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78400B -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和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和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78400B
CN110178400B CN201880006058.3A CN201880006058A CN110178400B CN 110178400 B CN110178400 B CN 110178400B CN 201880006058 A CN201880006058 A CN 201880006058A CN 110178400 B CN110178400 B CN 1101784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si report
csi
setting
report
sem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0605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78400A (zh
Inventor
横枕一成
山田升平
坪井秀和
高桥宏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G Innovation Co Ltd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G Innovation Co Ltd,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FG Innovatio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1784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784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784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784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7Scheduling of signalling, e.g. occurrence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6Channel coefficients, e.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终端装置,该终端装置具备发送部,在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和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针对特定的小区组的某个相同的时间区间发生的情况下,该发送部在该时间区间仅发送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半持久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和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针对特定的小区组的某个相同的时间区间发生的情况下,该发送部在该时间区间仅发送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并且在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和半持久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针对特定的小区组的某个相同的时间区间发生的情况下,该发送部在该时间区间仅发送半持久信道状态信息报告。

Description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和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站装置、终端装置、通信方法和集成电路。
本申请对2017年2月1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7-016697号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面向第五代蜂窝系统的无线接入方式以及无线网络技术,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The 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中,对LTE(Long 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Advanced Pro(LTE的扩展标准即LTE-A Pro)以及NR(New Radiotechnology:新无线技术)进行了技术研究以及标准制定(非专利文献1)。
在第五代蜂窝系统中,作为服务的假定场景,请求了以下三个场景:实现高速/大容量传输的eMBB(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移动宽带增强)、实现低延迟/高可靠性通信的URLLC(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超可靠超低时延通信)、IoT(Intemet of Things:物联网)等机器型设备大量连接的mMTC(massive Machine TypeCommunication:大规模机器类通信)。
在NR中,正在对大规模(massive)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的技术进行研究,其中所述大规模MIMO使用高频率的多个天线元件通过波束成形增益来确保覆盖范围(非专利文献2、非专利文献3、非专利文献4)。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RP-161214,NTT DOCOMO,“Revision of SI:Study on New RadioAccess Technology”,2016年6月
非专利文献2:R1-162883,Nokia,Alcatel-Lucent ShanghaiBell,“Basicprinciples for the 5G 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2016年4月
非专利文献3:R1-162380,Intel Corporation,“Overview of antennatechnology for new radio interface”,2016年4月
非专利文献4:R1-163215,Ericsson,“Overview of NR”,2016年4月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如上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装置和终端装置高效地提供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和集成电路。
技术方案
(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方案采用了如下的方案。即,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终端装置具备:接收部,接收设定进行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和/或半持久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以及发送部,发送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和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针对特定的小区组的某个相同的时间区间发生的情况下,所述发送部在该时间区间仅发送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半持久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和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针对特定的小区组的某个相同的时间区间发生的情况下,所述发送部在该时间区间仅发送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和半持久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针对特定的小区组的某个相同的时间区间发生的情况下,所述发送部在该时间区间仅发送半持久信道状态信息报告。
(2)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基站装置为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具备:发送部,发送设定进行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和/或半持久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以及接收部,接收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和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针对特定的小区组的某个相同的时间区间发生的情况下,所述接收部在该时间区间仅接收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半持久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和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针对特定的小区组的某个相同的时间区间发生的情况下,所述接收部在该时间区间仅接收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和半持久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针对特定的小区组的某个相同的时间区间发生的情况下,所述接收部在该时间区间仅接收半持久信道状态信息报告。
(3)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通信方法为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的通信方法,该终端装置具备:接收单元,接收设定进行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和/或半持久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以及发送单元,发送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和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针对特定的小区组的某个相同的时间区间发生的情况下,所述发送单元在该时间区间仅发送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半持久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和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针对特定的小区组的某个相同的时间区间发生的情况下,所述发送单元在该时间区间仅发送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和半持久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针对特定的小区组的某个相同的时间区间发生的情况下,所述发送单元在该时间区间仅发送半持久信道状态信息报告。
(4)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通信方法为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的通信方法,发送设定进行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和/或半持久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接收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和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针对特定的小区组的某个相同的时间区间发生的情况下,在该时间区间仅接收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半持久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和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针对特定的小区组的某个相同的时间区间发生的情况下,在该时间区间仅接收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和半持久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针对特定的小区组的某个相同的时间区间发生的情况下,在该时间区间仅接收半持久信道状态信息报告。
(5)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集成电路为安装于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的集成电路,具备:接收单元,接收设定进行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和/或半持久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以及发送单元,发送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和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针对特定的小区组的某个相同的时间区间发生的情况下,所述发送单元在该时间区间仅发送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半持久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和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针对特定的小区组的某个相同的时间区间发生的情况下,所述发送单元在该时间区间仅发送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和半持久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针对特定的小区组的某个相同的时间区间发生的情况下,所述发送单元在该时间区间仅发送半持久信道状态信息报告。
