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77495B - 血压计、血压测量方法以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血压计、血压测量方法以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77495B
CN110177495B CN201780075625.6A CN201780075625A CN110177495B CN 110177495 B CN110177495 B CN 110177495B CN 201780075625 A CN201780075625 A CN 201780075625A CN 110177495 B CN110177495 B CN 1101774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ff
back plate
sensor
blood pressure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7562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77495A (zh
Inventor
岩田祥平
西冈孝哲
反保明
佐野佳彦
久保大
东村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ron Corp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Corp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Corp,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Om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1774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774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774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774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1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 A61B5/022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close blood vessels, e.g. against the skin; Ophthalmodynamometers
    • A61B5/0235Valv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01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or worn on the body surface
    • A61B5/6802Sensor mounted on worn items
    • A61B5/681Wristwatch-type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1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 A61B5/022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close blood vessels, e.g. against the skin; Ophthalmodynamome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1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 A61B5/022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close blood vessels, e.g. against the skin; Ophthalmodynamometers
    • A61B5/02233Occlude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01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or worn on the body surface
    • A61B5/683Means for maintaining contact with the body
    • A61B5/6831Straps, bands or harnesses

Abstract

本发明的血压计具有:传感袖带(21),应围绕作为被测量部位的手腕(90)来佩戴;背板(22),沿传感袖带(21)的与手腕(90)相反一侧的面配置;按压袖带(23)等按压构件,将背板(22)朝向手腕(90)按压。背板(22)的沿被测量部位的长度方向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的缘部(22f)的与被测量部位相对的面(22g),随着朝向顶端而向远离所述被测量部位的方向弯曲。

Description

血压计、血压测量方法以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血压计,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具有围绕被测量部位来佩戴的手带和搭载有泵的主体的血压计。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被测量部位的血压的血压测量方法。而且,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血压测量功能的设备。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此种血压计,例如,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309119号公报)所公开的那样,已知如下血压计,该血压计具有围绕作为被测量部位的手腕的袖带、与该袖带一体地安装的主体。在该血压计中,在带状的手带内具有压迫动脉的袋状的血压测量用袖带、设置于该血压测量用袖带的外侧的中介构件、以及设置于该中介构件的外侧的袋状的按压袖带,通过搭载于主体的压力传感器来检测血压测量用袖带内的压力。在血压测量时,在将所述手带围绕手腕来佩戴的状态下,从搭载于主体的泵向所述血压测量用袖带供给加压用的规定量的空气,之后,也向按压袖带供给空气,来压迫手腕的动脉(桡骨动脉、尺骨动脉)。然后,基于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输出,通过示波法来求得血压测量值。在该血压计中,向血压测量用袖带供给规定量的空气,通过中介构件和按压袖带来获得充分压迫生体部位的力,从而消除了佩戴袖带时的压迫感和不适感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3091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由于最近的健康意向潮流,想要在将血压计(血压测量用袖带)始终佩戴于手腕的状态下测量血压的需求升高。在这种情况下,从美观、佩戴的舒适性等观点出发,期望将袖带的宽度方向尺寸(沿手腕的长度方向的方向尺寸)尽可能缩小。
在将袖带的宽度方向尺寸较小地设定为例如25mm左右的情况下,从血压测量精度的观点出发,使在袖带的宽度方向上对被测量部位(手腕)的按压力均匀变得重要。在此,本发明的发明人通过实验发现,在与板状的中介构件的所述宽度方向的缘部对应的所述被测量部位的位置,产生应力集中而按压力变高。因此,假设在中介构件和血压测量用袖带的所述宽度方向的尺寸相等的情况下,对该血压测量用袖带的按压力因所述应力集中,会在被测量部位的皮肤表面位置和血管位置产生偏差,缘部比所述宽度方向的中央部更高。其结果,相对于所述被测量部位的血压测量用袖带的按压力在所述宽度方向上会不均匀,从而会存在产生血压值的测量误差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血压计、血压测量方法以及设备,即使在经由中介构件进行血压测量用袖带的按压来测量血压的情况下,也能够高精度地测量血压。
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的血压计,其特征在于,
具有:
袋状的传感袖带,应围绕被测量部位来佩戴;
背板,沿所述传感袖带的与所述被测量部位相反一侧的面配置;
按压构件,用于将所述背板朝向所述被测量部位按压;以及
血压计算部,基于容纳于所述传感袖带的流体的压力来计算血压,
在与所述传感袖带应围绕的所述被测量部位的周向垂直的长度方向上,所述背板的沿所述长度方向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的缘部的与所述被测量部位相对的面,随着朝向顶端而向远离所述被测量部位的方向弯曲,所述两侧的缘部分别随着朝向顶端而逐渐变薄。
在本说明书中,“被测量部位”是指动脉所通过的部位。被测量部位可以是例如手腕、上臂等上肢,也可以是脚腕、大腿等下肢。
本发明的血压计通过所述传感袖带围绕被测量部位来佩戴,在该传感袖带中,在背板沿该传感袖带的与所述被测量部位相反一侧的面配置的状态下,该背板被所述按压构件朝向所述被测量部位按压。其结果,所述传感袖带压迫所述被测量部位。在此,在所述按压构件被加压或减压时,在此过程中,基于容纳于所述传感袖带的流体的压力,通过所述血压计算部来计算血压(示波法)。
在此,在该血压计中,所述传感袖带检测施加于所述被测量部位的动脉通过部分的压力本身。此时,沿垂直于所述背板的所述被测量部位的周向的长度方向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的缘部的与所述被测量部位相的面,随着朝向顶端而向远离所述被测量部位的方向弯曲,所述两侧的缘部分别随着朝向顶端而逐渐变薄。因此,该弯曲的面按压所述被测量部位或所述背板,因此,由所述背板的所述宽度方向的缘部引起的应力集中会降低或者不发生该应力集中。其结果,所述传感袖带在所述宽度方向上被因应力集中引起的无大变动范围的按压力按压,从而血压值的检测误差变小。因此,能够高精度地测量血压。
在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计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的所述宽度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传感袖带的所述宽度方向的尺寸。
