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98465B - 一种高度集成天线设计的无线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度集成天线设计的无线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98465B
CN110098465B CN201910346079.6A CN201910346079A CN110098465B CN 110098465 B CN110098465 B CN 110098465B CN 201910346079 A CN201910346079 A CN 201910346079A CN 110098465 B CN110098465 B CN 1100984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terminal device
antenna array
metal fram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4607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98465A (zh
Inventor
黄奂衢
王义金
查衡
简宪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4607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984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984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98465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85664 priority patent/WO2020216187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984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984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4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using equipment having another main function to serve additionally as an antenna, e.g. means for giving an antenna an aesthetic aspec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3/00Waveguide horns or mouths; Slot antennas; Leaky-waveguide antennas; Equivalent structures causing radiation alo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of a guided wave
    • H01Q13/02Waveguide hor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0006Particular feeding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30Combinations of separate antenna units operating in different wavebands and connected to a common feeder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2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operating waveban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16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intermediate between the extremities of the antenna, e.g. centre-fed dipole

Landscapes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度集成天线设计的无线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金属框体,所述金属框体上设置有第一天线阵列和第二天线阵列,所述第一天线阵列与所述第二天线阵列的结构不同。这样,由于将第一天线阵列和第二天线阵列均设置在金属框体上,不用单独设置两个容置空间,从而可以减小终端设备的体积。

Description

一种高度集成天线设计的无线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度集成天线设计的无线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天线通讯已经成为终端设备的主流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且在此过程中,毫米波天线逐渐被引入到终端设备上。现有技术中,毫米波天线或非毫米波天线一般为一个独立天线模块的形态,从而需要在终端设备内为该独立天线模块设置一个容置空间。这样,使整个终端设备的体积尺寸比较大,导致终端设备的整体竞争力比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度集成天线设计的无线终端设备,以解决终端设备内需要为多个天线设置容置空间,使整个终端设备的天线体积尺寸比较大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度集成天线设计的无线终端设备,包括金属框体,所述金属框体上设置有第一天线阵列和第二天线阵列,所述第一天线阵列与所述第二天线阵列的结构不同。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高度集成天线设计的无线终端设备,包括金属框体,所述金属框体上设置有第一天线阵列和第二天线阵列,所述第一天线阵列与所述第二天线阵列的结构不同。这样,由于将第一天线阵列和第二天线阵列设置在金属框体上,从而可以减小天线占用终端设备的体积。