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87692B - 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087692B CN110087692B CN201980000257.8A CN201980000257A CN110087692B CN 110087692 B CN110087692 B CN 110087692B CN 201980000257 A CN201980000257 A CN 201980000257A CN 110087692 B CN110087692 B CN 11008769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inlet
- atomizing
- atomizing device
- outlet
- liqui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3595 mi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5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0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889 atomis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389 magnet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80 expl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341 volatile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19 fine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9/00—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 A61L9/14—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using sprayed or atomised substances including air-liquid contact process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座(10),所述雾化座(10)包括安装腔(11)、第一进气口(12)、第一出雾口(14)、以及混合室(101);所述混合室(101)侧壁设有进液口(13)以及喷雾孔(102),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气泵(20)、储液瓶(30)、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腔(11)内的旋转封闭件(40)、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旋转封闭件(40)转动的驱动机构(50),所述旋转封闭件(40)转动以使所述第一进气口(12)与所述混合室(101)连通、且所述第一出雾口(14)与所述喷雾孔(102)连通,或者所述第一进气口(12)与所述混合室(101)隔断、且所述第一出雾口(14)与所述喷雾孔(102)隔断。本申请提供的雾化装置,可以避免雾化装置在倾倒或者不使用时出现漏油的现象,且可以有效避免液体以及液气混合物倒流进入气泵中造成气泵被腐蚀,进而导致气泵的使用寿命降低的情况发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雾化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家用雾化装置,例如香薰机、加湿器等通常是通过设置气泵,从气泵输出的气体经过狭小空间的侧壁时会形成负压,利用负压将精油输送至雾化腔并形成微小雾化颗粒,以实现雾化过程。然而现有的雾化装置不具有防漏油功能,在倾倒后容易出现漏油现象。
技术问题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雾化装置存在的容易漏油的技术问题。
技术解决申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雾化装置,包括:
雾化座,所述雾化座包括安装腔、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第一进气口、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第一出雾口、以及与所述安装腔连通且处在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一出雾口通道之间的混合室;所述混合室侧壁设有进液口以及喷雾孔,
气泵,用于提供气流从所述第一进气口进入所述混合室;
储液瓶,与所述进液口连通并用于储存液体;
旋转封闭件,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以及
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旋转封闭件转动;
当需要打开所述雾化装置时,所述旋转封闭件转动以使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混合室连通、且所述第一出雾口与所述喷雾孔连通,或者当需要关闭所述雾化装置时,所述旋转封闭件转动以使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混合室隔断、且所述第一出雾口与所述喷雾孔隔断。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封闭件设有与所述第一进气口对应的第二进气口以及与所述第一出雾口对应的第二出雾口,所述旋转封闭件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进气口连通的第一出气口、与所述第二出雾口连通的第三出雾口,所述第一出气口与与所述混合室正对并连通,通过所述旋转封闭件的转动以使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一进气口正对并连通,且所述第二出雾口与所述第一出雾口正对并连通,或者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一进气口错开,且所述第二出雾口与所述第一出雾口错开。