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30665B - 一种砼升降温专用系统及其智能化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砼升降温专用系统及其智能化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130665B CN110130665B CN201910264888.2A CN201910264888A CN110130665B CN 110130665 B CN110130665 B CN 110130665B CN 201910264888 A CN201910264888 A CN 201910264888A CN 110130665 B CN110130665 B CN 11013066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mperature
- water tank
- hot water
- concrete
- 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40/00—Processes, in general, for influencing or modifying the propertie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mpositions, e.g. their setting or hardening ability
- C04B40/02—Selection of the hardening environment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40/00—Processes, in general, for influencing or modifying the propertie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mpositions, e.g. their setting or hardening ability
- C04B40/02—Selection of the hardening environment
- C04B40/0263—Hardening promoted by a rise in temperature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24—Safety or protective measures preventing damage to building parts or finishing work during construction
- E04G21/246—Safety or protective measures preventing damage to building parts or finishing work during construc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curing concrete in situ, e.g. by covering it with protective she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砼升降温专用系统及其智能化控制方法,所述砼升降温专用系统包括冷水箱、热水箱、预埋在砼内的冷却管和加热管及测温元件、循环单元以及一控制系统;冷却管和加热管分层设置在所述砼内;此系统通过往所述冷却管和加热管内通入冷水或热水来达到降低砼内表面温差,防止砼出现裂缝的目的,其集冷却和加热功能于一体,可有效应用于高热或高寒的施工环境,冷却或加热效果好,能量利用率高,应用范围广,同时可根据不同施工环境温度,设置不同施工方案,自动化程度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砼养护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砼升降温专用系统及其智能化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砼施工的高速发展,对砼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砼在浇筑过程中,在砼硬化初期,砼内部的水化热不易散发,从而造成砼的内外温差较大,使砼表里收缩不一致,具有较大的温度应力,非常容易产生裂缝,从而降低了砼质量。同时,在高寒地区或低温季节施工时,低温会使水泥水化作用减弱甚至造成结冻的水不能与水泥化合,砼硬化很慢,从而影响砼强度或造成砼强度和耐久性的损失。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不仅会贻误工期,浪费人力物力,而且会造成严重的质量事故。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砼升降温专用系统及其智能化控制方法,所述砼升降温专用系统集加热和冷却功能于一体,并能实现自动化,很好的解决了高温和高寒环境对砼硬化的影响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砼升降温专用系统,其包括:冷水箱、热水箱、预埋在砼内的冷却管和加热管、测温单元、循环动力单元以及一控制系统;所述冷却管及所述加热管分层设置在所述砼内外,所述加热管相对设置在所述冷却管外部,最外层所述加热管设置在所述砼表面,且所述冷却管及所述加热管均采用水循环,所述冷却管包括冷却内管及冷却外管,所述冷却内管及所述冷却外管内的水互相换热且流向相反,所述加热管包括加热内管及加热外管,所述加热外管及所述加热内管内的水互相换热且流向相反;所述热水箱用于为所述加热管提供热水,其包括第一热水箱和第二热水箱,所述第一热水箱内设有一第一隔板,将所述第一热水箱分为上热水箱和下热水箱,所述上热水箱与所述下热水箱通过一第一通水管连通,所述第一通水管上设有一第一水位控制阀,所述上热水箱中设有一第一水位传感器,所述下热水箱及所述第二热水箱内分别设有一第一加热保温装置和一第二加热保温装置;所述冷水箱用于为所述冷却管提供冷水,其包括第一冷水箱和第二冷水箱,所述第一冷水箱内设有一第二隔板,将所述第一冷水箱分为上冷水箱和下冷水箱,所述上冷水箱与所述下冷水箱通过一第二通水管连通,所述第二通水管上设有一第二水位控制阀,所述上冷水箱中设有一第二水位传感器,所述下冷水箱内设有一第一冷却装置,所述第二冷水箱内设有一第二冷却装置;所述循环动力单元包括冷却循环动力单元和加热循环动力单元,所述冷却循环单元用于依次连接所述第二冷水箱、所述冷却外管及所述上冷水箱形成外冷水循环,依次连接所述第二冷水箱、所述冷却内管及所述上冷水箱形成内冷水循环,以及为所述外冷水循环和所述内冷水循环提供动力;所述加热循环动力单元用于依次连接所述第二热水箱、所述加热外管及所述上热水箱形成外热水循环,依次连接所述第二热水箱、所述加热内管及所述上热水箱形成内热水循环以及为所述外热水循环和所述内热水循环提供动力;所述测温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下热水箱内、所述第二热水箱内、所述下冷水箱内、所述第二冷水箱内、所述砼表面及所述砼内部用于检测其对应位置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以及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一控制器和一人机交互界面,用于分析及接收各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数据和所述第一水位传感器及所述第二水位传感器的水位数据,以及控制所述第一加热保温装置、所述第二加热保温装置、所述第一冷却装置、所述第二冷却装置及所述循环动力单元的通断。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加热循环动力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热水箱上的若干外热水进水管接口和若干内热水进水管接口、连接所述外热水进水管接口与所述加热外管的一外热水进水管、连接所述内热水进水管接口与所述加热内管的一内热水进水管、设置在所述上热水箱上的若干外热水出水管接口和若干内热水出水管接口、连接所述加热外管与所述外热水出水管接口的一外热水出水管、连接所述加热内管与所述内热水出水管接口的一内热水出水管以及连接所述下热水箱与所述第二热水箱的一第一连接管;,所述冷却循环动力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冷水箱上的若干外冷水进水管接口和若干内冷水进水管接口、连接所述外冷水进水管接口与所述冷却外管的一外冷水进水管、连接所述内冷水进水管接口与所述冷却内管的一内冷水进水管、设置在所述上冷水箱上的若干外冷水出水管接口和若干内冷水出水管接口、连接所述冷却外管与所述外冷水出水管接口的一外冷水出水管、连接所述冷却内管与所述内冷水出水管接口的一内冷水出水管以及连接所述下冷水箱与所述第二冷水箱的一第二连接管;所述加热循环动力单元的所述外热水进水管接口、所述内热水进水管接口和所述第一连接管上,以及所述冷却循环动力单元的所述外冷水进水管接口、所述内冷水进水管接口和所述第二连接管上均设置有增压泵以及与所述增压泵对应的电磁阀。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内冷水出水管与所述外冷水进水管之间、所述内冷水进水管与所述外冷水出水管之间、所述内热水出水管与所述外热水进水管之间及所述内热水进水管与所述外热水出水管之间均设有一热交换器。