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77764B - 一种海面垃圾集中区用垃圾收集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面垃圾集中区用垃圾收集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77764B
CN110077764B CN201910215828.1A CN201910215828A CN110077764B CN 110077764 B CN110077764 B CN 110077764B CN 201910215828 A CN201910215828 A CN 201910215828A CN 110077764 B CN110077764 B CN 1100777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gear
floating
garbage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1582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77764A (zh
Inventor
曹馨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zhao Yich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zhao Yich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zhao Yich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zhao Yich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1582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777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777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777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777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777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9/00Transferring of refuse between vehicles or containers with intermediate storage or pres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fuse Collection And Transfer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面垃圾集中区用垃圾收集处理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底板、用于将漂浮筒从底板一端传递到另一端的第一传送机构、设置在第一传送机构上且用于收集海面垃圾的漂浮筒、设置在底板一端且用于使漂浮筒从高处下降到第一传送机构上的辅助下降机构、设置在底板另一端且用于将海面垃圾传送到漂浮筒内的第二传送机构、设置在剪式升降机构一侧并用于辅助闭合筒盖的筒盖开闭机构以及用于将若干漂浮筒串联连接的绳索挤压机构;本发明提供的海面垃圾集中区用垃圾收集处理装置,使得远离大陆的海面垃圾山便于清理,减少了单次清理量,减少了往复折返清理垃圾的不便问题,大大提升了清理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海面垃圾集中区用垃圾收集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垃圾清理技术领域,具体说是涉及一种海面垃圾集中区用垃圾收集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海岸带工业的发展以及各种海上活动的加剧,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大量的海洋垃圾,海洋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国内外对近海海洋垃圾的清理一般采用人工打捞方式,即采用半舱式或甲板机动驳船,由工人手持网兜等工具站在甲板边上直接把垃圾捞上来,这种作业方式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且工作效率低,尤其是对于远离大陆的无人管理海洋地带,存在垃圾山,一方面,远离大陆,运输打捞极为不便,另一方面,垃圾山上的垃圾量过大,需要多次往返,才可以将垃圾除尽,采用传统的海洋垃圾打捞方法,费时费力,成本极高。因此,需要针对这一技术问题进行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海面垃圾集中区用垃圾收集处理装置,解决了远离大陆的海面垃圾山不便于清理的技术问题,增加了单次清理量,减少了往复折返清理垃圾的不便问题,大大提升了清理的效率。
一种海面垃圾集中区用垃圾收集处理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底板、用于将漂浮筒从底板一端传递到另一端的第一传送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机构上且用于收集海面垃圾的所述漂浮筒、设置在所述底板一端且用于使所述漂浮筒从高处下降到所述第一传送机构上的辅助下降机构、设置在所述底板另一端且用于将海面垃圾传送到所述漂浮筒内的第二传送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机构端部一侧的剪式升降机构、用于将所述漂浮筒推动到所述剪式升降机构上的剪式齿轮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剪式升降机构一侧并用于辅助闭合筒盖的筒盖开闭机构以及用于将若干所述漂浮筒串联连接的绳索挤压机构,所述绳索挤压机构设置在所述底板上;
