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04792A - 一种基于废水处理的多向型人工菌胶团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废水处理的多向型人工菌胶团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04792A
CN110104792A CN201910381167.XA CN201910381167A CN110104792A CN 110104792 A CN110104792 A CN 110104792A CN 201910381167 A CN201910381167 A CN 201910381167A CN 110104792 A CN110104792 A CN 1101047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ycelia
outside
zoogloea
sewage
dra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8116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04792B (zh
Inventor
李浩文
杨敏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Yuanyin Livestoc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UISHA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UISHAN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UISHA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8116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047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047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047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047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047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4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microorganisms used
    • C02F3/341Consortia of bacteri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废水处理的多向型人工菌胶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一种基于废水处理的多向型人工菌胶团,包括分散依附板,分散依附板前端开凿有纵向透流槽,纵向透流槽在分散依附板前端纵向排列,可以实现对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结构进行改性,使其更易于在投入污水中后彼此分散,且经由人工分离后,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通过内部磁化颗粒层和外部的菌种攀附丝,在污水中更易于互相分离,减少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互相粘连后,造成的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处理效率降低,同时减少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在污水中的集中沉积,降低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对污水中水体含氧量的影响,提升污水处理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废水处理的多向型人工菌胶团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废水处理的多向型人工菌胶团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菌胶团是细菌及其分泌的胶质物质组成的细小颗粒,是活性污泥的主体,污泥的吸附性能、氧化分解能力及凝聚沉降等性能均与菌胶团有关,菌胶团中的菌体,由于包埋于胶质中,故不易被原生动物吞噬,有利于沉降。菌胶团的形状有球形、蘑菇形、椭圆形、分枝状、垂丝状及不规则形,各菌胶团在活性污泥中均有,典型的有动胶菌属,它有两个种:枝状动胶菌属和垂(悬)丝状动胶菌属。
菌胶团是活性污泥和生物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较强的吸附和氧化有机物的能力,在水生物处理中具有重要作用,活性污泥性能的好坏,主要可根据所含菌胶团多少、大小及结构的紧密程度来确定,新生胶团(即新形成的菌胶团)颜色较浅,甚至无色透明,但有旺盛的生命力,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强,老化了的菌胶团,由于吸附了许多杂质,颜色较深,看不到细菌单体,而像一团烂泥似的,生命力较差,一定菌种的细菌在适宜环境条件下形成一定形态结构的菌胶团,而当遇到不适宜的环境时,菌胶团就发生松散,甚至呈现单个细菌,影响处理效果,因此,为了使水处理达到较好的效果,要求菌胶团结构紧密,吸附、沉降性能良好。
