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87977B - 用于车厢的后面的加强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厢的后面的加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87977B
CN110087977B CN201780078820.4A CN201780078820A CN110087977B CN 110087977 B CN110087977 B CN 110087977B CN 201780078820 A CN201780078820 A CN 201780078820A CN 110087977 B CN110087977 B CN 1100879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ing
height
profile
reinforcement
transver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7882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87977A (zh
Inventor
尼古拉斯·施奈德
吉米·拉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rcelorMittal SA
Original Assignee
ArcelorMittal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rcelorMittal SA filed Critical ArcelorMittal SA
Publication of CN1100879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79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879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79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3/00Superstructures for load-carrying vehicles
    • B62D33/06Drivers' ca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5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9/00Superstructures, understructures, or sub-unit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thereof
    • B62D29/007Superstructures, understructures, or sub-unit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thereof predominantly of special steel or specially treated steel, e.g. stainless steel or locally surface hardened st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306/00Other features of vehicle sub-units
    • B60Y2306/01Reducing damages in case of crash, e.g. by improving battery pro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用于车厢的后面的加强结构。该加强结构(10)包括:至少一个高度加强成型件(12),该高度加强成型件(12)沿着高度方向(Z)延伸;至少一个横向加强成型件(14),该横向加强成型件(14)沿着大致垂直于高度方向的横向方向(T)延伸;以及至少一个车厢面板(16),该车厢面板(16)抵靠高度加强成型件(12)和横向加强成型件(14)延伸。该加强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加强构件(46),该加强构件(46)在所述高度加强成型件(12)与所述车厢面板(16)之间沿着高度加强成型件(12)的至少一部分延伸,所述加强构件(46)由拉伸强度大于形成高度加强成型件(12)的材料的拉伸强度的材料制成。

