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95626A - 废气净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废气净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95626A
CN110195626A CN201910110853.3A CN201910110853A CN110195626A CN 110195626 A CN110195626 A CN 110195626A CN 201910110853 A CN201910110853 A CN 201910110853A CN 110195626 A CN110195626 A CN 1101956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neycomb substrate
swells
waste gas
purification apparatus
gas pur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1085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95626B (zh
Inventor
引地贤太郎
畠山由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1956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956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956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956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 F01N3/02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 F01N3/021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by means of filters
    • F01N3/0211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filtering elements in housing, e.g. with means for compensating thermal expansion or vibr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 F01N3/02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 F01N3/021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by means of filters
    • F01N3/022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by means of filter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ly adapted filtering structure, e.g. honeycomb, mesh or fibrous
    • F01N3/0222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by means of filter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ly adapted filtering structure, e.g. honeycomb, mesh or fibrous the structure being monolithic, e.g. honeycomb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 Catalysts (AREA)
  • Processes For Solid Components From Exhaust (AREA)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 Exhaust Gas Treatment By Means Of Catalys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废气净化装置,其生产性优异,品质稳定,紧凑且净化废气的性能优异。废气净化装置(1)具备:柱状的蜂窝载体(10);筒状的壳体(20),其容纳蜂窝载体(10);以及衬垫(30),其在蜂窝载体(10)与壳体(20)之间被设置成包围蜂窝载体(10)的外周,蜂窝载体(10)的与其中心轴线交叉的截面的轮廓至少在一处具有形成为直线状的笔直部(111、112、113、114),并且在其他处具有弧形部(121、122、123、124),在弧形部(121、122、123、124)形成有向外径方向突出的鼓起部(131、132、133、134),笔直部(111、112、113、114)平坦,衬垫(30)被配置成覆盖鼓起部(131、132、133、134)。

