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73827A - 切割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切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73827A
CN110073827A CN201910074138.9A CN201910074138A CN110073827A CN 110073827 A CN110073827 A CN 110073827A CN 201910074138 A CN201910074138 A CN 201910074138A CN 110073827 A CN110073827 A CN 1100738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er device
unit
cutting
rope
gr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7413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73827B (zh
Inventor
G·内梅特
J·纳吉
K·谢普希
P·法拉戈
R·马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bert Bosch GmbH
Original Assignee
Robert Bosch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bert Bosch GmbH filed Critical Robert Bosch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00738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738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738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738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3/00Cutting imp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rticultural purposes; Delimbing standing trees
    • A01G3/02Secateurs; Flower or fruit shears
    • A01G3/033Secateurs; Flower or fruit shears having motor-driven bla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3/00Cutting imp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rticultural purposes; Delimbing standing trees
    • A01G3/02Secateurs; Flower or fruit she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BHAND-HELD CUTTING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6B15/00Hand-held shears with motor-driven blad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arvester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切割装置(10),特别是园林切割装置,具有能相对彼此运动的第一和第二切割元件(12、14)、能相对彼此运动的第一和第二抓握元件(16、18)、至少一个驱动单元(20)和至少一个驱动力传递元件(340),所述驱动单元在至少一个运行状态中设置成用于至少支持第二切割元件(14)相对于第一切割元件(12)运动,所述驱动力传递元件至少在所述一个运行状态中与驱动单元(20)作用连接。本发明提出,所述驱动力传递元件(340)具有套圈(1502)和结(1500)。

Description

切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根据切割装置,尤其园林切割装置,例如DE10 2016 211 976A1。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切割装置、特别是园林切割装置,具有至少两个能相对彼此运动的切割元件、两个能相对彼此运动的抓握元件、至少一个驱动单元和至少一个驱动力传递元件,所述驱动单元在至少一个运行状态中设置成用于至少支持第二切割元件相对于第一切割元件运动,所述驱动力传递元件至少在一个运行状态中与驱动单元作用连接。
在此提出,驱动力传递元件具有套圈或者说环和结。优选地,切割装置构造为剪、特别优选构造为园林剪,但也可以实施为高枝修剪器或原则上实施为手持式工具机。优选地,两个能相对彼此运动的切割元件能相对彼此枢转地支承。在此,“园林切割装置”尤其应该理解为设置成用于应用在植物上的切割装置。优选地,所述园林切割装置尤其应该理解为设置成用于切割植物、篱笆、灌木、树枝和/或其他物体的切割装置。在此,“切割元件”尤其应该理解为切割装置的设置成用于直接接触待切割对象的元件。优选地,所述切割元件应该理解为设置成用于直接分开待切割对象的元件。原则上在此可以考虑,所述切割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切割元件构造为被动的,例如构造为砧和/或被动切割棱边。然而优选地,至少一个切割元件具有主动切割棱边、特别是刀刃,所述切割棱边设置成用于主动切割。此外,“抓握元件”在此尤其应该理解为构成把手的至少一部分的元件。优选地,所述抓握元件应该理解为在运行中至少部分地由操作者抓握的元件。优选地,在运行中两个抓握元件由操作者尤其用同一只手抓握。在此,对于“支持第二切割元件相对于第一切割元件运动”尤其应该理解为,通过驱动单元产生一个至少部分地在与操作力相同指向的方向上作用的力。优选地对此应该理解为:在至少一个运行状态中,尤其引起切割元件相对彼此的闭合运动的手动力受到附加地由驱动单元产生的力的支持。有利地,驱动力传递元件布置在打开弹簧内部,用于保护免受周围环境影响。因此,也不需要将驱动力传递元件单独地布置在抓握元件之间。
通过驱动力传递元件具有套圈或者孔和结、尤其止动结,驱动力传递元件可以非常容易地和/或可靠地装配在切割装置上。此外,这种结构节省了空间。套圈和结有利地由驱动力传递元件本身构成,即与驱动力传递元件一件式地构造。因此,不需要进一步的夹紧器件或者附加的停止构件。由于该节省空间和简单的结构,尤其在切割装置的把手存在多个自由空间,或者说为在切割装置的抓握元件上布置其他元件提供了位置,例如为用于调节切割装置的支持力的开关、用于在抓握元件之间引导电缆的桥接元件等提供了位置。因此,抓握元件可以例如更紧凑地构造。可以减小驱动力传递元件的缠结或故障的危险。简化了装配,减小了构件数量
此外提出,驱动力传递元件是绳。有利地通过绳的高度柔性、所述绳的紧凑性、良好的缠绕特性、良好的拉力特性和稳定性和/或诸如此类,驱动力传递元件可以紧凑地构造并且由此切割装置也可以更紧凑地构造。然而驱动力传递元件也可以是线材或者线材编织物或者诸如此类。
此外提出,驱动力传递元件或者绳由聚乙烯构成,特别是由具有超高分子量的聚乙烯(UHMW-PE)构成。绳特别是绳。这种驱动力传递元件或者绳是特别耐磨的。此外,驱动力传递元件或者绳也可以有摩擦涂层。由此减少磨损。驱动力传递元件或者绳可以更容易被卷起或绕起或者摇起。驱动力传递元件或者绳由此也可以彼此相叠。驱动力传递元件或者绳由此更容易在彼此上或在彼此中滑动。驱动力传递元件或者绳变得更耐受,特别是耐受天气和/或寿命更长。驱动力传递元件或者绳可以更容易地直接布置在打开弹簧中。在导向套筒或者诸如此类上摩擦更低地滑动。与打开弹簧的壁的接触也更少地损坏驱动力传递元件。驱动力传递元件或者绳具有良好的缠绕特性、高的稳定性和良好的耐老化性或使用稳定性。然而绳也可以由聚丙烯、凯夫拉、线材或其他材料构成。
此外提出,该结是钻石结。该结形成绳的足够的加厚部,从而该结不能够滑动穿过绞盘上的接收部。此外,该结是坚固的,很容易打结和/或非常稳定防止不期望的打开。
此外提出,该结布置在第一抓握元件上,尤其布置在绞盘的接收部上或者穿过轴的贯通孔上和第二抓握元件上或中的套圈上,尤其是布置在杠杆上。在装配时,该套圈能够容易地被引导穿过接收部、必要时穿过套筒、打开弹簧或其他构件,然后简单地翻扣在杠杆或杠杆臂的端部上,由此,杠杆与绞盘连接。因此,能够非常容易地实现将驱动力传递元件固定在切割装置上。由此也可以很简单地实现拆卸、更换(例如在驱动力传递元件裂开或者断开的情况下)。此外避免了用于构成驱动力传递元件和/或将驱动力传递元件固定在切割装置上的附加元件和/或不同材料的配对,例如夹子或者套筒。
此外提出,为了构造套圈,绳的一部分、特别是几乎一半被向回引导到该绳的另一部分中。该驱动力传递元件几乎对半地折叠并且第一半部被引导到第二半部中,从而初始绳的两个端部聚到一起。第二半部可以说用作罩。在该绳的中间或折返部形成套圈。两个初始端部用钻石结打结。端部的剩余段还可以有利地还稍微伸出,以便能够以后放置该结或允许结组成部分相对彼此轻微移动。这些端部有利地焊接,例如用热刀片焊接。
示例地,驱动力传递元件的尺寸如下:长度为约10-15cm,直径为约2mm,钻石结为该直径的2至5倍、特别是该直径的3至4倍、即例如6mm,孔或套圈的开口直径为10-15mm,特别是约11-12mm。被套圈翻扣的杠杆具有约7-9mm的直径。
