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53203A - 一种立辊标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立辊标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53203A
CN110153203A CN201910454339.1A CN201910454339A CN110153203A CN 110153203 A CN110153203 A CN 110153203A CN 201910454339 A CN201910454339 A CN 201910454339A CN 110153203 A CN110153203 A CN 1101532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dger roll
opening degree
slab
edger
ro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5433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霍光帆
周阳
崔二宝
王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houg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houg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houg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houg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5433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53203A/zh
Publication of CN1101532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532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8/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measuring, detecting or monito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e.g. position detection, inspection of the produc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8/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measuring, detecting or monito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e.g. position detection, inspection of the product
    • B21B38/06Methods or devices for measuring, detecting or monito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e.g. position detection, inspection of the product for measuring tension or compres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8/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measuring, detecting or monito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e.g. position detection, inspection of the product
    • B21B38/10Methods or devices for measuring, detecting or monito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e.g. position detection, inspection of the product for measuring roll-gap, e.g. pass indic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Metal Rol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辊标定方法,属于热轧带钢粗轧轧制技术领域,通过当两个立辊更换完成后,控制板坯移动至两个所述立辊之间;设定所述立辊与所述板坯接触时的预设压力值F;设定所述立辊的预设开口度G2;开始标定时,关闭所述立辊的辊缝,当所述立辊压力满足预设压力值F时,停止关闭所述立辊的辊缝,并获得所述立辊辊缝关闭后的当前开口度G1;对比所述当前开口度G1和所述板坯的宽度B,获得第一差值△W;将△W/2分别补偿至每一个所述立辊在显示屏上显示的开口度数值上,从而达到了提高立辊标定精度,减少人工测量误差和劳动强度,消除设备长期使用存在的机械间隙,确保立辊单体设备功能精度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立辊标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轧带钢粗轧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立辊标定方法。
背景技术