传统填料具有如下缺点:
1、传统填料制作成本高、性能低;
2、传统填料比表面积低,吸附能力差;
3、传统填料污染物降解能力差,生物相不稳定,微生物种类单一。
上述填料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例如畜禽养殖废水中高浓度COD、氨氮等污染物时效率较低。因此,亟需开发一种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填料及其培养方法,以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要求,中国发明公开号为CN106520656B公开了《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培菌环境;筛选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选择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着床载体;菌种驯化。该方法是通过有机质在特定环境下,长期处于好氧、兼氧、厌氧状态下交替生长,经过多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降解多项作用,最终形成性质和组分相对稳定的多生物相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中微生物丰富,数量种类繁多,外观具备多相多孔隙率和表面积大的特征,有营养物质含量高等优点。通过对菌胶团颗粒理化性能指标分析,表明其具有在自然条件下难以形成的、极为优良的污染物净化性能,是优良的废水生物处理介质。
上述技术方案虽然提出了满足排放要求的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但这种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在应用于污水处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将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投入至污水中,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不易在污水中分散,需要借助人工干预促使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在污水中分散,分别发挥对污水中的胶状体和杂质污染物的吸附作用,同时当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吸附了一定量的胶状体和杂质污染物后,大分子胶状体有机物被表层的细菌水解吸收,在这一过程中,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质量增加,在污水中逐渐呈沉积状态,沉积量较多时,易造成水体含氧量降低,进而导致水体质量变差,影响污水处理效果。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废水处理的多向型人工菌胶团及其制备方法,它可以实现对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结构进行改性,使其更易于在投入污水中后彼此分散,且经由人工分离后,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通过内部磁化颗粒层和外部的菌种攀附丝,在污水中更易于互相分离,减少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互相粘连后,造成的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处理效率降低,同时减少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在污水中的集中沉积,降低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对污水中水体含氧量的影响,提升污水处理效果。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废水处理的多向型人工菌胶团,包括分散依附板,所述分散依附板前端开凿有纵向透流槽,所述纵向透流槽在分散依附板前端纵向排列,所述纵向透流槽前侧设有两个限位卡固环,所述限位卡固环左右两端均与分散依附板前端固定连接,上侧的所述限位卡固环内设有第一菌丝外引套,下侧的所述限位卡固环内设有第二菌丝外引套,所述第一菌丝外引套和第二菌丝外引套后端均与纵向透流槽内壁卡接,所述第一菌丝外引套和第二菌丝外引套之间固定连接有垂心重轴杆,所述第一菌丝外引套上端固定连接有上反应物储杂层,所述第一菌丝外引套和第二菌丝外引套内均填充有菌种群,所述第二菌丝外引套远离垂心重轴杆一端固定连接有下反应物储杂层,所述下反应物储杂层下端固定连接有下反应物储杂层,所述上反应物储杂层上端固定连接有漂首滑杆,可以实现对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结构进行改性,使其更易于在投入污水中后彼此分散,且经由人工分离后,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通过内部磁化颗粒层和外部的菌种攀附丝,在污水中更易于互相分离,减少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互相粘连后,造成的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处理效率降低,同时减少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在污水中的集中沉积,降低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对污水中水体含氧量的影响,提升污水处理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漂首滑杆上套接有分散磁极圈,所述分散磁极圈与漂首滑杆螺纹连接,所述分散磁极圈下侧设有悬浮颗粒膜层,所述悬浮颗粒膜层与漂首滑杆套接,所述下反应物储杂层下侧设有斥力分流圈,所述斥力分流圈与实心标核杆套接,通过在漂首滑杆上套接的分散磁极圈和悬浮颗粒膜层,便于使不同的分散依附板上的漂首滑杆彼此分离,减少互相粘连造成的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处理效率降低。
