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80589B - 一种竖向隔震装置及其隔震、安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竖向隔震装置及其隔震、安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80589B
CN110080589B CN201910269682.9A CN201910269682A CN110080589B CN 110080589 B CN110080589 B CN 110080589B CN 201910269682 A CN201910269682 A CN 201910269682A CN 110080589 B CN110080589 B CN 1100805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tical
pier stud
bottom basin
screw rod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6968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80589A (zh
Inventor
吴二军
付金笛
姬文鹏
吴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ragon Totem Technology Hef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hai University HH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hai University HHU filed Critical Hohai University HHU
Priority to CN20191026968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8058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805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05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805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05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9/00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 E04H9/02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withstanding earthquake or sinking of ground
    • E04H9/021Bearing, supporting or connecting constru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buildings
    • E04H9/023Bearing, supporting or connecting constru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buildings and comprising rolling elements, e.g. balls, pi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竖向隔震装置及其隔震、安装方法。装置包括底盆,底盆内部设有中空内腔;墩柱,设置于底盆中央,所述墩柱的一部分设置在底盆的中空内腔中,另一部分向上伸出底盆;第一弹性支撑机构,沿竖向设置在所述墩柱和底盆底部之间,用于支撑墩柱,以及对墩柱的竖向动能进行吸收;第二弹性支撑机构,沿水平方向设置在所述墩柱的外壁和底盆的内壁之间,用于向墩柱的外壁提供对称的界面摩擦承载力。本发明竖向隔震装置能有效控制竖向地震作用上限值,构造简单,传力明确,造价低廉,由工厂预制,现场组装方便,适用于竖向地震作用较大地区的建筑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竖向隔震装置及其隔震、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竖向隔震装置及其隔震、安装方法,属于建筑结构隔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建筑隔震技术是在建筑物基础或下部与上部结构之间设置由隔震器、阻尼装置等部件组成的具有整体复位功能的隔震层,以延长整个结构体系的自振周期,减少输入上部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达到预期防震要求。
传统的隔震技术一般都重视水平地震作用,忽略竖向地震作用,目前普遍使用的隔震元件只能隔离水平地震作用,适用于对竖向地震作用不敏感或是不需要进行竖向隔震的结构。由国内外研究人员监测到的一些地震记录以及部分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现象显示竖向加速度往往达到甚至超过水平加速度,在近场地震中,竖向地震作用造成的破坏远大于水平地震作用造成的破坏。
