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98750B - 防针刺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防针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98750B
CN110198750B CN201780084457.7A CN201780084457A CN110198750B CN 110198750 B CN110198750 B CN 110198750B CN 201780084457 A CN201780084457 A CN 201780084457A CN 110198750 B CN110198750 B CN 1101987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prevention device
needlestick prevention
support member
needlesti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8445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98750A (zh
Inventor
G·J·马丁
S·克拉默
N·鲁道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r Syringe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r Syring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GBGB1621266.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GB201621266D0/en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r Syringe Ltd filed Critical Star Syringe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1987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987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987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987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1Details
    • A61M5/32Needles; Details of needles pertaining to their connection with syringe or hub; Accessories for bringing the needle into, or holding the needle on,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tection of needles
    • A61M5/3205Apparatus for removing or disposing of used needles or syringes, e.g. containers; Mean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ccidental injuries from used needles
    • A61M5/321Mean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ccidental injuries by used needles
    • A61M5/3216Caps placed transversally onto the needle, e.g. pivotally attached to the needle ba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1Details
    • A61M5/32Needles; Details of needles pertaining to their connection with syringe or hub; Accessories for bringing the needle into, or holding the needle on,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tection of need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1Details
    • A61M5/32Needles; Details of needles pertaining to their connection with syringe or hub; Accessories for bringing the needle into, or holding the needle on,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tection of needles
    • A61M5/3205Apparatus for removing or disposing of used needles or syringes, e.g. containers; Mean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ccidental injuries from used needles
    • A61M5/321Mean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ccidental injuries by used needles
    • A61M5/3243Mean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ccidental injuries by used needles being axially-extensible, e.g. protective sleeves coaxially slidable on the syringe barrel
    • A61M5/3271Mean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ccidental injuries by used needles being axially-extensible, e.g. protective sleeves coaxially slidable on the syringe barrel with guiding tracks for controlled sliding of needle protective sleeve from needle exposing to needle covering position