Description

用于车厢的后面的加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重型货车类型的车厢的加强结构,该加强结构包括:
至少一个高度加强成型件,所述高度加强成型件沿着高度方向延伸,所述高度加强成型件限定高度腔;
至少一个横向加强成型件,所述横向加强成型件沿着大致垂直于高度方向的横向方向延伸,所述横向加强成型件限定横向腔;以及
至少一个车厢面板,该车厢面板抵靠高度加强成型件和横向加强成型件延伸,使得车厢面板封闭高度腔和横向腔。
本发明还涉及包括这种加强结构的重型货车的车厢。
背景技术
这种加强结构布置成用以形成重型货车车厢的后面或后壁,并且在车厢的底板与顶部之间延伸。这种加强结构构成车厢的“支柱”,并且布置成用以将在对车厢进行撞击的情况下施加在车厢上的载荷分配在设置在车厢中的各个加强构件之间,以在不使车辆的乘员就座的空间变形的情况下吸收能量,从而防止伤害乘员。为此,加强结构包括加强成型件,所述加强成型件沿着车厢的高度方向和横向方向延伸,并且抵靠形成车厢的后壁的车厢面板延伸。加强成型件布置成用以沿着高度方向和横向分配载荷并且布置成用以在撞击的情况下变形以吸收能量。然而,必须限制变形以便保持乘员就座的空间,并且在一些区域中、特别是在加强结构附接至其他元件的区域中根本不需要变形,以防止加强结构与附接至加强结构的其他元件之间的脱离。
这种性能可以通过增大用于制造加强成型件的钢的强度以提高加强结构的机械性能来获得。然而,考虑到成型件和结构的复杂的几何形状,必须限制钢的等级以保持钢的良好可成形性来实现加强结构。此外,还限制了成型件的用以减轻加强结构的重量的壁厚的减小,因为否则加强结构在前部碰撞的情况下变得过于可变形并且加强结构的基部在撞击车厢的顶部的情况下例如在横滚期间变得过于脆弱。因此,加强结构必须保持相当重以在撞击的情况下保持良好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中的一个目的是通过提出一种下述加强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该加强结构具有良好的性能而不改变加强成型件的性质,但该加强结构允许减小壁厚以减轻加强结构的重量。
为此,本发明涉及一种前述类型的加强结构,其中,加强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加强构件,该加强构件在所述高度加强成型件与所述车厢面板之间在高度腔中沿着高度加强成型件的至少一部分延伸,所述加强构件由拉伸强度大于形成高度加强成型件的材料的拉伸强度的材料制成。加强元件允许局部地加强加强结构以增加加强结构的机械性能。因此,用于制造加强成型件的钢的等级可以保持适应于钢的良好可成形性以形成成型件,并且成型件的壁厚也可以减小而在撞击的情况下不会损害加强结构的性能。
加强结构的特定特征在本发明的其他方面中叙述。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重型货车的类型的车厢,该车厢包括底板、顶部、前面和后面以及两个侧面,所述前面和后面在底板与顶部之间延伸,两个侧面在前面与后面之间并且在底板与顶部之间延伸,其中,后面由上述的加强结构构成。
车厢的特定特征在本发明的其他方面中叙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和优点将在阅读借助于示例给出并参照附图的以下描述时变得明显,在附图中:
图1是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加强结构的重型货车的车厢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加强结构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加强结构的加强构件和附接构件的立体图;
图4是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加强结构的车厢的内部的一股部分的立体图;以及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加强结构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描述中,术语“后”和“前”根据安装的车辆的惯常方向来定义。术语“纵向”根据车辆的前后方向来定义,术语“横向”根据车辆的左右方向来定义,并且术语“高度”根据大致垂直于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并且对应于正常使用中的车辆的竖直方向的方向来定义。
参照图1,描述了用于重型货车的车厢。这种重型货车——也称为卡车或货车——是具有3.5吨或更多的重量的车辆。