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喷嘴,所述喷嘴安装于所述混合室中,所述喷嘴包括第三进气口以及与所述第三进气口连通的第四进气口,所述第三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出气口正对并连通,所述第四进气口喷出的气体使得所述储液瓶内的液体由所述进液口进入所述混合室并与所述气体混合后形成液气混合物再从所述喷雾孔喷出。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座安装于所述储液瓶的瓶口上方,且所述喷雾孔位于所述瓶口上方并朝向所述瓶口。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座伸入所述储液瓶的瓶口中,且所述喷雾孔位于所述瓶口内,所述第三出雾口与所述瓶口正对并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封闭件的外壁凹设有容置槽,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二出雾口分别位于所述容置槽的两侧,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置槽中以使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二出雾口彼此密封的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封闭件上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雾化座上设置有用于限定所述旋转封闭件的转动角度的限位凹槽,当所述旋转封闭件安装于所述雾化座时,所述限位柱容置于所述限位凹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用于与所述气泵及所述驱动机构电性连接的电路板、用于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电源装置、以及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并用于检测所述雾化装置的倾斜角度的防倾倒感应器。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主体壳体,所述主体壳体包覆于所述雾化座、所述气泵、所述驱动机构外,所述主体壳体开设有第四出雾口,所述第四出雾口与所述第一出雾口正对并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上电性连接有第一导电顶针,所述主体壳体内设置有用于给所述气泵及所述驱动机构供电的第二导电顶针,所述主体壳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导电顶针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第二导电顶针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外壳,所述主体壳体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开设有第五出雾口,所述第五出雾口与所述第四出雾口正对并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包括底壳以及与所述底壳可拆卸连接以便于取放所述储液瓶的盖体。
进一步地,所述底壳上设置有第一磁铁,所述盖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铁的磁性相反以使所述底壳与所述盖体吸合的第二磁铁。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储液瓶可拆卸安装于所述雾化座上的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安装于所述雾化座上。
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雾化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雾化装置,通过设置雾化座以及旋转封闭件,通过驱动机构直接带动旋转封闭件转动,进而同时控制第一进气口以及第一出雾口的打开或者关闭,操作十分简单方便,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且本申请的雾化装置可以在倾倒或者不使用状态时,关闭第一进气口以及第一出雾口,一方面可以避免雾化装置在倾倒或者不使用时出现漏油的现象,另一方便还可以有效避免液体以及液气混合物倒流进入气泵中造成气泵被腐蚀,进而导致气泵的使用寿命降低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沿图2中A-A线的剖视结构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二,其中,外壳未示;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所采用的雾化座与旋转封闭件的组装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所采用的雾化座与旋转封闭件的组装后的剖切示意图一;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所采用的雾化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所采用的雾化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座的俯视图;
图12为沿图11中C-C线的剖视结构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采用的旋转封闭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采用的旋转封闭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旋转封闭件的俯视图;
图16为沿图15中D-D线的剖视结构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所采用的喷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所采用的喷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喷嘴的俯视图;
