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13513A - 一种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13513A
CN110113513A CN201910253907.1A CN201910253907A CN110113513A CN 110113513 A CN110113513 A CN 110113513A CN 201910253907 A CN201910253907 A CN 201910253907A CN 110113513 A CN110113513 A CN 1101135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nctional component
apparatus body
component
driving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5390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13513B (zh
Inventor
陈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5390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135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135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135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135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135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2Control of parameters via user interface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设备本体;功能部件;连接部件,功能部件通过连接部件与设备本体活动连接,以使得功能部件能够相对于设备本体伸出设备本体和回收到设备本体内;驱动部件,驱动部件与连接部件连接;驱动部件用于为功能部件伸出设备本体和回收到设备本体内提供驱动力;其中,功能部件在伸出设备本体后受到外力时,连接部件能够避免所述外力传导至驱动部件。上述结构中,当功能部件在伸出设备本体之后受到外力时,连接部件能够避免外力由功能部件传导致驱动部件而导致驱动部件损坏,从而令功能部件即使受到外力冲击也不会影响电子设备的正常使用,使电子设备的使用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一些型号的手机上安装的摄像头为升降式,其虽然提升了手机 的全面屏效果,但是升降式摄像头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缺点,影响了电子 设备的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弥补了升降式摄像头的缺点, 令电子设备的使用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设备本体;
功能部件;
连接部件,所述功能部件通过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设备本体活动连接, 以使得所述功能部件能够相对于设备本体伸出所述设备本体和回收到所述设 备本体内;
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连接部件连接;所述驱动部件用于为所 述功能部件伸出所述设备本体和回收到所述设备本体内提供驱动力;其中, 所述功能部件在伸出所述设备本体后受到外力时,所述连接部件能够避免所 述外力传导至所述驱动部件。
优选的,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功能部件伸出所述设备本体后,所述连 接部件在所述驱动部件不工作的状态下继续维持所述功能部件伸出所述设备 本体。
优选的,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驱动部件为记忆金属,与所述记忆金属 配合的所述连接部件包括:
导向件,与所述记忆金属连接,并能够在所述记忆金属的带动下滑动;
滑动件,与所述功能部件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导向件滑动连接,所述滑动 件在所述导向件的带动下滑动,以使所述功能部件伸出所述设备本体或回收 到所述设备本体内。
优选的,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设备本体上设置有能对所述导向件施加 弹力的第一弹性件,在所述记忆金属停止输出驱动力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弹 性件能带动所述导向件滑动,以通过所述导向件和所述滑动件的滑动配合使 所述功能部件继续伸出所述设备本体。
优选的,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导向件为三角形框状结构,且所述导向 件的三条导向边均相对于所述功能部件的伸缩方向倾斜设置,三条所述导向 边分别为第一导向边、第二导向边和第三导向边,所述第三导向边和所述第 一导向边连接成三角形的第一角,所述第一导向边和所述第二导向边连接成 三角形的第二角,所述第二导向边和所述第三导向边连接成三角形的第三角; 并且,
