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37282B - 一种触控方法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控方法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37282B
CN110637282B CN201780090962.2A CN201780090962A CN110637282B CN 110637282 B CN110637282 B CN 110637282B CN 201780090962 A CN201780090962 A CN 201780090962A CN 110637282 B CN110637282 B CN 1106372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threshold
touch
terminal
gesture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9096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37282A (zh
Inventor
徐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6372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372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372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372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7Gesture based interaction, e.g. based on a set of recognized han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force sensing means to determine a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 G06F3/04186Touch location disambigu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using ic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2Selection of displayed objects or displayed text el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方法及终端,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可降低多种触摸手势之间的误操作几率。该方法包括:接收用户对第一触摸对象输入的第一触摸操作,第一触摸对象为支持压力识别手势和长按手势的控件元素;显示与压力识别手势对应的第一界面;接收用户对第一触摸对象输入的第二触摸操作;显示与长按手势对应的第二界面;其中,在第一触摸操作中,施加在第一触摸对象上的压力值在第一时间阈值内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在第二时间阈值内达到识别压力识别手势的压力阈值,第二时间阈值大于第一时间阈值;在第二触摸操作中,施加在第一触摸对象上的压力值在第一时间阈值内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在第二时间阈值内未达到压力阈值。

Description

一种触控方法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等终端可识别出用户输入的多种触摸手势(例如压力识别手势、长按手势、面积变化手势等),并且,针对每一种触摸手势终端均会触发对应的快捷功能。
例如,如图1所示,当手机检测到用户触摸点的位置在应用11的图标上,且触摸手机屏幕的时间达到预设时间阈值时,手机可确定用户对该图标输入了长按手势,进而触发终端显示用于卸载应用11的快捷功能键12。
又例如,如图2所示,当手机检测到用户触摸点的位置在应用11的图标上,且按压手机屏幕的压力值达到预设压力阈值时,手机可确定用户对该图标输入了压力识别手势,进而触发终端显示用于跳转至“写邮件”功能的快捷功能键13。
然而,当上述应用11的图标既支持用户输入的长按手势,又支持用户输入的压力识别手势时,如果用户在按压应用11的图标时操作比较慢,会出现用户按压的压力值在达到上述压力阈值之前,手指触摸屏幕的时长就已经达到了上述时间阈值的情况,此时手机会将用户输入的触摸手势误判为长按手势,从而降低了手机对触摸手势的响应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方法及终端,可降低多种触摸手势之间的误操作几率,提高手机对触摸手势的响应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方法,可应用于具有触摸屏的终端上,具体的,该方法包括:终端接收用户对第一触摸对象(第一触摸对象为支持压力识别手势和长按手势的控件元素)输入的第一触摸操作,在第一触摸操作中,施加在第一触摸对象上的压力值在第一时间阈值内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并且在第二时间阈值(第二时间阈值大于第一时间阈值,且大于终端识别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内达到识别压力识别手势的压力阈值;响应于上述第一触摸操作,终端显示与该压力识别手势对应的第一界面;
另外,终端还可接收用户对第一触摸对象输入的第二触摸操作,在第二触摸操作中,施加在第一触摸对象上的压力值在第一时间阈值内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但在第二时间阈值内未达到该压力阈值,或者,在第二触摸操作中,施加在第一触摸对象上的压力值在上述第一时间阈值内未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响应于该二触摸操作,终端显示与该长按手势对应的第二界面。
也就是说,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方法中,当用户操作的触摸对象不仅支持长按手势,还支持压力识别手势时,终端可以根据按压触摸屏的压力值,动态调整终端在识别长按手势时使用的时间阈值,使得终端在识别压力识别手势时不会受到长按手势的干扰,从而降低终端将压力识别手势误判为长按手势的几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在终端接收用户对第一触摸对象输入的第一触摸操作之后,且在终端显示与该压力识别手势对应的第一界面之前,还包括:终端获取施加在第一触摸对象上的压力值和触摸时长;在第一时间阈值(第一时间阈值为终端识别该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内,终端确定出该压力值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说明用户在第一时间阈值内有执行压力识别手势的意图;那么,终端可将时间限制较为宽松的第二时间阈值作为识别该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避免用户来没来得及正确按压第一触摸对象就被终端识别为长按手势。
示例性的,上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施加的压力值落入预设的第一压力范围内,第一压力范围的上限值小于识别该压力识别手势的压力阈值,第一压力范围的下限值大于0;和/或,该压力值的增长速度大于预设的速度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终端将第二时间阈值作为识别该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包括:终端内预先存储有第二时间阈值与该压力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终端根据该对应关系,将与该压力值对应的第二时间阈值作为识别该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或者,终端内预先存储有第二时间阈值与该压力值之间的函数关系,终端将该压力值代入该函数关系中得到第二时间阈值,并将第二时间阈值作为识别该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在终端将第二时间阈值作为识别该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之后,还包括:在第二时间阈值内,若确定出该压力值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终端可将时间限制更加宽松的第三时间阈值(第三时间阈值大于第二时间阈值)作为识别该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其中,第二预设条件包括:该压力值落入预设的第二压力范围内,第二压力范围的上限值小于识别该压力识别手势的压力阈值,第二压力范围的下限值大于第一压力范围的上限值;和/或,该压力值的增长速度大于预设的速度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当上述第二时间阈值为识别该长按手势的最大时间阈值时,如果在第二时间阈值内确定出该压力值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终端仍可将第二时间阈值作为识别该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当然,当上述第二时间阈值为识别该长按手势的最大时间阈值时,终端也可对检测到的压力值与第二预设条件之间的关系不作判断,此时,无论检测到的压力值取值为多少,终端均可将第二时间阈值作为识别该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
第二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方法,应用于具有触摸屏的终端上,该方法包括:终端接收用户对第二触摸对象输入的第一触摸操作,第二触摸对象为支持面积变化手势和长按手势的控件元素;响应于第一触摸操作,终端显示与该面积变化手势对应的第一界面;终端接收用户对第二触摸对象输入的第二触摸操作;响应于该二触摸操作,终端显示与该长按手势对应的第二界面;
其中,在第一触摸操作中,施加在第二触摸对象上的触摸面积在第一时间阈值内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并且在第二时间阈值内达到识别该面积变化手势的面积阈值,第二时间阈值大于第一时间阈值;在第二触摸操作中,施加在第二触摸对象上的触摸面积在第一时间阈值内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但在第二时间阈值内未达到该面积阈值,或者,在上述第二触摸操作中,施加在第二触摸对象上的触摸面积在第一时间阈值内未满足上述第一预设条件。
也就是说,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方法中,当用户操作的触摸对象不仅支持长按手势,还支持面积变化手势时,终端可以根按压触摸屏的触摸面积,动态调整终端在识别长按手势时使用的时间阈值,使得终端在识别面积变化手势时不会受到长按手势的干扰,从而降低终端将面积变化手势误判为长按手势的几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在终端接收用户对第二触摸对象输入的第一触摸操作之后,且在终端显示与该面积变化手势对应的第一界面之后,还包括:终端获取施加在第二触摸对象上的触摸面积和触摸时长;在第一时间阈值(第一时间阈值为终端识别该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内,终端确定出该触摸面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说明用户在第一时间阈值内有执行面积变化手势的意图;那么,终端可将时间限制较为宽松的第二时间阈值作为识别该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
示例性的,上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该触摸面积落入预设的第一面积范围内,第一面积范围的上限值小于识别该面积变化手势的面积阈值,第一面积范围的下限值大于0;和/或,该触摸面积的增长速度大于预设的速度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终端将第二时间阈值作为识别该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包括:终端内预先存储有第二时间阈值与该触摸面积之间的对应关系,终端根据该对应关系,将与该触摸面积对应的第二时间阈值作为识别该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或者,终端内预先存储有第二时间阈值与该触摸面积之间的函数关系,终端将该触摸面积代入该函数关系中得到第二时间阈值,并将第二时间阈值作为识别该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在终端将第二时间阈值作为识别该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之后,还包括:在第二时间阈值内,若确定出该触摸面积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终端将第三时间阈值作为识别该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第三时间阈值大于第二时间阈值;其中,第二预设条件包括:该触摸面积落入预设的第二面积范围内,第二面积范围的上限值小于识别该面积变化手势的面积阈值,第二面积范围的下限值大于第一面积范围的上限值;和/或,该触摸面积的增长速度大于预设的速度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当上述第二时间阈值为识别该长按手势的最大时间阈值时,如果终端在第二时间阈值内确定出该触摸面积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终端仍将第二时间阈值作为识别该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当然,当上述第二时间阈值为识别该长按手势的最大时间阈值时,终端也可对检测到的触摸面积与第二预设条件之间的关系不作判断,此时,无论检测到的触摸面积取值为多少,终端均可将第二时间阈值作为识别该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
第三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方法,应用于具有触摸屏的终端上,该方法包括:终端接收用户对第三触摸对象输入的第一触摸操作,第三触摸对象为支持压力识别手势、面积变化手势以及长按手势的控件元素;响应于第一触摸操作,终端显示与该压力识别手势对应的第一界面;终端接收用户对第三触摸对象输入的第二触摸操作;响应于该二触摸操作,终端显示与该面积变化手势对应的第二界面;
其中,在第一触摸操作中,施加在第三触摸对象上的压力值在第一时间阈值内首先满足预设条件,并且在第二时间阈值内达到识别该压力识别手势的压力阈值,第二时间阈值大于第一时间阈值;在第二触摸操作中,施加在第三触摸对象上的触摸面积在第一时间阈值内首先满足预设条件,并且在第二时间阈值内达到识别该面积变化识别手势的面积阈值。
也就是说,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方法中,当用户操作的触摸对象不仅支持长按手势,还支持压力识别手势和面积变化手势时,终端可以根据向第三触摸对象施加的压力值和触摸面积,识别出用户执行压力识别手势或面积变化手势的意图,从而动态调整终端在识别长按手势时使用的时间阈值,使得终端在识别压力识别手势(或面积变化手势)时不会受到长按手势的干扰,从而降低终端将压力识别手势(或面积变化手势)误判为长按手势的几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该方法还包括:终端获取施加在第三触摸对象上的压力值、触摸面积以及触摸时长;在第一时间阈值内,终端确定出该压力值或该触摸面积首先满足预设条件,第一时间阈值为终端识别该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终端将第二时间阈值作为识别该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该方法还包括:终端接收用户对第三触摸对象输入的第三触摸操作;响应于该三触摸操作,终端显示与该长按手势对应的第三界面;其中,在第三触摸操作中,施加在第三触摸对象上的压力值或触摸面积在第一时间阈值内均不满足该预设条件。
第四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方法,应用于具有触摸屏的终端上,包括:终端接收用户对第四触摸对象输入的第一触摸操作,第四触摸对象为支持面积变化手势和压力识别手势的控件元素;响应于第一触摸操作,终端显示与该面积变化手势对应的第一界面;终端接收用户对第四触摸对象输入的第二触摸操作;响应于该二触摸操作,终端显示与该压力识别手势对应的第二界面;