    • A61M5/3272Mean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ccidental injuries by used needles being axially-extensible, e.g. protective sleeves coaxially slidable on the syringe barrel with guiding tracks for controlled sliding of needle protective sleeve from needle exposing to needle covering position having projections following labyrinth path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1Details
    • A61M5/32Needles; Details of needles pertaining to their connection with syringe or hub; Accessories for bringing the needle into, or holding the needle on,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tection of needles
    • A61M5/3205Apparatus for removing or disposing of used needles or syringes, e.g. containers; Mean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ccidental injuries from used needles
    • A61M5/3278Apparatus for destroying used needles or syring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1Details
    • A61M5/32Needles; Details of needles pertaining to their connection with syringe or hub; Accessories for bringing the needle into, or holding the needle on,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tection of needles
    • A61M5/3205Apparatus for removing or disposing of used needles or syringes, e.g. containers; Mean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ccidental injuries from used needles
    • A61M5/321Mean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ccidental injuries by used needles
    • A61M5/3216Caps placed transversally onto the needle, e.g. pivotally attached to the needle base
    • A61M2005/3217Means to impede repositioning of protection cap from needle covering to needle uncovering position, e.g. catch mechanis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1Details
    • A61M5/32Needles; Details of needles pertaining to their connection with syringe or hub; Accessories for bringing the needle into, or holding the needle on,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tection of needles
    • A61M5/3205Apparatus for removing or disposing of used needles or syringes, e.g. containers; Mean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ccidental injuries from used needles
    • A61M5/3278Apparatus for destroying used needles or syringes
    • A61M2005/3284Deformaton of needle by deflection or bend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 Portable Nailing Machines And Staplers (AREA)
  • Pulleys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注射针的防针刺装置(100),所述注射针由注射器(102)的针支承构件(101)承载,所述装置形成为一件式模制件并且包括第一部件(103)以及第二部件(104),第一部件(103)适于附接至针支承构件(101),第二部件(104)提供用于所述针的护罩并且能够相对于第一部件枢转地运动以使针暴露以用于使用。所述装置适于采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以及第四位置,在第一位置中,针被保护以用于在使用之前运输所述装置,在第二位置中,针被暴露以用于填充注射器和进行注射,在第三位置中,针在注射器的填充之后但是在注射之前被保护,在第四位置中,针在注射之后被锁定于所述装置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护罩(104)具有由门装置(126)连接的运输凹槽(124)以及锁定凹槽(125),该布置使得在第三位置中,针(130)处于所述运输凹槽(124)中并且能够运动至第二位置,并且在第四位置中,针穿过门装置(126)运动至锁定凹槽(125)中,其中门装置(126)防止离开第四位置的运动。所述装置还包括能量消散凸块(155),其在护罩(104)返回至第三位置时且在门装置接触针(130)之前起作用以减小护罩(104)的能量,以便防止针(130)上的任何液体飞溅出所述装置。

Description

防针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与比如注射器的注射装置一起使用的防针刺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疗环境中,特别地在使用注射器或其它注射装置期间,当使用者意外地将针刺入他或她自己或刺入实际上另一个人时,通常发生针刺伤。这样的针刺伤是传播感染和疾病的主要原因,并且刺伤带来疼痛并且可能导致活动能力丧失,因此防止刺伤是重要的。