(6)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集成电路为安装于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的集成电路,具备:发送单元,发送设定进行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和/或半持久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以及接收单元,接收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和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针对特定的小区组的某个相同的时间区间发生的情况下,所述接收单元在该时间区间仅接收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半持久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和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针对特定的小区组的某个相同的时间区间发生的情况下,所述接收单元在该时间区间仅接收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和半持久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针对特定的小区组的某个相同的时间区间发生的情况下,所述接收单元在该时间区间仅接收半持久信道状态信息报告。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基站装置和终端装置能高效地进行通信。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念的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下行链路时隙的概略构成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3是表示子帧、时隙、迷你时隙在时域上的关系的图。
图4是表示时隙或子帧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5是表示波束成形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1的构成的概略框图。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3的构成的概略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念图。在图1中,无线通信系统具备终端装置1A~1C以及基站装置3。以下,也将终端装置1A~1C称为终端装置1。
终端装置1也可以称为用户终端、移动站装置、通信终端、移动设备、终端、UE(UserEquipment:用户设备)、MS(Mobile Station:移动站)。基站装置3也可以被称为无线基站装置、基站、无线基站、固定站、NB(NodeB)、eNB(evolvedNodeB:演进节点B)、BTS(BaseTransceiver Station:基站收发站)、BS(Base Station:基站)、NRNB(NRNode B)、NNB、TRP(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收发点)、gNB。
在图1中,在终端装置1与基站装置3之间的无线通信中,可以使用包括循环前缀(CP:Cyclic Prefix)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单载波频分复用(SC-FDM:Single-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离散傅里叶变换扩频OFDM(DFT-S-OFDM: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Spread OFDM)以及多载波码分复用(MC-CDM:Multi-Carrier CodeDivisionMultiplexing)。
此外,在图1中,在终端装置1与基站装置3之间的无线通信中,也可以使用通用滤波器多载波(UFMC:Universal-Filtered Multi-Carrier)、滤波OFDM(F-OFDM:FilteredOFDM)、加窗OFDM(Windowed OFDM)以及滤波器组多载波(FBMC:Filter-Bank Multi-Carrier)。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将OFDM作为传输方式,用OFDM符号进行了说明,但使用了上述其他传输方式的情况也包括在本发明的一个方案中。
此外,在图1中,在终端装置1与基站装置3之间的无线通信中,也可以不使用CP,或者使用进行了零填充的上述传输方式来代替CP。此外,CP、零填充可以附加于前方和后方这两方。
在图1中,在终端装置1与基站装置3之间的无线通信中,可以使用包括循环前缀(CP:Cyclic Prefix)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单载波频分复用(SC-FDM:Single-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离散傅里叶变换扩频OFDM(DFT-S-OFDM: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Spread OFDM)以及多载波码分复用(MC-CDM:Multi-Carrier Code DivisionMultiplexing)。
在图1中,在终端装置1与基站装置3的无线通信中,使用以下的物理信道。
·PBCH(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物理广播信道)
·PCCH(Physical Control CHannel:物理控制信道)
·PSCH(Physical Shared CHannel:物理共享信道)
PBCH用于广播重要信息块(MIB:Master Information Block(主信息块)、EIB:Essential Information Block(重要信息块)、BCH:Broadcast Channel(广播信道)),所述重要信息块包括终端装置1所需的重要的系统信息。
PCCH在上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从终端装置1向基站装置3的无线通信)的情况下,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在此,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可以包括用于表示下行链路的信道的状态的信道状态信息(CSI:Channel StateInformation)。此外,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可以包括用于请求UL-SCH资源的调度请求(SR:Scheduling Request)。此外,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可以包括HARQ-ACK(Hybrid AutomaticRepeatrequest ACKnowledgemen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肯定应答)。HARQ-ACK可以表示针对下行链路数据(Transport block(传输块)、Medium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DataUnit:MAC PDU(媒体接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Downlink-Shared Channel:DL-SCH(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HARQ-ACK。
此外,在下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从基站装置3向终端装置1的无线通信)的情况下,用于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在此,对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定义一个或多个DCI(可以称为DCI格式)。即,针对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字段被定义为DCI,并被映射至信息位。
例如,作为DCI,也可以定义包括表示被调度的PSCH中所包括的信号是下行链路的无线通信还是上行链路的无线通信的信息的DCI。
例如,作为DCI,也可以定义包括表示被调度的PSCH中所包括的下行链路的发送时段的信息的DCI。
例如,作为DCI,也可以定义包括表示被调度的PSCH中所包括的上行链路的发送时段的信息的DCI。
例如,作为DCI,也可以定义包括表示对被调度的PSCH发送HARQ-ACK的定时(例如,从PSCH中所包括的最后一个符号到HARQ-ACK发送为止的符号数)的信息的DCI。
例如,作为DCI,也可以定义包括表示被调度的PSCH中所包括的下行链路的发送时段、间隔以及上行链路的发送时段的信息的DCI。
例如,作为DCI,也可以定义用于调度一个小区中的一个下行链路的无线通信PSCH(一个下行链路传输块的发送)的DCI。
例如,作为DCI,也可以定义用于调度一个小区中的一个上行链路的无线通信PSCH(一个上行链路传输块的发送)的DCI。
在此,在PSCH中包括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的情况下,DCI中包括与PSCH的调度有关的信息。在此,也将针对下行链路的DCI称为下行链路授权(downlink grant)或下行链路分配(downlink assignment)。在此,也将针对上行链路的DCI称为上行链路授权(uplinkgrant)或上行链路分配(Uplink assignment)。
PSCH用于发送来自媒体接入(MAC:Medium Access Control)的上行链路数据(UL-SCH:Uplink Shared CHannel)或下行链路数据(DL-SCH:Downlink Shared CHannel)。此外,在下行链路的情况下,也用于发送系统信息(SI:System Information)、随机接入响应(Random Access Response:RAR)等。在上行链路的情况下,也可以用于与上行链路数据同时发送HARQ-ACK和/或CSI。此外,也可以仅用于发送CSI或仅发送HARQ-ACK以及CSI。即,也可以仅用于发送UCI。
在此,基站装置3和终端装置1在上层(higher layer)交换(收发)信号。例如,基站装置3和终端装置1可以在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层收发RRC信令(也称为RRC message:Radio Resource Control message(无线资源控制消息)、RRCinformation:Radio Resource Control information(无线资源控制信息))。此外,基站装置3和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层收发MAC控制元素。在此,也将RRC信令和/或MAC控制元素称为上层信号(higher layer signaling)。
PSCH可以用于发送RRC信令以及MAC控制元素。在此,从基站装置3发送的RRC信令可以是对小区内的多个终端装置1的共用信令。此外,从基站装置3发送的RRC信令也可以是对某个终端装置1专用的信令(也称为dedicated signaling:专用信令)。即,也可以使用专用信令来向某个终端装置1发送终端装置特有(UE特定)的信息。PSCH也可以置于上行链路,用于发送UE的能力(UE Capability)。
需要说明的是,PCCH以及PSCH在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中使用同一称呼,但也可以在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中定义不同的信道。
例如,下行链路的共享信道可以被称为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Downlink Shared Channel)。此外,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也可以被称为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此外,下行链路的控制信道也可以被称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上行链路的控制信道也可以被称为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Channel)。
在图1中,在下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使用以下的下行链路物理信号。在此,下行链路物理信号不用于发送从上层输出的信息,但由物理层使用。
·同步信号(Synchronization signal:SS)
·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RS)
同步信号可以包括主同步信号(PSS: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和辅同步信号(SSS)。可以使用PSS和SSS来检测小区ID。
同步信号用于供终端装置1获取下行链路的频域以及时域的同步。在此,同步信号可以用于供终端装置1选择由基站装置3进行的预编码或波束成形中的预编码或波束。