车厢由底板1、顶部2、前面4和后面6以及两个侧面8界定,底板1、顶部2、前面4和后面6以及两个侧面8各自主要由附接至形成车厢的壁的面板的直线加强构件形成。底板1和顶部2主要在纵向平面和横向平面中延伸。前面4和后面6主要在底板1与顶部2之间的高度平面和横向平面中延伸,并且分别在顶部2的前端部与底板1的前端部之间和顶部2的后端部与底板1的后端部之间延伸。侧面8各自主要在底板1的侧向端部、顶部2的侧向端部、前面4的侧向端部和后面6的侧向端部之间的高度平面和纵向平面中延伸。前面4设置有风挡并且侧面8设置有门。底板1、顶部2、前面、后面和侧面在它们之间限定了的车辆的乘坐者就座的内部容积。
本发明更具体地涉及后面6,并且在此不再更详细地描述车厢的其他部分。
后面6由加强结构10形成,该加强结构10包括至少一个高度加强成型件12、至少一个横向加强成型件14和至少一个车厢面板16。
高度加强成型件12沿着高度方向Z在下端部18与上端部20之间延伸。在横截面中,即在大致垂直于高度方向Z的平面中,高度加强成型件12呈U形。因此,高度加强成型件12包括底部22和两个分支部24,这两个分支部24大致垂直于底部22延伸并且在底部22的两侧上延伸。在每个分支部24的与底部22相反的端部处,高度加强成型件12例如包括固定凸缘26,该固定凸缘26大致垂直于分支部24延伸并且平行于底部22朝向高度加强成型件12的外部延伸。底部22和分支部24在底部22和分支部24之间限定U形高度腔28。
根据附图中示出的实施方式,加强结构10包括全部彼此平行的两个中央高度加强成型件12A和两个外部高度加强成型件12B。外部高度加强成型件12B在中央高度加强成型件12A的两侧延伸,并且形成加强结构10的侧向边缘。中央高度加强成型件12A的上端部20和外部高度加强成型件12B的上端部20均在相同高度处延伸。中央高度加强成型件12A的下端部18在不同于外部高度加强成型件12B的高度的高度处延伸。更具体地,中央高度加强成型件12A的下端部18在低于底板1的高度的高度处延伸,因为这些下端部18布置成附接至如随后将描述的在底板1下方延伸的部件。外部高度加强成型件12B的下端部18在大致对应于底板1的高度的高度处延伸。
横向加强成型件14沿着横向方向T在两个侧向端部30之间延伸。在横截面中,即在大致垂直于横向方向T的平面中,横向加强成型件14呈U形。因此,横向加强成型件14包括底部32和两个分支部34,两个分支部34大致垂直于底部32延伸并且在底部32的两侧上延伸。在每个分支部34的与底部32相反的端部处,横向加强成型件14例如包括固定凸缘26,该固定凸缘26大致垂直于分支部34延伸并且平行于底部32朝向横向加强成型件14的外部延伸。底部32和分支部34在底部32和分支部34之间限定了U形横向腔38。
横向加强成型件14在高度加强成型件12的中间区域40处与高度加强成型件12连接,该高度加强成型件12在下端部18与上端部20之间延伸。如图1所示,横向加强成型件14与高度加强成型件12之间的连接使得横向腔38通向高度腔28。替代性地,同样如图1所示,横向腔38和高度腔28不彼此连通,这意味着壁42将横向腔38与高度腔28隔开。根据实施方式,横向加强成型件14通过该横向加强成型件14的侧向端部30中的一个侧向端部连接至高度加强成型件12。
高度腔28和横向腔38朝向车厢的后部敞开。
根据附图中示出的实施方式,加强结构10包括四个中央横向加强成型件14A和八个外部横向加强成型件14B。中央横向加强成型件14A在两个中央高度加强成型件12A之间延伸并通过中央横向加强成型件14A的侧向端部30连接至两个中央高度加强成型件12A。外部横向加强成型件14B中的四个外部横向加强成型件在中央高度加强成型件12A中的一个中央高度加强成型件与外部高度加强成型件12B中的一个外部高度加强成型件之间延伸,外部横向加强成型件14B中的另外四个外部横向加强成型件在另一中央高度加强成型件12A与另一外部高度加强成型件12B之间延伸,并且通过外部横向加强成型件14B的侧向端部30连接至中央高度加强成型件12A和外部高度加强成型件12B。中央横向加强成型件14A和外部横向加强成型件14B沿着中央高度加强成型件12A和外部高度加强成型件12B的高度分布,并且在高度加强成型件的各个中间区域40处连接至高度加强成型件。根据附图中示出的实施方式,外部横向加强成型件14B中的两个外部横向加强成型件在中央高度加强元件12A的两侧、与中央横向加强成型件14A中的一个中央横向加强成型件连续地延伸,这意味着外部横向加强成型件中的两个外部横向加强成型件沿着与中央横向加强成型件14A中的一个中央横向加强成型件相同的横向轴线延伸。根据附图中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央横向加强成型件14A中的三个中央横向加强成型件沿着与外部横向加强成型件14B中的六个外部横向加强成型件相同的横向轴线延伸。一个中央横向加强成型件14A和两个外部横向加强成型件14B在高度加强成型件12的上端部20处延伸并将这些上端部20连接在一起。其余两个外部横向加强成型件14B在两个中央外部横向加强成型件14A之间的中间高度处沿着相同的横向轴线延伸。
