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89710B - 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电润湿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电润湿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89710B
CN110189710B CN201910273082.XA CN201910273082A CN110189710B CN 110189710 B CN110189710 B CN 110189710B CN 201910273082 A CN201910273082 A CN 201910273082A CN 110189710 B CN110189710 B CN 1101897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istor
signal
capacitor
electrically connected
signal in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7308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89710A (zh
Inventor
林柏全
席克瑞
秦锋
周一安
孔祥建
刘金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7308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89710B/zh
Priority to US16/458,054 priority patent/US11366306B2/en
Publication of CN1101897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897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897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897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04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based on a displacement or a deformation of a fluid
    • G02B26/005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based on a displacement or a deformation of a fluid based on electrowett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8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 G02B26/10Scanning system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33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ght modulating elements actuated by an electric field and being other than liquid crystal devices and electrochromic devices
    • G09G3/34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ght modulating elements actuated by an electric field and being other than liquid crystal devices and electrochromic devices based on the deformation of a fluid drop, e.g. electrowett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4Details of driving circuits
    • G09G2310/0267Details of drivers for scan electrodes, other than drivers for liquid crystal, plasma or OLED display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4Details of driving circuits
    • G09G2310/0286Details of a shift registers arranged for use in a driving circui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19Reducing feedthrough effects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i.e. voltage changes on the scan electrode influencing the pixel voltage due to capacitive coupling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电润湿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包括:升压单元和与升压单元电连接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第二信号输入端、第三信号输入端、第四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升压单元包括电连接的第一模块、第二模块、第三模块和第一电容;第一模块分别与第一信号输入端、第三信号输入端、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模块分别与第二信号输入端、第三信号输入端、第三模块电连接;第三模块分别与第四信号输入端、第二模块、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其中,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信号输出端电连接,用于输出高电位信号。本发明中驱动电路可实现低电压输入、高电压输出的功能。

Description

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电润湿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驱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电润湿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微流控(Micro Fluidics)技术是一门涉及化学、流体物理、微电子、新材料、生物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的新兴交叉学科,能够精确操控液滴移动,实现液滴的融合、分离等操作,完成各种生物化学反应,是一种以在微米尺度空间对流体进行操控为主要特征的技术。该技术已经与化学、生物学、工程学和物理学等诸学科形成交叉,展示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微流控芯片是微流控技术实现的主要平台,生物、化学、医学分析过程的样品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等基本操作单元可以集成到一块微米尺度的微流控芯片上,在该微流控芯片上即可自动完成分析全过程。近年来,微流控芯片凭借其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所需样品及试剂量少,可实现液滴单独、精准操控,检测时间短,灵敏度高,易于和其他器件集成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医学等领域。
现有技术中微流控装置一般包括控制电路和驱动电极,控制电路用于给驱动电极提供电压,使得相邻驱动电极之间形成电场,液滴在电场的驱动作用下移动。控制电路通常采用无源驱动芯片,但是由于无源驱动芯片的驱动能力有限,当想要同时进行大批量的化学微反应或者物质检测的时候,需要设置很多的驱动电极。为了给很多的驱动电极提供信号,需要驱动芯片有很多的信号通道(引脚/pin),但目前的无源驱动芯片无法支持。
现有技术中可以通过设置阵列排布的驱动电极和控制电路来减少驱动芯片的信号通道,此时的驱动芯片为有源驱动芯片,但是现有技术中有源驱动芯片能输出的驱动电压和能驱动液滴移动的电压相差较大,一般能够驱动液滴移动的电压需在50V左右,但是按照现有技术中有源驱动芯片的驱动电压,高压驱动芯片一般也只能提供30V左右的驱动电压,所以现有有源驱动芯片存在驱动电压不足的问题。
因此,如何改进微流控装置以实现大批量样品检测、反应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驱动电路,包括:升压单元和与升压单元电连接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第二信号输入端、第三信号输入端、第四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升压单元包括电连接的第一模块、第二模块、第三模块和第一电容;第一模块分别与第一信号输入端、第三信号输入端、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在第一时段,第一模块用于将第三信号输入端的信号传输至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在第二时段,第一模块用于阻断第三信号输入端的信号传输至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以锁持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的信号电位;第二模块分别与第二信号输入端、第三信号输入端、第三模块电连接,在第一时段、第二时段,第二模块用于将第三信号输入端的信号传输至第三模块,在第三时段,第二模块用于阻断第三信号输入端的信号传输至第三模块;第三模块分别与第四信号输入端、第二模块、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在第一时段、第二时段,第三模块用于将第四信号输入端的信号传输至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使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的信号升高,在第三时段,第三模块用于阻断第四信号输入端的信号传输至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以锁持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的信号电位;其中,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信号输出端电连接,用于输出高电位信号。
