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38954B - 一种通话记录的管理方法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话记录的管理方法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38954B
CN110138954B CN201810129210.9A CN201810129210A CN110138954B CN 110138954 B CN110138954 B CN 110138954B CN 201810129210 A CN201810129210 A CN 201810129210A CN 110138954 B CN110138954 B CN 1101389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ll
terminal
event
record
t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2921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38954A (zh
Inventor
易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2921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38954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00177 priority patent/WO2019153687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1389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389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389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389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1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schedules, e.g. using calendar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6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for operating the device by selecting functions from two or more displayed items, e.g. menus or ic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5Cordless tele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2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touch pad, a touch sensor or a touch detect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6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logging of communication history, e.g. outgoing or incoming calls, missed calls, messages or UR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通话记录的管理方法及终端,涉及通信领域,可提高通话记录的管理效率。该方法包括:终端检测到第一通话事件,生成包括第一号码以及与第一号码对应的第一标签的第一通话记录;终端检测到第二通话事件,生成包括第二号码以及与第二号码对应的第二标签的第二通话记录;终端检测到第三通话事件,生成包括第三号码以及与所述第一标签的第三通话记录;当第一通话事件的通话时长小于第一预设值时,终端在经过第一时间后自动删除第一通话记录;当第二通话事件的通话时长小于第二预设值时,终端在经过第二时间后自动删除第二通话记录;当第三通话事件的通话时长大于第三预设值,且第三通话事件为呼出事件时,终端保留第三通话记录。

Description

一种通话记录的管理方法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话记录的管理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等通讯终端在方便用户生活的同时,也会使用户经常受到房产中介、诈骗、推销、保险理财或者响一声等骚扰电话的困扰,这些骚扰电话的通话记录通常和正常电话的通话记录一起,按照时间顺序显示在通话应用的最近通话列表中。
虽然目前有很多终端可以通过在线识别等方式识别出陌生来电的具体类型,例如诈骗电话、推销电话等,但是这些骚扰电话的通话记录混杂在用户的正常通话记录中无疑会对用户管理这些通话记录造成不便,使得通话记录的管理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通话记录的管理方法及终端,可自动为用户清理不需要的通话记录,提高通话记录的管理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通话记录的管理方法,包括:终端检测到第一通话事件后,生成第一通话记录并保存,该第一通话记录中包括第一号码以及与第一号码对应的第一标签;终端检测到第二通话事件后,生成第二通话记录并保存,该第二通话记录中包括第二号码以及与第二号码对应的第二标签;终端检测到第三通话事件后,生成第三通话记录并保存,该第三通话记录中包括第三号码以及上述第一标签(即第三号码的标签与第一号码的标签相同);那么,当终端确定第一通话事件的通话时长小于第一预设值时,终端可根据为第一标签预设的第一清理设置,在经过第一时间后自动删除第一通话记录;当终端确定第二通话事件的通话时长小于第二预设值时,终端可根据为第二标签预设的第二清理设置,在经过第二时间后自动删除第二通话记录;当终端确定第三通话事件的通话时长大于第三预设值(第三预设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且第三通话事件为呼出事件时,终端可保留第三通话记录。
这样,对于包含不同标签的通话记录,终端可以根据通话时长等清理设置(CleanSetting)在不同时长后为用户自动清理相应的通话记录;而对于包含同一标签的不同通话记录,终端可以根据通话时长以及通话类型等该通话事件相关的信息确定保留哪些通话记录,删除哪些通话记录,进而智能的帮助用户自动清理不需要的通话记录,提高通话记录的管理效率,并且节省了终端的存储空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第一通话事件为呼入事件、呼出事件或未接事件;第二通话事件为呼入事件、呼出事件或未接事件。
示例性的,上述标签可以为:房产中介电话、诈骗电话、推销电话、保险理财电话、快递电话或送餐电话。
示例性的,上述标签可以存储在calls.db的CACHED_NUMBER_LABEL字段或者MARK_CONTENT字段。
第二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通话记录的管理方法,包括:终端检测到第一通话事件,生成第一通话记录并保存,第一通话记录中包括第一号码以及与第一号码对应的第一标签;终端检测到第二通话事件,生成第二通话记录并保存,第二通话记录中包括第二号码以及与第二号码对应的第二标签;当终端确定第一标签为预设的第一垃圾标签时,终端在经过第一时间后自动删除第一通话记录;当终端确定第二标签为预设的第二垃圾标签时,终端在经过第二时间后自动删除第二通话记录;其中,第一垃圾标签的优先级高于第二垃圾标签的优先级,第一时间小于第二时间。
也就是说,终端可基于不同垃圾标签对用户生活的干扰程度划分垃圾标签的优先级,对于优先级较高的垃圾标签可设置较短的清理周期,尽量减少对用户生活的干扰,而对于优先级较低的垃圾标签可设置相对较长的清理周期,自动为用户清楚包含不同垃圾标签的通话记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该方法还包括:终端检测到第三通话事件,生成第三通话记录并保存,第三通话记录中包括第三号码,第三号码的标签为空;终端在预设时间段内监测终端是否与第三号码产生新的通话记录;若没有产生新的通话记录,则终端自动删除第三通话记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终端自动删除第一通话记录,具体包括:当第一通话事件的通话时长小于预设值时,终端自动删除第一通话记录,或;当第一通话事件为呼入事件时,终端自动删除第一通话记录,或;当第一号码为预设号码时,终端自动删除第一通话记录,或;当终端与第一号码的通话次数大于阈值时,终端自动删除第一通话记录,或;当终端内存储的通话记录的数目达到预设上限时,终端自动删除第一通话记录。
也就是说,终端可以根据用户的具体通话行为(例如通话时长、通话次数、通话号码或通话类型等)智能的确定出用户不需要的通话记录,并自动帮用户删除这些不需要的通话记录,提高终端内通话记录的管理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预设的垃圾标签包括:房产中介电话、诈骗电话、推销电话、保险理财电话、快递电话以及送餐电话中的至少一项;其中,该诈骗电话的优先级高于该推销电话的优先级,该推销电话的优先级高于该保险理财电话的优先级,该保险理财电话的优先级高于该房产中介电话的优先级,该房产中介电话的优先级高于该快递电话和送餐电话的优先级。