仍然根据附图中示出的实施方式,加强结构10还包括两个倾斜加强成型件44,这两个倾斜加强成型件44在最低中央横向加强成型件14A的两侧在中央高度加强成型件12A与外部高度加强成型件12B之间延伸。倾斜加强成型件44沿着相反的倾斜方向在高度方向与横向方向之间延伸。
根据其中使用有加强结构10的车厢的结构和尺寸,高度加强成型件和横向加强成型件的布置结构和数量可以因加强结构的不同而变化。
高度加强成型件12和横向加强成型件14的壁厚例如大致包括在0.7mm与1.1mm之间。根据示例,高度加强成型件12的壁厚为约1mm,并且横向加强成型件14的壁厚为约0.8mm。高度加强成型件12和横向加强成型件14由冷成型钢比如烘烤硬化钢或高强度低合金钢制成,烘烤硬化钢或高强度低合金钢具有大致包括在300MPa与600MPa之间的拉伸强度,烘烤硬化钢或高强度低合金钢特别适用于对成型件的复杂形状的进行冷成型。根据实施方式,高度加强成型件12由具有大致包括在300MPa与400MPa之间的拉伸强度的烘烤硬化钢制成,并且横向加强成型件14由具有大致包括在400MPa与600MPa之间的拉伸强度的高强度低合金钢制成。高度加强成型件12和横向加强成型件14中的至少一些高度加强成型件和横向加强成型件可以是一体的。替代性地,高度加强成型件12和横向加强成型件14焊接在一起。
车厢面板16施加在高度加强成型件12和横向加强成型件14上,使得车厢面板16封闭高度腔28和横向腔38。因此,车厢面板16在大致平行于高度加强成型件12的底部22和横向加强成型件14的底部32的平面中延伸。车厢面板16施加在高度加强成型件12的固定凸缘26和横向加强成型件14的固定凸缘36上,并且例如焊接至高度加强成型件12的固定凸缘26和横向加强成型件14的固定凸缘36。车厢面板16可以由覆盖高度加强成型件12和横向加强成型件14中的所有高度加强成型件和横向加强成型件的单个面板制成,或者车厢面板16可以由附接在一起的多个面板制成,并且所述多个面板各自覆盖高度加强成型件12和横向加强成型件中的一些高度加强成型件和横向加强成型件。车厢面板16形成车厢的可以从车厢外部看到的后壁。
加强结构10还包括至少一个加强构件46,该加强构件46在高度加强成型件12的高度腔28中在高度加强成型件12与车厢面板16之间延伸。更具体地,在如上所述的加强结构包括若干高度加强成型件12的情况下,加强构件46安置在中央高度加强成型件12A中的每个中央高度加强成型件的高度腔28中。加强构件46从下端部18延伸至高度加强成型件的在高度方向Z上延伸经过中间区域40的区域,该中间区域40中高度加强成型件12连接至横向加强成型件14。在加强结构包括若干横向高度加强成型件14的情况下,加强构件46从下端部18延伸至在下述中间区域40与第二中间区域之间延伸的区域,在中间区域40中最低横向加强成型件14连接至高度加强成型件12,在第二中间区域中与最低横向加强成型件14相邻的横向加强成型件14连接至高度加强成型件12,如图4和图5所示。换句话说,加强构件46是布置成对高度加强成型件12的下部、即基部进行加强的局部加强构件。
如图3中更具体地可见,加强构件46在横截面中、即在大致垂直于高度方向Z的平面中具有W形或ω(omega)形的横截面。更具体地,加强构件包括:
至少两个平行边缘48,所述至少两个平行边缘48沿着高度方向延伸并且施加在高度加强成型件12的底部22上;
壁50,该壁50连接两个边缘48,所述壁与底部22和车厢面板16间隔开;以及
两个分支部52,所述两个分支部52在壁50的两侧上从边缘48延伸至车厢面板16。
该形状作为示例给出,并且加强构件46可以包括在高度加强成型件12的底部22与车厢面板16之间延伸的更多分支部,以在加强构件46延伸的区域中向加强结构赋予更大的刚性。
加强构件46例如通过在沿着其长度的规则布置的点处焊接至高度加强成型件而沿着其整个长度、即沿高度方向Z附接至高度加强成型件12。
加强构件46的壁厚大致包括在0.9mm与1.1mm之间,例如约1mm。加强构件46的材料的拉伸强度大于高度加强成型件12的材料的拉伸强度,这意味着加强构件46改善了加强结构10在加强构件46延伸的区域中的机械性能。加强构件46布置成用以防止加强构件46延伸的环境的任何重大的塑性变形。更具体地,加强构件使得在小于30Km/h的速度下撞击的情况下,加强构件的变形小于5%,该撞击如在ECE(欧洲经济委员会)法规ECE-R29/03的测试A(或前部撞击测试)、测试B(或顶部强度测试)或测试C(或后壁强度测试)中定义。为此,加强构件46的屈服强度Re与壁厚的乘积大于围绕加强构件46的高度加强成型件12和横向加强成型件14的屈服强度Re与壁厚的乘积。
为此,加强构件46由拉伸强度大于1300MPa的材料制成。例如,加强构件46由冷轧完全马氏体钢或压制硬化钢制成,并且可以不涂覆或涂覆有锌基涂层或铝基涂层。