基于同一思想,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用于驱动上述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包括:第一时段,第三信号输入端的信号B通过第一模块传输至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第三信号输入端的信号通过第二模块传输至第三模块,第四信号输入端的信号A通过第三模块传输至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使第一电容两端形成电压差(B-A);第二时段,通过第一模块阻断第三信号输入端的信号传输至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以锁持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的信号电位,第三信号输入端的信号通过第二模块传输至第三模块,第四信号输入端的信号A’通过第三模块传输至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使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的信号升高至(B+(A’-A));第三时段,通过第二模块阻断第三信号输入端的信号传输至第三模块,通过第三模块阻断第四信号输入端的信号传输至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以锁持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的信号电位,使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的信号保持为(B+(A’-A)),并经信号输出端输出;其中,0<A<B,0<A<A’。
基于同一思想,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润湿面板,包括:衬底基板和位于衬底基板一侧的多个阵列排布的驱动单元、多个扫描线组、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数据线和一条公共信号线;扫描线组包括一条第一扫描线和一条第二扫描线,第一扫描线和第二扫描线均沿第二方向延伸,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驱动单元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驱动电极和第一电极,驱动电极与第一电极形成第一电容;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一扫描线电连接,第一晶体管的源极与数据线电连接,第一晶体管的漏极与驱动电极电连接;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二扫描线电连接,第二晶体管的源极与数据线电连接,第二晶体管的漏极与第三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第三晶体管的源极与公共信号线电连接,第三晶体管的漏极与第一电极电连接。
基于同一思想,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润湿面板的驱动方法,电润湿面板为上述电润湿面板,驱动方法包括:通过改变相邻两个驱动单元中数据线接入的电位信号,使相邻两个驱动单元中驱动电极的电位信号不同,使电润湿面板上相邻两个驱动电极之间形成电场,以驱动液滴在相邻两个驱动电极上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电润湿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驱动电路,在第一时段,通过第一信号输入端输入信号控制第一模块的导通,通过第一模块将第三信号输入端的信号传输至第一电容的第一端,通过第二信号输入端输入信号控制第二模块的导通,通过第二模块将第三信号输入端的信号传输至第三模块,通过第三信号输入端输入信号控制第三模块的导通,从而通过第三模块将第四信号输入端的信号传输至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使此时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产生电压差;然后在第二时段,通过第一信号输入端输入信号控制第一模块的关闭,通过第一模块阻断第三信号输入端的信号传输至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以锁持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的信号电位,通过第三模块将此时的第四信号输入端的信号传输至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此时第四信号输入端的信号高于第一时段时第四信号输入端的信号,由于第一电容的两端的电压差保持不变,使得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的信号进一步升高;在第三时段,通过第二模块将第三信号输入端的信号传输至第三模块,通过第三信号输入端输入信号控制第三模块的关闭,通过第三模块阻断第四信号输入端的信号传输至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以锁持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的信号电位,从而使得与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的信号输出端输出高电位信号,从而实现驱动电路的低电压输入、高电压输出的功能,有利于升压电路的实现;并且本发明提供的驱动电路可以应用于微流控装置中,在微流控装置需要设置很多的驱动电极以同时进行大批量样品的化学微反应或者物质检测的时候,用于提供驱动信号的驱动芯片无需设置很多的信号通道,有利于减小驱动芯片的运算难度的同时,还能够提供足够高的驱动电压使液滴能够正常移动。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不必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驱动电路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提供的驱动电路输出高电位信号对应的一种驱动时序图;
图4是图2提供的驱动电路输出低电位信号对应的一种驱动时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的一种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9是图2提供的驱动电路输出高电位信号对应的另一种驱动时序图;
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的另一种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润湿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所述的电润湿面板中D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13是图12所述的电润湿面板沿E-E’的一种剖面图;
图14是图12所述的电润湿面板沿F-F’的一种剖面图;
图15是图12所述的电润湿面板沿E-E’的另一种剖面图;
图16是图11所述的电润湿面板沿H-H’的剖面图;
图17是图16中第一驱动单元对应的驱动时序图;
图18是图16中第二驱动单元对应的驱动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驱动电路的框架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驱动电路,包括:升压单元10和与升压单元10电连接的第一信号输入端21、第二信号输入端22、第三信号输入端23、第四信号输入端24和信号输出端25,升压单元10包括电连接的第一模块11、第二模块12、第三模块12和第一电容C1;
第一模块11分别与第一信号输入端21、第三信号输入端23、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电连接,在第一时段,第一模块11用于将第三信号输入端23的信号传输至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在第二时段,第一模块11用于阻断第三信号输入端23的信号传输至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以锁持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的信号电位;
第二模块12分别与第二信号输入端22、第三信号输入端23、第三模块24电连接,在第一时段、第二时段,第二模块12用于将第三信号输入端23的信号传输至第三模块13,在第三时段,第二模块12用于阻断第三信号输入端23的信号传输至第三模块13;
第三模块13分别与第四信号输入端24、第二模块12、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电连接,在第一时段、第二时段,第三模块13用于将第四信号输入端24的信号传输至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使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的信号升高,在第三时段,第三模块13用于阻断第四信号输入端24的信号传输至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以锁持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的信号电位;
其中,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与信号输出端25电连接,用于输出高电位信号。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电路,在第一时段,通过第一信号输入端21输入信号控制第一模块11的导通,通过第一模块11将第三信号输入端23的信号传输至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通过第二信号输入端22输入信号控制第二模块12的导通,通过第二模块12将第三信号输入端23的信号传输至第三模块13,通过第三信号输入端23输入信号控制第三模块13的导通,从而通过第三模块13将第四信号输入端24的信号传输至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使此时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产生电压差;然后在第二时段,通过第一信号输入端21输入信号控制第一模块11的关闭,通过第一模块11阻断第三信号输入端23的信号传输至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以锁持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的信号电位,通过第三模块13将此时的第四信号输入端24的信号传输至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此时第四信号输入端24的信号高于第一时段时第四信号输入端24的信号,由于第一电容C1的两端的电压差保持不变,使得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的信号进一步升高;在第三时段,通过第二模块12将第三信号输入端23的信号传输至第三模块13,通过第三信号输入端23输入信号控制第三模块13的关闭,通过第三模块13阻断第四信号输入端24的信号传输至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以锁持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的信号电位,从而使得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电连接的信号输出端25输出高电位信号,从而实现驱动电路的低电压输入、高电压输出的功能,有利于升压电路的实现;并且本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电路可以应用于微流控装置中,在微流控装置需要设置很多的驱动电极以同时进行大批量样品的化学微反应或者物质检测的时候,用于提供驱动信号的驱动芯片无需设置很多的信号通道,有利于减小驱动芯片的运算难度的同时,还能够提供足够高的驱动电压使液滴能够正常移动。