立辊作为热轧产线的主要精密控宽设备,其开口度的控制精度直接影响成品宽度控制精度,其单体设备的对中度直接影响中间坯镰刀弯的控制精度。常规立辊标定采用无载标定配合人工测量的方式,该标定方式无法消除设备存在的机械间隙,标定精度较差;且人工使用卷尺测量两侧圆弧面间距,测量误差大;加之现场工况恶劣,人工测量存在安全隐患。另外,常规标定无法校验立辊区域设备对中度,造成关键质量设备管理精度缺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立辊标定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标定方式无法消除设备存在的机械间隙,标定精度较差;且人工测量误差大且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高立辊标定精度,减少人工测量误差和劳动强度,消除设备长期使用存在的机械间隙,确保立辊单体设备功能精度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立辊标定方法,包括:步骤1:当两个立辊更换完成后,控制板坯移动至两个所述立辊之间;步骤2:设定所述立辊与所述板坯接触时的预设压力值F;步骤3:设定所述立辊的预设开口度G2;步骤4:开始标定时,关闭所述立辊的辊缝,当所述立辊压力满足预设压力值F时,停止关闭所述立辊的辊缝,并获得所述立辊辊缝关闭后的当前开口度G1;步骤5:对比所述当前开口度G1和所述板坯的宽度B,获得第一差值△W;步骤6:将△W/2分别补偿至每一个所述立辊在显示屏上显示的开口度数值上,使所述立辊的当前开口度G1与所述板坯的宽度B一致,标定完成。
优选的,所述板坯的长度L大于所述立辊的中心线与所述立辊侧导板平行段中心线之间的距离L1;所述板坯的宽度B大于或等于所述立辊侧导板的开口度下限值和所述立辊开口度下限值,且,所述板坯的宽度B小于或等于所述立辊侧导板的开口度上限值和所述立辊开口度上限值。
优选的,0<预设压力值F≤所述立辊的轧制力上限值Fmax
优选的,所述预设开口度G2大于所述立辊的开口度下限值,且,所述预设开口度G2小于所述板坯的宽度B。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4中,当所述立辊的辊缝关闭至预设开口度G2,且所述立辊压力不满足预设压力值F时,重复所述步骤3和4,重新设定所述立辊的预摆开口度G2’,直至满足预设压力值F。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6中,所述第一差值△W=(G1-B);若△W<0,则在每一个所述立辊在显示屏上显示的开口度数值上加上△W/2;若△W>0,则在每一个所述立辊在显示屏上显示的开口度数值上减去△W/2;若△W=0,则所述立辊在显示屏上显示的开口度数值与所述板坯的宽度B一致。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6中,所述标定完成后,还包括:当立辊标定完毕后,打开两个所述立辊;当所述板坯的一端到达所述立辊中心线,另一端未到达所述立辊侧导板平行段中心线时,关闭所述立辊侧导板;分别测量一个所述立辊端面与所述板坯第一侧边之间的距离M1,以及另一个所述立辊端面与所述板坯第二侧边之间的距离M2;计算所述M1和M2之间的第二差值,根据所述第二差值获得调节量△M,并根据所述调节量△M调整所述立辊中心线。
优选的,还包括:所述调节量△M=(M1-M2)/2;若△M<0,则将所述立辊中心线向所述板坯第一侧边平移△M;若△M>0,则将所述立辊中心线向所述板坯第二侧边平移△M;若△M=0,则所述立辊中心线与所述板坯中心线一致。
优选的,所述打开两个所述立辊之后,所述立辊的实际开口度G大于所述板坯的宽度B。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立辊标定方法,通过步骤1:当两个立辊更换完成后,控制板坯移动至两个所述立辊之间;步骤2:设定所述立辊与所述板坯接触时的预设压力值F;步骤3:设定所述立辊的预设开口度G2;步骤4:开始标定时,关闭所述立辊的辊缝,当所述立辊压力满足预设压力值F时,停止关闭所述立辊的辊缝,并获得所述立辊辊缝关闭后的当前开口度G1;步骤5:对比所述当前开口度G1和所述板坯的宽度B,获得第一差值△W;步骤6:将△W/2分别补偿至每一个所述立辊在显示屏上显示的开口度数值上,使所述立辊的当前开口度G1与所述板坯的宽度B一致,标定完成,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标定方式无法消除设备存在的机械间隙,标定精度较差;且人工测量误差大且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高立辊标定精度,减少人工测量误差和劳动强度,消除设备长期使用存在的机械间隙,确保立辊单体设备功能精度的技术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立辊标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1中板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立辊标定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立辊标定方法中立辊单体设备对对中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板坯;21-第一立辊;22-第二立辊;3-侧导板;4-立辊中心线;5-液压缸;6-板坯中心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立辊标定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标定方式无法消除设备存在的机械间隙,标定精度较差;且人工测量误差大且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总体思路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立辊标定方法,通过步骤1:当两个立辊更换完成后,控制板坯移动至两个所述立辊之间;步骤2:设定所述立辊与所述板坯接触时的预设压力值F;步骤3:设定所述立辊的预设开口度G2;步骤4:开始标定时,关闭所述立辊的辊缝,当所述立辊压力满足预设压力值F时,停止关闭所述立辊的辊缝,并获得所述立辊辊缝关闭后的当前开口度G1;步骤5:对比所述当前开口度G1和所述板坯的宽度B,获得第一差值△W;步骤6:将△W/2分别补偿至每一个所述立辊在显示屏上显示的开口度数值上,使所述立辊的当前开口度G1与所述板坯的宽度B一致,标定完成,从而达到了提高立辊标定精度,减少人工测量误差和劳动强度,消除设备长期使用存在的机械间隙,确保立辊单体设备功能精度的技术效果。