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98455A - 移动无线站的hf组合器、hf组合器布置结构和移动无线站 - Google Patents

移动无线站的hf组合器、hf组合器布置结构和移动无线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98455A
CN110098455A CN201910082735.6A CN201910082735A CN110098455A CN 110098455 A CN110098455 A CN 110098455A CN 201910082735 A CN201910082735 A CN 201910082735A CN 110098455 A CN110098455 A CN 1100984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combiner
connection portion
signal wire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8273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98455B (zh
Inventor
K-U·米勒
J·洛珀斯
B·兹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Catherine Euro Holding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therine Euro Holdings filed Critical Catherine Euro Holdings
Publication of CN1100984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984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984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984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13Electrical arrang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1/0237High frequency adaptations
    • H05K1/0243Printed circuits associated with mounted high frequency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1/00Auxiliary devices
    • H01P1/20Frequency-selective devices, e.g. filters
    • H01P1/201Filters for transverse electromagnetic waves
    • H01P1/205Comb or interdigital filters; Cascaded coaxial cavities
    • H01P1/2053Comb or interdigital filters; Cascaded coaxial cavities the coaxial cavity resonators being disposed parall to each oth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1/00Auxiliary devices
    • H01P1/20Frequency-selective devices, e.g. filters
    • H01P1/213Frequency-selective devices, e.g. filters combining or separating two or more different frequenc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5/00Coupling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5/12Coupling devices having more than two po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30Combinations of separate antenna units operating in different wavebands and connected to a common feeder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05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 H04B1/0053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with common antenna for more than one band
    • H04B1/006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with common antenna for more than one band using switches for selecting the desired ba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18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181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associated with surface mounted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 H05K7/1422Printed circuit boards receptacles, e.g. stacked structures, electronic circuit modules or box like frames
    • H05K7/1427Housing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H05K9/0007Casings
    • H05K9/002Casings with localised screen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6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base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HF组合器,其具有包括公共接头和n个信号线接头的壳体。所述n个信号线接头在壳体内与公共接头通过分别n个滤波器路径耦合。电路板布置结构用于低频的信号的输出耦合和单独的传输并且具有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和n个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所述n个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的每个分别通过n个绕行导线之一与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电连接或可连接。为此控制装置操控n个信号线切换装置。控制装置在探测到所述n个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之一上的AISG信号时构成为用于,将所述n个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中探测到AISG信号的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与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电连接。

Description

移动无线站的HF组合器、HF组合器布置结构和移动无线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HF组合器,其也可以称为移动无线电组合器并且可以用于构造移动无线站。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两个这样的HF组合器的HF组合器布置结构和一种相应的移动无线站,在所述移动无线站中使用至少两个HF组合器或至少一个HF组合器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HF组合器用于将不同的移动无线频带的、亦即具有不同的频率范围的移动无线电信号合并,以便可以将其通过一个共同的线缆传输至在天线杆上的天线。也称为馈电电缆的线缆制造昂贵,因为其必须具有非常良好的电特性(例如在介电损耗方面)。因此尝试,将尽可能多的不同的移动无线频段通过一个馈电电缆传输。移动无线频带的这样的合并或分开利用HF组合器实现。HF组合器包括多个信号线接头,所述信号线接头连接到不同的基站上。基站接收数字的数据流,对其处理并且将其以HF信号输出。HF组合器合并不同基站的不同频率的HF信号并且将其在一个公共接头上输出,馈电电缆的一个端部连接在所述公共接头上。电功能单元连接在馈电电缆的另一个端部上。概念“电功能单元”除了天线本身之外也经常还理解为其他构件、例如移相器、RET单元(Remote Electrical Tilt–RET远程电倾斜)和DTMA(Dual Tower Mounted Amplifier双工塔顶放大器)。为了可以运行并且操控电功能单元的这些其他构件,相应的基站还输出电源电压(DC信号)和控制信号(AISG信号)。这些AISG信号(Antenna Interface Standard Group–AISG天线接口标准组)在2176MHz的频率上传输。在此使用开/关键控方法。在此可以实现例如9.6kbps、38.4kbps或115.2kbps的数据传输率。AISG信号的带宽优选为200kHz或更少。用于开/关键控信号的电平例如处于+5dBm(开信号)和例如-40dBm(关信号)。
为了让使用的HF组合器可以将不同的移动无线频段(不同的频率范围)在各个信号线接头上传输至一个共同的接头(公共接头),在该共同的接头上连接有馈电电缆,使用不同的滤波器路径。由此也确保,由馈电电缆接收的信号输出在正确的信号线接头上。由基站要发射的信号可以通过同一个馈电电缆传输,通过所述馈电电缆也传输由基站要接收的信号。在这里当然也可以对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使用不同的馈电电缆和因此组合器。滤波器路径尤其是实现为带通滤波器,因此用于控制上述的电功能单元需要的DC信号和AISG信号无法传输通过滤波器路径。出于这个原因存在绕行导线,所述绕行导线在滤波器路径外延伸。通过这些绕行导线传输DC信号和AISG信号。在此DC信号和AISG信号在信号线接头上输出耦合并且又在公共接头上输入耦合。为了不还附加地使移动无线频段的相应的HF信号输出耦合,在这里设置低通滤波器。
基站尤其是具有两个接头。在一个接头上输出或接收主信号并且在另一个接头上输出或接收分信号。两个信号相位移动90°并且例如由矢量偶极或偶极方阵的不同的偶极发射或接收。频率范围在此是相同的。不过所述基站仅在接头之一上输出AISG信号。
在现有技术中的以前的HF组合器中,各个信号线接头通过绕行导线固定地与公共接头连接。在该情况下,DC信号和AISG信号可以只由一个信号线接头传输到公共接头上。因为信号线接头基于连接到其上的滤波器路径仅用于连接移动无线频段,所以需要不同的HF组合器,以便将每个基站的AISG信号可以通过馈电电缆传输至要控制的电功能单元。这使得HF组合器的制造昂贵并且总是存在如下危险,即,在构造移动无线站时发生错误的线缆敷设并且移动无线站无法运行。
原则上可能考虑,将如下信号线接头通过相应的低频的输出耦合与公共接头连接,其中作为第一信号存在DC信号。当然也在这里存在问题,对于基站以不同的时间上的顺序准备好运行并且以不同的时间上的顺序输出DC信号的情况,信号线接头至公共接头的相互连接是有缺陷的。在该情况下,如果随后在另一个信号线接头上突然存在另一个随后才许可的基站的AISG信号,HF组合器于是也将不再纠正该相互连接。
发明内容
因此在这里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HF组合器,所述HF组合器适合用于构造移动无线站,即便是在其信号线接头上存在不同的基站的主或分信号并且在准备阶段中未定义,在哪个信号线接头上存在AISG信号。
该任务通过按照独立权利要求1的HF组合器、通过按照权利要求22的HF组合器布置结构和通过按照权利要求26的移动无线站解决。在权利要求2至21中可得出HF组合器的按照本发明的进一步扩展方案,而在权利要求23至25中说明HF组合器布置结构的按照本发明的进一步扩展方案并且在权利要求27和28中包含移动无线站的按照本发明的进一步扩展方案。