其中,在第一触摸操作中,施加在第四触摸对象上的触摸面积在第一压力阈值内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并且在第二压力阈值内达到识别该面积变化手势的面积阈值,第二压力阈值大于第一压力阈值;在第二触摸操作中,施加在第四触摸对象上的触摸面积在第一压力阈值内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但在第二压力阈值内未达到该面积阈值,或者,在上述第二触摸操作中,施加在第四触摸对象上的触摸面积在第一压力阈值内未满足上述第一预设条件。
也就是说,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方法中,当用户操作的触摸对象不仅支持压力识别手势,还支持面积变化手势时,终端可以根按压触摸屏的触摸面积,动态调整终端在识别压力识别手势时使用的压力阈值,使得终端在识别面积变化手势时不会受到压力识别手势的干扰,从而降低终端将面积变化手势误判为压力识别手势的几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在终端接收用户对第四触摸对象输入的第一触摸操作之后,且在终端显示与该面积变化手势对应的第一界面之前,还包括:终端获取施加在第四触摸对象上的压力值和触摸面积;在第一压力阈值内,终端确定出该触摸面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第一压力阈值为终端识别该压力识别手势的压力阈值;终端将第二压力阈值作为识别该压力识别手势的压力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第一预设条件包括:该触摸面积落入预设的第一面积范围内,第一面积范围的上限值小于识别该面积变化手势的面积阈值,第一面积范围的下限值大于0;和/或,该触摸面积的增长速度大于预设的速度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终端将第二压力阈值作为识别该压力识别手势的压力阈值,包括:终端内预先存储有第二压力阈值与该触摸面积之间的对应关系,终端根据该对应关系,将与该触摸面积对应的第二压力阈值作为识别该压力识别手势的时间阈值;或者,终端内预先存储有第二压力阈值与该触摸面积之间的函数关系,终端将该触摸面积代入该函数关系中得到第二压力阈值,并将第二压力阈值作为识别该压力识别手势的时间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在终端将第二压力阈值作为识别该压力识别手势的压力阈值之后,还包括:在第二压力阈值内,若确定出该触摸面积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终端将第三压力阈值作为识别该压力识别手势的压力阈值,第三压力阈值大于第二压力阈值;其中,第二预设条件包括:该触摸面积落入预设的第二面积范围内,第二面积范围的上限值小于识别该面积变化手势的面积阈值,第一面积范围的下限值大于第一面积范围的上限值;和/或,该触摸面积的增长速度大于预设的速度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当上述第二压力阈值为识别该压力识别手势的最大压力阈值时,如果在第二压力阈值内确定出该触摸面积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终端仍将第二压力阈值作为识别该压力识别手势的压力阈值。当然,当上述第二压力阈值为识别该压力识别手势的最大压力阈值时,终端也可对检测到的触摸面积与第二预设条件之间的关系不作判断,此时,无论检测到的触摸面积取值为多少,终端均可将第二压力阈值作为识别该压力识别手势的压力阈值。
第五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获取单元,用于:接收用户对第一触摸对象输入的第一触摸操作,第一触摸对象为支持压力识别手势和长按手势的控件元素;接收用户对第一触摸对象输入的第二触摸操作;处理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触摸操作,确定在所述第一触摸操作中,施加在所述第一触摸对象上的压力值在第一时间阈值内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并且在第二时间阈值内达到识别所述压力识别手势的压力阈值,指示显示单元显示与所述压力识别手势对应的第一界面;响应于所述第二触摸操作,确定在所述第二触摸操作中,施加在所述第一触摸对象上的压力值在所述第一时间阈值内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但在所述第二时间阈值内未达到所述压力阈值,指示所述显示单元显示与所述长按手势对应的第二界面;所述第二时间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时间阈值,所述第二时间阈值大于所述终端识别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显示单元,用于:显示与该压力识别手势对应的第一界面;显示与该长按手势对应的第二界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该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施加在第一触摸对象上的压力值和触摸时长;该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在第一时间阈值内该压力值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第一时间阈值为终端识别该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将第二时间阈值作为识别该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终端内预先存储有第二时间阈值与该压力值之间的对应关系,该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该对应关系,将与该压力值对应的第二时间阈值作为识别该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或者,终端内预先存储有第二时间阈值与该压力值之间的函数关系,该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将该压力值代入该函数关系中得到第二时间阈值,并将第二时间阈值作为识别该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该处理单元,还用于:在第二时间阈值内,确定该压力值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将第三时间阈值作为识别该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第三时间阈值大于第二时间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第二时间阈值为识别该长按手势的最大时间阈值,该处理单元,还用于:仍将第二时间阈值作为识别该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
第六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获取单元,用于:接收用户对第二触摸对象输入的第一触摸操作,第二触摸对象为支持面积变化手势和长按手势的控件元素;接收用户对第二触摸对象输入的第二触摸操作;处理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触摸操作,确定在所述第一触摸操作中,施加在所述第二触摸对象上的触摸面积在第一时间阈值内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并且在第二时间阈值内达到识别所述面积变化手势的面积阈值,指示显示单元显示与所述面积变化手势对应的第一界面;响应于所述二触摸操作,确定在所述第二触摸操作中,施加在所述第二触摸对象上的触摸面积在所述第一时间阈值内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但在所述第二时间阈值内未达到所述面积阈值,指示所述显示单元显示与所述长按手势对应的第二界面;其中,所述第二时间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时间阈值,所述第二时间阈值大于所述终端识别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显示单元,用于:显示与该面积变化手势对应的第一界面;显示与该长按手势对应的第二界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该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施加在第二触摸对象上的触摸面积和触摸时长;该处理单元,用于:确定在第一时间阈值内该触摸面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第一时间阈值为终端识别该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将第二时间阈值作为识别该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终端内预先存储有第二时间阈值与该触摸面积之间的对应关系,该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该对应关系,将与该触摸面积对应的第二时间阈值作为识别该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或者,终端内预先存储有第二时间阈值与该触摸面积之间的函数关系,该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将该触摸面积代入该函数关系中得到第二时间阈值,并将第二时间阈值作为识别该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该处理单元,还用于:在第二时间阈值内,确定该触摸面积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将第三时间阈值作为识别该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第三时间阈值大于第二时间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第二时间阈值为识别该长按手势的最大时间阈值,该处理单元,还用于:仍将第二时间阈值作为识别该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
第七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获取单元,用于:接收用户对第三触摸对象输入的第一触摸操作,第三触摸对象为支持压力识别手势、面积变化手势以及长按手势的控件元素;接收用户对第三触摸对象输入的第二触摸操作;处理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触摸操作,确定在所述第一触摸操作中,施加在所述第三触摸对象上的压力值在第一时间阈值内首先满足预设条件,并且在第二时间阈值内达到识别所述压力识别手势的压力阈值,指示显示单元显示与所述压力识别手势对应的第一界面;响应于所述二触摸操作,确定在所述第二触摸操作中,施加在所述第三触摸对象上的触摸面积在所述第一时间阈值内首先满足预设条件,并且在所述第二时间阈值内达到识别所述面积变化识别手势的面积阈值,指示所述显示单元显示与所述面积变化手势对应的第二界面;其中,所述第二时间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时间阈值,所述第二时间阈值大于所述终端识别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显示单元,用于:显示与该压力识别手势对应的第一界面;显示与该面积变化手势对应的第二界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该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施加在第三触摸对象上的压力值、触摸面积以及触摸时长;该处理单元,用于:确定在第一时间阈值内该压力值或该触摸面积首先满足预设条件,第一时间阈值为终端识别该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将第二时间阈值作为识别该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该获取单元,还用于:接收用户对第三触摸对象输入的第三触摸操作;该显示单元,还用于:响应于该三触摸操作,显示与该长按手势对应的第三界面;其中,在第三触摸操作中,施加在第三触摸对象上的压力值或触摸面积在第一时间阈值内均不满足该预设条件。
第八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获取单元,用于:接收用户对第四触摸对象输入的第一触摸操作,第四触摸对象为支持面积变化手势和压力识别手势的控件元素;接收用户对第四触摸对象输入的第二触摸操作;处理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触摸操作,确定在所述第一触摸操作中,施加在第四触摸对象上的触摸面积在第一压力阈值内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并且在第二压力阈值内达到识别该面积变化手势的面积阈值,第二压力阈值大于第一压力阈值,指示显示单元显示与所述压力识别手势对应的第一界面;响应于所述二触摸操作,确定在所述第二触摸操作中,施加在第二触摸对象上的触摸面积在第一压力阈值内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但在第二压力阈值内未达到该面积阈值,指示显示单元显示与所述面积变化手势对应的第二界面;其中,所述第二时间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时间阈值,所述第二时间阈值大于所述终端识别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显示单元,用于:显示与该面积变化手势对应的第一界面;显示与该压力识别手势对应的第二界面。
第九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总线和通信接口;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该处理器与该存储器通过该总线连接,当终端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终端执行上述任一项触控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该处理器与存储器连接,当芯片运行时,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芯片执行上述任一项触控方法。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该指令在上述任一项终端上运行时,使得终端执行上述任一项触控方法。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上述任一项终端上运行时,使得终端执行上述任一项触控方法。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上述终端各部件的名字对设备本身不构成限定,在实际实现中,这些部件可以以其他名称出现。只要各个部件的功能和本申请的实施例类似,即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
另外,第二方面至第十二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中不同设计方法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长按手势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压力识别手势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内编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力识别手势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面积变化手势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长按手势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一;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二;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三;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四;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五;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六;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七;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八;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四;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九;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十;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十一;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十二;