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立辊标定方法,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当两个立辊更换完成后,控制板坯1移动至两个所述立辊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板坯1的长度L大于所述立辊的中心线与所述立辊侧导板3平行段中心线之间的距离L1;所述板坯的宽度B大于或等于所述立辊侧导板3的开口度下限值和所述立辊开口度下限值,且,所述板坯1的宽度B小于或等于所述立辊侧导板3的开口度上限值和所述立辊开口度上限值。
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板坯1即为标定坯,标定坯为规则的矩形,其材质可选择热轧轧制坯或具有一定强度,抵抗变形的其它材料,板坯的坯长为L、坯宽为B、坯厚为H。其中,板坯1的坯长L大于立辊中心线与立辊前侧导板平行段中心线之间的距离L1,即为液压缸5与立辊之间的距离;板坯1的坯厚H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本实施例中以板坯1的坯厚H范围为20mm-300mm作为优选;板坯1的坯宽B大于等于侧导板3的最小开口度及立辊的最小开口度,且小于等于侧导板3的最大开口度及立辊的最大开口度。在对立辊的开口度进行标定时,首先更换立辊,然后待立辊更换完毕之后,核对立辊辊径无误后,将板坯1运行至立辊内,其中,立辊的数量为两个,且板坯1设置在两个立辊之间,两个立辊分别为第一立辊21和第二立辊22,其中,第一立辊21为传动侧立辊,第二立辊22为操作侧立辊。
步骤2:设定所述立辊与所述板坯1接触时的预设压力值F。
进一步的,0<预设压力值F≤所述立辊的轧制力上限值Fmax
具体而言,当板坯1运行至立辊内之后,设定立辊与板坯1接触时的预设压力值F,其中,预设压力值F为恒压力参数,并且预设压力值F的范围为:0<F≤立辊最大轧制力Fmax
步骤3:设定所述立辊的预设开口度G2
进一步的,所述预设开口度G2大于所述立辊的开口度下限值,且,所述预设开口度G2小于所述板坯的宽度B。
具体而言,设定好立辊与板坯1接触时的预设压力值F,接着对于立辊的预设开口度G2进行标定,预设开口度G2即为立辊的标定预摆开口度,进行设定,其中,预设开口度G2大于立辊的最小开口度,而且预设开口度G2小于板坯的宽度B。
步骤4:开始标定时,关闭所述立辊的辊缝,当所述立辊压力满足预设压力值F时,停止关闭所述立辊的辊缝,并获得所述立辊辊缝关闭后的当前开口度G1
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4中,当所述立辊的辊缝关闭至预设开口度G2,且所述立辊压力不满足预设压力值F时,重复所述步骤3和4,重新设定所述立辊的预摆开口度G2’,直至满足预设压力值F。
具体而言,对于立辊的预设参数设定好之后,接着即可开始进行标定,在开启标定时,关闭立辊辊缝,对于实施位置控制加压力控制,当立辊达到预设压力值F,也就是恒压力值时,辊缝不再关闭;进一步的,当辊缝关闭至预设开口度G2,也就是预摆开口度,但未达到预设压力值F时,此时终止标定。接着重新设定预摆开口度G2',重复上述操作,直至满足预设压力值F即可。
步骤5:对比所述当前开口度G1和所述板坯的宽度B,获得第一差值△W。
步骤6:将△W/2分别补偿至每一个所述立辊在显示屏上显示的开口度数值上,使所述立辊的当前开口度G1与所述板坯的宽度B一致,标定完成。
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6中,所述第一差值△W=(G1-B);若△W<0,则在每一个所述立辊在显示屏上显示的开口度数值上加上△W/2;若△W>0,则在每一个所述立辊在显示屏上显示的开口度数值上减去△W/2;若△W=0,则所述立辊在显示屏上显示的开口度数值与所述板坯的宽度B一致。
具体而言,当立辊压力满足预设压力值F后,获得此时立辊辊缝关闭停止时立辊的实际开口度,即就是获得立辊的当前开口度G1,进而根据当前开口度G1与板坯1的宽度B计算得到两者之间的差值△W。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将△W/2分别补偿至立辊HMI画面显示DS与OS的开口度数值,其中,DS为第一立辊21也就是传动侧立辊的显示开口度;OS为第二立辊22也就是操作侧立辊的显示开口度,且DS+OS=G1,从而通过补偿调整实现立辊实际开口度G1与标定坯宽度B一致,标定完成。具体的补偿逻辑为:△W=(G1-B);若△W<0,则DS+△W/2;OS+△W/2;若△W>0,则DS-△W/2;OS-△W/2;若△W=0,则立辊显示开口度与板坯宽度一致。
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6中,所述标定完成后,还包括:当立辊标定完毕后,打开两个所述立辊;当所述板坯的一端到达所述立辊中心线4,另一端未到达所述立辊侧导板3平行段中心线时,关闭所述立辊侧导板3;分别测量一个所述立辊端面与所述板坯第一侧边之间的距离M1,以及另一个所述立辊端面与所述板坯第二侧边之间的距离M2;计算所述M1和M2之间的第二差值,根据所述第二差值获得调节量△M,并根据所述调节量△M调整所述立辊中心线4。
进一步的,还包括:所述调节量△M=(M1-M2)/2;若△M<0,则将所述立辊中心线4向所述板坯1第一侧边平移△M;若△M>0,则将所述立辊中心线4向所述板坯1第二侧边平移△M;若△M=0,则所述立辊中心线4与所述板坯中心线6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打开两个所述立辊之后,所述立辊的实际开口度G大于所述板坯1的宽度B。