Description

废气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设置于内燃机的排气通路的废气净化装置具有将柱状的蜂窝载体容纳在壳体内的结构。蜂窝载体利用以压缩状态安插在自身的外周面与壳体内表面之间的衬垫而保持在壳体内。为了利用衬垫可靠地保持蜂窝载体,提出了在蜂窝载体的外周部设置凸缘部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此外,提出了如下的技术:在蜂窝载体的轴向的两端部设置凸缘部,利用作为金属筒的壳体中的从该凸缘部的对应部位的端部内周伸出的爪状的按压部固定蜂窝载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617450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愿昭61-48913号公报(实开昭62-162329号的微缩胶片)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凸缘部在蜂窝载体的外周部突出,因此难以卷绕衬垫,在利用壳体按压衬垫时的面压管理困难。因此不适合量产。此外,突出的凸缘部阻碍了紧凑化。并且,在隔着衬垫将蜂窝载体压缩固定(罐装)在壳体内的情况下,品质可能产生波动。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的技术中,并非以卷绕衬垫作为前提的结构,但假设卷绕衬垫,则在端部处被爪状的按压部按压的衬垫进入到蜂窝载体的内周侧,废气流受到阻碍,对废气进行净化的性能可能下降。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气净化装置,其生产性优异,品质稳定,紧凑且净化废气的性能优异。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一种废气净化装置(例如后述的废气净化装置1),其设置于内燃机的排气通路,对所述内燃机的废气进行净化,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净化装置具备:柱状的蜂窝载体(例如后述的蜂窝载体10);筒状的壳体(例如后述的壳体20),其容纳所述蜂窝载体;以及衬垫(例如后述的衬垫30),其在所述蜂窝载体与所述壳体之间被设置成包围所述蜂窝载体的外周,所述蜂窝载体的与其中心轴线(例如后述的中心轴线X)交叉的截面的轮廓至少在一处具有形成为直线状的笔直部(例如后述的笔直部111、112、113、114),并且在其他处具有弧形部(例如后述的弧形部121、122、123、124),在所述弧形部形成有向外径方向突出的鼓起部(例如后述的鼓起部131、132、133、134),所述笔直部平坦,所述衬垫被配置成覆盖所述鼓起部。
根据上述(1)的废气净化装置,在蜂窝载体的弧形部形成有向外径方向突出的鼓起部,笔直部平坦。换言之,在弧形部存在鼓起部,在笔直部没有鼓起部,由此能够充分确保蜂窝载体的截面面积,同时使蜂窝载体紧凑。蜂窝载体的弧形部中,施加于衬垫的面压高,与笔直部相比,面压的管理容易。因此,生产性优异,量产时的品质稳定。另外,如果在笔直部设置鼓起部,则存在将衬垫卷绕于蜂窝载体并容纳于壳体时的衬垫的位置对准变困难,进而面压管理变困难的情况。相对于此,在本发明中,将鼓起部仅形成在弧形部,而不形成在笔直部,由此能够高精度地对准位置。
(2)根据(1)所述的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载体在多处具有所述弧形部。
根据上述(2)的废气净化装置,具有鼓起部的弧形部形成有多个,因此衬垫对蜂窝载体的位置保持更加可靠。
(3)根据(1)或(2)所述的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载体在与所述中心轴线垂直的截面视图中为圆角长方形状,所述笔直部分别形成于所述截面视图中的与长边方向的两端对应的长径部及与短边方向的两端对应的短径部。
根据上述(3)的废气净化装置,通过形成多个笔直部,能够确保较大的蜂窝载体的截面面积,因此能够减少废气的压力损失。
(4)根据(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载体是对多个四棱柱形状的分割体进行接合而构成的,一个所述弧形部通过切削一个分割体而形成。
根据上述(4)的废气净化装置,通过接合多个四棱柱形状的分割体来构成蜂窝载体,进而通过切削一个分割体来形成一个弧形部。在接合多个分割体而构成的蜂窝载体中,特别是在分割体的接合部,废气的热产生的热膨胀大。因此,在跨越多个分割体来形成弧形部的情况下,热膨胀可能导致弧形部、进而形成于弧形部的鼓起部破裂。相对于此,在本发明中,通过在一个分割体形成一个弧形部,能够防止热膨胀导致的弧形部及鼓起部的破裂。
(5)根据(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蜂窝载体的与所述中心轴线平行的截面视图中,所述鼓起部的两端面分别形成在沿着所述中心轴线比所述蜂窝载体的废气的流入端面及流出端面靠中央侧的位置。