此外提出,至少在所述抓握元件中的一个抓握元件上、特别是在两个抓握元件上布置导向元件、特别是导向套筒,以便低摩擦地和/或低磨损地对驱动力传递元件导向。导向元件特别是由低摩擦的材料构成和/或具有带低摩擦性质的表面。所述导向元件可以例如包含聚甲醛或UHMWP或由聚甲醛或UHMWP组成。导向元件有利地具有例如1.5mm的导向半径,用于绳的低摩擦滑动支承。导向元件有利地将驱动力传递元件这样定位在抓握元件之间,使得驱动力传递元件与打开弹簧无接触地并且在所述打开弹簧内部被导向。
此外提出,驱动力传递元件无接触地布置在打开弹簧内部。替换地或补充地提出,打开弹簧具有至少一个导向元件,以便低摩擦地对驱动力传递元件导向。这使得例如抓握元件能够具有较大的打开角度,而绳不会在打开弹簧上、特别是打开弹簧的锋利棱边上损坏。导向元件也可以是在打开弹簧内部的套筒、特别是在打开弹簧的中部的套筒,或者是另一利用或通过打开弹簧的弹簧元件构成的减摩擦元件。借助于这两个变型可以减少驱动力传递元件的磨损,使潜在的噪音产生最小化和/或使驱动力传递元件的使用寿命最大化。
此外提出,打开弹簧是渐开线型弹簧、特别是双渐开线型弹簧。有利地可以由此使驱动力传递元件远离污物和灰尘。可以避免皮肤例如夹在螺旋弹簧圈之间或者在绳和弹簧之间。
此外提出,打开弹簧构造为使得该打开弹簧密封由该打开弹簧形成的内部空间,特别是针对灰尘和/或湿气密封。有利地,由此避免驱动力传递元件的风化和/或磨损。污物和灰尘或湿气至少难以到达驱动力传递元件。污物和灰尘、湿气或诸如此类至少难以进入到抓握元件、把手壳体、传动系的部件、特别是绞盘、切割装置的复位单元或离合器单元、控制单元、电子装置和/或诸如此类中。由此,切割装置变得更鲁棒。
此外提出,打开弹簧的端部布置在抓握元件的槽口中。打开弹簧的端部对应地构造用于被接收在槽口中。打开弹簧的端部可以构造为进入到抓握元件中。打开弹簧的端部也可以布置在衬套中、特别是导向套筒中,所述衬套进入到抓握元件中。由此可以阻止打开弹簧在抓握元件上打滑。可以保证驱动力传递元件特别是低摩擦地定位在打开弹簧内部。此外,衬套可以改善槽口或打开弹簧接收部的强度。此外,由此可以将塑料壳体的尺寸确定得更细窄。
此外提出,切割装置是园林剪、特别是电池驱动的园林剪,切割装置允许手动运行以及手动-机器支持的运行。有利地,通过将驱动力传递元件集成到打开弹簧中,该切割装置可以在人类工程学上如同仅允许纯手动运行的切割装置那样地设计。因此可以提供高的操作友好性。
附图说明
从以下的附图说明得出另外的优点。在附图中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包括多个特征的组合。专业人员也可以符合目的地单个考虑这些特征并且将其总结为有意义的其他组合。
附图中:
图1示出在闭合状态下的、具有两个切割元件和两个抓握元件的本发明切割装置,
图2示出在打开状态下的切割装置,其中,力支持运行是停用的,以及切割装置的力传感器的放大示图
图3示出根据图2的切割装置,然而其中,力支持运行是激活的,
图4以示意性剖面图细节I示出切割装置的传动装置单元、离合器单元、复位单元和绞盘,
图5以示意性剖面图细节II示出切割装置的离合器单元和复位单元,
图6以示意性剖面图在截面IV-IV中示出在耦入状态下或者说在支持运行中的切割装置的离合器单元,
图7以示意性剖面图在截面IV-IV中示出在脱耦状态下的切割装置的离合器单元,
图8以示意性剖面图在截面V-V中示出切割装置的离合器单元,
图9以示意性剖面图在截面VI-VI中示出切割装置的复位单元,
图10示出用于运行切割装置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1以剖面图细节III示出闭锁装置以及闭锁装置的局部,处于第一状态,
图12以剖面图细节III’示出闭锁装置以及闭锁装置的局部,处于第二状态,
图13以剖面图在截面III’-III’中示出切割装置的切割元件接收部,
图14以俯视图和侧视图示出用于切割装置的切割元件,
图15示出与力传递元件连接的切割元件的示图,
图16示出基于图3的剖视图,但是具有用于驱动力传递元件及其固定的更多细节,
图17示出关于图15而言从后侧看的、截取的中间局部,
图18示出呈具有环和结的绳形式的驱动力传递元件以及对钻石结的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切割装置10。切割装置10构造为园林切割装置。切割装置10构造为园林剪。切割装置构造为电池运行的切割装置10。然而原则上也可以考虑切割装置10的其他构造,例如构造为地毯剪或者板材剪或者类似物。
切割装置10具有两个可相对彼此运动的切割元件12、14(图2、3)。切割元件12、14可相对彼此枢转。在此,第一切割元件12构造为具有切割棱边的被动切割刀。第二切割元件14构造为具有刀刃的主动切割刀。此外,切割装置10具有两个可相对彼此运动的抓握元件16、18。抓握元件16、18可相对彼此枢转或者说转动。抓握元件16、18可通过至少一个转动关节42相对彼此枢转地构造。切割元件12、14同样可通过转动关节42相对彼此枢转地构造。转动关节42布置在抓握元件16、18和切割元件12、14之间。第一抓握元件16和第一切割元件12相互连接并且布置在转动关节42的不同侧上。此外,第二抓握元件18和第二切割元件14至少间接地相互连接并且布置在转动关节42的不同侧上。在这里呈杠杆80形式的力传递元件800使第二切割元件14与第二抓握元件18连接。抓握元件16、18设置成用于由操作者抓握。抓握元件16、18设置成用于由操作者用同一只手抓握。然而原则上也可以考虑,切割装置10设置成用于两手操作。在这里,例如可以设置另外的杠杆元件和/或传动元件,以便使切割力Fcut至少部分地相对于施加到抓握元件16、18上的力、尤其是操作力Fuser而改变。
此外,在抓握元件16、18之间布置打开弹簧50。打开弹簧50关于抓握元件16、18的纵向延伸而言布置得距离转动关节42比距离抓握元件16、18的自由端部更近。打开弹簧50构造为压力弹簧。打开弹簧50的端部支撑在第一和第二抓握元件16、18上。打开弹簧50设置成用于将抓握元件16、18相互压开并且由此打开切割装置10。此外,打开弹簧50设置成用于,将与驱动单元20作用连接的、在这里呈绳34形式的驱动力传递元件340接收在由其形成的空室中和/或在该中空室导向,如下面进一步解释的那样。
此外,在打开弹簧50和转动关节42之间布置保护装置300。保护装置300在两个抓握元件16、18之间延伸。有利地,保护装置300与第二抓握元件18固定连接。此外,保护装置300可运动地被接收在第一抓握元件16中。保护装置可以例如构造为伸缩状装置或者刚性装置。保护装置300设置成用于,保护切割装置10的示例性地从第一抓握元件16导入第二抓握元件18中的至少一个电缆(未示出)以防外部影响和/或将该电缆可靠地接收在第一和第二抓握元件16、18之间。所述电缆例如是用于能量存储器单元54和控制单元52和/或驱动单元20的电连接的电缆和/或是从传感器401引向控制单元52的传感器电缆。然而,保护装置300也使转动关节42和打开弹簧50之间的否则空着的中间空间301变窄或者说至少部分地填充该中间空间,使得例如操作者很难无意之中将其手指插入该中间空间中或者切割物、例如细枝或者树枝很难落入该中间空间中。就此而言,保护装置300也是用于中间空间301的封锁装置。在这里,转动关节42和打开弹簧50之间的中间空间301对于物体17、尤其操作者的手或者皮肤的挫伤是特别危险的,因为在这个区域中作用的力因抓握元件16、18围绕转动关节42的杠杆比或者说杠杆长度而很高。因此,可以通过保护装置300确保在抓握元件16、18之间受保护地和可靠地引导电构件。此外,保护装置300用于避免损伤。
此外,切割装置10具有驱动单元20。驱动单元20构造为电动机。电动机设置为用于以小于110V的电压、尤其以1V至36V的电压、优选3.6V的电压被供电。驱动单元20布置在第一抓握元件16中。驱动单元20布置在抓握元件16的抓握壳体44中。驱动单元20布置在第一抓握元件16的背离切割元件12、14的端部上。抓握壳体44具有两个壳体壳,驱动单元20固定地被接收在所述壳体壳中。驱动单元20在至少一种运行状态中设置成用于支持第二切割元件14相对于第一切割元件12的运动。驱动单元20设置成用于在切割工作困难的情况下支持通过抓握元件16、18实施的切割装置10的闭合运动。由此可以降低操作者所需的用于操纵切割装置10的力Fuser
此外,切割装置10具有传动装置单元38。传动装置单元38布置在第一抓握元件16中。传动装置单元38布置在抓握元件16的抓握壳体44中。传动装置单元38布置在驱动单元20的朝向切割元件12、14的一侧上。在当前情况下,传动装置单元38由驱动单元20直接驱动。从驱动单元20到传动装置单元38的力传递经由驱动单元20的驱动轴21到传动装置单元38的小齿轮82上来进行。传动装置单元38构造为齿轮传动装置单元。传动装置单元38具有至少一个传动级。有利地,传动装置单元38具有多个传动级。传动装置单元38尤其具有一至六个传动级、有利地具有四个传动级。所述至少一个传动级构造为行星传动级381、382、383、384。传动装置单元38构造为行星轮传动装置单元(图4)。有利地,传动装置单元38的传动比具有从30:1至300:1、尤其从100:1至150:1、尤其130:1的比例。然而原则上也可以考虑其他传动比。传动装置单元38通过传动装置单元38的壳体74支承在抓握元件16中。传动装置单元38的壳体74由至少一个行星传动级381、382、383、384的至少一个内齿轮385形成。传动装置单元38的壳体74也可以由行星传动级381、382、383、384的各个串联布置的内齿轮形成。所述至少一个行星传动级381、382、383、384内部的力传递分别从被驱动的太阳轮386通过对应的行星传动级的支撑在固定的内齿轮381上的行星轮387传递到随行星轮387回转的行星架388上。行星架388又驱动下一个传动级382、383、384的太阳轮。最后的传动级384的行星架389形成传动装置单元38的输出部。
