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96198A - 数据提供装置、数据提供方法以及设备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数据提供装置、数据提供方法以及设备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96198A
CN110096198A CN201811636309.4A CN201811636309A CN110096198A CN 110096198 A CN110096198 A CN 110096198A CN 201811636309 A CN201811636309 A CN 201811636309A CN 110096198 A CN110096198 A CN 1100961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data
information
service
field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3630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96198B (zh
Inventor
中本与一
平兮亮
高村稔子
稻叶大祐
五十岚悠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0961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961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961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961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3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data acquisition, e.g. workpiece identif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3Updating
    • G06F16/2365Ensuring data consistency and integrity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65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job scheduling, process planning, material flow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5Query processing
    • G06F16/2455Query execution
    • G06F16/24564Applying rules; Deductive quer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03Query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数据提供装置、数据提供方法以及设备管理系统。目的是通过向数据请求源提供与数据请求源的请求相符的服务数据而使服务应用中的修改工作量下降。具有:现场数据取得机构,取得与现场的设备有关的现场数据;以及数据提供机构,以将现场数据作为服务数据来利用的服务提供机构为通信对象,与通信对象进行信息的收发;数据提供机构对规定了现场数据与服务数据的关系的变换规则的信息进行管理,在从服务提供机构接收到数据取得请求的情况下,从现场数据取得机构取得被指定的现场数据,在现场数据的规格与服务数据的规格之间有差异的情况下,将所取得的现场数据按照变换规则变换为服务数据,将变换后的数据发送给服务提供机构。

Description

数据提供装置、数据提供方法以及设备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提供装置、数据提供方法以及设备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以提供利用大数据的服务为目的,提供了例如能够将从工厂设备或现场的仪器等收集到的数据(以下,将其称作现场数据)总括起来管理的数据管理系统。
将对在工厂内计测出的电力量进行可视化、或根据每条生产线的产品的生产数取得运转率的处理称作“服务”。这样的服务例如通过由Web服务器构成的服务装置向使用者提供。
服务装置将种类及构造分别不同的现场数据所具有的意义及读解方式这样的说明信息建立关联而对各现场数据分别进行管理,服务装置能够向使用者提供利用现场数据的服务。
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49173号公报)中,公开了“通信部101经由网络30与多个终端装置(系统)通信。存储部102存储按每个系统定义了用于将从终端装置发出的查询变换为能够对应于商品管理DB1021的规格的查询的变换内容的变换定义文件1022。查询变换部1031如果接收到从终端装置发出的查询,则从变换定义文件1022取得与该系统对应的变换内容,基于所取得的变换内容对接收到的查询进行变换。并且,查询变换部1031将变换后的查询向DBMS处理部1032供给。”(参照说明书摘要)。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49173号公报
在利用现场数据的情况下,在收集从工厂或生产设备的现场取得的现场数据的现场系统与服务的关系性高的情况下,通过利用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技术,能够有效率地利用现场数据。
近年来,并不停留于仅1个组织利用现场数据,在与现场系统的关系性低的服务中也想要将现场数据利用于数据分析等的动向正在扩展。
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为了将表布局不同的终端装置所具有的旧布局的信息对共用的数据库进行读写而进行查询变换。
专利文献1的共用的数据库是在限于仅通过与位于比共用的数据库更上位的层中的主干业务系统等的数据库的交换就能够处理的情况的领域中能够适用的技术。
另一方面,在产业或工业领域中,在将多个现场数据综合地利用的情况下,必须意识到以时刻信息为代表的各现场数据的粒度、数据收集频度及数据量等的差来从多个现场系统取得现场数据。位于现场系统的上位的多个服务及系统由于从多个现场系统取得数据,所以服务等和现场系统难以使用共用的数据库来进行数据的交换。
进而,现场系统有着取得现场数据的传感器等因更换而被变更、在变更前后数据收集集频度及数据量等被变更的情况。由此,在现场系统侧数据的规格(数据粒度等)被变更的情况下,服务侧需要一起变更为现场数据的规格,关于这一点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没有考虑。
即,在现场数据的规格与服务所请求的现场数据的规格(数据粒度等)不同的情况下,提供该服务的应用软件(以下,将其称作服务应用)将现场数据变换为与服务所请求的规格相符的数据。
但是,由于每当现场中的仪器的更换等的规格变更时,现场数据的规格被变更,所以与其匹配地需要服务应用的改变。
这样,在近年来的数据综合环境中,由于多个现场中的仪器的变更给多个服务带来影响,所以服务装置的管理者需要总是意识到各现场的仪器的变更。结果,有伴随于现场系统侧的变更而服务应用的修改工作量增加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考虑以上的问题点而做出的,目的是通过向数据请求源提供符合数据请求源的请求的服务数据来使服务应用中的修改工作量减少的数据提供装置、数据提供方法以及设备管理系统。
为了解决该课题,在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具有:现场数据取得机构,取得与现场的设备有关的现场数据;以及数据提供机构,以将上述现场数据作为服务数据来利用的服务提供机构为通信对象,与上述通信对象进行信息的收发;上述数据提供机构对规定了上述现场数据与上述服务数据的关系的变换规则的信息进行管理,在从上述服务提供机构接收到数据取得请求的情况下,从上述现场数据取得机构取得被指定的上述现场数据,对所取得的上述现场数据的规格与上述服务数据的规格进行比较,在所比较的上述现场数据的规格与上述服务数据的规格之间有差异的情况下,将所取得的上述现场数据按照上述变换规则进行变换,将变换后的上述现场数据发送给上述服务提供机构。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通过向数据请求源提供符合数据请求源的请求的服务数据来使服务应用中的修改工作量减少的数据提供装置、数据提供方法以及设备管理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数据综合系统的整体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数据提供装置的逻辑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现场数据说明信息管理表的结构的概念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服务数据说明信息管理表的结构的概念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换规则管理表的结构的概念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现场数据说明信息登记画面的结构的概念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现场数据说明信息版本管理画面的结构的概念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服务数据说明信息登记画面的结构的概念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换规则登记画面的结构的概念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换规则版本管理画面的结构的概念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信息登记处理的处理次序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信息版本管理处理的处理次序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换规则登记处理的处理次序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换规则版本管理处理的处理次序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服务数据取得处理的处理次序的流程图。