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2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方法可以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车载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任意具有交友功能的终端上,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可以为手机100。下面以手机100为例对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应该理解的是,图示手机100仅是上述终端的一个范例,并且手机100可以具有比图3中所示出的更多的或者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更多的部件,或者可以具有不同的部件配置。
参照图3,手机100可与除手机100外的其它电子设备102和104、以及服务器106通信。手机100可包括总线110、处理器120、存储器130、用户输入模块150、显示模块160、通信接口170和其它相似和/或合适组件。
总线110可以是将上述元件相互连接并在上述元件之间传递通信(例如控制消息)的电路。
处理器120可以通过总线110从上述其它元件(例如存储器130、用户输入模块150、显示模块160、通信接口170、通信配置控制模块170等)接收命令,可以解释接收到的命令,并可以根据所解释的命令来执行计算或数据处理。
存储器130可以存储从处理器120或其它元件(例如用户输入模块150、显示模块160、通信接口170等)接收的命令或数据或者由处理器120或其它元件产生的命令或数据。
存储器130可以包括编程模块,诸如内核131、中间件132、应用编程接口(API)133、应用134等。上述编程模块中的每个均可以用软件、固件、硬件或者其中两个或更多个的组合来实现,其详细描述可参见附图4的相关描述。
内核131可以控制或管理用于执行由其它编程模块(例如中间件132、API 133和应用134)实现的操作或功能的系统资源(例如总线110、处理器120、存储器130等等)。另外,内核131可以提供能够通过使用中间件132、API 133或应用134来访问并控制或者管理手机100的各个元件的接口。
中间件132可以用于在API 133或应用134与内核131之间以API 133或应用134与内核131通信并与其交换数据的方式运行。例如,中间件132可以被配置为用于在API 133或应用134与内核131之间进行通信的中介。另外,例如,关于从一个或多个应用134和/或中间件132接收的工作请求,可以通过使用向一个或多个应用134中的至少一个应用指派优先级(其中可以按所述优先级来使用手机100的系统资源(例如总线110、处理器120、存储器130等))的方法来执行工作请求的负载均衡。
API 133是应用134能够通过其控制由内核131或中间件132提供的功能的接口,并可以包括例如用于文件控制、窗口控制、图像处理、字符控制等的至少一个接口或功能。
应用134可以包括例如主页应用、拨号器应用、短消息服务(SMS)/多媒体消息服务(MMS)应用、即时消息(IM)应用、浏览器应用、相机应用、闹钟应用、联系人应用、语音拨号应用、电子邮件(e-mail)应用、日历应用、媒体播放器应用、相册应用、时钟应用以及任意其它合适和/或类似的应用。
用户输入模块150可以接收经由输入-输出手段(例如,传感器、键盘、触摸屏等)从用户输入的命令或数据,并可以通过总线110向处理器120或存储器130传送接收到的命令或数据。显示模块160可以向用户显示视频、图像、数据等。
显示模块160可以显示从上述元件接收到的各种信息(例如多媒体数据、文本数据)。
通信接口170可以控制与另一电子设备102之间的短距离通信连接。当手机100与另一电子设备配对时,通信接口170可以停止等待从邻近电子设备接收信号的扫描操作或者停止广播信号的广播操作。例如,响应于手机100与另一电子设备102配对,通信接口170停止等待从邻近电子设备接收信号的扫描操作或者停止广播信号的广播操作。当手机100与另一电子设备配对时,通信接口170可以控制扫描或广播操作的周期。
根据本申请公开的各实施例,手机100可以使用通信接口170与另一电子设备通信。例如,通信接口170可以与另一电子设备104、服务器106等进行通信。通信接口170可以直接或者通过网络162与其它电子设备104、服务器106等进行通信。例如,通信接口170可以操作为将手机100连接至网络162。
进一步地,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公开实施例的存储器130中编程模块的配置的框图。
参照图4,编程模块310可被包括(或被存储)在图3中示出的手机100(例如存储器130)中。编程模块31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或它们中的两个或更多个的组合。编程模块310可以实施为硬件(例如硬件201),并可以包括控制与电子设备(例如上述手机100)相关的资源的OS和/或在OS中执行的各种应用(例如应用370)。例如,OS可以是Android、iOS、Windows、Symbian、Tizen、Bada等。
参照图4,编程模块310可以包括内核320、中间件330、API 360和/或应用370。
内核320(例如,内核131)可以包括系统资源管理器321和/或设备驱动程序323。系统资源管理器321可以包括进程管理器(未示出)、存储器管理器(未示出)和文件系统管理器(未示出)。系统资源管理器321可以执行对系统资源的控制、分配、恢复等。设备驱动程序323可以包括例如显示器驱动程序(未示出)、相机驱动程序(未示出)、蓝牙驱动程序(未示出)、共享存储器驱动程序(未示出)、USB驱动程序(未示出)、键区驱动程序(未示出)、Wi-Fi驱动程序(未示出)和/或音频驱动程序(未示出)。此外,根据本申请公开的实施例,设备驱动程序323可以包括进程间通信(IPC)驱动程序(未示出)。
中间件330可以包括预先实施的多个模块,以提供由应用370共用的功能。此外,中间件330可以通过API 360向应用370提供功能,以使应用370能够高效地使用电子设备内的有限系统资源。例如,如图4中所示,中间件330(例如中间件132)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运行库335、应用管理器341、窗口管理器342、多媒体管理器343、资源管理器344、电源管理器345、数据库管理器346、包管理器347、连接管理器348、通知管理器349、位置管理器350、图形管理器351、安全管理器352和任何其它合适和/或类似的管理器。
运行库335可以包括例如由编译器使用的库模块,以在应用370的执行期间通过使用编程语言来添加新功能。根据本申请公开的实施例,运行库335可以执行与输入和输出、存储器的管理、算术功能等相关的功能。
应用管理器341可以管理例如至少一个应用370的生命周期。窗口管理器342可以管理在屏幕上使用的图形用户界面(GUI)资源。多媒体管理器343可以检测用于再现各种媒体文件的格式,并可以通过使用适合于相关格式的编解码器对媒体文件进行编码或解码。资源管理器344可以管理至少一个应用370的资源,如源代码、存储器、存储空间等。
电源管理器345可以与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一起操作,可以管理电池或电源,并可以提供用于操作的电源信息等。数据库管理器346可以用以下方式来管理数据库:使得能够产生、搜索和/或改变将由至少一个应用370使用的数据库。包管理器347可以管理对以包文件的形式分发的应用的安装和/或更新。
连接管理器348可以管理诸如Wi-Fi和BT之类的无线连接。通知管理器349可以用不打扰用户的方式向用户显示或报告诸如到达消息、约会、接近警报等的事件。位置管理器350可以管理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图形管理器351可以管理要向用户提供的图形效果和/或与图形效果相关的UI。安全管理器352可以提供用于系统安全、用户认证等的各种安全功能。根据本申请公开的实施例,当电子设备(例如,手机100)具有电话功能时,中间件330还可以包括电话管理器(未示出),用于管理电子设备的语音电话呼叫功能和/或视频电话呼叫功能。
中间件330可以通过上述内部元件模块的各种功能组合来产生和使用新中间件模块。中间件330可以提供根据OS的类型而专门化的模块,以提供差异化功能。中间件330还可以动态删除现有元件中的一些元件,或可以添加新元件。因此,中间件330可以省略在本申请公开各个实施例中描述的元件中的一些元件,还可以包括其他元件,或可以将这些元件中的一些元件替换为执行相似功能并具有不同名称的元件。
API 360(例如API 133)是API编程功能的集合,并且可以根据OS而具有不同配置。在例如Android或iOS的情况下,可以向每个平台提供一个API集合。在例如Tizen的情况下,可以向每个平台提供两个或更多个API集合。
应用370(例如图3中的应用134)可以包括例如预加载的应用和/或第三方应用。应用370(例如应用134)可以包括例如主页应用371、拨号应用372、SMS/MMS应用373、IM应用374、浏览器应用375、相机应用376、闹钟应用377、联系人应用378、语音拨号应用379、电子邮件应用380、日历应用381、媒体播放器应用382、相册应用383、时钟应用384以及任意其它合适和/或类似的应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在显示模块160中显示的一个或多个控件元素可作为触摸对象接收用户输入的触摸手势。例如,应用370的图标可可作为触摸对象支持并响应用户在上述用户输入模块150(例如触摸屏)上输入的多种触摸手势,例如,压力识别手势、长按手势、面积变化手势等。
其中,上述控件元素作可以是指通过直接操作而实现控制的元素。一般,控件元素具备两个基础特征:可接触和可改变状态。在人机交互过程中,用户需要通过对数据的处理来实现对控件元素的操作,因此,上述显示模块160上要呈现控件元素,且该控件元素和数据一一对应,例如,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控件元素,一一对应一个或多个数据。例如,该控件元素可以是图片、文字、视频、链接、文件夹及应用软件等信息,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定于此。
示例性的,图5所示出的触摸手势为压力识别手势。具体的,当用户对触摸屏上的某一触摸对象进行触摸操作时,手机可获取用户手指按压触摸屏的压力值。当获取到的压力值达到预设压力阈值时,手机可识别出该触摸手势为压力识别手势。此时,响应该压力识别手势,手机可显示上述触摸对象的第一快捷功能。例如,图5中用户的触摸对象为支付类应用的图标501,那么,手机响应用户对其输入的压力识别手势后,可显示“转账”功能的快捷功能键502。
示例性的,图6所示出的触摸手势为面积变化手势。具体的,当用户对触摸屏上的某一触摸对象进行触摸操作时,手机可获取用户手指与触摸屏的触摸面积。当获取到的触摸面积达到预设面积阈值时,手机可识别出该触摸手势为面积变化手势。此时,响应该面积变化手势,手机可显示上述触摸对象的第二快捷功能。例如,图6中用户的触摸对象为支付类应用的图标501,那么,手机响应用户对其输入的面积变化手势后,可显示“收钱”功能的快捷功能键503。
示例性的,图7所示出的触摸手势为长按手势。具体的,当用户对触摸屏上的某一触摸对象进行触摸操作时,手机可获取用户手指触摸该触摸屏的时长。当获取到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间阈值时,手机可识别出该触摸手势为长按手势。此时,响应该长按手势,手机可显示上述触摸对象的第三快捷功能。例如,图7中用户的触摸对象仍为支付类应用的图标501,那么,手机响应用户对其输入的长按手势后,可显示“卸载”功能的快捷功能键504。
当然,当触摸对象为应用中的某个窗口、某条消息或者某个文件(例如,文档、图片、视频、音频等)时,手机也可支持用户对其输入的上述压力识别手势、长按手势以及面积变化手势等触摸手势中的一种或多种,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那么,当用户在触摸屏上操作的触摸对象(例如上述支付类应用的图标501)支持多种触摸手势时,这些触摸手势之间可能会存在干扰现象。
例如,用户触摸上述支付类应用的图标501时本意为执行压力识别手势,以唤出上述“收钱”功能的快捷功能键503。但如果用户按压触摸屏的速度较慢,会出现在手指与触摸屏接触的时长到达上述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后,手指按压触摸屏的压力值还未达到上述压力识别手势的压力阈值的情况,此时,手机会误判用户对图标501输入的是长按手势,从而显示“卸载”功能的快捷功能键504。
这是因为,手机识别上述不同触摸手势时使用的阈值(例如上述时间阈值)是固定且单一的。那么,无论用户如何触摸触摸屏,只要手机检测到手指触摸触摸屏的时长达到该时间阈值后,便会将用户的触摸手势识别为长按手势,从而导致用户执行压力识别手势或面积变化手势时,由于无法瞬间达到上述压力阈值或面积阈值而被误判为长按手势的问题。
对此,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方法中,当用户操作的触摸对象不仅支持长按手势,还支持压力识别手势(和/或面积变化手势)时,终端可以根据用户手指按压触摸屏的压力值(和/或用户手指与触摸屏的触摸面积),动态调整终端在识别长按手势时使用的时间阈值,使得终端在识别压力识别手势(和/或面积变化手势)时不会受到长按手势的干扰。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手指触摸上述触摸对象时可引起触摸屏的压力值、触摸面积以及触摸时间等发生变化之外,触控笔、操作手柄等操作物在接触触摸屏上显示的触摸对象时,也可引起触摸屏的压力值、触摸面积以及触摸时间等发生变化,本申请实施例中仅以手指触摸触摸屏这一触控方式举例说明。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方法包括:
S801、当检测到用户手指触摸第一触摸对象时,终端开始检测用户手指按压触摸屏的压力值以及用户手指触摸触摸屏的时长。
其中,第一触摸对象为支持压力识别手势和长按手势的控件元素。例如,第一触摸对象可以是应用图标、应用中包含的文件、应用中的窗口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具体的,终端在安装每个应用时,应用可在终端内注册该应用中各个触摸对象所支持的触摸手势。例如,结合图4所示的终端架构,以安装微信应用为例,微信应用可在终端的内核320或中间件330中注册支持长按手势的触摸对象包括:微信应用的图标、聊天窗口中接收到的文件或消息以及朋友圈中的文件或消息,并且,注册支持压力识别手势的触摸对象还包括:微信应用的图标和朋友圈中的图片。
这样,如图9中的(a)所示,当检测到用户手指触摸到微信应用的图标901时,终端可根据安装微信应用时预先注册的触摸手势,确定当前的触摸对象(即微信应用的图标901)是否为上述第一触摸对象。若该图标901既支持压力识别手势又支持长按手势,则可确定图标901为第一触摸对象。而这两个触摸手势之间容易发生误触,因此,可触发终端开始实时获取用户手指按压触摸屏的压力值P(P≥0)以及用户手指触摸触摸屏的时长T(T≥0),以便终端根据压力值P和时长T的变化情况识别用户的触摸意图。
示例性的,终端的触摸屏上可集成压力传感器,这样,当检测到用户手指触摸的图标901为上述第一触摸对象时,可触发压力传感器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的向终端的处理器上报实时检测到的压力值P。
并且,终端内还可以设置一个计时器(或定时器),当检测到用户手指触摸的图标901为上述第一触摸对象时,可触发该计时器开始计时,那么,通过读取该计时器的取值便可获取用户手指触摸触摸屏的时长T。
S802a、在第一时间阈值内,如果检测到用户手指按压触摸屏的压力值P1在第一压力范围内,则终端将第二时间阈值作为识别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
其中,上述第一时间阈值可以为终端识别长按手势时的默认值,该第一时间阈值一般在终端出厂时作为默认参数存储在终端的存储器中。例如,如图9所示,该第一时间阈值可设置为500ms,也就是说,在默认情况下(例如图标901仅支持长按手势时),当检测到用户手指触摸触摸屏的时长达到500ms时,可识别出用户此时执行的触摸手势为长按手势。
当然,上述第一时间阈值也可以是比500ms更小的值,即在预设的长按手势判断时长到达之前,判断检测到的压力值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如果满足则调整长按的时间阈值。
又或者,终端还可以预先存储多个识别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例如,500ms、700ms以及1000ms,以及与各个阈值对应的条件,例如压力值范围,手指接触面积范围等等。此时,上述第一时间阈值可以是上一次识别用户输入的长按手势时使用的时间阈值。那么,在步骤S802a中,终端可以根据本次检测到的用户手指按压触摸屏的压力值P1,在500ms、700ms以及1000ms中确定一个(即第二时间阈值)作为本次识别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
