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63663A - 一种温差发电芯片的控温装置、液体容器及导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温差发电芯片的控温装置、液体容器及导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63663A
CN110063663A CN201910345037.0A CN201910345037A CN110063663A CN 110063663 A CN110063663 A CN 110063663A CN 201910345037 A CN201910345037 A CN 201910345037A CN 110063663 A CN110063663 A CN 1100636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rmo
electric generation
temperature
generation chip
heat condu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4503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63663B (zh
Inventor
林御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Jianyaoye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Jianyaoye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Jianyaoye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Jianyaoye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4503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636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636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36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636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36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1/00Thermally-insulated vessels, e.g. flasks, jugs, jars
    • A47J41/0038Thermally-insulated vessels, e.g. flasks, jugs, jars comprising additional heating or cooling means, i.e. use of thermal energy in addition to stored material
    • A47J41/005Thermally-insulated vessels, e.g. flasks, jugs, jars comprising additional heating or cooling means, i.e. use of thermal energy in addition to stored material comprising heat or cold producing means, i.e. energy transfer from outside the vessel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1/00Thermally-insulated vessels, e.g. flasks, jugs, jars
    • A47J41/02Vacuum-jacket vessels, e.g. vacuum bott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 Thermotherapy And Cooling 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差发电芯片的控温装置、液体容器及导散热装置,控温装置包括温差发电芯片(99),容器的下盖(55)或热传导装置(44)或活动装置(66)的任意一面设置有所述温差发电芯片(99),利用内层杯体(01)或/和容置腔体(11)的高温内容物,与外部环境或容器本身的温度差,使得温差发电芯片(99)一端受热、另一端散热,产生电势达到发电的效果,该温差发电芯片(99)设置有正负极。本发明系通过自体温差发电,驱动电机使水流循环与风扇进行散热,具有环保且快速便捷地进行散热降温,并免去掉充电或插电的困扰。

Description

一种温差发电芯片的控温装置、液体容器及导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液态的容器,尤其是涉及一种温差发电芯片的控温装置、液体容器及导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1、现有保温瓶只能保温不能降温。目前的保温瓶种类众多,但都以长效保温为主要功能诉求居多,但并无法让使用者快速饮用到适宜的温度,必须等待一段时间让温度降低,或者采取加入冷水降温后才得以饮用。
2、现有保温瓶加入冷水勾兑降温又无法准确控制温度。保温瓶一般多为外出携带时使用,通过隔绝外界的热传导与热对流,达到一定时间的保温功能,但当用户要使用热水泡奶粉时,往往需要携带一热水瓶与一冷水瓶,互相调和使得温度达到略高于常温38°C~45°C的程度,才不致于破坏奶粉营养,并使小孩能够喝到常温35°C~38°C的奶水,故使用者必须携带两只保温瓶会增加出行不便,且冷热调和无法准确控制温度,如不携带一热水瓶与一冷水瓶,而仅带热水瓶,还必须担心外界环境取得的冷水是否干净安全。
3、现有技术能使传统保温瓶获得接触热传导效果,但热传导截面积有限,且受热不均匀,甚至会影响感温传感器的准确性,故效果不佳。
先前技术所提及之保温瓶产品,其降温功能系通过侧壁加入散热块,并且通过热传导传递到外瓶身,进行接触散热,但由于该方式的热传导截面积有限,且各个位置受热不均匀,使得此种方式效果不佳,且能够传导的热量十分有限,无法让使用者在短时间内获得适宜的饮用温度,更甚者会影响感温传感器的准确度,使得效果大打折扣。
4、现有技术使用磁铁控制散热块作动,当瓶身受到撞击或热胀冷缩时会故障失效。
先前技术所提及之保温瓶产品,其降温功能系通过侧壁加入散热块,并且通过热传导传递到外瓶身,进行接触散热,该散热块是通过磁铁控制,但由于磁铁所产生的磁力有限,当瓶身受到撞击变形或热胀冷缩时,即会导致内侧腔体设置的滑动块失效或无法工作。
