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67469B - 漏斗胸矫正板的固定器和漏斗胸矫正装置 - Google Patents

漏斗胸矫正板的固定器和漏斗胸矫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67469B
CN110167469B CN201780082246.XA CN201780082246A CN110167469B CN 110167469 B CN110167469 B CN 110167469B CN 201780082246 A CN201780082246 A CN 201780082246A CN 110167469 B CN110167469 B CN 1101674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crew
base member
groove
funnel ch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8224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67469A (zh
Inventor
植村贞繁
高山隆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wasaki Gakuen Educational Foundation
Original Assignee
Kawasaki Gakuen Educational Founda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wasaki Gakuen Educational Foundation filed Critical Kawasaki Gakuen Educational Foundation
Publication of CN1101674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674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674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6746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56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B17/58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for osteosynthesis, e.g. bone plates, screws, setting implements or the like
    • A61B17/68Internal fixation devices, including fasteners and spinal fixators, even if a part thereof projects from the skin
    • A61B17/80Cortical plates, i.e. bone plates; Instrument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cortical plates, or for compressing bones attached to cortical plates
    • A61B17/8061Cortical plates, i.e. bone plates; Instrument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cortical plates, or for compressing bones attached to cortical plat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bones
    • A61B17/8076Cortical plates, i.e. bone plates; Instrument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cortical plates, or for compressing bones attached to cortical plat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bones for the ribs or the sternu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56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B17/58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for osteosynthesis, e.g. bone plates, screws, setting implements or the like
    • A61B17/68Internal fixation devices, including fasteners and spinal fixators, even if a part thereof projects from the skin
    • A61B17/80Cortical plates, i.e. bone plates; Instrument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cortical plates, or for compressing bones attached to cortical plates
    • A61B17/8023Variable length plates adjustable in both direc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56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B17/58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for osteosynthesis, e.g. bone plates, screws, setting implements or the like
    • A61B17/68Internal fixation devices, including fasteners and spinal fixators, even if a part thereof projects from the skin
    • A61B17/84Fasteners therefor or fasteners being internal fixation devices
    • A61B17/86Pins or screws or threaded wires; nut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56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B17/58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for osteosynthesis, e.g. bone plates, screws, setting implements or the like
    • A61B17/68Internal fixation devices, including fasteners and spinal fixators, even if a part thereof projects from the skin
    • A61B2017/681Alignment, compression, or distraction mechanism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eur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固定器(10)具有:基座构件(100),具有能够跨越多个肋骨的长度;槽部(101),形成于基座构件(100),供板的端部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嵌入;螺孔(104),形成在基座构件(100)的槽部(101)侧的面上;螺钉(701),与螺孔(104)螺合;以及第一按压构件(400),通过螺钉(701)相对于基座构件(100)的紧固,使嵌入槽部(101)的板的端部与槽部(101)压接,从而将板的端部固定于槽部(101)。

Description

漏斗胸矫正板的固定器和漏斗胸矫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漏斗胸矫正用的板稳定地固定于患者的胸部的固定器和使用该固定器的漏斗胸矫正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矫正漏斗胸的方法之一,例如已知有nuss法(钢板矫正法)。在该方法中,在由不锈钢构成的弓状的板通过体内后,利用板从体内抬起胸骨,由此进行漏斗胸的矫正。具体而言,为了使弓状的板通过而切开患者的两腋,板从位于肋骨与肋骨之间的肋间肌插入到胸腔中。此时,弓状的板向下凸出。由此,板的中央部位于患者的胸骨的内侧。此时,板的两端处于从患者的两腋突出的状态。在该状态下,使板旋转180度,使板向上凸起,由此,胸骨被板抬起。然后,板的两端插入皮下,板的两端用缝合线扎紧于肋骨。使用的板有时为一个,但在胸部的凹陷严重的情况下,有时也使用两个。
在该方法中,在使板旋转180度并利用板抬起胸骨时,弯曲的肋骨和肋软骨被修正为正常的形状。直到其稳定需要数周,在此期间,板成为支柱,有助于从线状骨折的恢复。另外,为了矫正,板保存在患者的体内数年。因此,为了使板不从旋转了180度的状态偏离或返回到原来的位置,期望其被稳定地固定。以往,进行了用缝合线将板的两端束缚于肋骨的处理,但在该处理中,板的稳定性不充分。