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冷却管及所述加热管的两端均设有一异径三通,所述冷却内管及所述加热内管的外径与所述异径三通的内径契合,所述冷却内管的两端穿过相应所述异径三通的异径分别与所述内冷水进水管和内冷水出水管连接,所述加热内管的两端穿过相应所述异径三通的异径分别与所述所述内热水进水管和内热水出水管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上冷水箱与所述上热水箱内均设有一过滤网,用于过滤水中杂质。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冷却管及所述加热管呈蛇形设置在所述砼内,所述加热管层间距与所述冷却管层间距均为1.0~1.5m,所述冷却管与所述加热管层叠设置,当所述砼高度小于2m时,按所述砼高度均匀的设三层所述冷却管及所述加热管。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砼内的温度传感器的设置方式为垂直点与所述冷却管及所述加热管相对应,水平测距2.5m,以所述砼中心展开,同时在所述砼表面以中心展开,水平测距2.5m方式设置所述温度传感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砼升降温专用系统的智能化控制方法,其由所述砼升降温专用系统实施,其对所述砼内部进行温控的模式包括内降温模式和内加热模式,对所述砼外部进行温控的模式包括外降温模式和外加热模式,所述砼升降温专用系统的智能化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对所述砼进行温控养护前的预设时间段内,通过外水源向所述上热水箱及所述下热水箱内注入水;
步骤2:每间隔时间t,设置在所述砼表面及所述砼内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砼表面温度T1,砼内温Tn,并将所述砼表面温度T1,砼内温Tn传送给所述控制器;
步骤3:所述控制器判断步骤2中所述砼表面温度T1与第一砼温设定值TS1的大小,若所述砼表面温度T1大于所述第一砼温设定值TS1,则进入步骤4,若所述砼表面温度T1小于所述第一砼温设定值TS1,则进入步骤5;
步骤4: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砼内温Tn与所述第一砼温设定值TS1的大小,若所述砼内温Tn大于所述第一砼温设定值TS1,则所述砼升降温专用系统进入内降温模式及外降温模式,所述内降温模式即开启设置在所述砼内部的所述外冷水进水管接口和所述内冷水进水管接口上的所述电磁阀和所述增压泵,所述第二水位传感器实时检测上冷水箱水位SC1,当所述上冷水箱水位SC1大于冷水水位设定值SC,即使所述第二水位控制阀保持开启时长t1,水进入所述下冷水箱,所述下冷水箱中的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下冷水箱水温TC1,并将所述下冷水箱水温TC1传递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下冷水箱水温TC1与冷水水温设定值TC的大小,若所述下冷水箱水温TC1大于冷水水温设定值TC,则开启所述第一冷却装置,若所述下冷水箱水温TC1小于冷水水温设定值TC,则关闭所述第一冷却装置,并开启所述第二连接管上的所述电磁阀和所述增压泵,冷水进入所述第二冷水箱中,所述第二冷水箱内的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第二冷水箱水温TC2,并将所述第二冷水箱水温TC2传递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第二冷水箱水温TC2与所述冷水水温设定值TC的大小,若所述第二冷水箱水温TC2大于所述冷水水温设定值TC,则开启所述第二冷却装置,若所述第二冷水箱水温TC2小于所述冷水水温设定值TC,则关闭所述第二冷却装置,此时冷水通过所述外冷水进水管和所述内冷水进水管分别进入所述冷却外管和所述冷却内管,再流经所述外冷水出水管和所述内冷水出水管回到所述上冷水箱;
所述外降温模式即开启设置在所述砼外部的所述外冷水进水管接口和所述内冷水进水管接口上的所述电磁阀和所述增压泵,所述第二水位传感器实时检测所述上冷水箱水位SC1,当所述上冷水箱水位SC1大于所述冷水水位设定值SC,使所述第二水位控制阀保持开启时长t1,水进入所述下冷水箱,所述下冷水箱中的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所述下冷水箱水温TC1,并将所述下冷水箱水温TC1传递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下冷水箱水温TC1与所述冷水水温设定值TC的大小,若所述下冷水箱水温TC1大于所述冷水水温设定值TC,则开启所述第一冷却装置,若所述下冷水箱水温TC1小于所述冷水水温设定值TC,则关闭所述第一冷却装置,并开启所述第二连接管上的所述电磁阀和所述增压泵,冷水进入所述第二冷水箱中,所述第二冷水箱内的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第二冷水箱水温TC2,并将所述第二冷水箱水温TC2传递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第二冷水箱水温TC2与所述冷水水温设定值TC的大小,若所述第二冷水箱水温TC2大于所述冷水水温设定值TC,则开启所述第二冷却装置,若第二冷水箱水温TC2小于所述冷水水温设定值TC,则关闭所述第二冷却装置,此时冷水通过所述外冷水进水管和所述内冷水进水管分别进入所述冷却外管和冷却内管,再流经所述外冷水出水管和所述内冷水出水管回到所述上冷水箱,并返回步骤2;
若所述砼内温Tn小于所述第一砼温设定值TS1,则进入外降温模式;并返回步骤2;
步骤5: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砼表面温度T1与第二砼温设定值TS2的大小,若所述砼表面温度T1大于所述第二砼温设定值TS2,则进入步骤6,若所述砼表面温度T1小于所述第二砼温设定值TS2,则进入步骤7;
步骤6: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砼内温Tn与所述第一砼温设定值TS1的大小,若所述砼内温Tn大于所述第一砼温设定值TS1,则进入内降温模式,并返回步骤2;若所述砼内温Tn小于所述第一砼温设定值TS1,则返回步骤2;
步骤7: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砼内温Tn与所述第二砼温设定值TS2的大小,若所述砼内温Tn小于所述第一砼温设定值TS2,则进入内加热模式及外加热模式,所述内加热模式即开启设置在所述砼内部的所述外热水进水管接口和所述内热水进水管接口上的所述电磁阀和所述增压泵,所述第一水位传感器实时检测上热水箱水位SW1,当所述上热水箱水位SW1大于热水水位设定值SW,使所述第一水位控制阀保持开启时长t1,水进入所述下热水箱,所述下热水箱中的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下热水箱水温TW1,并将所述下热水箱水温TW1传递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下热水箱水温TW1与热水水温设定值TW的大小,若所述下热水箱水温TW1小于所述热水水温设定值TW,则开启所述第一加热保温装置,若所述下热水箱水温TW1大于所述热水水温设定值TW,则关闭所述第一加热保温装置,并开启所述第一连接管上的所述电磁阀和所述增压泵,热水进入所述第二热水箱中,所述第二热水箱内的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第二热水箱水温TW2,并将所述第二热水箱水温TW2传递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第二热水箱水温TW2与所述热水水温设定值TW的大小,若所述第二热水箱水温TW2小于所述热水水温设定值TW,则开启所述第二加热保温装置,若所述第二热水箱水温TW2大于所述热水水温设定值TW,则关闭所述第二加热保温装置,此时热水通过所述外热水进水管和所述内热水进水管分别进入所述加热外管和所述加热内管,再流经所述外热水出水管和所述内热水出水管回到所述上热水箱;
所述外加热模式即开启设置在所述砼外部的所述外热水进水管接口和所述内热水进水管接口上的所述电磁阀和所述增压泵,所述第一水位传感器实时检测所述上热水箱水位SW1,当所述上热水箱水位SW1大于所述热水水位设定值SW,使所述第一水位控制阀保持开启时长t1,水进入所述下热水箱,所述下热水箱中的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所述下热水箱水温TW1,并将所述下热水箱水温TW1传递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下热水箱水温TW1与所述热水水温设定值TW的大小,若所述下热水箱水温TW1小于所述热水水温设定值TW,则开启所述第一加热保温装置,若所述下热水箱水温TW1大于所述热水水温设定值TW,则关闭所述第一加热保温装置,并开启所述第一连接管上的所述电磁阀和所述增压泵,热水进入所述第二热水箱中,所述第二热水箱内的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所述第二热水箱水温TW2,并将所述第二热水箱水温TW2传递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第二热水箱水温TW2与所述热水水温设定值TW的大小,若所述第二热水箱水温TW2小于所述热水水温设定值TW,则开启所述第二加热保温装置,若所述第二热水箱水温TW2大于所述热水水温设定值TW,则关闭所述第二加热保温装置,此时热水通过所述外热水进水管和所述内热水进水管分别进入所述加热外管和加热内管,再流经所述外热水出水管和所述内热水出水管回到所述上热水箱,并返回步骤2;
