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98345B -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98345B
CN110098345B CN201910308313.6A CN201910308313A CN110098345B CN 110098345 B CN110098345 B CN 110098345B CN 201910308313 A CN201910308313 A CN 201910308313A CN 110098345 B CN110098345 B CN 1100983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light emitting
electrod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0831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98345A (zh
Inventor
艾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0831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98345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86762 priority patent/WO2020211134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0983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983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983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983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0/854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scatter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包括基板,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发光二极管形成于基板上,有机发光二极管包括依次形成于基板的第一表面的第一电极、有机发光层以及第二电极;以及结晶散射层,结晶散射层形成于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出光侧。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具有良好的视角稳定性。

Description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是目前最有应用前景的显示技术之一。OLED为显示器和电视提供了许多重要的技术改进,如高对比度,宽视角和非常快的响应时间等,大尺寸OLED电视已经在市场上推出,中小尺寸OLED显示器也广泛用于手机等显示器,大色域和宽视角是OLED显示器的重要特征。
目前,OLED显示器的有机发光层发出的光具有发射角度依赖性问题,导致OLED显示器的视角窄而稳定性差,有必要提出一种技术方案以提高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视角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该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具有良好的视角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包括:
一基板,所述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有机发光二极管,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形成于所述基板上,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包括依次形成于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的第一电极、有机发光层以及第二电极;以及
一结晶散射层,所述结晶散射层形成于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出光侧。
在上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中,所述第二电极为透明电极或半透明电极,所述结晶散射层形成于所述第二电极远离所述基板的表面。
在上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中,所述第一电极为透明电极,所述结晶散射层形成于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
在上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中,所述结晶散射层为有机结晶层。
在上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中,所述结晶散射层的制备材料为均四苯乙烯,所述结晶散射层的厚度为60纳米-300纳米。
在上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中,所述结晶散射层是通过真空热蒸镀形成。
在上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中,所述结晶散射层的制备材料为结晶聚合物,所述结晶散射层的厚度为1微米-2微米。
在上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中,所述结晶散射层的制备材料的结构简式为-(CH2-CH2)n-,所述n的取值范围为10-5000。
在上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中,所述结晶散射层透光率大于90%。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一基板,所述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于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依次形成第一电极、有机发光层以及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所述有机发光层以及所述第二电极构成有机发光二极管;
于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出光侧形成结晶散射层。
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通过在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出光侧设置结晶散射层,结晶散射层上的微结构使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从不同角度射出,使得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具有良好的视角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制造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提供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该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包括:
一基板,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发光二极管形成于基板上,有机发光二极管包括依次形成于基板的第一表面的第一电极、有机发光层以及第二电极;以及
一结晶散射层,结晶散射层形成于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出光侧。
本申请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通过在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出光侧设置结晶散射层,结晶散射层上具有微结构使有机发光层发出的光从不同角度折射出,提高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视角稳定性。
如图1所示,其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该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10为顶发光型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10包括一基板11、有机发光二极管以及结晶散射层15。