所述第一传送机构沿着所述底板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剪式升降机构用于使得所述漂浮筒下降并滚落,所述剪式齿轮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机构端部另一侧,所述剪式齿轮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底板一侧的竖直侧板上,所述绳索挤压机构设置在所述底板上;
所述底板底面还设置有第一车轮,所述底板设置在船体靠近海面位置。
底板设置有车轮,有助于使得整个装置在船体上移动,设置有第一传送机构,使得漂浮筒的传送实现流程化,方便了垃圾收集人员的工作,加快了收集过程,漂浮筒的目的是将垃圾收集到漂浮筒内后,用绳索将若干个漂浮筒串联起来,再将漂浮筒扔到海里,使其漂浮在海面上,目的是减少漂浮筒对船体的压力,数量众多的漂浮筒漂浮在海面上,增加了单次垃圾的收集量,也方便了垃圾的运输,因为只要船体开动,即可实现对漂浮筒的拉动;
设置有辅助下降机构的目的是,考虑到船体高度,当船体较高时,整体装置设置在所述船体的下端,装置靠近海面,可以将漂浮筒从上到下,进入第一传送机构上,漂浮筒设置在高处,也有利于漂浮筒的安全,避免低处的中空漂浮筒落入海面;
第二传送机构用于将海面的垃圾传送到漂浮筒的上端口,第二传送机构一端需要伸入海面以下,当漂浮筒的垃圾盛满后,再利用剪式齿轮传动机构,将漂浮筒推到剪式升降机构中,随后利用筒盖开闭机构,将筒盖盖在漂浮筒顶端,封闭漂浮筒的上端,随后使得漂浮筒缓慢下降,当漂浮筒下降到底端时,释放绳索挤压机构,将绳索穿过筒盖顶端的固定环,随后将漂浮筒推动到海里,漂浮筒在绳索的拉动作用下,随着船体运动。
所述第一传送机构包括沿着所述底板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传送带、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带两端的驱动轴、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带下端的平直板以及与所述驱动轴连接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驱动轴通过铰接座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平直板与所述铰接座连接;
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辅助下降机构下端。
设置平直板的目的是,使得第一传送带的底部紧紧贴靠在平直板的上端面,并用于支撑漂浮筒的重力。
所述辅助下降机构包括四个竖直放置且侧部相互连接的支撑侧板、竖直设置在所述支撑侧板上的第三传送带、水平阵列设置在所述第三传送带上的托板、设置在所述第三传送带上下端的驱动转轴,两个所述第三传送带分别设置在两个相对的所述支撑侧板上,所述驱动转轴通过铰接座设置在所述支撑侧板的端部,所述支撑侧板穿过所述第三传送带,两个所述驱动转轴分别通过皮带与两个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连接,其中一所述驱动转轴端部还设置有转盘;
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均通过齿轮转轴设置在所述支撑侧板上;
两个相对的所述支撑侧板分别与所述底板两侧的支撑立板连接;
所述漂浮筒设置在四个所述支撑侧板构成的侧板筒内,所述漂浮筒底部设置在所述侧板筒两侧的所述托板上,所述漂浮筒通过所述侧板筒进入所述第一传送带上。
漂浮筒通过两个第三传送带,从高处下移到低处,此时,漂浮筒底部设置在两个托板上。
所述漂浮筒包括用于盛放海面垃圾的收集筒、设置在所述收集筒外侧面的泡沫层、设置在所述收集筒底端外侧的吊环以及设置在所述漂浮筒上端的筒盖,所述收集筒顶端筒口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筒盖内侧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相互配合;
所述筒盖上端面设置为圆台结构,所述筒盖内顶面设置有木塞,所述木塞外径略小于所述收集筒筒口内径;
所述筒盖上端面设置有两个相对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端水平设置有横向螺杆,两个所述固定柱之间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柱设置在所述筒盖上端面,所述筒盖通过所述横向螺杆与所述筒盖开闭机构。
设置有泡沫层,目的是增加海水对漂浮筒的浮力,设置有吊环,目的是,当漂浮筒被运输到陆地上时,将漂浮筒运输到垃圾处理厂,此时将绳索从固定环中抽出,然后,将绳索穿过若干漂浮筒的吊环,由于吊环设置在漂浮筒的底端,所以当吊环被起吊装置吊起后,收集筒内的垃圾便会倾倒出来,绳索穿过吊环时,所有的筒盖已经被打开;
设置有内外螺纹,加强筒盖与收集筒的连接,设置有木塞,当木塞接触水后膨胀,使得木塞与筒口的接触更加密实,避免海水倒灌进收集筒内。
所述筒盖开闭机构包括竖直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立板、水平固定设置在所述立板顶端的固定横板、竖直穿过所述固定横板的第一转柱、竖直穿过所述固定横板的第二转柱、设置在所述第一转柱下端的从动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二转柱下端的主动齿轮、设置在所述立板上且与所述第二转柱连接的第四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转柱底端的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板底面的连接块;
所述第一转柱上端设置有螺纹,所述从动齿轮设置在所述螺纹下端,所述螺纹的形式和螺距与所述筒盖的内螺纹相同;
所述连接块具有两个且相对设置,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横向螺杆活动穿过所述连接块上的通孔;
所述立板下端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筒盖开闭机构的限位组件。
启动第四电机,使得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旋转,在第一转柱上端螺纹的作用下,从而使得第一转柱下降,连接块上的通孔与所述固定柱上的所述横向螺杆连接,当固定板在第一转柱的作用下旋转时,也同时带动筒盖旋转,使得筒盖旋转进收集筒口内,木塞还具有限位的作用,第一转柱螺纹的形式和螺距与所述筒盖的内螺纹相同,保证了第一转柱向下旋转和筒盖闭合的一致性;
