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74834A - 医疗装置 - Google Patents

医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74834A
CN110074834A CN201810074606.8A CN201810074606A CN110074834A CN 110074834 A CN110074834 A CN 110074834A CN 201810074606 A CN201810074606 A CN 201810074606A CN 110074834 A CN110074834 A CN 1100748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chor log
medical device
elastic construction
adaptive elastic
outer anch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7460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振
周毅
姚瑶
李俊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nimally invasive Investment Holding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icroport Med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icroport Medic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icroport Med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7460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74834A/zh
Publication of CN1100748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748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64Surgical staples, i.e. penetrating the tissu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023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 A61B2017/00238Type of minimally invasive operation
    • A61B2017/00243Type of minimally invasive operation cardiac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64Surgical staples, i.e. penetrating the tissue
    • A61B2017/0645Surgical staples, i.e. penetrating the tissue being elastically deformed for inser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64Surgical staples, i.e. penetrating the tissue
    • A61B2017/0649Coils or spiral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疗装置,有助于减小输送结构的尺寸,从而减小输送结构对组织造成的创伤,而且还能够提高心肌固定的强度和有效性。所述医疗装置包括内锚定件、外锚定件和收紧机构;所述内锚定件用于与植入对象的第一壁接触,所述外锚定件用于与所述植入对象的第二壁接触;所述收紧机构与所述内锚定件连接并穿过所述外锚定件,所述外锚定件与所述收紧机构配合连接,且所述外锚定件能够沿所述收紧机构向靠近所述内锚定件的方向移动;特别的,所述内锚定件和所述外锚定件均为自适应弹性结构,所述自适应弹性结构能够在第一环境下压缩至第一尺寸,并能够在第二环境下扩张至第二尺寸。

Description

医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心肌形态调整的医疗装置。
背景技术
心衰是大多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尽管近20年来心衰药物的应用,使心衰患者明显获益,但是终末期心衰患者的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心衰的病理生理基础是心脏重塑。心脏重塑在临床上表现为心室进行性扩张、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受损,其与心衰不断发展和死亡率增高有关。
目前推荐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以及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均可减缓或逆转左心室的重构,改善心衰患者的临床预后。当然,随之也出现了一些有关心衰的微型创伤介入医疗器械,大致有以下两种:
一、左心室隔离装置(Parachute)
左心室“降落伞(Parachute)”,是治疗前壁心尖心肌梗死所致左心室功能不全的植入性医疗器械。前壁心肌梗死后,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受损。具体的,心脏收缩期,左心室心尖部不恰当收缩,与其他心室壁不同步,使心脏的整体输出量减低;心脏舒张期,心尖部的瘢痕形成使心室舒张末期的充盈压升高;如此一来,最终导致左心室容量负荷、心室壁张力增加。那么,于心尖部植入Parachute,一方面可通过恢复左心室的正常几何形态,来减少容量负荷从而降低左心室腔上半部位的室壁张力,另一方面通过改善心尖部心肌收缩的同步性,进一步降低左心室充盈压,提高心肌输出量。
