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40510B - 一种小麦联合收割机扬尘抑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麦联合收割机扬尘抑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40510B
CN110140510B CN201910550641.7A CN201910550641A CN110140510B CN 110140510 B CN110140510 B CN 110140510B CN 201910550641 A CN201910550641 A CN 201910550641A CN 110140510 B CN110140510 B CN 1101405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harvester
water supply
supply pipeline
harvest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5064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40510A (zh
Inventor
谢国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ohe Agricultural Machinery Extension Service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Luohe Agricultural Machinery Extension Service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ohe Agricultural Machinery Extension Service Center filed Critical Luohe Agricultural Machinery Extension Service Center
Priority to CN20191055064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405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405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405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405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405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41/00Combines, i.e. harvesters or mowers combined with threshing devices
    • A01D41/12Details of combines
    • A01D41/1252Anti-dust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7/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air or vapours by liquid as separating agent
    • B01D47/06Spray clean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14Measures for saving energy, e.g. in green hous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麦联合收割机扬尘抑制装置,包括收割机本体、设置在收割机本体前端的收割台、设置在收割机本体后端的排尘口、设置在收割机本体左侧的秸秆出口;所述收割台后侧设置进尘量抑制机构,所述排尘口设置第一扬尘抑制机构,所述秸秆出口设置第二扬尘抑制机构;本发明通过多机构的配合使用,在保证收割机具备足够动力且不影响正常运行的情况,能够对收割作业中产生的扬尘进行很好的清除,从而降低或清除收割作业对环境的危害。

Description

一种小麦联合收割机扬尘抑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小麦联合收割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麦联合收割机扬尘抑制装置。
背景技术
