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536C - 致冷循环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致冷循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536C
CN1101536C CN 94120493 CN94120493A CN1101536C CN 1101536 C CN1101536 C CN 1101536C CN 94120493 CN94120493 CN 94120493 CN 94120493 A CN94120493 A CN 94120493A CN 1101536 C CN1101536 C CN 110153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compressor
cylinder
circulating apparatus
refrigerating circul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9412049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750A (zh
Inventor
早濑功
小田岛毅
幸野雄
关上和夫
大岛健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87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53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53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Lubricants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地球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极小、不会引起臭氧层的减少和气候变暖、在使用不含氯致冷剂的场合下可靠性高且廉价的致冷循环装置。该装置使用无氯致冷剂和转子与叶片做成一体的压缩机,将该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及蒸发器等用管道连接起来便构成了该致冷循环装置。本发明所提供的致冷循环装置在使用无氯致冷剂时可靠性仍很高,这样可极早地减少对地球环境所造成的恶劣影响,将来也是如此,虽然能灵活运用致冷、空调器的机能,但仍能保护地球环境。

Description

致冷循环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致冷循环装置,特别是一种在使用不含氯的替代致冷剂的情况下仍有高可靠性的致冷循环装置。
以往的大多数致冷循环装置,例如以冰箱和室内空调器为代表的致冷循环装置,其中冰箱的致冷剂一般采用含氯氟烃系列的CFC12等物质,室内空调器一般采用氢化氯氟烃(hydro-chorofluoro carbon)系列中的HCFC22等物质。这些致冷剂都是化学成分中含氯的物质。最近,日本特开平5-157379号公报中记载了一种使用HFC134a的致冷循环系统,并公开了一种该现有技术中使用的一般称作滚动活塞式的压缩机,如图3所示,该压缩机带有构成压缩室的下列结构元件,这些结构元件包括:带圆筒状内周面的气缸,将气缸圆筒状内周面的两端封闭住的数个侧板,具有圆筒状外周面、保持该圆筒状外周面与上述气缸的圆筒状内周面的间隙最小、同时进行公转运动的转子,在前述气缸上所形成的槽内往复运动、其前端与上述转子的圆筒状外周面保持压紧式线性接触的板状叶片。
需要指出的是,现有技术中,致冷循环装置所使用的致冷剂一般都是含氯物质,一旦这类致冷剂排放到大气中,将会产生化学反应,从而减少臭氧层或导致其它恶果,这样可能会对地球环境造成极恶劣的影响。
另一方面,在考虑到致冷循环的主要结构元件是压缩机的情况下,最近,人们发现,含氯致冷剂具有下述效果,由于包含在致冷剂中的氯会与压缩机内部滑动部件的金属表面等结合,形成化合物薄膜,这样,可以避免相互滑动的金属之间直接接触,从而防止它们的磨损或烧伤。而且,这种效果在相互滑动的金属之间润滑油膜还未形成的边界润滑状态下更为显著。
