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14706B - 导光体、指示器以及仪器 - Google Patents

导光体、指示器以及仪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14706B
CN110114706B CN201780080855.1A CN201780080855A CN110114706B CN 110114706 B CN110114706 B CN 110114706B CN 201780080855 A CN201780080855 A CN 201780080855A CN 110114706 B CN110114706 B CN 1101147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uide
axial direction
axis
incident
lin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8085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14706A (zh
Inventor
下平贤一
大附真以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1147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147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147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147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2/00Systems of lighting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main groups F21S4/00 - F21S10/00 or F21S19/00, e.g. of modular construc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Abstract

导光部(110、120、130、140)包含:i)第1直线部(111、121、131、141),其从在X轴方向上排列为一列的入射面(111a、121a、131a、141a)沿Z轴方向延伸;ii)折射部(112、122、132、142);iii)第2直线部(113、123、133),其沿Y轴方向延伸;iv)折射部(114、115、124、125、134、135、142);以及v)第3直线部(116、126、136、143),其沿X轴方向延伸,在端部具有在Y轴方向上排列为一列的出射面(116a、126a、136a、143a)。第2直线部(113、123、133)的Y轴方向上的高度设定为,沿着入射面(111a、121a、131a、141a)的排列方向而依次地减小。

Description

导光体、指示器以及仪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光体、指示器以及仪器。
背景技术
控制仪器、通信仪器等的指示器包含:LED;以及导光体,其包含大于或等于1个导光部。导光体的入射面配置为与在基板上配置的LED的发光面相对。导光体的出射面从框体的开口露出至外部,成为指示器的发光部。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导光体,该导光体具有入射面的列的朝向和出射面的列的朝向正交的4条棒状的导光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0933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中,使用作为其他部件的2个连结部对分别大致相同大小的4条导光部在入射面附近和出射面附近进行连结,构成导光体。因此,如果导光部的条数增加,则导光体整体大型化。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出射面的配置不受限于光源的配置且小型的导光体、具有该导光体的指示器以及仪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涉及的导光体中,在多个导光部的一个端部设置的入射面在3维正交坐标系的第1轴向上排列为一列。在导光部的另一个端部设置的出射面在与第1轴向正交的第2轴向排列为一列。导光部包含:i)第1直线部,其从入射面沿与第1轴向和第2轴向这两者正交的第3轴向延伸;ii)第1弯折部分,其与第1直线部连接;iii)第2直线部,其与第1弯折部分连接,且沿第2轴向延伸;iv)第2弯折部分,其与第2直线部连接;以及v)第3直线部,其与第2弯折部分连接,沿第1轴向延伸,在端部具有出射面。第2直线部的第2轴向上的高度设定为沿着入射面的排列方向而依次地减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的其他方案涉及的导光体中,在多个导光部的一个端部设置的入射面在3维正交坐标系的第1轴向上排列为一列。在导光部的另一个端部设置的出射面在与第1轴向正交的第2轴向排列为一列。导光部包含:i)第1直线部,其从入射面沿第2轴向延伸;ii)第1弯折部分,其与第1直线部连接;iii)第2直线部,其与第1弯折部分连接,且沿与第1轴向和第2轴向这两者正交的第3轴向延伸;iv)第2弯折部分,其与第2直线部连接;以及v)第3直线部,其与第2弯折部分连接,沿第1轴向延伸,在端部具有出射面。第1直线部的第2轴向上的高度设定为沿着入射面的排列方向而依次地减小。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涉及的导光体中,在包含上述结构的导光体中,多个导光部的第2直线部的第2轴向上的高度设定为沿着入射面的排列方向而依次地减小。通过具有这种结构,从而能够提供出射面的配置不受限于光源的配置且小型的导光体。
在本发明的其他方案涉及的导光体中,在包含上述结构的导光体中,多个导光部的第1直线部的第2轴向上的高度设定为沿着入射面的排列方向而依次地减小。通过具有这种结构,从而能够提供出射面的配置不受限于光源的配置且小型的导光体。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导光体的外观的斜视图。