小麦(谷物)联合收割机是集小麦收割、输送、脱粒、清选、籽粒升运入仓,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农业机械,也是现代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重器。由于收割机的工作效率高,机械化的收割方式,完全的代替了人工收割,在收割机的收割滚轮对谷物碾割时,会产生大量粉尘,大量的粉尘容易影响收割机驾驶者的视线,同时一些大型的粉尘颗粒进入机械内,容易提高机械的磨损率。而最终要的是环保意识日益增加的今天,收割机造成的扬尘势必会污染环境,因此对于收割机安装除尘装置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对于目前收割机除尘装置来说,大多都是通过吸尘的方式来解决除尘的问题,尤其是在收割机头部设置罩体并在罩体内吸负压来进行除尘。如公开号为 207476255U的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割机除尘装置,属于农用机械技术领域。其包括收割机本体、收割台、绞龙、传送轨道,所述收割机本体前端固定收割台,收割台内设置可转动的绞龙,收割台后端连接传送轨道,传送轨道底部设置传送带,还包括吸尘装置和喷水装置,所述吸尘装置包括底部开口的吸尘箱和吸尘器,所述吸尘箱通过吸尘管路与吸尘器连通,所述吸尘箱与收割台固定连接,所述喷水装置包括喷头、水箱、水泵,所述喷头通过输水管与水泵的一端连接,所述水泵的另一端通过输水管与水箱连接,所述吸尘箱前端固定喷头。但是收割机造成的养成大部分都不在收割台,该专利除尘的效果并不好。
公开号为206776095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灰尘小麦收割机,包括割台、驾驶室和车架,在车架上安装有储粮室,在驾驶室后侧的车架上安装有吸尘装置、收尘箱,所述吸尘装置包括动力机构,在动力机构的左侧设有左转动臂,在动力机构的右侧设有右转动臂,在左转动臂的自由端固定有左吸尘屏,在右转动臂的自由端固定有与左吸尘屏对称设置的右吸尘屏,所述左吸尘屏和右吸尘屏均通过软吸尘管与收尘箱连通,在软吸尘管上安装有负压泵;通过在车架上增设吸尘装置,从而在工作时能够将割台产生的灰尘最大程度地吸入收尘箱而降低对驾驶员肺部的影响;当不工作时,可以将,左吸尘屏和右吸尘屏收起来放置在后面从而不影响正常的通行,实现了一种低灰尘小麦收割机。该专利的依然是通过吸尘来除尘,这种方式能耗大、结构复杂、效果不理想,且秸秆碎屑可能会堵塞吸尘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小麦联合收割机扬尘抑制装置,通过多机构的配合使用,在保证收割机具备足够动力且不影响正常运行的情况,能够对收割作业中产生的扬尘进行很好的清除,从而降低或清除收割作业对环境的危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小麦联合收割机扬尘抑制装置,包括收割机本体、设置在收割机本体前端的收割台、设置在收割机本体后端的排尘口、设置在收割机本体左侧的秸秆出口;所述收割台后侧设置进尘量抑制机构,所述排尘口设置第一扬尘抑制机构,所述秸秆出口设置第二扬尘抑制机构;
所述第一扬尘抑制机构包括收割机本体上对应所述排尘口设置的围挡以及围挡内侧在排尘口边沿设置的雾化喷淋机构,所述雾化喷淋机构与设置在收割机本体上的高压供水机构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围挡沿排尘口边沿下垂设置,所述围挡采用软质材料制件。
进一步的,所述雾化喷淋机构包括供水管道、供水管道上设置的第一雾化喷头以及用于固定供水管道的第一固定机构,所述第一雾化喷头通过三通设置在所述供水管道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半圆环形的固定板、与半圆环形的固定板配合的半圆环形的加压板、设置在固定板两端的第一延伸板以及设置在加压板两端的第二延伸板,所述第一延伸板和第二延伸板上配合设置螺纹孔,所述固定板焊接在排尘口下端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高压供水机构包括设置在收割机本体上的储水罐以及设置在收割机本体右侧的高压柱塞泵,所述储水罐顶部设置换气孔,所述储水罐下部设置低压孔,所述低压孔通过低压管与高压柱塞泵的低压端相连接,所述高压柱塞泵的高压端与所述供水管道连通,所述高压柱塞泵与动力机构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设置在高压柱塞泵上的第一皮带轮、设置在收割机本体右侧的动力输出轴、设置在动力输出轴上的第一过桥轮,所述第一皮带轮与第一过桥轮通过第一传动皮带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扬尘抑制机构包括延伸至收割机本体左侧的供水管道、通过三通设置在所述供水管道上的第二雾化喷头、设置在收割机本体左侧用于固定供水管道的第二固定机构,所述第二雾化喷头对应所述秸秆出口方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收割台包括拨禾轮、割台外壳、一次割刀及一次割刀的动力箱,所述进尘量抑制机构包括设置在收割台后侧下方的二次割刀、设置在收割台端部且与动力箱传动连接的摆动机构,所述二次割刀的水平位置低于一次割刀。