如上文所述,为了消除人们对地球环境保护的担忧,这种情况下,就须变换致冷剂,使其化学成分中不含氯,以便能够替代对臭氧层造成恶劣影响的含氯致冷剂。但是,与上文所述相反,这却会产生使压缩机滑动部件磨损和烧伤的可能性增大等可靠性方面的新问题。特别是,在上述现有技术使用的滚动活塞式旋转压缩机的场合,由于叶片前端与转子的圆筒状外周面的线性接触部位,会在局部产生非常高的表面压力,容易出现边界润滑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使用不含氯的致冷剂HFC134a,就不能再期待致冷剂会产生防止磨损和烧伤的效果,由此就出现了可靠性低的严重实用性问题。
进一步,在使用不含氯的HFC型致冷剂时,由于致冷机油与该致冷剂存在着相互溶解性,这样便需要考虑这种致冷机油是否容易从致冷循环回归压缩机的问题。在使用酯系列的致冷机油的场合下,便会产生下列问题。首先,由于前述酯系列的致冷机油具有吸水性,加水分解可生成脂肪酸,由于它的这种性质,在上述现有技术的滚动活塞式旋转压缩机中,因叶片前端与转子圆筒状外周面的线性接触部位处于边界润滑状态,会使局部温度变得非常高,而这种温度又会促进酯系列的致冷机油因加水分解而生成脂肪酸。其次,生成大量的脂肪酸会直接腐蚀滑动表面,更促进了滑动表面间的磨损。再者,前述的脂肪酸使管道等所使用的铜材料溶解后在压缩机的其它部件表面析出,这会引起滑动特性和部件尺寸的变化,导致滑动部件的磨损。另外,前述脂肪酸会与致冷循环内部各种金属进行化合反应而生成金属皂碱,再者,脂肪酸还会从驱动压缩机的电机铜线的瓷漆包覆层及绝缘薄膜等有机材料中抽取齐聚物,由于齐聚物都是粘性物质,会使致冷循环节流装置所使用的毛细管产生堵塞,还会降低装在制冷循环中的干燥器的粘着吸湿性能,诸如此类及其它类的现象都是不合适的。
这样,若将致冷剂变换成不含氯的致冷剂,就需要考虑致冷循环装置所使用的压缩机也应变更成往复式和涡旋式的结构,从而不会出现图3所示的滚动活塞式旋转压缩机的叶片前端与转子圆筒状外周面所产生的极端线性接触部分,使边界润滑状态不易发生。
但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需要考虑下面几点问题:(1)如上述现有技术所公开的,由于目前大多数致冷循环装置都采用滚动活塞式旋转压缩机,因此用往复式压缩机和涡旋式压缩代替时,需要大量生产这些替代压缩机,这会出现新的较大设备投资的问题。特别是,更换成涡旋型压缩机时,由于涡旋压缩机与由形状比较简单的部件所构成的滚动活塞式旋转压缩机不同,其涡卷部件是一种形状特殊的部件,加工时精度要求高,因此,加工的设备投资大,这便增大了生产成本,以往的涡旋压缩机都存在有价格高的问题。此外,在更换成往复式压缩机的情况下,由于往复式压缩机比现有的一般滚动活塞式旋转压缩机的结构大,是大型压缩机,其振动也大,这便出现了需要变更整个致冷循环装置的设计,使结构大型化,并需要采用防振措施的问题。(2)就压缩机的效率这点而言,往复式压缩机一般较滚动活塞式旋转压缩机低,在冰箱等使用的小容量的压缩机中,即使是涡旋压缩机其效率也不及滚动活塞式旋转压缩机,因此,若变更压缩机的形式,致冷循环装置整体消耗的动力增大,这便出现了影响地球环境使气候变暖等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地球环境的恶劣影响极小、不会引起臭氧层减少和气候变暖、使用不含氯的致冷剂时仍有高的可靠性且廉价的致冷循环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致冷循环装置,其改进是,该装置所使用的致冷剂是一种基本化学成份中不含氯的致冷剂,压缩该致冷剂的压缩机包括:带有圆筒状内周面的气缸、将气缸圆筒状内周面的两端封闭住的侧板、圆筒状外周面部以及与该圆筒状外周面结合为一体的沿半径方向突伸的板状叶片部,该圆筒状外周面部与前述气缸圆筒状内周面的间隙保持微小并进行公转运动的转子由上述的气缸、侧板、叶片以及转子构成上述压缩机的压缩室将对该压缩机压缩后变为高压的致冷剂气体进行冷却的冷凝器、对由该冷凝器液化后的高压致冷剂减压的节流装置和对减压后的液体致冷剂进行气化的蒸发器用管道与压缩机连接起来便构成了所述的致冷循环装置。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了另外一种致冷循环装置,其改进是,该装置所使用的致冷剂是一种基本化学成份不含氯的致冷剂,压缩该致冷剂的压缩机包括带圆筒状内周面的气缸、将该气缸圆筒状内周面的两端封闭住的侧板、圆筒状外周面部以及与该圆筒状外周面结合为一体的沿半径方向突伸的板状叶片部,该圆筒状外周面部与前述气缸圆筒状内周面的间隙保持微小并进行公转运动的转子以及滑动部件,所述的滑动部件包括形成于上述气缸的圆筒状内周面外侧的圆筒孔部、和该气缸的圆筒孔部可滑动地接触的圆筒面部、和上述叶片部的平面可以滑动地接触的平面部,由上述的气缸、侧板、叶片、以及转子构成上述压缩机的压缩室,并以和金属材料不易粘结的材料形成上述的滑动部件,将对该压缩机压缩后变成高压的致冷剂进行冷却的冷凝器、对该冷凝器液化后的高压致冷进行减压的节流装置以及对减压后的液体致冷剂进行气化的蒸发器用管道与压缩机连接起来构成所述的致冷循环装置。