这种钢的成分可以包括例如以重量百分比计的:0.15%≤C≤0.5%、0.5%≤Mn≤3%、0.1%≤Si≤1%、0.005%≤Cr≤1%、Ti≤0.2%、Al≤0.1%、S≤0.05%、P≤0.1%、B≤0.010%,其余是铁和由精炼产生的不可避免的杂质。
根据另一优选实施方式,钢的成分包括例如以重量百分比计的:0.20%≤C≤0.25%、1.1%≤Mn≤1.4%、0.15%≤Si≤0.35%、Cr≤0.30%、0.020%≤Ti≤0.060%、0.020%≤Al≤0.060%、S≤0.005%、P≤0.025%、0.002%≤B≤0.004%,其余是铁和由精炼产生的不可避免的杂质。通过该成分范围,压制硬化部件的拉伸强度包括在1300MPa与1650MPa之间。
根据另一优选实施方式,钢的成分包括例如以重量百分比计的:0.24%≤C≤0.38%、0.40%≤Mn≤3%、0.10%≤Si≤0.70%、0.015%≤Al≤0.070%、Cr≤2%、0.25%≤Ni≤2%、0.015%≤Ti≤0.10%、Nb≤0.060%、0.0005%≤B≤0.0040%、0.003%≤N≤0.010%、S≤0005%、P≤0025%,其余是铁和由精炼产生的不可避免的杂质。通过该成分范围,压制硬化部件的拉伸强度高于1800MPa。
这种钢的微观结构包括大体积分数例如高于80%或者甚至90%的马氏体。这种钢具有非常高的机械性能,这使得它适于形成意在在重大载荷施加在加强构件上的情况下保持大致不变形的加强构件。
如前所述,中央加强成型件12A的下端部18附接至在车厢的底板1下面延伸的部件。更具体地,每个中央加强成型件12A附接至在车厢的底板1下面沿纵向方向延伸的纵向构件54或纵向轨道。纵向构件54从车厢的后面6延伸至车厢的前面4。该纵向构件54布置成在撞击的情况下通过吸收所述撞击能量的一部分能量并且通过防止车厢的下面延伸有纵向构件的底板结构的变形来保护车厢及其乘客。通过使用附接构件56(图3和图4),可以获得高度加强成型件12的下端部18、加强构件46和纵向构件54之间的附接,附接构件54包括焊接至高度加强成型件12的下端部18和加强构件46的固定表面58,以及焊接至纵向构件54的固定表面部60。这样的附接构件56允许纵向构件54与加强结构10之间的稳固附接。
悬挂元件(未示出)也可以与纵向构件54与加强结构10之间的连接相反地连接至纵向构件。这样的悬挂元件和其他类似的悬挂元件允许相对于重型货车的车身悬挂车厢。
在高度加强成型件12的下部部分中延伸的加强构件46在高度加强成型件12附接至车辆的周围部件的情况下,允许对加强结构10与这些周围部件之间的附接进行加强。更具体地,在撞击的情况下,加强结构10保持附接至纵向构件54和悬挂元件。
在前部撞击的情况下,来自撞击的能量通过纵向构件54传递至加强结构10,这参与该能量的消散。如前所述,在撞击期间加强构件46保持基本上不变形并引导围绕加强元件46的高度加强成型件12和横向加强成型件14的变形,这些变形在高度加强成型件和横向加强成型件的大部分上散布,这增加了能量吸收。因此,由于加强构件46,加强结构10的变形得到控制。应当注意的是,在没有加强构件的情况下,变形倾向于局限在加强结构与纵向构件之间的连接周围并且减少了能量的吸收,而在具有加强构件的情况下,变形在加强结构中沿高度方向和横向方向散布,这增加了能量吸收。此外,如上所述,加强结构10与纵向构件56之间的附接不会被破坏。
在对车辆侧面撞击和对车厢的顶部2撞击的情况下,例如在横滚期间,观察到相同的行为,并且变形在加强结构10中由于加强元件而散布并且变形不会如同在加强成型件12未加强的情况下保持局限在高度增强成型件12的下部部分中。此外,能量还传递至与纵向构件54与加强结构10之间的连接相反地附接至纵向构件的悬挂元件,并且该悬挂元件在碰撞的情况下保持附接。因此,悬挂元件也可以参与能量吸收。
加强构件46允许生产以具有良好可成形性和具有减小的厚度的材料生产的高度加强成型件12和横向加强成型件14,这减轻了加强结构10的重量。

Claims (19)

1.一种用于重型货车的车厢的加强结构(10),包括:
至少一个高度加强成型件(12),所述高度加强成型件(12)沿着高度方向(Z)延伸,所述高度加强成型件(12)限定高度腔(28);
至少一个横向加强成型件(14),所述横向加强成型件(14)沿着大致垂直于所述高度方向(Z)的横向方向(T)延伸,所述横向加强成型件(14)限定横向腔(38);以及
至少一个车厢面板(16),所述车厢面板(16)抵靠所述高度加强成型件(12)和所述横向加强成型件(14)延伸,使得所述车厢面板(16)封闭所述高度腔(28)和所述横向腔(38),