图2是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提供的驱动电路输出高电位信号对应的一种驱动时序图,参考图2和图3,可选的,其中,第一模块11包括第一晶体管T1,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与第一信号输入端21电连接,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极与第三信号输入端23电连接,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极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电连接;
第二模块12包括第二晶体管T2,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与第二信号输入端22电连接,第二晶体管22的第一极与第三信号输入端23电连接;
第三模块13包括第三晶体管T3,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与第二晶体管T2的第二极电连接,第三晶体管T3的第一极与第四信号输入端24电连接,第三晶体管T3的第二极与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电连接。
本实施例进一步解释说明了第一模块11、第二模块12和第三模块13的具体结构以及电连接关系,第一模块11包括第一晶体管T1,第二模块12包括第二晶体管T2,第三模块13包括第三晶体管T3。
本实施例的驱动电路具体工作时,在第一时段t1,第一信号输入端21输入高电位信号至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第一晶体管T1导通,第三信号输入端23的高电位信号B通过第一晶体管T1传输至第一节点N1,第一节点N1的电位为B;第二信号输入端22输入高电位信号至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第二晶体管T2导通,第三信号输入端23的高电位信号通过第二晶体管T2传输至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第三晶体管T3导通,第四信号输入端24的低电位信号A通过第三晶体管T3传输至第二节点N2,此时第一电容C1两端的电压差为第一节点N1的电位和第二节点N2的电位之间的差值(B-A)。
在第二时段t2,第一信号输入端21输入低电位信号至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第一晶体管T1关闭,通过第一晶体管T1阻断第三信号输入端23的信号传输至第一节点N1,以锁持第一节点N1的信号电位;第二信号输入端22继续输入高电位信号至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第二晶体管T2导通,第三信号输入端23的高电位信号通过第二晶体管T2传输至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第三晶体管T3导通,第四信号输入端24的高电位信号A’通过第三晶体管T3传输至第二节点N2,由于A’>A,且由于第一电容C1的两端的电压差保持不变,因此第一节点N1的电位被拉高至A’+(B-A)=B+(A’-A);
在第三时段t3,第三信号输入端23输入低电位信号,第三信号输入端23的低电位信号通过第二晶体管T2传输至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第三晶体管T3关闭,通过第三晶体管T3阻断第四信号输入端24的信号传输至第二节点N2,以锁持第二节点N2的信号电位,第二信号输入端22输入低电位信号至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第二晶体管T2关闭,以锁持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为低电位信号,从而使得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被拉高的电位(B+(A’-A))经信号输出端25输出。
本实施例至少通过以上三个工作步骤实现了驱动电路的低电压输入、高电压输出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图3示例性的示出了以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和第三晶体管T3均为N型晶体管时的驱动时序图,一般N型晶体管在高电平信号的控制下导通,在低电平信号的控制下截止。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也可均为P型晶体管,一般P型晶体管在低电平信号的控制下导通,在高电平信号的控制下截止,此时,本实施例中对应的驱动时序也将发生相应变化,在此不作赘述。
图4是图2提供的驱动电路输出低电位信号对应的一种驱动时序图,请参考图2和图4,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在本实施例的第一时间段t1和第二时间段t2,第三信号输入端23传输低电位信号时,第一节点N1(即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则会一直输出低电位信号。由上可知本实施例的驱动电路可通过驱动时序的改变,以实现低电压输入、高电压输出的功能,还可以实现低电压输入、低电压输出的功能,仅需改变第三信号输入端23的输入信号即可,本实施例驱动电路结构简单,输出高低不同的电位信号时无需进行电路结构的改变,只需调整驱动时序即可,从而有利于实现驱动工作的简洁化发展。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5,可选的,其中,第一模块11还包括第四晶体管T4,第四晶体管T4的栅极与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电连接,第四晶体管T4的第一极与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极电连接,第四晶体管T4的第二极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电连接;
第二模块12还包括第五晶体管T5,第五晶体管T5的栅极与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电连接,第五晶体管T5的第一极与第二晶体管T2的第二极电连接,第五晶体管T5的第二极与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电连接;
第三模块13还包括第六晶体管T6,第六晶体管T6的栅极与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电连接,第六晶体管T6的第一极与第三晶体管T3的第二极电连接,第六晶体管T6的第二极与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电连接。
具体的,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第一模块11还包括第四晶体管T4,第二模块12还包括第五晶体管T5,第三模块13还包括第六晶体管T6,且第四晶体管T4与第一晶体管T1电连接之后再与第三信号输入端23电连接,第五晶体管T5与第二晶体管T2电连接之后再与第三信号输入端23电连接,第六晶体管T6与第三晶体管T3电连接之后再与第四信号输入端24电连接,从而可以使第四晶体管T4与第一晶体管T1、第五晶体管T5与第二晶体管T2、第六晶体管T6与第三晶体管T3分别形成双沟道的晶体管结构,当驱动电路的第三信号输入端23通过第四晶体管T4和第一晶体管T1向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提供电位信号时,假设经过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极的电流为I,那么经过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时漏电流为A%×I,这A%×I的漏电流再经过第四晶体管T4的栅极时,漏电流为A%×I×A%,若A取常数10,那么经过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时漏电流为10%I,再经过第四晶体管T4的栅极时漏电流为10%×I×10%=1%I,相对于仅有第一晶体管T1的一个栅极而言,传输至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时,可以减少9%I的漏电流;同理第三信号输入端23通过第五晶体管T5与第二晶体管T2向第三模块13提供电位信号,也可以相应的减少漏电流;同理第四信号输入端24通过第六晶体管T6与第三晶体管T3向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提供电位信号,也可以相应的减少漏电流。本实施例设置第一模块11还包括第四晶体管T4,第二模块12还包括第五晶体管T5,第三模块13还包括第六晶体管T6,可以减少漏电流,提高驱动电路输出信号的稳定性。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6,可选的,其中,驱动电路还包括稳压单元30,稳压单元30和升压单元10电连接,用于稳定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的信号,使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保持高电位输出。
具体的,驱动电路还包括与升压单元10电连接的稳压单元30,稳压单元30用于稳定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的信号,从而可以在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的电位信号进一步升高后,通过稳定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的信号,使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保持高电位输出,从而增加驱动电路的高电位保持率。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7,可选的,其中,稳压单元30包括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