图2A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导光体的俯视图。
图2B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导光体的主视图。
图2C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导光体的仰视图。
图3A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导光体的后视图。
图3B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导光体的右侧视图。
图3C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导光体的左侧视图。
图4是表示将实施方式涉及的导光体的入射面配置为与基板上的LED相对的情形的图。
图5是表示将实施方式涉及的导光体和配置有LED的电路基板配置于仪器的框体内的情形的图。
图6是表示在仪器的框体的点亮部设置的开口和在开口的侧壁形成的凹部的图。
图7是表示变形例1涉及的导光体的外观的斜视图。
图8是表示将变形例1涉及的导光体的入射面配置为与基板上的LED相对的情形的图。
图9是表示变形例2涉及的导光体的外观的斜视图。
图10是表示将变形例2涉及的导光体的入射面配置为与基板上的LED相对的情形的图。
图11是表示变形例3涉及的导光体的外观的斜视图。
图12是配置于基板的变形例3涉及的导光体的左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导光体100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导光体100如图5所示,与作为光源的4个LED(LED:Light EmittingDiode)12一起构成控制仪器、通信仪器等仪器的指示器。LED 12配置于沿框体1的侧壁而配置的基板11。导光体100将来自LED 12的光向框体1的前表面进行导光而从点亮部13~16输出。
下面,参照图1的斜视图、图2A的俯视图、图2B的主视图、图2C的仰视图、图3A的后视图、图3B的右侧视图、图3C的左侧视图对导光体100的详情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易于理解,设定XYZ正交坐标系并适当参照。这里,Z轴方向设为光向导光体100的入射方向、-X轴方向设为光从导光体的出射方向、Y轴方向设为与Z轴以及X轴正交的方向。X轴方向是本发明的第1轴向的一个例子。Y轴方向是本发明的第2轴向的一个例子。Z轴方向是本发明的第3轴向的一个例子。
如图1~3C所示,导光体100包含:具有棱柱形状的导光部110、120、130、140;抵接于基板的基板接触部150;对4个导光部进行连结的连结部160;以及在组装时所使用的手柄部170。导光体100是通过对聚碳酸酯、丙烯等光透过性的树脂进行注塑成型而制造的。
导光部110包含:第1直线部111、第2直线部113、以及第3直线部116;以及沿直角方向进行折射的折射部112、114以及115。并且,导光部110包含卡止部117。包含折射部112的弯折部分是本发明的第1弯折部分的一个例子。包含折射部114、115的弯折部分是本发明的第2弯折部分的一个例子。
第1直线部111在其端部包含入射面111a。第1直线部111从入射面111a沿+Z轴方向延伸,与折射部112连接。折射部112从+Z轴方向朝向+Y轴方向弯折而延伸,在其弯折部分具有反射面112a。反射面112a例如既可以是利用构成导光体100的树脂和空气的折射率之差而对光进行反射的结构,也可以是在外表面形成了反射性膜的结构。从入射面111a射入至第1直线部111的光在第1直线部111内沿+Z轴方向行进,射入至折射部112,在反射面112a进行反射而将前进路径改变为朝向+Y轴方向。即,折射部112使在+Z轴方向行进的光向+Y轴方向折射。
折射部112与沿+Y轴方向延伸的第2直线部113连接。第2直线部113与折射部114连接。折射部114从+Y轴方向朝向+Z轴方向弯折而延伸,在其弯折部分具有反射面114a。在第2直线部113沿+Y轴方向行进的光射入至折射部114,在反射面114a进行反射,将前进路径改变为朝向+Z轴方向。即,折射部114使在+Y轴方向行进的光向+Z轴方向折射。
如图1~3C所示,折射部114与折射部115连接。折射部115从+Z轴方向朝向-X轴方向弯折而延伸,在其弯折部分具有反射面115a。从折射部114沿+Z轴方向行进的光射入至折射部115,在反射面115a进行反射,将前进路径改变为朝向-X轴方向。即,折射部115使向+Z轴方向行进的光向-X轴方向折射。
折射部115与第3直线部116连接。第3直线部116沿-X轴方向延伸,在其端部包含出射面116a。如图6所示,第3直线部116的前端部插入于在框体1的点亮部设置的开口116b。由此,出射面116a露出至框体1的外部,作为图5所示的点亮部13~16起作用。
如图2A~3C所示,卡止部117是从第3直线部116的侧面凸出的凸部。如图6所示,在框体1的开口116b的侧壁,形成有与卡止部117匹配的形状的凹部117a。如果第3直线部116的前端部插入于开口116b,则卡止部117嵌入至凹部117a。由此,能防止第3直线部116的错位。
如图1~3C所示,导光部120包含第1直线部121、第2直线部123以及第3直线部126、和向直角方向进行折射的折射部122、124以及125。包含折射部122的弯折部分是本发明的第1弯折部分的一个例子。包含折射部124、125的弯折部分是本发明的第2弯折部分的一个例子。如图1~3C所示,导光部120的第2直线部、第3直线部的长度与导光部110不同,但具有与导光部110相同的结构。
另外,在Y轴方向上重叠的导光部110和120在出射面116a和126a的附近通过连结部127而连接。
导光部130包含第1直线部131、第2直线部133以及第3直线部136、向直角方向进行折射的折射部132、134以及135、和卡止部137。包含折射部132的弯折部分是本发明的第1弯折部分的一个例子。包含折射部134、135的弯折部分是本发明的第2弯折部分的一个例子。
卡止部137与导光部110的卡止部117同样地,如果第3直线部136的前端部嵌入至框体的点亮部的开口,则嵌入至形成于开口的凹部而防止第3直线部136的错位。
另外,在Y轴方向上重叠的导光部120和130,在出射面126a和136a的附近通过连结部138而连接。
作为其他导光部的导光部140包含第1直线部141以及第3直线部143、1个弯折部、以及卡止部144,该1个弯折部包含向直角方向进行折射的折射部142。导光部140不具有第2直线部而仅具有1个弯折部分。