另外,在本发明中,前述的致冷剂是一种从氢化碳氟化合物(hydrofluorocarbon)(HFC)分类出的物质群中由单一物质形成的致冷剂。或者是将从氢化碳氟化合物(hydro fluorocarbon)分类出的物质群中的多种物质进行混合的混合致冷剂。或者是混合致冷剂。或者,将酯系列的致冷机油封入。
首先,由于致冷循环装置是由上述方式所构成的,即使该装置中的致冷剂排放到大气中,引起化学反应时,因致冷剂中不含氯,所以不会引起臭氧层的减少。
另一方面,在压缩机中,由于具有圆筒状外周面的转子与板状叶片形成一体,两者之间不会发生线性接触的相互滑动,并且叶片与滑动部件是平面接触,滑动部件又与气缸的圆筒面接触,因而压缩机各部件的滑动部分不仅是以面接触的滑动部分,而且滑动面之间由流体润滑而形成油膜,不易发生直接接触,这样,即使无氯存在,也很难发生磨损和烧伤。再者,由于油膜的形成而降低了摩擦系数,使润滑部分的局部温度下降,且润滑油可以使用酯系列的致冷机油,确保了致冷循环中油的返回,同时,由加水分解而生成脂肪酸的现象得以抑制,保证了致冷循环装置总体的可靠性。
再者,上述压缩机结构与以往的滚动活塞式旋转压缩机相比较,其区别仅是转子与叶片形成一体,相应地,气缸形状有些变更,部件的追加数目有些变化,而生产大部分部件的设备可以与以往的滚动活塞式旋转压缩机的生产设备通用,这使生产致冷循环装置的必要设备投资小而且经济。
更进一步讲,由于上述压缩机的结构与以往的滚动活塞式旋转压缩机的结构基本相类似,因而,其性能、生产费用与以往的相比较,无太大差别,达到期望的效果,使用这种压缩机的致冷循环装置与以往的相比较,性能虽同等而价格都未提高,并且维持了其结构的紧凑性。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致冷循环装置的系统结构图。
图2是图1所述实施例的压缩机结构的横断面图。
图3是现有技术压缩机结构的横断面图。
以下,结合图1及图2叙述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致冷循环装置的系统结构图。图2是图1所示致冷循环装置所使用的压缩机结构的横断面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致冷循环装置,例如专用于冷气设备循环,在这种情况下,它主要由压缩机1、冷凝器2、节流装置3和蒸发器4构成,这些机器由管道装置5连接起来,使致冷剂可以循环,并使机器内部空间与外部保持气密封,从而形成闭合回路空间。不含氯的致冷剂6被封入该闭合回路空间中。该致冷剂6与现有的大多数致冷循环装置所使用的致冷剂不同,是一种由基本化学成分不含氯的物质构成的。
也就是说,致冷剂6不采用如含氯氟烃系列的CFC12及氢化氯氟烃系列的HCF=C22等那类化学成分中含氯的物质,而是采用从氢化碳氟化合物(hydrofluoro carbon)系列中分类出的化学成分中不含氯的物质HFC32、HFC125、HFC134a等。此时,致冷剂可采用从上述氢化碳氟化合物系列中选择出的单一物质,或采用从该系列的物质中选择出的多种物质进行适当混合的混合物质。特别是对于致冷机、空调机器的致冷循环,应选择与现有技术所使用的致冷剂物质特性较接近的物质,进行组合后使用,其优点是,使循环的耐压不会产生大幅度地改变,对现有的设计变更少。致冷剂6除了使用氢化碳氟化合物系列的物质之外,也可以使用从碳氢化合物系列中分类出的、化学成分中也不含氯的物质如丁烷、丙烷等。总之,由于致冷剂6不含氯,万一排放到大气中,也不会使臭氧层减少。
进一步,致冷机油可以使用合成油,代替以往与无氯致冷剂之间无相互溶解性的矿物油,它与致冷剂6相互溶解后从致冷循环内部循环返回压缩机10。特别是,在密闭型压缩机中,驱动用的电动机置于致冷剂气氛中,由于对与致冷剂一起循环的致冷机油的电绝缘性有要求,因而在上述合成油中,要使用电缘性优良的酯系列致冷机油。这不但保证了压缩机1内部有润滑油,而且保证了电动机的电绝缘性。再者,为了降低润滑油从压缩机的排出量,可采用如设置油分离器使润滑油返回压缩机的结构方案,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无相互溶解性的润滑油。必要时,还可在循环内部设置吸湿物质和酸性补充剂等。
