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77415A - 新能源汽车用安全监控系统 - Google Patents

新能源汽车用安全监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77415A
CN110077415A CN201910330209.7A CN201910330209A CN110077415A CN 110077415 A CN110077415 A CN 110077415A CN 201910330209 A CN201910330209 A CN 201910330209A CN 110077415 A CN110077415 A CN 1100774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central processing
processing unit
module
data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3020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 Jin Jun
Original Assignee
Zhu Jin Ju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 Jin Jun filed Critical Zhu Jin Jun
Priority to CN20191033020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77415A/zh
Publication of CN1100774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774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1/00Vehicle fittings, acting on a single sub-unit only, for automatically controlling vehicle speed, i.e. preventing speed from exceeding an arbitrarily established velocity or maintaining speed at a particular velocity, as selected by the vehicle opera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5/0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 B60R25/20Means to switch the anti-theft system on or off
    • B60R25/25Means to switch the anti-theft system on or off using biometr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30/00Purposes of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e.g. of systems using 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40/00Estimation or calculation of non-directly measurable driving parameters for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 unit, e.g. by using mathematical models
    • B60W40/08Estimation or calculation of non-directly measurable driving parameters for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 unit, e.g. by using mathematical models related to drivers or passenger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9Arrangements for giving variable traffic instructions
    • G08G1/0962Arrangements for giving variable traffic instructions having an indicator mounted inside the vehicle, e.g. giving voice messages
    • G08G1/0967Systems involving transmission of highway information, e.g. weather, speed lim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40/00Estimation or calculation of non-directly measurable driving parameters for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 unit, e.g. by using mathematical models
