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63026B - 使用共享发送器发送Wi-Fi信号或蓝牙信号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使用共享发送器发送Wi-Fi信号或蓝牙信号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63026B
CN110063026B CN201780076944.9A CN201780076944A CN110063026B CN 110063026 B CN110063026 B CN 110063026B CN 201780076944 A CN201780076944 A CN 201780076944A CN 110063026 B CN110063026 B CN 1100630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mplification element
amplifier
input
signal
amplif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7694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63026A (zh
Inventor
何晓丰
延涛
杨腾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International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International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International Pte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International Pte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0630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30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630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30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2Transmitters
    • H04B1/04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1/00Details of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nly unspecified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1/02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aise the efficiency, e.g. gliding Class A stages, use of an auxiliary oscillation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189High-frequency amplifiers, e.g. radio frequency amplifiers
    • H03F3/19High-frequency amplifiers, e.g. radio frequency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20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 H03F3/24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of transmitter output stages
    • H03F3/245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of transmitter output stage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401Circuits for selecting or indicating operating m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2Transmitters
    • H04B1/04Circuits
    • H04B2001/0408Circuits with power amplif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mplifier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文描述一种用于使用共享发送器发送Wi‑Fi信号或蓝牙信号的系统和方法。具体地说,本文描述的所述系统和方法使用共享发送器来发送Wi‑Fi信号或蓝牙信号,由此基于待发送的信号类型,即Wi‑Fi信号或蓝牙信号来选择提供于所述共享发送器内的放大元件的工作点。

Description

使用共享发送器发送Wi-Fi信号或蓝牙信号的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共享发送器发送Wi-Fi信号或蓝牙信号的系统和方法。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共享发送器发送Wi-Fi信号或蓝牙信号的系统和方法,由此基于待发送的信号类型,即,Wi-Fi信号或蓝牙信号来选择提供于共享发送器内的放大元件的工作点。
背景技术