筒盖上设置两个相对的固定柱,固定板下端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具有两个且相对设置,目的是使得两个固定柱分别与两个连接块连接,此时固定板中心与筒盖中心在同一个竖直线上。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垂直设置在所述立板下端的横向板、竖直设置在所述横向板上的两个限位螺杆以及设置在所述横向板下端面的第二车轮;
两个所述限位螺杆底端活动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端面设置的盲孔内;
靠近所述立板设置有所述剪式升降机构;
所述限位组件一侧设置有所述绳索挤压机构。
当使用筒盖开闭机构闭合筒盖时,通过限位螺杆将横向板固定在底板上端面设置的盲孔内;当漂浮筒运输到陆地垃圾场后,再将限位螺杆向上旋转,使限位螺杆脱离底板,由于横向板下端设置有车轮,此时可以移动筒盖开闭机构和限位组件到陆地上,对筒盖进行开启,因此,设置有限位组件,既有利于筒盖开闭机构在船体上工作,也有利于筒盖开闭机构在路上工作。
所述剪式升降机构上端的支撑板设置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一端,所述支撑板上端设置有所述漂浮筒;
所述剪式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机构靠近海面的一侧,与所述剪式升降机构相对的所述第一传送机构另一侧设置有所述剪式齿轮传动机构。
设置有延伸板的目的是,人们可以站在延伸板进行相关的操作,例如绳索的固定或者筒盖的扶正。
所述绳索挤压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支撑板、竖直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下端部的两个挡板、穿过其中一挡板的挤压螺杆以及设置在所述挤压螺杆端部和另一挡板之间的绳索,所述支撑板为L型,所述支撑板包括横部和竖直部,所述竖直部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横部与所述挡板连接。
绳索的一端被挤压螺杆挤压到一挡板的侧面,用于固定绳索,因为每次有漂浮筒到海面后,由于绳索需要对漂浮筒进行牵引,所以需要将绳索进行固定。
所述剪式齿轮传动机构包括用于推动所述第一传送机构中的漂浮筒运动的弧形板、与所述弧形板连接的齿轮杆组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齿轮杆组件运动的第二电机,所述弧形板靠近所述漂浮筒的一侧设置有弧形面,所述弧形面的直径等于或略大于所述漂浮筒的直径;
所述齿轮杆组件包括四个齿轮杆,所述齿轮杆包括连杆和设置在所述连杆一端的齿轮,所述齿轮的上下端面分别所述连杆的上下端面平齐,其中两个齿轮杆一端的齿轮相互啮合,所述两个齿轮杆的另一端与另外两个齿轮杆的端部分别铰接连接,另外两个所述齿轮杆端部的齿轮相互啮合,其中所述两个齿轮杆一端的齿轮转轴设置在限位板上,另外所述两个齿轮杆端部的齿轮设置在所述弧形板上,所述限位板上还设置有驱动所述齿轮转轴的第二电机;
所述限位板与设置在所述底板两侧的支撑立板连接;
所述剪式齿轮传动机构和所述剪式升降机构的上端还设置有所述第二传送机构。
所述剪式齿轮传动机构类似于剪式升降机构,具有水平移动的作用,即通过齿轮的啮合传动和杆端部的铰接作用,将弧形板向前推动,进而将漂浮筒推出第一传送带,使其进入剪式升降机构中;
此外,四个齿轮杆为一组,若干个组构成更大的剪式齿轮传动机构,有助于延长推动的距离和动力。
所述第二传送机构包括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机构一端上方的第二传动带、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带外侧面上的垃圾托、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带两端的带轴、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板上并用于驱动所述带轴旋转的第三电机、与所述支撑立板连接并用于调整所述第二传动带倾斜角度的偏心连杆机构;
所述第二传动带上端的带轴与所述第三电机连接,所述第二传动带下端的带轴与所述偏心连杆机构连接;
所述偏心连杆机构包括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带下端的带轴铰接连接的驱动连杆、一端与所述驱动连杆另一端铰接连接的偏心连杆、与所述偏心连杆另一端铰接连接的驱动转盘、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板上且水平穿过所述驱动转盘的转板轴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板上且与所述转板轴连接的第五电机;
所述偏心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转盘的外侧面铰接连接。
垃圾托实质为弧形的栅栏,便于将海面垃圾托住,升到高处,并下降到漂浮筒内。
设置有偏心连杆机构,有助于对第二传动带的一端进行提升或下降,当使用该装置收集垃圾时,使得第二传动带的一端高度下降,当停止使用该装置时,第二传动带的一端高度上升。
本发明达成以下显著效果:
(1)设置有第一传送机构和辅助下降机构,使得漂浮筒的传输过程流程化,节省了人力,加快了漂浮筒的更换效率;
(2)设置有漂浮筒,使得漂浮筒收集完垃圾后,再次回到海面上,漂浮在海面上,有助于减少垃圾对船体的压力,大量的漂浮筒还有助于增加一次的清理两,此外,垃圾收集完毕后,在船体的拉动下,漂浮筒即可在海面上移动,使得船体单次的收集效率大幅度提升,避免了船体来回折返的麻烦;
(3)设置有筒盖开闭机构,使得筒盖的闭合与开启机械化,大大节省了人力操作,另外,漂浮筒底部设置有吊环,当绳索从筒盖上的固定环取出后,即可穿过吊环,吊起后,垃圾在重力作用下,自动从漂浮筒中下落到垃圾厂;