最近,还使用将用于防止板的旋转的固定器(稳定器)安装于板的两端的方法。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使用固定器来固定板的端部的方法。在该方法中,板的端部插入到固定器的槽中,以跨越两根肋骨的方式将固定器载置于肋骨的外侧。在该状态下,固定器被束缚于两根肋骨,板的端部被固定。
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还记载了利用具有长孔的一对框构件固定板的端部的方法。在该方法中,一对框构件与板端部的孔的位置重叠。在该状态下,使螺栓通过一对框构件的长孔和板端部的孔,之后,在螺栓上嵌入螺母。而且,一对框构件分别挂在两个肋骨上,在该状态下,螺栓和螺母被紧固。由此,在板的端部固定一对框构件,板的端部被固定。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0/0256691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方法中,在将板的端部插入固定器的槽的方法中,处于板的端部与固定器不固定,板的端部能够沿着槽移动的不稳定的状态,因此,能够导致板的端部会从固定器的槽脱落。因此,该方法并不是将板稳定地固定于患者的胸部的方法。
另外,在用两个框构件固定端部的方法中,需要将两个框构件与板的端部重叠而使螺栓通过各自的孔的操作、将螺母嵌入螺栓的操作、将两个框构件挂在肋骨并紧固螺栓和螺母的操作等在手术时极为繁杂的操作。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简便的操作,能够将板稳定地固定于患者的胸部的漏斗胸矫正板的固定器以及使用该固定器的漏斗胸矫正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涉及用于将漏斗胸矫正用的板固定于患者的胸部的固定器。本技术方案的固定器具有:基座构件,具有能够跨越多个肋骨的长度;按压构件,与所述基座构件能够重叠;突部,形成于所述基座构件的上表面;多个螺孔,以在所述基座构件的所述突部的两侧分别沿长度方向排列的方式形成;多个孔,分别形成在所述按压构件的与所述各螺孔对应的位置;以及多个螺钉。在将两个所述板配置在所述突部的两侧的状态下,将所述按压构件与所述基座构件重叠,并将所述螺钉螺纹固定于所述突部的两侧的所述螺孔中的任一个,从而两个所述板被所述基座构件和所述按压构件夹持而固定。
根据本技术方案的固定器,通过变更进行螺纹固定的螺孔,能够调节两个板的固定位置的间隔。由此,能够通过简便的操作顺利地将两个板固定在患者的肋骨的状态最佳的位置。
本技术方案的固定器可以构成为,还具有嵌入于上述突部的间隔件。在此情况下,在所述突部嵌入有所述间隔件的状态下,若两个所述板被所述基座构件和所述按压构件夹持并通过所述螺钉固定,则两个所述板在宽度方向上被所述间隔件的所述长度方向的两侧的侧面和所述螺钉夹持。这样一来,通过适当地使用适合于两个板的间隔的间隔件,能够利用间隔件和螺钉夹持板。由此,能够根据患者的肋骨的状态,将两个板稳定地固定于固定器。
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涉及用于将漏斗胸矫正用的板固定于患者的胸部的固定器。本技术方案的固定器具有:基座构件,具有能够跨越多个肋骨的长度;槽部,形成于所述基座构件,供所述板的端部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嵌入;螺孔,形成在所述基座构件的所述槽部侧的面上;螺钉,与所述螺孔螺接;以及按压机构,通过所述螺钉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的紧固,使嵌入所述槽部的所述板的端部与所述槽部压接,从而将所述端部固定于所述槽部。
根据本技术方案的固定器,能够通过将板的端部嵌入槽部,以跨越多个肋骨的方式将基座构件设置在肋骨的外侧,并紧固螺钉这样的简单的操作,将板的端部固定于固定器。而且,由于板的端部相对于槽部能够滑动,因此,在将板的端部嵌入槽部的状态下,能够将固定器定位于固定器最稳定的肋骨的位置,通过在该状态下紧固螺钉,能够在该位置将板的端部固定于固定器。由此,根据本技术方案,能够通过简便的操作,将板稳定地固定于患者的胸部。
在本技术方案的固定器中,所述螺孔可以设置在与所述槽部分离规定距离的位置,所述螺钉可以具有如下结构:若所述螺钉与所述螺孔螺接,则所述螺钉的头部挂在所述槽部的上方。在该情况下,若在所述板的端部嵌入所述槽部的状态下使所述螺钉紧固于所述螺孔,则所述螺钉的所述头部的下表面按压所述板的上表面,从而所述板的端部与所述槽部压接。根据该结构,由于螺钉的头部兼作按压机构,因此,不需要另行设置按压板的上表面的构件。由此,能够使固定器的结构变简单。
在该结构中,优选地,在所述基座构件的所述螺孔的周围形成有凹部,该凹部供所述螺钉的所述头部嵌入且与所述槽部相连。这样一来,能够防止在紧固螺钉时螺钉的头部从基座构件的上表面大幅突出,由此,在将螺钉紧固而固定之后,螺钉的头部难以与患部摩擦。另外,能够将螺钉的头部的一部分从凹部向槽部的上方伸出,从而能够利用螺钉的头部适当地按压板。
另外,在该结构中,所述螺孔可以只设置在相对于所述槽部的所述基座构件的长度方向的一侧,从所述槽部的所述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的边界向所述槽部的内侧伸出的凸缘部可以设置于所述基座构件。在该情况下,通过所述凸缘部防止所述板的端部的所述另一侧脱落,并且利用所述螺钉的头部按压所述板的端部的所述一侧的上表面,从而将所述端部固定于所述槽部。这样一来,能够减少进行紧固操作的螺钉的数量,因此,固定时的操作变得极为简便。
另外,在本技术方案的固定器中,所述按压机构可以包括通过所述螺钉固定于所述基座构件的按压构件。在该情况下,若在所述板的端部嵌入所述槽部的状态下使所述螺钉紧固于所述螺孔,则所述按压构件的下表面按压所述板的上表面,从而所述板的端部与所述槽部压接。这样一来,能够利用按压构件按压板上表面的更大的范围,从而能够更稳定地固定板的端部。
在该结构中,所述螺孔可以只设置于相对于所述槽部的所述基座构件的长度方向的一侧,从所述槽部的所述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的边界向所述槽部的内侧伸出的凸缘部可以设置于所述基座构件。在该情况下,通过所述凸缘部防止所述板的端部的所述另一侧脱落,并且利用所述按压构件按压所述板的端部的所述一侧的上表面,从而将所述端部固定于所述槽部。这样一来,能够减少进行紧固操作的螺钉的数量,因此,固定时的操作变得更简便。
另外,在该结构中,优选地地,固定器具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使所述按压构件以相对于所述槽部能够接近或分离而不从所述基座构件脱落的方式被所述基座构件支撑。这样一来,不需要另行将按压构件搬运至基座构件的槽部的位置来进行定位的操作,因此,能够使固定时的操作变得更加简便。
另外,本技术方案的固定器可以构成为,所述螺孔设置在相对于所述槽部的所述基座构件的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按压构件具有覆盖所述槽部的宽度。在该情况下,在所述板的端部嵌入所述槽部的状态下,以覆盖所述槽部的方式将所述按压构件与所述基座构件重叠,并使所述螺钉分别紧固于两个所述螺孔,由此,所述按压构件的下表面按压所述板的上表面,从而所述板的端部与所述槽部压接。这样一来,由于能够利用按压构件按压板上表面的大范围的区域,因此,能够更加牢固地固定板的端部。
本技术方案的固定器可以构成为,所述基座构件具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在所述基座构件的长度方向上沿远离所述槽部的位置的方向延伸,在所述支撑部上形成有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孔,固定器具有:固定构件,供另一板的端部安装;另一槽部,形成于所述固定构件,供所述另一板的端部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嵌入;承接构件,相对于所述支撑部配置在所述固定构件的相反一侧,通过另一螺钉经由所述长孔将所述固定构件螺纹固定;以及另一按压机构,通过所述另一螺钉相对于所述承接构件的紧固,使嵌入所述另一槽部的所述另一板的端部与所述另一槽部压接,从而将所述另一板的端部固定于所述另一槽部。
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一个固定器固定两个板的端部。另外,由于在利用在长度方向上长的固定器将两个板的端部桥架的状态下将固定器设置在肋骨的上侧,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两个板旋转,从而能够极将两个板其稳定地固定于胸部。而且,由于能够沿着长孔改变固定构件的位置,因此,能够根据设置于患者的两个板的间隔来调整固定构件的位置。由此,能够将基座构件的槽部和固定构件的槽部定位于患者的肋骨的状态最佳的位置来固定两个板。另外,通过紧固螺钉,在固定构件上固定另一板的同时,固定构件固定于基座构件。因此,能够极其简便地进行另一板的固定操作。
在该结构中,所述固定构件的与所述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宽度可以和所述支撑部的与所述长度方向正交的宽度大致相同,所述承接构件可以具有一对壁部,所述一对壁部在与所述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将与所述支撑部重叠的所述固定构件和所述支撑部一起夹持。这样一来,将承接构件作为引导件,能够简便地使固定构件沿着支撑部在基座构件的长度方向上移动。
在该结构中,优选地,所述固定构件具有能够使所述另一螺钉沿所述长度方向通过的切槽。这样一来,通过在将另一螺钉临时固定于承接构件的状态下从侧方将固定构件的切槽嵌入另一螺钉,能够将固定构件定位于螺钉与承接构件之间。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固定构件相对于基座构件的安装操作。
本发明的第三技术方案涉及漏斗胸矫正装置。该技术方案的漏斗胸矫正装置具有:第一技术方案或第二技术方案的固定器;以及漏斗胸矫正用的板,端部固定于所述固定器。
根据本技术方案的漏斗胸矫正装置,能够达到与上述第一技术方案或第二技术方案相同的效果。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简便的操作将板稳定地固定于患者的胸部的漏斗胸矫正板的固定器以及使用该固定器的漏斗胸矫正装置。