若所述砼内温Tn大于所述第二砼温设定值TS2,则进入步骤8;
步骤8: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砼内温Tn与所述砼表面温度T1的差值ΔT同设定温差T的大小,若所述ΔT小于所述设定温差T,则进入所述外加热模式,并返回步骤2;若所述ΔT大于所述设定温差T,则进入步骤9;
步骤9: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砼内温Tn与所述第一砼温设定值TS1的大小,若所述砼内温Tn大于所述第一砼温设定值TS1,则进入内降温模式和外加热模式;若所述砼内温Tn小于所述第一砼温设定值TS1,则返回步骤2;
在所述砼升降温专用系统实施所述内降温模式、所述外降温模式、所述内加热模式或所述外加热模式过程中,还包括根据砼变温允许速率V匹配所述外热水进水管接口、所述内热水进水管接口、所述外冷水进水管接口和所述内冷水进水管接口上的增压泵的运行功率。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砼温设定值TS1为35~40℃,所述第二砼温设定值TS2为5~10℃,所述设定温差T为20~2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砼升降温专用系统,集加热和冷却功能于一体,自动化程度高,很好的解决了高温、高寒环境以及自化热对砼硬化的影响问题,砼升降温专用系统的冷水箱和热水箱分别设有三个水箱,可避免循环水回水时影响所述第二冷水箱或第二热水箱中水温度,提高冷却或加热效果;所述上冷水箱及所述上热水箱内设置一过滤网,可有效避免循环管道堵塞;所述循环单元上设置有热交换器,可提高热量利用率,减少能量损耗;所述冷却管和所述加热管分别套管设置,所述冷却外管与所述冷却内管、所述加热外管与所述加热内管内流体流向呈对流设置,使所述冷却外管和所述加热外管内流体温度维持基本稳定,避免冷却或加热过程中冷水或热水温度变化造成的冷却或加热效果降低,提高了冷却或加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所述砼升降温专用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砼升降温专用系统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所述砼升降温专用系统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所述砼升降温专用系统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所述砼升降温专用系统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所述砼升降温专用系统的智能化控制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阅图1~图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砼升降温专用系统,其包括:冷水箱2、热水箱1、预埋在砼内的冷却管3和加热管4及测温元件、循环动力单元以及一控制系统(图未示)。
所述热水箱1包括第一热水箱11和第二热水箱12,所述第一热水箱11内设有一第一隔板13,将所述第一热水箱11分为上热水箱111和下热水箱112,所述上热水箱111内设有一过滤网14,用于防止水或管道内杂质堵塞所述砼升降温系统,所述下热水箱112内设有一第一加热保温装置(图未示)及所述第二热水箱12内设有一第二加热保温装置(图未示),所述第一加热保温装置和所述第二加热保温装置可以是加热器,用于所述下热水箱112及所述第二热水箱12内水加热,所述上热水箱111与所述下热水箱112通过一第一通水管(图未示)连通,所述第一通水管上设有一第一水位控制阀(图未示),用于控制所述上热水箱111中水位,所述上热水箱111中设有一第一水位传感器(图未示),所述第一水位控制阀与所述第一水位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第一水位传感器检测所述上热水箱111中水位,并将所测上热水箱水位数据传送给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第一水位控制阀开闭,以控制所述上热水箱111水位。
所述冷水箱2包括第一冷水箱21和第二冷水箱22,所述第一冷水箱21内设有一第二隔板23,将所述第一冷水箱21分为上冷水箱211和下冷水箱212,所述上冷水箱211内设有一过滤网24,所述下冷水箱212内设有一第一冷却装置(图未示)及所述第二冷水箱22内设有一第二冷却装置(图未示),所述第一冷却装置及第二冷却装置可以是风冷机,所述上冷水箱211与所述下冷水箱212通过以第二通水管(图未示)连通,所述第二通水管上设有一第二水位控制阀(图未示),所述上冷水箱中设有一第二水位传感器(图未示),所述第二水位控制阀与所述第二水位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第二水位传感器检测所述上冷水箱211中水位,并将所测上冷水箱水位数据传送给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第二水位控制阀开闭,以控制所述上冷水箱211水位。
所述冷却管3和所述加热管4均呈蛇形分层设置在所述砼内,最外层的所述加热管4距所述砼表面,层间距1.0~1.5m,所述冷却管3与所述加热管4层叠设置,当所述砼高度小于2m时,所述冷却管3及所述加热管4均按砼高度均匀的设为三层。所述冷却管3包括冷却内管31和冷却外管32,所述加热管4包括加热内管41和加热外管42,所述冷却管3和所述加热管4均采用水循环,所述冷却内管31内冷水流向与所述冷却外管中水流方向相反,所述加热内管41内热水流向与所述加热外管中热水流向相反,在对砼进行降温时,所述冷却外管32内冷水会随着在所述冷却外管32内的流动,吸收砼的热量,温度会越来越高,越在所述冷却外管32内流动冷却效果越差,所述加热外管42内热水会随着在所述加热外管42内流动,向砼扩散热量,温度会越来越低,越在所述加热外管42内流动加热效果越差,设置为套管形式,并以所述加热内管41中的热水与所述加热外管中的热水、所述冷却内管31中的冷水与所述冷却外管中的冷水呈对流方式流动,可使冷却外管32或加热外管42内流水前后温度保持基本一致,使砼的温度变化均匀。
所述循环动力单元包括加热循环动力单元和冷却循环动力单元,所述冷却循环动力单元用于依次连接所述第二冷水箱22、所述冷却外管32及所述上冷水箱211形成外冷水循环,依次连接所述第二冷水箱22、所述冷却内管31及所述上冷水箱211形成内冷水循环,以及为所述外冷水循环和所述内冷水循环提供动力;所述加热循环动力单元用于依次连接所述第二热水箱12、所述加热外管42及所述上热水箱111形成外热水循环,依次连接所述第二热水箱12、所述加热内管41及所述上热水箱111形成内热水循环,以及为所述外热水循环和所述内热水循环提供动力;所述加热循环动力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热水箱12上的若干外热水进水管接口121和若干内热水进水管接口122、连接所述外热水进水管接口121与所述加热外管42的一外热水进水管61、连接所述内热水进水管接口122与所述加热内管41的一内热水进水管81、设置在所述上热水箱111上的若干外热水出水管接口113和若干内热水出水管接口114、连接所述加热外管42与所述外热水出水管接口113的一外热水出水管62、连接所述加热内管41与所述内热水出水管接口114的一内热水出水管82、连接所述下热水箱112与所述第二热水箱12的一第一连接管63、设置在所述外热水进水管接口121、所述内热水进水管接口122和所述第一连接管63上的增压泵102,及与所述增压泵102对应的电磁阀101;所述冷却循环动力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冷水箱22上的若干外冷水进水管接口221和若干内冷水进水管接口222、连接所述外冷水进水管接口221与所述冷却外管32的一外冷水进水管51、连接所述内冷水进水管接口222与所述冷却内管31的一内冷水进水管71、设置在所述上冷水箱211上的若干外冷水出水管接口213和若干内冷水出水管接口214、连接所述冷却外管32与所述外冷水出水管接口213的一外冷水出水管52、连接所述冷却内管31与所述内冷水出水管接口214的一内冷水出水管72、连接所述下冷水箱212与所述第二冷水箱22的一第二连接管53、设置在所述外冷水进水管接口221、所述内冷水进水管接口222及所述第二连接管53上的增压泵102,及与所述增压泵102对应的电磁阀101,所述冷却管3及所述加热管4的两端均设有一异径三通103,所述冷却内管31及所述加热内管41的外径与所述异径三通103的内径契合,所述冷却内管31两端均穿过相应所述异径三通103的异径分别与所述内冷水进水管71及所述内冷水出水管72连接,所述加热内管41两端均穿过相应所述异径三通103的异径分别与所述内热水进水管81及内热水出水管82连接。
所述内冷水出水管72与所述外冷水进水管51之间、所述内冷水进水管71与所述外冷水出水管52之间、所述内热水出水管82与所述外热水进水管61之间及所述内热水进水管81与所述外热水出水管62之间均设有一热交换器9。