存在试图防止针刺伤的各种已知的方法。通常给注射针提供保护帽,所述保护帽被移除以用于使用,然后丢弃所述保护帽,这是因为不建议将该保护帽重新放置于所述针之上。实际上,人们认为重置保护帽是大量针刺伤的原因。
针自身可以安装于注射器筒的远侧端部处的圆柱形套管上。替代地,针可以安装于单独的针座上,然后将所述针座附接至注射器筒。针座与注射器筒之间的连接通常借助于鲁尔连接件,所述鲁尔连接件包括筒上的圆锥形凸部分以及针座上的互补的凹部分。圆锥形锥度为标准的6°。该连接件可以为鲁尔滑动型(其为简单的摩擦配合件)或鲁尔锁定型(其中所述凸部分被内螺纹套管围绕,并且针座具有外部径向凸耳以接合于该螺纹中)。因此,针座实际上被旋紧至所述套管上。另外的替代方案是使径向凸耳接合于注射器的远侧端部处的套管上的底切部后面。然后,针座作为注射器上的推动配合件,该推动配合件由底切部后面的凸耳保持。
防止针刺伤的一种方法是提供安装于针支承构件(即,注射器或针座)上的安全护罩,以便在一次性帽被移除之后为针提供保护。该护罩枢转远离所述针以用于使用,然后该护罩枢转返回并且锁定于遮蔽针的位置。这样的布置增加了物品的复杂性和成本,因为其需要额外的部件。
另一提议方案是将安全护罩与针和针座模制成一个部件。保护条确保针在使用之前不会被暴露,该保护条被移除以用于使用。同样地,该护罩枢转远离针以用于使用,并且该护罩枢转返回并锁定于遮蔽针的位置。该布置可能难以模制,并且不适于具有集成针的注射器。
还提议利用安全护罩来代替一次性帽。在这种情况下,当然必要的是,所述安全护罩不能以与一次性帽相同的方式移除。相对容易的是,在注射装置与安全护罩之间提供防止移除的连接,但是这可能导致护罩无法在装置上定向。这具有的缺点是,使用者通常需要使针处于用于注射的“斜面向上(bevel up)”的取向,但是同时所述护罩不应成为障碍。若该护罩不能在所述装置上旋转,则不能保证护罩和针的取向,若该护罩能够自由地旋转,则护罩可能自然地旋转至其成为障碍的位置。
大多数针刺伤发生在已经实施注射之后。通常,注射装置由使用者填充并且立即进行注射。然而,越来越多地,注射剂由几种不同的药物构成,因此注射装置在一个位置(比如药房)中被填充,然后被运输至接受者以用于进行注射。为了去除针刺伤的风险,这要求针在运输位置中被再次遮盖但是不要被锁定,以使得可以除去遮盖以进行注射。重要的是,运输位置与锁定位置清楚地区分开,并且安全护罩不能在运输期间意外地运动至使用位置或锁定位置。
WO2017/129968(其同样要求GB1621266.4的优先权)示出一种防针刺装置,所述防针刺装置包括代替一次性帽的安全护罩。所述装置安装于针支承构件上,并且所述可运动护罩具有运输、使用以及锁定位置。所述运输位置由运输凹槽提供并且所述锁定位置由锁定凹槽提供,所述凹槽由至少在针的基部处的门装置(gate device)连接,以便防止针在进入锁定凹槽之后运动离开所述锁定凹槽。通过活动铰链使所述护罩从使用位置运动至运输位置,需要另外的手动力使所述护罩运动至锁定位置。已经发现的是,当护罩在注射之后返回至运输位置时,所述活动铰链所提供的能量使得所述护罩撞击针的基部,从而引起针的振动。若针的尖部上存在任何血液,则振动可以将该血液弹掉,使得血液飞溅并且血液可能从装置喷出,从而对使用者造成危害。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一种用于由注射器的针支承构件承载的注射针的防针刺装置被形成为一件式模制件并且包括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适于附接至所述针支承构件,所述第二部件为所述针提供护罩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枢转地运动以便使针暴露以用于使用,所述装置适于采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以及第四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针被保护以用于在使用之前运输所述装置,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针被暴露以用于填充所述注射器以及进行注射,在所述第三位置中,所述针在注射器的填充之后但是在进行注射之前被保护,在所述第四位置中,所述针在进行注射之后被锁定于所述装置中,所述护罩具有由门装置连接的运输凹槽以及锁定凹槽,该布置使得在所述第三位置中,所述针处于所述运输凹槽中并且能够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并且在所述第四位置中,所述针穿过所述门装置运动至所述锁定凹槽中,其中所述门装置防止运动离开所述第四位置。
该布置提供明确限定的运输位置,以及用于第四位置(所述针被锁定在所述第四位置)的简单且安全的构造。所述锁定凹槽牢固地容纳所述针,并且所述针通过与所述门装置接合而被保持,所以几乎不可能将针从所述锁定凹槽移出而不造成显著的损坏。这提供了防止针刺伤的保护。
方便地,所述装置包含能量消散设备,所述能量消散设备在所述第二部件返回至所述第三位置时并且在所述门装置接触所述针之前起作用以便减小所述第二部件的能量。
当所述第二部件返回至所述第三位置或运输位置时,所述能量消散设备在所述门装置接触针之前减少所述第二部件的能量,使得导致针的振动以及导致针的末端上的任何液体喷射或飞溅的倾向被显著减小。
所述装置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优选地通过活动铰链连接。一旦使用者使运动开始,所述铰链就提供力以便使所述第二部件在所述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运动以及在所述第二位置与第三位置之间运动。需要另外的手动力来使所述第二部件运动至所述第四位置。所述铰链还将所述第二部件保持于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三位置。所述能量消散设备仅仅在所述第二部件运动至所述第三位置的行程结束时起作用,使得所述能量消散设备不会影响所述铰链的使所述第二部件运动至所述第三位置的能力。这提供了特别地简单的构造,因为不需要另外的设备来将所述第二部件保持于各个位置中。
方便地,第一位置和第三位置为相同的,使得所述第二部件最初处于所述运输凹槽中。因此,所述第二部件能够根据需要在所述第二位置与第三位置之间运动。
方便地,所述能量消散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凸块,所述一个或多个凸块设置于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中的一个上,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凸块适于在所述门装置接触所述针之前接触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中的另一个上的对应的表面。这为所述能量消散设备提供了简单且有效的构造。优选地,设置一对凸块。方便地,所述凸块靠近所述铰链而设置于所述第二部件上。