在该实施方式的血压计中,由于所述背板的所述宽度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传感袖带的所述宽度方向的尺寸,因此,由所述背板的所述宽度方向的缘部引起的按压力的变动不会影响所述传感袖带。即,所述传感袖带在所述宽度方向上被无大变动范围的按压力按压,从而血压值的检测误差变小。因此,能够高精度地测量血压。
在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计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板在所述周向上以超过所述传感袖带的长度的方式带状地延伸,
所述背板具有沿该背板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剖面呈V字状或U字状的多个槽,所述多个槽在该背板的长度方向上相互隔开且平行,以使所述背板能够沿所述周向弯曲。
在该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计中,所述背板在所述周向上以超过所述传感袖带的长度的方式带状地延伸。因此,所述背板能够将来自所述按压袖带的按压力传递至所述传感袖带的长度方向(相当于所述周向)上的整个区域。另外,所述背板具有沿该背板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剖面呈V字状或U字状的多个槽,所述多个槽在该背板的长度方向上相互隔开且平行,以使所述背板能够沿所述周向弯曲。由此,在佩戴时,当使用者利用所述手带将所述被测量部位和所述袖带结构体一并围绕的状态时(佩戴的第二步骤),所述背板不会妨碍所述袖带结构体想要沿所述周向弯曲。
在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计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板由在所述周向上相互分离的多个小片的集合构成,以使该背板作为整体能够沿所述周向弯曲,
所述多个小片的集合在所述周向上配置在超过所述传感袖带的长度的范围。
在该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计中,所述背板由在所述周向上相互分离的多个小片的集合构成,以使该背板作为整体能够沿所述周向弯曲。因此,在佩戴时,当使用者利用所述手带将所述被测量部位和所述袖带结构体一并围绕的状态时(佩戴的第二步骤),所述背板不会妨碍所述袖带结构体想要沿所述周向弯曲。另外,所述多个小片的集合在所述周向上配置在超过所述传感袖带的长度的范围。因此,所述背板能够将来自所述按压袖带的按压力实质上传递至所述传感袖带的长度方向(相当于所述周向)上的整个区域。
在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计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袖带能够容纳压力传递用的流体且构成为袋状,并以横穿所述被测量部位的动脉通过部分的方式沿所述周向延伸,
所述按压构件包括:
手带,在所述周向上应围绕所述被测量部位来佩戴;以及
袋状的按压袖带,与所述手带的内周面相对配置,并且沿所述周向延伸,以接受加压用的流体的供给而压迫所述被测量部位。
典型的加压用、压力传递用“流体”是空气,也可以是其他的气体或液体。另外,“压力传递用的流体”也可以在该血压计的制造阶段容纳于所述传感袖带,或者,也可以在每次血压测量时,容纳在所述传感袖带再从所述传感袖带排出。
手带的“内周面”是指,在围绕被测量部位的佩戴状态下在内周侧的面。
在所述手带在所述周向上围绕所述被测量部位,并且所述按压袖带、所述背板、以及所述传感袖带依次配置在比所述手带更靠近所述被测量部位的内周侧的状态下,所述血压计佩戴于所述被测量部位。在该佩戴状态下,所述按压袖带沿所述周向延伸。另外,所述传感袖带相比所述按压袖带更靠内周侧配置而与所述被测量部位接触,并且,以横穿所述被测量部位的动脉通过部分的方式沿所述周向延伸。而且,所述背板安装在所述按压袖带和所述传感袖带之间且沿所述周向延伸。因此,能够将血压计的袖带作为整体构成为带状,从而能够提供一种使用者使用便利的血压计。
在本说明书中,“接触”不仅指直接接触,还包括经由其他的构件(例如罩构件)间接地接触的情况。
另外,优选地,所述手带由在该手带的厚度方向上具有可挠性,并且在该手带的长度方向(相当于所述周向)上显示出实质上的非伸缩性的材料构成。由此,在佩戴时所述手带能够容易地围绕并束缚所述的外周侧,并且在血压测量时有助于压迫手腕。
在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计中,其特征在于,
具有搭载有泵的主体,
所述手带从所述主体延伸。
在本说明书中,“从主体延伸”的“手带”是指,主体和手带可以是一体成形,或者,主体和手带也可以相互独立地形成,手带安装于主体。另外,对于手带本身而言,从所述主体向一个方向的一侧延伸的第一手带部和从所述主体向一个方向的另一侧延伸的第二手带部,可以利用带扣紧固连接或打开,或者,也可以利用能够开闭的搭扣进行连接。
在血压计中,所述泵搭载于所述主体,能够利用从所述主体延伸的手带简单地将血压计佩戴于手腕上。因此,能够使血压计小型且一体地构成,并且能够携带血压计,从而能够提供一种使用者使用便利的血压计。
在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计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袖带、所述背板、以及所述传感袖带构成袖带结构体,所述袖带结构体为带状,并且一端安装于所述主体,
该袖带结构体还具有套环,该套环用于沿所述按压袖带的外周面将该袖带结构体的自然状态下的形状保持为沿所述周向弯曲的状态。
在本说明书中,“套环”是指,由典型的或有具有一定程度的可挠性和硬度的树脂板构成,在自然状态下具有沿围绕被测量部位的周向弯曲形状的构件。
该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计,容易佩戴于手腕。即,在佩戴时,首先,使用者将所述袖带结构体佩戴于被测量部位(例如左手腕)(佩戴的第一步骤)。在此,由于所述袖带结构体在自然状态下通过所述套环沿所述周向弯曲,因此,使用者通过使用与被测量部位(在该例子中为左手腕)所属一侧的半身相反一侧的半身的手(在该例子中为右手)将所述袖带结构体嵌入被测量部位的外周面,从而能够容易地将所述袖带结构体佩戴于所述被测量部位。在所述袖带结构体佩戴于所述被测量部位的状态下,即使使用者使该手(在该例子中为右手)离开所述袖带结构体,由于所述袖带结构体把持所述被测量部位,因此,所述袖带结构体(以及所述手带、所述主体)也难以从所述手腕脱落。接下来,使用者使用该手(在该例子中为右手)变为利用所述手带一并围绕所述被测量部位和所述袖带结构体的状态(佩戴的第二步骤)。这样,该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计能够容易地佩戴于被测量部位。
另外,由于所述袖带结构体并不是安装于所述手带,因此,所述袖带结构体的长度方向(相当于所述周向)的尺寸与所述手带无关,能够设定为最佳尺寸。
在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计中,其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袖带结构体的所述一端的所述套环的所述主体侧的根部被夹持在设置于所述主体内的构件与所述主体的后盖之间,由此,所述袖带结构体的所述一端安装于所述主体。
在该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计中,形成所述袖带结构体的所述一端的所述套环的所述主体侧的根部被夹持在设置于所述主体内的构件与所述主体的后盖之间。由此,所述袖带结构体的所述一端安装于所述主体。因此,所述袖带结构体的所述一端被可靠地保持于所述主体。另外,在维护服务时,通过打开所述主体的后盖,能够与所述手带无关地对所述主体更换所述袖带结构体。
另外,若是所述主体和所述手带相互独立地形成,所述手带安装于所述主体的结构,则在维护服务时,能够与所述袖带结构体无关地对所述主体更换所述手带。
在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计中,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袖带结构体的所述一端相反一侧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在该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计中,由于与所述袖带结构体的所述一端相反一侧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因此,在佩戴时,在使用者变为利用所述手带一并围绕所述被测量部位和所述袖带结构体的状态下(佩戴的第二步骤),所述袖带结构体受到来自所述手带的向内的力,所述袖带结构体正好沿所述被测量部位的外周面滑动或变形。由此,在佩戴状态下,所述袖带结构体、所述手带依次与所述被测量部位的外周侧成大致密接的状态。其结果,能够高精度地测量血压。
在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计中,其特征在于,
具有:
加压控制部,进行通过所述按压构件经由所述传感袖带来压迫所述被测量部位的控制;以及
流体容纳控制部,在所述按压构件和所述传感袖带佩戴于所述被测量部位的状态下,进行使所述压力传递用的流体向所述传感袖带供给并容纳的控制,
所述主体搭载有:
第一流路,使所述泵和所述按压袖带以能够流通流体的方式连接;以及
第二流路,使所述泵或第一流路和所述传感袖带以能够流通流体的方式连接,并且安装有开闭阀;
所述流体容纳控制部在所述佩戴状态下使所述开闭阀变为打开状态,使所述压力传递用的流体从所述泵或第一流路通过所述第二流路向所述传感袖带供给并容纳,
在所述压力传递用的流体容纳在所述传感袖带之后,所述加压控制部使所述开闭阀变为关闭状态,使所述加压用的流体从所述泵通过所述第一流路向所述按压袖带供给来压迫所述被测量部位。
在该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计中,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将所述压力传递用的流体向所述传感袖带供给并容纳。另外,在将所述压力传递用的流体容纳并密封在所述传感袖带中的状态下,能够向所述按压袖带供给所述加压用的流体来进行加压。
在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计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搭载有所述加压控制部、所述流体容纳控制部、以及所述血压计算部。
该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计能够小型且一体地构成。因此,使用者的使用便利性良好。