所述记忆金属通过带动所述导向件,使所述滑动件在所述第一导向边上 由所述第一角向所述第二角滑动,并且所述第一弹性件通过驱动所述导向件, 使所述滑动件在所述第二导向边上由所述第二角向所述第三角滑动,以完成 所述功能部件相对于所述设备本体的伸出;所述记忆金属通过带动所述导向 件,使所述滑动件在所述第三导向边上由所述第三角向所述第一角滑动,以 完成所述功能部件相对于所述设备本体的回收。
优选的,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导向边、所述第二导向边和所述第 三导向边上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动件在所述滑槽内滑动,所述第二导向边 上的所述滑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一导向边上的所述滑槽的深度并且小于所 述第三导向边上的所述滑槽的深度,以使所述滑动件在所述导向件上单向滑 动。
优选的,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连接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内的 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至少在所述功能部件伸出所述设备本体时对所 述功能部件施加弹力,以在所述驱动部件不工作的状态下继续维持所述功能 部件伸出所述设备本体。
优选的,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驱动部件为普通电机,与所述普通电机 配合的所述连接部件包括:
升降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功能部件相对于所述设备本体伸出和回收;
移动机构,具有移动件,所述移动件在所述普通电机的驱动下往复平移;
第三弹性件,连接所述移动件和所述升降机构,并能够实现驱动力的传 递。
优选的,上述电子设备中,在所述驱动部件不工作的状态下,所述连接 部件通过定位部件继续维持所述功能部件伸出所述设备本体和位于所述设备 本体内,所述定位部件包括:
移动磁铁,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上,并随所述升降机构移动;
第一固定磁铁,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上,并在所述功能部件回收时与所 述移动磁铁吸附,以使所述功能部件继续维持位于所述设备本体内;
第二固定磁铁,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上,并在所述功能部件伸出时与所 述移动磁铁吸附,以使所述功能部件继续维持伸出所述设备本体。
优选的,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升降机构为剪叉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为 丝杠螺母机构,所述移动件为所述丝杠螺母机构的螺母。
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设置在设备本体上的功能部件通过连接部件与 设备本体活动连接,从而使得功能部件能够伸出至设备本体之外和回收到设 备本体内,与连接部件连接的驱动部件为功能部件的伸缩提供驱动力,并且 功能部件在伸出设备本体之后受到外力时,连接部件能够避免外力由功能部 件传导致驱动部件而导致驱动部件损坏,从而令功能部件即使受到外力冲击 也不会影响电子设备的正常使用,弥补了现有的升降式功能部件受到外力冲 击后无法正常工作的缺点,使电子设备的使用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 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 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 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设备本体、功能部件、连接部件 和记忆金属丝处于初始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导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和图4为记忆金属丝带动功能部件伸出至不同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一弹性件驱动功能部件继续伸出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功能部件在极限伸出位置时被记忆金属丝驱动而即将向回收方向 移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功能部件在记忆金属丝的驱动下移动至极限回收位置的结构示意 图;
图8为手动按压功能部件的施力示意图;
图9为设备本体、功能部件、连接部件和普通电机处于初始状态时的结构 示意图;
图10为功能部件在普通电机的驱动下移动至极限伸出位置的结构示意 图。
以上图1-图10中:
1-设备本体,2-功能部件,3-驱动部件,4-导向件,5-滑动件,6-第一弹 性件,7-第二弹性件,8-升降机构,9-移动件,10-第三弹性件,11-移动磁铁, 12-第一固定磁铁,13-第二固定磁铁,14-滑轨;
