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54772A - 一种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馈和强制发电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馈和强制发电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54772A
CN110154772A CN201910290461.XA CN201910290461A CN110154772A CN 110154772 A CN110154772 A CN 110154772A CN 201910290461 A CN201910290461 A CN 201910290461A CN 110154772 A CN110154772 A CN 1101547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method
braking energy
function
electricity
energy feedb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9046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贵兵
安强
张佳谋
陈绪强
伍永明
常康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teng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te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teng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te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9046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5477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1547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547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7/00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7/10Dynamic electric regenerative bra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馈和强制发电控制方法,包括制动能量回馈控制方法和强制发电控制方法,所述制动能量回馈控制方法和所述强制发电控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S1.判断当前电机转矩是否降为0,若是,功能开启,若否,功能关闭,S2.根据预先设定的参数判断制动能量回馈功能或强制发电功能执行需要满足的条件,满足条件则发出强制发电信号,S3.整车控制器实时监控并执行S1和S2。本发明在充分考虑了电池、电机、电机控制器硬件特性的情况下,实现了新能源车辆的减速过程能量馈,既能保证制动安全,又能提升续航里程,同时使驾驶员有更好的驾驶体验,强制发电可以在动力电池soc较低情况下给电池充电,有效防止电池馈电。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馈和强制发电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汽车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馈和强制发电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节能减排要求的提高,新能源汽车的能量回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新能源汽车在刹车、下坡等减速状态下,需将电动车辆当前的速度迅速降低,致使电动车辆在制动状态下释放大量的动能。传统的机械刹车制动通过将制动状态下释放的动能转换为轮胎和地面之间的摩擦热能,以实现对电动车辆的制动,导致该制动状态下释放的动能被浪费,并且对机械件造成的不可逆损耗。因此,如何将新能源汽车在减速状态下释放的动能进行回收成为研究的热点。
在新能源车辆减速的过程中,控制器可以给电机发送负转矩指令,使电机即时变为一个发电机发电,将发出的电能储存到动力电池中去。此过程类似传统燃油车减速时车轮反拖发动机运转,但是反拖发动机还是需要消耗燃料。
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馈和强制发电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在充分考虑了电池、电机、电机控制器硬件特性的情况下,实现了新能源车辆的减速过程能量馈,既能保证制动安全,又能提升续航里程,同时使驾驶员有更好的驾驶体验,强制发电可以在动力电池soc较低情况下给电池充电,有效防止电池馈电,而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馈和强制发电控制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馈和强制发电控制方法,包括制动能量回馈控制方法和强制发电控制方法;
a.所述制动能量回馈控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在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减速时,判断当前电机转矩是否降为0,若是,制动能量回馈功能开启,若否,则制动能量回馈功能关闭;
S2.根据预先设定的参数判断制动能量回馈功能执行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变速器档位、电池SOC、当前车速、电驱系统温度、油门踏板深度和刹车踏板情况,满足条件则发出强制发电信号;
S3.整车控制器实时监控并执行S1和S2;
b.所述强制发电控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在油电混合动力汽车高速行车过车中,判断当前电机转矩是否降为0,若是,强制发电功能开启,若否,则强制发电功能关闭;
S2.根据预先设定的参数判断强制发电功能执行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变速器档位、电池SOC、当前车速、电驱系统温度、油门踏板深度和刹车踏板情况,满足条件则发出强制发电信号;
S3.整车控制器实时监控并执行S1和S2。
优选的,所述制动能量回馈功能和所述强制发电功能在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的运动模式、经济模式、纯油模式下既可以同时执行,也可以独立执行。
优选的,所述在运动模式和经济模式下,混动电驱起步输出正常,运动模式的起步、爬坡和急加速具有电机助力,其他状态都不使用动力电池的电。
优选的,所述制动能量回馈控制方法和所述强制发电控制方法均通过标定变量开启制动能量回馈功能和强制发电功能。
优选的,所述强制发电功能的开启标定量可进行设置,置1开启制动能量回馈功能和强制发电功能。
优选的,所述制动能量回馈功能是指在汽车减速时利用车轮带动电机发电;所述强制发电功能是指在高速行车过车中,发动机驱动汽车行驶,电机所在一侧的车轮带动电机发电。
优选的,所述电驱系统温度包括电池温度、电机温度和电机控制器温度。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发明提供的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馈和强制发电控制方法,在充分考虑了电池、电机、电机控制器硬件特性的情况下,实现了新能源车辆的减速过程能量馈,既能保证制动安全,又能提升续航里程,同时使驾驶员有更好的驾驶体验,强制发电可以在动力电池soc较低情况下给电池充电,有效防止电池馈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馈和强制发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制动能量回馈功能条件判断simulink模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强制发电功能条件判断simulink模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馈和强制发电控制方法,包括制动能量回馈控制方法和强制发电控制方法;