第三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第一通话事件、第二通话事件以及第三通话事件;生成单元,用于:生成第一通话记录,第一通话记录中包括第一号码以及与第一号码对应的第一标签;生成第二通话记录,第二通话记录中包括第二号码以及与第二号码对应的第二标签;以及生成第三通话记录,第三通话记录中包括第三号码以及与第三号码对应的第一标签;管理单元,用于:当终端确定第一通话事件的通话时长小于第一预设值时,根据为第一标签预设的第一清理设置,在经过第一时间后自动删除第一通话记录;当终端确定第二通话事件的通话时长小于第二预设值时,根据为第二标签预设的第二清理设置,在经过第二时间后自动删除第二通话记录;当终端确定第三通话事件的通话时长大于第三预设值,且第三通话事件为呼出事件时,保留第三通话记录,第三预设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第一通话事件为呼入事件、呼出事件或未接事件;第二通话事件为呼入事件、呼出事件或未接事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该标签为:房产中介电话、诈骗电话、推销电话、保险理财电话、快递电话或送餐电话。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该标签存储在安卓操作系统中calls.db的CACHED_NUMBER_LABEL字段或者MARK_CONTENT字段。
第四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触摸屏,其中,该触摸屏包括触敏表面和显示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多个应用程序,以及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其中,该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该指令被终端执行时,使得终端执行以下步骤:
在该触摸屏中显示第一GUI;第一GUI中包括第一通话记录和第二通话记录;其中,第一通话记录中包括第一号码以及与第一号码对应的第一标签,第二通话记录中包括第二号码以及与第二号码对应的第二标签,第一号码的标签为垃圾标签;第一GUI中还包括第一控件,第一控件用于隐藏或显示包括该垃圾标签的通话记录;终端检测针对第一GUI内第一控件的第一输入事件;响应于第一输入事件,在该触摸屏中显示第二GUI,第二GUI中包括第一控件和第二通话记录,但不包括第一通话记录,避免包含垃圾标签的通话记录在通话列表中干扰用户的正常操作;终端检测针对第二GUI内第一控件的第二输入事件;响应于第二输入事件,在该触摸屏中显示第一GUI。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第一GUI中还包括第二控件,第二控件用于编辑第一GUI中显示的通话记录;其中,在该触摸屏中显示第一GUI之后,还包括:终端检测针对第一GUI内第二控件的第三输入事件;响应于第三输入事件,在该触摸屏中显示第三GUI,第三GUI中包括被置顶显示、并且被自动选中的第一通话记录,方便用户快速清理所有包括垃圾标签的通话记录,提高手动管理通话记录的操作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在该触摸屏中显示第三GUI之后,还包括:若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用户对第三GUI的输入操作,则在该触摸屏中显示第一GUI。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在第一GUI中,该垃圾标签的通话记录被置顶显示。
第五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触摸屏,其中,该触摸屏包括触敏表面和显示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多个应用程序,以及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其中,该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该指令被终端执行时,使得终端执行以下步骤:
在该触摸屏中显示第一GUI;第一GUI中包括第一通话记录和第二通话记录;其中,第一通话记录中包括第一号码以及与第一号码对应的第一标签,第二通话记录中包括第二号码以及与第二号码对应的第二标签,第一号码的标签为垃圾标签;第一GUI中还包括第一控件和第二控件,第一控件用于隐藏包括该垃圾标签的通话记录,第二控件用于显示包括该垃圾标签的全部通话记录;那么,终端检测到针对第一GUI内第一控件的第一输入事件后,可在该触摸屏中显示第二GUI,第二GUI中包括第二通话记录,但不包括第一通话记录;进而,若终端检测到针对第二GUI内第二控件的第二输入事件;则可在该触摸屏中重新显示包括上述第一通话记录和第二通话记录的第一GUI。
第六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总线和通信接口;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该处理器与该存储器通过该总线连接,当终端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终端执行上述任一项通话记录的管理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该指令在上述任一项终端上运行时,使得终端执行上述任一项应通话记录的管理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上述任一项终端上运行时,使得终端执行上述任一项通话记录的管理方法。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上述终端内各部件的名字对设备本身不构成限定,在实际实现中,这些部件可以以其他名称出现。只要各个部件的功能和本申请的实施例类似,即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
另外,第二方面至第八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中不同设计方法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内编程模块的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话场景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理通话记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一;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理通话记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二;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理通话记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三;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理通话记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四;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理通话记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五;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理通话记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六;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理通话记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七;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理通话记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八;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理通话记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九;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理通话记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十;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理通话记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十一;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话记录的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话记录的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话记录的管理方法可以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车载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任意具有通话功能的终端上,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可以为手机100。下面以手机100为例对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应该理解的是,图示手机100仅是上述终端的一个范例,并且手机100可以具有比图1中所示出的更多的或者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更多的部件,或者可以具有不同的部件配置。
参照图1,手机100可与除手机100外的其它电子设备102和104、以及服务器106通信。手机100可包括总线110、处理器120、存储器130、用户输入模块150、显示模块160、通信接口170和其它相似和/或合适组件。
总线110可以是将上述元件相互连接并在上述元件之间传递通信(例如控制消息)的电路。