在另一技术方案中,本发明的血压测量方法,用于测量所述被测量部位的血压,
包括:
袋状的传感袖带,应围绕被测量部位来佩戴;
背板,沿所述传感袖带的与所述被测量部位相反一侧的面配置,在与所述传感袖带应围绕的所述被测量部位的周向垂直的长度方向上,沿所述长度方向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的缘部的与所述被测量部位相对的面,随着朝向顶端而向远离所述被测量部位的方向弯曲,所述两侧的缘部分别随着朝向顶端而逐渐变薄;
按压构件,用于将所述背板朝向所述被测量部位按压,所述血压测量方法的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按压构件将所述背板朝向所述被测量部位按压,
基于容纳于所述传感袖带的流体的压力来计算血压。
根据本发明的血压测量方法,在血压测量时,所述传感袖带围绕被测量部位而佩戴,在该传感袖带中,在背板沿该传感袖带的与所述被测量部位相反一侧的面配置的状态下,该背板被所述按压构件朝向所述被测量部位按压。其结果,所述传感袖带压迫所述被测量部位。在此,在所述按压构件被加压或减压时,在此过程中,基于容纳于所述传感袖带的流体的压力,通过所述血压计算部来计算血压(示波法)。
在此,所述传感袖带检测施加于所述被测量部位的动脉通过部分的压力本身。此时,沿垂直于所述背板的所述被测量部位的周向的长度方向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的缘部的与所述被测量部位相的面,随着朝向顶端而向远离所述被测量部位的方向弯曲,所述两侧的缘部分别随着朝向顶端而逐渐变薄。因此,该弯曲的面按压所述被测量部位或所述背板,因此,由所述背板的所述宽度方向的缘部引起的应力集中会降低或者不发生该应力集中。其结果,所述传感袖带在所述宽度方向上被因应力集中引起的无大变动范围的按压力按压,从而血压值的检测误差变小。因此,能够高精度地测量血压。
此外,在另一技术方案中,本发明的设备,包括血压测量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血压测量构件具有:
袋状的传感袖带,应围绕被测量部位来佩戴;
背板,沿所述传感袖带的与所述被测量部位相反一侧的面配置;
按压构件,用于将所述背板朝向所述被测量部位按压;以及
血压计算部,基于容纳于所述传感袖带的流体的压力来计算血压,
在与所述传感袖带应围绕的所述被测量部位的周向垂直的长度方向上,所述背板的沿所述长度方向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的缘部的与所述被测量部位相对的面,随着朝向顶端而向远离所述被测量部位的方向弯曲,所述两侧的缘部分别随着朝向顶端而逐渐变薄。
本发明的“设备”泛指具有血压测量功能的设备,例如,也可以构成为智能手表等的手表型可穿戴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设备,所述传感袖带在所述宽度方向上被因应力集中引起的无大变动范围的按压力按压,从而血压值的检测误差变小。因此,能够高精度地测量血压。
发明效果
综上可知,根据本发明的血压计、血压测量方法以及设备,能够使传感袖带对被测量部位的按压力均匀,从而血压值的误差变小。因此,能够防止血压测量值与实际的血压产生偏差,从而能够高精度地测量血压。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在手带被紧固连接的状态下从斜向观察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计的外观时的图。
图2是表示在手带被打开状态下从斜向观察所述血压计的外观时的图。
图3(B)是表示将图2中的袖带结构体以其内周面作为最前面展开的状态时的平面布局的图。图3(A)是表示沿图3(B)中的IIIA-IIIA线的向视剖面的图。
图4(A)是表示放大图3(B)中的袖带结构体的顶端部附近的图。图4(B)是表示沿图4(A)中的IVB-IVB线的向视剖面的图。
图5(A)是表示所述袖带结构体所包括的按压袖带的平面布局图。图5(B)是以所述按压袖带为背景来表示所述袖带结构体所包括的背板的平面布局的图。
图6是表示从斜向观察所述血压计的主体的背面侧时的图。
图7是在卸下后盖的分解状态下,将所述主体的背面侧连同所述袖带结构体所包括的套环一同表示的图。
图8是表示从斜上方观察所述主体的内部时的图。
图9是表示从斜下方观察所述主体的内部时的图。
图10是表示所述血压计的控制系统的概略框结构的图。
图11是表示使用者利用所述血压计执行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测量方法来进行血压测量时的动作流程的图。
图12是表示使用者将所述血压计佩戴于左手腕上时的处理流程的图。
图13A是表示使用者使用右手将袖带结构体佩戴于左手腕上的方式的立体图。
图13B是表示使用者使用右手用手带一并围绕左手腕和袖带结构体时的方式的立体图。
图13C是表示将所述血压计佩戴于使用者的左手腕上的方式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将所述血压计佩戴于使用者的左手腕上的状态下,垂直于左手腕的剖面的图。
图15A是表示在加压状态下的左手腕的肌腱通过的部分的剖面(相当于沿图14中的XVA-XVA线的向视剖面)的图。
图15B是表示在加压状态下的左手腕的桡骨动脉通过的部分的剖面(相当于沿图14中的XVB-XVB线的向视剖面)的图。
图16是示例表示通过搭载于所述主体的第二压力传感器所检测出的传感袖带的压力Pc、脉搏波信号Pm的图。
图17是表示使用水作为容纳于所述传感袖带的压力传递用的流体,并可变地设定容纳于所述传感袖带的水量时的血压测量误差的图。
图18是表示针对多个使用者在将容纳于传感袖带的水量可变地设定为“水量少”=0.16ml、“适量”=0.3ml、“水量多”=0.8ml的情况下的基准血压值与血压测量误差之间的关系的散点图。
图19是表示套环、按压袖带、背板、以及传感袖带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20(A)是表示通过按压袖带将300mmHg的压力施加于背板时的皮肤表面的压力分布与血管周围的压力分布的模拟结果的图。图20(B)是表示通过按压袖带将300mmHg的压力施加于皮肤表面时的皮肤表面的压力分布和血管周围的压力分布的模拟结果的图。
图21是表示使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的缘部的与被测量部位相对的面随着朝向顶端而向远离被测量部位的方向弯曲的背板的示意图。
图22是表示使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的缘部的与被测量部位相对的面向远离被测量部位的方向弯曲的背板的示意图。
图23是表示通过按压袖带将300mmHg的压力施加于图21的背板时的皮肤表面的压力分布和血管周围的压力分布的模拟结果的图。
图24是表示通过按压袖带将300mmHg的压力施加于图22的背板时的皮肤表面的压力分布和血管周围的压力分布的模拟结果的图。
图25是表示当使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的缘部的与被测量部位相对的面随着朝向顶端而向远离被测量部位的方向弯曲的背板的宽度方向尺寸与传感袖带的宽度方向尺寸相同的情况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血压计的结构)
图1是表示在将手带2紧固连接的状态下从斜向观察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计(用附图标记1表示整体)的外观的图。另外,图2是表示在将手带2打开的状态下从斜向观察血压计1的外观的图。
如这些图所示,该血压计1大致包括:主体10;从主体10延伸且应围绕被测量部位(在该例子中,如后述图13C所示,作为被测量部位预定选用左手腕90)来佩戴的手带2;带状且将一端20f安装于主体10的袖带结构体20。在该例子中,手带2的宽度方向X的尺寸设定为29mm。另外,在该例子中,手带2的厚度设定为2mm。
在该例子中,主体10具有:大致短圆筒状的壳体10B、安装在壳体10B的上部(在图1和图2中)的圆形状的玻璃10A、安装在壳体10B的下部的后盖10C(参照图6)。在壳体10B的侧面一体设置有,用于安装手带2的左右(图1和图2中)各一对的突起状的凸耳10B1、10B2;10B3、10B4。
另外,在壳体10B的上部的玻璃10A内设置有构成显示画面的显示器50。在主体10的近前侧(图1和图2中)的侧面设置有:用于指示血压测量的开始或停止的测量开关52A、用于使显示器50的显示画面返回到预定的起始画面的起始开关52B、用于进行使过去的血压、活动量等的测量记录显示于显示器50的指示的记录调出开关52C(将这些开关统称为操作部52)。另外,在主体10的内部搭载有包括泵30的血压测量构件(后面详细叙述)。在该例子中,血压计1包括活动量计、脉搏计的功能。即,该血压计1构成为具有手表型可穿戴设备的形式的多功能设备。该主体10形成为小型且厚度薄,以不会妨碍使用者的日常活动。
由图2可知,手带2包括:从主体10向一个方向的一侧(图2中的右侧)延伸的带状的第一手带部3、从主体10向一个方向的另一侧(图2中的左侧)延伸的带状的第二手带部4。第一手带部3中的靠近主体10的一侧的根部3e经由在手带的宽度方向X上延伸的连接棒7(公知的弹簧棒),安装于主体10的凸耳10B1、10B2,以能够如双向箭头A所示地自由转动。同样地,第二手带部4中的靠近主体10的一侧的根部4e经由在手带的宽度方向X上延伸的连接棒8(公知的弹簧棒)安装于主体10的凸耳10B3、10B4,以能够如双向箭头B所示地自由转动。
在第一手带部3中的远离主体10的一侧的顶端部3f安装有带扣5。带扣5是公知的类型,包括:大致匸字状的框状体5A、凸杆5B、以及在手带的宽度方向X上延伸的连接棒5C。框状体5A、凸杆5B经由连接棒5C分别安装在第一手带部3中的远离主体10的一侧的顶端部3f,以能够如双向箭头C所示地自由转动。在第一手带部3中的顶端部3f和根部3e之间,在该第一手带部3的长度方向(相当于左手腕90的周向Y)上预定的位置一体设置有环状的手带保持部6A、6B。第一手带部3的内周面3a形成为(整体上弯曲,但局部)大致平坦,而且在手带保持部6A、6B的部位也不向内周侧突起。由此,能够实现手带2均匀地围绕并束缚袖带结构体20的外周侧。
在第二手带部4中的根部4e与远离主体10的一侧的顶端部4f之间形成有多个小孔4w、4w、…,所述多个小孔4w、4w、…分别在该第二手带部4的厚度方向上贯通。当将第一手带部3与第二手带部4紧固连接时,与第二手带部4的顶端部4f相连的部分通过带扣5的框状体5A,并且带扣5的凸杆5B插通第二手带部4的多个小孔4w、4w、…中的任意一个。由此,如图1所示,将第一手带部3和第二手带部4紧固连接。
在该例子中,构成手带2的第一手带部3和第二手带部4由在厚度方向上具有可挠性,并且,在长度方向(相当于左手腕90的周向Y)上显示出实质上的非伸缩性的塑料材料构成。由此,佩戴时手带2能够容易地围绕并束缚袖带结构体20的外周侧,并且在后述的血压测量时能够有助于左手腕90的压迫。此外,第一手带部3和第二手带部4也可以由皮革材料构成。另外,在该例子中,构成带扣5的框状体5A、凸杆5B可以由金属材料构成,也可以由塑料材料构成。