根据上述(5)的废气净化装置,将鼓起部的两端面形成在沿着中心轴线比蜂窝载体的流入端面及流出端面靠中央侧的位置。由此,能够一边使得衬垫不附着于蜂窝载体的流入端面及流出端面,一边用衬垫覆盖鼓起部的两端面。因此,能够将蜂窝载体有效地保持在壳体内。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废气净化装置,其生产性优异,品质稳定,紧凑且净化废气的性能优异。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废气净化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示出图1的废气净化装置的蜂窝载体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蜂窝载体的与轴线交叉的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蜂窝载体的沿着轴线的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用于说明蜂窝载体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其他方式的蜂窝载体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涉及的废气净化装置的一例中的蜂窝载体的与轴线交叉的方向的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涉及的废气净化装置的另一例中的蜂窝载体的与轴线交叉的方向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1:废气净化装置;
1-1、1-2、…、1-11、1-12:分割体;
10:蜂窝载体;
11:外周面;
20:壳体;
21:雌侧半体;
22:雄侧半体;
30:衬垫;
111、112、113、114:笔直部;
121、122、123、124:弧形部;
131、132、133、134:鼓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
图1、图2及图3是示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废气净化装置1的图。
图1是废气净化装置1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废气净化装置1的蜂窝载体10的立体图。
废气净化装置1是被称作DPF(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柴油颗粒物过滤器)的废气净化过滤器,其设置在未图示的柴油内燃机的排气管,捕集在排气管中流通的废气微粒。该废气净化装置1具备:柱状的蜂窝载体10;筒状的壳体20,其容纳蜂窝载体10;以及衬垫30,其在蜂窝载体10与壳体20之间被设置成包围蜂窝载体10的外周。
蜂窝载体10是废气微粒捕集用的壁贯通型,例如以碳化硅作为材料。
蜂窝载体10在废气流动方向上具有由隔壁划分成的多个单元,关于单元的两端面,以与相邻的单元交替的方式封闭一个端面及另一个端面。蜂窝载体10中,废气从柱状中的向废气流动方向上游侧开口的单元流入,当废气通过相邻的单元间的隔壁时,废气微粒被捕集,通过隔壁且去除了废气微粒的废气从圆柱形状中的向废气流动方向下游侧开口的单元流出。
蜂窝载体10利用以压缩状态安插在其外周面与壳体20内表面之间的衬垫30保持在壳体20内。壳体20是一个半体即雌侧半体21和另一个半体即雄侧半体22以雌侧半体21位于雄侧半体22的外侧的方式嵌合而构成的。
柱状的蜂窝载体10的与其中心轴线X交叉的截面S1的轮廓C1至少在一处(本例中为四处)具有形成为直线状的笔直部111、112、113、114,并且在其他处具有弧形部121、122、123、124。在弧形部121、122、123、124形成有向外径方向突出的鼓起部131、132、133、134。另一方面,笔直部111、112、113、114是平坦的。
图3是蜂窝载体的包括鼓起部的部位的与轴线交叉的方向的剖视图。如图3所示,蜂窝载体10的截面S1的轮廓C1为圆角长方形状,在与其长边方向LD的两端对应的长径部LD1、LD2和与其短边方向SD的两端对应的短径部SD1、SD2分别形成有笔直部111、112、113、114。图3中的描绘于下方的垂直的箭头线LD及SD概念性地表示该圆角长方形状的长边方向及短边方向。与上述的长径部LD1、LD2分别对应地形成有笔直部111、112,与上述的短径部SD1、SD2分别对应地形成有笔直部113、114。其结果是,当考虑以对角连接位于上述的笔直部111、112及笔直部113、114各自的延长线上的交点而成的假想对角线时,鼓起部131、132、133、134成对地位于相应的假想对角线上。通过这样形成多个笔直部,能够确保较大的蜂窝载体10的截面面积,从而能够减少废气的压力损失。此外鼓起部131、132、133、134成对地位于上述的假想对角线上,因此,在弧形部121、122、123、124处对衬垫30施加的面压有效地提高,面压的管理容易。