处理器120可以通过总线110从上述其它元件(例如存储器130、用户输入模块150、显示模块160、通信接口170、通信配置控制模块170等)接收命令,可以解释接收到的命令,并可以根据所解释的命令来执行计算或数据处理。
存储器130可以存储从处理器120或其它元件(例如用户输入模块150、显示模块160、通信接口170等)接收的命令或数据或者由处理器120或其它元件产生的命令或数据。
存储器130可以包括编程模块,诸如内核131、中间件132、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133、应用134等。上述编程模块中的每个均可以用软件、固件、硬件或者其中两个或更多个的组合来实现,其详细描述可参见附图2的相关描述。
内核131可以控制或管理用于执行由其它编程模块(例如中间件132、API 133和应用134)实现的操作或功能的系统资源(例如总线110、处理器120、存储器130等等)。另外,内核131可以提供能够通过使用中间件132、API 133或应用134来访问并控制或者管理手机100的各个元件的接口。
中间件132可以用于在API 133或应用134与内核131之间以API 133或应用134与内核131通信并与其交换数据的方式运行。例如,中间件132可以被配置为用于在API 133或应用134与内核131之间进行通信的中介。另外,例如,关于从一个或多个应用134和/或中间件132接收的工作请求,可以通过使用向一个或多个应用134中的至少一个应用指派优先级(其中可以按所述优先级来使用手机100的系统资源(例如总线110、处理器120、存储器130等))的方法来执行工作请求的负载均衡。
API 133是应用134能够通过其控制由内核131或中间件132提供的功能的接口,并可以包括例如用于文件控制、窗口控制、图像处理、字符控制等的至少一个接口或功能。
应用134可以包括例如主页应用、拨号器应用、短消息服务/多媒体消息服务应用、即时消息应用、浏览器应用、相机应用、闹钟应用、联系人应用、语音拨号应用、电子邮件(e-mail)应用、日历应用、媒体播放器应用、相册应用、时钟应用以及任意其它合适和/或类似的应用。
用户输入模块150可以接收经由输入-输出手段(例如,传感器、键盘、触摸屏等)从用户输入的命令或数据,并可以通过总线110向处理器120或存储器130传送接收到的命令或数据。显示模块160可以向用户显示视频、图像、数据等。
显示模块160可以显示从上述元件接收到的各种信息(例如多媒体数据、文本数据)。
通信接口170可以控制与另一电子设备102之间的短距离通信连接。当手机100与另一电子设备配对时,通信接口170可以停止等待从邻近电子设备接收信号的扫描操作或者停止广播信号的广播操作。例如,响应于手机100与另一电子设备102配对,通信接口170停止等待从邻近电子设备接收信号的扫描操作或者停止广播信号的广播操作。当手机100与另一电子设备配对时,通信接口170可以控制扫描或广播操作的周期。
根据本申请公开的各实施例,手机100可以使用通信接口170与另一电子设备通信。例如,通信接口170可以与另一电子设备104、服务器106等进行通信。通信接口170可以直接或者通过网络162与其它电子设备104、服务器106等进行通信。例如,通信接口170可以操作为将手机100连接至网络162。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编程模块的配置的框图。
参照图2,编程模块310可被包括(或被存储)在图1中示出的手机100(例如存储器130)中。编程模块31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或它们中的两个或更多个的组合。编程模块310可以实施为硬件(例如硬件201),并可以包括控制与电子设备(例如手机100)相关的资源的OS和/或在OS中执行的各种应用(例如应用370)。例如,OS可以是Android、iOS、Windows、Symbian、Tizen、Bada等。
参照图2,编程模块310可以包括内核320、中间件330、API 360和/或应用370。
内核320(例如,内核131)可以包括系统资源管理器321和/或设备驱动程序323。系统资源管理器321可以包括进程管理器(未示出)、存储器管理器(未示出)和文件系统管理器(未示出)。系统资源管理器321可以执行对系统资源的控制、分配、恢复等。设备驱动程序323可以包括例如显示器驱动程序(未示出)、相机驱动程序(未示出)、蓝牙驱动程序(未示出)、共享存储器驱动程序(未示出)、USB驱动程序(未示出)、键区驱动程序(未示出)、Wi-Fi驱动程序(未示出)和/或音频驱动程序(未示出)。此外,根据本申请公开的实施例,设备驱动程序323可以包括进程间通信(IPC)驱动程序(未示出)。
中间件330可以包括预先实施的多个模块,以提供由应用370共用的功能。此外,中间件330可以通过API 360向应用370提供功能,以使应用370能够高效地使用电子设备内的有限系统资源。例如,如图2中所示,中间件330(例如中间件132)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运行库335、应用管理器341、窗口管理器342、多媒体管理器343、资源管理器344、电源管理器345、数据库管理器346、包管理器347、连接管理器348、通知管理器349、位置管理器350、图形管理器351、安全管理器352和任何其它合适和/或类似的管理器。
运行库335可以包括例如由编译器使用的库模块,以在应用370的执行期间通过使用编程语言来添加新功能。根据本申请公开的实施例,运行库335可以执行与输入和输出、存储器的管理、算术功能等相关的功能。
应用管理器341可以管理例如至少一个应用370的生命周期。窗口管理器342可以管理在屏幕上使用的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资源。多媒体管理器343可以检测用于再现各种媒体文件的格式,并可以通过使用适合于相关格式的编解码器对媒体文件进行编码或解码。资源管理器344可以管理至少一个应用370的资源,如源代码、存储器、存储空间等。
电源管理器345可以与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BIOS)一起操作,可以管理电池或电源,并可以提供用于操作的电源信息等。数据库管理器346可以用以下方式来管理数据库:使得能够产生、搜索和/或改变将由至少一个应用370使用的数据库。包管理器347可以管理对以包文件的形式分发的应用的安装和/或更新。
连接管理器348可以管理诸如Wi-Fi和BT之类的无线连接。通知管理器349可以用不打扰用户的方式向用户显示或报告诸如到达消息、约会、接近警报等的事件。位置管理器350可以管理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图形管理器351可以管理要向用户提供的图形效果和/或与图形效果相关的UI。安全管理器352可以提供用于系统安全、用户认证等的各种安全功能。根据本申请公开的实施例,当电子设备(例如,手机100)具有电话功能时,中间件330还可以包括电话管理器(未示出),用于管理电子设备的语音电话呼叫功能和/或视频电话呼叫功能。
中间件330可以通过上述内部元件模块的各种功能组合来产生和使用新中间件模块。中间件330可以提供根据OS的类型而专门化的模块,以提供差异化功能。中间件330还可以动态删除现有元件中的一些元件,或可以添加新元件。因此,中间件330可以省略在本申请公开各个实施例中描述的元件中的一些元件,还可以包括其他元件,或可以将这些元件中的一些元件替换为执行相似功能并具有不同名称的元件。
API 360(例如API 133)是API编程功能的集合,并且可以根据OS而具有不同配置。在例如Android或iOS的情况下,可以向每个平台提供一个API集合。在例如Tizen的情况下,可以向每个平台提供两个或更多个API集合。
应用370(例如图1中的应用134)可以包括例如预加载的应用和/或第三方应用。应用370(例如应用134)可以包括例如主页应用371、备忘录应用372、短信(short messagingservice,SMS)/彩信(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MMS)应用373、即时通讯(instantmessaging,IM)应用374、浏览器应用375、相机应用376、闹钟应用377、联系人应用378、语音拨号应用379、电子邮件应用380、日历应用381、媒体播放器应用382、相册应用383、时钟应用384以及任意其它合适和/或类似的应用。
示例性的,用户可以使用语音拨号应用379向联系人拨打电话,也可以通过语音拨号应用379接收来自陌生号码或者已存储的联系人拨打来的电话。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当上述手机100接收到陌生号码拨打来的电话时,如图3所示,手机100还可以从网络中的服务器获取该陌生号码的标签,该标签用以表明该陌生号码所属的类型,例如,该标签具体可以是诈骗电话、保险理财电话、中介电话、快递电话或送餐电话等。上述服务器可以是为手机100提供电话号码黄页服务的提供商,手机100可以调用该服务器的接口在触摸屏上显示各类黄页。
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0还可以在生成与上述陌生号码的通话记录时,从服务器获取该陌生号码的标签,或者,当手机100检测到用户查看该通话记录的详情时,从服务器获取该陌生号码的标签,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当服务器识别出该陌生号码的标签(例如,诈骗电话301)后,可将标签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给手机100,由手机100在该陌生号码的来电显示界面、通话列表界面以及通话详情界面中显示该标签,帮助用户识别陌生来电的标签类型。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从网络侧的服务器获取的标签或者用户手动标记的标签可以存储在手机100的通话记录中。示例性地,如果手机100是安卓操作系统,则可以在calls.db这一数据库的CACHED_NUMBER_LABEL字段中存储与通话记录中的电话号码对应的标签。
在本申请另外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更加详细的存储标签,可以新增多个字段来记录与标签相关的信息:例如,可以新增与通话记录中电话号码相关的MARK_TYPE、MARK_CONTENT、MARK_COUNT、IS_CLOUD_MARK等字段,这些字段也可以存储在calls.db这一数据库中。