如图2所示,袖带结构体20包括:配置在最外周的套环24、沿该套环24的内周面配置的按压袖带23、沿该按压袖带23的内周面配置的作为加强板的背板22、沿该背板22的内周面配置的传感袖带21。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手带2、套环24、以及按压袖带23作为能够朝向手腕产生按压力的按压构件起作用,通过这些按压构件将背板22朝向作为被测量部位的手腕按压,经由插入在背板22和手腕之间的传感袖带21来压迫手腕。
图3(B)表示将图2中的袖带结构体20以其内周面20a作为最前面展开的状态时的平面布局。图3(A)表示沿图3(B)中的IIIA-IIIA线的向视剖面。另外,图4(A)放大表示图3(B)中的袖带结构体20的顶端部附近。图4(B)表示沿图4(A)中的IVB-IVB线的向视剖面。另外,图5(A)表示按压袖带23的平面布局。图5(B)是以按压袖带23为背景的背板22的平面布局。
如图3(A)、图3(B)所示,套环24、按压袖带23、背板22、传感袖带21分别具有在一个方向(Y方向)上细长的带状的形状。在该例子中,分别设定套环24的宽度方向X的尺寸为W1=28mm,按压袖带23的宽度方向X的尺寸(除去熔接的两侧的缘部)为W2=25mm,背板22的宽度方向X的尺寸为W3=23mm,传感袖带21的宽度方向X的尺寸(除去熔接的两侧的缘部)为W4=15mm。此外,关于背板22的宽度方向X的尺寸与传感袖带21的宽度方向X的尺寸之间的关系在后面详细说明。另外,分别设定套环24的长度方向Y的尺寸(除去安装于主体10的根部24f)为L1=148mm,按压袖带23的长度方向Y的尺寸为L2=140mm,背板22的长度方向Y的尺寸为L3=114mm,传感袖带21的长度方向Y的尺寸为L4=110mm。
由图4(A)、图4(B)可知,传感袖带21包括:接触左手腕90一侧的第一片材21A、与该第一片材21A相对的第二片材21B,第一片材、第二片材21A、21B的周缘部21m通过相互熔接而密接,从而构成为袋状。在该例子中,如图4(B)中所示,在与该传感袖带21的宽度方向X上两侧的缘部21m、21m相连的部位,设置有在自然状态下沿该传感袖带21的长度方向Y延伸的松弛部21r、21r。另外,如图4(A)中所示,在第一片材21A中,在与该传感袖带21的长度方向Y上两侧的缘部21m(在图4(A)中仅表示顶端侧)相连的部位,设置有在自然状态下沿该传感袖带21的宽度方向X延伸的松弛部21r。这样的松弛部21r例如能够在将第一、第二片材21A、21B的周缘部21m相互熔接而密接时,通过公知的方法形成。由图3(A)、图3(B)可知,在传感袖带21的长度方向Y上的根部侧(+Y侧)的端部,向该传感袖带21供给压力传递用的流体(在该例子中为空气),或者,安装有用于从传感袖带21排出压力传递用的流体的可挠性管38。在该例子中,第一、第二片材21A、21B的材料由可伸缩的聚氨酯片材(厚度t=0.15mm)构成。袖带结构体20的内周面20a由传感袖带21的第一片材21A构成。
由图4(A)、图4(B)可知,按压袖带23包括在厚度方向上层叠的两个流体袋23-1、23-2。各流体袋23-1、23-2分别使可伸缩的两张的聚氨酯片材(厚度t=0.15mm)相对,并将它们的周缘部23ml、23m2熔接而形成。如图5(A)中所示,设定内周侧的流体袋23-1的长度方向Y的尺寸比外周侧的流体袋23-2的长度方向Y的尺寸(L2)稍小。在外周侧的流体袋23-2的长度方向Y上的根部侧(+Y侧)的端部,向该按压袖带23供给压力传递用的流体(在该例子中为空气),或者,安装有用于从按压袖带23排出压力传递用的流体的可挠性管39。另外,在内周侧的流体袋23-1和与其相邻的外周侧的流体袋23-2之间,形成有多个(在该例子中为四个)贯通孔23o、23o、…。由此,通过这些贯通孔23o、23o、…,加压用的流体(在该例子中为空气)能够在两个流体袋23-1、23-2之间流通。由此,按压袖带23在佩戴状态下,在通过可挠性管39从主体10侧接受加压用的流体的供给时,层叠的两个流体袋23-1、23-2膨胀,作为整体压迫左手腕90。
在该例子中,背板22由厚度为1mm左右的板状的树脂(在该例子中为聚丙烯)构成。由图3(A)、图3(B)可知,背板22沿传感袖带21的与被测量部位相反一侧的面配置。另外,背板22在长度方向Y(相当于左手腕90的周向)上以超过传感袖带21的长度的方式带状地延伸。因此,背板22作为加强板起作用,能够将来自按压袖带23的按压力传递至传感袖带21的长度方向Y(相当于左手腕90的周向)上的整个区域。另外,由图4(A)、图5(B)可知,在背板22的内周面22a、外周面22b设置有沿宽度方向X延伸的剖面呈V字状或U字状的多个槽22d1、22d2,所述多个槽22d1、22d2在长度方向Y上相互隔开且平行。在该例子中,槽22d1、22d2在该背板22的内周面22a与外周面22b之间相互对应地配置在相同的位置。由此,背板22在槽22d1、22d2的部位比其他的部位薄,容易弯曲。因此,在佩戴时,在使用者利用手带2将左手腕90和袖带结构体20一并围绕的状态下(后述的图12中的步骤S22),背板22不会妨碍袖带结构体20沿着左手腕90的周向Y弯曲。
在该例子中,套环24由厚度为1mm左右的具有一定程度的可挠性和硬度的树脂板(在该例子中为聚丙烯)构成。由图3(A)、图3(B)可知,套环24在展开状态下,在长度方向Y(相当于左手腕90的周向)上以超过按压袖带23的长度的方式带状地延伸。如图7中所示,该套环24在自然状态下,具有围绕左手腕90且沿周向Y弯曲的形状。由此,如图2中所示,袖带结构体20的自然状态下的形状保持为沿左手腕90的周向Y弯曲的状态。
在背板22的内周面22a的周缘部、套环24的内周面24a的周缘部,分别形成有向远离被测量部位(在该例子中为左手腕90)的方向弯曲的圆角22r、圆角24r。由此,对于使用者而言,不会带来因佩戴袖带结构体20所引起的不适感。
如图6所示,在主体10的背面侧设置有后盖10C。后盖10C具有四个贯通孔10C1、10C2、10C3、10C4,通过这些贯通孔10C1、10C2、10C3、10C4,利用未图示的螺钉固定于壳体10B的背面侧。在壳体10B的侧面的第一手带部3的根部3e隐藏的部分设有带过滤器的吸排气孔10Bo、10Bo、…(同样地在第二手带部4的根部4e隐藏的部分也设有吸排气孔)。由此,能够实现生活防水功能,并且能够进行壳体10B的内外之间的空气流通。
图7是在卸下后盖10C的分解状态下,将主体10的背面侧连同上述的套环24一同表示的图。在主体10的壳体10B内容纳有用于搭载血压测量构件的内壳体构件11。在内壳体构件11的背面侧以包围突起11p的周围的方式形成有环状槽11d。在套环24的根部24f形成有具有与环状槽11d对应的形状的环24o。在组装主体10时,套环24的根部24f的环24o嵌入内壳体构件11的环状槽11d(与此同时,环24o嵌合内壳体构件11的突起11p)。于是,在内壳体构件11的背面侧与主体10的后盖10C之间,套环24的根部24f在与后述的两个流路形成构件(第一流路形成构件390、第二流路形成构件380)重叠的状态下被夹持。
由此,如图2中所示,袖带结构体20的一端20f(套环24的根部24f)安装在主体10上。袖带结构体20的另一端20e(套环24的顶端部24e)是自由端。其结果,袖带结构体20与手带2的内周面3a、4a相对,并且与内周面3a、4a自由分离。
这样一来,在袖带结构体20安装于主体10的情况下,袖带结构体20的一端20f牢固地保持在主体10上。另外,在维护服务时,通过打开主体10的后盖10C,能够与手带2无关地,对主体10更换袖带结构体20。另外,袖带结构体20的长度方向Y(相当于左手腕90的周向)的尺寸能够与手带2无关地,设定为最佳尺寸。
另外,在该血压计1中,主体10与手带2相互独立地形成,手带2安装于主体10,因此在维护服务时,能够与袖带结构体20无关地对主体10更换手带2。
图7中所示的第一流路形成构件390由相互相对且薄板状地扩展的两张片材板391、392、以及将这些片材板391、392保持预定的间隔(在该例子中为0.7mm)的间隔部393构成。同样地,第二流路形成构件380由相互相对且薄板状地扩展的两张片材板381、382、以及将这些片材板381、382保持预定的间隔的间隔部383构成。另外,关于片材板381、间隔部383如图9中所示(在图9中,为了便于理解,省略了远离内壳体构件11一侧的片材板392、382的图示。关于图9在后面叙述。)。在第一流路形成构件390的端部、第二流路形成构件380的端部,分别一体安装有能够流通流体的横向销390p、380p。当包括套环24的袖带结构体20安装于主体10时,来自按压袖带23的可挠性管39经由横向销390p与第一流路形成构件390连接。另外,来自传感袖带21的可挠性管38经由横向销380p与第二的流路形成构件380连接。
在该例子中,第一流路形成构件390、第二流路形成构件380通过弹性体的一体成形而形成。在该例子中,第一流路形成构件390、第二流路形成构件380的厚度尺寸设定为1.2mm。
图10表示血压计1的控制系统的框结构。在血压计1的主体10中,除了上述的显示器50、操作部52以外,作为用于执行血压测量的血压测量构件,还搭载有:作为控制部的主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100、副CPU101、作为存储部的存储器51、加速度传感器54、通信部59、电池53、用于检测按压袖带23的压力的第一压力传感器31、用于检测传感袖带21的压力的第二压力传感器32、泵30、开闭阀33、以及驱动泵30的泵驱动电路35。此外,主CPU100主要控制血压计1整体的动作,副CPU101主要控制空气系统的动作。在以下,为了简单起见,将主CPU100和副CPU101一并简称为CPU100。
在该例子中,显示器50由LCD(Liquid Cri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构成,根据来自CPU100的控制信号来显示血压测量结果等与血压测量相关的信息以及其他信息。此外,显示器50不限于有机EL显示器,也可以由例如有机EL(Electro 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显示器等其他类型的显示器50构成。另外,显示器50也可以包括LED(Light 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
如上所述,操作部52包括:用于指示血压测量的开始或停止的测量开关52A、用于将显示器50的显示画面返回至预先设定的起始画面的起始开关52B、以及用于进行使过去的血压、活动量等的测量记录显示在显示器50的指示的记录调出开关52C。在该例子中,这些开关52A~52C由按压式开关构成,将与使用者的血压测量开始或停止等的指示相对应的操作信号向CPU100输入。此外,操作部52不限于按压式开关,也可以是例如压敏式(电阻式)或接近式(静电电容式)的触摸面板式开关等。另外,还可以具有未图示的麦克风,以便通过使用者的声音输入血压测量开始的指示。
存储器51非暂时性地存储用于控制血压计1的程序的数据、用于控制血压计1而使用的数据、用于设定血压计1的各种功能的设定数据、以及血压值的测量结果的数据等。另外,存储器51被用作执行程序时的工作存储器等。