参考信号用于供终端装置1进行物理信道的传输路径补偿。在此,参考信号也可以用于供终端装置1计算出下行链路的CSI。此外,参考信号可以用于细同步(Finesynchronization),所述细同步为能实现无线参数、子载波间隔等参数集、FFT的窗口同步等程度的细同步。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以下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中的任一个或多个。
·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解调参考信号)
·CSI-RS(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PTRS(Phase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相位跟踪参考信号)
·MRS(Mobility Reference Signal:移动参考信号)
DMRS用于解调调制信号。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DMRS中定义用于解调PBCH的参考信号和用于解调PSCH的参考信号这两种,可以将两者称为DMRS。CSI-RS用于信道状态信息(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的测量以及波束管理。PTRS用于通过终端的移动等来跟踪相位。MRS可以用于测量来自多个基站装置的接收质量,所述多个基站装置用于切换。此外,也可以在参考信号中定义用于补偿相位噪声的参考信号。
将下行链路物理信道和/或下行链路物理信号统称为下行链路信号。将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和/或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统称为上行链路信号。将下行链路物理信道和/或上行链路物理信道统称为物理信道。将下行链路物理信号和/或上行链路物理信号统称为物理信号。
BCH、UL-SCH以及DL-SCH为传输信道。将在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um AccessControl)层中使用的信道称为传输信道。也将在MAC层中使用的传输信道的单位称为传输块(TB:transport block)和/或MAC PDU(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在MAC层中按每个传输块来进行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的控制。传输块是MAC层转发(deliver)至物理层的数据的单位。在物理层中,传输块映射至码字,并按每个码字来进行编码处理。
此外,参考信号可以用于无线资源测量(RRM:Radio Resource Measurement)。此外,参考信号可以用于波束管理。
波束管理可以是用于将发送装置(在下行链路的情况下为基站装置3,在上行链路的情况下为终端装置1)中的模拟和/或数字波束与接收装置(在下行链路的情况下为终端装置1,在上行链路的情况下为基站装置3)中的模拟和/或数字波束的方向性匹配来获得波束增益的基站装置3和/或终端装置1的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波束管理也可以包括下述的过程。
·波束选择(Beam selection)
·波束细化(Beam refinement)
·波束恢复(Beam recovery)
例如,波束选择可以是在基站装置3与终端装置1之间的通信中选择波束的过程。此外,波束细化可以是进一步选择增益高的波束或者通过终端装置1的移动来变更最优的基站装置3与终端装置1之间的波束的过程。波束恢复可以是在基站装置3与终端装置1之间的通信中,在由于遮蔽物、人的通过等产生的堵塞而导致通信链路的质量降低时重选波束的过程。
例如,在终端装置1的选择基站装置3的发送波束时可以使用CSI-RS,也可以使用准共址(QCL:Quasi Co-Location)假定。
如果可以根据输送另一方的天线端口中的某个符号的信道推测出输送某个天线端口中的某个符号的长区间特性(Long Term Property),则认为两个天线端口为QCL。信道的长区间特性包括:延迟扩展(delay spread)、多普勒扩展(Doppler spread)、多普勒频移(Doppler shift)、平均增益以及平均延迟中的一个或多个。例如,在天线端口1和天线端口2为与平均迟延相关的QCL的情况下,意味着可以根据天线端口1的接收定时推测出天线端口2的接收定时。
该QCL也可以扩展至波束管理。因此,扩展至空间的QCL也可以重新进行定义。例如,作为空间的QCL假定中的信道的长区间特性(Long term property),可以是无线链路或者信道中的到来角(AoA(Angle of Arrival:到达角)、ZoA(Zenith angle of Arrival:到达天顶角)等)和/或角度扩展(Angle Spread,例如ASA(Angle Spread of Arrival:到达角度扩展)、ZSA(Zenith angle Spread of Arrival:到达天顶角扩展))、送出角(AoD(离开角)、ZoD等)或其角度扩展(Angle Spread,例如ASD(Angle Spread of Departure:偏离角扩展)、ZSS(Zenith angle Spread of Departure:偏离天顶角扩展))、空间相关性(Spatial Correlation)。
根据该方法,可以根据空间的QCL假定和无线资源(时间和/或频率)来定义与波束管理等价的基站装置3、终端装置1的动作来作为波束管理。
以下,对子帧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称为子帧,但也可以称为资源单元、无线帧、时间区间、时间间隔等。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下行链路时隙的概略构成的一个示例的图。各无线帧的长度为10ms。此外,各无线帧由10个子帧以及X个时隙构成。就是说,一个子帧的长度为1ms。各时隙由子载波间隔来定义时间长度。例如,在OFDM符号的子载波间隔为15kHz、为NCP(Normal Cyclic Prefix:常规循环前缀)的情况下,X=7或者X=14,分别为0.5ms以及1ms。此外,在子载波间隔为60kHz的情况下,X=7或者X=14,分别为0.125ms以及0.25ms。图2将X=7的情况作为一个示例进行示出。需要说明的是,在X=14的情况下也同样能进行扩展。此外,上行链路时隙可以同样进行定义,下行链路时隙和上行链路时隙也可以分别进行定义。
在各时隙中发送的信号或物理信道可以通过资源网格来表现。通过多个子载波和多个OFDM符号来定义资源网格。构成一个时隙的子载波的个数分别取决于小区的下行链路以及上行链路的带宽。将资源网格内的各元素称为资源元素。资源元素可以使用子载波的编号和OFDM符号的编号来识别。
资源块用于表现某个物理下行链路信道(PDSCH等)或者是上行链路信道(PUSCH等)的资源元素的映射。资源块中定义有虚拟资源块和物理资源块。首先,某个物理上行链路信道映射至虚拟资源块。之后,虚拟资源块映射至物理资源块。在时隙中所包括的OFDM符号数X=7、NCP的情况下,通过时域上7个连续的OFDM符号和频域上12个连续的子载波来定义一个物理资源块。就是说,一个物理资源块由(7×12)个资源元素构成。在ECP(ExtendedCP:扩展CP)的情况下,例如通过时域上6个连续的OFDM符号和频域上12个连续的子载波来定义一个物理资源块。就是说,一个物理资源块由(6×12)个资源元素构成。此时,一个物理资源块在时域上对应于一个时隙,在为15kHz的子载波间隔的情况下,在频域上对应于180kHz(60kHz的情况下为720kHz)。物理资源块在频域上从0开始标注编号。
接着,对子帧、时隙、迷你时隙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子帧、时隙、迷你时隙在时域上的关系的图。如图3所示,定义了三种时间单元。无论子载波间隔如何,子帧均为1ms,时隙中所包括的OFDM符号数为7或14,时隙长度根据子载波间隔而不同。在此,在子载波间隔为15kHz的情况下,在一个子帧中包括14个OFDM符号。因此,对于时隙长,当将子载波间隔设为Δf(kHz)时,则构成一个时隙的OFDM符号数为7的情况下,时隙长度可以由0.5/(Δf/15)ms来定义。在此,Δf可以通过子载波间隔(kHz)来定义。此外,在构成一个时隙的OFDM符号数为7的情况下,时隙长度可以通过1/(Δf/15)ms来定义。在此,Δf可以通过子载波间隔(kHz)来定义。而且,在将时隙中所包括的OFDM符号数设为X时,时隙长度可以由X/14/(Δf/15)ms来定义。
迷你时隙(也可以称为子时隙)是由少于时隙中所包括的OFDM符号数的OFDM符号构成的时间单元。图3将迷你时隙由2个OFDM符号构成的情况作为一个示例进行示出。迷你时隙内的OFDM符号也可以与构成时隙的OFDM符号定时一致。需要说明的是,调度的最小单位可以为时隙或迷你时隙。此外,
图4是表示时隙或子帧的一个示例的图。在此,将在子载波间隔15kHz中时隙长度为0.5ms的情况作为示例来示出。在图4中,D表示下行链路,U表示上行链路。如图4所示,在某个时间区间内(例如,在系统中必须对一个UE分配的最小的时间区间),可以包括:
·下行链路部分(持续时间)
·间隔
·上行链路部分(持续时间)中的一个或多个。
图4的(a)是在某个时间区间(例如,可以称为能分配给一个UE的时间资源的最小单位或时间单位等。此外,也可以将时间资源的最小单位集束多个称为时间单位)全部用于下行链路发送的示例,在图4的(b)中是在第一个的时间资源中例如经由PCCH进行上行链路的调度,经由用于PCCH的处理延迟、从下行到上行的切换时间以及发送信号的生成的间隔来发送上行链路信号。在图4(c)中,在第一个的时间资源中用于下行链路的PCCH和/或下行链路的PSCH的发送,经由用于处理迟延以及下行到上行的切换时间、发送信号的生成的间隔来用于发送PSCH或PCCH。在此,作为一个示例,上行链路信号可以用于HARQ-ACK和/或CSI、即UCI的发送。在图4(d)中,在第一个的时间资源中用于下行链路的PCCH和/或下行链路的PSCH的发送,经由用于处理迟延以及从下行到上行的切换时间、发送信号的生成的间隔来发送上行链路的PSCH和/或PCCH。在此,作为一个示例,上行链路信号可以用于上行链路数据、即UL-SCH的发送。图4的(e)是所有用于上行链路发送(上行链路的PSCH或PCCH)的示例。
上述的下行链路部分、上行链路部分可以与LTE同样由多个OFDM符号构成。
图5是表示波束成形的一个示例的图。多个天线元件连接于一个发送单元(TXRU:Transceiver unit)10,通过每个天线元件的移相器11来控制相位,并由天线元件12来发送,由此能将波束引导至相对于发送信号的任意方向。典型的是,可以将TXRU定义为天线端口,也可以在终端装置1中仅定义天线端口。由于能通过控制移相器11将方向性引导至任意的方向,因此基站装置3能使用增益高的波束与终端装置1进行通信。
终端装置3为了测量无线链路的质量而进行RRC层的测量(例如RRM测量)。此外,终端装置3进行物理层的CSI测量。终端装置3在RRC层发送RRC层的测量报告,在物理层发送物理层的CSI报告。
对于CSI报告,在下行链路的情况下,将终端装置1测量出的CSI上报给基站装置3。因此,基站装置3对终端装置1设定一个或多个CSI报告设定(CSI reporting setting(s))。CSI报告设定中可以包括下述的设定。
·时间方向上的动作(发送方法)
·频域上的粒度
·CSI的类型
时间方向上的动作可以表示称为非周期性(Aperiodic,也可以称为one-shot(单触发))、半持久、周期性(Periodic)的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
频域上的粒度例如可以是计算PMI、CQI时的粒度。例如,可以表示所测量的带宽中所包括的所有资源块中的一个宽带PMI、宽带CQI。例如,可以表示测量比所测量的频带内更窄的子带和/或部分频带PMI、子带和/或部分频带CQI的资源块数(部分频带和/或资源块组内的资源块数)。
对于CSI的类型,例如可以表示上报CQI/PMI/RI/CRI中的任一个或多个中的哪个CSI作为所上报的CSI的CSI的类型。此外,作为CSI的类型,可以表示是否反馈包括由码本表现的PMI的CSI(类型1),或称为模拟反馈、粒度更高的码本和/或信道矩阵和/或信道的共分散矩阵这样的扩张后的CSI(类型2)的CSI类型。
RS(例如CSI-RS)在用于测量CSI的参考信号的假定中使用。因此,基站装置3对终端装置1设定一个或多个RS设定(RS setting(s))。RS设定中可以包括下述的设定。
·时间方向上的动作(发送方法)
·资源
·参考信号的类型
时间方向上的动作可以表示称为非周期性(Aperiodic)、半持久、周期性(Periodic)的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
资源可以表示在时间和/或频率上映射的资源元素和/或OFDM符号。此外,在为半持久、周期性的发送的情况下,可以表示周期、CSI-RS的发送间隔(例如微秒单位、时隙单位、OFDM符号单位等)。需要说明的是,CSI-RS的资源也可以由映射这些信息的索引(或ID)来表示。
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在周期性、半持久、非周期性中的任一种中潜在地发送的参考信号的周期、子帧偏移和/或时隙偏移也可以包括在上述任一种的RS设定内的设定中。
参考信号的类型例如也可以表示是否将CSI-RS以外的参考信号(例如DMRS)设为CSI测量用参考信号。当然,在只有CSI-RS为CSI测量用参考信号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包括该设定。
对于CSI的测量,用于供终端装置1测量CSI。因此,基站装置3对终端装置1设定一个或多个CSI测量设定(CSI measurement setting(s))。CSI测量设定中可以包括下述的设定。
·一个CSI报告的设定(一个或多个CSI报告设定中的一个设定或表示该设定的索引)
·一个RS设定(一个或多个RS设定中的一个设定或表示该设定的索引)
·所参考的传输方式(transmission mode)
一个CSI报告的设定可以表示在某个CSI测量设定中,用于上报通过该CSI测量设定测量出的CSI的设定或表示该CSI报告设定的索引。
一个RS设定可以表示在某个CSI设定中,用于该CSI测量设定的参考信号的设定或表示该设定的索引。
此外,CSI报告设定也可以是将该CSI报告设定中所包括的CSI报告设定以及RS设定的索引与一个CSI报告设定的索引建立关联的设定。
所参考的传输方式可以表示在某个CSI测量设定中,在该进行CSI测量时假定的传输方式和/或MIMO方式。例如,传输方式可以是称为OFDM方式和/或DFT-S-OFDM方式的无线传输方式。此外,MIMO方式例如可以是称为发送分集(diversity)、闭环MIMO、开环MIMO、准开环MIMO的多天线传输方式。此外,也可以作为仅参考这些中的任一方的传输方式。此外,也可以将它们组合作为一个参考的传输方式。
终端装置1可以设定测量CSI的CSI处理。在此,一个CSI处理可以与一个RS设定建立关联。此外,一个CSI处理也可以与一个CSI报告设定建立关联。
