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59163A - 一种新型窗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窗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59163A
CN110159163A CN201910341575.2A CN201910341575A CN110159163A CN 110159163 A CN110159163 A CN 110159163A CN 201910341575 A CN201910341575 A CN 201910341575A CN 110159163 A CN110159163 A CN 1101591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ior
component
connecting rod
window component
sa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4157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院军
程道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ngx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ngx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ngx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ngx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4157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59163A/zh
Publication of CN1101591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591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CBOLTS OR FASTENING DEVICES FOR WINGS, SPECIALLY FOR DOORS OR WINDOWS
    • E05C19/00Other devic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ecuring wings, e.g. with suction cup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3/00Hinges with pins
    • E05D3/06Hinges with pins with two or more pi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7/00Special devices for shifting a plurality of wings operated simultaneously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5/00Doors, windows, or like closures for special purposes; Border constructions therefor
    • E06B5/20Doors, windows, or like closures for special purposes; Border constructions therefor for insulation against noise
    • E06B5/205Doors, windows, or like closures for special purposes; Border constructions therefor for insulation against noise windows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7/00Special devices for shifting a plurality of wings operated simultaneously
    • E05F2017/008Special devices for shifting a plurality of wings operated simultaneously for swinging w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900/0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 E05Y2900/1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for buildings or parts thereof
    • E05Y2900/13Type of wing