标号说明
100…服务终端;101…说明信息设定终端;102…通信路径;103…数据提供装置;104…数据访问I/F;105…数据生成部;106…数据变换执行部;107…查询生成部;108…查询执行控制部;109…取得数据接收部;110…通信I/F;111…说明信息访问I/F;112…说明信息登记部;113…管理画面生成部;114…说明信息管理部;115…现场数据说明信息管理表;116…服务数据说明信息管理表;117…变换规则管理表;118…现场系统(1);119…现场系统(2);120…传感器;121…控制器;122…现场数据保存部(1);123··网关;124…现场数据保存部(2);125…通信I/F。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适合应用到例如从工厂的生产线等的现场取得现场数据并提供利用所取得的现场数据的服务的数据综合系统。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使用图1~图10对数据综合系统的结构进行说明,使用图11~图15对向数据综合系统登记说明信息及数据变换规则的处理流程进行说明。
此外,使用图15说明在数据综合系统中数据提供装置按照来自作为数据请求源的服务终端的服务数据请求来取得现场数据,进行所取得的现场数据的数据变换,并向服务终端提供服务数据的处理流程。
另外,在本说明书及各图中,对于具有实质上相同的功能或结构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标号而省略重复的说明。
此外,关于在说明书中已经说明的构成要素和标号,有在使用其他附图的说明中也使用的情况,没有特别说明地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数据综合系统的整体结构例的框图。数据综合系统具备多个服务终端100、说明信息设定终端101、数据提供装置103、现场系统(1)118、现场系统(2)119。各服务终端100与数据提供装置103通过通信路径102连接,相互能够对数据进行通信。作为通信路径102,例如使用组织内的局域网或因特网等。同样,数据提供装置103与说明信息设定终端101、以及数据提供装置103与现场系统(1)118、现场系统(2)119也通过不同或相同的通信路径102连接。
各服务终端100是将现场系统(1)118或现场系统(2)119的数据(现场数据)作为服务数据来利用、对最终用户或其他装置提供服务的服务提供机构、数据请求源或服务提供源,例如由具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的信息处理资源的计算机装置构成。
在存储器中,保存有用于CPU执行的服务应用。服务终端100例如按服务A、B这样的每个服务构成,在图中,将能够向最终用户提供服务A的服务终端100表示为“服务终端A”。
在以下的说明中,在不区分服务A、B的情况下统称为“服务”。各服务终端100经由通信路径102向数据提供装置103发送服务数据请求,从数据提供装置103取得服务所需要的数据(服务数据)。使用图15对本数据取得的详细处理流程后述。服务所需要的数据,是指服务应用将运算结果作为服务信息来提供时使用的规定的现场数据或对规定的现场数据进行加工后的数据。
说明信息设定终端101是对数据提供装置103所保持的现场数据说明信息、服务数据说明信息、变换规则进行设定、修正等各种管理的说明信息设定机构,例如由具备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输入部(鼠标、键盘)、显示部(液晶显示器)等的计算机装置构成。现场数据说明信息是现场系统(1)118或现场系统(2)119保持的现场数据的数据类型、数据精度、单位、用途等的说明现场数据的各种各样的信息。服务数据说明信息是各服务终端100向数据提供装置103请求的服务数据的数据类型、精度、单位、用途等的说明服务数据的各种各样的信息。变换规则是表示从现场数据怎样生成服务数据的信息。该变换规则例如包括服务数据和作为生成它的源的现场数据的1对1或1对N的关系信息、前置插补或线性插补等数据插补时的插补方法、平均值或相关值等的数据变换时的变换规则等。
数据提供装置103是基于来自各服务终端100的服务数据请求(包括数据取得请求)从现场系统(1)118或现场系统(2)119取得在服务数据生成中需要的现场数据,对所取得的现场数据进行必要的数据变换,将数据变换后的服务数据向服务终端100提供的装置。该数据提供装置103由数据访问I/F(Interface)104、数据生成部105、数据变换执行部106、查询生成部107、查询执行控制部108、取得数据接收部109、通信I/F110、说明信息访问I/F111、说明信息登记部112、管理画面生成部113、说明信息管理部114、现场数据说明信息管理表115、服务数据说明信息管理表116、变换规则管理表117构成。
数据访问I/F104提供与来自服务终端100的服务数据请求(数据取得请求)及向服务终端100的数据提供有关的接口,例如WebAPI的REST等是其之一。数据生成部105是生成有来自服务终端100的服务数据请求(数据取得请求)的服务数据的功能块。具体而言,数据生成部105经由说明信息管理部114参照变换规则管理表117的信息,为了取得所需要的现场数据而向查询生成部107进行查询生成请求,经由取得数据接收部109从现场系统(1)118或现场系统(2)119取得现场数据,向数据变换执行部106指示对所取得的现场数据的数据变换处理。在图15中对它们的详细处理流程进行说明。
数据变换执行部106是按照来自数据生成部105的数据变换请求进行数据变换的功能块。查询生成部107是按照来自数据生成部105的查询生成请求,生成用来从现场系统(1)118或现场系统(2)119取得现场数据的查询,向查询执行控制部108指示所生成的查询的执行的功能块。查询执行控制部108是按照来自查询生成部107的查询执行指示,经由通信I/F110对现场系统(1)118或现场系统(2)119发出查询的功能块。取得数据接收部109是经由通信I/F110接收来自现场系统(1)118或现场系统(2)119的对于由查询执行控制部108发出的查询的应答即现场数据并向数据生成部105移交的功能块。通信I/F110提供用来与现场系统(1)118及现场系统(2)119经由通信路径102进行通信的接口功能。
说明信息访问I/F111提供与来自说明信息设定终端101的各种请求(登记/变更/删除等请求)及向说明信息设定终端101的信息提供有关的接口,例如WebAPI的REST等是其之一。说明信息登记部112是根据从说明信息设定终端101接收到的各种说明信息的登记/变更/删除请求而进行各种管理表115~117的信息的登记/变更/删除的功能块。管理画面生成部113是根据来自说明信息设定终端101的说明信息管理画面请求来取得各种管理表115~117的信息,生成说明信息管理画面的功能块。说明信息管理部114是管理各种管理表115~117的功能块,根据来自数据生成部105、说明信息登记部112的请求,进行对各种管理表115~117的新数据登记、数据变更、数据删除等。
现场数据说明信息管理表115是管理上述现场数据说明信息的表,用图3对详细的表结构进行说明。服务数据说明信息管理表116是管理上述服务数据说明信息的表,用图4对详细的表结构进行说明。变换规则管理表117是管理上述变换规则的表,用图4对详细的表结构进行说明。
现场系统(1)118由将数据提供装置103与现场系统(1)118连接的网关123、对现场系统(1)118进行感测的传感器群120、控制这些传感器的控制器121、储存各传感器120感测到的现场数据的现场数据保存部(1)122构成。
现场系统(1)118例如由发电厂系统构成的情况下,各传感器120由检测气体涡轮的转速的转速传感器、检测涡轮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等构成。
此时,各传感器120以设备及仪器为计测对象,按照对于各计测对象规定的规格对各计测对象进行计测,将计测结果的数据作为现场数据输出。设备及仪器,是在工业领域或产业领域中使用的设备及仪器等,例如是工作机械、带式输送机、马达、逆变器、压缩机、自动输送机器人、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等,将它们统称为简称设备。
此外,在随着设备的变更而各计测对象的规格变更的情况下,由各传感器120的计测得到的现场数据也对应于各计测对象的规格的变更而变更。例如,在属于传感器120中的温度传感器的规格的单位从“K”变更为“℃”的情况下,由温度传感器的计测得到的现场数据的值也从“K”的值变更为“℃”的值。
此外,现场系统(1)118是取得由传感器120计测的数据作为现场数据的现场数据取得机构、或收集由传感器120计测的数据作为现场数据的现场数据收集机构。
现场系统(2)119由通信I/F125和现场数据保存部(2)124构成,通信I/F125用来进行将数据提供装置103与现场系统(2)119连接的通信路径102中的数据的交换,现场数据保存部(2)124是将为了控制现场系统(2)119的生产计划等而收集的数据进行储存的数据库,例如是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或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这样的已有的数据库。
另外,在现场数据保存部(1)122和现场数据保存部(2)124中,保存有用来将现场数据与各现场系统及各传感器建立关联来管理的现场表。
接着,使用图2对数据提供装置103的硬件结构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数据提供装置103的逻辑结构的框图。数据提供装置103由进行各种处理的主CPU201、主存储器202、周边I/F203、存储装置204、通信I/F205及总线206构成。并且,主CPU201、主存储器202,周边I/F203、存储装置204及通信I/F205经由总线206连接,相互能够交换信息。
其中,主CPU201是执行保持在存储装置204中的程序的运算装置,总括控制数据提供装置103整体,并且以服务终端100、说明信息设定终端101、现场系统(1)118、现场系统(2)119为通信对象,与各通信对象进行信息的收发。此外,主存储器202是当主CPU201执行上述程序时作为工作存储器及输入输出数据的临时缓冲器来使用的易失性存储装置。此外,周边I/F203是将鼠标、键盘、监视器等输入输出装置、USB(Universal Serial Bus)存储器等外部存储设备等的各种周边设备与数据提供装置103连接的接口。
此外,存储装置204由磁盘装置、闪存ROM(Read Only Memory)等构成,保存有OS(Operating System)、各种驱动器、各种应用程序、及在程序中使用的各种信息(例如,由管理者或维护者设定的信息等)。
此外,通信I/F205提供数据提供装置103经由通信路径102与服务终端100、说明信息设定终端101、现场系统(1)118或现场系统(2)119进行通信时的接口。该通信I/F205也可以有2个以上。