图4是蜂窝载体10的与中心轴线X平行的截面S2的示意图。特别是该截面S2是包括上述的鼓起部131、133(132、134)和中心轴线X的部位的截面。换言之,截面S2是包括中心轴线X和上述的假想对角线的部位的截面。
如图4所示,蜂窝载体10的与中心轴线X平行的截面S2中,其轮廓C2形成为大致方形,轮廓C2的上下的边与蜂窝载体10的废气流入侧及废气流出侧对应。此外,轮廓C2的左右的边是与柱状的蜂窝载体10的外周面11相应的部位。在与该外周面11相应的部位突出有鼓起部131、133(132、134)。
如图4所示,鼓起部131、133(132、134)形成在从蜂窝载体10的废气流入侧的端面到流出侧的端面的中间位置。换言之,鼓起部131、133(132、134)的两端面分别形成在沿中心轴线X比蜂窝载体10的废气流入端面及流出端面靠中央侧的位置。因此,在蜂窝载体10的外周面11卷绕有图4中未示出的衬垫时,鼓起部131、133(132、134)的包括该两端面在内的整个面被衬垫覆盖,蜂窝载体利用衬垫在壳体内妥善地保持了位置。
接下来,参照图5,对以上那样的蜂窝载体1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图5是用于说明蜂窝载体10的制造方法的图。
首先,如(a)所示,准备多个分割体5。分割体5是构成蜂窝载体10的一部分的部件,具有由隔壁划分而成的多个单元,关于单元的两端面,以与相邻的单元交替的方式封闭一个端面及另一个端面。分割体5为四棱柱形状,沿着其轴向的长度等于蜂窝载体10的沿着中心轴线X的长度。分割体5准备能够构成蜂窝载体10的数量。
接下来,如(b)所示,对分割体5涂覆接合材料6。
接下来,如(c)所示,对涂覆了接合材料6的分割体进行接合,如(d)所示,形成了能够构成蜂窝载体10的大小的块7、即接合后的分割体。如上所述,蜂窝载体10在截面视图中为圆角长方形状。因此,如(d)所示,块7是通过对纵向3个、横向4个,共计12个分割体5-1、5-2、…、5-12进行接合而构成的。
接下来,如(e)所示,通过对块7进行切削加工及外皮涂覆,完成蜂窝载体10。
如(e)所示,仅仅对构成块7的12个分割体5-1、…、5-12中的设置在四角的分割体、即在作为完成品的蜂窝载体10中成为4个弧形部121、122、123、124的分割体5-1、5-4、5-9、5-12进行切削加工。即,对于在作为完成品的蜂窝载体10中成为4个笔直部111、112、113、114的分割体5-2、5-3、5-5、5-8、5-10、5-11,不进行切削加工。即,在蜂窝载体10中具有平坦面的笔直部111、…、114是通过直接使用块7的外壁面而形成的。
如(e)所示,在切削加工中,保留各分割体5-1、5-4、5-9、5-12中的、在蜂窝载体10中成为鼓起部131、132、133、134部分,而切削成圆角。此外,在各分割体5-1、5-4、5-9、5-12中的、通过进行切削加工而露出单元的内部的面上,再次涂覆外皮,从而完成蜂窝载体10。即,在蜂窝载体10中,成为各弧形部121、122、123、124及各鼓起部131、132、133、134的部分分别是通过对各分割体5-1、5-4、5-9、5-12进行切削加工及外皮涂覆而形成的。
返回图1,衬垫30以覆盖鼓起部131、132、133、134的方式卷绕于蜂窝载体10的外周面11。即,衬垫30沿周向围绕蜂窝载体10的笔直部111、112、113、114、及弧形部121、122、123、124,并以覆盖形成有鼓起部131、132、133、134的部位的方式围绕蜂窝载体10的外周。衬垫30使用具有耐热、耐振性、密封功能及振动吸收能力的氧化铝纤维、二氧化硅纤维、硅酸铝纤维、玻璃纤维等陶瓷纤维。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接下来,对作为参照图1至图4所说明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废气净化装置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1)根据废气净化装置1,在蜂窝载体10的弧形部121、122、123、124形成有向外径方向突出的鼓起部131、132、133、134,笔直部111、112、113、114平坦。换言之,在弧形部121、122、123、124存在鼓起部131、132、133、134,在笔直部111、112、113、114没有鼓起部,由此能够充分确保蜂窝载体10的截面面积,同时使蜂窝载体10紧凑。蜂窝载体10的弧形部121、122、123、124中,施加于衬垫30的面压高,与笔直部111、112、113、114相比,面压的管理容易。因此,生产性优异,量产时的品质稳定。假设在笔直部111、112、113、114设置鼓起部,则存在将衬垫30卷绕于蜂窝载体10并容纳于壳体20时的衬垫30的位置对准变困难,进而面压管理变困难的情况。相对于此,在本发明中,将鼓起部仅形成在弧形部121、122、123、124,而不形成在笔直部111、112、113、114,由此能够高精度地对准位置。
(2)根据废气净化装置1,具有鼓起部131、132、133、134的弧形部121、122、123、124形成在多处,因此衬垫30对蜂窝载体10的保持更加可靠。此外,鼓起部131、132、133、134如上所述位于对角线上,因此蜂窝载体10的位置、即与壳体20的相对位置相位的管理容易。