竖向隔震支座要求具有较低的竖向刚度、较高的竖向承载力和竖向阻尼,还应能发生较大的竖向变形。实际工程中,建筑基础的隔震层为上部结构提供有效的竖向支持力的同时降低竖向刚度非常困难,目前未见相关能有效隔离竖向地震作用的竖向隔震装置。现有的三维隔震支座主要是水平橡胶隔震支座与碟形弹簧串联,构造复杂,成本高,施工组装复杂且竖向隔震效果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竖向隔震装置,该装置提出了采用摩擦提供竖向承载力,将上部结构竖向地震作用控制在一定限值之下的思路和方法,有效隔绝大部分竖向地震作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竖向隔震装置,包括:
底盆,底盆内部设有中空内腔;
墩柱,设置于底盆中央,所述墩柱的一部分设置在底盆的中空内腔中,另一部分向上伸出底盆;
第一弹性支撑机构,沿竖向设置在所述墩柱和底盆底部之间,用于支撑墩柱,以及对墩柱的竖向动能进行吸收;
第二弹性支撑机构,沿水平方向设置在所述墩柱的外壁和底盆的内壁之间,用于向墩柱的外壁提供对称的界面摩擦承载力,包括:竖向滑板、滑块、弹簧、钢垫板、第一螺母、第二螺母、螺杆以及刚性垫块,其中,
底盆的中空内腔内位于墩柱的两侧沿水平方向设有所述螺杆,螺杆两端穿过底盆的侧壁后通过第一螺母与底盆紧固连接;
底盆的中空内腔内的螺杆上连接有第二螺母、以及位于第二螺母和墩柱外壁之间依次串接的钢垫板、弹簧和滑块;
所述墩柱的外壁上固定连接竖向滑板;
所述滑块在弹簧的预紧力下与所述竖向滑板紧连接;
滑块的底部和底盆的底部之间支撑连接有所述刚性垫块。
所述第一弹性支撑机构为橡胶块。
所述螺杆的两端分别设置一级方形光滑削弱段和二级圆形螺纹削弱段;
所述底盆侧壁设置与螺杆对应的孔和螺杆限位槽,螺杆限位块穿入螺杆一级方形光滑削弱段并卡在螺杆限位槽内,螺杆与底盆侧壁通过螺杆二级圆形螺纹削弱段和第一螺母紧固连接。
所述刚性垫块和滑块之间设有软垫片。
所述底盆顶部设有盖板,盖板与墩柱侧面间空隙通过黄油填充。
所述竖向滑板的材料为摩擦系数较大的刚性材料。
所述界面摩擦承载力大小控制在0.8G eq到1.2G eq之间;所述橡胶块提供的支持力不大于0.1G eq,拉压刚度不大于50kN/mm;所述界面摩擦承载力及橡胶块提供的支持力之和不小于1G eq
一种基于所述竖向隔震装置的隔震方法,当竖向地震作用大于初始界面摩擦承载力与橡胶块支持力之和时,底盆及第二弹性支撑机构向上运动,橡胶块被压缩,滑块与墩柱及上部结构之间产生相对滑动;墩柱侧面及下部分别受到向上的滑动摩擦力和随压缩位移增大至极限位移而逐渐增大至稳定值的橡胶块支持力,滑块与墩柱之间的界面摩擦与橡胶块的压缩同时起到了耗能作用,上部结构的地震加速度仅由橡胶块压缩产生的附加竖向力引起,因此,上部结构体系的竖向地震加速度减小,实现了结构的竖向隔震。
使用前需标定界面摩擦系数,界面摩擦系数标定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隔震装置初步安装完成后(不包括盖板),在墩柱两侧滑块下部设置千斤顶,千斤顶下部与底盆接触,上部与滑块之间设置力传感器;
步骤二:依次对墩柱两侧界面摩擦系数进行标定,首先启动墩柱一侧千斤顶,千斤顶位移控制在0.1mm~0.3mm,通过数据采集系统采集数据,然后按同样的方法进行墩柱另一侧界面摩擦系数的标定;
步骤三:根据采集到的数据整理得到界面摩擦承载力及摩擦系数;
步骤四:若测得的界面摩擦系数不满足要求,调整第二螺母松紧程度,重复进行步骤一~步骤三直至满足要求。
一种基于所述竖向隔震装置的安装方法,安装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放置刚性垫块、软垫片,与底盆粘接在一起;滑块、钢垫板、第二螺母、弹簧穿入螺杆后,将螺杆穿入底盆侧壁,嵌入螺杆限位块并拧紧第一螺母;
步骤二、底盆内依次放置橡胶块、墩柱,将竖向滑板与墩柱位置对准;拧紧第二螺母,直至达到设计摩擦力;
步骤三、对界面摩擦系数进行标定;
步骤四、安装盖板,用黄油填充盖板与墩柱间隙;
步骤五、安装上支座板;
步骤六、现场安装,将该隔震支座摆放在设计位置,调平后将上支座板与建筑物的托换底盘牢固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竖向隔震装置应用于既有建筑物隔震加固工程中,只要确定好装置中墩柱与滑块界面摩擦承载力,由摩擦力承担绝大多数竖向荷载,并减小柱下支座刚度,即可实现竖向力基本恒定的目标,产生隔离竖向地震作用的效果。正常状态下,界面摩擦承载力和橡胶块支持力与上部结构重力平衡,体系处于静力平衡状态;当竖向地震作用大于初始界面摩擦承载力与橡胶块支持力之和时,底盆及第二弹性支撑机构向上运动,橡胶块被压缩,滑块与墩柱及上部结构之间产生相对滑动,墩柱侧面及下部分别受到向上的滑动摩擦力和随压缩位移增大至极限位移而逐渐增大至稳定值的橡胶块支持力,滑块与墩柱之间的界面摩擦与橡胶块的压缩同时起到了耗能作用,上部结构的地震加速度仅由橡胶块压缩产生的附加竖向力引起,因此,上部结构体系的竖向地震加速度减小,实现了结构的竖向隔震;地震后,竖向隔震装置由于重力作用及橡胶块的恢复力作用自动复位到非地震状态时的静态平衡位置。
后期进行界面摩擦系数检测时,可先拆卸盖板,在滑块下部设置千斤顶对其顶升进行原位检测,通过滑块上部设置的千斤顶反向顶推上支座板实现复位。
本竖向隔震装置能有效控制竖向地震作用上限值,构造简单,传力明确,造价低廉,由工厂预制,现场组装方便,适用于竖向地震作用较大地区的建筑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装置的剖面图。
