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85533A -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用具有对向设计结构的调温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用具有对向设计结构的调温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185533A CN110185533A CN201910559267.7A CN201910559267A CN110185533A CN 110185533 A CN110185533 A CN 110185533A CN 201910559267 A CN201910559267 A CN 201910559267A CN 110185533 A CN110185533 A CN 11018553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duction part
- valve
- thermosistor
- engine
- cooling syste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4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10000004907 glan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306 compon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358 core compon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50 mo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14—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 F01P7/16—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by thermostatic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mperature-Responsive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用具有对向设计结构的调温器,包括支架总成、阀座、阀门、感应部、传动部、弹性元件,支架总成与阀座连接,阀门固定在某一感应部上,阀门与阀座密封配合,传动部连接感应部,弹性元件一端与主支架配合,另一端与阀门配合,感应部包括第一感应部和第二感应部,第一感应部和第二感应部通过传动部连接且以相对方向设置,第二感应部固定在支架总成上。该发明技术方案保证了调温器的稳定开启,防止冷却液冲击阀门产生碰撞现象,缓解了发动机温度的波动,避免了发动机因温度过高造成拉缸故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温度控制领域,特别涉及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地为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用具有对向设计结构的调温器。
背景技术
调温器是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核心部件,由感应部件及其组件构成,通过调温器的调节可使发动机在理想温度下工作,对发动机寿命、燃油排放性能等有着重要影响,其发展受到汽车行业的高度重视。
现有蜡式调温器采用单感应部结构,当发动机温度升高时,调温器阀门打开,实现冷却液在冷却系统中的循环,通过冷却液的循环降低发动机温度。
在调温器阀门刚开启时,冷却液迅速流过阀门,此时打开的阀门会受到冷却液轴向冲击而使开启高度迅速减小,这种现象会影响冷却液的正常流量,造成短时间内冷却液流量不足现象,从而引起发动机温度较大波动,严重时轴向冲击力会使阀门迅速关闭,这时会发生短时间内阀门与阀座连续碰撞现象,造成调温器抖动异响,这种现象不但影响调温器寿命,还会引起发动机的抖动异响。
另外,单感应部结构的调温器在性能失效时,会造成发动机温度过高,造成拉缸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用具有对向设计结构的调温器,使调温器阀门在打开过程中,能够承受冷却液轴向冲击力,使调温器阀门不会产生较大位移,能够实现调温器阀门的平稳开启,避免了调温器阀门在开启过程中产生抖动异响,发动机不会产生较大温度波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用具有对向设计结构的调温器,包括支架总成、阀座、阀门、感应部、传动部、弹性元件,所述支架总成与阀座连接,所述阀门固定在某一所述感应部上,所述阀门与所述阀座密封配合,所述传动部连接感应部,所述弹性元件一端与所述主支架配合,另一端与所述阀门配合。
所述感应部包括第一感应部和第二感应部,所述第一感应部和第二感应部通过传动部连接且以相对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感应部通过弹性元件复位,所述第二感应部固定在所述支架总成上。
优选地,所述感应部内部含有热敏蜡,所述第一感应部的热敏蜡的感应温度与第二感应部的热敏蜡的感应温度不相同,以保证所处环境存在温差的两感应部能够同时开启,增强传动部的传动力,防止阀门打开时受水流冲击产生的轴向回弹。同样地,因感应部的作用是通过感知其周围环境温度,随环境温度的高低发生变化,从而传递动力给传动部,所以感应部的主要组成部件还可以是热双金属片或随温度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同属性材料组成的结构。
优选地,所述传动部由第一感应部的主推杆和第二感应部的副推杆组合构成;所述主推杆和副推杆的一端均为球面结构,减少端面磨损,推杆受力更加均匀。
优选地,所述支架总成包括主支架和副支架,所述主支架和副支架均与阀座连接,利于过程装配的实现。
优选地,所述弹性元件为螺旋形弹簧,所述螺旋形弹簧套设在第一感应部的外围,所述螺旋形弹簧一端连接阀门,另一端连接主支架的远离阀座一端。
优选地,所述主推杆与所述副推杆之间连接配合的方式为间隙配合。利于过程装配。
优选地,所述第二感应部的密封腔体内部底面与置于密封腔体内部的推杆一端之间在初始位置时具有间隙,该所述初始位置为本发明产品各部件在未工作状态下的位置,增大推杆底部受力 ,实现传动部的快速响应。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感应部的密封腔体内部底面与置于密封腔体内部的推杆一端之间在初始位置时的间隙距离不小于2mm,提高调温器产品的可装配性。
优选地,所述感应部包括密封腔体、压盖、热敏蜡、密封件;所述密封腔体为金属腔体;所述密封件可以是胶管、密封圈、平垫的一种或是组合。
另一种优选方案,第一感应部、第二感应部、传动部均至少可有一套。