进一步的,所述悬浮颗粒膜层内填充有多个轻质尼龙颗粒,所述轻质尼龙颗粒在悬浮颗粒膜层紧密排列,所述悬浮颗粒膜层内壁与漂首滑杆外端贴合,所述斥力分流圈内填充有多个静电斥力颗粒,所述斥力分流圈通过内置的静电斥力颗粒与悬浮颗粒膜层相匹配,通过在悬浮颗粒膜层内填充的轻质尼龙颗粒,便于在不同的分散依附板实现分层后,使彼此分离,减少积聚于同一水平层的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漂首滑杆内开凿有纵轴连杆孔,所述纵轴连杆孔内设有磁性导向杆,所述磁性导向杆从上至下依次贯穿漂首滑杆、上反应物储杂层、第一菌丝外引套、垂心重轴杆和第二菌丝外引套,所述磁性导向杆外端与漂首滑杆、上反应物储杂层、第一菌丝外引套、垂心重轴杆、第二菌丝外引套固定连接,通过在漂首滑杆内增设的磁性导向杆,便于将分散磁极圈的磁性传导至磁性导向杆内,对第二菌丝外引套和第一菌丝外引套内的磁极进行干扰,减少不同分散依附板之间的贴合粘连。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菌丝外引套和第一菌丝外引套内均设有余气胀储槽,所述余气胀储槽内填充有内磁化颗粒层,所述余气胀储槽外端固定连接有多个菌种攀附丝,多个所述菌种攀附丝在余气胀储槽外端均匀排列,所述第二菌丝外引套和第一菌丝外引套上均开凿有均匀排列的外延增长孔,所述菌种攀附丝外端与外延增长孔相匹配,所述第二菌丝外引套和第一菌丝外引套互相靠近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余气胀储槽,通过在第二菌丝外引套和第一菌丝外引套内设有的余气胀储槽、菌种攀附丝和内磁化颗粒层,便于使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沿菌种攀附丝向外侧生长,形成彼此分离的微生物鞭毛,增大粘附面积,提高对污水的处理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垂心重轴杆内设有两个弧形空腔,两个所述弧形空腔在垂心重轴杆内上下对称设置,所述弧形空腔内填充有多个从动垂心颗粒,所述弧形空腔互相靠近一端连通,通过在垂心重轴杆内增设的从动垂心颗粒,便于增强分散依附板处于竖直状态时的稳定性,减小分散依附板在污水流动时的翻动对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的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悬浮颗粒膜层左端开凿有置料比例调节孔,所述置料比例调节孔内卡接有弹性橡胶封扣,所述弹性橡胶封扣上端与悬浮颗粒膜层外壁紧密贴合,所述弹性橡胶封扣下端与悬浮颗粒膜层内壁间涂有凝胶涂层,通过在悬浮颗粒膜层内开凿的置料比例调节孔,便于选择不同含量比例的轻质尼龙颗粒,对悬浮颗粒膜层的位置进行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余气胀储槽远离垂心重轴杆一端固定连接有多孔透气板,所述上反应物储杂层靠近第一菌丝外引套一端固定连接有融杂膜胶板,所述融杂膜胶板外端与下反应物储杂层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下反应物储杂层靠近第二菌丝外引套一端同样设有融杂膜胶板,下侧的所述融杂膜胶板外端与下反应物储杂层固定连接,通过在余气胀储槽内增设的多孔透气板,便于对第二菌丝外引套和第一菌丝外引套内的反应产物进行集中收集,减少反应产物对污水培养池的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菌种群内端紧密贴合于余气胀储槽外壁,所述菌种群远离余气胀储槽一端与菌种攀附丝相抵,通过将菌种群内外两端分别与余气胀储槽和菌种攀附丝连接,便于使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沿菌种攀附丝生长。
一种基于废水处理的多向型人工菌胶团,其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一、筛选菌种群,由技术人员在培养场内选择菌胶团用菌种群,改变培养基内的外界环境,挑选生存能力较强的菌胶团用菌种群;
步骤二、内质培养基调配,根据分散依附板的放置水深,选择不同比例的内质培养基含量,将内质培养基均匀涂在余气胀储槽外壁上;
步骤三、曝气培养,将分散依附板放置于污水培养池内,向污水培养池内曝气充氧,控制污水培养池内COD为每升三百至四百毫克;
步骤四、培育条件调控,控制污水培养池的外部条件,使污水培养池温度在十五至二十度之间,控制污水培养池酸碱度在七点零至七点五之间;