且所述第二天线阵列可在于屏幕玻璃或背盖玻璃的下方,从而达到全面屏或全玻璃的外观设计,而提升用户观感与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度集成天线设计的无线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度集成天线设计的无线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金属框体一侧边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金属框体一侧边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金属框体一侧边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金属框体一侧边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金属框体一侧边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金属框体一侧边的结构示意图之六;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单个毫米波天线的回波损耗示意图之一;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金属框体一侧边的结构示意图之七;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单个毫米波天线的回波损耗示意图之二;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金属框体一侧边的结构示意图之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度集成天线设计的无线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金属框体1,所述金属框体1上设置有第一天线阵列2和第二天线阵列3,所述第一天线阵列2与所述第二天线阵列3的结构不同。
本实施例中,上述金属框体1可以是边框或者中框。金属框体1可以包括第一侧边11、第二侧边12、第三侧边13和第四侧边14,该金属框体1可以是一个首尾相连或者不相连的边框。上述金属框体1接地,可以与终端设备内的地板4电连接,该地板4可以是电路板或者金属中壳等等。上述第一天线阵列2和第二天线阵列3可以与金属框体1为同样的金属导体,以维持终端设备的金属外观。
本实施例中,通信天线可以由第一侧边11构成,也可以由第二侧边12和第四侧边14的部分与第三侧边13组合而成,该通信天线可以是蜂窝天线与非蜂窝天线。第一天线阵列2和第二天线阵列3分布在金属框体1的第一侧边11,即毫米波天线与通信天线共用辐射体(即第一侧边11),毫米波天线在通信天线内。这样,无需为毫米波天线单独设置一个容置空间,从而可以减小终端设备的天线占用的体积,提高终端设备的竞争力。
本实施例中,第一天线阵列2可以工作在28GHz频段和39GHz频段,第二天线阵列3可以工作在60GHz频段。第二天线阵列3可以分布在第一天线阵列2的两侧,或者分布在第一天线阵列2的同一侧,或者所述两个第二天线阵列位于所述第一天线阵列正上方。等等,对此本实施例对第一毫米波天线与第二毫米波天线的相对位置不作限定。且所述第二天线阵列3可在于屏幕玻璃或背盖玻璃的下方,从而达到全面屏或全玻璃的外观设计,而提升用户观感与体验。
请再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度集成天线设计的无线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1为终端设备正面(即显示屏面)的示意图,图2为终端设备背面(即背盖面)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上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 Computer)、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移动上网装置(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或可穿戴式设备(Wearable Device)等等。
可选的,所述第一天线阵列2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天线单元;每个第一天线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金属框体上的一凹槽、一辐射片21、一耦合片22和导电件,所述辐射片21和所述耦合片22均设置于所述凹槽内,且所述耦合片22设置于所述辐射片21与所述凹槽的底部之间;所述辐射片21上设置有第一馈电点和第二馈电点;所述导电件包括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一导电件穿透所述凹槽的槽底和所述耦合片22连接至所述第一馈电点,所述第二导电件穿透所述凹槽的槽底和所述耦合片22连接至所述第二馈电点;所述金属框体1、所述辐射片21和所述耦合片22之间均不接触且通过非导电材料填充,所述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均与所述凹槽的槽底、所述耦合片22绝缘设置,所述辐射片21的面积小于所述耦合片22的面积。
该实施方式中,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设置方式,请参阅图3至图8。图3至图8均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金属框体一侧边的结构示意图。
首先,如图3所示,由多个毫米波天线形成的第一天线阵列2在第一侧边11上开有多个方形槽,每个凹槽内放置一个毫米波天线(包括一个辐射片21和一个耦合片22),多个毫米波天线形成阵列构成第一天线阵列2。在毫米波天线与凹槽的间隙内填充有非导电介质材料。相邻的两个毫米波天线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因为第一侧边11可以是第一天线的辐射体,同时也是毫米波天线的辐射体,即毫米波天线在非毫米波天线内。
请再参阅图4和图5,金属框体1的第一侧边11上设置有凹槽,每个凹槽中的耦合片22设置于辐射片21与凹槽的底部之间,并且所述金属框体1、所述耦合片22和所述辐射片21之间均不接触。辐射片21和耦合片22之间存在一定间隔;耦合片22与凹槽的底部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
在图5中,辐射片21上存在两个天线馈电点,如用第一馈电点211和第二馈电点212表示。其中第一馈电点211可以接收一个馈源信号,第二馈电点222可以接收另一个馈源信号。这两个馈源信号可以均为第一馈源的信号。
请再参阅图6,图5表示图5去掉辐射片21的遮挡之后的结构,此时可以看到耦合片22上存在两个第二通孔。这样,第一馈源可以通过不同的第二通孔与辐射片21电连接,第一馈源与耦合片22之间并不存在电连接关系。
请参阅图7,图7中凹槽的底部设置有两个第一通孔,用于毫米波天线的馈源信号的接入,并且第一通孔15可以用于一个馈源信号的接入,第一通孔16可以用于另一个馈源信号的接入。将两个馈源信号接入到辐射片22的底部,用于激励毫米波天线产生辐射信号。以支持多发多收的功能(即MIMO)。
请再参阅图8,金属框体1的第一侧边11上设置有凹槽,凹槽中的耦合片22设置于辐射片21与凹槽的底部之间,所述耦合片22上设置有两个第二通孔,耦合片22上的两个通孔与凹槽底部的两个通孔正对设置;每个辐射片21上设置有两个天线馈电点,不同的天线馈电点通过不同的馈电部接收馈源信号,每个凹槽内的天线馈电点、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一一对应。
请再参阅图9,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单个毫米波天线的回波损耗示意图。此时单个毫米波天线包括耦合片22和辐射片21。如图9所示,(S1,1)为一个馈源信号的馈电信号形成的回波反射,(S2,2)为另一个馈源信号的馈电信号形成的回波反射。以(S1,1)及(S2,2)的-10dB标准来评判带宽,则此设计的带宽能够覆盖27.5-28.5GHz,37-43.5GHz。