    • B60W40/08Estimation or calculation of non-directly measurable driving parameters for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 unit, e.g. by using mathematical models related to drivers or passengers
    • B60W2040/0818Inactivity or incapacity of driver
    • B60W2040/0827Inactivity or incapacity of driver due to sleepin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新能源汽车用安全监控系统,包括摄像头、识别模块、比对单元、数据库、计算模块、中央处理器、定位模块、控速模块、语音模块和监测模块,其中,所述摄像头用于实时监控主驾驶位人员并自动获取影像信息,所述识别模块接收摄像头传输的影像信息并自动从影像信息中获取个人信息、面部信息,所述个人信息为影像中识别人员的身份信息,所述识别模块向比对单元传输个人信息,本发明通过摄像头和识别模块的设置,对驾驶位的人员信息与车主信息进行对比,判断驾驶人员是否为车主本人,在判断结果为否定时,使用车主的智能设备进行验证,防止车辆被他人盗用,增加车辆的安全性,减少车主的损失。

Description

新能源汽车用安全监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安全监控技术,具体是新能源汽车用安全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安全监控系统是为了某种事务的安全性而监控某种事务的系统,主要由前端监视设备、传输设备、后端存储、控制及显示设备这五大部分组成,其中后端设备可进一步分为中心控制设备和分控制设备,前、后端设备有多种构成方式,它们之间的联系(也可称作传输系统)可通过电缆、光纤、微波等多种方式来实现。
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内部也设置有安全监控系统,一般的安全监控系统均用于监控车辆的状态信息,以及对行车途中发生的安全问题进行记录,从而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争吵,这种类性的监控起到的安全作用并不大,比如说,驾驶员疲劳驾驶或者酒驾,该系统无法分辨和判断,当车主要是丢失时,陌生人捡到了车主的钥匙便可以直接驾驶该车辆,安全性较差,为此,我们提出新能源汽车用安全监控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新能源汽车用安全监控系统。
本发明在于解决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内部也设置有安全监控系统,一般的安全监控系统均用于监控车辆的状态信息,以及对行车途中发生的安全问题进行记录,从而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争吵,这种类性的监控起到的安全作用并不大,比如说,驾驶员疲劳驾驶或者酒驾,该系统无法分辨和判断,当车主要是丢失时,陌生人捡到了车主的钥匙便可以直接驾驶该车辆,安全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新能源汽车用安全监控系统,包括摄像头、识别模块、比对单元、数据库、计算模块、中央处理器、定位模块、控速模块、语音模块和监测模块;
其中,所述摄像头用于实时监控主驾驶位人员并自动获取影像信息,所述识别模块接收摄像头传输的影像信息并自动从影像信息中获取个人信息、面部信息,所述个人信息为影像中识别人员的身份信息,所述识别模块向比对单元传输个人信息,所述识别模块向所述中央处理器传输面部信息;
所述数据库用于记录车主信息,所述数据库将车主信息传输到比对单元,所述比对单元接收识别模块传输的个人信息,所述比对单元将识别模块传输的个人信息与所述数据库内传输的车主信息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判断是否允许该车行驶;
其中,所述识别模块将识别的面部信息传输到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接收识别模块传输的面部信息并传输到分析模块,所述面部信息包括眼部信息和嘴部信息,所述数据库内还存储有车主的面部信息,所述数据库将原有的面部信息传输到分析模块,所述分析模块对识别模块传输的面部信息与数据库内传输的面部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四个差值与四个预设差值,将四个差值Myl、Myt、Mzl、Mzt与四个预设差值Nyl、Nyt、Nzl、Nzt依次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对驾驶员状态进行判断:
S1:当Myl≧Nyl,Myt≧Nyt时,则判定驾驶员是疲劳驾驶;
S2:当Myl≦Nyl,Myt≧Nyt时,则判定驾驶员不是疲劳驾驶;
S3:当Myl≧Nyl,Myt≦Nyt时,则判定驾驶员不是疲劳驾驶;
S4:当Mzl≧Nzl,Mzt≧Nzt时,则判定驾驶员是疲劳驾驶;
S5:当Mzl≦Nzl,Mzt≧Nzt时,则判定驾驶员不是疲劳驾驶;
S6:当Mzl≦Nzl,Mzt≧Nzt时,则判定驾驶员不是疲劳驾驶;