本发明的特征通过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的说明而变得更加明确。但是,以下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本发明或各结构要件的用语的意义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固定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a)~图2(c)分别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基座构件的结构的俯视图、侧视图和仰视图。
图3(a)~图3(c)分别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第一按压构件的结构的俯视图、侧视图和仰视图。图3(d)~图3(f)分别是表示表示实施方式1 的固定构件的结构的俯视图、侧视图和仰视图。图3(g)~图3(i)分别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第二按压构件的结构的俯视图、侧视图和仰视图。
图4(a)、图4(b)分别是说明螺钉相对于实施方式1的承接构件的安装过程的立体图。
图5(a)是表示第一按压构件相对于实施方式1的基座构件的安装状态的图。图5(b)、图5(c)分别是表示第二按压构件相对于实施方式1的固定构件的安装状态的图。
图6(a)、图6(b)分别是表示从正面侧和背面侧观察实施方式1的固定器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
图7(a)、图7(b)分别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固定构件的安装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8(a)是说明利用实施方式1的板进行的漏斗胸的矫正过程的示意图。图8(b)是表示将实施方式1的固定器安装于板的端部的状态的图。
图9是实施方式2的固定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10(a)~图10(c)分别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基座构件的结构的俯视图、侧视图和仰视图。图10(d)~图10(f)分别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固定构件的结构的俯视图、侧视图和仰视图。
图11(a)、图11(b)分别是表示从正面侧和背面侧观察实施方式2 的固定器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
图12是实施方式3的固定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13(a)~图13(c)分别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基座构件的结构的俯视图、侧视图和仰视图。图13(d)~图13(f)分别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按压构件的结构的俯视图、侧视图和仰视图。
图14(a)、图14(b)分别是表示从正面侧和背面侧观察实施方式3 的固定器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
图15是实施方式4的固定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16(a)是将实施方式4的各构件组装后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6(b) 是实施方式4的基座构件的俯视图。图16(c)是实施方式4的按压构件的仰视图。
图17是表示将实施方式4的固定器安装于板的端部的状态的图。
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使用其他的间隔件的情况的固定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19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使用其他的间隔件将固定器安装于板的端部的状态的图。
图20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不使用间隔件而将固定器安装于板的端部的状态的图。
其中,附图主要用于说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实施方式1的固定器10的立体分解图。
固定器10具有:基座构件100、固定构件200、承接构件300、第一按压构件400、第二按压构件500、两个销601、602、以及螺钉701、702。这些构件均由对人体的亲和性良好且能够确保刚性的材料例如钛构成。
图2(a)~图2(c)是分别表示基座构件100的结构的俯视图、侧视图和仰视图。
参照图1和图2(a)~图2(c),基座构件100在俯视时具有圆角的长方形的轮廓。基座构件100为在宽度方向即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对称的形状。基座构件100具有能够跨越多个肋骨的长度。
在基座构件100的上表面形成有沿与基座构件100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槽部101。槽部101用于使漏斗胸矫正用的板嵌入。因此,槽部101 的宽度比板的宽度稍大。在槽部101的侧方形成有供销601压入的两个孔 103。另外,在两个孔103的中间位置形成有供螺钉701螺接的螺孔104。
在槽部101的与螺孔104相反的一侧的边界形成有从基座构件100的上表面向槽部101的内侧伸出的凸缘部102。槽部101的底面与凸缘部102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与嵌入槽部101的板的厚度大致相同。在板嵌入槽部101 的状态下,凸缘部102的下表面位于与板的上表面大致相同的高度。凸缘部 102用于轻轻地按压嵌入至槽部101的板的上表面来防止板脱落。
在相对于槽部101的与螺孔104相反的一侧,形成有沿基座构件10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支撑部105。支撑部105为薄板形状。因此,使用者能够适当地使支撑部105在与基座构件100的上表面垂直的方向上挠曲,使基座构件100沿着肌肉层。在支撑部105的宽度方向的中央形成有沿基座构件100 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孔106。
支撑部105的下表面向上方偏移了高度D1。高度D1与承接构件300的厚度相同。
图3(d)~图3(f)分别是表示固定构件200的结构的俯视图、侧视图和仰视图。
参照图1和图3(d)~图3(f),固定构件200在俯视时具有使圆角的长方形的形状的一边凹陷的轮廓。固定构件200为在宽度方向即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对称的形状。固定构件200的宽度与基座构件100的支撑部105 的宽度大致相同。
在固定构件200的上表面形成有沿与固定构件200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槽部201。槽部201用于使漏斗胸矫正用的板嵌入。因此,槽部201 的宽度比板的宽度稍大。在槽部201的侧方形成有供销602压入的两个孔 203。另外,在两个孔203的中间位置形成有供螺钉702通过的切槽204。
固定构件200的切槽204侧的端部外侧的两个角部分为平滑的圆角的倾斜面205。另外,切槽204的入口的两个角部分也为平滑的圆角的倾斜面206。
在槽部201的与切槽204相反的一侧的边界形成有从固定构件200的上表面向槽部201的内侧伸出的凸缘部202。槽部201的底面与凸缘部202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与嵌入槽部201的板的厚度大致相同。在板嵌入槽部201 的状态下,凸缘部202的下表面位于与板的上表面大致相同的高度。凸缘部 202用于轻轻地按压嵌入槽部201的板的上表面来防止板脱落。
参照图1,承接构件300具有长方形的板状的构件的两端被均等地折弯的形状。在承接构件300上形成有相互相对的一对壁部301。一对壁部301 的内侧面之间的距离比基座构件100的支撑部105的宽度和固定构件200的宽度稍大。一对壁部301为能够将与支撑部105重叠的固定构件200和支撑部105一起在与基座构件100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夹住的结构。
在一对壁部301的中间位置形成有环状的突部302。突部302的内侧面为螺孔303。突部302的外径与基座构件100的长孔106的宽度大致相同。另外,突部302的内径与固定构件200的切槽204的宽度大致相同。在螺孔 303中螺接螺钉702。承接构件300具有相对于贯穿螺孔303的中心的轴对称的形状。
图3(a)~图3(c)分别是表示第一按压构件400的结构的俯视图、侧视图和仰视图。
参照图1和图3(a)~图3(c),在俯视时,第一按压构件400的下表面具有与形成有孔103和螺孔104的基座构件100的上表面区域大致重叠的轮廓。第一按压构件400形成为在宽度方向上对称的形状。
在第一按压构件400形成有供销601插入的两个孔401。另外,在两个孔401的中间位置形成圆形的凹部402,而且,在凹部402的中央形成有供螺钉701通过的孔403。在与孔403相反的一侧的边界形成有从第一按压构件400的上表面伸出的凸缘部404。
图3(g)~图3(i)分别是表示第二按压构件500的结构的俯视图、侧视图和仰视图。
参照图1和图3(g)~图3(i),在俯视时,第二按压构件500的下表面具有与形成有孔203和切槽204的固定构件200的上表面区域大致重叠的轮廓。第二按压构件500为在宽度方向上对称的形状。
在第二按压构件500形成有供销602插入的两个孔501。另外,在两个孔501的中间位置形成圆形的凹部502,而且,在凹部502的宽度方向的中央形成有供螺钉702通过的切槽503。在与切槽503相反的一侧的边界形成有从第二按压构件500的上表面伸出的凸缘部504。