所述测温元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下冷水箱212、所述下热水箱112、所述第二冷水箱22及所述第二热水箱12内、所述砼上方以及设置在所述砼表内的温度传感器104;所述测温元件用于探测所述下冷水箱水温、所述下热水箱水温、所述第二冷水箱水温及所述第二热水箱水温,以及所述砼内各位置砼温,所述砼内的温度传感器104的设置方式为以所述砼中心展开,垂直测点与所述冷却管3和所述加热管4相对应,水平测距2.5m,同时在所述砼表面以中心展开,水平测距2.5m方式设置所述温度传感器104,各温度传感器104电连接所述外冷水进水管接口221或外热水进水管接口121上的温度开关。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一控制器和一人机交互界面,与各所述所述电磁阀101、所述增压泵102及所述测温元件、所述第一加热保温装置、所述第二加热保温装置、所述第一冷却装置、所述第二冷却装置连接,用于接收各测温元件检测到的温度数据,以及控制所述所述电磁阀101、所述增压泵102、所述第一加热保温装置、所述第二加热保温装置、所述第一冷却装置、所述第二冷却装置的开闭,以控制所述砼升降温专用系统的运行。
参阅图6,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砼升降温专用系统的智能化控制方法,其由所述砼升降温专用系统实施,所述砼升降温专用系统所述砼内部进行温控的模式包括内降温模式和内加热模式,对所述砼外部进行温控的模式包括外降温模式和外加热模式,所述砼升降温专用系统的智能化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对所述砼进行温控养护前的预设时间段内,通过外水源向所述上热水箱111及所述下热水箱112内注入水;
步骤2:每间隔时间t,设置在所述砼表面及所述砼内的温度传感器104检测砼表面温度T1,砼内温Tn,并将所述砼表面温度T1、所述砼内温Tn传送给所述控制器;
步骤3:所述控制器判断步骤2中所述砼表面温度T1与第一砼温设定值TS1的大小,若所述砼表面温度T1大于所述第一砼温设定值TS1,则进入步骤4,若所述砼表面温度T1小于所述第一砼温设定值TS1,则进入步骤5;
步骤4: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砼内温Tn与所述第一砼温设定值TS1的大小,若所述砼内温Tn大于所述第一砼温设定值TS1,则所述砼升降温专用系统进入内降温模式及外降温模式,所述内降温模式即开启设置在所述砼内部的所述冷水进水管接口221和所述内冷水进水管接口222上的所述电磁阀101和所述增压泵102,所述第二水位传感器实时检测上冷水箱水位SC1,当所述上冷水箱水位SC1大于冷水水位设定值SC,使所述第二水位控制阀保持开启时长t1,水进入所述下冷水箱212,所述下冷水箱212中的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下冷水箱水温TC1,并将所述下冷水箱水温TC1传递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下冷水箱水温TC1与冷水水温设定值TC的大小,若所述下冷水箱水温TC1大于所述冷水水温设定值TC,则开启所述第一冷却装置,若所述下冷水箱水温TC1小于所述冷水水温设定值TC,则关闭所述第一冷却装置,并开启所述第二连接管53上的所述电磁阀101和所述增压泵102,冷水进入所述第二冷水箱22中,所述第二冷水箱22内的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第二冷水箱水温TC2,并将所述第二冷水箱水温TC2传递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第二冷水箱水温TC2与所述冷水水温设定值TC的大小,若所述第二冷水箱水温TC2大于所述冷水水温设定值TC,则开启所述第二冷却装置,若所述第二冷水箱水温TC1小于所述冷水水温设定值TC,则关闭所述第二冷却装置,此时冷水分别通过所述外冷水进水管51和所述内冷水进水管71进入所述冷却管3和所述冷却内管31,再分别流经所述外冷水出水管52和所述内冷水出水管72回到所述上冷水箱211;
所述外降温模式即开启与设置在所述砼外部的所述冷却管3相对应的,所述外冷水进水管接口221和所述内冷水进水管接口222上的所述电磁阀101和所述增压泵102,所述第二水位传感器实时检测所述上冷水箱水位SC1,当所述上冷水箱水位SC1大于所述冷水水位设定值SC,使所述第二水位控制阀保持开启时长t1,水进入所述下冷水箱212,所述下冷水箱212中的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所述下冷水箱水温TC1,并将所述下冷水箱水温TC1传递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下冷水箱水温TC1与所述冷水水温设定值TC的大小,若所述下冷水箱水温TC1大于所述冷水水温设定值TC,则开启所述第一冷却装置,若所述下冷水箱水温TC1小于所述冷水水温设定值TC,则关闭所述第一冷却装置,并开启所述第二连接管53上的所述电磁阀101和所述增压泵102,冷水进入所述第二冷水箱22中,所述第二冷水箱22内的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所述第二冷水箱水温TC2,并将所述第二冷水箱水温TC2传递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第二冷水箱水温TC2与所述冷水水温设定值TC的大小,若所述第二冷水箱水温TC2大于所述冷水水温设定值TC,则开启所述第二冷却装置,若所述第二冷水箱水温TC2小于所述冷水水温设定值TC,则关闭所述第二冷却装置,此时冷水分别通过所述外冷水进水管51和所述内冷水进水管71进入所述冷却管3和冷却内管31,再分别流经所述外冷水出水管52和所述内冷水出水管72回到所述上冷水箱211;并返回步骤2;
若所述砼内温Tn小于所述第一砼温设定值TS1,则进入外降温模式;并返回步骤2;
步骤5: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砼表面温度T1与第二砼温设定值TS2的大小,若所述砼表面温度T1大于所述第二砼温设定值TS2,则进入步骤6,若所述砼表面温度T1小于所述第二砼温设定值TS2,则进入步骤7;
步骤6: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砼内温Tn与所述第一砼温设定值TS1的大小,若所述砼内温Tn大于所述第一砼温设定值TS1,则进入所述内降温模式,并返回步骤2;若所述砼内温Tn小于所述第一砼温设定值TS1,则返回步骤2;
步骤7: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砼内温Tn与所述第二砼温设定值TS2的大小,若所述砼内温Tn小于所述第一砼温设定值TS2,则进入所述内加热模式及所述外加热模式,所述内加热模式即开启与设置在所述砼内部的加热管4相对应的所述外热水进水管接口121和所述内热水进水管接口122上的所述电磁阀101和所述增压泵102,所述第一水位传感器实时检测上热水箱水位SW1,当所述上热水箱水位SW1大于热水水位设定值SW,使所述第二水位控制阀保持开启时长t1,水进入所述下热水箱,所述下热水箱中的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下热水箱水温TW1,并将所述下热水箱水温TW1传递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下热水箱水温TW1与热水水温设定值TW的大小,若所述下热水箱水温TW1小于所述热水水温设定值TW,则开启所述第一加热保温装置,若所述下热水箱水温TW1大于所述热水水温设定值TW,则关闭所述第一加热保温装置,并开启所述第一连接管63上的所述电磁阀101和所述增压泵102,热水进入所述第二热水箱12中,所述第二热水箱12内的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第二热水箱水温TW2,并将所述第二热水箱水温TW2传递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第二热水箱水温TW2与所述热水水温设定值TW的大小,若所述第二热水箱水温TW2小于所述热水水温设定值TW,则开启所述第二加热保温装置,若所述第二热水箱水温TW2大于所述热水水温设定值TW,则关闭所述第二加热保温装置,此时热水分别通过所述外热水进水管61和所述内热水进水管81进入所述加热外管42和加热内管41,再分别流经所述外热水出水管62和所述内热水出水管82回到所述上热水箱111;
所述外加热模式即开启于设置在所述砼外部的加热管4相对应的所述外热水进水管接口121和所述内热水进水管接口122上的所述电磁阀101和所述增压泵102,所述第一水位传感器实时检测所述上热水箱水位SW1,当所述上热水箱水位SW1大于所述热水水位设定值SW,使所述第二水位控制阀保持开启时长t1,水进入所述下热水箱112,所述下热水箱112中的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所述下热水箱水温TW1,并将所述下热水箱水温TW1传递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下热水箱水温TW1与所述热水水温设定值TW的大小,若所述下热水箱水温TW1小于所述热水水温设定值TW,则开启所述第一加热保温装置,若所述下热水箱水温TW1大于所述热水水温设定值TW,则关闭所述第一加热保温装置,并开启所述第一连接管63上的电磁阀101和增压泵102,热水进入所述第二热水箱12中,所述第二热水箱12内的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第二热水箱水温TW2,并将所述第二热水箱水温TW2传递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第二热水箱水温TW2与所述热水水温设定值TW的大小,若所述第二热水箱水温TW2小于所述热水水温设定值TW,则开启所述第二加热保温装置,若所述第二热水箱水温TW2大于所述热水水温设定值TW,则关闭所述第二加热保温装置,此时热水通过所述外热水进水管61和所述内热水进水管81进入所述加热管4和所述加热内管41,再流经所述外热水出水管62和所述内热水出水管82回到所述上热水箱111;并返回步骤2;
