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81573B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81573B
CN110081573B CN201910363892.4A CN201910363892A CN110081573B CN 110081573 B CN110081573 B CN 110081573B CN 201910363892 A CN201910363892 A CN 201910363892A CN 110081573 B CN110081573 B CN 1100815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er
module
air
turbulence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6389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81573A (zh
Inventor
姬安生
王清伟
李丰
刘奇伟
杜顺开
谢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6389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815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815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15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815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15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24F11/67Switching between heating and cooling mo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9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supplied ai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包括空调模块和扰流模块,所述扰流模块包括扰流风道和扰流导板,所述扰流导板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扰流风道的扰流出口以打开和关闭所述扰流出口,所述扰流导板打开所述扰流出口则所述扰流导板第一侧边沿与所述扰流风道的扰流出口的对应边沿的的距离大于所述扰流导板第二侧边沿与所述扰流风道的扰流出口的对应边沿的的距离,所述扰流导板关闭所述扰流出口则所述扰流导板的打开角度为0°,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根据所述空调模块的运行状态调整所述扰流模块的送风角度。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根据空调的运行状态确定扰流模块的送风角度,提高空调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以及包括该控制方法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在千家万户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空调的需求已经不在简单的停留在普通制冷、制热功能上,如何给用户一个舒适性的使用环境成为更多关注的话题,也成为空调厂家研究的热门。
在空调器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利用空调器制冷的过程中,为了降温需求,空调出风温度较低,引起不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根据空调的运行状态确定扰流模块的送风角度,提高空调的舒适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应用该控制方法的空调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包括空调模块和扰流模块,所述扰流模块包括扰流风道和扰流导板,所述扰流导板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扰流风道的扰流出口以打开和关闭所述扰流出口,所述扰流导板打开所述扰流出口则所述扰流导板第一侧边沿与所述扰流风道的扰流出口的对应边沿的的距离大于所述扰流导板第二侧边沿与所述扰流风道的扰流出口的对应边沿的的距离,所述扰流导板关闭所述扰流出口则所述扰流导板的打开角度为0°,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根据所述空调模块的运行状态调整所述扰流模块的送风角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根据空调的运行状态确定扰流模块的送风角度,提高空调的舒适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在所述空调模块处于制冷送风状态下所述扰流导板的打开角度在70°到90°的范围内。
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空调模块处于制冷送风状态下,所述扰流导板的第一侧边沿与所述扰流风道的扰流出口的对应边沿的的距离L1在90毫米到110毫米的范围内。
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空调模块处于制冷送风状态下,所述扰流导板的第二侧边沿与所述扰流风道的扰流出口的对应边沿的的距离L2在25毫米到45毫米的范围内。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在室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值则室内处于舒适状态,在室内处于舒适状态下所述扰流导板的打开角度在40°到60°的范围内。