图20为沿图19中E-E线的剖视结构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采用的电机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采用的气泵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雾化座;101-混合室;102-喷雾孔;11-安装腔;12-第一进气口;13-进液口;14-第一出雾口;15-限位凹槽;
20-气泵;21-气泵支架;30-储液瓶;31-瓶口;40-旋转封闭件;41-第二进气口;42-第二出雾口;43-第一出气口;44-第三出雾口;45-容置槽;46-密封圈;47-限位柱;50-驱动机构;51-电机支架;60-喷嘴;62-第三进气口;63-第四进气口;64-吸液管;70-电路板;71-电源装置;72-第一导电顶针;73-第二导电顶针;80-主体壳体;81-第四出雾口;82-主壳;83-顶盖;84-固定套;85-通孔;90-外壳;91-第五出雾口;92-底壳;921-第一磁铁;93-盖体;931-第二磁铁;100-连接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图7至图8、及图12,现对本申请提供的雾化装置进行说明。该雾化装置可以为精油雾化机或者加湿器等家用雾化装置。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座10,雾化座10包括安装腔11、与安装腔11连通的第一进气口12、与安装腔11连通的第一出雾口14、以及与安装腔11连通且处在第一进气口12和第一出雾口14通道之间的混合室101;混合室101侧壁设有进液口13、以及喷雾孔102,如图12所示。雾化装置还包括与第一进气口12连通的气泵20、与进液口13连通的储液瓶30、转动安装于安装腔11内的旋转封闭件40、以及用于驱动旋转封闭件40转动的驱动机构50。气泵20用于提供气流从第一进气口12进入混合室101,储液瓶30用于储存液体。当需要打开第一进气口12以及第一出雾口14时,只需要启动驱动机构50,利用驱动机构50带动旋转封闭件40转动,从而使得第一进气口12与混合室101连通、且第一出雾口14与喷雾孔102连通,从而可以进行后续雾化操作。当需要关闭第一进气口12以及第一出雾口14时,只需要控制驱动机构50,由驱动机构50带动旋转封闭件40转动,使得旋转封闭件40同时堵住第一进气口12以及第一出雾口14,从而使得第一进气口12与混合室101隔断、且第一出雾口14与喷雾孔102隔断,从而使得第一进气口12以及第一出雾口14处于关闭状态,避免了雾化装置在倾倒或者不使用时出现漏油的情况发生,且可以有效避免液体以及液气混合物倒流进入气泵20中造成气泵20被腐蚀,进而导致气泵20的使用寿命降低的情况发生;另外,本申请通过驱动机构50直接带动旋转封闭件转动,进而同时控制第一进气口12以及第一出雾口14的打开或者关闭,操作十分简单方便,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本申请提供的雾化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雾化装置,通过设置雾化座10以及旋转封闭件40,通过驱动机构50直接带动旋转封闭件40转动,进而同时控制第一进气口12以及第一出雾口14的打开或者关闭,操作十分简单方便,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且本申请的雾化装置可以在倾倒或者不使用状态时,关闭第一进气口12以及第一出雾口14,一方面可以避免雾化装置在倾倒或者不使用时出现漏油的现象,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避免液体以及液气混合物倒流进入气泵20中造成气泵20被腐蚀,进而导致气泵20的使用寿命降低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8、图13至图16,作为本申请提供的雾化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旋转封闭件40设有与第一进气口12对应的第二进气口41以及与第一出雾口14对应的第二出雾口42。旋转封闭件40还设置有与第二进气口41连通的第一出气口43、与第二出雾口42连通的第三出雾口44。第一出气口43与混合室101正对并连通。如图8所示,通过驱动机构50带动旋转封闭件40转动,旋转封闭件40的转动,同时使得第二进气口41与第一进气口12正对并连通,且第二出雾口42与第一出雾口14正对并连通,此时第一进气口12以及第一出雾口14处于打开状态,可实现进气以及出雾的功能。或者驱动机构50带动旋转封闭件40转动,使得第二进气口41与第一进气口12错开,且第二出雾口42与第一出雾口14错开,此时第一进气口12以及第一出雾口14处于关闭状态,此时无法进气以及出雾。本申请通过控制旋转封闭件40的转动,实现同时控制第一进气口12以及第一出雾口14的打开或者关闭,操作十分简单方便。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8,作为本申请提供的雾化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雾化装置还包括喷嘴60,喷嘴60安装于混合室101中。具体的,如图17至图20,喷嘴60包括第三进气口62以及与第三进气口62连通的第四进气口63。第三进气口62与第一出气口43正对并连通,气体从第三进气口62进入喷嘴60内部并从第四进气口63喷出,从而使得储液瓶30内的液体由进液口13进入混合室101并与气体混合后形成液气混合物再从喷雾孔102喷出。其中,气泵20产生的气体从第一进气口12进入,再依次经过第二进气口41、第一出气口43、第三进气口62、第四进气口63后进入混合室101中,从而在混合室101内形成负压(文丘里效应),使得储液瓶30的液体由于负压的作用经进液口13进入混合室101中,并在高速气流的冲击下形成细小的雾化液滴(伯努利的流体力学),并从喷雾孔102喷出,其利用到的气流效率非常高,在低流速的情况下也能形成足够的负压使得液体吸入混合室101,因此可有效提高喷雾效率。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至图4,作为本申请提供的雾化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雾化座10安装于储液瓶30的瓶口31上方,且喷雾孔102位于瓶口31上方并朝向瓶口31,混合室101内的气流方向朝下,可以很好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喷嘴的回流问题。