5、保温瓶先前技术功能单一。保温瓶的先前技术仅能控制“保温”或“接触散热”两段式功能,而无法做到本技术所提及之“保温”、“接触散热”、“回温”三段功能,当储存时间过长或多次开启之后,瓶内温度会趋近于室外温度,以致丧失其保温目的。
6、传统保温杯的惯用加温手段为发热线圈,容易造成杯体变色且温度控制不易,更因为局部高温而破坏营养。
保温瓶的先前技术仅能控制“保温”、“接触散热”两段功能,如要将内容物加温系施加发热线圈使内容物升温,除发热线圈为该领域常用手段之外,亦因为发热线圈乃是通过通电使线圈产生高温,进而加热杯中液体,但往往会因为发热线圈产生局部高温,造成杯体内部变色发黄且温度控制不易,而导致杯中液体温度过高,无法直接饮用,仅能通过打开杯盖一段时间使得温度下降,更因一些特别的饮品在高温情况下会破坏营养,故具有较多缺点。
7、传统加热线圈控温较不精准,较先进的循环水加温方式虽然较为准确,但仍然无法自我选择结合或分离,故温度仍有一定温差,并且无法预先制冷或制热,并保存在真空腔内。
现有技术中较为先进的技术为通过环绕固定在内层杯体外的管路,通过加热的循环水来进行升温,由于管路中的水具有较高的比热能,能够携带更多的热量,并通过传导的方式进行加温,故温度的控制上会比加热线圈更为准确,但是此种先前技术系将通水的管路环绕固定在内层杯身的外壁,两者并无法分离,故最终加温完成仍会存在一定的温差,通过本案技术创作,使用者可以预先控制管路中的水,使其预先加温或制冷,并于真空隔温腔中维持温度不散失,当倒入水时通过结合或分离热传导装置44与内层杯体01,使得用户可根据所需温度自由进行结合或分离,并且可预先使热传导装置44的温度控制在-20°C~20°C低温区间、或21°C~45°C常温区间、或46°C~65°C的高温区间、或66°C~100°C的超高温区间,让使用者获得快速简便的温度控制功能。
8、先前技术都是以外部电力或内置电池续备电力,驱动电机使水流循环与风扇进行散热,而本技术方案系通过自体温差发电,驱动电机使水流循环与风扇进行散热,具有环保且快速便捷地进行散热降温,并免去掉充电或插电的困扰。
9、现有技术中如欲加强温度控制,如降温、升温、维持固定温度或制冷,在传统技术上多为在本体中设置电池、及带有连接控制面板的集成电路板等装置的手段实现,当保温瓶受到碰撞、浸水、按键失效、控制面板破损或电池故障等状况发生,该保温瓶将丧失大部分功能,仅有传统保温杯的保温功能,且高度集成的结果就是使得保温杯体积变大、重量变重,反而丧失原有的便携性,而本技术因温差发电芯片或/和制冷制热芯片或/和功能控制电路板采内层密封设计,通过蓝芽等无线传输控制手段进行进一步功能控制,电力来源为外部接触供应或/和无线传输电力,且硬件的控制装置设置精简,瓶身本体不设置电池与控制面板,从而不会有浸水、按键失效、控制面板破损或电池故障等状况发生的问题。
10、先前技术有提及采用温差发电芯片进行发电,但并无具体的控制方案,即使在不需发电的时候仍持续接触导热,致使热能不断向外散失,丧失保温的能力,而本发明创作的技术能使得温差发电发挥高效运用,通过控制活动装置使得热源与散热端接触或分离,并设置有使循环装置悬空分离的机构,不会使热能量因大面积接触而散逸浪费。
11、先前技术有提及采用半导体制冷片进行进一步温度控制,但仅仅是将半导体制冷片贴合在欲改变温度的内腔体上,实为传统技术;当内腔体内没有盛装液体或内容物时,预先启动半导体制冷片工作,因为该内腔体本身常见的薄型不锈钢金属层,并无较大体积能吸收热能量,即使是已知比热容值较高的材料,在加入常温的液体或内容物后,对于整体的温度改变都十分有限;当内腔体内盛装液体或内容物时才启动,因半导体制冷片工作效率有限,要将常温的内腔体与内容物或液体升温或制冷降温到10度以下,需时过长导致实用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温差发电芯片的控温装置、液体容器及导散热装置,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保温容器不能降温、无法准确控制温度、热传导不佳以及用电不环保等技术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温差发电芯片的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控温装置包括温差发电芯片(99)或/和制冷制热芯片,设置在容器的下盖(55)或热传导装置(44)或活动装置(66)的任意一面,利用内层杯体(01)或/和容置腔体(11)的高温内容物,与外部环境或容器本身的温度差,使得温差发电芯片(99)一端受热、另一端散热,产生电势达到发电的效果,该温差发电芯片(99)设置有正负极,并透过控制热传导装置(44)或活动装置(66)的动作,选择性地与内层杯体(01)或隔温杯套(02)接触或分离。
进一步,该容器的热传导装置(44)或/和内层杯体(01)设置有温度传感器(44S),于隔温杯套(02)或下盖(55)设置有温度显示设备(02S),该温度显示设备(02S)与温度传感器(44S)电性连接,用以显示感测到的温度;所述温度显示设备(02S)或/和温度传感器(44S)和温差发电芯片(99)电性连接,通过温差发电芯片(99)所产生的电力,直接供应给所述温度显示设备(02S)或/和温度传感器(44S);或供应到整流稳压电路板(95),再供应给所述温度显示设备(02S)或/和温度传感器(44S)使用。
进一步,所述热传导装置(44)内部设置有空心腔体(441),该空心腔体(441)中设置有流体(442),所述流体为水、油、超临界流体或其他吸收热能的流体。
进一步,所述热传导装置(44)的内侧或外侧任意一边或任意一面,设置有驱动流体流动的帮浦装置(88),所述帮浦装置(88)通过电机马达-B(88M)驱动叶片或流体泵或流体阀,促使流体循环,该所述电机马达-B(88M)和温差发电芯片(99)电性连接,通过温差发电芯片(99)所产生的电力,直接供应给电机马达-B(88M),或供应到整流稳压电路板(95),再供应给上述电机马达-B(88M)使用。
进一步,所述热传导装置(44)设有热导管或与热导管为一体,所述热导管形状为圆形、椭圆形、矩形或任意几何形状,透过管内工作液体的汽、液相变传热,为毛细热导管、虹吸热导管、重力热导管或任意形式热导管。
进一步,所述容器下部的开口(021)与所述容器的下盖(55)为分离式或一体式结构,于所述下盖(55)的任意一边或任意一面上设置有加强散热结构(77),所述加强散热结构(77)或/和下盖(55)设置有增加空气接触面积的凹槽(77a)或孔洞(77b); 所述加强散热结构(77)的任意一边或任意一面设置有扰流器(77c),所述扰流器(77c)通过电机马达-A(77M)驱动风扇叶片旋转,使得气体或流体扰动,达到加强热对流的效果;所述电机马达-A(77M)和温差发电芯片(99)电性连接,通过温差发电芯片(99)所产生的电力,直接供应给上述电机马达-A(77M),或供应到整流稳压电路板(95),再供应给上述电机马达-A(77M)使用。
进一步,所述该帮浦装置(88)的电机马达-B(88M)与所述扰流器(77c)的电机马达-A(77M)两者为同一电机马达运作或分别独立运作,两者电机马达为同轴或异轴,并根据力矩与转速需要设置齿轮减速机构(88G)。
