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22471A - 一种适用于养殖场的蝇类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养殖场的蝇类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22471A
CN110122471A CN201910372536.9A CN201910372536A CN110122471A CN 110122471 A CN110122471 A CN 110122471A CN 201910372536 A CN201910372536 A CN 201910372536A CN 110122471 A CN110122471 A CN 1101224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ies
area
farm
expelling parasite
ovi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7253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22471B (zh
Inventor
张忠
张瑞玲
万晴
乐倩倩
黄振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First Medical University and Shando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Taishan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shan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aishan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37253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224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224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224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224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2247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02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with devices or substances, e.g. food, pheronones attracting the inse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17/00Preparation of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treatment steps, e.g. composting or ferment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3/00Fertilisers from human or animal excrements, e.g. man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05G3/60Biocides or preservatives, e.g. disinfectants, pesticides or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养殖场的蝇类控制方法,操作简单、绿色环保、对人畜安全,以纯自然方法控制蝇类,在控制蝇类及其它害虫孳生的同时,减少蝇传疾病的发生与流行,并且可以产生具有天然杀虫作用的有机肥料,是一种有广阔推广应用前景的养殖场蝇类控制方。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养殖场的蝇类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蝇类防治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养殖场的蝇类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蝇类是重要的媒介生物,可机械性传播痢疾、伤寒、霍乱、结核、沙眼、脊髓灰质炎、肝炎和寄生虫病等多种疾病或污染人类食物,威胁人类健康,干扰人的生活。在人类的生活环境中,蝇类的防治不但是预防医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文明卫生城镇的重要内容,为发展旅游事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所必需。而在养殖场环境中,蝇类更是重要的媒介生物,不仅可机械性传播人兽共患病,还可干扰禽畜的健康养殖,影响禽类的产蛋量,干扰牲畜的生长或产奶量,并且还干扰养殖场周围人类的生活。因此,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强对蝇类的控制。