销601由圆柱形状的轴部601a和直径比轴部601a的直径大的头部601b 构成。轴部601a的直径比基座构件100的孔103的直径稍大。第一按压构件400的孔401由上表面侧的大径部和下表面侧的小径部构成。大径部的直径比小径部的直径稍大。销601的轴部601a的直径比孔401的小径部的直径稍小。另外,销601的头部601b的直径比孔401的大径部的直径小,且比小径部的直径大。因此,在将销601插入孔401时,轴部601a通过孔401,但头部601b钩挂于孔401的小径部。
同样地,销602由圆柱形状的轴部602a和直径比轴部602a的直径大的头部602b构成。轴部602a的直径比固定构件200的孔203的直径稍大。第二按压构件500的孔501由上表面侧的大径部和下表面侧的小径部构成。销 602的轴部602a的直径比孔501的小径部的直径稍小。另外,销602的头部 602b的直径比孔501的大径部的直径小,且比小径部的直径大。因此,在将销602插入孔501时,轴部602a通过孔501,但头部602b钩挂于孔501的小径部。
螺钉701具有形成有螺纹槽的螺纹部701a和伞状的头部701b。而且,螺钉701在螺纹部701a的顶端具有由能够在朝向螺钉701的中心轴的方向上弹性变形的四个切片构成的防脱部701c。同样,螺钉702也具有螺纹部 702a、头部702b和防脱部702c。防脱部701c、702c用于在将螺钉701、702 插入到螺孔104、303时,与基座构件100的背面和承接构件300的背面卡止,来防止螺钉701、702的脱离。
图4(a)、图4(b)分别是说明螺钉702相对于承接构件300的安装过程的立体图。
如图4(a)所示,在承接构件300的螺孔303的背面侧形成有直径比螺孔303的直径大的孔304,由此,在孔304与螺孔303的边界形成有台阶部 305。若将螺钉702的螺纹部702a插入螺孔303,则防脱部702c卡止于该台阶部305。
即,若从图4(a)所示的状态将防脱部702c的四个切片的倾斜面按压至螺孔303的入口而压入螺钉702,则四个切片向朝向螺钉701的中心轴的方向弹性变形,从而进入螺孔303的内侧面。若进一步压入螺钉702,则四个切片经过螺孔303的内侧面而到达孔304。伴随于此,防脱部702c的四个切片弹性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如图4(b)所示,四个切片与台阶部305卡合。由此,防止螺钉702相对于螺孔303脱离。
此外,如图4(b)所示,在防止螺钉702脱离的状态下,螺纹部702a 未与螺孔303的螺纹槽啮合。通过从图4(b)的状态一边稍微压入螺钉702 一边使其旋转,由此,螺纹部702a与螺孔303的螺纹槽啮合,螺钉702与承接构件300螺接。
图1所示的螺钉701也通过与此相同的过程,被防脱固定于基座构件100 的螺孔104。此外,在基座构件100的螺孔104的位置的背面没有设置与图4(a)的孔304和台阶部305对应的结构。因此,螺钉701的防脱部701c 与螺孔104周围的基座构件100的背面卡止。在基座构件100的螺孔104的位置的背面也可以设置与图4(a)的孔304和台阶部305对应的结构。
在组装图1所示的各构件的情况下,首先,第一按压构件400与基座构件100的上表面的形成有孔103的区域重叠。在该状态下,两个销601的轴部601a通过第一按压构件400的孔401,被压入基座构件100的孔103。这样,第一按压构件400被基座构件100支撑。
接着,第二按压构件500与固定构件200的上表面的形成有孔203的区域重叠。在该状态下,两个销602的轴部602a通过第二按压构件500的孔 501,被压入固定构件200的孔203。这样,第二按压构件500被固定构件 200支撑。
图5(a)是表示第一按压构件400安装于基座构件100的安装状态的图。
销601的轴部601a的长度大于第一按压构件400的厚度。因此,如图6 (a)所示,第一按压构件400在由轴部601a的长度所允许的范围即到由销601的头部601b限制为止的范围内,能够向上方移动。这样,当第一按压构件400向上方移动时,第一按压构件400的凸缘部404与基座构件100的槽部101的底面之间的距离变大。由此,能够容易地将板嵌入槽部101。
图5(b)、图5(c)分别是表示第二按压构件安装于固定构件200的安装状态的图。
就第二按压构件500而言,与第一按压构件400相同,在由轴部602a 的长度所允许的范围即被销602的头部602b限制为止的范围内,能够向上方移动。若第二按压构件500向上方移动,则第二按压构件500的凸缘部504 与固定构件200的槽部201的底面之间的距离变大。由此,能够容易地将板嵌入槽部201。
返回图1,接着,螺钉701通过第一按压构件400的孔403和基座构件 100的螺孔104,如上述那样,螺钉701被防脱固定于螺孔104。这样一来,螺钉701被安装在基座构件100上。
而且,一对壁部301将支撑部105夹住,承接构件300从基座构件100 的背侧与支撑部105嵌合。此时,承接构件300的突部302与支撑部105的长孔106卡合。此外,由于突部302的高度与支撑部105的厚度相同,因此,突部302的上表面位于与支撑部105的上表面相同的平面上。
接着,螺钉702通过承接构件300的螺孔303,如上述那样,螺钉702 被防脱固定于螺孔303。这样一来,螺钉702被安装在承接构件300上。而且,一边使固定构件200沿着支撑部105的上表面,一边使固定构件200的切槽204和第二按压构件500的切槽503的最里部与螺钉702的螺纹部702a 卡合。在该状态下,紧固螺钉702。由此,完成固定器10的组装。
图6(a)、图6(b)分别是表示从正面侧和背面侧观察固定器10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在此,示出了螺钉701、702被完全紧固的状态。
实施方式1的固定器10能够将板分别固定于槽部101和槽部201。在手术时,松开螺钉701,变为能够将板安装于槽部101的状态。并且,松开螺钉702,将安装有第二按压构件500的固定构件200从基座构件100卸下。
然后,将基座构件100定位在板端部附近的肌肉层上,并将板的端部嵌入槽部101中。在该情况下,板的端部例如通过从槽部101的侧方插入到槽部101的底面与凸缘部102、404之间的间隙而嵌入槽部101。然后,使基座构件100在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挪动,从而使基座构件100定位于最稳定的肌肉层上的位置。在该状态下,紧固螺钉701,利用凸缘部404按压板的端部的上表面。由此,板的端部与槽部101的底面压接,板的端部固定于基座构件100。
接着,将另一个板的端部嵌入固定构件200的槽部201。此时,板的端部通过凸缘部202和凸缘部504防脱固定于槽部201。然后,如图7(a)、图7(b)所示,一边使固定构件200沿着支撑部105的上表面,一边使固定构件200的切槽204和第二按压构件500的切槽503的最里部与螺钉702的螺纹部702a卡合。此时,固定构件200被夹持在承接构件300的一对壁部301之间。然后,使固定构件200与承接构件300一起沿长度方向移动,将固定构件200和承接构件300定位于能够稳定地固定板的位置。在该状态下,紧固螺钉702,将另一个板的端部固定在固定构件200上。此时,同时将固定构件200固定于基座构件100。
图8(a)是说明利用板21、22进行的漏斗胸的矫正过程的示意图。
在漏斗胸的矫正手术中,在由不锈钢构成的弓状的板21、22通过体内后,利用板21、22从体内抬起胸骨31,由此,进行漏斗胸的矫正。
具体而言,为了使弓状的板21、22通过而切开患者的两腋,从剥离位于肋骨与肋骨之间的肋间肌的部分,将板21、22插入到肌肉层下方的胸腔中(参照图8(a)的上部分)。由此,板21、22的中央部位于患者的胸骨 31的内侧。此时,板21、22的两端处于从患者的两腋突出的状态。在该状态下,通过使板21、22旋转180度,利用板21、22抬起患者的胸骨31(参照图8(a)的下部分)。之后,如上述那样,在板21、22的两端安装固定器10,从而固定板21、22的两端。
图8(b)是表示将固定器10安装于板21、22的端部的状态的图。
如图8(b)所示,固定器10以跨越多个肋骨32的方式设置在肋骨32 的上侧。为方便起见,在图8(b)中图示为在肋骨32之上载置有固定器10,但实际上,在肋骨32与皮肤之间的肌肉层之上载置有固定器10。板21、22 分别嵌入于固定器10的槽部101、201。通过紧固螺钉701、702,板21、22 分别固定于固定器10。
<实施方式1的效果>
根据实施方式1,能够起到以下的效果。
通过将板21、22的端部嵌入槽部101、201,以跨越多个肋骨32的方式将基座构件100设置在肋骨32的外侧,紧固螺钉701、702这样的简单的操作,能够将板21、22的端部固定于固定器10。而且,由于板21、22的端部能够相对于槽部101、201滑动,因此,在将板21、22的端部嵌入固定器10 的状态下,能够将固定器10定位于固定器10最稳定的肌肉层上的位置,在该状态下,通过紧固螺钉701、702,能够在该位置将板21、22的端部固定于固定器10。由此,根据实施方式1,能够通过简便的操作将板21、22稳定地固定于患者的胸部。
另外,实施方式1的固定器10为如下结构:作为按压板21、22的按压机构,使用第一按压构件400和第二按压构件500,因此,能够利用第一按压构件400和第二按压构件500按压板21、22的上表面的更大的范围,从而能够更稳定地固定板21、22的端部。
另外,由于是由第一按压构件400和第二按压构件500从槽部101、201 的一侧按压板21、22的上表面,槽部101、201的另一侧由凸缘部102、202 按压板21、22的上表面的结构,因此,与分别通过按压构件按压槽部101、 201的两侧的结构相比,能够使结构简单,并且能够减少螺钉的紧固时间。因此,能够使板21、22的固定操作更加简便。
另外,由于是使第一按压构件400和第二按压构件500分别以相对于槽部101、201能够接近或分离而不从基座构件100和固定构件200脱落的方式,通过销601、602被基座构件100和固定构件200支撑的结构,因此,不需要另行将第一按压构件400和第二按压构件500向基座构件100和固定构件200运送并重叠的操作。因此,能够使板21、22的固定操作更加简便。
而且,如图8(b)所示,实施方式1的固定器10能够同时固定两个板 21、22的端部。另外,在通过在长度方向上较长的固定器10桥架两个板21、 22的端部的状态下将固定器10设置于肋骨的上侧,因此,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两个板21从图8(a)的下部分的状态向上部分的状态旋转,从而能够将两个板21、22极其稳定地固定于患者的胸部。