其中,所述定位模块用于对车辆进行实时定位,所述监测模块用于监测车辆的实时行驶速度,所述监测模块将车辆的时实行驶速度传输到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接收监测模块传输的实时行驶速度并传输到分析模块,所述数据库内还存储有每个路段的最高限速,所述定位模块将实时定位信息传输到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接收定位模块传输的实时定位信息并向数据库下达命令,所述数据库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传输到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接收数据库传输的最高限速并传输到分析模块,所述分析模块将监测模块传输的实时行驶速度与数据库传输的最高限速进行对比,得到对比结果:
A、实时行驶速度>最高限速,则判定该车辆为超速行驶,分析模块将超速信息的信号传输到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接收分析模块传输的超速行驶信号并对控速模块下达命令,限速模块自动降低车速;
B、实时行驶速度>最高限速,则判定该车辆为正常行驶。
优选的,所述比对单元将识别模块传输的个人信息与所述数据库内传输的车主信息进行比对,所述比对单元的具体比对情况如下:
(1)比对不一致时,比对单元将比对结果传输到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接收比对单元传输的比对结果并传输到智能设备,车主在智能设备上确定是否将车辆零时借给他人,智能设备将回复的结果传输到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将接收智能设备回复的结果并传输到比对单元,比对单元根据车主的回复结果对驾驶人员进行判定:
A、当车主回复结果为否时:则判定该驾驶人员不是本车车主允许的人员,比对单元将比对结果传输到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接收比对单元传输的比对结果并发出命令,禁止车辆行驶;
B、当车主回复结果为是时:则判定该驾驶人员是本车车主允许的人员,比对单元将比对结果传输到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接收比对单元传输的比对结果并发出命令,允许车辆行驶;
(2)比对一致时,判断该驾驶人员为本车车主,比对单元将比对结果传输到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接收比对单元传输的比对结果并发出命令,允许车辆行驶。
优选的,所述分析模块对识别模块传输的面部信息与数据库内传输的面部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具体的分析过程如下:
步骤一:根据识别模块传输的影像信息内的眼部信息,将眼睛睁开时上眼皮与下眼皮之间的平均距离设为Li,i=1...n,将闭眼的平均时间设置为Ti,i=1...n;
步骤二:根据识别模块传输的影像信息内的嘴部信息,将嘴巴张开时上嘴唇与下嘴唇之间的平均距离设为La,a=1...n,将张嘴的最长时间设置为Ta,a=1...n;
步骤三:获取数据库内存储的面部信息内的眼部信息,将眼睛睁开时上眼皮与下眼皮之间的平均距离设为li,i=1...n,将闭眼的平均时间设置为ti,i=1...n;
步骤四:获取数据库内存储的面部信息内的嘴部信息,将嘴巴张开时上嘴唇与下嘴唇之间的平均距离设为la,a=1...n,将张嘴的最长时间设置为ta,a=1...n;
步骤五:将识别模块与数据库内的面部信息与嘴部信息进行对比,判断驾驶员是否为疲劳驾驶,具体的判断过程如下:
S1:设定四个差值Myl、Myt、Mzl、Mzt和四个预设差值Nyl、Nyt、Nzl、Nzt;
S2:计算出四个差值,计算公式为Myl=Li-li,Myt=Ti-ti,Mzl=La-la,Mzt=Ta-ta。
优选的,所述摄像头与识别模块通信联接,所述识别模块分别与比对单元和中央处理器通信联接,所述比对单元分别与中央处理器和数据库通信联接,所述数据库与中央处理器通信联接,所述分析模块分别与数据库和中央处理器通信联接,所述监测模块与中央处理器通信联接,所述语音模块与中央处理器通信联接,所述控速模块与中央处理器通信联接,所述智能设备与中央处理器通信联接,所述定位模块与中央处理器通信连接。
优选的,所述语音模块用于将比对单元的比对结果和分析模块的分析结果转换呈语音提示驾驶员。
优选的,所述智能设备具体为一种智能平板电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摄像头用于实时监控主驾驶位人员并自动获取影像信息,摄像头将影像信息传输到识别模块,识别模块接收摄像头传输的影像信息并自动从影像信息中获取个人信息、面部信息,识别模块向比对单元传输个人信息,数据库将车主信息传输到比对单元比对单元将识别模块传输的个人信息与数据库内传输的车主信息进行比对,判断出驾驶人员是否为车主,同时将比对结果发送到智能设备进行验证,通过摄像头和识别模块的设置,对驾驶位的人员信息与车主信息进行对比,判断驾驶人员是否为车主本人,在判断结果为否定时,使用车主的智能设备进行验证,防止车辆被他人盗用,增加车辆的安全性,减少车主的损失。