图2是图1中的1-1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装置的侧面图。
图4是本发明装置的螺杆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支座板;2-墩柱;3-竖向滑板;4-滑块;5-弹簧;6-钢垫板;7-螺母;7a-第二螺母;7b-第一螺母;8-螺杆;9-软垫片;10-刚性垫块;11-橡胶块;12-底盆;13-盖板;14-螺杆限位块;15-螺杆限位槽;16-被托换柱;17-托换梁;18-锚栓;19-千斤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2、3、4所示,本发明所述一种竖向隔震装置由上支座板1、墩柱2、竖向滑板3、滑块4、弹簧5、钢垫板6、螺母7、螺杆8、软垫片9、刚性垫块10、橡胶块11、底盆12、盖板13及螺杆限位块14组成。
所述竖向隔震装置构造对称,所述底盆12内设置对称布置的竖向滑板3、滑块4、弹簧5、钢垫板6、第二螺母7a、软垫片9及刚性垫块10。所述墩柱2设置于底盆12中央,其上部与上支座板1连接,其下部与底盆12之间设置橡胶块11。
所述墩柱2两侧设置竖向滑板3,滑块4内侧面与墩柱2侧面竖向滑板3接触,外侧面通过缠绕于螺杆8上的弹簧5与钢垫板6侧面连接。
所述螺杆8贯穿滑块4和钢垫板6,其两端分别设置一级方形光滑削弱段和二级圆形螺纹削弱段。
所述第二螺母7a将滑块4、弹簧5、钢垫板6紧固连接;所述底盆12侧壁设置与螺杆8对应的孔和螺杆限位槽15,螺杆限位块14穿入螺杆一级方形光滑削弱段并卡在螺杆限位槽15内,螺杆8与底盆12侧壁通过螺杆二级圆形螺纹削弱段和第一螺母7b紧固连接。
所述滑块4与底盆12间从下到上依次设置刚性垫块10和软垫片9。
所述底盆12顶部设置盖板13,盖板13与墩柱2侧面间空隙通过填充物填塞。
本发明竖向隔震装置的安装方法,安装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放置刚性垫块、软垫片,与底盆粘接在一起;滑块、钢垫板、第二螺母、弹簧穿入螺杆后,将螺杆穿入底盆侧壁,嵌入螺杆限位块并拧紧第一螺母。
步骤二、底盆内依次放置橡胶块、墩柱,将竖向滑板与墩柱位置对准;拧紧第二螺母,直至达到设计摩擦力。
步骤三、对界面摩擦系数进行标定。
步骤四、安装盖板,用黄油填充盖板与墩柱间隙。
步骤五、安装上支座板。
步骤六、现场安装,将该隔震支座摆放在设计位置,调平后将上支座板与建筑物的托换底盘牢固连接。
本发明的使用过程如下:
当竖向地震作用大于初始界面摩擦承载力与橡胶块支持力之和时,底盆及第二弹性支撑机构向上运动,橡胶块被压缩,滑块与墩柱及上部结构之间产生相对滑动;墩柱侧面及下部分别受到向上的滑动摩擦力和随压缩位移增大至极限位移而逐渐增大至稳定值的橡胶块支持力,滑块与墩柱之间的界面摩擦与橡胶块的压缩同时起到了耗能作用,上部结构的地震加速度仅由橡胶块压缩产生的附加竖向力引起,因此,上部结构体系的竖向地震加速度减小,实现了结构的竖向隔震。地震后,竖向隔震装置由于重力作用及橡胶块的恢复力作用自动复位到非地震状态时的静态平衡位置。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7)

1.一种竖向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盆,底盆内部设有中空内腔;
墩柱,设置于底盆中央,所述墩柱的一部分设置在底盆的中空内腔中,另一部分向上伸出底盆;
第一弹性支撑机构,沿竖向设置在所述墩柱和底盆底部之间,用于支撑墩柱,以及对墩柱的竖向动能进行吸收;
第二弹性支撑机构,沿水平方向设置在所述墩柱的外壁和底盆的内壁之间,用于向墩柱的外壁提供对称的界面摩擦承载力,包括:竖向滑板、滑块、弹簧、钢垫板、第一螺母、第二螺母、螺杆以及刚性垫块,其中,
底盆的中空内腔内位于墩柱的两侧沿水平方向设有所述螺杆,螺杆两端穿过底盆的侧壁后通过第一螺母与底盆紧固连接;
底盆的中空内腔内的螺杆上连接有第二螺母、以及位于第二螺母和墩柱外壁之间依次串接的钢垫板、弹簧和滑块;
所述墩柱的外壁上固定连接竖向滑板;
所述滑块在弹簧的预紧力下与所述竖向滑板紧连接;
滑块的底部和底盆的底部之间支撑连接有所述刚性垫块;
所述第一弹性支撑机构为橡胶块;
所述刚性垫块和滑块之间设有软垫片;
所述底盆顶部设有盖板,盖板与墩柱侧面间空隙通过黄油填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向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的两端分别设置一级方形光滑削弱段和二级圆形螺纹削弱段;
所述底盆侧壁设置与螺杆对应的孔和螺杆限位槽,螺杆限位块穿入螺杆一级方形光滑削弱段并卡在螺杆限位槽内,螺杆与底盆侧壁通过螺杆二级圆形螺纹削弱段和第一螺母紧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向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滑板的材料为摩擦系数较大的刚性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向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界面摩擦承载力大小控制在0.8G eq到1.2G eq之间;所述橡胶块提供的支持力不大于0.1G eq,拉压刚度不大于50kN/mm;所述界面摩擦承载力及橡胶块提供的支持力之和不小于1G eq