CPU100根据用于控制存储器51所存储的血压计1的程序,执行作为控制部的各种功能。例如,当执行血压测量功能时,CPU100根据来自操作部52的测量开关52A的血压测量开始的指示,基于来自第一压力传感器31、第二压力传感器32的信号,进行驱动驱动泵30和开闭阀33的控制。另外,CPU100基于来自第二压力传感器32的信号,进行计算血压值、脉搏等的控制。
加速度传感器54由一体地内置于主体10内的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构成。该加速度传感器54向CPU100输出表示主体10的相互正交的三个方向的加速度的加速度信号。在该例子中,该加速度传感器54的输出用于测量活动量。
通信部59由CPU100控制而将规定的信息经由网络发送至外部的装置,或者,将来自外部的装置的信息经由网络接收并交接至CPU100。经由该网络的通信可以是无线、有线中的任一种。在本实施方式中,网络是互联网,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如医院内的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那样的其他种类的网络,也可以是使用USB缆线等的一对一通信。该通信部59也可以包括微USB连接器。
在该例子中,电池53由可充电的二次电池构成。电池53是搭载于主体10的构件,在该例子中,该电池53向CPU100、存储器51、加速度传感器54、通信部59、第一压力传感器31、第二压力传感器32、泵30、开闭阀33、以及泵驱动电路35的各构件供给电力。
在该例子中,泵30由压电泵构成,基于从CPU100接收的控制信号而由泵驱动电路35进行驱动。该泵30经由构成第一流路的第一流路形成构件390和可挠性管39,以能够流通流体的方式与按压袖带23连接。泵30通过第一流路形成构件390和可挠性管39,能够向按压袖带23供给作为加压用的流体的空气。此外,在该泵30上搭载有伴随着泵30的打开/关闭来控制开闭的未图示的排气阀。即,在泵30打开时,该排气阀关闭,从而有助于向按压袖带23内封入空气,另一方面,在泵30关闭时,该排气阀打开,从而将按压袖带23的空气通过可挠性管39和第一流路形成构件390向大气中排出。此外,该排气阀具有止回阀的功能,排出的空气不会逆流。
该泵30经由构成第二流路的第二流路形成构件380和可挠性管38,以能够流通流体的方式与传感袖带21连接。在第二流路(实际上,第一流路形成构件390与第二流路形成构件380之间)中安装有开闭阀(在该例子中为常开的电磁阀)33。开闭阀33基于从CPU100接收的控制信号来控制开关(开度)。当该开闭阀33处于打开状态时,能够从泵30通过第二流路向传感袖带21供给作为压力传递用的流体的空气并进行容纳。
在该例子中,第一压力传感器31、第二压力传感器32分别由压电电阻式压力传感器构成。第一压力传感器31经由构成第一流路的第一流路形成构件390和可挠性管39,检测按压袖带23内的压力。第二压力传感器32经由构成第二流路的第二流路形成构件380和可挠性管38,检测传感袖带21内的压力。
另外,如图8(当从斜上方观察主体10的内部时)所示,泵30和第一压力传感器31在主体10内配置在内壳体构件11的大致中央。开闭阀33和第二压力传感器32配置在内壳体构件11的周围。如图9(当从斜下方观察主体10的内部时)所示,第一流路形成构件390在内壳体构件11的背面侧,横跨泵30的排出口30d、第一压力传感器31的空气导入口31d、以及开闭阀33的入口33i而配置。第二流路形成构件380在内壳体构件11的背面侧,横跨开闭阀33的出口33e、以及第二压力传感器32的空气导入口32d而配置。
该血压计1通过在主体10上搭载上述那样的血压测量构件,小型且一体地构成。因此,使用者方便使用。
(血压测量的动作)
图11表示使用者通过血压计1执行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测量方法来进行血压测量时的动作流程。
如图11的步骤S1所示,使用者将血压计1佩戴于作为被测量部位的左手腕90。在该佩戴时,如图13A所示,首先,使用者使用右手99将袖带结构体20佩戴于左手腕90(图12中的步骤S21)。在此,袖带结构体20在自然状态下通过套环24沿左手腕90的周向Y弯曲。因此,在该例子中,使用者通过使用与左手腕90所属一侧的左半身的相反一侧的右半身的手(在该例子中为右手99),将袖带结构体20嵌入左手腕90的外周面,能够容易将袖带结构体20佩戴于左手腕90。在将袖带结构体20佩戴于左手腕90的状态下,即使使用者将右手99从袖带结构体20离开,由于袖带结构体20把持左手腕90,因此,袖带结构体20(以及手带2、主体10)也难以从左手腕90脱落。
接着,如图13B所示,使用者使用右手99变成,利用手带2一并围绕左手腕90和袖带结构体20的状态。具体而言,使与第二手带部4的顶端部4f相连的部分通过第一手带部3的带扣5的框状体5A,进而,将带扣5的凸杆5B插通第二手带部4的多个小孔4w、4w、…中的任意一个。由此,如图13C所示,将第一手带部3和第二手带部4紧固连接(图12中的步骤S22)。由此,从主体10延伸的手带2围绕左手腕90,并且一端20f安装于主体10的带状的袖带结构体20变为配置在比手带2更靠近左手腕90的内周侧的状态。
在此,在该血压计1中,袖带结构体20从手带2的内周面3a、4a自由分离,并且与袖带结构体20的一端20f相反一侧的另一端20e是自由端。因此,当将第一手带部3和第二手带部4紧固连接时,袖带结构体20受到来自手带2的向内的力,从而能够使袖带结构体20正好沿左手腕90的外周面滑动或变形。由此,在佩戴状态下,成为袖带结构体20、手带2依次与左手腕90的外周面大致密接的状态,即,成为整体以带状围绕左手腕90的状态。如上所述,该血压计1能够容易地佩戴于左手腕90。
详细而言,如图14所示,在该佩戴状态下,在袖带结构体20所包括的套环24的内周侧,袋状的按压袖带23沿左手腕90的周向Y延伸。另外,袖带结构体20所包括的袋状的传感袖带21相比按压袖带23更靠内周侧配置而与左手腕90接触,并且,以横穿左手腕90的动脉通过部分90a的方式沿周向Y延伸。而且,袖带结构体20所包括的背板22插入在按压袖带23与传感袖带21之间并且沿左手腕90的周向Y延伸。此外,在图14中,省略了主体10和手带2的图示。在图14中示出了左手腕90的桡骨93、尺骨94、桡骨动脉91、尺骨动脉92、以及肌腱96。
接着,当使用者按下设置于主体10的操作部52的测量开关52A时(图11的步骤S2),CPU100对处理用存储器区域进行初始化(图11的步骤S3)。另外,CPU100经由泵驱动电路35关闭泵30,打开内置于泵30的排气阀,并将开闭阀33维持为打开状态,对按压袖带23内和传感袖带21内的空气进行排气。接下来,进行将第一压力传感器31、第二压力传感器32调整为0mmHg的控制。
接下来,CPU100作为加压控制部和流体容纳控制部起作用,经由泵驱动电路35关闭泵30(图11的步骤S4),将开闭阀33维持为打开状态,开始按压袖带23和传感袖带21的加压(图11的步骤S5)。在加压过程中,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31、第二压力传感器32分别监视按压袖带23、传感袖带21的压力,并且经由泵驱动电路35来驱动泵30。由此,进行通过第一流路(第一流路形成构件390和可挠性管39)向按压袖带23输送空气,以及通过第二流路(第二流路形成构件380和可挠性管38)向传感袖带21输送空气的控制。
接着,在图11的步骤S6中,CPU100作为流体容纳控制部起作用,判断传感袖带21的压力是否达到了规定的压力(在该例子中为15mmHg),或者,泵30的驱动时间是否经过了规定的时间(在该例子中为3秒)。进行该判断的理由是为了确认在传感袖带21内是否容纳有适量的空气。在图11的步骤S6中若为“否”,则需要等到感袖带21压力达到规定的压力,或者,等到泵30的驱动时间经过规定的时间。此外,容纳在传感袖带21内的压力传递用的流体的“适量”是何种程度的量,将在后面叙述。
在图11的步骤S6中若为“是”,则判断为在传感袖带21中容纳有适量的空气。于是,在图11的步骤S7中,CPU100作为加压控制部起作用,将开闭阀33变为关闭状态,继续进行从泵30通过第一流路向按压袖带23供给空气的控制。由此,使按压袖带23膨胀,并且逐渐进行加压,从而压迫左手腕90。此时,背板22将来自按压袖带23的按压力向传感袖带21传递。传感袖带21压迫左手腕90(包括动脉通过部分90a)。在该加压过程中,CPU100为了计算血压值,通过第二压力传感器32,监视传感袖带21的压力Pc,即左手腕90的动脉通过部分90a的压力,获得作为变动成分的脉搏波信号Pm。在图16中示例了在该加压过程中获得的传感袖带21的压力Pc、脉搏波信号Pm的波形。
在此,图15A、图15B示意性地表示出在传感袖带21中容纳有适量的空气,在开闭阀33关闭的加压状态下的沿左手腕90的长度方向(相当于袖带的宽度方向X)的剖面。图15A表示左手腕90的肌腱96通过的部分的剖面(相当于沿图14中的XVA-XVA线的向视剖面)。另一方面,图15B表示左手腕90的桡骨动脉91通过的部分的剖面(相当于沿图14中的XVB-XVB线的向视剖面)。如图15B所示,由于左手腕90的桡骨动脉91通过的部分比较柔软,因此,在传感袖带21的第一片材21A与第二片材21B之间,残留有空气存在的间隙21w。因此,传感袖带21中的与桡骨动脉91相对的部分能够反映左手腕90的动脉通过部分90a的压力。另一方面,如图15A所示,由于左手腕90的肌腱96通过的部分比较硬,因此,在传感袖带21中相当于宽度方向X大致中央的部分,第一片材21A与第二片材21B相互接触。但是,在与传感袖带21中的宽度方向X的两侧的缘部21m、21m相连的部位,如上所述设置有沿长度方向Y(相当于左手腕90的周向)延伸的松弛部21r、21r,因此,残留有沿长度方向Y存在空气的间隙21w′、21w′。其结果,容纳在传感袖带21中的空气能够通过间隙21w′、21w′沿传感袖带21的长度方向Y流通。因此,传感袖带21能够将施加于左手腕90的动脉通过部分90a的压力作为空气(压力传递用的流体)的压力顺利地向主体10内的第二压力传感器32传递。
接着,在图11的步骤S8中,CPU100作为血压计算部起作用,基于在该时刻所获得的脉搏波信号Pm,通过示波法应用公知的算法来尝试计算血压值(收缩期血压SBP和舒张期血压DBP)。
在该时刻,在由于数据不足而未能计算出血压值的情况(在步骤S9为“否”)下,只要袖带压若未达到上限压力(为了安全,预先设定为例如300mmHg),则重复步骤S7~S9的处理。
若这样能够计算血压值(步骤S9为“是”),则CPU100停止泵30(步骤S10),打开开闭阀33(步骤S11),进行对按压袖带23内、传感袖带21内的空气进行排气的控制。然后,最后将血压值的测量结果显示在显示器50上(步骤S12)。
此外,血压计算可以在按压袖带23的加压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减压过程中进行。