如上所述,对于某个RS设定,在MAC层激活了参考信号的情况下,基站装置3基于该RS设定发送参考信号,终端装置1识别出(假定)发送了基于被激活的该RS设定的参考信号。在激活参考信号的期间,终端装置1接收基于该RS设定而设定的参考信号的时间/频率资源的参考信号。
例如,对于RS设定中所包括的CSI-RS资源,设为:周期为5ms,子帧偏移(或者可以是时隙偏移)为0,还设定了将CSI-RS配置给各子帧的第六个OFDM符号的资源块内的第四个子载波的时间/频率资源。
在该情况下,基于无线帧编号配置CSI-RS的潜在的资源为子帧{0,5,10,...}。在此,在子帧3中,在MAC层激活了CSI-RS的情况下,识别根据RS设定而设定的无线资源中存在CSI-RS,直至在子帧3以后被禁用为止。终端装置接收配置于激活了参考信号后的子帧5,10,...中的第四个OFDM符号的资源块内的第四个子载波的CSI-RS。
在此,假定在激活了根据RS设定而设定的参考信号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激活了根据该RS设定而设定的参考信号。例如,在参考信号为CSI-RS,在子帧n激活了CSI-RS的情况下,直至在子帧n以后参考信号被禁用为止,PDSCH不会映射至用于发送进行基于该RS设定的CSI-RS的由终端装置1假定的资源元素。另一方面,PDSCH映射至由终端装置1用于基于在子帧n之前或禁用后的潜在的该RS设定的CSI-RS的假定的资源元素。
此外,在与多个基站装置3或TRP进行协作通信的情况下,单独对每个无线链路设定参考信号设定(对终端装置1设定多个CSI处理、多个CSI测量设定或多个RS设定)。可以分别用信号发送映射PDSCH的资源元素。例如,在DCI中,在与PDSCH的资源元素映射有关的信息中包括CSI-RS设定的情况下,在RS设定的参考信号被激活时,PDSCH不会映射至假定该CSI-RS的发送的资源元素。当然,协作通信为一个示例,不限于协作通信。
可以在基于RRC设定进行RRC设定时和/或接收到MAC的命令时进行激活。例如,在RRC的RS设定包括“周期性”的设定的情况下,可以激活与接收到RRC消息时对应的CSI-RS。
此外,在由DCI触发通过RS设定而设定的参考信号的情况下,PDSCH不会映射至假定了发送根据该RS设定而设定的参考信号的资源元素。
对终端装置1由基站装置3来设定CSI报告用的RS的方法进行说明。形成为能根据某个CSI测量设定中所包括的RS设定的索引来确定对应的RS设定,并基于该RS设定生成信道测量(channel measurement)。
如果通过该RS设定而设定的该RS设定中的发送方法为“周期性”的方法,则在设定了该RS设定时基于该RS设定生成信道测量。
如果该RS设定中的发送方法为“半持久”的方法,则终端装置1可以设定该RS设定,终端装置1可以从激活了参考信号时开始直至被禁用为止,基于该RS设定接收通过该RS设定而设定的参考信号。
在此,激活参考信号可以是指终端装置1识别出将参考信号配置于基于该RS设定的资源元素。此外,为了进行激活,基站装置3在MAC层对终端装置1激活参考信号,激活参考信号的信息可以包括于MAC控制元素或者MAC协议数据单元。终端装置3在MAC层进行接收,从T(ms)后开始接收基于该RS设定的参考信号。此外,在禁用的情况下,可以在MAC层进行指示。此外,作为禁用的另一示例,也可以仅在预先设定的或设定的时间接收基于该RS设定的资源元素的参考信号来代替在MAC层指示禁用的信令。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T可以包括于RS设定,也可以预先进行定义。此外,在直至在MAC层参考信号被禁用为止的时间被预先设定的情况下,也可以包括于RS设定。
此时,作为用于激活和/或禁用参考信号的MAC层的信息,可以包括与所激活的参考信号建立关联的RS设定的一个或多个索引。例如,在MAC层触发一个或多个RS设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位图来表示激活哪一个RS设定中的参考信号,也可以进行联合编码。各字段的位对应于各RS设定的索引,对应于设定了1的字段的参考信号被激活。此外,对应于设定了0的字段的参考信号被禁用。
此外,作为用于激活和/或禁用参考信号的MAC层的信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SI测量的索引。例如,在MAC层触发一个或多个CSI测量设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位图来表示激活哪一个CSI测量设定中的CSI测量,也可以进行联合编码。各字段的位对应于各CSI测量的索引,对应于设定了1的字段的CSI测量被激活。此外,对应于设定了0的字段的CSI测量被禁用。
此外,如果该RS设定中的发送方法为“半持久”的方法,则终端装置1可以在DCI中触发参考信号的接收。此时,可以在由DCI指示的子帧以后基于该RS设定接收通过该RS设定而设定的参考信号。此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由DCI来指示结束参考信号的接收。此外,DCI可以包括通过CSI测量设定而设定的一个或多个CSI测量的索引。由此,能高效地进行参考信号的接收以及CSI测量。
此外,如果该RS设定中的发送方法为“非周期性”的方法,则终端装置1可以在DCI中接收触发,所述触发接收参考信号。此时,可以在由DCI指示的子帧或指示的子帧以后的最初的参考信号资源中,基于该RS设定一次或多次接收通过该RS设定而设定的参考信号。此外,DCI可以包括所设定的一个或多个CSI测量的索引。此外,作为DCI中所包括的信息,可以通过位图来表示与哪一个CSI测量设定有关地进行触发,也可以进行联合编码。
对基站装置3向终端装置1请求CSI报告的方法进行说明。确定与一个或CSI报告设定中所包括的CSI报告设定的索引对应的CSI报告设定,并基于该CSI报告设定上报CSI。
如果该CSI报告设定中的报告方法为“周期性”的方法,则终端装置1可以在设定了该CSI报告设定时基于该CSI设定周期性地上报CSI。
如果该CSI报告设定中的报告方法为“半持久”的方法,则终端装置1可以在设定了该CSI报告设定,并激活了CSI报告时开始,基于该CSI报告设定上报CSI直至被禁用为止。
在此,激活CSI报告可以是指终端装置1识别出可以基于该CSI报告设定上报CSI。此外,为了进行激活,基站装置3在MAC层对终端装置1进行激活,其激活信息可以包括于MAC控制元素或者MAC协议数据单元。终端装置3在MAC层进行接收,并从T(ms)后开始基于该CSI报告设定上报CSI。此外,在对CSI报告进行禁用的情况下,可以在MAC层进行指示。此外,对于禁用,在激活了CSI报告后,可以仅在预先设定或设定的时间基于该CSI报告设定上报CSI。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T可以包括于CSI报告设定,也可以预先进行定义。此外,在预先设定直至在MAC层进行禁用为止的时间的情况下,也可以包括于CSI报告设定。
此时,作为用于激活和/或禁用CSI报告的MAC层的信息,可以包括与所激活的CSI报告建立关联的CSI报告设定的一个或多个索引。
此外,作为用于激活和/或禁用CSI报告的MAC层的信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SI测量的索引。例如,在MAC层触发一个或多个CSI测量设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位图来表示与哪一个CSI测量设定有关地进行激活,也可以进行联合编码。各字段的位对应于各CSI报告的索引,对应于设定了1的字段的CSI报告被激活。此外,对应于设定了0的字段的CSI报告被禁用。
此外,如果该CSI报告设定中的发送方法为“半持久”的方法,则终端装置1可以在DCI中请求(触发)CSI报告。此时,可以在由DCI指示的子帧以后基于该CSI报告设定上报CSI。此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由DCI来指示结束CSI报告。此外,DCI中可以包括通过CSI测量设定设定的一个或多个CSI测量的索引。
此外,如果该CSI报告设定中的发送方法为“非周期性”的方法,则终端装置1可以在DCI中上报CSI请求。此时,可以在由DCI指示的子帧或由DCI指示的子帧以后的最初的用于CSI报告的PUSCH或PUCCH资源中,基于CSI报告设定上报一次或多次CSI。此外,DCI可以包括所设定的一个或多个CSI测量的索引。此外,作为DCI中所包括的信息,可以通过位图来表示与哪一个CSI测量设定有关地进行触发,也可以进行联合编码。由此,能高效地进行CSI测量以及CSI报告。
接着,对与CSI处理的关系的示例进行描述。能对终端装置3设定一个或多个CSI处理。典型的是,可以在与多个基站装置3进行协作通信(CoMP:Coordinated Multi-Point)的情况下,使用CSI处理ID作为用于和与各基站装置3之间的无线链路有关的CSI测量以及CSI报告的ID。不过,不限于与多个基站装置3进行协作通信。
某个CSI处理也可以与一个CSI测量设定建立关联。此外,多个CSI测量设定也可以与一个CSI处理建立关联。此外,也可以将CSI-RS资源设定和CSI处理建立关联。此外,也可以将IM设定和CSI处理建立关联。此外,也可以将“CSI测量设定”换言之为“CSI处理”。
以下,示出上述的一个示例。作为CSI报告设定,设为:设定三个CSI报告设定(CSI报告设定C1、C2、C3),设定两个RS设定(RS设定RI、R2)。在此,设为:CSI报告设定C1、C2、C3以及RS设定R1、R2设定为如下所述。
·CSI报告设定C1:
·时间方向上的动作:半持久
·频域上的粒度:宽带
·CSI的类型:CQI
·CSI报告设定C2:
·时间方向上的动作:非周期性
·频域上的粒度:宽带
·CSI的类型:RI、CQI
·CSI报告设定C3:
·时间方向上的动作:非周期性
·频域上的粒度:子带(4个资源块)
·CSI的类型:RI、CQI、PMI、CRI
·RS设定R1:
·时间方向上的动作:半持久
·资源:CSI-RS设定#1
·参考信号的类型:CSI-RS
·RS设定R2:
·时间方向上的动作:非周期性
·资源:CSI-RS设定#2
·参考信号的类型:CSI-RS
在此,设定三个CSI测量设定(M1、M2、M3),并且设为每个CSI测量设定中包括下述的CSI报告设定、RS设定以及所参考的传输方式。
·CSI测量设定M1:
·CSI报告设定C1
·RS设定RI
·所参考的传输方式:发送分集
·CSI测量设定M2:
·CSI报告设定C2
·RS设定R1
·所参考的传输方式:开环MIMO
·CSI测量设定M3:
·CSI报告设定C3
·RS设定R2
·所参考的传输方式:闭环MIMO
在此,在进行与CSI测量设定M1和M2对应的CSI报告的情况下,基站装置3使用MAC层的MAC CE或MAC PDU或者物理层的DCI来请求与CSI测量设定M1和M2对应的CSI的测量以及报告,终端装置1进行与CSI测量设定M1以及M2对应的CSI测量,并进行CSI报告。
例如,在CSI测量设定M1的RS设定R1中,在MAC层激活半持久发送。此时,基站装置3在指示激活的信息中包括与R1和/或M1这样的设定建立关联的索引。基于索引,终端装置1基于CSI-RS设定#1的时间和/或频率和/或符号(正交符号、M序列、循环移位等)识别CSI-RS的资源,并测量CSI直到被禁用为止。
此外,基站装置3为了进行与CSI测量、CSI测量设定M1对应的CSI报告而向终端装置1请求上报CSI报告设定C1。由于CSI报告设定C1的时域上的动作为半持久的动作,因此,通过基站装置3的MAC层来激活CSI报告。终端装置1使用CSI报告用的资源来上报CSI直至被禁用为止。
终端装置1可以在进行CSI报告时将与CSI和CSI测量设定M1和/或CSI报告设定C1建立关联的索引与CSI一同进行上报。该索引也可以定义为CSI之一。
同样,基站装置3也可以与CSI测量设定M2有关地激活RS设定R1的参考信号并进行CSI测量。CSI报告设定C2与CSI报告进行关联。此时,由于CSI报告设定C2的时间方向上的动作为非周期性的动作,因此,在由DCI请求(request)CSI报告,终端装置1从基站装置3接收到由DCI进行的CSI报告的请求的情况下,通过CSI报告用资源上报CSI。此时,CSI报告用资源也可以是由基站装置3调度的PUSCH资源。
终端装置1可以在进行CSI报告时将与CSI和CSI测量设定M2或CSI报告设定C2建立关联的索引与CSI一同进行上报。该索引也可以定义为CSI之一。
需要说明的是,在对终端装置1设定了多个CSI测量设定的情况下,对于基于在MAC层激活和/或禁用的RS设定的参考信号,可以在指示一个激活的信息中激活和/或禁用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在对终端装置1设定了多个CSI测量设定的情况下,对于基于在MAC层激活和/或禁用的CSI报告设定的CSI报告,可以通过一个指示激活的信息激活和/或禁用一个或多个CSI报告。
需要说明的是,在对终端装置1设定了多个CSI测量设定的情况下,对于在物理层触发的参考信号的发送,可以通过一个DCI发送与一个或多个RS设定建立关联的参考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在对终端装置1设定了多个CSI测量设定的情况下,对于在物理层触发的CSI报告,可以通过一个DCI请求与一个或多个CSI报告设定有关的CSI报告。
干扰测量资源(IM:Interference Measurement)在下行链路的情况下表示测量干扰的资源。因此,基站装置3对终端装置1设定一个或多个IM设定(IM setting(s))。干扰资源设定中可以包括下述的设定。
·时间方向上的动作(发送方法)
·参考信号的类型
时间方向上的动作可以表示称为非周期性(Aperiodic)、半持久、周期性(Periodic)的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
资源可以表示在时间和/或频率上作为干扰测量用资源的资源元素和/或OFDM符号。此外,在半持久、周期性的发送的情况下,可以表示周期、CSI-IM的发送间隔(例如微秒单位、时隙单位、OFDM符号单位等)。需要说明的是,CSI-IM的资源也可以由映射有这些信息的索引(或ID)来表示。
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在周期性、半持久、非周期性的任一种中潜在地发送的参考信号的周期、子帧偏移和/或时隙偏移也可以包括于上述任一种的IM设定内的设定。
参考信号的类型例如可以表示是否将CSI-IM以外的干扰测量用资源(例如NZPCI-RS资源)设为CSI测量用参考信号。当然,在只有CSI-IM为干扰测量用资源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包括该设定。
IM设定可以包括于RS设定中,也可以与RS设定分别进行定义。干扰资源设定可以在CSI测量设定中包括如下所述内容。
·一个CSI报告的设定(一个或多个CSI报告设定中的一个设定或表示该设定的索引)
·一个RS设定(一个或多个RS设定中的一个设定或表示该设定的索引)
·一个IM设定(一个或多个IM设定中的一个设定或表示该设定的索引)
·所参考的传输方式
在该情况下,基于RS设定的参考信号的接收的激活和/或基于IM设定的干扰资源的激活可以通过不同的子帧或时隙来进行,也可以在一个信息中通过相同的子帧或时隙来进行。
此外,CSI报告设定以及RS设定可以和/或在RRC(上层)进行设定,也可以是按规格预先定义的设定。
在上述示例的基础上,以下对更多实施例进行说明。