第1直线部141在其端部具有入射面141a。第1直线部141与具有反射面142a的折射部142连接。向+Z轴方向射入的光在反射面142a进行反射而将前进路径改变为朝向-X轴方向。即,折射部142使向+Z轴方向行进的光朝向-X轴方向进行折射。折射部142与第3直线部143连接。第3直线部143在其端部包含出射面143a。
卡止部144是从第3直线部143的侧面凸出的凸部,卡止于在仪器的框体1的开口设置的凹部。
另外,在Y轴方向上重叠的导光部130和140,在出射面136a和143a的附近通过连结部145而连接。
基板接触部150在其前端具有与基板抵接的抵接部150a。如图1所示,抵接部150a朝向与入射面111a~141a相同的方向。抵接部150a构成为通过在Z轴上比入射面111a~141a的位置更凸出而位于-Z侧。如图4所示,抵接部150a与基板11抵接,由此能够空出导光体100的入射面111a和安装于基板11的LED 12之间的距离。因而,能够避免入射面111a和LED 12接触。对于入射面121a~141a也是同样的。
连结部160如图3A所示,是具有角形的U字形状,将导光部110~140进行连结的部件。连结部160安装于第3直线部116、126、136、143的+Z侧的侧面。如图1所示,手柄部170一体地形成于导光部140的第1直线部141的侧面。手柄部170是在组装时作业者拿起导光体100时抓握的部分。
4个导光部110、120、130、140的入射面111a、121a、131a、141a在X轴方向上配置成排列为一列。更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入射面111a、121a、131a、141a沿着包含X轴(第1轴)和Z轴(第3轴)在内的XZ面(第1平面)而配置,全部都朝向相同的-Z轴方向而配置为共面。
导光部110、120、130、140的出射面116a、126a、136a、143a在Y轴方向上排列为一列。更具体而言,出射面116a、126a、136a、143a沿着包含X轴和Y轴(第2轴)在内的XY面(第2平面)而配置,全部都朝向相同的-X轴方向而配置为共面。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导光体100中,从LED 12辐射出的光从入射面向+Z轴方向射入,从出射面向-X轴方向射出。具体而言,光在导光体100以下述方式行进。下面,对导光部110进行说明,导光部120、130也是同样的。导光体100的入射面111a、121a、131a、141a分别与相对应的LED 12相对配置。
来自LED 12的光从入射面111a射入至第1直线部111。射入的光在第1直线部111沿+Z轴方向行进,在折射部112的反射面112a进行反射,在第2直线部113内沿+Y轴方向行进。接着,光在折射部114的反射面114a进行反射,将前进路径改变为+Z轴方向。然后,光在折射部115的反射面115a进行反射,在第3直线部116内沿-X轴方向行进,从出射面116a射出。
对于导光部140,从入射面141a射入的光在第1直线部141内沿+Z轴方向行进,在折射部142的反射面142a进行反射,将前进路径改变为-X轴方向。然后,光在第3直线部143内沿-X轴方向行进,从出射面143a射出。
这样,在导光部110、120、130,光在入射后进行了3次折射,之后射出。与此相对,在入射面和出射面相距最远的导光部140中,光仅进行1次折射。这是因为,具有入射面141a的第1直线部141和具有出射面143a的第3直线部143在Y轴上的位置相同的平面(XZ平面)上延伸。在导光部110~140中,导光部140的入射面至出射面的距离最长,但由于光的折射仅进行1次,因此能够降低因行进距离长引起的光的衰减。
并且,最末端的导光部140以外的导光部110、120、130具有如下构造。
如图1所示,导光部110、120、130的具有入射面的第1直线部111、121、131在XZ平面(第1平面)上沿Z轴方向延伸。具有出射面的第3直线部116、126、136在XY平面(第2平面)上沿X轴方向延伸。作为第1平面的XZ平面和作为第2平面的XY平面正交。
这里,第2直线部113、123、133是对具有入射面的第1直线部111、121、131和具有出射面的第3直线部116、126、136进行连接的部件。第2直线部113、123、133配置为与XY平面(第2平面)平行。
在多次反复进行折射的导光体100中,第2直线部113、123、133与具有出射面的第3直线部116、126、136进行延伸的XY平面(第2平面)平行,导光部110、120、130同样地弯折。这样,导光体100构成为拱形形状。
另外,入射面的X轴上的位置根据入射面和出射面的Y轴上的距离而以如下方式设定。在4个导光部中,Y轴上的入射面和出射面之间的距离最长的是导光部110。即,在4个导光部中,导光部110的入射面111a和出射面116a在Y轴上相距最远。因此,X轴上的导光部110的入射面111a和出射面116a之间的距离设定得最短。Y轴上的入射面和出射面之间的距离第2长的是导光部120。因此,X轴上的导光部120的入射面121a和出射面126a之间的距离设定为第2短。对于导光部130也是同样的。
换言之,入射面的排列方向上的入射面的位置在X轴上越朝向+X方向,则使出射面的高度(Y轴上的位置)依次地越变小(越朝向-Y方向)。即,第2直线部113、123、133的Y轴方向(第2轴向)上的高度沿入射面111a、121a、131a的排列方向而依次地变小。
如上所述,导光体100具有拱形形状,并且,随着入射面的X轴上的位置朝向+X方向而使得出射面的Y轴上的位置朝向-Y方向进行变化,第2直线部113、123、133的Y轴方向(第2轴向)上的高度依次地减小,通过以上述方式进行设定,从而导光体100不会成为扩展的形状。其结果,能够紧凑地构成。因而,在仪器内,无需大的收容空间。
另外,如图4所示,在使导光体100的入射面与基板11上的LED 12相对而配置时,除了抵接部150a所抵接的部分之外,导光体100不与基板11接触。并且,在第2直线部113~133和基板11之间设置空间。因而,能够在第2直线部113~133和基板11之间配置元件。这样,导光体100不与基板11上的元件干涉。另外,由于在导光体100的各入射面111a、121a、131a、141a和LED 12之间设置间隙,因此LED 12不与导光体100干涉。