(3)根据废气净化装置1,具有笔直部111、112及笔直部113、114,因此能够确保较大的蜂窝载体10的有效截面面积,从而减少废气流的压力损失。
(4)根据废气净化装置1,通过接合多个四棱柱形状的分割体来构成蜂窝载体10,进而通过切削一个分割体5-1(5-4、5-12、5-9)来形成一个弧形部121(122、123、124)。在接合多个分割体而构成的蜂窝载体中,特别是在分割体的接合部,废气的热产生的热膨胀大。因此,在跨越多个分割体来形成弧形部的情况下,热膨胀可能导致弧形部、进而形成于弧形部的鼓起部破裂。相对于此,在本发明中,通过在一个分割体5-1(5-4、5-12、5-9)形成一个弧形部121(122、123、124),能够防止热膨胀导致的弧形部121(122、123、124)及鼓起部131(132、133、134)的破裂。
(5)根据废气净化装置1,将鼓起部131、133、132、134的两端面形成在沿着中心轴线X比蜂窝载体10的流入端面及流出端面靠中央侧的位置。由此,能够一边使得衬垫30不附着于蜂窝载体10的流入端面及流出端面,一边用衬垫30覆盖鼓起部131、133、132、134的两端面。因此,能够将蜂窝载体10有效地保持在壳体20内。
(本发明的其他方式)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其他方式的蜂窝载体的剖视图。
图6的蜂窝载体10a形成为柱状,与图1至图3的方式中的蜂窝载体10同样地能够设想中心轴线X。图6的蜂窝载体10a的截面S3是与中心轴线X交叉的方向(该情况下为垂直的方向)的截面,其轮廓C3的形状与图3不同。对于图6的蜂窝载体10a,也设置有适合其形状的未图示的壳体。
如图6所示,蜂窝载体10a中,截面S3的轮廓C3具有形成为直线状的6处笔直部111a、112a、113a、114a、151、152,在其他处具有弧形部121a、123a。笔直部相互平行地成对,它们有3对。即,笔直部111a及112a的对、笔直部113a及114a的对、笔直部151及152的对。在笔直部111a与笔直部113a之间形成有弧形部121a,在笔直部112a与笔直部114a之间形成有弧形部123a。在弧形部121a形成有鼓起部131a,在弧形部123a形成有鼓起部133a。此外,在蜂窝载体10a的外周面,以全面地覆盖鼓起部131a及133a的部分的方式设置有衬垫(图6中未图示)。
在图6的方式中,也在弧形部121a、123a存在鼓起部131a、133a,在笔直部111a、112a、113a、114a、151、152没有鼓起部,由此能够充分确保蜂窝载体10a的截面面积,并使蜂窝载体10a紧凑。此外,弧形部121a、123a中,卷绕于蜂窝载体10a的衬垫的面压高,与笔直部111a、112a、113a、114a、151、152相比,面压的管理容易。因此,生产性优异,量产时的品质稳定。
在图6的方式中,蜂窝载体10a也通过接合多个四棱柱形状的分割体1-1a、…、1-2a来构成,进而通过切削一个分割体1-1a(1-2a)来形成一个弧形部121a(123a)。即,弧形部121a形成于一个分割体1-1a,没有跨越其他分割体而形成。同样地,弧形部123a形成于一个分割体1-2a,没有跨越其他分割体而形成。
因此,能够防止热膨胀导致的弧形部121a(123a)及鼓起部131a(133a)的破裂。
另外,鼓起部131a及133a在中心轴线X方向上的位置与图4相同。由此,能够一边使得衬垫不附着于蜂窝载体10a的流入端面及流出端面,一边用衬垫覆盖鼓起部131a、133a的两端面。因此,能够将蜂窝载体10a有效地保持在壳体20内。
另外,以上所说明的废气净化装置中,鼓起部在中心轴线X方向上各形成有一处,但不限于此,可以在中心轴线X方向上分开形成多个。在该情况下也优选为,在与中心轴线X交叉的方向的截面中观察的情况下,鼓起部成对地位于该截面中的上述假想对角线上的对应位置。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本发明的废气净化装置,以用于柴油内燃机的DPF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的废气净化装置也可以应用于被称为GPF(Gasoline Particulate Filter,汽油微粒过滤器)的废气净化过滤器,GPF设置于汽油内燃机的排气管,捕集排气管中流通的废气微粒。
(本发明涉及的废气净化装置)
接下来,对本发明涉及的废气净化装置进行说明。
图7是本发明涉及的废气净化装置的一例中的蜂窝载体的与轴线交叉的方向的剖视图。
图7所示的蜂窝载体10b形成为柱状,与图1至图3的方式中的蜂窝载体10同样地能够设想中心轴线X。图7的蜂窝载体10b的截面S4是与中心轴线X交叉的方向(该情况下为垂直的方向)的截面,其轮廓C4为正圆形。
对于图7的蜂窝载体10b,也设置有适合其形状的未图示的壳体。
蜂窝载体10b是将包括四棱柱状的中心分割体1-1b在内的多个柱状的分割体在相邻的侧面部分处接合而构成的,该中心分割体1-1b位于包含中心轴线X的芯的部分。图示的例子中的蜂窝载体10b中,在中心分割体1-1b的周围,以顺时针围绕截面S4的轮廓C4的顺序,配置有分割体1-2b、1-3b、1-4b、1-5b、1-6b、1-7b、1-8b、1-9b。这些多个分割体中的4个分割体1-3b、1-5b、1-7b、1-9b不具有鼓起部,这4个分割体1-3b、1-5b、1-7b、1-9b自身的对置侧面分别与中心分割体1-1b的4个侧面接触。另一方面,上述的4个分割体1-3b、1-5b、1-7b、1-9b以外的4个分割体1-2b、1-4b、1-6b、1-8b具有鼓起部131b、132b、133b、134b。换言之,分割体1-2b具有鼓起部131b,分割体1-4b具有鼓起部132b,分割体1-6b具有鼓起部133b,分割体1-8b具有鼓起部134b。即,鼓起部131b、132b、133b、134b分别形成于单独的分割体1-2b、1-4b、1-6b、1-8b,并未跨越多个分割体而形成。