a.所述制动能量回馈控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在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减速时,判断当前电机转矩是否降为0,若是,制动能量回馈功能开启,若否,则制动能量回馈功能关闭;
S2.根据预先设定的参数判断制动能量回馈功能执行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变速器档位、电池SOC、当前车速、电驱系统温度、油门踏板深度和刹车踏板情况,满足条件则发出强制发电信号;
S3.整车控制器实时监控并执行S1和S2;
b.所述强制发电控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在油电混合动力汽车高速行车过车中,判断当前电机转矩是否降为0,若是,强制发电功能开启,若否,则强制发电功能关闭;
S2.根据预先设定的参数判断强制发电功能执行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变速器档位、电池SOC、当前车速、电驱系统温度、油门踏板深度和刹车踏板情况,满足条件则发出强制发电信号;
S3.整车控制器实时监控并执行S1和S2。
具体的,所述制动能量回馈功能和所述强制发电功能在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的运动模式、经济模式、纯油模式下既可以同时执行,也可以独立执行。
具体的,所述在运动模式和经济模式下,混动电驱起步输出正常,运动模式的起步、爬坡和急加速具有电机助力,其他状态都不使用动力电池的电。
具体的,所述制动能量回馈控制方法和所述强制发电控制方法均通过标定变量开启制动能量回馈功能和强制发电功能。
具体的,所述强制发电功能的开启标定量可进行设置,置1开启制动能量回馈功能和强制发电功能。
具体的,所述制动能量回馈功能是指在汽车减速时利用车轮带动电机发电;所述强制发电功能是指在高速行车过车中,发动机驱动汽车行驶,电机所在一侧的车轮带动电机发电。
具体的,所述电驱系统温度包括电池温度、电机温度和电机控制器温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馈和强制发电控制方法,在充分考虑了电池、电机、电机控制器硬件特性的情况下,实现了新能源车辆的减速过程能量馈,既能保证制动安全,又能提升续航里程,同时使驾驶员有更好的驾驶体验,强制发电可以在动力电池soc较低情况下给电池充电,有效防止电池馈电。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馈和强制发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动能量回馈控制方法和强制发电控制方法;
a.所述制动能量回馈控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在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减速时,判断当前电机转矩是否降为0,若是,制动能量回馈功能开启,若否,则制动能量回馈功能关闭;
S2.根据预先设定的参数判断制动能量回馈功能执行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变速器档位、电池SOC、当前车速、电驱系统温度、油门踏板深度和刹车踏板情况,满足条件则发出强制发电信号;
S3.整车控制器实时监控并执行S1和S2;
b.所述强制发电控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在油电混合动力汽车高速行车过车中,判断当前电机转矩是否降为0,若是,强制发电功能开启,若否,则强制发电功能关闭;
S2.根据预先设定的参数判断强制发电功能执行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变速器档位、电池SOC、当前车速、电驱系统温度、油门踏板深度和刹车踏板情况,满足条件则发出强制发电信号;
S3.整车控制器实时监控并执行S1和S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馈和强制发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能量回馈功能和所述强制发电功能在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的运动模式、经济模式、纯油模式下既可以同时执行,也可以独立执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馈和强制发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运动模式和经济模式下,混动电驱起步输出正常,运动模式的起步、爬坡和急加速具有电机助力,其他状态都不使用动力电池的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馈和强制发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能量回馈控制方法和所述强制发电控制方法均通过标定变量开启制动能量回馈功能和强制发电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馈和强制发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制发电功能的开启标定量可进行设置,置1开启制动能量回馈功能和强制发电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馈和强制发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能量回馈功能是指在汽车减速时利用车轮带动电机发电;所述强制发电功能是指在高速行车过车中,发动机驱动汽车行驶,电机所在一侧的车轮带动电机发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馈和强制发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驱系统温度包括电池温度、电机温度和电机控制器温度。
CN201910290461.XA 2019-04-11 2019-04-11 一种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馈和强制发电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01547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90461.XA CN110154772A (zh) 2019-04-11 2019-04-11 一种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馈和强制发电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90461.XA CN110154772A (zh) 2019-04-11 2019-04-11 一种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馈和强制发电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54772A true CN110154772A (zh) 2019-08-23

Family

ID=67639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90461.XA Pending CN110154772A (zh) 2019-04-11 2019-04-11 一种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馈和强制发电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5477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17034A (zh) * 2020-05-14 2020-09-29 曹晟 一种新能源混合动力汽车的能源回收系统