进一步的,所述二次割刀包括切割刀片和外部护刀架,所述外部护刀架通过立杆设置在所述收割台后侧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箱上设置第二过桥轮,所述摆动机构包括收割台侧端向下设置的连杆,所述连杆的下端设置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转向箱,所述转向箱的动力输入轴设置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过桥轮和第二皮带轮通过第二传动皮带传动连接,所述转向箱的转向输出轴端部设置偏心轮,所述偏心轮的偏心轴上旋转设置摆动杆,所述摆动杆的另一端与切割刀片的端部旋转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进尘量抑制机构还包括对应二次割刀设置的第三扬尘抑制机构,所述第三扬尘抑制机构包括延伸至收割机本体前端的供水管道、通过三通设置在所述供水管道上的第三雾化喷头、设置在收割机本体上用于固定供水管道的第三固定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雾化喷头、第二雾化喷头、第三雾化喷头均采用鸭嘴喷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机构、第三固定机构与第一固定机构的结构相同。
本发明提供的小麦联合收割机扬尘抑制装置重在抑制收割机扬尘,现有技术中大多只采用了抽吸除尘或喷洒雾化除尘,但是相互之间并不存在协同作用,最终的除尘效果并不很好。
小麦联合收割机的扬尘主要体现在三个地方,第一是收割台扬尘,收割机作业时,首先由拨禾轮把生长在田间的近距离麦子,引向收割机割台,由割台前部动刀组合,完成对麦子底部切割,然后把切割下的麦子(含穗粒)推向割台喂入搅拢,并在喂入搅拢的推送下,聚拢到收割机割台中间过桥喂入口,在过桥内链爬的强力拉动下,被割下的麦子强行进入脱粒系统。这个过程会对麦子产生掻动,附着在麦子上的尘土、麦灰会引起部分扬尘,这部分扬尘一般不是很大,因此重点在收割台除尘效果不会太好。
第二是秸秆出口扬尘,小麦长秸秆在脱谷室导草板的作用下,向排草口横向移动,从排草口排出。现在在排草口处,都安装有小麦秸秆粉碎机,以此完成秸秆的粉碎还田。长秸秆难免会夹杂部分灰尘,经粉碎抛撒后,扬尘明显。
第三是排尘口扬尘,进入清选程序的物料(籽粒、颖糠、灰尘、碎秸秆),在绞龙分离板的作用、并在收割机底部风机的配合下,将前期下落物料中的麦粒、碎秸秆、颖糠、尘土吹出(麦粒留下),从收割机尾部排出,内含大量颖糠、尘土、碎秸秆,在收割机底部风机的推送下,飞扬飘散到很远很远,扬尘最为严重。
对于小麦收割机的除尘并不能直接添加装置就进行除尘,收割机的马力恒定,随意的加装设备势必会造成动力下降,如添加水箱、收割台除尘设备等,使得收割过程中收割速度等下降,严重时会因为动力不足造成麦粒无法分离。
本发明三个部位的除尘彼此之间相互协同。现有收割机为了保证夏播,小麦秸秆会收割的很短,但是本申请中收割台加入二次割刀,使得一次割刀的高度可以上调,最终进入收割机的小麦秸秆长度很短,从根本上抑制了收割机的进灰量,为收割后部两个除尘机构的除尘提供方便。同时秸秆的长度减小,收割机在内部分离麦粒时所需用的动力会大大降低,这也使得收割机有足够的动力来安装储水罐等机构。同时二次割刀剪除小麦下部秸秆时,下部秸秆所造成的扬尘也可以通过高压供水机构提供高压水来进行喷洒除尘,在该过程中省去了现有技术中完整秸秆进入收割台时的一系列操作,这种收割方式也会降低小麦秸秆位于收割台时造成的扬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加入二次割刀使得进入收割机的小麦秸秆长度大大降低,从而降低进入小麦收割机的尘土量,降低后续排出的扬尘量,同时降低收割机的动力消耗,为安装扬尘抑制机构提供足够的动力;
2、排尘口设置软围挡,通过软围挡的震动降低排出气流的冲击力,并延长气流向下移动的距离,从而降低了扬尘飞出时的高度,具有主动抑制扬尘的作用;
3、位于排尘口的鸭嘴喷头,与软围挡配合后,雾化喷淋可以有效清除原本就被降低过的扬尘量(一次割刀高度大,进入秸秆量少);
4、对应秸秆出口的鸭嘴喷头可以抑制排出的扬尘,同时因为进入秸秆数量本来就少,这里的扬尘量也与现有技术中的相比大大减少,鸭嘴喷头在该位置的除尘效果非常好;
5、在收割台位置秸秆的长度降低,且附着灰尘最多的秸秆下部并未进入到收割台,收割台内的拨禾轮、输送绞龙造成的扬尘明显降低,在收割机本体前端设置的鸭嘴喷头除尘效果非常好;
6、依靠进入秸秆所节省的动力可以带动高压柱塞泵工作,无需额外携带电池来提供能源,续航能力强;