5.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竖向隔震装置的隔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竖向地震作用大于初始界面摩擦承载力与橡胶块支持力之和时,底盆及第二弹性支撑机构向上运动,橡胶块被压缩,滑块与墩柱及上部结构之间产生相对滑动;墩柱侧面及下部分别受到向上的滑动摩擦力和随压缩位移增大至极限位移而逐渐增大至稳定值的橡胶块支持力,滑块与墩柱之间的界面摩擦与橡胶块的压缩同时起到了耗能作用,上部结构的地震加速度仅由橡胶块压缩产生的附加竖向力引起,因此,上部结构体系的竖向地震加速度减小,实现了结构的竖向隔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竖向隔震装置的隔震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前需标定界面摩擦系数,界面摩擦系数标定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隔震装置初步安装完成后,不包括盖板,在墩柱两侧滑块下部设置千斤顶,千斤顶下部与底盆接触,上部与滑块之间设置力传感器;
步骤二:依次对墩柱两侧界面摩擦系数进行标定,首先启动墩柱一侧千斤顶,千斤顶位移控制在0.1mm~0.3mm,通过数据采集系统采集数据,然后按同样的方法进行墩柱另一侧界面摩擦系数的标定;
步骤三:根据采集到的数据整理得到界面摩擦承载力及摩擦系数;
步骤四:若测得的界面摩擦系数不满足要求,调整第二螺母松紧程度,重复进行步骤一~步骤三直至满足要求。
7.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竖向隔震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安装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放置刚性垫块、软垫片,与底盆粘接在一起;滑块、钢垫板、第二螺母、弹簧穿入螺杆后,将螺杆穿入底盆侧壁,嵌入螺杆限位块并拧紧第一螺母;
步骤二、底盆内依次放置橡胶块、墩柱,将竖向滑板与墩柱位置对准;拧紧第二螺母,直至达到设计摩擦力;
步骤三、对界面摩擦系数进行标定;
步骤四、安装盖板,用黄油填充盖板与墩柱间隙;
步骤五、安装上支座板;
步骤六、现场安装,将该竖向隔震装置摆放在设计位置,调平后将上支座板与建筑物的托换底盘牢固连接。
CN201910269682.9A 2019-04-04 2019-04-04 一种竖向隔震装置及其隔震、安装方法 Active CN1100805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69682.9A CN110080589B (zh) 2019-04-04 2019-04-04 一种竖向隔震装置及其隔震、安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69682.9A CN110080589B (zh) 2019-04-04 2019-04-04 一种竖向隔震装置及其隔震、安装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80589A CN110080589A (zh) 2019-08-02
CN110080589B true CN110080589B (zh) 2020-08-11

Family

ID=67414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69682.9A Active CN110080589B (zh) 2019-04-04 2019-04-04 一种竖向隔震装置及其隔震、安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805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76071B (zh) * 2019-08-15 2024-05-17 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便于安装和卸载的隔震建筑结构动力特性测试试验装置
CN111088847B (zh) * 2019-12-26 2021-01-05 袁志广 一种具有抗震的装配式建筑结构
CN110983953B (zh) * 2019-12-26 2021-05-07 重庆三峡学院 一种适用于桥梁结构的横向耗能减震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CN111395412A (zh) * 2020-04-27 2020-07-10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地铁上盖的分离式隔振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12459279A (zh) * 2020-12-21 2021-03-09 福建江夏学院 一种抗震装配式建筑框架结构
CN113062648B (zh) * 2021-03-30 2022-09-16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周向抗拉限位自复位隔震支座及设计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61430A (ja) * 1998-11-20 2000-06-16 Fujita Corp 3次元免震装置