这样,在该血压计1中,每次进行血压测量时,在传感袖带21中容纳空气,第二压力传感器32与按压袖带23分别单独地检测传感袖带21的压力Pc,即左手腕90的动脉通过部分90a的压力本身。因此,将手带2和袖带结构体20(适当地统称为“袖带”)的宽度方向X的尺寸设定得小(例如25mm左右),其结果,即使在加压时按压袖带23在厚度方向较大地膨胀而产生压迫损失的情况下,也能够高精度地测量血压。另外,在佩戴状态下,传感袖带21以横穿左手腕90的动脉通过部分90a的方式沿周向Y延伸。因此,当使用者实际将血压计1佩戴于左手腕90时,即使袖带与主体10在左手腕90的周向Y上发生一定程度的位置偏移,传感袖带21也不会从左手腕90的动脉通过部分90a脱离。因此,能够防止血压测量值相对于实际的血压产生偏差,其结果,能够高精度地测量血压。
此外,在上面的例子中,每当进行血压测量时,在传感袖带21内容纳作为压力传递用的流体的空气,当测量结束后进行排气,但并不限定于此。可以在该血压计1的制造阶段,在传感袖带21中容纳压力传递用的流体,并进行密封。
(容纳在传感袖带内的压力传递用的流体的适量)
图17表示使用水作为容纳在传感袖带21的压力传递用的流体,可变地设定容纳在传感袖带21的水量时的血压测量误差(平均值)。在此,血压测量误差是指,针对某一使用者(受试者),从通过血压计1测量的血压值(收缩期血压SBP)减去通过标准的(准确的)血压计测量的血压值(收缩期血压SBP)(将其称为“基准血压值”)所得到的差值。即,
(血压测量误差)=(通过血压计1测量的血压值)-(基准血压值)。由图17可知,若容纳在传感袖带21中的水量在0.26ml±0.05ml的范围wa,则血压测量误差在±5mmHg以内,可以认为是适量。
在图17中,当水量超过该适量范围wa时,血压测量误差向正侧变大。其理由被认为是,在如图14所示的剖面中,由于在肌腱96等的坚硬的部分上也存在水,因此,当被压迫时传感袖带21的内压会上升,以及,由于左手腕90中的桡骨动脉91和尺骨动脉92通过的部分比较柔软,因此,在该部分存在需要量以上的水,从而传感袖带21膨胀,传感袖带21的内压上升了与其膨胀的张力相对应的量。另外,在图17中,当水量低于该适量范围wa时,血压测量误差向负侧变大。其理由被认为是,动脉周围的水量变得过少所致。
其结果,在该例子中,认为容纳在传感袖带21中的压力传递用的流体在0.26ml±0.05ml的范围wa是适量的。在上述的图11的步骤S6中,判断传感袖带21的压力是否达到了规定的压力(在该例子中为15mmHg),或者,泵30的驱动时间是否经过了规定的时间(在该例子中为3秒)的基准被设定为,满足作为容纳在该传感袖带21的压力传递用的流体的空气的量在0.26ml±0.05ml的范围wa的条件。
此外,当然容纳在传感袖带21的压力传递用的流体的适量取决于传感袖带21的尺寸等。
(验证结果)
图18的散点图表示针对多个使用者(在该例子中,对收缩期血压SBP为从97mmHg至149mmHg的5名受试者分别进行3次测量),将作为容纳在传感袖带21的压力传递用的流体的水量可变地设定为“水量少”=0.16ml、“适量”=0.3ml、“水量多”=0.8ml的情况下的,基准血压值与血压测量误差之间的关系。若水量为“适量”,如图中的口标记所示,对于多个使用者来说血压测量误差变小。与此相对,若为“水量多”,如图中×标记所示,对于多个使用者来说血压测量误差向正侧变大。若为“水量少”,如图中◇标记所示,对于多个使用者来说血压测量误差向负侧变大。
从该验证结果可以确认,根据本发明的血压计1,即使在将具有肌腱96、桡骨93、以及尺骨94的手腕作为被测量部位,使用袋状的传感袖带来测量血压的情况下,也能够高精度地测量血压。
特别地,在多个使用者分别实际将血压计1佩戴于左手腕90来进行血压测量的情况下,根据使用者不同,存在有桡骨动脉91和尺骨动脉92这两个动脉的柔软部分的面积不同。在此,在图18的验证结果中,若水量为适量,则能够抑制针对多个使用者的血压测量误差。因此,在该血压计1中,可以确认,即使在存在有桡骨动脉91和尺骨动脉92这两个动脉的柔软部分的面积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高精度地测量血压。
(背板和传感袖带的宽度方向尺寸)
图19是表示套环24、按压袖带23、背板22、以及传感袖带21的宽度方向X上的尺寸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在图19中,将套环24、按压袖带23、背板22、以及传感袖带21的宽度方向X上的中心位置与X坐标的原点重合。图20(A)是表示通过按压袖带将300mmHg的压力施加于背板22时的皮肤表面(左手腕90)的压力分布和血管周围的压力分布的模拟结果的图。图20(B)是表示通过按压袖带将300mmHg的压力施加于皮肤表面(左手腕90)时的皮肤表面的压力分布和血管周围的压力分布的模拟结果的图。图20(A)和(B)中的X坐标位置与图19中的X坐标位置相对应。
如图20(B)所示,在不设置背板22而通过按压袖带23来按压被测量部位的情况下,皮肤表面位置和血管位置的压力基本一致,中央部变高,越朝向宽度方向X的缘部越低。但是,如图20(A)所示,在设置背板22并通过按压袖带23和背板22来按压被测量部位的情况下,皮肤表面位置和血管位置的压力在中央部一致且变得均匀。但是,在宽度方向X的缘部22f的附近,皮肤表面位置的压力相比血管位置的压力变得极高,与血管位置的压力产生偏差。如图19所示,这是由于,用于模拟的背板22是板状的构件,在宽度方向X的缘部22f形成为具有边缘22c的形状,因此,产生因该边缘22c所引起的应力集中。这样,在经由背板22按压的情况下,压力均匀的范围与仅通过按压袖带23的情况相比更宽泛,但由于应力集中而在皮肤表面位置和血管位置的压力产生偏差。因此,在使传感袖带21的宽度方向X的尺寸与背板22的宽度方向X的尺寸相同的情况下,传感袖带21相对于被测量部位的宽度方向X的压力在皮肤表面位置与血管位置产生偏差,从而测量的血压值会产生误差。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B)所示,分别将套环24、按压袖带23、背板22、以及传感袖带21的宽度方向X的尺寸设定为W1=28mm、W2=25mm、W3=23mm、W4=15mm。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相比传感袖带21的宽度方向X的尺寸,使背板22的宽度方向X的尺寸变大。通过这样的结构,即使在背板22是具有边缘22c的形状的情况下,在图20(B)中皮肤表面位置与血管位置的压力也能够一致,并且能够在压力均匀的区域内按压传感袖带21。其结果,传感袖带21的被测量部位中的皮肤表面位置与血管位置的压力没有偏差,相对于被测量部位的按压力变得均匀,从而能够防止测量的血压值的误差的产生。因此,基于血压计1,能够高精度地测量血压。
(背板的宽度方向的缘部的结构)
图21是表示使宽度方向X上的两侧的缘部22f的与被测量部位相对的面22g随着朝向顶端而向远离被测量部位的方向弯曲的的背板22的示意图。图22是表示使宽度方向X上的两侧的缘部22f的与被测量部位相对的面22g向远离被测量部位的方向弯曲的背板22的示意图。在图21和图22中,使背板22和传感袖带21的宽度方向X上的中心位置与X坐标的原点重合。图23是表示通过按压袖带23将300mmHg的压力施加于图21的背板22时的皮肤表面的压力分布和血管周围的压力分布的模拟结果的图。图24是表示通过按压袖带23将300mmHg的压力施加于图22的背板22时的皮肤表面的压力分布和血管周围的压力分布的模拟结果的图。
如图21所示,在背板22中,在使宽度方向X上的两侧的缘部22f的与被测量部位相对的面22g随着朝向顶端而向远离被测量部位方向弯曲的情况下,如图23所示,可知被测量部位的皮肤表面位置与血管位置的压力基本一致。与此相对,如图22所示,在背板22中,使宽度方向X上的两侧的缘部22f的与被测量部位相对的面22g向远离被测量部位的方向弯曲,在底面22e与面22g之间形成边缘22c的情况下,如图24所示可知,被测量部位的皮肤表面位置的压力高于在边缘22c的附近的血管位置的按压力。可以认为,在图22所示的背板22中,虽然面22g向远离被测量部位的方向弯曲,但由于形成有边缘22c,因此,产生了因边缘22c所引起的应力集中。
因此,在被测量部位的皮肤表面位置与血管位置,为了消除传感袖带21相对于被测量部位的压力的偏差,使压力更均匀,如上所述,已知优选,相比传感袖带21的宽度方向X的尺寸,使背板22的宽度方向X的尺寸变大,并且在背板22中,使宽度方向X上的两侧的缘部22f的与被测量部位相对的面22g随着朝向顶端而向远离被测量部位的方向弯曲。若这样的构成,则在被测量部位的皮肤表面位置与血管位置,消除了传感袖带21相对于被测量部位的压力的偏差,压力变得更均匀,从而能够使测量的血压值的误差变小,由此,能够高精度地测量血压。另外,使面22g弯曲可以将面22g加工成圆角形状,或者,也可以加工成锥状。即,通过使背板22的两侧的缘部22f分别随着朝向顶端而逐渐变薄,能够降低因边缘所引起的应力集中的影响。
图25是使宽度方向X上的两侧的缘部22f的与被测量部位相对的面22g随着朝向顶端而向远离被测量部位的方向弯曲的背板22的宽度方向尺寸,与传感袖带21的宽度方向尺寸相同的情况的示意图。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如图19所示,与使背板22的宽度方向X的尺寸大于传感袖带21的宽度方向X的尺寸的情况相比,在被测量部位的皮肤表面位置与血管位置,产生传感袖带21相对于被测量部位的压力的偏差,损坏了压力的均匀性。这是由于,与背板22的底面22e在传感袖带21的宽度方向X的整个区域上为平面的情况相比,背板22的宽度方向X上的压力因弯曲的缘部22f而发生变化。然而,在如图25所示的背板22上,弯曲的缘部22f与底面22e之间不存在边缘,不会发生被测量部位中的应力集中,测量的血压值中的误差也不会太大。因此,如图25,在背板22上,在使宽度方向X上的两侧的缘部22f的面随着朝向顶端而向远离被测量部位的方向弯曲的情况下,即使使背板22的宽度方向尺寸与传感袖带21的宽度方向尺寸相同,也能够高精度地测量血压。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背板22的内周面22a、外周面22b,沿宽度方向X延伸的剖面V字状或U字状的槽22d1、22d2在长度方向Y上相互隔开且平行地设置有多个。然而,并不限定于此。背板也可以形成为,以作为整体能够沿被测量部位的周向(长度方向Y)弯曲的方式,由在长度方向Y上相互分离的多个小片的集合构成,这些多个小片的集合在被测量部位的周向(长度方向Y)上配置在超过传感袖带21的长度的范围内。在该情况下,也能够起到与所述背板22中的结构实质上相同的效果。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佩戴血压计的被测量部位是左手腕90。然而,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以与图1、图2所示的血压计1成为光学对称的方式构成本发明的血压计,佩戴于右手腕。另外,被测量部位也可以是上臂、下肢等的手腕以外的部位。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主体10和手带2相互独立形成,手带2安装于主体10。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主体10和手带2也可以一体成形。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手带2的第一手带部3和第二手带部4通过带扣5来紧固连接或打开。