例如智能手机、移动计算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等的现有移动电子设备通常用于通过发送和接收Wi-Fi信号和/或蓝牙信号而与其它电子设备进行无线通信。例如,现有的电子设备通常通过发送Wi-Fi信号至接入点来连接到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WLAN),进而使这些设备能够连接到因特网和/或任何其它专用网络。现有的电子设备通常利用蓝牙信号与耳机、打印机、鼠标、键盘和扫描仪等本地设备进行通信。Wi-Fi通信通过IEEE 802.11标准族控制,而蓝牙通信通过IEEE 802.15标准族控制。随着电子设备的整体尺寸越来越小且越来越多的功能集成到这些设备中,对具有能够同时发送Wi-Fi信号和蓝牙信号的单一共享发送器的前端模块(front-end-modules,FEM)的需求不断增加。将此发送器并入到前端模块中会减小所述模块的整体芯片尺寸、最小化成本并简化硬件系统解决方案。
在移动设备中,安排所发送的2.4GHz Wi-Fi信号/蓝牙信号不同时共存优于同时发送这些信号。为了在非同时模式中获取最佳的吞吐量性能,应用调度共存模式(scheduled coexistence mode,SCM)技术来调度Wi-Fi业务和蓝牙业务以避免出现射频(radio frequency,RF)信号冲突。SCM通过基于包类型动态地调整蓝牙包和Wi-Fi包的调度来最小化RF包冲突。由于蓝牙普遍支持控制、音频和/或视频应用,因此蓝牙信号或包比Wi-Fi信号有更高的优先级。Wi-Fi信号随后仅在蓝牙空闲周期内,即,在不发送或不接收蓝牙数据包时发送。在非同时发送时,不同时发送Wi-Fi信号和蓝牙信号;因此,这些信号可以共用单一天线,且RF收发器能够在不牺牲吞吐量性能的情况下进行充分合并。
为了并入使用单一发送器发送Wi-Fi信号和蓝牙信号的功能,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使用单一共享的外部前端模块(front end module,FEM)来非同时地发送这些信号。在操作中,Wi-Fi信号发送路径与蓝牙信号发送路径之间共享前端模块中的单一功率放大器。通过选择性地将控制信号发出到FEM中的接口电路,从Wi-Fi发送器产生的输出或从蓝牙发送器产生的输出随后选择性地耦合到所述功率放大器的输入。所述功率放大器的输出随后耦合到FEM的天线。在接收方向,所述接口电路基于接收到的控制信号来控制到达相应Wi-Fi接收器或蓝牙接收器的天线输入。
当FEM被配置成在Wi-Fi模式中时,Wi-Fi功率放大器将用于发送大功率Wi-Fi信号。当FEM被配置成在蓝牙模式中时,会绕过Wi-Fi功率放大器且替代地直接发送蓝牙信号。此布置的缺点是FEM必须将交换机制并入到FEM中,所述交换机制占据了FEM中的宝贵空间。另一个缺点是外部FEM还需要额外的交换机与天线串联连接,以允许发送路径在Wi-Fi信号发送与蓝牙信号发送之间切换。此额外的交换机是有害的,因为所述交换机造成FEM的损耗且引起更高的功率消耗。
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的另一系统是具有用于发送Wi-Fi信号的专用功率放大器的共享蓝牙和Wi-Fi发送器链路,由此在发送蓝牙信号时可绕过此功率放大器。此系统的主要缺陷是必须设计额外的功率放大器级来发送Wi-Fi信号,并且此功率放大器级占用了芯片上的宝贵裸片空间。此外,使发送模式能够在Wi-Fi模式与蓝牙模式之间切换的交换机包含具有三个差分终端输出的复杂平衡-不平衡变压器。
基于以上原因,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致力于提出一种在采用非同时发送方案时允许使用共享硬件发送Wi-Fi信号和蓝牙信号的系统和方法。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用于提高共享硬件非同时地发送从单一天线产生的Wi-Fi信号和蓝牙信号的效率的系统和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的实施例的第一个优点是,单一共享硬件可以用于非同时地发送Wi-Fi信号和蓝牙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的实施例的第二个优点是,共享发送路径不需要使用有损交换机来在Wi-Fi发送模式与蓝牙发送模式之间切换共享硬件。
根据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的实施例的第三个优点是,所述单一共享硬件需要较少的芯片空间,并且因此简化了FEM的整体设计。
上述改进通过按以下方式操作的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实施例提供。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用于使用共享硬件非同时地发送Wi-Fi信号和蓝牙信号的方法包括:将从第一放大元件产生的输出耦合到第二放大元件的输入;将从所述第二放大元件产生的输出耦合到所述共享硬件的输出;接收所述第一放大元件的输入处的发送请求信号;确定所述接收到的发送请求信号是否包括Wi-Fi信号或蓝牙信号;如果所述接收到的发送请求信号包括Wi-Fi信号,在高增益模式下运行所述第一放大元件且在高电流模式下运行所述第二放大元件;以及如果所述接收到的发送请求信号包括蓝牙信号,在低增益模式下运行所述第一放大元件且在低电流模式下运行所述第二放大元件。
参考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可能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放大元件包括第一共源共栅差分放大器,并且所述第二放大元件包括第二共源共栅差分放大器。
参考第一方面的第一可能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共源共栅差分放大器包括充当A类放大器的第一放大器和充当B类放大器的第二放大器。
参考第一方面的第一可能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共源共栅差分放大器包括充当A类放大器的第一放大器和充当B类放大器的第二放大器。