下文结合图2叙述压缩机的结构。本实施例压缩机1的结构与以往大多数致冷循环装置所使用的如图3所示压缩机的结构不完全一样。
如图2所示,在气缸9的中心部位形成圆筒状内周面9a。由圆筒状转子部分10a及做成板状的叶片部分10b,两者形成一体的转子叶片10组装在该内周面9a之内。曲轴11的曲柄销部分11a安装在转子部分10a的圆筒状内周面中。数个侧板(图中未示)用螺栓12固定在气缸9上,将气缸9的圆筒状内周面9a的两端封闭住。它可使转子叶片10端面之间的间隙很小,曲轴11的回转轴部分11b由轴承可转动地支撑在这些侧板上。转子叶片的叶片部10b插入气缸9上所形成的圆筒内孔9b之中。在转子叶片的叶片部分10b及气缸9上所形成的圆筒内孔9b两者之间的间隙中组装有滑动部件13,滑动部件13带有与气缸9的圆筒内孔9b可滑动接触的圆筒面部分和与前述叶片部分10b的平面可滑动接触的平面部分。其结果是,转子叶片10相对于气缸9绕圆筒内孔9b的轴线回转时,将叶片部分10b在其平面中以沿叶片长度方向可移动的方式支撑住。而上述结构中的滑动部件13,可以使用例如碳一类与金属材料固着在一起的各种性能良好的公知材料,这样,即使转子叶片10在与曲轴的曲柄销部分11a和滑动部件13两者中任一个的一端接触时,由于滑动部件13初期的适应性,也可使它们之间的接触变为表面接触。若不用滑动部件13,而将转子10、曲柄销部分11a两者中的任一滑动表面用碳一类与金属固着在一起的各种性能优良的公知材料来制作时,也可产生同样的效果。
曲轴11由装在回转轴部11b延长部分上的电机(图中未示)驱动回转时,安装在曲柄销部分11a上的转子叶片10的转子部分10a进行公转,其圆筒状外周面及气缸9的圆筒状内周面9a之间的间隙以能够保持最小的方式来设定各部件的尺寸。此时,整个转子叶片10随着叶片部10b朝气缸9的圆筒内孔9b方向的摆动而相对于滑动部件13往复运动。如此,随着曲轴11的回转,由气缸9、转子叶片10、滑动部件13及侧板(图中未示)构成了容积变化的工作空间,根据该空间周期性的扩大、缩小而压缩致冷剂6。
壳体部件14内部容纳的工作气体致冷剂6,通过气缸9上所形成的吸入孔9c吸入工作空间,并通过气缸9上所形成的排出孔9d、排气阀15、排气阀限程器16从工作空间排到气缸9和壳体14之间所形成的排气室17中,此后,再从压缩机1排到致冷循环侧。再者,如图2所示,吸入致冷剂6的工作空间18和压缩致冷剂6的工作空间19形成如图中所示的结构形式。
按照上述方式所构成的致冷循环装置,可对致冷剂6加压、冷却使其变成液体,再通过减压、加热又使其变成气体。压缩机1由图中未示的电动机等驱动,气相致冷剂6从低压状态经升压后变成高压状态,经过升压后的致冷剂6变成高压致冷剂,由此沿管道装置5、按图1中箭头所指方向流动。在下文叙述其工作过程。
从压缩机1吸入口吸入的致冷剂6是低压、低温气体,经压缩机升压后变成高压、高温气体,并流向冷凝器2,再经过冷凝器2,例如经过风扇鼓入的空气冷却并冷凝,变成高压、低温的液体。该液体经过节流装置3减压后,一部分变成低压、低温气体,其余部分变成低压、低温液体,再送到蒸发器4中,在蒸发器4中用风扇等鼓风而送入的空气加热并蒸发,此后再吸入压缩机1中,升压后再进行同样的循环操作。
冷凝器2或蒸发器4等是热交换器,在上文所述的例子中,在用送风机将空气鼓入的场合,也可以用泵(图中未示)等泵送的水等冷却源7或加热源8与致冷剂6之间进行交换,使致冷剂6冷却或对其加热。
再者,上述实施例叙述了冷气设备专用的致冷循环装置,它对下述情况也是适用的,即,致冷剂6在蒸发器4中从加热源8得到热量,在冷凝器2中对冷却源7放出热量,而在蒸发器4和冷凝器2之间是由压缩机1加压的,此时,考虑了一般物质的饱和冷凝温度与饱和蒸发温度是随着压力的提高而上升的,因此,在冷却源7的温度高于加热源8的温度时也没有关系。也即,本实施例的致冷循环装置与以往的致冷循环装置相同,能够让热量向温度相对较高的场所移动。对于冰箱和致冷装置来说,热量可以从其内部向相对温度较高的装置外部移动,从而保持装置内部温度低于其外部温度。而夏季所使用的冷气装置中,热量可以从室内向相对温度较高的室外移动,从而保持室内温度低于室外温度。对于冬季所使用的暖气装置,热量可以从室外向相对温度较高的室内移动,从而保持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而对于除湿机,则是利用上述冷气装置的原理,在空气温度下降时,空气相对湿度上升,用它将结露的水分进行分离,而对于制造低温水的冷水机以水作为加热源的致冷循环装置,它可从低温水中夺取热量,以上这些均适用于致冷空调机器,以下对于所有这些装置总称为致冷循环装置。
下面叙述使用不含氯致冷剂和图2所示结构的压缩机的致冷循环装置的作用和效果。