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与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电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接地,第二电容C2用于稳定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的信号;
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接地,第三电容C3用于稳定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的信号。
具体的,驱动电路中稳压单元30的具体结构包括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与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电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接地,由于第二电容C2的两端需保持一定的电位差,第二电容C2可用于稳定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的信号;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接地,由于第三电容C3的两端需保持一定的电位差,第三电容C3可用于稳定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的信号,使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保持高电位输出,从而增加驱动电路的高电位保持率。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的一种工作流程示意图,参考图1和图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路的驱动方法,用于上述实施例中的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包括:
步骤101、第一时段t1,第三信号输入端23的信号B通过第一模块11传输至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第三信号输入端23的信号通过第二模块12传输至第三模块13,第四信号输入端24的信号A通过第三模块13传输至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使第一电容C1两端形成电压差(B-A);
步骤102、第二时段t2,通过第一模块11阻断第三信号输入端23的信号传输至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以锁持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的信号电位,第三信号输入端23的信号通过第二模块12传输至第三模块13,第四信号输入端24的信号A’通过第三模块13传输至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使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的信号升高至(B+(A’-A));
步骤103、第三时段t3,通过第二模块12阻断第三信号输入端23的信号传输至第三模块13,通过第三模块13阻断第四信号输入端24的信号传输至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以锁持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的信号电位,使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的信号保持为(B+(A’-A)),并经信号输出端25输出;其中,
0<A<B,0<A<A’。
具体的,本实施例进一步解释说明了上述实施例中的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该驱动方法至少包括三个步骤:步骤101,在第一时段t1,通过第一信号输入端21输入信号控制第一模块11的导通,通过第一模块11将第三信号输入端23的信号传输B至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通过第二信号输入端22输入信号控制第二模块12的导通,通过第二模块12将第三信号输入端23的信号传输至第三模块13,通过第三信号输入端23输入信号控制第三模块13的导通,从而通过第三模块13将第四信号输入端24的信号A传输至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由于0<A<B,使此时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产生电压差B-A;步骤102,在第二时段t2,通过第一信号输入端21输入信号控制第一模块11的关闭,通过第一模块11阻断第三信号输入端23的信号传输至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以锁持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的信号电位,通过第三模块13将第四信号输入端24的信号A’传输至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由于0<A<A’,且由于第一电容C1的两端的电压差保持不变,使得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的信号进一步升高至(B+(A’-A));步骤102,在第三时段t3,通过第二模块12将第三信号输入端23的信号传输至第三模块13,通过第三信号输入端23输入信号控制第三模块13的关闭,通过第三模块13阻断第四信号输入端24的信号传输至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以锁持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的信号电位为A’,使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的信号保持为(B+(A’-A)),从而使得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电连接的信号输出端25输出高电位信号(B+(A’-A)),从而实现驱动电路的低电压输入、高电压输出的功能,有利于升压电路的实现。
继续参考图2、图3和图8,可选的,其中,第一模块11包括第一晶体管T1,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与第一信号输入端21电连接,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极与第三信号输入端23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极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电连接;
第二模块12包括第二晶体管T2,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与第二信号输入端22电连接,第二晶体管T2的第一极与第三信号输入端23电连接;
第三模块13包括第三晶体管T3,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与第二晶体管T2的第二极电连接,第三晶体管T3的第一极与第四信号输入端24电连接,第二晶体管T2的第二极与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电连接;
第一时段t1,第一晶体管T1打开,第三信号输入端23的信号传输至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第二晶体管T2打开,第三信号输入端23的信号传输至第三晶体管T3,第三晶体管T3打开,第四信号输入端24的信号传输至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
第二时段t3,第一晶体管T1关闭,阻断第三信号输入端23的信号传输至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以锁持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的信号电位,第二晶体管T2打开,第三信号输入端23的信号传输至第三晶体管T3,第三晶体管T3打开,第四信号输入端24的信号传输至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使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的信号升高;
第三时段t3,第二晶体管T2关闭,阻断第三信号输入端23的信号传输至第三晶体管T3,第三晶体管T3关闭,阻断第四信号输入端24的信号传输至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以锁持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的信号电位,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保持高电位信号,并经信号输出端25输出。
本实施例的驱动电路具体工作时,步骤101具体为:在第一时段t1,第一信号输入端21输入高电位信号至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第一晶体管T1导通,第三信号输入端23的高电位信号B通过第一晶体管T1传输至第一节点N1,第一节点N1的电位为B;第二信号输入端22输入高电位信号至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第二晶体管T2导通,第三信号输入端23的高电位信号通过第二晶体管T2传输至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第三晶体管T3导通,第四信号输入端24的低电位信号A通过第三晶体管T3传输至第二节点N2,此时第一电容C1两端的电压差为第一节点N1的电位和第二节点N2的电位之间的差值(B-A)。
步骤102具体为:在第二时段t2,第一信号输入端21输入低电位信号至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第一晶体管T1关闭,通过第一晶体管T1阻断第三信号输入端23的信号传输至第一节点N1,以锁持第一节点N1的信号电位;第二信号输入端22继续输入高电位信号至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第二晶体管T2导通,第三信号输入端23的高电位信号通过第二晶体管T2传输至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第三晶体管T3导通,第四信号输入端24的高电位信号A’通过第三晶体管T3传输至第二节点N2,由于A’>A,且由于第一电容C1的两端的电压差保持不变,因此第一节点N1的电位被拉高至A’+(B-A)=B+(A’-A);
