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67793A - 助动结构 - Google Patents

助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67793A
CN110067793A CN201910048163.XA CN201910048163A CN110067793A CN 110067793 A CN110067793 A CN 110067793A CN 201910048163 A CN201910048163 A CN 201910048163A CN 110067793 A CN110067793 A CN 1100677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assist structure
structure according
rotating
limiting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4816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鼎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100677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779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1/00Devices for securing together, or preventing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 F16B1/02Means for securing elements of mechanisms after oper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1/00Devices for securing together, or preventing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 F16B1/02Means for securing elements of mechanisms after operation
    • F16B1/04Means for securing elements of mechanisms after operation disengaged by movement of the actuating member of the el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osthese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助动结构,其包括旋动件以及挡抵件;所述旋动件具有作动身部及旋动部;所述挡抵件与所述作动身部活动组接,所述挡抵件具有挡抵部或连接部所述旋动部用以与第一对象的对应旋动部进行作动,进而驱动所述挡抵件的挡抵部或连接部用以与物体、第二对象或第一对象进行挡抵、限位、相对移动、驱动、杠杆移动、组接、力矩移动、旋向力推动、旋向力拉动或移动。由此,可旋转旋动件,使作动身部的旋动部配合对应旋动部进行旋转移动,进而驱动所述挡抵件的挡抵部与物体进行结合或分离,而达到反复快速扣接与分离至少两个物体的功效。

Description

助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助动结构,更特别地涉及一种可反复快速扣接与分离至少两个物体的助动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于组合两个物体时,通常以螺丝锁入的方式,将两个物体以不易分离的方式加以固定,借以确保所述两个物体间的稳固结合,而不易发生彼此分离的情形。
以上述的固定方式而言,虽可将两个物体以不易分离的方式固定结合,但除造成有不易组装的情况外,还会因螺丝的固定结合方式,而使两个物体造成有不易拆卸的情况发生。
发明内容
基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本发明的助动结构,可旋转旋动件,使作动身部的旋动部配合对应旋动部进行旋转移动,进而驱动所述挡抵件的挡抵部与一物体进行结合或分离,而达到反复快速扣接与分离至少两个物体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助动结构,包括:旋动件以及挡抵件;所述旋动件具有作动身部及旋动部;所述挡抵件与所述作动身部活动组接,所述挡抵件具有挡抵部或连接部,所述旋动部用以与第一对象的对应旋动部进行作动,进而驱动所述挡抵件的挡抵部或连接部用以与物体、第二对象或所述第一对象进行挡抵、限位、相对移动、驱动、杠杆移动、组接、力矩移动、旋向力推动、旋向力拉动或移动。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助动结构,包括:旋动件,其具有作动身部、旋动部及操动部;所述旋动部用以与第一对象的对应旋动部进行作动,进而驱动所述操动部用以与物体、第二对象或所述第一对象进行挡抵、限位、相对移动、驱动、杠杆移动、组接、力矩移动、旋向力推动、旋向力拉动或移动。
通过上述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一种助动结构。可旋转旋动件,使作动身部的旋动部配合对应旋动部进行旋转移动,进而驱动所述挡抵件的挡抵部与一物体进行结合或分离,而达到反复快速扣接与分离至少两个物体的目的。
可选地,所述挡抵件或所述作动身部具有活动部,所述作动身部或所述挡抵件活动设于所述活动部。
可选地,所述作动身部具有第一限位部或第二限位部,所述活动部设于所述第一限位部或所述第二限位部,或是所述活动部设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
可选地,所述挡抵部具有第一挡抵部或第二挡抵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挡抵部与所述第二挡抵部之间形成扣接区。