此外,切割装置10具有离合器单元22(图4和5)。离合器单元22构造为自转换的离合器单元22。在上下文中,“自转换的离合器单元”尤其应理解为这样的离合器单元22:该离合器单元不受外部的例如电转换信号、尤其控制单元52的转换信号的操纵。优选对此应理解为这样的离合器单元22:该离合器单元在离合状态之间转换时不受明确的转换信号的操纵。优选对此应理解为这样的离合器单元22:该离合器单元因机器影响因素而被操纵。优选对此应理解为这样的离合器单元22:该离合器单元根据驱动侧和/或从动侧的至少一个参数而被操纵。因此,离合器单元22尤其可以构造为受转速操纵、受力矩操纵、受方向操纵地和/或受力流操纵。自转换的离合器单元22构造为自由轮机构离合器。在上下文中,“自由轮机构离合器”尤其要理解为一种自转换的离合器,该离合器构造为受方向操纵和/或受力流操纵。优选地,自由轮机构离合器至少受方向操纵。优选地,自由轮机构离合器设置成用于,根据转动方向、尤其根据离合器单元22的驱动侧和/或从动侧的转动方向和/或根据自由轮机构离合器上的力作用的方向打开和/或闭合。关于力作用的方向例如可以区分,力从驱动侧还是从从动侧作用到自由轮机构离合器上。优选地,自由轮机构离合器设置成用于,在至少一种运行状态中根据转动方向、尤其根据驱动侧和/或从动侧的转动方向和/或根据自由轮机构离合器上的力作用的方向打开或者闭合驱动单元20。离合器单元22布置在第一抓握元件16中。离合器单元22布置在第一抓握元件16的抓握壳体44中。在驱动单元20被停用的至少一种运行状态下,离合器单元22设置成用于使驱动单元20脱耦。尤其在达到切割装置10的终端位置时和/或在施加到抓握元件16、18上的操作力Fuser减弱时驱动单元20应自行停用,并且在驱动单元20的转动运动停止时离合器单元22应自行脱耦。“驱动单元的脱耦”尤其应理解为驱动单元20与切割装置10的闭合机构脱耦。在驱动单元20被停用的至少一种运行状态下,离合器单元22也设置成用于使传动装置单元38脱耦。至少为了实现完全的手动操作,离合器单元22设置成用于,使驱动单元20和/或传动装置单元38脱耦。在上下文中,“完全的手动操作”尤其应理解为这样的运行状态,在该运行状态下,切割装置10在没有驱动单元20支持的情况下运行。优选地,对此应理解为这样的运行状态,在该运行状态下,切割装置10仅通过操作者的主动力Fuser运行。特别优选地,这应理解为这样的运行状态,在该运行状态下,驱动单元20脱耦并且因此不能用于支持第二切割元件14相对于第一切割元件12的运动。由此尤其能够实现切割装置的有利地轻便的手动操作。尤其可以由此实现,在没有驱动单元20的情况下、例如在缺少供能时和/或在轻松的切割工作时也可以有利地使用切割装置10。有利地,离合器单元22设置成用于使两个切割元件12、14或者说两个抓握元件16、18的打开运动或者说张开运动加速。在切割装置10打开或者说张开时,离合器单元22使得在这里呈绳34形式的驱动力传递元件340能够被绞盘32或者说绞盘32的绳滚筒320加速地卷起和/或退卷,如下面进一步说明的那样。由此可以提高切割装置的操作速度或者说加工速度并且提升操作舒适性。可以提高每时间单位可能切割的数量。在之前的切割装置10闭合过程中,至少驱动单元20支持第二切割元件14相对于第一切割元件12的运动,在该闭合过程之后,离合器单元22设置成用于,使驱动单元20脱耦并且在重新的闭合运动中又与马达提供的力支持耦合。
离合器单元22具有内旋转元件46和外旋转元件48。内旋转元件46在至少一种状态下可相对于外旋转元件48转动。有利地,外旋转元件48与传动装置单元38的输出部连接。有利地,离合器单元22的一部分构成传动装置单元38的尤其最后的传动级384的一部分。有利地,外旋转元件48与传动装置单元38的所述一部分、尤其最后的传动级384的行星架389和/或传动装置单元38的输出部一件式地构造。内旋转元件46和外旋转元件48借助于尤其共轴的连接元件47相对彼此固定。连接元件47构造为连接销钉。连接元件47使内部的和外旋转元件46、48至少在轴向上和/或在径向上相对彼此固定。优选地,连接轴47与外旋转元件48固定地、尤其摩擦锁合地连接,并且与内旋转元件46至少有转动间隙地连接。连接轴47受滑动支承地被接收在内旋转元件46上。为了使内旋转元件46相对于外旋转元件48轴向固定,连接轴47还具有轴肩471。轴肩471支撑在内旋转元件46的尤其轮辋式的面上。
此外,离合器单元22具有多个夹紧体24(图6和7)。在上下文中,“夹紧体”尤其应理解为离合器单元22的元件,在至少一种运行状态下、尤其在离合器单元22的闭合状态下,该元件设置成用于夹紧在离合器单元22的两个可相对彼此转动地支承的转动元件之间。夹紧体24布置在内旋转元件46和外旋转元件48之间。夹紧体24在周向上相继地围绕内旋转元件46布置。夹紧体24构造为圆柱和/或滚子、尤其构造为圆柱滚子。然而原则上也可以考虑夹紧体24例如作为球状或者桶状或者诸如此类的其他构造。外旋转元件48在其内侧上具有多个在周向上相继的斜坡49。在此,斜坡49的数量相当于夹紧体24的数量。夹紧体24可运动地布置在斜坡49之间,其中,在外旋转元件48转动时进行夹紧体24的携动。如果外旋转元件48在周向上逆着斜坡上升方向被驱动,则夹紧体24滚动到外旋转元件48和内旋转元件46之间的收缩区域中并且被压抵到内旋转元件46上。这在外旋转元件48沿驱动方向41被驱动时进行。在此,“驱动方向”尤其应理解为驱动单元20的转动方向,驱动单元20在正常运行中、尤其为了支持切割运动而沿该转动方向转动。进行内旋转元件46的转动携动。离合器单元22在这种状态下闭合,如在图6中示出的那样。相反地,如果内旋转元件46被驱动,则夹紧体24与转动方向无关地停留在斜坡49的坡谷中或者滚回到坡谷中并且与外旋转元件48隔开间距。夹紧体24自由地布置在转动元件46、48之间。不进行转动携动。离合器单元22在这种状态下是打开的,如在图7中示出的那样。外旋转元件48通过传动装置单元38被驱动单元20驱动。传动装置单元38和驱动单元20构成离合器单元22的驱动侧。如果内旋转元件46被逆着驱动方向41驱动,则夹紧体24运动到斜坡49的坡谷中并且也自由地布置在转动元件46、48之间。自转换的离合器单元22在空间上布置在切割元件12、14和驱动单元20之间。自转换的离合器单元22在空间上布置在绞盘32和传动装置单元38之间。至少绞盘32或者说绞盘32的从动元件形成离合器单元22的输出部。
自转换的离合器单元22具有接收夹紧体24的保持架26(图6、7)。保持架26将夹紧体24接收在相互分开的接收区域中。保持架26用于在周向上定位和导向夹紧体24。保持架26设置成用于,在周向上使夹紧体24彼此间隔开并且均匀地分布。尤其可以在有多个夹紧体24的情况下实现,夹紧体24在周向上实施相同的运动。优选地,能够实现夹紧体24的受控夹紧。保持架26部分地环状构造。保持架26部分地状构造。在保持架26的柱状基体上施加多个在轴向上突出的圆扇形隔片,所述隔片沿周向方向在夹紧体24之间延伸。保持架26支承在离合器单元22的内旋转元件46上。
此外,离合器单元22具有制动元件28,该制动元件设置成用于保持架26的制动(图8)。制动元件28构造为弹簧元件。制动元件28构造为一种螺旋弹簧。制动元件28构造为扭转弹簧。制动元件28以一端部固定地布置在保持架26的槽口29中。制动元件28至少部分地沿周向方向围绕保持架26螺旋状地延伸。制动元件28缠绕保持架26。制动元件28的外表面至少部分地支撑在径向包围制动元件28或者说保持架26的保险元件27上。保险元件27构造为安全环或者固定环。保险元件27固定地布置在离合器单元22上。保险元件27与离合器单元22的壳体23固定地、尤其至少抗扭地、优选摩擦锁合地连接。为了进行更好的力传递,壳体23的内表面在为了布置保险元件27而设置的区域中是结构化的,尤其是具有槽纹的。制动元件28允许保持架26相对于固定的抓握壳体44沿一个转动方向、尤其沿驱动转动方向转动并且阻止保持架26沿相反转动方向转动。制动元件28允许保持架26相对于离合器单元22的壳体23或者说相对于保险元件27沿一个方向转动并且阻止保持架26沿相反转动方向转动。制动元件28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尤其大部分借助于弹簧力径向向外压抵到保险元件27上。制动元件28构造为用于允许保持架26空转。制动元件28构造为用于沿反驱动方向410制动保持架26或者说阻止转动或者固定保持架并且沿驱动方向41允许保持架26尤其低摩擦地相对于外部支撑面或者说保险元件27转动。在保持架26沿驱动方向41旋转时,这种棘爪式离合器(schlingkupplung)拖动其自由端部并且在此在保险元件27的内表面上滑动。相反地,在沿反驱动方向410转动时,这种棘爪式离合器涨开并且相对于保险元件27至少制动或者锁止保持架26。制动元件28设置成用于防止保持架26意外扭转。制动元件28设置成用于抑制保持架26扭转,直到出现力作用,尤其直到出现由驱动单元20引起的力作用。制动元件28也可以构造为闭锁棘爪元件、产生空转的其他元件或者诸如此类的元件。
此外,内旋转元件46具有至少一个、尤其两个形状锁合元件460、460’。形状锁合元件构造为法兰,但是也可以具有其他形状。保持架26同样具有形状锁合元件260。旋转体370具有形状锁合元件370。保险元件27具有至少一个形状锁合元件270。至少通过形状锁合元件260、270、370、460、460’以及在旋转体37和内旋转元件46之间的有时摩擦锁合的连接,离合器单元22和复位单元31的元件相对彼此受保险地连接。因此,确保这些元件在轴向上相对彼此的保险。但是,轴向保险也可以以其他方式实现。可以有利地省去例如通过滑动轴承或者滚动轴承进行的附加支承。此外,通过连接元件47也使外旋转元件48相对于内旋转元件46在轴向上保险并因此通过保险元件27使该外旋转元件在轴向上相对于离合器单元22定位。