步骤103具体为:在第三时段t3,第三信号输入端23输入低电位信号,第三信号输入端23的低电位信号通过第二晶体管T2传输至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第三晶体管T3关闭,通过第三晶体管T3阻断第四信号输入端24的信号传输至第二节点N2,以锁持第二节点N2的信号电位,第二信号输入端22输入低电位信号至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第二晶体管T2关闭,以锁持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为低电位信号,从而使得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被拉高的电位(B+(A’-A))经信号输出端25输出。
图9是图2提供的驱动电路输出高电位信号对应的另一种驱动时序图,参考图2、图8和图9,可选的,其中,第三阶段t3,先关闭第三晶体管T3,接着将第四信号输入端24的信号降至A,再关闭第二晶体管T2。
具体的,步骤103具体为:在第三时段t3,先通过第三信号输入端23输入低电位信号,第三信号输入端23的低电位信号通过第二晶体管T2传输至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第三晶体管T3关闭,通过第三晶体管T3阻断第四信号输入端24的信号传输至第二节点N2,以锁持第二节点N2的信号电位;再将第四信号输入端24的信号降至A,为向下一个驱动电路中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输入信号A做准备;然后通过第二信号输入端22输入低电位信号至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第二晶体管T2关闭,以锁持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为低电位信号,从而使得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保持被拉高的电位(B+(A’-A))经信号输出端25输出。先通过第三信号输入端23输入低电位信号使第三晶体管T3关闭,再通过第二信号输入端22输入低电位信号使第二晶体管T2关闭,这样的设置方式有效使得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保持低电位信号,提高第三阶段t3中第三晶体管T3的关断能力,有效避免第三晶体管T3的关断能力差造成的第四信号输入端24的信号A拉低第二节点N2的信号电位。
继续参考图6,可选的,其中,驱动电路还包括稳压单元30,稳压单元30和升压单元10电连接,用于稳定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的信号,使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保持高电位输出。
具体的,驱动电路还包括与升压单元10电连接的稳压单元30,稳压单元30用于稳定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的信号,从而可以在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的电位信号进一步升高后,通过稳定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的信号,使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保持高电位输出,从而增加驱动电路的高电位保持率。
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的另一种工作流程示意图,参考图7和图10,可选的,其中,稳压单元30包括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与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电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接地,第二电容C2用于稳定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的信号,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接地;
驱动方法还包括位于第二时段t2与第三时段t1之间的稳压时段t4;
步骤104、在稳压时段t4,稳压单元30稳定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的信号,使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保持高电位输出。
具体的,驱动电路中稳压单元30的具体结构包括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与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电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接地,由于第二电容C2的两端需保持一定的电位差,第二电容C2可在稳压时段t4稳定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的信号;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接地,由于第三电容C3的两端需保持一定的电位差,第三电容C3可稳压时段t4稳定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的信号,使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保持高电位输出,从而增加驱动电路的高电位保持率。
图1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润湿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所述的电润湿面板中D部的放大示意图,图13是图12所述的电润湿面板沿E-E’的一种剖面图,图14是图12所述的电润湿面板沿F-F’的一种剖面图,参考图11-图1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润湿面板,包括:衬底基板100和位于衬底基板100一侧的多个阵列排布的驱动单元200、多个扫描线组G1、多条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数据线S和一条公共信号线CK;
扫描线组G1包括一条第一扫描线G10和一条第二扫描线G20,第一扫描线G10和第二扫描线G20均沿第二方向Y延伸,其中,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相交;
驱动单元200包括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驱动电极210和第一电极220,驱动电极210与第一电极220形成第一电容C1;
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与第一扫描线G10电连接,第一晶体管T1的源极与数据线S电连接,第一晶体管T1的漏极与驱动电极210电连接;
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与第二扫描线G20电连接,第二晶体管T2的源极与数据线S电连接,第二晶体管T2的漏极与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电连接;
第三晶体管T3的源极与公共信号线CK电连接,第三晶体管T3的漏极与第一电极220电连接。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润湿面板,电润湿面板包括位于衬底基板100一侧的多个阵列排布的驱动单元200,驱动单元200包括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驱动电极210和第一电极220,驱动电极210与第一电极220形成第一电容C1,其中,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与第一扫描线G10电连接,通过第一扫描线G10提供的扫面信号控制第一晶体管T1的导通和截止,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与第二扫描线G20电连接,通过第二扫描线G20提供的扫面信号控制第二晶体管T2的导通和截止,第二晶体管T2的源极与数据线S电连接,第二晶体管T2的漏极与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电连接,通过数据线S的数据型号通过导通的第二晶体管T2控制第三晶体管T3的导通和截止;第一晶体管T1的源极与数据线S电连接,第一晶体管T1的漏极与驱动电极210电连接,在第一晶体管T1导通时,可将数据线S的数据信号传输至驱动电极210,第三晶体管T3的源极与公共信号线CK电连接,第三晶体管T3的漏极与第一电极220电连接,在第三晶体管T3导通时,可将公共信号线CK的公共信号传输至第一电极220。
本实施例以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均为N型晶体管为例进行说明,首先,第一扫描线G10输入高电位信号至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第一晶体管T1导通,数据线S输入高电位信号B通过第一晶体管T1传输至驱动电极210,驱动电极210的电位为B;第二扫描线G20输入高电位信号至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第二晶体管T2导通,数据线S的高电位信号通过第二晶体管T2传输至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第三晶体管T3导通,公共信号线CK的低电位信号A通过第三晶体管T3传输至第一电极220,此时驱动电极210与第一电极220之间的电位差为B-A。
然后,第一扫描线G10输入低电位信号至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第一晶体管T1关闭,通过第一晶体管T1阻断数据线S的信号传输至驱动电极210,以锁持驱动电极210的信号电位;第二扫描线G20继续输入高电位信号至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第二晶体管T2导通,数据线S的高电位信号通过第二晶体管T2传输至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第三晶体管T3导通,公共信号线CK输入高电位信号A’通过第三晶体管T3传输至第一电极220,由于A’>A,且由于驱动电极210与第一电极220之间形成的第一电容C1的两端的电压差保持不变,因此驱动电极210的电位被拉高至B+(A’-A)。
接着,数据线S输入低电位信号,数据线S的低电位信号通过第二晶体管T2传输至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第三晶体管T3关闭,通过第三晶体管T3阻断公共信号线CK的信号传输至第一电极220,以锁持第一电极220的信号电位,第二扫描线G20输入低电位信号至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第二晶体管T2关闭,以锁持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为低电位信号,从而使得与驱动电极210的电位保持为B+(A’-A),实现了电润湿面板的低电位输入、高电位输出的功能,提升了电润湿面板的驱动能力。
可选地,在第二方向X上,扫描线组G1的第一扫描线G10和第二扫描线G20位于驱动电极210的两侧。可选地,驱动电极210采用氧化铟锡材料,第一电极220为金属材料。