这样,可在保有既存的天线(如蜂窝天线与非蜂窝天线),同时兼容5G毫米波的天线的情况下,将原先分立的毫米波天线整合入终端设备内既存的非毫米波天线中以形成天线在天线内(mm-Wave Antennas in non-Wave Antennas,AiA)的解决方案设计,或将原先分立的毫米波天线整合入终端设备既存的金属结构上的解决方案设计,而不需显著增加整体系统的尺寸,并且可维持外观的金属设计(如金属环),做到ID美观,高度对称等。且在高屏占比下,可避免当终端设备正置(即屏幕朝上时)于金属桌时,终端设备背部受金属桌遮挡,也可以避免手握等情况下使毫米波天线性能大幅下降而明显劣化用户无线体验的概率。并且,利用金属框体本身作为反射器与边界,既可获得较好的增益,且可对周围的器件不敏感,便于毫米波天线的布局。且所述第二毫米波天线阵列可在于屏幕玻璃或背盖玻璃的下方,从而达到全面屏或全玻璃的外观设计,而提升用户观感与体验。
可选的,每个辐射片上的第一馈电点与所述辐射片中心确定的第一直线与所述金属框体1的长度方向平行,每个辐射片上的第二馈电点与所述辐射片中心确定的第二直线与所述金属框体1的宽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垂直。
该实施方式中,使用正交馈电方式进行馈电,一方面可以形成多发多收(即MIMO)功能,以提升数据的传输速率。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加第一天线阵列的无线连接能力,减少通信断线的几率,提升通信效果和用户体验。
可选的,所述辐射片21远离所述耦合片22的一面,与所述金属框体1外侧壁所在的平面平齐。
该实施方式中,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设置方式,依旧可以参阅图8,所述辐射片21远离所述耦合片22的一面,与所述金属框体1外侧壁所在的平面平齐,即所述辐射片21远离所述耦合片22的一面,与所述金属框体1外侧壁所在的平面为同一个平面。通过这种设置方式,可以保证终端设备具有较优的外观。
可选的,所述凹槽、所述耦合片22和所述辐射片22的形状均为正方形;所述耦合片22的侧边与所述凹槽侧壁之间的各个间隙均相等;所述辐射片21的侧边与所述凹槽侧壁之间的各个间隙均相等。
该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槽、所述耦合片22和所述辐射片21的形状均为正方形;所述耦合片22的侧边与所述凹槽侧壁之间的各个间隙均相等;所述辐射片21的侧边与所述凹槽侧壁之间的各个间隙均相等,从而可以保证比较好的对称性,亦能使终端设备的外观比较美观。
可选的,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天线单元的凹槽开口朝向相同。
该实施方式中,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结构,可以参阅图3。如图3所示,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天线单元的凹槽开口朝向相同。
可选的,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天线单元沿所述金属框体的长度方向排布。
该实施方式中,上述至少两个第一天线单元沿所述金属框体的长度方向排布,从而便于在金属框体上上设置多个凹槽。并且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天线单元沿所述金属框体的长度方向排布可以形成第一天线阵列,从而辐射毫米波信号或者接收毫米波信号。
可选的,所述凹槽的槽口周长,小于所述凹槽的槽底周长;或凹槽的槽口周长和凹槽的槽底周长相等。
该实施方式中,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设置方式,可以参阅图5。图5中,凹槽在Y轴方向口径大小有变化,即在金属框体1的外表面,方形的边长较短,在凹槽的内部方形的边较长,这样可以优化终端设备的金属外观。
该实施方式中,凹槽的槽口周长和凹槽的槽底周长相等,即可以理解为可选的,凹槽的口径沿着Y轴方向大小一致。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馈源可以是毫米波馈源。第一天线阵列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缝隙天线,或者包括至少两个偶极天线。且该缝隙可以是单条缝隙或者“工”字型缝隙等等。当然除此之外还可以是一些其他形状的缝隙,对此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天线阵列的天线形式不作限定。
可选的,所述第二天线阵列3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天线单元。
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天线阵列3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天线单元。
可选的,每个第二天线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金属框体1的喇叭腔体31,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天线单元的喇叭腔体31的开口朝向一致,所述开口朝向垂直所述终端设备的屏幕。本实施例的垂直并非是狭义的垂直,大致垂直的情形也包含在内。
该实施方式中,上述喇叭腔体31是在金属框体1的第一侧边11上沿着Z方向挖去部分金属形成喇叭结构的腔体。每个喇叭腔体31内均填充有非导电材料。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天线单元的喇叭腔体31的开口朝向一致,所述开口朝向垂直所述终端设备的屏幕,从而可以形成第二天线阵列3。本实施例的垂直并非是狭义的垂直,大致垂直的情形也包含在内。
可选的,每个喇叭腔体31内均填充有非导电材料。
该实施方式中,每个喇叭腔体31内均填充有非导电材料,可以保持较好的外观。
可选的,每个喇叭腔体31中设置有一馈电部311,所述馈电部311穿透所述喇叭腔体31靠近终端设备内侧的侧壁,并连接喇叭腔体31内远离终端的另一侧壁。
该实施方式中,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结构,请参阅图10,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金属框体一侧边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两个第二天线阵列3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天线阵列2的两侧,第二天线阵列3的天线单元数量至少为两个。第二天线阵列3能够在终端设备正面辐射通信,便于人脸识别或者手势识别能功能的实现。利用金属框体的喇叭腔体结构,对周围的器件不敏感,便于毫米波天线的布局。
该实施方式中,喇叭腔体31内填充非导电介质材料,在每个喇叭腔体31底部侧壁上开有一小孔,设置有馈电部311。馈电部311与小孔的间隙也填入非导电介质材料,最终单个天线单元的腔体填入的非导电介质材料的形状如图10的右上方所示,每个喇叭腔体31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需要说明的是,馈电部311可以是在挖去部分金属形成喇叭腔体31时预留的一部分,即挖去部分金属之后可以直接形成喇叭腔体31和馈电部311,该馈电部311可以是金属框体的一部分。