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加强构件(46),所述加强构件(46)在所述高度加强成型件(12)与车厢面板(16)之间在所述高度腔(28)中沿着所述高度加强成型件(12)的至少一部分延伸,所述加强构件(46)由拉伸强度大于形成所述高度加强成型件(12)的材料的拉伸强度的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结构,其中,所述加强构件(46)的屈服强度与壁厚的乘积使得所述加强构件(46)在小于30Km/h的速度下撞击的情况下的变形小于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强结构,其中,所述加强构件(46)具有W形或ω形横截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强结构,其中,所述加强构件(46)包括:
至少两个平行边缘(48),所述边缘(48)沿着所述高度方向(Z)延伸并且大致平行于所述车厢面板(16)施加在所述高度加强成型件(12)的底部(22)上,
壁(50),所述壁(50)连接两个所述边缘(48),所述壁(50)与所述底部(22)和所述车厢面板(16)间隔开;以及
两个分支部(52),所述两个分支部(52)在所述壁(50)的两侧从所述边缘(48)延伸至所述车厢面板(16)。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强结构,其中,所述加强构件(46)由拉伸强度大于1300MPa的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强结构,其中,所述加强构件(46)由冷轧完全马氏体钢或压制硬化钢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强结构,其中,所述高度加强成型件(12)和所述横向加强成型件(14)由拉伸强度包括在300MPa与600MPa之间的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强结构,其中,所述高度加强成型件(12)和所述横向加强成型件(14)由烘烤硬化钢或高强度低合金钢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强结构,其中,所述高度加强成型件(12)和所述横向加强成型件(14)是一体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强结构,其中,所述高度加强成型件(12)在下端部(18)与上端部(20)之间延伸,所述加强构件(46)从所述高度加强成型件(12)的所述下端部(18)延伸至所述高度加强成型件(12)的在所述高度加强成型件(12)的所述下端部(18)与所述上端部(20)之间延伸的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加强结构,其中,所述横向加强成型件(14)附接至所述高度加强成型件(12)的中间区域(40),所述加强构件(46)从所述下端部(18)延伸并延伸至沿所述高度方向延伸经过所述高度加强成型件(12)的所述中间区域(40)的区域。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加强结构,包括沿着平行的横向方向(T)延伸的两个横向加强成型件(14),所述横向加强成型件(14)中的一个横向加强成型件附接至所述高度加强成型件(12)的第一中间区域,另一个横向加强成型件(14)附接至所述高度加强成型件(12)的第二中间区域,所述加强构件(46)从所述下端部(18)延伸并且延伸至沿所述高度方向在所述高度加强成型件(12)的所述第一中间区域与所述第二中间区域之间延伸的区域。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加强结构,其中,所述高度加强成型件(12)的所述下端部(18)和所述加强构件(46)附接至纵向构件(54),所述纵向构件(54)沿着大致垂直于所述高度方向和所述横向方向的纵向方向延伸。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加强结构,还包括附接构件(56),所述附接构件(56)将所述高度加强成型件(12)和所述加强构件(46)连接至所述纵向构件(54)。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强结构,包括沿着平行的方向延伸的至少两个高度加强成型件(12),所述横向加强成型件(14)连接所述高度加强成型件(12),所述加强结构(10)包括各自在所述高度加强成型件(12)中的一个高度加强成型件的所述高度腔(28)中延伸的两个加强构件(46)。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加强结构,其中,所述高度加强成型件(12)中的每个高度加强成型件和所述加强构件(46)中的每个加强构件都附接至纵向构件(54)。