所述门装置沿着所述针的部分长度或全部长度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门装置至少设置于针的基部处。这提供了针在所述锁定凹槽中的特别牢固的锁定。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门装置被设置成用于所述针的中央部分。这意味着,与其中所述门装置设置于所述针的基部处的构造相比,所述第二部件在所述门装置接触所述针之前的行程被增加。所述门装置优选地包含形成于所述第二部件中的突起,以便限定在所述运输凹槽与锁定凹槽之间的分隔件,并且限定连接所述运输凹槽和所述锁定凹槽的弯曲路径或迷宫式路径。当针从第二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针被所述突起保持在所述运输凹槽中,但是当施加另外的手动力时,所述针可以沿着所述迷宫式路径进入至所述锁定凹槽中。所述迷宫式路径被布置成使得一旦进入所述锁定凹槽中,所述针就不能围绕所述突起沿着所述迷宫式路径返回。
所述第二部件优选地具有沿远离所述锁定凹槽的方向从所述运输凹槽伸出的延伸部,以便在所述针处于第一位置和第三位置中时遮蔽所述针。所述延伸部可以为漏斗部以便将所述针引导至所述运输凹槽中。
所述迷宫式路径由两个相对的突起方便地限定。这些突起可以从所述漏斗部的相应的侧延伸。第一突起弯曲跨过所述第二部件的中心线以便形成用于所述第三位置的止动件,并且所述第一突起的自由端部反向弯曲。第二突起朝所述锁定凹槽延伸,并且所述第二突起的自由端部向外成角度。
所述锁定凹槽可以形成于所述第二部件的扩大的部分中。使用者可以容易地抓握该扩大的部分以便开始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运动以及第二位置与第三位置之间的运动。还可以抓握或使用所述扩大的部分来施加手动力以便使所述第二部件运动至所述锁定位置中。替代地,指板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二部件上并且被用来施加手动力。因此,所述第二部件可以不需要所述扩大的部分。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能够采用三个稳定位置,其中第一位置和第三位置为相同的。在所述第一位置中,针被容置于所述第二部件中的运输凹槽中,并且铰链保持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的相对位置。这是初始位置,其中所述装置组装有针支承构件,并且所述装置在使用之前可以被运输。若所述针支承构件为针座,则所述针座和所述装置被附接至注射器(其中所述装置处于所述初始位置中)。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第二部件远离所述第一部件枢转以便使针暴露。这是操作位置,在该操作位置中可以填充注射器并且进行注射。若并非立即地进行注射,则所述第二部件可以运动返回至所述第一位置并且在针被遮盖的情况下通过所述铰链而保持在那里。在该位置中,若需要,可以安全地携带注射器,使得所述注射器处于所述运输位置。然后,当要进行注射时,可以使所述第二部件再次运动至所述操作位置中。在注射之后,将所述装置放置于所述第四位置中,在所述第四位置中所述第二部件移动通过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门装置而返回至所述锁定凹槽中以用于永久锁定。这是锁定位置,在该锁定位置中针被再次遮蔽以防止针刺伤。
所述第一部件可以通过附接设备附接至所述针支承构件,所述附接设备提供防针刺装置相对于所述针支承构件的旋转,但是防止所述装置的移除。方便地,所述附接设备包括在所述针支承构件和所述防针刺装置中的一者上的突起以及在另一者上的槽。优选地,所述突起设置于所述防针刺装置上,并且所述槽设置于所述针支承构件上。所述防针刺装置能够相对于所述针支承构件旋转通过360°。替代地,可以限制所述旋转,以使得所述防针刺装置能够相对于所述针支承构件沿每个方向旋转通过介于大约100°与大致180°之间的角度。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所述槽方便地围绕所述针支承构件的圆周的两个单独的弧延伸,所述弧的相邻的端部分开所需的任意距离。所述防针刺装置形成有直径相对的一对突起,其中每个突起容置于所述槽的相应的弧中。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槽可以围绕所述针支承构件的圆周的一部分设置,并且一个或两个突起布置于所述装置上以便提供所需的旋转角度。优选地,设置两个突起,以便有助于旋转的稳定性同时使所使用的材料最少化。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一种用于由注射器的针支承构件承载的注射针的防针刺装置被形成为一件式模制件并且包括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适于附接至所述针支承构件,所述第二部件提供用于所述针的护罩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枢转地运动以便使所述针暴露以用于使用,所述第一部件通过附接设备附接至所述针支承构件,所述附接设备提供所述防针刺装置相对于所述针支承构件的旋转但是防止所述装置的移除,所述旋转沿每个方向通过介于大约100°与大致180°之间的角度,所述附接设备包括在所述针支承构件上的槽以及在所述防针刺装置上的突起,其中所述槽围绕所述针支承构件的圆周的两个单独的弧延伸,所述弧的相邻的端部分开所需的任意距离,并且所述防针刺装置形成有直径相对的一对突起,其中每个突起容置于所述槽的相应的弧中。
该布置确保所述装置不能从所述针支承构件移除,但是可以被定向成使得所述装置不会妨碍正在进行的注射,其中所述针处于斜面向上的位置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部件不能够在所述针支承构件上自由地旋转。相反,它们之间的接合被布置成当手动施加扭矩时允许旋转,并且在所述扭矩被移除时,使构件保持于它们的相对位置中。这样的布置可以由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针支承构件之间的摩擦接合来提供。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仅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各方面的防针刺装置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防针刺装置的透视图;
图2为图1的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图1的装置的端视图;
图4为沿图3的线4-4所剖开的横截面图;
图5为沿图2的线5-5所剖开的横截面图;
图6为图5的部分的细节图;
图7为沿图2的线7-7所剖开的横截面图;
图8为图1的装置与针座之间的连接件的剖视图;
图9为安装于注射器筒上的图1的装置的透视图;
图10示出了注射器筒上的处于操作位置的所述装置;
图11类似于图10,但是示出了处于锁定位置的所述装置;
图12类似于图1,但是示出了修改方案;
图13为图12的装置的端视图;
图14为穿过针座以及图12的装置的剖视图,其示出了所述针座与所述装置之间的连接;
图15为针座的透视图;
图16类似于图12,但是示出了另外的修改方案;以及
图17为图1的装置的端视图;
图18类似于图12并且也示出另外的修改方案;
图19为从相反侧观察的图18的装置的透视图;
图20为图18的装置的侧视图;
图21为图18的装置的端视图;