本发明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当调温器阀门开启过程中,传动部的作用力抵消了冷却液对阀门轴向冲击力的影响,保证了调温器阀门的稳定开启,防止了调温器阀门开启后受冷却液冲击产生较大位移现象,防止了调温器阀门受冷却液冲击与阀座产生碰撞现象,缓解了发动机温度的波动,同时该发明一侧感应部失效后,另一感应部可继续工作,避免发动机因温度过高造成拉缸故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采用本发明调温器产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调温器产品的剖视图;
图中标记如下:01、第二感应部;02、副支架;03、阀门;04、阀座;05、主支架;06、第一感应部;07、弹性元件; 0101、第二感应部腔体;0102、第二感应部热敏蜡;0103、副推杆;0104、胶圈;0105、平垫;0106、第二感应部压盖;0601、主推杆;0602、第一感应部压盖;0603、密封圈;0604、胶管;0605、第一感应部热敏蜡;0606、第一感应部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用具有对向设计结构的调温器,包括阀座04、与阀座04铆接在一起的主支架05、副支架02,置于阀座04与主支架05构成的空间内的弹性元件07、套设于弹性元件07内的第一感应部腔体0606、固定于第一感应部腔体0606上的阀门03、置于第一感应部腔体0606内部的第一感应部热敏蜡0605、设置于第一感应部热敏蜡0605形成的腔体内部的胶管0604、设置于胶管0604与第一感应部压盖0602之间的密封圈0603、铆接于第一感应部腔体0606上的第一感应部压盖0602、贯穿于第一感应部压盖0602与密封圈0603与胶管0604之间的主推杆0601,固定于副支架02上的第二感应部01、置于第二感应部腔体0101内部的第二感应部热敏蜡0102、设置于第二感应部热敏蜡0102与第二感应部压盖0106之间的胶圈0104、铆接于第二感应部腔体0101上的第二感应部压盖0106、设置于胶圈0104与第二感应部压盖0106之间的平垫0105,贯穿于第二感应部压盖0106与胶圈0104与第二感应部热敏蜡0102之间的副推杆0103。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感应部06装配在冷却液温度高的区域,第二感应部01装配在冷却液温度低的区域,第一感应部热敏蜡0605的感应温度高于第二感应部热敏蜡0102的感应温度,产品工作时,冷却液从第一感应部06方向流向第二感应部01。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当发动机温度升高时,冷却液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加热第一感应部腔体0606,第一感应部腔体0606将热量传递给第一感应部热敏蜡0605,第一感应部热敏蜡0605受热膨胀挤压胶管0604,使胶管0604内腔收缩挤压主推杆0601,主推杆0601将作用力传递给副推杆0103,因第二感应部腔体0101限制了副推杆0103的移动空间,所以主推杆0601受挤压后克服弹性元件07的弹力带动第一感应部06和阀门03向下运动,实现阀门03开启,同时由于调温器本身金属部件导热和冷却管路导热的作用,第二感应部腔体0101温度也会逐渐升高,内部第二感应部热敏蜡0102提前预热,当阀门03开启后,高温冷却液从第一感应部06流向第二感应部01,第二感应部01吸收的热量迅速增加,第二感应部腔体0101将热量传递给第二感应部热敏蜡0102,第二感应部热敏蜡0102受热膨胀挤压副推杆0103,第二感应部01内部压强逐渐增大,对副推杆0103的作用力逐渐增加,当第二感应部01内部压强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副推杆0103推动主推杆0601克服弹性元件07弹力带动阀门03继续向下运动,此时副推杆0103受第二感应部热敏蜡0102挤压产生的作用力克服了阀门03受到的冷却液冲击力的影响,在第一感应部06与第二感应部01的共同作用下阀门03稳定开启,冷却液通过阀门03在冷却系统中形成循环流动,从而实现了对发动机的降温。
当第一感应部06或者第二感应部01失效时,未失效的一部分将继续工作,保证发动机冷却系统温控功能。
Claims (6)
1.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用具有对向设计结构的调温器,包括支架总成、阀座、阀门、感应部、传动部、弹性元件,所述支架总成与阀座连接,所述阀门固定在某一所述感应部上,所述阀门与所述阀座密封配合,所述传动部连接感应部,所述弹性元件一端与所述主支架配合,另一端与所述阀门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部包括第一感应部和第二感应部,所述第一感应部和第二感应部通过传动部连接且以相对方向设置,所述支架总成包括主支架和副支架,所述主支架和副支架均与阀座连接,所述第二感应部固定在所述支架总成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用具有对向设计结构的调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部内含有热敏蜡,第一感应部的热敏蜡的感应温度与第二感应部的热敏蜡的感应温度不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用具有对向设计结构的调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由第一感应部的主推杆和第二感应部的副推杆组合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用具有对向设计结构的调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推杆和副推杆的一端均为球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用具有对向设计结构的调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推杆与所述副推杆之间连接配合的方式为间隙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用具有对向设计结构的调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感应部的腔体内部底面与置于其内部的传动部的一端之间在初始位置时具有间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559267.7A CN110185533B (zh) | 2019-06-26 | 2019-06-26 |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用具有对向设计结构的调温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559267.7A CN110185533B (zh) | 2019-06-26 | 2019-06-26 |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用具有对向设计结构的调温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185533A true CN110185533A (zh) | 2019-08-30 |