步骤五、溶解氧含量侧定,由技术人员使用化学需氧量测定仪检测污水培养池内的溶解氧含量,记录数值变化可以实现对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结构进行改性,使其更易于在投入污水中后彼此分散,且经由人工分离后,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通过内部磁化颗粒层和外部的菌种攀附丝,在污水中更易于互相分离,减少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互相粘连后,造成的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处理效率降低,同时减少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在污水中的集中沉积,降低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对污水中水体含氧量的影响,提升污水处理效果。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可以实现对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结构进行改性,使其更易于在投入污水中后彼此分散,且经由人工分离后,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通过内部磁化颗粒层和外部的菌种攀附丝,在污水中更易于互相分离,减少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互相粘连后,造成的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处理效率降低,同时减少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在污水中的集中沉积,降低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对污水中水体含氧量的影响,提升污水处理效果。
(2)漂首滑杆上套接有分散磁极圈,分散磁极圈与漂首滑杆螺纹连接,分散磁极圈下侧设有悬浮颗粒膜层,悬浮颗粒膜层与漂首滑杆套接,下反应物储杂层下侧设有斥力分流圈,斥力分流圈与实心标核杆套接,通过在漂首滑杆上套接的分散磁极圈和悬浮颗粒膜层,便于使不同的分散依附板上的漂首滑杆彼此分离,减少互相粘连造成的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处理效率降低。
(3)悬浮颗粒膜层内填充有多个轻质尼龙颗粒,轻质尼龙颗粒在悬浮颗粒膜层紧密排列,悬浮颗粒膜层内壁与漂首滑杆外端贴合,斥力分流圈内填充有多个静电斥力颗粒,斥力分流圈通过内置的静电斥力颗粒与悬浮颗粒膜层相匹配,通过在悬浮颗粒膜层内填充的轻质尼龙颗粒,便于在不同的分散依附板实现分层后,使彼此分离,减少积聚于同一水平层的现象。
(4)漂首滑杆内开凿有纵轴连杆孔,纵轴连杆孔内设有磁性导向杆,磁性导向杆从上至下依次贯穿漂首滑杆、上反应物储杂层、第一菌丝外引套、垂心重轴杆和第二菌丝外引套,磁性导向杆外端与漂首滑杆、上反应物储杂层、第一菌丝外引套、垂心重轴杆、第二菌丝外引套固定连接,通过在漂首滑杆内增设的磁性导向杆,便于将分散磁极圈的磁性传导至磁性导向杆内,对第二菌丝外引套和第一菌丝外引套内的磁极进行干扰,减少不同分散依附板之间的贴合粘连。
(5)第二菌丝外引套和第一菌丝外引套内均设有余气胀储槽,余气胀储槽内填充有内磁化颗粒层,余气胀储槽外端固定连接有多个菌种攀附丝,多个菌种攀附丝在余气胀储槽外端均匀排列,第二菌丝外引套和第一菌丝外引套上均开凿有均匀排列的外延增长孔,菌种攀附丝外端与外延增长孔相匹配,第二菌丝外引套和第一菌丝外引套互相靠近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余气胀储槽,通过在第二菌丝外引套和第一菌丝外引套内设有的余气胀储槽、菌种攀附丝和内磁化颗粒层,便于使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沿菌种攀附丝向外侧生长,形成彼此分离的微生物鞭毛,增大粘附面积,提高对污水的处理效率。
(6)垂心重轴杆内设有两个弧形空腔,两个弧形空腔在垂心重轴杆内上下对称设置,弧形空腔内填充有多个从动垂心颗粒,弧形空腔互相靠近一端连通,通过在垂心重轴杆内增设的从动垂心颗粒,便于增强分散依附板处于竖直状态时的稳定性,减小分散依附板在污水流动时的翻动对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的影响。
(7)悬浮颗粒膜层左端开凿有置料比例调节孔,置料比例调节孔内卡接有弹性橡胶封扣,弹性橡胶封扣上端与悬浮颗粒膜层外壁紧密贴合,弹性橡胶封扣下端与悬浮颗粒膜层内壁间涂有凝胶涂层,通过在悬浮颗粒膜层内开凿的置料比例调节孔,便于选择不同含量比例的轻质尼龙颗粒,对悬浮颗粒膜层的位置进行调节。
(8)余气胀储槽远离垂心重轴杆一端固定连接有多孔透气板,上反应物储杂层靠近第一菌丝外引套一端固定连接有融杂膜胶板,融杂膜胶板外端与下反应物储杂层内壁固定连接,下反应物储杂层靠近第二菌丝外引套一端同样设有融杂膜胶板,下侧的融杂膜胶板外端与下反应物储杂层固定连接,通过在余气胀储槽内增设的多孔透气板,便于对第二菌丝外引套和第一菌丝外引套内的反应产物进行集中收集,减少反应产物对污水培养池的影响。
(9)菌种群内端紧密贴合于余气胀储槽外壁,菌种群远离余气胀储槽一端与菌种攀附丝相抵,通过将菌种群内外两端分别与余气胀储槽和菌种攀附丝连接,便于使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沿菌种攀附丝生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视截面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菌丝外引套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5为本发明垂心重轴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分散依附板、2纵向透流槽、3第一菌丝外引套、4第二菌丝外引套、5垂心重轴杆、6限位卡固环、7上反应物储杂层、8下反应物储杂层、9实心标核杆、10漂首滑杆、11斥力分流圈、12悬浮颗粒膜层、13分散磁极圈、14静电斥力颗粒、15轻质尼龙颗粒、16弹性橡胶封扣、17磁性导向杆、18余气胀储槽、19菌种攀附丝、20内磁化颗粒层、21外延增长孔、22融杂膜胶板、23多孔透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5,一种基于废水处理的多向型人工菌胶团,包括分