此外,切割装置10具有复位单元31(图9)。复位单元31布置在第一抓握元件16中。复位单元31布置在抓握元件16的抓握壳体44上、有利地布置在其中。复位单元31布置在离合器单元22中。优选地,复位单元31设置成用于确保绳的张紧。优选地,复位单元31设置成用于通过力、尤其通过沿周向方向的力加载绞盘32。特别优选地,复位单元31设置成用于,通过绞盘32引起作用到绳34上的拉力。尤其应通过复位单元31使绳34持久地保持张紧。优选地,复位单元31引起复位力Fvs,该复位力小于打开弹簧50的打开力Fos(图3)。在完全手动操作时,通过复位单元31尤其也可以确保绳34的张紧。因此,可以有利地防止绳34意外打结。此外,可以无驱动地确保绳34的卷绕。复位单元31具有弹簧元件36和旋转体37。弹簧元件36的一个端部与离合器单元22的壳体23固定连接。弹簧元件36的另一端部与旋转体37固定连接。弹簧元件36在径向上布置在离合器单元22的壳体23和旋转体37之间。弹簧元件36在径向上包围旋转体37。弹簧元件36围绕旋转体37多次卷绕。复位单元31尤其通过旋转体37至少间接地与绞盘32连接。旋转体37通过弹簧元件36相对于抓握壳体44或者说离合器单元22的壳体23可受限转动地固定。旋转体37通过轴35与绞盘32连接。此外,旋转体37有利地通过轴35与离合器单元22的内旋转元件46抗扭地连接。旋转体37可以通过至少一个径向的和/或轴向的形状锁合元件与内旋转元件46连接。旋转体37具有共轴的槽口。所述槽口多边形地构造。槽口的内轮廓与轴35的外轮廓相对应地构造。弹簧元件36设置成用于以沿驱动方向41的力加载轴35。弹簧元件36设置成用于以沿驱动方向41的力加载内旋转元件46。弹簧元件36设置成用于,通过绞盘32将拉力传递到绳34上。绳34应通过弹簧元件36持久地保持张紧、尤其拉伸张紧。为了简化切割装置10或者至少简化离合器单元和复位单元22、31的装配,可以将弹簧元件36预紧并且借助于装配辅助装置360使其相对于离合器单元22的壳体23固定。因此,至少复位单元31可以尤其与离合器单元22相连接地作为组件在预紧状态下安装。
替代地,一旦驱动马达停用,还可以通过弹簧元件36打开离合器单元22。这样通过弹簧元件36可以使内旋转元件46沿驱动方向41转动,由此一旦驱动马达20停用,又可以通过制动元件28制动保持架26。有利地,这样可以避免驱动马达20的替代的转动方向反向以打开离合器单元22。
此外,切割装置10具有可由驱动单元20驱动的绞盘32。绞盘32布置在第一抓握元件16中。优选地,绞盘32构造为通过离合器单元22可被驱动单元20驱动。优选地,绞盘32构造为在至少一种运行状态下可通过离合器单元22与驱动单元20脱耦。通过绞盘32可以实现驱动单元20的有利的力作用。尤其能够由此在结构上简单地实现对第二切割元件14相对于第一切割元件12的运动的支持。在闭合运动中操作者可以这样有利地受到驱动单元20支持。此外,通过驱动单元在抓握元件16、18上的力作用可以提供有利的高的力矩。由此又可以使驱动单元20的功率保持小。绞盘32布置在第一抓握元件16的抓握壳体44中。绞盘32布置在离合器单元22的朝向切割元件12、14的一侧上。绞盘32与轴35连接。有利地,轴35与绞盘32一件式地构造。轴35通过轴承、尤其通过滑动轴承77、77’支承。朝向切割元件12、14的轴承77支撑在抓握元件16的抓握壳体44中。背离切割元件12、14的轴承77’支撑在离合器单元22的壳体23中。轴35与离合器单元22连接。轴35与内旋转元件46抗扭地连接。此外,轴35与旋转体37抗扭地连接。轴35具有多边形轮廓。所述轴也可以具有用于与离合器单元22连接的其他轮廓,例如方形的、具有槽和隼的轮廓或者其他轴-毂连接轮廓。通过绞盘32直接与离合器单元22的内旋转元件46和复位单元的旋转体37连接并且还使这两个元件相互连接,所述装置非常紧凑地构造。自转换的离合器单元22也可以部分地集成到绞盘32中。离合器单元22可以部分地被绞盘32包握。此外,绞盘32构成离合器单元22的从动侧。绞盘32具有绳滚筒320。绳滚筒320基本上柱状地构造。有利地,绳滚筒320的轴向延伸可以设置成用于仅单层地卷起绳34。然而原则上,多层地卷起也是可能的。此外,通过给绳34涂层,也可以在没有磨损的情况下进行卷起。绳滚筒320的轴向延伸有利地为5-15mm、尤其6mm。为了更容易地将绳34定位在绳滚筒320上,该绳滚筒至少在朝向转动关节42的侧上形成轴肩。绳滚筒320的直径有利地小于10mm、尤其是7mm。为了固定绳34,绞盘32具有接收部33。接收部33构造为沿绞盘32或者说轴35横轴线方向的开口或者说贯通孔。该贯通孔具有至少基本上矩形的横截面,但是该贯通孔也可以是圆的。该矩形的边可以是弧形地变圆。接收部33也可以椭圆地、圆形地、有角地或者诸如此类地构造。该贯通孔至绞盘32的表面的过渡部倒圆地构造。由此,绳34在卷起时不会遭受损伤。接收部33可以构造为夹紧座。该贯通孔与绳34协调地在其尺寸方面被选择为允许穿过环。相反地,该贯通孔与绳34协调地在其尺寸方面被选择为使得绳中的加厚部、尤其是结、完全特别优选安置在绳端部处的钻石结不允许穿过。该结因此至少形状锁合地保持在接收部33上。此外,该结也可以被摩擦锁合地保持。通过接收部33的变圆,在绳34负载的情况下形成夹紧配合。这加固了该结的稳定性,使其较少地伸出和/或防止不希望的打开。在接收部33的区域中,轴35有利地具有比在绳滚筒320的区域中更大的直径。该直径有利地为8mm。然而原则上,接收部33的区域也可以起绳滚筒作用。
此外,切割装置10具有绳34。优选地,绳34借助于杠杆80上的环固定在第二抓握元件18上。该绳通过该结和绞盘32上的接收部33固定在第一抓握元件16上。优选地,关于抓握元件16、18而言,绳34布置得距离转动关节42比距离抓握元件16、18的与转动关节42间隔开的端部更近,尤其距离转动关节42更近10cm、优选6到8cm之间。所述绳在抓握元件16、18之间绷紧。绳34可以通过导向元件780、尤其导向套筒78支承在第一抓握元件16和/或第二抓握元件18中。有利地,导向套筒78空心柱状地构造并且在一侧具有法兰783。有利地,法兰783可以设置成用于固定在第一或者说第二抓握元件16、18上。此外,导向元件780可以将打开弹簧50定位和/或固定在第一和/或第二抓握元件16、18上。导向套筒78的柱体尤其横向于抓握元件16、18的纵向延伸、向着对置的抓握元件16、18方向定向。柱体的外表面784支撑打开弹簧50的内侧或者说内表面。在导向套筒78的至少一个开口、尤其在两个开口上分别设置圆部782。圆部782的半径有利地为1.5mm。这有助于绳34的低摩擦支承。此外,圆柱的内直径可以向法兰783方向锥形扩宽。由此,绳34有利地只在导向元件780的朝向对应的另一抓握元件16、18的开口上接触导向元件780,这同样有助于绳34低摩擦地支承在导向元件780上以及绳34无接触地支承在打开弹簧50内部和/或能够实现绳34在整个滚筒宽度上可以说受导向的卷起。绳34在两个抓握元件16、18之间绷紧。打开弹簧50的端部被接收在第一和第二抓握元件16、18中的导向套筒78上。导向套筒78可以由比抓握元件16、18更坚固的材料构成。绳34在打开弹簧50内部被导向。打开弹簧50构造为渐开线弹簧(Evolutfeder)、尤其构造为双渐开线弹簧。优选地,打开弹簧50在松弛的状态下具有小于100mm、尤其70mm的长度。在压缩状态下,打开弹簧50具有小于25mm、尤其17mm的长度。打开弹簧50在压缩状态下示例性地具有小于100N、尤其32N的打开力。该弹簧的直径示例性地在端部上为4至8mm、尤其6.6mm并且在打开弹簧50的中部大约为10至15mm、尤其11mm。打开弹簧50有利地设置成用于实现抓握元件16、18围绕转动关节42的直到70°、尤其直到50°并且特别优选直到35°的打开角度σ。
绳34可以低摩擦地支承在打开弹簧50内部。绳34可以在打开弹簧50内部低损伤地被导向,从而避免绳由于例如打开弹簧50的尖棱边而造成的损伤。打开弹簧50可以具有附加的导向元件781,所述导向元件使绳34受保护地并且低摩擦地在打开弹簧50内部被导向。有利地,绳34由聚乙烯、尤其由具有超高分子量的聚乙烯(UHMW-PE)制造。所述绳是绳34。所述绳有利地具有2mm的直径并且承受住例如>1000N的反复拉力以及在绳滚筒320上的卷绕。这类绳34特别耐磨。此外,绳可以具有涂层。所述绳可以在没有其他减小摩擦或者减小损伤的元件的情况下直接布置在打开弹簧50中或者说由打开弹簧50导向。所述弹簧具有好的卷绕特性、高的强度和好的抗老化性或者说耐用性。但是,绳34也可以由聚丙烯、凯芙拉(Kevlar)、线材或者类似物构成。绳34在转动关节42b和第二抓握元件18的背离切割元件12、14的端部之间的区域中至少间接地与第二抓握元件18连接。所述绳可以通过驱动力传递元件340将用于闭合切割元件12、14的支持力施加到所述切割元件上。绳34通过呈杠杆80形式的力传递元件与第二抓握元件18连接。在第一抓握元件16上,绳34能够可变地卷绕在绞盘32上。通过绳34在打开弹簧50中被导向,可以有利地防止操作者在操作切割装置10时被绳34干扰。此外,尤其可以通过使用涡卷弹簧避免绳50损坏、污染、暴露给环境、损伤和/或诸如此类。通过驱动绞盘32可以改变绳34的自由长度,或者说改变抓握元件16、18的距离或者打开角度σ和/或切割元件12、14的打开角度(图2、3)。
用于力支持地运行手持式工具机的驱动系有利地由下面的元件构成:驱动马达20、传动装置单元38、离合器单元22、复位单元31和绞盘32。这些元件串联地、尤其以前面所提到的顺序布置。它们优选布置在第一抓握元件16中。在需要的情况下,驱动马达20驱动传动装置单元38,所述传动装置单元通过离合器单元22驱动绞盘32。复位单元31使绳34持久地保持张紧并且可以与离合器单元22的元件相连接地设置成用于,在从力支持运行变换到非力支持运行中时使离合器单元22脱耦。有利地,驱动系仅仅通过马达单元20的壳体、传动装置单元38的壳体74、离合器单元22的壳体23以及绞盘32的朝向切割元件12、14的转动轴承77支承或者说固定在抓握壳体44中。离合器单元22和复位单元31非常紧凑地实施并且能够实现简单的装配。由此,第一抓握元件16可以至少紧凑地或者说短地构造。第一或者第二抓握元件16、18的延伸尺度在第一或者第二抓握元件16、18的背离转动关节42的端部和打开弹簧50之间小于150mm、尤其为120至130mm。有利地,第一或者第二抓握元件16、18从背离转动关节42的端部直到转动关节42的延伸尺度小于200mm、尤其为170至190mm。有利地,切割装置10的总延伸尺度小于300mm、尤其为200至300mm、优选为250至260mm。在抓握区域62中围绕第一抓握元件16的包络圆直径有利地小于40mm、尤其为30到35mm。在抓握区域中围绕第二抓握元件18的包络圆直径有利地小于30mm、尤其为大约25mm。有利地,通过切割装置10实现类似于无马达的纯手动切割装置的触觉和/或人体工程学。此外,至少在所述抓握元件16、18中的一个抓握元件中允许布置驱动系和布置储能单元54。