(2)同时识别模块向中央处理器传输面部信息,中央处理器接收识别模块传输的面部信息并传输到分析模块,分析模块对识别模块传输的面部信息与数据库内传输的面部信息进行标记,将标记后的信息进行对比,进行判断驾驶员是疲劳驾驶是否为疲劳驾驶,通过识别模块和分析模块的设置,对驾驶人员的面部信息进行标记,在将驾驶人员的驾驶时面部信息与数据库内的面部信息进行标记和对比,判断该驾驶员是否为疲劳驾驶,增加对驾驶员的安全保障,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3)同时定位模块用于对车辆进行实时定位并将实时定位信息传输到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接收定位模块传输的实时定位信息并向数据库下达命令,获取数据库内存储的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分析模块将监测模块传输的实时行驶速度与数据库传输的最高限速进行对比,判断该车辆是否超速行驶,同时对判断结果进行相对的处理措施,通过定位模块、监测模块和分析模块的设置,在比对后判断该车辆是否超速行驶,并对判断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防止该车辆速度过快造成交通事故,给驾驶员和他人带来严重的危害。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新能源汽车用安全监控系统,包括摄像头、识别模块、比对单元、数据库、计算模块、中央处理器、定位模块、控速模块、语音模块和监测模块;
其中,所述摄像头用于实时监控主驾驶位人员并自动获取影像信息,所述识别模块接收摄像头传输的影像信息并自动从影像信息中获取个人信息、面部信息,所述个人信息为影像中识别人员的身份信息,所述识别模块向比对单元传输个人信息,所述识别模块向所述中央处理器传输面部信息;
所述数据库用于记录车主信息,所述数据库将车主信息传输到比对单元,所述比对单元接收识别模块传输的个人信息,所述比对单元将识别模块传输的个人信息与所述数据库内传输的车主信息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判断是否允许该车行驶;
其中,所述识别模块将识别的面部信息传输到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接收识别模块传输的面部信息并传输到分析模块,所述面部信息包括眼部信息和嘴部信息,所述数据库内还存储有车主的面部信息,所述数据库将原有的面部信息传输到分析模块,所述分析模块对识别模块传输的面部信息与数据库内传输的面部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四个差值与四个预设差值,将四个差值Myl、Myt、Mzl、Mzt与四个预设差值Nyl、Nyt、Nzl、Nzt依次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对驾驶员状态进行判断:
S1:当Myl≧Nyl,Myt≧Nyt时,则判定驾驶员是疲劳驾驶;
S2:当Myl≦Nyl,Myt≧Nyt时,则判定驾驶员不是疲劳驾驶;
S3:当Myl≧Nyl,Myt≦Nyt时,则判定驾驶员不是疲劳驾驶;
S4:当Mzl≧Nzl,Mzt≧Nzt时,则判定驾驶员是疲劳驾驶;
S5:当Mzl≦Nzl,Mzt≧Nzt时,则判定驾驶员不是疲劳驾驶;
S6:当Mzl≦Nzl,Mzt≧Nzt时,则判定驾驶员不是疲劳驾驶;
其中,所述定位模块用于对车辆进行实时定位,所述监测模块用于监测车辆的实时行驶速度,所述监测模块将车辆的时实行驶速度传输到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接收监测模块传输的实时行驶速度并传输到分析模块,所述数据库内还存储有每个路段的最高限速,所述定位模块将实时定位信息传输到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接收定位模块传输的实时定位信息并向数据库下达命令,所述数据库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传输到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接收数据库传输的最高限速并传输到分析模块,所述分析模块将监测模块传输的实时行驶速度与数据库传输的最高限速进行对比,得到对比结果:
A、实时行驶速度>最高限速,则判定该车辆为超速行驶,分析模块将超速信息的信号传输到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接收分析模块传输的超速行驶信号并对控速模块下达命令,限速模块自动降低车速;
B、实时行驶速度>最高限速,则判定该车辆为正常行驶。
所述比对单元将识别模块传输的个人信息与所述数据库内传输的车主信息进行比对,所述比对单元的具体比对情况如下:
(1)比对不一致时,比对单元将比对结果传输到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接收比对单元传输的比对结果并传输到智能设备,车主在智能设备上确定是否将车辆零时借给他人,智能设备将回复的结果传输到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将接收智能设备回复的结果并传输到比对单元,比对单元根据车主的回复结果对驾驶人员进行判定:
A、当车主回复结果为否时:则判定该驾驶人员不是本车车主允许的人员,比对单元将比对结果传输到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接收比对单元传输的比对结果并发出命令,禁止车辆行驶;
B、当车主回复结果为是时:则判定该驾驶人员是本车车主允许的人员,比对单元将比对结果传输到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接收比对单元传输的比对结果并发出命令,允许车辆行驶;
(2)比对一致时,判断该驾驶人员为本车车主,比对单元将比对结果传输到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接收比对单元传输的比对结果并发出命令,允许车辆行驶。