图2所示的压缩机,与以往使用含氯致冷剂的致冷循环装置所使用的图3所示的压缩机有以下几点不同之处:(a)如上文所述,在图3所示的压缩机中,图筒状转子20与板状叶片21做成分体形式的相对独立部件,而图2所示压缩机的转子叶片10,其转子部分10a及叶片部分10b两者形成一体;(b)图3所示的压缩机,为使叶片21可滑动地装配而在气缸22上形成槽部22b,对比之下,图2所示的压缩机,是在气缸9上形成有圆筒内孔9b;(c)图3所示的压缩机,叶片21前端部必须始终与转子20的圆筒状外周面保持压紧状态的紧密接触,为此必须使用弹簧23,而图2所示压缩机不需要两者间的紧密接触,也就不需使用弹簧23。除此之外,还有其它不同之处。
为了构成上述结构,除了必须使用滑动部件13外,其它结构可以使用与图3所示现有技术的压缩机相同的通用部件。这样可以利用现有技术中的大部分生产设备,使新设备的投资少,因而经济。再有,对于致冷循环装置的性能及费用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压缩机,由于其基本结构与现有压缩机的结构相近,因而,即使如上文所述,变更致冷剂时,致冷循环装置整体性能与费用仍可保持在与现有致冷循环装置同等的水平上。再者,由于也合理地考虑了使压缩机的结构具有同等的紧凑性,因此,如上述,在致冷剂6变成不含氯的物质时,致冷循环装置的整体设计并未产生大幅度的变化。
其优点在下文作进一步地描述。首先,如图3所示的压缩机,由于叶片21上作用着由弹簧23的背压将叶片21推压在转子20上的力24及由压差所产生的力25(各个力如图3中细箭头所示),为了支撑住这些力,这就不可避免的在叶片21周围相对的局部表面上作用着高压载荷,即集中载荷26、27、28(图3中粗箭头所示)。
相比之下,图2所示实施例的压缩机,在转子叶片10的叶片部分上作用着由压差而引起的力29(图中细箭头所示),支持该力29的是滑动部件13及曲轴曲柄销11a的任何一个接触表面,由此,作用于转子叶片10上的载荷是局部表面压力并不高的分布在各个面上的载荷30,31(图2中的细箭头所示)。再者,支持滑动部件3的气缸圆筒内孔9b上作用的载荷同样变为表面分布载荷。各滑动部件的滑动状态,由于随致冷剂6的流动而同时供给的润滑油的油膜形成于这些滑动部件之间,因而使得具有相对速度的部件之间保持不直接接触的流体润滑状态,结果是,即使所使用的致冷剂没有含氯致冷剂那样的润滑效果,也能降低各部件的磨损、烧伤,从而确保致冷装置的可靠性确保了致冷装置的可靠性。
也就是说,一般地,洁净的金属表面任意接触时,相互的金属表面之间很容易粘合在一起,这样易于发生滑动表面的磨损或烧伤。现有的致冷循环装置,如图3所示,叶片21与转子20的线接触部位很难形成润滑油油膜,因此,滑动部分的滑动表面很容易处于直接接触的边界润滑状态,但由于使用的致冷剂是CFC12和HFC22等这类从含氯氟烃、氢化氯氟烃(hydrofluoro-carbon)中分类出的化学成分中含有氯的物质,氯可与滑动部分的金属表面形成化合物,这样可防止洁净金属表面之间由于粘合在一起而产生磨损和烧伤。相比之下,在本实施例中,即使致冷剂是不含氯的物质,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润滑油膜也能可靠地防止滑动面之间的直接接触,避免磨损和烧伤的发生,从而可确保致冷循环装置的可靠性。
再者,各滑动部分油膜的形成也降低了摩擦系数,防止了滑动部件的局部温度上升,因而,即使使用酯系列的致冷机油,也可抑制加水分解反应,因加水分解反应生成脂肪酸而引起的腐蚀磨损、镀铜现象,以及由脂肪酸生成的金属皂碱和齐聚物引起的毛细管的堵塞及干燥器性能降低等不合理现象的发生也得以避免,并且避免了一些随之而来的弊病,由于酯系列致冷机油与HFC致冷剂的相互溶解性,确保了致冷循环内部的回油性能。由此,保证了致冷循环装置的综合可靠性。
以上实施例描述的致冷循环装置,将对臭氧层的这种恶劣影响减到很小,具有能耗小、可靠性高、价格合理的优点,并可在对现有产品的生产设备不进行大幅度变更的情况下实施。
也就是说,将世界上所有的致冷、空调器变更成为对地球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极小、在全球处于优秀的致冷、空调器,上述实施例则加速了这种变更。
如上述,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在使用不含氯致冷剂的场合下,可靠性仍很高的致冷循环装置,结果是,可极早地降低由致冷、空调器对地球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将来也如此,虽然能灵活运用致冷、空调器的机能,但仍能达到保护地球环境的效果。