参考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施方案中,在高增益模式下运行所述第一放大元件且在高电流模式下运行所述第二放大元件包括:以至少3.0伏的漏极电压偏置所述第一和第二放大元件。
参考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五可能实施方式中,在低增益模式下运行所述第一放大元件且在低电流模式下运行所述第二放大元件包括:以低于1.7伏的漏极电压偏置所述第一和第二放大元件。
参考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六可能实施方式中,将从所述第一放大元件产生的所述输出耦合到第二放大元件的所述输入进一步包括:将从所述第一放大元件的产生所述输出反相180度;将从所述第一放大元件产生的所述输出耦合到第三共源共栅差分放大器的输入;将从所述第一放大元件的产生所述反相输出耦合到第四共源共栅差分放大器的输入;由此所述第三共源共栅差分放大器的输出耦合到差分至单端平衡-不平衡变压器的第一输入,所述第四共源共栅差分放大器的输出耦合到所述差分至单端平衡-不平衡变压器的第二输入,且所述差分至单端平衡-不平衡变压器的输出耦合到所述共享硬件的所述输出。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非同时地发送Wi-Fi信号和蓝牙信号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第一放大元件,具有耦合到第二放大元件的输入的输出,所述第一放大元件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放大元件的输入处的发送请求信号;以及控制电路,耦合到所述第一和第二放大元件,所述控制电路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放大元件的所述输入处的所述接收到的发送请求信号是否包括Wi-Fi信号或蓝牙信号;当所述接收到的发送请求信号包括Wi-Fi信号时,在高增益模式下运行所述第一放大元件且在高电流模式下运行所述第二放大元件;以及当所述接收到的发送请求信号包括蓝牙信号时,在低增益模式下运行所述第一放大元件且在低电流模式下运行所述第二放大元件。
参考第二方面,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放大元件包括第一共源共栅差分放大器,并且所述第二放大元件包括第二共源共栅差分放大器。
参考第二方面,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共源共栅差分放大器包括充当A类放大器的第一放大器和充当B类放大器的第二放大器。
参考第二方面,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二共源共栅差分放大器包含充当A类放大器的第一放大器和充当B类放大器的第二放大器。
参考第二方面,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高增益模式下运行所述第一放大元件且在高电流模式下运行所述第二放大元件包括:所述控制电路用于:以至少3.0伏的漏极电压偏置所述第一和第二放大元件。
参考第二方面,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低增益模式下运行所述第一放大元件且在低电流模式下运行所述第二放大元件包括:所述控制电路用于:以低于1.7伏的漏极电压偏置所述第一和第二放大元件。
参考第二方面,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设备进一步包括:反相器,所述反相器提供于所述第一放大元件的所述输出处,所述反相器用于:将从所述第一放大元件产生的所述输出反相180度;将从所述第一放大元件产生的所述反相输出耦合到第四共源共栅差分放大器的输入;以及将从所述第一放大元件产生的所述输出耦合到第三共源共栅差分放大器的输入;以及差分至单端平衡-不平衡变压器,用于:使用所述差分至单端平衡-不平衡变压器的第一输入接收所述第三共源共栅差分放大器的输出;使用所述差分至单端平衡-不平衡变压器的第二输入接收所述第四共源共栅差分放大器的输出;以及将所述差分至单端平衡-不平衡变压器的输出耦合到天线的输入。
附图说明
以上问题和其它问题通过根据详细说明描述以及以下附图所示的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的特征和改进来解决。
图1说明其中可利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
图2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表示提供实施例的处理系统的方框图;
图3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提供于用于非同时地发送Wi-Fi信号和蓝牙信号的电子设备内的模块的高层方块图;
图4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共源共栅差分放大器的电路图;以及
图5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使用共享硬件非同时地发送Wi-Fi信号和蓝牙信号的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前端模块(Front-End-Module,FEM)中使用单一共享发送器路径发送Wi-Fi信号或蓝牙信号的系统和方法。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共享发送器发送Wi-Fi信号或蓝牙信号的系统和方法,由此基于待发送的信号类型,即,Wi-Fi信号或蓝牙信号来选择提供于共享发送器中的放大元件的工作点。此外,所述共享发送器不需要在发送路径上使用有损交换机来在Wi-Fi发送模式与蓝牙发送模式之间切换,由此提高了所述系统的整体效率。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贯穿本说明书,此描述中的多个功能单元已经标记为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将认识到,模块可以实施为电路,逻辑芯片或任何种类的离散组件。