但是,现阶段对蝇类的控制基本以化学防治为主,由于蝇类多生活于人类聚居区及周围环境中,与人的活动区多有重叠,防治过程中容易造成食品污染、人体中毒;且蝇类已对诸多农药产生了抗性,目前的化学防治方法已经无法达到蝇类防治的目的。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适用于养殖场的蝇类控制方法,对蝇类进行“无害化控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养殖场的蝇类“推-拉”控制策略,主要应用于禽畜养殖场蝇类的无害化、绿色化、生态化、可持续控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养殖场的蝇类控制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在养殖场设置养殖区,在所述养殖区周围种植驱虫植物;
(2)同时在养殖场设置废弃物处理区,在所述废弃物处理区周围种植驱虫植物;
(3)在所述废弃物处理区设置废弃物堆积区和蝇类产卵诱杀区,所述废弃物堆积区用于堆积处理养殖废弃物,所述蝇类产卵诱杀区用于蝇类的产卵诱集;所述废弃物堆积区与所述蝇类产卵诱杀区的距离为10-20m,所述废弃物堆积区与所述蝇类产卵诱杀区的面积比为9~10:2~3;
(4)收集驱虫植物,然后进行粉碎处理,接着抛撒于废物堆积区,形成驱虫植物层;
(5)将在家蝇体内分离到的细菌摇菌过夜培养后,加入到养殖场的蝇类产卵诱杀区,混匀后覆盖塑料薄膜进行发酵处理;
(6)每3-5d对蝇类产卵诱杀区中的卵、幼虫和蛹进行集中杀灭;
(7)将清理的养殖废弃物堆积于经过步骤(4)处理后的废弃物堆积区,使驱虫植物层与养殖废弃物共同发酵形成绿肥。
上述优选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公开的蝇类控制方法在养殖区周围种植驱虫植物达到驱虫的目的;将清理的养殖废弃物堆积于覆盖有驱虫植物层的废弃物堆积区,驱虫植物进行自然发酵产生杀虫毒素可以达到驱蝇的目的,从而有效减少蝇类等害虫的孳生,即使有部分产卵也被驱虫植物产生的毒素杀死,从而避免苍蝇因养殖场废弃物堆积而大量孳生,避免发生蝇传疾病,减少蝇类对养殖禽畜的干扰,提高养殖效率,可以作为蝇类产卵的诱饵作为害虫“推-拉”控制策略中的“推”。将家蝇体内分离到的细菌过夜培养后置于产卵诱杀区进行发酵处理,可以作为蝇类产卵的诱饵作为害虫“推-拉”控制策略中的“拉”。通过“推-拉”控制策略可以实现有效防治养殖场中蝇的效果;同时驱虫植物与养殖废弃物共发酵后可作为绿肥,且得到的绿肥具有一定的杀虫作用。
优选的,所述废弃物处理区与所述养殖区的距离大于50m。
优选的,所述废弃物处理区与所述养殖区的距离大于100m。
上述优选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将废弃物处理区设置远离养殖区可以防止废弃物处理区的蝇类飞到养殖区。
优选的,所述驱虫植物中草本植物种植密度为20-30株/m2,驱虫植物中灌木种植密度为1-2株/m2
本发明设置合理的驱虫植物种植密度,有利于植物生长,从而防止废弃物处理区的蝇类飞到养殖区。
优选的,所述驱虫植物包括青蒿、曼陀罗、艾蒿、猫眼草、黄荆或夹竹桃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种植。
上述优选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的驱虫植物可通过自然散发的驱虫物质,达到自然驱虫效果,两种以上混合种植可产生叠加效果。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所述废弃物堆积区和所述蝇类产卵诱杀区分别均匀设置多个长宽深规格为5m*5m*3m、间距为3-5m的储存池。
优选的,在各储存池间设置硬化水泥路,用于走路和进行操作。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粉碎处理具体为利用铡刀将驱虫植物处理至长度为2-20cm;所述驱虫植物层的厚度为3-5cm。
上述优选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废弃物堆积区每天收集周边的一种或几种驱虫叶片,粉碎后在废弃物堆积池表面均匀抛撒,可以驱避蝇类产卵孳生,作为害虫“推-拉”控制策略中的“推”。
优选的,利用铡刀将驱虫植物处理至长度为5-10cm。
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从家蝇体内分离到的细菌包括奇异变形杆菌、普罗威登斯菌和库特氏菌;所述奇异变形杆菌、普罗威登斯菌和库特氏菌等比例混合均匀,然后按5-10%的质量比例加入至所述蝇类产卵诱杀区,发酵时间为3-5d。
上述优选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将家蝇体内分离到的细菌过夜培养后置于产卵诱杀区进行发酵处理,可以作为蝇类产卵的诱饵,作为害虫“推-拉”控制策略中的“拉”。
优选的,所述步骤(6)具体为在蝇类产卵诱杀区每次对其中的1-2个储存池表面覆盖黑色塑料薄膜处理24~48h。