401-第一导向边,402-第二导向边,403-第三导向边,404-第一角,405- 第二角,406-第三角。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弥补了升降式摄像头的缺点,令电子设 备的使用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 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 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优选为手持式 的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当然该电子设备也可以为放置于桌面 上使用的电子设备,例如笔记本电脑等。此电子设备主要包括设备本体1、功 能部件2、连接部件和驱动部件3,其中,设备本体1为电子设备的主体部件; 功能部件2为电子设备中能够起到特定功能的部件,例如摄像头、显示屏、 扬声器、闪光灯等,本实施例中优选该功能部件2为摄像头,尤其优选为前 置摄像头;连接部件则用于将功能部件2连接在设备本体1上,并且通过连 接部件还能够实现功能部件2和设备本体1的活动连接,以使得功能部件2 能够相对于设备本体1进行收缩,进而使得功能部件2既可以伸出至设备本 体1之外也可以回收到设备本体1内;驱动部件3和连接部件连接,其能够 通过连接部件给功能部件2提供驱动力,并且上述的连接部件还能够使伸出 至设备本体1之外的功能部件2受到外力时不会将外力传导至驱动部件3,以 避免驱动部件3因承受外力而损坏,从而令功能部件2即使因电子设备的意 外掉落而受到外力冲击也时不会影响电子设备的正常使用,弥补了现有的升 降式功能部件2受到外力冲击后无法正常工作的缺点,使电子设备的使用效 果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连接部件还能够在驱动部件3不工作的状态下, 令伸出至设备本体1外的功能部件2可以继续维持伸出设备本体1的状态, 即在驱动部件3驱动功能部件2伸出设备本体1后,功能部件2在设备本体1 外的停留不再依靠驱动部件3提供的驱动力,而是通过连接部件实现伸出状 态的继续维持,此时驱动部件3可以停止工作,避免了功能部件2在受到外 力时对驱动部件3造成直接冲击,降低了驱动部件3损坏的几率,令电子设 备的工作可靠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同时还能够降低驱动部件3的能耗。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部件3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类型的结构和材料,在一 种优选方式中,令驱动部件3为记忆金属,其结构优选为丝状,即驱动部件3 为记忆金属丝;如图1-图8所示,与记忆金属丝配合的连接部件则包括:导 向件4,其与记忆金属丝连接,并能够在记忆金属丝的带动下滑动;滑动件5, 优选其为圆柱形滑块,此滑动件5与功能部件2固定连接并与导向件4滑动 连接,滑动件5在导向件4的带动下滑动,以使功能部件2伸出设备本体1或回收到设备本体1内。上述结构的连接部件中,如图1所示,在初始状态 下,功能部件2完全回收在设备本体1内,即功能部件2处于极限回收位置。 当需要令功能部件2由回收位置向设备本体1的外侧伸出时,给记忆金属丝 通电,记忆金属丝通电后,其温度会上升并在长度方向上发生收缩以产生拉 力,以此拉力作为拉动导向件4滑动的驱动力,当导向件4在记忆金属丝的 拉动下相对于功能部件2的伸缩方向倾斜滑动时,由于与功能部件2固定连 接的滑动件5与导向件4滑动连接,所以倾斜滑动的导向件4会带动滑动件5 在其上滑动,进而带动功能部件2沿伸缩方向滑动,从而实现功能部件2的 伸出;当需要回收功能部件2时,只需令导向件4反向滑动,进而带动滑动 件5滑动,就可令功能部件2回收至设备本体1内。具体的,导向件4的滑 动方向以及其带动滑动件5的滑动方向,可以与功能部件2的伸缩方向相同, 也可以相对于功能部件2的伸缩方向倾斜,但当其滑动方向相对于功能部件2 的伸缩方向倾斜时,滑动的滑动件5需要在功能部件2的伸缩方向具有位移 量,以保证功能部件2相对于设备本体1伸缩的正常进行。本实施例中优选 令导向件4的滑动方向以及其带动滑动件5的滑动方向相对于功能部件2的 伸缩方向倾斜,如图1-图8所示。
进一步的,记忆金属丝驱动功能部件2相对于设备本体1伸出时,可以 将功能部件2从初始时的极限回收位置(即回收的最大行程处)一直驱动至 伸出时的极限伸出位置(即伸出的最大行程处),也可以仅驱动功能部件2 移动整个伸出行程的部分(例如整个伸出行程的一半),而功能部件2剩下 的部分行程则由其他部件驱动。本实施例中,优选记忆金属丝仅驱动功能部 件2移动部分伸出行程,而剩余的行程则由其他部件驱动,例如在设备本体1 上设置能对导向件4施加弹力的第一弹性件6,在记忆金属丝停止输出驱动力 的情况下,第一弹性件6能带动导向件4滑动,以通过导向件4和滑动件5 的滑动配合使功能部件2继续伸出设备本体1。之所以优选记忆金属丝仅驱动 功能部件2移动部分行程,是因为功能部件2完成整个伸出行程的移动所需 的时间较长,而记忆金属丝如果长时间通电则会对记忆金属丝造成损伤,影 响记忆金属丝的使用寿命,所以为了避免该种情况发生,本实施例优选记忆 金属丝每次都通电较短的时间,以保证记忆金属丝能够完好的进行工作。
如图1-图8所示,本实施例优选导向件4为三角形框状结构,且导向件4 的三条导向边均相对于功能部件2的伸缩方向倾斜设置,这三条导向边分别 为第一导向边401、第二导向边402和第三导向边403,其中第三导向边403 和第一导向边401连接成三角形的第一角404,第一导向边401和第二导向边 402连接成三角形的第二角405,第二导向边402和第三导向边403连接成三 角形的第三角406;并且,记忆金属丝通过带动导向件4,使滑动件5在第一 导向边401上由第一角404向第二角405滑动,并且第一弹性件6通过驱动 导向件4,使滑动件5在第二导向边402上由第二角405向第三角406滑动, 以完成功能部件2相对于设备本体1的伸出;记忆金属丝通过带动导向件4, 使滑动件5在第三导向边403上由第三角406向第一角404滑动,以完成功 能部件2相对于设备本体1的回收。