图15是图12所述的电润湿面板沿E-E’的另一种剖面图,参考图11、图12和图15,可选的,其中,驱动单元200还包括第二电极230,第一电极220位于驱动电极210和第二电极230之间,第二电极230和驱动电极210电连接,第一电极220与第二电极230也形成第一电容C1’。
具体的,驱动单元200还包括位于驱动电极210和第二电极230之间的第二电极230,由于第二电极230和驱动电极210电连接,即第二电极230和驱动电极210具有相同的电位信号,从而第一电极220与第二电极230也形成第一电容C1’,第一电容C1’的设置有利于驱动电极210的电位被拉高,进一步提升了电润湿面板的驱动能力。
继续参考参考图11、图12和图15,可选的,电润湿面板还包括位于衬底基板100一侧的阵列层300和驱动电极层400,驱动电极层400位于阵列层300远离衬底基板100的一侧;阵列层300包括有源层301、栅极金属层M1和源漏极金属层M2;
驱动电极210位于驱动电极层400;
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位于栅极金属层M1,第一晶体管T1的源极和漏极、第二晶体管T2的源极和漏极、第三晶体管T3的源极和漏极均位于源漏极金属层M2;
第一电极220位于源漏极金属层M2,第二电极230位于栅极金属层M3。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图13、图14和图15仅是示意性画出与本实施例的技术内容相关的电润湿面板的膜层结构,但不仅限于此膜层结构,还可包括其他膜层,如绝缘层、平坦层等,本实施例不作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现有电润湿面板的膜层结构对本实施例的面板结构进行理解。本实施例的驱动电极层400可使用透明导电材料制作,例如铟锡氧化物半导体透明导电膜(Indium Tin Oxides,简称ITO),还可为其他透明导电材料,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图16是图11所述的电润湿面板沿H-H’的剖面图,图17是图16中第一驱动单元对应的驱动时序图,图18是图16中第二驱动单元对应的驱动时序图,参考图11和图16-图1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润湿面板的驱动方法,电润湿面板为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电润湿面板,驱动方法包括:通过改变相邻两个驱动单元200中数据线S接入的电位信号,使相邻两个驱动单元200中驱动电极210的电位信号不同,使电润湿面板上相邻两个驱动电极210之间形成电场,以驱动液滴在相邻两个驱动电极120上移动。
具体的,本实施例示例性的示出液滴在相邻两个驱动单元200(第一驱动单元200a、第二驱动单元200b)之间移动。
第一驱动单元200a中,在第一时段t1,与第一驱动单元200a电连接第一扫描线G10输入高电位信号至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第一晶体管T1导通,与第一驱动单元200a电连接的数据线S的高电位信号B通过第一晶体管T1传输至第一驱动电极210a,第一驱动电极210a的电位为B;与第一驱动单元200a电连接第二扫描线G20输入高电位信号至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第二晶体管T2导通,数据线S的高电位信号通过第二晶体管T2传输至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第三晶体管T3导通,公共信号线CK的低电位信号A通过第三晶体管T3传输至第一电极220a,此时第一驱动电极210a和第一电极220a之间的电位差值为B-A。
在第二时段t2,与第一驱动单元200a电连接第一扫描线G10输入低电位信号至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第一晶体管T1关闭,通过第一晶体管T1阻断第三信号输入端23的信号传输至第一驱动电极210a,以锁持第一驱动电极210a的信号电位;与第一驱动单元200a电连接第二扫描线G20继续输入高电位信号至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第二晶体管T2导通,与第一驱动单元200a电连接的数据线S的高电位信号通过第二晶体管T2传输至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第三晶体管T3导通,公共信号线CK的高电位信号A’通过第三晶体管T3传输至第一电极220a,由于A’>A,且由于第一电容C1的两端的电压差保持不变,因此第一驱动电极210a的电位被拉高至B+(A’-A);
在第三时段t3,与第一驱动单元200a电连接的数据线S输入低电位信号,第三信号输入端23的低电位信号通过第二晶体管T2传输至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第三晶体管T3关闭,通过第三晶体管T3阻断公共信号线CK的信号传输至第一电极220a,以锁持第一电极220a的信号电位,与第一驱动单元200a电连接第二扫描线G20输入低电位信号至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第二晶体管T2关闭,以锁持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为低电位信号,从而使得与第一驱动电极210a的电压保持为B+(A’-A)。
第二驱动单元200b中,在第一时间段t1和第二时间段t2,与第二驱动单元200b电连接的数据线S传输低电位信号A时,第二驱动电极210b的电压保持为A。
第一驱动电极210a和第二驱动电极210b之间形成穿过液滴的电场,液滴为导电性液体,从而液滴可从第二驱动电极210b上移动到第一驱动电极210a上。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清楚示意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图16的剖面图中仅示意性画出电润湿面板的部分膜层结构,具体可结合参考图13和图14理解电润湿面板的其他膜层结构。
本实施例的电润湿面板可以应用于基于介电润湿技术的微流控芯片上,通过相邻驱动单元200之间的电位差形成电场,从而借助电场作用,使液滴内部产生压强差和不对称形变,进而驱动液滴定向移动。本实施例的电润湿面板的驱动方法,可以使相邻两个驱动单元400之间的电位差足够大,从而可以提供液滴实现正常移动的较高的驱动电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本实施例的液滴为具有导电性的液体,包括成分单一的或者多成分组成的生物样品或者化学物质,本实施例以液滴带负电为例进行说明,液滴沿着电场线相反方向移动。本实施例仅是举例说明电润湿面板可以应用于需要较大驱动电压的微流控芯片上,但不仅限于此应用环境,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需要提供高电压驱动的结构中,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继续参考图11和图16,可选的,其中,两个驱动单元200中驱动电极210之间的电位信号差值范围为30V-60V。
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当电润湿面板可以应用于基于介电润湿技术的微流控芯片上时,液滴运动所需的正常驱动电压受很多制作工艺因素影响,每个芯片都有一个特定的正常驱动阈值,相邻驱动电极210上的电压值大于或者等于驱动阈值,才可以使液滴发生扭曲和移动,因此本实施例限定了相邻两个驱动单元200对应的驱动电极210之间的电位信号差值范围为30V-60V,使液滴能够在电润湿面板上正常移动。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电润湿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驱动电路,在第一时段,通过第一信号输入端输入信号控制第一模块的导通,通过第一模块将第三信号输入端的信号传输至第一电容的第一端,通过第二信号输入端输入信号控制第二模块的导通,通过第二模块将第三信号输入端的信号传输至第三模块,通过第三信号输入端输入信号控制第三模块的导通,从而通过第三模块将第四信号输入端的信号传输至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使此时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产生电压差;然后在第二时段,通过第一信号输入端输入信号控制第一模块的关闭,通过第一模块阻断第三信号输入端的信号传输至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以锁持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的信号电位,通过第三模块将此时的第四信号输入端的信号传输至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此时第四信号输入端的信号高于第一时段时第四信号输入端的信号,由于第一电容的两端的电压差保持不变,使得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的信号进一步升高;在第三时段,通过第二模块将第三信号输入端的信号传输至第三模块,通过第三信号输入端输入信号控制第三模块的关闭,通过第三模块阻断第四信号输入端的信号传输至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以锁持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的信号电位,从而使得与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的信号输出端输出高电位信号,从而实现驱动电路的低电压输入、高电压输出的功能,有利于升压电路的实现;并且本发明提供的驱动电路可以应用于微流控装置中,在微流控装置需要设置很多的驱动电极以同时进行大批量样品的化学微反应或者物质检测的时候,用于提供驱动信号的驱动芯片无需设置很多的信号通道,有利于减小驱动芯片的运算难度的同时,还能够提供足够高的驱动电压使液滴能够正常移动。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4)

1.一种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驱动电路包括升压单元和与所述升压单元电连接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第二信号输入端、第三信号输入端、第四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所述升压单元包括电连接的第一模块、第二模块、第三模块和第一电容;
所述第一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三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在第一时段,所述第一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三信号输入端的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在第二时段,所述第一模块用于阻断所述第三信号输入端的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以锁持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的信号电位;