另一方面,鼓起部131b、132b、133b、134b形成在蜂窝载体10b的从废气的流入侧端面到流出侧端面的中间位置。即,鼓起部131b、132b、133b、134b的沿中心轴线X方向观察的两端面分别形成在沿中心轴线X比蜂窝载体10b的废气的流入端面及流出端面靠中央侧的位置。这一点与上述图4的情况相同。
在图7的蜂窝载体10b中,如上所述,鼓起部131b、132b、133b、134b分别形成于单独的分割体1-2b、1-4b、1-6b、1-8b。即,各鼓起部131b、132b、133b、134b没有跨越多个分割体而形成。
因此,能够防止热膨胀导致的鼓起部131b、132b、133b、134b的破裂。
此外,在图7的蜂窝载体10b中,如上所述,鼓起部131b、132b、133b、134b的沿中心轴线X方向观察的两端面分别形成在沿中心轴线X比蜂窝载体10b的废气的流入端面及流出端面靠中央侧的位置。
因此,当在蜂窝载体10b的外周面卷绕有衬垫时,鼓起部131b、132b、133b、134b的包括该两端面在内的整个面被衬垫覆盖,蜂窝载体10b利用衬垫在壳体内妥善地保持了位置。
图8是本发明涉及的废气净化装置的另一例中的蜂窝载体的与轴线交叉的方向的剖视图。
图8所示的蜂窝载体10c形成为柱状,与图1至图3的方式中的蜂窝载体10同样地能够设想中心轴线X。图8的蜂窝载体10c的截面S5是与中心轴线X交叉的方向(该情况下为垂直的方向)的截面,其轮廓C5为圆角长方形状。即,轮廓C5部分地具有形成为直线状的笔直部111c、112c、113c、114c,并且在其他处具有弧形部121c、122c、123c、124c。图8的蜂窝载体10c中,在一对笔直部111c及112c分别形成有向外径方向突出的鼓起部131c及132c。另一方面,另一对笔直部113c及114c是平坦的。
着眼于蜂窝载体10c的截面S5为圆角长方形状这一点,在与其长边方向LD的两端对应的长径部LD1、LD2和与其短边方向SD的两端对应的短径部SD1、SD2分别形成有笔直部111c、112c、113c、114c。图8中描绘在下方的垂直的箭头线LD及SD概念性地表示该圆角长方形状的长边方向及短边方向。
对于图8的蜂窝载体10c,也设置有适合其形状的未图示的壳体。
蜂窝载体10c是将包括四棱柱状的中心分割体1-1c在内的多个柱状的分割体在相邻的侧面部分处接合而构成的,该中心分割体1-1c位于包含中心轴线X的芯的部分。图示的例子中的蜂窝载体10c中,在中心分割体1-1c的周围,以顺时针围绕截面S5的轮廓C5的顺序,配置有分割体1-2c、1-3c、1-4c、1-5c、1-6c、1-7c、1-8c、1-9c。在这些多个分割体中的、具有上述一对笔直部111c及112c的分割体1-9c及1-5c上分别形成有鼓起部131c及132c。即,鼓起部131c及132c分别形成于单独的分割体1-5c及1-9c,并未跨越多个分割体而形成。
另一方面,鼓起部131c及132c形成在蜂窝载体10c的从废气的流入侧端面到流出侧端面的中间位置。即,鼓起部131c及132c的沿中心轴线X方向观察的两端面分别形成在沿中心轴线X比蜂窝载体10c的废气的流入端面及流出端面靠中央侧的位置。这一点与上述图4的情况相同。
在图8的蜂窝载体10c中,如上所述,鼓起部131c及132c分别形成于单独的分割体1-5c及1-9c。即,各鼓起部131c及132c没有跨越多个分割体而形成。
因此,能够防止热膨胀导致的鼓起部131c及132c的破裂。
此外,在图8的蜂窝载体10c中,如上所述,鼓起部131c及132c的沿中心轴线X方向观察的两端面分别形成在沿中心轴线X比蜂窝载体10c的废气的流入端面及流出端面靠中央侧的位置。
因此,当在蜂窝载体10c的外周面卷绕有衬垫时,鼓起部131c及132c包括这两个端面在内的整个面被衬垫覆盖,蜂窝载体10c利用衬垫在壳体内妥善地保持了位置。
并且,如上所述,蜂窝载体10c由于截面S5的轮廓C5是具有多个笔直部的形状,能够确保较大的蜂窝载体10c的截面面积,因此能够减少废气的压力损失。
综上,参照图1至图8所说明的废气净化装置的技术可以概括如下(附记1)。
(附记1)
一种废气净化装置,其设置于内燃机的排气通路,对所述内燃机的废气进行净化,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净化装置具备:
柱状的蜂窝载体;
筒状的壳体,其容纳所述蜂窝载体;以及
衬垫,其在所述蜂窝载体与所述壳体之间被设置成包围所述蜂窝载体的外周,
所述蜂窝载体构成为将多个柱状的分割体接合而成的集合体,且在其周面形成有向外径方向突出的鼓起部,
所述鼓起部形成于作为所述集合体的结构要素的单独的分割体。

Claims (5)

1.一种废气净化装置,该废气净化装置设置于内燃机的排气通路,对所述内燃机的废气进行净化,
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净化装置具备:
柱状的蜂窝载体;
筒状的壳体,其容纳所述蜂窝载体;以及
衬垫,其在所述蜂窝载体与所述壳体之间被设置成包围所述蜂窝载体的外周,
所述蜂窝载体的与其中心轴线交叉的截面的轮廓至少在一处具有形成为直线状的笔直部,并且在其他处具有弧形部,
在所述弧形部形成有向外径方向突出的鼓起部,
所述笔直部平坦,
所述衬垫被配置成覆盖所述鼓起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蜂窝载体在多处具有所述弧形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蜂窝载体在与所述中心轴线垂直的截面视图中为圆角长方形状,
所述笔直部分别形成于所述截面视图中的与长边方向的两端对应的长径部及与短边方向的两端对应的短径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蜂窝载体是对多个四棱柱形状的分割体进行接合而构成的,
一个所述弧形部通过切削一个分割体而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蜂窝载体的与所述中心轴线平行的截面视图中,所述鼓起部的两端面分别形成在沿着所述中心轴线比所述蜂窝载体的废气的流入端面及流出端面靠中央侧的位置。
CN201910110853.3A 2018-02-27 2019-02-12 废气净化装置 Active CN1101956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33195A JP6548760B1 (ja) 2018-02-27 2018-02-27 排気浄化装置
JP2018-033195 2018-02-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95626A true CN110195626A (zh) 2019-09-03
CN110195626B CN110195626B (zh) 2021-11-02

Family

ID=67390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10853.3A Active CN110195626B (zh) 2018-02-27 2019-02-12 废气净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548760B1 (zh)
CN (1) CN110195626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07357A (ja) * 2003-06-20 2005-01-13 Calsonic Kansei Corp 断面略多角形状の金属製触媒担体の成形方法および断面略多角形状の金属製触媒担体におけるハニカム構造体の成形用治具
CN101069859A (zh) * 2006-03-30 2007-11-14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蜂窝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KR20110000102A (ko) * 2009-06-26 2011-01-03 고등기술연구원연구조합 조립형 허니컴 촉매 담체 구조물
DE102014008269A1 (de) * 2013-06-11 2014-12-24 Ngk Insulators, Ltd. Wabenstruktur
JP2016030230A (ja) * 2014-07-28 2016-03-07 イビデン株式会社 ハニカム構造体およびハニカム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CN107002527A (zh) * 2014-12-04 2017-08-0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废气净化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7261843A (zh) * 2016-03-30 2017-10-20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蜂窝结构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62329U (zh) * 1986-04-03 1987-10-15
JP6023462B2 (ja) * 2012-05-08 2016-11-09 株式会社ユタカ技研 排ガス浄化装置及び同製造方法
JP6174500B2 (ja) * 2014-02-04 2017-08-02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ハニカム構造体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07357A (ja) * 2003-06-20 2005-01-13 Calsonic Kansei Corp 断面略多角形状の金属製触媒担体の成形方法および断面略多角形状の金属製触媒担体におけるハニカム構造体の成形用治具