散依附板1,分散依附板1前端开凿有纵向透流槽2,纵向透流槽2在分散依附板1前端纵向排列,纵向透流槽2前侧设有两个限位卡固环6,限位卡固环6左右两端均与分散依附板1前端固定连接,上侧的限位卡固环6内设有第一菌丝外引套3,下侧的限位卡固环6内设有第二菌丝外引套4,第一菌丝外引套3和第二菌丝外引套4后端均与纵向透流槽2内壁卡接,第一菌丝外引套3和第二菌丝外引套4之间固定连接有垂心重轴杆5,第一菌丝外引套3上端固定连接有上反应物储杂层7,第一菌丝外引套3和第二菌丝外引套4内均填充有菌种群,第二菌丝外引套4远离垂心重轴杆5一端固定连接有下反应物储杂层8,下反应物储杂层8下端固定连接有下反应物储杂层8,上反应物储杂层7上端固定连接有漂首滑杆10,可以实现对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结构进行改性,使其更易于在投入污水中后彼此分散,且经由人工分离后,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通过内部磁化颗粒层和外部的菌种攀附丝,在污水中更易于互相分离,减少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互相粘连后,造成的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处理效率降低,同时减少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在污水中的集中沉积,降低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对污水中水体含氧量的影响,提升污水处理效果。
请参阅图1,漂首滑杆10上套接有分散磁极圈13,分散磁极圈13与漂首滑杆10螺纹连接,分散磁极圈13下侧设有悬浮颗粒膜层12,悬浮颗粒膜层12与漂首滑杆10套接,下反应物储杂层8下侧设有斥力分流圈11,斥力分流圈11与实心标核杆9套接,通过在漂首滑杆10上套接的分散磁极圈13和悬浮颗粒膜层12,便于使不同的分散依附板1上的漂首滑杆10彼此分离,减少互相粘连造成的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处理效率降低。
请参阅图2,悬浮颗粒膜层12内填充有多个轻质尼龙颗粒15,轻质尼龙颗粒15在悬浮颗粒膜层12紧密排列,悬浮颗粒膜层12内壁与漂首滑杆10外端贴合,斥力分流圈11内填充有多个静电斥力颗粒14,斥力分流圈11通过内置的静电斥力颗粒14与悬浮颗粒膜层12相匹配,通过在悬浮颗粒膜层12内填充的轻质尼龙颗粒15,便于在不同的分散依附板1实现分层后,使彼此分离,减少积聚于同一水平层的现象。
请参阅图3,漂首滑杆10内开凿有纵轴连杆孔,纵轴连杆孔内设有磁性导向杆17,磁性导向杆17从上至下依次贯穿漂首滑杆10、上反应物储杂层7、第一菌丝外引套3、垂心重轴杆5和第二菌丝外引套4,磁性导向杆17外端与漂首滑杆10、上反应物储杂层7、第一菌丝外引套3、垂心重轴杆5、第二菌丝外引套4固定连接,通过在漂首滑杆10内增设的磁性导向杆17,便于将分散磁极圈13的磁性传导至磁性导向杆17内,对第二菌丝外引套4和第一菌丝外引套3内的磁极进行干扰,减少不同分散依附板1之间的贴合粘连。
请参阅图3,第二菌丝外引套4和第一菌丝外引套3内均设有余气胀储槽18,余气胀储槽18内填充有内磁化颗粒层20,余气胀储槽18外端固定连接有多个菌种攀附丝19,多个菌种攀附丝19在余气胀储槽18外端均匀排列,第二菌丝外引套4和第一菌丝外引套3上均开凿有均匀排列的外延增长孔21,菌种攀附丝19外端与外延增长孔21相匹配,第二菌丝外引套4和第一菌丝外引套3互相靠近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余气胀储槽18,通过在第二菌丝外引套4和第一菌丝外引套3内设有的余气胀储槽18、菌种攀附丝19和内磁化颗粒层20,便于使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沿菌种攀附丝19向外侧生长,形成彼此分离的微生物鞭毛,增大粘附面积,提高对污水的处理效率。
请参阅图5,垂心重轴杆5内设有两个弧形空腔,两个弧形空腔在垂心重轴杆5内上下对称设置,弧形空腔内填充有多个从动垂心颗粒,弧形空腔互相靠近一端连通,通过在垂心重轴杆5内增设的从动垂心颗粒,便于增强分散依附板1处于竖直状态时的稳定性,减小分散依附板1在污水流动时的翻动对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的影响。
请参阅图2,悬浮颗粒膜层12左端开凿有置料比例调节孔,置料比例调节孔内卡接有弹性橡胶封扣16,弹性橡胶封扣16上端与悬浮颗粒膜层12外壁紧密贴合,弹性橡胶封扣16下端与悬浮颗粒膜层12内壁间涂有凝胶涂层,通过在悬浮颗粒膜层12内开凿的置料比例调节孔,便于选择不同含量比例的轻质尼龙颗粒15,对悬浮颗粒膜层12的位置进行调节。
请参阅图3,余气胀储槽18远离垂心重轴杆5一端固定连接有多孔透气板23,上反应物储杂层7靠近第一菌丝外引套3一端固定连接有融杂膜胶板22,融杂膜胶板22外端与下反应物储杂层8内壁固定连接,下反应物储杂层8靠近第二菌丝外引套4一端同样设有融杂膜胶板22,下侧的融杂膜胶板22外端与下反应物储杂层8固定连接,通过在余气胀储槽18内增设的多孔透气板23,便于对第二菌丝外引套4和第一菌丝外引套3内的反应产物进行集中收集,减少反应产物对污水培养池的影响。
请参阅图3,菌种群内端紧密贴合于余气胀储槽18外壁,菌种群远离余气胀储槽18一端与菌种攀附丝19相抵,通过将菌种群内外两端分别与余气胀储槽18和菌种攀附丝19连接,便于使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沿菌种攀附丝19生长。
一种基于废水处理的多向型人工菌胶团,其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一、筛选菌种群,由技术人员在培养场内选择菌胶团用菌种群,改变培养基内的外界环境,挑选生存能力较强的菌胶团用菌种群;