    • E05Y2900/148Window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Wing Frames And Configu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窗体,包括内窗部件、外窗部件以及联动部件,其中,内窗部件和外窗部件通过联动部件进行联动和解锁,联动部件设于内窗部件上,并控制内窗部件或/和外窗部件的开、关。经由外窗部件、内窗部件以及联动部件实现了高隔音性能和良好的通风性能,以及根据季节实现良好的保温性和隔热性,因而本发明提供的新型窗体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窗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窗体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窗体。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充实着大量的噪声,噪音的强度可用声级表示,单位为分贝(dB)。超过50分贝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70分贝以上干扰谈话,造成心烦意乱,精神不集中;长期工作或生活在噪音环境,容易使人感到烦躁、萎靡不振,影响工作效率,会严重影响听力和导致心脏血管等其他疾病的发生。同时,噪音还会产生心理效应,在高频率的噪音下,一般人都有焦躁不安,容易激动的情形。隔音窗的研发推广符合我国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也符合国家大力提倡的节能政策,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和前景。
国内外通风隔声研究,前人主要从以下方面提高通风隔声效果:①从单层窗到双层窗;②隔声窗户从不开洞到开洞再到不同位置开洞;③隔声窗户开口的大小和位置;④双层窗内空腔内设置不同吸声材料。
但国内外在通风净化与节能环保方面欠缺考虑,因此本申请主要是在充分了解、比较上述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隔音效果好、便于通风的床体结构,可应用于居家、办公、厂房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窗体,包括内窗部件、外窗部件以及联动部件;
所述内窗部件和所述外窗部件通过所述联动部件进行联动和解锁,所述联动部件设于内窗部件上,并控制内窗部件或/和外窗部件的开、关。
优选的,所述外窗部件包括:
外窗框,设于墙体上;
外窗扇,通过铰链连接于所述外窗框上,所述外窗扇通过联动部件与内窗部件联动或解锁。
优选的,所述外窗扇还通过风撑连接内窗部件。
优选的,所述内窗部件包括:
内窗框,设于墙体上;
内窗扇,所述内窗扇通过滑撑与所述内窗框可动连接,内窗扇还通过所述风撑连接外窗扇,且内窗扇和外窗扇通过联动部件进行联动和解锁;
所述联动部件设于内窗扇上,控制内窗扇相对于内窗框的开、合。
优选的,所述联动部件包括:
锁定组件,对外窗扇和内窗扇进行联动和解锁;
主动组件,为外窗扇和内窗扇的联动和解锁提供动力,并将内窗扇连接到内窗框中;以及
转角组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主动组件和所述锁定组件。
优选的,所述锁定组件包括:
联动杆,其一端活动连接于外窗扇上;
固定块,固接于内窗扇上;以及,
拨叉,其一端连接所述转角组件,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块配合锁紧和解锁所述联动杆的另一端。
优选的,所述转角组件包括:
转角套管,设于内窗扇的转角上;
第一连杆,一端连接所述拨叉,另一端嵌入所述转角套管一端;
第二连杆,一端连接主动组件,另一端嵌入所述转角套管的另一端;以及
转角连接件,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
优选的,所述转角组件还包括垫块,所述垫块通过贯穿第一连杆或第二连杆的紧固件固接于转角套管上,该紧固件约束第一连杆或第二连杆的行程,垫块对第一连杆或第二连杆进行限位。
优选的,所述主动组件包括:
手持部,可转动地设于内窗扇上;
第三连杆,固接于所述手持部上;以及
凸轮组合,固接于所述第三连杆的靠近手持部的一端,用以控制所述第二连杆上、下运动。
优选的,所述主动组件还包括第四连杆,所述第四连杆的上端连接第二连杆、下端搭接在所述凸轮组合上。
优选的,所述主动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三连杆端部的挡板,内窗扇关闭后通过所述挡板连接内窗框。
优选的,还包括设于内窗部件内侧的纱窗部件,所述纱窗部件采用涤纶纤维网面,所述网面在水热条件下,以一定配比的硫酸钛和尿素做载体,包覆一层纳米二氧化钛颗粒。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经由外窗部件、内窗部件以及联动部件实现了高隔音性能和良好的通风性能,以及根据季节实现良好的保温性和隔热性,因而本实施例提供的新型窗体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
2、内窗部件和外窗部件通过联动部件而呈现不同的状态,如,内窗部件和外窗部件联动时,开、关内窗部件可同时实现外窗部件的开、关,内窗部件和外窗部件均打开的情况下,使两者不联动则可关闭内窗部件,实现外窗部件单独打开的状态。故,经由联动部件实现了用单侧机构完成单侧开启两窗的同向式开窗,便于使用者操控。