(4)设置有偏心连杆机构,有助于调整第二传动带一端的高度,使得第二传动带处于可调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垃圾收集处理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垃圾收集处理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绳索挤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筒盖开闭机构和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漂浮筒和剪式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筒盖开闭机构下端与筒盖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剪式齿轮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偏心连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辅助下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底板;2、第一车轮;3、绳索挤压机构;3-1、绳索;3-2、挤压螺杆;3-3、挡板;3-4、支撑板;4、限位组件;4-1、限位螺杆;4-2、第二车轮;4-3、立板;5、剪式升降机构;5-1、延伸板;6、漂浮筒;6-1、泡沫层;6-2、收集筒;6-3、横向螺杆;6-4、固定柱;6-5、木塞;6-6、筒盖;6-7、固定环;7、第一传送带;7-1、第一电机;8、剪式齿轮传动机构;8-1、弧形板;8-2、齿轮杆组件;8-3、定位板;8-4、第二电机8-4;9、第二传动带9;10、垃圾托10;11、第三电机;12、筒盖开闭机构;12-1、连接块;12-2、固定板;12-3、第一转柱;12-4、从动齿轮;12-5、第二转柱;12-6、第四电机;12-7、主动齿轮;13、辅助下降机构;13-1、支撑侧板;13-2、第三传送带;13-3、托板;13-4、转板;13-5、第一齿轮;13-6、第二齿轮;14、支撑立板;15、偏心连杆机构;15-1、第五电机;15-2、驱动转盘;15-3、偏心连杆;15-4、驱动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加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参见图1和图2,一种海面垃圾集中区用垃圾收集处理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底板1、用于将漂浮筒6从底板1一端传递到另一端的第一传送机构、设置在第一传送机构上且用于收集海面垃圾的漂浮筒6、设置在底板1一端且用于使漂浮筒6从高处下降到第一传送机构上的辅助下降机构13、设置在底板1另一端且用于将海面垃圾传送到漂浮筒6内的第二传送机构、设置在第一传送机构端部一侧的剪式升降机构5、用于将漂浮筒6推动到剪式升降机构5上的剪式齿轮传动机构8、设置在剪式升降机构5一侧并用于辅助闭合筒盖6-6的筒盖开闭机构12以及用于将若干漂浮筒6串联连接的绳索挤压机构3,绳索挤压机构3设置在底板1上;
第一传送机构沿着底板1长度方向设置,剪式升降机构5用于使得漂浮筒6下降并滚落,剪式齿轮传动机构8设置在第一传送机构端部另一侧,剪式齿轮传动机构8设置在底板1一侧的竖直侧板上,绳索挤压机构3设置在底板1上;
底板1底面还设置有第一车轮2,底板1设置在船体靠近海面位置。
底板1设置有车轮,有助于使得整个装置在船体上移动,设置有第一传送机构,使得漂浮筒6的传送实现流程化,方便了垃圾收集人员的工作,加快了收集过程,漂浮筒6的目的是将垃圾收集到漂浮筒6内后,用绳索3-1将若干个漂浮筒6串联起来,再将漂浮筒6扔到海里,使其漂浮在海面上,目的是减少漂浮筒6对船体的压力,数量众多的漂浮筒6漂浮在海面上,增加了单次垃圾的收集量,也方便了垃圾的运输,因为只要船体开动,即可实现对漂浮筒6的拉动;
设置有辅助下降机构13的目的是,考虑到船体高度,当船体较高时,整体装置设置在船体的下端,装置靠近海面,可以将漂浮筒6从上到下,进入第一传送机构上,漂浮筒6设置在高处,也有利于漂浮筒6的安全,避免低处的中空漂浮筒6落入海面;
第二传送机构用于将海面的垃圾传送到漂浮筒6的上端口,第二传送机构一端需要伸入海面以下,当漂浮筒6的垃圾盛满后,再利用剪式齿轮传动机构8,将漂浮筒6推到剪式升降机构5中,随后利用筒盖开闭机构12,将筒盖6-6盖在漂浮筒6顶端,封闭漂浮筒6的上端,随后使得漂浮筒6缓慢下降,当漂浮筒6下降到底端时,释放绳索挤压机构3,将绳索3-1穿过筒盖6-6顶端的固定环6-7,随后将漂浮筒6推动到海里,漂浮筒6在绳索3-1的拉动作用下,随着船体运动。
第一传送机构包括沿着底板1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传送带7、设置在第一传送带7两端的驱动轴、设置在第一传送带7下端的平直板以及与驱动轴连接的第一电机7-1,第一电机7-1设置在底板1上,驱动轴通过铰接座设置在底板1上,平直板与铰接座连接;
第一传送带7的一端设置在辅助下降机构13下端。
设置平直板的目的是,使得第一传送带7的底部紧紧贴靠在平直板的上端面,并用于支撑漂浮筒6的重力。
参见图9,辅助下降机构13包括四个竖直放置且侧部相互连接的支撑侧板13-1、竖直设置在支撑侧板13-1上的第三传送带13-2、水平阵列设置在第三传送带13-2上的托板13-3、设置在第三传送带13-2上下端的驱动转轴,两个第三传送带13-2分别设置在两个相对的支撑侧板13-1上,驱动转轴通过铰接座设置在支撑侧板13-1的端部,支撑侧板13-1穿过第三传送带13-2,两个驱动转轴分别通过皮带与两个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13-5和第二齿轮13-6连接,其中一驱动转轴端部还设置有转盘;
第一齿轮13-5和第二齿轮13-6均通过齿轮转轴设置在支撑侧板13-1上;
两个相对的支撑侧板13-1分别与底板1两侧的支撑立板14连接;
参见图5和图6,漂浮筒6设置在四个支撑侧板13-1构成的侧板筒内,漂浮筒6底部设置在侧板筒两侧的托板13-3上,漂浮筒6通过侧板筒进入第一传送带7上。
漂浮筒6通过两个第三传送带13-2,从高处下移到低处,此时,漂浮筒6底部设置在两个托板13-3上。
漂浮筒6包括用于盛放海面垃圾的收集筒6-2、设置在收集筒6-2外侧面的泡沫层6-1、设置在收集筒6-2底端外侧的吊环以及设置在漂浮筒6上端的筒盖6-6,收集筒6-2顶端筒口设置有外螺纹,筒盖6-6内侧设置有内螺纹,外螺纹与内螺纹相互配合;
筒盖6-6上端面设置为圆台结构,筒盖6-6内顶面设置有木塞6-5,木塞6-5外径略小于收集筒6-2筒口内径;
筒盖6-6上端面设置有两个相对的固定柱6-4,固定柱6-4上端水平设置有横向螺杆6-3,两个固定柱6-4之间设置有固定环6-7,固定柱6-4设置在筒盖6-6上端面,筒盖6-6通过横向螺杆6-3与筒盖开闭机构12。