图22为图18的装置的俯视图;以及
图23为图20的部分的细节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7示出了用于针支承构件(比如注射器筒或针座)所承载的注射针的防针刺装置100。图8至图11示出了附接至针座101和注射器102的装置100。装置100旨在代替标准的一次性帽(通常设置该一次性帽以便在使用之前遮蔽针),以及旨在提供一种安全装置,所述安全装置可以在标准的注射器和针座上使用,并且可以被容易且便宜地制造和组装。
装置100被制造成由比如聚丙烯的塑料制成的一件式模制件。其包括第一部件103和第二部件104,该第一部件适于附接至针支承构件(图1至图7中未示出),该第二部件提供用于针的护罩,并且能够相对于第一部件103枢转地运动以便使针暴露以用于使用。
第一部件103和第二部件104通过铰链105连接。这允许第一部件103和第二部件104能够采用三个稳定的位置。第一位置为初始位置和运输位置,并且可以在图9中看到。图1、图2以及图10中所示的第二位置为打开或操作位置,其中针被暴露以用于使用。图11中所示的第三位置为锁定位置,其中两个部件103、104被牢固地保持,并且针被捕获于第二部件104中。
第一部件103包括圆柱形部分106,该圆柱形部分具有适于连接至针支承构件101或102的自由端部107。另一轴向端部108具有一对侧向地凸出的臂109。每个臂109的外端部110附接至第二部件104以便形成两个铰接点,并且臂109还承载铰链弹簧111的一个端部。
自由端部107终止于直径较小的部分129中,该直径较小的部分可以被接收在注射器的标准附接件中。第一部件103具有直径相对的一对轴向肋112,所述轴向肋从端部108延伸并且终止于未到达自由端部107的位置。如在图5和图6中最好地看到的那样,每个肋112具有内部突起113,其用来将装置100附接至针支承构件,如下面参考图8更详细地解释说明的那样。每个突起113具有基本三角形的轮廓,所述轮廓具有相对于轴线倾斜的面以及垂直于轴线的抵接面114。
第二部件104为基本U形的护罩构件。如在图3中最好地看到的那样,外轮廓在靠近开口侧116的115处凹进,并且封闭部分117为略微球茎形的。这使得使用者能够容易抓握第二部件104。
在第二部件104的靠近第一部件103的端部处,一对臂118侧向地凸出,并且在铰接点120处附接至第一部件上的相应的臂109。臂118承载铰链弹簧111的另一个端部。第二部件104的自由端部121在122处封闭。
开口侧116容许针在初始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以及在打开位置与运输位置之间通过。开口侧116形成有漏斗部123,该漏斗部通向运输凹槽124,该运输凹槽继而通过门装置126而通向锁定凹槽125。运输凹槽124沿着装置100的轴线延伸,以使得在初始位置和运输位置中将针容置于所述运输凹槽。门装置126包括突起127,该突起限定凹槽124与125之间的一位置并且限定它们之间的弯曲路径或迷宫式路径128。突起沿着第二部件104的轴向长度一直延伸,但是可以仅设置于靠近第一部件103的端部处(即,靠近针的基部)。
可以简单地通过注塑成型来制造装置100。
一旦被制造,装置100就被组装至针支承构件,比如图8中所示的针座101。针座101通常也由聚丙烯制成,并且通过注塑成型制造。
针130可以与针座101一起模制,或者在模制之后被组装在一起。针座101具有标准构造,该构造带有用于附接至注射器102的圆锥形孔131,以及在其近侧端部处的外翻凸缘132。因为装置100代替标准的一次性帽,所以重要的是,所述装置不能以与标准的帽相同的方式被移除。因此,针座101形成有外部槽133,所述外部槽由延伸通过约100°的两个弧形部分134构成,以使得所述弧形部分的相邻的端部分开约80°的弧形距离。通过将针座101引入至第一部件103的自由端部中直至突起113各自接合在相应的槽部分134中,而将针座101与装置100组装在一起。突起113沿着它们的倾斜面滑动至槽部分134中,但是抵接面114与槽部分134接合以抵抗装置100与针座101的分离。然而,装置100能够在针座101上沿每个方向旋转通过约100°。第一部件103与针座101之间的接合具有足够的摩擦力,以便允许第一部件103能够在使用者手动施加扭矩时相对于针座101旋转,但是在扭矩被移除时保持于适当位置中。在组装装置100和针座101时,针130将被容置于运输凹槽124中,并且装置100将由铰链105维持在初始位置。
为了使用,将组装好的装置100和针座101从任何包装移出并且附接至注射器102,如图9中所示。然后,使用者通过抓握球茎形部分117并且沿着使得针130开始从开口侧116中出来的方向施加手动力而将第二部件104运动至图10的打开位置中。然后,铰链105起作用以便使第二部件104枢转地运动至打开位置。然后,使用者可以以通常的方式填充注射器102。
可以立即进行注射。然而,如果不可能进行注射,则可以通过使第二部件104运动返回至运输位置而再次遮蔽针130。再一次,使用者仅需要施加小的手动力来开始运动,因为铰链105将使运动继续直至针130处于运输凹槽124中。由于铰链105将第二部件104保持于该稳定的运输位置,因此如果使用者携带注射器,不存在针刺伤的风险。当要进行注射时,再次使第二部件104运动至打开位置。
因为装置100可以在针座101上沿每个方向旋转通过大约100°,所以当针130处于用于注射的优选的斜面向上的取向时,第二部件104可以始终不妨碍使用者,并且可以通过第一部件103与针座101之间的摩擦接合而被维持于稳定位置。
在注射之后,使用者再次使第二部件104朝向第一部件103运动返回,其中铰链105起作用以便确保所述第一部件到达运输位置。然后,使用者沿相同方向施加另外的力以便使针130运动通过门装置126并且进入锁定凹槽125中。应当理解的是,针130沿着路径128围绕突起127运动至锁定凹槽125中。在图11中示出锁定位置。特别地通过针130的基部来牢固地保持针130,所述针的基部不具有沿着路径128返回的灵活性。还应当指出的是,针130的自由端部由于其与锁定凹槽125的后部接合而被扭曲,从而使所述针无法使用。可以安全地丢弃注射器102。
当针130运动至运输位置时,所述针由漏斗部123引导。若针在注射期间被扭曲(例如由于意外地撞击到骨头),则漏斗部123将引导所述针返回并且甚至可以消除至少一些扭曲,从而确保所述针可以进入锁定凹槽125。
在修改方案(未示出)中,第二部件104的封闭部分117可以不是球茎形。指板可以例如与开口侧116相对地设置于第二部件104上,用于在使第二部件104运动至打开位置期间由使用者抓握。在另外的修改方案(未示出)中,可以通过改变靠近针的基部的突起127的轮廓来修改门装置126,以便确保该针不能从锁定位置返回。
图12至图14示出图1至图11的装置的修改方案,并且对应的附图标记被应用于对应的部件。图12至图14将第二部件104示出为带有球茎形封闭部分117的类似的外部形状,所述封闭部分117还具有外部轴向肋140,以便于由使用者抓握。图12还示出如何形成第二部件的封闭端部122。第二部件104具有由三个翼片142围绕的中心孔141,所述三个翼片的尺寸被选择成使得在与端部122相同的平面中,它们将封闭中心孔141。当从模具移出所述装置时,翼片142如图所示将为直立的,并且作为模制后步骤所述翼片将被密封以便完成端部122。
图12至图14还示出门装置126的修改方案。所述门装置仍然在运输凹槽124与锁定凹槽125之间形成屏障,但是图7中所示的尖锐转角已经被平滑化,使得缓和针的路径。还示出了针在运输凹槽中的位置(第一位置和第三位置)。锁定凹槽125被修改成在门装置126的每侧上具有朝向运输凹槽124的延伸部145。这提供了增强的安全性,因为如果处于锁定位置中的针进入这些延伸部中的一个,如果并非不可能的话,则所述针也很难通过门装置126而返回。