一些实施例中,在室内处于舒适状态下,所述扰流导板的第一侧边沿与所述扰流风道的扰流出口的对应边沿的的距离L1在60毫米到75毫米的范围内。
一些实施例中,在室内处于舒适状态下,所述扰流导板的第二侧边沿与所述扰流风道的扰流出口的对应边沿的的距离L2在25毫米到35毫米的范围内。
一些实施例中,在室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值则室内处于舒适状态,所述设定温度值包括用户设定值或空调内置温度值。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设定温度值在26℃到28℃的范围内,其中,如果用户设定值低于26℃,所述设定温度值为26℃;如果用户设定值高于28℃,所述设定温度值为28℃;如果用户设定值在26℃到28℃的范围内,当房间温度达到用户设定值则室内进入舒适状态。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在所述空调模块处于制热状态下所述扰流导板的打开角度在25°到40°的范围内。
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空调模块处于制热状态下,所述扰流导板的第一侧边沿与所述扰流风道的扰流出口的对应边沿的的距离L1在30毫米到55毫米的范围内。
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空调模块处于制热状态下,所述扰流导板的第二侧边沿与所述扰流风道的扰流出口的对应边沿的的距离L2在15毫米到25毫米的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根据前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所述扰流模块的扰流出口和所述空调模块的空调出口同向送风,所述扰流模块适于驱动气流不经过室内换热器,且所述空调模块适于驱动气流经过所述室内换热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扰流模块的横截面示意图,此时空调模块处于制冷状态。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扰流模块的横截面示意图,此时室内处于舒适状态。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扰流模块的横截面示意图,此时空调模块处于制热状态。
图5至图7是本发明同一实施例的空调器在不同状态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空调器100。扰流模块1,扰流导板11,扰流摆叶12,空调模块2,空调导板21,空调摆叶22,扰流导板11的第一侧边沿11a,扰流导板11的第二侧边沿11b,扰流出口的与扰流导板11的第一侧边沿相对的边沿1a,扰流出口的与扰流导板11的第二侧边沿相对的边沿1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扰流模块的空调器和该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中,本发明中的空调器包括:扰流模块和空调模块。
其中,空调模块可以实现温度调节或送风、而扰流模块可以对空调模块送出的气流进行扰流,从而通过扰流模块降低空调模块的送风对舒适度的影响,而又能有效地促进室内的空气循环,提高室内环境温度的均匀性和舒适性。
如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包括空调模块和扰流模块。
其中,空调模块可以实现温度调节或送风、而扰流模块可以对空调模块送出的气流进行扰流,从而通过扰流模块降低空调模块的送风对舒适度的影响,而又能有效地促进室内的空气循环,提高室内环境温度的均匀性和舒适性。扰流模式可以设置成室内风循环、送新风等。在空调模块制冷运行时,扰流模块可以输送不经过室内换热器的气流。
如图2至图4,所述扰流模块包括扰流风道和扰流导板,所述扰流导板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扰流风道的扰流出口以打开和关闭所述扰流出口,所述扰流导板打开所述扰流出口则所述扰流导板第一侧边沿与所述扰流风道的扰流出口的对应边沿的的距离大于所述扰流导板第二侧边沿与所述扰流风道的扰流出口的对应边沿的的距离,换言之,扰流导板的旋转中心轴更加靠近扰流导板的第二侧边沿。
其中,扰流风道的扰流出口中与扰流导板的第一侧边沿对应的边沿为,在所述扰流导板关闭所述扰流出口时,所述扰流风道的扰流出口与所述扰流导板的第一侧边沿相对(或者说邻近)的边沿;扰流风道的扰流出口中与扰流导板的第二侧边沿对应的边沿为,在所述扰流导板关闭所述扰流出口时,所述扰流风道的扰流出口与所述扰流导板的第二侧边沿相对(或者说邻近)的边沿。
所述扰流导板关闭所述扰流出口则所述扰流导板的打开角度为0°,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根据所述空调模块的运行状态调整所述扰流模块的送风角度。
其中空调模块的运行状态包括制冷模式、制热模式等,在空调模块的不同运行状态下,对扰流模块的需求并不相同,例如,在空调制冷送风时,扰流模块可能需要更大角度的送风,这样,可以通过扰流模块提供温度较高的气流,避免出现膝盖以下过冷的问题;而在空调制热送风时,扰流模块可能需要更小角度的送风,这样可以避免扰流模块影响用户的舒适度,从而有效地提高该空调器的舒适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根据空调的运行状态确定扰流模块的送风角度,提高空调的舒适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空调模块在制冷模式下扰流模块的送风角度大于室内处于舒适状态时扰流模块的送风角度,室内处于舒适状态时扰流模块的送风角度大于空调模块在制热模式下扰流模块的送风角度。
当然,本发明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并非仅限于此,也可以设置成:
空调模块在制冷模式下扰流模块的送风角度大于空调模块在制热模式下扰流模块的送风角度,空调模块在制热模式下扰流模块的送风角度大于室内处于舒适状态时扰流模块的送风角度;或者
室内处于舒适状态时扰流模块的送风角度大于空调模块在制热模式下扰流模块的送风角度,空调模块在制热模式下扰流模块的送风角度大于空调模块处于制冷模式时扰流模块的送风角度;或者
室内处于舒适状态时扰流模块的送风角度大于空调模块在制冷模式下扰流模块的送风角度,空调模块在制冷模式下扰流模块的送风角度大于空调模块在制热模式时扰流模块的送风角度;或者
空调模块在制热模式下扰流模块的送风角度大于空调模块在制冷模式下扰流模块的送风角度,空调模块在制冷模式下扰流模块的送风角度大于室内处于舒适状态时扰流模块的送风角度;或者
空调模块在制热模式下扰流模块的送风角度大于室内处于舒适状态时扰流模块的送风角度,室内处于舒适状态下扰流模块的送风角度大于空调模块在制冷模式下扰流模块的送风角度。
其中,室内处于舒适状态是指,室内温度达到舒适温度,可选地,舒适温度可以根据空调器的实际使用地域、季节、人群、用户年龄、用户性别等进行调整,舒适温度也可以为用户(使用者)的设定值。可选地,舒适温度可以在23°到31°的范围内内选择。
另外,在舒适状态下,空调器的运行状态会做调整,对于变频空调器,空调器的压缩机频率、压缩机电流、空调风机转速等都会相应降低,此时,可以根据空调器所处的状态确定室内是否处于舒适状态,另外,也可以通过空调器的测量值(例如室内温度的测量值等)判定。
另外,扰流模块的送风角度可以有扰流导板的打开角度确定,在扰流导板的打开角度大时,可以认定扰流模块的送风角度大;在扰流导板的打开角度小时,可以认定扰流模块的送风角度小。
可选地,本发明中的空调器可以为空调挂机,此时,扰流模块可以构造成向前向下送风,而扰流导板处于管壁扰流模块的状态时,扰流导板将沿从前向后并向下倾斜的方向延伸,扰流导板通过向下翻转打开扰流模块的扰流出口,此时,扰流导板的前边沿即为扰流导板的第一侧边沿;扰流导板的后边沿即为扰流导板的第二侧边沿。
其中,与扰流导板的第一侧边沿对应的是扰流出口的前边沿,与扰流导板的第二侧边沿相对的是扰流出口的后边沿。
在用户开启空调,选择制冷模式,在此状态下,为保证快速扰流,扰流风口处于最大出风角度,如图1和图2,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在所述空调模块处于制冷送风状态下所述扰流导板的打开角度在70°到90°的范围内。
可选地,结合图1至图4,在所述空调模块处于制冷送风状态下,所述扰流导板的第一侧边沿与所述扰流风道的扰流出口的对应边沿的的距离L1在90毫米到110毫米的范围内。此时,扰流导板的开度足够大,而导流导板与的出口边沿与扰流模块的风道出口边沿间隔距离合理,可以保证气流可以更容易地送出,进一步地增大扰流效果。
可选地,结合图1至图4,在所述空调模块处于制冷送风状态下,所述扰流导板的第二侧边沿与所述扰流风道的扰流出口的对应边沿的的距离L2在25毫米到45毫米的范围内。结合扰流导板的倾斜角度或L1的尺寸,可以方便将气流从扰流导板的第二侧边沿送出,将气流送往预定的方向,提高扰流效果。
本发明上述旋转角度α、L1、L2的优选范围能够保证扰流出风风道最大出风,达到快速扰流的效果,此角度也适合直吹扰流模式。
当室内处于舒适状态时,扰流风口外导风板旋转至制冷最佳扰流角度,结合图1至图4,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在室内处于舒适状态下所述扰流导板的打开角度在40°到60°的范围内。此时,扰流导板的具有更加好的扰流角度,可以方便通过扰流进一步地提高室内的舒适状态,降低冷风对舒适性的影响,达到较好的舒适送风的目的。
可选地,结合图1至图4,在室内处于舒适状态下,所述扰流导板的第一侧边沿与所述扰流风道的扰流出口的对应边沿的的距离L1在60毫米到75毫米的范围内。此时,导流导板与的出口边沿与扰流模块的风道出口边沿间隔距离合理,可以保证气流可以更容易地送出,进一步地提高舒适性。
可选地,结合图1至图4,在室内处于舒适状态下,所述扰流导板的第二侧边沿与所述扰流风道的扰流出口的对应边沿的的距离L2在25毫米到35毫米的范围内。结合扰流导板的倾斜角度或L1的尺寸,可以方便将气流从扰流导板的第二侧边沿送出,将气流送往预定的方向,提高舒适性。
可选地,在室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值则室内处于舒适状态,所述设定温度值包括用户设定值或空调内置温度值。
当选择制热模式时,为了能够很好的抑制热风上扬,扰流风口外导风板旋转至制热最佳扰流角度,结合图1至图4,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在所述空调模块处于制热状态下所述扰流导板的打开角度在25°到40°的范围内。此时,扰流导板的具有较小的扰流角度,可以方便通过扰流进一步地提高室内的舒适状态,降低扰流气流对舒适性的影响,达到较好的舒适送风的目的。
由上述描述中,可以看出,所述的室内是指设置有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室内;也可以是室内为没有放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但是可以通过本发明所述的空调器对该室内进行空气调节。
另外,由前面的描述可以看出,可以通过空调器检测室内是否处于舒适状态,例如,可以通过检测室内温度、空调器的运行状态等确定室内是否处于舒适状态。而本申请中的扰流模块是根据该检测判定室内是否处于舒适状态而进行调整的。
本发明中室内处于舒适状态的评定标准有很多,本发明主要从室内温度是否达到预定温度确定室内是否处于舒适状态。当然,还可以通过对压缩机的频率、压缩机的电流、室内风机转速、室内换热器管温等等参数进行确定,也可以通过上述产生的组合进行确定。
本发明中,在室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值则室内处于舒适状态。
其中,本发明中的设定温度值可以包括用户设定值或空调内置的温度值,例如,根据用户设定值的附近取设定温度值;空调内置一个温度范围作为舒适状态下室内的温度值。
例如,在用户设定值为25℃时,可以将设定温度值设为25℃。
可选地,本发明中的设定温度值可以设置为在26℃到28℃的范围内。
当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更优的设定温度值的选取方式。具体包括:
如果用户设定值低于26℃,所述设定温度值为26℃;