可选地,所述挡抵部为勾体、扣部、凸体、凹体、阶面体、孔体、斜面体、平面体、弧面体、曲面体、柱体、块体、片体、弹性体或槽体。
可选地,所述挡抵件具有第一组接部或第二组接部。
可选地,所述挡抵件具有第一组接部或第二组接部,而所述作动身部与所述第二组接部活动组接。
可选地,还设有套筒,所述作动身部活动组接于所述套筒。
可选地,所述挡抵件具有防转部,所述旋动件或所述第一物件设于所述防转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对象具有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所述防转部设于所述第一限位部或所述第二限位部,或是所述防转部设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
可选地,所述作动身部的一端具有限制所述第一对象的挡止部。
可选地,所述旋动件具有组合部,所述套筒具有对组合部,所述组合部与所述对组合部活动组接。
可选地,所述旋动件与所述套筒之间设有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的两端分别抵顶于所述旋动件与所述套筒。
可选地,所述旋动部或所述对应旋动部为斜面旋体、螺旋体、螺纹体、曲面旋体或弧面旋体、平面旋体、翻动体、扳动体、平面体、阶层体、凹体、凸体、斜面体、曲面体、弧面体、孔体或槽体。
可选地,所述第一组接部组接于所述第二对象或物体。
可选地,所述第一挡抵部或所述第二挡抵部用以挡抵对应挡抵部,所述对应挡抵部为块体、片体、柱体、扣体、勾体、凸体、凹体、阶面体、孔体、斜面体、平面体、弧面体、曲面体或槽体。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用以连接至所述第二对象或物体。
可选地,所述旋动件或所述第一对象具有对应防转部,所述对应防转部用以对应所述防转部进行防转。
可选地,所述挡抵件具有第一限位部或第二限位部,所述活动部设于所述第一限位部或所述第二限位部,或是所述活动部设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
可选地,所述旋动件具有自旋结构,所述自旋结构用以于所述旋动件旋动时,将旋向力转化为直向的推力或拉力。
可选地,所述旋动件与所述作动身部以栓接部活动组接。
可选地,所述旋动件具有操作部。
可选地,所述操动部可为凸体、凹体、扣体、柱体、阶层体、孔体、槽体、弧面体、斜面体、曲面体、片体、弹性体或平面体。
可选地,所述第一对象、所述第二对象或所述物体可为个别独立的对象、一体成型的对象,或相互组合的对象。
可选地,所述旋动件具有第一抵顶部或第二抵顶部,用以使所述旋动件抵顶于所述第一对象旋动至不同或相同的高度时带动所述作动身部作动。
可选地,所述操动部为勾体、柱体、螺纹体、外扣体、内扣体、凹扣体或栓接体。
可选地,还包括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的一端抵顶于所述物体,另一端抵顶于所述作动身部,用以弹性界定所述旋动件与所述作动身部的停留位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对象可组装或结合至另一物体。
可选地,所述旋动件与所述第一物件抵顶以带动所述作动身部移动,所述第一对象结合至座体。
可选地,所述操动部活动组合有扣部。
可选地,所述操动部为轴体,所述扣部具有与所述操动部活动组合的槽孔,所述扣部以枢接体与所述座体活动组合。
可选地,所述扣部具有扣接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及图2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及图4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具体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及图6是本发明第三较佳具体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7及图8是本发明第四较佳具体实施例的作动状态示意图;
图9及图10是本发明第五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1及图12是本发明第六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第七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4及图15是本发明第八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6及图17是本发明第九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8及图19是本发明第十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0及图21是本发明第十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2及图23是本发明第十二较佳具体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4及图25是本发明第十三较佳具体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6是本发明操动部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7是本发明第十四较佳具体实施例的作动状态示意图;
图28是本发明第十五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9是本发明第十六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以及图30及图31是本发明第十六较佳具体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 旋动件
11 操作部
111 组合部
12 作动身部
