞形骨架支撑装配式芯模及预制件制造方法 | |
CN103993739A (zh) | 造粒塔喷淋层劲性梁的施工方法 | |
CN109025292A (zh) | 一种大型混凝土漏斗模板支设方法 | |
CN205296821U (zh) | 大坡度现浇混凝土斜屋面支模体系 | |
CN104153386A (zh) | 桩基承台周边立面垫层工具式钢模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9681496U (zh) | 一种钢筋笼主筋定位焊接胎具 | |
CN208201663U (zh) | 连续刚构桥箱梁0#块无牛腿现浇支架重叠梁 | |
CN211143731U (zh) | 一种后浇带支撑结构 | |
CN203613461U (zh) | 滑模施工提升系统 | |
CN208219432U (zh) | 连续刚构桥箱梁0#块现浇支架装置 | |
CN209025429U (zh) | 用于楼板后浇带的无支撑钢模板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