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将认识到,模块可以在可由多种处理器执行的软件中实施。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模块还可包括可以指示计算机处理器基于接收到的指令执行一系列事件的计算机指令或可执行代码。所述模块的实施方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设计选择且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以下描述将描述通过共享硬件传送Wi-Fi信号和蓝牙信号,所述共享硬件包含串联耦合到天线的两个放大元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选择此布置仅是为了简单起见,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使用此共享硬件布置发送其它各种无线标准或协议。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将理解,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耦合”涉及直接连接或通过一个或多个介入组件或电路连接的动作,以实现通过电信号传送的目的。此外,应注意,本文所述的不同总线上提供的任何信号可与其它信号进行时分复用并且提供于一个或多个共同总线上。这些总线可包括单一信号线,且单一线或总线可表示用于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系统中的各种组件或模块之间建立连接的任何一个或多个构件。
图1说明包括利用Wi-Fi信号和蓝牙信号两者来执行通信功能分类的电子设备的系统100。具体地说,系统100包括移动计算机105和可用于使用单一共享硬件来非同时地发送Wi-Fi信号和蓝牙信号的移动电子设备110。虽然图1仅说明这两种类型的电子设备,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中提供有电子模块的无线启用电子设备都可以替换所述移动计算机105和所述移动电子设备110,从而使所述设备能够使用至少Wi-Fi和蓝牙标准以及常见计算功能执行无线通信。此类设备包含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上网本、例如智能手表等的可穿戴电子设备。
在系统100中,移动设备110用于使用蓝牙信号与位于移动设备110附近的移动计算机105通信。移动设备110利用蓝牙信号与移动计算机105通信,因为蓝牙标准允许移动设备110同时与若干个其它本地设备通信而不存在任何同步问题。移动设备110和移动计算机105两者还用于使用Wi-Fi标准通过Wi-Fi接入点与因特网或无线网络进行无线通信。
图2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表示提供于图1所描述的任何电子设备或用于实施拟人化的任何无线启用电子设备中的处理系统200的组件的方框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提供于这些电子设备中的每个处理系统的准确配置可不同,并且处理系统200的准确配置可变化且图2仅作为实例提供。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模块200包括控制器201和用户接口202。用户接口202被布置成实现用户与模块200之间的手动交互,且出于此目的包含用户向控制模块200输入指令所需的输入/输出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用户接口202的组件可以在不同实施之间变化,但一般包含显示器240,键盘235和触控板236中的一个或多个。
控制器201通过总线215与用户接口202进行数据通信,并且包含存储器220;处理器205,所述处理器安装在处理用于执行本实施例的方法的指令和数据的电路板上;操作系统206;输入/输出(input/output,I/O)接口230,用于与用户接口202进行通信;以及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在本实施例中呈网卡250形式。网卡250可以用于,例如,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将数据从电子设备200发送到其它处理设备,或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接收数据。网卡250可以使用的无线网络包含但不限于,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蓝牙、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蜂窝网络、卫星网络、电信网络、广域网(WideArea Network,WAN)等。
存储器220和操作系统206通过总线210与CPU205进行数据通信。存储器组件包含易失性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以及每种类型的存储器中的多于一个存储器,包含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220,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225和大容量存储设备245,大容量存储设备245包括一个或多个固态硬盘(solid-statedrive,SSD)。存储器220还包含用于安全地存储秘密密钥或私有密钥的安全存储装置246。应注意,所述安全存储装置246中的内容仅可由模块200的超级用户或管理员访问且不可由模块200的任何用户访问。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上述存储器组件包括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媒体且应理解为包括除了暂时性传播信号之外的所有计算机可读媒体。通常,所述指令作为程序代码存储在存储器组件中,但还可以进行硬连接。存储器220可包含内核和/或可以存储于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编程模块,例如,软件应用程序。