设定两个CSI报告设定C1、C2以及一个RS设定R1,设为分别通过(C1、R1)以及(C2、R1)的组合与CSI测量设定M1以及M2建立关联。
在子帧n中RS设定R1的参考信号被激活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基于RS设定R1识别出参考信号被发送。此时,通过CSI报告设定进行的CSI报告尚未被激活或触发。在子帧n+X(X为0以上的正整数)中由DCI触发了CSI报告设定C1的情况下,根据RS设定R1以及CSI报告设定C1的组合来假定为CSI测量设定M1,并基于CSI测量设定M1以及CSI报告设定C1进行CSI测量以及CSI报告。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不对CSI测量的激活进行定义。
如此,终端装置1可以激活以及触发与RS设定建立关联的参考信号,并且进行基于与激活或触发了CSI设定时建立关联的信道测量设定的信道测量以及CSI报告。
作为另一示例,在子帧n中,在与CSI报告设定MI建立关联的CSI报告被激活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识别出处于能进行基于CSI报告设定C1的CSI报告的状态。此时,通过RS设定而设定的RS尚未被激活或触发。在子帧n+X(X为0以上的正整数)中与RS设定R1建立关联的参考信号被激活的情况下,根据RS设定R1以及CSI报告设定C1的组合假定为CSI测量设定MI,并基于CSI测量设定M1以及CSI报告设定C1来进行CSI测量以及CSI报告。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不对CSI测量的激活进行定义。
如此,终端装置1可以激活以及触发与RS设定建立关联的参考信号,并且进行基于与激活或触发了CSI设定时建立关联的信道测量设定的信道测量以及CSI报告。
作为另一示例,在子帧n中,在与CSI报告设定M1建立关联的CSI报告被激活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识别出处于能进行基于CSI测量设定M1的CSI测量的状态。此时,基于与CSI测量设定M1建立关联的CSI报告设定C1的CSI报告以及基于RS设定R1的参考信号被激活。终端装置1基于这些设定来进行CSI测量以及CSI报告。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不对基于RS设定R1的参考信号的激活以及基于CSI报告设定C1的CSI报告的激活进行定义。
此外,在该示例中,在RS设定R1在时域上的动作为“半持久”的动作,CSI报告设定为“非周期性”的设定的情况下,在基于CSI测量设定M1的CSI测量被激活的情况下,可以应用以下方法:激活基于RS设定R1的参考信号,在进行该激活期间终端装置1接收由DCI请求CSI报告的触发。
在此,RS设定可以包括IM设定地定义为资源设定。此外,CSI测量设定被设定为1个,可以定义为将一个RS设定和一个CSI报告设定关联起来的链路设定。此外,也可以是由资源设定中的多个CSI-RS资源构成的资源集被MAC CE激活,由资源集触发的CSI测量用的参考信号的资源由DCI指示。
用于由终端装置1进行CSI报告(report)或CQI报告(report)的时间频率资源由基站装置3控制。CSI的报告可以是周期性、半持久、非周期性之一。终端装置1可以同时设定周期性、半持久、非周期性中的一个或多个。在某个特定的小区组或小区中,在同一子帧产生了周期性CSI报告以及非周期性CSI报告的情况下,在该子帧仅发送非周期的报告(report)。在同一子帧产生了半持久CSI报告以及非周期性CSI报告的情况下,在该子帧仅发送非周期性报告(report)。也可以是,在同一子帧产生了周期性CSI报告(report)以及半持久CSI报告的情况下,在该子帧仅发送半持久报告(report)。
此外,在终端装置1为多载波传输(例如,CP-OFDM)的情况下,用于由终端装置1进行CSI报告(report)或CQI报告(report)的时间频率资源由基站装置3控制。CSI的报告可以有周期性、半持久、非周期性中的一个。终端装置1可以同时设定周期性、半持久、非周期性中的一个或多个。在某个特定的小区组或小区中,在同一子帧产生了周期性CSI报告以及非周期性CSI报告的情况下,在此该子帧发送周期性CSI报告(report)以及非周期性CSI报告(report)。在同一子帧产生了半持久CSI报告以及非周期性CSI报告的情况下,在该子帧发送半持久CSI报告(report)以及非周期性CSI报告(report)。在同一子帧产生了周期性CSI报告以及半持久CSI报告的情况下,在该子帧发送周期性CSI报告(report)以及半持久CSI报告(report)。
此外,用于由终端装置1进行CSI报告(report)或CQI报告(report)的时间频率资源由基站装置3控制。CSI的报告可以是周期性、半持久、非周期性之一。终端装置1可以同时设定周期性、半持久、非周期性中的一个或多个。在某个特定的小区组或小区中,在同一子帧产生了周期性CSI报告以及非周期性CSI报告的情况下,在该子帧仅发送非周期的报告(report)。在同一子帧产生了半持久CSI报告以及非周期性CSI报告的情况下,在该子帧仅发送非周期性报告(report)。也可以是,在同一子帧产生了周期性CSI报告(report)以及半持久CSI报告的情况下,在该子帧仅发送周期性CSI报告(report)。
此外,用于由终端装置1进行CSI报告(report)或CQI报告(report)的时间频率资源由基站装置3控制。CSI的报告可以是周期性、半持久、非周期性之一。终端装置1可以同时设定周期性、半持久、非周期性中的一个或多个。在某个特定的小区组或小区中,在同一子帧产生了周期性CSI报告以及非周期性CSI报告的情况下,在该子帧仅发送非周期的报告(report)。也可以是,在同一子帧产生了半持久CSI报告以及非周期性CSI报告的情况下,在该子帧仅发送半持久CSI报告。也可以是,在同一子帧产生了周期性CSI报告(report)以及半持久CSI报告的情况下,在该子帧仅发送半持久CSI报告(report)。
本实施方式的一个方案可以在称为LTE、LTE-A/LTE-A Pro的无线接入技术(RAT:Radio Access Technology)的载波聚合或双连接中进行操作。此时,可以用于一部分或全部小区或小区组、载波或载波组(例如,主小区(PCell:Primary Cell)、辅小区(SCell:Secondary Cell)、主辅小区(PSCell)、MCG(Master Cell Group:主小区组)、SCG(Secondary Cell Group:辅小区组)等)。此外,也可以用于单独操作的独立部署。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装置的构成进行说明。在此,示出了应用CP-OFDM作为下行链路的无线传输方式、应用CP DFTS-OFDM(SC-FDM)作为上行链路的无线传输方式的情况的示例。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1的构成的概略框图。如图所示,终端装置1构成为包括:上层处理部101、控制部103、接收部105、发送部107以及收发天线109。此外,上层处理部101构成为包括: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调度信息解释部1013以及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控制部1015。此外,接收部105构成为包括:解码部1051、解调部1053、解复用部1055、无线接收部1057以及测量部1059。此外,发送部107构成为包括:编码部1071、调制部1073、复用部1075、无线发送部1077以及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1079。
上层处理部101将通过用户的操作等生成的上行链路数据(传输块)输出至发送部107。此外,上层处理部101进行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Control:RLC)层以及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的处理。
上层处理部101所具备的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进行装置自身的各种设定信息的管理。此外,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生成配置给上行链路的各信道的信息,将其输出至发送部107。
上层处理部101所具备的调度信息解释部1013进行经由接收部105接收到的DCI(调度信息)的解释,基于解释所述DCI的结果生成用于进行接收部105以及发送部107的控制的控制信息,输出至控制部103。
CSI报告控制部1015指示测量部1059导出与CSI参考资源关联的信道状态信息(RI/PMI/CQI/CRI)。CSI报告控制部1015指示发送部107发送RI/PMI/CQI/CRI。CSI报告控制部1015设置测量部1059计算出CQI时所使用的设定。
控制部103基于来自上层处理部101的控制信息生成进行接收部105以及发送部107的控制的控制信号。控制部103将所生成的控制信号输出至接收部105以及发送部107来进行接收部105以及发送部107的控制。
接收部105根据从控制部103输入的控制信号,对经由收发天线109从基站装置3接收到的接收信号进行分离、解调、解码,并将解码后的信息输出至上层处理部101。
无线接收部1057将经由收发天线109接收到的下行链路的信号转换(downcovert:下变频)为中间频率,去除多余的频率分量,以适当地维持信号电平的方式控制放大等级,并基于接收到的信号的同相分量以及正交分量进行正交解调,并将正交解调后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无线接收部1057从转换后的数字信号中去除相当于保护间隔(GuardImerval:GI)的部分,并对去除保护间隔后的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Fourier Transform:FFT)来提取频域的信号。
解复用部1055将提取到的信号分别分离为下行链路的PCCH、PSCH以及下行链路参考信号。此外,解复用部1055根据从测量部1059输入的传输路径的估计值来进行PCCH以及PSCH的传输路径的补偿。此外,解复用部1055将分离后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输出至测量部1059。
解调部1053对下行链路的PCCH进行解调并输出至解码部1051。解码部1051尝试PCCH的解码,在解码成功的情况下,将解码后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和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所对应的RNTI输出至上层处理部101。
解调部1053对PSCH进行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正交相移键控)、16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正交振幅调制)、64QAM、256QAM等通过下行链路授权通知的调制方式的解调,并输出至解码部1051。解码部1051基于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息通知的、与传输或原始编码率有关的信息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块)输出至上层处理部101。
测量部1059根据从解复用部1055输入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进行下行链路的路径损失的测量、信道测量和/或干扰测量。测量部1059将基于测量结果所计算出的CSI以及测量结果输出至上层处理部101。此外,测量部1059根据下行链路参考信号来计算出下行链路的传输路径的估计值并输出至解复用部1055。
发送部107根据从控制部103输入的控制信号生成上行链路参考信号,对从上层处理部101输入的上行链路数据(传输块)进行编码以及调制,对PUCCH、PUSCH以及生成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进行复用,并经由收发天线109发送至基站装置3。
编码部1071对从上层处理部101输入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以及上行链路数据进行编码。调制部1073通过BPSK、QPSK、16QAM、64QAM、256QAM等调制方式来对从编码部1071输入的编码位进行调制。
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1079基于用于识别基站装置3的物理小区标识符(称为physical cell identity:PCI、Cell ID等)、配置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带宽、通过上行链路授权通知的循环移位以及针对DMRS序列的生成的参数值等生成通过预先设定的规则(公式)求得的序列。
复用部1075基于用于PUSCH的调度的信息来确定空间复用的PUSCH的层数,通过使用MIMO SM(MIMO SM: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Spatial Multiplexing(多输入多输出空间复用))来将以相同的PUSCH发送的多个上行链路数据映射至多个层,并对该层进行预编码(precoding)。
复用部1075根据从控制部103输入的控制信号,对PSCH的调制符号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此外,复用部1075按每个发射天线端口来对PCCH、PSCH的信号以及生成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进行复用。就是说,复用部1075按每个发射天线端口来将PCCH、PSCH的信号以及生成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配置于资源元素。
无线发送部1077对复用后的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nverse Fast FourierTransform:IFFT)来进行SC-FDM方式的调制,并对SC-FDM调制后的SC-FDM符号附加保护间隔来生成基带的数字信号,将基带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并根据模拟信号来生成中间频率的同相分量以及正交分量,去除对于中间频带而言多余的频率分量,将中间频率的信号转换(up convert:上变频)为高频率的信号,去除多余的频率分量来放大功率,输出并发送至收发天线109。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3的构成的概略框图。如图所示,基站装置3构成为包括:上层处理部301、控制部303、接收部305、发送部307以及收发天线309。此外,上层处理部301构成为包括: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调度部3013以及CSI报告控制部3015。此外,接收部305构成为包括:解码部3051、解调部3053、解复用部3055、无线接收部3057以及测量部3059。此外,发送部307构成为包括:编码部3071、调制部3073、复用部3075、无线发送部3077以及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3079。