接着,使用图3~图5对保存在数据提供装置103所具备的各种管理表115~117中的信息进行说明。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现场数据说明信息管理表115的表结构的概念图。现场数据说明信息管理表115保存有数据名301、说明信息类别302、说明信息303、有效期间304的各信息。现场数据说明信息管理表115是将用来识别现场数据的第1识别信息(数据名301)及与现场数据的规格有关的第1规格信息(说明信息类别302、说明信息303)与其有效期间304建立关联来管理的表。
数据名301的列保存有唯一地识别全部的现场数据的现场的数据名(现场数据名),例如在现场系统(1)中动作的传感器(1)那样,保存有识别各现场系统和各传感器的信息(ID、名称等)。
说明信息类别302的列保存有将现场数据的说明信息进行分类的类别信息,例如保存有表示周期数据的周期的“时刻粒度”、表示数据的单位的“单位”等。说明信息303的列保存有现场数据的说明信息,例如保存有表示时刻粒度的值的“100ms”、表示现场数据(温度)的单位(开尔文)的“K”等。有效期间304的列保存有该记录的说明信息为有效的开始日期时间和结束日期时间。
例如,行305的记录表示在从“2017-06-01 00:00:00”到“2017-06-19 10:30:00”的期间由现场系统(1)的传感器(1)计测出的数据的“时刻粒度”为“100ms”、即每“100ms”的周期数据。
同样,行306的记录表示在从“2017-06-01 00:00:00”到“2017-06-19 10:30:00”的期间由现场系统(1)的传感器(1)计测出的数据的“单位”是“K”。
同样,行307的记录表示在从日期时间“2017-06-01 00:00:00”到“2017-06-1910:30:00”的期间由现场系统(1)的传感器(1)计测出的数据的“时刻精度”是“小于±1ms”。
此外,在说明信息类别302和说明信息303、以及有效期间304中保存的信息(包括年月日时刻的时间信息)被作为用来确定现场数据说明信息管理表115的版本的信息利用。例如,在行308和行309中,虽然作为说明信息类别302的信息的“时刻粒度”相同,但说明信息303和有效期间304的信息分别不同。在此情况下,由现场系统(1)的传感器(2)计测出的现场数据随着设备的变更而时刻粒度从“100ms”变更为“10ms”,行308的信息相对于行309的信息,成为与过去的版本的信息或过去的设备对应的信息。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服务数据说明信息管理表116的表结构的概念图。服务数据说明信息管理表116保存有数据名401、说明信息类别402、说明信息403、有效期间404的各信息。
服务数据说明信息管理表116构成为将识别服务数据的第2识别信息(数据名401)和与服务数据的规格有关的第2规格信息(说明信息类别402、说明信息403)与其有效期间404建立关联来管理的表。
数据名401的列保存有唯一地识别全部的服务数据的数据名,例如在服务A中利用的数据A那样,保存有识别各服务数据的信息(ID、名称等)。关于说明信息类别402、说明信息403、有效期间404,由于分别与图3的说明信息类别302、说明信息303、有效期间304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例如,行405的记录表示服务A所请求的日期时间为“2017-06-0100:00:00”以后的数据A的时刻粒度是“1sec”。行406的记录表示服务A所请求的日期时间为“2017-06-01 00:00:00”以后的数据A的单位是“℃”。行407的记录表示服务A请求的日期时间为“2017-06-0100:00:00”以后的数据A的时刻粒度是“小于±10ms”。此外,行408的记录表示服务A所请求的日期时间为“2017-06-01 00:00:00”以后的数据B的时刻粒度是“秒”。行409的记录表示服务A请求的日期时间为“2017-06-01 00:00:00”以后的数据B的单位是“RPM”。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换规则管理表117的表结构的概念图。变换规则管理表117保存有数据名501、数据来源502、时刻粒度变换规则503、数据变换规则504、不足时规则505、有效期间506的各信息。
变换规则管理表117将识别现场数据的、即表示数据的提供源是哪个设备的第3识别信息(数据来源502)与识别服务数据的第4识别信息(数据名501)建立关联来管理。此外,变换规则管理表117将变换规则(时刻粒度变换规则503、数据变换规则504、不足时规则505)与其有效期间506建立关联来管理。
数据名501的列中作为唯一地识别变换后的数据的数据名而保存有识别服务数据的数据名。数据来源502的列中作为唯一地识别变换前的原数据的数据名而保存有识别现场数据的计测源的数据名。这里为了简单,作为数据来源而仅记载了1个,但也可以指定多个数据来源。时刻粒度变换规则503的列保存有在从数据来源502的数据的时刻粒度变换(再采样)为数据名501的数据的时刻粒度的情况下采用的变换规则。数据变换规则504的列保存有在从数据来源502的数据的数据值(现场数据的数据值)变换为数据名501的数据的数据值(服务数据的数据值)的情况下采用的数据变换规则。在图5中,作为代表而表示了使用单位变换的例子。
在数据变换规则504中作为代表例而记载有“单位变换”,但并不限于此,可以采用比例尺变换、各种四则运算、其他任意的变换用的函数等。
不足时规则505的列保存有在数据来源502的数据缺损的情况下、或者进行时刻粒度变换或数据变换的结果是数据名501的数据不足的情况下采用的插补规则的信息。
有效期间506的列保存有所保存的变换规则的有效期间,仅对本有效期间内的数据采用本变换规则(时刻粒度变换规则503、数据变换规则504、不足时规则505)。
具体以行507为例进行说明。行507记载有用来从“现场系统(1)传感器(1)”的数据变换为“服务A数据A”的数据的变换规则。各个数据的说明信息为图3及图4中记载的例子那样。
此外,现场系统(1)传感器(1)的时刻粒度是100msec,另一方面,服务A请求的数据A的时刻粒度是1sec,所以表示进行时刻粒度的变换(再采样)。
这里,作为时刻粒度变换规则503而表示“最近值插补,50%”,即,使用距服务A数据A的1秒周期的基准时刻(00:00:00.000,00:00:01.000,00:00:02.000,…)最近的时间戳的“现场系统(1)传感器(1)”的数据将“服务A数据A”的数据进行插补。
“50%”表示插补候选的“现场系统(1)传感器(1)”的数据的范围。在此情况下,以“服务A数据A”的周期的±50%的范围、即基准时刻的±500msec的“现场系统(1)传感器(1)”的最近值进行插补。
此外,假如在±500msec中“现场系统(1)传感器(1)”的数据一个都不存在的情况下,将该基准时刻的“服务A数据A”的数据作为缺损值处置,基于后面说明的不足时规则505进行插补处理。
接着,由于作为数据变换规则504而指定了“单位变换”,所以从“现场系统(1)传感器(1)”的单位“K”向“服务A数据A”的单位“℃”进行变换。即,将从“现场系统(1)传感器(1)”的数据的值减去“273.15”后的值作为“服务A数据A”。此外,由于作为不足时规则505而指定了“线性插补,200%”,所以在某基准时刻的“服务A数据A”的数据缺损的情况下,使用其前后的周期的200%的范围、即±2sec的“服务A数据A”的数据进行线性插补。并且,被适用本变换规则(时刻粒度变换规则503、数据变换规则504、不足时规则505)的是从“2017-06-0100:00:00”到“2017-06-19 10:30:00”的期间的数据,关于其以外的期间的数据,基于其他的有效的变换规则进行变换。
此外,在行507和行508的情况下,数据名501的信息为“服务A数据A”是相同的,而数据来源502为“现场系统(1)传感器(1)”和“现场系统(1)传感器(3)”是不同的,有效期间506的信息也不同。这表示随着由设备的变更带来的版本的变更,与“服务A数据A”对应的数据来源502的信息被变更。
在此情况下,行507的信息相对于行508的信息成为过去的版本的信息。行509、行510、行511的信息分别为相同版本的信息。即,在变换规则管理表117中,保存有对各种服务数据适用的变换规则的各版本的信息。换言之,变换规则的各版本是与设备的变更的履历对应的变换规则信息。
接着,使用图6~图10说明用于由说明信息设定终端101管理图3~图5所示的各种说明信息及变换规则的管理画面。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现场数据说明信息登记画面601的结构的概念图。
在图6中,本现场数据说明信息登记画面601表示说明信息设定终端101为了将现场数据说明信息进行登记、变更、删除而使用的用户界面(显示部)。
该现场数据说明信息登记画面601由现场表名选择部602、登记/更新确定按钮603、数据名输入部604、追加按钮605、数据名选择部606、删除按钮607、说明信息类别输入部608、追加按钮609、说明信息类别选择部610、删除按钮611、说明信息输入部612、编辑按钮613构成。
现场表名选择部602是用来选择进行说明信息的登记/变更/删除的现场表的I/F。在选择现场表的情况下,既可以直接输入而指定,也可以从已经登记的现场表的一览中选择。
登记/更新确定按钮603是用来确定在本现场数据说明信息登记画面601中进行了登记/变更/删除的结果的I/F,如果通过登记/更新确定按钮603的操作进行了确定,则由图3~图5的各种表115~117管理的信息被更新。
数据名输入部604及追加按钮605是在作为登记现场数据说明信息的对象而新追加现场数据时使用的I/F。通过向数据名输入部604输入数据名并按下追加按钮605,向说明信息输入部612追加新数据名的行。
数据名选择部606及删除按钮607是在将显示在说明信息输入部612上的现场数据的行进行删除时使用的I/F。在数据名选择部606中,显示有当前登记的全部数据名,通过由数据名选择部606选择想要删除的数据名并按下删除按钮607,从说明信息输入部612删除所选择的现场数据的行。
说明信息类别输入部608及追加按钮609是用来向说明信息输入部612新追加说明信息类别的I/F。通过I/F输入的信息被追加到图3的说明信息类别302。
如果向说明信息类别输入部608输入想要追加的说明信息类别,并将追加按钮609按下,则向说明信息输入部612追加新的说明信息类别的列。说明信息类别选择部610及删除按钮611是用来从说明信息输入部612删除说明信息类别的I/F。
在说明信息类别选择部610上显示有当前登记的全部说明信息类别,通过由说明信息类别选择部610选择想要删除的说明信息类别并将删除按钮611按下,从说明信息输入部612中删除所选择的说明信息类别的列。说明信息输入部612是用来将当前登记的各种现场数据的说明信息进行编辑的I/F,通过选择想要编辑的说明信息的单元并直接输入,将内容进行编辑。关于编辑后的各种现场数据的说明信息,其编辑内容被反映到图3的说明信息303中。
此外,对说明信息进行版本管理,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显示了当前被有效地利用的最新版本的说明信息。最新版本的说明信息是指与连接或安装在当前的现场系统上的传感器等对应的说明信息。
在进行过去版本的说明信息的参照/编辑的情况下,通过将各数据名的版本管理的列的编辑按钮613按下,显示参照/编辑的信息。用户在后述的图7的现场数据说明信息版本管理画面701上进行各种操作。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现场数据说明信息版本管理画面701的结构的概念图。本现场数据说明信息版本管理画面701是说明信息设定终端101为了进行现场数据说明信息的版本管理而使用的用户界面(显示部)。