图14和图15还示出了装置100与针座101的连接。图15示出了槽133的形式。在图15中,在槽部分134的相邻端部之间存在相对小的距离,但是槽的径向深度增加。图12至图14还示出每个突起113的修改方案。突起113具有更大的周向长度并且还具有更大的径向深度。槽部分134的相邻端部之间的分隔距离以及突起113的周向长度被选择成确保装置100可以在注射器被填充时以及在进行注射时旋转足够的距离以便不成为障碍。所述旋转应当为至少90°,并且将明显地小于180°。所述量优选地为大约115°,但是可以处于一定的范围内-例如,100°、110°、120°、130°。该修改方案提供更牢固的附接。特别地,其确保在针座101通过鲁尔锁定连接件而被附接至注射器时,连接将保持牢固。在其它方面,图12至图15的实施例的构造和操作与图1至图11的实施例的构造和操作相同。
可能优选的是,装置100能够旋转通过更大的角度,但是所述角度仍然小于360°。在一个修改方案(未示出)中,可以设置延伸更大的周向角度的单个槽133,并且一个或两个突起被布置成提供所需的旋转角度。优选地,设置两个突起,以便有助于旋转的稳定性同时使所使用的材料最少化。
图16和图17示出了第二部件104的封闭部分117的另外的修改方案。在其它方面,该实施例与图12至图15的实施例相同,并且对应的附图标记被应用于对应的部件。在图16和图17中,第二部件104的封闭部分117并非为球茎形而是被设置有宽度减小的延伸部146。延伸部146也具有轴向肋140。虽然图1至图15的扩大的部分易于由使用者抓握,但在某些情况下,图16和图17的宽度减小的延伸部可能是优选的。在另外的修改方案(未示出)中,指板可以例如与开口侧116相对地设置在第二部件104上,用于在使第二部件104运动至打开位置期间由使用者抓握。如果期望,还可以在自由端部121处设置轴向尖端部。在另外的修改方案(未示出)中,可以通过改变靠近针的基部的突起127的轮廓来修改门装置126,以确保所述针不能从锁定位置返回。
图18至图23示出了图12至图15的装置的另一修改方案,并且对应的附图标记被应用于对应的部件。这些附图示出了门装置126与迷宫式路径128的修改方案以及示出了设置于第二部件104上的呈凸块形式的能量消散设备。
在图18至图23中,第一部件103类似于图12至图14的装置,尽管圆柱形部分现在安装于附接有铰链105的扩大的凸缘150上。第二部件104在端部121处具有孔151而非封闭的,以便于模制。
图21示出门装置126的长度减小,使得所述门装置大约沿着第二部件104的轴向长度的中央的三分之一延伸。门装置的构造也被改变。其由两个相对的突起127和152限定,所述两个突起分别从漏斗部123的内端部的每侧朝向锁定凹槽125延伸。突起127与图12的突起相比更长,该突起首先向外弯曲然后向内弯曲并且弯曲跨过部件104的中心线以便形成用于运输位置的止动件。所述突起的自由端部153反向弯曲。在该实施例中的突起127比图12的突起127更加柔性和弹性。突起152沿漏斗部一侧的方向延伸,并且所述突起在其自由端部154处向外成角度,并且与突起127相间隔开。因此,迷宫式路径128加长,使得针130在到达突起127的自由端部以进入锁定凹槽125之前进一步朝侧面或朝外运动。突起127的反向弯曲的自由端部153协助针进入至锁定凹槽125中。当针沿着路径128行进时,突起127同样弹性地弯曲以便协助所述针进入至锁定凹槽125中,然后所述突起返回至其初始位置。因此,针130从锁定凹槽125返回至运输位置是极其困难的。应当理解的是,在该实施例中锁定凹槽125的延伸部145甚至更深,并且反向弯曲的自由端部153还用来使针130偏离以远离锁定凹槽125至迷宫式路径128的入口。部分地由于门装置126的长度和位置的改变而使得对迷宫式路径128的改变成为必要,所述改变使针130更加难以从锁定凹槽125返回。
发现图1至图17的实施例具有关于飞溅的问题。当第二部件104在执行注射之后运动回到运输位置时,部件104的由铰链所施加的能量导致门装置126撞击针130的基部,从而引起针130的振动。针130的端部上的任何血液都以飞溅模式而被弹掉,并且可能从装置中喷出。这对使用所述装置的人构成危险。
图18至图23的实施例具有克服该问题的特征。第一个特征是门装置126的位置。缩短所述门装置并且使其远离针130的基部意味着所述门装置更晚地撞击针。第二个特征是提供这样的设备,该设备用来在第二部分104的行程的最后部分使所述第二部件的能量消散,但是使针不返回至运输位置的封闭力不会减小。如在图22和图23中最好地看到的,能量消散设备包括靠近铰链105、在部分104上形成的一对小的半球形凸块155。凸块155相间隔开。当部件104从打开位置运动至运输位置时,在第二部件104的较大的表面157接触第一部件103的凸缘150上的对应的表面156之前,凸块155就接触所述对应的表面。这使第二部件104的能量消散而不影响封闭力。对时间的把控使得在门装置126撞击针130之前能量就消散,使得基本防止针130的振动并因此防止飞溅。
在其它方面,图18至图23的实施例的操作和使用与图12至图14的操作和使用相同。
所描述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简单的防针刺装置构造,同时确保安全的运输,所述构造制造和使用起来比较简单。

Claims (22)

1.一种用于注射针的防针刺装置,所述注射针由注射器的针支承构件承载,其中所述防针刺装置形成为一件式模制件并且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适于附接至所述针支承构件,所述第二部件提供用于所述针的护罩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枢转地运动以便使所述针暴露以用于使用,所述防针刺装置适于采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针被保护以用于在使用之前运输所述防针刺装置,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针被暴露以用于填充所述注射器以及进行注射,在所述第三位置中,所述针在所述注射器的填充之后但是在注射之前被保护,在所述第四位置中,所述针在注射之后被锁定于所述防针刺装置中,所述护罩具有由门装置连接的运输凹槽以及锁定凹槽,布置使得在所述第三位置中,所述针处于所述运输凹槽中并且能够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中,并且使得在所述第四位置中,所述针穿过所述门装置运动至所述锁定凹槽中,其中所述门装置防止离开所述第四位置的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装置包括:第一突起,所述第一突起形成于所述第二部件中以便限定在所述运输凹槽与所述锁定凹槽之间的分隔件;以及相对的第二突起,所述第二突起限定通向所述锁定凹槽的弯曲路径或迷宫式路径,其中所述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各自具有自由端部,使得所述第一突起弯曲跨过所述第二部件的中心线以便形成用于所述第三位置的止动件,所述第一突起的自由端部反向弯曲,并且所述第二突起朝所述锁定凹槽延伸,所述第二突起的自由端部向外成角度并且与所述第一突起相间