进一步,所述整流稳压电路板(95)设置有电源输入端口和电源输出端口,所述电源输入端口的电力来源为温差发电芯片(99)或电池(96)或外接电源(97),通过整流稳压电路板(95)上设置控制系统,控制电源供应给上述电机马达或电子组件使用。
进一步,所述电力来源为电池(96)或外接电源(97),通过整流稳压电路板(95)上设置控制系统,控制电源供应给上述电机马达或/和电子组件或/和温差发电芯片(99)或/和制冷制热芯片使用。
进一步,所述电池(96)为设置在下盖(55)任意一面,为固定式设置或分离式设置;或者,所述外接电源为有线传输或无线传输,并设置有相应接收装置。
进一步,所述整流稳压电路板(95)设置有外部控制器或/和无线讯号接收器,以及电机马达或电子组件控制器,该外部控制器为控制面板或电性连接的控制器,该无线讯号接收器为蓝牙或wifi或其他具备无线传输讯号的芯片组件,该电机马达或电子组件控制器为控制芯片或控制电路,用以控制电机马达或电子组件工作运转;所述无线讯号接收器与智能手机或wifi或控制指令的设备单向或双向连接,达到接收指令或回传讯号的功能。
进一步,所述热传导装置(44)位于内层杯体(01)与隔温杯套(02)之间的封闭腔体(33)内,所述封闭腔体(33)设置有不直接接触的空间(33a),所述热传导装置(44)在所述封闭腔体(33)中为可移动的,所述热传导装置(44)进行上下或旋转或任意方向之运动,进而进行以下可控制的选择性接触:所述热传导装置(44)只与所述内层杯体(01)接触传热、或者只与所述隔温杯套(02)接触传热、或者同时与所述内层杯体(01)和所述隔温杯套(02)接触传热、或者位于所述封闭腔体(33)的不直接接触的空间(33a)内与所述内层杯体(01)和所述隔温杯套(02)都不接触。
进一步,所述热传导装置(44)与一活动装置(66)连接,所述活动装置(66)驱动所述热传导装置(44)移动;该活动装置(66)包含一活动本体(661)和错动结构(662),所述活动本体(661)或/和错动结构(662)的任意一边或任意一面上设置有斜度结构(663),所述活动本体(661)与所述错动结构(662)两者为相互配合关系,利用约束特定轴向有限活动、或固定任意一者的运动方向,使得另一者通过螺纹、斜坡导向或其他利用斜度改变高低或任意移动方向的斜度结构(663),当转动或推动或拉动活动本体(661)时,会沿着错动结构(662)设置的斜度结构(663)轨迹移动,使所述活动本体(661)或/和所述错动结构(662)进行上下位移或旋转改变高度的运动。
一种液体容器,其使用上述的温差发电芯片的控温装置。
一种流体循环导热装置,其使用了上述的温差发电芯片的控温装置。
一种风扇散热装置,其使用了上述的温差发电芯片的控温装置。
一种可位移的热传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传导装置(44)位于内层杯体(01)与隔温杯套(02)之间的封闭腔体(33)内,所述封闭腔体(33)设置有不直接接触的空间(33a),所述热传导装置(44)在所述封闭腔体(33)中为可移动的,所述热传导装置(44)进行上下或旋转或任意方向之运动,进而进行以下可控制的选择性接触:所述热传导装置(44)只与所述内层杯体(01)接触传热、或者只与所述隔温杯套(02)接触传热、或者同时与所述内层杯体(01)和所述隔温杯套(02)接触传热、或者位于所述封闭腔体(33)的不直接接触的空间(33a)内与所述内层杯体(01)和所述隔温杯套(02)都不接触。
进一步,所述热传导装置(44)与一活动装置(66)连接,所述活动装置(66)驱动所述热传导装置(44)移动;该活动装置(66)包含一活动本体(661)和错动结构(662),所述活动本体(661)或/和错动结构(662)的任意一边或任意一面上设置有斜度结构(663),所述活动本体(661)与所述错动结构(662)两者为相互配合关系,利用约束特定轴向有限活动、或固定任意一者的运动方向,使得另一者通过螺纹、斜坡导向或其他利用斜度改变高低或任意移动方向的斜度结构(663),当转动或推动或拉动活动本体(661)时,会沿着错动结构(662)设置的斜度结构(663)轨迹移动,使所述活动本体(661)或/和所述错动结构(662)进行上下位移或旋转改变高度的运动。
进一步,所述隔温杯套(02)底部设有一开口(021),该开口(021)的任意一边或任意一面上设置一下盖(55);所述下盖(55)或开口(021)的任意一边或任意一面上设置有所述活动装置(66),所述热传导装置(44)与活动本体(661)或/和错动结构(662)固定连接或特定轴向有限活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内层杯体(01)与隔温杯套(02)为几何形状,通过不同直径的几何形状,使得旋转活动装置(66)带动热传导装置(44)旋转,通过不同直径的差异达到控制热传导装置(44)选择性地与内层杯体(01)或隔温杯套(02)进行单独或同时的接触,使温度得以通过直接接触而传递,当热传导装置不接触内层杯体(01)或隔温杯套(02),即阻止温度传递。
进一步,所述热传导装置(44)具有变形能力,通过自身的弹性变形能力或转轴或活动机构实现,随着所述活动装置(66)的运动方向,利用任意一侧壁面作为导向块(22),从任意一侧壁接触开始,持续移动到另一壁面接触为止,实现不与任意壁面接触、仅接触其中一侧壁、接触内外壁面的多段式控制;或所述导向块(22)设置于封闭腔体(33)的上端或下端或任意一位置,与热传导装置(44)分离或接触,通过所述活动装置(66)的运动方向,驱动热传导装置(44)与该导向块(22)接触,进而控制其与任意侧壁进行接触,实现不与任意壁面接触、仅接触其中一侧壁、接触内外壁面的多段式控制。
一种热传导装置的可控选择性的接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控制活动装置(66)在第一段位置,驱动热传导装置(44)与内层杯体(01)及隔温杯套(02)分离,使容置腔体(11)温度不向外散失;
通过控制活动装置(66)在第二段位置,驱动热传导装置(44)与内层杯体(01)接触,使容置腔体(11)的温度得以通过直接接触,热扩散传递到热传导装置(44),使其快速降温,此时热传导装置(44)储存具有热能;
通过控制活动装置(66)在第三段位置,驱动热传导装置(44)与内层杯体(01)及隔温杯套(02)接触,使容置腔体(11)的温度得以通过直接接触而传递到热传导装置(44),再通过热传导装置(44)传递到隔温杯套(02)或/和活动装置(66)或/和下盖(55),并利用其本身材质的比热容物理特性与外部空气将热量吸收并散逸,使其再次加快降温;
通过控制活动装置(66)在第一段位置,驱动热传导装置(44)与内层杯体(01)及隔温杯套(02)分离,使热传导装置(44)吸收的热量被保存,使其具备额外保温功能;
通过控制活动装置(66)在第二段位置,驱动热传导装置(44)与内层杯体(01)接触,使热传导装置(44)吸收储存的温度通过直接接触,热扩散传递到容置腔体(11),使容置腔体(11)与内容物快速升温 。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系通过自体温差发电,驱动电机使水流循环与风扇进行散热,具有环保且快速便捷地进行散热降温,并免去掉充电或插电的困扰。