如以上说明所述,在包含多个导光部的导光体100中,能够构成为,以紧凑地构成的1个部件使入射面和出射面正交。因此,无需使设置LED 12的基板11的主面的朝向和导光体的出射面的朝向一致。这样,出射面的配置不受限于光源的配置。另外,将导光体100构成得紧凑(小型),由此不限制基板11上的其他部件的配置。并且,由于通过一体成型而制作导光体100,因此不会增加部件数量,能够使得指示器的组装简单。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具有4个导光部110~140的导光体100进行了说明,但导光部的数量也可以根据LED的数量而增减。
(变形例1)
参照图7、8,对具有大于或等于5个导光部的导光体200进行说明。此外,下面以与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为中心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导光体200与8个LED(未图示)组合而构成仪器的指示器。导光体200包含基板接触部290和8条导光部210、220、…、280。导光体200一体地成型。
在导光部210至270中,与导光体100的导光部110、120、130中的光的前进路径同样地,分别射入至第1直线部211~271的光在射入后进行3次折射而射出。另一方面,在作为入射面设置于最末端(+X侧)的其他导光部的导光部280中,射入至第1直线部281的光在射入后进行1次折射而射出。在导光部280中,入射面至出射面的距离最长,但由于光的折射仅进行1次,因此能够降低因行进距离长引起的光的衰减。
另外,与实施方式同样地,导光部280(其他导光部)以外的导光部210、220、…、270具有如下特征性构造。
导光部210、220、…、260、270的具有入射面的第1直线部211、221、…261、271在XZ平面(第1平面)上沿Z轴方向延伸。具有出射面的第3直线部216、226、…、266、276在XY平面(第2平面)上沿X轴方向延伸。作为第1平面的XZ平面和作为第2平面的XY平面正交。
这里,第2直线部213、223、…、263、273是对具有入射面的第1直线部211、221、…、261、271、和具有出射面的第3直线部216、226、…、266、276连接的部件。第2直线部213、223、…、263、273配置为与XY平面(第2平面)平行。
在多次反复进行折射的导光体200中,第2直线部213、223、…、263、273与具有出射面的第3直线部216、226、…、266、276延伸的XY平面(第2平面)平行,第2直线部213、223、…、263、273同样地进行折射。这样,导光体200构成为拱形形状。
另外,入射面的X轴上的位置与实施方式同样地,根据入射面和出射面的Y轴上的距离而以如下方式进行设定。在导光部210中,Y轴方向上的入射面和出射面之间的距离最长,因此X轴上的入射面和出射面之间的距离设定得最短。在导光部220中,Y轴方向上的入射面和出射面之间的距离第2长,因此X轴上的入射面和出射面之间的距离设定为第2。对于导光部230、240、…、270也是同样的。
换言之,入射面的排列方向上的入射面的位置在X轴上越朝向+X方向,则使出射面的高度(Y轴上的位置)依次地越变小(越朝向-Y方向)。即,第2直线部213、223、…、263、273的Y轴方向(第2轴向)上的高度沿入射面211a、221a、…、261a、271a的排列方向而依次地变小。
如上所述,导光体200具有拱形形状,并且,随着入射面的X轴上的位置朝向+X方向而使得出射面的Y轴上的位置朝向-Y方向进行变化,第2直线部213、223、…、253、263的Y轴方向(第2轴向)上的高度依次地减小,通过以上述方式进行设定,从而导光体200不会成为扩展的形状。其结果,能够使其大小紧凑而构成。因而,在仪器内,无需大的收容空间。
另外,如图8所示,在使导光体200的入射面与基板11上的LED 12相对而配置时,除了抵接部290a所抵接的部分之外,导光体200不与基板11接触。并且,在第2直线部213、223、…、263、273和基板11之间设置空间。因而,导光体200不与基板11上的元件干涉。另外,由于在导光体200的各入射面211a、221a、…、281a和LED 12之间设置间隙,因此LED 12不与导光体200干涉。
如以上说明所述,在变形例1涉及的导光体200中,能够构成为,以紧凑地构成的1个部件使入射面和出射面正交。这样,出射面的配置不受限于光源的配置。并且,不会增加部件数量,就能够使指示器的组装简单。
(变形例2)
下面,对本发明的其他变形例涉及的导光体进行说明。变形例2涉及的导光体300包含基板接触部390以及8条导光部310、320、…、380。导光体300一体地成型。
如图9所示,在变形例2中,与实施方式、变形例1不同,出射面的Y轴上的位置越朝向+Y,则入射面的X轴上的位置越朝向+X。
因此,在作为入射面配置于最末端(-X侧)的其他导光部的导光部380中,Y轴上的出射面和入射面之间的距离最短,光的折射仅进行1次。在其他导光部310、320、…、360、370中,光的折射进行3次。
另外,与实施方式、变形例1同样地,导光部380(其他导光部)以外的导光部310、320、…、360、370具有如下构造。
如图9所示,导光部310、320、…、360、370的具有入射面的第1直线部311、321、…、361、371在XZ平面(第1平面)上沿Z轴方向延伸。具有出射面的第3直线部316、326、…366、376在XY平面(第2平面)上沿X轴方向延伸。作为第1平面的XZ平面和作为第2平面的XY平面正交。
这里,第2直线部313、323、…、363、373是对具有入射面的第1直线部311、321、…、361、371和具有出射面的第3直线部316、326、…、366、376进行连接的部件。第2直线部313、323、…、363、373构成为与XY平面(第2平面)平行。
在反复多次进行折射的导光体300中,第2直线部313、323、…、363、373与具有出射面的第3直线部316、326、…、376延伸的XY平面(第2平面)平行,导光部310~370同样地弯折。这样,导光体300也可以构成为拱形形状。
另外,如图10所示,在使导光体300的入射面与基板11上的LED 12相对而配置时,除了抵接部390a抵接的部分之外,导光体300不与基板11接触。并且,在第2直线部313、323、…、363、373和基板11之间设置空间。因而,导光体300不与基板11上的元件干涉。另外,由于导光体300的各入射面311a、321a、…、381a和LED12之间设置有间隙,因此LED 12不与导光体300干涉。