在本实施例中,基板11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111a和第二表面111b,基板11的第一表面111a上设置有像素定义层16(Pixel Definition Layer,PDL),像素定义层16上设置有开口161a,该开口161a用于限定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10的发光区,有机发光二极管以及结晶散射层15形成于像素定义层16的开口中。可以理解的是,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部分也可以位于像素定义层16上。基板11可以为玻璃基板,也可以为柔性基板,柔性基板可以为聚酰亚胺(Polyamide,PI)基板以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板(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等。
在本实施例中,有机发光二极管形成于基板11上,有机发光二极管包括依次形成于基板11的第一表面111a的第一电极12、有机发光层14以及第二电极13。第一电极12为阳极,阳极为不透明电极,不透明电极能对有机发光层14发出的光进行反射,阳极的制备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银、镁、铝以及金。有机发光层14包括红色有机发光层、绿色有机发光层以及蓝色有机发光层,红色有机发光层发出红色的光,绿色有机发光层发出绿色的光,蓝色有机发光层发出蓝色的光,形成有机发光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真空蒸镀、喷墨打印以及旋涂。有机发光层14还可以为白色有机发光层。第二电极13为透明电极或半透明电极,透明电极或半透明电极的制备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氧化铟锡、氧化铟锌以及氧化锌等。具体地,半透明电极或透明电极的制备材料包括氧化铟锡。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在有机发光层14和第一电极12之间设置空穴传输层(Hole Transport Layer,HTL)和/或空穴注入层(Hole Injection Layer,HIL),同时设置有空穴传输层和空穴注入层时,空穴传输层位于靠近有机发光层14的一侧,空穴注入层位于靠近第一电极12的一侧,空穴传输层和空穴注入层使第一电极12输出的空穴更容易注入至有机发光层14中。在有机发光层14和第二电极13之间设置电子传输层(ElectronTransport Layer,ETL)和/电子注入层(Electron Injection Layer,EIL),同时设置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时,电子传输层位于靠近有机发光层14的一侧,电子注入层位于靠近第二电极13的一侧,电子注入层和电子传输层用于使第二电极13输出的电子更容易注入至有机发光层14中。形成空穴传输层、空穴注入层、电子传输层以及电子注入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真空蒸镀、喷墨打印以及旋涂。
在本实施例中,结晶散射层15为有机结晶层,结晶散射层15形成于第二电极13远离基板11的表面。结晶散射层15的制备材料可以为小分子有机结晶材料,也可以为结晶聚合物。结晶散射层15的制备材料为小分子有机结晶材料时,结晶散射层的制备材料为玻璃化转变温度低的均四苯乙烯(Tetraphenylethene,TPE);结晶散射层的制备材料为结晶聚合物时,其制备材料为分子结构简式为-(CH2-CH2)n-且n值(聚合度)为10-5000的聚乙烯形成。在其他实施例中,结晶聚合物也可以为聚丙烯以及聚酰胺等。TPE以及聚合度为10-5000的聚乙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且能在室温下形成结晶,使得结晶散射层15在室温下表面均粗糙,由于结晶散射层的粗糙表面具有散射作用使得光从结晶散射层15射出后射向不同角度从而提高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10的视角稳定性。均四苯乙烯和聚合度为10-5000的聚乙烯在室温下容易结晶且晶体尺寸均一。另外,对于聚合度为10-5000的聚乙烯形成的结晶散射层,其内部有微片晶结构,多个随机分布的微片晶结构也能够对有机发光层发出的光进行散射从而提高视角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选择TPE以及聚合度为10-5000的聚乙烯还基于两者均具有不吸收可见光的特性,可有效提高有机发光层14发出的光的透射率。
进一步地,结晶散射层15的制备材料为均四苯乙烯时,其厚度为60纳米-300纳米,结晶散射层15通过真空热蒸镀形成。由于均四苯乙烯的折射率在1.48左右,第二电极13的制备材料包括氧化铟锡时,氧化铟锡的折射率在1.8左右,相对于有机发光层14发出的光直接从第二电极13入射至空气中,在空气和第二电极13之间设置均四苯乙烯形成的结晶散射层15能提高有机发光层14发出的光的透过率。
进一步地,结晶散射层15的制备材料为结晶聚合物时,结晶散射层15的厚度为1微米-2微米。结晶散射层15的透光率大于90%有利于提高有机发光层发出的光经过结晶散射层15的透过率。结晶散射层15可以通过刮涂或贴附等方法形成于第二电极13表面。为了提高聚合度为10-5000的聚乙烯形成的结晶散射层15与第二电极13之间的结合力,在不影响第二电极13性能的前提下,可以对第二电极13进行表面粗糙化处理。
如图2所示,其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该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20为底发光型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20包括一基板21、有机发光二极管以及结晶散射层25。
在本实施例中,基板21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211a和第二表面211b,基板21与第一实施例中基板11相同,此处不做详述。
有机发光二极管形成于基板21上,有机发光二极管包括依次形成于基板21的第一表面211a的第一电极22、有机发光层24以及第二电极23。有机发光二极管形成于像素定义层26的开口261a中,第一电极22为阳极,第一电极为透明电极,透明电极的制备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氧化铟锡、氧化铟锌以及氧化锌等。具体地,透明电极的制备材料包括氧化铟锡。第二电极23为不透明电极,第二电极23的制备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银、镁、铝以及金。有机发光层24发出的光从第一电极22所在侧射出。
在本实施例中,结晶散射层25形成于基板21的第二表面211b。结晶散射层25的制备材料为均四苯乙烯时,其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结晶散射层15相同,此处不作详述。结晶散射层25的制备材料为聚合度n为10-5000的聚乙烯时,基板21与散射层25接触的表面粗糙,以提高散射层25与基板21之间的结合力。
进一步地,基板21和第一电极22之间设置有增透层(未示出),增透层的折射率位于第一电极22的折射率和基板21的折射率之间。增透层用于提高有机发光层24发出的光的透光率。
如图3所示,其为本申请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制造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提供一基板,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S11:于基板的第一表面依次形成第一电极、有机发光层以及第二电极,第一电极、有机发光层以及第二电极构成有机发光二极管;
S12:于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出光侧形成结晶散射层。
本申请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制造方法通过在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出光侧设置结晶散射层,结晶散射层中的微结构使有机发光层发出的光从不同角度折射出,提高了视角稳定性。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包括:
一基板,所述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有机发光二极管,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形成于所述基板上,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包括依次形成于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的第一电极、有机发光层以及第二电极;以及
一结晶散射层,所述结晶散射层形成于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出光侧;
所述结晶散射层为有机结晶层,所述结晶散射层的制备材料为结晶聚合物,所述结晶散射层的制备材料的结构简式为-(CH2-CH2)n-,所述n的取值范围为10-50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为透明电极或半透明电极,所述结晶散射层形成于所述第二电极远离所述基板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为透明电极,所述结晶散射层形成于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散射层的厚度为1微米-2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散射层透光率大于90%。