截至2016年6月,全球已有近500名缺血性心肌病(NYHA分级III~IV,LVEF 15%~40%)患者植入Parachute,手术操作成功率达95.5%,手术并发症(包括心包填塞、主动脉瓣的损伤、左心室穿孔等)发生率为8.2%。而且,随访观察24个月,与基线资料相比,植入Parachute装置的心衰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容积指数(ml/m2)明显降低(105.3±25.1 vs 123.1±23.1;77.3±21.2 vs 89.1±21.4;P<0.0001);多数患者NYHA分级由III降为I~II级;6分钟步行距离增加(391m vs 369m,P<0.005);潜在卒中发生率约5.3%;2年全因死亡率约9.9%。
因此可见,Parachute主要血管并发症较TAVR手术(主动脉瓣置换术)低,且改善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的作用与CRT治疗相当;可降低NYHA分级,提高6分钟步行距离。
二、心肌锚定装置(Revivent Myocardial Anchoring System)
心肌锚定技术是一种相对简单、不需要体外循环支持的外科介入手术。通过介入的锚定治疗前壁坏死、无收缩能力的心肌,恢复左心室的几何形态和功能。与传统的外科心室减容术相比,心肌锚定技术是一种侵入性相对较小的手术,不需要体外循环的支持,不需切除左心室游离壁坏死心肌,不需缝线和补片,对左心室的损伤相对较少。
目前在欧洲有2个临床实验在进行,对晚期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行心肌锚定手术。随访观察30天、1年、2年的存活率分别为90.7%、88.7%和87.1%,较之传统的治疗方法,明显提高了晚期心衰患者的存活率;术后,2年、1年、6个月的左心室收缩容积指数与基线相比,明显改善(中位数分别是44.1、46.7、49.3和68.5),LVEF和6分钟步行距离均得以提高,且稳定维持2年。
然而,发明人发现,现有的心肌锚定装置所使用的鞘管尺寸偏大,对组织造成的创伤也大,且锚定的有效性和稳定性等均需提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疗装置,有助于减小输送结构的尺寸,从而减小输送机构对组织造成的创伤,而且还能够提高心肌固定的强度和有效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医疗装置,包括:
一内锚定件,用于与植入对象的第一壁接触;
一外锚定件,用于与所述植入对象的第二壁接触;以及
一收紧机构,与所述内锚定件连接并穿过所述外锚定件,所述外锚定件与所述收紧机构配合连接,且所述外锚定件能够沿所述收紧机构向靠近所述内锚定件的方向移动;其中,
所述内锚定件和所述外锚定件均为自适应弹性结构,所述自适应弹性结构能够在一第一环境下压缩至一第一尺寸,并能够在一第二环境下扩张至一第二尺寸。
可选地,所述自适应弹性结构为可伸缩的网状结构。
可选地,所述网状结构呈盘状。
可选地,所述网状结构呈圆盘状。
可选地,所述自适应弹性结构由一个所述网状结构组成。
可选地,所述自适应弹性结构由多个所述网状结构组成,且多个所述网状结构并排设置并依次连接。
可选地,所述自适应弹性结构的第一尺寸的轴向直径大于径向直径,所述自适应弹性结构的第二尺寸的径向直径大于轴向直径。
可选地,所述自适应弹性结构为可伸缩的螺旋线圈或非螺旋线圈。
可选地,所述螺旋线圈由一本体绕制成弹簧状,所述非螺旋线圈由一本体沿第一方向绕制为圆形后沿第二方向绕制为圆形。
可选地,所述自适应弹性结构的表面设置有高分子编织物。
可选地,所述自适应弹性结构的材料为形状记忆合金。
可选地,所述形状记忆合金为镍钛合金。
可选地,所述外锚定件包括一锁定机构,所述收紧机构穿过所述锁定机构并与所述锁定机构配合连接。
可选地,所述医疗装置还包括一剪断机构,所述剪断机构用于切断所述收紧机构。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医疗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第一,所述医疗装置包括用于与植入对象的第一壁接触的内锚定件,以及用于与所述植入对象的第二壁接触的外锚定件,所述医疗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内锚定件连接的收紧机构,所述收紧机构穿过所述外锚定件并与所述外锚定件配合连接,且所述外锚定件能够沿所述收紧机构向靠近所述内锚定件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心肌的收紧,恢复心室的几何形态和功能。特别的,其中的内锚定件和外锚定件均被构造成自适应弹性结构,所述自适应弹性结构能够在第一环境下压缩至第一尺寸,并能够在第二环境下扩张至第二尺寸,因此,一方面在输送过程中,所述自适应弹性结构在输送结构中可以被压缩而缩小其外形尺寸,从而减小输送结构的尺寸,以此减小输送结构对心脏组织所造成的创伤,另一方面在脱离输送结构后,所述自适应弹性结构又能够扩张甚至于恢复原始形状,以此与心脏组织实现良好的固定,且由于自适应弹性结构能够较好的形变,因此与组织壁贴合的效果好,且还能够适应不同个体的心脏组织,心肌固定的效果更好;
第二,所述自适应弹性结构优选为可伸缩的网状结构,尤其是盘状结构,由于盘状结构相较于条状结构,其与组织壁接触的面积大,因此,可有效提高锚定件的强度和稳定性;更优选的,所述自适应弹性结构由多个网状结构组成,且多个网状结构并排设置并依次连接,相较于单个网状结构,锚定件的强度以及稳定性更好。
第三,所述自适应弹性结构还可优选为可伸缩的螺旋线圈或者非螺旋线圈,因此,在输送结构中放置时,所述螺旋线圈或非螺旋线圈可被压缩为波浪线或近直线,相对于网状结构来说,压缩的尺寸更小,因此,输送结构的尺寸也能够被设计得更小,进而更进一步减小输送结构对心脏组织所造成的创伤。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医疗装置在心脏内放置的示意图;