在变形例2涉及的导光体300中,导光部310在Y轴上具有相距LED 12最远的出射面316a。在此基础上,在导光部310~380中,导光部310的入射面至出射面的距离最长,光的折射有3次。因此,无法降低因行进距离长引起的光的衰减。然而,即使在使用导光体300的情况下,也能够构成为以1个部件使入射面和出射面正交的结构。这样,出射面的配置不受限于光源的配置。并且,不会增加部件数量,能够使指示器的组装简单。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变形例1、2中,对从光源辐射出的光向+Z轴方向射入,向-X轴方向射出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如变形例3中说明的那样,适当变更光的导光方向。
(变形例3)
变形例3涉及的导光体400包含基板接触部490以及8条导光部410、420、…、480。导光体400一体地成型。
如图11所示,在导光体400,构成为使得入射面411a朝向-Y轴方向,出射面415a朝向-X轴方向。从光源辐射出的光在导光体400向+Y轴方向射入,向-X轴方向射出。
导光部410包含第1直线部411、第2直线部413、第3直线部415、作为第1弯折部分的折射部412以及作为第2弯折部分的折射部414。
第1直线部411在其端部包含入射面411a。第1直线部411沿+Y轴方向延伸,与折射部412连接。折射部412从+Y轴方向朝向+Z轴方向折射,具有反射面412a。折射部412与第2直线部413连接。第2直线部413沿+Z轴方向延伸,与折射部414连接。折射部414从+Z轴方向朝向-X轴方向折射,具有反射面414a。折射部414与第3直线部415连接。第3直线部415沿-X轴方向延伸,在其端部具有出射面415a。
导光部420、430、…、480也具有相同的结构。
以光在导光体400行进的路径为例对导光部410进行说明,但导光部420、430、…、480也是同样的。预先配置为使得入射面411a、421a、…、471a、481a与相对应的LED相对。
从入射面411a射入的光在第1直线部411内沿+Y轴方向行进,在折射部412的反射面412a进行反射,使前进路径改变为+Z轴方向。然后,光在第2直线部413沿+Z轴方向行进,在折射部414的反射面414a进行反射,将前进路径改变为-X轴方向,在第3直线部415沿-X轴方向而从出射面415a射出。
另外,作为其他导光体的最末端的导光部480以外的导光部410、420、…、470具有如下构造。
如图11所示,导光部410、420、…、460、470的具有入射面的第1直线部411、421、…、461、471在XY平面上沿Y轴方向延伸。具有出射面的第3直线部415、425、…、465、475同样地在XY平面上沿X轴方向延伸。
在反复多次进行折射的导光体400中,第1直线部411、421、…、471、481与具有出射面的第3直线部415、425、…、475、485延伸的XY平面(第2平面)平行,导光部410、420、…、470、480同样地弯折。这样,导光体400构成为拱形形状。
另外,入射面的X轴上的位置与实施方式同样地,根据入射面和出射面之间的Y轴上的距离而以如下方式进行设定。在导光部410中,Y轴方向上的入射面411a和出射面415a之间的距离最长,因此X轴上的入射面411a和出射面415a之间的距离设定为最短。在导光部420中,Y轴方向上的入射面421a和出射面425a之间的距离第2长,因此,X轴上的入射面421a和出射面425a之间的距离设定为第2。对于导光部430、…、480也是同样的。
换言之,入射面的位置在X轴上越朝向+X方向,则使出射面的高度(Y轴上的位置)依次地越变小(越朝向-Y方向)。即,第1直线部411、421、…、471、481的Y轴方向(第2轴向)上的高度沿入射面411a,421a、…、471a、481a的排列方向而依次地变小。
如上所述,导光体400具有拱形形状,并且,随着入射面的X轴上的位置朝向+X方向而使得出射面的Y轴上的位置朝向-Y方向进行变化,第1直线部411、421、…、471、481的Y轴方向(第2轴向)上的高度依次地减小,通过以上述方式进行设定,从而导光体400不会成为扩展的形状。其结果,能够使其大小紧凑而构成。因而,在仪器内,无需大的收容空间
另外,如图12所示,在将导光体400配置于基板11上时,在第2直线部483、第3直线部485的下侧(-Y侧)设置空间。因而,导光体400不会与基板11上的元件干涉。另外,由于在导光体400的各入射面411a、421a、…、471a、481a和LED 12之间设置有间隙,因此LED 12不会与导光体400干涉。
在实施方式、变形例1、2中,具有入射面的第1直线部延伸的XZ平面(第1平面)和具有出射面的第3直线部延伸的XY平面(第2平面)正交。另外,对具有出射面的第3直线部和具有入射面的第1直线部进行连接的第2直线部与XY平面(第2平面)平行。
与此相对,在变形例3中,具有入射面的第1直线部、具有出射面的第3直线部的任意者都同样地在XY平面上延伸。虽然具有这样的不同,但是在变形例3中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变形例1、2相同的效果。
另外,在实施方式、变形例1、2中,配置于一个端的导光部140、280、380以外的导光部进行3次折射。
但是,如变形例3的导光体400所示,如果在3维正交坐标系的3轴方向中的至少2轴方向上进行2次折射,则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变形例1、2相同的效果。
在实施方式、变形例1、2中,配置于一个端的导光部140、280、380构成为,与除其以外的导光部相比,折射次数变少。
与此相对,在变形例3中,全部的导光部410、420、…、480以相同的次数(2次)进行折射。因而,如图11、12所示,能够将Y轴上的位置最靠下侧(-Y侧)的第2直线部483、第3直线部485的底面的Y轴上的位置设为比入射面411a的Y轴上的位置靠上(+Y侧)。因而,能够防止第3直线部485与基板11上的元件干涉。
在变形例3涉及的导光体300中,能够构成为,以紧凑地构成的1个部件使得入射面和出射面正交。这样,出射面的配置不受限于光源的配置。并且,不会增加部件数量,就能够使指示器的组装简单。
以上,对实施方式、变形例1~3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涉及的导光体不限定于上述结构。
在实施方式中,例如如图1所示,对具有入射面的第1直线部111、121、131、141相互平行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第1直线部也可以不平行。
对具有出射面的第3直线部和具有入射面的第1直线部进行连接的第2直线部也可以相互不平行。另外,具有出射面的第3直线部也可以相互不平行。