其中,MARK_TYPE字段表示标签的类型,例如标签类型可以是用户自定义还可以是默认的;MARK_CONTENT字段表示上述标签的具体信息,例如诈骗电话、中介电话、快递电话或送餐电话等,MARK_COUNT字段表示该电话号码被标记的次数,例如一个电话号码在通话记录中可以显示“该号码被108人标记为诈骗电话”等信息;IS_CLOUD_MARK字段表示对该电话号码的标签是否由网络侧的服务器标记的。
以安卓操作系统为例,安卓操作系统的API 360中一般设置有联系人提供接口(contact provider API),上述语音拨号应用379可以通过调用该接口读取每一条通话记录的基本信息,得到该通话记录中与本机通话的电话号码的标签。这些通话记录的基本信息可以以表格或其他形式存储在数据库(例如,calls.db)中,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如图4所示,通话列表界面401中的每一条通话记录都对应一个通话记录表402。该通话记录表402的不同字段中记录了这条通话记录的基本信息,例如,通话记录的ID(ID的取值可随通话记录的条数依次增长)、本次通话的电话号码、本次通话的呼入呼出类型(1为呼入,2为呼出)、本次通话的开始时间以及本次通话的通话时长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仍如图4所示,通话记录表402中还设置有存储上述标签具体类型的字段403(本申请实施例中可称为标签字段,例如上述CACHED_NUMBER_LABEL字段),用于存储从上述服务器获取到的陌生号码的标签,例如,01为诈骗电话、02为中介电话、03为快递电话等。这样,语音拨号应用379通过读取该标签字段403可以获取到服务器识别出的陌生号码的目标标签404,进而将该目标标签404显示在上述通话列表界面401的通话记录中。
在本申请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对于手机100已存储有联系人名称的电话号码,手机100也可以从服务器中获取该电话号码的标签,或者,手机100还可以将用户为该电话号码设置的标签上传至服务器中,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在本申请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0也可以存储用于识别电话号码所属标签的离线标签识别库,例如,该离线标签识别库可以是手机100从服务器中下载的。手机100还可以定期从服务器中获取更新后的电话号码以及标签之间的对应关系,用以更新该离线标签识别库。
那么,在接收到陌生号码拨打来的电话时,手机100还可以从上述离线标签识别库中识别陌生号码的标签,并将识别出的标签写入通话记录表402的标签字段403中,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在本申请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当手机100(例如上述手机100中的语音拨号应用379)检测到某条通话记录中标签字段403记录的标签为垃圾标签(例如诈骗电话)时,终端可在上述通话列表界面401中自动删除该条通话记录,自动帮助用户清理不需要的通话记录,从而提高通话记录的管理效率,进一步节省终端的存储空间。
其中,上述垃圾标签具体可以为房产中介电话、诈骗电话、推销电话、保险理财电话、快递电话或送餐电话。该垃圾标签可以是终端从服务器中获取的,也可以是在终端出厂时预先设置的,也可以是用户在使用终端的过程中手动设置的,还可以是终端在运行过程中根据用户的历史通话数据等自动生成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示例性的,对于不同类型的垃圾标签,终端可以设置不同的清理周期自动清理包括该垃圾标签的通话记录。例如,对于诈骗电话等干扰程度较高的垃圾标签,终端可在接收到这类电话后立即自动删除该通话记录;对于推销电话和保险理财电话等干扰程度低于诈骗电话的干扰程度的垃圾标签,终端可在接收到这类电话的当天自动删除其通话记录;对于快递、房产中介等干扰程度不是很高的垃圾标签,终端可在接收到这类电话的7天后自动删除其通话记录。
另外,如果服务器内没有记载某一电话号码的标签,则终端向服务器请求获取通话记录中该电话号码的标签时,服务器向终端返回的结果可以为空,此时,该电话号码的通话记录中的标签字段也为空,说明该电话号码是一个陌生号码。那么,终端可在接收到该陌生号码来电的预设时间段(例如15天)内检测用户是否与该陌生号码产生新的通话记录,如果没有新的通话记录,或者新的通话记录数量小于阈值,则说明用户与该陌生号码的通话需求较低,因此终端可在15天期满后自动删除该陌生号码的通话记录。
示例性的,每当终端生成新的通话记录时,终端可通过读取该通话记录中的标签字段识别该通话记录的标签是否为垃圾标签。如图5中的(a)所示,终端显示的通话列表中包括通话记录1-通话记录5,这些通话记录是根据生成通话记录的时间顺序来显示的。
其中,通话记录1为终端刚刚接收到的呼入事件,该通话记录1中包括的标签为推销电话501,该标签501可以显示在电话号码的下方。那么,当终端检测到通话记录1中包括的标签为推销电话501后,还可以进一步查看通话记录1中的通话时长。若该通话时长小于为推销电话这一标签设置的第一预设值(例如10s),则终端可以根据预先为标签501存储的第一清理设置,启动一个时长为1天的定时器1。
类似的,通话记录4为终端在当天8点46分接收到的呼入事件,该通话记录4中包括的标签为快递电话502,那么,当终端检测到通话记录4中包括的标签为快递电话502后,还可以进一步查看通话记录4中的通话时长。若该通话时长小于为快递电话这一标签设置的第二预设值(例如20s),则终端可以根据预先为标签502存储的第二清理设置,启动一个时长为7天的定时器2。
同样,通话记录5为终端在当天8点09分呼出的呼出事件,该通话记录5中包括的标签也为快递电话502,那么,当终端检测到通话记录5中包括的标签为快递电话502后,还可以进一步查看通话记录5中的通话时长。若该通话时长大于为快递电话这一标签设置的第三预设值(例如1分钟,第三预设值大于或等于上述第一预设值),则说明这次通话是用户有意主动呼出的,因此,终端无需删除该通话记录5。
那么,当上述定时器1在1天后超时时,终端可自动删除包括推销电话这一标签501的通话记录1,此时,如图5中的(b)所示,当用户打开通话列表的界面时,该通话列表中不再显示通话记录1,该通话界面中还可以保留其余的通话记录2-通话记录5。当然,通话记录2-通话记录5中所显示的通话时间等基本信息也可以做相应调整。仍如图5中的(b)所示,通话记录3中的通话时间从图5中的(a)中所示的17点19分变化为图5中的(b)中所示的1天前。
相应的,当上述定时器2在7天后超时时,如图5中的(c)所示,终端在可在图5中的(b)的基础上自动删除包括快递电话这一标签502的通话记录4。而通话记录5中包含的标签虽然与通话记录4相同,但由于通话记录5的通话时长大于上述第三预设值,且该通话事件是用户主动呼出的呼出事件,因此,终端在删除通话记录4时可保留通话记录5。此时,如图5中的(c)所示,当用户打开通话列表的界面时,该通话列表中不再显示通话记录1和通话记录4,该通话界面中还可以保留其余的通话记录2、通话记录3以及通话记录5。
当然,在上述定时器1或定时器2工作的过程中,终端还可以产生新的一条或多条通话记录,新产生的通话记录中如果包括垃圾标签,则终端还可以继续启动新的定时器定时删除这些通话记录,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在本申请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还可以周期性的检测通话列表中每一条通话记录的标签字段。例如,如图6所示,终端可每晚22:00读取当前所有通话记录中每一条通话记录的标签字段,当检测到通话记录1中的标签为推销电话501这一垃圾标签时,终端可以根据通话记录1中的通话时间确定此时是否删除该通话记录1。如果距离通话记录1中的通话时间已经超过预设的清理周期(例如1天),则终端可自动删除通话记录1,否则,终端可保留通话记录1直至第二天22:00再判断是否删除该通话记录1。
在本申请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终端也可以在每次检测到用户打开通话列表或者编辑该通话列表时,检测通话列表中每一条通话记录的标签字段,进而将包括垃圾标签的通话记录从上述通话列表中自动删除。
在本申请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还可以根据包括垃圾标签的通话记录的数量自动清理通话记录。例如,每当终端检测到包括送餐电话这一垃圾标签的通话记录时,可触发终端内预设的计数器加1。当该计数器累计到10时,即通话列表中包括送餐这一垃圾标签的通话记录达到10条时,可触发终端自动删除这10条通话记录。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还可以根据通话记录中的标签以及通话时长自动清理通话记录。例如,当终端检测到包括骚扰电话这一垃圾标签的通话记录2时,终端可进一步查看该通话记录2的通话时长,若通话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间(例如5分钟),则说明用户与该通话记录2中的呼叫方有通话需求,因此终端无需删除通话记录2。相应的,若通话记录2中的通话时长小于第二预设时间(例如10秒),则说明用户与该通话记录2中的呼叫方几乎没有通话需求,因此终端可自动删除通话记录2。其中,上述第一预设时间与第二预设时间可以相同或不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除了可以根据通话记录中包括的标签自动为用户清理通话记录之外,还可以根据通话记录中其它字段记录的内容自动为用户清理通话记录,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例如,终端还可以记录用户拒接包括上述垃圾标签的通话事件的数量,例如,当用户累计5次拒接推销电话这一标签的通话事件后,终端可自动删除这5次通话事件分别对应的通话记录,使得终端可以根据用户的具体通话行为(例如拒接次数,通话时长、呼叫次数等)智能的确定出用户不需要的通话记录,并自动帮用户删除这些不需要的通话记录,提高终端内通话记录的管理效率。
示例性的,当终端检测到通话记录中的通话号码为终端预设或用户设置的指定电话号码(例如“10086”)时,可触发终端自动删除该通话记录;又例如,当终端检测到通话记录中的联系人名称为终端预设或用户设置的指定联系人(例如“Mike”)时,可触发终端自动删除该通话记录;又例如,当终端检测到通话记录中的通话时长小于预设值(例如5秒)时,可触发终端自动删除该通话记录。