请再参阅图11,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单个毫米波天线的回波损耗示意图。此时单个毫米波天线包括喇叭腔体31,如图11所示,第二天线阵列3的单个天线单元的频带带宽,可以覆盖57-64GHz。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方式的天线工作频带仅作为示意,可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调整腔体的大小来达到用户所需求的工作频带。
可选的,每个第二天线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金属框体1的腔体和偶极子天线;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天线单元的腔体开口朝向一致,所述开口朝向垂直所述终端设备的屏幕;所述偶极子天线设置于所述腔体内。
该实施方式中,上述腔体可以是矩形腔体。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天线单元的腔体开口朝向一致,从而便于形成第二天线阵列。
可选的,每个腔体内均填充有非导电材料。
该实施方式中,每个腔体内均填充有非导电材料,可以保持较好的外观。
可选的,每个腔体中设置有一馈电部,所述馈电部穿透所述腔体靠近终端设备内侧的侧壁,并连接偶极子天线的其中一个辐射臂。
该实施方式中,每个腔体中设置有一馈电部,所述馈电部穿透所述腔体靠近终端设备内侧的侧壁,并连接偶极子天线的其中一个辐射臂。
可选的,所述偶极子天线5包括第一辐射臂51和第二辐射臂52,所述第一辐射臂51与所述馈电部连接,所述第二辐射臂52与所述腔体的内侧壁连接。
该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辐射臂52与所述腔体的内侧壁连接,可以是与所述腔体的底部连接。该底部为腔体内与腔体开口相对的位置。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结构,请参阅图12,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金属框体一侧边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2所示,在腔体的内部设置一偶极子天线5,和一馈电部6,所述的腔体一端开口,一端闭合(靠近馈电部6),所述的偶极子天线5包括第一辐射臂51和第二辐射臂52,第一辐射臂51和第二辐射臂52均成“L”形,其中第一辐射臂51与馈电部6连接,第二辐射臂52与腔体底部连接,馈电部6与第一辐射臂51相连,毫米波信号馈源由馈电部6接入。毫米波阵列天线与腔体的间隙,馈电部6与通孔之间的间隙填充非导电介质材料。
可选的,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天线单元沿所述金属框体的长度方向排布。
该实施方式中,上述至少两个第二天线单元沿所述金属框体的长度方向排布,从而便于在金属框体上上设置多个腔体。并且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天线单元沿所述金属框体的长度方向排布可以形成第二天线阵列,从而辐射毫米波信号或者接收毫米波信号。
可选的,所述第二天线阵列在于屏幕玻璃或后盖玻璃的下方。
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天线阵列在于屏幕玻璃或后盖玻璃的下方。
可选的,所述第一天线阵列2和所述第二天线阵列3位于所述金属框体1的同一表面。
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天线阵列2和所述第二天线阵列3不超过所述金属框体的外表面,从而,可以将多个波段的多个毫米波阵列与非毫米波天线整合设计,最大程度上节省天线所占用的空间。
可选的,所述第二天线阵列3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第二天线阵列3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天线阵列2的两侧,或者所述两个第二天线阵列3位于所述第一天线阵列2的同一侧,或者两个第二天线阵列3位于所述第一天线阵列2的正上方(如手机顶部横向维度的中间位置)。
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天线阵列3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第二天线阵列3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天线阵列2的两侧,或者所述两个第二天线阵列3位于所述第一天线阵列2的同一侧。从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的设置。当然,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两个第二天线阵列3可以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天线阵列2的两侧,或者两个第二天线阵列3位于所述第一天线阵列2的正上方。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馈源可以是毫米波馈源。
本实施例还包括第一天线,所述第一天线阵列和所述第二天线阵列所在的辐射体亦为所述第一天线的辐射体,所述辐射体为所述金属框体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天线为非毫米波天线。即第一毫米波阵列和第二毫米波阵列可以做在蜂窝天线或非蜂窝天线的辐射体上,共用辐射体。
本实施例中,第一天线阵列为毫米波天线阵列和/或所述第二天线阵列为毫米波天线阵列。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高度集成天线设计的无线终端设备,包括金属框体1,所述金属框体1上设置有第一天线阵列2和第二天线阵列3,所述第一天线阵列2与所述第二天线阵列3的结构不同。这样,由于将第一天线阵列2和第二天线阵列3设置在金属框体1上,不用单独设置两个容置空间,从而可以减小终端设备的体积,提高终端设备的竞争力。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17)

1.一种高度集成天线设计的无线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框体,所述金属框体上设置有第一天线阵列和第二天线阵列,所述第一天线阵列与所述第二天线阵列的结构不同;所述金属框体为所述第一天线阵列与所述第二天线阵列的辐射体;
所述第二天线阵列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天线单元,每个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金属框体的喇叭腔体,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天线单元的喇叭腔体的开口朝向一致,所述开口朝向垂直所述终端设备的屏幕;