上述优选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储存池表面覆盖黑色塑料薄膜,有利于吸收太阳热量,从而利用日照产生高温对卵、幼虫和蛹进行自然杀灭;且每次仅对蝇类产卵诱杀区中的1-2个储存池进行覆膜处理,可以使其余仍发挥诱卵作用,覆膜处理后的诱杀池产生大量死亡蝇类及细菌,死亡蝇类及细菌快速发酵可产生更好发挥吸引作用。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养殖场的蝇类控制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操作简单、绿色环保、对人畜安全,以纯自然方法控制蝇类,在控制蝇类及其它害虫孳生的同时,减少蝇传疾病的发生与流行,并且可以产生具有天然杀虫作用的有机肥料,是一种有广阔推广应用前景的养殖场蝇类控制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实施例1提供的不同处理鸡粪对蝇类产卵的吸引效果;
图2附图为实施例2提供的不同控制技术对养鸡场蝇类控制效果;
图3附图为实施例3提供的不同处理猪粪对蝇类产卵的吸引效果;
图4附图为实施例4提供的不同控制技术对养猪场蝇类控制效果
图5附图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适用于养殖场的蝇类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养殖场的蝇类控制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在养殖场设置养殖区,在所述养殖区周围种植驱虫植物,驱虫植物中草本植物种植密度为20-30株/m2,驱虫植物中灌木种植密度为1-2株/m2
(2)同时在养殖场设置废弃物处理区,所述废弃物处理区与所述养殖区的距离大于50m,在所述废弃物处理区周围种植驱虫植物,驱虫植物中草本植物种植密度为20-30株/m2,驱虫植物中灌木种植密度为1-2株/m2
(3)在所述废弃物处理区设置废弃物堆积区和蝇类产卵诱杀区,所述废弃物堆积区用于堆积处理养殖废弃物,所述蝇类产卵诱杀区用于蝇类的产卵诱集;所述废弃物堆积区与所述蝇类产卵诱杀区的距离为10-20m,所述废弃物堆积区与所述蝇类产卵诱杀区的面积比为9~10:2~3;所述废弃物堆积区和所述蝇类产卵诱杀区分别均匀设置多个长宽深规格为5m*5m*3m、间距为3-5m的储存池;
(4)收集驱虫植物,然后利用铡刀将驱虫植物处理至长度为2-20cm,接着在废弃物堆积池的表面均匀抛撒,形成厚度为3-5cm的驱虫植物层;
(5)将在家蝇体内分离到的奇异变形杆菌、普罗威登斯菌和库特氏菌摇菌过夜培养后,等比例混合均匀,然后按5-10%的质量比加入至所述蝇类产卵诱杀区,加入到养殖场的蝇类产卵诱杀区,混匀后覆盖塑料薄膜发酵处理3-5d;
(6)每3-5d在蝇类产卵诱杀区中的1-2个储存池表面覆盖黑色塑料薄膜处理24~48h,对储存池中的卵、幼虫和蛹进行集中杀灭;
(7)将清理的养殖废弃物堆积于设置驱虫植物层的废弃物堆积区进行共同发酵。
为了进一步的优化技术方案,所述废弃物处理区与所述养殖区的距离大于100m。
为了进一步的优化技术方案,所述驱虫植物包括青蒿、曼陀罗、艾蒿、猫眼草、黄荆或夹竹桃中两种以上的混合种植。
为了进一步的优化技术方案,利用铡刀将驱虫植物处理至长度为5-10cm。
实施例1:细菌和曼陀罗发酵鸡粪对家蝇产卵的影响
分别取细菌37℃培养过夜的奇异变形杆菌和产酸克雷伯菌各500mL混合均匀,取鲜曼陀罗植株1kg切成5cm左右的小段;取100kg新鲜鸡粪,均匀分为4份,25kg/份,分别进行以下处理:(1)鸡粪+1kg曼陀罗,混匀;(2)鸡粪+1L细菌,混匀;(3)鸡粪26kg;以上鸡粪覆盖塑料布密封后,发酵3d。另取26kg新鲜鸡粪作为对照,分别开放置于直径为1m的塑料盆内,放置于未进行灭蝇处理的小型养鸡场中,相互距离约为5m,24h后,计数各盆内蝇类产卵的数量。以上实验在3个养鸡场内分别进行。
结果表明,鸡粪+曼陀罗发酵后的处理组蝇卵落卵量最低,平均仅为19粒,即约为一个卵块;其次是新鲜鸡粪组,落卵量平均为57粒;再次为自然发酵鸡粪组,平均落卵量约为133粒;落卵量最多的是细菌发酵鸡粪组,落卵量平均为450粒(图1)。由此可见,我们自主分离的奇异变形杆菌和产酸克雷伯菌对蝇类产卵有强烈的吸引作用,而曼陀罗对蝇类产卵有显著的驱避作用。因此,曼陀罗可用于蝇类产卵的“推”,而我们的细菌组合发酵后鸡粪可用于蝇类产卵的“拉”,二者可构成在养鸡场进行蝇类“推-拉”策略的组合。
实施例2
养鸡场对蝇类进行“推-拉”控制策略的应用实例
取鲜曼陀罗植株切成5cm左右的小段,均匀洒于新鲜鸡粪表面至完全覆盖,喷水至表面湿润,作为“驱”,每次堆积新鸡粪后,再次覆盖切段后的曼陀罗植株;取奇异变形杆菌和产酸克雷伯菌混合菌与鸡粪3:50比例堆积发酵3d的鸡粪,置于直径1m,深度为0.5m的土坑内,称为诱杀坑,作为“推-拉策略”中的“拉”,每养鸡场内设置3个诱杀坑,每5d覆盖黑色塑料布24h,通过阳光照射的高温杀灭蝇卵、蝇蛆和蝇蛹,然后揭开后再重复进行引诱蝇类产卵,3个诱杀坑轮流进行覆盖,每次仅覆盖1个坑。选择4个养鸡场,分别设置仅使用曼陀罗覆盖鸡粪作为驱避的养鸡场1,即仅有“推”;仅使用细菌发酵鸡粪诱集的养鸡场2,即仅有“拉”;曼陀罗驱避与发酵鸡粪联合应用的“推-拉”策略处理的养鸡场3;另设采用传统药物在鸡粪中喷洒蝇蛆净防制的养鸡场4;以及不采用任何蝇类防制措施的对照养殖场5。其中在养鸡场1,以曼陀罗作为驱避物,要保持在鸡粪堆积的表面覆盖曼陀罗;在养鸡场2使用发酵鸡粪作为蝇类的产卵诱集,每5d集中杀灭其中的蝇卵、幼虫和蛹;在养鸡场3,使用曼陀罗驱避、发酵鸡粪诱集的“推-拉”策略;养鸡场4使用在堆积的鸡粪上喷洒蝇蛆净;养鸡场5不作任何蝇类防制措施。分别于处理后1周和3周调查养鸡场内蝇类的密度,调查是采用网捕法,随机扫3网,计数网内蝇类的数量。