具体而言,当立辊标定完成后,打开两个立辊,开口度G大于板坯1的宽度B,手动将板坯1退出即可,此时,立辊的实际开口度G≤立辊最大开口度,G1<G。如图4所示,当板坯1头部到达立辊中心线,而尾部未到侧导板平行段中心线时,手动关闭立辊前侧导板3,并对中标定坯,此时可选择人工采用直角尺,测量时与板坯端面垂直,分别测量第一立辊21的端面与板坯1的一侧面之间的距离M1、以及第二立辊22的端面与板坯1的另一侧面之间的距离M2;根据测量M1、M2的差值,平移立辊中心线4,调节量为△M,从而确保立辊单体设备的对中度。其中,具体的平移逻辑为:△M=(M1-M2)/2;若△M<0,则立辊中心线向第一立辊21侧平移△M;若△M>0,则立辊中心线向第二立辊22侧平移△M;若△M=0,则立辊中心线4与板坯中心线6一致。
以迁安某热轧2250产线为例,该产线立辊区域设备参数如下:立辊:最大轧制力为500吨,辊径范围为1000-1100mm,开口度范围为700-2250mm;侧导板:单侧、单液压缸曲柄连杆式控制,开口度范围为700-2250mm,侧导板平行段长度8.215m;立辊中心线距离侧导板平行段中心线间距为6.75m。
在选择板坯时,其尺寸具体为:坯长L=10000mm;坯宽B=1400mm;坯厚H=230mm
在对立辊开口度进行精密标定时,具体流程如下:立辊更换完毕之后,核对立辊辊径无误后,将板坯1运行至立辊内;设定立辊与板坯1接触时恒压力参数F=5吨;设定立辊标定预摆开口度G2=1300mm;开启标定,关闭立辊辊缝,实施位置控制加压力控制;当立辊达到恒压力值时,辊缝不再关闭;当辊缝关闭至预摆开口度G2,未达到恒压力时,标定终止,重新设定预摆开口度G2,重复上述操作;对比辊缝关闭停止时,立辊显示开口度G1与板坯1宽度B的差值△W;将△W/2分别补偿至立辊HMI画面显示DS与OS开口度数值,实现立辊实际开口度G1与板坯宽度B一致,标定完成。
在对立辊单体设备对中度校验时,立辊打开,开口度G大于板坯1宽度B,手动将板坯1退出即可,其中,G≤立辊最大开口度,G1<G,立辊标定完毕后,打开立辊,开口度G大于标定坯宽度B;板坯1头部到达立辊中心线4,尾部未到侧导板3平行段中心线时,手动关闭立辊前侧导板3,并对中板坯1;人工采用直角尺,测量时与板坯1端面垂直,测量两侧立辊距离标定坯侧面的尺寸M1、M2;根据测量M1、M2的差值,平移立辊中心线4,调节量为△M,从而确保立辊单体设备对中度。
通过改变传统立辊空载标定方式,实施立辊配合标定坯的有载标定方式,既能提高立辊标定精度,又可实现立辊单体设备对中度校验,从而确保立辊单体设备功能精度。进一步达到了可减少人工测量误差、减少劳动强度、消除设备长期使用存在的机械间隙,有利于提高产品宽度控制精度;立辊单体设备对中精度提高,有利于提高粗轧中间坯镰刀弯控制精度,确保产线的顺稳生产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立辊标定方法,通过步骤1:当两个立辊更换完成后,控制板坯移动至两个所述立辊之间;步骤2:设定所述立辊与所述板坯接触时的预设压力值F;步骤3:设定所述立辊的预设开口度G2;步骤4:开始标定时,关闭所述立辊的辊缝,当所述立辊压力满足预设压力值F时,停止关闭所述立辊的辊缝,并获得所述立辊辊缝关闭后的当前开口度G1;步骤5:对比所述当前开口度G1和所述板坯的宽度B,获得第一差值△W;步骤6:将△W/2分别补偿至每一个所述立辊在显示屏上显示的开口度数值上,使所述立辊的当前开口度G1与所述板坯的宽度B一致,标定完成,从而达到了提高立辊标定精度,减少人工测量误差和劳动强度,消除设备长期使用存在的机械间隙,确保立辊单体设备功能精度的技术效果。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立辊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当两个立辊更换完成后,控制板坯移动至两个所述立辊之间;
步骤2:设定所述立辊与所述板坯接触时的预设压力值F;
步骤3:设定所述立辊的预设开口度G2
步骤4:开始标定时,关闭所述立辊的辊缝,当所述立辊压力满足预设压力值F时,停止关闭所述立辊的辊缝,并获得所述立辊辊缝关闭后的当前开口度G1
步骤5:对比所述当前开口度G1和所述板坯的宽度B,获得第一差值△W;
步骤6:将△W/2分别补偿至每一个所述立辊在显示屏上显示的开口度数值上,使所述立辊的当前开口度G1与所述板坯的宽度B一致,标定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辊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坯的长度L大于所述立辊的中心线与所述立辊侧导板平行段中心线之间的距离L1
所述板坯的宽度B大于或等于所述立辊侧导板的开口度下限值和所述立辊开口度下限值,且,所述板坯的宽度B小于或等于所述立辊侧导板的开口度上限值和所述立辊开口度上限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辊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0<预设压力值F≤所述立辊的轧制力上限值Fmax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辊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开口度G2大于所述立辊的开口度下限值,且,所述预设开口度G2小于所述板坯的宽度B。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辊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4中,当所述立辊的辊缝关闭至预设开口度G2,且所述立辊压力不满足预设压力值F时,重复所述步骤3和4,重新设定所述立辊的预摆开口度G2’,直至满足预设压力值F。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辊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6中,
所述第一差值△W=(G1-B);
若△W<0,则在每一个所述立辊在显示屏上显示的开口度数值上加上△W/2;
若△W>0,则在每一个所述立辊在显示屏上显示的开口度数值上减去△W/2;