具体的,喷嘴60的进液口13可通过如图6所示的吸液管64伸入储液瓶30中。在本申请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雾化座10伸入储液瓶30的瓶口31中,且喷雾孔102位于瓶口31内,第三出雾口44与瓶口31正对并连通。其中,由于喷雾孔102位于瓶口31内,喷嘴60产生的气压使得较大的雾化液滴则直接快速回流到储液瓶30中,较小的雾化液滴则会上升并从开放的瓶口31逸出,再依次经过第三出雾口44、第二出雾口42以及第一出雾口14后喷出,使得雾化湍流的长度变长,更容易形成二次雾化,从而提高雾化效率。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3至图16,作为本申请提供的雾化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旋转封闭件40的外壁凹设有容置槽45,第二进气口41与第二出雾口42分别位于容置槽45的两侧,如图6所示,雾化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容置槽45中的密封圈46,该密封圈46的设置,使得第二进气口41与第二出雾口42彼此隔离密封。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3至图16,作为本申请提供的雾化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旋转封闭件40上设置有限位柱47,雾化座10上设置有限位凹槽15,如图7所示,当旋转封闭件安装于雾化座10时,限位柱47容置于限位凹槽15中,从而限定旋转封闭件的转动角度。具体的,还可以设置传感器(图中未示),利用传感器感应到信号变化,控制驱动机构50的启动或者停止,从而可以精确地控制旋转封闭件的转动角度。具体的,该传感器可以为反射式传感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6,作为本申请提供的雾化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雾化装置还包括用于与气泵20及驱动机构50电性连接的电路板70、以及用于与电路板70电性连接的电源装置71。具体的,在本实施中,电源装置71为电池,应当说明的是,该电源装置71的设置方式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在本申请的其他较佳实施例中,该电源装置71还可以为外置电源,或在设置内置电源的同时也提供外接电源的接口,或者通过外接电源接口给充电电池充电。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6,作为本申请提供的雾化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雾化装置还包括与电路板70电性连接并用于检测雾化装置的倾斜角度的防倾倒感应器(图中未示)。当该防倾倒感应器检测到此时雾化装置处于倾倒状态,可发送信号给电路板70,电路板70控制驱动机构50带动旋转封闭件40转动,从而将第一进气口12以及第一出雾口14关闭,防止雾化装置在倾倒时出现漏油的现象。具体的,在本实施中,该驱动机构50为电机,该防倾倒感应器可以设置为陀螺仪,从而利用陀螺仪检测雾化装置的倾斜角度。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5至图6,作为本申请提供的雾化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雾化装置还包括主体壳体80,主体壳体80包覆于雾化座10、气泵20、驱动机构50外,主体壳体80开设有第四出雾口81,第四出雾口81与第一出雾口14正对并连通,从而可供雾化后的气体喷出。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5至图6,作为本申请提供的雾化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电路板70上电性连接有第一导电顶针72,主体壳体80内设置有用于给气泵20及驱动机构50供电的第二导电顶针73,主体壳体80上开设有通孔85,第一导电顶针72穿过通孔85并与第二导电顶针73电性连接。通过第一导电顶针72与第二导电顶针73的配合,可以实现电路板70分别与气泵20及驱动机构50的电性连接,且连接十分简单方便。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5至图6,作为本申请提供的雾化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主体壳体80包括主壳82、可拆卸连接于该主壳82的一端的顶盖83、以及分别与主壳82、顶盖83可拆卸连接的固定套84。该顶盖83与该主壳82的一端可通过卡扣扣合固定,该固定套84可通过磁性吸合的方式分别与主壳82、顶盖83连接固定。应当说明的是,该固定套84与主壳82、顶盖83的连接方式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在本申请的其他较佳实施例中,该固定套84与主壳82、顶盖83还可以通过卡扣扣合或者螺钉螺合的方式实现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5,作为本申请提供的雾化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雾化装置还包括外壳90,主体壳体80设置于外壳90内,如图1所示,外壳90开设有第五出雾口91,第五出雾口91与第四出雾口81正对并连通。具体的,该外壳90包括底壳92以及与底壳92可拆卸连接以便于取放储液瓶30的盖体93。在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底壳92上设置有第一磁铁921,盖体93上设置有与第一磁铁921的磁性相反以使底壳92与盖体93吸合的第二磁铁931,通过第一磁铁921与第二磁铁931的磁性吸合,使得底壳92与盖体93连接固定,其拆装十分简单方便,便于携带。在本申请的其他较佳实施中,还可通过螺纹螺合连接或者通过卡扣扣合实现底壳92与盖体93的连接。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5至图6,作为本申请提供的雾化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雾化装置还包括用于将储液瓶30可拆卸安装于雾化座10上的连接套100,连接套100安装于雾化座10上。通过连接套100的设置,使得储液瓶30可拆卸安装于雾化座10上,方便及时更换储液瓶30。当需要更换储液瓶30时,首先,需要将底壳92与盖体93分离,接着,将储液瓶30与连接套100分离,此时即可取出储液瓶30。