CN115742775A (zh) * 2022-11-18 2023-03-07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动力总成及车辆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74285A (zh) * 2006-12-08 2007-06-06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再生制动控制方法
CN101209675A (zh) * 2006-12-26 2008-07-0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能量回馈控制方法
CN101734140A (zh) * 2009-12-16 2010-06-16 海博瑞德(北京)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油电四驱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KR20110123047A (ko) * 2010-05-06 2011-11-14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하이브리드 차량의 회생 제동을 위한 장치 및 그의 구동 방법
CN103183026A (zh) * 2011-12-31 2013-07-03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能量回馈控制方法
EP2990288A1 (en) * 2014-08-27 2016-03-02 Mitsubishi Jidosha Kogyo Kabushiki Kaisha Regenerative control device for hybrid vehicle
CN107199878A (zh) * 2017-07-07 2017-09-26 汉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四驱混合动力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74285A (zh) * 2006-12-08 2007-06-06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再生制动控制方法
CN101209675A (zh) * 2006-12-26 2008-07-0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能量回馈控制方法
CN101734140A (zh) * 2009-12-16 2010-06-16 海博瑞德(北京)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油电四驱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KR20110123047A (ko) * 2010-05-06 2011-11-14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하이브리드 차량의 회생 제동을 위한 장치 및 그의 구동 방법
CN103183026A (zh) * 2011-12-31 2013-07-03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能量回馈控制方法
EP2990288A1 (en) * 2014-08-27 2016-03-02 Mitsubishi Jidosha Kogyo Kabushiki Kaisha Regenerative control device for hybrid vehicle
CN107199878A (zh) * 2017-07-07 2017-09-26 汉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四驱混合动力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17034A (zh) * 2020-05-14 2020-09-29 曹晟 一种新能源混合动力汽车的能源回收系统
CN115742775A (zh) * 2022-11-18 2023-03-07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动力总成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74285B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再生制动控制方法
CN102658817B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实现纯电动功能的控制方法
CN101691118B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机辅助驱动模式控制方法
WO2010111881A1 (zh) 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590248B (zh) 一种基于串并联混合动力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04055310U (zh) 一种混合动力四驱系统及汽车
CN101402360A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电机发电控制方法
CN101941375A (zh) 混合动力车
CN104112036A (zh) 混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仿真方法
CN103171557A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辅助制动接入控制方法
CN104260720B (zh) 一种混联混合动力控制系统及采用该系统实现的控制方法
CN106515497A (zh) 一种燃料电池叉车的混合动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249733A (zh) 一种车辆能量回收控制方法
CN105329235B (zh) 汽车整车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2897041B (zh) 一种四驱混合动力系统再生制动扭矩分配方法
CN110154772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馈和强制发电控制方法
CN105564585A (zh) 一种摩托车混合动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590262A (zh) 用于汽车的混合动力系统、混合动力车及其控制方法
CN110091719A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用电制动能量回收装置
CN102785563B (zh)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系统
CN104393355A (zh) 一种动力电池的电平衡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2009650B (zh) 一种电动车里程增加器发电电压控制方法
CN209738820U (zh) 新能源电动汽车惯性动力转换电能补偿充电系统
CN203697987U (zh) 电-电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
CN205498608U (zh) 一种多电机-轻混双轴驱动耦合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