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针刺装置,其中,所述防针刺装置包括能量消散设备,所述能量消散设备在所述第二部件返回至所述第三位置时并且在所述门装置接触所述针之前起作用以便减小所述第二部件的能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针刺装置,其中,所述防针刺装置的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通过活动的铰链连接,一旦使用者使运动开始,则所述铰链就提供力以便使所述第二部件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运动,以及在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三位置之间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针刺装置,其中,所述铰链还将所述第二部件保持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防针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为相同的,以使得所述第二部件最初位于所述运输凹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针刺装置,其中,所述能量消散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凸块,所述一个或多个凸块设置于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中的一个上并且适于在所述门装置接触所述针之前接触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中的另一个上的对应的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针刺装置,其中,设置一对凸块。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防针刺装置,其中,所述凸块靠近活动的铰链设置于所述第二部件上,所述活动的铰链连接所述防针刺装置的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防针刺装置,其中,沿着所述针的部分长度或全部长度设置所述门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防针刺装置,其中,所述门装置至少设置于所述针的基部处。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防针刺装置,其中,所述门装置被设置成用于所述针的中央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防针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部件具有沿远离所述锁定凹槽的方向从所述运输凹槽伸出的延伸部,以便在所述针处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中时遮蔽所述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防针刺装置,其中,所述延伸部为漏斗部,以便将所述针引导至所述运输凹槽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防针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突起和所述第二突起从所述漏斗部的相应的侧延伸。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防针刺装置,其中,所述锁定凹槽形成于所述第二部件的扩大的部分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针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部件通过附接设备附接至所述针支承构件,所述附接设备提供所述防针刺装置的相对于所述针支承构件的旋转但防止所述防针刺装置的移除。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防针刺装置,其中,所述附接设备包括:在所述针支承构件以及所述防针刺装置中的一个上的突起;以及在所述针支承构件以及所述防针刺装置中的另一个上的槽。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防针刺装置,其中,所述附接设备的突起设置于所述防针刺装置上,并且所述槽设置于所述针支承构件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6至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防针刺装置,其中,所述防针刺装置能够相对于所述针支承构件旋转通过360°。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防针刺装置,其中,限制所述旋转,使得所述防针刺装置能够相对于所述针支承构件沿每个方向旋转通过介于100°与180°之间的角度。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防针刺装置,其中,所述槽围绕所述针支承构件的圆周的两个单独的弧延伸,所述弧的相邻的端部分开所需的任意距离,并且所述防针刺装置形成有直径相对的一对突起,所述一对突起中的每个突起容置于所述槽的相应的弧中。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防针刺装置,其中,所述槽围绕所述针支承构件的圆周的一部分延伸,并且一个或两个突起布置于所述防针刺装置上并且容置于所述槽中以便提供所需的旋转角度。
CN201780084457.7A 2016-12-14 2017-12-13 防针刺装置 Active CN1101987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GB1621266.4A GB201621266D0 (en) 2016-12-14 2016-12-14 Needlestick prevention device
GB1621266.4 2016-12-14
PK492017 2017-01-24
PKPK49/2017 2017-01-24
PCT/GB2017/053733 WO2018109470A2 (en) 2016-12-14 2017-12-13 Needlestick prevention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98750A CN110198750A (zh) 2019-09-03
CN110198750B true CN110198750B (zh) 2022-01-11

Family

ID=60765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84457.7A Active CN110198750B (zh) 2016-12-14 2017-12-13 防针刺装置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078532A1 (zh)