进一步地,作为本申请提供的雾化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连接套100上设置有内螺纹,储液瓶30上设置有用于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的配合,使得该储液瓶30可拆卸安装于连接套100上,方便更换,节省安装时间。应当说明的是,该储液瓶30与连接套100之间的连接方式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在本申请的其他较佳实施例中,该储液瓶30与连接套100还可以通过卡扣扣合的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1,作为本申请提供的雾化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雾化装置还包括电机支架51,该驱动机构50固定于该电机支架51上。该电机支架51固定于雾化座10上。请参阅图22,雾化装置还包括气泵支架21,气泵20固定于气泵支架21上。该气泵20支架安装于电机支架51上。具体的,在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雾化座10、电机支架51、气泵支架21通过螺钉连接固定,从而可方便拆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雾化座,所述雾化座包括安装腔、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第一进气口、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第一出雾口、以及与所述安装腔连通且处在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一出雾口通道之间的混合室;所述混合室侧壁设有进液口以及喷雾孔,
气泵,用于提供气流从所述第一进气口进入所述混合室;
储液瓶,与所述进液口连通并用于储存液体;所述雾化座安装于所述储液瓶的瓶口上方;
旋转封闭件,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以及
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旋转封闭件转动;
当需要打开所述雾化装置时,所述旋转封闭件转动以使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混合室连通、且所述第一出雾口与所述喷雾孔连通,或者当需要关闭所述雾化装置时,所述旋转封闭件转动以使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混合室隔断、且所述第一出雾口与所述喷雾孔隔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封闭件设有与所述第一进气口对应的第二进气口以及与所述第一出雾口对应的第二出雾口,所述旋转封闭件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进气口连通的第一出气口、与所述第二出雾口连通的第三出雾口,所述第一出气口与与所述混合室正对并连通,通过所述旋转封闭件的转动以使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一进气口正对并连通,且所述第二出雾口与所述第一出雾口正对并连通,或者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一进气口错开,且所述第二出雾口与所述第一出雾口错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喷嘴,所述喷嘴安装于所述混合室中,所述喷嘴包括第三进气口以及与所述第三进气口连通的第四进气口,所述第三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出气口正对并连通,所述第四进气口喷出的气体使得所述储液瓶内的液体由所述进液口进入所述混合室并与所述气体混合后形成液气混合物再从所述喷雾孔喷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孔位于所述瓶口上方并朝向所述瓶口。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座伸入所述储液瓶的瓶口中,且所述喷雾孔位于所述瓶口内,所述第三出雾口与所述瓶口正对并连通。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封闭件的外壁凹设有容置槽,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二出雾口分别位于所述容置槽的两侧,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置槽中以使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二出雾口彼此密封的密封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封闭件上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雾化座上设置有用于限定所述旋转封闭件的转动角度的限位凹槽,当所述旋转封闭件安装于所述雾化座时,所述限位柱容置于所述限位凹槽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用于与所述气泵及所述驱动机构电性连接的电路板、用于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电源装置、以及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并用于检测所述雾化装置的倾斜角度的防倾倒感应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主体壳体,所述主体壳体包覆于所述雾化座、所述气泵、所述驱动机构外,所述主体壳体开设有第四出雾口,所述第四出雾口与所述第一出雾口正对并连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电性连接有第一导电顶针,所述主体壳体内设置有用于给所述气泵及所述驱动机构供电的第二导电顶针,所述主体壳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导电顶针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第二导电顶针电性连接。