该现场数据说明信息版本管理画面701由数据名选择区702、登记/更新确定按钮703、说明信息版本一览704构成。在数据名选择区702中,显示有将图6的编辑按钮613按下时的现场数据名,在说明信息版本一览704中,显示与显示在数据名选择区702中的现场数据名有关的过去、当前及未来的说明信息一览。
用户通过在说明信息版本一览704上直接编辑说明信息类别和说明信息及有效期间并按下登记/更新确定按钮703,进行编辑内容的确定、即由现场数据说明信息管理表115管理的各种信息(图3的说明信息类别302、说明信息303、有效期间304)的更新。
假如在用户想要进行其他现场数据的说明信息的版本管理的情况下,如果在数据名选择区702中选择其他的现场数据名,则将所选择的现场数据的说明信息显示在说明信息版本一览704中。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服务数据说明信息登记画面801的结构的概念图。本服务数据说明信息登记画面801是说明信息设定终端101为了将服务数据说明信息进行登记、变更、删除而使用的用户界面(显示部)。
该服务数据说明信息登记画面801具有服务表名选择部802、登记/更新确定按钮803、数据名输入部804、追加按钮805、数据名选择部806、删除按钮807、说明信息类别输入部808、追加按钮809、说明信息类别选择部810、删除按钮811、说明信息输入部812、编辑按钮813。
本服务数据说明信息登记画面801与将图6的现场数据替换为服务数据的画面相同,所以省略说明。即,在图6的现场数据说明信息登记画面601中选择“现场表名”并将“现场数据”等登记,代替此内容而在服务数据说明信息登记画面801中,选择“服务表名”并登记“服务数据”等。
另外,服务表名是用来管理服务数据的表的名称,但可以不使用服务表名,而用服务数据名来管理服务数据。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换规则登记画面901的结构的概念图。本变换规则登记画面901是说明信息设定终端101为了将用于从现场数据等的数据来源生成服务数据的变换规则进行登记、变更、删除而使用的用户界面(显示部)。
该变换规则登记画面901具有服务表名选择部902、登记/更新确定按钮903、数据名选择部904、数据来源选择部905、时刻粒度变换规则选择部906、数据变换规则选择部907、不足时规则选择部908、规则追加按钮909、变换规则一览910、编辑按钮911、删除按钮912。
服务表名选择部902是用来指定将变换规则进行登记的服务数据的表的I/F。如果在本I/F中指定服务表名,则与该服务表有关的变换规则一览显示在变换规则一览910中。
登记/更新确定按钮903是用来确定在本变换规则登记画面901中进行了登记/变更/删除的结果的I/F,如果通过登记/更新确定按钮903的操作确定了结果,则由图5的变换规则管理表117管理的信息被更新。
数据名选择部904是用来选择设定变换规则的对象的服务数据名的I/F,显示有由服务表名选择部902指定的服务表的数据名一览。
数据来源选择部905是用来指定用于生成由数据名选择部904选择的服务数据的原数据的I/F。在本变换规则登记画面901的例子中为选择单一的数据来源的I/F。
例如,除此以外,也可以如将现场数据A和现场数据B的平均值设为服务数据C那样,选择多个数据来源。此外,在指定数据来源的情况下,既可以指定现场数据,也可以指定与由数据名选择部904指定的服务数据不同的服务数据。
时刻粒度变换规则选择部906是用于在由数据名选择部904指定的服务数据的时刻粒度(采样率)与由数据来源选择部905指定的数据来源的时刻粒度不同的情况下指定怎样将时刻粒度进行变换的I/F。
数据变换规则选择部907是为了生成由数据名选择部904指定的服务数据的值而指定对由数据来源选择部905指定的数据来源的值进行怎样的数据变换的I/F。
作为简单的例子,有单位变换及(多个数据来源的)简单平均,但也可以使用JSON(JavaScript(注册商标)Object Notation:)形式或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注册商标)形式等来指定复杂的变换规则。
不足时规则选择部908是用于在数据来源的数据因缺损等的某种理由而不足的情况下指定怎样进行插补的I/F,例如有前值插补、线性插补等。
规则追加按钮909是用来将由数据名选择部904~不足时规则选择部908指定的内容作为新变换规则追加的I/F,通过将本I/F按下,显示追加到变换规则一览910中的信息。
变换规则一览910是用来进行与由服务表名选择部902指定的服务表有关的变换规则的一览显示及它们的编辑的I/F。通过选择想要编辑的变换规则的单元并直接输入,将所输入的内容进行编辑,将编辑的内容显示在变换规则一览910中。
此外,对变换规则进行版本管理,在本例中,显示了当前有效的最新版本的变换规则。即,即使设备的规格变更,也匹配于设备的规格的变更而显示当前有效的最新版本的变换规则。
在进行过去版本的变换规则的参照/编辑的情况下,通过将各数据名的版本管理的列的编辑按钮911按下而显示参照/编辑的信息。用户在后述的图10的变换规则版本管理画面1001上进行各种操作。删除按钮912是用来将变换规则一览910的行删除的I/F。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换规则版本管理画面1001的结构的概念图。本变换规则版本管理画面1001是说明信息设定终端101为了进行变换规则的版本管理而使用的用户界面(显示部),显示有数据名选择区1002、确定登记/更新的确定按钮1003、变换规则版本一览1004。
在数据名选择区1002中,显示有将图9的编辑按钮911按下时的服务数据名,在变换规则版本一览1004中,显示有所选择的服务数据的过去、当前及未来的变换规则一览。确定登记/更新是指用户对计算机完成、宣告或传达想要登记/更新的信息的输入已结束。
用户通过在变换规则版本一览1004上直接编辑变换规则及有效期间并按下登记/更新确定按钮1003,进行编辑内容的确定、即由变换规则管理表117管理的各种信息(图5的时刻粒度变换规则503、数据变换规则504、不足时规则505等)的更新。
假如在用户想要进行其他现场数据的变换规则的版本管理的情况下,如果在数据名选择区1002中选择其他的现场数据名,则所选择的服务数据的变换规则显示在变换规则版本一览1004中。
接着,使用图11~15对图1及图2所示的数据提供装置103的各种处理流程进行说明。图11是说明用户使用说明信息设定终端101将现场数据或服务数据的说明信息进行登记时的数据提供装置103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以下,在本流程图中以现场数据的说明信息的登记处理为前提进行说明,但关于服务数据的说明信息的登记处理,只要将现场数据替换为服务数据就可以。
如果数据提供装置103的管理画面生成部113经由说明信息访问I/F111从说明信息设定终端101接收到用来进行说明信息登记的现场数据说明信息登记画面请求,则管理画面生成部113对说明信息管理部114请求现场数据说明信息一览。然后,管理画面生成部113从说明信息管理部114取得保持在现场数据说明信息管理表115中的现场数据说明信息一览(步骤1101)。
接着,管理画面生成部113基于所取得的现场数据说明信息一览,生成现场数据说明信息登记画面601的信息(步骤1102),经由说明信息访问I/F111向说明信息设定终端101返送现场数据说明信息登记画面601的信息(步骤1103)。
如果用户使用说明信息设定终端101在现场数据说明信息登记画面601中进行画面输入的操作,则从说明信息设定终端101对数据提供装置103发送画面输入信息,管理画面生成部113检测到用户的画面输入(步骤1104)。
管理画面生成部113确认画面输入是否是“登记/更新确定”、即图6的登记/更新确定按钮603是否被按下(步骤1105),在“登记/更新确定”的情况下,向步骤1113前进。在画面输入不是“登记/更新确定”的情况下,管理画面生成部113确认画面输入是否是“追加或删除”、即图6的追加按钮605、609或删除按钮607、611是否被按下(步骤1106)。
在画面输入是“追加或删除”的情况下,管理画面生成部113根据用户的操作,制作现场数据说明信息登记画面601的说明信息输入部612的一览信息被更新后的画面的信息,向说明信息设定终端101返回更新后的画面的信息(步骤1107),再次等待接受用户的画面输入。
在步骤1106中画面输入不是“追加或删除”的情况下,管理画面生成部113确认画面输入是否是“版本编辑”、即图6的编辑按钮613是否被按下(步骤1108)。
在画面输入是“版本编辑”的情况下,管理画面生成部113执行版本管理画面处理流程(步骤1109),再次等待接受用户的画面输入。使用图12对步骤1109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在步骤1108中,在用户的画面输入不是“版本编辑”的情况下,管理画面生成部113基于用户输入的输入信息,从各种管理表115~117中检索关联的信息(步骤1110),确认是否存在关联信息(步骤1111)。
管理画面生成部113如果没有关联信息则什么都不做,等待接受用户的画面输入,如果找到关联信息,则基于找到的关联信息将画面更新,将更新后的画面的关联信息向说明信息设定终端101返送(步骤1112)。
用具体例说明步骤1110~1112如下,例如在用户的输入是图6的现场表名选择部602的情况下,管理画面生成部113从现场数据说明信息管理表115取得所选择的表中管理的数据名一览及说明信息一览,将画面更新以在数据名选择部606上显示数据名一览、或在说明信息输入部612上显示说明信息一览。
此外,例如用户要登记特定的数据名的说明信息而选择了说明信息输入部612的相应的单元的情况下,管理画面生成部113在现场数据说明信息管理表115或服务数据说明信息管理表116内检索与所选择的单元的数据名类似的数据名。
管理画面生成部113从检索结果取得关于这些类似数据的说明信息,作为对用户的输入辅助而在说明信息输入部612上显示候选,或进行自动补充。最后,在步骤1105中用户输入是“登记/更新确定”的情况下,管理画面生成部113将用户在画面上更新后的信息一式交给说明信息登记部112,将现场数据说明信息管理表115登记或更新(步骤1113)。
此时,管理画面生成部113在从说明信息设定终端101接收到包括数据名301(或数据名401)的输入信息的情况下,基于接收到的输入信息对现场数据说明信息管理表115、服务数据说明信息管理表116进行检索。管理画面生成部113通过检索而提取与输入信息类似的说明信息。管理画面生成部113将提取出的说明信息作为候选,向说明信息设定终端101发送。说明信息设定终端101将候选的说明信息显示在现场数据说明信息登记画面601的说明信息输入部612上。由此,利用说明信息设定终端101的用户能够以候选为参考,登记关于现场数据的信息。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流程图,是说明用户使用说明信息设定终端101对现场数据或服务数据的说明信息的版本信息进行编辑时的数据提供装置103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如果用户进行“版本编辑”请求、即按下了图6的“编辑”按钮613,则管理画面生成部113从现场数据说明信息管理表115取得与相应的数据名有关的说明信息的版本信息一览(步骤1201)。接着,管理画面生成部113基于所取得的版本信息一览,生成现场数据说明信息版本管理画面701的信息(步骤1202),将所生成的画面的信息向说明信息设定终端101返回(步骤1203)。