此外,所述抓握元件16、18中的至少一个抓握元件至少在把手内侧600向至少一个抓握元件16、18的侧面610的过渡部上具有至少部分弹性地和/或斜切地和/或倒圆地构造的区域620(图1)。所述区域可以构造为相对于侧面610向着至少一个抓握元件16、18的壳体壳的分开平面的方向缩回。把手内侧600尤其指的是彼此面对的把手内表面。有利地,两个抓握元件16、18的斜切区域620相对彼此的打开角度β在30°和150°之间,或者说在抓握元件16、18之间的假想分隔平面和第一或第二抓握元件16、18的斜切区域620之间的角度为所述打开角度的一半。在转动关节42和抓握元件16、18的背离转动关节42的端部之间的打开角度β尤其至少在60°至120°之间变化。有利地,斜切面的边长s为5至10mm并且也可以在其长度方面变化。在抓握元件16、18的背离转动关节42的端部的区域中,在把手内表面上设置间隔元件630、尤其软止挡元件。有利地,抓握元件16、18的外侧64同样倒圆、尤其按照相应的抓握元件16、18的上述包络圆直径倒圆。有利地,外侧64具有软抓握面来提升操作舒适性和/或具有结构化以避免在操作时滑脱。抓握元件16、18设置成用于至少几乎接触。有利地,可以通过把手内侧的弹性构造或者倒圆构造来避免不希望的压伤、尤其是操作者手的皮肤的压伤。这提高了切割装置10的操作安全性。有利地,围绕闭合的切割装置10的包络圆直径小于100mm,围绕闭合的抓握元件16、18的抓握区域62的包络圆直径尤其小于70mm、优选为50至60mm。
此外,切割装置10具有控制单元52。控制单元52布置在第一抓握元件16中。控制单元52布置在抓握元件16的抓握壳体44中。控制单元52设置成用于操控驱动单元20。原则上,既可以进行驱动单元20的纯(开环)控制,也可以进行驱动单元20的(闭环)调节。为此,控制单元52给驱动单元20供能。但是原则上,驱动单元20也可以直接通过开关72与储能单元54连接。控制单元52布置在驱动单元20和转动关节42之间。控制单元52布置在绞盘32和转动关节42之间。有利地,控制单元52与显示元件200连接。显示元件200指明驱动单元20的激活或者说运行,但是也能够实现状态显示的其他形式。显示元件200为灯。灯为LED。显示元件200可以例如通过灯光颜色向操作者显示关于储能单元54的充电状态的提示、在支持运行期间的支持力或者诸如此类,和/或显示支持运行是否是激活的。控制单元52与储能单元54连接。通过储能单元54,控制单元52可以给驱动单元20供能。储能单元54具有至少一个蓄电池单元。蓄电池单元58由锂离子电池构成。然而基本上也可以考虑至少一个蓄电池单元58的其他构造。蓄电池单元58布置在第二抓握元件18中。蓄电池单元58布置在第二抓握元件18的抓握壳体60中。蓄电池单元58与控制单元52连接(图2、3)。
此外,电池运行的手持式工具机或者说切割装置10具有闭锁装置202。闭锁装置202布置在第一抓握元件16上。闭锁装置202布置在抓握元件16的抓握壳体44中。图11示出在第一状态下的切割装置10局部或者说闭锁装置202。切割装置10的切割元件12、14处于闭合状态下。闭锁装置202位于第一位置中。闭锁装置202阻止切割装置10、尤其是切割元件12、14或者说抓握元件16、18被操纵和/或相对彼此进行工具运动。闭锁装置202构造为机械式闭锁装置202。闭锁装置202具有滑动开关204。滑动开关204设置成用于闭锁和/或关闭或释放充电接口211。滑动开关204设置成用于由操作者、尤其由操作者的手指移动。闭锁装置202具有卡锁元件206。卡锁元件206设置成用于机械式地闭锁或者释放两个切割元件12、14相对彼此的相对运动。滑动开关204与卡锁元件206机械式地连接。滑动开关204通过转动关节208与卡锁元件206连接。闭锁装置202布置在控制单元52的区域中。闭锁装置202布置在抓握元件16的加厚部的区域中。有利地,在单手操作切割装置10时,闭锁装置202或者说闭锁装置的滑动开关204可以至少通过操作者的拇指来操纵。滑动开关204通过槽207在抓握元件16中可纵向移动地导向或者说支承。滑动开关204可以相对于抓握元件16移动。滑动开关204构造成用于关闭或者至少部分释放抓握壳体44的开口209。滑动开关204设置成用于遮盖或者说关闭或释放充电接口211。滑动开关204设置成用于在第一位置中释放充电接口211并且在第二位置中关闭充电接口211。
卡锁元件206在一个自由端部上与转动关节208连接。卡锁元件206在另一自由端部上具有止动元件210。卡锁元件206构造用于,如果待切割元件12、14处于闭合状态,则借助于止动元件210嵌接到第一或者第二切割元件12、14的第一和第二槽口212、214中。在闭合状态下,切割元件12、14的第一和第二槽口212、214对准转动关节42的转动轴线149的方向。卡锁元件206或者说止动元件210在该位置中设置成用于嵌接到对准的槽口212、214中。
图12示出在第二状态下的闭锁装置202。闭锁装置202处于第二位置中。切割装置10的切割元件12、14位于打开位置中。在第二状态下切割元件12、14可相对彼此运动。切割装置10处于至少设置成用于手动操作的状态下。在闭锁装置202的第二位置中,闭锁装置202释放切割装置10、尤其是切割元件12、14或者说抓握元件16、18相对彼此的操纵和/或工具运动。充电接口211被闭锁装置202的滑动开关204闭锁或者说关闭。卡锁元件206没有伸到切割元件12、14的槽口212、214中。槽口212、214中的至少一个槽口也可以布置在至少一个与切割元件12、14中的一个切割元件抗扭地连接的结构中。例如槽口214也可以布置在杠杆80中。既可以在滑动开关204上也可以在抓握元件18上布置密封元件(未示出),所述密封元件能够实现充电接口211的密封。密封元件尤其布置在抓握元件18和滑动开关204之间。有利地,至少一个密封元件在闭锁装置的第二位置中确保充电接口211的密封。因此,尤其在切割装置运行时,也可以有利地保护控制单元52或者切割装置10的与充电接口211至少电接触的其他电子组件免受尘土和湿气的影响。
此外,切割装置10具有呈杠杆80形式的力传递元件。杠杆80使第二切割元件14与第二抓握元件18连接。杠杆80具有用于与切割元件14连接的至少一个形状锁合元件。第二抓握元件18通过至少一个另外的转动关节65与杠杆80连接。抓握元件18和杠杆80构造为至少受限地相对彼此可枢转。抓握元件18和杠杆80围绕该另外的转动关节65枢转。抓握元件18和杠杆80构造为可围绕枢转轴66相对彼此枢转。枢转运动至少通过空心的抓握元件18的内轮廓限界。此外,枢转运动可以由构造在抓握元件18中的形状锁合元件限界。此外,抓握元件18借助于弹簧68抵着杠杆80支撑。抓握元件18借助于弹簧68抵着杠杆80支撑在杠杆80的自由端部上。
此外,切割装置10具有传感器401。传感器401构造为用于探测需要力支持运行的运行状态。有利地,传感器401或者其他传感器(在这里未示出)可以探测一种运行状态,在该运行状态下,为了切割装置的运行安全性的,尤其在抓握元件16、18之间布置有物体17的情况下,中断和/或关断支持运行。优选地,传感器401为力传感器40,该力传感器设置成用于探测尤其相对于第一抓握元件16和/或相对于杠杆80作用到第二抓握元件18上的力。优选地,力传感器40可以设置成用于既感测精确的力也仅感测超过极限力。力传感器40布置在第二抓握元件18上和/或布置在构造为杠杆80的力传递元件上。有利地,力传感器40集成在第二抓握元件18中。力传感器40布置在杠杆80和抓握元件18之间。力传感器40具有至少一个弹簧68和开关72、尤其是微开关。有利地,弹簧68抵着第二抓握元件18的外侧64支撑杠杆80。只要在切割装置10例如为了切割切割物11而闭合时切割力Fcut作用到切割元件12、14上,第二抓握元件18就可以相对于力传递元件或者说杠杆80抵抗弹簧68的弹簧力Fgs运动、尤其枢转。为此,杠杆80和抓握元件18围绕共同的、另外的转动关节65可枢转地布置。可以说,弹簧68使抓握元件18与杠杆80在至少一种运行状态中耦合。杠杆80具有槽口并且抓握元件18具有突起部,该突起部尤其在第二抓握元件18的两个把手壳连接时构成转动轴66,杠杆80可以围绕该转动轴至少受限地转动或者说枢转。有利地,抓握元件18相对于杠杆80可围绕转动轴66受限地枢转。第二抓握元件18和杠杆80上的至少相对应的形状锁合元件确保枢转限制。此外,弹簧68、尤其压缩的弹簧68也可以形成枢转限制。有利地,第二抓握元件18借助于弹簧68抵着杠杆80支撑在杠杆80的自由端部上。有利地,接收元件69套插到杠杆80上。接收元件69有利地作为接收部、尤其弹簧68的导向接收部使用,并且有利地作为用于开关72的接收部、尤其作为插入式接收部使用。只要施加到抓握元件18上的、用于操纵切割元件12、14的操作力Fuser超过弹簧力Fgs,则抓握元件18相对于杠杆80枢转。在当前情况下,抓握元件18的外侧64接近杠杆80。
为了感测该枢转运动或者枢转力或者为了感测至少一个超过阈值、弹簧68的运动和/或诸如此类,力传感器40具有开关72。开关72构造为微开关、尤其构造为开启器或者转换器。开关72具有构造为压力元件的触发元件。压力元件实施为枢转元件71、尤其实施为枢转杠杆。所述压力元件设置成用于操纵开关72。有利地,开关72探测或者说开关72从第二抓握元件18的内侧63向外枢转或者说疏远。因此,开关72在枢转元件71向外枢转时被激活。换言之,在枢转元件71贴靠在开关72上的状态下开关72是停用的,而在枢转元件71相对于开关72向外枢转出的情况下开关72是激活的。因此,在枢转元件71限定地向外枢转时,开关72闭合。枢转元件71可以直接支撑在抓握元件18的壳体上或者支撑在附加压力元件81或者类似物上。此外,压力元件81可以这样构造,使得该压力元件设置成用于选择力传感器40的敏感性。有利地,压力元件81是力传感器40一部分,该部分有利地布置在另一开关73上。所述另一开关用作支持运行设定元件。有利地,所述另一开关73构造围相对于枢转元件71可横向移动。所述另一开关73可以向着转动关节42方向移动。所述另一开关73布置在第二抓握元件18的朝向第一抓握元件16的一侧上。因此,所述另一开关73布置在第二抓握元件18的内侧63上。由此可以避免尤其在切割过程中对所述另一开关73的意外操纵。所述另一开关73构造为滑动开关。所述另一开关73具有楔形构造的压力元件81。压力元件81设置成用于在所有运行状态下接触枢转元件71。通过所述另一开关73相对于开关72或者枢转元件81的移动,可以改变力传感器40的敏感性或者说改变用于触发开关72的阈值。由于压力元件81与枢转元件71的三角学距离关系,尤其通过杠杆80在第二抓握元件18内部的杠杆长度,在所述另一开关73移动时可以改变力传感器40的敏感性。在所述另一开关73向着第一或第二切割元件12、14方向移动时,开关72在操作力Fuser较高时才被激活。反之,在所述另一开关73向反方向移动时,开关72在操作力Fuser较低时被激活。因此,可以以成本有利的方式通过机械式措施调节力传感器40的敏感性。例如根据操作者的变化的手力可以为切割装置10的支持运行设定不同的激活水平或者说阈值。有利地,所述另一开关73具有与开关接收部、尤其与抓握元件18有关的三个卡锁位置。由此,可以有利地限定三种支持运行水平。