步骤二、内质培养基调配,根据分散依附板1的放置水深,选择不同比例的内质培养基含量,将内质培养基均匀涂在余气胀储槽18外壁上;
步骤三、曝气培养,将分散依附板1放置于污水培养池内,向污水培养池内曝气充氧,控制污水培养池内COD为每升三百至四百毫克;
步骤四、培育条件调控,控制污水培养池的外部条件,使污水培养池温度在十五至二十度之间,控制污水培养池酸碱度在七点零至七点五之间;
步骤五、溶解氧含量侧定,由技术人员使用化学需氧量测定仪检测污水培养池内的溶解氧含量,记录数值变化可以实现对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结构进行改性,使其更易于在投入污水中后彼此分散,且经由人工分离后,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通过内部磁化颗粒层和外部的菌种攀附丝,在污水中更易于互相分离,减少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互相粘连后,造成的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处理效率降低,同时减少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在污水中的集中沉积,降低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对污水中水体含氧量的影响,提升污水处理效果。
本发明可以实现对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结构进行改性,使其更易于在投入污水中后彼此分散,且经由人工分离后,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通过内部磁化颗粒层和外部的菌种攀附丝,在污水中更易于互相分离,减少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互相粘连后,造成的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处理效率降低,同时减少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在污水中的集中沉积,降低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对污水中水体含氧量的影响,提升污水处理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废水处理的多向型人工菌胶团,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散依附板(1),所述分散依附板(1)前端开凿有纵向透流槽(2),所述纵向透流槽(2)在分散依附板(1)前端纵向排列,所述纵向透流槽(2)前侧设有两个限位卡固环(6),所述限位卡固环(6)左右两端均与分散依附板(1)前端固定连接,上侧的所述限位卡固环(6)内设有第一菌丝外引套(3),下侧的所述限位卡固环(6)内设有第二菌丝外引套(4),所述第一菌丝外引套(3)和第二菌丝外引套(4)后端均与纵向透流槽(2)内壁卡接,所述第一菌丝外引套(3)和第二菌丝外引套(4)之间固定连接有垂心重轴杆(5),所述第一菌丝外引套(3)上端固定连接有上反应物储杂层(7),所述第一菌丝外引套(3)和第二菌丝外引套(4)内均填充有菌种群,所述第二菌丝外引套(4)远离垂心重轴杆(5)一端固定连接有下反应物储杂层(8),所述下反应物储杂层(8)下端固定连接有下反应物储杂层(8),所述上反应物储杂层(7)上端固定连接有漂首滑杆(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废水处理的多向型人工菌胶团,其特征在于:所述漂首滑杆(10)上套接有分散磁极圈(13),所述分散磁极圈(13)与漂首滑杆(10)螺纹连接,所述分散磁极圈(13)下侧设有悬浮颗粒膜层(12),所述悬浮颗粒膜层(12)与漂首滑杆(10)套接,所述下反应物储杂层(8)下侧设有斥力分流圈(11),所述斥力分流圈(11)与实心标核杆(9)套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废水处理的多向型人工菌胶团,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颗粒膜层(12)内填充有多个轻质尼龙颗粒(15),所述轻质尼龙颗粒(15)在悬浮颗粒膜层(12)紧密排列,所述悬浮颗粒膜层(12)内壁与漂首滑杆(10)外端贴合,所述斥力分流圈(11)内填充有多个静电斥力颗粒(14),所述斥力分流圈(11)通过内置的静电斥力颗粒(14)与悬浮颗粒膜层(12)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废水处理的多向型人工菌胶团,其特征在于:所述漂首滑杆(10)内开凿有纵轴连杆孔,所述纵轴连杆孔内设有磁性导向杆(17),所述磁性导向杆(17)从上至下依次贯穿漂首滑杆(10)、上反应物储杂层(7)、第一菌丝外引套(3)、垂心重轴杆(5)和第二菌丝外引套(4),所述磁性导向杆(17)外端与漂首滑杆(10)、上反应物储杂层(7)、第一菌丝外引套(3)、垂心重轴杆(5)、第二菌丝外引套(4)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废水处理的多向型人工菌胶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菌丝外引套(4)和第一菌丝外引套(3)内均设有余气胀储槽(18),所述余气胀储槽(18)内填充有内磁化颗粒层(20),所述余气胀储槽(18)外端固定连接有多个菌种攀附丝(19),多个所述菌种攀附丝(19)在余气胀储槽(18)外端均匀排列,所述第二菌丝外引套(4)和第一菌丝外引套(3)上均开凿有均匀排列的外延增长孔(21),所述菌种攀附丝(19)外端与外延增长孔(21)相匹配,所述第二菌丝外引套(4)和第一菌丝外引套(3)互相靠近