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第一手带部3和第二手带部4也可以经由能够开闭的三折式搭扣相互连接。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袖带结构体20具有套环24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例子,也可以省略套环24。在这种情况下,手带2由一个带状体形成,沿带状体的内周面配置按压袖带23,沿该按压袖带23的内周面配置背板22,沿该背板22的内周面配置传感袖带21即可。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手带2和按压袖带23作为能够朝向手腕产生按压力的按压构件起作用,通过这些按压构件将背板22朝向作为被测量部位的手腕按压,经由插入在背板22与手腕之间的传感袖带21来压迫手腕。关于手带2,例如在主体10的后盖10C具有能够开闭的三折式搭扣,使手带2的端部与三折式搭扣连接即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图11的步骤S6所示的传感袖带21的加压工序中,驱动泵30直到传感袖带21的压力达到15mmHg为止,或者,将泵30的驱动时间设为3秒。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驱动泵30直到传感袖带21的压力例如达到5mmHg为止,在将流体填充至传感袖带21内之后,逐渐地将传感袖带21内的流体的量最优化。或者,也可以首先通过泵30向传感袖带21内填充空气直到压力达到例如30mmHg的压力为止,然后停止泵30而打开排气阀,使传感袖带21的压力降低例如直到15mmHg为止之后再关闭排气阀,使传感袖带21内的流体容量最优化。在这种情况下,将排气阀和泵30分体设置,使驱动排气阀的阀驱动电路能够由CPU100控制来设置即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传感袖带21直接接触作为被测量部位的左手腕90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传感袖带21也可以经由其他的构件(例如,罩构件)间接接触左手腕90。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按压构件的例子,已列举手带2、套环24、以及按压袖带23,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例子,也可以是机械式地在厚度方向上扩张的按压构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在主体10上具有泵30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例子,也可以具有包括手带2和袖带结构体20的袖带、以及放置在桌子上的主体,在该主体上具有泵。在该情况下,将袖带和主体经由细长的管连接,从主体向袖带供给流体即可。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搭载于血压计1的CPU100作为流体容纳控制部、加压控制部、以及血压计算部起作用,执行血压测量(图11的动作流程)。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设置于血压计1的外部的智能手机等的实质的计算机装置作为流体容纳控制部、加压控制部、以及血压计算部起作用,经由网络900,在血压计1中执行血压测量(图11的动作流程)。
以上的实施方式是例示,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上述的多个实施方式,可以分别单独成立,也可以组合多个实施方式。另外,不同的实施方式中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分别单独成立,但也可以将不同的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彼此组合。
附图标记的说明:
1 血压计
2 手带
3 第一手带部
4 第二手带部
10 主体
20 袖带结构体
21 传感袖带
22 背板
23 按压袖带
24 套环
30 泵
31 第一压力传感器
32 第二压力传感器
33 开闭阀
91 桡骨动脉
92 尺骨动脉
93 桡骨
94 尺骨
96 肌腱

Claims (11)

1.一种血压计,其特征在于,
具有:
袋状的传感袖带,应围绕被测量部位来佩戴;
背板,沿所述传感袖带的与所述被测量部位相反一侧的面配置;
按压构件,用于将所述背板朝向所述被测量部位按压;以及
血压计算部,基于容纳于所述传感袖带的流体的压力来计算血压,
在与所述传感袖带应围绕的所述被测量部位的周向垂直的长度方向上,所述背板的沿所述长度方向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的缘部的与所述被测量部位相对的面弯曲以使所述背板朝向所述传感袖带凸状地突出,并且随着朝向顶端而向远离所述被测量部位的方向弯曲,所述两侧的缘部分别随着朝向顶端而逐渐变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压计,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板的所述宽度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传感袖带的所述宽度方向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压计,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板在所述周向上以超过所述传感袖带的长度的方式带状地延伸,
所述背板具有沿该背板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剖面呈V字状或U字状的多个槽,所述多个槽在该背板的长度方向上相互隔开且平行,以使所述背板能够沿所述周向弯曲。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压计,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板由在所述周向上相互分离的多个小片的集合构成,以使该背板作为整体能够沿所述周向弯曲,
所述多个小片的集合在所述周向上配置在超过所述传感袖带的长度的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压计,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袖带能够容纳压力传递用的流体且构成为袋状,并以横穿所述被测量部位的动脉通过部分的方式沿所述周向延伸,
所述按压构件包括:
手带,在所述周向上应围绕所述被测量部位来佩戴;以及
袋状的按压袖带,与所述手带的内周面相对配置,并且沿所述周向延伸,以接受加压用的流体的供给而压迫所述被测量部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血压计,其特征在于,
具有搭载有泵的主体,
所述手带从所述主体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血压计,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袖带、所述背板、以及所述传感袖带构成袖带结构体,所述袖带结构体为带状,并且一端安装于所述主体,
该袖带结构体还具有套环,该套环用于沿所述按压袖带的外周面将该袖带结构体的自然状态下的形状保持为沿所述周向弯曲的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血压计,其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袖带结构体的所述一端的所述套环的所述主体侧的根部被夹持在设置于所述主体内的构件与所述主体的后盖之间,由此,所述袖带结构体的所述一端安装于所述主体。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血压计,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袖带结构体的所述一端相反一侧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血压计,其特征在于,
具有:
加压控制部,进行通过所述按压构件经由所述传感袖带来压迫所述被测量部位的控制;以及
流体容纳控制部,在所述按压构件和所述传感袖带佩戴于所述被测量部位的状态下,进行使所述压力传递用的流体向所述传感袖带供给并容纳的控制,
所述主体搭载有:
第一流路,使所述泵和所述按压袖带以能够流通流体的方式连接;以及
第二流路,使所述泵或第一流路和所述传感袖带以能够流通流体的方式连接,并且安装有开闭阀;
所述流体容纳控制部在所述佩戴状态下使所述开闭阀变为打开状态,使所述压力传递用的流体从所述泵或第一流路通过所述第二流路向所述传感袖带供给并容纳,
在所述压力传递用的流体容纳在所述传感袖带之后,所述加压控制部使所述开闭阀变为关闭状态,使所述加压用的流体从所述泵通过所述第一流路向所述按压袖带供给来压迫所述被测量部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血压计,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搭载有所述加压控制部、所述流体容纳控制部、以及所述血压计算部。
CN201780075625.6A 2016-12-28 2017-11-27 血压计、血压测量方法以及设备 Active CN1101774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56030 2016-12-28
JP2016256030A JP6772058B2 (ja) 2016-12-28 2016-12-28 血圧計および血圧測定方法並びに機器
PCT/JP2017/042370 WO2018123385A1 (ja) 2016-12-28 2017-11-27 血圧計および血圧測定方法並びに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77495A CN110177495A (zh) 2019-08-27
CN110177495B true CN110177495B (zh) 2022-06-03

Family

ID=62708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75625.6A Active CN110177495B (zh) 2016-12-28 2017-11-27 血压计、血压测量方法以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832922B2 (zh)