按照本发明的HF组合器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上设置一个公共接头和n个信号线接头(n≥2)。所述n个信号线接头在壳体内分别通过n个滤波器路径之一与公共接头连接和/或耦合。滤波器路径尤其是带通滤波器,移动无线电信号能够通过所述带通滤波器从相应的信号线接头传输至公共接头或从公共接头传输至相应的信号线接头。此外设置有电路板布置结构。该电路板布置结构用于传输输出耦合的低频的信号(DC信号和AISG信号)。电路板布置结构为此具有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所述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与公共接头通过低通滤波器电流连接。电路板布置结构此外具有n个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其中,每个所述n个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中的每个通过低通滤波器与相应的信号线接头电流连接。在最简单的情况下,所述连接触点接通部是在电路板布置结构上的钎焊点或插头。所述n个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在此通过n个绕行导线与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连接或可连接。这些绕行导线汇合在所述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上。此外存在电子设备,其具有控制装置、探测器装置和至少n个信号线切换装置。这些信号线切换装置中的每个具有第一切换单元。在所述n个绕行导线中的每个中,设置有这些切换单元之一,其中所述切换单元在操纵时构成为用于中断或连通相应的绕行导线,其中在后一种情况下,相应的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与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电连接。在相应的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上存在的AISG信号然后传输给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所述传输无转化地进行。这表示,AISG信号不还通过附加的调制解调器(信号变换器)转化为其他协议。用于在相应的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和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之间传输AISG信号的绕行导线因此没有调制解调器。传输在此优选纯被动地进行。这表示,信号不改变,亦即例如不加强。在相应的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和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之间的连接优选是低电阻的。优选包括n个信号线探测器装置的探测器装置要么连接或耦合在相应的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上要么分别连接或耦合在所述n个信号线接头之一和第一切换单元之间。探测器装置在BTS运行状态中构成为用于探测:在所述n个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之一上是否存在AISG信号。控制装置或探测器装置在这样的探测中构成为用于这样操控在n个绕行导线中的相应的绕行导线中的第一切换单元,使得所述第一切换单元将n个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中探测到AISG信号的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与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电连接。通过该电的连接,AISG信号(低电阻)从相应的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传输到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上。
特别有利地,设置有探测器装置,利用所述探测器装置可以探测在所述n个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之一上的AISG信号。该结果然后用于,将所述AISG信号通过相应的第一切换单元发送到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上,从而其在公共接头上可供使用。在该情况下无所谓的是,AISG信号在HF组合器的第一、第二还是第三信号线接头上输送。BTS运行状态理解为,HF组合器连接到基站上。相应的信号线接头因此与基站的接头(至少间接)连接,而公共接头与馈电电缆连接。HF组合器因此处于“地面”并且不“在上在天线杆上”。
由US2017/257207A1同样已知包括绕行导线的组合器,所述绕行导线连接到相应的连接端口上。“直流偏置(Bias Tee)”将每个绕行导线分成AISG导线和DC导线,其中,通过AISG导线只传输AISG信号并且通过DC导线只传输DC信号。区别于按照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其中探测器装置探测AISG信号,在那里仅进行DC信号的探测。如果探测到DC信号,则DC导线与公共接头连接。而相同的连接端口的与此有关的AISG导线不按照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与公共接头电连接,而是通过两个调制解调器电流分离。第一调制解调器将在AISG导线上的AISG信号转换为TTL信号,所述AISG信号具有OOK调制(开/关键控)。第二调制解调器又将TTL信号转换为AISG信号并且将其在公共接头上输出。通过使用这样的调制解调器,没有建立用于在相应的连接端口与公共接头之间传输AISG信号的电连接。
探测器装置可以通过电流连接或通过(电容性的或电感性的)耦合探测AISG信号的存在。这通过表述“连接”或“耦合”说明。
在按照本发明的HF组合器的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中,探测器装置附加地连接或耦合在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上或连接或耦合在公共接头和n个信号线切换装置之间。探测器装置优选具有公共探测器装置。所述探测器装置构成为用于探测,在所述n个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之一上是否存在DC信号。探测器装置还构成为用于探测,在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上是否存在DC信号。在启动控制装置时,亦即尤其是当控制装置在无电压的状态之后第一次供以电流时,所述控制装置占据启动运行状态。从该启动运行状态,所述控制装置可以更换到BTS运行状态或ANT运行状态中。当探测器装置在所述n个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之一上探测到DC信号时,则控制装置转入BTS运行状态中。而当探测器装置探测到在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上的DC信号时,则控制装置转入ANT运行状态中。由此按照本发明的HF组合器可以通用地使用。所述HF组合器自主地探测,其是设置在基站上还是在上面设置在电功能单元的天线杆上。因此仅需要一个HF组合器,其自主探测其相应的使用地点和使用目的并且相应地调节其功能性。ANT运行状态应被理解为,HF组合器连接到电功能单元上。相应的信号线接头因此例如与天线的接头直接连接。间接的连接可以通过如下方式产生,即,所述信号线接头与单频带DTMA或双频带DTMA的接头连接,所述接头又连接到天线上。公共接头在此与馈电电缆连接。HF组合器因此处于“天线杆上”并且不“在下面在基站上”。
如开头解释的,基站包括至少两个接头。在第一接头中输出或接收主信号并且在第二接头中输出或接收分信号。两个信号占用相同的频率范围,当然彼此相移90°。两个信号因此无法通过同一个馈电电缆传输。因此需要至少两个HF组合器,其连接到不同的馈电电缆上。基于相应的发射功率,这些HF组合器优选以腔体结构方式构造。所述壳体包括壳体底部、以及与壳体底部间隔开距离的电路板布置结构和在壳体底部和电路板布置结构之间环绕的壳体壁,由此限定相应的容纳空间。对于每个滤波器路径设置至少一个共振器内导体,所述共振器内导体与壳体的壳体底部电流连接并且沿轴向方向从壳体底部朝电路板布置结构的方向延伸并且与电路板布置结构间隔开距离地结束和/或与电路板布置结构电流分离。在其中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共振器内导体的各个滤波器路径彼此至少部分地通过壁分开(解耦),所述壁与壳体电流连接并且朝电路板布置结构的方向延伸并且优选同样与电路板布置结构电流连接。这样的壳体优选以(铝)(压力)铸造方法制造。备选或补充于此,也可以使用磨削过程。各个HF组合器然后还利用盖布置结构闭锁。
因为一个基站的主信号和分信号必须通过两个不同的HF组合器传输,所以在一种按照本发明的进一步扩展方案中说明HF组合器布置结构。所述HF组合器布置结构包括以腔体结构方式构造的第一和第二HF组合器。为了减少费用,按照本发明放弃相应的壳体盖的使用。第一和第二HF组合器彼此相叠地放置,其中电路板布置结构将第一HF组合器的容纳空间与第二HF组合器的容纳空间电气或电磁分离并且反之亦然。尤其是两个HF组合器的壳体壁的端侧彼此重叠放置,其中电路板布置结构将相应的容纳空间彼此分开。由此可以以特别低成本的方式给出一种HF组合器布置结构,其分别具有用于n个移动无线频带的主信号的n个信号线接头和用于n个移动无线频带的分信号的n个信号线接头。另一方面存在用于连接两个馈电电缆的两个公共接头,所述馈电电缆又与天线杆的电功能单元连接。以带状导体技术或微带导体技术的构造也是可能的。
按照本发明的HF组合器或按照本发明的HF组合器布置结构使用在移动无线站中。移动无线站理解为基站、HF组合器、馈电电缆和电功能单元(例如DB-DTMA)连同在天线杆上的真正的天线元件的组合。优选地,这样的移动无线站包括至少两个按照本发明的HF组合器或至少一个按照本发明的HF组合器布置结构。此外设置n个基站,所述基站可在不同的移动无线频带中运行。在此例如也可以使用不同的移动无线电标准(例如LTE、UMTS、GSM)。所述n个基站中的每个具有至少两个信号接头,其中所述n个基站构成为用于在第一信号接头上发射和/或接收主信号,并且所述n个基站构成为用于在第二信号接头上发射和/或接收分信号。在此,所述n个基站的第一信号接头与第一HF组合器或第一HF组合器布置结构的第一HF组合器的n个信号线接头电连接。另一方面所述n个基站的第二信号接头与第二HF组合器或第一HF组合器布置结构的第二HF组合器的n个信号线接头电连接。第一馈电电缆以其第一端部与第一HF组合器的公共接头或第一HF组合器布置结构的第一HF组合器的公共接头电连接。第二馈电电缆以其第一端部与第二HF组合器的公共接头或第一HF组合器布置结构的第二HF组合器的公共接头电连接。如已经解释的,相应的电功能单元可以连接到馈电电缆的第二端部上。
不管相应的基站何时输出出AISG信号,所述AISG信号通过按照本发明的HF组合器转换到相应的馈电电缆上。该AISG信号因此提供在相应的馈电电缆的第二端部上并且可以用于操控电功能单元。
附图说明
以下参考附图示例性地说明本发明的不同的实施例。相同的物体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的相应的图详细示出:
图1示出按照本发明的HF组合器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2A,2B,2C和2D示出电子设备的电路部分的不同的图,通过所述电子设备,在两个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之间的DC电压至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的无中断的转换是可能的;
图3A以敞开的视图示出按照本发明的HF组合器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B示出按照本发明的HF组合器的实施例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4A,4B,4C示出HF组合器布置结构的不同的视图;
图5示出包括两个HF组合器和一个DB-DTMA的按照本发明的移动无线站的实施例;
图6示出包括四个HF组合器和两个SB-DTMA的按照本发明的移动无线站的另一个实施例;以及
图7示出包括四个HF组合器的按照本发明的移动无线站的另一个实施例,其中天线元件部分地直接连接到HF组合器上。
具体实施方式
按照本发明的HF组合器1在图3A和3B中进一步说明。电子设备2在图1中示出,所述电子设备设置在电路板布置结构11上,并且通过所述电子设备低频的信号输出耦合并且再次输入耦合。在图2A至2D中示出电子设备2的另一个实施例。在图4A、4B和4C中示出按照本发明的HF组合器布置结构3的一个实施例。移动无线站4的不同的实施例在图5,6和7中示出。
图3A示出包括取下的壳体盖10(参看图3B)和取下的电路板布置结构11(参看图3B)的以腔体结构方式的HF组合器1的俯视图。HF组合器1具有壳体5、壳体底部6、与壳体底部6间隔开的电路板布置结构11和在壳体底部6与电路板布置结构11之间环绕的壳体壁7。环绕的壳体壁7在此环绕界定容纳空间15。
在壳体5、尤其是在环绕的壳体壁7上,安装公共接头8和信号线接头91,92,…,9n。尤其是存在至少两个信号线接头91,92,如也在各附图中示出的那样。原则上当然也可能是更多信号线接头91,92,尤其是可以n>2,n>3或n>4。所述n个信号线接头91,92,…,9n优选设置在环绕的壳体壁7的第一侧上,而公共接头8设置在环绕的壳体壁7的对置的第二侧上。
在说明书内,在许多元件中在附图标记旁给出下标“n”,尽管所述标记在附图中出于空间原因不列举。下标“n”在此优选在第一次的使用中给出,以便阐明,可以有多于两个这些元件。尤其是按照本发明的HF组合器1可以如示出的作为双频带组合器以n=2实施。其当然也可以作为三频带组合器(n=3)或作为四频带组合器(n=4)实施。