上层处理部301进行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Control:RLC)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的处理。此外,上层处理部301为了进行接收部305以及发送部307的控制,而生成控制信息,并将其输出至控制部303。
上层处理部301所具备的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生成或从上位节点获取配置于下行链路的PSCH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块)、系统信息、RRC消息、MAC CE(ControlElement:控制元素)等,并输出至发送部307。此外,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进行各终端装置1的各种设定信息的管理。
上层处理部301所具备的调度部3013根据接收到的CSI以及从测量部3059输入的传输路径的估计值、信道的质量等确定分配物理信道(PSCH)的频率以及子帧、物理信道(PSCH)的传输编码率以及调制方式和发送功率等。调度部3013基于调度结果,为了进行接收部305以及发送部307的控制而生成控制信息,并输出至控制部303。调度部3013基于调度结果生成用于调度物理信道(PSCH)的信息(例如DCI(格式))。
上层处理部301所具备的CSI报告控制部3015控制终端装置1的CSI报告。CSI报告控制部3015经由发送部307,将终端装置1为了在CSI参考资源中导出RI/PMI/CQI而假定的表示各种设定的信息发送至终端装置1。
控制部303基于来自上层处理部301的控制信息生成进行接收部305以及发送部307的控制的控制信号。控制部303将所生成的控制信号输出至接收部305以及发送部307来进行接收部305以及发送部307的控制。
接收部305根据从控制部303输入的控制信号,对经由收发天线309从终端装置1接收到的接收信号进行分离、解调、解码,并将解码后的信息输出至上层处理部301。无线接收部3057将经由收发天线309接收到的上行链路信号转换(下变频:down covert)为中间频率,去除多余的频率分量,以适当地维持信号电平的方式来控制放大等级,并基于所接收到的信号的同相分量以及正交分量进行正交解调,将正交解调后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无线接收部3057从转换后的数字信号中去除相当于保护间隔(Guard Interval:GI)的部分。无线接收部3057对去除保护间隔后的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Transform:FFT)来提取频域的信号并输出至解复用部3055。
解复用部3055将从无线接收部3057输入的信号分离为PCCH、PSCH、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等信号。需要说明的是,该分离预先由基站装置3通过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来确定,并基于包括在通知给各终端装置1的上行链路授权中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进行。此外,解复用部3055根据从测量部3059输入的传输路径的估计值进行PCCH和PSCH的传输路径的补偿。此外,解复用部3055将分离后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输出至测量部3059。
解调部3053对PSCH进行离散傅里叶逆变换(Inverse Discrete FourierTransform:IDFT)而得到调制符号,并使用BPSK(Binary Phase ShiftKeying)、QPSK、16QAM、64QAM、256QAM等预先设定的,或装置自身通过上行链路授权预先通知给各终端装置1的调制方式来对PCCH和PSCH的各调制符号进行接收信号的解调。解调部3053基于通过上行链路授权预先通知给各终端装置1的空间复用的序列数和指示对该序列进行的预编码的信息,通过使用MIMO SM来对通过相同的PSCH来发送的多个上行链路数据的调制符号进行分离。
解码部3051通过预先设定的编码方式的预先设定的或者装置自身通过上行链路授权预先通知给终端装置1的编码率来对解调后的PCCH和PSCH的编码位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上行链路数据和上行链路控制信息输出至上层处理部101。在重传PSCH的情况下,解码部3051使用从上层处理部301输入的保存于HARQ缓冲器中的编码位和解调后的编码位来进行解码。测量部309根据从解复用部3055输入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来测量传输路径的估计值、信道的质量等,并输出至解复用部3055以及上层处理部301。
发送部307根据从控制部303输入的控制信号生成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对从上层处理部301输入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下行链路数据进行编码以及调制,并对PCCH、PSCH以及下行链路参考信号进行复用或分别通过无线资源经由收发天线309将信号发送给终端装置1。。
编码部3071对从上层处理部301输入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以及下行链路数据进行编码。调制部3073通过BPSK、QPSK、16QAM、64QAM、256QAM等调制方式来对从编码部3071输入的编码位进行调制。
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3079生成通过基于用于识别基站装置3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符(PCI)等而预先设定的规则求得的、终端装置1已知的序列来作为下行链路参考信号。
复用部3075根据被空间复用的PSCH的层数,将通过一个PSCH发送的一个或多个下行链路数据映射至一层或多层,并对该一层或多层进行预编码(precoding)。复用部375按每个发射天线端口来对下行链路物理信道和下行链路参考信号进行复用。复用部375按每个发射天线端口来将下行链路物理信道的信号和下行链路参考信号配置给资源元素。
无线发送部3077对复用后的调制符号等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nverse FastFourier Transform:IFFT)来进行OFDM方式的调制,并对OFDM调制后的OFDM符号附加保护间隔来生成基带的数字信号,将基带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并根据模拟信号生成中间频率的同相分量以及正交分量,去除对于中间频带而言多余的频率分量,将中间频率的信号转换(up convert)为高频率的信号,去除多余的频率分量来放大功率,输出并发送至收发天线309。
(1)更具体而言,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终端装置1为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具备:接收部,接收设定进行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和/或半持久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以及发送部,发送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和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针对特定的小区组的某个相同的时间区间发生的情况下,所述发送部在该时间区间仅发送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半持久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和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针对特定的小区组的某个相同的时间区间发生的情况下,所述发送部在该时间区间仅发送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和半持久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针对特定的小区组的某个相同的时间区间发生的情况下,所述发送部在该时间区间仅发送半持久信道状态信息报告。
(2)本发明的第二方案的基站装置3为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具备:发送部,发送设定进行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和/或半持久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以及接收部,接收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和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针对特定的小区组的某个相同的时间区间发生的情况下,所述接收部在该时间区间仅接收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半持久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和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针对特定的小区组的某个相同的时间区间发生的情况下,所述接收部在该时间区间仅接收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和半持久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针对特定的小区组的某个相同的时间区间发生的情况下,所述接收部在该时间区间仅接收半持久信道状态信息报告。
(3)本发明的第三方案的通信方法为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的通信方法,接收设定进行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和/或半持久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发送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和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针对特定的小区组的某个相同的时间区间发生的情况下,在该时间区间仅发送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半持久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和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针对特定的小区组的某个相同的时间区间发生的情况下,在该时间区间仅发送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和半持久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针对特定的小区组的某个相同的时间区间发生的情况下,在该时间区间仅发送半持久信道状态信息报告。
(4)本发明的第四方案的通信方法为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的通信方法,发送设定进行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和/或半持久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接收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和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针对特定的小区组的某个相同的时间区间发生的情况下,在该时间区间仅接收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半持久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和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针对特定的小区组的某个相同的时间区间发生的情况下,在该时间区间仅接收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和半持久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针对特定的小区组的某个相同的时间区间发生的情况下,在该时间区间仅接收半持久信道状态信息报告。
(5)本发明的第五方案的集成电路为安装于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的集成电路,具备:接收单元,接收设定进行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和/或半持久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以及发送单元,发送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和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针对特定的小区组的某个相同的时间区间发生的情况下,所述发送单元在该时间区间仅发送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半持久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和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针对特定的小区组的某个相同的时间区间发生的情况下,所述发送单元在该时间区间仅发送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和半持久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针对特定的小区组的某个相同的时间区间发生的情况下,所述发送单元在该时间区间仅发送半持久信道状态信息报告。