(2)本发明因温差发电芯片或/和制冷制热芯片或/和功能控制电路板采内层密封设计,通过蓝牙等无线传输控制手段进行进一步功能控制,电力来源为外部接触供应或/和无线传输电力,且硬件的控制装置设置精简,瓶身本体不设置电池与控制面板,从而不会有浸水、按键失效、控制面板破损或电池故障等状况发生的问题。
(3)本发明的揭露技术能使得温差发电发挥高效运用,通过控制活动装置使得热源与散热端接触或分离,并设置有使循环装置悬空分离的机构,不会使热能量因大面积接触而散逸浪费。
(4)本发明通过设置循环装置,解决受热不均匀的问题,更通过除了接触侧壁散热外,还通过底部的活动装置将热量传递到下盖,除增加利用下盖的比热容积加强吸热外,在下盖的外侧还设有扰流器与加强散热装置,达到短时间内获得适宜的引用温度。
(5)本发明通过多段控制的活动装置与热传导装置,使得保温瓶保有原本功能或具有更佳的保温功能外,更具有快速吸热和散热的功能,使得用户能在短时间内使用到适宜温度。
(6)本发明通过设置快速散热的功能,并且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以及温度显示设备,故用户可通过快速散热功能降温,并准确地查看温度显示设备来决定降温的程度与时机。
(7)本发明通过设置活动装置带动热传导装置,两者为连动与确动结构,即使热胀冷缩或瓶身变形,仍可正常作动,并因内部为可控制的连动与确动结构,故可对外部的变形作全部或部分的推挤板金修复,达到先前技术无法达成之效果。
(8)本发明提及之技术通过悬空隔离热传导装置与内外壁,并于下盖处施以较少的接触面积,与设置低热传导系数之材质,使得热传导装置保持温度,通过重新让热传导装置与内层杯体接触,使得温度重新上升。
(9)本发明是采用在热传导装置或/和其中设置的空心腔体与流体,通过本身的温度与循环加热改变温度,故不存在局部高温破坏营养的问题,且不会造成内腔体发黄变色,更因为本发明提及之活动装置控制热传导装置的分离或结合,故使用者可以通过准确地查看温度显示设备来决定降温的程度与时机。
(10)通过本发明,使用者可以预先控制管路中的水,使其预先加温或制冷,并于真空隔温腔中维持温度不散失,当倒入水时通过结合或分离热传导装置与内层杯体,使得用户可根据所需温度自由进行结合或分离,并且可预先使热传导装置的温度控制在-20°C~20°C低温区间、或21°C~45°C常温区间、或46°C~65°C的高温区间、或66°C~100°C的超高温区间,让使用者获得快速简便的温度控制功能。
(11)通过本发明技术,使用者可以预先控制管路中的水,使其预先加温或制冷,并于真空隔温腔中维持温度不散失,当倒入常温液体或内容物时,通过结合热传导装置与内层杯体,使得预先加温或制冷的热传导装置,以及管路中的水为具有高比热容的物质,因两者温差接触而快速将高温传入内腔体、或快速将内腔体的常温液体降温到10度以下,让使用者获得快速简便的温度控制功能,此为目前技术无揭露并未能解决之问题,实具有较高的实用性质。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液体容器实施例1的爆炸图;
图2:本发明液体容器实施例1的轴向剖视图;
图3:本发明液体容器实施例2的爆炸图;
图4:本发明液体容器实施2的轴向剖视图;
图5:本发明中可位移的热传导装置实施例1的工作示意图之一;
图6:本发明中可位移的热传导装置实施例1的工作示意图之二;
图7:本发明中可位移的热传导装置实施例1的工作示意图之三;
图8:本发明中可位移的热传导装置实施例2的工作示意图之一;
图9:本发明中可位移的热传导装置实施例2的工作示意图之一;
图10:图8的俯视图;
图11:图9的俯视图;
图12:本发明中可位移的热传导装置实施例3的工作示意图之一;
图13:本发明中可位移的热传导装置实施例3的工作示意图之二;
图14:本发明中可位移的热传导装置实施例3的工作示意图之三。
附图标记说明:
1—盖体;01—内层杯体;11—容置腔体;02—隔温杯套;02S—温度显示设备;22—导向块;33—封闭腔体;33a—不直接接触的空间;44—热传导装置;44S—温度传感器;441—空心腔体;442—液体;021—开口;55—下盖;66—活动装置;661—活动本体;662—错动结构;663—斜度结构;55b—下盖开口;77—加强散热结构;77a—凹槽;77b—孔洞;77c—扰流器;77M—电机马达A;88—帮浦装置;88M—电机马达B;88G—齿轮减速机构;92—控制芯片;94—WIFI/蓝牙芯片;95—整流稳压电路板;96—电池;97—外接电源;99—温差发电芯片;PIN—针;A—内接触部;B—外接触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14,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4所示,一种液体容器,设置一内层杯体01,该内层杯体01中间为容置腔体11;于该内层杯体01外设置有隔温杯套02,两者间设置有一不直接接触的空间,形成一封闭腔体33,两者于上端口部相连接。
保温杯中间空间设置有悬空的热传导装置44:封闭腔体33中设置一热传导装置44,该热传导装置44与内层杯体01及隔温杯套02设置有不直接接触的空间33a或少部分局部接触,防止内部温度因接触而向外传导散失。
保温杯底部设置有下盖或开口,下盖或开口设置有活动装置:隔温杯套02底部设有一开口021,该开口021的任意一边或任意一面上设置一下盖55;下盖55或开口021的任意一边或任意一面上设置有活动装置66,该活动装置66包含一活动本体661及错动结构662。
活动本体661或/和错动结构662的任意一边或任意一面上设置有斜度结构663,活动本体661与错动结构662两者为相互配合关系,利用约束特定轴向有限活动、或固定任意一者的运动方向,使得另一者通过包括但不限于螺纹、斜坡导向或其他利用斜度改变高低或任意移动方向的斜度结构663,当转动或推动或拉动活动本体661时,会沿着错动结构662设置的斜度结构663轨迹移动,使活动本体661或/和错动结构662进行上下位移或旋转改变高度的运动;活动结构由活动本体和错动结构组成,两者错动造成一者移动或两者有限活动。
活动本体661穿过下盖55或开口021,并在穿透下盖55的相应位置设置一下盖开口55b,该热传导装置44与活动装置66的活动本体661或/和错动结构662固定连接或特定轴向有限活动连接,热传导装置44系利用活动装置66的活动本体661或/和错动结构662进行驱动位移,使热传导装置44进行上下或旋转或任意方向之运动,进而与内层杯体01或隔温杯套02进行可控制的选择性接触;热传导装置和活动装置固定,并通过活动装置控制热传导装置,进行可控制选择性接触。
可控制的选择性接触为以下方法:
a、通过控制活动装置66在第一段位置,驱动热传导装置44与内层杯体01及隔温杯套02分离,使容置腔体11温度不向外散失。
b、通过控制活动装置66在第二段位置,驱动热传导装置44与内层杯体01接触,使容置腔体11的温度得以通过直接接触,热扩散传递到热传导装置44,使其快速降温,此时热传导装置44储存具有热能;容置腔体降温、热传导装置升温。