7、节省的动力可以携带220L的储水罐,在加设多个喷头的基础上,可以连续喷洒时间大大超过两次卸粮的间歇时间(三个喷头续航超过两小时,卸粮间隔一般在20分钟),这样储水罐加水完全可以在卸粮时进行,不会影响收割机的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小麦联合收割机扬尘抑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扬尘抑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高压供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进尘量抑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二次割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三雾化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1-6,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麦联合收割机扬尘抑制装置,包括收割机本体7、设置在收割机本体7前端的收割台2、设置在收割机本体7后端的排尘口12、设置在收割机本体7左侧的秸秆出口8;所述收割台2后侧设置进尘量抑制机构4,所述排尘口12设置第一扬尘抑制机构,所述秸秆出口8设置第二扬尘抑制机构;
所述第一扬尘抑制机构包括收割机本体7上对应所述排尘口12设置的围挡13以及围挡13内侧在排尘口12边沿设置的雾化喷淋机构,所述雾化喷淋机构与设置在收割机本体7上的高压供水机构连通。
该实施例针对收割机制造扬尘的三大部位进行除尘,进尘量抑制机构缩短秸秆的进入长度,从而降低进入收割机内的灰尘量,第一扬尘抑制机构对扬尘最严重的排尘口进行除尘,第二扬尘抑制机构对扬尘第二严重的秸秆出口进行除尘,三者配合可以将收割机扬尘基本清除。第一扬尘抑制机构通过雾化喷淋和围挡的形式进行除尘,围挡可以对排尘口出来的气流进行一定的限制,并削弱气流的冲力,使得扬尘的飞行速度略微降低,同时雾化喷淋机构对扬尘进行雾化喷淋,来降低灰尘含量。
所述围挡13沿排尘口12边沿下垂设置,所述围挡13采用软质材料制件。所述围挡13的高度为40~70厘米。所述围挡13采用厚麻布制成。
考虑到检修问题,围挡必须使用软围挡,同时软围挡的效果要好于硬质围挡。在后续的设计中围挡所使用的材质和围挡的高度也都影响了降尘效果以及收割机的正常工作。围挡采用厚麻布时,厚麻布的重量较大且孔眼大,重量大可以有效降低气流的冲力,而孔眼大与麦穗配合,使得麦穗上的麦芒在飞出时容易扎在厚麻布上,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麦芒会形成片区的附着在厚麻布内侧,一层一层的削弱气流冲力,效果达到最好。发明人在设计围挡时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搭配,搭配的效果如下:
围挡的长度设计为50厘米,且在使用时开启雾化喷淋,观察效果,
硬质围挡:抑尘效果不明显,检修极为不便。
软质橡胶围挡:抑尘效果明显。
软质细腻布料围挡:抑尘效果明显,磨损率大。
厚麻布围挡:抑尘效果很明显,在使用一小段时间后更加明显,使用寿命长。
基于上边的设计申请人又选用了人造皮革且带有毛面,该种在使用时效果也很好,但是成本较高且使用一段时间后效果会变差,因此最终的围挡优选厚麻布制件。
在对围挡的高度设计时,发明人最先考虑到围挡的长度最大,基本可以拖至地面,但是在刚启动收割后发现小麦的脱粒效果极差,围挡影响气流的运行,使得收割机内的气流混乱,导致脱粒出现问题。随后发明人降低了围挡的高度,但是发现降低后围挡抑制扬尘的效果大大降低,无论采用任何材质都无法解决这一问题。在最初的设计中,采用软质细腻布料围挡且保持一个较大的高度,在无风天气下抑尘效果很好,且不会影响到收割机内部气流,但是在一次实验中大风将围挡吹的左摆右摆,收割机内的气流直接受到影响,脱粒效果直接变差。发明人只能放弃这一设计,最后采用了厚麻布围挡,但是在初始时抑尘效果并不是最好,直到一次对小麦收割作业时,发明人没有取下试验的围挡,机手开走后在收割过程中发现运行一段时间后扬尘量大幅度降低,然后直接联系发明人,发明人赶到现场观察但是并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在收割机停止运行后,发明人观察围挡内侧,发现麦芒大量附着,通过厚麻布的孔洞插入,且对于气流直冲的地方麦芒附着很少,在其它区域附着很多,在这种情况下不会影响的气流的流动,即不会影响收割机内部气流,但是气流出来之后会经过波浪状附着的麦芒,从而将气流一步步的削弱。最终采用了厚麻布作为优选材料,并与其它材料依次对比。确定厚麻布之后,设计了不同高度的围挡,分别进行了试验,在试验之后确定50到60厘米为最佳区间,优选区间为40到70厘米。但是效果并不是随着厚麻布高度的增加而增强,在选用超过70厘米的高度围挡时,围挡下部麦芒附着很少,对于气流削弱的效果很差,因此最终确定高度为40到70厘米。
所述雾化喷淋机构包括供水管道6、供水管道6上设置的第一雾化喷头18以及用于固定供水管道6的第一固定机构19,所述第一雾化喷头18通过三通设置在所述供水管道6上。第一雾化喷头设置在排尘口内侧,优选是三个,位于排尘口后侧和左右两侧,扬尘飞出后随着收割机向前走,扬尘基本向后走,因此采用三个喷头效果很好,且相比四个能够节约水源。