121 第一限位部
122 第二限位部
123 挡止部
13 旋动部
14 自旋结构
15 栓接部
16 操动部
17 第一抵顶部
18 第二抵顶部
2 挡抵件
21 挡抵部
211 第一挡抵部
212 第二挡抵部
213 扣接区
22 活动部
221 第一限位部
222 第二限位部
23 第一组接部
24 第二组接部
25 防转部
26 连接部
3 第一物件
31 对应旋动部
32 第一限位部
33 第二限位部
34 对应防转部
35 座体
4 物体
41 对应挡抵部
42 对应操动部
5 套筒
51 对组合部
6 另一物体
7 弹性组件
8 第二物件
9 扣部
91 槽孔
92 枢接体
93 扣接部
A 物件
B 另一物件
B1 对应扣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更进一步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助动结构。
请参考图1及图2,如图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助动结构,其包括旋动件1以及挡抵件2。
所述旋动件1具有操作部11及作动身部12,所述作动身部12具有旋动部13。
所述挡抵件2与所述作动身部12活动组接,所述挡抵件2具有挡抵部21,所述旋动部13用以配合第一对象3的对应旋动部31进行旋动,进而驱动所述挡抵件2的挡抵部21用以与物体4(或物体或所述第一对象3,图未示)进行挡抵、限位、相对移动、驱动、杠杆移动、组接、力矩移动、旋向力推动、旋向力拉动或移动,而所述旋动部13与所述对应旋动部31可为斜面旋体、螺旋体、螺纹体、曲面旋体、弧面旋体、平面旋体、翻动体、扳动体、平面体、阶层体、凹体、凸体、斜面体、曲面体、弧面体、孔体或槽体。
当本发明使用时,可施以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外力(或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外力)于所述旋动件1的操作部11,使所述操作部11带动所述作动身部12进行转动,让所述作动身部12的旋动部13配合所述第一对象3的对应旋动部31进行旋转移动,使所述旋动部13移开(或锁入)所述对应旋动部31,而由所述作动身部12驱动所述挡抵件2,借以使所述挡抵件2的挡抵部21与物体4的对应挡抵部41进行扣接(或分离)。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抵件2具有活动部22及第一组接部23,所述作动身部12活动设于所述活动部22,所述作动身部12具有第一限位部121及第二限位部122,所述活动部22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21与所述第二限位部122之间,所述第一组接部23可活动结合至第二对象8(或所需的物体,图未示),并于所述挡抵件2设有第一限位部221及第二限位部222,所述活动部22设于所述第一限位部221与所述第二限位部222之间(或是所述活动部22设于所述第一限位部221或所述第二限位部222;可于所述作动身部12的旋动部13于所述第一对象3的对应旋动部31中旋转移动时,使所述作动身部12于所述活动部22中移动,并于所述旋动部13移开所述对应旋动部31时,以所述第一限位部121抵顶所述第一限位部221,进而推动所述挡抵件2的挡抵部21与物体4的对应挡抵部41进行扣接,而当所述旋动部13移开锁入所述对应旋动部31时,以所述第二限位部122抵顶所述第二限位部222,进而推动所述挡抵件2的挡抵部21与物体4的对应挡抵部41分离。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抵件2的挡抵部21具有第一挡抵部211及第二挡抵部212,而所述第一挡抵部211与所述第二挡抵部212之间形成扣接区213,可使所述挡抵部21通过扣接区213与一物体4的对应挡抵部41进行扣接,且可于驱动所述挡抵件2时,利用所述第一挡抵部211与所述第二挡抵部212挡抵(或作动)于所述物体4的对应挡抵部41,借以使所述挡抵部21与所述物体4进行抵推位移、限位或开关,而所述对应挡抵部41可为块体、片体、柱体、扣体、勾体、凸体、凹体、阶面体、孔体、斜面体、平面体、弧面体、曲面体或槽体。
请参考图3及图4,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挡抵件2具有第一组接部23及第二组接部24,而所述旋动件1的作动身部12与所述第二组接部24活动组接,所述旋动部13可在所述作动身部12上旋转;由此,可施以旋转外力于所述旋动件1的操作部11进行转动,让所述作动身部12的旋动部13配合所述第一对象3的对应旋动部31进行旋转移动,使所述旋动部13移开(或锁入)所述对应旋动部31时,由所述作动身部12配合所述第二组接部24驱动所述挡抵件2,以使所述挡抵件2的挡抵部21与物体4的对应挡抵部41进行扣接(或分离),进而使本发明能更符合实际使用时的所需。
请参考图5及图6,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设有套筒5,所述套筒5可与另一物体6结合,所述旋动件1的作动身部12活动组接于所述套筒5,所述挡抵件2具有防转部25,所述第一对象3设于所述防转部25,且所述第一对象3具有第一限位部32及第二限位部33,所述防转部25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32与所述第二限位部33之间,并于所述所述第一对象3(或旋动件1)具有对应防转部34,所述对应防转部34用以对应所述防转部25进行防转,而所述作动身部12的一端具有限制所述第一对象3的挡止部123,另,所述挡抵部21可为勾体、扣部、凸体、凹体、阶面体、孔体、斜面体、平面体、弧面体、曲面体、柱体、块体、片体、弹性体或槽体。
由此,可将所述套筒5可与另一物体6结合,并施以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外力(或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外力)于所述旋动件1的操作部11进行转动,让所述作动身部12的旋动部13配合所述第一对象3的对应旋动部31进行旋转移动,而由所述作动身部12驱动所述挡抵件2,并以所述第一限位部32与所述第二限位部33的配合,而推动所述挡抵件2的挡抵部21与物体4的对应挡抵部41进行扣接或分离,并可于作动时利用所述作动身部12的挡止部123限制所述第一对象3,避免过度转动而使所述作动身部12与所述第一对象3脱离,进而使本发明能更符合实际使用时的所需。
