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58778A - 输入面板切换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输入面板切换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58778A
CN110058778A CN201910310147.3A CN201910310147A CN110058778A CN 110058778 A CN110058778 A CN 110058778A CN 201910310147 A CN201910310147 A CN 201910310147A CN 110058778 A CN110058778 A CN 1100587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put panel
panel
layout
input
content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1014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彦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tease Hangzhou Networ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tease Hangzhou Networ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tease Hangzhou Network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tease Hangzhou Networ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1014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58778A/zh
Publication of CN1100587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587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6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by partitioning the display area of the touch-screen or the surface of the digitising tablet into independently controllable areas, e.g. virtual keyboards or men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输入面板切换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属性信息,其中,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属性信息包括第一输入面板的高度;获取切换指令,切换指令用于指示在面板区域中由第一输入面板切换至第二输入面板;响应切换指令,根据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属性信息确定第二输入面板的第二属性信息,并控制第一输入面板切换为第二输入面板,其中,第二输入面板的第二属性信息包括第二输入面板的高度,第二输入面板的高度与第一输入面板的高度相同。本实施例通过获取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属性信息,将第二输入面板的高度设置为与第一输入面板的高度相同,实现输入面板的切换,避免了输入面板切换过程中出现抖动。

Description

输入面板切换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输入面板切换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利用智能设备进行社交、读书、获取资讯、娱乐等,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生活习惯,用户在智能设备上输入信息时,通常需要进行输入法面板和表情面板等的切换。
目前,在实现输入法面板、表情面板等输入面板之间的切换时,通常是直接将输入法面板的显示高度作为统一的输入面板的设置高度,从而显示其余的输入面板。
然而,当输入法面板的高度变化时,其余输入面板仍旧会按照原始输入法面板的显示高度进行显示,从而导致切换过程出现抖动问题,用户体验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输入面板切换方法及装置,以克服输入面板切换过程出现抖动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输入面板切换方法,应用于可渲染一图形用户界面的终端,所述图形用户界面包括一面板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区域是根据面板区域组件确定的,包括:
获取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属性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属性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输入面板的高度;
获取切换指令,所述切换指令用于指示在所述面板区域中由第一输入面板切换至第二输入面板;
响应所述切换指令,根据所述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第二输入面板的第二属性信息,并控制所述第一输入面板切换为所述第二输入面板,其中,所述第二输入面板的所述第二属性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输入面板的高度,所述第二输入面板的高度与所述第一输入面板的高度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获取所述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属性信息,包括:
检测作用于所述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触控操作;
获取所述第一触控操作后的所述第一输入面板的所述第一属性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获取切换指令,包括:
检测作用于所述第一输入面板中预设区域的第二触控操作;
获取响应所述第二触控操作产生的所述切换指令。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获取切换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面板区域组件的操作信息,获取所述面板区域的第一布局信息;所述第一布局信息包括各输入面板的接口布局以及各所述输入面板的功能布局;
其中,所述接口布局用于触发所述切换指令或唤起所述输入面板,所述功能布局用于指示各输入面板的显示功能的布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所述图形用户界面显示有内容区域和所述面板区域,所述获取切换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内容区域组件的操作信息,得到内容区域的第二布局信息,其中,所述内容区域组件为确定所述内容区域的组件;
其中,所述第二布局信息包括所述内容区域的第一布局和所述内容区域的第二布局,所述第一布局为所述内容区域单独显示时的布局,所述第二布局为所述内容区域与所述输入面板同时显示时的布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所述内容区域组件的操作信息,得到所述内容区域的第二布局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绑定操作,所述绑定操作用于指示建立所述第一布局信息和所述第二布局信息的关联关系;
根据所述绑定操作,建立所述第一布局信息和所述第二布局信息的关联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获取切换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图形用户界面是否为全屏模式或者横屏模式;
若是,则在所述图形用户界面上叠加透明界面,所述透明界面的第一尺寸与所述图形用户界面相同;
在所述输入法被唤起后,在所述图形用户界面上显示所述面板区域,并控制所述透明界面缩小至与所述面板区域拼接,得到缩小后的透明界面的第二尺寸;
获取所述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属性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透明界面的第一尺寸和第二尺寸,获取所述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属性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输入面板切换装置,包括:
属性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属性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属性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输入面板的高度;