Claims (7)

1.一种致冷循环装置,该装置所使用的致冷剂是一种基本化学成份中不含氯的致冷剂,压缩该致冷剂的压缩机是一种回转式压缩机,包括带有圆筒状内周面的气缸、将气缸圆筒状内周面的两端封闭住的侧板、圆筒状外周面部以及与该圆筒状外周面结合为一体的沿半径方向突伸的板状叶片部,设置了使该圆筒状外周面部与前述气缸圆筒状内周面保持微小的间隙并进行公转运动的转子,由上述的气缸、侧板、叶片以及转子构成上述压缩机的压缩室,用管道将对该压缩机压缩后变为高压的致冷剂气体进行冷却的冷凝器、对由该冷凝器液化后的高压致冷剂进行减压的节流装置、和对减压后的液体致冷剂进行气化的蒸发器连接起来构成所述的致冷循环装置。
2.一种致冷循环装置,该装置所使用的致冷剂是一种基本化学成份不含氯的致冷剂,压缩该致冷剂的压缩机是一种回转式压缩机,包括带圆筒状内周面的气缸、将该气缸圆筒状内周面的两端封闭住的侧板、圆筒状外周面部以及与该圆筒状外周面结合为一体的沿半径方向突伸的板状叶片部,设置了使该圆筒状外周面部与前述气缸圆筒状内周面保持微小的间隙并进行公转运动的转子、形成于上述气缸的圆筒状内周面外侧的圆筒孔部、以及具有该气缸的圆筒孔部可滑动地接触的圆筒面部和上述叶片部的平面可以滑动地接触的平面部的滑动部件,由上述的气缸、侧板、叶片、以及转子构成上述压缩机的压缩室,并以和金属材料不易粘结的材料形成上述的滑动部件,用管道将对该压缩机压缩后变成高压的致冷剂气体进行冷却的冷凝器、对该冷凝器液化后的高压致冷剂进行减压的节流装置、以及对减压后的液体致冷剂进行气化的蒸发器连接起来构成所述的致冷循环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致冷循环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致冷剂是从氢化碳氟化合物(hydrofluorocarbon)(HFC)分类出的物质群中的由单一物质形成的致冷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致冷循环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致冷剂是将从氢化碳氟化合物(hydrofluorocarbon)(HFC)分类出的物质群中的多种物质进行混合的混合致冷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致冷循环装置,将酯系列的致冷机油作为致冷机油封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致冷循环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致冷剂是从碳氢化合物(HC)所分类出的物质群中的单一物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致冷循环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致冷剂是从碳氢化合物(HC)所分类出的物质群中的多种物质混合在一起的混合致冷剂。
CN 94120493 1993-12-20 1994-12-20 致冷循环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110153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19381/1993 1993-12-20
JP31938193 1993-12-20
JP319381/93 1993-12-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750A CN1108750A (zh) 1995-09-20
CN1101536C true CN1101536C (zh) 2003-02-12

Family

ID=18109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4120493 Expired - Lifetime CN1101536C (zh) 1993-12-20 1994-12-20 致冷循环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536C (zh)
MY (1) MY121545A (zh)