如果用户使用说明信息设定终端101在现场数据说明信息版本管理画面701中进行画面输入的操作,则从说明信息设定终端101对数据提供装置103发送画面输入信息,管理画面生成部113检测用户的画面输入(步骤1204)。
管理画面生成部113确认用户的画面输入是否是“登记/更新确定”、即是否按下了图7的登记/更新确定按钮703(步骤1205),在不是“登记/更新确定”的情况下再次等待接受用户输入。在“登记/更新确定”的情况下,管理画面生成部113将用户在画面上更新后的信息一式交给说明信息登记部112,将现场数据说明信息管理表115登记或更新(步骤1206)。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流程图,是说明用户使用说明信息设定终端101将变换规则进行登记时的数据提供装置103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如果数据提供装置103的管理画面生成部113经由说明信息访问I/F111从说明信息设定终端101接收到用来进行变换规则登记的变换规则登记画面请求,则管理画面生成部113向说明信息管理部114请求变换规则一览。然后,管理画面生成部113从说明信息管理部114取得保持在变换规则管理表117中的变换规则一览(步骤1301)。
接着,管理画面生成部113基于所取得的变换规则一览,生成变换规则登记画面901的信息(步骤1302)。然后,管理画面生成部113将所生成的变换规则登记画面901的信息经由说明信息访问I/F111向说明信息设定终端101返送(步骤1303)。变换规则登记画面901的信息即是用来生成或制作变换规则登记画面901的信息。
如果用户使用说明信息设定终端101在变换规则登记画面901中进行画面输入的操作,则从说明信息设定终端101对数据提供装置103发送画面输入信息,管理画面生成部113检测用户的画面输入(步骤1304)。
管理画面生成部113确认画面输入是否是“登记/更新确定”、即图9的登记/更新确定按钮903是否被按下(步骤1305),在“登记/更新确定”的情况下,向步骤1313前进。
这里,在画面输入不是“登记/更新确定”的情况下,管理画面生成部113确认画面输入是否是“追加或删除”、即图9的规则追加按钮909或删除按钮912是否被按下(步骤1306)。
在画面输入是“追加或删除”的情况下,管理画面生成部113根据用户的操作,制作变换规则登记画面901的变换规则一览910的一览信息被更新后的画面的信息,将更新后的画面的信息向说明信息设定终端101返回(步骤1307),再次等待接受用户的画面输入。
在步骤1306中画面输入不是“追加或删除”的情况下,管理画面生成部113确认画面输入是否是“版本编辑”,即图9的编辑按钮911是否被按下(步骤1308)。
在画面输入是“版本编辑”的情况下,管理画面生成部113执行版本管理画面处理流程(步骤1309),再次等待接受用户的画面输入。在图14中对步骤1309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在步骤1308中用户的画面输入不是“版本编辑”的情况下,管理画面生成部113基于用户输入的输入信息,从各种管理表115~117中检索关联的信息(步骤1310),确认是否存在关联信息(步骤1311)。
管理画面生成部113如果没有关联信息则什么都不做,等待接受用户的画面输入,如果找到关联信息,则基于找到的关联信息将画面的信息更新,将更新后的画面的关联信息向说明信息设定终端101返送(步骤1312)。
用具体例说明步骤1310~1312如下,例如在用户的输入是图9的数据名选择部904的情况下,从变换规则管理表117中检索关于与所选择的数据名相同或类似的数据名过去已登记的变换规则,为了用户的输入辅助而将所取得的变换规则信息(数据来源或各种规则)从数据来源选择部905向不足时规则选择部908的各I/F作为候选而显示或自动地补充。
另外,当检索关联信息时,不仅以数据名为关键字,也可以以该数据名的说明信息为关键字。例如,即使数据名不相似,在该数据的说明信息类似的情况下,也可以确定为所输入的数据名与找到的数据名类似,将关于该数据的变换规则也作为一候选显示在画面上。
最后,在步骤1305中用户输入是“登记/更新确定”的情况下,管理画面生成部113将用户在画面上更新后的信息一式交给说明信息登记部112。说明信息登记部112将变换规则管理表117登记或更新(步骤1313)。
此时,图1或图2所示的管理画面生成部113在从说明信息设定终端101接收到包括图4所示的数据名401、并且图3所示的数据名301的输入信息的情况下,基于接收到的输入信息对变换规则管理表117进行检索,从多个变换规则中提取由与输入信息对应的数据名501(或数据来源502)确定的、并且已登记到变换规则管理表117中的变换规则。进而,管理画面生成部113将与提取出的变换规则有关的信息作为候选发送给说明信息设定终端101。说明信息设定终端101显示到变换规则登记画面901的变换规则一览910中。由此,利用说明信息设定终端101的用户能够以候选为参考来登记变换规则。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流程图,是说明用户使用说明信息设定终端101将变换规则的版本信息进行编辑时的数据提供装置103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如果用户进行“版本编辑”请求、即按下了图9的“编辑”按钮911,则管理画面生成部113从变换规则管理表117取得与相应的数据名有关的变换规则的版本信息一览(步骤1401)。
接着,管理画面生成部113基于所取得的版本信息一览,生成变换规则版本管理画面1001的信息(步骤1402),将所生成的画面的信息向说明信息设定终端101返回(步骤1403)。
如果用户使用说明信息设定终端101在变换规则版本管理画面1001中进行画面输入的操作,则从说明信息设定终端101对数据提供装置103发送画面输入信息,管理画面生成部113检测用户的画面输入(步骤1404)。
管理画面生成部113确认用户的画面输入是否是“登记/更新确定”,即是否按下了图10的登记/更新确定按钮1003(步骤1405),在不是“登记/更新确定”的情况下再次等待接受用户输入。
在“登记/更新确定”的情况下,管理画面生成部113将用户在画面上更新后的信息一式交给说明信息登记部112。说明信息登记部112将变换规则管理表117登记或更新(步骤1406)。
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流程图,是说明服务终端100向数据提供装置103请求了服务数据时的数据提供装置103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如果数据提供装置103的数据生成部105经由数据访问I/F104接收到服务数据请求,则数据生成部105将服务数据请求中包含的服务数据的表名、数据名(数据名401)、请求期间交给说明信息管理部114。说明信息管理部114从变换规则管理表117取得在该请求期间内有效且与该服务数据有关的变换规则的版本一览(步骤1501)。该变换规则的版本一览中,包含有记录在变换规则管理表117中的数据名501的信息、并且在请求期间内有效的全部信息。
接着,数据生成部105从属于所取得的变换规则的版本一览的各版本信息中,提取与各个版本的有效期间对应的、并且在有效期间的数据生成中需要的数据来源(记录在数据来源502中的信息)和变换规则(时刻粒度变换规则503、数据变换规则504及不足时规则505中记录的信息)(步骤1502)。
并且,数据生成部105以各自的有效期间单位,从数据来源取得需要的数据(步骤1503)。这里所述的需要的数据例如是由记录在数据来源502中的信息确定的现场系统中的现场数据。
具体而言,数据生成部105向查询生成部107指示生成用于数据取得的查询,查询执行控制部108执行由查询生成部107生成的查询。
通过由查询执行控制部108执行查询,数据生成部105经由通信I/F110及取得数据接收部109从现场系统(1)118、现场系统(2)119取得现场数据。
例如,在由数据名401确定的数据名501的信息是“服务A数据A”的情况下,查询执行控制部108基于“服务A数据A”,参照变换规则管理表117,从现场系统(1)118和现场系统(2)119分别取得关于现场系统(1)118的传感器(1)的现场数据和关于现场系统(2)119的传感器(3)的现场数据。
接着,数据生成部105参照记录在变换规则管理表117中的信息,确认从现场系统(1)118及现场系统(2)119取得的数据(现场数据)中是否需要设定各种变换规则(时刻粒度变换规则503和数据变换规则504及不足时规则505)(步骤1504)。
即,数据生成部105基于与服务数据请求中包含的数据名401对应的数据名501,参照变换规则管理表117的数据名501的信息(服务数据说明信息管理表116的信息)和与该数据名501对应的数据来源502的信息(现场数据说明信息管理表115的信息)。根据参照结果,数据生成部105判定在由数据名501确定的服务数据的规格(时刻粒度、单位等的说明信息的内容)与由数据来源502确定的现场数据的规格(时刻粒度、单位等的说明信息的内容)之间是否有差异。然后,数据生成部105以判定为至少在两者的规格的一部分中有差异为条件,判定在所取得的数据中是否有各种变换规则的设定。
在两者的规格间没有差异、没有变换规则设定的情况下,向步骤1506前进。
在两者的规格间有差异、有变换规则设定的情况下,数据生成部105将变换前的数据(现场数据)及变换规则交给数据变换执行部106,实施数据变换处理(步骤1505)。
如果数据变换执行部106对请求期间的全部数据结束了需要的数据变换,则数据生成部105将数据变换后的全部数据作为按每个请求期间进行数据变换后的数据分别综合,生成用来向服务终端100返送的服务数据(步骤1506)。接着,数据生成部105将制作出的服务数据作为被请求的服务数据向服务终端100返送(步骤1507)。
另外,在所取得的数据(现场数据)中没有各种变换规则的设定、在两者(现场数据和服务数据)的规格间没有差异的情况下,数据生成部105将所取得的数据(现场数据)原样制作为服务数据,将制作出的服务数据作为被请求的服务数据向服务终端100返送。
此外,在两者(现场数据和服务数据)的规格的至少一部分中有差异的情况下,数据生成部105确定两者的规格之中发生了差异的规格(例如单位),对所确定的规格适用变换规则,将所取得的数据按照对所确定的规格适用的变换规则(例如单位变换)变换为服务数据。
具体而言,在作为变换规则而适用“单位变换”的情况下,从“现场系统(1)传感器(1)”的单位“K”向“服务A数据A”的单位“℃”进行单位变换,将从“现场系统(1)传感器(1)”的现场数据的值减去“273.15”后的值作为“服务A数据A”的服务数据。此外,也可以将制作出的服务数据保存到某个管理表或存储装置204中而管理。
对于上述实施方式换句话讲,本发明的数据综合系统的一例具有现场数据取得机构、服务提供机构和数据提供机构。现场数据取得机构连接于设备,取得设备的信息。