所述分析模块对识别模块传输的面部信息与数据库内传输的面部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具体的分析过程如下:
步骤一:根据识别模块传输的影像信息内的眼部信息,将眼睛睁开时上眼皮与下眼皮之间的平均距离设为Li,i=1...n,将闭眼的平均时间设置为Ti,i=1...n;
步骤二:根据识别模块传输的影像信息内的嘴部信息,将嘴巴张开时上嘴唇与下嘴唇之间的平均距离设为La,a=1...n,将张嘴的最长时间设置为Ta,a=1...n;
步骤三:获取数据库内存储的面部信息内的眼部信息,将眼睛睁开时上眼皮与下眼皮之间的平均距离设为li,i=1...n,将闭眼的平均时间设置为ti,i=1...n;
步骤四:获取数据库内存储的面部信息内的嘴部信息,将嘴巴张开时上嘴唇与下嘴唇之间的平均距离设为la,a=1...n,将张嘴的最长时间设置为ta,a=1...n;
步骤五:将识别模块与数据库内的面部信息与嘴部信息进行对比,判断驾驶员是否为疲劳驾驶,具体的判断过程如下:
S1:设定四个差值Myl、Myt、Mzl、Mzt和四个预设差值Nyl、Nyt、Nzl、Nzt;
S2:计算出四个差值,计算公式为Myl=Li-li,Myt=Ti-ti,Mzl=La-la,Mzt=Ta-ta。
所述摄像头与识别模块通信联接,所述识别模块分别与比对单元和中央处理器通信联接,所述比对单元分别与中央处理器和数据库通信联接,所述数据库与中央处理器通信联接,所述分析模块分别与数据库和中央处理器通信联接,所述监测模块与中央处理器通信联接,所述语音模块与中央处理器通信联接,所述控速模块与中央处理器通信联接,所述智能设备与中央处理器通信联接,所述定位模块与中央处理器通信连接。
所述语音模块用于将比对单元的比对结果和分析模块的分析结果转换呈语音提示驾驶员。
所述智能设备具体为一种智能平板电脑。
新能源汽车用安全监控系统,在工作时,摄像头用于实时监控主驾驶位人员并自动获取影像信息,摄像头将影像信息传输到识别模块,识别模块接收摄像头传输的影像信息并自动从影像信息中获取个人信息、面部信息,识别模块向比对单元传输个人信息,数据库将车主信息传输到比对单元比对单元将识别模块传输的个人信息与数据库内传输的车主信息进行比对,判断出驾驶人员是否为车主,同时将比对结果发送到智能设备进行验证,识别模块向中央处理器传输面部信息,中央处理器接收识别模块传输的面部信息并传输到分析模块,分析模块对识别模块传输的面部信息与数据库内传输的面部信息进行标记,将标记后的信息进行对比,进行判断驾驶员是疲劳驾驶是否为疲劳驾驶,定位模块用于对车辆进行实时定位并将实时定位信息传输到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接收定位模块传输的实时定位信息并向数据库下达命令,获取数据库内存储的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分析模块将监测模块传输的实时行驶速度与数据库传输的最高限速进行对比,判断该车辆是否超速行驶,同时对判断结果进行相对的处理措施。
本发明通过摄像头用于实时监控主驾驶位人员并自动获取影像信息,摄像头将影像信息传输到识别模块,识别模块接收摄像头传输的影像信息并自动从影像信息中获取个人信息、面部信息,识别模块向比对单元传输个人信息,数据库将车主信息传输到比对单元比对单元将识别模块传输的个人信息与数据库内传输的车主信息进行比对,判断出驾驶人员是否为车主,同时将比对结果发送到智能设备进行验证,通过摄像头和识别模块的设置,对驾驶位的人员信息与车主信息进行对比,判断驾驶人员是否为车主本人,在判断结果为否定时,使用车主的智能设备进行验证,防止车辆被他人盗用,增加车辆的安全性,减少车主的损失。
同时识别模块向中央处理器传输面部信息,中央处理器接收识别模块传输的面部信息并传输到分析模块,分析模块对识别模块传输的面部信息与数据库内传输的面部信息进行标记,将标记后的信息进行对比,进行判断驾驶员是疲劳驾驶是否为疲劳驾驶,通过识别模块和分析模块的设置,对驾驶人员的面部信息进行标记,在将驾驶人员的驾驶时面部信息与数据库内的面部信息进行标记和对比,判断该驾驶员是否为疲劳驾驶,增加对驾驶员的安全保障,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同时定位模块用于对车辆进行实时定位并将实时定位信息传输到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接收定位模块传输的实时定位信息并向数据库下达命令,获取数据库内存储的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分析模块将监测模块传输的实时行驶速度与数据库传输的最高限速进行对比,判断该车辆是否超速行驶,同时对判断结果进行相对的处理措施,通过定位模块、监测模块和分析模块的设置,在比对后判断该车辆是否超速行驶,并对判断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防止该车辆速度过快造成交通事故,给驾驶员和他人带来严重的危害。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新能源汽车用安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摄像头、识别模块、比对单元、数据库、计算模块、中央处理器、定位模块、控速模块、语音模块和监测模块;
其中,所述摄像头用于实时监控主驾驶位人员并自动获取影像信息,所述识别模块接收摄像头传输的影像信息并自动从影像信息中获取个人信息、面部信息,所述个人信息为影像中识别人员的身份信息,所述识别模块向比对单元传输个人信息,所述识别模块向所述中央处理器传输面部信息;