通过所述设计可以省去用于激活替代的、纯电子的力传感器或者位移传感器的附加On/Off开关,所述力传感器或者位移传感器会需要持久通电,以便探测所限定的阈值超出。因此有利地,只有当超出弹簧68的呈阈值形式的机械力时才激活开关72并且由此激活支持驱动。换言之,根据杠杆80在抓握元件18内部围绕转动关节67的由于弹簧而变困难的枢转运动阈值被超出,从而触发开关72。由此可以提供一种特别成本有利并且在结构上简单的力传感器40。
此外,与驱动单元20处于作用连接的、呈绳34形式的驱动力传递元件340作用在杠杆80上。因此,在激活驱动单元20时,杠杆被加载以驱动力Fan并且支持切割元件12、14的闭合运动。因此,杠杆80使驱动力Fan与抓握元件18上的直接作用力脱耦。如果例如在切割装置10的力支持运行期间在抓握元件16、18之间布置有物体17,则抓握元件16、18不能进一步彼此相向运动。驱动力Fan使杠杆80在抓握元件18内部向该杠杆的初始位置方向运动,开关72打开,力支持运行结束。因此,力传感器40或者说杠杆80、弹簧68和开关72脱离用于将抓握元件16、18压到一起的力支持运行。因而,只要在抓握元件16、18之间布置有物体17,则强制地打开开关72并且停用驱动单元20,使得不会发生操作者的例如肢体或者皮肤的意外压伤或者例如在树枝布置在抓握元件之间的情况下发生抓握元件16、18的损坏。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操作力Fuser导致物体17压伤。通过杠杆80在抓握元件18中的布置尤其可以识别物体17在杠杆的所述另一转动关节65和抓握元件16、18的背离转动关节42的端部之间的整个区域中的布置,并且可以关掉支持运行。可以省去用于识别抓握元件16、18之间的物体17的附加传感器(在这里未示出)。因此有利地只需要力传感器40,该力传感器在超出阈值时触发,以便激活支持运行,并且在物体17布置在抓握元件16、18之间的时刻强制性地关断支持运行。由此,由于不需要必要时用于识别不同的运行情况(需要力支持运行、物体17在抓握元件16、18之间)的多个替代传感器,易出错性和损伤危险与控制费用一样不同程度地减小。
然而原则上可以考虑力传感器40的替代构造。例如第一或者第二抓握元件16、18的抓握面上的力传感器或者用于识别第二抓握元件18和杠杆80之间的相对运动的位移传感器或者用于识别作用到抓握元件16、18上的操作力Fuser和/或用于识别由于物体17而在抓握元件16、18之间引起的抵抗抓握元件16、18的闭合运动的反应力的不同类型传感器。也可以考虑弹簧68、开关72或者所述另一开关73的用于实现相同功能性的替代布置。由此同样可以感测当前作用在抓握元件16、18上的力,尤其在需要力支持运行的情况下和特殊情况下(物体17在抓握元件16、18之间并且力支持运行中断)。此外,可以通过软件自由地限定力传感器40的触发力。此外基本上可以考虑,力传感器40可以在开关72的压入或者枢转元件71的枢转的不同程度之间进行区分,以便能够推断出在当前作用的准确的操作力Fuser
此外,力传感器40与控制单元52连接。控制单元52设置成用于根据力传感器40的信号控制驱动单元20。控制单元52设置成用于,在超过力传感器40的限定测量值时激活驱动单元20。控制单元52设置成用于在力传感器40的开关72闭合时激活驱动单元20。此外,控制单元52设置成用于在力传感器40的开关72打开时使驱动单元20停止。也可以考虑驱动单元20通过开关72并且在没有控制单元52的情况下与储能单元54直接连接。
在切割装置10运行时,可以在切割装置10的手动模式和支持模式之间区分,在所述手动模式中由操作者施加全部切割力Fcut,在支持模式中还由驱动单元20施加一部分切割力Fcut
第二切割元件14构造为具有切割棱边的主动切割元件14。该主动切割元件构造为可更换的切割元件14。第二切割元件14通过至少一个形状锁合元件216(图11、12)与切割装置10的杠杆80连接,所述杠杆又与第二抓握元件18连接。形状锁合元件216至少设置成用于沿围绕转动轴线420的径向方向传递力,但是也可以为了在转动轴线420的方向上传递轴向力Fax而构造在杠杆80上或者切割元件14上。在杠杆80上构造卡锁凸起220,该卡锁凸起在连接状态下嵌接到切割元件14的形状锁合元件216中。此外,设置至少一个轴向的导向面332用于将切割元件14导入到切割元件接收部400中。
图13示出切割装置10或者说切割元件接收部400的截面III-III’。第一和第二切割元件12、14间接地通过沿着转动轴线420布置的轴连接。所述轴构成用于切割元件12、14的转动关节42。所述轴至少由连接元件421构成。此外,在连接元件421上布置有间距保持元件423。间距保持元件423至少用于使连接元件421相对于切割元件12、14在轴向上、在当前情况下也在径向上间隔开。间距保持元件423可以通过保险元件430固定在连接元件421上。连接元件421也可以与间距保持元件423一件式地构造。连接元件421构造为螺栓。螺栓可以松开并且有利地连同间距保持元件423一起从切割装置10或者说抓握壳体44中取出。间距保持元件423是控制装置422的一部分,该控制装置与连接元件421的夹紧力Fklemm无关地引起切割元件12、14相对彼此在转动轴线420方向上的限定的挤压力Fanpr。切割元件12、14具有沿转动轴线方向420的贯通孔120、140,连接元件421穿过所述贯通孔伸出。贯通孔120、140的径向面形成支承面,所述支承面布置在间距保持元件423或者说径向包围连接元件421的套筒的对应支承面上。
间距保持元件423至少间接地确定在这里呈螺栓的螺栓头443形式和呈推力支承425形式的两个夹紧力传递元件在转动轴线420的方向上的最小间距,其中,推力支承构造为螺母、尤其构造为抗扭转地被接收的螺母,螺栓与所述螺母连接。这些夹紧力传递元件将连接元件421的预紧力Fklemm至少间接地传递到间距保持元件423上。通过间距保持元件423仅将夹紧力Fklemm的可限定的部分传递到切割元件12、14的轴向面121、141上。因此,可以与连接元件423的拧紧力矩无关或者说与其他影响参量无关地确定两个切割元件12、14沿着转动轴线的至少一个轴向位置或者切割元件12、14之间的摩擦力,该摩擦力在所述切割元件相对彼此枢转时出现。
间距保持元件423在转动轴线420的方向上的长度延展I允许切割元件12、14的相对运动、尤其是切割元件12、14相对彼此的枢转运动。有利地,所述长度延展至少相当于两个切割元件12、14沿着转动轴线420的宽度尺寸b1,b2的和。由此,可以与连接元件421的夹紧力Fklemm或者说螺栓的拧紧力矩无关地确定至少在切割装置10的未被操纵的状态下在切割元件12、14之间的间距或最大挤压力Fan,从而保证切割装置10的可操纵性。
此外,控制装置可以具有弹性元件424,所述弹性元件以限定的轴向力或者说夹紧力Fklemm沿着转动轴线420对切割元件12、14相对彼此加载。弹性元件424构造为弹簧、尤其构造为压力弹簧、特别优选构造为波纹弹簧。弹性元件424间接地布置在第一切割元件12的轴向面122和间距保持元件423的径向轴肩426之间。弹性元件布置在第一切割元件12的轴向面122和安全环427之间。安全环427支撑在间距保持元件423的轴肩426上。此外,安全环427也支撑在抓握壳体44上。用力压缩弹性元件424,该力相当于轴向力Fax并且作为挤压力Fan或者说挤压压强或者法向力在两个切割元件12、14之间起作用。因此,弹性元件424调节切割元件12、14之间的摩擦力。由此可以至少部分地确定用于使切割装置10闭合的基本操纵力。由此可以调节切割元件12、14之间的基本间距。与切割元件12、14的(在公差带内的)制造宽度无关地,切割元件12、14相对彼此的挤压力Fan由于弹性元件424的弹簧常数而几乎恒定。也可以补偿切割元件接收部400的其他公差。因此有利地,一页纸可以如与树枝一样被切割装置10切开,因为切割间隙可以适配于由切割物11给出的要求。第二切割元件14的更换可以在不对螺栓的夹紧力或者说拧紧力矩进行再校准或者改变中间元件的情况下进行。与连接元件423或者说螺栓的夹紧力或者说拧紧力矩无关地,切割元件12、14之间的挤压力Fan几乎保持恒定。有利地,波纹弹簧具有在20mm范围内的外直径和在15mm范围内的内直径。有利地,波纹弹簧的自由轴向长度小于5mm、尤其为3.25mm。有利地,波纹弹簧在压缩后的长度为1.1至1.5mm时夹紧力为15至25N。
此外,在连接元件423松开并且尤其完全取出连接元件和间距保持元件421、423时,安全环427在轴向上支撑在抓握壳体44上。因此保持得到弹簧的至少一个减小的轴向力Fax或者至少作用到第一切割元件12上的挤压力Fan。由此,也可以在没有连接元件421的情况下至少定位要更换的第二切割元件14和/或防止该第二切割元件从切割装置10无意地脱出。
至少为了传递弹性元件424的轴向力Fax,尤其固定的第一切割元件12也构造为可横向移动、即可在转动轴线420的方向上移动。在围绕转动轴线的旋转方向上通过形状锁合元件来放松脱。所述形状锁合元件支撑在第一抓握元件16中的对应的形状锁合元件上。所述对应的形状锁合元件尤其是用于连接第一抓握元件16的把手壳的连接元件。
弹性元件424也用作切割装置10的过载保护元件。该过载保护元件防止切割元件12、14在切割装置10运行时塑性地变形。通过弹性元件424调节阈值Fax,切割装置10从该阈值起允许张开。在超出弹簧力Fax的情况下,弹性元件退让,至少直到第二切割元件14在轴向上碰到止挡元件442上为止并从而至少允许小的轴向移动和/或在第一抓握元件16内部或者说沿着转动轴线420的倾斜。在超出限定的阈值时的该弹性行为和所希望的张开可以通过弹性元件424的弹簧力和控制装置422的布置来调节。在当前情况下,控制装置422至少包括连接元件421、间距保持元件423、安全环427和弹性元件424。