本文中的术语“处理器”一般用于指可以处理此类指令的任何设备或组件,并且可以包含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可编程逻辑设备或其它计算设备。也就是说,处理器205可由任何合适的逻辑电路提供,用于接收输入、根据存储于存储器中的指令处理输入,并产生输出(例如,到达存储器组件或在显示器240上的输出)。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205可以是具有存储器可寻址空间的单核或多核处理器。在一个实例中,处理器205可以是多核CPU,例如,包括8核CPU。
图3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可以提供于用于非同时地发送Wi-Fi信号和蓝牙信号的电子设备内的前端模块(Front-End-Module,FEM)300。FEM300包含第一放大元件330,第二放大元件335和天线340。第一放大元件330的输出耦合到第二放大元件335的输入,并且所述第二放大元件335的输出耦合到天线340。偏置电路320用于向放大元件330提供直流偏置,而偏置电路325类似地用于向放大元件335提供直流偏置。偏置电路320和325都连接到控制模块305,且此模块用于改变偏置电路320和325提供的偏置电流。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控制模块305可以通过相应地改变供应到这两个偏置电路的电压来改变偏置电路320和325提供的偏置电流。
控制模块305还连接到电源管理器模块306。此模块305用于控制电压供应器310向放大元件330和335提供的电压。取决于从电源管理器模块306接收的信号,连接到放大元件330和335的电压供应器310将向放大元件330和335提供至少3.0伏的电压或向放大元件330和335提供低于1.7伏的电压。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电压供应器310优选地用于向放大元件330和335提供3.3伏或1.4伏的电压。
控制模块305能够分别通过控制电压供应器310供应的电压以及通过控制偏置电路320和325提供的电流来控制放大元件330和335的工作点。例如,如果较大的峰间电压摆幅将通过放大元件330和335放大,必须相应地增加这两个放大元件的工作点,且必须根据需要增加供应到这两个放大元件的电压和偏置电流。
相反,如果替代地较小的峰间电压摆幅将进行放大,替代地将通过相应地降低供应到这两个放大元件的电压和偏置电流来减少放大元件330和334的工作点。这将减少整体增益,但会在蓝牙发送模式期间提高FEM300的整体效率。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通常设定放大元件330和335的工作点以确保耦合到这些放大元件的输入的输入信号始终保持在这两个放大元件的阈值电压以下。这样确保放大元件330和335始终以线性方式运行。重要的是确保放大元件330和335在线性区中运行,尤其在Wi-Fi信号发送期间,使得从所述放大元件产生的输出信号的振幅与提供到这些放大元件的输入信号的振幅成正比。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意味着这些放大元件向各个输入信号值提供相对恒定的增益。如果到达放大元件330和335的所述输入信号增加到超过针对这些放大元件设定的阈值电压,这些放大元件的整体传递函数变成非线性的且开始趋向平衡,由此随着输入电压增加到超过所述阈值电压而减少放大器增益。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为了最小化可能导致所发送数据失真的一阶或三阶互调产物等不良带外信号,重要的是在RF信号发送期间放大元件330和335以线性方式运行。
在信号350(即,待发送的信号)耦合到放大元件330的输入之前,将信号350提供到无源混频器345的输入。无源混频器345将信号350上变频至RF频带,然后将上变频后的RF信号提供到放大元件330的输入。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将信号350提供到混频器345之前,可以对信号350进行低通滤波。这样确保从信号350中清除任何高频杂散信号。
在操作中,当控制模块305检测到信号350时,即,FEM300将发送的信号,控制模块305将首先确定信号350是否包括Wi-Fi信号或蓝牙信号。在信号350为Wi-Fi信号的情况下,控制模块305将指示电源管理器模块306配置电压供应器310,以向放大元件330和335提供至少3.0伏,或优选地3.3伏的电压。同时,控制模块305将控制偏置电路320和325以分别向放大元件330和335提供充足的直流偏置电流。换句话说,将这两个放大元件的工作点设定为足够高的电平,使得当在放大元件339的输入处接收Wi-Fi信号时这两个放大元件以线性方式运行。在放大元件330和335配备有合适的偏置电流和电源电压之后,放大元件330将在高增益模式下工作,而放大元件335将在高电流模式下工作。随后,将放大后的信号350从放大元件335的输出耦合到天线340,信号随后在所述天线处发射到其目标。