CN101069859A (zh) * 2006-03-30 2007-11-14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蜂窝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KR20110000102A (ko) * 2009-06-26 2011-01-03 고등기술연구원연구조합 조립형 허니컴 촉매 담체 구조물
DE102014008269A1 (de) * 2013-06-11 2014-12-24 Ngk Insulators, Ltd. Wabenstruktur
JP2016030230A (ja) * 2014-07-28 2016-03-07 イビデン株式会社 ハニカム構造体およびハニカム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CN107002527A (zh) * 2014-12-04 2017-08-0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废气净化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7261843A (zh) * 2016-03-30 2017-10-20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蜂窝结构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148216A (ja) 2019-09-05
CN110195626B (zh) 2021-11-02
JP6548760B1 (ja) 2019-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52082B2 (en) Filter device in particular for an exhaust system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10159935B2 (en) Exhaust gas purification catalyst
US5709722A (en) Particulate trap for diesel engine
US9341096B2 (en) Exhaust gas treatment device for use near an engine and motor vehicle having the device
EP0745759A2 (en) Particulate trap for diesel engine
US7788913B2 (en) Manifold mounted catalytic converter
US4427423A (en) High aspect ratio solid particulate filte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filtering
US9061232B2 (en) Exhaust gas filter
US10232300B2 (en) Plugged honeycomb structure
JP4988730B2 (ja) 排出ガスの処理のための特に円錐形ハニカム体用のフィルタ層、およびフィルタ層を製造するための方法
US8444734B2 (en) Apparatus for the separation of particles contained in exhaust g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N105143629A (zh) 催化转化器
US10450913B2 (en) Exhaust gas purifying device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2003517524A (ja) 触媒コンバータ支持装置
CN110195626A (zh) 废气净化装置
DE202019005965U1 (de) Auslassvorrichtung mit Schalldämpfungssystem
CN109154220A (zh) 多孔陶瓷过滤器和过滤方法
CN105940196B (zh) 催化剂容纳盒、排气管道以及发动机
JP5053224B2 (ja) 排気浄化フィルタ
KR102542234B1 (ko) 2행정 엔진용 배기가스 정화장치
EP2735713B1 (de) Vorrichtung zur Abgasnachbehandlung von Brennkraftmaschinen
JP6590035B2 (ja) 排ガス浄化基体
CN210889076U (zh) 一种带有催化燃烧的二级陶瓷颗粒过滤器
US11118496B2 (en) Exhaust treatment device with multiple substrates
CN110195627A (zh) 排气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