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余气胀储槽(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废水处理的多向型人工菌胶团,其特征在于:所述垂心重轴杆(5)内设有两个弧形空腔,两个所述弧形空腔在垂心重轴杆(5)内上下对称设置,所述弧形空腔内填充有多个从动垂心颗粒,所述弧形空腔互相靠近一端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废水处理的多向型人工菌胶团,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颗粒膜层(12)左端开凿有置料比例调节孔,所述置料比例调节孔内卡接有弹性橡胶封扣(16),所述弹性橡胶封扣(16)上端与悬浮颗粒膜层(12)外壁紧密贴合,所述弹性橡胶封扣(16)下端与悬浮颗粒膜层(12)内壁间涂有凝胶涂层。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废水处理的多向型人工菌胶团,其特征在于:所述余气胀储槽(18)远离垂心重轴杆(5)一端固定连接有多孔透气板(23),所述上反应物储杂层(7)靠近第一菌丝外引套(3)一端固定连接有融杂膜胶板(22),所述融杂膜胶板(22)外端与下反应物储杂层(8)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下反应物储杂层(8)靠近第二菌丝外引套(4)一端同样设有融杂膜胶板(22),下侧的所述融杂膜胶板(22)外端与下反应物储杂层(8)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废水处理的多向型人工菌胶团,其特征在于:所述菌种群内端紧密贴合于余气胀储槽(18)外壁,所述菌种群远离余气胀储槽(18)一端与菌种攀附丝(19)相抵。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废水处理的多向型人工菌胶团,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一、筛选菌种群,由技术人员在培养场内选择菌胶团用菌种群,改变培养基内的外界环境,挑选生存能力较强的菌胶团用菌种群;
步骤二、内质培养基调配,根据分散依附板(1)的放置水深,选择不同比例的内质培养基含量,将内质培养基均匀涂在余气胀储槽(18)外壁上;
步骤三、曝气培养,将分散依附板(1)放置于污水培养池内,向污水培养池内曝气充氧,控制污水培养池内COD为每升三百至四百毫克;
步骤四、培育条件调控,控制污水培养池的外部条件,使污水培养池温度在十五至二十度之间,控制污水培养池酸碱度在七点零至七点五之间;
步骤五、溶解氧含量侧定,由技术人员使用化学需氧量测定仪检测污水培养池内的溶解氧含量,记录数值变化。
CN201910381167.XA 2019-05-08 2019-05-08 一种基于废水处理的多向型人工菌胶团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01047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81167.XA CN110104792B (zh) 2019-05-08 2019-05-08 一种基于废水处理的多向型人工菌胶团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81167.XA CN110104792B (zh) 2019-05-08 2019-05-08 一种基于废水处理的多向型人工菌胶团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04792A true CN110104792A (zh) 2019-08-09
CN110104792B CN110104792B (zh) 2022-01-11

Family

ID=67488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81167.XA Active CN110104792B (zh) 2019-05-08 2019-05-08 一种基于废水处理的多向型人工菌胶团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04792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6883A (zh) * 2009-12-25 2010-06-23 四川环美能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处理有机废水的磁生物反应分离装置
JP2016059281A (ja) * 2014-09-16 2016-04-25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油脂製造方法及び油脂製造装置
CN106007002A (zh) * 2016-07-08 2016-10-12 平潭盖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生物相菌胶团填料处理养殖废水的方法
CN106045040A (zh) * 2016-07-18 2016-10-26 合肥益企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两段式污水处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6520656A (zh) * 2016-11-07 2017-03-22 江西盖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的培养方法
CN207861995U (zh) * 2017-12-28 2018-09-14 安徽清普环保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磁动力厌氧反应池