而且,由于能够沿着长孔106改变固定构件200的位置,因此,能够根据设置于患者的两个板21、22的间隔来调整固定构件200的位置。由此,能够在患者的肋骨32的状态最佳的位置定位基座构件100的槽部101和固定构件200的槽部201,并固定两个板21、22。另外,通过紧固螺钉702,使板22固定在固定构件200上,同时使固定构件200固定于基座构件100,因此,能够极其简便地进行板22的固定操作。
另外,承接构件300是由一对壁部301将与基座构件100的支撑部105 重叠的固定构件200和支撑部105一起夹住的结构,因此,能够将承接构件 300作为引导件,使固定构件200沿着支撑部105在基座构件100的长度方向上简便地移动。
另外,固定构件200具有能够使螺钉702通过的切槽204,因此,如图 7(a)、图7(b)所示,在将螺钉702临时固定于承接构件300的状态下,将固定构件200的切槽204从侧方嵌入螺钉702,由此,能够将固定构件200 定位于螺钉702与承接构件300之间。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固定构件200 安装于基座构件100的安装操作。
在此,在固定构件200的切槽204侧的端部形成有倾斜面205、206,因此,如图7(a)所示,当使固定构件200滑动时,被倾斜面206引导,从而固定构件200顺利地进入承接构件300的一对壁部301之间,并且被倾斜面 206引导,从而切槽204与螺钉702的螺纹部702a顺利地卡合。由此,能够容易地将固定构件200从图7(a)的位置定位于图7(b)的位置。
此外,实施方式1的固定器10与漏斗胸矫正用的板21、22成套来构成漏斗胸矫正装置。漏斗胸矫正装置所包括的板的数量不限于两个,也可以是一个或三个以上。另外,能够夹持于槽部101、201的板的厚度也可以不同,可以调整固定器10的各构件的形状和尺寸,以能够通过槽部101、201夹持不同厚度的板。
另外,在手术时将固定构件200安装于基座构件100的方法不必限定于上述方法,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各种方法。例如,螺钉702可以不预先临时固定于承接构件300,也可以从承接构件300卸下。在该情况下,例如,也可以在将板22的端部嵌入槽部201的状态下,使固定构件200和承接构件300 沿着支撑部105滑动,在将固定构件200定位于期望的位置后,将螺钉702 经由切槽204从上方压入承接构件300的螺孔303中,并紧固螺钉702。
但是,在该情况下,由于承接构件300也未被临时固定于基座构件100,因此,在手术时,需要从背侧将承接构件300嵌入基座构件100的支撑部105 的操作、以及将螺钉702从切槽204压入到螺孔303的操作。与此相对,如上述那样,若在预先将承接构件300嵌入支撑部105的状态下,将螺钉702 临时固定于承接构件300的螺孔303,则在手术时不需要这些操作,因此,能够更顺利地进行手术。
<实施方式2>
图9是实施方式2的固定器11的立体分解图。图10(a)~图10(c) 分别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基座构件110的结构的俯视图、侧视图和仰视图。图10(d)~图10(f)分别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固定构件210的结构的俯视图、侧视图和仰视图。
在实施方式2中,省略了实施方式1中的第一按压构件400和第二按压构件500和销601、602。板21、22被螺钉411的头部411b按压。
如图9所示,固定器11具有基座构件110、固定构件210、承接构件310 和螺钉411、412。
参照图9和图10(a)~图10(c),基座构件110与实施方式1的基座构件100相比,形成有螺孔114的部分的厚度变大。另外,在螺孔114的周围形成有直径比螺钉411的头部411b的直径稍小的凹部113。凹部113的槽部111侧与槽部111相连。凹部113的深度比螺钉411的头部411b的厚度稍小。螺孔114设置在接近槽部111的位置。槽部111、凸缘部112、支撑部115和长孔116的结构分别与实施方式1的槽部101、凸缘部102、支撑部105和长孔106相同。
参照图9和图10(d)~图10(f),固定构件210与实施方式1的固定构件200相比,形成有切割槽214的部分的厚度变大。另外,在切槽214的最里部的周围形成有直径比螺钉412的头部412b的直径稍小的凹部213。凹部213的槽部211侧与槽部211相连。切槽214延伸至接近槽部211的位置。
另外,在固定构件210背面的切槽214的周围形成有比其他的背面低一个台阶的引导槽217。引导槽217用于与承接构件310的突部312的顶部卡合而引导突部312。为了能够将突部312的顶部平滑地引导到切槽214的最里部,引导槽217的宽度随着朝向切槽214的入口而逐渐变宽。
槽部211、凸缘部212、倾斜面215、216的结构分别与实施方式1的槽部201、凸缘部202、倾斜面205、206相同。
参照图9,承接构件310的突部312的高度比实施方式1的突部302高。因此,当将承接构件310与基座构件110的支撑部115嵌合时,突部312的顶部从支撑部115的上表面突出。突出的突部312的顶部与重叠于支撑部115 的上表面的固定构件210背面的引导槽217卡合。壁部311、螺孔313和承接构件310的背面侧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承接构件310相同。
螺钉411、412的头部411b、412b的直径比实施方式1的螺钉701、702 的头部701b、702b的直径大。螺纹部411a、412a和防脱部411c、412c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螺钉701、702的螺纹部701a、702a和防脱部701c、702c 相同。
在将固定构件210安装于基座构件110的情况下,首先,从支撑部115 的背侧将承接构件310与支撑部115嵌合。此时,承接构件310的突部312 通过长孔116从支撑部115的上表面突出。在该状态下,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相同,螺钉412被压入到螺孔313中,螺钉412被临时固定于螺孔313。而且,一边使固定构件210沿着支撑部115的上表面,一边使固定构件210 的切槽214的最里部与螺钉412的螺纹部412a卡合。在该状态下,紧固螺钉412。而且,将螺钉411压入到螺孔114中,将螺钉411临时固定于螺孔 114。由此,完成固定器11的组装。
图11(a)、图11(b)分别是表示从正面侧和背面侧观察固定器11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在此,示出了螺钉411、412被紧固的状态。
如图11(a)、图11 (b)所示,螺钉411、412的头部411b、412b露出到槽部111、211。在实施方式2中,通过露出到槽部111、211的头部411b、 412b的部分按压嵌入槽部111、211的板21、22。即,在松开螺钉411、412 的状态(临时固定状态)下,在将板21、22嵌入槽部111、211后,紧固螺钉411、412。由此,板21、21的上表面被头部411b、412b的下表面按压,板21、22与槽部111、211的底面压接。这样一来,板21、22的端部固定于固定器11。手术时的固定器11的设置方法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情况相同。
<实施方式2的效果>
根据实施方式2,能够起到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效果。
此外,在实施方式2中,由于是利用螺钉411、412的头部411b、412b 按压板21、22的结构,因此,如实施方式1那样,不需要另行设置按压板 21、22的上表面的构件(第一按压构件400、第二按压构件500)。由此,能够使固定器11的结构简单。
但是,在实施方式2中,被螺钉411、412的头部411b、412b按压的板 21、22的上表面的范围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相比变小。由此,为了按压更大的范围来使板21、22的固定稳定化,如上述实施方式1那样,优选由第一按压构件400和第二按压构件500按压板21、22的上表面的结构。
另外,在实施方式2中,在螺孔114和切槽214的周围形成有供螺钉411、 412的头部411b、412b嵌入且与槽部111、211相连的凹部113、213。因此,在紧固螺钉411、412时,能够防止螺钉411、412的头部411b、412b从基座构件110和固定构件210的上表面大幅地突出,由此,在将螺钉411、412 紧固并固定之后,螺钉411、412的头部411b、412b不易与患部摩擦。另外,能够使螺钉411、412的头部411b、412b的一部分从凹部113、213向槽部 111、211的上方伸出,能够利用螺钉411、412的头部411b、412b适当地按压板21、22。
此外,凹部113、213的深度也可以设定为,在紧固了螺钉411、412的状态下,头部411b、412b完全埋没于凹部113、213的深度。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将承接构件310的突部312的高度设定为与实施方式1的突部302 的高度相同,在将承接构件310与支撑部115嵌合的状态下,突部312的头顶部不从上表面向支撑部115突出。
<实施方式3>
图12是实施方式3的固定器12的立体分解图。
固定器12具有基座构件120、按压构件220和螺钉320。与上述实施方式1、2相同,各构件由对人体的亲和性良好且能够确保刚性的材料例如钛构成。
图13(a)~图13(c)分别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基座构件120的结构的俯视图、侧视图和仰视图。
参照图12和图13(a)~图13(c),基座构件120在俯视时具有轨道状的轮廓,即平行的2条直线的两端分别用圆弧连接的轮廓。基座构件120 是在长度方向上对称的形状,并且,是在宽度方向上对称的形状。基座构件120具有能够跨越多个肋骨的长度。