若所述砼内温Tn大于所述第二砼温设定值TS2,则进入步骤8;
步骤8: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砼内温Tn与所述砼表面温度T1的差值ΔT同设定温差T的大小,若所述ΔT小于所述设定温差T,则进入所述外加热模式,并返回步骤2;若所述ΔT大于所述设定温差T,则进入步骤9;
步骤9: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砼内温Tn与所述第一砼温设定值TS1的大小,若所述砼内温Tn大于所述第一砼温设定值TS1,则进所述入内降温模式和所述外加热模式;若所述砼内温Tn小于所述第一砼温设定值TS1,则返回步骤2;
在所述砼升降温专用系统实施所述内降温模式、所述外降温模式、所述内加热模式或所述外加热模式过程中,还包括根据砼变温允许速率V匹配所述外热水进水管接口121、所述内热水进水管接口122、所述外冷水进水管接口221和所述内冷水进水管接口222上的所述增压泵102的运行功率。
在此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砼温设定值TS1为35℃,所述第二砼温设定值TS2为5℃,所述设定温差T为20℃。
本实施例提供的砼降温专用系统包括冷水箱2、热水箱1、预埋在砼内的冷却管3和加热管4及测温元件、循环动力单元以及一控制系统,集加热、冷却功能于一体,自动化程度高,能够很好的解决高温、高寒环境以及自化热对砼硬化的影响问题,所述砼升降温专用系统的冷水箱2和热水箱1分别设有三个水箱,可避免循环水回水时影响所述第二冷水箱22或第二热水箱12中水温度,提高冷却或加热效率;所述上冷水箱211及所述上热水箱111内设置一过滤网,可有效防止外源水或管道污物堵塞循环管道;所述循环单元上设置有热交换器9,可提高热量利用率,减少能量损耗;所述冷却管3包括所述冷却内管31和所述冷却外管32,所述加热管4包括所述加热内管41和所述加热外管42,所述冷却内管31与所述冷却外管32、所述加热内管41与所述加热外管42均呈套管设置,且所述冷却外管32与所述冷却内管31、所述加热外管42与所述加热内管41内流体流向呈对流设置,使所述冷却外管32和所述加热外管42内流体温度维持基本稳定,不会因在所述冷却外管32或所述加热外管42内流动,与所述砼进行热量交换而水温出现较大变化,避免冷却或加热过程中冷水或热水温度变化造成的冷却或加热效果降低,以及砼温变化不均的问题,提高了冷却或加热效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砼升降温专用系统的智能化控制方法,可根据所述砼内各层砼温,打开或关闭相应各层所述冷却外管32和所述冷却内管31或所述加热外管42和所述加热内管41对应的所述电磁阀101和增压泵102,选择合适的加热、降温方式,达到理想的砼养护效果。
以上描述仅为本发明具体的实施方案,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里只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因此就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同等变化,仍属于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砼升降温专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砼升降温专用系统包括:冷水箱、热水箱、预埋在砼内的冷却管和加热管、测温单元、循环动力单元以及一控制系统;
所述冷却管及所述加热管分层设置在所述砼内外,所述加热管相对设置在所述冷却管外部,最外层所述加热管设置在所述砼表面,且所述冷却管及所述加热管均采用水循环,所述冷却管包括冷却内管及冷却外管,所述冷却内管及所述冷却外管内的水互相换热且流向相反,所述加热管包括加热内管及加热外管,所述加热外管及所述加热内管内的水互相换热且流向相反;
所述热水箱用于为所述加热管提供热水,其包括第一热水箱和第二热水箱,所述第一热水箱内设有一第一隔板,将所述第一热水箱分为上热水箱和下热水箱,所述上热水箱内设有一过滤网,用于过滤水中杂质,所述上热水箱与所述下热水箱通过一第一通水管连通,所述第一通水管上设有一第一水位控制阀,所述上热水箱中设有一第一水位传感器,所述下热水箱及所述第二热水箱内分别设有一第一加热保温装置和一第二加热保温装置;
所述冷水箱用于为所述冷却管提供冷水,其包括第一冷水箱和第二冷水箱,所述第一冷水箱内设有一第二隔板,将所述第一冷水箱分为上冷水箱和下冷水箱,所述上冷水箱内设有一过滤网,用于过滤水中杂质,所述上冷水箱与所述下冷水箱通过一第二通水管连通,所述第二通水管上设有一第二水位控制阀,所述上冷水箱中设有一第二水位传感器,所述下冷水箱内设有一第一冷却装置,所述第二冷水箱内设有一第二冷却装置;
所述循环动力单元包括冷却循环动力单元和加热循环动力单元,所述冷却循环动力单元用于依次连接所述第二冷水箱、所述冷却外管及所述上冷水箱形成外冷水循环,依次连接所述第二冷水箱、所述冷却内管及所述上冷水箱形成内冷水循环,以及为所述外冷水循环和所述内冷水循环提供动力;所述加热循环动力单元用于依次连接所述第二热水箱、所述加热外管及所述上热水箱形成外热水循环,依次连接所述第二热水箱、所述加热内管及所述上热水箱形成内热水循环以及为所述外热水循环和所述内热水循环提供动力;
所述加热循环动力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热水箱上的若干外热水进水管接口和若干内热水进水管接口、连接所述外热水进水管接口与所述加热外管的一外热水进水管、连接所述内热水进水管接口与所述加热内管的一内热水进水管、设置在所述上热水箱上的若干外热水出水管接口和若干内热水出水管接口、连接所述加热外管与所述外热水出水管接口的一外热水出水管、连接所述加热内管与所述内热水出水管接口的一内热水出水管以及连接所述下热水箱与所述第二热水箱的一第一连接管;所述冷却循环动力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冷水箱上的若干外冷水进水管接口和若干内冷水进水管接口、连接所述外冷水进水管接口与所述冷却外管的一外冷水进水管、连接所述内冷水进水管接口与所述冷却内管的一内冷水进水管、设置在所述上冷水箱上的若干外冷水出水管接口和若干内冷水出水管接口、连接所述冷却外管与所述外冷水出水管接口的一外冷水出水管、连接所述冷却内管与所述内冷水出水管接口的一内冷水出水管以及连接所述下冷水箱与所述第二冷水箱的一第二连接管;所述加热循环动力单元的所述外热水进水管接口、所述内热水进水管接口和所述第一连接管上,以及所述冷却循环动力单元的所述外冷水进水管接口、所述内冷水进水管接口和所述第二连接管上均设置有增压泵以及与所述增压泵对应的电磁阀;
所述测温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下热水箱内、所述第二热水箱内、所述下冷水箱内、所述第二冷水箱内、所述砼表面及所述砼内部用于检测其对应位置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一控制器和一人机交互界面,用于分析及接收各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数据和所述第一水位传感器及所述第二水位传感器的水位数据,以及控制所述第一加热保温装置、所述第二加热保温装置、所述第一冷却装置、所述第二冷却装置及所述循环动力单元的通断;
所述砼升降温专用系统的智能化控制方法如下:
所述砼内部温控模式包括内降温模式和内加热模式,所述砼外部温控模式包括外降温模式和外加热模式,所述砼升降温专用系统的智能化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对所述砼进行温控养护前的预设时间段内,通过外水源向所述上热水箱及所述下热水箱内注入水;
步骤2:每间隔时间t,设置在所述砼表面及所述砼内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砼表面温度T1,砼内温Tn,并将所述砼表面温度T1,砼内温Tn传送给所述控制器;
步骤3:所述控制器判断步骤2中所述砼表面温度T1与第一砼温设定值TS1的大小,若所述砼表面温度T1大于所述第一砼温设定值TS1,则进入步骤4,若所述砼表面温度T1小于所述第一砼温设定值TS1,则进入步骤5;
步骤4: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砼内温Tn与所述第一砼温设定值TS1的大小,若所述砼内温Tn大于所述第一砼温设定值TS1,则所述砼升降温专用系统进入内降温模式及外降温模式,所述内降温模式即开启设置在所述砼内部的所述外冷水进水管接口和所述内冷水进水管接口上的所述电磁阀和所述增压泵,所述第二水位传感器实时检测上冷水箱水位SC1,当所述上冷水箱水位SC1大于冷水水位设定值SC,即使所述第二水位控制阀保持开启时长t1,水进入所述下冷水箱,所述下冷水箱中的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下冷水箱水温TC1,并将所述下冷水箱水温TC1传递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下冷水箱水温TC1与冷水水温设定值TC的大小,若所述下冷水箱水温TC1大于冷水水温设定值TC,则开启所述第一冷却装置,若所述下冷水箱水温TC1小于冷水水温设定值TC,则关闭所述第一冷却装置,并开启所述第二连接管上的所述电磁阀和所述增压泵,冷水进入所述第二冷水箱中,所述第二冷水箱内的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第二冷水箱水温TC2,并将所述第二冷水箱水温TC2传递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第二冷水箱水温TC2与所述冷水水温设定值TC的大小,若所述第二冷水箱水温TC2大于所述冷水水温设定值TC,则开启所述第二冷却装置,若所述第二冷水箱水温TC2小于所述冷水水温设定值TC,则关闭所述第二冷却装置,此时冷水通过所述外冷水进水管和所述内冷水进水管分别进入所述冷却外管和所述冷却内管,再流经所述外冷水出水管和所述内冷水出水管回到所述上冷水箱;