请参考图7及图8,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操作部11具有组合部111,所述套筒5具有对组合部51,所述组合部111与所述对组合部51活动组接,而所述作动身部12与所述第二组接部24活动组接,所述旋动部13可在所述作动身部12上旋转,并于所述操作部11与所述套筒5之间设有弹性组件7,所述弹性组件7的两端分别抵顶于所述操作部11与所述套筒5。
如此,可施以旋转外力于所述旋动件1的操作部11进行转动,让所述作动身部12的旋动部13配合所述第一对象3的对应旋动部31进行旋转移动,使所述旋动部13移开所述对应旋动部31时,所述弹性组件7呈释放状态,并由所述作动身部12配合所述第二组接部24驱动所述挡抵件2,以使所述挡抵件2的挡抵部21与物体4的对应挡抵部41进行扣接;而当使所述旋动部13锁入所述对应旋动部31时,压缩所述弹性组件7,并由所述作动身部12配合所述第二组接部24驱动所述挡抵件2,以使所述挡抵件2的挡抵部21与所述物体4的对应挡抵部41进行分离,进而使本发明能更符合实际使用时的所需。
请参考图9及图10,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挡抵件2的第一组接部23与第二对象8活动结合,而所述第一对象3与所述第二对象8组合,所述旋动部13可在所述作动身部12上旋转;如此,可施以旋转外力于所述旋动件1的操作部11进行转动,让所述作动身部12的旋动部13配合所述第一对象3的对应旋动部31进行旋转移动,使所述旋动部13锁入所述对应旋动部31时,由所述作动身部12配合所述第二组接部24驱动所述挡抵件2,以使所述挡抵件2的挡抵部21以扣接区213与物体4的对应挡抵部41进行扣接;而当使所述旋动部13移开所述对应旋动部31时,则由所述作动身部12配合所述第二组接部24驱动所述挡抵件2,以使所述挡抵件2的挡抵部21以所述第二挡抵部212(或所述第一挡抵部211)与所述物体4的对应挡抵部41进行抵推分离(或位移、限位、开关),进而使本发明能更符合实际使用时的所需。
另外,所述第一对象3、所述第二对象8或所述物体4可为个别独立的对象、一体成型的对象,或相互组合的对象。
请参考图11及图12,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挡抵件2具有连接部26,所述连接部26可活动结合至第二对象8,所述旋动部13可在所述作动身部12上旋转;由此,可于所述旋动件1的操作部11进行转动时,让所述作动身部12的旋动部13配合所述第一对象3的对应旋动部31进行旋转移动,使所述旋动部13锁入或移开所述对应旋动部31时,由所述作动身部12配合所述第二组接部24驱动所述挡抵件2,以使所述挡抵件2的连接部26带动所述第二对象8。
请参考图13,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挡抵件2具有连接部26,所述连接部26可活动结合至第二对象8,且所述旋动部13为平面体,而所述对应旋动部31为孔体;由此,可于所述旋动件1的操作部11施以拉力或推力,让所述作动身部12的旋动部13配合所述第一对象3的对应旋动部31进行移动,使所述旋动部13于所述对应旋动部31移动时,由所述作动身部12配合所述第二组接部24驱动所述挡抵件2,以使所述挡抵件2的连接部26带动所述第二对象8。
请参考图14及图15,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旋动件1的身部12具有自旋结构14;由此,可于所述旋动件1的操作部11进行转动时,让所述作动身部12的旋动部13配合所述第一对象3的对应旋动部31进行旋转移动,并由所述自旋结构14将所述旋动件1旋转时的旋向力转化为直向的推力或拉力,使所述旋动部13锁入或移开所述对应旋动部31时,由所述作动身部12配合所述第二组接部24驱动所述挡抵件2。
请参考图16及图17,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旋动件1与所述作动身部12以栓接部15活动组接,且所述旋动部13为平面体,而所述对应旋动部31为孔体;由此,可扳动所述旋动件1,使所述旋动件1利用所述栓接部15的配合,而与所述第一对象3呈垂直或平行方式相互抵顶,让所述作动身部12的旋动部13配合所述第一对象3的对应旋动部31进行移动,使所述旋动部13于所述对应旋动部31移动时,由所述作动身部12配合所述第二组接部24驱动所述挡抵件2。
请参考图18及图19,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旋动件1具有操作部11、作动身部12、旋动部13及操动部16,所述操动部16结合于物体4的对应挡抵部41;当施力旋转所述旋动件1的操作部11,使所述旋动部13与第一对象3的对应旋动部13进行作动时,便可让所述作动身部12驱动所述操动部16与所述物体4的对应挡抵部41进行挡抵、限位、相对移动、驱动、杠杆移动、组接、力矩移动、旋向力推动、旋向力拉动或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旋动部13或所述对应旋动部31为斜面旋体、螺旋体、螺纹体、曲面旋体、弧面旋体、平面旋体、翻动体、扳动体、平面体、阶层体、凹体、凸体、斜面体、曲面体、弧面体、孔体或槽体。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旋动件1也可具有如图14及图15中的自旋结构14,所述自旋结构14用以于所述旋动件1旋动时,将旋向力转化为直向的推力或拉力。此外,所述旋动件1还设有如图5至图8中的套筒5,所述作动身部12活动组接于所述套筒5;借以使本发明能更符合实际使用的所需。