c、通过控制活动装置66在第三段位置,驱动热传导装置44与内层杯体01及隔温杯套02接触,使容置腔体11的温度得以通过直接接触而传递到热传导装置44,再通过热传导装置44传递到隔温杯套02或/和活动装置66或/和下盖55,并利用其本身材质的比热容物理特性与外部空气将热量吸收并散逸,使其再次加快降温;容置腔体降温、热传导装置升温并传递给隔温杯套或活动本体或下盖,加强散热效果。
d、通过控制活动装置66在第一段位置,驱动热传导装置44与内层杯体01及隔温杯套02分离,使热传导装置44吸收的热量被保存,使其具备额外保温功能;热传导装置保存已吸收的热量,并于悬空的真空空间中保存。
e、通过控制活动装置66在第二段位置,驱动热传导装置44与内层杯体01接触,使热传导装置44吸收储存的温度通过直接接触,热扩散传递到容置腔体11,使容置腔体11与内容物快速升温;将热传导装置吸收的热量通过接触使内层杯体升温即回温功能。
内层杯体01与隔温杯套02为几何形状,通过不同直径的几何形状,使得旋转活动装置66带动热传导装置44旋转,通过不同直径的差异达到控制热传导装置44选择性地与内层杯体01或隔温杯套02进行单独或同时的接触,使温度得以通过直接接触而传递,当热传导装置不接触内层杯体01或隔温杯套02,即阻止温度传递。通过内层杯体和隔温杯套为几何形状,利用其不同直径转动时产生间歇式接触。
下盖55或热传导装置44或活动装置66的任意一面设置有温差发电芯片99或/和制冷制热芯片,利用内层杯体01或/和容置腔体11的高温内容物,与外部环境或容器本身的温度差,使得温差发电芯片99或/和制冷制热芯片一端受热、另一端散热,产生电势达到发电的效果,该温差发电芯片99或/和制冷制热芯片设置有正负极,发电时为输出电流、输入电流时根据正负极性不同,其中一端为冷端则另一端为热端;温差发电芯片99或/和制冷制热芯片为互换或共存关系。在下盖、热传导装置、活动装置上设置有温差发电芯片,通过温差产生电流。
该热传导装置44或/和内层杯体01设置有温度传感器44S,于隔温杯套02或下盖55设置有温度显示设备02S,该温度显示设备02S与温度传感器44S电性连接,用以显示感测到的温度。内层杯体01或传导装置设置44有温度传感器44S及温度显示设备02S。
该热传导装置44内部设置有空心腔体441,该空心腔体441中设置有流体442,流体为水、油、超临界流体或其他吸收热能的流体;并该热传导装置44的内侧或外侧任意一边或任意一面,设置有驱动流体流动的帮浦装置88,该帮浦装置88通过电机马达-B88M驱动叶片或流体泵或流体阀,促使流体循环。热传导装置为空心,空心中设置流体,并设置有帮浦装置,通过电机驱动循环。
该开口021与下盖55为分离式或一体式结构,于下盖55的任意一边或任意一面上设置有加强散热结构77,该加强散热结构77或/和下盖55设置有增加空气接触面积的凹槽77a或孔洞77b;加强散热结构77的任意一边或任意一面,设置有扰流器77c,该扰流器77c通过电机马达-A77M驱动风扇叶片旋转,使得气体或流体扰动,达到加强热对流的效果。开口&下盖为分离或一体,下盖设有加强散热装置与凹槽和孔洞,再设扰流器对流。
该帮浦装置88的电机马达-B88M与扰流器77c的电机马达-A77M两者为同一电机马达运作或分别独立运作,两者电机马达为同轴或异轴,并根据力矩与转速需要,设置齿轮减速机构88G。帮浦的马达&扰流器的马达为共享或分离,电机马达为同轴或异轴,设有齿轮减速机构。
该温度显示设备02S或/和温度传感器44S或/和电机马达-A77M或/和电机马达-B88M和温差发电芯片99电性连接,通过温差发电芯片99所产生的电力,直接供应给上述电机马达或电子组件,或供应到整流稳压电路板95,再供应给上述电机马达或电子组件使用。通过温差发电芯片产生电力,直接供应或供应到整流电路板,再供应给马达、显示设备。
整流稳压电路板95设置在下盖55的任意一边一面,设有电源输入端口和电源输出端口,电源输入端口的电力来源为温差发电芯片99或电池96或外接电源97;通过整流稳压电路板95上设置电路,控制电源供应给上述电机马达或电子组件使用,电池96为设置在下盖55任意一边一面,为固定式设置或分离式设置;外接电源为有线传输或无线传输,并设置有相应接收装置。电源通过温差发电芯片、电池、有线无线供应,经过电路板提供给马达组件使用,电池为内置或分离。
整流稳压电路板95设置有外部控制器或/和无线讯号接收器,以及电机马达或电子组件控制器,该外部控制器为控制面板或电性连接的控制器,该无线讯号接收器为蓝牙或wifi或其他具备无线传输讯号的芯片组件,该电机马达或电子组件控制器为控制芯片或控制电路,用以控制电机马达或电子组件工作运转;所述无线讯号接收器与智能手机或wifi或控制指令的设备单向或双向连接,达到接收指令或回传讯号的功能。
热传导装置44具有变形能力,通过自身的弹性变形能力或转轴或活动机构实现,随着活动装置66的运动方向,利用任意一侧壁面作为导向块22,从任意一侧壁接触开始,持续移动到另一壁面接触为止,实现不与任意壁面接触、仅接触其中一侧壁、接触内外壁面的多段式控制;
或导向块22设置于封闭腔体33的上端或下端或任意一位置,与热传导装置44分离或接触,通过活动装置66的运动方向,驱动热传导装置44与该导向块22接触,进而控制其与任意侧壁进行接触,实现不与任意壁面接触、仅接触其中一侧壁、接触内外壁面的多段式控制;热传导装置有变形能力,通过变形或导向块造成悬空、单边接触、双边接触的效果。
如图1和图2是本发明另外第一种结构:活动本体661为螺杆结构,错动结构662为使用螺纹孔的安装部件。螺杆旋转时,使得安装部件上下移动,从而带动热传导装置44上下移动。
如图3和图4是本发明另外第二种结构:活动本体661为为具有斜面的移动结构,错动结构662也对应设有斜度结构663。活动本体661的斜面一开始并不与斜度结构663接触,当活动本体661转动或移动时,使得其斜面与位于错动结构662的斜度结构663下方,斜面与斜度结构663相互配合使得错动结构662逐渐被抬起,从而也带动热传导装置44上下移动。
如图5所示,通过控制活动装置66在第一段位置,驱动热传导装置44与内层杯体01及隔温杯套02分离,驱动热传导装置44与内层杯体01及隔温杯套02之间存在空隙A,使容置腔体11温度不向外散失。
如图6所示,通过控制活动装置66在第二段位置,驱动热传导装置44与内层杯体01接触,使容置腔体11的温度得以通过直接接触,热扩散传递到热传导装置44,使其快速降温,此时热传导装置44储存具有热能;容置腔体降温、热传导装置升温。
如图7所示,通过控制活动装置66在第三段位置,驱动热传导装置44与内层杯体01及隔温杯套02接触,使容置腔体11的温度得以通过直接接触而传递到热传导装置44,再通过热传导装置44传递到隔温杯套02或/和活动装置66或/和下盖55,并利用其本身材质的比热容物理特性与外部空气将热量吸收并散逸,使其再次加快降温;容置腔体降温、热传导装置升温并传递给隔温杯套或活动本体或下盖,加强散热效果。
上述第三段位置垂直高度高于第二段位置,上述第二段位置垂直高度高于第一段位置。
图8和图10所示,本发明第二种结构工作示意图:通过控制活动装置66在第一段位置,驱动热传导装置44与内层杯体01及隔温杯套02分离,驱动热传导装置44与内层杯体01及隔温杯套02之间存在空隙33a,使容置腔体11温度不向外散失。此时,活动本体661的斜面一开始并不与斜度结构663接触。