在上述例子中,如图1、7、9、11所示,对全部的导光部的入射面配置为共面的例子进行了说明,入射面也可以不配置为共面。这是因为,基板11上的LED 12的高度并非一定相同。例如,也可以使图1所示的第1直线部111、121、131、141中的1个或多个直线部构成为比其他长或者短。在该情况下,入射面不会成为共面。
另外,也可以不将全部的导光部的出射面配置为共面。也可以匹配显示部,而将具有出射面的直线部中的1个或多个直线部的长度构成为比其他长或者短。另外,也可以与框体的前表面的形状相匹配,使得相对于设置有出射面的直线部的、出射面的角度不是直角。
另外,导光部的出射面也可以不从框体的开口露出至外部。例如,也可以在开口配置化妆用的板、片等。另外,也可以使出射面着色。
在上述例子中,对入射面的列和出射面的列正交或平行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入射面的列和出射面的列之间的角度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其他角度。
在上述例子中,示出了以入射面的列作为基准而导光部仅向+Y方向以拱形形状拱起的结构,但也可以是如下结构,即,多个导光部中的一部分向+Y方向以拱形形状拱起,其他一部分向-Y方向以拱形形状拱起。在该情况下,在+Y方向上具有拱形形状的导光部和向-Y方向上以拱形形状拱起的导光部之间的边界部分的至少1个导光部也可以不具有向任意方向拱起的结构。
另外,在变形例1~3涉及的导光体200、300、400中,与导光体100同样地,也可以设置与设置于框体的凹部卡止的卡止部。导光体100具有3个卡止部117、137、144,但导光体200、300、400分别具有8条导光部,因此优选具有大于或等于4个卡止部。
另外,在导光体200、300、400中,也如图2C的导光体100所示,可以设置对多个导光部进行连结的连结部。另外,在导光体200、300、400中,也可以设置图1所示的导光体100的手柄部170。
在上述例子中,对导光体的导光部具有四棱柱的形状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导光部也可以是具有剖面为六边形、八边形等的柱形状的导光部。
另外,导光体也可以不由聚碳酸酯成型,而由具有光透过性的其他树脂成型。另外,只要具有光透过性,则也可以将无色的树脂用作导光体的材料。
在上述例子中,对作为光源而使用LED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光源并不限定于LED,例如可以为半导体激光(LD:Laser Diode)。
本发明可以不脱离广义的思想和范围而实现各种实施方式以及变形。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并不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即,本发明的范围不是由实施方式示出,而是由权利要求书示出。而且,在权利要求书内以及与其等同的发明意义的范围内所实施的各种变形视作处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标号的说明
1框体,11基板,12LED,13~16点亮部,100导光体,110、120、130、140导光部,111、121、131、141第1直线部,111a、121a、131a、141a入射面,112、114、115、122、124、125、132、134、135、142折射部,112a、114a、115a、122a、124a、125a、132a、134a、135a、142a反射面,113、123、133第2直线部,116、126、136、143第3直线部,116a、126a、136a、143a出射面,116b开口,117、137、144卡止部,117a凹部,127、138、145、160连结部,150基板接触部,150a抵接部,170手柄部,200导光体,210、220、230、240、250、260、270、280导光部,211、221、231、241、251、261、271、281第1直线部,211a、221a、231a、241a、251a、261a、271a、281a入射面,212a、214a、215a、222a、224a、225a、234a、235a、244a、245a、254a、255a、254a、262a、264a、265a、272a、274a、275a、282a反射面,213、223、233、243、253、263、273第2直线部,216、226、266、276、283第3直线部,216a、226a、236a、246a、256a、266a、276a、283a出射面,290基板接触部,290a抵接部,300导光体,310、320、330、340、350、360、370、380导光部,311、321、331、341、351、361、371、381第1直线部,311a、321a、331a、341a、351a、361a、371a、381a入射面,312a、314a、315a、322a、324a、325a、332a、334a、335a、342a、344a345a、352a、354a、355a、362a、364a、365a、372a、374a、375a、382a反射面,313、323、333、363、373第2直线部,314、324、334、344、354、364、374折射部,316、326、376、383第3直线部,316a、326a、336a、346a、356a、366a、376a、383a出射面,390基板接触部,390a抵接部,400导光体,410、420、430、440、450、460、470、480导光部,411、421、431、441、451、461、471、481第1直线部,411a、421a、431a、441a、451a、461a、471a、481a入射面,412、414、413、423、433、443、453、463、473、483第2直线部,415、475、485第3直线部,415a、425a、435a、445a、455a、465a、475a、485a出射面,490基板接触部,490a抵接部。

Claims (12)

1.一种导光体,其包含多个导光部,
在所述导光部的一个端部设置的入射面,在3维正交坐标系的第1轴向上排列为一列,
在所述导光部的另一个端部设置的出射面,在与所述第1轴向正交的第2轴向上排列为一列,
所述导光部包含:i)第1直线部,其从所述入射面沿与所述第1轴向和所述第2轴向这两者正交的第3轴向延伸;ii)第1弯折部分,其与所述第1直线部连接;iii)第2直线部,其与所述第1弯折部分连接,且沿所述第2轴向延伸;iv)第2弯折部分,其与所述第2直线部连接;以及v)第3直线部,其与所述第2弯折部分连接,沿所述第1轴向延伸,在端部具有所述出射面,