3、采用铰链连接外窗扇和外窗框具有诸多优势,例如,开窗运动轨迹贴合转轴,与内窗部件不会产生干涉,铰链的零部件隐蔽安装在外窗扇的角落,不影响外窗扇和外窗框的密封性,而且,开创角度大,适合平面开创的特性,可以提高通风性。外窗扇与联动部件连接,并通过联动部件实现与内窗部件的联动或者解锁。
4、外窗扇和内窗部件采用风撑连接具有诸多有益效果,例如,风撑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能够避免外窗扇坠落,,风撑的各零部件能够隐蔽安装在外窗扇的上下侧,不影响窗扇的密封性。
5、内窗扇可采用现有的窗扇结构,例如框架和嵌于框架中的玻璃的结构,其中玻璃优选设置两层5+9A+5型号的玻璃,以便于进一步提高隔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新型窗体示意图;
图2为新型窗体的关闭状态示意图;
图3为外窗部件打开、内窗部件关闭的示意图;
图4为内窗扇和外窗扇均打开的示意图;
图5为滑撑示意图;
图6为铰链示意图;
图7为转角组件的示意图;
图8为锁定组件的示意图;
图9为主动组件的示意图。
其中:10、内窗部件,11、内窗扇,12、内窗框,13、滑撑,13-1、第一滑动槽,13-2、短杆,13-3、中间杆,13-4、第一滑块,13-5、第一长杆,13-6、第二长杆,14、风撑,
20、外窗部件,21、外窗扇,22、外窗框,23、铰链,23-1、窗框连接件,23-2、第一铰接杆,23-3、第二铰接杆,23-4、第三铰接杆,
30、隔层空间,
40、联动部件,41、转角组件,41-1、转角套管,41-2、第二连杆,41-3、第一连杆,41-4、转角连接件,41-5、垫块,42、锁定组件,42-1、拨叉,42-2、固定块,42-3、联动杆,43、主动组件,43-1、手持部,43-2、凸轮组合,43-3、第三连杆,43-4、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9,一种新型窗体,包括内窗部件10、外窗部件20以及联动部件40,其中,内窗部件10和外窗部件20通过联动部件40进行联动和解锁,联动部件40设于内窗部件10上,并控制内窗部件10或/和外窗部件20的开、关。
具体的,内窗部件10和外窗部件20均可采用现有的窗体,即,内窗部件10和外窗部件20本身具有现有窗体的功能。其中,内窗部件10位于室内一侧,外窗部件20位于室外一侧。
内窗部件10和外窗部件20可通过联动部件40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联动;联动部件40也可以解锁,使得内窗部件10和外窗部件20不再联动。内窗部件10和外窗部件20通过联动部件40而呈现不同的状态,如,内窗部件10和外窗部件20联动时,开、关内窗部件10可同时实现外窗部件20的开、关,内窗部件10和外窗部件20均打开的情况下,使两者不联动则可关闭内窗部件10,实现外窗部件20单独打开的状态。每个状态都得以实现不同的有益效果,以图2-4为例:
如图2展示了内窗部件10和外窗部件20均关闭的状态,内窗部件10和外窗部件20之间构成隔层空间30。
一方面,该状态下的新型窗体具有很好的隔音效果,内窗部件10和外窗部件20本身起到了双层隔音,加上隔音空间又对声音起到了吸收作用,从而具有三级隔音效果。另外,隔层空间30的大小对隔音效果也有影响,当内窗部件10和外窗部件20之间间隔80-100mm时,隔音效果好,而且新型窗体的安装符合建筑规范,不用在现有的建筑上做改进。
另一方面,该状态下的新型窗体具有更好的保暖效果,尤其适用于冬季。光照从外窗部件20上射入,一部分热量被外窗部件20吸收,一部分热量被外窗部件20反射出去,另有一部分热量进入隔层空间30,如此一来,外窗部件20的热量会上升,于是通过对流传热使隔层空间30中的空气热量上升,然后,隔层空间30的空气将热量通过对流换热和辐射传热传到内窗部件10,内窗部件10再通过上述两种传热方式加热室内空气,从而减少了建筑室内的采暖能耗,提升了新型窗体的保温性。
如图3展示了内窗部件10关闭,外窗部件20打开的状态,各层空间与外部空气连通。
该状态下的新型窗体具有很好的隔热效果,尤其当外窗部件20相对于内窗部件10呈锐角打开时,空气从外窗部件20的打开处进入,并在隔层空间30中形成空气流动,从而将隔层空间30中的热量带走,进而也降低了内窗部件10的表面温度,减少了室内制冷能耗,实现窗户的隔热性能。
如图4展示了内窗部件10和外窗部件20均打开的状态,两者可依旧处于联动状态,以确保新型窗体在该状态下的稳定性。该状态下,室内、室外相通风换气,每个季节都适用。
由上述可知,经由联动部件40实现了用单侧机构完成单侧开启两窗的同向式开窗,便于使用者操控。
联动部件40还具有控制内窗部件10或/和外窗部件20的开、关的作用。联动部件40可设置在内窗部件10上,其可单独控制内窗部件10关闭,再配合内窗部件10和外窗部件20的锁紧来实现对两窗的控制,也可直接控制外窗部件20关闭,相应地,内窗部件10也会关闭。
经由外窗部件20、内窗部件10以及联动部件40实现了高隔音性能和良好的通风性能,以及根据季节实现良好的保温性和隔热性,因而本实施例提供的新型窗体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6,外窗部件20包括外窗框22、外窗扇21以及铰链23。其中,外窗框22设于墙体上,外窗扇21通过铰链23连接于外窗框22上,外窗扇21通过联动部件40与内窗部件10联动或解锁。