如果用户设定值高于28℃,所述设定温度值为28℃;
如果用户设定值在26℃到28℃的范围内,当房间温度达到用户设定值则室内进入舒适状态。
通过上述限定,可以避免设定温度值过高或过低,导致影响舒适性。
另外,可选地,在制冷状态下,可以设置成:如果未达到室内舒适状态,则按前述制冷状态的扰流模块扰流方式;如果达到室内舒适状态,则按舒适状态的扰流模块扰流方式。
本发明中室内的舒适状态主要是在空调模块处于非制热状态(制冷送风状态、无风感状态)的基础上确定的,也就是说,在空调模块运行非制热状态达到预定条件时,认定室内处于舒适状态。
可选地,结合图1至图4,在所述空调模块处于制热状态下,所述扰流导板的第一侧边沿与所述扰流风道的扰流出口的对应边沿的的距离L1在30毫米到55毫米的范围内。此时,导流导板与的出口边沿与扰流模块的风道出口边沿间隔距离合理,可以保证气流可以更容易地送出,而且有效地将抑制热风上扬,进一步地提高舒适性。
可选地,结合图1至图4,在所述空调模块处于制热状态下,所述扰流导板的第二侧边沿与所述扰流风道的扰流出口的对应边沿的的距离L2在15毫米到25毫米的范围内。结合扰流导板的倾斜角度或L1的尺寸,可以方便将气流从扰流导板的第二侧边沿送出,将气流送往预定的方向,提高舒适性。
在本发明中,制冷模式下,可以开启自动扰流,通过空气扰流,是室内上下高度温度更加均匀,解决制冷膝盖以下过冷问题。开启直吹扰流,能够使用户很快达到舒适温度,利于节能。另外,在室内温度稳定后,增加空气扰流,使用户感觉空调流通,解决闷的问题。
制热模式下,开启扰流模式,能够很好的抑制热风上扬,使下层温升效果更好,提升用户制热舒适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根据前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所述扰流模块的扰流出口和所述空调模块的空调出口同向送风,所述扰流模块适于驱动气流不经过室内换热器,且所述空调模块适于驱动气流经过所述室内换热器。
具体而言,如图5-图7所示,本发明中的空调器100包括沿扰流模块1和空调模块2。
其中,扰流模块1包括扰流风轮、扰流风道以及扰流导板11,扰流风轮适于驱动气流经过扰流风道,扰流导板11设于所述扰流风道的扰流出口处,可以通过调整扰流导风板的角度调整扰流模块1的送风角度;也可以通过调整风轮的转速调整扰流模块1的送风风速。扰流风道内还可以设置扰流摆叶12等导风结构。
其中,扰流导板11可以构造成可以向下翻转打开扰流风道的扰流出口,通过扰流导板11向外向下翻转调整扰流模块1的出风角度。
空调模块2包括空调风轮、空调风道、空调导板21,空调风轮适于驱动气流经过空调风道,空调导板21设于空调风道的空调出口处,可以通过调整空调导板21的角度调整空调模块2的送风角度,也可以通过关闭空调导板21实现无风感模式;也可以通过调整空调风轮的转速调整空调模块2的送风风速。空调风道内还可以设置空调摆叶22等导风结构。
其中,扰流模块1与空调模块2在左右方向上排布,在空调模块2的一端设置扰流模块1(单翼扰流),也可以在空调模块2的两端均设置扰流模块1(双翼扰流)。
其中,扰流风道的扰流出口与空调风道的空调出口均设置成向前向下送风的形状,然后通过扰流导板11、扰流摆叶12、空调导板21、空调摆叶22等结构对送风方向进行调整。
其中,在图5中,扰流导板、空调导板均处于关闭的状态,在图6中扰流导板处于打开状态、空调导板处于关闭的状态,在图7中扰流导板和空调导板均处于打开的状态。
空调器100还包括室内换热器,其中,空调模块2驱动的气流将会经过室内换热器,而扰流模块1驱动的气流可以不经过室内换热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3)

1.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包括空调模块和扰流模块,所述扰流模块包括扰流风道和扰流导板,所述扰流导板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扰流风道的扰流出口以打开和关闭所述扰流出口,所述扰流导板打开所述扰流出口则所述扰流导板第一侧边沿与所述扰流风道的扰流出口的对应边沿的的距离大于所述扰流导板第二侧边沿与所述扰流风道的扰流出口的对应边沿的的距离,所述扰流导板关闭所述扰流出口则所述扰流导板的打开角度为0°,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空调模块的运行状态调整所述扰流模块的送风角度,
其中,所述扰流模块的扰流出口和所述空调模块的空调出口同向送风,所述扰流模块适于驱动气流不经过室内换热器,且所述空调模块适于驱动气流经过所述室内换热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空调模块处于制冷送风状态下所述扰流导板的打开角度在70°到90°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调模块处于制冷送风状态下,所述扰流导板的第一侧边沿与所述扰流风道的扰流出口的对应边沿的距离L1在90毫米到110毫米的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调模块处于制冷送风状态下,所述扰流导板的第二侧边沿与所述扰流风道的扰流出口的对应边沿的的距离L2在25毫米到45毫米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室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值则室内处于舒适状态,在室内处于舒适状态下所述扰流导板的打开角度在40°到60°的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室内处于舒适状态下,所述扰流导板的第一侧边沿与所述扰流风道的扰流出口的对应边沿的的距离L1在60毫米到75毫米的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室内处于舒适状态下,所述扰流导板的第二侧边沿与所述扰流风道的扰流出口的对应边沿的的距离L2在25毫米到35毫米的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温度值包括用户设定值或空调内置温度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温度值在26℃到28℃的范围内,