所述外降温模式即开启设置在所述砼外部的所述外冷水进水管接口和所述内冷水进水管接口上的所述电磁阀和所述增压泵,所述第二水位传感器实时检测所述上冷水箱水位SC1,当所述上冷水箱水位SC1大于所述冷水水位设定值SC,使所述第二水位控制阀保持开启时长t1,水进入所述下冷水箱,所述下冷水箱中的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所述下冷水箱水温TC1,并将所述下冷水箱水温TC1传递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下冷水箱水温TC1与所述冷水水温设定值TC的大小,若所述下冷水箱水温TC1大于所述冷水水温设定值TC,则开启所述第一冷却装置,若所述下冷水箱水温TC1小于所述冷水水温设定值TC,则关闭所述第一冷却装置,并开启所述第二连接管上的所述电磁阀和所述增压泵,冷水进入所述第二冷水箱中,所述第二冷水箱内的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第二冷水箱水温TC2,并将所述第二冷水箱水温TC2传递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第二冷水箱水温TC2与所述冷水水温设定值TC的大小,若所述第二冷水箱水温TC2大于所述冷水水温设定值TC,则开启所述第二冷却装置,若所述第二冷水箱水温TC2小于所述冷水水温设定值TC,则关闭所述第二冷却装置,此时冷水通过所述外冷水进水管和所述内冷水进水管分别进入所述冷却外管和冷却内管,再流经所述外冷水出水管和所述内冷水出水管回到所述上冷水箱,并返回步骤2;
若所述砼内温Tn小于所述第一砼温设定值TS1,则进入外降温模式;并返回步骤2;
步骤5: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砼表面温度T1与第二砼温设定值TS2的大小,若所述砼表面温度T1大于所述第二砼温设定值TS2,则进入步骤6,若所述砼表面温度T1小于所述第二砼温设定值TS2,则进入步骤7;
步骤6: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砼内温Tn与所述第一砼温设定值TS1的大小,若所述砼内温Tn大于所述第一砼温设定值TS1,则进入内降温模式,并返回步骤2;若所述砼内温Tn小于所述第一砼温设定值TS1,则返回步骤2;
步骤7: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砼内温Tn与所述第二砼温设定值TS2的大小,若所述砼内温Tn小于所述第一砼温设定值TS2,则进入内加热模式及外加热模式,所述内加热模式即开启设置在所述砼内部的所述外热水进水管接口和所述内热水进水管接口上的所述电磁阀和所述增压泵,所述第一水位传感器实时检测上热水箱水位SW1,当所述上热水箱水位SW1大于热水水位设定值SW,使所述第一水位控制阀保持开启时长t1,水进入所述下热水箱,所述下热水箱中的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下热水箱水温TW1,并将所述下热水箱水温TW1传递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下热水箱水温TW1与热水水温设定值TW的大小,若所述下热水箱水温TW1小于所述热水水温设定值TW,则开启所述第一加热保温装置,若所述下热水箱水温TW1大于所述热水水温设定值TW,则关闭所述第一加热保温装置,并开启所述第一连接管上的所述电磁阀和所述增压泵,热水进入所述第二热水箱中,所述第二热水箱内的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第二热水箱水温TW2,并将所述第二热水箱水温TW2传递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第二热水箱水温TW2与所述热水水温设定值TW的大小,若所述第二热水箱水温TW2小于所述热水水温设定值TW,则开启所述第二加热保温装置,若所述第二热水箱水温TW2大于所述热水水温设定值TW,则关闭所述第二加热保温装置,此时热水通过所述外热水进水管和所述内热水进水管分别进入所述加热外管和所述加热内管,再流经所述外热水出水管和所述内热水出水管回到所述上热水箱;
所述外加热模式即开启设置在所述砼外部的所述外热水进水管接口和所述内热水进水管接口上的所述电磁阀和所述增压泵,所述第一水位传感器实时检测所述上热水箱水位SW1,当所述上热水箱水位SW1大于所述热水水位设定值SW,使所述第一水位控制阀保持开启时长t1,水进入所述下热水箱,所述下热水箱中的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所述下热水箱水温TW1,并将所述下热水箱水温TW1传递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下热水箱水温TW1与所述热水水温设定值TW的大小,若所述下热水箱水温TW1小于所述热水水温设定值TW,则开启所述第一加热保温装置,若所述下热水箱水温TW1大于所述热水水温设定值TW,则关闭所述第一加热保温装置,并开启所述第一连接管上的所述电磁阀和所述增压泵,热水进入所述第二热水箱中,所述第二热水箱内的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所述第二热水箱水温TW2,并将所述第二热水箱水温TW2传递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第二热水箱水温TW2与所述热水水温设定值TW的大小,若所述第二热水箱水温TW2小于所述热水水温设定值TW,则开启所述第二加热保温装置,若所述第二热水箱水温TW2大于所述热水水温设定值TW,则关闭所述第二加热保温装置,此时热水通过所述外热水进水管和所述内热水进水管分别进入所述加热外管和加热内管,再流经所述外热水出水管和所述内热水出水管回到所述上热水箱,并返回步骤2;
若所述砼内温Tn大于所述第二砼温设定值TS2,则进入步骤8;
步骤8: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砼内温Tn与所述砼表面温度T1的差值ΔT同设定温差T的大小,若所述ΔT小于所述设定温差T,则进入所述外加热模式,并返回步骤2;若所述ΔT大于所述设定温差T,则进入步骤9;
步骤9: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砼内温Tn与所述第一砼温设定值TS1的大小,若所述砼内温Tn大于所述第一砼温设定值TS1,则进入内降温模式和外加热模式;若所述砼内温Tn小于所述第一砼温设定值TS1,则返回步骤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砼升降温专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冷水出水管与所述外冷水进水管之间、所述内冷水进水管与所述外冷水出水管之间、所述内热水出水管与所述外热水进水管之间及所述内热水进水管与所述外热水出水管之间均设有一热交换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砼升降温专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及所述加热管的两端均设有一异径三通,所述冷却内管及所述加热内管的外径与所述异径三通的内径契合,所述冷却内管的两端穿过相应所述异径三通的异径分别与所述内冷水进水管和内冷水出水管连接,所述加热内管的两端穿过相应所述异径三通的异径分别与所述所述内热水进水管和内热水出水管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砼升降温专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及所述加热管呈蛇形设置在所述砼内,所述加热管层间距与所述冷却管层间距均为1.0~1.5m,所述冷却管与所述加热管层叠设置,当所述砼高度小于2m时,按所述砼高度均匀的设三层所述冷却管及所述加热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砼升降温专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砼内的温度传感器的设置方式为垂直点与所述冷却管及所述加热管相对应,水平测距2.5m,以所述砼中心展开,同时在所述砼表面以中心展开,水平测距2.5m方式设置所述温度传感器。
6.砼升降温专用系统的智能化控制方法,其由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砼升降温专用系统实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砼内部温控模式包括内降温模式和内加热模式,所述砼外部温控模式包括外降温模式和外加热模式,所述砼升降温专用系统的智能化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对所述砼进行温控养护前的预设时间段内,通过外水源向所述上热水箱及所述下热水箱内注入水;