另外,如图9所示,上述第一压力范围的上限值小于终端识别上述压力识别手势时的压力阈值,第一压力范围的下限值大于0。一般,可以将第一压力范围的下限值设置为普通触摸操作产生的压力值或大于普通触摸操作产生的压力值,这样,当检测到用户手指按压触摸屏的压力值P落入上述第一压力范围内时,说明用户触摸图标901后按压触摸屏的压力值增大,用户可能在有意按压触摸屏执行压力识别手势。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经验或实际应用场景设置上述第一压力范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或者,也可以由终端根据用户在触摸屏上的操作习惯对上述第一压力范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进行自学习得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那么,如图9中的(b)所示,在第一时间阈值500ms内,如果在T1(0ms<T1<500ms)时刻检测到用户手指按压触摸屏的压力值P1落入上述第一压力范围,则说明用户的触摸意图为执行压力识别手势。此时,如果在500ms内用户手指按压触摸屏的压力值P还未达到上述压力阈值,则会出现终端将用户输入的触摸手势误判为长按手势的问题。因此,终端可将上述默认的第一时间阈值延长为时间限制较为宽松的第二时间阈值(第二时间阈值大于第一时间阈值),给用户更多时间以完成压力识别手势而不被误识别为长按手势,例如,图9中终端将第一时间阈值500ms延长为第二时间阈值700ms。
这样,在计时器达到700ms以内,如果用户手指按压触摸屏的压力值P可以达到上述压力阈值,便可以触发终端显示图标901与压力识别手势对应的快捷功能,降低终端将压力识别手势误判为长按手势的几率。
可选的,终端内可预先设置上述第一压力范围与第二时间阈值的对应关系。例如,当第一压力范围为半开半闭区间(1.5N,2N]时,可设置对应的第二时间阈值为700ms;当第一压力范围为半开半闭区间(2N,2.5N]时,可设置对应的第二时间阈值为800ms,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那么,当终端检测到用户手指按压触摸屏的压力值P落入上述第一压力范围时,可根据上述对应关系确定具体的第二时间阈值,从而将上述第一时间阈值调整为第二时间阈值。
又或者,终端内可以预先设置用户手指按压触摸屏的压力值P与第二时间阈值之间的函数关系:y1(第二时间阈值)=F(P)。这样,当终端检测到用户手指按压触摸屏的压力值P落入上述第一压力范围时,可将该压力值P代入上述函数关系中计算得到具体的第二时间阈值,从而将上述第一时间阈值调整为第二时间阈值。
当然,上述函数关系可以是其他线性函数关系、非线性函数关系或加权函数关系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经验或实际应用场景对此进行设置。
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终端还可以预先设置多个压力范围,例如图10中的第一压力范围和第二压力范围,其中,第二压力范围的下限值大于或等于第一压力范围的上限值,与第二压力范围对应的第二时间阈值为800ms。
那么,仍如图10所示,如果在T1(0ms<T1<500ms)时刻检测到用户手指按压触摸屏的压力值P1落入上述第二压力范围,则相比于图9所示的压力变化情况,可说明短时间内用户手指按压触摸屏的压力值增长的更为迅速,即此时用户执行压力识别手势的意图更加明显。因此,终端可将上述默认的第一时间阈值延长为时间限制更为宽松的800ms(第二时间阈值),进一步降低终端将压力识别手势误判为长按手势的几率。
另外,下述步骤S802b为步骤S802a的一种可选的替代方法,即触发终端将识别长按手势的第一时间阈值调整为第二时间阈值的条件可以有多种,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S802b、在第一时间阈值内,如果检测到用户手指按压触摸屏的压力值的增长速度大于预设速度,则终端将第二时间阈值作为识别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
与上述步骤S802a不同的是,如图11所示,在第一时间阈值500ms内,如果在一定时间
Figure GWB0000003211010000171
内检测到用户手指按压触摸屏的压力值P的改变量
Figure GWB0000003211010000172
大于预设压力,即用户手指按压触摸屏的压力值P的增长速度大于该预设速度,也可说明用户此时的触摸意图为执行压力识别手势。
因此,为了降低终端将压力识别手势误判为长按手势的几率,终端可将上述默认的第一时间阈值延长为时间限制较为宽松的第二时间阈值(第二时间阈值大于第一时间阈值),例如,图11中终端将第一时间阈值500ms延长为第二时间阈值700ms。
类似的,终端内可预先设置上述预设速度与第二时间阈值的对应关系。那么,当终端检测到压力值P的增长速度
Figure GWB0000003211010000173
大于该预设速度时,可根据上述对应关系确定具体的第二时间阈值,从而将上述第一时间阈值调整为第二时间阈值。
又或者,终端内可以预先设置压力值P的增长速度与第二时间阈值之间的函数关系:
Figure GWB0000003211010000177
这样,当终端检测到压力值P的增长速度
Figure GWB0000003211010000175
大于预设速度时,可将此时检测到的增长速度
Figure GWB0000003211010000176
代入上述函数关系中计算得到具体的第二时间阈值,从而将上述第一时间阈值调整为第二时间阈值。
S803(可选的)、在第二时间阈值内,如果检测到用户手指按压触摸屏的压力值P2仍具有向上述压力阈值增长的趋势,则终端将第三时间阈值作为识别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
进一步地,当终端已经将识别长按手势的第一时间阈值调整为第二时间阈值之后,在到达延长后的上述第二时间阈值之前,如果检测到用户手指按压触摸屏的压力值P还未达到上述压力阈值,则终端仍会持续检测用户手指按压触摸屏的压力值P和用户手指触摸触摸屏的时长T。
此时,如图12中的(c)所示,在第二时间阈值700ms内如果检测到用户手指按压触摸屏的压力值P2落入更接近压力阈值的第三压力范围(第三压力范围的下限值大于上述第一压力范围的上限值),说明用户仍在加大力度持续按压触摸屏,即用户的触摸意图仍为执行压力识别手势。
因此,为了降低终端将压力识别手势误判为长按手势的几率,终端可进一步将此时用于识别长按手势的第二时间阈值延长为第三时间阈值(第三时间阈值大于第二时间阈值),例如,图12中终端将第二时间阈值700ms延长为第三时间阈值900ms。
当然,后续如果在上述第三时间阈值内仍未检测到用户手指按压触摸屏的压力值达到上述压力阈值,却具有向上述压力阈值增长的趋势,则终端可继续延长识别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例如,将识别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从900ms延长为1000ms等。另外,终端还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确定识别上述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应当说明的是,终端可以预先为识别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设置一个时间上限,例如,时间上限为1000ms。这是因为,如果用户在1000ms内按压触摸屏的压力值还没有达到压力阈值,则说明用户此时的触摸意图很可能不是进行压力识别手势。因此,当终端将识别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延长至1000ms后便不会继续再延长,避免无限制延长上述时间阈值对终端识别其他触摸手势所造成的干扰。
S804、在上述第二时间阈值(或第三时间阈值)内,如果检测到用户手指按压触摸屏的压力值达到上述压力阈值,则终端显示第一触摸对象与压力识别手势对应的快捷功能。
具体的,如图9-图11中的(c)或者图12中的(d)所示,在延长之后的上述第二时间阈值(或第三时间阈值)内,如果检测到用户手指按压触摸屏的压力值P达到上述压力阈值,则终端可以确定此时用户向图标901输入的触摸手势为压力识别手势,那么,可触发终端显示与压力识别手势对应的微信应用的快捷功能,例如图9-图11中的(c)或者图12中的(d)所示的快捷功能键902。
当然,如果终端识别出用户向图标901输入的触摸手势为其他触摸手势,例如,长按手势或者单击手势等时,终端可对应显示微信应用与识别出的触摸手势对应的快捷功能,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S805(可选的)、终端将识别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恢复为上述第一时间阈值。
具体的,在步骤S805中,当终端识别出本次用户向第一触摸对象输入的触摸手势为压力识别手势后,如果此时识别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从初始默认值被延长,例如,图9中识别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从第一时间阈值500被延长为第二时间阈值700ms,则终端可将其恢复为终端默认的第一时间阈值500ms。
这样,后续用户再次向某个触摸对象(例如应用的某个文件等)输入触摸手势时,如果该触摸对象为支持长按手势和压力识别手势的第一触摸对象,则终端仍可重复上述步骤S801-S805识别并响应该触摸手势,降低终端将压力识别手势误判为长按手势的几率。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用户手指在触摸上述第一触摸对象时,如果终端能够在上述第一时间阈值(例如500ms)内识别出用户执行压力识别手势的按压意图,则当触摸时长达到识别长按手势的第一时间阈值500ms时,终端可以在不改变该第一时间阈值500ms的情况下,暂时不向第一触摸对象所属的应用上报用户执行的手势为长按手势。此时,终端可继续判断在第二时间阈值(例如700ms)内检测到的压力值是否达到上述压力阈值。
如果达到上述压力阈值,则说明用户执行的触摸手势为压力识别手势,那么,终端可进一步向第一触摸对象所属的应用上报该压力识别手势,以便呈现与压力识别手势对应的快捷功能。
相应的,如果没有达到上述压力阈值,则说明用户在500ms内的按压可能为误操作,用户实际的触摸意图为执行长按手势,那么,终端可进一步向第一触摸对象所属的应用上报该长按手势,以便呈现与长按手势对应的快捷功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方法包括:
S1301、当检测到用户手指触摸第二触摸对象时,终端开始检测用户手指接触触摸屏的触摸面积以及用户手指触摸触摸屏的时长。
其中,上述第二触摸对象为支持面积变化手势和长按手势的控件元素。与第一触摸对象类似的,第二触摸对象也可以是应用图标、应用中包含的文件、应用中的窗口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如图14所示,以相册应用中的图像1401作为上述第二触摸对象举例,如图14中的(a)所示,当检测到用户手指触摸到图像1401时,终端可根据安装相册应用时预先注册的触摸手势确定当前的触摸对象(即图像1401)是否为上述第二触摸对象。
若图像1401为既支持面积变化手势又支持长按手势的第二触摸对象,那么,为了避免终端识别这两个触摸手势时发生误判,可触发终端开始实时获取用户手指接触触摸屏的触摸面积S(S≥0)以及用户手指触摸触摸屏的时长T(T≥0),以便终端根据触摸面积S和时长T的变化情况识别用户的触摸意图。
S1302a、在第一时间阈值内,如果检测到用户手指接触触摸屏的触摸面积S1在第一面积范围内,则终端将第二时间阈值作为识别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
与上述步骤S801-S805相同的,上述第一时间阈值可以为终端识别长按手势时的默认值,也可以为上一次识别用户输入的长按手势时使用的时间阈值。
另外,与上述步骤S801-S805中设置的第一压力范围类似的,如图14所示,上述第一面积范围的上限值小于终端识别上述面积变化手势时的面积阈值,第一面积范围的下限值大于0。一般,可以将第一面积范围的下限值设置为:用户执行普通触摸操作时与触摸屏的接触面积或大于用户执行普通触摸操作时与触摸屏的接触面积,这样,当检测到用户手指接触触摸屏的触摸面积S落入上述第一面积范围内时,说明用户手指在触摸触摸屏时与触摸屏的触摸面积增大,用户可能在有意在执行面积变化手势。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经验或实际应用场景设置上述第一面积范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或者,也可以由终端根据用户在触摸屏上的操作习惯对上述第一面积范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进行自学习得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那么,如图14中的(b)所示,在第一时间阈值500ms内,如果在T1(0ms<T1<500ms)时刻检测到用户手指接触触摸屏的触摸面积S1落入上述第一面积范围,则说明用户的触摸意图为执行面积变化手势。此时,如果在500ms内触摸面积S还未达到上述面积阈值,则会出现终端将用户输入的触摸手势误判为长按手势的问题。因此,终端可将上述默认的第一时间阈值延长为时间限制较为宽松的第二时间阈值(第二时间阈值大于第一时间阈值),例如,图14中终端将第一时间阈值500ms延长为第二时间阈值700ms。
这样,在700ms以内如果用户手指与触摸屏的触摸面积S达到上述面积阈值,便可以触发终端显示图像1401与面积变化手势对应的快捷功能,降低终端将面积变化手势误判为长按手势的几率。
可选的,终端内可预先设置上述第一面积范围与第二时间阈值的对应关系。例如,当第一面积范围为50-65个像素点时,可设置对应的第二时间阈值为700ms;当第一面积范围为65-80个像素点时,可设置对应的第二时间阈值为800ms,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那么,当终端检测到用户手指与触摸屏的触摸面积S落入上述第一面积范围时,可根据上述对应关系确定具体的第二时间阈值,从而将上述第一时间阈值调整为第二时间阈值。
又或者,终端内可以预先设置用户手指与触摸屏的触摸面积S与第二时间阈值之间的函数关系:y3(第二时间阈值)=F(P)。这样,当终端检测到用户手指与触摸屏的触摸面积S落入上述第一面积范围时,可将该触摸面积S代入上述函数关系中计算得到具体的第二时间阈值,从而将上述第一时间阈值调整为第二时间阈值。
当然,上述函数关系可以是线性函数关系、非线性函数关系或加权函数关系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经验或实际应用场景对此进行设置。
进一步地,如图15所示,终端还可以预先设置多个面积范围,例如图15中的第一面积范围和第二面积范围,其中,第二面积范围的下限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面积范围的上限值,与第二面积范围对应的第二时间阈值为800ms。
那么,仍如图15所示,如果在T1(0ms<T1<500ms)时刻检测到用户手指与触摸屏的触摸面积S1落入上述第二面积范围,则说明相比于图14所示的触摸场景,用户手指在短时间内接触触摸屏的触摸面积增长的更为迅速,即此时用户执行面积变化手势的意图更加明显。因此,终端可将上述默认的第一时间阈值延长为时间限制更为宽松的800ms(第二时间阈值),进一步降低终端将面积变化手势误判为长按手势的几率。
另外,下述步骤S1302b为步骤S1302a的一种可选的替代方法,即触发终端将识别长按手势的第一时间阈值调整为第二时间阈值的条件可以有多种,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S1302b、在第一时间阈值内,如果检测到用户手指与触摸屏的触摸面积的增长速度大于预设速度,则终端将第二时间阈值作为识别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
与上述步骤S802a不同的是,如图16所示,在第一时间阈值500ms内,如果在一定时间
Figure GWB0000003211010000201
内检测到用户手指在触摸屏上的触摸面积S的改变量
Figure GWB0000003211010000202
大于预设面积,即用户手指与触摸屏的触摸面积S的增长速度大于该预设速度,也可说明用户此时的触摸意图为执行面积变化手势。
因此,为了降低终端将面积变化手势误判为长按手势的几率,终端可将上述默认的第一时间阈值延长为时间限制较为宽松的第二时间阈值(第二时间阈值大于第一时间阈值),例如,图16中终端将第一时间阈值500ms延长为第二时间阈值700ms。
S1303(可选的)、在第二时间阈值内,如果检测到用户手指在触摸屏上的触摸面积S2仍具有向上述面积阈值增长的趋势,则终端将第三时间阈值作为识别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
进一步地,当终端已经将识别长按手势的第一时间阈值调整为第二时间阈值之后,在到达上述第二时间阈值之前,如果检测到用户手指在触摸屏上的触摸面积S还未达到预设的面积阈值,则终端仍会持续检测用户手指在触摸屏上的触摸面积S和用户手指触摸触摸屏的时长T。
此时,如图17中的(c)所示,在第二时间阈值700ms内如果检测到用户手指在触摸屏上的触摸面积S2落入更接近面积阈值的第三面积范围(第三面积范围的下限值大于上述第一面积范围的上限值),说明用户仍在持续加大接触触摸屏时的触摸面积,即用户的触摸意图仍为执行面积变化手势。