具体的,外窗框22可采用现有的方形框架结构,外窗框22的外圈固接于墙体上。外窗扇21与外窗框22通过铰链23转动连接,关闭时置于外窗框22中,打开时相对于外窗框22向外侧转动。外窗扇21可采用现有的窗扇结构,如外圈是框架、内圈嵌接玻璃的结构,其中该处的玻璃可设置一层常见的厚5mm的玻璃,既能够起到隔音和阻挡外物的效果,还能够尽可能地降低外窗扇21的重量,从而可以更好的确保外窗部件20的稳定性。
铰链23可采用用于将窗扇安装于窗框上的现有技术,也可采用如图6所示的结构。图6中,外窗框22上设有开口朝下的窗框滑动槽(图中未示意),铰链23包括窗框连接件23-1、滑动块(图中未示出)、第一铰接杆23-2、第二铰接杆23-3以及第二第三铰接杆23-4。其中,窗框连接杆固接于外窗框22上,滑动块于窗框滑动槽中滑动设置,第一铰接杆23-2的两端分别与滑动块和第三连接杆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贝与窗框连接件23-1和第三连接件转动连接,第二第三铰接杆23-4与外窗扇21滑动连接。
采用铰链23连接外窗扇21和外窗框22具有诸多优势,例如,开窗运动轨迹贴合转轴,与内窗部件10不会产生干涉,铰链23的零部件隐蔽安装在外窗扇21的角落,不影响外窗扇21和外窗框22的密封性,而且,开创角度大,适合平面开创的特性,可以提高通风性。外窗扇21与联动部件40连接,并通过联动部件40实现与内窗部件10的联动或者解锁。
请继续参阅图1,外窗部件20还包括风撑14,外窗扇21通过风撑14连接内窗部件10外窗扇21通过该风撑14连接内窗部件10。
具体的,风撑14可采用现有技术,用于把外窗扇21和内窗部件10连接起来,从而起到固定、稳固外窗扇21的作用。风撑14的选型可结合外窗扇21的质量、开启位置等进行确定。外窗扇21和内窗部件10采用风撑14连接具有诸多有益效果,例如,风撑14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能够避免外窗扇21坠落,,风撑14的各零部件能够隐蔽安装在外窗扇21的上下侧,不影响窗扇的密封性。
请参阅图1和图5,内窗部件10包括内窗框12、内窗扇11以及滑撑13。其中,内窗框12设于墙体上,内窗扇11通过滑撑13与内窗框12可动连接,内窗扇11还通过上述的风撑14连接外窗扇21,且内窗扇11和外窗扇21通过联动部件40进行联动和解锁。联动部件40设有内窗扇11上,控制内窗扇11相对于内窗框12的开、合。
具体的,内窗框12的结构可同外窗框22的结构,内窗框12固定于墙体上,位于室内一侧。内窗扇11通过滑撑13固定于内窗框12上,内窗扇11可采用现有的窗扇结构,例如框架和嵌于框架中的玻璃的结构,其中玻璃优选设置两层5+9A+5型号的玻璃,以便于进一步提高隔音效果。
上述的风撑14即用于连接内窗扇11和外窗扇21;上述的联动部件40也是用于控制内窗扇11和外窗扇21的结构,并且,联动部件40安装于内窗扇11上,控制内窗扇11连接和内窗框12的连接关系。
滑撑13可采用现有技术,也可采用如图5所示的结构。图5中,内窗框12上可设置有第一滑动槽13-1,滑撑13可包括第一长杆13-5、第二长杆13-6、中间杆13-3、第一短杆13-2以及第一滑块13-4,其中,第一滑块13-4于该第一滑动槽13-1中滑动设置,第一短杆13-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滑块13-4和第二长杆13-6转动连接,第二长杆13-6的中部与第一长杆13-5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长杆13-5的另一端与内窗框12转动连接中间杆13-3的一端与第一滑块13-4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长杆13-5的中部转动连接。
请继续参阅图1以及图7-9,联动部件40包括锁定组件42、主动组件43以及转角组件41。其中,锁定组件42用于对外窗扇21和内窗扇11进行联动和解锁;主动组件43为外窗扇21和内窗扇11的联动和解锁提供动力;转角组件41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主动组件43和锁定组件42。
具体的,主动组件43安装在内窗扇11上,一方面用于连接内窗扇11和内窗框12,控制内窗扇11相对于内窗框12的开、关;另一方面操作主动组件43可实现外窗扇21和内窗扇11的联动和解锁。转角组件41成转角状,其竖直部分位于内窗扇11的侧面,其水平部分位于内窗扇11的顶面;转角组件41的一端连接主动组件43,另一端连接锁定组件42,用于将主动组件43的竖直方向的作用力转化成锁定组件42的水平方向的作用力。
请继续参阅图8,锁定组件42包括联动杆42-3、固定块42-2以及拨叉42-1。其中,联动杆42-3的一端活动连接于外窗扇21上,固定块42-2固接于内窗扇11上,拨叉42-1一端连接转角组件41,另一端与固定块42-2配合锁紧和解锁联动杆42-3的另一端。
具体的,联动杆42-3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外窗扇21的顶面,另一端通过固定块42-2和拨叉42-1控制。联动杆42-3可采用条形板状结构,其一端可设于一滑块上,该滑块设于外窗扇21顶面的一个滑槽中,即,联动杆42-3与外窗扇21可同时具有滑动关系和转动关系。
固定块42-2固定在内窗扇11上,用于对联动杆42-3的另一端进行限位。
拨叉42-1的一端连接转角组件41,另一端用于将联动杆42-3锁紧在其与所述固定块42-2之间,从而将内窗扇11和外窗扇21联动设置。在优选实施例中,拨叉42-1作线性往复运动,内窗扇11的顶面上可以设置凹槽,用作拨叉42-1的运动轨迹,当然,固定块42-2也可以固定在该凹槽中。当拨叉42-1向转角组件41一侧滑动时,便不再控制联动杆42-3,因此便可以通过外部作用力将内窗扇11和外窗扇21分离,从而实现内窗扇11和外窗扇21的解锁;当拨叉42-1反向运动时,重新将联动杆42-3锁紧在其与固定块42-2之间。