所述第二模块包括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三信号输入端电连接;在所述第一时段、所述第二时段,所述第二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三信号输入端的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三模块,在第三时段,所述第二模块用于阻断所述第三信号输入端的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三模块;
所述第三模块包括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四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在所述第一时段、所述第二时段,所述第三模块用于将所述第四信号输入端的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使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的信号升高,在所述第三时段,所述第三模块用于阻断所述第四信号输入端的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以锁持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的信号电位;
其中,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信号输出端电连接,用于输出高电位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模块还包括第四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模块还包括第五晶体管,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
所述第三模块还包括第六晶体管,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为P型晶体管或N型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为N型晶体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稳压单元,所述稳压单元和所述升压单元电连接,用于稳定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的信号,使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保持高电位输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单元包括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
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用于稳定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的信号;
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三电容用于稳定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的信号。
6.一种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方法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第一时段,所述第一晶体管打开,所述第三信号输入端的信号B通过所述第一晶体管传输至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晶体管打开,所述第三信号输入端的信号通过所述第二晶体管传输至所述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打开,所述第四信号输入端的信号A通过所述第三晶体管传输至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使所述第一电容两端形成电压差(B-A);
第二时段,所述第一晶体管关闭,通过所述第一晶体管阻断所述第三信号输入端的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以锁持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的信号电位,所述第二晶体管打开,所述第三信号输入端的信号通过所述第二晶体管传输至所述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打开,所述第四信号输入端的信号A’通过所述第三晶体管传输至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使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的信号升高至(B+(A’-A));
第三时段,所述第二晶体管关闭,通过所述第二晶体管阻断所述第三信号输入端的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关闭,通过所述第三晶体管阻断所述第四信号输入端的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以锁持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的信号电位,使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的信号保持为(B+(A’-A)),并经所述信号输出端输出;其中,
0<A<B,0<A<A’。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时段,先关闭所述第三晶体管,接着将所述第四信号输入端的信号降至A,再关闭所述第二晶体管。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稳压单元,所述稳压单元和所述升压单元电连接,用于稳定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的信号,使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保持高电位输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稳压单元包括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用于稳定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的信号,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驱动方法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时段与所述第三时段之间的稳压时段,在所述稳压时段,所述稳压单元稳定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的信号,使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保持高电位输出。
10.一种电润湿面板,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衬底基板、多个扫描线组、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数据线和一条公共信号线;
所述扫描线组包括一条第一扫描线和一条第二扫描线,所述第一扫描线和所述第二扫描线均沿第二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为驱动电极,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为第一电极;
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扫描线电连接,所述第二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扫描线电连接,所述第三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数据线电连接,所述第四信号输入端与所述公共信号线电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润湿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驱动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驱动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也形成第一电容。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润湿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阵列层和驱动电极层,所述驱动电极层位于所述阵列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阵列层包括有源层、栅极金属层和源漏极金属层;
所述驱动电极位于所述驱动电极层;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位于所述栅极金属层,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均位于所述源漏极金属层;
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源漏极金属层,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栅极金属层。
13.一种电润湿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润湿面板为权利要求10-12任一项所述的电润湿面板,所述驱动方法包括:通过改变相邻两个驱动电路中数据线接入的电位信号,使相邻两个所述驱动电路中驱动电极的电位信号不同,使所述电润湿面板上相邻两个所述驱动电极之间形成电场,以驱动液滴在相邻两个所述驱动电极上移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润湿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相邻两个所述驱动电路中所述驱动电极之间的电位信号差值范围为30V-60V。
CN201910273082.XA 2019-04-04 2019-04-04 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电润湿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Active CN1101897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73082.XA CN110189710B (zh) 2019-04-04 2019-04-04 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电润湿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US16/458,054 US11366306B2 (en) 2019-04-04 2019-06-29 Driving circuit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nd electrowetting panel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73082.XA CN110189710B (zh) 2019-04-04 2019-04-04 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电润湿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89710A CN110189710A (zh) 2019-08-30