图2a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医疗装置之内锚定件优先于心脏内放置的示意图;
图2b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医疗装置之外锚定件沿医疗装置之收紧机构向靠近内锚定件的方向移动来收紧左心室的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内锚定件于输送鞘管中压缩至第一尺寸的结构示意图;
图3b图3a所示的内锚定件脱离输送鞘管后扩张至第二尺寸的结构示意图;
图3c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外锚定件脱离输送鞘管后扩张至第二尺寸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收紧机构穿过外锚定件;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长条状的锚定件与圆盘状的锚定件之受力面积相比较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内锚定件上设置有高分子编织物的结构示意图;
图6a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由多个网状结构实现内锚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内锚定件脱离输送鞘管后扩张至第二尺寸;
图6b是图6a所示的内锚定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每个网状结构上设置有高分子编织物;
图7a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由螺旋线圈实现内锚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内锚定件脱离输送鞘管后扩张至第二尺寸;
图7b是图7a所示的内锚定件于输送鞘管中压缩至第一尺寸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内锚定件,11-第一近端,12-第一远端,2-外锚定件,21-第二近端,22-第二远端,3-收紧机构,4-输送鞘管,5-剪断机构,6-输送杆,S-网状结构,K-高分子编织物。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在于提供一种医疗装置,该医疗装置主要用于心肌固定,并通过介入一对或多对锚定件治疗前壁坏死、无收缩能力的心肌,从而恢复左心室的几何形态和功能。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优点和特征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1~7b对本发明提出的医疗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如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包括复数对象,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如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或”通常是以包括“和/或”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
术语“近端”通常是指对应构件靠近操作者的一端,“远端”是指对应构件远离操作者的一端。如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内部”通常是指靠近对应构件的轴线方向,术语“外部”、通常是指远离对应构件的轴线方向。术语“轴向”通常是指对应构件的中轴线方向,“径向”通常是指与对应构件的中轴线垂直的方向。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医疗装置在心脏内放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医疗装置,包括内锚定件1、外锚定件2和收紧机构3。实际应用时,所述内锚定件1与右心室RV的膈膜壁贴合,所述外锚定件2与左心室LV远离右心室RV的外壁贴合;同时所述收紧机构3的一端连接内锚定件1,另一端穿过外锚定件2并与外锚定件2配合连接;而且所述外锚定件2还能够沿收紧机构3向靠近内锚定件1的方向移动。这里,所述配合连接优先是指,外锚定件2与收紧机构3的形状相互匹配或相互适应,其中一个部件可以卡合在另一个部件中,在没有外力或没有超过限定外力的条件下能实现相对静止。
接着参阅图2a和图2b,图2a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内锚定件优先于心脏内放置的示意图,图2b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外锚定件沿收紧机构向靠近内锚定件的方向移动来收紧左心室的示意图,可选的,可根据图1以及图2a至图2b所示的方式来输送所述医疗装置,但此输送方式不作为对该医疗装置之植入过程的限定,具体来说:
首先,在完成前期的房间隔穿刺后,将一根导丝送入右心室RV;
之后,令装载内锚定件1的输送鞘管4沿着导丝在体内建立的通道到达右心室RV(此过程未图示);
然后,如图2a所示,可通过回撤输送鞘管4的方式来释放内锚定件1,使得内锚定件1到达右心室RV,且经过调整后,使得内锚定件1在指定位置贴合右心室RV的膈膜壁(SE);显然,此时的收紧机构3亦跟随内锚定件1进入左心室LV,并且所述收紧机构3还进一步延伸到左心室LV的外部;
接着,可参阅图1,将装载外锚定件2的输送鞘管4沿着收紧机构3在体内建立的通道到达左心室LV的外部,且可同样以回撤输送鞘管4的方式来释放外锚定件2,使得外锚定件2到达左心室LV的外部;
之后,如图2b所示,压紧外锚定件2并通过牵拉收紧机构3,使得外锚定件2沿收紧机构3向靠近内锚定件1的方向移动,以此逐步收紧左心室LV直到将左心室LV收紧至目标形态;
最后,将外锚定件2与收紧机构3进行锁定,并撤去相关输送结构,以及还优选剪断收紧机构3,从而完成心肌的固定。