步骤2:每间隔时间t,设置在所述砼表面及所述砼内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砼表面温度T1,砼内温Tn,并将所述砼表面温度T1,砼内温Tn传送给所述控制器;
步骤3:所述控制器判断步骤2中所述砼表面温度T1与第一砼温设定值TS1的大小,若所述砼表面温度T1大于所述第一砼温设定值TS1,则进入步骤4,若所述砼表面温度T1小于所述第一砼温设定值TS1,则进入步骤5;
步骤4: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砼内温Tn与所述第一砼温设定值TS1的大小,若所述砼内温Tn大于所述第一砼温设定值TS1,则所述砼升降温专用系统进入内降温模式及外降温模式,所述内降温模式即开启设置在所述砼内部的所述外冷水进水管接口和所述内冷水进水管接口上的所述电磁阀和所述增压泵,所述第二水位传感器实时检测上冷水箱水位SC1,当所述上冷水箱水位SC1大于冷水水位设定值SC,即使所述第二水位控制阀保持开启时长t1,水进入所述下冷水箱,所述下冷水箱中的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下冷水箱水温TC1,并将所述下冷水箱水温TC1传递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下冷水箱水温TC1与冷水水温设定值TC的大小,若所述下冷水箱水温TC1大于冷水水温设定值TC,则开启所述第一冷却装置,若所述下冷水箱水温TC1小于冷水水温设定值TC,则关闭所述第一冷却装置,并开启所述第二连接管上的所述电磁阀和所述增压泵,冷水进入所述第二冷水箱中,所述第二冷水箱内的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第二冷水箱水温TC2,并将所述第二冷水箱水温TC2传递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第二冷水箱水温TC2与所述冷水水温设定值TC的大小,若所述第二冷水箱水温TC2大于所述冷水水温设定值TC,则开启所述第二冷却装置,若所述第二冷水箱水温TC2小于所述冷水水温设定值TC,则关闭所述第二冷却装置,此时冷水通过所述外冷水进水管和所述内冷水进水管分别进入所述冷却外管和所述冷却内管,再流经所述外冷水出水管和所述内冷水出水管回到所述上冷水箱;
所述外降温模式即开启设置在所述砼外部的所述外冷水进水管接口和所述内冷水进水管接口上的所述电磁阀和所述增压泵,所述第二水位传感器实时检测所述上冷水箱水位SC1,当所述上冷水箱水位SC1大于所述冷水水位设定值SC,使所述第二水位控制阀保持开启时长t1,水进入所述下冷水箱,所述下冷水箱中的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所述下冷水箱水温TC1,并将所述下冷水箱水温TC1传递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下冷水箱水温TC1与所述冷水水温设定值TC的大小,若所述下冷水箱水温TC1大于所述冷水水温设定值TC,则开启所述第一冷却装置,若所述下冷水箱水温TC1小于所述冷水水温设定值TC,则关闭所述第一冷却装置,并开启所述第二连接管上的所述电磁阀和所述增压泵,冷水进入所述第二冷水箱中,所述第二冷水箱内的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第二冷水箱水温TC2,并将所述第二冷水箱水温TC2传递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第二冷水箱水温TC2与所述冷水水温设定值TC的大小,若所述第二冷水箱水温TC2大于所述冷水水温设定值TC,则开启所述第二冷却装置,若所述第二冷水箱水温TC2小于所述冷水水温设定值TC,则关闭所述第二冷却装置,此时冷水通过所述外冷水进水管和所述内冷水进水管分别进入所述冷却外管和冷却内管,再流经所述外冷水出水管和所述内冷水出水管回到所述上冷水箱,并返回步骤2;
若所述砼内温Tn小于所述第一砼温设定值TS1,则进入外降温模式;并返回步骤2;
步骤5: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砼表面温度T1与第二砼温设定值TS2的大小,若所述砼表面温度T1大于所述第二砼温设定值TS2,则进入步骤6,若所述砼表面温度T1小于所述第二砼温设定值TS2,则进入步骤7;
步骤6: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砼内温Tn与所述第一砼温设定值TS1的大小,若所述砼内温Tn大于所述第一砼温设定值TS1,则进入内降温模式,并返回步骤2;若所述砼内温Tn小于所述第一砼温设定值TS1,则返回步骤2;
步骤7: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砼内温Tn与所述第二砼温设定值TS2的大小,若所述砼内温Tn小于所述第一砼温设定值TS2,则进入内加热模式及外加热模式,所述内加热模式即开启设置在所述砼内部的所述外热水进水管接口和所述内热水进水管接口上的所述电磁阀和所述增压泵,所述第一水位传感器实时检测上热水箱水位SW1,当所述上热水箱水位SW1大于热水水位设定值SW,使所述第一水位控制阀保持开启时长t1,水进入所述下热水箱,所述下热水箱中的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下热水箱水温TW1,并将所述下热水箱水温TW1传递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下热水箱水温TW1与热水水温设定值TW的大小,若所述下热水箱水温TW1小于所述热水水温设定值TW,则开启所述第一加热保温装置,若所述下热水箱水温TW1大于所述热水水温设定值TW,则关闭所述第一加热保温装置,并开启所述第一连接管上的所述电磁阀和所述增压泵,热水进入所述第二热水箱中,所述第二热水箱内的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第二热水箱水温TW2,并将所述第二热水箱水温TW2传递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第二热水箱水温TW2与所述热水水温设定值TW的大小,若所述第二热水箱水温TW2小于所述热水水温设定值TW,则开启所述第二加热保温装置,若所述第二热水箱水温TW2大于所述热水水温设定值TW,则关闭所述第二加热保温装置,此时热水通过所述外热水进水管和所述内热水进水管分别进入所述加热外管和所述加热内管,再流经所述外热水出水管和所述内热水出水管回到所述上热水箱;
所述外加热模式即开启设置在所述砼外部的所述外热水进水管接口和所述内热水进水管接口上的所述电磁阀和所述增压泵,所述第一水位传感器实时检测所述上热水箱水位SW1,当所述上热水箱水位SW1大于所述热水水位设定值SW,使所述第一水位控制阀保持开启时长t1,水进入所述下热水箱,所述下热水箱中的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所述下热水箱水温TW1,并将所述下热水箱水温TW1传递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下热水箱水温TW1与所述热水水温设定值TW的大小,若所述下热水箱水温TW1小于所述热水水温设定值TW,则开启所述第一加热保温装置,若所述下热水箱水温TW1大于所述热水水温设定值TW,则关闭所述第一加热保温装置,并开启所述第一连接管上的所述电磁阀和所述增压泵,热水进入所述第二热水箱中,所述第二热水箱内的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所述第二热水箱水温TW2,并将所述第二热水箱水温TW2传递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第二热水箱水温TW2与所述热水水温设定值TW的大小,若所述第二热水箱水温TW2小于所述热水水温设定值TW,则开启所述第二加热保温装置,若所述第二热水箱水温TW2大于所述热水水温设定值TW,则关闭所述第二加热保温装置,此时热水通过所述外热水进水管和所述内热水进水管分别进入所述加热外管和加热内管,再流经所述外热水出水管和所述内热水出水管回到所述上热水箱,并返回步骤2;
若所述砼内温Tn大于所述第二砼温设定值TS2,则进入步骤8;
步骤8: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砼内温Tn与所述砼表面温度T1的差值ΔT同设定温差T的大小,若所述ΔT小于所述设定温差T,则进入所述外加热模式,并返回步骤2;若所述ΔT大于所述设定温差T,则进入步骤9;
步骤9: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砼内温Tn与所述第一砼温设定值TS1的大小,若所述砼内温Tn大于所述第一砼温设定值TS1,则进入内降温模式和外加热模式;若所述砼内温Tn小于所述第一砼温设定值TS1,则返回步骤2;
在所述砼升降温专用系统实施所述内降温模式、所述外降温模式、所述内加热模式或所述外加热模式过程中,还包括根据砼变温允许速率V匹配所述外热水进水管接口、所述内热水进水管接口、所述外冷水进水管接口和所述内冷水进水管接口上的增压泵的运行功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砼升降温专用系统的智能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砼温设定值TS1为5~10℃,所述第二砼温设定值TS2为35~40℃,所述设定温差T为20~2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264888.2A CN110130665B (zh) | 2019-04-03 | 2019-04-03 | 一种砼升降温专用系统及其智能化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264888.2A CN110130665B (zh) | 2019-04-03 | 2019-04-03 | 一种砼升降温专用系统及其智能化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130665A CN110130665A (zh) | 2019-08-16 |