JP (1) JP6772058B2 (zh)
CN (1) CN110177495B (zh)
BR (1) BR112019012295A8 (zh)
DE (1) DE112017006629T5 (zh)
WO (1) WO201812338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76463B (zh) * 2017-11-07 2019-11-11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穿戴式血壓測量裝置
TWI688368B (zh) * 2018-10-31 2020-03-21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穿戴式健康監測裝置
JP7202886B2 (ja) * 2018-12-27 2023-01-12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血圧測定装置
JP7102334B2 (ja) * 2018-12-27 2022-07-19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血圧測定装置充電用コネクタ
US11478606B1 (en) 2020-01-08 2022-10-25 New Heights Energy, LLC Wearable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therapy to a user and/or for measuring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of the user
JP2022023478A (ja) * 2020-07-27 2022-02-08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血圧計、血圧測定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23135878A (ja) * 2022-03-16 2023-09-29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血圧計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36901B1 (en) * 1998-04-27 2002-01-08 Omron Corporation Sphygmomanometer cuff achieving precise measurement of blood pressure
JP2002102182A (ja) * 2000-09-29 2002-04-09 A & D Co Ltd 血圧計用カフ帯
CN101932839A (zh) * 2008-02-04 2010-12-29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轴承装置及旋转机械
WO2011122259A1 (ja) * 2010-03-31 2011-10-06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手首式血圧計
CN103321142A (zh) * 2013-06-23 2013-09-25 衡水中铁建工程橡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衬套式抗拉球型支座
WO2015033152A2 (en) * 2013-09-04 2015-03-12 Zero360, Inc. Wearable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565381A (en) * 1949-08-15 1951-08-21 Jack R Leighton Device for measuring angular body movements
JPS61238229A (ja) * 1985-04-13 1986-10-23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血圧計のカフ帯
JPH11309119A (ja) * 1998-04-27 1999-11-09 Omron Corp 血圧計用カフ
JP4742576B2 (ja) * 2004-12-10 2011-08-10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血圧計用カフ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血圧計
JP5092707B2 (ja) * 2007-11-15 2012-12-05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動脈硬化度判定装置
JP5145930B2 (ja) 2007-12-28 2013-02-20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血圧計用カフおよび血圧計
JP5251447B2 (ja) * 2008-11-17 2013-07-31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血圧情報測定装置用カフ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血圧情報測定装置
JP5141679B2 (ja) * 2009-12-29 2013-02-13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血圧情報測定装置用カフ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血圧情報測定装置
US8776418B1 (en) * 2010-09-30 2014-07-15 Fitbit, Inc. Interchangeable cases for biometric monitoring devices
WO2013109947A1 (en) * 2012-01-19 2013-07-25 Nike International Ltd. Wearable device assembly having solder mask
WO2014121805A1 (en) * 2013-02-08 2014-08-14 Up-Med Gmbh Blood pressure measuring system comprising a kinking-proof shell
CN106104408B (zh) * 2013-11-29 2021-07-27 行动股份有限公司 穿戴式计算装置
WO2015121892A1 (en) * 2014-02-13 2015-08-20 Nec Corporation A blood pressure meter and cuff
EP3225156B1 (en) * 2016-03-31 2022-01-05 Nokia Technologies Oy Adaptive wearable device for physiological measurements and methods using the same
JP2017196104A (ja) * 2016-04-27 2017-11-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携帯型電子機器
US11213392B2 (en) * 2017-11-01 2022-01-04 Muffin Incorporated Belt for applying pressure to a bodily organ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36901B1 (en) * 1998-04-27 2002-01-08 Omron Corporation Sphygmomanometer cuff achieving precise measurement of blood pressure
JP2002102182A (ja) * 2000-09-29 2002-04-09 A & D Co Ltd 血圧計用カフ帯
CN101932839A (zh) * 2008-02-04 2010-12-29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轴承装置及旋转机械
WO2011122259A1 (ja) * 2010-03-31 2011-10-06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手首式血圧計
CN103321142A (zh) * 2013-06-23 2013-09-25 衡水中铁建工程橡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衬套式抗拉球型支座
WO2015033152A2 (en) * 2013-09-04 2015-03-12 Zero360, Inc. Wearable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7006629T5 (de) 2019-10-02
BR112019012295A8 (pt) 2023-03-28
BR112019012295A2 (pt) 2019-11-26
JP6772058B2 (ja) 2020-10-21
JP2018102872A (ja) 2018-07-05
CN110177495A (zh) 2019-08-27
US11832922B2 (en) 2023-12-05
US20190298181A1 (en) 2019-10-03
WO2018123385A1 (ja) 2018-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98661B (zh) 血压计、血压测量方法及设备
CN110177495B (zh) 血压计、血压测量方法以及设备
CN110139601B (zh) 血压计、血压测量方法及设备
CN110113992B (zh) 血压计、血压测量方法及设备
CN110267588B (zh) 血压计、血压测定装置以及血压测定方法
CN110177496B (zh) 血压计、血压测量方法以及具备血压测量功能的机器
JP2018102859A5 (zh)
WO2018123275A1 (ja) 血圧計および血圧測定方法並びに機器
CN111093489A (zh) 血压推定装置
CN110049719B (zh) 血压计、血压测定方法以及设备
KR101916309B1 (ko) 혈압계용 커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