数据提供装置103具有关于现场数据取得机构取得或生成现场数据的方法的信息、关于服务提供机构使用所取得或生成的现场数据的方法的信息、和关于服务提供机构在有请求的情况下将与取得或生成的信息有关的信息变换为与使用现场数据的方法有关的信息的规则的信息。
接受到服务提供机构的请求的数据提供装置103将关于取得或生成的方法的信息与关于使用的方法的信息进行比较,基于比较结果将变换的规则变更。
数据提供装置103对于服务提供机构的该请求,从现场数据取得机构取得,将所取得的现场数据基于变更后的规则进行变更,将变更后的现场数据发送给服务提供机构。
当连接在设备上的现场数据取得机构被变更或更新的情况下,能够将关于取得或生成的方法的信息更新。在设备被更新或变更的情况下,关于取得或生成的方法的信息和关于使用的方法的信息间发生差异。
数据取得机构也可以是连接或设置在图1所示的设备上的传感器120单体,或者由传感器120和控制器121成为组合的结构。此外,根据情况,也可以包括网关121或现场数据保存部122。即,数据取得机构只要是取得现场数据的装置就可以。
传感器对温度、湿度、角度、物体的有无等进行测定或检测,以模拟值或规定的格式将数据输出。现场系统进行将从传感器取得的数据变换为对与现场系统连接的致动器或输入输出端口进行控制时需要的数据的变换等。
即,现场系统进行向用于控制连接在控制器121上的仪器的数据的变换等。传感器输出的数据及变换后的数据也可以被存储到控制器121内的存储机构或被保存到与控制器121不同的存储机构。
在控制器121上连接有相机等摄像机构的情况下,也可以另行设置存储设备(storage)等存储机构。此外,也可以除了控制器121以外还在网关123中设置存储机构或辅助存储机构来保存数据。或者,也可以如图1所示设置能够由网关123和控制器121共同使用的现场数据保存部122。
另一方面,服务提供机构所需要的数据需要变换为适合于服务提供机构的数据。即,服务提供机构需要与用于在现场系统内控制连接在控制器121上的仪器的数据不同的数据。
因而,本发明的数据提供装置103分别具有现场系统中的基于连接在控制器121上的传感器等的信息的现场系统侧的现场数据的规格和服务提供机构需要的数据的规格,所以能够判断应变换为怎样的数据并将数据提供给服务提供机构。
此外,数据提供装置103能够变换为服务提供机构需要的数据并提供变换后的数据。
进而,在连接在控制器121上的传感器被更换或更新的情况下,更换后的传感器和更换前的传感器的数据规格不同的情况下(例如,单位不同的情况下),数据提供装置103能够通过将现场系统的现场数据的规格与服务提供机构需要的数据的规格进行比较,来检测出传感器被变更的情况。此外,检测后,数据提供装置103会知晓现场系统的现场数据的规格的内容,所以能够变换为服务提供机构需要的数据。
这样,即使在现场系统的一部分被更换等的情况下,由于数据提供装置103具有现场系统的现场数据的规格和数据提供装置103需要的数据的规格双方的信息而能够进行更换前后的比较,所以也能够实现顺畅地变换为服务提供机构需要的数据。
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即使在现场系统收集、储存的现场数据与利用这些现场数据的服务(服务数据)之间数据本身的所请求的粒度或精度不同的情况下,数据综合系统也将这些差异变换/吸收。因此,即使在现场系统的规格有变更的情况下,在服务侧(服务终端侧)也不用变更自服务的设定、即不用改变服务应用就能够进行服务的提供,现场数据利用时的服务管理负担减轻。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向服务终端提供与作为数据请求源的服务终端的请求相符的服务数据,结果,能够使服务终端中的服务应用的修改工作量下降。
此外,数据提供装置103在从服务终端接收到包含请求期间的服务数据请求的情况下,能够将服务数据的规格与现场数据的规格进行比较,确定两者的规格不同的现场数据,将所确定的现场数据变换为由服务数据请求指定的服务数据。由此,即使现场系统中的设备的规格被变更,也能够将不需要改变服务应用的服务数据提供给服务终端。此外,通过作为变换规则的信息而利用管理表的信息,能够将与规格和请求期间相符的服务数据提供给服务终端。
进而,数据提供装置103能够将管理服务数据和现场数据的管理表根据设备的规格的变更而按每个版本进行管理。由此,即使请求期间与多个版本的有效期间重复、在请求期间内现场系统中的设备的规格多次被变更,也能够将不需要改变服务应用的服务数据提供给服务终端。
此外,数据提供装置103在接收到包含第1识别信息或第2识别信息的输入信息的情况下,能够从多个变换规则中提取由与输入信息对应的第3识别信息或第4识别信息确定的、且已登记的变换规则,将关于提取出的变换规则的信息作为候选,向说明信息设定终端发送。由此,在说明信息设定终端中,能够以候选为参考进行变换规则的设定。
此外,在数据提供装置103中,能够将现场数据变换为由服务数据请求指定的请求期间中的服务数据而提供给服务终端。由此,在现场系统中,即使设备或仪器被变更,也能够原样将现场数据向数据提供装置103发送,能够降低现场系统中的现场数据的管理成本。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基于来自服务(服务终端)的数据取得请求从现场系统取得数据并进行变换处理的数据取得/请求型的数据的流向,但在从现场系统以Push型将数据向数据提供装置103发送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实施同样的数据变换处理来适用。
例如,数据提供装置103在从现场系统(1)118接收到数据发送通知(附加了数据名301和请求期间的通知)的情况下,从现场系统(1)118取得由与附加在数据发送通知中的第1识别信息(数据名301)对应的第2识别信息(数据名401)确定的、且由数据发送通知指定的请求期间中的现场数据。接着,数据提供装置103基于附加在数据发送通知中的第1识别信息(数据名301)和与第1识别信息对应的第2识别信息(数据名401),参照现场数据说明信息管理表115和服务数据说明信息管理表116,将现场数据的规格与服务数据的规格进行比较。然后,数据提供装置103在现场数据的规格与服务数据的规格之间有差异的情况下,参照变换规则管理表117,将所取得的上述现场数据按照由数据发送通知指定的请求期间中的变换规则变换为服务数据,能够将变换后的服务数据作为在服务终端100中利用的服务数据来管理。
由此,能够基于来自现场系统(1)118的数据发送通知来保持由服务终端100请求的服务数据,能够立即应对来自服务终端100的服务数据请求。另外,现场系统(1)118可以将数据发送通知定期地或以设备的变更(规格的变更)为条件,向数据提供装置103发送。
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是用于本发明的说明的例示,不是将本发明的范围仅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的意思。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而以其他各种各样的形态实施本发明。例如,也可以将现场数据说明信息管理表115和服务数据说明信息管理表116及变换规则管理表117分别综合到单一的管理表中,将各管理表的信息用单一的管理表来管理。此外,在管理表中,记录有数据提供装置(主CPU201)103的检索对象、且至少将现场数据的规格与服务数据的规格建立关联而记录的信息、以及规定了现场数据与服务数据的关系的变换规则的信息。
进而,也可以将数据提供装置103、现场系统(1)118和说明信息设定终端101构成为设备管理系统。此时,现场系统(1)118是收集关于设备的数据的数据收集机构,数据提供装置103是以数据收集机构为通信对象而与通信对象进行信息的收发的数据提供机构。
数据提供机构(主CPU201)具有管理表(现场数据说明信息管理表115、变换规则管理表117),所述管理表将第1信息(版本变更前的现场数据名301)和第1变更信息(版本变更后的现场数据名301)与设备的规格(说明信息类别302、说明信息303)建立关联而登记,并登记有将第1变更数据变换为第1数据的多个变换规则(时刻粒度变换规则503,数据变换规则504、不足时规则505),所述第1信息用于对由数据收集机构收集到的数据、且在设备的变更前生成的第1数据(现场数据)进行管理,所述第1变更数据用于对在设备的变更后生成的第1变更数据(现场数据)进行管理。
数据提供机构从数据收集机构读入第1信息和第1变更信息,并读入第1数据和第1变更数据,基于所读入的各信息从多个变换规则之中提取适用于各数据的变换规则,基于提取出的变换规则将所读入的第1变更数据变换为第1数据,将变换后的第1数据向管理表登记。
由此,即使设备被变更,也能够将随着设备的变更而被变更的数据(第1变更数据)变换为相当于设备的变更前的数据的第1数据并管理。
此外,在作为属于数据提供机构的通信对象的机构而还具备具有将来自数据提供机构的信息进行显示的显示部(601、701、801、901、1001)的说明信息设定终端101的情况下,上述显示部能够显示上述第1变更信息(图6)。此外,显示部能够显示表示上述第1变更信息比上述第1信息更晚被上述数据提供机构读入的信息(图7),或显示上述第1变更信息。进而,显示部能够显示上述第1变更信息是上述设备被变更后的值(图10)、或显示与由上述数据提供机构确定的变换规则有关的信息(图9、图10)。由此,能够向用户提示伴随于设备的变更的信息。
此外,数据提供机构(主CPU201)在从上述服务终端100接收到服务数据请求(数据取得请求)的情况下,从上述现场数据管理终端(118)取得由上述服务数据请求指定的现场数据,基于上述取得的上述现场数据,参照上述管理表,将上述现场数据的规格与上述服务数据的规格进行比较(步骤1504),在上述现场数据的规格与上述服务数据的规格之间有差异的情况下,将所取得的现场数据按照上述变换规则变换为服务数据(步骤1505),将上述变换后的服务数据作为上述服务数据请求所请求的服务数据向上述服务终端100发送(步骤1507)。由此,即使现场系统中的设备的规格被变更,也能够将不需要改变服务应用的服务数据提供给服务终端。

Claims (14)

1.一种数据提供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现场数据取得机构,取得与现场的设备有关的现场数据;以及
数据提供机构,以将上述现场数据作为服务数据来利用的服务提供机构为通信对象,与上述通信对象进行信息的收发;
上述数据提供机构对规定了上述现场数据与上述服务数据的关系的变换规则的信息进行管理,在从上述服务提供机构接收到数据取得请求的情况下,从上述现场数据取得机构取得被指定的上述现场数据,对所取得的上述现场数据的规格与上述服务数据的规格进行比较,在所比较的上述现场数据的规格与上述服务数据的规格之间有差异的情况下,将所取得的上述现场数据按照上述变换规则进行变换,将变换后的上述现场数据发送给上述服务提供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提供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变换规则的信息包括:
现场数据管理表,将用于识别上述现场数据的第1识别信息及与上述现场数据的规格有关的第1规格信息与其有效期间建立关联来管理;