n个信号线接头91,92,…,9n在壳体5内与公共接头8分别通过n个滤波器路径121,122,…,12n之一连接和/或耦合。
在每个滤波器路径121,122,…,12n中,设置至少一个共振器内导体13,所述共振器内导体与壳体5的壳体底部6电流连接并且沿轴向方向从壳体底部6朝电路板布置结构11的方向延伸并且与电路板布置结构11间隔开距离地结束和/或与电路板布置结构电流分离。
在其中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共振器内导体13的各个滤波器路径121,122,…,12n彼此至少部分地通过壁14分开。该壁14与壳体底部6电流连接并且朝电路板布置结构11的方向延伸。该壁14阻止,在各个滤波器路径121,122,…,12n之间进行不希望的耦合。
壁14可以具有附加的壁部段14a,所述壁部段限定滤波器路径121,122,…,12n从公共接头8至相应的信号线接头91,92,…,9n的宽度。由此形成各个共振器室,尤其是共振器内导体13设置在所述共振器室中。共振器室彼此的耦合可以通过这些壁部段14a调节。
公共接头8突出到壳体5内的容纳空间15中并且具有耦合设备8a。由此公共接头8与(例如第一)共振器内导体13的电容性的、电感性的亦或电流的耦合是可能的。尤其是发生至如下共振器内导体13的耦合,所述共振器内导体最靠近公共接头8设置。在所述实施例中示出电容性的耦合。
同样的内容也适用于n个信号线接头91,92,…,9n,其同样具有相应的耦合接头91a,92a,…,9na
通过这些耦合接头8a,91a,92a,…9na,移动无线电信号输送给相应的滤波器路径121,122,…,12n或被其接收。
通过这些滤波器路径121,122,…,12n当然只可以传输高频信号(例如>300MHz)。低频的信号(例如AISG信号)和DC信号由此无法传输。这样的信号在相应的信号线接头91,92,…,9n或公共接头8上输出耦合并且通过相应的绕行导线201,202,…,20n引导,以便在公共接头8中或在相应的信号线接头91,92,…,9n中再次输入耦合。
绕行导线201,202,…,20n在此设置在单独的电路板布置结构11上(参看图1)。所述电路板布置结构为此具有一个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和n个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19n。这些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19n中的每个与相应的信号线接头91,92,…,9n电流连接。该连接分别通过连接线缆进行,其中在该连接线缆中还设置至少一个低通滤波器17,例如在图3A中通过线圈示出的。该低通滤波器17保证,没有移动无线电信号可以一起输出耦合。通过低通滤波器17当然可以传输DC信号和AISG信号。
公共接头8和n个信号线接头91,92,…,9n适合用于连接同轴线缆。这样的同轴线缆的外导体在此与HF组合器1的壳体5导电连接。这样的同轴线缆的内导体与相应的耦合接头8a,91a,92a,…9na电流连接。
按照图1,所述n个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19n中的每个分别通过所述n个绕行导线201,202,…,20n之一与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连接或可连接。该连接是低电阻的。导线阻抗尤其是小于3Ω、2Ω或小于1Ω。
电子设备2包括控制装置30和探测器装置16。探测器装置16可以尤其是探测DC信号、AISG信号和在每个所述n个信号线接头91,92,…,9n上的短路或在公共接头8上的DC信号和短路。所述短路可以例如通过分流电阻检测。非接触式的测量也是可能的。DC信号和AISG信号可以例如通过A/D转换器和/或比较器检测。例如包括用于每个信号线接头91,92,…,9n的n个输入端和用于公共接头的另一个输入端的A/D转换器是足够的。这适用于测量DC信号和AISG信号。也可能的是,只使用一个A/D转换器或比较器来测量所有的DC信号和所有的AISG信号。在该情况下,相应的信号线接头91,92,…,9n和相应的公共接头8必须通过相应的多路开关非常快速依次为测量而与A/D转换器或比较器连接。
然而在所述实施例中示出,探测器装置16优选通过n个信号线探测器装置311,312,…,31n和一个公共探测器装置33形成。因此以下总是说到n个信号线探测器装置311,312,…,31n和公共探测器装置33。对于n个信号线探测器装置311,312,…,31n和公共探测器装置33所适用的一切因此也适用于探测器装置16。
因此在所述实施例中,电子设备2具有控制装置30、探测器装置16和至少n个信号线切换装置321,322,…,32,所述探测器装置包括n个信号线探测器装置311,312,…,31n和公共探测器装置33n
n个信号线切换装置321,322,…,32n分别包括第一切换单元321a,322a…,32na。在所述n绕行导线201,202的每个中设置相应的至少一个第一切换单元321,322
所述n个信号线探测器装置311,312中的每个连接或耦合在n个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的相应的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上。信号线探测器装置也可能连接或耦合在所述n个信号线接头91,92之一和相应的第一切换单元321a,322a之间。
所述n个信号线探测器装置311,312在BTS运行状态中构成为用于探测,在所述n个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之一上是否存在AISG信号。为此所述n个信号线探测器装置311,312包括AISG探测器单元311a,312a,…,31na。在所述实施例中,信号线探测器装置311,312还分别包括DC探测器单元311b,312b,…,31nb和短路探测器单元311c,312c,…,31nc
公共探测器装置33优选包括DC探测器单元33a和短路探测器单元33b
控制装置30或所述n个信号线探测器装置311,312的相应的信号线探测器装置在探测到在相应的信号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上的AISG信号时构成为用于,这样操控在相应的绕行导线201,202中的第一切换单元321a或312a,使得所述第一切换单元将所述n个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中探测到AISG信号的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与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电连接。该连接优选低电阻地进行。这优选只在BTS运行状态中发生。
电子设备2此外具有公共信号分配器35和n个接头信号分配器361,362,…,36n。公共信号分配器35和n个接头信号分配器361,362,…,36n分别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接头。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接头构成为用于,将在第一接头上存在的DC信号和AISG信号的混合信号(叠加的信号)分开并且将DC信号输出在第二接头上而将AISG信号输出在第三接头上。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接头还构成为用于,将在第二接头上存在的DC信号和在第三接头上存在的AISG信号综合并且作为混合信号输出到第一接头上。
公共信号分配器35以其第一接头与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电连接。所述n个接头信号分配器361,362,…,36n中的以其第一接头与相应的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19n连接,由此每个所述n个绕行导线201,202,…,20n中的每个都分成AISG导线部段201a,202a,…,20na和DC导线部段201b,202b,…,20nb。所述n个接头信号分配器361,362的相应的第二接头电相互电连接并且与公共信号分配器35的第二接头连接。该连接同样是低电阻的。同样的内容也适用于所述n个接头信号分配器361,362的第三接头。所述第三接头同样相互电连接并且与公共信号分配器35的第三接头电连接。该连接同样是低电阻的。因此一方面所有AISG导线部段201a,202a并且另一方面所有DC导线部段201b,202b相互电连接。
公共信号分配器35和接头信号分配器361,362也可以称为分频器,所述分频器将相应的混合信号基于存在的频率而分开并且将其相应地输出在第二或第三接头上。
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在每个所述AISG导线部段201a,202a中设置相应的信号线切换装置321,322的第一切换单元321a,322a。在操纵该第一切换单元321a,322a时,相应的AISG导线部段201a,202a中断或接通。
在图1中同样示出,所述n个信号线切换装置321,322分别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切换单元321b,322b,…32nb。在每个DC导线部段201b,202b中分别设置所述n个信号线切换装置321,322之一的第二切换单元321b,322b。在操纵第二切换单元321b,322b时,相应的DC导线部段201b,202b中断或接通。
不仅第一切换单元321a,322a而且第二切换单元321b,322b尤其是通过继电器形成。在此优选使用双稳态的继电器。所述继电器即使在不加载电压时也保持其开关状态。由此用于电子设备2的HF组合器1的电流消耗降低。半导体元件、例如CMOS开关、三端可控硅器件、两个MOSFET的布置结构或微型开关也可能使用。当然基于较好的避雷保护装置的继电器是优选的。
公共探测器装置33优选连接或耦合在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上。所述公共探测器装置也可能连接或耦合在公共接头8和所述n个信号线切换装置321,322或公共信号分配器35之间。
为了测量短路尤其是使用分流电阻。为了测量DC信号和/或AISG信号可以使用输出耦合,尤其是借助分压器。
信号线探测器装置311,312可以探测在相应的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上的DC信号。这尤其是通过相应的DC探测器单元311b,312b发生。公共探测器装置33同样构成为用于探测,在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上是否存在DC信号。这再次通过DC探测器单元33a实现。不仅公共探测器装置33而且相应的信号线探测器装置311,312将其测量结果以模拟的或数字的值的形式传输给控制装置30。
在启动控制装置30时,其占据启动运行状态。如果所述信号线探测器装置311,312之一探测到在一个所述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上的DC信号,则控制装置从启动运行状态更换到BTS运行状态中。这是为对于HF组合器1由相应的基站50a,50b,…50n提供电流的标志。
此外控制装置30构成为用于,从启动运行状态更换到ANT运行状态中。当公共探测器装置33探测到在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上的DC信号时,发生这点。在该情况下从如下事实出发,即,HF组合器1通过公共接头8提供以电能,这提示,HF组合器1设置在天线杆上并且不在基站50a,50b中。
控制装置30在启动运行状态中尤其是构成为用于,这样操控所述n个信号线切换装置321,322,使得所述n个绕行导线201,202中断,由此所述n个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与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电分离。在该情况下可以特别简单地探测,是否在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或一个所述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上存在DC信号,以便选择配合的运行状态。
控制装置30在BTS运行状态中构成为用于,将所述n个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首先探测到DC信号的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通过操控相应的信号线切换装置321,322与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电连接。在此控制设备30还构成为用于,将在其上稍后才检测到DC信号或完全未探测到DC信号的其他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通过操控相应的信号线切换装置321,322与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电分离。由此避免,基于电势差发生各个信号接头触点接通191,192之间电流流动,由此基站50a,50b可能损坏。优选在该情况下仅操纵相应的信号线切换装置321,322的第二切换单元321b,322b。由此相应的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仅通过相应的DC导线部段201b,202b与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电连接。