TW (1) TW332659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4427A (zh) * 2011-12-31 2012-06-13 陈穗 过热蒸气先浸润液化再卸载热负荷的蒸发压缩式热力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332659U (en) 1998-05-21
CN1108750A (zh) 1995-09-20
MY121545A (en) 2006-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16914A (en) Rotary displacement compression heat transfer systems incorporating highly fluorinated refrigerant-synthetic oil lubricant compositions
EP0679809B1 (en)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ing unit
US5027606A (en) Rotary displacement compression heat transfer systems incorporating highly fluorinated refrigerant-synthetic oil lubricant compositions
Lorentzen The use of natural refrigerants: a complete solution to the CFC/HCFC predicament
US20070000261A1 (en) Very low temperature refrigeration system having a scroll compressor with liquid injection
CN1328619A (zh) 振动式压缩机
US20120131947A1 (en)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US20060001002A1 (en) Refrigerating cycle
KR100372043B1 (ko) 로타리압축기및냉동장치
CN1193200C (zh) 一种制冷系统用转子压缩-膨胀机
CN1101536C (zh) 致冷循环装置
JP2018040517A (ja) 空気調和機
JPH10237421A (ja) スクロール式圧縮機を有する冷凍システム
JP3685163B2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BR0317464A (pt) Sistema de refrigeração possuindo compressor reciprocante
JPH07229654A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7500886B1 (ja) 圧縮機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H10197082A (ja) 空調機
Hase et al. Development of a Compact Honzontal-Type Scroll Compressor for Altemalive Refrigerants
Zhang et al. Transcritical Carbon Dioxide Compressors
CN2757060Y (zh) 冰箱
JP3208334B2 (ja) 密閉型圧縮機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冷凍装置
WO2020194762A1 (ja) 潤滑組成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により製造された潤滑組成物、ならびにそれを用いた圧縮機および冷凍システム
NL1013332C2 (nl) Asafdichting voor een pomp of compressor, in het bijzonder voor gebruik in compressoren voor koelinrichtingen.
JPH048885A (ja) 密閉型圧縮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4122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