但是,现有的内锚定件1和外锚定件2一般外形被设计为长条状且不可伸缩,尺寸相对较大,因此,现有的锚定件增大了输送鞘管4的尺寸,因而也增大了输送鞘管4对人体组织所造成的创伤。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实施例的内锚定件1和外锚定件2均被设计成一个既可收缩,又能够扩张的结构,该结构具体限定为自适应弹性结构,即,无论是内锚定件1还是外锚定件2,均能够在第一环境下压缩至第一尺寸,并能够在第二环境下扩张至第二尺寸。
应知晓的是,第一尺寸和第二尺寸均指的是锚定件的外形尺寸,但外形尺寸包括但不限于长度、宽度和厚度。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环境在本实施例中指的是输送鞘管4,因此,在输送鞘管4限制下相应的锚定件被压缩而具有第一尺寸,那么,在脱离输送鞘管4后相应的锚定件便扩张而具有第二尺寸。
由此可见,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锚定件1和外锚定件2均被构造成自适应弹性结构,因此,一方面在输送过程中,所述自适应弹性结构在输送鞘管4中可以被压缩而缩小其外形尺寸,从而减小输送鞘管4的尺寸,以此减小输送鞘管4对心脏组织所造成的创伤,另一方面在脱离输送鞘管4后,所述自适应弹性结构又能够扩张甚至于恢复原始形状,以此与心脏组织实现良好的固定,且由于自适应弹性结构能够较好的形变,因此与组织壁贴合的效果好,同时还可适应不同个体的心脏组织,心肌固定的效果更好。
图3a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内锚定件于输送鞘管中被压缩至第一尺寸的结构示意图,图3b是图3a所示的内锚定件脱离输送鞘管后扩张至第二尺寸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a和图3b所示,所述内锚定件1可采用可伸缩的网状结构来实现自适应弹性功能,成型方式可以是编织或激光切割,但不于此。优选的,所述网状结构呈盘状,以增大其与组织壁接触的面积,从而增大受力面积,提升其强度和稳定性。更优选的,所述网状结构呈圆盘状。在同等尺寸下,圆盘状的受力面积S1大于长条状的受力面积S2,因此,圆盘状的内锚定件1在使用时更稳固,具体可参阅图4。
对于圆盘状的内锚定件1来说,当其容置于输送鞘管4中时,其轴向直径得到了拉伸,而径向直径得到了压缩,使得输送鞘管4的外径可以被设计得更小,且压缩后的径向直径优选小于压缩后的轴向直径。相对的,在脱离输送鞘管4后,所述内锚定件1的轴向直径被缩短,而径向直径却被延长,同时扩张后的径向直径却大于扩张后的轴向直径,如此的结构,不仅可以实现内锚定件1的快速释放,而且还能够通过较大的径向直径来提高内锚定件1的受力面积。
进一步,所述内锚定件1具有相对的第一近端11和第一远端12,所述第一近端11与收紧机构3连接。所述收紧机构3可呈长条状,其沿长度方向的一端与第一近端11连接,但是连接方式可以是固定连接或可拆卸的连接,优选固定连接以确保连接的可靠性。更进一步,所述第一远端12优选封闭,以防止漏血,避免形成血栓,
本实施例中,所述收紧机构3为中空的管状件,以允许导丝穿过,且可选择活动卡扣、凹槽等方式与外锚定件2配合连接。例如,所述收紧机构3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卡扣,任意一个卡扣可与外锚定件2上的卡槽配合锁紧。当然,也可将收紧机构3上的多个卡扣替换为多个卡槽,相对应的,将外锚定件2上的卡槽替换为卡扣,亦可实现两者的配合锁紧。卡扣可以是弹性部件,或者是具有一定刚性的结构,在施加较大外力的情况下可以发生形变。
接着,图3c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外锚定件脱离输送鞘管后扩张至第二尺寸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c所示,所述外锚定件2亦采用可伸缩的网状结构来实现自适应弹性功能。同理,对于圆盘状的外锚定件2来说,当其容置于输送鞘管4中时,其轴向直径得到了拉伸,而径向直径得到了压缩,从而输送鞘管4的外径也可以被设计得更小,且压缩后的所述径向直径优选小于压缩后的轴向直径;相对的,在脱离输送鞘管4后,所述外锚定件2的轴向直径相对被缩短,而径向直径却被延长,而扩张后的径向直径却大于扩张后的轴向直径,如此,不仅可以实现外锚定件2的快速释放,而且还能够通过较大的径向直径来提高外锚定件2的受力面积。
进一步,所述外锚定件2具有相对的第二近端21和第二远端22,其中的第二近端21或第二远端22可与收紧机构3配合连接。而且,所述第二近端21和第二远端22均中空设计,以允许收紧机构3穿过。所述第二近端21优选与一输送杆6可分离连接,通过输送杆6来推送外锚定件2来完成外锚定件2的释放。所述输送杆6与第二近端21不限于螺纹、弹扣等可分离的方式连接。进而,在实际操作中,所述输送杆6插入输送鞘管4,而所述收紧机构3穿过输送杆6,以此实现输送和收紧操作。
再进一步,所述医疗装置还可包括剪断机构5,用于在完成心内的收紧后,切断收紧机构3。优选的,所述剪断机构5设置于输送鞘管4或输送杆6上,具体设置于这些部件的内腔中,例如图3c所示的将剪断机构5设于输送杆6的内腔中。该剪断机构5可由设置于收紧机构3外围的刀片所组成。
接着参阅图5,其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内锚定件上设置有高分子编织物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的内锚定件1可由一个网状结构S实现,该网状结构S优选为圆盘状,更优选的,所述网状结构S的表面上包裹有高分子编织物K,该高分子编织物K的放大结构如图5中箭头指示的。然而,既可以在网状结构S的内表面上,也可以在网状结构S的外表面上包裹高分子编织物K,以此帮助内锚定件1快速内皮化,而且还可以增大内锚定件1接触组织壁时的摩擦力,防止其脱落。高分子编织物K的材料可以是Nylon、PTFE、PET等高分子材料。
类似的,所述外锚定件2也可由一个网状结构实现,且在网状结构的表面上优选包裹高分子编织物,然而,高分子编织物既可以在网状结构S的内表面上,也可以在网状结构S的外表面上,以此帮助外锚定件2快速内皮化,而且还可以增大外锚定件2接触组织壁时的摩擦力,防止其脱落。