设置有泡沫层6-1,目的是增加海水对漂浮筒6的浮力,设置有吊环,目的是,当漂浮筒6被运输到陆地上时,将漂浮筒6运输到垃圾处理厂,此时将绳索3-1从固定环6-7中抽出,然后,将绳索3-1穿过若干漂浮筒6的吊环,由于吊环设置在漂浮筒6的底端,所以当吊环被起吊装置吊起后,收集筒6-2内的垃圾便会倾倒出来,绳索3-1穿过吊环时,所有的筒盖6-6已经被打开;
设置有内外螺纹,加强筒盖6-6与收集筒6-2的连接,设置有木塞6-5,当木塞6-5接触水后膨胀,使得木塞6-5与筒口的接触更加密实,避免海水倒灌进收集筒6-2内。
参加图4,筒盖开闭机构12包括竖直设置在底板1上的立板4-3、水平固定设置在立板4-3顶端的固定横板、竖直穿过固定横板的第一转柱12-3、竖直穿过固定横板的第二转柱12-5、设置在第一转柱12-3下端的从动齿轮12-4、设置在第二转柱12-5下端的主动齿轮12-7、设置在立板4-3上且与第二转柱12-5连接的第四电机12-6、设置在第一转柱12-3底端的固定板12-2、设置在固定板12-2底面的连接块12-1;
第一转柱12-3上端设置有螺纹,从动齿轮12-4设置在螺纹下端,螺纹的形式和螺距与筒盖6-6的内螺纹相同;
连接块12-1具有两个且相对设置,连接块12-1上设置有通孔,横向螺杆6-3活动穿过连接块12-1上的通孔;
立板4-3下端还设置有用于固定筒盖开闭机构12的限位组件4。
启动第四电机12-6,使得主动齿轮12-7带动从动齿轮12-4旋转,在第一转柱12-3上端螺纹的作用下,从而使得第一转柱12-3下降,连接块12-1上的通孔与固定柱6-4上的横向螺杆6-3连接,当固定板12-2在第一转柱12-3的作用下旋转时,也同时带动筒盖6-6旋转,使得筒盖6-6旋转进收集筒6-2口内,木塞6-5还具有限位的作用,第一转柱12-3螺纹的形式和螺距与筒盖6-6的内螺纹相同,保证了第一转柱12-3向下旋转和筒盖6-6闭合的一致性;
筒盖6-6上设置两个相对的固定柱6-4,固定板12-2下端设置有连接块12-1,连接块12-1具有两个且相对设置,目的是使得两个固定柱6-4分别与两个连接块12-1连接,此时固定板12-2中心与筒盖6-6中心在同一个竖直线上。
参见图4,限位组件4包括垂直设置在立板4-3下端的横向板、竖直设置在横向板上的两个限位螺杆4-1以及设置在横向板下端面的第二车轮4-2;
两个限位螺杆4-1底端活动设置在底板1上端面设置的盲孔内;
靠近立板4-3设置有剪式升降机构5;
限位组件4一侧设置有绳索挤压机构3。
当使用筒盖开闭机构12闭合筒盖6-6时,通过限位螺杆4-1将横向板固定在底板1上端面设置的盲孔内;当漂浮筒6运输到陆地垃圾场后,再将限位螺杆4-1向上旋转,使限位螺杆4-1脱离底板1,由于横向板下端设置有车轮,此时可以移动筒盖开闭机构12和限位组件4到陆地上,对筒盖6-6进行开启,因此,设置有限位组件4,既有利于筒盖开闭机构12在船体上工作,也有利于筒盖开闭机构12在路上工作。
参见图5,剪式升降机构5上端的支撑板3-4设置有延伸板5-1,延伸板5-1设置在支撑板3-4的一端,支撑板3-4上端设置有漂浮筒6;
剪式升降机构5设置在第一传送机构靠近海面的一侧,与剪式升降机构5相对的第一传送机构另一侧设置有剪式齿轮传动机构8。
设置有延伸板5-1的目的是,人们可以站在延伸板5-1进行相关的操作,例如绳索3-1的固定或者筒盖6-6的扶正。
参见图3,绳索挤压机构3包括设置在底板1上的支撑板3-4、竖直设置在支撑板3-4下端部的两个挡板3-3、穿过其中一挡板3-3的挤压螺杆3-2以及设置在挤压螺杆3-2端部和另一挡板3-3之间的绳索3-1,支撑板3-4为L型,支撑板3-4包括横部和竖直部,竖直部与底板1连接,横部与挡板3-3连接。
绳索3-1的一端被挤压螺杆3-2挤压到一挡板3-3的侧面,用于固定绳索3-1,因为每次有漂浮筒6到海面后,由于绳索3-1需要对漂浮筒6进行牵引,所以需要将绳索3-1进行固定。
参见图7,剪式齿轮传动机构8包括用于推动第一传送机构中的漂浮筒6运动的弧形板8-1、与弧形板8-1连接的齿轮杆组件8-2以及用于驱动齿轮杆组件8-2运动的第二电机8-4,弧形板8-1靠近漂浮筒6的一侧设置有弧形面,弧形面的直径等于或略大于漂浮筒6的直径;
齿轮杆组件8-2包括四个齿轮杆,齿轮杆包括连杆和设置在连杆一端的齿轮,齿轮的上下端面分别连杆的上下端面平齐,其中两个齿轮杆一端的齿轮相互啮合,两个齿轮杆的另一端与另外两个齿轮杆的端部分别铰接连接,另外两个齿轮杆端部的齿轮相互啮合,其中两个齿轮杆一端的齿轮转轴设置在限位板上,另外两个齿轮杆端部的齿轮设置在弧形板8-1上,限位板上还设置有驱动齿轮转轴的第二电机8-4;
限位板通过定位板8-3与设置在底板1两侧的支撑立板14连接;
剪式齿轮传动机构8和剪式升降机构5的上端还设置有第二传送机构。
剪式齿轮传动机构8类似于剪式升降机构5,具有水平移动的作用,即通过齿轮的啮合传动和杆端部的铰接作用,将弧形板8-1向前推动,进而将漂浮筒6推出第一传送带7,使其进入剪式升降机构5中;
此外,四个齿轮杆为一组,若干个组构成更大的剪式齿轮传动机构8,有助于延长推动的距离和动力。
第二传送机构包括倾斜设置在第一传送机构一端上方的第二传动带、设置在第二传动带9外侧面上的垃圾托10、设置在第二传动带9两端的带轴、设置在支撑立板14上并用于驱动带轴旋转的第三电机11、与支撑立板14连接并用于调整第二传动带9倾斜角度的偏心连杆机构15;
第二传动带9上端的带轴与第三电机11连接,第二传动带9下端的带轴与偏心连杆机构15连接;
参见图8,偏心连杆机构15包括一端与第二传动带9下端的带轴铰接连接的驱动连杆15-4、一端与驱动连杆15-4另一端铰接连接的偏心连杆15-3、与偏心连杆15-3另一端铰接连接的驱动转盘15-2、设置在支撑立板14上且水平穿过驱动转盘15-2的转板13-4轴以及设置在支撑立板14上且与转板13-4轴连接的第五电机15-1;
偏心连杆15-3的另一端与驱动转盘15-2的外侧面铰接连接。
垃圾托10实质为弧形的栅栏,便于将海面垃圾托10住,升到高处,并下降到漂浮筒6内。
设置有偏心连杆机构15,有助于对第二传动带9的一端进行提升或下降,当使用该装置收集垃圾时,使得第二传动带9的一端高度下降,当停止使用该装置时,第二传动带9的一端高度上升。
本发明具体工作过程:
底板1设置有车轮,有助于使得整个装置在船体上移动,设置有第一传送机构,使得漂浮筒6的传送实现流程化,方便了垃圾收集人员的工作,加快了收集过程,漂浮筒6的目的是将垃圾收集到漂浮筒6内后,用绳索3-1将若干个漂浮筒6串联起来,再将漂浮筒6扔到海里,使其漂浮在海面上,目的是减少漂浮筒6对船体的压力,数量众多的漂浮筒6漂浮在海面上,增加了单次垃圾的收集量,也方便了垃圾的运输,因为只要船体开动,即可实现对漂浮筒6的拉动;