若△W=0,则所述立辊在显示屏上显示的开口度数值与所述板坯的宽度B一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辊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6中,所述标定完成后,还包括:
当立辊标定完毕后,打开两个所述立辊;
当所述板坯的一端到达所述立辊中心线,另一端未到达所述立辊侧导板平行段中心线时,关闭所述立辊侧导板;
分别测量一个所述立辊端面与所述板坯第一侧边之间的距离M1,以及另一个所述立辊端面与所述板坯第二侧边之间的距离M2
计算所述M1和M2之间的第二差值,根据所述第二差值获得调节量△M,并根据所述调节量△M调整所述立辊中心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辊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调节量△M=(M1-M2)/2;
若△M<0,则将所述立辊中心线向所述板坯第一侧边平移△M;
若△M>0,则将所述立辊中心线向所述板坯第二侧边平移△M;
若△M=0,则所述立辊中心线与所述板坯中心线一致。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辊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开两个所述立辊之后,所述立辊的实际开口度G大于所述板坯的宽度B。
CN201910454339.1A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立辊标定方法 Pending CN1101532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54339.1A CN110153203A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立辊标定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54339.1A CN110153203A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立辊标定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53203A true CN110153203A (zh) 2019-08-23

Family

ID=67629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54339.1A Pending CN110153203A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立辊标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53203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42509A (zh) * 2020-06-08 2020-10-30 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1700mm热轧线粗轧立辊的标定方法
CN113319131A (zh) * 2021-06-02 2021-08-31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立辊标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147073A (zh) * 2021-11-03 2022-03-08 天津市新宇彩板有限公司 油压传感器校零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4509037A (zh) * 2021-12-30 2022-05-17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轧机立辊或导尺开口度标定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00034286A (ko) * 1998-11-28 2000-06-15 이구택 열간압연방법
CN201227650Y (zh) * 2008-06-30 2009-04-29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立辊标定板
CN201755586U (zh) * 2010-03-30 2011-03-09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轧带钢生产现场用多功能板坯
CN102989792A (zh) * 2011-09-16 2013-03-27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轧立辊辊缝的标定方法
CN103316925A (zh) * 2013-06-07 2013-09-25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粗轧机立辊中心线的标定方法
CN203778497U (zh) * 2013-10-31 2014-08-20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连轧机粗轧立辊辊缝标定装置
CN106140828A (zh) * 2015-04-27 2016-11-23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厚板轧机立辊辊缝标定方法
CN107695110A (zh) * 2017-09-08 2018-02-16 张家港浦项不锈钢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标定热轧轧机侧导和立辊的间距及对中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00034286A (ko) * 1998-11-28 2000-06-15 이구택 열간압연방법