在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如图6a和图6b所示,所述内锚定件1可由多个网状结构S实现。在每个网状结构S的内表面或外表面可包裹高分子编织物K。但是,所述网状结构S的数量不限于图中所示的三个,还可以是二个或三个以上。多个网状结构S并排设置并依次连接,优选多个网状结构的形状相同,但尺寸可以不相同。另外,多个网状结构不限于两端对齐,也可以交错布置。在此,多层网状结构的叠加,相对于单个网状结构,自适应弹性更好,可更有效的提高内锚定件1的强度和稳定性。当然,所述外锚定件2亦可如内锚定件1那样,由多个网状结构实现,具体的实现形式与内锚定件1类似,具体可参考内锚定件1。
然而,本实施例的自适应性弹性结构除通过上述网状结构实现外,还可以通过可伸缩的螺旋线圈实现,具体可参阅图7a和图7b。
图7a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由螺旋线圈实现内锚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b是图7a所示的内锚定件于输送鞘管中压缩至第一尺寸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a和图7b所示,当所述内锚定件1于输送鞘管4中可被压缩成一根波浪线或近似直线,而当所述内锚定件1脱离输送鞘管4后可扩张成螺旋结构。相对于网状结构,螺旋结构的内锚定件1收缩后的尺寸更小,可以进一步缩小输送鞘管4的尺寸。同样的,所述外锚定件2亦可采用螺旋线圈来实现,具体的实现形式与内锚定件1类似,具体可参考内锚定件1。
更具体而言,所述内锚定件1由本体绕制成弹簧状,然而,所绕制而成的线圈数量不限于二个,还可以是三个或以上。此外,多个线圈的直径可以相等或不相等,或一部分相等,另一部分不相等。例如针对具有直径D1的线圈以及具有直径D2的线圈,其中的D1和D2可以设置成相等或不相等。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如果将内锚定件1绕制为非螺旋状,可以将本体沿第一方向如顺时针方向绕制一个或多个圆形后,再沿第二方向如逆时针方向绕制一个或多个圆形,绕制过程可以重复。非螺旋状也可以是其他的不规则的绕制方式。
本实施例中,无论是内锚定件1,还是外锚定件2,它们的材料优选形状记忆材料,例如形状记忆合金,形状记忆合金优选镍钛合金,能够较好地帮助锚定件自动恢复为原始形状。
进一步,所述医疗装置可以包括多组锚定件,每组锚定件包括相配合的内锚定件1和外锚定件2。多组锚定件可以前述操作方式植入心脏内的不同位置,以此更好地调整左心室的几何形态,达到更好的手术效果。
最后,上述实施例对内锚定件1与外锚定件2的自适应弹性结构进行了详细说明,当然,本发明包括但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中所列举的结构形式,例如网状结构不限于图中所示出的盘状结构,还可以是具有规则或不规则形状的笼状结构,任何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结构形式基础上进行变换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内容举一反三。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内锚定件和外锚定件均被构造成自适应弹性结构,所述自适应弹性结构能够在输送鞘管下压缩至第一尺寸,并能够在脱离输送鞘管后扩张至第二尺寸,因此,一方面在输送过程中,所述自适应弹性结构在输送鞘管中可以被压缩而缩小其外形尺寸,从而减小输送鞘管的尺寸,以此减小输送鞘管对心脏组织所造成的创伤,另一方面在脱离输送鞘管后,所述自适应弹性结构又能够扩张甚至于恢复原始形状,以此与心脏组织实现良好的固定,且由于自适应弹性结构能够较好的形变,因此可与组织壁更好的贴合,且还可适应不同个体的心脏组织,心肌固定的效果更好。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自适应弹性结构为可伸缩的网状结构,尤其是盘状结构,由于盘状结构相较于条状结构,其与组织壁接触的面积大,因此,可有效提高锚定件的强度和稳定性。更优选的,所述自适应弹性结构由多个网状结构组成,且多个网状结构并排设置并依次连接,相较于单个网状结构,锚定件的强度以及稳定性更好。所述自适应弹性结构还可优选为可伸缩的螺旋线圈或非螺旋线圈,优选所述螺旋线圈由本体绕制成弹簧状,所述非螺旋线圈由本体沿第一方向绕制为圆形后沿第二方向绕制为圆形,因此,在输送鞘管中放置时,所述螺旋线圈或非螺旋线圈可被压缩为波浪线或近似直线,相对于网状结构来说,压缩尺寸更小,因此,输送鞘管的尺寸也能够被设计得更小。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发明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内锚定件,用于与植入对象的第一壁接触;
一外锚定件,用于与所述植入对象的第二壁接触;以及
一收紧机构,与所述内锚定件连接并穿过所述外锚定件,所述外锚定件与所述收紧机构配合连接,且所述外锚定件能够沿所述收紧机构向靠近所述内锚定件的方向移动;其中,
所述内锚定件和所述外锚定件均为自适应弹性结构,所述自适应弹性结构能够在一第一环境下压缩至一第一尺寸,并能够在一第二环境下扩张至一第二尺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弹性结构为可伸缩的网状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结构呈盘状。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弹性结构由一个所述网状结构组成。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弹性结构由多个所述网状结构组成,且多个所述网状结构并排设置并依次连接。