设置有辅助下降机构13的目的是,考虑到船体高度,当船体较高时,整体装置设置在船体的下端,装置靠近海面,可以将漂浮筒6从上到下,进入第一传送机构上,漂浮筒6设置在高处,也有利于漂浮筒6的安全,避免低处的中空漂浮筒6落入海面;
第二传送机构用于将海面的垃圾传送到漂浮筒6的上端口,第二传送机构一端需要伸入海面以下,当漂浮筒6的垃圾盛满后,再利用剪式齿轮传动机构8,将漂浮筒6推到剪式升降机构5中,随后利用筒盖开闭机构12,将筒盖6-6盖在漂浮筒6顶端,封闭漂浮筒6的上端,随后使得漂浮筒6缓慢下降,当漂浮筒6下降到底端时,释放绳索挤压机构3,将绳索3-1穿过筒盖6-6顶端的固定环6-7,随后将漂浮筒6推动到海里,漂浮筒6在绳索3-1的拉动作用下,随着船体运动。
设置有绳索挤压机构,即当漂浮筒进入海面上后,为了抵抗漂浮筒对绳索的拖拽力,将绳索的一端紧紧压住。
本发明中的若干个电机可以通过远程控制开关来控制工作,根据漂浮筒的运动情况来控制相应电机的开启与闭合,并接船体上的电源,该控制技术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述。
本发明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海面垃圾集中区用垃圾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放置的底板、用于将漂浮筒从底板一端传递到另一端的第一传送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机构上且用于收集海面垃圾的所述漂浮筒、设置在所述底板一端且用于使所述漂浮筒从高处下降到所述第一传送机构上的辅助下降机构、设置在所述底板另一端且用于将海面垃圾传送到所述漂浮筒内的第二传送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机构端部一侧的剪式升降机构、用于将所述漂浮筒推动到所述剪式升降机构上的剪式齿轮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剪式升降机构一侧并用于辅助闭合筒盖的筒盖开闭机构以及用于将若干所述漂浮筒串联连接的绳索挤压机构,所述绳索挤压机构设置在所述底板上;
所述第一传送机构沿着所述底板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剪式升降机构用于使得所述漂浮筒下降并滚落,所述剪式齿轮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机构端部另一侧,所述剪式齿轮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底板一侧的竖直侧板上,所述绳索挤压机构设置在所述底板上;
所述底板底面还设置有第一车轮,所述底板设置在船体靠近海面位置;
所述漂浮筒包括用于盛放海面垃圾的收集筒、设置在所述收集筒外侧面的泡沫层、设置在所述收集筒底端外侧的吊环以及设置在所述漂浮筒上端的筒盖,所述收集筒顶端筒口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筒盖内侧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相互配合;
所述筒盖上端面设置为圆台结构,所述筒盖内顶面设置有木塞,所述木塞外径略小于所述收集筒的筒口内径;
所述筒盖上端面设置有两个相对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端水平设置有横向螺杆,两个所述固定柱之间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柱设置在所述筒盖上端面,所述筒盖通过所述横向螺杆与所述筒盖开闭机构;
所述筒盖开闭机构包括竖直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立板、水平固定设置在所述立板顶端的固定横板、竖直穿过所述固定横板的第一转柱、竖直穿过所述固定横板的第二转柱、设置在所述第一转柱下端的从动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二转柱下端的主动齿轮、设置在所述立板上且与所述第二转柱连接的第四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转柱底端的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板底面的连接块;
所述第一转柱上端设置有螺纹,所述从动齿轮设置在所述螺纹下端,所述螺纹的形式和螺距与所述筒盖的内螺纹相同;
所述连接块具有两个且相对设置,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横向螺杆活动穿过所述连接块上的通孔;
所述立板下端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筒盖开闭机构的限位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面垃圾集中区用垃圾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机构包括沿着所述底板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传送带、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带两端的驱动轴、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带下端的平直板以及与所述驱动轴连接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驱动轴通过铰接座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平直板与所述铰接座连接;
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辅助下降机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面垃圾集中区用垃圾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下降机构包括四个竖直放置且侧部相互连接的支撑侧板、竖直设置在所述支撑侧板上的第三传送带、水平阵列设置在所述第三传送带上的托板、设置在所述第三传送带上下端的驱动转轴,两个所述第三传送带分别设置在两个相对的所述支撑侧板上,所述驱动转轴通过铰接座设置在所述支撑侧板的端部,所述支撑侧板穿过所述第三传送带,两个所述驱动转轴分别通过皮带与两个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连接,其中一所述驱动转轴端部还设置有转盘;