17.一种用于重型货车的车厢,包括底板(1)、顶部(2)、前面(4)、后面(6)和两个侧面(8),所述前面(4)和所述后面(6)在所述底板(1)与所述顶部(2)之间延伸,所述两个侧面(8)在所述前面(4)与所述后面(6)之间延伸并且在所述底板(1)与所述顶部(2)之间延伸,其中,所述后面(6)由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强结构(10)形成。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车厢,其中,所述高度加强成型件(12)在下端部(18)与上端部(20)之间延伸,所述加强构件(46)从所述高度加强成型件(12)的所述下端部(18)延伸至所述高度加强成型件(12)的在所述高度加强成型件(12)的所述下端部(18)与所述上端部(20)之间延伸的区域,其中,所述高度加强成型件(12)的所述下端部(18)和所述加强构件(46)附接至纵向构件(54),所述纵向构件(54)沿着大致垂直于所述高度方向和所述横向方向的纵向方向延伸,并且其中,所述纵向构件(54)在所述车厢的所述底板(1)下面从所述后面(6)延伸至所述前面(4)。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车厢,还包括至少一个悬挂元件,所述至少一个悬挂元件与所述纵向构件(54)与所述加强结构(10)之间的连接相反地附接至所述纵向构件(54)。
CN201780078820.4A 2016-12-21 2017-11-28 用于车厢的后面的加强结构 Active CN1100879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PCT/EP2016/082270 2016-12-21
PCT/EP2016/082270 WO2018113963A1 (en) 2016-12-21 2016-12-21 Reinforcement structure for the back face of a vehicle compartment
PCT/EP2017/080619 WO2018114238A1 (en) 2016-12-21 2017-11-28 Reinforcement structure for the back face of a vehicle compartmen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87977A CN110087977A (zh) 2019-08-02
CN110087977B true CN110087977B (zh) 2021-09-17

Family

ID=57838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78820.4A Active CN110087977B (zh) 2016-12-21 2017-11-28 用于车厢的后面的加强结构

Country Status (14)

Country Link
US (1) US10981608B2 (zh)
EP (1) EP3558795B1 (zh)
JP (1) JP6808046B2 (zh)
KR (1) KR102233795B1 (zh)
CN (1) CN110087977B (zh)
CA (1) CA3048062C (zh)
ES (1) ES2847260T3 (zh)
HU (1) HUE053659T2 (zh)
MA (1) MA47063B1 (zh)
MX (1) MX2019007370A (zh)
PL (1) PL3558795T3 (zh)
RU (1) RU2711173C1 (zh)
WO (2) WO2018113963A1 (zh)
ZA (1) ZA20190361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236083A1 (en) * 2021-04-12 2023-07-27 Cybernet Systems Corp.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inspecting objects and structures with large surface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4818A (zh) * 2007-01-19 2008-07-23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加强筋的货运箱
FR2910429B1 (fr) * 2006-12-21 2009-02-27 Brevet Soc Par Actions Simplif Cabine de vehicule industriel .