因此,为了降低终端将面积变化手势误判为长按手势的几率,终端可进一步将此时用于识别长按手势的第二时间阈值延长为第三时间阈值(第三时间阈值大于第二时间阈值),例如,图17中终端将第二时间阈值700ms延长为第三时间阈值900ms。
当然,终端可以预先为识别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设置一个时间上限,例如,该时间上限为1000ms。这是因为,如果用户在1000ms内按压触摸屏的面积值还没有达到面积阈值,则说明用户此时的触摸意图很可能不是进行面积变化手势。因此,当终端将识别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延长至1000ms后便不会继续再延长,避免无限制延长上述时间阈值对终端识别其他触摸手势所造成的干扰。
S1304、在上述第二时间阈值(或第三时间阈值)内,如果检测到用户手指在触摸屏上的触摸面积达到上述面积阈值,则终端显示第二触摸对象与面积变化手势对应的快捷功能。
具体的,如图14-图16中的(c)或者图17中的(d)所示,在延长之后的上述第二时间阈值(或第三时间阈值)内,如果检测到用户手指在触摸屏上的触摸面积S达到上述面积阈值,则终端可以确定此时用户向图像1401输入的触摸手势为面积变化手势。那么,可触发终端显示图像1401与面积变化手势对应的快捷功能,例如图14-图16中的(c)或者图17中的(d)所示的“分享图片”功能的快捷功能键1402。
S1305、终端将识别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恢复为上述第一时间阈值。
与步骤S805类似的,在步骤S1305中,当终端识别出本次用户向第一触摸对象输入的触摸手势为面积变化手势后,如果此时识别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被延长,例如,图14中终端将识别长按手势的第一时间阈值500ms延长为第二时间阈值700ms,则终端可将其恢复为终端默认的第一时间阈值500ms。
这样,后续用户再次向某个触摸对象(例如应用的某个文件等)输入触摸手势时,如果该触摸对象为支持长按手势和面积变化手势的第二触摸对象时,终端仍可重复上述步骤S1301-S1305识别并响应该触摸手势,降低终端将面积变化手势误判为长按手势的几率。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当用户手指在触摸上述第二触摸对象时,如果终端能够在上述第一时间阈值(例如500ms)内识别出用户执行面积变化手势的触摸意图,则当触摸时长达到识别长按手势的第一时间阈值500ms时,终端可以在不改变该第一时间阈值500ms的情况下,暂时不向第一触摸对象所属的应用上报用户执行的手势为长按手势。此时,终端可继续判断在第二时间阈值(例如700ms)内检测到的触摸面积是否达到上述面积阈值。
如果达到上述面积阈值,则说明用户执行的触摸手势为面积变化手势,那么,终端可进一步向第二触摸对象所属的应用上报该面积变化手势,以便呈现与面积变化手势对应的快捷功能。
相应的,如果没有达到上述面积阈值,则说明用户在500ms内增大的触摸面积可能为误操作,用户实际的触摸意图为执行长按手势,那么,终端可进一步向第二触摸对象所属的应用上报该长按手势,以便呈现与长按手势对应的快捷功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方法包括:
S1801、当检测到用户手指触摸第三触摸对象时,终端开始检测用户手指按压触摸屏的压力值、用户手指接触触摸屏的触摸面积以及用户手指触摸触摸屏的时长。
与上述步骤S801和S1301不同的是,上述第三触摸对象为支持面积变化手势、压力识别手势以及长按手势这三种触摸手势的控件元素。同样,第三触摸对象也可以是应用图标、应用中包含的文件、应用中的窗口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S1802、在第一时间阈值内,如果确定用户有执行压力识别手势或者面积变化手势的意图,则终端将第二时间阈值作为识别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
同样,在步骤S1802中,上述第一时间阈值可以为终端识别长按手势时的默认值,也可以为上一次识别用户输入的长按手势时使用的时间阈值。例如,第一时间阈值为500ms,那么,在用户手指触摸到第三触摸对象的500ms以内,如果终端识别出用户的触摸意图为压力识别手势(或面积变化手势),则为了避免长按手势对终端识别压力识别手势(或面积变化手势)产生的干扰,终端可将上述默认的第一时间阈值延长为时间限制较为宽松的第二时间阈值(第二时间阈值大于第一时间阈值)。
具体的,参见步骤S802的相关描述,当终端首先检测到用户手指按压触摸屏的压力值P在上述第一压力范围,或者,首先检测到用户手指按压触摸屏的压力值P的增长速度大于上述预设速度时,可确定用户有执行压力识别手势的意图。此时,可参见步骤S802a或S802b的相关描述,终端按照预设的触摸压力与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之间对应关系或者函数关系,将识别长按手势的第一时间阈值调整为第二时间阈值。
相应的,参见步骤S1302的相关描述,当终端首先检测到用户手指接触触摸屏的触摸面积S在上述第一面积范围内,或者,首先检测到用户手指与触摸屏的触摸面积的增长速度大于上述预设速度时,可确定用户有执行面积变化手势的意图。此时,可参见步骤S1302a或S1302b的相关描述,终端按照预设的触摸面积与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之间对应关系或者函数关系,将识别长按手势的第一时间阈值调整为第二时间阈值。
那么,如果终端同时检测到用户有执行压力识别手势和面积变化手势的意图,例如,在T1时刻终端检测到用户手指按压触摸屏的压力值P1落入上述第一压力范围内,并且,在T1时刻终端检测到用户手指接触触摸屏的触摸面积S1落入上述第一面积范围内。其中,假设与第一压力范围对应的第二时间阈值为700ms,而与第一面积范围对应的第二时间阈值为800ms。那么,终端可选择时间限制相对更加宽松的800ms作为识别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这样可以给终端留出更加充足的时间识别用户输入的触摸手势为压力识别手势还是面积变化手势。
S1803(可选的)、在第二时间阈值内,如果检测到用户仍有执行压力识别手势或者面积变化手势的意图,则终端将第三时间阈值作为识别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
结合上述步骤S803和步骤S1303的相关描述,当终端已经将识别长按手势的第一时间阈值调整为第二时间阈值之后,在到达上述第二时间阈值之前,如果用户手指按压触摸屏的压力值P还未达到预设的压力阈值,或者用户手指接触触摸屏的触摸面积S还未达到预设的面积阈值,则终端此时还无法识别出用户执行的触摸手势具体是什么,终端仍会持续检测用户手指按压触摸屏的压力值P以及用户手指在触摸屏上的触摸面积S。
那么,如果检测到用户手指在触摸屏上的触摸面积S2仍具有向上述面积阈值增长的趋势,说明用户仍在持续加大触摸面积接触触摸屏,则终端可进一步将此时用于识别长按手势的第二时间阈值延长为第三时间阈值(第三时间阈值大于第二时间阈值),以降低终端将面积变化手势误判为长按手势的几率。
同样的,如果检测到用户手指按压触摸屏的压力值P2仍具有向上述压力阈值增长的趋势,说明用户仍在持续加大按压触摸屏的压力,则终端可进一步将此时用于识别长按手势的第二时间阈值延长为第三时间阈值(第三时间阈值大于第二时间阈值),以降低终端将压力识别手势误判为长按手势的几率。
S1804a、在上述第二时间阈值(或第三时间阈值)内,如果用户手指在触摸屏上的触摸面积首先达到上述面积阈值,则终端显示第三触摸对象与面积变化手势对应的快捷功能。
在上述第二时间阈值(或第三时间阈值)内,如果用户手指在触摸屏上的触摸面积首先达到上述面积阈值,则说明用户执行的触摸手势为面积变化手势,此时,与步骤S1304相同的,可触发终端显示第三触摸对象与面积变化手势对应的快捷功能。
S1804b、在上述第二时间阈值(或第三时间阈值)内,如果用户手指按压触摸屏的压力值首先达到上述压力阈值,则终端显示第三触摸对象与压力识别手势对应的快捷功能。
在上述第二时间阈值(或第三时间阈值)内,如果用户手指按压触摸屏的压力值首先达到上述压力阈值,则说明用户执行的触摸手势为压力识别手势,此时,与步骤S804相同的,可触发终端显示第三触摸对象与压力识别手势对应的快捷功能。
S1805、终端将识别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恢复为上述第一时间阈值。
与上述步骤S805和S1305相同的,当终端识别出本次用户向第三触摸对象输入的触摸手势为面积变化手势或压力识别手势后,可将识别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恢复为终端默认的第一时间阈值,后续终端可继续以第一时间阈值为起点调整识别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当用户手指在触摸上述第三触摸对象时,如果终端能够在上述第一时间阈值(例如500ms)内识别出用户执行面积变化手势的触摸意图或执行压力识别手势的触摸意图,则当触摸时长达到识别长按手势的第一时间阈值500ms时,终端可以在不改变第一时间阈值500ms的情况下,暂时不向第一触摸对象所属的应用上报用户执行的手势为长按手势。此时,终端可继续判断在第二时间阈值(例如700ms)内检测到的触摸面积或压力值是否达到其对应的阈值。
如果700ms内检测到触摸面积首先达到上述面积阈值,则说明用户执行的触摸手势为面积变化手势,那么,终端可进一步向第三触摸对象所属的应用上报该面积变化手势,以便呈现与面积变化手势对应的快捷功能。
如果700ms内检测到压力值首先达到上述压力阈值,则说明用户执行的触摸手势为压力识别手势,那么,终端可进一步向第三触摸对象所属的应用上报该压力识别手势,以便呈现与压力识别手势对应的快捷功能。
相应的,如果在700ms内触摸面积没有达到上述面积阈值,压力值也没有达到上述压力阈值,则说明用户实际的触摸意图为执行长按手势,那么,终端可进一步向第三触摸对象所属的应用上报该长按手势,以便呈现与长按手势对应的快捷功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方法包括:
S1901、当检测到用户手指触摸第四触摸对象时,终端开始检测用户手指按压触摸屏的压力值以及用户手指接触触摸屏的触摸面积。
其中,上述第四触摸对象为支持面积变化手势和压力识别手势的控件元素。与上述第一触摸对象、第二触摸对象以及第三触摸对象类似的,第四触摸对象也可以是应用图标、应用中包含的文件、应用中的窗口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如图20所示,以微信应用中与Sara的聊天窗口2001作为上述第四触摸对象举例,在图20的(a)中,当终端检测到用户手指触摸到上述聊天窗口2001时,可根据安装微信应用时预先注册的触摸手势确定当前的触摸对象(即聊天窗口2001)是否为上述第四触摸对象。
若聊天窗口2001为即支持面积变化手势又支持压力识别手势的第四触摸对象,那么,为了避免终端识别这两个触摸手势时发生误判,可触发终端开始实时获取用户手指接触触摸屏的触摸面积S(S≥0)以及按压触摸屏的压力值P(P≥0),以便终端根据触摸面积S和压力值P的变化情况识别用户的触摸意图。
S1902a、在达到第一压力阈值之前,如果检测到用户手指接触触摸屏的触摸面积S1在第一面积范围内,则终端将第二压力阈值作为识别压力识别手势的压力阈值。
其中,上述第一压力阈值可以为终端识别压力识别手势时的默认值,此时,该第一压力阈值一般在终端出厂时作为默认参数存储在终端的存储器中。如图20所示,第一压力阈值可以为2N(牛顿),也就是说,在默认情况下(例如上述聊天窗口2001仅支持压力识别手势时),如果终端检测到用户手指按压触摸屏的压力值P达到2N,则终端可识别用户输入的触摸手势为压力识别手势。
又或者,终端还可以预先存储多个识别压力识别手势的时间阈值,例如,1N、2N以及3N。此时,上述第一压力阈值可以是上一次识别用户输入的压力识别手势时使用的压力阈值。那么,在步骤S1902a中,终端可以根据本次检测到的用户手指接触触摸屏的触摸面积,在1N、2N以及3N。中确定一个(即第二压力阈值)作为本次识别压力识别手势的压力阈值。
另外,上述第一面积范围的上限值小于终端识别上述面积变化手势时的面积阈值,第一面积范围的下限值大于0。可以将第一面积范围的下限值设置为普通触摸操作与触摸屏的接触面积或大于普通触摸操作与触摸屏的接触面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经验或实际应用场景设置上述第一面积范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或者,也可以由终端根据用户在触摸屏上的操作习惯对上述第一面积范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进行自学习得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一般,用户在执行面积变化手势时容易引起按压触摸屏的压力值出现较大波动,而在执行压力识别手势时引起触摸面积发生的波动较小。因此,当检测到用户手指接触触摸屏的触摸面积S落入上述第一面积范围内时,说明用户触摸该触摸屏时的接触面积增大,用户可能在有意在执行面积变化手势。
那么,如图20中的(b)所示,在检测到的压力值P达到第一压力阈值2N之前,如果检测到用户手指接触触摸屏的触摸面积S1落入上述第一面积范围,则说明用户的触摸意图为执行面积变化手势。此时,终端可将上述默认的第一压力阈值延长为压力限制较为宽松的第二压力阈值(第二压力阈值大于第一压力阈值),例如,图20中终端将第一压力阈值2N延长为第二压力阈值3N。
这样,在压力值P达到第二压力阈值3N以内,如果用户手指与触摸屏的触摸面积S达到上述压力阈值,便可以触发终端聊天窗口2001与面积变化手势对应的快捷功能,降低终端将面积变化手势误判为压力识别手势的几率。
可选的,终端内可预先设置上述第一面积范围与第二压力阈值的对应关系。例如,当第一面积范围为50-65个像素点时,可设置对应的第二压力阈值为3N;当第一面积范围为65-80个像素点时,可设置对应的第二压力阈值为3.5N,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那么,当终端检测到用户手指与触摸屏的触摸面积S落入上述第一面积范围时,可根据上述对应关系确定具体的第二压力阈值,从而将上述第一压力阈值调整为第二压力阈值。
又或者,终端内可以预先设置用户手指与触摸屏的触摸面积S与第二压力阈值之间的函数关系:y4(第二压力阈值)=F(S)。这样,当终端检测到用户手指与触摸屏的触摸面积S落入上述第一面积范围时,可将该触摸面积S代入上述函数关系中计算得到具体的第二压力阈值,从而将上述第一压力阈值调整为第二压力阈值。
当然,上述函数关系可以是线性函数关系、非线性函数关系或加权函数关系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经验或实际应用场景对此进行设置。
进一步地,如图21所示,终端还可以预先设置多个面积范围,例如图21中的第一面积范围和第二面积范围,其中,第二面积范围的下限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面积范围的上限值,与第二面积范围对应的第二压力阈值为3.5N。
那么,仍如图21所示,如果在压力值P达到第一压力阈值2N之内,检测到用户手指与触摸屏的触摸面积S1落入上述第二面积范围,则说明相比于图20所示的触摸场景,用户在短时间内触摸触摸屏的触摸面积增长的更为迅速,即此时用户执行面积变化手势的意图更加明显。因此,终端可将上述默认的第一压力阈值延长为限制更为宽松的3.5N(第二压力阈值),进一步降低终端将面积变化手势误判为压力识别手势的几率。
另外,下述步骤S1902b为步骤S1902a的一种可选的替代方法,即触发终端将识别压力识别手势的第一压力阈值调整为第二压力阈值的条件可以有多种,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S1902b、在达到第一压力阈值之前,如果检测到用户手指接触触摸屏的触摸面积S1的增长速度大于预设速度,则终端将第二压力阈值作为识别压力识别手势的压力阈值。
与上述步骤S1902a不同的是,在压力值P到达第一压力阈值2N之前,如果在一定时间
Figure GWB0000003211010000261
内检测到用户手指在触摸屏上的触摸面积S的改变量
Figure GWB0000003211010000262
大于预设面积,即用户手指与触摸屏的触摸面积S的增长速度大于预设速度,也可说明用户此时的触摸意图为执行面积变化手势。
因此,为了降低终端将面积变化手势误判为压力识别手势的几率,终端可将上述默认的第一压力阈值延长为限制较为宽松的第二压力阈值(第二压力阈值大于第一压力阈值)。
S1903(可选的)、在到达第二压力阈值之前,如果检测到用户手指接触触摸屏的触摸面积S2仍具有向上述面积阈值增长的趋势,则终端将第三压力阈值作为识别压力识别手势的压力阈值。
进一步地,当终端已经将识别压力识别手势的第一压力阈值调整为第二压力阈值之后,在到检测到的压力值P达到上述第二压力阈值之前,如果用户手指在触摸屏上的触摸面积S还未达到预设的面积阈值,则终端仍会持续检测用户手指在触摸屏上的触摸面积S。
此时,如图22中的(c)所示,在压力值P达到上述第二压力阈值3N之前,如果检测到用户手指在触摸屏上的触摸面积S2落入更接近面积阈值的第三面积范围(第三面积范围的下限值大于上述第一面积范围的上限值),说明用户仍在持续加大触摸面积接触触摸屏,即用户的触摸意图仍为执行面积变化手势。
因此,为了降低终端将面积变化手势误判为压力识别手势的几率,终端可进一步将此时用于识别压力识别手势的第二压力阈值延长为第三压力阈值(第三压力阈值大于第二压力阈值),例如,图22中终端将第二压力阈值3N延长为第三压力阈值4N。
当然,终端可以预先为别压力识别手势的压力阈值设置一个压力上限,例如,压力上限为5N。这是因为,如果用户手指在5N的压力之内与触摸屏的触摸面积还没有达到上述面积阈值,则说明用户此时的触摸意图很可能不是在执行面积变化手势。因此,当终端将识别压力识别手势的压力阈值延长至5N后便不会继续再延长,避免无限制延长上述压力阈值对识别其他触摸手势所造成的干扰。