请继续参阅图7,转角组件41包括转角套管41-1、第一连杆41-3、第二连杆41-2以及转角连接件41-4。其中,转角套管41-1设于内窗扇11的转角上,第一连杆41-3的一端连接拨叉42-1,另一端嵌入转角套管41-1的一端,第二连杆41-2的一端连接主动组件43,另一端嵌入转角套管41-1的另一端,转角连接件41-4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连杆41-3和第二连杆41-2。
具体的,转角套管41-1内部中空,为折弯状,其一部分位于内床上的顶面上,另一部分位于内窗扇11的侧面上。
第一连杆41-3可采用薄片管状结构。第一连杆41-3也可采用阶梯状,其连接转角连接件41-4的一端高于其连接拨叉42-1的一端,这样可以使得连接拨叉42-1的一端位于内窗扇11顶面的凹槽中。第一连杆41-3作水平往复运动,驱动力经由转角连接件41-4提供。
第二连杆41-2也可采用薄片管状结构。第二连杆41-2可采用如第一连杆41-3的形状,也可采用中间高两端低的形状。第二连杆41-2的下端作竖直往复运动,经由主动组件43提供驱动力。
转角连接件41-4用于将第二连杆41-2竖直方向的作用力转化为第一连杆41-3水平方向的作用力。转件连接件位于转角套管41-1之中,其可采用具有一定硬度的平带,以便于既能够保持折弯状,又可以自动、灵活地改变折弯处的位置。
请继续参阅图7,转角组件41还包括垫块41-5,垫块41-5通过贯穿第一连杆41-3或第二连杆41-2的紧固件固接于转角套管41-1上,该紧固件对第一连杆41-3或者第二连杆41-2进行轴线限位,垫块41-5对第一连杆41-3或者第二连杆41-2进行限位。
具体的,第一连杆41-3和第二连杆41-2上可分别设置有长孔,紧固件贯穿其对应的第一连杆41-3的长孔或者第二连杆41-2的长孔将垫块41-5固定在转角套管41-1上,垫块41-5不会嵌入长孔中,即垫块41-5和第一连杆41-3/第二连杆41-2叠置于转角套管41-1中,从而对第一连杆41-3/第二连杆41-2进行约束,防止其在转角套管41-1中上下窜动或者左右窜动。由于长孔和紧固件的作用,第一连杆41-3/第二连杆41-2的运动行程得以控制。
请继续参阅图9,主动组件43包括手持部43-1、第三连杆43-3以及凸轮组合43-2。其中,手持部43-1可转动地设于内窗扇11上,第三连杆43-3固接于手持部43-1上,凸轮组合43-2固接于第三连杆43-3的靠近手持部43-1的一端,用以控制第二连杆41-2上下运动。
具体的,手持部43-1的一端向外凸出形成柱状结构,该柱状结构可转动地设于内窗扇11上,手持部43-1的其他部分伸出内窗扇11,以便于使用者操控。
第三连接杆可采用具有棱边的杆件,以便于连接和控制凸轮组合43-2。第三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在手持部43-1上,随着手持部43-1的转动而转动。
凸轮组合43-2可采用如图9所示的结构,其具有两个突出的弧形面,该两个弧形面成180°设置。凸轮组件固定于第三连杆43-3上靠近手持部43-1位置上,凸轮组件与第二连杆41-2直接或者间接连接,凸轮组合43-2和第二连杆41-2可以是面接触或者线接触,通过切换凸轮组合43-2的状态使得第二连杆41-2作线性往复运动,在切换过程中,凸轮组合43-2和第二连杆41-2之间动摩擦连接。
联动状态下,凸轮组合43-2的一个弧形面顶住转角组件41,使得拨叉42-1将联动杆42-3锁定在其与固定块42-2之间,内窗扇11和外窗扇21联动。转动手持部43-1(0-90°),凸轮组合43-2随之转动,第二连杆41-2自其自重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并带动转角连接件41-4、第一连杆41-3以及拨叉42-1运动,使得内窗扇11和外窗扇21解锁。当凸轮组合43-2转动180°时,凸轮组合43-2的另一个弧形面将第二连杆41-2顶起,内窗扇11和外窗扇21再次联动。
在优选实施例中,主动组件43还包括第四连杆(图中未示意),第四连杆的上端连接第二连杆41-2、下端搭接在凸轮组合43-2上。凸轮组合43-2转动过程中控制第四连杆上下运动,从而带动转角组件41的运动。
请继续参阅图9,主动组件43还包括设于第三连杆43-3端部的挡板43-4,通过主动组件43还包括设于第三连杆43-3端部的挡板43-4,内窗扇11关闭后通过挡板43-4连接内窗框12。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挡板43-4用于调整内窗扇11和内窗框12的关系,在其他实施例中,挡板43-4还可用于调整内窗扇11与外窗部件20的连接关系。挡板43-4上设有向外凸出的限位部,该限位部用于卡紧内窗框12,从而将内窗扇11连接在内窗框12上。当主动组件43转动90°左右时,挡板43-4的限位部与内窗框12脱离,从而使得内窗扇11可相对于内窗框12打开;当主动组件43转动180°时,挡板43-4可再次与内窗框12连接。
上述对内窗部件10、外窗部件20以及联动部件40的结构进行了详细表述,但是本申请还可以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以下对部分拓展举实施例进行说明。
在一个实施例中,新型窗体还包括设于内窗部件10内侧的纱窗部件,纱窗部件采用涤纶纤维网面,该网面在水热条件下以一定配比的硫酸钛和尿素做载体,包覆一层纳米二氧化钛颗粒。