(6)本发明的第六方案的集成电路为安装于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的集成电路,具备:发送单元,发送设定进行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和/或半持久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以及接收单元,接收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和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针对特定的小区组的某个相同的时间区间发生的情况下,所述接收单元在该时间区间仅接收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半持久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和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针对特定的小区组的某个相同的时间区间发生的情况下,所述接收单元在该时间区间仅接收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和半持久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在针对特定的小区组的某个相同的时间区间发生的情况下,所述接收单元在该时间区间仅接收半持久信道状态信息报告。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装置中工作的程序可以是以实现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实施方式的功能的方式控制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中央处理单元)等来使计算机发挥功能的程序。程序或者由程序处理的信息被临时储存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易失性存储器或者闪存等非易失性存储器、Hard Disk Drive(HDD)或者其他存储装置系统中。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将用于实现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实施方式的功能的程序记录在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中。可以通过将该记录介质中记录的程序读取到计算机系统并执行来实现。这里所说的“计算机系统”是指,内置在装置中的计算机系统,并且包括操作系统、外设等硬件的计算机系统。此外,“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可以是半导体记录介质、光记录介质、磁记录介质、短时间动态保存程序的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的其他记录介质。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装置的各功能块或者各特征可以通过电子电路、例如集成电路或者多个集成电路来安装或执行。以执行本说明书所述的功能的方式设计的电路可以包括:通用用途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面向特定用途的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元件、离散门或者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零件或者它们的组合。通用用途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也可以是现有类型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者状态机。上述电子电路可以由数字电路构成,也可以由模拟电路构成。此外,在随着通过半导体技术的进步而出现代替现有的集成电路的集成电路化技术的情况下,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案也可以使用基于该技术的新的集成电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实施方式中,记载了装置的一个示例,但本申请的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能被应用于设置在室内外的固定式或非可动式电子设备,例如AV设备、厨房设备、扫除/洗涤设备、空调设备、办公设备、自动售卖机以及其他生活设备等终端装置或通信装置。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具体构成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也包括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的设计变更等。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案能在技术方案所示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将分别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公开的技术方案适当地组合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此外,还包括将作为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要素的、起到同样效果的要素彼此替换而得到的构成。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例如能用于通信系统、通信设备(例如便携电话装置、基站装置、无线LAN装置或传感器设备)、集成电路(例如通信芯片)或程序等。
符号说明
1(1A、1B、1C) 终端装置
3 基站装置
10 TXRU
11 移相器
12 天线
101 上层处理部
103 控制部
105 接收部
107 发送部
109 天线
301 上层处理部
303 控制部
305 接收部
307 发送部
1013 调度信息解释部
1015 信道状态信息报告控制部
1051 解码部
1053 解码部
1055 解复用部
1057 无线接收部
1059 测量部
1071 编码部
1073 调制部
1075 复用部
1077 无线发送部
1079 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
3011 无线资源控制部
3013 调度部
3015 信道状态信息报告控制部
3051 解码部
3053 解码部
3055 解复用部
3057 无线接收部
3059 测量部
3071 编码部
3073 调制部
3075 复用部
3077 无线发送部
3079 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

Claims (4)

1.一种终端装置,具备:
上层处理部,使用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接收非周期性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的设定、和半持久的CSI报告的设定;和
发送部,在所述半持久的CSI报告和所述非周期性的CSI报告在小区的相同的时间区间发生时,在所述小区的所述相同的时间区间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中不发送所述半持久的CSI报告,而发送所述非周期性的CSI报告,
所述发送部在所述半持久的CSI报告和周期性的CSI报告在小区的相同的时间区间发生时,在所述小区的所述相同的时间区间的PUSCH中不发送所述周期性的CSI报告,而发送所述半持久的CSI报告,
所述上层处理部使用所述RRC信令来接收所述周期性的CSI报告的设定。
2.一种基站装置,具备:
上层处理部,使用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发送非周期性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的设定、和半持久的CSI报告的设定;和
接收部,在所述半持久的CSI报告和所述非周期性的CSI报告在小区的相同的时间区间发生时,在所述小区的所述相同的时间区间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中不接收所述半持久的CSI报告,而接收所述非周期性的CSI报告,
所述接收部在所述半持久的CSI报告和周期性的CSI报告在小区的相同的时间区间发生时,在所述小区的所述相同的时间区间的PUSCH中不接收所述周期性的CSI报告,而接收所述半持久的CSI报告,
所述上层处理部使用所述RRC信令来发送所述周期性的CSI报告的设定。
3.一种终端装置的通信方法,具备:
使用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接收非周期性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的设定、和半持久的CSI报告的设定的步骤;
使用所述RRC信令,接收半持久的CSI报告的设定的步骤;
在所述半持久的CSI报告和所述非周期性的CSI报告在小区的相同的时间区间发生时,在所述小区的所述相同的时间区间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中不发送所述半持久的CSI报告,而发送所述非周期性的CSI报告的步骤;
在所述半持久的CSI报告和周期性的CSI报告在小区的相同的时间区间发生时,在所述小区的所述相同的时间区间的PUSCH中不发送所述周期性的CSI报告,而发送所述半持久的CSI报告的步骤;和
使用所述RRC信令来接收所述周期性的CSI报告的设定的步骤。
4.一种基站装置的通信方法,具备:
使用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发送非周期性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的设定、和半持久的CSI报告的设定的步骤;
使用所述RRC信令,发送半持久的CSI报告的设定的步骤;
在所述半持久的CSI报告和所述非周期性的CSI报告在小区的相同的时间区间发生时,在所述小区的所述相同的时间区间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中不接收所述半持久的CSI报告,而接收所述非周期性的CSI报告的步骤,
在所述半持久的CSI报告和周期性的CSI报告在小区的相同的时间区间发生时,在所述小区的所述相同的时间区间的PUSCH中不接收所述周期性的CSI报告,而接收所述半持久的CSI报告的步骤;和
使用所述RRC信令来发送所述周期性的CSI报告的设定的步骤。
CN201880006058.3A 2017-02-01 2018-02-01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和通信方法 Active CN1101784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16697 2017-02-01
JP2017016697A JP2020057823A (ja) 2017-02-01 2017-02-01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PCT/JP2018/003410 WO2018143345A1 (ja) 2017-02-01 2018-02-01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78400A CN110178400A (zh) 2019-08-27
CN110178400B true CN110178400B (zh) 2023-04-11

Family

ID=63039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06058.3A Active CN110178400B (zh) 2017-02-01 2018-02-01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和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706007B2 (zh)
EP (1) EP3579606A4 (zh)
JP (1) JP2020057823A (zh)
CN (1) CN110178400B (zh)
AU (1) AU2018216424C1 (zh)
MX (1) MX2019009024A (zh)
WO (1) WO201814334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204590A1 (en) * 2017-05-04 2018-11-08 Ntt Docomo, Inc. Method of acquir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user equipment (ue), and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 (trp)
JP2019118036A (ja) * 2017-12-27 2019-07-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12312547A (zh) * 2019-07-26 2021-02-0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资源分配、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3950096A (zh) * 2020-07-17 2022-01-18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触发非周期csi触发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24473A2 (en) * 2010-09-29 2013-08-0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 feedbac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hat supports multiple antennas