DE102011055293A1 (de) * 2011-11-11 2013-05-16 Scania Cv Ab Nutzfahrzeug-Kabinenvorderstruktur
CN105923055A (zh) * 2016-07-05 2016-09-07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消防车用驾驶室本体
CN106184425A (zh) * 2016-07-15 2016-12-07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前风窗前倾式超宽体半骨架车身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501390A (en) * 1975-12-24 1978-02-15 Erf Ltd Vehicle cabs
JPS5929372U (ja) 1982-08-18 1984-02-23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キヤブのパネル構造
SU1765049A1 (ru) 1989-09-18 1992-09-30 Днепропетровский Центр Научно-Технического Творчества "Импульс" Каркас кабины трактора
JPH0810077Y2 (ja) 1990-09-06 1996-03-27 日野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バックパネルの振動防止装置
JPH09175432A (ja) 1995-12-28 1997-07-08 Isuzu Motors Ltd 車両のキャブのアンダーフレーム構造
JP3474417B2 (ja) * 1997-12-04 2003-12-08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の運転室
EP1380496A1 (en) * 2002-07-08 2004-01-14 ET S.r.l. Car structure comprising a cab shell made in one piece of a light material
GB0600901D0 (en) * 2006-01-17 2006-02-22 L & L Products Inc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reinforcement of hollow profiles
RU63310U1 (ru) 2006-11-20 2007-05-27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унитарное предприятие "Центральный ордена Трудового Красного Знамени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автомобильный и автомоторный институт "НАМИ" Фасонная кабина колесной машины
JP4078656B1 (ja) * 2006-11-24 2008-04-23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の補強構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10429B1 (fr) * 2006-12-21 2009-02-27 Brevet Soc Par Actions Simplif Cabine de vehicule industriel .
CN101224818A (zh) * 2007-01-19 2008-07-23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加强筋的货运箱
DE102011055293A1 (de) * 2011-11-11 2013-05-16 Scania Cv Ab Nutzfahrzeug-Kabinenvorderstruktur
CN105923055A (zh) * 2016-07-05 2016-09-07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消防车用驾驶室本体
CN106184425A (zh) * 2016-07-15 2016-12-07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前风窗前倾式超宽体半骨架车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501978A (ja) 2020-01-23
MX2019007370A (es) 2019-09-05
CA3048062C (en) 2021-06-08
ES2847260T3 (es) 2021-08-02
RU2711173C1 (ru) 2020-01-15
PL3558795T3 (pl) 2021-08-30
EP3558795A1 (en) 2019-10-30
CN110087977A (zh) 2019-08-02
WO2018114238A1 (en) 2018-06-28
JP6808046B2 (ja) 2021-01-06
WO2018113963A1 (en) 2018-06-28
HUE053659T2 (hu) 2021-07-28
CA3048062A1 (en) 2018-06-28
US20200086932A1 (en) 2020-03-19
KR102233795B1 (ko) 2021-03-30
EP3558795B1 (en) 2020-12-30
ZA201903616B (en) 2021-04-28
US10981608B2 (en) 2021-04-20
KR20190085066A (ko) 2019-07-17
MA47063B1 (fr) 2021-01-29
MA47063A (fr) 2019-10-30
BR112019011940A2 (pt) 2019-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79844B2 (en) Beams with U-shaped cross-section
RU2536008C2 (ru) Структура кузова, в частности донная структура, для автомобиля
CN107206877B (zh) 抵抗侧面撞击的强化车辆门
CN108307629B (zh) B柱中心梁及制造方法
JP6588972B2 (ja) 自動車用の補強要素、補強要素およびドアアセンブリを製造するための方法
KR102575797B1 (ko) 내소성변형성이 가변하는 횡방향 빔을 포함하는 차량 언더보디 구조물
CN109982918B (zh) 包括冷弯的片状件的加强构件
CN110087977B (zh) 用于车厢的后面的加强结构
KR102376284B1 (ko) 중량 화물 차량용의 종방향 부재
KR102513658B1 (ko) 인서트를 갖는 범퍼 빔
KR20160070828A (ko) U­형상 횡단면을 갖는 빔
BR112019011940B1 (pt) Estrutura de reforço e compartimento de veículo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