请参考图20及图21,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旋动件1具有操作部11、作动身部12、旋动部13及操动部16,所述旋动件1与所述作动身部12以栓接部15活动组接,所述操动部16结合于第二对象8;当施力扳动所述旋动件1的操作部11时,可使所述旋动件1利用所述栓接部15的配合,而与所述第一对象3呈垂直或平行方式相互抵顶,使所述旋动部13与第一对象3的对应旋动部13进行作动时,便可让所述作动身部12带动所述操动部16与所述第二对象8进行挡抵、限位、相对移动、驱动、杠杆移动、组接、力矩移动、旋向力推动、旋向力拉动或移动。
请参考图22及图23,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旋动件1与所述作动身部12以栓接部15活动组合,且施力于所述操作部11使所述旋动件1与所述第一物件3抵顶,以带动所述作动身部12移动,用以使所述操动部16带动一物体4作动,而所述物体4具有对应操动部42,用以使所述操动部3由所述对应操动部42带动所述物体4进行作动。
而本实施例中,所述旋动件1具有第一抵顶部17与第二抵顶部18,而所述第一抵顶部17与所述第二抵顶部18为相同或不同的高度,用以使所述旋动件1抵顶于所述第一对象3旋动至不同或相同的高度时带动所述作动身部12作动。且所述操动部16为勾体,借以利用所述操动部16以扣勾的方式与所述对应操动部42配合,而带动所述物体4进行作动。
请参考图24及图25,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操动部16为螺纹体,借以可转动所述旋动件1,使所述作动身部12带动所述操动部16与所述物体4的对应操动部42螺接,之后再施力于所述旋动件1,使其与所述第一物件4抵顶,以带动所述作动身部12移动,让所述操动部16通过所述对应操动部42带动所述物体4进行作动。
请参考图26,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操动部16除为上述的勾体与螺纹体之外,所述操动部16也可为柱体(如图26的a部分)、外扣体(如图26的b部分)、内扣体(如图26的c部分)、凹扣体(如图26的d部分)或栓接体(如图26的e部分),借以因应不同的组合需求。
请参考图27,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对象3呈阶层体,而所述操动部16为与所述物体4栓接的栓接体,如此,同样可施力于所述旋动件1,使其与所述第一物件3抵顶,以带动所述作动身部12移动,让所述操动部16带动所述物体4进行作动。
请参考图28,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弹性组件7,所述弹性组件7的一端抵顶于所述第一物件3,另一端抵顶于所述作动身部12,可用以弹性界定所述旋动件1与所述作动身部12的停留位置,其中所述弹性组件7可为弹簧、弹片或弹性柱体,且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物件3为筒体,而所述第一对象3还可组装或结合至另一物体6。另外,所述第一对象3也可为片体、壳体、块体、桶体、凹体、凸体、平面体或阶层体,借以因应不同的组合需求。
请参考图29至31,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旋动件1与第一物件3抵顶以带动所述作动身部12移动,所述第一对象3结合至座体35,所述操动部16活动组合有扣部9,其中所述操动部16为轴体,所述扣部9具有与所述操动部16活动组合的槽孔91,且所述扣部9以枢接体92与所述座体8活动组合,并所述扣部9具有扣接部93。
当使用时,可将所述座体35设于相关的对象A上,并以所述扣部9扣入或分离另一对象B;而当扣合时施力于所述操作部11将所述旋动件1下压,使所述旋动件1通过所述栓接部15而带动所述作动身部12与所述操动部16向下移动,并同时让所述操动部16通过槽孔91而将所述扣部9的一端往下推动,使所述扣部9以枢接体92的配合,而将另一端的扣接部93扣入所述另一对象B的对应扣接部B1,让所述扣部9与另一对象B呈扣接结合状态(如图30所示)。
而当分离时施力于所述操作部11将所述旋动件1往上扳动,使所述旋动件1通过所述栓接部15而带动所述作动身部12与所述操动部16向上移动,并同时让所述操动部16通过槽孔91而将所述扣部9的一端往上拉动,使所述扣部9以枢接体92的配合,而让另一端的扣接部93离开所述另一对象B的对应扣接部B1,让所述扣部9与另一对象B呈分离状态(如图31所示)。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助动结构,可旋转旋动件,使作动身部的旋动部配合对应旋动部进行旋转移动,进而驱动所述挡抵件的挡抵部与一物体进行结合或分离,而达到反复快速扣接与分离至少两个物体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其并非用以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

Claims (37)

1.一种助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动结构包括:
旋动件,其具有作动身部及旋动部;以及
挡抵件,其与所述作动身部活动组接,所述挡抵件具有挡抵部或连接部,所述旋动部用以与第一对象的对应旋动部进行作动,进而驱动所述挡抵件的挡抵部或连接部用以与物体、第二对象或所述第一对象进行挡抵、限位、相对移动、驱动、杠杆移动、组接、力矩移动、旋向力推动、旋向力拉动或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抵件或所述作动身部具有活动部,所述作动身部或所述挡抵件活动设于所述活动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助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作动身部具有第一限位部或第二限位部,所述活动部设于所述第一限位部或所述第二限位部,或是所述活动部设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抵部具有第一挡抵部或第二挡抵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助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抵部与所述第二挡抵部之间形成扣接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抵部为勾体、扣部、凸体、凹体、阶面体、孔体、斜面体、平面体、弧面体、曲面体、柱体、块体、片体、弹性体或槽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抵件具有第一组接部或第二组接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抵件具有第一组接部或第二组接部,而所述作动身部与所述第二组接部活动组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套筒,所述作动身部活动组接于所述套筒。