连接元件421的呈螺母形式的推力支承425固定地被接收在切割装置10的抓握壳体44上。该推力支承通过六边形的形状锁合元件428被抗扭转地接收。与抓握壳体44连接的盖429在轴向上对螺母保险,使得即使在取出连接元件421的情况下螺母仍定位在切割装置10上。此外,在抓握壳体44和杠杆80之间布置呈滑动环或者滑动盘形式的滑动元件440。滑动盘使至少一个固定元件441与抓握壳体44抗扭地连接。此外,滑动元件440也布置在间距保持元件423和构造为螺母的推力支承425之间。因此,尤其在取出连接元件421时,推力支承在轴向上固定在滑动元件440和盖429之间。此外,滑动元件440使间距保持元件423的潜在的转动运动与推力支承425脱耦。
控制装置422可以在一个或多个部位上至少间接地通过抓握壳体44和/或固定的第一切割元件12抗扭转,使得杠杆80或者第一切割元件12的相对运动不导致连接元件421的意外松开。为此,滑动元件、推力支承425和/或间距保持元件423抗扭转地被接收在抓握壳体44上。
有利地,第一切割元件12的厚度为4mm。有利地,第二切割元件14的厚度在其最厚的部位上为3.5mm。有利地,杠杆80的厚度为3.5mm。
图14以俯视图以及侧视图示出构造为第二切割元件14的切割元件。第二切割元件14具有刀刃143。第二切割元件14是用于切割装置10的可更换的切割元件。第二切割元件14具有尖端146和与尖端146对置的端部148。在端部148的区域中,第二切割元件14具有槽口214。槽口214用作接收部用于接收切割装置10的闭锁装置202的止动元件210,所述闭锁装置用于阻止切割元件12、14相对彼此运动。此外,第二切割元件14具有形状锁合元件216,该形状锁合元件构造为对应卡锁槽口,用于切割装置10的杠杆80的卡锁凸起220。形状锁合元件216用于尤其通过杠杆80围绕切割装置10的转动关节42传递抓握元件18的径向力。此外,第二切割元件14的端部148至少部分地倒圆。在第二切割元件14的端部148和构造为槽口140(所述槽口设置成用于将第二切割元件14可转动地接收在切割装置10中)的接收部142之间,第二切割元件14具有呈斜面形式的导入辅助部144。导入辅助部144相对于第二切割元件14的由切割面145构成的切割面平面斜切,但是也可以圆形地、尤其球形地构造。导入辅助部144基本上从接收部142的中心沿径向方向延伸直到第二切割元件14的端部148。第二切割元件14的厚度在导入辅助部144的区域中向端部148方向减小。所述厚度从大约3.5mm减小到2.7mm。斜面的边长有利地为9mm。斜面的角度α有利地小于30°、尤其小于15°并且完全特别优选大约5°。在导入辅助部144和刀刃143之间延伸支承面149。支承面149设置成用于与杠杆80形状锁合地连接。所述支承面平坦地构造并且相对于槽口142的方向在法向上取向或者说相对于园林剪10的转动轴线420的方向在法向上取向。对置的切割面145构造为用于沿着第一切割元件12滑动。它沿着第一切割元件12滑动地围绕转动轴线420或者说转动关节42枢转。
下面说明用于运行切割装置10的方法(图10)。
优选地,只有当闭锁装置在第二位置中时才能够操纵切割装置。优选地,在该第二位置中不设置切割装置的充电过程。切割装置10持续地处于一种运行模式中。一旦开关72闭合,控制单元52激活驱动马达20。然而基本上也可以考虑,切割装置10尤其具有附加的运行开关,借助于所述运行开关可以激活和停用切割装置10。替代地也可以考虑,切割装置10例如可以通过切割装置10本身的限定的关闭和/或打开顺序来激活。例如可以考虑根据时间进行停用。
如果操作者想要在运行期间实施切割过程,例如割断树枝,则操作者必须将待切割的切割物11定位在切割装置10的切割元件12、14之间。接着,尤其如在常规的园林剪中那样,可以通过抓握元件16、18相对彼此的压合来闭合切割元件12、14。抓握元件16、18在步骤1180中被操作者手动地压合。只要不超出力传感器40的弹簧力,开关72不发出信号。在步骤1200中,控制单元52监测力传感器40或开关72的信号。因此,控制单元52监测对于切割过程所需的力。控制单元52检查力传感器40的开关72是打开的还是闭合的。
如果切割过程所需的操作者力Fuser小于由力传感器40限定的、为闭合开关72所需的力,则在手动模式中使用切割装置10。如果开关72是打开的,则在接着的分支1220中重复步骤1200。在手动模式中,操作者手动地使抓握元件16、18相对彼此枢转。在手动模式中,绳34借助于复位单元31或者说弹簧元件36卷绕在绞盘32上。因为力在这里由从动侧作用到离合器单元22上,所以离合器单元22处于打开状态。因此,绞盘32可以在没有传动装置单元38和驱动单元20的阻力的情况下扭转。在这种状态下,绳34被弹簧元件36保持张紧。如果操作者因为例如切割过程结束而减小作用到抓握元件16、18上的力,则抓握元件16、18借助于打开弹簧50被彼此压开并且切割装置10被打开。在此,绳34抵抗弹簧元件36的弹簧力从绞盘32退卷。
如果切割装置10的储能单元54是空的,则切割装置10可以在手动模式中使用,其中,即使超出由力传感器40限定的力,驱动单元20也保持被停用。不进行驱动单元20的激活,由此,离合器单元22也保持打开。
如果切割过程所需的操作者力Fuser大于由力传感器40限定的、为闭合开关72所需的力,则在支持模式中使用切割装置10。从手动模式到支持模式的变换基本上在切割过程中进行。在手动模式中,抓握元件16、18由操作者手动地相对彼此枢转。如果切割硬的切割物11,则操作者必须以大的力对抓握元件16、18相对彼此施压。如果施加高的力使得开关72在克服弹簧力Fgs时闭合,则这被控制单元52感测到。然后控制单元52激活驱动单元20。如果在分支1220中确定开关72是闭合的,则在步骤1240中通过控制单元52激活驱动单元20。因此,在超出限定的操作力时,驱动单元20仍然接通至切割装置10的闭合机构。因此,驱动单元20然后通过传动装置单元38驱动离合器单元22的内旋转元件46。驱动单元20沿驱动方向41被驱动。离合器单元22闭合并且驱动绞盘32。绳34卷绕在绞盘32上。抓握元件16、18除了操作力Fuser之外附加地还被驱动力Fas压合或拉合。在这种运行状态中,在部分手动地运动的情况下,驱动单元20以附加力加载切割元件12、14。在这里,驱动力Fas通过绞盘32作用在绳34上。
在这里,驱动力Fas通过绳34作用在杠杆80上。此外,一旦操作力Fuser大于由力传感器40限定的、为闭合开关72所需的力,则继续通过驱动力Fan支持手动运动。反之,如果操作力Fuser减弱到使得开关72打开,则驱动单元20在步骤1260中停止。如果两个抓握元件16、18是闭合的或者说通过间隔开元件630相互碰触或者物体17布置在抓握元件16、18之间,从而同样未超过由力传感器40限定的、为闭合开关72所需的力,则也可以在步骤1260中实现驱动单元20的停止。在这种状态下,操作力Fuser不能再继续作用到力传感器40上,因为驱动力Fas通过绳34作用在杠杆80上并且使该杠杆运动到其初始位置中,在该初始位置中,开关72是打开的。然后,在步骤1280中,驱动单元20短时地沿反驱动方向410被驱动,以便打开离合器单元22。制动元件28制动保持架26,夹紧体24不再使所述外旋转元件48与内旋转元件46夹紧。为此,可以短时地、例如小于100毫秒、尤其40毫秒地取消驱动单元20或者说驱动单元20的驱动部向反驱动方向410的这种方向反向。然后,在步骤1300中停用驱动单元20。在驱动单元20停用之后,所述方法可以从头开始。
基本上,在转动运动停止时,离合器单元22也可以使驱动单元20自行脱耦。在此,当驱动单元20的转动运动停止时,切割装置10原则上也可以通过打开弹簧50至少部分地打开,并且在此,绞盘32通过绳34部分地逆着驱动单元20的驱动方向42扭转。在此,同样可以发生离合器单元22的内旋转元件46相对于外旋转元件48扭转并且因此打开离合器单元22。然而基本上也可以考虑其他用于打开离合器单元22的方法。
图16从不同的角度基本上相应于图3并且还示出了应在此讨论的一些更多的细节。驱动力传递元件340以绳34的形式示出。其借助结1500固定在绞盘32上。为了安装或者装配驱动力传递元件340,绳34以其环1502通过接收部33插入,必要时通过导向套筒784、打开弹簧50和另外的导向套筒784插入,最后套到杠杆80的端部上。为了可靠地接收环1502,杠杆80具有缩窄部1504。绳34的另一端部上的结1500太厚以不能滑过接收部33。此外,如果该结受拉力负荷,通过被接收部上的倒圆部1506力锁合连同形状锁合地加载。倒圆部几乎漏斗形或楔形地起作用并且彻底夹紧该结,从而该结紧贴并且固定到该接收部上。
在绳断裂时或出于维护目的,也可以按与前述装配相反的顺序以简单的方式将绳拆卸。装配和拆卸无需工具即可完成。
图17示出图16的从反面看的局部。绳34的结1500在槽口33的区域中象征性地示出为圆球。在右侧的放大图中,结1500示出为钻石结1508。
图18以单个视图示出驱动力传递元件340或绳34。驱动力传递元件在左边具有环1502并且在右边具有结1500,所述结再次象征性地表示为圆球。初始绳(即在其成型为带有结的环之前)的一端(未示出)大致在所示的绳34的一半长度处返回到该绳中,从而产生环或眼或孔。因此绳34的一半用作另一半的套,并且剩余地在一侧留下环1502而在另一侧留下初始绳的两个端部。现在将这两个端部打结,有利地打钻石结。钻石结负责使两个绳端部固定连接。由此,两个端部相对彼此的相对运动至少在很大程度上被中断。此外,钻石结1508引起绳34的充分增厚,以防止滑过接收部33。钻石结使直径与绳34相比增大多倍。不考虑环1502的话绳34是芯绳和套绳,该绳现在可以承受初始绳的两倍承载能力。通过端部牢固地打结,在环1502负载或者说在环1502和结1500之间施加负载的情况下,两个绳半部相同地承载。此外,在负载下不发生两个绳半部相对彼此损害性相对运动。绳34负荷越大,结1500被接收部33或其几何形状压缩得越强烈。力锁合变得越强,结被挤压并因此更坚固。通过前述的一端部返回到另一端部,绳可以在非常紧凑的情况下传递最大的力。材料很少磨损地被加载,并且,尽管反复卷绕到绞盘32上而仍可以彼此相叠并且可以经受上千次力加载而保持抗断裂。因此,对于应用在工具机中而言达到理想的特性。原则上也可能的是,自由端部在单侧形成环并接合而另一端部打结,但穿过则会因为接合而更费事(或者接收部开口33必须构造得更大),并且必须更频繁地打结,以便用少的材料(仅绳子的一端)打结而仍结成较厚的结。