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天线单元沿所述金属框体的长度方向排布,所述第二天线阵列在于屏幕玻璃或后盖玻璃的下方;
所述第一天线阵列的辐射方向与所述第二天线单元的辐射方向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阵列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天线单元;每个第一天线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金属框体上的一凹槽、一辐射片、一耦合片和导电件,所述辐射片和所述耦合片均设置于所述凹槽内,且所述耦合片设置于所述辐射片与所述凹槽的底部之间;所述辐射片上设置有第一馈电点和第二馈电点;
所述导电件包括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一导电件穿透所述凹槽的槽底和所述耦合片连接至所述第一馈电点,所述第二导电件穿透所述凹槽的槽底和所述耦合片连接至所述第二馈电点;所述金属框体、所述辐射片和所述耦合片之间均不接触且通过非导电材料填充,所述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均与所述凹槽的槽底、所述耦合片绝缘设置,所述辐射片的面积小于所述耦合片的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辐射片上的第一馈电点与所述辐射片中心确定的第一直线与所述金属框体的长度方向平行,每个辐射片上的第二馈电点与所述辐射片中心确定的第二直线与所述金属框体的宽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片远离所述耦合片的一面,与所述金属框体外侧壁所在的平面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所述耦合片和所述辐射片的形状均为正方形;所述耦合片的侧边与所述凹槽侧壁之间的各个间隙均相等;所述辐射片的侧边与所述凹槽侧壁之间的各个间隙均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天线单元的凹槽开口朝向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天线单元沿所述金属框体的长度方向排布。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槽口周长,小于所述凹槽的槽底周长;或凹槽的槽口周长和凹槽的槽底周长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喇叭腔体内均填充有非导电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喇叭腔体中设置有一馈电部,所述馈电部穿透所述喇叭腔体靠近终端设备内侧的侧壁,并连接喇叭腔体内远离所述终端设备的另一侧壁。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二天线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金属框体的腔体和偶极子天线;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天线单元的腔体开口朝向一致,所述开口朝向垂直所述终端设备的屏幕;所述偶极子天线设置于所述腔体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腔体内均填充有非导电材料。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腔体中设置有一馈电部,所述馈电部穿透所述腔体靠近终端设备内侧的侧壁,并连接偶极子天线的其中一个辐射臂。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偶极子天线包括第一辐射臂和第二辐射臂,所述第一辐射臂与所述馈电部连接,所述第二辐射臂与所述腔体的内侧壁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天线阵列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第二天线阵列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天线阵列的两侧,或者所述两个第二天线阵列位于所述第一天线阵列的同一侧,或者所述两个第二天线阵列位于所述第一天线阵列正上方。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第一天线,所述第一天线阵列和所述第二天线阵列所在的辐射体亦为所述第一天线的辐射体,所述辐射体为所述金属框体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天线为非毫米波天线。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阵列为毫米波天线阵列和/或所述第二天线阵列为毫米波天线阵列。
CN201910346079.6A 2019-04-26 2019-04-26 一种高度集成天线设计的无线终端设备 Active CN1100984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46079.6A CN110098465B (zh) 2019-04-26 2019-04-26 一种高度集成天线设计的无线终端设备
PCT/CN2020/085664 WO2020216187A1 (zh) 2019-04-26 2020-04-20 高度集成天线设计的无线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46079.6A CN110098465B (zh) 2019-04-26 2019-04-26 一种高度集成天线设计的无线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98465A CN110098465A (zh) 2019-08-06
CN110098465B true CN110098465B (zh) 2021-10-29

Family

ID=67446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46079.6A Active CN110098465B (zh) 2019-04-26 2019-04-26 一种高度集成天线设计的无线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98465B (zh)
WO (1) WO202021618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247079A1 (en) * 2019-10-30 2022-08-04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Antenna and electronic devi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98465B (zh) * 2019-04-26 2021-10-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高度集成天线设计的无线终端设备