CN104264854A (zh) * 2014-08-28 2015-01-07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一种磁悬浮式水平调谐质量阻尼器
CN206220260U (zh) * 2016-11-22 2017-06-06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建筑用自复位三维减震耗能支座
CN206815576U (zh) * 2017-05-23 2017-12-29 同济大学 自复位线性摩擦阻尼装置
CN206844369U (zh) * 2017-02-27 2018-01-05 西京学院 一种摩擦滑移水平隔震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61430A (ja) * 1998-11-20 2000-06-16 Fujita Corp 3次元免震装置
CN104264854A (zh) * 2014-08-28 2015-01-07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一种磁悬浮式水平调谐质量阻尼器
CN206220260U (zh) * 2016-11-22 2017-06-06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建筑用自复位三维减震耗能支座
CN206844369U (zh) * 2017-02-27 2018-01-05 西京学院 一种摩擦滑移水平隔震装置
CN206815576U (zh) * 2017-05-23 2017-12-29 同济大学 自复位线性摩擦阻尼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80589A (zh) 2019-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80589B (zh) 一种竖向隔震装置及其隔震、安装方法
US8156696B2 (en) Seismically stable flooring
CN100434603C (zh) 一种建筑物绝缘隔震体系
US10619373B1 (en) Seismic damping systems and methods
JP5302764B2 (ja) 構造物用の滑り支承
CN107217739B (zh) 一种楼盖隔振的框架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US5386671A (en) Stiffness decoupler for base isolation of structures
CN105239501A (zh) 抗拉拔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
JP2018084100A (ja) 免震建物
CN110700432A (zh) 一种隔震层结构
US5660007A (en) Stiffness decoupler for base isolation of structures
JP4274557B2 (ja) 水平荷重弾性支持装置
CN212294716U (zh) 一种建筑基础抗震承重结构
CA3003675C (en) Elastic foundation
CN108505626B (zh) 一种用于裙摆钢屋盖与高层建筑连接的多级触发装配式隔震支座
CN211472913U (zh) 一种隔震层结构
JP5000222B2 (ja) 建築物及び建築物の施工方法
CN111549926A (zh) 一种适用于整体弹簧竖向隔振结构的水平减震装置及方法
US10041267B1 (en) Seismic damping systems and methods
KR101230056B1 (ko) 면진 가동플로어 구조
JP5721333B2 (ja) 滑り基礎構造
CN2679265Y (zh) 一种建筑物绝缘隔震体系
CN108824664B (zh) 内嵌式复合隔震装置、内嵌式复合隔震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1270786A (zh) 一种可调节式防交通振动支座及其防振方法
JP7083525B2 (ja) 免震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28

Address after: 230000 floor 1, building 2, phase I, e-commerce Park, Jinggang Road, Shush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ragon totem Technology (Hefei)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10024 No. 8 fo Cheng Xi Road, Jiangning Development Zone, Nanjing,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HOHAI University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