如图9和图11所示,本发明第二种结构的活动本体661转动或移动时,使得其斜面与位于错动结构662的斜度结构663下方,斜面与斜度结构663相互配合使得错动结构662逐渐被抬起,从而也带动热传导装置44上下移动。驱动热传导装置44与内层杯体01及隔温杯套02接触,使容置腔体11的温度得以通过直接接触而传递到热传导装置44,再通过热传导装置44传递到隔温杯套02或/和活动装置66或/和下盖55。
如图12所述,本发明实施例3中热传导装置44不与内层杯体01接触,也不与隔温杯套02接触,三者之间不能通过接触实现热传导。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3中活动本体661使得错动结构662旋转从而带动热传导装置44也旋转移动,当旋转45°或其他数值角度时,此时热传导装置44与内层杯体01接触并且形成内接触部A,但此时热传导装置44不与隔温杯套02发生接触。热传导装置44与内层杯体01之间通过接触方式进行热传导。
如图1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3中热传导装置44再次旋转移动45°或其他数值角度时,此时热传导装置44与内层杯体01接触并且形成内接触部A,热传导装置44不与隔温杯套02也接触并且形成外接触部B,三者之间可以通过接触实现热传导。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发明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温差发电芯片的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控温装置包括温差发电芯片(99)或/和制冷制热芯片,设置在容器的下盖(55)或热传导装置(44)或活动装置(66)的任意一面,利用内层杯体(01)或/和容置腔体(11)的高温内容物,与外部环境或容器本身的温度差,使得温差发电芯片(99)一端受热、另一端散热,产生电势达到发电的效果,该温差发电芯片(99)设置有正负极,并透过控制热传导装置(44)或活动装置(66)的动作,选择性地与内层杯体(01)或隔温杯套(02)接触或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差发电芯片的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容器的热传导装置(44)或/和内层杯体(01)设置有温度传感器(44S),于隔温杯套(02)或下盖(55)设置有温度显示设备(02S),该温度显示设备(02S)与温度传感器(44S)电性连接,用以显示感测到的温度;
所述温度显示设备(02S)或/和温度传感器(44S)和温差发电芯片(99)电性连接,通过温差发电芯片(99)所产生的电力,直接供应给所述温度显示设备(02S)或/和温度传感器(44S);或供应到整流稳压电路板(95),再供应给所述温度显示设备(02S)或/和温度传感器(44S)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温差发电芯片的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传导装置(44)内部设置有空心腔体(441),该空心腔体(441)中设置有流体(442),所述流体为水、油、超临界流体或其他吸收热能的流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差发电芯片的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传导装置(44)的内侧或外侧任意一边或任意一面,设置有驱动流体流动的帮浦装置(88),所述帮浦装置(88)通过电机马达-B(88M)驱动叶片或流体泵或流体阀,促使流体循环,该所述电机马达-B(88M)和温差发电芯片(99)电性连接,通过温差发电芯片(99)所产生的电力,直接供应给电机马达-B(88M),或供应到整流稳压电路板(95),再供应给上述电机马达-B(88M)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差发电芯片的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传导装置(44)设有热导管或与热导管为一体,所述热导管形状为圆形、椭圆形、矩形或任意几何形状,透过管内工作液体的汽、液相变传热,为毛细热导管、虹吸热导管、重力热导管或任意形式热导管。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温差发电芯片的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下部的开口(021)与所述容器的下盖(55)为分离式或一体式结构,于所述下盖(55)的任意一边或任意一面上设置有加强散热结构(77),所述加强散热结构(77)或/和下盖(55)设置有增加空气接触面积的凹槽(77a)或孔洞(77b); 所述加强散热结构(77)的任意一边或任意一面设置有扰流器(77c),所述扰流器(77c)通过电机马达-A(77M)驱动风扇叶片旋转,使得气体或流体扰动,达到加强热对流的效果;
所述电机马达-A(77M)和温差发电芯片(99)电性连接,通过温差发电芯片(99)所产生的电力,直接供应给上述电机马达-A(77M),或供应到整流稳压电路板(95),再供应给上述电机马达-A(77M)使用。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温差发电芯片的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该帮浦装置(88)的电机马达-B(88M)与所述扰流器(77c)的电机马达-A(77M)两者为同一电机马达运作或分别独立运作,两者电机马达为同轴或异轴,并根据力矩与转速需要设置齿轮减速机构(88G)。
8.根据权利要求2-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温差发电芯片的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流稳压电路板(95)设置有电源输入端口和电源输出端口,所述电源输入端口的电力来源为温差发电芯片(99)或电池(96)或外接电源(97),通过整流稳压电路板(95)上设置控制系统,控制电源供应给上述电机马达或电子组件使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温差发电芯片的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来源为电池(96)或外接电源(97),通过整流稳压电路板(95)上设置控制系统,控制电源供应给上述电机马达或/和电子组件或/和温差发电芯片(99)或/和制冷制热芯片使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温差发电芯片的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96)为设置在下盖(55)任意一面,为固定式设置或分离式设置;或者,所述外接电源为有线传输或无线传输,并设置有相应接收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2-10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温差发电芯片的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稳压电路板(95)设置有外部控制器或/和无线讯号接收器,以及电机马达或电子组件控制器,该外部控制器为控制面板或电性连接的控制器,该无线讯号接收器为蓝牙或wifi或其他具备无线传输讯号的芯片组件,该电机马达或电子组件控制器为控制芯片或控制电路,用以控制电机马达或电子组件工作运转;所述无线讯号接收器与智能手机或wifi或控制指令的设备单向或双向连接,达到接收指令或回传讯号的功能。