具体的,纱窗部件可与墙体滑动连接,在操作联动部件40时,可先将纱窗部件滑动打开。当内窗扇11和外窗扇21均打开以进行通风是,纱窗部件能够过滤空气中的飞虫等。纱窗部件可具有框架,该框架中内嵌有网面,网面采用涤纶纤维,网面在水热条件下,以一定配比的硫酸钛和尿素做载体,包覆一层纳米二氧化钛颗粒,通过这种方式改性涤纶纤维,用紫外线光照/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燃料做测定,该网面具有有效的降解率。网面通过其负载的纳米二氧化钛催化降解技术对进入室内的空气进行净化。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具体实施例,但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新型窗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窗部件、外窗部件以及联动部件;
所述内窗部件和所述外窗部件通过所述联动部件进行联动和解锁,所述联动部件设于内窗部件上,并控制内窗部件或/和外窗部件的开、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窗部件包括:
外窗框,设于墙体上;
外窗扇,通过铰链连接于所述外窗框上,所述外窗扇通过联动部件与内窗部件联动或解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窗扇还通过风撑连接内窗部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窗部件包括:
内窗框,设于墙体上;
内窗扇,所述内窗扇通过滑撑与所述内窗框可动连接,内窗扇还通过所述风撑连接外窗扇,且内窗扇和外窗扇通过联动部件进行联动和解锁;
所述联动部件设于内窗扇上,控制内窗扇相对于内窗框的开、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部件包括:
锁定组件,对外窗扇和内窗扇进行联动和解锁;
主动组件,为外窗扇和内窗扇的联动和解锁提供动力,并将内窗扇连接到内窗框中;以及
转角组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主动组件和所述锁定组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包括:
联动杆,其一端活动连接于外窗扇上;
固定块,固接于内窗扇上;以及,
拨叉,其一端连接所述转角组件,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块配合锁紧和解锁所述联动杆的另一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组件包括:
转角套管,设于内窗扇的转角上;
第一连杆,一端连接所述拨叉,另一端嵌入所述转角套管一端;
第二连杆,一端连接主动组件,另一端嵌入所述转角套管的另一端;以及
转角连接件,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组件还包括垫块,所述垫块通过贯穿第一连杆或第二连杆的紧固件固接于转角套管上,该紧固件约束第一连杆或第二连杆的行程,垫块对第一连杆或第二连杆进行限位。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组件包括:
手持部,可转动地设于内窗扇上;
第三连杆,固接于所述手持部上;以及
凸轮组合,固接于所述第三连杆的靠近手持部的一端,用以控制所述第二连杆上、下运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组件还包括第四连杆,所述第四连杆的上端连接第二连杆、下端搭接在所述凸轮组合上。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三连杆端部的挡板,内窗扇关闭后通过所述挡板连接内窗框。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窗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内窗部件内侧的纱窗部件,所述纱窗部件采用涤纶纤维网面,所述网面在水热条件下,以一定配比的硫酸钛和尿素做载体,包覆一层纳米二氧化钛颗粒。
CN201910341575.2A 2019-04-25 2019-04-25 一种新型窗体 Pending CN1101591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41575.2A CN110159163A (zh) 2019-04-25 2019-04-25 一种新型窗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41575.2A CN110159163A (zh) 2019-04-25 2019-04-25 一种新型窗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59163A true CN110159163A (zh) 2019-08-23

Family