EP (1) EP3554589B1 (zh)
JP (1) JP7346296B2 (zh)
KR (1) KR20190116262A (zh)
CN (1) CN110198750B (zh)
BR (1) BR112019011983A2 (zh)
ES (1) ES2954290T3 (zh)
RU (1) RU2756021C2 (zh)
WO (1) WO2018109470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976141A4 (en) * 2019-05-31 2023-01-25 Metier Medical Limited NEEDLE GUARD AND SAFETY NEEDLE SET INCLUDING IT
DE102022111083A1 (de) * 2022-05-05 2023-11-09 Stephan Fischer Schutzvorrichtung für ein Nadelrohr einer Spritz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90841A (en) * 1994-07-29 1996-02-13 Landis; Robert M. Safety sheath device
CN101790396A (zh) * 2007-07-12 2010-07-28 星赛瑞有限公司 防针刺装置
US8057431B2 (en) * 2006-12-21 2011-11-15 B. Braun Melsungen Ag Hinged cap for needle device
CN203154463U (zh) * 2013-02-01 2013-08-28 扬州美德莱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防针刺注射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99917Y2 (ja) * 1993-02-03 1999-09-27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化粧用コンパクト容器
US5733265A (en) * 1996-09-25 1998-03-31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Shielded needle assembly
US20070088261A1 (en) * 2005-10-03 2007-04-19 Lew Jung C Hypodermic needle safety cap apparatus
EP2355871A4 (en) * 2008-11-18 2013-01-09 Braun Melsungen Ag HINGED CAP FOR NEEDLE DEVICE
US20120323216A1 (en) * 2011-06-16 2012-12-20 Koh Lawrence R Needleshield assembly
US20140135713A1 (en) * 2011-07-05 2014-05-15 Vigmed Ab Needle guard with an active state and a passive state
CN102363056B (zh) * 2011-08-01 2013-06-05 上海萌黎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针头保护装置和安全针组件
JP5921862B2 (ja) 2011-11-30 2016-05-24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注射器
EP3165249A4 (en) * 2014-07-02 2018-03-07 Terumo Kabushiki Kaisha Safety needle assembly
TWI816639B (zh) 2016-01-25 2023-10-01 英商星宿注射筒有限公司 針刺防止裝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90841A (en) * 1994-07-29 1996-02-13 Landis; Robert M. Safety sheath device
US8057431B2 (en) * 2006-12-21 2011-11-15 B. Braun Melsungen Ag Hinged cap for needle device
CN101790396A (zh) * 2007-07-12 2010-07-28 星赛瑞有限公司 防针刺装置
CN203154463U (zh) * 2013-02-01 2013-08-28 扬州美德莱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防针刺注射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511183A (ja) 2020-04-16
RU2019121946A (ru) 2021-01-15
WO2018109470A2 (en) 2018-06-21
EP3554589C0 (en) 2023-06-07
ES2954290T3 (es) 2023-11-21
RU2019121946A3 (zh) 2021-02-26
KR20190116262A (ko) 2019-10-14
EP3554589A2 (en) 2019-10-23
US20200078532A1 (en) 2020-03-12
BR112019011983A2 (pt) 2019-11-05
CN110198750A (zh) 2019-09-03
JP7346296B2 (ja) 2023-09-19
RU2756021C2 (ru) 2021-09-24
WO2018109470A3 (en) 2018-07-26
EP3554589B1 (en) 2023-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09119B (zh) 用于手动注射装置的抓持附件
JP6765387B2 (ja) 医療器具および医療器具の針での針刺し危害を阻止するための安全装置
US4747836A (en) Needle guard, and assembly
CN110691619B (zh) 用于手动注射装置的抓持附件
JP6592530B2 (ja) 安全デバイスを備えるシリンジ
CA2984417C (en) Safety device for a syringe
CN110198750B (zh) 防针刺装置
BR112017023689B1 (pt) Dispositivo de segurança para uma seringa
TWI816639B (zh) 針刺防止裝置
CN113853228B (zh) 用于防止医疗注射装置的针造成的针刺伤害的安全装置
EP4168072A1 (en) A standalone safety device for a needle of a medical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