基座构件120具有在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槽部121。在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槽部121的底面的宽度比基座构件120的形成有螺孔 123的部分的宽度窄。由于槽部121的部分为薄板形状,因此,在该部分基座构件120能够在与面垂直的方向上挠曲。另外,在与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上,槽部121的宽度比安装的板的宽度稍大。槽部121的深度比安装的板的厚度小。因此,若板嵌入槽部121,则板的上表面位于比凹部122的底面高的位置。
在基座构件120的上表面的夹着槽部121的位置形成有凹部122,而且,在凹部122形成有螺孔123。凹部122为供按压构件220嵌入的形状。螺孔 123形成在与按压构件220的孔222对应的位置。
另外,在基座构件120的上表面的、凹部122的外侧的位置形成有倾斜面124,在倾斜面124的大致中央形成有孔125。两个倾斜面124分别以随着朝向上下的端部而接近基座构件120的下表面的方式倾斜。两个孔125分别用于在手术时通过夹具使基座构件120移动。
图13(d)~图13(f)分别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按压构件220的结构的俯视图、侧视图和仰视图。
参照图12和图13(d)~(f),按压构件220在俯视时具有圆角的长方形的轮廓。按压构件220是在长度方向上对称的形状,并且,是在宽度方向上对称的形状。在按压构件220的上表面形成有在长度方向上排列的圆形的两个凹部221,在这些凹部221的中央形成有用于使螺钉320通过的孔222。凹部221的直径比螺钉320的头部320b的直径稍大。在按压构件220的背面,在与基座构件120的槽部121相对的位置形成有槽部223。
螺钉320由螺纹部320a和伞状的头部320b构成。与上述实施方式1、2 不同,在螺钉320上未设置防脱部。
按压构件220在嵌入基座构件120的上表面的凹部122的状态下,通过螺钉320安装于基座构件120。螺钉320经由孔222与基座构件120的螺孔 123螺接。
图14(a)、图14(b)分别是表示从正面侧和背面侧观察实施方式3 的固定器12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
在实施方式3的固定器12中,在按压构件220安装于基座构件120的状态下,基座构件120侧的槽部121与按压构件220侧的槽部223完全相向。板的端部被夹在槽部121的底面与槽部223的底面之间的间隙中。在将螺钉 320紧固到底的状态下,槽部121的底面与槽部223的底面之间的距离比板的厚度小。因此,在板的端部被夹在槽部121的底面与槽部223的底面之间的间隙的状态下,当紧固螺钉320时,板的端部的上表面被按压构件220的槽部223的底面按压,从而板的端部的下表面与基座构件120侧的槽部121 的底面压接。由此,板的端部固定于固定器12。
在手术时,在从基座构件120卸下按压构件220的状态下,板的端部嵌入基座构件120的槽部121。在此,基座构件120跨越多个肋骨,且位于肌肉层状的最稳定的位置。在该状态下,按压构件220嵌入基座构件120的上表面的凹部122,进而,两个螺钉320分别与螺孔123螺接。通过紧固两个螺钉320,如上所述,板的端部与槽部121压接,从而板的端部固定于固定器12。在实施方式3中,对全部的板的端部进行同样的操作,在各端部安装有固定器12。
<实施方式3的效果>
在实施方式的固定器12中,也与上述实施方式1、2相同,通过使板的端部嵌入槽部121,以跨越多个肋骨的方式将基座构件120设置在肋骨的外侧,紧固螺钉320这样的简单的操作,能够将板的端部固定于固定器12。而且,由于板的端部能够相对于槽部121滑动,因此,能够在将板的端部嵌入槽部121的状态下,将固定器12定位于固定器12最稳定的肌肉层上的位置,通过在该状态下紧固螺钉320,能够在该位置将板的端部固定于固定器12。由此,根据实施方式3,能够通过简便的操作将板稳定地固定于患者的胸部。
另外,由于是按压构件220覆盖槽部121的结构,因此,能够利用按压构件按压板的端部的上表面的大范围的区域。因此,能够更加牢固地固定板的端部。
<变形例>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也可以进行除上述以外的各种变形。
例如,上述实施方式1~3所示的固定器的形状、轮廓和构成固定器的各构件的形状、轮廓是一个例子,可以适当地变更为其他的形状、轮廓。
另外,在实施方式1、2中为通过螺钉的紧固仅按压板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另一侧通过凸缘部卡止的结构,但也可以以通过螺钉的紧固来按压板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的方式构成固定器。
另外,在实施方式1、2中,在螺钉上设置了防脱部,但也可以使用与实施方式3相同的没有防脱落的螺钉。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在手术时,需要将螺钉嵌入螺孔的操作,与实施方式1、2相比,手术时的操作稍微繁杂。
另外,在实施方式3中为按压构件220从基座构件120卸下的结构,但也可以与实施方式1相同,以通过销使按压构件220相对于槽部121能够接近或分离而不从基座构件120脱落的方式被基座构件120支撑。另外,支撑机构可以不是销,也可以使用其他的支撑机构。
此外,固定用的螺钉只要能够紧固,则可以使用任何结构,优选安装容易且在安装中不松动的螺钉。因此,优选成套提供专用的螺钉转动件。为了防止松脱而提出了进行各种研究的螺钉(例如,日本专利第5249087号公报、日本专利第5336644号公报等),也可以使用它们而构成。
另外,在实施方式1、2中,是两个板能够固定的结构,但能够固定的板的数量不限于此。例如,在图6(a)、图6(b)所示的结构中,也可以使支撑部105和长孔106的长度进一步变长,而能够将固定构件200、第二按压构件500和承接构件300的组合进一步安装于支撑部105。
而且,在实施方式1、2中为承接构件具有壁部的结构,但也可以省略壁部。另外,在实施方式2中,螺钉411的头部411b、412b的下表面为平面,但也可以在头部411b、412b的下表面设置突部或凸台等,或者在头部 411b、412b的下表面实施压花加工等设置板21、22相对于头部411b、412b 的下表面难以滑动的机构。这一点在如实施方式1、3那样使用按压构件的情况下也相同。
另外,实施方式1中的凸缘部404、504的伸出尺寸能够适当调整为能够适当地按压板21、22的上表面的尺寸。另外,槽部的方向也可以不与基座构件的长度方向正交,只要是横穿基座构件的长度方向且在嵌入板21、22 而设置了固定器的状态下基座构件能够跨越多个肋骨的方向即可。
此外,优选地,为了应对与螺丝刀卡合的星形的槽被压坏的情况,在螺钉的头部另行配置通过其他的夹具能够转动螺钉的机构。例如,可以在螺钉的头部的表面设置沿周向排列的多个凹部,使夹具的突起嵌入该凹部来使螺钉旋转。
<实施方式4>
在上述实施方式1、2中,通过使固定构件200、210能够滑动,能够调节两个板21、22的固定位置。在实施方式4中,通过与实施方式1、2不同的结构,能够简便地调节两个板21、22的固定位置。
图15是实施方式4的固定器13的立体分解图。另外,图16(a)是组装了实施方式4的各构件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6(b)是实施方式4的基座构件的俯视图,图16(c)是实施方式4的按压构件的仰视图。
固定器13具有:基座构件131、按压构件132、螺钉133和间隔件134。与上述实施方式1~3相同,各构件由对人体的亲和性良好且能够确保刚性的材料例如钛构成。
基座构件131由在俯视时为圆角的长方形的轮廓的板状的构件构成。基座构件131是在长边方向和短边方向上对称的形状。在基座构件131的上表面的中央设置有突部131a。在俯视时,突部131a为圆角的长方形的形状。在突部131a的中央形成有沿上下贯通的螺孔131b。
另外,相对于突部131a,在基座构件131的长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沿上下贯通的四个螺孔131c,在长度方向的另一侧也设有沿上下贯通的四个螺孔 131d。四个螺孔131c的间距和四个螺孔131d的间距全部相同。螺孔131b、四个螺孔131c和四个螺孔131d以在基座构件131的长度方向上排成一列的方式配置。基座构件131的下表面的设有螺孔131c和螺孔131d的位置的周围稍向下方突出。由此,基座构件131的设置有螺孔131c和螺孔131d的位置为厚壁。
在基座构件13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的端部分别设置有向上方突出的三个钩部131e。设置于各个端部的三个钩部131e以在基座构件131的短边方向上排列的方式配置。
按压构件132由在俯视时为圆角的长方形的轮廓的板状的构件构成。基座构件131是在长边方向和短边方向上对称的形状。在按压构件132上,在与基座构件131侧的螺孔131b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沿上下贯通的孔132a。另外,在按压构件132上,在与基座构件131侧的四个螺孔131c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沿上下贯通的孔132b,而且,在与基座构件131侧的四个螺孔131d 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沿上下贯通的孔132c。
在按压构件132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的端部分别设置有向下方突出的两个钩部132d。设置于各个端部的两个钩部132d以在按压构件132的短边方向上排列的方式配置。两个钩部132d配置在几乎无间隙地嵌入基座构件131 侧的三个钩部131e之间的位置。钩部132d的突出量与基座构件131的钩部 131e的突出量相同。
间隔件134在俯视时具有圆角的长方形的轮廓。在间隔件134的中央设置有孔134a。孔134a为供基座构件131的突部131a几乎无间隙地嵌入的形状。
间隔件134的上下方向的厚度与基座构件131的钩部131e的突出量相同,比板21、22的厚度稍小。基座构件131的突部131a的突出量与间隔件 134的厚度相同。
在将固定器13安装于板21、22的端部的情况下,首先,将基座构件131 的突部131a嵌入孔134a,将间隔件134安装在基座构件131上。接着,将两个板21、22的端部配置在间隔件134与两侧的钩部131e之间。在该状态下,以钩部132d嵌合在钩部131e之间的方式,将按压构件132与基座构件 131重叠,将螺钉133螺纹固定于螺孔131b。由此,固定器13被临时固定于板21、22的端部。