6.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弹性结构的第一尺寸的轴向直径大于径向直径,所述自适应弹性结构的第二尺寸的径向直径大于轴向直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弹性结构为可伸缩的螺旋线圈或非螺旋线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线圈由一本体绕制成弹簧状,所述非螺旋线圈由一本体沿第一方向绕制为圆形后沿第二方向绕制为圆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弹性结构的表面设置有高分子编织物。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弹性结构的材料为形状记忆合金。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锚定件包括一锁定机构,所述收紧机构穿过所述锁定机构并与所述锁定机构配合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装置还包括一剪断机构,所述剪断机构用于切断所述收紧机构。
CN201810074606.8A 2018-01-25 2018-01-25 医疗装置 Pending CN1100748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74606.8A CN110074834A (zh) 2018-01-25 2018-01-25 医疗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74606.8A CN110074834A (zh) 2018-01-25 2018-01-25 医疗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74834A true CN110074834A (zh) 2019-08-02

Family

ID=67412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74606.8A Pending CN110074834A (zh) 2018-01-25 2018-01-25 医疗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7483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68501A (zh) * 2020-05-27 2020-08-25 上海心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层可伸缩血栓抓捕装置
WO2023179576A1 (zh) * 2022-03-21 2023-09-28 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锚定装置和锚定器械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58855A1 (en) * 1997-01-02 2002-05-16 Myocor, Inc. Heart wall tension redu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020183787A1 (en) * 2001-06-01 2002-12-05 Velocimed, L.L.C. Closure devices, related delivery methods and tools, and related methods of use
EP1827247A2 (en) * 2004-09-24 2007-09-05 NMT Medical, Inc. Occluder device double securement system for delivery/recovery of such occluder device
US20070265658A1 (en) * 2006-05-12 2007-11-15 Aga Medical Corporation Anchoring and tethering system
US20090093670A1 (en) * 2007-10-03 2009-04-09 Bioventrix (A Chf Technologies, Inc.) Treating Dysfunctional Cardiac Tissue
CN103997990A (zh) * 2011-06-21 2014-08-20 托尔福公司 人工心脏瓣膜装置及相关系统和方法
US20170055969A1 (en) * 2005-03-25 2017-03-02 Mvrx, Inc.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shaping a heart valve annulus, including the use of magnetic tools
WO2017087701A1 (en) * 2015-11-17 2017-05-26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devices for setting an anchor
WO2017185082A1 (en) * 2016-04-23 2017-10-26 Nasser Rafiee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losure of transvascular or transcameral access ports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58855A1 (en) * 1997-01-02 2002-05-16 Myocor, Inc. Heart wall tension redu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020183787A1 (en) * 2001-06-01 2002-12-05 Velocimed, L.L.C. Closure devices, related delivery methods and tools, and related methods of use