CN201227650Y (zh) * 2008-06-30 2009-04-29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立辊标定板
CN201755586U (zh) * 2010-03-30 2011-03-09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轧带钢生产现场用多功能板坯
CN102989792A (zh) * 2011-09-16 2013-03-27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轧立辊辊缝的标定方法
CN103316925A (zh) * 2013-06-07 2013-09-25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粗轧机立辊中心线的标定方法
CN203778497U (zh) * 2013-10-31 2014-08-20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连轧机粗轧立辊辊缝标定装置
CN106140828A (zh) * 2015-04-27 2016-11-23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厚板轧机立辊辊缝标定方法
CN107695110A (zh) * 2017-09-08 2018-02-16 张家港浦项不锈钢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标定热轧轧机侧导和立辊的间距及对中的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42509A (zh) * 2020-06-08 2020-10-30 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1700mm热轧线粗轧立辊的标定方法
CN113319131A (zh) * 2021-06-02 2021-08-31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立辊标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319131B (zh) * 2021-06-02 2023-02-28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立辊标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147073A (zh) * 2021-11-03 2022-03-08 天津市新宇彩板有限公司 油压传感器校零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4147073B (zh) * 2021-11-03 2024-02-02 天津市新宇彩板有限公司 油压传感器校零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4509037A (zh) * 2021-12-30 2022-05-17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轧机立辊或导尺开口度标定方法
CN114509037B (zh) * 2021-12-30 2023-09-22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轧机立辊或导尺开口度标定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53203A (zh) 一种立辊标定方法
CN103586310B (zh) 矫直机标定方法
CN105693070B (zh) 一种玻璃的浇铸模具和成形装置以及玻璃的成形方法
CN104858243A (zh) 一种基于凸度控制的宽薄板平面形状控制方法
US5546779A (en) Interstand strip gauge and profile conrol
CN111922092B (zh) 一种熨平辊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3071683A (zh) 一种双机架s型四辊冷轧机综合调整轧制技术
CN106694572B (zh) 基于轧辊磨损检测的在线轧制工艺调整系统及方法
CN114178314B (zh) 一种低合金高强度热轧卷板q390c轧制工艺
CN108637022A (zh) 一种粗轧水平辊缝精准标定的方法
CN106269889A (zh) 一种精轧机出口“镰刀弯”板形调整的控制方法
CN106269905A (zh) 一种解决热轧高强钢密集冷却区扣头废钢的控制方法
CN101422785B (zh) 一种调整二次冷轧荫罩带钢机组中间辊窜动的方法
CN101979167A (zh) 一种粗轧立辊轧机辊缝定位的方法
CN107790502A (zh) 一种全六辊冷连轧机架轧制线调整控制方法
CN203541167U (zh) 高频直缝焊管生产线小口径钢管矫直机
CN207057282U (zh) 基于轧件头尾温差的水箱参数在线调整系统
KR101410130B1 (ko) 후판의 조압연시 패스 라인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CN107803476A (zh) 结晶器锥度调宽控制方法
CN103611731B (zh) 一种冷连轧机带钢板形的调整方法
CN112439793A (zh) 一种基于分析板坯中心线偏差的镰刀弯控制方法
CN110653265B (zh) 一种适用于热轧中间坯温度变化的氧化铁皮控制方法
CN102784801A (zh) 调节轧制异形材出钢扭转的方法
KR20130074302A (ko) 열간 마무리 압연 구간 예측 온도 정확성을 개선한 열연 강판 제조방법
CN104624993B (zh) 一种调整结晶器水缝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2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