示例性地,如图7中的(a)所示,用户可以在语音拨号应用379的设置界面701中手动设置对哪些通话记录进行自动删除。
在图7中的(a)中,控件702用于设置对指定联系人的通话记录进行自动删除。例如,当终端检测到针对控件702的触摸操作后,响应于该触摸操作,终端可以在该设置界面701中显示存储在通讯录中的多个联系人以供用户选择。当检测到用户在上述多个联系人选中一个或多个联系人后,终端可保存这些联系人的标识,当后续检测到某一通话记录中包括用户选中的联系人的标识时,终端可自动删除该通话记录。
在图7中的(a)中,控件703用于设置对指定电话号码的通话记录进行自动删除。例如,当终端检测到针对控件703的触摸操作后,响应于该触摸操作,终端可以在该设置界面701中显示存储在通讯录中的多个电话号码以供用户选择。当检测到用户在上述多个电话号码选中一个或多个电话号码后,终端可保存这些电话号码,当后续检测到某一通话记录中包括用户选中的电话号码时,终端可自动删除该通话记录。
在图7中的(a)中,控件704用于设置对指定通话时长的通话记录进行自动删除。例如,当终端检测到针对控件704的触摸操作后,响应于该触摸操作,终端可以在该设置界面701中显示多个通话时长的候选区间,例如0-20s,1分钟-5分钟以及10分钟以上等多个候选区间。当检测到用户在上述多个通话时长的候选区间选中一个区间后,终端可保存该区间的具体取值,当后续检测到某一通话记录中的通话时长落入用户选中的区间时,终端可自动删除该通话记录。
在图7中的(a)中,控件700用于设置对包含有指定标签的通话记录进行自动删除。例如,当终端检测到针对控件700的触摸操作后,响应于该触摸操作,终端可显示如图7中的(b)所示的设置界面。具体的,在图7中的(b)所示的设置界面中,用户可以进一步设置对包括哪个或哪些标签的通话记录进行自动清理,例如,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控件710设置自动清理包括诈骗电话这一标签的通话记录,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控件720设置自动清理包括广告、推销电话这一标签的通话记录,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控件730设置自动清理包括快递、送餐电话这一标签的通话记录。
示例性的,当用户点击控件710开启对诈骗电话这一标签的通话记录的清理功能后,用户可在图7中的(b)所示的设置界面中进一步设置清理这类通话记录的清理时间710a和清理周期710b等清理策略。例如,用户将清理时间710a设置为“每天22:00”后,终端可以在每天22:00查询当前通话列表中携带有诈骗电话这一标签的通话记录,并自动删除该通话记录。又例如,用户将清理时间710b设置为“立即清理”后,每当终端生成新的通话记录时,如果该通话记录中包括的标签为诈骗电话,则终端可以立即自动删除该通话记录。
另外,仍如图7中的(a)所示,在语音拨号应用379的设置界面701中还可以提供“恢复已删除记录”的控件705。那么,当终端检测到针对控件705的触摸操作后,响应于该触摸操作,终端可显示如图8所示的界面,该界面中显示有最近7天内终端自动删除的通话记录,即终端可以将最近7天内自动删除的通话记录缓存在存储器中。那么,用户可以在这些已删除的通话记录中选中需要恢复的一条或多条进行恢复。后续,当终端检测到用户点击“恢复”按钮706时,终端可将用户选中的已删除的通话记录重新显示在通话列表中。如果终端在删除某一通话记录的7天内未检测到用户恢复该通话记录的操作,则终端可将该通话记录从其存储器中永久的删除。其中,本申请实施例对已删除通话记录在终端存储器中缓存的时间不做任何限制。
当然,如图9中的(a)所示,用户也可以在联系人的详情界面801修改已经为该联系人或电话号码设置的标签,或者,在联系人的详情界面801中添加用户自定义的标签。例如,用户向通话号码“13032920112”添加自定义的标签为“客户”802。那么,用户还可以在图7中的(b)所示的界面中选择“添加清理策略”这一选项740,进而,用户可在如图9中的(b)所示的界面中,为“客户”802这一自定义的标签设置对应的通话记录的清理策略,例如,清理策略为“若10天内没有新的通话记录则自动删除该通话记录”。
另外,终端一般对存储的通话记录有数量的限制,例如,允许终端最多保存200条通话记录。那么,当终端生成的通话记录大于200条时,可自动删除通话记录中包括上述垃圾标签的通话记录,使得保留下来的通话记录对用户具有更高的使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中均以终端自动清除包括垃圾标签的通话记录为例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终端除了可以为用户自动清理通话记录之外,还可以根据通话记录中的标签等基本信息自动隐藏通话列表中的通话记录。
例如,当终端生成的通话记录中标签字段内的标签为垃圾标签时,终端可以对该通话记录进行标记(例如向该通话记录中的某一字段添加预设标识),后续,当检测到用户打开通话列表时,终端可将已经标记的通话记录不做显示,此时显示的通话列表中不包括包含垃圾标签的通话记录,可避免包含垃圾标签的通话记录干扰用户对查找或管理通话列表中的正常通话记录,从而提高通话记录的管理效率。
又或者,终端还可以进一步根据上述通话记录中的通话时长或通话类型等该通话事件相关的信息确定是否隐藏该通话记录。例如,如果上述通话记录中的标签为垃圾标签,通话类型为呼入事件,且通话时长小于某一预设值(例如10秒),则说明这次通话很可能是干扰用户生活的无效通话,那么终端可在检测到用户打开通话列表时自动隐藏该通话记录;相应的,如果上述通话记录中的标签为垃圾标签,但通话类型为呼出事件,且通话时长大于某一预设值(例如3分钟),则说明这次通话是用户有意执行的,那么终端在显示通话列表时无需隐藏该通话记录。
当然,用户也可以通过特定控件或手势取消对一个或多个通话记录的隐藏功能,由于终端隐藏这些通话记录时实际并未删除通话记录中的各个字段,因此,响应于用户这一输入,终端可在通话列表中恢复显示之前被隐藏的通话记录。
上述实施例中均以终端自动清除或隐藏包括垃圾标签的通话记录为例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提供的通话记录的管理方法中,用户还可以手动管理通话列表中的通话记录。
示例性的,如图10所示,通话列表901中设置有编辑按钮902,当检测到用户点击该编辑按钮902手动管理通话记录时,终端可将包括垃圾标签的通话记录903置顶显示在通话列表901中,方便用户在通话列表901中快速定位并清理这些不重要的通话记录。
可选的,仍如图10所示,终端不仅可将包括垃圾标签的通话记录903置顶显示在通话列表901中,还可以自动选中这些通话记录903,这样用户只需点击清除按钮904便可一键清理所有包括垃圾标签的通话记录903,提高手动管理通话记录的操作效率。
又或者,如图11中的(a)所示,终端在显示上述通话列表901时可以自动隐藏包括垃圾标签的通话记录903,避免这些包括垃圾标签的通话记录903混杂在通话列表901干扰用户对正常通话记录的管理,进一步提高了终端与用户之间的交互能力。当检测到用户点击上述通话列表901上取消隐藏的按钮1001时,如图11中的(b)所示,终端可显示包含上述垃圾标签的通话记录903的全部通话记录。
当终端显示出包含上述垃圾标签的通话记录903的全部通话记录后,仍如图11中的(b)所示,按钮1001可从取消隐藏这一功能转换为隐藏包括垃圾标签的通话记录的功能。那么,如果此时终端检测到用户点击按钮1001,则终端可以隐藏包括上述垃圾标签的通话记录903,显示如图11中(a)所示的通话列表901。
当然,终端也可以在通话列表的界面中设置两个按钮(例如第一按钮和第二按钮),第一按钮用于隐藏通话列表中包括垃圾标签的通话记录,第二按钮用于显示通话列表中的所有通话记录。这样,当终端检测到用户点击第一按钮时,可在通话列表中隐藏包括垃圾标签的通话记录903;当终端检测到用户点击第二按钮时,可显示包含上述垃圾标签的通话记录903的全部通话记录。
在本申请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终端也可以通过特定手势来确定是否需要自动隐藏或者自动删除带有垃圾标签的通话记录。示例性地,终端检测到用户在通话列表界面中做出的一手势,响应于该手势,终端可以确定该手势是否与预定手势相同。当终端确定检测到的手势与预定手势相同时,终端可隐藏通话列表中包括垃圾标签的通话记录903。示例性地,该预定手势可以是在通话列表界面中的下拉手势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可选的,如图12所示,当检测到用户点击上述通话列表901上取消隐藏的按钮1001时,终端可将包括垃圾标签的通话记录903置顶显示在通话列表901中,方便用户在通话列表901中快速定位并清理这些不重要的通话记录。如果在预设时间(例如3秒)内没有检测到用户点击上述通话记录903,则说明用户此时不需要清除这些通话记录,因此终端可按照默认的顺序(例如时间顺序)显示包含该包括垃圾标签的通话记录903的完整通话记录。
在本申请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终端在显示通话列表时还可要求用户输入指纹或密码等身份验证信息。当用户输入的身份验证信息通过终端的验证后,终端可将包含有垃圾标签的通话记录自动删除或者自动隐藏。
例如,如图13中的(a)所示,主屏幕按键1211中集成了指纹采集器件,那么,当检测到用户打开通话列表时,终端可提示用户录入指纹。当终端采集到用户的指纹后根据预先存储的合法用户的指纹对该指纹进行验证,当用户输入的指纹为合法用户的指纹时验证通过。此时,如图13中的(b)所示,终端在显示上述通话列表901时可以自动隐藏包括垃圾标签的通话记录903,避免这些包括垃圾标签的通话记录903混杂在通话列表中干扰用户对正常通话记录的管理。
进一步地,如图13中的(c)所示,当终端在预设时间(例如1s)内均未检测到用户在主屏幕按键1211上输入的指纹(即用户手指抬起)时,终端可按照默认的顺序(例如时间顺序)显示包含该包括垃圾标签的通话记录的完整通话记录。
又或者,如图14所示,终端还可以将检测到的所有包括垃圾标签的通话记录903集合在“垃圾电话”这一目录1201下。当检测到用户点击“垃圾电话”这一目录1201时,终端在目录1201下显示所有包括垃圾标签的通话记录903,方便用户统一对这些垃圾电话的通话记录进行管理。
结合图3-图14所示的应用场景及上述实施例,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话记录的管理方法,该方法可以在如图1及图2所述的终端上实现,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