所述第一固定机构19包括半圆环形的固定板14、与半圆环形的固定板14配合的半圆环形的加压板17、设置在固定板14两端的第一延伸板15以及设置在加压板17两端的第二延伸板16,所述第一延伸板15和第二延伸板16上配合设置螺纹孔,所述固定板14焊接在排尘口12下端内侧。固定机构用来固定供水管道,在使用时,供水管道先放在固定板上,然后将加压板与固定板对接,通过螺栓插入螺纹孔,使得第一延伸板和第二延伸板对接在一起,从而将固定板和加压板固定对接在一起,实现对供水管道的固定。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所述高压供水机构包括设置在收割机本体7上的储水罐11以及设置在收割机本体7右侧的高压柱塞泵24,所述储水罐11顶部设置换气孔20,所述储水罐11下部设置低压孔21,所述低压孔21通过低压管22与高压柱塞泵24的低压端25相连接,所述高压柱塞泵24的高压端23与所述供水管道6连通,所述高压柱塞泵24与动力机构传动连接。
高压供水机构提供高压水给雾化喷头,其实现原理是通过在储水罐内储水,高压柱塞泵工作后将水从储水罐内抽出,并在加压后送至供水管道,使得水从雾化喷头喷出。储水罐上的换气孔调节内外压力,方便水杯高压柱塞泵抽走,动力机构与收割机本体连接,直接采用收割机本体的动力,无需额外携带电池等来进行驱动,效果更好。高压柱塞泵一般设置1~2个压力,该高压柱塞泵在小气包和调压阀的作用下,压力较为恒定,在雾化喷头数量增加后,可以增加柱塞泵的压力。
另外,小麦收割机设计,工艺复杂、流程较多,所以收割机质量较重(一般在5000Kg左右),造型庞大,重心位置较高,粮仓位置偏上,如装满粮,给人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因此生产厂家都明确规定,粮仓装满粮的收割机禁止在路上行驶,只能在田间短距离小心移动,以防发生意外侧翻。同时收割机的自身设计外形高度大约在3.3米左右,并且位置设计都很紧凑,如果在其上突然增设一个大水箱,不仅很难找到恰当、合适的安装位置,而且对机车的正常维修保养、加油都会造成不良影响,还可能会使整车的高度增加,重心位置提高,使机车的行走稳定性变差,有些路段设有限高栏,使得通过性变差,增加安全隐患。因此水罐不能设计得过大,最终采用220L的圆柱形储水罐横放,在试验后得知三个喷头的情况下爱可以持续喷水两个小时以上,如果麦收农忙按每天工作12小时计算,须加6次水,如果麦收速度按7min/亩计算,麦子亩产按600Kg/亩,收割机粮仓容积2.2~2.8M3,平均按2.5M3,小麦容重按780g/L,一满仓可容纳大约2000Kg,即每收割3亩麦子必须卸一次粮,也就是每作业20min卸一次粮,也就是说上水时间恰可以在卸粮时进行,不会影响收割机作业。现在要求卸粮卸到高栏车内,可省去人工灌装,收割机上卸粮筒也提高了不少,卸粮机构变复杂了,卸粮时间也延长了,现在卸一仓粮大约需6min。考虑到卸粮的时间,储水罐加满水的时间要少于该时间,因此采用12V电瓶做动力的小水泵,小水泵设置在储水罐内,并连通进水管,可以很快将一罐水加满。另外目前的收割机发动机位于上方,且排气管露出,温度很高,在秸秆麦穗飞落在上面之后,存在起火隐患,发明人曾遇到过一辆收割机被烧的只剩残骸。本装置的储水罐在遇到危急关头时,反转水泵可以取水进行灭火,在火势最小时扑灭,哪怕时候水泵损坏也无伤大雅,提高了收割机运行的安全性。
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设置在高压柱塞泵24上的第一皮带轮26、设置在收割机本体7右侧的动力输出轴29、设置在动力输出轴29上的第一过桥轮28,所述第一皮带轮26与第一过桥轮28通过第一传动皮带27传动连接。第一过桥轮与收割机内的收割装置是连动的,当收割机动力结合时,第一皮带轮高速旋转,开始工作,喷雾系统自动喷出高压水雾,抑制扬尘;当第一过桥轮动力摘除后,脱粒系统不再工作,第一皮带轮停止转动,系统不再产生高压水,喷雾作业立刻停止工作,自然不会浪费水源。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所述第二扬尘抑制机构包括延伸至收割机本体7左侧的供水管道6、通过三通设置在所述供水管道6上的第二雾化喷头10、设置在收割机本体7左侧用于固定供水管道6的第二固定机构9,所述第二雾化喷头10对应所述秸秆出口8方向设置。第二扬尘抑制机构针对秸秆出口设置,秸秆出口的扬尘量中等,可以设置两个第二雾化喷头进行除尘。第二固定机构的具体结构与第一固定机构相同,区别在于第二固定机构的固定板与收割机本体左侧对应位置焊接。供水管道在收割机本体左侧固定后,继续延长至收割机本体前端,对收割台部分除尘。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所述收割台2包括拨禾轮、割台外壳、一次割刀1及一次割刀1的动力箱33,所述进尘量抑制机构包括设置在收割台2后侧下方的二次割刀3、设置在收割台2端部且与动力箱33传动连接的摆动机构,所述二次割刀3的水平位置低于一次割刀1。所述二次割刀3包括切割刀片44和外部护刀架45,所述外部护刀架45通过立杆37设置在所述收割台2后侧下方。