ID=67638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41575.2A Pending CN110159163A (zh) 2019-04-25 2019-04-25 一种新型窗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59163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78138C (de) * E. PICK, Budapest Vorrichtung zum Oeffnen und Schliefsen von Oberlichtsdoppelfenstern
GB2031977A (en) * 1978-09-05 1980-04-30 Dreadnought Shutter & Door Co A fire-protective double door
CN2856354Y (zh) * 2005-12-22 2007-01-10 北京爱乐屋建筑节能制品有限公司 双扇联动单框窗
CN202718565U (zh) * 2012-08-27 2013-02-06 杭州港龙工艺品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内外窗联动的双层窗户
CN103696659A (zh) * 2013-12-06 2014-04-02 上海市建筑装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双层窗户的联动装置及形成双层窗户的方法
CN104196405A (zh) * 2014-09-02 2014-12-10 傅海 一种含有内窗扇的窗户以及含有内门扇的门
CN210918792U (zh) * 2019-04-25 2020-07-03 上海静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窗体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78138C (de) * E. PICK, Budapest Vorrichtung zum Oeffnen und Schliefsen von Oberlichtsdoppelfenstern
GB2031977A (en) * 1978-09-05 1980-04-30 Dreadnought Shutter & Door Co A fire-protective double door
CN2856354Y (zh) * 2005-12-22 2007-01-10 北京爱乐屋建筑节能制品有限公司 双扇联动单框窗
CN202718565U (zh) * 2012-08-27 2013-02-06 杭州港龙工艺品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内外窗联动的双层窗户
CN103696659A (zh) * 2013-12-06 2014-04-02 上海市建筑装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双层窗户的联动装置及形成双层窗户的方法
CN104196405A (zh) * 2014-09-02 2014-12-10 傅海 一种含有内窗扇的窗户以及含有内门扇的门
CN210918792U (zh) * 2019-04-25 2020-07-03 上海静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窗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31916U (zh) 球头关节式电动门窗
CN101812957A (zh) 隔音通风窗
CN110159163A (zh) 一种新型窗体
CN104315587A (zh) 集成吊顶浴霸
CN105840055B (zh) 一种开启方式便于转换的门窗结构
CN209556782U (zh) 可翻转相变节能玻璃门窗
CN107100519A (zh) 一种降噪遮阳型百叶窗
CN210918792U (zh) 一种新型窗体
CN206785252U (zh) 一种降噪遮阳型百叶窗
CN217106739U (zh) 一种具有防火降噪的智能门窗
JP2010107080A (ja) 窓換気装置
WO2007016846A1 (fr) Fenetre a battants s'ouvrant automatiquement
CN110331903A (zh) 一种平开窗开合度限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5649498B (zh) 一种多状态节能窗及三种状态切换方法
CN106837032B (zh) 一种内开内倒窗下合页
CN208056375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墙体
CN207604894U (zh) 一种浴室用静音防潮门
CN208114475U (zh) 一种居家窗帘的悬挂导轨
CN206468224U (zh) 内置百叶的断桥门窗
CN219622558U (zh) 一种漂移开启的集热保温隔声一体化窗及建筑
JP2003314154A (ja) カーテンウォール工法における窓構造ならびにその使用方法
CN101994477A (zh) 中空玻璃内的百叶窗
CN206617035U (zh) 一种具有隔音及空气净化功能的门
CN219910508U (zh) 一种高效节能保温门窗
CN219431114U (zh) 一种装配式抗震减噪单元式节能幕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