CN110130665B true CN110130665B (zh) | 2023-07-04 |
Family
ID=67569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264888.2A Active CN110130665B (zh) | 2019-04-03 | 2019-04-03 | 一种砼升降温专用系统及其智能化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130665B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26761A (zh) * | 2013-10-24 | 2014-01-22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大体积混凝土自动温控、养护装置及方法 |
CN104018673A (zh) * | 2013-09-12 | 2014-09-03 | 江苏绘天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超大体积砼一次连续浇注多循环实时温控施工工艺 |
DE102013226492A1 (de) * | 2013-12-18 | 2015-06-18 | Elk Fertighaus Gmbh | System zur Steuerung der Trocknungsphase von mit einer Fußbodenheizung versehenem Betonestrich |
CN107700489A (zh) * | 2017-08-28 | 2018-02-16 |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循环冷却水自动控制降温系统及方法 |
CN109338895A (zh) * | 2018-11-23 | 2019-02-15 |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工程有限公司 | 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混合冷却系统 |
CN109471468A (zh) * | 2018-11-29 | 2019-03-15 | 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智能监测控制装置及方法 |
CN109555123A (zh) * | 2019-01-29 | 2019-04-02 | 湖南科技大学 | 用于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温控的自保温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CN210086862U (zh) * | 2019-04-03 | 2020-02-18 | 广州科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砼升降温专用系统 |
-
2019
- 2019-04-03 CN CN201910264888.2A patent/CN11013066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18673A (zh) * | 2013-09-12 | 2014-09-03 | 江苏绘天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超大体积砼一次连续浇注多循环实时温控施工工艺 |
CN103526761A (zh) * | 2013-10-24 | 2014-01-22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大体积混凝土自动温控、养护装置及方法 |
DE102013226492A1 (de) * | 2013-12-18 | 2015-06-18 | Elk Fertighaus Gmbh | System zur Steuerung der Trocknungsphase von mit einer Fußbodenheizung versehenem Betonestrich |
CN107700489A (zh) * | 2017-08-28 | 2018-02-16 |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循环冷却水自动控制降温系统及方法 |
CN109338895A (zh) * | 2018-11-23 | 2019-02-15 |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工程有限公司 | 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混合冷却系统 |
CN109471468A (zh) * | 2018-11-29 | 2019-03-15 | 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智能监测控制装置及方法 |
CN109555123A (zh) * | 2019-01-29 | 2019-04-02 | 湖南科技大学 | 用于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温控的自保温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CN210086862U (zh) * | 2019-04-03 | 2020-02-18 | 广州科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砼升降温专用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130665A (zh) | 2019-08-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259165B (zh) |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自循环控温养护系统及养护方法 | |
CN203616679U (zh) |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循环控制装置 | |
CN107700489A (zh) |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循环冷却水自动控制降温系统及方法 | |
CN207196909U (zh) | 一种具有小容积水箱的低功率即热式电热水器 | |
CN106932202A (zh) | 一种应用于发动机试验的温度控制设备 | |
CN108818907A (zh) | 管片养护智能温控系统以及管片养护方法 | |
CN106246209A (zh) | 一种隧道内衬混凝土保温养护施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3513181B (zh) | 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控温装置及方法 | |
CN105735658A (zh) | 循环水保温系统 | |
CN107013047A (zh) | 一种梯度式混凝土水管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109235441B (zh) |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循环液自动控温工艺 | |
CN206548334U (zh) | 速成式恒温恒流校园用温热饮水机 | |
CN210086862U (zh) | 一种砼升降温专用系统 | |
CN104368504A (zh) | 一种温度控制装置 | |
CN110130665B (zh) | 一种砼升降温专用系统及其智能化控制方法 | |
CN110333147A (zh) | 可控制降温过程的高温拉伸试验电阻炉 | |
CN106997218A (zh) | 一种多温度控制系统 | |
CN207264220U (zh) | 一种多温度控制系统 | |
CN106440340A (zh) | 一种电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6772592U (zh) | 一种应用于发动机试验的温度控制设备 | |
CN207555733U (zh) | 一种全新的供暖运行架构 | |
CN109901640A (zh) | 一种试验室台架用变速箱油温控制水循环装置 | |
CN206251537U (zh) | 可控制循环水温度的循环冷却装置 | |
CN106142315A (zh) | 组合模具导热油养护技术 | |
CN208917229U (zh) | 一种炉前泥炮温度调节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