本装置对收割机割台部分的抑尘是采取,尽可能减少对麦子的骚动来解决的对整株小麦来讲,其沾染的麦灰、尘土大部分集中在下半部,上部三分之一以上尘土、麦灰相对较少,收割时,抬高收割机割台,利用收割机原割刀只割下麦子上部三分之一部分,即只这部分麦子进入收割机下道作业工序。变差收割机全喂入为半喂入,减少对小麦秸秆下半部的揉搓骚动,不仅大量的减轻了收割机工作负荷,同时也减少了灰尘进入量,最后收割机尾部、排草口排出的灰尘自然减少,达到环保的效果。但由于留在田间的下半部秸秆较多、较长,直接影响了农田的后续作业,所以在收割机割台下部增设了二次割刀,把遗留在田间的高麦茬贴地切割还田。过去,很多收割机生产厂家也尝试过这种办法,加二次割刀,但是其目的不是考虑到抑尘,而是考虑到收割机动力不足带来的问题,尤其是收割机后半程清选动力不足产生收割机运转困难,所以为了更好地分配动力而做出的减轻清选压力而为之的办法。后期放弃该改装思路。这是因为装入二次割刀后,不能收割倒伏麦子、田间道路通过性变差,同时,用此种收割机作业后,留下一地长秸秆,播种机无法作业,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近年来,发动机的动力已经由之前的65-80马力到现在的150-180马力,动力的增加,已经能够解决之前改变的最重要的问题,所以近十年来,已经没有二次割刀的收割机存在在市场上。
发明人在最初设计时并未考虑二次割刀,因为本来就是准备降低扬尘,采用二次割刀后会切割剩余的小麦秸秆下部,由此也会产生更多的扬尘,在加入二次割刀之后收割台部位所造成的扬尘量最少会增加1到2倍,违背了本申请除尘的初衷。但是在考虑安装扬尘抑制机构后,发现直接延长供水管道就能够对前端进行雾化喷淋,基本可以消除二次割刀造成的扬尘。
所述动力箱33上设置第二过桥轮30,所述摆动机构包括收割台2侧端向下设置的连杆35,所述连杆35的下端设置工作台34,所述工作台34上设置转向箱39,所述转向箱39的动力输入轴38设置第二皮带轮32,所述第二过桥轮30和第二皮带轮32通过第二传动皮带31传动连接,所述转向箱39的转向输出轴40端部设置偏心轮41,所述偏心轮41的偏心轴42上旋转设置摆动杆43,所述摆动杆43的另一端与切割刀片44的端部旋转连接。
二次割刀的动力来自于一次割刀的动力箱,即通过第二皮带轮获取收割台上的过桥轮动力,在经过转向箱进行转向,使得偏心轮的旋转平面与二次割刀能够配合。二次割刀的切割刀片端部可以设置旋转轴,这样摆动杆的一端与偏心轴旋转连接,另一端与旋转轴旋转连接,在偏心轴转动时,会拉动摆动杆移动,从而使得切割刀片左右震动,与外部护刀架配合完成对小麦的收割。
所述进尘量抑制机构还包括对应二次割刀3设置的第三扬尘抑制机构,所述第三扬尘抑制机构包括延伸至收割机本体7前端的供水管道6、通过三通设置在所述供水管道6上的第三雾化喷头5、设置在收割机本体7上用于固定供水管道6的第三固定机构36,第三固定机构36与第一固定机构19的结构相同。
第三扬尘抑制机构主要是针对二次割刀的扬尘,当然根据第三雾化喷头的安装方向不同,也可对收割台制造的扬尘进行清除。第三固定机构的具体结构和第一固定机构的结构相同,区别在于第三固定机构的固定板需要与收割机本体前端焊接。雾化喷头也可以设置一个向上喷,与收割机的车玻璃刮条配合,能够对收割机前端进行清洗,保证驾驶员的良好视线。
所述第一雾化喷头18、第二雾化喷头10、第三雾化喷头5均采用鸭嘴喷头。雾化喷头都采用鸭嘴喷头,喷出的水雾为扇形,这样针对排尘口和秸秆出口的喷头可以喷出水幕,从而将扬尘锁死在水幕之间,达到最好的扬尘治理效果。
实施例五
其与实施例四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第三雾化喷头5包括与三通连接的压力管47,所述压力管47的前端设置两个与压力管连通的扇形嘴48,所述扇形嘴48的喷水口49为向外侧弯曲的弧形。秸秆出口和排尘口形状规则,采用普通的鸭嘴喷头形成水幕除尘效果就会很好,但是二次割刀扬尘范围广,采用普通鸭嘴喷头效果一般。该实施例采用新型鸭嘴喷头,喷出的水幕接近于椭圆形,通过在收割机端部设置多个此种类型的喷头,可以将二次割刀部位进行包裹,针对此处的除尘效果最好。且双层的水幕喷出后,前侧的水幕可以预先加湿将要切割的秸秆下部,这无形中会降低二次割刀作业时的扬尘量。
实施例六
其与其它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第一雾化喷头18、第二雾化喷头10、第三雾化喷头5均通过阀门设置在三通上。阀门可以调节出水量,从而实现对三种喷头出水量的调节。在排尘口扬尘最大,秸秆出口次之,二次割刀最少。针对一般麦田,第一雾化喷头的阀门调节至百分百打开,而秸秆出口处的阀门调节至百分之七十打开,二次割刀处的阀门调节至百分之五十打开,这样可以起到节约用水的作用。因为如果为了保证排尘口的除尘效果,水压会调节至很大,如此一来第二和第三雾化喷头的出水量也会增大很多,但是其扬尘数量不多,会有多余的水浪费。采用该技术方案能够针对调节各个喷头的出水量,从而大大延长一罐水的使用时间。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小麦联合收割机扬尘抑制装置,包括收割机本体、设置在收割机本体前端的收割台、设置在收割机本体后端的排尘口、设置在收割机本体左侧的秸秆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割台后侧设置进尘量抑制机构,所述排尘口设置第一扬尘抑制机构,所述秸秆出口设置第二扬尘抑制机构;
所述第一扬尘抑制机构包括收割机本体上对应所述排尘口设置的围挡以及围挡内侧在排尘口边沿设置的雾化喷淋机构,所述雾化喷淋机构与设置在收割机本体上的高压供水机构连通;