之后,经由孔132b将螺钉133螺纹固定于螺孔131c。此时,将螺钉133 插入并螺纹固定于四个孔132b中的能够在与间隔件134的侧面之间几乎无间隙地夹持板21的位置的孔132b。另外,经由孔132c将螺钉133螺纹固定于螺孔131d。此时,也将螺钉133插入并螺纹固定于四个孔132c中的能够在与间隔件134的侧面之间几乎无间隙地夹持板22的位置的孔132c。
这样,通过将两个螺钉133螺纹固定,板21、22的端部在基座构件131 的长度方向上不会偏移地被固定器13支撑。之后,进一步紧固螺纹固定的三个螺钉133。由此,按压构件132与板22、23的上表面压接。这样一来,固定器13固定于板21、22的端部。
图17是表示将固定器13安装于板21、22的端部的状态的图。如图17 所示,板21、22以由间隔件134规定的间隔被固定器13支撑。在调节板21、 22的间隔的情况下,使用其他的间隔件。
图18是使用其他的间隔件135的情况的固定器的立体分解图。
基座构件131和按压构件132的结构与图15的情况相同。在此,间隔件135的结构与图15的情况不同。与图15的间隔件134相比,间隔件135 在长度方向上变长。具体而言,相对于孔135a的长度方向的一侧沿长度方向扩展,在被扩展的区域设置有孔135b。孔135b设置在与形成于基座构件 131的四个螺孔131d中的最靠近突部131a侧的螺孔131d对应的位置。间隔件135的孔135a与图15的间隔件134的孔134a相同。
在使用该间隔件135的情况下,也以与上述相同的顺序在板21、22的端部安装固定器13。但是,在该情况下,追加通过间隔件134的孔135b的螺钉133。该螺钉133经由最靠近孔132a侧的孔132c通过间隔件134的孔 135b,螺纹固定于最靠近突部131a侧的螺孔131d。另外,螺纹固定于螺孔 131d的另一个螺钉133通过距孔132a最远的孔132c,并通过距突部131a 最远的螺孔131d。
图19是表示使用其他的间隔件135将固定器13安装在板21、22的端部的状态的图。在该情况下,板21在与图17的情况相同的位置固定于固定器13。另一方面,板22在被螺纹固定于端部侧的螺钉133和间隔件135夹持的状态下,在向基座构件131的端部方向偏移的位置上,固定于固定器13。因此,两个板21、22的间隔与图17的情况相比变宽。
这样,根据实施方式4的结构,仅更换间隔件135就能够简便地调节两个板21、22的固定位置。
此外,在图18所示的结构中,也可以以使孔135b定位在螺孔131c侧的方式使间隔件135旋转180°而安装于基座构件131。
另外,在图18的结构例中,以仅相对于孔135a的长度方向的一侧沿长度方向扩张的方式形成间隔件135,但也可以以相对于孔135a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和另一侧在长度方向上都扩张的方式形成间隔件。通过使用这样构成的间隔件,能够使两个板21、22的固定位置进一步较大地分离。
而且,也可以使用不设置间隔件135来固定两个板21、22的方法。在该情况下,两个板21、22被基座构件131的突部131a的长度方向两侧的侧面和两个螺钉133夹持。
图20是表示不使用间隔件而将固定器13安装在板21、22的端部的状态的图。与图17的情况相比,两个板21、22的间隔变窄。
此外,设置于基座构件131的螺孔131c、131d与设置于按压构件132 的孔132b、132c的间隔,如上所述,在使用各种间隔件的情况和不使用间隔件的情况下,配置为能够使螺钉133的侧面与安装于固定器13的板21、 22的侧面几乎无间隙地相对的位置。另外,间隔件也被调整为通过其侧面和螺钉133能够几乎无间隙地夹持板21、22的形状。
这样一来,通过在基座构件131和按压构件132上分别设置沿长度方向排列的多个螺孔131c、131d和孔132b、132c,仅通过适当变更螺纹固定的位置,就能够简便地进行与板21、22的间隔相对应的固定操作。由此,能够在患者的肋骨32的状态最佳的位置固定两个板21、22。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在权利要求书所示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适当地进行各种变形。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11、12固定器
21、22板
100、110、120、131基座构件
101、111、121槽部
102、112凸缘部
104、114、123、131a、131b、131c螺孔
105、115支撑部
106、116长孔
131a突部
132a、132b、132c孔
134、135间隔件
200、210固定构件
204、214切槽
132、220按压构件
300、310承接构件
301、311壁部
400第一按压构件
500第二按压构件
601、602销(支撑机构)
133、320、411、412、701、702螺钉
411b、412b头部

Claims (14)

1.一种漏斗胸矫正板的固定器,用于将漏斗胸矫正用的板固定于患者的胸部,所述漏斗胸矫正板的固定器的特征在于,
具有:
基座构件,具有能够跨越多个肋骨的长度;
按压构件,与所述基座构件能够重叠;
突部,形成于所述基座构件的上表面;
多个螺孔,以在所述基座构件的所述突部的两侧分别沿长度方向排列的方式形成;
多个孔,分别形成在所述按压构件的与所述各螺孔对应的位置;以及
多个螺钉,
在将两个所述板配置在所述突部的两侧的状态下,将所述按压构件与所述基座构件重叠,并将所述螺钉螺纹固定于所述突部的两侧的所述螺孔中的任一个,从而两个所述板被所述基座构件和所述按压构件夹持而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斗胸矫正板的固定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漏斗胸矫正板的固定器还具有嵌入于所述突部的间隔件,
在所述突部嵌入有所述间隔件的状态下,若两个所述板被所述基座构件和所述按压构件夹持并通过所述螺钉固定,则两个所述板在宽度方向上被所述间隔件的所述长度方向的两侧的侧面和所述螺钉夹持。
3.一种漏斗胸矫正板的固定器,用于将漏斗胸矫正用的板固定于患者的胸部,所述漏斗胸矫正板的固定器的特征在于,
具有:
基座构件,具有能够跨越多个肋骨的长度;
槽部,形成于所述基座构件,供所述板的端部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嵌入;
螺孔,形成在所述基座构件的所述槽部侧的面上;
螺钉,与所述螺孔螺接;以及
按压机构,通过所述螺钉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的紧固,使嵌入所述槽部的所述板的端部与所述槽部压接,从而将所述端部固定于所述槽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漏斗胸矫正板的固定器,其中,
所述螺孔设置在与所述槽部分离规定距离的位置,
所述螺钉具有如下结构:若所述螺钉与所述螺孔螺接,则所述螺钉的头部挂在所述槽部的上方,
所述按压机构包括所述螺钉的所述头部,
若在所述板的端部嵌入所述槽部的状态下使所述螺钉紧固于所述螺孔,则所述螺钉的所述头部的下表面按压所述板的上表面,从而所述板的端部与所述槽部压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漏斗胸矫正板的固定器,其中,
在所述基座构件的所述螺孔的周围形成有凹部,该凹部供所述螺钉的所述头部嵌入且与所述槽部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漏斗胸矫正板的固定器,其中,
所述螺孔只设置在相对于所述槽部的所述基座构件的长度方向的一侧,
从所述槽部的所述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的边界向所述槽部的内侧伸出的凸缘部设置于所述基座构件,
通过所述凸缘部防止所述板的端部的所述另一侧脱落,并且利用所述螺钉的头部按压所述板的端部的所述一侧的上表面,从而将所述端部固定于所述槽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漏斗胸矫正板的固定器,其中,
所述按压机构包括通过所述螺钉固定于所述基座构件的按压构件,
若在所述板的端部嵌入所述槽部的状态下使所述螺钉紧固于所述螺孔,则所述按压构件的下表面按压所述板的上表面,从而所述板的端部与所述槽部压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漏斗胸矫正板的固定器,其中,
所述螺孔只设置于相对于所述槽部的所述基座构件的长度方向的一侧,
从所述槽部的所述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的边界向所述槽部的内侧伸出的凸缘部设置于所述基座构件,
通过所述凸缘部防止所述板的端部的所述另一侧脱落,并且利用所述按压构件按压所述板的端部的所述一侧的上表面,从而将所述端部固定于所述槽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漏斗胸矫正板的固定器,其中,
所述漏斗胸矫正板的固定器具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使所述按压构件以相对于所述槽部能够接近或分离而不从所述基座构件脱落的方式被所述基座构件支撑。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漏斗胸矫正板的固定器,其中,
所述螺孔设置在相对于所述槽部的所述基座构件的长度方向的两侧,
所述按压构件具有覆盖所述槽部的宽度,
在所述板的端部嵌入所述槽部的状态下,以覆盖所述槽部的方式将所述按压构件与所述基座构件重叠,并使所述螺钉分别紧固于两个所述螺孔,由此,所述按压构件的下表面按压所述板的上表面,从而所述板的端部与所述槽部压接。
11.根据权利要求3~10中任一项所述的漏斗胸矫正板的固定器,其中,
所述基座构件具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在所述基座构件的长度方向上沿远离所述槽部的位置的方向延伸,在所述支撑部上形成有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孔,
所述漏斗胸矫正板的固定器具有:
固定构件,供另一板的端部安装;