该眼或套圈翻扣到杠杆80的端部上。该套圈贴靠在杠杆80的绳接收区域上。该绳接收区域有利地至少相对于杆80的周围区域缩窄,特别是用于避免滑脱,或者说能够可靠地定位该套圈。接收部33通过倒圆的过渡部形成到绞盘32表面的楔形过渡。由此实现结的挤压。该挤压至少附加地防止该结自行打开。

Claims (8)

1.切割装置(10),特别是园林切割装置,具有能相对彼此运动的第一和第二切割元件(12、14)、能相对彼此运动的第一和第二抓握元件(16、18)、至少一个驱动单元(20)和至少一个驱动力传递元件(340),所述驱动单元在至少一个运行状态中设置成用于至少支持所述第二切割元件(14)相对于所述第一切割元件(12)运动,所述驱动力传递元件至少在所述一个运行状态中与所述驱动单元(20)作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力传递元件(340)具有套圈(1502)和结(15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割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力传递元件(340)是绳(3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切割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力传递元件(340)由聚乙烯构成,特别是由具有超高分子量的聚乙烯构成。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切割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结(1500)是钻石结(1510)。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切割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结(1500)布置在绞盘(32)的接收部(33)上,尤其至少部分地布置在绞盘(32)的接收部(33)中,并且所述套圈(1502)布置在杠杆(80)上。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切割装置(10),其特征在于,为了形成所述套圈(1502),所述驱动力传递元件(340)的一部分、特别是所述驱动力传递元件(340)的几乎一半返回到所述驱动力传递元件(340)的另一部分中。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切割装置(10),其特征在于,在结(1500)和套圈(1502)之间布置有打开弹簧,特别是双渐开线弹簧,和/或至少一个导向元件(780),特别是导向套筒(78),特别是由聚甲醛树脂或UHMWPE制成的导向元件。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切割装置(10),特别是园林剪,特别优选是电池驱动的园林剪,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装置(10)允许手动运行以及手动-机器支持的运行。
CN201910074138.9A 2018-01-25 2019-01-25 切割装置 Active CN1100738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8201164.8 2018-01-25
DE102018201164.8A DE102018201164A1 (de) 2018-01-25 2018-01-25 Schneidvorricht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73827A true CN110073827A (zh) 2019-08-02
CN110073827B CN110073827B (zh) 2022-06-07

Family

ID=65003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74138.9A Active CN110073827B (zh) 2018-01-25 2019-01-25 切割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516947B1 (zh)
CN (1) CN110073827B (zh)
DE (1) DE10201820116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2250707A1 (en) * 2022-06-13 2023-12-14 Komatsu Forest Ab Tree shear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02246A (zh) * 2015-05-18 2015-07-29 湖州吴兴威国机械厂 一种毛竹切割器
CN106962035A (zh) * 2017-04-20 2017-07-21 郭铁映 一种园林用树木切割装置
CN107172900A (zh) * 2017-05-27 2017-09-19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全自动草皮收割机
CN107548766A (zh) * 2016-06-30 2018-01-09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切割装置
CN107548761A (zh) * 2016-06-30 2018-01-09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切割装置
CN107567276A (zh) * 2015-03-11 2018-01-09 富世华股份有限公司 手动操作切割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01427B2 (ja) * 2011-12-21 2016-10-05 スターテング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アシスト機能付きはさみ
DE102015206959A1 (de) * 2015-04-17 2016-10-20 Robert Bosch Gmbh Schneidevorrichtung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67276A (zh) * 2015-03-11 2018-01-09 富世华股份有限公司 手动操作切割装置
CN104802246A (zh) * 2015-05-18 2015-07-29 湖州吴兴威国机械厂 一种毛竹切割器
CN107548766A (zh) * 2016-06-30 2018-01-09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切割装置
CN107548761A (zh) * 2016-06-30 2018-01-09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切割装置
CN106962035A (zh) * 2017-04-20 2017-07-21 郭铁映 一种园林用树木切割装置
CN107172900A (zh) * 2017-05-27 2017-09-19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全自动草皮收割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16947A1 (de) 2019-07-31
CN110073827B (zh) 2022-06-07
DE102018201164A1 (de) 2019-07-25
EP3516947B1 (de) 2020-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48767B (zh) 切割装置
CN106034764B (zh) 切割装置
US10912259B2 (en) Cutting device
US11771926B2 (en) Rescue tool
EP2243898B1 (en) Reinforcing bar binding machine
CN107548761B (zh) 切割装置
CN110073827A (zh) 切割装置
CN107548766B (zh) 切割装置
CN208113422U (zh) 用于园林修剪机的切割元件
KR20170009790A (ko) 파워 스크루 드라이버
CN207495416U (zh) 闭锁装置和电池运行的手持式工具机
JP2024001228A (ja) 切断装置
CN103153836B (zh) 设有可调自拉紧装置的绞盘和相关操作
US11723313B2 (en) Electric pole pruner
CN110073829B (zh) 手持式工具机
CA3151710C (en) An electric pole pruner
ES2909142T3 (es) Destornillador
JP2017160757A (ja) 結束機
JP2017164807A (ja) 結束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