在BTS运行状态中,控制装置30尤其是也构成为用于,对于AISG信号在所述n个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之一上探测到的情况,将相应的信号线切换装置321,322通过控制装置30操控,使得所述信号线切换装置将相应的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与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电连接,从而AISG信号也存在于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上。在这里尤其是仅操纵相应的第一切换单元321a,322a。在该情况下可能的是,DC信号从第一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输送到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上,而AISG信号从第二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2传输到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上。
当然对于在唯一的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上不仅探测到AISG信号而且探测到DC信号的情况,控制装置30或相应的信号线探测器装置311,312也直接能这样操控相应的信号线切换装置321,322,使得所述信号线切换装置将相应的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在其上存在AISG信号和DC信号)与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电连接。该连接是低电阻的。在此控制装置30也能这样操控所有其他的激活的信号线切换装置321,322,使得相应的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和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之间的电连接分开。
这样的转换尤其是无中断地进行。在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上因此总是存在DC信号。在图2A至2D中说明电子设备2的一种电路部分,通过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实现这样的无中断的转换。
在图2A中示出,在第一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上存在DC信号。所述DC信号被探测并且接着第二切换单元321b相应被操控,使得第二切换单元建立第一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和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之间的电连接。接头信号分配器361,362或公共信号分配器35只通过打点的导体电路表示。电子设备2、亦即HF组合器1在这里还包括n个信号线接头二极管371,372,…,37n,其中,所述n个信号线接头二极管371,372,…,37n中的每个以其阳极与在相应的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19n或相应的接头信号分配器361,362,…,36n与相应的第二切换单元321b,322b,…,32nb之间的相应的DC导线部段201b,202b,…,20nb电连接。而信号线接头二极管371,372,…,37n以其阴极相互电连接。此外还设置一个公共接头二极管38,其以其阳极与在相应的第二切换单元321b,322b,…,32nb的输出端上的相互电连接的DC导线部段201b,202b,…,20nb连接。公共接头二极管的38阴极直接与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连接或与其间接连接。当公共接头二极管38的阴极例如与公共信号分配器35的第二接头电连接时,则存在间接的连接。
此外还设置换接开关39。所述换接开关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与公共接头二极管38的阴极电连接。第二接头与公共接头二极管38的阳极连接。所有DC导线部段201b,202b,…,20nb在第二接头上汇聚。换接开关39的第三接头与所有的信号线接头二极管371,372,…,37n的阴极电连接。
在换接开关39的第一切换状态中,所述换接开关将其第一接头与其第二接头连接。该事实在图2A中示出。该第一切换状态尤其是在如下情况被占据,即,在一个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19n上探测到DC信号并且该DC信号通过操控相应的第二切换单元321b,322b,…,32nb切换到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上。基于公共接头二极管38的较高的阻抗,大多数的电流流过换接开关39。
如果接着在另一个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19n(在这里第二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2)上探测到DC信号和AISG信号,则应该除了AISG信号优选也将DC信号无中断地转换至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当然必须避免,在两个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19n之间可以发生电流流动,因为否则相应的基站50a,50b短路。在该情况下应该代替第一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的DC信号,仅第二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2的DC信号转换至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为了实现这样的更换,换接开关39占据第二切换状态。在该第二切换状态中,换接开关将其第一接头与其第三接头连接(参看图2B)。
在该情况下,电流一方面流动通过公共接头二极管38和第一信号线切换装置321的第二切换单元321b并且另一方面通过第一和第二信号线接头二极管371,372进行。也可能的是,换接开关39占据中间切换状态并且在该中间切换状态中将其第一接头既不与其第二接头也不与其第三接头连接。在该情况下电流流过仅通过公共接头二极管38进行。在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之间的直接的电流基于信号线接头二极管371,372而不可能。第二信号线切换装置322的第二切换单元322b在这里还打开。在中间切换状态之后,换接开关39转入其第二切换状态中。
一旦换接开关39占据其第二切换状态,则第一信号线切换装置321的第二切换单元321b可以打开。在该情况下,DC信号的传输仅通过所述两个信号线接头二极管371,372和换接开关39发生。在第一信号线切换装置321的第二切换单元321b打开之后,第二信号线切换装置322的第二切换单元322b可以闭合。该状态在图2C中示出。DC信号附加地流过第二信号线切换装置322的第二切换单元322b和公共接头二极管38。
紧接着其,换接开关39再次占据其第一切换状态(参看图2D)。DC信号的传输在该切换状态中再次主要通过换接开关39和第二信号线切换装置322的第二切换单元322b进行。换接开关39的控制优选通过控制装置30进行。换接开关39尤其是继电器。优选是单极/双掷继电器。
原则上尤其是适用,在任何时刻(在BTS运行状态中)都没有多于一个第二切换单元321b,322b,…,32nb闭合(尤其是当在相应的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19n上探测到DC信号时)。在ANT运行状态中这当然不同。同样的内容可以在BTS运行状态中也适用于第一切换单元321a,322a,…,32na
在该情况下,AISG信号和DC信号仅从唯一的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传输至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控制装置30或相应的信号线探测器装置311,312在此不仅操控相应的信号线切换装置321,322的第一切换单元321a,322a而且操控其第二切换单元321b,322b。由此阻止,例如首先启动的基站50a,50b对于天线杆上的所有的电功能单元的整个的电压馈电负责。按照本发明,在该情况下每个基站50a,50B只负责电功能单元的一部分。
对于在两个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上探测到AISG信号的情况,相应的信号线切换装置321,322优选这样操控,使得所述信号线切换装置将相应的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至少对于AISG信号并且优选同样对于DC信号与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分离。在该情况下没有AISG信号存在于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上。
公共探测器装置33优选也构成为用于探测,在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上是否存在短路。在该情况下控制装置30构成为用于,相应的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只在如下情况下与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连接,即,通过公共探测器装置33没有探测到短路。这尤其是适用于相应的第一和第二切换单元321a,322a,311b,322b。这样的短路可以例如在如下情况出现,即,在天线侧的HF组合器1的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上直接连接有天线元件54。
信号线探测器装置311,312也构成为用于,探测在其相应的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上的短路。控制装置30然后在ANT运行状态中构成为用于,将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仅与所述n个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中没有探测到短路的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电连接。在其他的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中,所述连接通过操控相应的信号线切换装置321,322中断。
对于控制装置30在ANT运行状态中的情况,不仅第一切换单元而且第二切换单元321a,332a,321b,322b可以这样操控,使得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与所有未承受短路的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连接。在该情况下,在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上存在的AISG信号输出在所有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上。这不是问题,因为AISG协议允许各个有AISG能力的电功能单元的寻址。与此相反,第二切换单元321b,322b可以建立至没有短路的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的所有电连接,由此可以传输DC信号。
控制装置30不仅在BTS运行状态中而且在ANT运行状态中构成为用于,监控用于在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和/或相应的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上的DC信号的电平。如果所述电平下降到确定的可调节的阈值之下(例如35V,30V,25V,20V,15V,10V下),则相应的或所有信号线切换装置321,322这样操控,使得中断电连接。这尤其是在如下情况下是合适的,即,相应的基站50a,50b断开。由此在重新启动基站50a,50b时,信号线切换装置321,322这样调节,使得在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并且n个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之间的电连接中断(参看双稳态的继电器)。
在图1中示出的电子设备2优选设置在电路板布置结构11上。