另一槽部,形成于所述固定构件,供所述另一板的端部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嵌入;
承接构件,相对于所述支撑部配置在所述固定构件的相反一侧,通过另一螺钉经由所述长孔将所述固定构件螺纹固定;以及
另一按压机构,通过所述另一螺钉相对于所述承接构件的紧固,使嵌入所述另一槽部的所述另一板的端部与所述另一槽部压接,从而将所述另一板的端部固定于所述另一槽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漏斗胸矫正板的固定器,其中,
所述固定构件的与所述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宽度和所述支撑部的与所述长度方向正交的宽度大致相同,
所述承接构件具有一对壁部,所述一对壁部在与所述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将与所述支撑部重叠的所述固定构件和所述支撑部一起夹持。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漏斗胸矫正板的固定器,其中,
所述固定构件具有能够使所述另一螺钉沿所述长度方向通过的切槽。
14.一种漏斗胸矫正装置,
具有:
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器;以及
漏斗胸矫正用的板,端部固定于所述固定器。
CN201780082246.XA 2017-01-05 2017-12-21 漏斗胸矫正板的固定器和漏斗胸矫正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1674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00357 2017-01-05
JP2017-000357 2017-01-05
PCT/JP2017/046027 WO2018128089A1 (ja) 2017-01-05 2017-12-21 漏斗胸矯正バーの固定具および漏斗胸矯正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67469A CN110167469A (zh) 2019-08-23
CN110167469B true CN110167469B (zh) 2020-07-10

Family

ID=62791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82246.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167469B (zh) 2017-01-05 2017-12-21 漏斗胸矫正板的固定器和漏斗胸矫正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314072A1 (zh)
JP (1) JP6607588B2 (zh)
CN (1) CN110167469B (zh)
WO (1) WO201812808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48572A1 (en) 2017-02-10 2018-08-16 Zimmer Biomet CMF and Thoracic, LLC Pectus bar and stabilizer devices and methods
CN110366391B (zh) * 2017-03-08 2022-05-10 捷迈拜欧米特Cmf和胸腔有限公司 胸杆支撑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28412A1 (en) * 2002-09-28 2004-04-08 Medixalign Co., Ltd. Implant for correction of pectus excavatum
CN202218906U (zh) * 2011-08-05 2012-05-16 江齐昌 漏斗胸矫形金属板固定装置
CN202458636U (zh) * 2012-02-16 2012-10-03 王强 一种矫形板
CN105662559A (zh) * 2016-04-12 2016-06-15 广州中大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漏斗胸矫形器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24759A (en) * 1998-05-08 2000-02-15 Walter Lorenz Surgical,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pectus excavatum repair
AR037254A1 (es) * 2002-11-06 2004-11-03 Horacio Abramson Un aparato para correccion de malformaciones de la caja toracica, tales como "pectus excavatum" y "pectus carinatum" y metodo para correccion del "pectus carinatum"
CN201341942Y (zh) * 2009-01-08 2009-11-11 曾骐 用于微创治疗胸壁畸形的新型专用器械
US20110251540A1 (en) * 2010-04-13 2011-10-13 David Notrica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eating pectus excavatum
CN203059880U (zh) * 2013-03-06 2013-07-1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漏斗胸治疗支撑板固定器及漏斗胸矫正装置
US9743968B2 (en) * 2013-11-14 2017-08-29 Zimmer Biomet CMF and Thoracic, LLC Locking mechanism for pectus bar
JP6454023B2 (ja) * 2015-02-13 2019-01-16 バイオメット マニュファクチャリング,リミティド ライアビリティ カンパニー 肋骨再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28412A1 (en) * 2002-09-28 2004-04-08 Medixalign Co., Ltd. Implant for correction of pectus excavatum
CN202218906U (zh) * 2011-08-05 2012-05-16 江齐昌 漏斗胸矫形金属板固定装置
CN202458636U (zh) * 2012-02-16 2012-10-03 王强 一种矫形板
CN105662559A (zh) * 2016-04-12 2016-06-15 广州中大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漏斗胸矫形器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607588B2 (ja) 2019-11-20
US20190314072A1 (en) 2019-10-17
WO2018128089A1 (ja) 2018-07-12
CN110167469A (zh) 2019-08-23
JPWO2018128089A1 (ja) 2019-1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37365B2 (en) Pivotal bone anchor assembly with biased bushing for pre-lock friction fit
US11432850B2 (en) Polyaxial bone anchors with increased angulation
US7621942B2 (en) Variable geometry occipital fixation plate
US5429639A (en) Spine fixator for holding a vertebral column
EP2398412B1 (en) Occipital plate fixation system
US8870926B2 (en) Spinal fixation system
RU2463013C2 (ru) Система фиксации затылочных пластин
KR100824185B1 (ko) 연장 부재 부착용 고정 장치를 구비하는 정형외과용 고정 플레이트 및 그 이용 방법
US5527315A (en) Spinal osteosynthesis rod with three branches
US20080147123A1 (en) Occipital plate assembly
US2009012507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rgical clamping
CN110167469B (zh) 漏斗胸矫正板的固定器和漏斗胸矫正装置
KR20010030657A (ko) 척추 골합성 나사 및 플레이트 장치
JP2005515824A (ja) 脊柱の骨接合コネクタ及び器具
KR20080037609A (ko) 록킹 캡을 가진 뼈 고정장치 및 척추 고정 방법
KR20070008391A (ko) 뼈 고정 장치
US8910449B2 (en) Washer assembly and arcuate threaded fastener
JP4572301B2 (ja) 固定具及び固定具セット
JP2005082286A (ja) マスト取付構造、及びその取付部材
WO1999052462A2 (en) Implantable clamp and fixation system
AU2001278584A2 (en) Surgical fixing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0

Termination date: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