WO2015043427A1 (en) * 2013-09-27 2015-04-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si reporting for lte-tdd eimta
CN104508997A (zh) * 2012-06-18 2015-04-0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协作多点传输的非周期性和周期性csi反馈模式
WO2016093618A1 (ko) * 2014-12-09 2016-06-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반송파 집성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채널 상태 정보 보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5706484A (zh) * 2013-11-04 2016-06-22 德克萨斯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针对具有动态ul/dl的lte tdd的用于配置、测量和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US9414249B2 (en) * 2011-10-27 2016-08-09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Providing enhanced CSI coverage by reporting the same measure in multiple sub-frames
CN105874738A (zh) * 2014-01-07 2016-08-1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多子帧集csi反馈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33915B2 (en) 2007-10-04 2014-01-21 Apple Inc. Single-layer touch-sensitive display
CN103004116B (zh) * 2010-07-16 2017-04-12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EP2763338B1 (en) * 2011-09-30 2018-11-2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314779B2 (ja) 2012-03-14 2013-10-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集積回路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6147961B2 (ja) 2012-03-16 2017-06-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送受信制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CN104584450B (zh) * 2012-06-04 2018-01-26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传递多个传输点的信道状态信息(csi)
US9979455B2 (en) * 2014-04-16 2018-05-2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aperiodic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200557B1 (en) 2014-09-24 2021-05-2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US11641255B2 (en) * 2015-04-05 2023-05-02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10484064B2 (en) * 2016-09-01 2019-11-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ownlink and uplink CSI acquisition
US11005547B2 (en) * 2017-01-04 2021-05-1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channel state report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ame
KR102355817B1 (ko) * 2017-01-17 2022-01-2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반영속적 채널 상태 보고 방법 및 장치
CN107071779A (zh) 2017-04-13 2017-08-1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伪基站识别方法、装置及终端
JP7032433B2 (ja) * 2017-09-29 2022-03-08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チャネル状態情報を報告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24473A2 (en) * 2010-09-29 2013-08-0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 feedbac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hat supports multiple antennas
US9414249B2 (en) * 2011-10-27 2016-08-09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Providing enhanced CSI coverage by reporting the same measure in multiple sub-frames
CN104508997A (zh) * 2012-06-18 2015-04-0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协作多点传输的非周期性和周期性csi反馈模式
WO2015043427A1 (en) * 2013-09-27 2015-04-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si reporting for lte-tdd eimta
CN105706484A (zh) * 2013-11-04 2016-06-22 德克萨斯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针对具有动态ul/dl的lte tdd的用于配置、测量和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5874738A (zh) * 2014-01-07 2016-08-1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多子帧集csi反馈
WO2016093618A1 (ko) * 2014-12-09 2016-06-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반송파 집성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채널 상태 정보 보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Non-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1-156842 PUSCH".《3GPP tsg_ran\WG1_RL1》.2015, *
R1-105888 "Periodic CSI reporting for Carrier Aggregation";Texas Instruments;《3GPP tsg_ran\WG1_RL1》;20101108;全文 *
R1-112034 "Uplink signaling enhancements in Rel-11 carrier aggregation";Huawei等;《3GPP tsg_ran\WG1_RL1》;20110815;全文 *
R1-120064 "On the use of aperiodic and periodic CSI feedback and the impact on periodic CSI dropping";Ericsson/ST-Ericsson;《3GPP tsg_ran\WG1_RL1》;20120201;全文 *
R1-121986 "Multi-cell periodic CSI transmission";Ericsson等;《3GPP tsg_ran\WG1_RL1》;20120513;全文 *
R1-1611977 "On CSI-RS for NR";Intel Corporation;《3GPP tsg_ran\WG1_RL1》;20161105;全文 *
R1-1612505 "Discussions on periodic and semi-persistent CSI reporting for NR";Samsung;《3GPP tsg_ran\WG1_RL1》;20161104;全文 *
R1-1700344 "On NR CSI acquisition signaling";Intel Corporation;《3GPP tsg_ran\WG1_RL1》;20170109;全文 *
R1-1700919 "Discussions on periodic and semi-persistent CSI reporting for NR";Samsung;《3GPP tsg_ran\WG1_RL1》;20170110;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057823A (ja) 2020-04-09
AU2018216424A1 (en) 2019-08-15
EP3579606A4 (en) 2020-04-22
US11706007B2 (en) 2023-07-18
EP3579606A1 (en) 2019-12-11
MX2019009024A (es) 2019-09-13
US20190356452A1 (en) 2019-11-21
AU2018216424B2 (en) 2022-06-16
WO2018143345A1 (ja) 2018-08-09
CN110178400A (zh) 2019-08-27
AU2018216424C1 (en) 2022-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73704B (zh)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9997381B (zh)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N110249599B (zh)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10214466B (zh)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通信方法和集成电路
CN110050452B (zh)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
CN110603875A (zh)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10574418A (zh)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10603873A (zh)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WO2019130810A1 (ja)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11034306A (zh) 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WO2020003897A1 (ja)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EP3739940B1 (en) Csi reporting
CN111670591A (zh)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10178400B (zh)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和通信方法
JP6933785B2 (ja) 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WO2020054606A1 (ja)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WO2018116806A1 (ja)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2019149759A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21

Address after: Japan's Osaka City. Sakai Sakai district town 1 times

Patentee after: Sharp Corp.

Address before: Japan's Osaka City. The area of Sakai Sakai Cho 1 GA 590-8522

Patentee before: Sharp Corp.

Patentee before: FG Innovatio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