S1904、在达到上述第二压力阈值(或第三压力阈值)之前,如果检测到用户手指接触触摸屏的触摸面积达到上述面积阈值,则终端显示第四触摸对象与面积变化手势对应的快捷功能。
具体的,如图20-图21中的(c)或者图22中的(d)所示,在压力值P达到延长之后的上述第二压力阈值(或第三压力阈值)之前,如果检测到用户手指在触摸屏上的触摸面积S达到上述面积阈值,则终端可以确定此时用户向聊天窗口2001输入的触摸手势为面积变化手势,那么,可触发终端显示聊天窗口2001与面积变化手势对应的快捷功能,例如图20-图21中的(c)或者图22中的(d)所示的快捷功能键2002。
S1905、终端将识别压力识别手势的压力阈值恢复为上述第一压力阈值。
与步骤S805、S1305以及S1805类似的,在步骤S1905中,当终端识别出本次用户向第四触摸对象输入的触摸手势为面积变化手势后,如果此时识别压力识别手势的压力阈值被增加,则终端可将其恢复为终端默认的第一压力阈值,例如2N。
这样,后续用户再次向某个触摸对象(例如应用的某个文件等)输入触摸手势时,如果该触摸对象为支持压力识别手势和面积变化手势的第四触摸对象,终端仍可重复上述步骤S1901-S1905识别并响应该触摸手势,降低终端将面积变化手势误判为压力识别手势的几率。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当用户手指在触摸上述第四触摸对象时,如果终端能够在压力值达到上述第一压力阈值(例如2N)内识别出用户执行面积变化手势的触摸意图,则当检测到的压力值达到识别压力识别手势的第一压力阈值2N时,终端可以在不改变第一压力阈值2N的情况下,暂时不向第四触摸对象所属的应用上报用户执行的手势为压力识别手势。此时,终端可继续判断在压力值达到3N之前检测到的触摸面积是否达到上述面积阈值。
如果达到上述面积阈值,则说明用户执行的触摸手势为面积变化手势,那么,终端可进一步向第四触摸对象所属的应用上报该面积变化手势,以便呈现与面积变化手势对应的快捷功能。
相应的,如果没有达到上述面积阈值,则说明用户实际的触摸意图为执行压力识别手势,那么,终端可进一步向第四触摸对象所属的应用上报该压力识别手势,以便呈现与压力识别手势对应的快捷功能。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支持不同触摸手势的同一触摸对象,例如上述微信应用的图标901,用户可以手动设置在不同触摸手势下触发的快捷功能。例如,可以设置向图标901输入压力识别手势时,触发“扫描二维码”这一快捷功能,而向图标901输入长按手势时,触发“转账”这一快捷功能。也就是说,通过为不同触摸手势自定义对应的快捷功能,可实现定制化的触控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识别上述长按手势使用的时间阈值、识别上述压力识别手势使用的压力阈值以及识别上述面积变化手势使用的面积阈值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是在终端出厂前预先设置的,也可以是终端根据用户在触摸屏上的操作习惯自动生成或修改的,还可以是终端从网络侧的服务器获取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终端等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上述终端等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用于实施以上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24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终端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包括:获取单元2401、处理单元2402以及显示单元2403。
获取单元2401用于支持终端执行图8中的过程801,图13中的过程1301,图18中的过程1801,图19中的过程1901;处理单元2402用于支持终端执行图8中的过程801和802之间的判断动作,802-803以及805,图13中的过程1301和1302之间的判断动作,1302-1303以及1305,图18中的过程1801和1802之间的判断动作,1802-1803以及1805,图19中的过程1901和1902之间的判断动作,1902-1903以及1905;显示单元2403用于支持终端执行图8中的过程804,图13中的过程1304,图18中的过程1804a-1804b,图19中的过程1904。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可将输入模块作为上述获取单元2401,将处理模块作为上述处理单元2402,将输出模块作为上述显示单元2403,当然,终端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此时,如图25所示,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终端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处理模块2502用于对终端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输入模块2501和输出模块2503用于支持终端与用户之间的交互。存储模块2504用于保存终端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示例性的,处理模块2502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G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
存储模块2504可以是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M),还可以包括非易失存储器,例如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等。
输入模块2501可以是触摸屏、麦克风等接收用户输入的信息的设备。
输出模块2503可以为显示器(如图3所示)等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终端的各种菜单的设备,具体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器。另外,显示器上还可以集成触控板,用于采集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事件,并将采集到的触摸信息发送给其他器件(例如处理器等)。
另外,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装置,这个装置具体可以是芯片,组件或模块,该装置可包括相连的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装置运行时,处理器可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芯片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触控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的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程序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出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该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5)

1.一种触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具有触摸屏的终端上,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用户对第一触摸对象输入的第一触摸操作,所述第一触摸对象为支持压力识别手势和长按手势的控件元素;其中,在所述第一触摸操作中,施加在所述第一触摸对象上的压力值在第一时间阈值内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并且在第二时间阈值内达到识别所述压力识别手势的压力阈值,所述第二时间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时间阈值,所述第二时间阈值大于所述终端识别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
响应于所述第一触摸操作,所述终端显示与所述压力识别手势对应的第一界面;
所述终端接收用户对所述第一触摸对象输入的第二触摸操作;其中,在所述第二触摸操作中,施加在所述第一触摸对象上的压力值在所述第一时间阈值内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且在所述第二时间阈值内未达到识别所述压力识别手势的压力阈值;或者,在所述第二触摸操作中,施加在所述第一触摸对象上的压力值在所述第一时间阈值内未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
响应于所述第二触摸操作,所述终端显示与所述长按手势对应的第二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接收用户对第一触摸对象输入的第一触摸操作之后,且在所述终端显示与所述压力识别手势对应的第一界面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获取施加在所述第一触摸对象上的压力值和触摸时长;
在所述第一时间阈值内,所述终端确定出所述压力值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所述第一时间阈值为所述终端识别所述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
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二时间阈值作为识别所述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值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包括:
所述压力值落入预设的第一压力范围内,所述第一压力范围的上限值小于识别所述压力识别手势的压力阈值,所述第一压力范围的下限值大于0;和/或,
所述压力值的增长速度大于预设的速度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将第二时间阈值作为识别所述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包括:
所述终端内预先存储有所述第二时间阈值与所述压力值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将与所述压力值对应的第二时间阈值作为识别所述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或者,
所述终端内预先存储有所述第二时间阈值与所述压力值之间的函数关系,所述终端将所述压力值代入所述函数关系中得到第二时间阈值,并将所述第二时间阈值作为识别所述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将第二时间阈值作为识别所述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时间阈值内,若确定出所述压力值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所述终端将第三时间阈值作为识别所述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所述第三时间阈值大于所述第二时间阈值;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所述压力值落入预设的第二压力范围内,所述第二压力范围的上限值小于识别所述压力识别手势的压力阈值,所述第二压力范围的下限值大于所述第一压力范围的上限值;和/或,所述压力值的增长速度大于预设的速度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将第二时间阈值作为识别所述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时间阈值内,若确定出所述压力值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所述终端将第三时间阈值作为识别所述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所述第三时间阈值大于所述第二时间阈值;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所述压力值落入预设的第二压力范围内,所述第二压力范围的上限值小于识别所述压力识别手势的压力阈值,所述第二压力范围的下限值大于所述第一压力范围的上限值;和/或,所述压力值的增长速度大于预设的速度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将第二时间阈值作为识别所述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第二时间阈值为识别所述长按手势的最大时间阈值时,若所述压力值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所述终端仍将所述第二时间阈值作为识别所述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将第二时间阈值作为识别所述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第二时间阈值为识别所述长按手势的最大时间阈值时,若所述压力值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所述终端仍将所述第二时间阈值作为识别所述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
9.一种触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具有触摸屏的终端上,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用户对第二触摸对象输入的第一触摸操作,所述第二触摸对象为支持面积变化手势和长按手势的控件元素;其中,在所述第一触摸操作中,施加在所述第二触摸对象上的触摸面积在第一时间阈值内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并且在第二时间阈值内达到识别所述面积变化手势的面积阈值,所述第二时间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时间阈值,所述第二时间阈值大于所述终端识别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
响应于所述第一触摸操作,所述终端显示与所述面积变化手势对应的第一界面;
所述终端接收用户对所述第二触摸对象输入的第二触摸操作;其中,在所述第二触摸操作中,施加在所述第二触摸对象上的触摸面积在所述第一时间阈值内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但在所述第二时间阈值内未达到所述面积阈值;或者,在所述第二触摸操作中,施加在所述第二触摸对象上的触摸面积在所述第一时间阈值内未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
响应于所述二触摸操作,所述终端显示与所述长按手势对应的第二界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接收用户对第二触摸对象输入的第一触摸操作之后,且在所述终端显示与所述面积变化手势对应的第一界面之后,还包括:
所述终端获取施加在所述第二触摸对象上的触摸面积和触摸时长;
在所述第一时间阈值内,所述终端确定出所述触摸面积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所述第一时间阈值为所述终端识别所述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
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二时间阈值作为识别所述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
所述触摸面积落入预设的第一面积范围内,所述第一面积范围的上限值小于识别所述面积变化手势的面积阈值,所述第一面积范围的下限值大于0;和/或,
所述触摸面积的增长速度大于预设的速度阈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将第二时间阈值作为识别所述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包括:
所述终端内预先存储有所述第二时间阈值与所述触摸面积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将与所述触摸面积对应的第二时间阈值作为识别所述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或者,