所述数据库用于记录车主信息,所述数据库将车主信息传输到比对单元,所述比对单元接收识别模块传输的个人信息,所述比对单元将识别模块传输的个人信息与所述数据库内传输的车主信息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判断是否允许该车行驶;
其中,所述识别模块将识别的面部信息传输到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接收识别模块传输的面部信息并传输到分析模块,所述面部信息包括眼部信息和嘴部信息,所述数据库内还存储有车主的面部信息,所述数据库将原有的面部信息传输到分析模块,所述分析模块对识别模块传输的面部信息与数据库内传输的面部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四个差值与四个预设差值,将四个差值Myl、Myt、Mzl、Mzt与四个预设差值Nyl、Nyt、Nzl、Nzt依次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对驾驶员状态进行判断:
S1:当Myl≧Nyl,Myt≧Nyt时,则判定驾驶员是疲劳驾驶;
S2:当Myl≦Nyl,Myt≧Nyt时,则判定驾驶员不是疲劳驾驶;
S3:当Myl≧Nyl,Myt≦Nyt时,则判定驾驶员不是疲劳驾驶;
S4:当Mzl≧Nzl,Mzt≧Nzt时,则判定驾驶员是疲劳驾驶;
S5:当Mzl≦Nzl,Mzt≧Nzt时,则判定驾驶员不是疲劳驾驶;
S6:当Mzl≦Nzl,Mzt≧Nzt时,则判定驾驶员不是疲劳驾驶;
其中,所述定位模块用于对车辆进行实时定位,所述监测模块用于监测车辆的实时行驶速度,所述监测模块将车辆的时实行驶速度传输到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接收监测模块传输的实时行驶速度并传输到分析模块,所述数据库内还存储有每个路段的最高限速,所述定位模块将实时定位信息传输到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接收定位模块传输的实时定位信息并向数据库下达命令,所述数据库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传输到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接收数据库传输的最高限速并传输到分析模块,所述分析模块将监测模块传输的实时行驶速度与数据库传输的最高限速进行对比,得到对比结果:
A、实时行驶速度>最高限速,则判定该车辆为超速行驶,分析模块将超速信息的信号传输到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接收分析模块传输的超速行驶信号并对控速模块下达命令,限速模块自动降低车速;
B、实时行驶速度>最高限速,则判定该车辆为正常行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安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比对单元将识别模块传输的个人信息与所述数据库内传输的车主信息进行比对,所述比对单元的具体比对情况如下:
(1)比对不一致时,比对单元将比对结果传输到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接收比对单元传输的比对结果并传输到智能设备,车主在智能设备上确定是否将车辆零时借给他人,智能设备将回复的结果传输到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将接收智能设备回复的结果并传输到比对单元,比对单元根据车主的回复结果对驾驶人员进行判定:
A、当车主回复结果为否时:则判定该驾驶人员不是本车车主允许的人员,比对单元将比对结果传输到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接收比对单元传输的比对结果并发出命令,禁止车辆行驶;
B、当车主回复结果为是时:则判定该驾驶人员是本车车主允许的人员,比对单元将比对结果传输到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接收比对单元传输的比对结果并发出命令,允许车辆行驶;
(2)比对一致时,判断该驾驶人员为本车车主,比对单元将比对结果传输到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接收比对单元传输的比对结果并发出命令,允许车辆行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安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模块对识别模块传输的面部信息与数据库内传输的面部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具体的分析过程如下:
步骤一:根据识别模块传输的影像信息内的眼部信息,将眼睛睁开时上眼皮与下眼皮之间的平均距离设为Li,i=1...n,将闭眼的平均时间设置为Ti,i=1...n;
步骤二:根据识别模块传输的影像信息内的嘴部信息,将嘴巴张开时上嘴唇与下嘴唇之间的平均距离设为La,a=1...n,将张嘴的最长时间设置为Ta,a=1...n;
步骤三:获取数据库内存储的面部信息内的眼部信息,将眼睛睁开时上眼皮与下眼皮之间的平均距离设为li,i=1...n,将闭眼的平均时间设置为ti,i=1...n;
步骤四:获取数据库内存储的面部信息内的嘴部信息,将嘴巴张开时上嘴唇与下嘴唇之间的平均距离设为la,a=1...n,将张嘴的最长时间设置为ta,a=1...n;
步骤五:将识别模块与数据库内的面部信息与嘴部信息进行对比,判断驾驶员是否为疲劳驾驶,具体的判断过程如下:
S1:设定四个差值Myl、Myt、Mzl、Mzt和四个预设差值Nyl、Nyt、Nzl、Nzt;