所述第2直线部的所述第2轴向上的高度设定为,从所述出射面的所述第2轴向上的高度最高的导光部起沿着所述入射面的排列方向而依次地减小,
所述第2直线部的所述第1轴向上的位置设定为,与其他所述第2直线部的所述第1轴向上的位置不重叠,
在多个所述导光部中,所述第2轴向上的所述入射面和所述出射面之间的距离越长,所述第1轴向上的所述入射面和所述出射面之间的距离越短。
2.一种导光体,其包含多个导光部,
在所述导光部的一个端部设置的入射面,在3维正交坐标系的第1轴向上排列为一列,
在所述导光部的另一个端部设置的出射面,在与所述第1轴向正交的第2轴向上排列为一列,
所述导光部包含:i)第1直线部,其从所述入射面沿与所述第1轴向和所述第2轴向这两者正交的第3轴向延伸;ii)第1弯折部分,其与所述第1直线部连接;iii)第2直线部,其与所述第1弯折部分连接,且沿所述第2轴向延伸;iv)第2弯折部分,其与所述第2直线部连接;以及v)第3直线部,其与所述第2弯折部分连接,沿所述第1轴向延伸,在端部具有所述出射面,
所述第2直线部的所述第2轴向上的高度设定为,随着从所述出射面的所述第2轴向上的高度最高的导光部朝向所述出射面的所述第2轴向上的高度最低的导光体而依次地减小,
所述第2直线部的所述第1轴向上的位置设定为,与其他所述第2直线部的所述第1轴向上的位置不重叠。
3.一种导光体,其包含多个导光部,
在所述导光部的一个端部设置的入射面,在3维正交坐标系的第1轴向上排列为一列,
在所述导光部的另一个端部设置的出射面,在与所述第1轴向正交的第2轴向上排列为一列,
所述导光部包含:i)第1直线部,其从所述入射面沿与所述第1轴向和所述第2轴向这两者正交的第3轴向延伸;ii)第1弯折部分,其与所述第1直线部连接;iii)第2直线部,其与所述第1弯折部分连接,且沿所述第2轴向延伸;iv)第2弯折部分,其与所述第2直线部连接;以及v)第3直线部,其与所述第2弯折部分连接,沿所述第1轴向延伸,在端部具有所述出射面,
所述第2直线部的所述第2轴向上的高度设定为,随着从所述出射面的所述第2轴向上的高度最高的导光部朝向所述出射面的所述第2轴向上的高度最低的导光体而依次地减小,
在多个所述导光部中,所述第2轴向上的所述入射面和所述出射面之间的距离越长,所述第1轴向上的所述入射面和所述出射面之间的距离越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导光体,其中,
还具有基板接触部,该基板接触部具有用于与配置了光源的基板抵接的抵接部,
所述抵接部朝向与所述导光部的所述入射面相同的方向,并且在所述第3轴向上比所述入射面更凸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体,其中,
所述第1直线部位于包含所述第1轴和所述第3轴在内的第1平面上,
所述第3直线部位于包含所述第1轴和所述第2轴在内的第2平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体,其中,
还具有在距所述出射面最远的位置具有所述入射面的其他所述导光部,
所述其他导光部的具有所述出射面的所述第3直线部,经由1个弯折部与具有所述入射面的所述第1直线部连接,
所述第3直线部和所述第1直线部配置于同一平面上。
7.一种导光体,其包含多个导光部,
在所述导光部的一个端部设置的入射面,在3维正交坐标系的第1轴向上排列为一列,
在所述导光部的另一个端部设置的出射面,在与所述第1轴向正交的第2轴向上排列为一列,
所述导光部包含:i)第1直线部,其从所述入射面沿所述第2轴向延伸;ii)第1弯折部分,其与所述第1直线部连接;iii)第2直线部,其与所述第1弯折部分连接,且沿与所述第1轴向和所述第2轴向这两者正交的第3轴向延伸;iv)第2弯折部分,其与所述第2直线部连接;以及v)第3直线部,其与所述第2弯折部分连接,沿所述第1轴向延伸,在端部具有所述出射面,
所述第1直线部的所述第2轴向上的高度设定为,从所述出射面的所述第2轴向上的高度最高的导光部起沿着所述入射面的排列方向而依次地减小,
所述第1直线部的所述第1轴向上的位置设定为,与其他所述第1直线部的所述第1轴向上的位置不重叠,
在多个所述导光部中,所述第2轴向上的所述入射面和所述出射面之间的距离越长,所述第1轴向上的所述入射面和所述出射面之间的距离越短。
8.一种导光体,其包含多个导光部,
在所述导光部的一个端部设置的入射面,在3维正交坐标系的第1轴向上排列为一列,
在所述导光部的另一个端部设置的出射面,在与所述第1轴向正交的第2轴向上排列为一列,
所述导光部包含:i)第1直线部,其从所述入射面沿所述第2轴向延伸;ii)第1弯折部分,其与所述第1直线部连接;iii)第2直线部,其与所述第1弯折部分连接,且沿与所述第1轴向和所述第2轴向这两者正交的第3轴向延伸;iv)第2弯折部分,其与所述第2直线部连接;以及v)第3直线部,其与所述第2弯折部分连接,沿所述第1轴向延伸,在端部具有所述出射面,
所述第1直线部的所述第2轴向上的高度设定为,随着从所述出射面的所述第2轴向上的高度最高的导光部朝向所述出射面的所述第2轴向上的高度最低的导光体而依次地减小,
所述第1直线部的所述第1轴向上的位置设定为,与其他所述第1直线部的所述第1轴向上的位置不重叠。
9.一种导光体,其包含多个导光部,
在所述导光部的一个端部设置的入射面,在3维正交坐标系的第1轴向上排列为一列,
在所述导光部的另一个端部设置的出射面,在与所述第1轴向正交的第2轴向上排列为一列,
所述导光部包含:i)第1直线部,其从所述入射面沿所述第2轴向延伸;ii)第1弯折部分,其与所述第1直线部连接;iii)第2直线部,其与所述第1弯折部分连接,且沿与所述第1轴向和所述第2轴向这两者正交的第3轴向延伸;iv)第2弯折部分,其与所述第2直线部连接;以及v)第3直线部,其与所述第2弯折部分连接,沿所述第1轴向延伸,在端部具有所述出射面,
所述第1直线部的所述第2轴向上的高度设定为,随着从所述出射面的所述第2轴向上的高度最高的导光部朝向所述出射面的所述第2轴向上的高度最低的导光体而依次地减小,
在多个所述导光部中,所述第2轴向上的所述入射面和所述出射面之间的距离越长,所述第1轴向上的所述入射面和所述出射面之间的距离越短。
10.一种指示器,其具有:
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体;以及将光向所述导光体的各入射面射入的光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指示器,其中,
在所述入射面和所述光源之间设置间隙。
12.一种仪器,其具备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指示器,