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外壳,所述主体壳体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开设有第五出雾口,所述第五出雾口与所述第四出雾口正对并连通。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底壳以及与所述底壳可拆卸连接以便于取放所述储液瓶的盖体。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上设置有第一磁铁,所述盖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铁的磁性相反以使所述底壳与所述盖体吸合的第二磁铁。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储液瓶可拆卸安装于所述雾化座上的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安装于所述雾化座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CN2019/077566 WO2020181440A1 (zh) | 2019-03-08 | 2019-03-08 | 雾化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087692A CN110087692A (zh) | 2019-08-02 |
CN110087692B true CN110087692B (zh) | 2020-12-11 |
Family
ID=67424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8000025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087692B (zh) | 2019-03-08 | 2019-03-08 | 雾化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087692B (zh) |
WO (1) | WO202018144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0181440A1 (zh) * | 2019-03-08 | 2020-09-17 | 璞真生活有限公司 | 雾化装置 |
CN110586359B (zh) * | 2019-10-11 | 2024-05-14 | 广州丹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喷雾设备 |
CN113385319A (zh) * | 2021-06-25 | 2021-09-14 | 盛开莲花有限公司 | 雾化器结构及雾化器 |
CN114288456A (zh) * | 2021-12-30 | 2022-04-08 | 深圳有哈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喷雾除臭装置 |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28041A (zh) * | 1996-08-19 | 1999-09-08 | 美国3M公司 | 喷涂组件 |
EP1592517B1 (en) * | 2003-02-10 | 2007-06-06 | Emsar S.p.A. | Spray head for a squeeze bottle |
GB2442520A (en) * | 2006-10-02 | 2008-04-09 | Ing Wen Prec Ent Co Ltd | Leakproof perfume spray head structure |
CN101910736A (zh) * | 2008-01-16 | 2010-12-08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喷雾装置 |
CN103157161A (zh) * | 2011-12-09 | 2013-06-19 | 北京东方潮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气体驱动液体雾化的装置 |
CN203735328U (zh) * | 2013-11-26 | 2014-07-30 | 北京中献智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生物浆、多功能扩繁器及生物施药装置 |
CN203916959U (zh) * | 2014-03-21 | 2014-11-05 | 毛宗泽 | 一种小型精油雾化装置 |
CN204907937U (zh) * | 2015-08-26 | 2015-12-30 | 卓尔悦(常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
CN107084464A (zh) * | 2017-05-26 | 2017-08-22 | 中山市宏冠西联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关闭水箱与雾化室防漏水的加湿装置 |
CN107899057A (zh) * | 2017-12-15 | 2018-04-13 | 宁波帕乔香氛科技有限公司 | 香氛挥发装置、香氛挥发方法以及香氛挥发系统 |
CN207640760U (zh) * | 2017-05-24 | 2018-07-24 | 冯小华 | 气体压缩式小儿雾化吸入器 |
CN109282411A (zh) * | 2018-11-09 | 2019-01-29 | 佛山市金星徽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加湿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267304B1 (en) * | 2000-06-14 | 2001-07-31 | Emsar, Inc. | Variable discharge dispensing head for a squeeze dispenser |
US9381529B2 (en) * | 2012-09-13 | 2016-07-05 | Skyworks Solutions, Inc. |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related to paint recirculation during manufacture of radio-frequency modules |