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均通过齿轮转轴设置在所述支撑侧板上;
两个相对的所述支撑侧板分别与所述底板两侧的支撑立板连接;
所述漂浮筒设置在四个所述支撑侧板构成的侧板筒内,所述漂浮筒底部设置在所述侧板筒两侧的所述托板上,所述漂浮筒通过所述侧板筒进入所述第一传送带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面垃圾集中区用垃圾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垂直设置在所述立板下端的横向板、竖直设置在所述横向板上的两个限位螺杆以及设置在所述横向板下端面的第二车轮;
两个所述限位螺杆底端活动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端面设置的盲孔内;
靠近所述立板设置有所述剪式升降机构;
所述限位组件一侧设置有所述绳索挤压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面垃圾集中区用垃圾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式升降机构上端的支撑板设置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一端,所述支撑板上端设置有所述漂浮筒;
所述剪式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机构靠近海面的一侧,与所述剪式升降机构相对的所述第一传送机构另一侧设置有所述剪式齿轮传动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海面垃圾集中区用垃圾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索挤压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支撑板、竖直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下端部的两个挡板、穿过其中一挡板的挤压螺杆以及设置在所述挤压螺杆端部和另一挡板之间的绳索,所述支撑板为L型,所述支撑板包括横部和竖直部,所述竖直部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横部与所述挡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海面垃圾集中区用垃圾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式齿轮传动机构包括用于推动所述第一传送机构中的漂浮筒运动的弧形板、与所述弧形板连接的齿轮杆组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齿轮杆组件运动的第二电机,所述弧形板靠近所述漂浮筒的一侧设置有弧形面,所述弧形面的直径等于或略大于所述漂浮筒的直径;
所述齿轮杆组件包括四个齿轮杆,所述齿轮杆包括连杆和设置在所述连杆一端的齿轮,所述齿轮的上下端面分别所述连杆的上下端面平齐,其中两个齿轮杆一端的齿轮相互啮合,所述两个齿轮杆的另一端与另外两个齿轮杆的端部分别铰接连接,另外两个所述齿轮杆端部的齿轮相互啮合,其中所述两个齿轮杆一端的齿轮转轴设置在限位板上,另外所述两个齿轮杆端部的齿轮设置在所述弧形板上,所述限位板上还设置有驱动所述齿轮转轴的第二电机;
所述限位板与设置在所述底板两侧的支撑立板连接;
所述剪式齿轮传动机构和所述剪式升降机构的上端还设置有所述第二传送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面垃圾集中区用垃圾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送机构包括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机构一端上方的第二传动带、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带外侧面上的垃圾托、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带两端的带轴、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板上并用于驱动所述带轴旋转的第三电机、与所述支撑立板连接并用于调整所述第二传动带倾斜角度的偏心连杆机构;
所述第二传动带上端的带轴与所述第三电机连接,所述第二传动带下端的带轴与所述偏心连杆机构连接;
所述偏心连杆机构包括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带下端的带轴铰接连接的驱动连杆、一端与所述驱动连杆另一端铰接连接的偏心连杆、与所述偏心连杆另一端铰接连接的驱动转盘、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板上且水平穿过所述驱动转盘的转板轴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板上且与所述转板轴连接的第五电机;
所述偏心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转盘的外侧面铰接连接。
CN201910215828.1A 2019-03-21 2019-03-21 一种海面垃圾集中区用垃圾收集处理装置 Active CN1100777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15828.1A CN110077764B (zh) 2019-03-21 2019-03-21 一种海面垃圾集中区用垃圾收集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15828.1A CN110077764B (zh) 2019-03-21 2019-03-21 一种海面垃圾集中区用垃圾收集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77764A CN110077764A (zh) 2019-08-02
CN110077764B true CN110077764B (zh) 2022-05-27

Family