所述终端内预先存储有所述第二时间阈值与所述触摸面积之间的函数关系,所述终端将所述触摸面积代入所述函数关系中得到第二时间阈值,并将所述第二时间阈值作为识别所述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将第二时间阈值作为识别所述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时间阈值内,若确定出所述触摸面积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所述终端将第三时间阈值作为识别所述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所述第三时间阈值大于所述第二时间阈值;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所述触摸面积落入预设的第二面积范围内,所述第二面积范围的上限值小于识别所述面积变化手势的面积阈值,所述第二面积范围的下限值大于所述第一面积范围的上限值;和/或,所述触摸面积的增长速度大于预设的速度阈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将第二时间阈值作为识别所述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时间阈值内,若确定出所述触摸面积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所述终端将第三时间阈值作为识别所述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所述第三时间阈值大于所述第二时间阈值;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所述触摸面积落入预设的第二面积范围内,所述第二面积范围的上限值小于识别所述面积变化手势的面积阈值,所述第二面积范围的下限值大于所述第一面积范围的上限值;和/或,所述触摸面积的增长速度大于预设的速度阈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将第二时间阈值作为识别所述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第二时间阈值为识别所述长按手势的最大时间阈值时,若所述触摸面积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所述终端仍将所述第二时间阈值作为识别所述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将第二时间阈值作为识别所述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第二时间阈值为识别所述长按手势的最大时间阈值时,若所述触摸面积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所述终端仍将所述第二时间阈值作为识别所述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
17.一种触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具有触摸屏的终端上,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用户对第三触摸对象输入的第一触摸操作,所述第三触摸对象为支持压力识别手势、面积变化手势以及长按手势的控件元素;其中,在所述第一触摸操作中,施加在所述第三触摸对象上的压力值在第一时间阈值内首先满足预设条件,并且在第二时间阈值内达到识别所述压力识别手势的压力阈值,所述第二时间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时间阈值,所述第二时间阈值大于所述终端识别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
响应于所述第一触摸操作,所述终端显示与所述压力识别手势对应的第一界面;所述终端接收用户对所述第三触摸对象输入的第二触摸操作;其中,在所述第二触摸操作中,施加在所述第三触摸对象上的触摸面积在所述第一时间阈值内首先满足预设条件,并且在所述第二时间阈值内达到识别所述面积变化识别手势的面积阈值;
响应于所述二触摸操作,所述终端显示与所述面积变化手势对应的第二界面。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获取施加在所述第三触摸对象上的压力值、触摸面积以及触摸时长;
在所述第一时间阈值内,所述终端确定出所述压力值或所述触摸面积首先满足预设条件,所述第一时间阈值为所述终端识别所述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
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二时间阈值作为识别所述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用户对所述第三触摸对象输入的第三触摸操作;
响应于所述三触摸操作,所述终端显示与所述长按手势对应的第三界面;其中,在所述第三触摸操作中,施加在所述第三触摸对象上的压力值或触摸面积在所述第一时间阈值内均不满足所述预设条件。
20.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接收用户对第一触摸对象输入的第一触摸操作,所述第一触摸对象为支持压力识别手势和长按手势的控件元素;接收用户对所述第一触摸对象输入的第二触摸操作;
处理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触摸操作,确定在所述第一触摸操作中,施加在所述第一触摸对象上的压力值在第一时间阈值内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并且在第二时间阈值内达到识别所述压力识别手势的压力阈值,指示显示单元显示与所述压力识别手势对应的第一界面;响应于所述第二触摸操作,确定在所述第二触摸操作中,施加在所述第一触摸对象上的压力值在所述第一时间阈值内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但在所述第二时间阈值内未达到所述压力阈值,指示所述显示单元显示与所述长按手势对应的第二界面;所述第二时间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时间阈值,所述第二时间阈值大于所述终端识别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
所述显示单元,用于:显示与所述压力识别手势对应的第一界面;显示与所述长按手势对应的第二界面。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施加在所述第一触摸对象上的压力值和触摸时长;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在所述第一时间阈值内所述压力值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所述第一时间阈值为所述终端识别所述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将所述第二时间阈值作为识别所述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内预先存储有所述第二时间阈值与所述压力值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将与所述压力值对应的第二时间阈值作为识别所述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或者,
所述终端内预先存储有所述第二时间阈值与所述压力值之间的函数关系,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压力值代入所述函数关系中得到第二时间阈值,并将所述第二时间阈值作为识别所述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二时间阈值内,确定所述压力值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将第三时间阈值作为识别所述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所述第三时间阈值大于所述第二时间阈值。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间阈值为识别所述长按手势的最大时间阈值,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仍将所述第二时间阈值作为识别所述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
25.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接收用户对第二触摸对象输入的第一触摸操作,所述第二触摸对象为支持面积变化手势和长按手势的控件元素;接收用户对所述第二触摸对象输入的第二触摸操作;
处理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触摸操作,确定在所述第一触摸操作中,施加在所述第二触摸对象上的触摸面积在第一时间阈值内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并且在第二时间阈值内达到识别所述面积变化手势的面积阈值,指示显示单元显示与所述面积变化手势对应的第一界面;响应于所述二触摸操作,确定在所述第二触摸操作中,施加在所述第二触摸对象上的触摸面积在所述第一时间阈值内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但在所述第二时间阈值内未达到所述面积阈值,指示所述显示单元显示与所述长按手势对应的第二界面;其中,所述第二时间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时间阈值,所述第二时间阈值大于所述终端识别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
所述显示单元,用于:显示与所述面积变化手势对应的第一界面;显示与所述长按手势对应的第二界面。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施加在所述第二触摸对象上的触摸面积和触摸时长;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在所述第一时间阈值内所述触摸面积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所述第一时间阈值为所述终端识别所述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将所述第二时间阈值作为识别所述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内预先存储有所述第二时间阈值与所述触摸面积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将与所述触摸面积对应的第二时间阈值作为识别所述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或者,
所述终端内预先存储有所述第二时间阈值与所述触摸面积之间的函数关系,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触摸面积代入所述函数关系中得到第二时间阈值,并将所述第二时间阈值作为识别所述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
28.根据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二时间阈值内,确定所述触摸面积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将第三时间阈值作为识别所述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所述第三时间阈值大于所述第二时间阈值。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间阈值为识别所述长按手势的最大时间阈值,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仍将所述第二时间阈值作为识别所述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
30.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接收用户对第三触摸对象输入的第一触摸操作,所述第三触摸对象为支持压力识别手势、面积变化手势以及长按手势的控件元素;接收用户对所述第三触摸对象输入的第二触摸操作;
处理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触摸操作,确定在所述第一触摸操作中,施加在所述第三触摸对象上的压力值在第一时间阈值内首先满足预设条件,并且在第二时间阈值内达到识别所述压力识别手势的压力阈值,指示显示单元显示与所述压力识别手势对应的第一界面;响应于所述二触摸操作,确定在所述第二触摸操作中,施加在所述第三触摸对象上的触摸面积在所述第一时间阈值内首先满足预设条件,并且在所述第二时间阈值内达到识别所述面积变化识别手势的面积阈值,指示所述显示单元显示与所述面积变化手势对应的第二界面;其中,所述第二时间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时间阈值,所述第二时间阈值大于所述终端识别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
所述显示单元,用于:显示与所述压力识别手势对应的第一界面;显示与所述面积变化手势对应的第二界面。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施加在所述第三触摸对象上的压力值、触摸面积以及触摸时长;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在所述第一时间阈值内所述压力值或所述触摸面积首先满足预设条件,所述第一时间阈值为所述终端识别所述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将所述第二时间阈值作为识别所述长按手势的时间阈值。
32.根据权利要求30或3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接收用户对所述第三触摸对象输入的第三触摸操作;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响应于所述三触摸操作,确定在所述第三触摸操作中,施加在所述第三触摸对象上的压力值或触摸面积在所述第一时间阈值内均不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指示所述显示单元显示与所述长按手势对应的第三界面;
所述显示单元,还用于:显示与所述长按手势对应的第三界面。
33.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显示器、存储器、总线和通信接口;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总线连接,当所述终端运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终端执行如权利要求1-8、9-16或17-19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方法。
34.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连接,当所述芯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芯片执行如权利要求1-8、9-16或17-19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方法。
3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指令在终端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终端执行如权利要求1-8、9-16或17-19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方法。
CN201780090962.2A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触控方法及终端 Active CN1106372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7/119297 WO2019127195A1 (zh)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触控方法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37282A CN110637282A (zh) 2019-12-31
CN110637282B true CN110637282B (zh) 2021-03-05

Family

ID=67064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90962.2A Active CN110637282B (zh)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触控方法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256408B2 (zh)
EP (1) EP3709145B1 (zh)