上述结构所对应的具体操作过程为:当用户需要拍照时,点击电子设备 上的摄像头按钮(或在触摸屏上进行上滑操作)以使电子设备进入拍照模式, 同时记忆金属丝通电,如图3所示(图1-图8中的箭头标示的是部件的施力 方向或移动方向),以使记忆金属丝拉动导向件4向左移动,此时与导向件4 滑动连接的滑动件5会受到导向件4的挤压,进而使得滑动件5通过导向件4 的带动在第一导向边401上从第一角404向第二角405滑动,相对于功能部 件2伸缩方向倾斜滑动的滑动件5在伸缩方向上具有使功能部件2伸出的位 移量,所以滑动件5会带动功能部件2上移(此上移相对于图3的视角而言) 以使功能部件2伸出设备本体1,记忆金属丝继续收缩,直至滑动件5通过第 二角405,如图4所示,之后记忆金属丝断电而得到释放(释放指的是记忆金 属丝恢复至原长度),记忆金属丝不再对第一滑动件5施加拉力,第一滑动 件5停止向左移动,在上述第一滑动件5向左移动的过程中,第一弹性件6一直被第一滑动件5压缩(即记忆金属丝的拉力始终大于第一弹性件6的弹 力),当第一滑动件5停止左移后,第一弹性件6对第一滑动件5施加的弹 力起到作用,第一弹性件6推动第一滑动件5向右运动,如图5所示,在此 向右滑动件5的过程中,滑动件5在第二导向边402上从第二角405向第三 角406移动,虽然滑动件5的滑动方向相对于之前在第一导向边401上的滑 动方向发生了改变,但是其仍然相对于功能部件2的伸缩方向倾斜滑动且在 伸缩方向上同样具有使功能部件2伸出的位移量,所以滑动件5在第二导向 边402上滑动,仍然会带动功能部件2继续向设备本体1的外侧伸出,当滑 动件5滑动至第三角406的位置时,如图6所示,功能部件2达到了极限伸 出位置(即功能部件2完成了在整个伸缩行程上的滑动),功能部件2的伸 出操作完成,此时导向件4已经停止滑动,如果功能部件2为摄像头,则此时就可以进行拍照操作;当拍照操作完成后,需要令功能部件2回收至设备 本体1内时,再次给记忆金属丝通电,使导向件4再次向左移动,如图6所 示,以通过左移的导向件4的挤压,使得滑动件5在第三导向边403上从第 三角406滑动至第一角404,如图7所示,在此过程中,滑动件5仍然相对于 功能部件2的伸缩方向倾斜滑动且在伸缩方向上具有回收位移量,以使与滑 动件5连接的功能部件2从极限伸出位置移动至极限回收位置(即滑动件5 通过在第三角406和第一角404之间滑动,使得功能部件2完成了在整个伸 缩行程上的滑动),此时功能部件2完全回收至设备本体1内,其恢复至图1 所示的初始状态。
此外,功能部件2的回收,如图8所示,也可以通过用户向设备本体1 内按压功能部件2而实现,具体的是:用手向设备本体1的方向按压功能部 件2的顶部,并使按压力在克服第一弹性件6以及后续提到的第二弹性件7 的弹力后推动功能部件2向设备本体1移动,直至令功能部件2完全回收到 设备本体1内(当功能部件2完全进入设备本体1内而令手指无法按压功能 部件2时,功能部件2在设备本体1内继续回收以移动至极限回收位置的驱 动力由第二弹性件7提供,即通过第二弹性件7对功能部件2施加的倾斜向 下的弹力实现该操作)。
当功能部件2通过手动按压或者受到外力冲击而回收到设备本体1内时, 电子设备会关闭拍照程序而令电子设备退出拍照模式,或者电子设备仍然运 行拍照程序,但令取像的摄像头由回收的摄像头切换为固定在电子设备后壳 上的摄像头。当功能部件2的回收是通过用户操作拍照程序或对电子设备实 施操作手势(例如在触摸屏上进行下滑操作)而令电子设备产生控制命令实 现时,电子设备则维持拍照程序的运行。
具体的,本实施例优选第一导向边401、第二导向边402和第三导向边 403上均开设有滑槽,滑动件5在滑槽内滑动,并且还令第二导向边402上的 滑槽的深度,大于第一导向边401上的滑槽的深度并且小于第三导向边403 上的滑槽的深度,以使滑动件5在导向件4上单向滑动。由上述操作过程可 知,功能部件2相对于设备本体1完成一次伸缩,会使滑动件5在导向件4 的周向上完成一个循环,即在此过程中需要令滑动件5在导向件4上单向滑动才能保证功能部件2的正常伸缩,所以为了避免滑动件5在不同导向边之 间意外回移,令各个导向边上的滑槽深度不同。滑动件5在导向件4上正常 进行逆时针滑动时,滑动件5从较浅的滑槽中依次向更深的滑槽滑动,但由 于滑槽间高度差的存在,导致滑动件5无法从较深的滑槽滑动至较浅的滑槽 而实现逆向滑动(即顺时针滑动),从而更加可靠的保证了功能部件2的正 常伸缩。
如图1-图8所示,本实施例还优选连接部件包括设置在设备本体1内的 第二弹性件7,该第二弹性件7至少在功能部件2伸出设备本体1时对功能部 件2施加弹力,以在驱动部件3不工作的状态下继续维持功能部件2伸出设 备本体1。也就是说,本实施例设置了专门用于稳定维持功能部件2处于极限 伸出位置的部件,使得功能部件2在极限伸出位置的停留不再依靠驱动部件3 持续输出的驱动力。具体的,该第二弹性件7的一端铰接在设备本体1上, 另一端铰接在功能部件2上并始终对功能部件2施加弹力,第二弹性件7能 够随着功能部件2的移动而转动,功能部件2处于极限回收位置时,第二弹 性件7对功能部件2施加倾斜向下的弹力,以使功能部件2维持在极限回收 位置,如图1和图7所示,在功能部件2伸出的过程中,第二弹性件7顺时 针转动,当滑动件5在移动至第二角405之前,第二弹性件7处于水平设置 的平衡状态,如图3所示,以使得滑动件5在进入到第二导向边402时,能 够给功能部件2施加倾斜向上的弹力,如图4和图5所示,在保证功能部件2 上移伸出的同时,还能够保证滑动件5在第二导向边402上向第三角406滑 动,当功能部件2移动至极限伸出位置时,第二弹性件7对功能部件2施加 倾斜向上的弹力,如图6和图8所示,以实现功能部件2在该位置的继续维 持。