服务数据管理表,将用于识别上述服务数据的第2识别信息及与上述服务数据的规格有关的第2规格信息与其有效期间建立关联来管理;以及
变换规则管理表,将用于识别上述现场数据的第3识别信息与用于识别上述服务数据的第4识别信息建立关联来管理,并且将上述变换规则与其有效期间建立关联来管理;
上述数据提供机构在从上述服务提供机构作为上述数据取得请求而接收到包含上述第2识别信息和请求期间的数据取得请求的情况下,从上述现场数据取得机构取得由与附加在接收到的上述数据取得请求中的上述第2识别信息对应的第1识别信息确定的、并且附加在上述数据取得请求中的上述请求期间的现场数据,基于附加在上述数据取得请求中的上述第2识别信息,参照上述现场数据管理表和上述服务数据管理表,对上述现场数据的规格与上述服务数据的规格进行比较,在所比较的上述现场数据的规格与上述服务数据的规格之间有差异的情况下,参照上述变换规则管理表,将所取得的上述现场数据按照附加在上述数据取得请求中的上述请求期间的变换规则变换为服务数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提供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数据提供机构在从上述现场数据取得机构接收到包含上述第1识别信息和请求期间的数据发送通知的情况下,从上述现场数据取得机构取得由附加在上述数据发送通知中的上述第1识别信息确定的、并且附加在上述数据发送通知中的上述请求期间的现场数据,基于附加在上述数据发送通知中的上述第1识别信息和与上述第1识别信息对应的第2识别信息,参照上述现场数据管理表和上述服务数据管理表,对上述现场数据的规格与上述服务数据的规格进行比较,在所比较的上述现场数据的规格与上述服务数据的规格之间有差异的情况下,参照上述变换规则管理表,将所取得的上述现场数据按照附加在上述数据发送通知中的上述请求期间的变换规则变换为服务数据,并将变换后的上述服务数据作为由上述服务提供机构利用的服务数据来管理。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提供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数据提供机构在从属于上述通信对象的说明信息设定机构接收到包含上述第1识别信息或上述第2识别信息的输入信息的情况下,基于接收到的上述输入信息在上述变换规则管理表中进行检索,从多个变换规则中提取由与上述输入信息对应的上述第3识别信息或上述第4识别信息确定的、并且已登记到上述变换规则管理表中的变换规则,将与提取的上述变换规则有关的信息作为候选发送给上述说明信息设定机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提供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于分别登记到上述服务数据管理表、上述现场数据管理表及上述变换规则管理表中的信息,与上述有效期间建立关联并按每个版本进行管理。
6.一种数据提供方法,其是数据提供装置的数据提供方法,
上述数据提供装置具有:
现场数据取得机构,取得与现场的设备有关的现场数据;以及
数据提供机构,以将上述现场数据作为服务数据来利用的服务提供机构为通信对象,与上述通信对象进行信息的收发;
上述数据提供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
管理步骤,上述数据提供机构对规定了上述现场数据与上述服务数据的关系的变换规则的信息进行管理;
取得步骤,上述数据提供机构在从上述服务提供机构接收到数据取得请求的情况下,从上述现场数据取得机构取得被指定的上述现场数据;
比较步骤,上述数据提供机构对在上述取得步骤中取得的上述现场数据的规格与上述服务数据的规格进行比较;
变换步骤,上述数据提供机构当通过上述比较步骤中的比较在上述现场数据的规格与上述服务数据的规格之间有差异的情况下,将所取得的上述现场数据按照上述变换规则进行变换;以及
发送步骤,上述数据提供机构将在上述变换步骤中变换后的数据发送给上述服务提供机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提供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变换规则的信息包括:
现场数据管理表,将用于识别上述现场数据的第1识别信息及与上述现场数据的规格有关的第1规格信息与其有效期间建立关联来管理;
服务数据管理表,将用于识别上述服务数据的第2识别信息及与上述服务数据的规格有关的第2规格信息与其有效期间建立关联来管理;以及
变换规则管理表,将用于识别上述现场数据的第3识别信息与用于识别上述服务数据的第4识别信息建立关联来管理,并且将上述变换规则与其有效期间建立关联来管理;
上述数据提供机构在上述取得步骤中,在从上述服务提供机构作为上述数据取得请求而接收到包含上述第2识别信息和请求期间的数据取得请求的情况下,从上述现场数据取得机构取得由与接收到的上述第2识别信息对应的第1识别信息确定的、并且附加在上述数据取得请求中的上述请求期间的现场数据,
上述数据提供机构在上述比较步骤中,基于附加在上述数据取得请求中的上述第2识别信息,参照上述现场数据管理表和上述服务数据管理表,对上述现场数据的规格与上述服务数据的规格进行比较,
上述数据提供机构在上述变换步骤中,当通过上述比较步骤中的比较在上述现场数据的规格与上述服务数据的规格之间有差异的情况下,参照上述变换规则管理表,将所取得的上述现场数据按照附加在上述数据取得请求中的上述请求期间的变换规则变换为服务数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提供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数据提供机构在上述取得步骤中,在从上述现场数据取得机构接收到包含上述第1识别信息和请求期间的数据发送通知的情况下,从上述现场数据取得机构取得由附加在上述数据发送通知中的上述第1识别信息确定的、并且附加在上述数据发送通知中的上述请求期间的现场数据,
上述数据提供机构在上述比较步骤中,基于附加在上述数据发送通知中的上述第1识别信息和与上述第1识别信息对应的第2识别信息,参照上述现场数据管理表和上述服务数据管理表,对上述现场数据的规格与上述服务数据的规格进行比较,
上述数据提供机构在上述变换步骤中,当通过上述比较步骤中的比较在上述现场数据的规格与上述服务数据的规格之间有差异的情况下,参照上述变换规则管理表,将所取得的上述现场数据按照由上述数据发送通知指定的上述请求期间的变换规则变换为服务数据,并将变换后的上述服务数据作为由上述服务提供机构利用的服务数据来管理。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提供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提取发送步骤,在该提取发送步骤中,上述数据提供机构在从属于上述通信对象的说明信息设定机构接收到包含上述第1识别信息或上述第2识别信息的输入信息的情况下,基于接收到的上述输入信息在上述变换规则管理表中进行检索,从多个变换规则中提取由与接收到的上述输入信息对应的上述第3识别信息或上述第4识别信息确定的、并且已登记到上述变换规则管理表中的变换规则,将与提取的上述变换规则有关的信息作为候选发送给上述说明信息设定机构。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提供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于分别登记到上述服务数据管理表、上述现场数据管理表及上述变换规则管理表中的信息,与上述有效期间建立关联并按每个版本进行管理。
11.一种设备管理系统,具备:
数据收集机构,至少收集与设备有关的数据;以及
数据提供机构,以上述数据收集机构为通信对象,与上述通信对象进行信息的收发;
上述设备管理系统的特征在于,
上述数据提供机构具有管理表,该管理表中,将第1信息及第1变更信息与上述设备的规格建立关联而登记,上述第1信息用于对由上述数据收集机构收集的数据、并且在上述设备的变更前生成的第1数据进行管理,上述第1变更信息用于对在上述设备的变更后生成的第1变更数据进行管理,并且上述管理表中登记将上述第1变更数据变换为上述第1数据的多个变换规则;
上述数据提供机构从上述数据收集机构读入上述第1信息和上述第1变更信息,并且读入上述第1数据和上述第1变更数据,基于所读入的各个信息,从上述多个变换规则中提取适用于所读入的各个数据的变换规则,基于提取的上述变换规则,将读入的上述第1变更数据变换为第1数据,并将变换后的上述第1数据登记到上述管理表中。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说明信息设定机构,该说明信息设定机构属于上述数据提供机构的上述通信对象,具有显示来自上述数据提供机构的信息的显示部;
上述显示部显示上述第1变更信息,并且显示表示上述第1变更信息比上述第1信息更晚被上述数据提供机构读入的情况的信息。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说明信息设定机构,该说明信息设定机构属于上述数据提供机构的上述通信对象,具有显示来自上述数据提供机构的信息的显示部;
上述显示部显示上述第1变更信息,并且显示上述第1变更信息是上述设备被变更后的值。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说明信息设定机构,该说明信息设定机构属于上述数据提供机构的上述通信对象,具有显示来自上述数据提供机构的信息的显示部;
上述显示部显示与由上述数据提供机构确定的变换规则有关的信息。
CN201811636309.4A 2018-01-31 2018-12-29 数据提供装置、数据提供方法以及设备管理系统 Active CN1100961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16034A JP6907135B2 (ja) 2018-01-31 2018-01-31 データ提供装置及びデータ提供方法
JP2018-016034 2018-01-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96198A true CN110096198A (zh) 2019-08-06
CN110096198B CN110096198B (zh) 2022-04-15

Family

ID=65408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36309.4A Active CN110096198B (zh) 2018-01-31 2018-12-29 数据提供装置、数据提供方法以及设备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795343B2 (zh)
EP (1) EP3522028A1 (zh)
JP (1) JP6907135B2 (zh)
CN (1) CN1100961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02632B2 (en) * 2019-10-09 2021-08-24 Nokia Technologies Oy Access mechanism for single purpose operation