CN (1) CN110637282B (zh)
AU (1) AU2017445389B2 (zh)
WO (1) WO201912719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29557B2 (en) 2021-08-10 2023-11-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and operation method of touch screen panel to change input typ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65285B (zh) * 2019-04-01 2020-03-17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游戏中的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233934B (zh) * 2019-05-31 2021-02-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485593A (zh) * 2021-06-25 2021-10-08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显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3542478B (zh) * 2021-07-16 2022-10-14 南昌黑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压敏控制的保护系统、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115673B (zh) * 2021-11-25 2023-10-27 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屏幕的控制方法
CN114546106A (zh) * 2021-12-27 2022-05-27 深圳市鸿合创新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隔空手势的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879894A (zh) * 2022-04-20 2022-08-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功能启动方法、用户界面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4593A (zh) * 2009-09-02 2011-04-06 索尼公司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CN103135818A (zh) * 2011-11-28 2013-06-0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快速响应操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US8786560B1 (en) * 2010-03-26 2014-07-22 Open Invention Network,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 valid sequence of touch events on a touch sensitive device
CN105094593A (zh) * 2015-05-22 2015-11-2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05468282A (zh) * 2015-11-16 2016-04-0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图标编辑的启动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5511784A (zh) * 2015-12-02 2016-04-20 北京新美互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压力检测的信息输入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662971A (zh) * 2015-07-03 2017-05-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终端设备的操作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6843559A (zh) * 2015-12-07 2017-06-13 广州市动景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用户指令识别及处理方法、装置
WO2017113365A1 (zh) * 2015-12-31 2017-07-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响应作用在触摸屏上的手势的方法和终端
CN107111397A (zh) * 2014-12-18 2017-08-29 奥迪股份公司 用于在不同的操作模式中运行机动车的操作装置的方法以及操作装置和机动车
WO2017156697A1 (zh) * 2016-03-15 2017-09-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人机交互的方法、设备和用户图形界面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345209A (ja) * 2005-06-08 2006-12-21 Sony Corp 入力装置、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8033739A (ja) * 2006-07-31 2008-02-14 Sony Corp 力覚フィードバックおよび圧力測定に基づくタッチスクリーンインターラクション方法および装置
US20090046110A1 (en) * 2007-08-16 2009-02-19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ipulating a displayed image
US20110248948A1 (en) * 2010-04-08 2011-10-13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Touch-sensitive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
CN101853133B (zh) 2010-05-31 2013-03-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识别手势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US20120105367A1 (en) * 2010-11-01 2012-05-03 Impress Inc. Methods of using tactile force sensing for intuitive user interface
JP6308769B2 (ja) * 2013-12-18 2018-04-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CN105045454B (zh) * 2015-08-27 2017-10-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防误触方法及终端
KR102535056B1 (ko) * 2016-08-03 2023-05-2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터치 인식 방법
CN106547450B (zh) * 2016-11-02 2020-02-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的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18112822A1 (zh) * 2016-12-22 2018-06-28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设备的参数调节方法、系统及移动设备
DK180127B1 (en) * 2017-05-16 2020-05-26 Apple Inc. DEVICES, METHODS,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FOR MOVING USER INTERFACE OBJECTS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4593A (zh) * 2009-09-02 2011-04-06 索尼公司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US8786560B1 (en) * 2010-03-26 2014-07-22 Open Invention Network,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 valid sequence of touch events on a touch sensitive device
CN103135818A (zh) * 2011-11-28 2013-06-0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快速响应操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111397A (zh) * 2014-12-18 2017-08-29 奥迪股份公司 用于在不同的操作模式中运行机动车的操作装置的方法以及操作装置和机动车
CN105094593A (zh) * 2015-05-22 2015-11-2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06662971A (zh) * 2015-07-03 2017-05-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终端设备的操作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5468282A (zh) * 2015-11-16 2016-04-0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图标编辑的启动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5511784A (zh) * 2015-12-02 2016-04-20 北京新美互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压力检测的信息输入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843559A (zh) * 2015-12-07 2017-06-13 广州市动景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用户指令识别及处理方法、装置
WO2017113365A1 (zh) * 2015-12-31 2017-07-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响应作用在触摸屏上的手势的方法和终端
WO2017156697A1 (zh) * 2016-03-15 2017-09-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人机交互的方法、设备和用户图形界面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29557B2 (en) 2021-08-10 2023-11-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and operation method of touch screen panel to change input typ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7445389B2 (en) 2021-11-18
EP3709145B1 (en) 2022-12-07
AU2017445389A1 (en) 2020-06-25
CN110637282A (zh) 2019-12-31
US11256408B2 (en) 2022-02-22
EP3709145A4 (en) 2020-12-09
WO2019127195A1 (zh) 2019-07-04
EP3709145A1 (en) 2020-09-16
US20200341611A1 (en) 2020-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37282B (zh) 一种触控方法及终端
US11249635B2 (en) File sharing method and terminal
US1085397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screen thereof
US1018787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notification by electronic device
US1006969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thereof
US20150121312A1 (en) Shortcut ope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mobile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CN112748972B (zh) 多任务界面管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124964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displaying list of executable applications on split screen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KR102485448B1 (ko) 제스처 입력을 처리하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US2021035710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functions of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flexible display
EP2869181A1 (en) Method for executing functions in response to touch input and electronic device implementing the same
CN102654814A (zh) 调用应用中的功能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EP3220261A1 (en) Multipl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WO2019214477A1 (zh) 应用程序预加载方法以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KR20150115365A (ko) 전자장치에서 사용자 입력에 대응한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CN111656347B (zh) 一种项目的显示方法及终端
KR102536148B1 (ko) 전자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및 장치
CN111566608A (zh) 用于提供与键盘布局相关联的功能的设备和方法
US1041686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ction and resolution of frustration with a device user interface
EP3001652B1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CN116032876A (zh) 未读消息通知的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525382A (zh) 一种远程协助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KR20200133945A (ko) 전자 장치 및 페이지를 고속 스크롤하는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1123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