结果表明,对照组捕获的蝇类数量有逐渐增长趋势,捕获蝇类数量均高于100头/3网,而其它处理组蝇类数量均呈下降趋势。就仅利用曼陀罗驱避处理的养鸡场来说(仅进行“推”策略),蝇类成虫数量在处理后3周可下降至平均约57头/3网;就仅利用细菌发酵鸡粪进行发酵吸引蝇类产卵集中杀灭的养殖场来说,处理后3周,蝇类成虫数量可下降至平均约69头/3网(仅进行“拉”策略);对于进行“推-拉”策略的养鸡场来说,处理后1周即可达到单用“推”或“拉”策略的水平,处理后3周,蝇类成虫数量可下降至平均约27头/3网,低于传统利用蝇蛆净进行处理的养鸡场的水平(平均约43头/3网)(图2)。由此可见,本发明利用传统驱避植物曼陀罗与我们自主分离的家蝇肠道细菌组合建立的针对蝇类的“推-拉”策略效果优良,并且不染污环境,是一种有推广应用前景的蝇类控制技术,且本发明的“推-拉”策略对养鸡场其它的双翅目病媒生物(如蠓和摇蚊等)也有一定的效果。
实施例3:细菌和青蒿发酵猪粪对家蝇产卵的影响
分别取细菌37℃培养过夜奇异变形杆菌和产酸克雷伯菌各500mL混合均匀,取鲜青蒿植株1kg切成5cm左右的小段,取100kg新鲜猪粪,均匀分为4份,25kg/份,分别进行以下处理:(1)猪粪+1kg青蒿,混匀;(2)猪粪+1L细菌,混匀;(3)猪粪26kg;以上猪粪覆盖塑料布密封后,发酵3d。另取26kg新鲜猪粪作为对照,分别开放置于直径为1m的塑料盆内,放置于未进行灭蝇处理的小型养猪场中,相互距离约为5m,24h后,计数各盆内蝇类产卵的数量。以上实验在3个养猪场内分别进行。
结果表明,猪粪+青蒿发酵后的处理组蝇卵落卵量最低,平均仅为24粒卵/盆;其次是新鲜猪粪组,落卵量平均为66粒/盆;再次为自然发酵猪粪组,平均落卵量约为172粒/盆;落卵量最多的是细菌发酵猪粪组,落卵量平均为873粒/盆(图3)。由此可见,青蒿可用于蝇类产卵的“推”,而我们的细菌组合发酵后猪粪可用于蝇类产卵的“拉”,二者可构成在养猪场进行蝇类“推-拉”策略的组合。
实施例4:养猪场对蝇类进行“推-拉”控制策略的应用实例
取鲜青蒿植株切成5cm左右的小段,均匀洒于新鲜猪粪表面至完全覆盖,喷水至表面湿润,作为“驱”,每次堆积新猪粪后,再次覆盖切段后的青蒿植株;取奇异变形杆菌和产酸克雷伯菌混合菌与猪粪5:50比例堆积发酵3d的猪粪,置于直径1m,深度为0.5m的土坑内,称为诱杀坑,作为蝇类控制中的“拉”力,每养猪场内设置3个诱杀坑,每3天覆盖黑色塑料布24h,通过阳光照射的高温杀灭蝇卵、蝇蛆和蝇蛹,然后揭开后再重复进行引诱蝇类产卵,3个诱杀坑轮流进行覆盖,每次仅覆盖1个坑。选择4个养猪场,分别设置仅使用青蒿覆盖猪粪作为驱避的养猪场1,即仅有“推”;仅使用细菌发酵猪粪诱集的养猪场2,即仅有“拉”;青蒿驱避与发酵猪粪联合应用的“推-拉”策略处理的养猪场3;另设采用传统药物在猪粪中喷洒蝇蛆净防制的养猪场4;以及不采用任何蝇类防制措施的对照养殖场5。其中在养猪场1,以青蒿作为驱避物,要保持在猪粪堆积的表面覆盖青蒿;在养猪场2使用发酵猪粪作为蝇类的产卵诱集,每5d集中杀灭其中的蝇卵、幼虫和蛹;在养猪场3,使用青蒿驱避、发酵猪粪诱集的“推-拉”策略;养猪场4使用在堆积的猪粪上喷洒蝇蛆净;养猪场5不作任何蝇类防制措施。分别于处理后1周和3周调查养猪场内蝇类的密度,调查是采用网捕法,随机扫3网,计数网内蝇类的数量。
结果表明,对照组捕获的蝇类数量有逐渐增长趋势,捕获蝇类数量均高于170头/3网,而其它处理组蝇类数量均呈下降趋势。就仅利用青蒿驱避处理的养猪场来说(仅进行“推”策略),蝇类成虫数量在处理后3周可下降至平均约66头/3网;就仅利用细菌发酵猪粪进行发酵吸引蝇类产卵集中杀灭的养殖场来说,处理后3周,蝇类成虫数量可下降至平均约88头/3网(仅进行“拉”策略);对于进行“推-拉”策略的养猪场来说,处理后1周即可达到单用“推”或“拉”策略的水平,处理后3周,蝇类成虫数量可下降至平均约33头/3网,低于传统利用蝇蛆净进行处理的养猪场的水平(平均约58头/3网)(图4)。由此可见,本发明利用传统驱避植物青蒿与我们自主分离的家蝇肠道细菌组合建立的针对蝇类的“推-拉”策略效果优良,并且不染污环境,是一种有推广应用前景的蝇类控制技术,且本发明的“推-拉”策略对养猪场其它的双翅目病媒生物(如蠓和摇蚊等)也有一定的效果。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适用于养殖场的蝇类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在养殖场设置养殖区,在所述养殖区周围种植驱虫植物;
(2)同时在养殖场设置废弃物处理区,在所述废弃物处理区周围种植驱虫植物;
(3)在所述废弃物处理区设置废弃物堆积区和蝇类产卵诱杀区,所述废弃物堆积区用于堆积处理养殖废弃物,所述蝇类产卵诱杀区用于蝇类的产卵诱集;所述废弃物堆积区与所述蝇类产卵诱杀区的距离为10-20m,所述废弃物堆积区与所述蝇类产卵诱杀区的面积比为9~10:2~3;
(4)收集驱虫植物,然后进行粉碎处理,接着抛撒于废物堆积区,形成驱虫植物层;
(5)将在家蝇体内分离到的细菌摇菌过夜培养后,加入到养殖场的蝇类产卵诱杀区,混匀后覆盖塑料薄膜进行发酵处理;
(6)每3-5d对蝇类产卵诱杀区中的卵、幼虫和蛹进行集中杀灭;