所述雾化喷淋机构包括供水管道、供水管道上设置的第一雾化喷头以及用于固定供水管道的第一固定机构,所述第一雾化喷头通过三通设置在所述供水管道上;
所述第二扬尘抑制机构包括延伸至收割机本体左侧的供水管道、通过三通设置在所述供水管道上的第二雾化喷头、设置在收割机本体左侧用于固定供水管道的第二固定机构,所述第二雾化喷头对应所述秸秆出口方向设置;
所述收割台包括拨禾轮、割台外壳、一次割刀及一次割刀的动力箱,所述进尘量抑制机构包括设置在收割台后侧下方的二次割刀、设置在收割台端部且与动力箱传动连接的摆动机构,所述二次割刀的水平位置低于一次割刀,所述二次割刀包括切割刀片和外部护刀架,所述外部护刀架通过立杆设置在所述收割台后侧下方;
所述进尘量抑制机构还包括对应二次割刀设置的第三扬尘抑制机构,所述第三扬尘抑制机构包括延伸至收割机本体前端的供水管道、通过三通设置在所述供水管道上的第三雾化喷头、设置在收割机本体上用于固定供水管道的第三固定机构;
所述围挡沿排尘口边沿下垂设置,所述围挡采用软质材料制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联合收割机扬尘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半圆环形的固定板、与半圆环形的固定板配合的半圆环形的加压板、设置在固定板两端的第一延伸板以及设置在加压板两端的第二延伸板,所述第一延伸板和第二延伸板上配合设置螺纹孔,所述固定板焊接在排尘口下端内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麦联合收割机扬尘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供水机构包括设置在收割机本体上的储水罐以及设置在收割机本体右侧的高压柱塞泵,所述储水罐顶部设置换气孔,所述储水罐下部设置低压孔,所述低压孔通过低压管与高压柱塞泵的低压端相连接,所述高压柱塞泵的高压端与所述供水管道连通,所述高压柱塞泵与动力机构传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麦联合收割机扬尘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设置在高压柱塞泵上的第一皮带轮、设置在收割机本体右侧的动力输出轴、设置在动力输出轴上的第一过桥轮,所述第一皮带轮与第一过桥轮通过第一传动皮带传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麦联合收割机扬尘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箱上设置第二过桥轮,所述摆动机构包括收割台侧端向下设置的连杆,所述连杆的下端设置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转向箱,所述转向箱的动力输入轴设置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过桥轮和第二皮带轮通过第二传动皮带传动连接,所述转向箱的转向输出轴端部设置偏心轮,所述偏心轮的偏心轴上旋转设置摆动杆,所述摆动杆的另一端与切割刀片的端部旋转连接。
CN201910550641.7A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小麦联合收割机扬尘抑制装置 Active CN1101405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50641.7A CN110140510B (zh)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小麦联合收割机扬尘抑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50641.7A CN110140510B (zh)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小麦联合收割机扬尘抑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40510A CN110140510A (zh) 2019-08-20
CN110140510B true CN110140510B (zh) 2023-06-27

Family

ID=67596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50641.7A Active CN110140510B (zh)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小麦联合收割机扬尘抑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405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13481B (zh) * 2020-01-16 2021-10-22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小麦联合收割机的风力结构式除尘系统