S1501、终端检测到第一通话事件,第一通话事件具体可以是呼入事件、呼出事件或者未接事件。
S1502、终端根据上述第一通话事件生成第一通话记录并保存,该第一通话记录中包括第一号码和第一号码的标签。
在步骤S1501-S1502中,以上述第一通话事件为呼入事件举例,如图3所示,第一号码(即13032920112)呼叫终端时,如果终端内并未存储第一号码,则终端可以从服务器获取该第一号码的标签,例如,该标签具体可以是诈骗电话、保险理财电话、中介电话、快递电话或送餐电话等。
进而,如图4所示,终端可以将上述第一号码、通话事件的类型、通话时长以及获取到的第一号码的标签等信息存储至通话记录表402中,生成第一通话事件的通话记录(即第一通话记录)。此时,仍如图4所示,如果终端检测到用户打开通话列表的界面,则终端可以将新生成的第一通话记录显示在通话列表的顶部,其中,第一通话记录中包括从服务器获取到的第一号码的标签:诈骗电话404。
那么,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基于第一号码的标签对上述第一通话记录进行智能化的管理。例如,当第一号码的标签为垃圾标签(例如诈骗电话)时,终端可自动删除第一通话记录,从而提高通话记录的管理效率,进一步节省终端的存储空间。
其中,上述垃圾标签具体可以包括中介电话、诈骗电话、推销电话、保险理财电话、快递电话或送餐电话。该垃圾标签可以是在终端从云端获取的,可以是终端出厂时由厂商默认设置的,也可以是用户在使用终端的过程中手动设置的,还可以是终端在运行过程中根据用户的历史通话数据等自动生成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在本申请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不同垃圾标签对用户生活的干扰程度,终端还可以进一步将上述垃圾标签划分为不同优先级的垃圾标签,当优先级越高时,说明包含该垃圾标签的通话事件对用户生活的干扰程度越大,相应的,当优先级越低时,说明包含该垃圾标签的通话事件对用户生活的干扰程度越小。
例如,终端可设置诈骗电话的优先级高于推销电话的优先级,推销电话的优先级高于保险理财电话的优先级,保险理财电话的优先级高于房产中介电话的优先级,房产中介电话的优先级高于快递电话和送餐电话的优先级。
S1503、当终端确定上述第一号码的标签为第一垃圾标签时,终端在经过第一时间后自动删除上述第一通话记录。
在步骤S1503中,如果终端检测到上述第一通话记录中包含的标签为优先级较高的第一垃圾标签,则终端可根据为第一垃圾标签设置的第一清理设置,在经过第一时间后自动从终端的存储器中删除上述第一通话记录所对应的所有字段,例如,删除图4所示的通话记录表402,此时,通话列表界面中不会再显示上述第一通话记录。
以第一垃圾标签为诈骗电话举例,用户预先为第一垃圾标签设置的第一清理设置为:24小时后自动删除。那么,当上述第一通话记录中的标签为诈骗电话时,终端可在生成该第一通话记录的24小时后自动删除第一通话记录的通话记录表。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当终端检测到通话记录1中第一号码的标签为推销电话时,终端可启动一个时长为24小时的第一定时器;当第一定时器超时时,终端可自动删除通话记录1的通话记录表。
S1504、当终端确定上述第一号码的标签为第二垃圾标签(第二垃圾标签的优先级低于第一垃圾标签)时,终端在经过第二时间(第二时间大于第一时间)后自动删除上述第一通话记录。
在步骤S1504中,如果终端检测到上述第一通话记录中包含的标签为优先级较低的第二垃圾标签,则终端可根据为第二垃圾标签设置的第二清理设置,在经过第二时间后自动删除上述第一通话记录的通话记录表。
例如,第二垃圾标签为快递电话,用户预先为第二垃圾标签设置的第一清理设置为:7天后自动删除。那么,当上述第一通话记录中的标签为快递电话时,终端可在生成该第一通话记录的7天后自动删除第一通话记录的通话记录表。
示例性的,仍如图5所示,当终端检测到通话记录4中第一号码的标签为快递电话时,终端可启动一个时长为7天的第二定时器;当第二定时器超时时,终端可自动删除通话记录4的通话记录表。
S1505a、当第一号码的标签为空时,终端在预设时间段内监测是否与上述第一号码产生新的通话记录。
S1505b、若没有产生新的通话记录,则终端自动删除上述第一通话记录。
与上述步骤S1503和S1504并列的,在步骤S1505a-S1505b中,当终端检测到上述第一通话记录中的标签字段也为空,即第一号码的标签为空时,说明该号码是一个陌生号码。
那么,终端可在接收到该陌生号码来电的预设时间段(例如15天)内监测用户是否与该陌生号码产生新的通话记录。如果没有新的通话记录,或者新的通话记录数量小于阈值,则说明用户与该陌生号码的通话需求较低,因此终端可在15天期满后自动删除上述第一通话记录的通话记录表。
另外,终端在上述步骤S1503、S1504以及S1505b中自动删除上述第一通话记录时,终端还可以基于第一通话事件的通话时长、第一通话事件的通话类型、与第一号码的通话次数等条件进一步地判断是否删除上述第一通话记录。
例如,当上述第一通话事件的通话时长小于预设值(例如10s)时,说明用户与该通话记录中的通话方几乎没有通话需求,因此,终端可自动删除包含垃圾标签的第一通话记录。
又例如,当上述第一通话事件的通话类型为呼入事件时,说明用户不是有意的向第一通话事件中的第一号码主动通话,因此,终端可自动删除包含垃圾标签的第一通话记录。
又例如,当上述第一通话事件中的第一号码为终端预设或用户设置的指定号码(例如“10086”)时,说明用户有意删除该号码的通话记录,因此,终端可自动删除包含垃圾标签的第一通话记录。
又例如,当终端与上述第一通话事件中第一号码的通话次数大于阈值(例如50次),或者,终端检测到用户拒接该第一号码的次数大于阈值(例如5次)时,终端也可自动删除包含垃圾标签的第一通话记录,节省终端的存储空间。
结合图3-图14所示的应用场景及上述实施例,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话记录的管理方法,该方法可以在如图1及图2所述的终端上实现,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
S1601、终端检测到第一通话事件后,生成第一通话记录并保存,第一通话记录中包括第一号码以及与第一号码对应的第一标签。
S1602、终端检测到第二通话事件后,生成第二通话记录并保存,第二通话记录中包括第二号码以及与第二号码对应的第二标签。
S1603、终端检测到第三通话事件后,生成第三通话记录并保存,第三通话记录中包括第三号码以及与第三号码对应的上述第一标签(即第三号码的标签与第一号码的标签相同)。
终端通过执行步骤S1601-S1603,可以在通话列表中生成三条通话记录,即第一通话记录、第二通话记录以及第三通话记录。例如,第一通话记录中的第一标签为诈骗电话,第二通话记录中的第二标签为快递电话,第三通话记录中的标签与第一通话记录中的第一标签相同,也为诈骗电话。
其中,终端生成上述第一通话记录、第二通话记录以及第三通话记录的方法与上述实施例步骤S1501-S1502中的方法相同,故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如图5中的(a)所示,通话记录1为终端刚刚接收到的呼入事件,该通话记录1中包括的标签为推销电话501;通话记录4为终端在当天8点46分接收到的呼入事件,该通话记录4中包括的标签为快递电话502;通话记录5为终端在当天8点09分呼出的呼出事件,该通话记录5中包括的标签也为快递电话502。另外,如图5中的(a)所示,通话列表中还包括与已存储联系人的通话记录2和通话记录3。
S1604、当第一通话事件的通话时长小于第一预设值时,终端根据为第一标签预设的第一清理设置,在经过第一时间后自动删除第一通话记录。
其中,第一通话事件可以为呼入事件、呼出事件或未接事件。
以图5中的通话记录4为上述第一通话记录举例,通话记录4中第一号码的标签为快递电话502(即第一标签)。如果用户预先为快递电话设置的第一清理设置为:当通话时长小于第一预设值(例如15s)时,在7天后自动删除包括快递电话这一标签的通话记录。那么,在步骤S1604中,终端生成通话记录4后可按照上述第一清理设置,在通话记录4的标签字段中查询上述第一标签是否为快递电话,并在通话记录4的用于指示通话时长的字段中查询第一通话事件的通话时长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值。
当第一标签为快递电话,且第一通话事件的通话时长小于第一预设值时,终端可启动一个时长为7天的定时器。当该定时器超时时,终端可自动删除上述通话记录4中的所有字段,此时如图5中的(c)所示的通话列表中不显示通话记录4。
S1605、当第二通话事件的通话时长小于第二预设值时,终端根据为第二标签预设的第二清理设置,在经过第二时间后自动删除第二通话记录。
其中,第二通话事件可以为呼入事件、呼出事件或未接事件。
以图5中的通话记录1为上述第二通话记录举例,通话记录1中第二号码的标签为推销电话501(即第二标签)。如果用户预先为推销电话设置的第二清理设置为:当通话时长小于第二预设值(例如10s)时,在1天后自动删除包括推销电话这一标签的通话记录。那么,在步骤S1605中,终端生成通话记录1后可按照上述第二清理设置,在通话记录1的标签字段中查询上述第二标签是否为推销电话,并在通话记录1的用于指示通话时长的字段中查询第二通话事件的通话时长是否小于第二预设值。
当第二标签为推销电话,且第二通话事件的通话时长小于第二预设值时,终端可启动一个时长为1天的定时器。当该定时器超时时,终端可自动删除上述通话记录1中的所有字段,此时如图5中的(b)所示的通话列表中不显示通话记录1。
S1606、当第三通话事件的通话时长大于第三预设值,且第三通话事件为呼出事件时,终端保留第三通话记录,第三预设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
在步骤S1606中,由于第三通话事件中第三号码的标签与第一通话事件中第一号码的标签均为第一标签(例如上述快递电话),因此,当第三通话记录不满足上述第一清理设置(例如,第三通话记录的通话时长大于上述第一预设值15s)时,终端可保留第三通话记录,无需自动删除该第三通话记录。
又或者,用户还可以可预先为上述第一标签设置用于保留通话记录的保留设置,例如,该保留设置为:当通话时长大于第三预设值(例如3分钟),且第三通话事件为呼出事件时,保留通话列表中包括快递电话这一标签的通话记录。
这是因为,当第三通话事件的通话时长大于上述第三预设值,且第三通话事件为呼出事件时,说明该通话事件很可能是用户有意执行的呼出事件,因此,为方便用户查询第三通话事件的第三通话记录,终端可保留该第三通话记录。