CN204972379U (zh) * | 2015-08-14 | 2016-01-20 | 璞真生活有限公司 | 一种泵式扩香机 |
CN206372982U (zh) * | 2016-12-27 | 2017-08-04 | 深圳市柯瑞玛科技有限公司 | 扩香设备的螺旋式雾化喷嘴 |
CN108499764A (zh) * | 2018-06-02 | 2018-09-07 | 上海华立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 活塞雾化喷头 |
WO2020181440A1 (zh) * | 2019-03-08 | 2020-09-17 | 璞真生活有限公司 | 雾化装置 |
-
2019
- 2019-03-08 WO PCT/CN2019/077566 patent/WO2020181440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9-03-08 CN CN201980000257.8A patent/CN11008769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28041A (zh) * | 1996-08-19 | 1999-09-08 | 美国3M公司 | 喷涂组件 |
EP1592517B1 (en) * | 2003-02-10 | 2007-06-06 | Emsar S.p.A. | Spray head for a squeeze bottle |
GB2442520A (en) * | 2006-10-02 | 2008-04-09 | Ing Wen Prec Ent Co Ltd | Leakproof perfume spray head structure |
CN101910736A (zh) * | 2008-01-16 | 2010-12-08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喷雾装置 |
CN103157161A (zh) * | 2011-12-09 | 2013-06-19 | 北京东方潮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气体驱动液体雾化的装置 |
CN203735328U (zh) * | 2013-11-26 | 2014-07-30 | 北京中献智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生物浆、多功能扩繁器及生物施药装置 |
CN203916959U (zh) * | 2014-03-21 | 2014-11-05 | 毛宗泽 | 一种小型精油雾化装置 |
CN204907937U (zh) * | 2015-08-26 | 2015-12-30 | 卓尔悦(常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
CN207640760U (zh) * | 2017-05-24 | 2018-07-24 | 冯小华 | 气体压缩式小儿雾化吸入器 |
CN107084464A (zh) * | 2017-05-26 | 2017-08-22 | 中山市宏冠西联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关闭水箱与雾化室防漏水的加湿装置 |
CN107899057A (zh) * | 2017-12-15 | 2018-04-13 | 宁波帕乔香氛科技有限公司 | 香氛挥发装置、香氛挥发方法以及香氛挥发系统 |
CN109282411A (zh) * | 2018-11-09 | 2019-01-29 | 佛山市金星徽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加湿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0181440A1 (zh) | 2020-09-17 |
CN110087692A (zh) | 2019-08-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087692B (zh) | 雾化装置 | |
CN110035832B (zh) | 雾化喷嘴及雾化装置 | |
CN110049822B (zh) | 雾化装置 | |
CN105854061B (zh) | 扩香机 | |
EP4091464A1 (en) | Atomiser and aerosol generating device with same | |
CN209935004U (zh) | 雾化喷嘴及雾化装置 | |
CN209935005U (zh) | 雾化装置 | |
WO2022083488A1 (zh) | 一种电源组件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 |
CN110035833A (zh) | 雾化装置 | |
WO2021031931A1 (zh) | 喷雾机 | |
WO2022142892A1 (zh) | 一种发热体侧置式雾化装置 | |
CN110592586A (zh) | 一种送粉装置 | |
CN210115175U (zh) | 雾化装置 | |
WO2021036401A1 (zh) |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 |
CN209918116U (zh) | 雾化装置 | |
JP3249340U (ja) | マイクロバブル装置の吸気保護構造 | |
EP3942952A1 (en) | Cartridge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 |
WO2023102796A1 (zh) | 电子雾化器 | |
CN218245653U (zh) |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
WO2024045775A1 (zh) |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 |
CN218296007U (zh) | 供水结构、加湿组件及空调器 | |
CN215723976U (zh) | 缺料提醒扩香机 | |
CN213756681U (zh) | 一种电子雾化设备 | |
CN212756608U (zh) | 一种手提式香薰机 | |
CN217184823U (zh) | 一种雾化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