6.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一基板,所述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于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依次形成第一电极、有机发光层以及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所述有机发光层以及所述第二电极构成有机发光二极管;
于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出光侧形成结晶散射层;
所述结晶散射层为有机结晶层,所述结晶散射层的制备材料为结晶聚合物;
所述结晶散射层的制备材料的结构简式为-(CH2-CH2)n-,所述n的取值范围为10-5000。
CN201910308313.6A 2019-04-17 2019-04-17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100983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08313.6A CN110098345B (zh) 2019-04-17 2019-04-17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PCT/CN2019/086762 WO2020211134A1 (zh) 2019-04-17 2019-05-14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08313.6A CN110098345B (zh) 2019-04-17 2019-04-17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98345A CN110098345A (zh) 2019-08-06
CN110098345B true CN110098345B (zh) 2020-11-06

Family

ID=67445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08313.6A Active CN110098345B (zh) 2019-04-17 2019-04-17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98345B (zh)
WO (1) WO202021113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30571A (zh) * 2020-04-09 2020-07-1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4035965B4 (de) * 2004-07-23 2007-07-26 Novaled Ag Top-emittierendes, elektrolumineszierendes Bauelement mit zumindest einer organischen Schicht
DE102008061843B4 (de) * 2008-12-15 2018-01-18 Novaled Gmbh Heterocyclische Verbindungen und deren Verwendung in elektronischen und optoelektronischen Bauelementen
KR101147428B1 (ko) * 2009-02-09 2012-05-23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20150018246A (ko) * 2013-08-09 2015-02-2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유기발광 다이오드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03972415B (zh) * 2014-05-08 2015-09-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oled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6206995B (zh) * 2016-09-30 2018-08-14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散射层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CN107565040A (zh) * 2017-08-30 2018-01-09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98345A (zh) 2019-08-06
WO2020211134A1 (zh) 2020-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14506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10446798B2 (en) Top-emitting WOLED display device
US9502691B2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I596748B (zh) 顯示裝置
WO2018094801A1 (zh) Oled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US10510990B2 (en) Groove structure for printing OLED displa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OLED display
KR101773087B1 (ko) 블랙 매트릭스 함유 nd 필름을 구비한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US10038159B2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for the same
TW201344897A (zh) 平板顯示裝置、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及製造平板顯示裝置之方法
US20220376210A1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Display Device or Lighting Device
US20120126688A1 (en)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CN106654051B (zh) 一种具有光取出结构的oled和oled灯具
WO2015089999A1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及显示装置
KR20060102446A (ko) 유기전계 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8598279B (zh) Oled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EP3352238A1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uneven particle layer,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WO2018157620A1 (zh) 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0098345B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3437241A (zh) 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显示基板的制备方法
US20130181198A1 (en) Polymers, optical films,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the optical film
KR100843551B1 (ko) 광 확산층을 포함하는 유기 전계 발광 표시 소자 및 그제조방법
US20190237709A1 (en)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KR20140105175A (ko) 산란 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US20200168833A1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electrode thereof
US20130270542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opto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optoelectronic compon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