(7)将清理的养殖废弃物堆积于经过步骤(4)处理后的废弃物堆积区,使驱虫植物层与养殖废弃物共同发酵形成绿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养殖场的蝇类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废弃物处理区与所述养殖区的距离大于50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养殖场的蝇类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废弃物处理区与所述养殖区的距离大于100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养殖场的蝇类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虫植物中草本植物种植密度为20-30株/m2,驱虫植物中灌木种植密度为1-2株/m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养殖场的蝇类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虫植物包括青蒿、曼陀罗、艾蒿、猫眼草、黄荆或夹竹桃中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种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养殖场的蝇类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废弃物堆积区和所述蝇类产卵诱杀区分别均匀设置多个长宽深规格为5m*5m*3m、间距为3-5m的储存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养殖场的蝇类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粉碎处理具体为利用铡刀将驱虫植物处理至长度为2-20cm;所述驱虫植物层的厚度为3-5c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养殖场的蝇类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铡刀将驱虫植物处理至长度为5-10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养殖场的蝇类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从家蝇体内分离到的细菌包括奇异变形杆菌、普罗威登斯菌和库特氏菌;所述奇异变形杆菌、普罗威登斯菌和库特氏菌等比例混合均匀,然后按5-10%的质量比加入至所述蝇类产卵诱杀区,发酵时间为3-5d。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养殖场的蝇类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具体为每次在蝇类产卵诱杀区中的1-2个储存池表面覆盖黑色塑料薄膜处理24-48h。
CN201910372536.9A 2019-05-06 2019-05-06 一种适用于养殖场的蝇类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1224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72536.9A CN110122471B (zh) 2019-05-06 2019-05-06 一种适用于养殖场的蝇类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72536.9A CN110122471B (zh) 2019-05-06 2019-05-06 一种适用于养殖场的蝇类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22471A true CN110122471A (zh) 2019-08-16
CN110122471B CN110122471B (zh) 2021-08-17

Family

ID=67576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72536.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122471B (zh) 2019-05-06 2019-05-06 一种适用于养殖场的蝇类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22471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890A (zh) * 1995-08-29 1996-04-24 天津市精细化工技术开发中心 天然植物杀虫剂
CN105638768A (zh) * 2016-04-08 2016-06-08 泰山医学院 一种含曼陀罗成分的蝇类薰杀香及其生产方法
CN106231908A (zh) * 2014-02-21 2016-12-14 埃梅卡泰克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害虫消除、抑制或控制的系统