其中,如果用户设定值低于26℃,所述设定温度值为26℃;如果用户设定值高于28℃,所述设定温度值为28℃;如果用户设定值在26℃到28℃的范围内,当房间温度达到用户设定值则室内进入舒适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在所述空调模块处于制热状态下所述扰流导板的打开角度在25°到40°的范围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调模块处于制热状态下,所述扰流导板的第一侧边沿与所述扰流风道的扰流出口的对应边沿的的距离L1在30毫米到55毫米的范围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调模块处于制热状态下,所述扰流导板的第二侧边沿与所述扰流风道的扰流出口的对应边沿的的距离L2在15毫米到25毫米的范围内。
13.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模块的扰流出口和所述空调模块的空调出口同向送风,所述扰流模块适于驱动气流不经过室内换热器,且所述空调模块适于驱动气流经过所述室内换热器。
CN201910363892.4A 2019-04-30 2019-04-30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100815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63892.4A CN110081573B (zh) 2019-04-30 2019-04-30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63892.4A CN110081573B (zh) 2019-04-30 2019-04-30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81573A CN110081573A (zh) 2019-08-02
CN110081573B true CN110081573B (zh) 2021-04-20

Family

ID=67418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63892.4A Active CN110081573B (zh) 2019-04-30 2019-04-30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815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02305A (zh) * 2021-03-01 2021-06-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以及控制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08280A (ja) * 1999-10-07 2001-04-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の風向制御方法
CN100351579C (zh) * 2005-10-20 2007-11-28 陕西师范大学 中央空调通风系统光电催化空气杀菌净化装置
JP5474199B2 (ja) * 2010-08-04 2014-04-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及び空気調和機
JP6368571B2 (ja) * 2014-07-17 2018-08-01 日立ジョンソンコントロールズ空調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107781911A (zh) * 2017-11-21 2018-03-0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81573A (zh) 2019-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81569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05020847B (zh) 空调器及其的风速控制方法
CN109595691B (zh) 一种双贯流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07255307A (zh) 空调
CN202350198U (zh) 立柜式空调器
CN207584882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12413733A (zh) 一种新风空调运行控制方法及新风空调器
JP6065959B1 (ja) 空調機
CN107255337A (zh) 空调的送风方法
CN106895484A (zh) 一种室内机制冷控制方法、室内机及空调
CN106765540A (zh) 空调室内机
CN107525131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7084517B (zh) 天井式空调器化霜方法及天井式空调器
WO2024045899A1 (zh) 空调及其制冷控制方法
CN110081573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3218063B (zh) 一种可实现舒适性送风的导流装置和包含该装置的空调器
CN110081570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10081567B (zh) 空调器的扰流方法
WO2013035236A1 (ja) 空気調和機
CN112361533A (zh) 一种上下出风空调的化霜方法
CN208886921U (zh) 空调器
CN209068625U (zh) 风管机及空调器
CN110296472A (zh) 一种空调器
JP5166583B1 (ja) 空気調和機
JP5128698B1 (ja) 空気調和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