当然,在不设置第二弹性件7的前提下,功能部件2在极限伸出位置的 停留,还可以通过第一弹性件6对导向件4持续施加的弹力而实现(即第一 弹性件6通过对导向件4持续施加弹力,而使导向件4停留在最右侧位置, 进而使得滑动件5停留在第三角406的位置)。此外,第二弹性件7以及第 一弹性件6之所以优选为能够发生弹性变形的弹性件,是因为在功能部件2 受到外力冲击时,功能部件2传导来的冲击力可以通过其自身的弹性变形而 抵消,同时还可以给连接部件提供缓冲,令电子设备的工作可靠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如图1-图8所示,设备本体1上设置有滑轨14,功能部件2通过在滑轨 14上往复滑动实现相对于设备本体1的伸缩,导向件4的滑动方向与滑轨14 垂直,且第二弹性件7与导向件4分别位于滑轨14的两侧。通过设置滑轨14 给功能部件2的伸缩滑动提供导向,能够使功能部件2更加可靠的沿着伸缩 方向进行往复滑动。而之所以令第二弹性件7和导向件4分别位于滑轨14的 两侧,是为了避免第二弹性件7对记忆金属丝、导向件4和第一弹性件6的移动造成干涉,令电子设备的结构布局更加合理。
此外,在另一种优选方式中,驱动部件3还可以有别于步进伺服电机的 普通电机,而与普通电机配合的连接部件则如图9和图10所示,其优选包括: 升降机构8,该升降机构8用于带动功能部件2相对于设备本体1伸出和回收; 移动机构,该移动机构具有移动件9,移动件9能够在普通电机的驱动下往复 平移;第三弹性件10,该第三弹性件10连接移动件9和升降机构8,并能够 实现驱动力的传递。本实施例中,之所以还可以优选驱动部件3为普通电机, 是因为连接装置能够使驱动部件3不工作的状态下继续维持功能部件2伸出 设备本体1,所以无需再令驱动部件3持续输出驱动力,从而可以应用普通电 机,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步进伺服电机,可以令成本降低一半以上。与 普通电机配合的连接部件的具体工作过程为:如图9所示,在初始状态下, 功能部件2完全回收在设备本体1内,即功能部件2处于极限回收位置;当 用户需要拍照而开启拍照模式时,点击电子设备上的摄像头按钮(或在触摸 屏上进行上滑操作)以使电子设备进入拍照模式,同时普通开始电机正转以 带动移动件9正向移动,移动件9挤压第三弹性件10,以通过第三弹性件10 将驱动力传递给升降机构8,令升降机构8升起,在升起的过程中升降机构8 带动设置在其上的功能部件2上移,以使功能部件2伸出设备本体1并最终 移动至极限伸出位置,伸出操作完成;当拍照操作完成后退出拍照模式时, 需要令功能部件2回收至设备本体1内时,令普通电机开始反转,以带动移 动件9反向移动,移动件9拉动第三弹性件10,以通过第三弹性件10将驱动 力传递给升降机构8,令升降机构8降落,降落过程中升降机构8带动设置在 其上的功能部件2下移,以使功能部件2从极限伸出位置移动至极限回收位 置,即令功能部件2和连接部件回到初始状态,回收操作完成。
第二种优选方式中,如图9和图10所示,在驱动部件3不工作的状态下, 连接部件通过定位部件继续维持功能部件2伸出设备本体1和位于设备本体1 内,该定位部件包括:移动磁铁11,其设置在升降机构8上,并随升降机构 8移动;第一固定磁铁12,设置在设备本体1上,并在功能部件2回收时与 移动磁铁11吸附,以使功能部件2继续维持位于设备本体1内;第二固定磁 铁13,设置在设备本体1上,并在功能部件2伸出时与移动磁铁11吸附,以使功能部件2继续维持伸出设备本体1。该定位部件的工作过程为:如图9所 示,在初始状态下,移动磁铁11与第一固定磁铁12吸附,通过此两者的相 互吸附实现升降机构8和功能部件2在极限回收位置的定位;当第二弹性件7 将驱动力传递至升降机构8时,驱动力克服移动磁铁11与第一固定磁铁12 的吸附力而使此两者分离,升降机构8升起,在升降机构8升起的过程中移 动磁铁11随升降机构8正向移动,当升降机构8升起到位后(即功能部件2 移动至极限伸出位置时),移动磁铁11移动至第二固定磁铁13的设置部位 并与第二固定磁铁13吸附,从而通过此两者的吸附力对升降机构8及其上的 功能部件2再次进行定位,使得功能部件2在吸附力的作用下停留在极限伸 出位置;在拍照完成后,当第二弹性件7带动升降机构8降落时,带动升降 机构8降落的驱动力克服移动磁铁11和第二固定磁铁13之间的吸附力,升 降机构8开始下落,在升降机构8下落的过程中移动磁铁11随升降机构8反 向移动,当升降机构8降落到位后(即功能部件2移动至极限回收位置时), 移动磁铁11再次移动至第一固定磁铁12的设置部位并再次与第一固定磁铁 12吸附,从而通过此两者的吸附力对升降机构8及其上的功能部件2第三次 进行定位,使得功能部件2在吸附力的作用下停留在极限回收位置。在上述 过程中,当移动磁铁11与第一固定磁铁12或第二固定磁铁13吸附时,普通 电机可以停止转动而停止输出驱动力,以降低普通电机的损坏几率并降低能 耗,同时第二弹性件7也可以从压缩状态或拉伸状态恢复到自然长度,以给 连接部件提供更大的缓冲空间。此结构中,之所以选用第三弹性件10作为驱 动力的传递部件之一,是因为该第三弹性件10能够缓冲、抵消功能部件2伸 出时受到的冲击力,避免冲击力传递至普通电机。
如图9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进一步优选升降机构8为剪叉机构,移动 机构为丝杠螺母机构,移动件9为丝杠螺母机构的螺母。选用剪叉机构作为 升降机构8,是因为剪叉机构能够成倍放大水平方向的位移,即,当剪叉机 构由n个四连杆机构连接而成时,与剪叉机构底部连接的第三弹性件10推动 剪叉机构底部水平移动一单位的距离时,通过n个四连杆机构的变形就可以 令剪叉机构上升或下降n个单位的距离,从而令升降机构8的结构可以更加 简单,同时也可以更加快速的实现功能部件2的伸缩,极大的提升了运动效 率。而移动机构选用丝杠螺母机构则是因为其结构简单、传动可靠性高。此 外,移动机构还可以为蜗轮蜗杆等其他类型的结构。