CN106478225A (zh) * 2016-08-31 2017-03-08 泰山医学院 一种高蛋白杀虫抗病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
CN107156185A (zh) * 2017-05-31 2017-09-15 李清源 一种利用紫茎泽兰消灭养殖场蚊蝇的方法
CN107488078A (zh) * 2017-08-10 2017-12-19 黑龙江九穗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生物菌的带驱虫功效的有机肥料及制备方法
CN108184906A (zh) * 2017-12-30 2018-06-22 高产明 一种果蝇诱杀剂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890A (zh) * 1995-08-29 1996-04-24 天津市精细化工技术开发中心 天然植物杀虫剂
CN106231908A (zh) * 2014-02-21 2016-12-14 埃梅卡泰克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害虫消除、抑制或控制的系统
CN105638768A (zh) * 2016-04-08 2016-06-08 泰山医学院 一种含曼陀罗成分的蝇类薰杀香及其生产方法
CN106478225A (zh) * 2016-08-31 2017-03-08 泰山医学院 一种高蛋白杀虫抗病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
CN107156185A (zh) * 2017-05-31 2017-09-15 李清源 一种利用紫茎泽兰消灭养殖场蚊蝇的方法
CN107488078A (zh) * 2017-08-10 2017-12-19 黑龙江九穗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生物菌的带驱虫功效的有机肥料及制备方法
CN108184906A (zh) * 2017-12-30 2018-06-22 高产明 一种果蝇诱杀剂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22471B (zh) 2021-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59832C (zh) 微生物媒介的诱蚊方法及装置
TWI606027B (zh) 有機肥料及飼料製造系統
CN106508794A (zh) 一种蟾蜍早繁育高产立体化工厂养殖方法及应用
CN104496576B (zh) 一种蛆菌生物活性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88750A (zh) 一种适于南方一年两造水田的稻‑鳖‑鱼‑鸭四位一体生态共生生产方法
CN102461480B (zh) 益害昆虫高效分离方法及装置
CN104521635A (zh) 一种生态环保型有害生物的防治方法
CN101663979A (zh) 一种用于获取蛙田大米的水稻种植方法
WO2015003547A1 (zh) 人工繁育虫草菌种的种性复壮培养方法
CN109220644A (zh) 一种有机稻米种植方法
CN109769755A (zh) 一种斑翅果蝇蛹寄生蜂毛角锤角细蜂的简易快速繁殖方法
CN109328819B (zh) 自然循环全生态高效农场及生物资源自然循环利用方法
CN107318540A (zh) 一种铁皮石斛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CN110892852A (zh) 一种立体稻鸭共育生态系统
CN112753658B (zh) 利用樟蚕卵室内繁殖松毛虫赤眼蜂的方法
CN108323476A (zh) 一种人工饲养双尾新小绥螨的方法
CN106719408A (zh) 黄缘闭壳龟精细化综合养殖方法
CN113142127A (zh) 利用黑水虻及其共生菌构建鸡舍内多维度养殖系统的方法
CN112970628A (zh) 一种黑水虻与鸡联合养殖的生态循环养鸡房及其应用
CN104920318B (zh) 一种甘蔗螟虫的防治方法
CN106358858A (zh) 一种嗜菌异小杆线虫在温室蔬菜地下害虫生防中的应用
CN105104322A (zh) 一种用硅藻土无毒杀灭诱捕器具中蝇类害虫的方法
CN110122471A (zh) 一种适用于养殖场的蝇类控制方法
CN215302341U (zh) 一种黑水虻与鸡联合养殖的生态循环养鸡房
CN113647280A (zh) 一种板栗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02

Address after: No. 6699, Qingdao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andong First Medical University (Shando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Address before: 271000 No. 2 East Sheng Road, Shandong, Tai'an

Applicant before: TAISHAN MEDICAL University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