或者,当控制模块305确定信号350包括蓝牙信号时,控制模块305将指示电源管理器模块306配置电压供应器310以向放大元件330和335提供低于1.7伏,或优选地1.4伏的电压。同时,控制模块305将控制偏置电路320和325以分别向放大元件330和335提供更低的直流偏置电流。换句话说,这两个放大元件的工作点将设定成更低电平,因为蓝牙信号与Wi-Fi信号相比具有更低峰间电压。应注意,即使这两个放大元件被偏置为具有较少工作点,当在放大元件330的输入处接收到蓝牙信号时,这两个放大元件将仍然以线性方式运行。在放大元件330和335配备有合适的偏置电流和电源电压之后,放大元件330将在低增益模式下工作,而放大元件335将在低电流模式下工作。随后,将放大后的信号350从放大元件335的输出耦合到天线340,信号随后在所述天线处发射到其目标。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放大元件330和335可包括共源共栅差分放大器。在图4中说明此共源共栅差分放大器的电路图。共源共栅差分放大器400包括与功率放大器404以差分配置连接的功率放大器402。功率放大器402和404都通过共源共栅连接而连接到功率放大器406,由此放大器406充当这两个功率放大器的有源负载。偏置电路412用于设定功率放大器402的直流偏置,偏置电路414用于设定功率放大器404的直流偏置,并且偏置电路410用于设定功率放大器406的直流偏置。此外,应注意,偏置电路412偏置作为A类放大器的功率放大器402,而偏置电路414偏置作为B类放大器的功率放大器404。在操作中,信号350(来自图3中)将适用于节点A和B,且将从节点“Out”获得放大后的输出。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放大元件330和335各自包括两个共源共栅差分放大器400。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信号350将耦合到第一共源共栅差分放大器的节点A和B,而反相信号350将耦合到第二共源共栅差分放大器的节点A和B。随后,从所述第一共源共栅差分放大器产生的输出将耦合到差分至单端平衡-不平衡变压器(未示出)的第一输入,而从所述第二共源共栅差分放大器产生的输出将耦合到所述差分至单端平衡-不平衡变压器的第二输入。从所述差分至单端平衡-不平衡变压器产生的输出耦合到串联的放大元件的输入或所述天线。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用于使用共享硬件非同时地发送Wi-Fi信号和蓝牙信号的方法包括以下六个步骤:
步骤1,将从第一放大元件产生的输出耦合到第二放大元件的输入;
步骤2,将从所述第二放大元件产生的输出耦合到天线的输入;
步骤3,接收所述第一放大元件的输入处的发送请求信号;
步骤4,确定所述接收到的发送请求信号是否包括Wi-Fi信号或蓝牙信号;
步骤5,如果所述接收到的发送请求信号包括Wi-Fi信号,在高增益模式下运行所述第一放大元件且在高电流模式下运行所述第二放大元件;以及
步骤6,如果所述接收到的发送请求信号包括蓝牙信号,在低增益模式下运行所述第一放大元件且在低电流模式下运行所述第二放大元件。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需要用于使用共享硬件非同时地发送Wi-Fi信号和蓝牙信号的过程。以下描述和图5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过程的实施例。
图5说明由电子设备内的FEM执行用于使用FEM内的共享硬件以非同时方式发送Wi-Fi信号和蓝牙信号的过程500。过程500在步骤505中通过接收发送请求开始。过程500分析接收到的发送请求并在步骤510处确定所述请求是否包括蓝牙信号或Wi-Fi信号。
如果所述请求包括蓝牙信号,过程500前进到步骤535,由此过程500使低于1.70伏的电源电压或漏极电压供应到FEM中的放大元件。接着,过程500使偏置电路将偏置电流供应到所述放大元件,以在低电流模式下运行。此动作发生在步骤540中。在步骤545中,在将所述偏置电流和电源电压提供到所述放大元件之后,过程500随后配置所述放大元件,以在低增益和低电流模式下运行。然后,过程500通过所述放大元件耦合接收到的信号,并在步骤550中发送放大后的信号。过程500随后结束。
或者,如果所述请求包括Wi-Fi信号,过程500前进到步骤515,由此过程500使至少3.0伏的电源电压或漏极电压供应到FEM中的放大元件。接着,过程500使偏置电路将偏置电流供应到所述放大元件,以在高电流模式下运行。此动作发生在步骤520中。在步骤525中,在将所述偏置电流和电源电压提供到所述放大元件时,过程500配置所述放大元件,以在高增益和高电流模式下操作。然后,过程500通过所述放大元件耦合接收到的信号,并在步骤530中发送放大后的信号。过程500随后结束。
上文是如在所附权利要求书中阐述的根据本发明的系统和过程的实施例的描述。设想其它实施例也是可能的并且将设计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替代方案。

Claims (14)

1.一种用于使用共享硬件非同时地发送Wi-Fi信号和蓝牙信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享硬件包括第一放大元件和第二放大元件,所述方法包括:
将从所述第一放大元件产生的输出耦合到所述第二放大元件的输入;
将从所述第二放大元件产生的输出耦合到所述共享硬件的输出;
接收所述第一放大元件的输入处的发送请求信号;
确定所述接收到的发送请求信号是否包括Wi-Fi信号或蓝牙信号;
如果所述接收到的发送请求信号包括Wi-Fi信号,在高增益模式下运行所述第一放大元件且在高电流模式下运行所述第二放大元件;以及
如果所述接收到的发送请求信号包括蓝牙信号,在低增益模式下运行所述第一放大元件且在低电流模式下运行所述第二放大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大元件包括第一共源共栅差分放大器,并且所述第二放大元件包括第二共源共栅差分放大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共源共栅差分放大器包括充当A类放大器的第一放大器和充当B类放大器的第二放大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共源共栅差分放大器包括充当A类放大器的第一放大器和充当B类放大器的第二放大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高增益模式下运行所述第一放大元件以及所述在所述高电流模式下运行所述第二放大元件包括:
以至少3.0伏的电压偏置所述第一放大元件和所述第二放大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低增益模式下运行所述第一放大元件以及所述在所述低电流模式下运行所述第二放大元件包括:
以低于1.7伏的漏极电压偏置所述第一放大元件和所述第二放大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从所述第一放大元件产生的所述输出耦合到第二放大元件的所述输入进一步包括:
将从所述第一放大元件产生的所述输出反相180度;
将从所述第一放大元件产生的所述输出耦合到第三共源共栅差分放大器的输入;
将从所述第一放大元件产生的所述反相输出耦合到第四共源共栅差分放大器的输入;
由此所述第三共源共栅差分放大器的输出耦合到差分至单端平衡-不平衡变压器的第一输入,所述第四共源共栅差分放大器的输出耦合到所述差分至单端平衡-不平衡变压器的第二输入,且所述差分至单端平衡-不平衡变压器的输出耦合到所述共享硬件的所述输出。
8.一种用于非同时地发送Wi-Fi信号和蓝牙信号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放大元件,具有耦合到第二放大元件的输入的输出,所述第一放大元件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放大元件的输入处的发送请求信号;
控制电路,耦合到所述第一和第二放大元件,所述控制电路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放大元件的所述输入处的所述接收到的发送请求信号是否包括Wi-Fi信号或蓝牙信号;
当所述接收到的发送请求信号包括Wi-Fi信号时,在高增益模式下运行所述第一放大元件且在高电流模式下运行所述第二放大元件;以及
当所述接收到的发送请求信号包括蓝牙信号时,在低增益模式下运行所述第一放大元件且在低电流模式下运行所述第二放大元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大元件包括第一共源共栅差分放大器,并且所述第二放大元件包括第二共源共栅差分放大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共源共栅差分放大器包括充当A类放大器的第一放大器和充当B类放大器的第二放大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共源共栅差分放大器包括充当A类放大器的第一放大器和充当B类放大器的第二放大器。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高增益模式下运行所述第一放大元件以及所述在所述高电流模式下运行所述第二放大元件包括:
所述控制电路用于:
以至少3.0伏的漏极电压偏置所述第一放大元件和所述第二放大元件。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低增益模式下运行所述第一放大元件以及所述在所述低电流模式下运行所述第二放大元件包括:
所述控制电路用于:
以低于1.7伏的漏极电压偏置所述第一放大元件和所述第二放大元件。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反相器,提供于所述第一放大元件的所述输出处,所述反相器用于:
将从所述第一放大元件产生的所述输出反相180度;
将从所述第一放大元件产生的所述反相输出耦合到第四共源共栅差分放大器的输入;
将从所述第一放大元件产生的所述输出耦合到第三共源共栅差分放大器的输入;以及
差分至单端平衡-不平衡变压器,用于:
使用所述差分至单端平衡-不平衡变压器的第一输入接收所述第三共源共栅差分放大器的输出;
使用所述差分至单端平衡-不平衡变压器的第二输入接收所述第四共源共栅差分放大器的输出;以及
将所述差分至单端平衡-不平衡变压器的输出耦合到天线的输入。
CN201780076944.9A 2016-12-12 2017-12-12 使用共享发送器发送Wi-Fi信号或蓝牙信号的系统和方法 Active CN1100630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SG10201610403YA SG10201610403YA (en) 2016-12-12 2016-12-12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wi-fi or a bluetooth signal using a shared transmitter
SG10201610403Y 2016-12-12
PCT/SG2017/050613 WO2018111190A1 (en) 2016-12-12 2017-12-12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wi-fi or a bluetooth signal using a shared transmitt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63026A CN110063026A (zh) 2019-07-26
CN110063026B true CN110063026B (zh) 2021-02-12

Family

ID=60812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76944.9A Active CN110063026B (zh) 2016-12-12 2017-12-12 使用共享发送器发送Wi-Fi信号或蓝牙信号的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63026B (zh)
SG (1) SG10201610403YA (zh)
WO (1) WO201811119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1016106A (ja) * 2019-07-12 2021-02-12 株式会社東芝 高周波増幅回路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7389A (zh) * 2006-12-06 2008-06-25 美国博通公司 一种通过无线通信媒介接收和/或发送信号的方法和系统
CN101978610A (zh) * 2008-03-18 2011-02-16 马维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具有共用低噪声放大器的蓝牙和wlan共存结构