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抵件具有防转部,所述旋动件或所述第一物件设于所述防转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助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象具有第一限位部或第二限位部,所述防转部设于所述第一限位部或所述第二限位部,或是所述防转部设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助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作动身部具有限制所述第一对象的挡止部。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助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动件具有组合部,所述套筒具有对组合部,所述组合部与所述对组合部活动组接。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助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动件与所述套筒之间设有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的两端分别抵顶于所述旋动件与所述套筒。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动部或所述对应旋动部为斜面旋体、螺旋体、螺纹体、曲面旋体、弧面旋体、平面旋体、翻动体、扳动体、平面体、阶层体、凹体、凸体、斜面体、曲面体、弧面体、孔体或槽体。
16.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助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接部组接于所述第二对象或物体。
1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助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抵部或所述第二挡抵部用以挡抵对应挡抵部,所述对应挡抵部为块体、片体、柱体、扣体、勾体、凸体、凹体、阶面体、孔体、斜面体、平面体、弧面体、曲面体或槽体。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用以连接至所述第二对象或物体。
19.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助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动件或所述第一对象具有对应防转部,所述对应防转部用以对应所述防转部进行防转。
2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助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抵件具有第一限位部或第二限位部,所述活动部设于所述第一限位部或所述第二限位部,或是所述活动部设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动件具有自旋结构,所述自旋结构用以于所述旋动件旋动时,将旋向力转化为直向的推力或拉力。
22.一种助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动结构包括:
旋动件,其具有作动身部、旋动部及操动部;所述旋动部用以与第一对象的对应旋动部进行作动,进而驱动所述操动部用以与物体、第二对象或所述第一对象进行挡抵、限位、相对移动、驱动、杠杆移动、组接、力矩移动、旋向力推动、旋向力拉动或移动。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助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动部可为凸体、凹体、扣体、柱体、阶层体、孔体、槽体、弧面体、斜面体、曲面体、片体、弹性体或平面体。
24.根据权利要求1或22所述的助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动件与所述作动身部以栓接部活动组接。
25.根据权利要求1或22所述的助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动件具有操作部。
26.根据权利要求1或22所述的助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象、所述第二对象或所述物体可为个别独立的对象、一体成型的对象,或相互组合的对象。
27.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助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动件具有自旋结构,所述自旋结构用以于所述旋动件旋动时,将旋向力转化为直向的推力或拉力。