如已经解释的,控制装置30在BTS运行状态中构成为用于,在探测到在所述n个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之一上的AISG信号时将所述AISG信号通过操控相应的信号线切换装置321,322传输或接通到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上。当然优选这样快速地发生,使得已经第一比特、亦即尤其是构成为开/关键控信号的AISG信号的第一开/关键控脉冲还以多于70%、80%、90%可传输到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上。代替开/关键控脉冲也可以提到开/关键控脉冲串(Burst)。亦即然后相应的电功能单元还能完全检测通过AISG信号传输的指令并且接着将其实施。相应的信号线探测器装置311,312并且在所述信号线探测器装置中AISG探测器单元311a或312a可以例如具有比较器,所述比较器的阈值这样确定,使得开/关键控信号的信号电平被可靠地检测并且在超过该阈值时在非常短的时间段内发生在比较器输出端上的信号电平的改变。该改变可以然后通过控制装置30探测。相应的信号线切换装置321,322或第一切换单元321a,322a的操控可以在该情况下也直接通过相应的AISG探测器单元311a或312a进行。
在图1中箭头优选给出如下方向,沿所述方向,信息或切换脉冲从控制装置传输和传输至控制装置30。原则上也可设想沿分别两个方向的信息传递。
图4A示出按照本发明的HF组合器布置结构3的示例性的构造。所述HF组合器布置结构具有第一和第二HF组合器1a,1b,其可以如开头说明地构造。仅在图3B中示出的壳体盖10是不必需的。第一HF组合器1a的相应的容纳空间15通过电路板布置结构11与第二HF组合器1b的容纳空间15电气或电磁分离。电路板布置结构11在图4A中在HF组合器1a和1b之间示出。而第一和第二HF组合器1a,1b彼此重叠放置,从而相应的容纳空间15对置。
第一和第二HF组合器1a,1b的电路板布置结构11分别包括一个电路板11a,11b。第一和第二HF组合器1a,1b的相应的电子设备2在此只设置在相应的电路板11a,11b的第一侧上。电路板11a,11b的第一侧在此相对置,其中相应的电路板11a,11b的第二侧涂覆有金属层。相应的电子设备2因此设置在所述两个电路板11a,11b之间的距离空间40中。原则上两个电路板11a,11b可以如之后还要解释的那样设置在相应的HF组合器1a,1b的环绕的壳体壁7内。其当然也可以放置在相应的HF组合器1a,1b的环绕的壳体壁7的端侧41上,其中距离空间40优选被壳体环绕,所述壳体阻止在HF组合器布置结构3外的干扰辐射器的输入耦合。
在图4B和4C中说明按照本发明的HF组合器布置结构3的另一个实施例。在图中示出通过第一和第二HF组合器1a,1b的剖面,其中只示出被剖切的部件(例如却还是哦第一HF组合器1a的未剖切的公共接头8)。第一和第二HF组合器1a,1b的电路板布置结构11具有共同的电路板11或作为共同的电路板11构成。在该共同的电路板11上,第一HF组合器1a的电子设备2和第二HF组合器1b的电子设备2设置在第一侧111上。共同的电路板11的对置的第二侧112优选设有金属层。共同的电路板11具有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和第一和第二HF组合器1a,1b的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在共同的电路板11的第一侧111和第一HF组合器1a之间还设置屏蔽盖42,从而共同的电路板11的第一侧111与第一HF组合器1a的容纳空间15电气或电磁分离或解耦。也可能的是,在共同的电路板11的第二侧112和第二HF组合器1b之间同样还设置另一个屏蔽盖。
在图4C中,HF组合器布置结构3在装配的状态中示出。
低通滤波器17到共同的电路板11上的连接、尤其是钎焊尤其是在拆解的状态中进行。原则上为此相应的连接线缆可以比在附图4B和4C中示出地相应较长。在共同的电路板11上的钎焊点也称为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或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
第一HF组合器1a的环绕的壳体壁7具有端侧41,其中,端侧41的邻接到容纳空间15上的部分朝壳体底部6的方向位错,由此形成第一支承肩部43。同样的内容也适用于第二HF组合器1b的环绕的壳体壁41。共同的电路板11在此放置在第二HF组合器1b的第二支承肩部43上并且屏蔽盖42放置在第一HF组合器1a的第一支承肩部43上。
对于使用两个分离的电路板11a,11b(参看图4A)的情况,第一HF组合器1a的电路板11a放置在第一HF组合器1a的第一支承肩部43上并且第二HF组合器1b的电路板11b放置在第二HF组合器1b的第二支承肩部43上。
换句话说,第一或第二HF组合器1a,1b的相应的环绕的壳体壁7具有在环绕的壳体壁7的部分上的阶梯或肩形的空隙,所述壳体壁邻接到相应的容纳空间15上。
优选在第一和第二HF组合器11a,11b的环绕的壳体壁7上在相应的端侧41的区域中还构成凸缘形的突出部44。向壳体5外伸出的凸缘形的突出部44在HF组合器布置结构3的组装好的状态中相叠地放置,从而通过螺纹连接部45进行所述两个HF组合器1a,1b彼此的固定。该连接在此高频密封。原则上可能在这里还引入附加的密封元件。
按照本发明的HF组合器布置结构3基于两个HF组合器1a,1b的构造也包含独立的发明构思,据此放弃如与相应的HF组合器1a,1b相联系地说明的电子设备2。该发明构思在权利要求18和19中独立说明,其中在该情况下权利要求18不再必须回引权利要求1。在相应的电路板布置结构11(或共同的电路板11)上,仅各个绕行导线201,202从相应的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朝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地设置。为此不需要相应的电子设备2。连接然后可能是静态的。
图5示出另一个实施例,其进一步说明按照本发明的移动无线站4。移动无线站4具有两个HF组合器1,1a,1b,如其例如在图1,3A和3B中说明的。也可能的是,移动无线站4具有至少一个第一HF组合器布置结构3,3a,如在图4A,4B或4C中说明的。
在此设置n个基站50a,50b,…50n,其中n个基站50a,50b可在不同的移动无线频带(例如2100MHz、1800MHz)中运行。在图5中示出,也由基站50a,50b使用不同的移动无线电标准(UMTS和LTE)。
所述n个基站50a,50b中的每个具有两个信号接头50a1,50a2,50b1,50b2,其中基站50a,50b构成为用于,在第一信号接头50a1,50b1上发射和/或接收主信号并且其中基站50a,50b还构成为用于,在第二信号接头50a2,50b2上发射和/或接收分信号。
基站50a,50b的第一信号接头50a1,50b1与第一HF组合器1,1a或第一HF组合器布置结构3,3a的第一HF组合器1a的信号线接头91,92电连接。而基站50a,50b的第二信号接头50a2,50b2与第二HF组合器1,1b或第一HF组合器布置结构3,3a的第二HF组合器1b的信号线接头91,92连接。
此外设置第一和第二馈电电缆51a,51b。第一馈电电缆51a以其第一端部与第一HF组合器1,1a的公共接头8或第一HF组合器布置结构3,3a的第一HF组合器1a的公共接头8电连接。第二馈电电缆51b以其第一端部与第二HF组合器1,1b的公共接头8或第一HF组合器布置结构3,3a的第二HF组合器1b的公共接头8电连接。
第一馈电电缆51a的第二端部与双频带DTMA 52的第一接头52a连接。第二馈电电缆51b的第二端部与双频带DTMA 52的第二接头52b连接。
在图5中,第一和第二HF组合器1,1a,1b或第一HF组合器布置结构3,3a的第一和第二HF组合器1a,1b在BTS运行状态中运行,因为以相应的基站50a,50b的DC信号的供应通过相应的信号线接头91,92进行。
基站50a,50b可以在其接头50a1,50a2,50b1,50b2上没有信号输出、输出DC信号、输出AISG信号或输出AISG+DC信号。在此仅每个基站50a,50b输出仅一个AISG信号。
优选HF组合器1,1a,1b到相应的基站50a,50b上的连接这样,使得只在相应的HF组合器1,1a,1b的各一个信号线接头91,92上存在AISG信号。该事实在图5中示出。
控制装置30确定AISG信号的存在并且将相应的绕行导线201,202从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切换到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上。由此AISG信号也在电功能单元52上提供。
图6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移动无线站4的另一个实施例。相反于图5没有使用双频带DTMA 52,而是使用n个单频带DTMA 531,532。包括第一和第二馈电电缆51a,51b到第一和第二HF组合器1,1a,1b上或到第一HF组合器布置结构3,3a的第一和第二HF组合器1a,1b上的连接的构造对应于如在图5中说明的构造。
而图6还示出第三和第四HF组合器1c,1d的使用或第二HF组合器布置结构3,3b。第三HF组合器1c的公共接头8或第二HF组合器布置结构3,3b的第三HF组合器1c的公共接头8与第一馈电电缆51a的第二端部电连接。第四HF组合器1,1d的公共接头8或第二HF组合器布置结构3,3b的第四HF组合器1d的公共接头8与第二馈电电缆51b的第二端部电连接。第三和第四HF组合器1c,1d对应于图1至3构造。
第三HF组合器1,1c的n个信号线接头91,92或第二HF组合器布置结构3,3b的第三HF组合器1c的n个信号线接头91,92与单频带DTMA 531,532的第一接头531a,532a电连接。第四HF组合器1,1d的信号线接头91,92或第二HF组合器布置结构3,3b的第四HF组合器1d的信号线接头91,92与单频带DTMA 531,532的第二接头531b,532b电连接。
第三和第四组合器1,1c,1d或第二HF组合器布置结构3,3b的第三和第四组合器1c,1d在ANT运行状态中运行,因为通过DC信号的供应通过相应的馈电电缆51a,51b在公共接头8上进行。
优选所有四个HF组合器1,1a,1b,1c,1d相同地构造。在运行内,亦即在其以电压提供之后,加载相应的配置、亦即BTS运行状态或ANT运行状态。总体上可以通过使用按照本发明的通用的HF组合器1给出用于移动无线站4的非常灵活的解决方案。
图7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移动无线站4的另一个实施例。其在此基本上对应于图6的实施例。区别于此,存在仅一个单频DTMA 531。该单频DTMA以其接头531a,531b与第三和第四组合器1,1c,1d的第一信号线接头91连接。在第三和第四组合器1,1c,1d的第二信号线接头92上与此相反直接设置天线元件54。在该情况,应当没有DC信号切换到第三和第四组合器1,1c,1d的第二信号线接头92上。
本发明不限制于所述实施例。在本发明的范围中,所有描述和/或标注的特征可相互任意组合。

Claims (28)

1.用于在移动无线站(4)中使用的HF组合器(1),其具有如下特征:
-设置有至少一个壳体(5),所述壳体包括一个公共接头(8)和n个信号线接头(91,92,…,9n),其中n≥2,n≥3或n≥4,其中,所述公共接头(8)和n个信号线接头(91,92,…,9n)安装在壳体(5)上;
-所述n个信号线接头(91,92,…,9n)在壳体(5)内分别通过n个滤波器路径(121,122,…,12n)之一与公共接头(8)连接和/或耦合;
-设置有电路板布置结构(11);
-所述电路板布置结构(11)具有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所述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与公共接头(8)电流连接;
-所述电路板布置结构(11)具有n个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19n),其中所述n个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19n)中的每个与所述n个信号线接头(91,92,…,9n)之一电流连接;
-在公共接头(8)和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之间设置至少一个低通滤波器(17)和/或在所述n个信号线接头(91,92,…,9n)中的至少一个或所有信号线接头和相应的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19n)之间设置分别至少一个低通滤波器(17);
-电路板布置结构(11)包括n个绕行导线(201,202,…,20n);
-所述n个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19n)中的每个分别通过所述n个绕行导线(201,202,…,20n)之一与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电连接或可连接;
-设置有电子设备(2),所述电子设备具有控制装置(30)、探测器装置(16)和至少n个信号线切换装置(321,322,…,32n);
-所述n个信号线切换装置(321,322,…,32n)分别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切换单元(321a,322a,…,32na),其中,在所述n个绕行导线(201,202,…,20n)中的每个中设置相应的至少一个第一切换单元(321a,322a,…,32na);
-所述探测器装置(16):
a)连接或耦合到所述n个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19n)上;或
b)连接或耦合在所述n个信号线接头(91,92,…,9n)和所述n个信号线切换装置(321,322,…,32n)之间;
-所述探测器装置(16)在BTS运行状态中构成为用于探测:在所述n个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19n)之一上是否存在AISG信号;