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温差发电芯片的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传导装置(44)位于内层杯体(01)与隔温杯套(02)之间的封闭腔体(33)内,所述封闭腔体(33)设置有不直接接触的空间(33a),所述热传导装置(44)在所述封闭腔体(33)中为可移动的,所述热传导装置(44)进行上下或旋转或任意方向之运动,进而进行以下可控制的选择性接触:所述热传导装置(44)只与所述内层杯体(01)接触传热、或者只与所述隔温杯套(02)接触传热、或者同时与所述内层杯体(01)和所述隔温杯套(02)接触传热、或者位于所述封闭腔体(33)的不直接接触的空间(33a)内与所述内层杯体(01)和所述隔温杯套(02)都不接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温差发电芯片的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传导装置(44)与一活动装置(66)连接,所述活动装置(66)驱动所述热传导装置(44)移动;该活动装置(66)包含一活动本体(661)和错动结构(662),所述活动本体(661)或/和错动结构(662)的任意一边或任意一面上设置有斜度结构(663),所述活动本体(661)与所述错动结构(662)两者为相互配合关系,利用约束特定轴向有限活动、或固定任意一者的运动方向,使得另一者通过螺纹、斜坡导向或其他利用斜度改变高低或任意移动方向的斜度结构(663),当转动或推动或拉动活动本体(661)时,会沿着错动结构(662)设置的斜度结构(663)轨迹移动,使所述活动本体(661)或/和所述错动结构(662)进行上下位移或旋转改变高度的运动。
14.一种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其使用权利要求1-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温差发电芯片的控温装置。
15.一种流体循环导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使用了权利要求1-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温差发电芯片的控温装置。
16.一种风扇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使用了权利要求1-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温差发电芯片的控温装置。
CN201910345037.0A 2019-04-26 2019-04-26 一种温差发电芯片的控温装置、液体容器及导散热装置 Active CN1100636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45037.0A CN110063663B (zh) 2019-04-26 2019-04-26 一种温差发电芯片的控温装置、液体容器及导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45037.0A CN110063663B (zh) 2019-04-26 2019-04-26 一种温差发电芯片的控温装置、液体容器及导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63663A true CN110063663A (zh) 2019-07-30
CN110063663B CN110063663B (zh) 2024-04-19

Family

ID=67369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45037.0A Active CN110063663B (zh) 2019-04-26 2019-04-26 一种温差发电芯片的控温装置、液体容器及导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6366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84963A (zh) * 2020-01-20 2020-05-22 陈绣定 一种用于工业控制设备的保护设备
CN113565647A (zh) * 2021-08-23 2021-10-29 杨士中 一种y型斯特林发动机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239A (zh) * 1994-08-02 1996-03-13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保温杯及其制造方法
CN101731904A (zh) * 2009-12-17 2010-06-16 冯静 旋转调节的速冷保温杯及其使用方法
US20130200063A1 (en) * 2010-04-20 2013-08-08 Nestec S.A. Container with thermal management
TW201410191A (zh) * 2012-09-11 2014-03-16 Jeffrey Sheu 可攜式茶葉保溫裝置
KR20150124120A (ko) * 2014-04-28 2015-11-05 김재현 보온력을 조절할 수 있는 보온병
TW201620432A (zh) * 2014-12-10 2016-06-16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致冷加熱裝置
CN105902115A (zh) * 2016-07-01 2016-08-31 山东理工大学 一种保温杯
CN106419402A (zh) * 2016-12-14 2017-02-22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可取暖的保温杯