28.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助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套筒,所述作动身部活动组接于所述套筒。
29.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助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动部或所述对应旋动部为斜面旋体、螺旋体、螺纹体、曲面旋体、弧面旋体、平面旋体、翻动体、扳动体、平面体、阶层体、凹体、凸体、斜面体、曲面体、弧面体、孔体或槽体。
30.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助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动件具有第一抵顶部或第二抵顶部,用以使所述旋动件抵顶于所述第一对象旋动至不同或相同的高度时带动所述作动身部作动。
31.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助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动部为勾体、柱体、螺纹体、外扣体、内扣体、凹扣体或栓接体。
32.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助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的一端抵顶于所述物体,另一端抵顶于所述作动身部,用以弹性界定定所述旋动件与所述作动身部的停留位置。
3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助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象可组装或结合至另一物体。
3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助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动件与所述第一物件抵顶以带动所述作动身部移动,所述第一对象结合至座体。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助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动部活动组合有扣部。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助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动部为轴体,所述扣部具有与所述操动部活动组合的槽孔,所述扣部以枢接体与所述座体活动组合。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助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部具有扣接部。
CN201910048163.XA 2018-01-23 2019-01-18 助动结构 Withdrawn CN11006779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02389 2018-01-23
TW107102389A TWI662197B (zh) 2018-01-23 2018-01-23 助動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67793A true CN110067793A (zh) 2019-07-30

Family

ID=67365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48163.XA Withdrawn CN110067793A (zh) 2018-01-23 2019-01-18 助动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67793A (zh)
TW (1) TWI66219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51003A (zh) * 2020-04-23 2021-10-26 伍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阻尼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7185B (zh) * 2021-08-26 2023-10-01 伍隆國際有限公司 助推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81070A1 (de) * 1992-07-27 1994-02-02 Telair International Cargo Systems GmbH Riegelelement
CN202249059U (zh) * 2011-09-14 2012-05-30 河南柯尼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蜗轮蜗杆式安全挂钩
US8480330B2 (en) * 2007-06-13 2013-07-09 Schletter Gmbh Fixture for attaching a profile rail to another component
CN104372985A (zh) * 2013-08-16 2015-02-25 伍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定位把手
CN104675812A (zh) * 2013-12-02 2015-06-03 伍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弹力扣接结构