如图9和图10所示,更加优选的,设备本体1上设置有滑轨14,移动 件9在滑轨14上往复平移,第三弹性件10为套设在滑轨14上的弹簧。设置 滑轨14使其对移动件9和第三弹性件10起到导向作用,能够进一步提高连 接部件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说明书中对各部分结构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部分的结构重点说 明的都是与现有结构的不同之处,电子设备的整体及部分结构可通过组合上 述多个部分的结构而得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 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 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 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 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设备本体;
功能部件;
连接部件,所述功能部件通过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设备本体活动连接,以使得所述功能部件能够相对于设备本体伸出所述设备本体和回收到所述设备本体内;
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连接部件连接;所述驱动部件用于为所述功能部件伸出所述设备本体和回收到所述设备本体内提供驱动力;其中,所述功能部件在伸出所述设备本体后受到外力时,所述连接部件能够避免所述外力传导至所述驱动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功能部件伸出所述设备本体后,所述连接部件在所述驱动部件不工作的状态下继续维持所述功能部件伸出所述设备本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驱动部件为记忆金属,与所述记忆金属配合的所述连接部件包括:
导向件,与所述记忆金属连接,并能够在所述记忆金属的带动下滑动;
滑动件,与所述功能部件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导向件滑动连接,所述滑动件在所述导向件的带动下滑动,以使所述功能部件伸出所述设备本体或回收到所述设备本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设备本体上设置有能对所述导向件施加弹力的第一弹性件,在所述记忆金属停止输出驱动力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弹性件能带动所述导向件滑动,以通过所述导向件和所述滑动件的滑动配合使所述功能部件继续伸出所述设备本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导向件为三角形框状结构,且所述导向件的三条导向边均相对于所述功能部件的伸缩方向倾斜设置,三条所述导向边分别为第一导向边、第二导向边和第三导向边,所述第三导向边和所述第一导向边连接成三角形的第一角,所述第一导向边和所述第二导向边连接成三角形的第二角,所述第二导向边和所述第三导向边连接成三角形的第三角;并且,
所述记忆金属通过带动所述导向件,使所述滑动件在所述第一导向边上由所述第一角向所述第二角滑动,并且所述第一弹性件通过驱动所述导向件,使所述滑动件在所述第二导向边上由所述第二角向所述第三角滑动,以完成所述功能部件相对于所述设备本体的伸出;所述记忆金属通过带动所述导向件,使所述滑动件在所述第三导向边上由所述第三角向所述第一角滑动,以完成所述功能部件相对于所述设备本体的回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第一导向边、所述第二导向边和所述第三导向边上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动件在所述滑槽内滑动,所述第二导向边上的所述滑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一导向边上的所述滑槽的深度并且小于所述第三导向边上的所述滑槽的深度,以使所述滑动件在所述导向件上单向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装置,所述连接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内的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至少在所述功能部件伸出所述设备本体时对所述功能部件施加弹力,以在所述驱动部件不工作的状态下继续维持所述功能部件伸出所述设备本体。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部件为普通电机,与所述普通电机配合的所述连接部件包括:
升降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功能部件相对于所述设备本体伸出和回收;
移动机构,具有移动件,所述移动件在所述普通电机的驱动下往复平移;
第三弹性件,连接所述移动件和所述升降机构,并能够实现驱动力的传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装置,在所述驱动部件不工作的状态下,所述连接部件通过定位部件继续维持所述功能部件伸出所述设备本体和位于所述设备本体内,所述定位部件包括:
移动磁铁,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上,并随所述升降机构移动;
第一固定磁铁,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上,并在所述功能部件回收时与所述移动磁铁吸附,以使所述功能部件继续维持位于所述设备本体内;
第二固定磁铁,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上,并在所述功能部件伸出时与所述移动磁铁吸附,以使所述功能部件继续维持伸出所述设备本体。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装置,所述升降机构为剪叉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为丝杠螺母机构,所述移动件为所述丝杠螺母机构的螺母。
CN201910253907.1A 2019-03-30 2019-03-30 一种电子设备 Active CN1101135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53907.1A CN110113513B (zh) 2019-03-30 2019-03-30 一种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53907.1A CN110113513B (zh) 2019-03-30 2019-03-30 一种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13513A true CN110113513A (zh) 2019-08-09
CN110113513B CN110113513B (zh) 2021-08-17

Family

ID=67484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53907.1A Active CN110113513B (zh) 2019-03-30 2019-03-30 一种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13513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53174A (zh) * 2019-11-01 2020-02-0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11541801A (zh) * 2020-04-17 2020-08-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161179A (zh) * 2021-04-29 2021-07-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升降按键及电子设备
CN113630544A (zh) * 2020-05-06 2021-11-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和控制图像采集模组的方法
CN113690087A (zh) * 2021-08-02 2021-11-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334400A1 (en) * 2012-06-18 2013-12-19 Global Microptics Company Method of making lens modules and the lens module
CN104023190A (zh) * 2014-06-20 2014-09-03 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升降的摄像头及其显示设备
CN106161881A (zh) * 2015-04-01 2016-1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拍照装置及拍照处理方法
EP3136695A1 (en) * 2015-08-24 2017-03-01 Motorola Mobility LLC Modular device docking with camera protrusion alignment
US20180091716A1 (en) * 2016-09-28 2018-03-29 Intel Corporation Retractable image capture devices and methods to protect such retractable image capture devices
CN108696679A (zh) * 2018-03-30 2018-10-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8769496A (zh) * 2018-08-08 2018-11-06 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9040538A (zh) * 2018-06-28 2018-12-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拍照控制方法
CN109274794A (zh) * 2018-10-31 2019-01-25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334400A1 (en) * 2012-06-18 2013-12-19 Global Microptics Company Method of making lens modules and the lens module