US11635885B2 (en) * 2020-12-02 2023-04-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for supporting automation services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1509A (zh) * 2005-03-03 2008-08-1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传感器数据的处理方法
CN103149899A (zh) * 2013-02-01 2013-06-12 华迪计算机集团有限公司 粮库智能传感器集成终端
CN103246694A (zh) * 2012-02-08 2013-08-14 旭硝子株式会社 数据管理系统、管理数据提取方法及用于管理数据提取的存储介质
JP2014115860A (ja) * 2012-12-11 2014-06-26 Hitachi Systems Ltd 顧客別データフォーマット変換データ提供システム及び顧客別データフォーマット変換データ提供方法
US20150222490A1 (en) * 2014-02-06 2015-08-06 Cisco Technology, Inc. Semantic data broker for dynamic association between devices and applications
WO2017035536A1 (en) * 2015-08-27 2017-03-02 FogHorn Systems, Inc. Edge intelligence platform, and internet of things sensor streams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97054A (ja) * 2006-10-05 2008-04-24 Hitachi Ltd データ連携システム、企業システム、データ連携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322706B2 (ja) * 2009-03-10 2013-10-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436309B2 (ja) 2010-04-01 2014-03-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データ処理装置及びデータ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825100B2 (ja) * 2011-05-31 2015-12-02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センサデータ収集システム
JP2013149173A (ja) 2012-01-20 2013-08-0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クエリ変換装置、データベースサーバ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073724B2 (en) * 2015-04-24 2018-09-11 Senslytics Corporation Method of intuition generation
US10007513B2 (en) * 2015-08-27 2018-06-26 FogHorn Systems, Inc. Edge intelligence platform, and internet of things sensor streams system
KR101613607B1 (ko) * 2015-11-11 2016-04-20 주식회사 이글루시큐리티 주요데이터 자동변환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JP6581304B2 (ja) * 2016-06-03 2019-09-2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現場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1509A (zh) * 2005-03-03 2008-08-1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传感器数据的处理方法
CN103246694A (zh) * 2012-02-08 2013-08-14 旭硝子株式会社 数据管理系统、管理数据提取方法及用于管理数据提取的存储介质
JP2014115860A (ja) * 2012-12-11 2014-06-26 Hitachi Systems Ltd 顧客別データフォーマット変換データ提供システム及び顧客別データフォーマット変換データ提供方法
CN103149899A (zh) * 2013-02-01 2013-06-12 华迪计算机集团有限公司 粮库智能传感器集成终端
US20150222490A1 (en) * 2014-02-06 2015-08-06 Cisco Technology, Inc. Semantic data broker for dynamic association between devices and applications
WO2017035536A1 (en) * 2015-08-27 2017-03-02 FogHorn Systems, Inc. Edge intelligence platform, and internet of things sensor streams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96198B (zh) 2022-04-15
US10795343B2 (en) 2020-10-06
US20190235478A1 (en) 2019-08-01
JP6907135B2 (ja) 2021-07-21
JP2019133477A (ja) 2019-08-08
EP3522028A1 (en) 2019-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27197B2 (ja) プロセス制御システムに検索サービスを提供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方法、製品、プログラム
US20190098113A1 (en) Web services platform with integration and interface of smart entities with enterprise applications
US8032563B2 (en) Generating a unique representation of physical assets
JP4647632B2 (ja) センサデータ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センサデータ制御方法
US10430041B2 (en) Information collection system, information collection terminal device, information collection server, and information collection method
US20090259961A1 (en) Configuration based engineering data collection (edc) for manufacturing lines
CN110096198A (zh) 数据提供装置、数据提供方法以及设备管理系统
US20200099621A1 (en) Sensing device management apparatus
CN113676525A (zh) 面向网络协同制造的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
JP2018072958A (ja) データ提供装置及びデータ提供方法
US7778719B2 (en) Method, system,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for providing configure to service for a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service guide system
JP6969362B2 (ja) センサ管理装置とそ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マッチング装置とそ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07007882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history of plant data
JP2003272074A (ja) 計測データ収集装置
EP3591481B1 (en) Devic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apparatus, system, and program
US20200184385A1 (en) Sensor management unit, sensor device, sensing data providing method, and sensing data providing program
KR20020066108A (ko) 유에스비를 이용한 실시간 생산 관리 시스템
JP7128761B2 (ja) データ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データ管理方法
JP6707215B1 (ja) 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ツール、学習装置、およびデータ収集システム
JP2006293930A (ja) 図面管理装置、技術提携先端末及び図面管理システム
JP2001155056A (ja) ファンド投資情報システム
JP7002978B2 (ja) データ統合システムおよびデータ統合方法
JP2008097054A (ja) データ連携システム、企業システム、データ連携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510584B2 (ja) 操業データ解析システム、解析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23036139A (ja) データ提供装置、データ提供システム及びデータ提供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