CN111492787A (zh) * 2020-04-29 2020-08-07 江苏沃得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装刀片的联合收割机的吸尘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78375A (en) * 1973-10-03 1977-06-29 Gassner J Vehicle having a device for repelling dust from a drivers seat
JPH11137064A (ja) * 1997-11-07 1999-05-25 Mitsubishi Agricult Mach Co Ltd コンバインにおける残留物除去システム
CN205510888U (zh) * 2016-02-05 2016-08-31 四川农业大学 联合收割机扬尘处理装置
CN207563379U (zh) * 2017-11-23 2018-07-03 江西省旺农农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除尘的收割机
CN208191335U (zh) * 2018-02-05 2018-12-07 泉州永春佳鼎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农业收割机
CN109832015A (zh) * 2017-11-29 2019-06-04 李艾友 收割机除尘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78375A (en) * 1973-10-03 1977-06-29 Gassner J Vehicle having a device for repelling dust from a drivers seat
JPH11137064A (ja) * 1997-11-07 1999-05-25 Mitsubishi Agricult Mach Co Ltd コンバインにおける残留物除去システム
CN205510888U (zh) * 2016-02-05 2016-08-31 四川农业大学 联合收割机扬尘处理装置
CN207563379U (zh) * 2017-11-23 2018-07-03 江西省旺农农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除尘的收割机
CN109832015A (zh) * 2017-11-29 2019-06-04 李艾友 收割机除尘装置
CN208191335U (zh) * 2018-02-05 2018-12-07 泉州永春佳鼎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农业收割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40510A (zh) 2019-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67126U (zh) 一种双割台双滚筒高地隙水稻收获机
CN110140510B (zh) 一种小麦联合收割机扬尘抑制装置
CN103384467A (zh) 高速联合收割种植管理机
CN104919922A (zh) 自走式残膜回收机
CN206402704U (zh) 一种马铃薯杀秧装置
CN201639992U (zh) 一种自走式谷物联合收割机
CN102972145B (zh) 多用途农用收割机
CN204887889U (zh) 自走式残膜回收机
CN207543623U (zh) 一种谷物联合收割机
CN210202481U (zh) 一种小麦联合收割机除尘装置
CN109451896B (zh) 一种秸秆粉碎机
CN207505437U (zh) 一种新型割草机
CN108076790A (zh) 一种履带自走式联合收割机
CN207519182U (zh) 一种多功能谷物脱粒装置
CN213991765U (zh) 一种园林修剪用废枝集中收集处理装置
CN210537463U (zh) 一种花生捡拾收获机及其传动布置系统
CN211607406U (zh) 一种秸秆压缩收割一体机
CN209682697U (zh) 一种废旧地膜输送粉碎机
CN108076787A (zh) 一种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
CN208242280U (zh) 一种秸秆切碎抛送风送装置
CN206857748U (zh) 一种紧凑型晒场收粮车
CN208639065U (zh) 一种秸秆粉碎机
CN210537464U (zh) 一种环保回收茎秆的花生捡拾收获机
CN208029478U (zh) 一种收割机的收获装置
CN210247535U (zh) 一种花生捡拾收获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