CN104791336A (zh) * 2015-04-13 2015-07-22 苏州顺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张紧连接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78826B1 (en) * 1998-05-26 2002-04-30 Guillemot Corporation Controller for games or simulation programs with clamp for desktop mounting
EP1248577A2 (en) * 2000-01-10 2002-10-16 Medivas, LLC Flexible stabilizer arm for forcibly holding an object against a surface
US20030080267A1 (en) * 2001-10-29 2003-05-01 Panavision, Inc. Multi-sized clamp
TWM422096U (en) * 2011-09-16 2012-02-01 Da Ting Prec Industry Co Ltd Rotable quick-release device
TWM472770U (zh) * 2013-10-30 2014-02-21 Hanwit Prec Ind Ltd 固定裝置
KR101744513B1 (ko) * 2015-02-24 2017-06-09 주식회사 제이엠씨파트너 회전 당김 구조의 잠금 고정 장치
CN206299650U (zh) * 2016-12-28 2017-07-04 重庆市鹏舟机械厂 一种新型固定器
CN206802013U (zh) * 2017-05-04 2017-12-26 嘉善玏奇电器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安装支架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81070A1 (de) * 1992-07-27 1994-02-02 Telair International Cargo Systems GmbH Riegelelement
US8480330B2 (en) * 2007-06-13 2013-07-09 Schletter Gmbh Fixture for attaching a profile rail to another component
CN202249059U (zh) * 2011-09-14 2012-05-30 河南柯尼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蜗轮蜗杆式安全挂钩
CN104372985A (zh) * 2013-08-16 2015-02-25 伍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定位把手
CN104675812A (zh) * 2013-12-02 2015-06-03 伍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弹力扣接结构
CN104791336A (zh) * 2015-04-13 2015-07-22 苏州顺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张紧连接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51003A (zh) * 2020-04-23 2021-10-26 伍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阻尼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2721A (zh) 2019-08-16
TWI662197B (zh) 2019-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69781U (zh) 扣体结构
CN110067793A (zh) 助动结构
JP5289443B2 (ja) 2つの変速比段を切換えるための少なくとも3つの切換位置を含む切換要素
JP2528233B2 (ja) 傷口クランプを挿着するための装置
GB2037874A (en) Stud fastening
CN208281295U (zh) 作动杆体
CA2620557C (en) Actuator device
GB1408667A (en) Quick release fastener
EP1292778B1 (en) Connecting element
EP0849477A3 (en) A device for locking and unlocking two mechanical members by means of a bistable elastic element
EP0492067A1 (de) Steckbaustein als Teil eines Spielbausatzes
CN101508405B (zh) 带手拉离合器的液压绞车
CN109989960A (zh) 扣接结构
KR20230069172A (ko) 유한 상태 기계로서 구성된 탈착식 수술 도구
EP2498888B1 (en) A toy building set with an overload-safe linear actuator
CN201147853Y (zh) 应用离合件的钻夹头
JPS6293524A (ja) クラツチ解放ベアリング組立体
CN112276907B (zh) 一种空间操作变胞串并联机械手结构
CN208686755U (zh) 扣接结构
CN209075326U (zh) 一种清创缝合工作台
EP1060952A3 (de) Bewegungsdämpferanordnung, insbesondere für Kraftfahrzeuge
CN102506034A (zh) 一种门内饰板卡扣
CN103378547B (zh) 用于联接至少两个中压柜的装置以及配电操作台
CN201433065Y (zh) 带手拉离合器的液压绞车
CN111853017A (zh) 扣体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