CN110185533B CN110185533B (zh) | 2024-06-21 |
Family
ID=67723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559267.7A Active CN110185533B (zh) | 2019-06-26 | 2019-06-26 |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用具有对向设计结构的调温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185533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25074A (zh) * | 2019-12-05 | 2020-03-27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节温器结构及发动机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20007806A1 (en) * | 2000-07-17 | 2002-01-24 | Jean-Pierre Chamot | Driven proportional-control thermostatic device with back-up thermostatic element |
KR20060117670A (ko) * | 2005-05-13 | 2006-11-17 | 고려전자주식회사 | 차량용 서모스탯 |
CN210289909U (zh) * | 2019-06-26 | 2020-04-10 | 曲阜天博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用具有对向设计结构的调温器 |
-
2019
- 2019-06-26 CN CN201910559267.7A patent/CN11018553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20007806A1 (en) * | 2000-07-17 | 2002-01-24 | Jean-Pierre Chamot | Driven proportional-control thermostatic device with back-up thermostatic element |
KR20060117670A (ko) * | 2005-05-13 | 2006-11-17 | 고려전자주식회사 | 차량용 서모스탯 |
CN210289909U (zh) * | 2019-06-26 | 2020-04-10 | 曲阜天博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用具有对向设计结构的调温器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25074A (zh) * | 2019-12-05 | 2020-03-27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节温器结构及发动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185533B (zh) | 2024-06-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683590B1 (ko) | 중공 포핏 밸브 | |
US8534063B2 (en) | Control valve for a stirling engine | |
US9541211B2 (en) | Thermoregulator and thermoregulator component | |
CN202867681U (zh) | 叶片式减震器 | |
CN110185533A (zh) |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用具有对向设计结构的调温器 | |
JP4719139B2 (ja) | 中空バルブ | |
CN210289909U (zh) |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用具有对向设计结构的调温器 | |
CN201206481Y (zh) | 发动机气门间隙自动补偿摇臂 | |
US10151224B2 (en) | Thermostat and component of an oil circuit | |
CN205400915U (zh) | 一种摩托车水冷发动机缸体 | |
JP2002285808A (ja) | ラッシュアジャスタ | |
JP2002285807A (ja) | ラッシュアジャスタ | |
CN203655467U (zh) | 用于斯特林发动机的活塞组件 | |
CN101245820B (zh) | 阻尼器 | |
CN203979481U (zh) | 一种球阀 | |
CN106438080A (zh) | 复合式气缸体 | |
CN220869954U (zh) | 磁流变减震导向器油封 | |
CN218236342U (zh) | 一种温控阀及变速器温控系统 | |
US10323603B2 (en) | Free piston stirling engine that limits overstroke | |
CN210830660U (zh) | 一种笼式调节阀 | |
CN210919255U (zh) | 一种带新型水套垫片的柴油机气缸体 | |
CN104675555A (zh) | 用于斯特林发动机的活塞组件 | |
CN220980373U (zh) | 一种高温硬密封球阀 | |
CN218408274U (zh) | 一种履带车辆减震器 | |
KR102089778B1 (ko) | 전자식 서모스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Inventor after: Li Rongzhong Inventor after: Chen Dekai Inventor after: Lv Peng Inventor after: Lv Yawei Inventor before: Li Rongzhong Inventor before: Kong Min Inventor before: Chen Dekai Inventor before: Lv Peng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