CN203012132U (zh) * 2012-12-24 2013-06-19 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小型化机载二次雷达多模式一体化发射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1240103B (it) * 1990-05-18 1993-11-27 Texas Instruments Italia Spa Circuito di protezione mos-bip compatibile con la tecnologia cmos std 2 um.
US8565112B2 (en) * 2011-04-26 2013-10-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current transmission of Wi-Fi and Bluetooth signals
US9356560B2 (en) * 2014-08-01 2016-05-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mode integrated power amplifie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7389A (zh) * 2006-12-06 2008-06-25 美国博通公司 一种通过无线通信媒介接收和/或发送信号的方法和系统
CN101978610A (zh) * 2008-03-18 2011-02-16 马维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具有共用低噪声放大器的蓝牙和wlan共存结构
CN203012132U (zh) * 2012-12-24 2013-06-19 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小型化机载二次雷达多模式一体化发射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11190A1 (en) 2018-06-21
SG10201610403YA (en) 2018-07-30
CN110063026A (zh) 2019-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84977B2 (en) RF transformer based TX/RX integrated RF switch
TWI467917B (zh) 可使用不同電池電源電壓的射頻功率放大器及其操作方法
US8207798B1 (en) Matching network with switchable capacitor bank
US8729952B2 (en) Switching device with non-negative biasing
JP5549951B2 (ja) ワイヤレスネットワークを介してデータを送信可能なセキュアデジタルカード
US7759915B2 (en) System with linear and switching regulator circuits
US20190222238A1 (en) Radio frequency front-end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transmission module, chip, and communications terminal
KR102423049B1 (ko) 안테나 튜닝(tuning)을 수행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방법
US20150036725A1 (en) Multi-systems integrated modulation module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680513B2 (en) Signal transceiver
CN106933762B (zh) 内部串行接口
CN110063026B (zh) 使用共享发送器发送Wi-Fi信号或蓝牙信号的系统和方法
US20110021245A1 (en) Mobile-phone terminal, and high-frequency multiplexing and switching system
EP2942868B1 (en) Non-linear capacitance based parametric mixer
US10251136B2 (en) Controlling transmit power based on transmitter temperature sensor
KR102194705B1 (ko) 밴드 선택 스위치 회로 및 증폭 장치
JP4841670B2 (ja) 送受信回路
US10404223B2 (en) Frequency re-bander with UE and power efficiency features
US11277165B2 (en) Radio frequency front-end transmission module, chip, and communications terminal
US20150244401A1 (en) Transmitting device and associated transmitting method for power efficiency enhancement
US20150180465A1 (en) Rf switch
US11750239B2 (en) Front-end module providing enhanced switching speed
US9467102B2 (en) Multi-band amplifier,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reof
CN112865729B (zh) 放大器电路和电子设备
US20230006621A1 (en) Dual-Mode Power Amplifier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