S2:计算出四个差值,计算公式为Myl=Li-li,Myt=Ti-ti,Mzl=La-la,Mzt=Ta-t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安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与识别模块通信联接,所述识别模块分别与比对单元和中央处理器通信联接,所述比对单元分别与中央处理器和数据库通信联接,所述数据库与中央处理器通信联接,所述分析模块分别与数据库和中央处理器通信联接,所述监测模块与中央处理器通信联接,所述语音模块与中央处理器通信联接,所述控速模块与中央处理器通信联接,所述智能设备与中央处理器通信联接,所述定位模块与中央处理器通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安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模块用于将比对单元的比对结果和分析模块的分析结果转换呈语音提示驾驶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安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设备具体为一种智能平板电脑。
CN201910330209.7A 2019-04-23 2019-04-23 新能源汽车用安全监控系统 Pending CN1100774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30209.7A CN110077415A (zh) 2019-04-23 2019-04-23 新能源汽车用安全监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30209.7A CN110077415A (zh) 2019-04-23 2019-04-23 新能源汽车用安全监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77415A true CN110077415A (zh) 2019-08-02

Family

ID=674162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30209.7A Pending CN110077415A (zh) 2019-04-23 2019-04-23 新能源汽车用安全监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77415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55847A (zh) * 2019-12-31 2020-04-24 上海擎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使用信息提醒方法、系统、介质及汽车
CN111267613A (zh) * 2020-03-20 2020-06-12 河北凯通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车载式物流监控系统
CN111806370A (zh) * 2020-07-17 2020-10-23 盐城工学院 一种基于光纤通信的车载电子通信系统
CN112164167A (zh) * 2020-10-30 2021-01-01 重庆莫微恒石智慧停车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安全监控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0750A (zh) * 2007-02-05 2008-08-13 上海大众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具有gps定位功能的汽车限速智能控制器
DE102008058667A1 (de) * 2008-11-22 2010-05-27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Anzeige von Fahrzeuginformationen und Fahrzeugumgebungsinformationen
CN103714660A (zh) * 2013-12-26 2014-04-09 苏州清研微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图像处理融合心率特征与表情特征实现疲劳驾驶判别的系统
CN104608739A (zh) * 2015-03-14 2015-05-13 南京阖云骥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防盗系统及方法
CN104809445A (zh) * 2015-05-07 2015-07-29 吉林大学 基于眼部和嘴部状态的疲劳驾驶检测方法
CN205788330U (zh) * 2016-05-26 2016-12-07 深圳市思博瑞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行车记录仪
CN107229922A (zh) * 2017-06-12 2017-10-03 西南科技大学 一种疲劳驾驶监测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0750A (zh) * 2007-02-05 2008-08-13 上海大众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具有gps定位功能的汽车限速智能控制器