CN207861992U (zh) * 2017-12-28 2018-09-14 安徽清普环保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曝气处理装置
CN109110907A (zh) * 2018-08-28 2019-01-01 浙江正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磁性生物载体材料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6883A (zh) * 2009-12-25 2010-06-23 四川环美能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处理有机废水的磁生物反应分离装置
JP2016059281A (ja) * 2014-09-16 2016-04-25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油脂製造方法及び油脂製造装置
CN106007002A (zh) * 2016-07-08 2016-10-12 平潭盖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生物相菌胶团填料处理养殖废水的方法
CN106045040A (zh) * 2016-07-18 2016-10-26 合肥益企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两段式污水处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6520656A (zh) * 2016-11-07 2017-03-22 江西盖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多生物相微生物菌胶团的培养方法
CN207861995U (zh) * 2017-12-28 2018-09-14 安徽清普环保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磁动力厌氧反应池
CN207861992U (zh) * 2017-12-28 2018-09-14 安徽清普环保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曝气处理装置
CN109110907A (zh) * 2018-08-28 2019-01-01 浙江正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磁性生物载体材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04792B (zh) 2022-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43653B1 (ko) 미세 조류를 이용한 수 정화 장치
CN205241356U (zh) 一种太阳能复合式生态浮岛水处理装置
CN104540785B (zh) 用于废物处理的系统和方法
CN107279022A (zh) 一种基于生物絮团和生物膜的水产循环水养殖系统和方法
CN108244012B (zh) 一种应用于池塘中的软性材料生态养殖系统及方法
CN204643971U (zh) 用于水体净化的生态沉床-固定化微生物耦合装置
CN110255809A (zh) 一种海水循环水养殖暨尾水处理一体化水处理系统
CN107324499A (zh) 一种用于景观水体净化的多功能生态浮岛
CN1245151A (zh) 一种改善水产养殖池水质的微生物处理系统
CN207054517U (zh) 一种基于生物絮团和生物膜技术的水产循环水养殖系统
CN106587554A (zh) 一种基于生物袋穴和适宜光氧的底泥修复系统
CN206244512U (zh) 太阳能动力型生态位镶嵌式浮岛
CN205442798U (zh) 绿色生态浮岛装置
CN108862821A (zh) 双级免曝气无回流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110422961A (zh) 一种水环境生态修复设备
CN205204909U (zh) 一种河道水体修复装置
CN109744177A (zh) 一种利用分离式生物絮团反应器处理养殖尾水的系统及方法
CN110104792A (zh) 一种基于废水处理的多向型人工菌胶团及其制备方法
CN209396967U (zh) 一种反硝化工艺用生物填料
CN209537207U (zh) 水体净化处理装置
CN106430631A (zh) 一种清水滤墙
CN114249511B (zh) 一种污泥减量浓缩一体化装置
CN211813645U (zh) 用于生物絮团控制蓝藻门微囊藻属水华的便捷式处理系统
CN201334390Y (zh) 稳定悬挂式水质生态净化生物膜带
CN103342437B (zh) 一种微污染水体原位修复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106

Address after: 516000 No. 17, Jinhu Road, South Bank, Huicheng District,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office only)

Patentee after: HUIZHOU YUANYIN LIVESTOCK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31 Nan'an Road, Huizhou, Guangdong 516000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HUISHAN BIO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