以图5中的通话记录5为上述第三通话记录举例,通话记录5中第三号码的标签也为快递电话502,虽然通话记录5与通话记录4中的标签均为快递电话502,但由于通话记录5中的通话时长大于第三预设值(例如3分钟),且通话记录5是用户主动呼出的呼出事件,因此,终端无需自动删除上述通话记录5,那么,如图5中的(c)所示,终端生成通话记录5的7天后,其通话列表中仍保留有通话记录5。
当然,终端除了可以根据通话记录中包括的标签自动为用户清理通话记录之外,还可以根据通话记录中的其它字段或者用户手动输入的编辑操作为用户管理通话列表中的通话记录,具体方法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图1-图14的相关描述,故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终端等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上述终端等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17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终端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用于实现以上各个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示例性的,该终端包括:检测单元1701、生成单元1702以及管理单元1703。
检测单元1701用于支持终端执行图15中的过程1501,以及图16中的过程1601-1603;生成单元1702用于支持终端执行图15中的过程1502,以及图16中的过程1601-1603;管理单元1703用于支持终端执行图15中的过程1503-1505(包括1505a和1505b),以及图16中的过程1604-1606。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可将上述检测单元1701、生成单元1702以及管理单元1703集成为处理模块。当然,终端中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通信模块以及输入输出模块等。
此时,如图18所示,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终端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处理模块1801用于对终端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通信模块1802用于支持终端与其他网络实体的通信。输入/输出模块1803用于接收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输出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终端的各种菜单。存储模块1804用于保存终端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示例性的,处理模块1801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G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
通信模块1802可以是收发器、收发电路、输入输出设备或通信接口等。例如,通信模块2002具体可以是蓝牙装置、Wi-Fi装置、外设接口等等。
存储模块1804可以是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M),还可以包括非易失存储器,例如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等。
输入/输出模块1803可以为触摸屏、键盘、麦克风以及显示器等输入输出设备。其中,显示器具体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器。另外,显示器上还可以集成触控板,用于采集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事件,并将采集到的触摸信息发送给其他器件(例如处理器等)。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的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程序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出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该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通话记录的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在具有触摸屏的终端中实现,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终端检测到第一通话事件,生成第一通话记录并保存,所述第一通话记录中包括第一号码以及与所述第一号码对应的第一标签;
所述终端检测到第二通话事件,生成第二通话记录并保存,所述第二通话记录中包括第二号码以及与所述第二号码对应的第二标签;
所述终端检测到第三通话事件,生成第三通话记录并保存,所述第三通话记录中包括第三号码以及与所述第三号码对应的所述第一标签;
当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一通话事件的通话时长小于第一预设值时,所述终端根据为所述第一标签预设的第一清理设置,在经过第一时间后自动删除所述第一通话记录;
当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二通话事件的通话时长小于第二预设值时,所述终端根据为所述第二标签预设的第二清理设置,在经过第二时间后自动删除所述第二通话记录;
当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三通话事件的通话时长大于第三预设值,且所述第三通话事件为呼出事件时,所述终端保留所述第三通话记录,所述第三预设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通话事件为呼入事件、呼出事件或未接事件;
所述第二通话事件为呼入事件、呼出事件或未接事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为:房产中介电话、诈骗电话、推销电话、保险理财电话、快递电话或送餐电话。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存储在安卓操作系统中calls.db的CACHED_NUMBER_LABEL字段或者MARK_CONTENT字段。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存储在安卓操作系统中calls.db的CACHED_NUMBER_LABEL字段或者MARK_CONTENT字段。
6.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第一通话事件、第二通话事件以及第三通话事件;
生成单元,用于:生成第一通话记录,所述第一通话记录中包括第一号码以及与所述第一号码对应的第一标签;生成第二通话记录,所述第二通话记录中包括第二号码以及与所述第二号码对应的第二标签;以及生成第三通话记录,所述第三通话记录中包括第三号码以及与所述第三号码对应的所述第一标签;
管理单元,用于:当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一通话事件的通话时长小于第一预设值时,根据为所述第一标签预设的第一清理设置,在经过第一时间后自动删除所述第一通话记录;当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二通话事件的通话时长小于第二预设值时,根据为所述第二标签预设的第二清理设置,在经过第二时间后自动删除所述第二通话记录;当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三通话事件的通话时长大于第三预设值,且所述第三通话事件为呼出事件时,保留所述第三通话记录,所述第三预设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通话事件为呼入事件、呼出事件或未接事件;
所述第二通话事件为呼入事件、呼出事件或未接事件。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为:房产中介电话、诈骗电话、推销电话、保险理财电话、快递电话或送餐电话。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存储在安卓操作系统中calls.db的CACHED_NUMBER_LABEL字段或者MARK_CONTENT字段。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存储在安卓操作系统中calls.db的CACHED_NUMBER_LABEL字段或者MARK_CONTENT字段。
1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触摸屏,其中,所述触摸屏包括触敏表面和显示器;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多个应用程序,以及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终端执行时,使得所述终端执行以下步骤:
所述终端检测到第一通话事件,生成第一通话记录并保存,所述第一通话记录中包括第一号码以及与所述第一号码对应的第一标签;
所述终端检测到第二通话事件,生成第二通话记录并保存,所述第二通话记录中包括第二号码以及与所述第二号码对应的第二标签;
所述终端检测到第三通话事件,生成第三通话记录并保存,所述第三通话记录中包括第三号码以及与所述第三号码对应的所述第一标签;
当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一通话事件的通话时长小于第一预设值时,所述终端根据为所述第一标签预设的第一清理设置,在经过第一时间后自动删除所述第一通话记录;