DE102008058667A1 (de) * 2008-11-22 2010-05-27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Anzeige von Fahrzeuginformationen und Fahrzeugumgebungsinformationen
CN103714660A (zh) * 2013-12-26 2014-04-09 苏州清研微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图像处理融合心率特征与表情特征实现疲劳驾驶判别的系统
CN104608739A (zh) * 2015-03-14 2015-05-13 南京阖云骥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防盗系统及方法
CN104809445A (zh) * 2015-05-07 2015-07-29 吉林大学 基于眼部和嘴部状态的疲劳驾驶检测方法
CN205788330U (zh) * 2016-05-26 2016-12-07 深圳市思博瑞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行车记录仪
CN107229922A (zh) * 2017-06-12 2017-10-03 西南科技大学 一种疲劳驾驶监测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55847A (zh) * 2019-12-31 2020-04-24 上海擎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使用信息提醒方法、系统、介质及汽车
CN111267613A (zh) * 2020-03-20 2020-06-12 河北凯通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车载式物流监控系统
CN111806370A (zh) * 2020-07-17 2020-10-23 盐城工学院 一种基于光纤通信的车载电子通信系统
CN112164167A (zh) * 2020-10-30 2021-01-01 重庆莫微恒石智慧停车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安全监控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77415A (zh) 新能源汽车用安全监控系统
CN108791299B (zh) 一种基于视觉的驾驶疲劳检测及预警系统及方法
Tipprasert et al. A method of driver’s eyes closure and yawning detection for drowsiness analysis by infrared camera
CN107640152B (zh) 一种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的可靠性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10077414B (zh) 一种基于驾驶员状态监测的车辆行驶安全保障方法及系统
CN104408878B (zh) 一种车队疲劳驾驶预警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09584507A (zh) 驾驶行为监测方法、装置、系统、交通工具和存储介质
CN104083258B (zh) 一种基于脑机接口与自动驾驶技术的智能轮椅控制方法
CN103839379A (zh) 汽车及用于其的驾驶员疲劳预警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02054163B (zh) 基于单目视觉的驾驶员疲劳检测方法
CN109167971A (zh) 智能区域监控报警系统及方法
CN202130312U (zh) 一种驾驶员疲劳驾驶监控装置
CN108154101A (zh) 一种多参数融合的疲劳驾驶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10334592A (zh) 一种司机异常行为监测和安全保障系统及其方法
CN110281944A (zh) 基于多信息融合的驾驶员状态监测系统
CN209543514U (zh) 基于人脸识别的监控与报警系统
CN105809770A (zh) 具有驾驶员身份识别功能的汽车行驶记录仪
CN114255537A (zh) 一种基于生物识别的智能安检闸机一体化系统及方法
CN106408877A (zh) 一种轨道交通驾驶员疲劳状态监测方法
CN110154757A (zh) 公交车多方位安全驾驶保障方法
CN107516076A (zh) 人像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9606376A (zh) 一种基于车载智能终端的安全驾驶行为识别系统
CN107284449A (zh) 一种行车安全预警方法及系统、汽车、可读存储介质
CN106096575A (zh) 一种行车状态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06874831A (zh) 驾驶行为侦测方法及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0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