CN106691230A (zh) * 2017-01-19 2017-05-24 浙江聚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水瓶制冷/制热与温差发电装置
CN106724562A (zh) * 2016-12-22 2017-05-31 宁波市江北怡和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可设定温度的快速降温保温杯
CN107440430A (zh) * 2016-10-20 2017-12-08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带温度显示的可快速降温保温杯
CN107997537A (zh) * 2018-01-12 2018-05-08 张潇瀚 一种自发电智能保温水杯
CN109124392A (zh) * 2018-09-11 2019-01-04 王长军 一种便于控制杯内物温的真空保温器皿
CN210383677U (zh) * 2019-04-26 2020-04-24 东莞市健耀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温差发电芯片的控温装置、液体容器及导散热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239A (zh) * 1994-08-02 1996-03-13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保温杯及其制造方法
CN101731904A (zh) * 2009-12-17 2010-06-16 冯静 旋转调节的速冷保温杯及其使用方法
US20130200063A1 (en) * 2010-04-20 2013-08-08 Nestec S.A. Container with thermal management
TW201410191A (zh) * 2012-09-11 2014-03-16 Jeffrey Sheu 可攜式茶葉保溫裝置
KR20150124120A (ko) * 2014-04-28 2015-11-05 김재현 보온력을 조절할 수 있는 보온병
TW201620432A (zh) * 2014-12-10 2016-06-16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致冷加熱裝置
CN105902115A (zh) * 2016-07-01 2016-08-31 山东理工大学 一种保温杯
CN107440430A (zh) * 2016-10-20 2017-12-08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带温度显示的可快速降温保温杯
CN106419402A (zh) * 2016-12-14 2017-02-22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可取暖的保温杯
CN106724562A (zh) * 2016-12-22 2017-05-31 宁波市江北怡和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可设定温度的快速降温保温杯
CN106691230A (zh) * 2017-01-19 2017-05-24 浙江聚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水瓶制冷/制热与温差发电装置
CN107997537A (zh) * 2018-01-12 2018-05-08 张潇瀚 一种自发电智能保温水杯
CN109124392A (zh) * 2018-09-11 2019-01-04 王长军 一种便于控制杯内物温的真空保温器皿
CN210383677U (zh) * 2019-04-26 2020-04-24 东莞市健耀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温差发电芯片的控温装置、液体容器及导散热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84963A (zh) * 2020-01-20 2020-05-22 陈绣定 一种用于工业控制设备的保护设备
CN111184963B (zh) * 2020-01-20 2021-04-16 安徽飞镖知识产权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工业控制设备的保护设备
CN113565647A (zh) * 2021-08-23 2021-10-29 杨士中 一种y型斯特林发动机
CN113565647B (zh) * 2021-08-23 2023-09-12 杨士中 一种y型斯特林发动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63663B (zh) 2024-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87011B (zh) 一种相变调温杯
CN110063663A (zh) 一种温差发电芯片的控温装置、液体容器及导散热装置
CN203000626U (zh) 葡萄酒醒酒器
CN103263191B (zh) 便于保持饮用温度的保温杯
CN107485254A (zh) 一种基于热管原理的模块化变温水杯
CN210383677U (zh) 一种温差发电芯片的控温装置、液体容器及导散热装置
CN110051238A (zh) 一种可位移的热传导装置及使用其的液体容器
CN110051239A (zh) 一种热传导装置的位移接触机构及其接触的方法
TWI549640B (zh) 致冷加熱裝置
CN111700468A (zh) 一种温度可调式智能水杯
JP6606722B1 (ja) 携帯型の保温ボトル
CN210383678U (zh) 一种可位移的热传导装置及使用其的液体容器
CN208755580U (zh) 可自动清洗磁力搅拌杯
JP5649544B2 (ja) 熱伝導率調整器具
KR101471034B1 (ko) 열전소자를 이용한 냉온 보온용기
CN202015089U (zh) 热饮快速冷却装置
CN105342282A (zh) 一种节能温控水杯
CN204698263U (zh) 一种相变调温系统及相变调温杯
CN209639309U (zh) 调温式循环饮用液体制冷系统和制冷设备
CN201105864Y (zh) 双盖夹层冷热调控容器
CN206274225U (zh) 即冷装置
CN209090656U (zh) 一种智能调节水温的水杯
CN104905632A (zh) 一种户外制冷水杯
CN206079962U (zh) 一种自动加热水杯
CN202436415U (zh) 新型冷热水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