ID=67413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15828.1A Active CN110077764B (zh) 2019-03-21 2019-03-21 一种海面垃圾集中区用垃圾收集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77764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80014599A (ko) * 2007-06-12 2008-02-14 엔백 주식회사 비닐 봉투 내로의 쓰레기 투입 장치
CN206886598U (zh) * 2017-07-16 2018-01-16 蒲若飞 电动扇面齿轮状底座剪式升降器
CN108252283A (zh) * 2018-02-07 2018-07-06 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水产养殖悬浮垃圾收集装置
CN109050810A (zh) * 2018-07-26 2018-12-21 桂平市大众船舶修造厂 一种水面垃圾清理垃圾船
CN208345682U (zh) * 2018-06-26 2019-01-08 袁汉彪 联动升降装置
CN109339013A (zh) * 2018-11-15 2019-02-15 刘经伦 一种将废料仓压缩排水并充气拖拽在船后的清理船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54736B2 (ja) * 1989-06-06 1998-05-20 石川島播磨重工業株式会社 浮遊ごみ回収装置
CN204110328U (zh) * 2014-08-20 2015-01-21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海洋垃圾清理船
CN204527553U (zh) * 2015-03-12 2015-08-05 重庆交通大学 漂浮垃圾捕集船
CN109162266B (zh) * 2018-10-29 2021-03-09 陈军杰 一种水面垃圾清理船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80014599A (ko) * 2007-06-12 2008-02-14 엔백 주식회사 비닐 봉투 내로의 쓰레기 투입 장치
CN206886598U (zh) * 2017-07-16 2018-01-16 蒲若飞 电动扇面齿轮状底座剪式升降器
CN108252283A (zh) * 2018-02-07 2018-07-06 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水产养殖悬浮垃圾收集装置
CN208345682U (zh) * 2018-06-26 2019-01-08 袁汉彪 联动升降装置
CN109050810A (zh) * 2018-07-26 2018-12-21 桂平市大众船舶修造厂 一种水面垃圾清理垃圾船
CN109339013A (zh) * 2018-11-15 2019-02-15 刘经伦 一种将废料仓压缩排水并充气拖拽在船后的清理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77764A (zh) 2019-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95293U (zh) 一种用于河道清理船的漂浮物垃圾打捞处理装置
CN109515605B (zh) 双体环保船
CN211498791U (zh) 一种用于水生植物的打捞设备
CN108385635B (zh) 一种河道漂浮垃圾环保清理装置
CN108589679B (zh) 水面垃圾汇聚打包装置
CN111827232A (zh) 一种河道整治用漂浮式垃圾清理装置
CN112030918A (zh) 一种海洋垃圾清理装置
CN110077764B (zh) 一种海面垃圾集中区用垃圾收集处理装置
CN109653180B (zh) 水面漂浮物自动清漂船
CN108480032B (zh) 垃圾分选水池
CN211076279U (zh) 一种新型水利清漂船
CN210341854U (zh) 一种水面漂浮物自动清漂船
CN112227327A (zh) 一种水利用河道清理装置
CN209878395U (zh) 一种水质检测取样器
CN110685261A (zh) 一种海洋垃圾回收结构及回收方法
CN211223787U (zh) 一种海洋垃圾回收装置
CN113443084B (zh) 一种开合式水面垃圾打捞收集船
CN219565417U (zh) 一种智能河道保洁船装置
CN219030650U (zh) 一种垃圾收集设备及水面清污器
CN210857154U (zh) 一种水上垃圾收集装置
CN214613972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河道杂物清理器
CN213477002U (zh) 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
CN114802615B (zh) 一种水面清污船的污染物处理装置
CN219172628U (zh) 一种水面垃圾清理设备
CN220579946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垃圾清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10

Address after: No. 409, unit 01, building 007, South Haiqu Middle Road (xinghegangwan North District), Rizh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76800

Applicant after: Rizhao Yich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76800 room 602, unit 2, building 9, No. 685, Shandong Road, Donggang District, Rizh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Cao Xinge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