-所述控制装置(30)或探测器装置(16)在探测到所述n个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19n)之一上的AISG信号时构成为用于,操控在所述n个绕行导线(201,202,…,20n)的相应的绕行导线中的第一切换单元(321a,322a,…,32na),使得所述n个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19n)中探测到AISG信号的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与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电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HF组合器(1),其特征在于如下特征:
-AISG信号从相应的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19n)传输到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上的电连接是低电阻的和/或没有信号变换器。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HF组合器(1),其特征在于如下特征:
-电子设备(2)具有公共信号分配器(35)和n个接头信号分配器(361,362,…,36n);
-所述公共信号分配器(35)和所述n个接头信号分配器(18)分别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接头并且构成为用于:
a)将在第一接头上存在的DC信号和AISG信号的混合信号分开并且将DC信号输出在第二接头上并且将AISG信号输出在第三接头上;
b)将在第二接头上存在的DC信号和在第三接头上存在的AISG信号综合,并且将其作为混合信号输出在第一接头上;
-所述公共信号分配器(35)以其第一接头与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电连接;
-所述n个接头信号分配器(361,362,…,36n)中的每个以其第一接头与所述n个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19n)之一电连接,由此所述n个绕行导线(201,202,…,20n)中的每个分成一个AISG导线部段(201a,202a,…,20na)和一个DC导线部段(201b,202b,…,20nb),其中,DC导线部段(201b,202b,…,20nb)开始于相应的接头信号分配器(361,362,…,36n)的第二接头,而AISG导线部段(201a,202a,…,20na)开始于相应的接头信号分配器(361,362,…,36n)的第三接头;
-所述n个接头信号分配器(361,362,…,36n)的第二接头相互电连接并且与公共信号分配器(35)的第二接头电连接;
-所述n个接头信号分配器(361,362,…,36n)的第三接头相互电连接并且与公共信号分配器(35)的第三接头电连接;
-在每个AISG导线部段(201a,202a,…,20na)中,分别设置有所述n个信号线切换装置(321,322,…,32n)之一的第一切换单元(321a,322a,…,32na)。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HF组合器(1),其特征在于如下特征:
-所述n个信号线切换装置(321,322,…,32n)分别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切换单元(321b,322b,…,32nb);
-在每个DC导线部段(201b,202b,…,20nb)中,分别设置所述n个信号线切换装置(321,322,…,32n)之一的第二切换单元(321b,322b,…,32nb)。
5.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或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HF组合器(1),其特征在于如下特征:
-所述n个信号线切换装置(321,322,…,32n)的第一切换单元(321a,322a,…,32na)是继电器;和/或
-所述n个信号线切换装置(321,322,…,32n)的第二切换单元(321b,322b,…,32nb)是继电器。
6.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HF组合器(1),其特征在于如下特征:
-探测器装置(16)此外:
a)连接或耦合在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上;或
b)连接或耦合在公共接头(8)和所述n个信号线切换装置(321,322,…,32n)之间;
-探测器装置(16)构成为用于探测,在所述n个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19n)之一上是否存在DC信号;
-探测器装置(16)构成为用于探测,在所述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上是否存在DC信号;
-控制装置(30)构成为用于,在启动时占据启动运行状态并且从该启动运行状态:
a)转入BTS运行状态中,如果探测器装置(16)探测到在所述n个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19n)之一上的DC信号的话;或
b)转入ANT运行状态中,如果探测器装置(16)探测到在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上的DC信号的话。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HF组合器(1),其特征在于如下特征:
-所述控制装置(30)在BTS运行状态中构成为用于,将所述n个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19n)中首先探测到DC信号的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通过操控相应的信号线切换装置(321,322,…,32n)与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电连接,其中,所述控制装置(30)在BTS运行状态中还构成为用于,将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19n)稍后才探测到DC信号或完全探测不到DC信号的其他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通过操控相应的信号线切换装置(321,322,…,32n)与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电分离。
8.按照权利要求7和权利要求4所述的HF组合器(1),其特征在于如下特征:
-所述控制装置(30)在BTS运行状态中构成为用于,仅操控相应的信号线切换装置(321,322,…,32n)的第二切换单元(321b,322b,…,32nb),以便所述n个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19n)中首先探测到DC信号的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与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电连接。
9.按照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HF组合器(1),其特征在于如下特征:
-控制装置(30)在BTS运行状态中构成为用于,对于如下情况,即,探测器装置(16):
a)在所述n个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19n)之一上探测到AISG信号,则操控相应的信号线切换装置(321,322,…,32n),使得所述信号线切换装置将相应的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19n)与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电连接,从而AISG信号存在于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上;或
b)在所述n个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19n)之一上探测到AISG信号和DC信号,则操控相应的信号线切换装置(321,322,…,32n),使得所述信号线切换装置将相应的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19n)与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电连接,从而AISG信号和DC信号存在于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上,其中,所述控制装置(30)还构成为用于,操控其他的激活的信号线切换装置(321,322,…,32n),使得所述信号线切换装置将其相应的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19n)和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之间的电连接分开。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HF组合器(1),其特征在于如下特征:
-所述控制装置(30)在BTS运行状态中构成为用于,对于如下情况,即,探测器装置(16)在所述n个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19n)之一上探测到AISG信号和DC信号,而另一个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19n)为了传输DC信号已经与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电连接,则操控探测到AISG信号和DC信号的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19n)的相应的信号线切换装置(321,322,…,32n),使得所述信号线切换装置将相应的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19n)与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电连接,从而AISG信号和DC信号存在于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上并且其他的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19n)与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的之前的连接电分隔开,其中,该更换无中断地进行,从而在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上总是存在DC信号。
11.按照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HF组合器(1),其特征在于如下特征:
-所述控制装置(30)在探测AISG信号时构成为用于,操控相应的信号线切换装置(321,322,…,32n)的第一切换单元(321a,322a,…,32na),而所述控制装置(30)在探测AISG信号和DC信号时还构成为用于,操控相应的信号线切换装置(321,322,…,32n)的第一切换单元(321a,322a,…,32na)和第二切换单元(321b,322b,…,32nb)。
12.按照权利要求7至11之一所述的HF组合器(1),其特征在于如下特征:
-所述探测器装置(16)构成为用于探测,在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上是否存在短路,其中,控制装置(30)还构成为用于,将相应的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19n)只在通过探测器装置(16)没有探测到短路的情况下与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连接。
13.按照权利要求6至12之一所述的HF组合器(1),其特征在于如下特征:
-所述控制装置(30)在启动运行状态中构成为用于,操控所述n个信号线切换装置(321,322,…,32n),使得所述信号线切换装置中断n个绕行导线(201,202,…,20n),由此所述n个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19n)与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电分离。
14.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HF组合器(1),其特征在于如下特征:
-所述探测器装置(16)构成为用于探测在所述n个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19n)上的短路,其中,所述控制装置(30)在ANT运行状态中构成为用于,通过操控相应的信号线切换装置(321,322,…,32n)将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仅与所述n个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19n)中的没有探测到短路的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电连接。