CN104023190A (zh) * 2014-06-20 2014-09-03 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升降的摄像头及其显示设备
CN106161881A (zh) * 2015-04-01 2016-1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拍照装置及拍照处理方法
EP3136695A1 (en) * 2015-08-24 2017-03-01 Motorola Mobility LLC Modular device docking with camera protrusion alignment
US20180091716A1 (en) * 2016-09-28 2018-03-29 Intel Corporation Retractable image capture devices and methods to protect such retractable image capture devices
CN108696679A (zh) * 2018-03-30 2018-10-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9040538A (zh) * 2018-06-28 2018-12-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拍照控制方法
CN108769496A (zh) * 2018-08-08 2018-11-06 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9274794A (zh) * 2018-10-31 2019-01-25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53174A (zh) * 2019-11-01 2020-02-0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11541801A (zh) * 2020-04-17 2020-08-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630544A (zh) * 2020-05-06 2021-11-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和控制图像采集模组的方法
CN113161179A (zh) * 2021-04-29 2021-07-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升降按键及电子设备
WO2022228327A1 (zh) * 2021-04-29 2022-11-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升降按键及电子设备
CN113161179B (zh) * 2021-04-29 2023-03-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升降按键及电子设备
CN113690087A (zh) * 2021-08-02 2021-11-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13513B (zh) 2021-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13513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7530918U (zh) 电子设备
CN107864242A (zh) 全屏手机及其活动式摄像装置
CN109905506A (zh) 终端设备
CN210927689U (zh) 一种电子设备
US20240055198A1 (en) Lifting key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09949164U (zh) 一种可折叠柔性屏移动终端
CN110753174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13024158U (zh) 电子设备
CN109889637A (zh) 终端设备
CN109862248A (zh) 终端设备
WO2021174559A1 (zh) 升降式旋转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5046850A (zh) Pos机检测设备
CN110394877A (zh) 秸秆建材封边装置
CN110166673A (zh) 终端设备
CN204926343U (zh) Pos机检测设备
CN112714240A (zh) 升降式可旋转摄像头模组
CN205750647U (zh) 一种可自动升降隐蔽的一体机台式电脑
CN109259499A (zh) 一种魔幻床
CN214337980U (zh) 升降式可旋转摄像头模组
CN110418533A (zh) 电子设备
CN112799468B (zh) 一种具有夹持机构的扩展坞
CN216913821U (zh) 一种用于电力屏柜操控的机械手指
CN107953698A (zh) 一种金融票据夹持装置
CN108490657A (zh) 一种多功能3d玻璃后盖辅料贴合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