EP1827247A2 (en) * 2004-09-24 2007-09-05 NMT Medical, Inc. Occluder device double securement system for delivery/recovery of such occluder device
US20170055969A1 (en) * 2005-03-25 2017-03-02 Mvrx, Inc.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shaping a heart valve annulus, including the use of magnetic tools
US20070265658A1 (en) * 2006-05-12 2007-11-15 Aga Medical Corporation Anchoring and tethering system
US20090093670A1 (en) * 2007-10-03 2009-04-09 Bioventrix (A Chf Technologies, Inc.) Treating Dysfunctional Cardiac Tissue
CN103997990A (zh) * 2011-06-21 2014-08-20 托尔福公司 人工心脏瓣膜装置及相关系统和方法
WO2017087701A1 (en) * 2015-11-17 2017-05-26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devices for setting an anchor
WO2017185082A1 (en) * 2016-04-23 2017-10-26 Nasser Rafiee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losure of transvascular or transcameral access port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68501A (zh) * 2020-05-27 2020-08-25 上海心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层可伸缩血栓抓捕装置
WO2023179576A1 (zh) * 2022-03-21 2023-09-28 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锚定装置和锚定器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955389C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heart failure
EP3193791B1 (en) A flow regulating device in the heart
CN105555204B (zh) 用于递送减小左房压力的装置的设备
CN105682610B (zh) 用于植入置换心脏瓣膜的设备和方法
US11284871B2 (en) Uncoupled LAA device
EP2654623B1 (en) Devices for reducing left atrial pressure
CN106344082B (zh) 一种左心室减容装置
CN110536657A (zh) 用于重新分配心房血量的分流器
US9629715B2 (en) Devices for reducing left atrial pressure having biodegradable constriction,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same
US9510746B2 (en) Deployment methods and mechanism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implantation of heart contacting cardiac devices
CN112190294A (zh) 一种心肌锚定装置
CN110074834A (zh) 医疗装置
CN109758192A (zh) 医疗装置
CN109310439A (zh) 用于暂时封闭血管的非植入装置及其用法
CN107106747A (zh) 用于锚定到肌肉组织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CN216060638U (zh) 封堵器械
CN109820623A (zh) 医疗装置
CN110403653B (zh) 锚定装置以及医疗装置
CN209996397U (zh) 左心耳封堵装置
CN210170240U (zh) 心脏隔离装置
CN209315948U (zh) 一种缝合线组织固定装置
US20230256232A1 (en) Distensible knitted wire mesh for a cardiac sleeve
CN109303581A (zh) 一种左心室壁瘤的固定装置及其系统
JP2005329143A (ja) 心臓装着用弾性ネット
CN218220396U (zh) 二尖瓣环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15

Address after: 201203 No. 1601, Zhangdong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Applicant after: Minimally invasive Investment Holdings Ltd.

Address before: 201 203 No. 501 Newton Road, China (Shanghai) Free Trade Pilot Area,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MICROPORT MEDICAL (GROUP)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0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