15.按照权利要求14和权利要求4所述的HF组合器(1),其特征在于如下特征:
-所述控制装置(30)构成为用于,通过操控相应的信号线切换装置(321,322,…,32n)的第一切换单元(321a,322a,…,32na)和第二切换单元(321b,322b,…,32nb)建立电连接,由此AISG信号从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可传输至相应的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19n)。
16.按照权利要求6至15之一所述的HF组合器(1),其特征在于,如下特征:
-所述控制装置(30)在BTS运行状态中或在ANT运行状态中构成为用于,如果在所述n个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19n)和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上的DC信号的电平下降到可调节的阈值之下,则操控所述n个信号线切换装置(321,322,…,32n),使得所述信号线切换装置将所述n个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19n)与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电分离。
17.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或按照权利要求6至16之一所述的HF组合器(1),其特征在于如下特征:
-所述探测器装置(16)包括:
a)n个信号线探测器装置(311,312,…,31n),其中所述n个信号线探测器装置(311,312,…,31n)中的每个信号线探测器装置:
1)连接或耦合在所述n个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19n)之一上;或
2)连接或耦合在所述n个信号线接头(91,92,…,9n)之一和所述n个信号线切换装置(321,322,…,32n)之一之间,
和/或
b)公共探测器装置(33),其:
1)连接或耦合在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上;或
2)连接或耦合在所述公共接头(8)和所述n个信号线切换装置(321,322,…,32n)之间。
18.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HF组合器(1),其特征在于如下特征:
-所述电子设备(2)设置在电路板布置结构(11)上。
19.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HF组合器(1),其特征在于如下特征:
-所述控制装置(30)在BTS运行状态中构成为用于,在通过探测器装置(16)在所述n个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19n)之一上探测到的AISG信号时,在一时间段内操控相应的信号线切换装置(321,322,…,32n)的第一切换单元(321a,322a,…,32na),使得构成为开/关键控信号的AISG信号的第一开/关键控脉冲还能以多于70%、80%、90%传输到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上。
20.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HF组合器(1),其特征在于如下特征:
-所述HF组合器以带导体技术构造。
21.按照权利要求1至19之一所述的HF组合器(1),其特征在于如下特征:
-所述壳体(5)以腔体结构方式构造并且包括壳体底部(6)、与壳体底部(6)间隔开距离的电路板布置结构(11)和在壳体底部(6)与电路板布置结构(11)之间环绕的壳体壁(7),由此限定容纳空间(15);
-在每个滤波器路径(121,122,…,12n)中设置至少一个共振器内导体(13),所述共振器内导体与壳体(5)的壳体底部(6)电流连接并且沿轴向方向从壳体底部(6)朝电路板布置结构(11)的方向延伸并且与电路板布置结构(11)间隔开距离地结束和/或与所述电路板布置结构电流分开;
-在其中分别设置至少一个共振器内导体(13)的各个滤波器路径(121,122,…,12n)彼此至少部分地通过壁(14)分开,所述壁与壳体底部(6)电流连接并且朝电路板布置结构(11)的方向延伸。
22.HF组合器布置结构(3),包括第一和第二HF组合器(1;1a,1b),所述第一和第二HF组合器按照权利要求21所述地构造,其特征在于如下特征:
-第一和第二HF组合器(1;1a,1b)彼此重叠放置,其中,电路板布置结构(11)将第一HF组合器(1;1a)的容纳空间(15)与第二HF组合器(1;1b)的容纳空间(15)电气和/或电磁分离并且反之亦然。
23.按照权利要求22所述的HF组合器布置结构(3),其特征在于如下特征:
-所述第一和第二HF组合器(1;1a,1b)的电路板布置结构(11)分别包括一个电路板(11a,11b),其中,第一和第二HF组合器(1;1a,1b)的相应的电子设备(2)只设置在相应的电路板(11a,11b)的第一侧上,其中,电路板(11a,11b)的具有电子设备(2)的各第一侧相对置并且其中相应的电路板(11a,11b)的第二侧涂覆有金属层。
24.按照权利要求22所述的HF组合器布置结构(3),其特征在于如下特征:
-第一和第二HF组合器(1;1a,1b)的电路板布置结构(11)具有共同的电路板(11);
-在该共同的电路板(11)上在第一侧上设置第一HF组合器(1;1a)的电子设备(2)和第二HF组合器(1,1b)的电子设备(2);
-所述共同的电路板(11)具有第一和第二HF组合器(1;1a,1b)的公共接头触点接通部(18)和信号线接头触点接通部(191,192,…,19n);
-在共同的电路板(11)的第一侧(111)和第一HF组合器(1;1a)之间还设置屏蔽盖(42),从而共同的电路板(11)的第一侧(111)与第一HF组合器(1;1a)的容纳空间(15)电气和/或电磁分离;
-共同的电路板(11)的第二侧(112)涂覆有金属层,从而共同的电路板(11)的第一侧(111)与第二HF组合器(1;1b)的容纳空间(15)电气或电磁分离;和/或
在共同的电路板(11)的第二侧(112)和第二HF组合器(1;1b)之间还设置另一个屏蔽盖,从而共同的电路板(11)的第一侧(111)与第二HF组合器(1;1b)的容纳空间(15)电气和/或电磁分离。
25.按照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HF组合器布置结构(3),其特征在于如下特征:
-第一HF组合器(1;1a)的环绕的壳体壁(7)具有端侧(41),其中,端侧(41)的邻接到容纳空间(15)上的一部分朝壳体底部(6)的方向位错,由此形成第一支承肩部(43);和/或
第二HF组合器(1;1b)的环绕的壳体壁(11)具有端侧(41),其中端侧(41)的邻接到容纳空间(15)上的一部分朝壳体底部(6)的方向位错,由此形成第二支承肩部(43);
-第一HF组合器(1;1a)的电路板(11a)放置在第一端侧(43)上和/或第二HF组合器(1;1b)的电路板(11b)放置在第二端侧(43)上;或
共同的电路板(11)放置在第二端侧(43)上和/或屏蔽盖(42)放置在第一端侧(43)上。
26.移动无线站(4),包括至少两个按照权利要求1至21之一所述的HF组合器(1;1a,1b)和/或至少一个按照权利要求22至25之一所述的第一HF组合器布置结构(3;3a),其特征在于如下特征:
-设有n个基站(50a,50b,…,50n),其中,所述n个基站(50a,50b,…,50n)能以不同的移动无线频带运行;
-所述n个基站(50a,50b,…,50n)中的每个具有两个信号接头(50a1,50a2,50b1,50b2,…,50n1,50n2),其中,所述n个基站(50a,50b,…,50n)构成为用于,在第一信号接头(50a1,50b1,…,50n1)上优选发射和/或接收主信号,并且所述n个基站(50a,50b,…,50n)构成为用于,在第二信号接头(50a2,50b2,…,50n2)上优选发射和/或接收分信号;
-所述n个基站(50a,50b,…,50n)的第一信号接头(50a1,50b1,…,50n1)与第一HF组合器(1;1a)或第一HF组合器布置结构(3;3a)的第一HF组合器(1;1a)的n个信号线接头(91,92,…,9n)电连接;
-所述n个基站(50a,50b,…,50n)的第二信号接头(50a2,50b2,…,50n2)与第二HF组合器(1;1b)或第一HF组合器布置结构(3;3a)的第二HF组合器(1;1b)的n个信号线接头(91,92,…,9n)电连接;
-设有第一和第二馈电电缆(51a,51b);
-第一馈电电缆(51a)以其第一端部与第一HF组合器(1;1a)的公共接头(8)或第一HF组合器布置结构(3;3a)的第一HF组合器(1;1a)的公共接头(8)电连接;
-第二馈电电缆(51b)以其第一端部与第二HF组合器(1;1b)的公共接头(8)或第一HF组合器布置结构(3;3a)的第二HF组合器(1;1b)的公共接头(8)电连接。
27.按照权利要求26所述的移动无线站(4),其特征在于如下特征:
-第一馈电电缆(51a)的第二端部与双频带DTMA(52)的第一接头(52a)连接;
-第二馈电电缆(51b)的第二端部与双频带DTMA(52)的第二接头(52b)连接。
28.按照权利要求26所述的移动无线站(4),其特征在于如下特征:
-设有第三和第四HF组合器(1;1c,1d)或第二HF组合器布置结构(3;3b);
-设置n个单频带DTMA(531,532,…,53n)和/或多个天线元件(54);
-第三HF组合器(1;1c)的公共接头(8)或第二HF组合器布置结构(3;3b)的第三HF组合器(1;1c)的公共接头(8)与第一馈电电缆(51a)的第二端部电连接;
-第四HF组合器(1;1d)的公共接头(8)或第二HF组合器布置结构(3;3b)的第四HF组合器(1;1d)的公共接头(8)与第二馈电电缆(51b)的第二端部电连接;
-第三HF组合器(1;1c)的n个信号线接头(91,92,…,9n)或第二HF组合器布置结构(3;3b)的第三HF组合器(1;1c)的n个信号线接头(91,92,…,9n):
a)与所述n个单频带DTMA(531,532,…,53n)的第一接口(531a;532a,…,53na)电连接;或
b)与各一个天线元件(54)电连接;
-第四HF组合器(1;1d)的所述n个信号线接头(91,92,…,9n)或第二HF组合器布置结构(3,3b)的第四HF组合器(1;1d)的所述n个信号线接头(91,92,…,9n):
a)与所述n个单频带DTMA(531,532,…,53n)的第二接口(531b;532b,…,53nb)电连接;或
b)与各一个天线元件(54)电连接。
CN201910082735.6A 2018-01-30 2019-01-29 移动无线站的hf组合器、hf组合器布置结构和移动无线站 Active CN1100984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8102056.2 2018-01-30
DE102018102056.2A DE102018102056A1 (de) 2018-01-30 2018-01-30 HF-Combiner für eine Mobilfunk-Site, HF-Combineranordnung mit zwei HF-Combinern für eine Mobilfunk-Site und eine solche Mobilfunksit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98455A true CN110098455A (zh) 2019-08-06
CN110098455B CN110098455B (zh) 2022-04-29

Family

ID=65268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82735.6A Active CN110098455B (zh) 2018-01-30 2019-01-29 移动无线站的hf组合器、hf组合器布置结构和移动无线站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448500B2 (zh)
EP (1) EP3518340B1 (zh)
CN (1) CN110098455B (zh)
DE (1) DE102018102056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01496A (zh) * 2019-10-22 2021-04-23 罗森伯格科技澳洲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站天线
US11784386B2 (en) 2021-09-10 2023-10-10 Nanotronics Imaging, Inc. Fault protected signal splitter apparatus
US11894596B2 (en) 2021-09-10 2024-02-06 Nanotronics Imaging, Inc. Fault protected signal splitter apparatu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70164B2 (en) * 2020-07-17 2023-09-26 Commscope Italy S.R.L. Bypassable radio frequency filters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78067A1 (en) * 2004-10-07 2006-04-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irect quadrature power amplifier modulation