CN113540808B (zh) * 2020-04-22 2022-11-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天线装置
CN112701467B (zh) * 2020-11-30 2024-03-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12947774A (zh) * 2021-01-28 2021-06-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智能笔和电子设备
CN113809514B (zh) * 2021-11-16 2022-02-15 深圳市睿德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天线设备及电子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83724A (zh) * 2017-12-27 2018-06-19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终端
CN109066055A (zh) * 2018-09-28 2018-12-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
CN109066054A (zh) * 2018-08-14 2018-12-21 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毫米波天线系统以及通信装置
CN109449568A (zh) * 2018-08-07 2019-03-08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毫米波阵列天线及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474191U (zh) * 2012-03-14 2012-10-0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全金属中框手机的天线支架结构
US9496600B2 (en) * 2013-10-14 2016-11-15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rray of antennas in housing cavity
KR102390488B1 (ko) * 2017-06-09 2022-04-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안테나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US10476136B2 (en) * 2017-07-20 2019-11-12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peaker port aligned antennas
CN107946738B (zh) * 2017-10-13 2020-11-17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10098465B (zh) * 2019-04-26 2021-10-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高度集成天线设计的无线终端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83724A (zh) * 2017-12-27 2018-06-19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终端
CN109449568A (zh) * 2018-08-07 2019-03-08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毫米波阵列天线及移动终端
CN109066054A (zh) * 2018-08-14 2018-12-21 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毫米波天线系统以及通信装置
CN109066055A (zh) * 2018-09-28 2018-12-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247079A1 (en) * 2019-10-30 2022-08-04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Antenna and electronic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98465A (zh) 2019-08-06
WO2020216187A1 (zh) 2020-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66055B (zh) 一种终端设备
CN109346829B (zh) 一种终端设备
CN110098465B (zh) 一种高度集成天线设计的无线终端设备
CN110534924B (zh) 天线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09728405B (zh) 天线结构及高频无线通信终端
CN110199435B (zh) 具有多天线系统的移动设备
CN108987905B (zh) 一种终端设备
CN109193134B (zh) 一种终端设备天线
CN108987906B (zh) 一种终端设备
US11962099B2 (en) Antenna structure and high-frequency multi-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EP3465823B1 (en) C-fed antenna formed on multi-layer printed circuit board edge
CN109728413B (zh) 天线结构及终端
EP3828998B1 (en) Terminal device
EP4156411A1 (en) Millimeter wave antenn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10668661U (zh) 电子设备
EP3828999B1 (en) Terminal device
CN111463549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18182468U (zh) 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0098466B (zh) 一种终端设备
CN112467339B (zh) 天线及电子设备
CN113972497B (zh) 一种电子设备
TWI777711B (zh) 多輸出多輸入之天線系統及其電子裝置
CN111628280A (zh) 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2467389A (zh) 电子设备
CN115189118A (zh) 天线模组和通信设备以及天线模组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