当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二通话事件的通话时长小于第二预设值时,所述终端根据为所述第二标签预设的第二清理设置,在经过第二时间后自动删除所述第二通话记录;
当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三通话事件的通话时长大于第三预设值,且所述第三通话事件为呼出事件时,所述终端保留所述第三通话记录,所述第三预设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话事件为呼入事件、呼出事件或未接事件;所述第二通话事件为呼入事件、呼出事件或未接事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为:房产中介电话、诈骗电话、推销电话、保险理财电话、快递电话或送餐电话。
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存储在安卓操作系统中calls.db的CACHED_NUMBER_LABEL字段或者MARK_CONTENT字段。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存储在安卓操作系统中calls.db的CACHED_NUMBER_LABEL字段或者MARK_CONTENT字段。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指令在终端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终端执行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话记录的管理方法。
CN201810129210.9A 2018-02-08 2018-02-08 一种通话记录的管理方法及终端 Active CN1101389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29210.9A CN110138954B (zh) 2018-02-08 2018-02-08 一种通话记录的管理方法及终端
PCT/CN2018/100177 WO2019153687A1 (zh) 2018-02-08 2018-08-13 一种通话记录的管理方法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29210.9A CN110138954B (zh) 2018-02-08 2018-02-08 一种通话记录的管理方法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38954A CN110138954A (zh) 2019-08-16
CN110138954B true CN110138954B (zh) 2021-03-23

Family

ID=67548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29210.9A Active CN110138954B (zh) 2018-02-08 2018-02-08 一种通话记录的管理方法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38954B (zh)
WO (1) WO201915368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65648B (zh) * 2021-01-15 2023-07-2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骚扰电话治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5911A (zh) * 2015-08-12 2015-11-11 北京搜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用户进行标记的标签生成方法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48344A (ja) * 2002-07-11 2004-02-12 Nec Corp 携帯電話機、着信履歴削除方法、および着信履歴表示方法
CN101729639B (zh) * 2009-10-28 2015-09-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通话记录方法和装置
CN102769696B (zh) * 2012-06-26 2014-11-05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骚扰电话显示系统及方法
CN104333636B (zh) * 2013-11-29 2017-10-10 广州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管理通信记录的方法和设备
CN104378512A (zh) * 2014-12-11 2015-02-25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通信信息显示方法
CN104598836A (zh) * 2015-01-09 2015-05-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在移动终端上对通信内容进行管理的方法和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936970A (zh) * 2017-03-09 2017-07-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通话信息备注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5911A (zh) * 2015-08-12 2015-11-11 北京搜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用户进行标记的标签生成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53687A1 (zh) 2019-08-15
CN110138954A (zh) 2019-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93993B2 (en) Personalized cloud of mobile tasks
CN112748972B (zh) 多任务界面管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373348B (zh) 一种应用切换方法及终端
US872367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alert messages relating to events that occur within a pre-defined area
AU2014258137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notifying of security information i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for the same
US9104768B2 (en) Person-based information aggregation
US8244282B2 (en) Performing recipient based routing of a phone call
US7991128B2 (en) Mirroring of conversation stubs
CN110637282B (zh) 一种触控方法及终端
JP2005259117A (ja) スマートダイヤル内容検索
WO2013070815A1 (en) Aggregate provider for social activity feeds and contact information
KR20170034229A (ko) 사용자 계정에 기반한 통신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US7844038B2 (en)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racking on-call activity
CN111656347A (zh) 一种项目的显示方法及终端
CN110138954B (zh) 一种通话记录的管理方法及终端
US10587537B2 (en) Customized response messages
US2016017334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to update contacts
CN116055636B (zh) 一种陌生来电的显示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6033064B (zh) 卡片显示的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249023B (zh) 文件发送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KR20100101250A (ko) 유무선 네트워크장치를 이용한 인맥정보 관리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15543494A (zh) 终端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KR100752136B1 (ko) 단문자 메시지 관리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수행하는 이동통신 단말기
KR20230021574A (ko) 개인 자원 관리를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CN114095614A (zh) 用于智能电话系统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