CN110189710B true CN110189710B (zh) 2021-12-17

Family

ID=67714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73082.XA Active CN110189710B (zh) 2019-04-04 2019-04-04 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电润湿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366306B2 (zh)
CN (1) CN1101897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87953A (zh) * 2019-10-29 2020-01-1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微流控基板和微流控装置
CN113674706B (zh) * 2021-08-30 2023-04-07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及其微流控面板
CN113674707B (zh) * 2021-08-31 2023-03-2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微流控基板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29708A (ja) * 2000-12-08 2003-01-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El表示装置
CN1412854A (zh) * 2001-10-10 2003-04-2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图像显示设备
CN102881256A (zh) * 2012-10-12 2013-01-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驱动电路、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像素驱动方法
CN103208246A (zh) * 2012-01-11 2013-07-17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暂存器及其方法
CN104064140A (zh) * 2014-06-09 2014-09-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107020A (zh) * 2015-01-08 2017-08-29 夏普生命科学(欧洲)有限公司 驱动有源矩阵ewod设备元件的方法、电路和有源矩阵ewod设备
CN108155626A (zh) * 2018-01-02 2018-06-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升压电路、其控制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593724A (zh) * 2018-04-25 2018-09-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电路、微流控结构及其驱动方法
CN109026653A (zh) * 2018-09-29 2018-12-18 瞬知(广州)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流控泵的输注异常状态检测及控制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64958B2 (en) 2012-08-24 2014-07-01 Gary Chorng-Jyh Wang High-voltage microfluidic droplets actuation by low-voltage fabrication technologies
CN103915074B (zh) 2014-03-31 2016-04-06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位寄存器单元、栅极驱动装置和显示面板
CN105797792B (zh) 2016-03-28 2017-12-12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数字微流控芯片上的低电压介质液滴驱动方法
US10304377B2 (en) * 2017-08-02 2019-05-28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Driving circuit for AMOLED display panel and AMOLED display panel
CN108889350B (zh) 2018-07-24 2021-04-02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一种微流体阵列控制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29708A (ja) * 2000-12-08 2003-01-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El表示装置
CN1412854A (zh) * 2001-10-10 2003-04-2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图像显示设备
CN103208246A (zh) * 2012-01-11 2013-07-17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暂存器及其方法
CN102881256A (zh) * 2012-10-12 2013-01-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驱动电路、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像素驱动方法
CN104064140A (zh) * 2014-06-09 2014-09-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107020A (zh) * 2015-01-08 2017-08-29 夏普生命科学(欧洲)有限公司 驱动有源矩阵ewod设备元件的方法、电路和有源矩阵ewod设备
CN108155626A (zh) * 2018-01-02 2018-06-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升压电路、其控制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593724A (zh) * 2018-04-25 2018-09-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电路、微流控结构及其驱动方法
CN109026653A (zh) * 2018-09-29 2018-12-18 瞬知(广州)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流控泵的输注异常状态检测及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366306B2 (en) 2022-06-21
US20200319449A1 (en) 2020-10-08
CN110189710A (zh) 2019-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89710B (zh) 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电润湿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10264960B (zh) 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10264961B (zh) 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US11654433B2 (en) Microfluidic chip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EP2570188B1 (en) Active matrix device for fluid control by electro-wetting and dielectrophoresis and method of driving
TWI612330B (zh) 用於高電壓液滴致動之裝置
CN110687953A (zh) 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微流控基板和微流控装置
JP2018508032A (ja) 酸化物半導体薄膜トランジスタに基づくgoa回路
CN109894169B (zh) 电润湿面板及其工作方法
US10621935B2 (en) HVA wiring method based on GOA circuit
CN113674706B (zh) 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及其微流控面板
CN107516505A (zh) 移位寄存器单元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面板
CN109926110B (zh) 芯片基板和微流控芯片
US20230063019A1 (en) Driving circuit, driving method and microfluidic substrate
CN114582293B (zh) 一种微流控有源矩阵驱动电路及微流控装置
CN109658874B (zh) 一种驱动装置及驱动方法、电润湿系统
WO2022227299A1 (zh) 一种微流控芯片
CN210279192U (zh) 一种数字微流控基板及数字微流控芯片
CN108257569A (zh) 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14677977B (zh) 一种基于反相器的微流控像素电路及芯片
CN117392933A (zh) 一种有源矩阵电路以及控制方法
CN115414973B (zh) 微流控装置的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及微流控装置
CN115400807B (zh) 微流控装置的驱动方法及微流控装置
CN114146736B (zh) 微流控装置及其驱动电路和驱动方法
CN115206403A (zh) 一种移位寄存器单元及数字微流控芯片驱动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