US20070054699A1 (en) * 2005-09-07 2007-03-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calibrating multiple types of base stations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201608907U (zh) * 2010-03-05 2010-10-13 深圳市博欧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基站射频信号扇区切换系统
CN102271370A (zh) * 2011-08-30 2011-12-07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设备及信道机切换方法
CN202268461U (zh) * 2011-08-03 2012-06-06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多频合路器及其信号智能选通电路
CN202309708U (zh) * 2011-11-16 2012-07-04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双通道塔顶放大器
CN103313144A (zh) * 2013-07-01 2013-09-18 贵州中科汉天下电子有限公司 射频开关的控制方法
EP3131214A4 (en) * 2014-04-14 2017-03-1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biner, base station, signal combiner system and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US20170257207A1 (en) * 2014-11-25 2017-09-07 Kmw Inc. Combiner for use in multi-band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mbin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26466A (en) * 1995-05-16 1999-07-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FDD wireless unit and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FDD/TDD dual mode wireless unit
US7058373B2 (en) * 2003-09-16 2006-06-06 Nokia Corporation Hybrid switched mode/linear power amplifier power supply for use in polar transmitter
US7777593B2 (en) * 2006-12-27 2010-08-17 Kathrein-Werke Kg High frequency filter with blocking circuit coupling
JP4909417B2 (ja) * 2007-01-17 2012-04-04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 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アンテナシステムを制御する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EP2395655A4 (en) * 2009-02-05 2014-07-23 Nec Corp POWER AMPLIFIERS AND POWER AMPLIFICATION PROCESS
DE102010056048A1 (de) * 2010-12-23 2012-06-28 Kathrein-Werke Kg Abstimmbares Hochfrequenzfilter
CN104335486A (zh) * 2012-05-29 2015-02-04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多系统放大装置
WO2015163457A1 (ja) * 2014-04-25 2015-10-2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歪補償回路
DE102015011182B4 (de) * 2015-08-27 2023-04-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HF-Filter in cavity Bauweise mit einer Umgehungsleitung für niederfrequente Signale und Spannungen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78067A1 (en) * 2004-10-07 2006-04-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irect quadrature power amplifier modulation
US20070054699A1 (en) * 2005-09-07 2007-03-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calibrating multiple types of base stations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201608907U (zh) * 2010-03-05 2010-10-13 深圳市博欧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基站射频信号扇区切换系统
CN202268461U (zh) * 2011-08-03 2012-06-06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多频合路器及其信号智能选通电路
CN102271370A (zh) * 2011-08-30 2011-12-07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设备及信道机切换方法
CN202309708U (zh) * 2011-11-16 2012-07-04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双通道塔顶放大器
CN103313144A (zh) * 2013-07-01 2013-09-18 贵州中科汉天下电子有限公司 射频开关的控制方法
EP3131214A4 (en) * 2014-04-14 2017-03-1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biner, base station, signal combiner system and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US20170257207A1 (en) * 2014-11-25 2017-09-07 Kmw Inc. Combiner for use in multi-band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mbiner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波: "WCDMA/TD-SCDMA/WLAN四频基站合路器的仿真与设计", 《万方学位论文库》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01496A (zh) * 2019-10-22 2021-04-23 罗森伯格科技澳洲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站天线
US11784386B2 (en) 2021-09-10 2023-10-10 Nanotronics Imaging, Inc. Fault protected signal splitter apparatus
TWI828310B (zh) * 2021-09-10 2024-01-01 美商奈米創尼克影像公司 錯誤保護訊號分路器設備
US11894596B2 (en) 2021-09-10 2024-02-06 Nanotronics Imaging, Inc. Fault protected signal splitter apparatus
US11955686B2 (en) 2021-09-10 2024-04-09 Nanotronics Imaging, Inc. Fault protected signal splitter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18340B1 (de) 2021-03-17
US20190239341A1 (en) 2019-08-01
DE102018102056A1 (de) 2019-08-01
EP3518340A1 (de) 2019-07-31
US10448500B2 (en) 2019-10-15
CN110098455B (zh) 2022-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98455A (zh) 移动无线站的hf组合器、hf组合器布置结构和移动无线站
CN106856513B (zh) 一种具有通信功能的终端
US9673886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radio frequency signal boosters
CN104969481B (zh) 一种射频前端系统、信号传输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4090531B (zh) 开关组件、开关组件控制方法、控制器及基站
KR101635932B1 (ko) 이동통신 기지국 안테나 제어 장치
KR20220031674A (ko) 무선 주파수 프론트엔드 회로 및 이동 단말
TW201136028A (en) Antennas with multiple feed circuits
CN106537790A (zh) 高频模块
CN102141593A (zh) 用于检测射频接口外插连接的检测装置和方法
US9866367B2 (en) Combiner for use in multi-band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mbiner
CN101283518B (zh) 射频开关
CN101938075B (zh) 自动化装置
KR101909283B1 (ko) 컴바이너 및 이러한 컴바이너를 이용한 다중 대역 기지국 시스템
WO2008118060A1 (en) Antenna selection switch
KR20130130281A (ko) 안테나 위상 변환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안테나 위상 변환 시스템
CN105655713A (zh) 一种多频段天线、移动终端
Shinoda et al. Insulated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 using planar resonant coupling technology for high voltage IGBT gate driver
CN217643374U (zh) 一种隔离组件、隔离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13009240B (zh) 适配成检测外部天线的存在的电气装备
CN203233026U (zh) 内置馈电器bt的din接头和天线系统
CN115001622B (zh) 一种射频隔离系统和隔离方法
CN105871432B (zh) 收发多个频率范围中无线电信号的控制单元、系统和方法
CN104241937B (zh) 切换模块以及连接器
JP2591510Y2 (ja) マルチバンドアンテ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12

Address after: Stockholm, Sweden

Applicant after: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ddress before: Stockholm, Sweden

Applicant before: Ericsson AB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12

Address after: Stockholm, Sweden

Applicant after: Ericsson AB

Address before: Rosenheim

Applicant before: KATHREIN-WERKE K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