所述仪器的框体具有将从所述指示器的所述导光体射出的光射出至外部的结构。
CN201780080855.1A 2017-10-31 2017-10-31 导光体、指示器以及仪器 Active CN1101147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7/039434 WO2019087313A1 (ja) 2017-10-31 2017-10-31 導光体、インジケータ、及び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14706A CN110114706A (zh) 2019-08-09
CN110114706B true CN110114706B (zh) 2020-09-22

Family

ID=65270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80855.1A Active CN110114706B (zh) 2017-10-31 2017-10-31 导光体、指示器以及仪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463563B1 (zh)
CN (1) CN110114706B (zh)
WO (1) WO2019087313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73795A (ja) * 1998-03-25 1999-10-08 Hirose Electric Co Ltd インジケータ付きモジュラージャック
JP2004109339A (ja) * 2002-09-17 2004-04-08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ジケータ用導光体
JP2010067396A (ja) * 2008-09-09 2010-03-25 Fujitsu Ltd 状態表示装置及びプラグインユニット
CN101788702A (zh) * 2008-10-31 2010-07-28 泰科电子公司 包括光导管组件的连接器组件
CN103547951A (zh) * 2011-05-20 2014-01-29 雅马哈株式会社 导光体
CN107002979A (zh) * 2014-12-04 2017-08-01 汤姆逊许可公司 用于传输光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73795A (ja) * 1998-03-25 1999-10-08 Hirose Electric Co Ltd インジケータ付きモジュラージャック
JP2004109339A (ja) * 2002-09-17 2004-04-08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ジケータ用導光体
JP2010067396A (ja) * 2008-09-09 2010-03-25 Fujitsu Ltd 状態表示装置及びプラグインユニット
CN101788702A (zh) * 2008-10-31 2010-07-28 泰科电子公司 包括光导管组件的连接器组件
CN103547951A (zh) * 2011-05-20 2014-01-29 雅马哈株式会社 导光体
CN107002979A (zh) * 2014-12-04 2017-08-01 汤姆逊许可公司 用于传输光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9087313A1 (ja) 2019-11-14
WO2019087313A1 (ja) 2019-05-09
CN110114706A (zh) 2019-08-09
JP6463563B1 (ja) 2019-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67477B2 (en) Compact optical system and lenses for producing uniform collimated light
US9328885B2 (en) Vehicle lighting unit
US20070041098A1 (en) LED light source lens having upper, central and lower parts
CN106439670A (zh) 具有两个反射面的透明材料发光模块
US10088622B2 (en) Light guiding lens and lighting unit
CN107101178B (zh) 光导组件以及照明和/或信号指示装置
EP3228924A1 (en) Vehicle lamp
TWI578051B (zh) 光連接器
JP2016134288A (ja) 表示照明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電気掃除機
CN104820287B (zh) 可穿戴式显示器、图像显示单元以及支架
CN110114706B (zh) 导光体、指示器以及仪器
US8870435B2 (en) Light guide
TW201339682A (zh) 光插座及具備它之光模組
JP6516136B2 (ja) 照明装置
TW201541134A (zh) 光耦合元件及應用光耦合元件之光學模組
US10921505B2 (en) Lighting arrangement with light guide
US11035539B2 (en) Vehicular lamp
US20170357041A1 (en)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00163760A1 (en) Multi-optical axis photoelectric sensor
JP6655830B2 (ja) 光源ユニットおよび照明器具
JP2006134750A (ja) バックライト
JP2018165739A (ja) 光射出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CN114521221A (zh) 透镜部件以及信号显示灯
CN110231751B (zh) 投影装置及其光学模块
JP7281097B2 (ja) 表示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