切换指令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切换指令,所述切换指令用于指示在所述面板区域中由第一输入面板切换至第二输入面板;
响应模块,用于响应所述切换指令,根据所述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第二输入面板的第二属性信息,并控制所述第一输入面板切换为所述第二输入面板,其中,所述第二输入面板的所述第二属性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输入面板的高度,所述第二输入面板的高度与所述第一输入面板的高度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属性信息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检测作用于所述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触控操作;
获取所述第一触控操作后的所述第一输入面板的所述第一属性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切换指令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检测作用于所述第一输入面板中预设区域的第二触控操作;
获取响应所述第二触控操作产生的所述切换指令。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布局信息获取模块;
所述布局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获取切换指令之前,根据所述面板区域组件的操作信息,获取所述面板区域的第一布局信息;所述第一布局信息包括各输入面板的接口布局以及各所述输入面板的功能布局;
其中,所述接口布局用于触发所述切换指令或唤起所述输入面板,所述功能布局用于指示各输入面板的显示功能的布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布局信息获取模块,还用于:
若所述图形用户界面显示有内容区域和所述面板区域,在所述获取切换指令之前,根据所述内容区域组件的操作信息,得到所述内容区域的第二布局信息,其中,所述内容区域组件为确定所述内容区域的组件;
其中,所述第二布局信息包括所述内容区域的第一布局和所述内容区域的第二布局,所述第一布局为所述内容区域单独显示时的布局,所述第二布局为所述内容区域与所述输入面板同时显示时的布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布局信息获取模块,还用于:
所述根据所述内容区域组件的操作信息,得到所述内容区域的第二布局信息之后,获取绑定操作,所述绑定操作用于指示建立所述第一布局信息和所述第二布局信息的关联关系;
根据所述绑定操作,建立所述第一布局信息和所述第二布局信息的关联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切换指令获取模块还用于:
所述获取切换指令之前,判断所述图形用户界面是否为全屏模式或者横屏模式;
若是,则在所述图形用户界面上叠加透明界面,所述透明界面的第一尺寸与所述图形用户界面相同;
在所述输入法被唤起后,在所述图形用户界面上显示所述面板区域,并控制所述透明界面缩小至与所述面板区域拼接,得到缩小后的透明界面的第二尺寸;
所述属性信息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透明界面的第一尺寸和第二尺寸,获取所述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属性信息。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输入面板切换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程序,当所述程序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如上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输入面板切换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属性信息,其中,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属性信息包括第一输入面板的高度;获取切换指令,切换指令用于指示在面板区域中由第一输入面板切换至第二输入面板;响应切换指令,根据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属性信息确定第二输入面板的第二属性信息,并控制第一输入面板切换为第二输入面板,其中,第二输入面板的第二属性信息包括第二输入面板的高度,第二输入面板的高度与第一输入面板的高度相同。通过获取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属性信息,其次将第二输入面板的高度设置为与第一输入面板的高度相同,实现输入面板的切换,从而实现了对第二输入面板的高度的适应性调整,避免了输入面板切换过程中出现抖动,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输入面板切换方法的界面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输入面板切换方法的流程图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输入面板切换方法的流程图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输入面板切换方法的界面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输入面板切换方法的界面示意图三;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输入面板切换方法的流程图三;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输入面板切换方法的流界面示意图四;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输入面板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输入面板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输入面板切换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随着智能设备的迅速普及,利用智能设备进行社交、娱乐、浏览网页等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生活方式,在此过程中,智能设备需要接收用户输入文字或者表情等,从而进行消息的发送或者网页的查询等操作。
具体的,智能设备上通常需要进行输入法面板、表情面板或者快捷语面板等输入面板的切换,从而可以接收用户输入的不同类型的信息,现有技术在进行输入面板的切换时,通常是通过计算输入法面板的高度,其次将输入法面板的高度作为其它输入面板的高度,从而实现对其它输入面板的绘制以及显示,下面首先结合图1对现有技术中计算输入法面板的高度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输入面板切换方法的界面示意图一。如图1所示,当输入法面板未唤起时,图形用户界面上显示第一内容区域101,其中第一内容区域101的高度为H1,第一内容区域101中例如可以显示网页界面,还例如可以显示聊天界面等。
进一步地,若唤起输入法面板,则在图形用户界面上显示第二内容区域102以及输入法面板103,其中第二内容区域102的高度为H2,获取H1以及H2,其次根据H1以及H2得到输入法面板103的高度H3。
进一步地,在进行输入面板的切换时,根据输入法面板的高度H3限制绘制其它输入面板,从而使得其余输入面板的高度也设置为H3,实现输入面板之间的平滑切换。
然而,在用户对输入法面板进行自行调整,从而使得输入法面板的高度改变时,其它输入面板的高度无法进行适应性调整,仍旧会按照输入法面板的初始高度进行显示,从而导致输入面板的切换发生抖动,用户体验下降。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输入面板切换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可渲染一图形用户界面的终端,其中,图形用户界面包括一面板区域。
其中,面板区域是根据面板区域组件确定的,面板区域组件是用于确定面板区域的显示的组件,例如可以根据面板区域组件确定面板区域中待显示的各输入面板,还例如可以确定各输入面板的接口、功能布局等。
进一步地,其中面板区域例如可以包括输入法面板、表情面板、快捷语面板等输入面板,本实施例对内容区域组件以及面板区域组件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限定。
可选地,图形用户界面还可以包含内容区域,其中内容区域例如可以显示网页内容、聊天界面、视频画面等,面板区域中例如可以显示一个输入面板,还例如可以显示多个输入面板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内容区域是根据内容区域组件确定的,其中内容区域组件是用于确定内容区域的显示的组件,例如可以根据内容区域组件确定内容区域中的具体显示内容以及各显示内容的显示位置等。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输入面板切换方法进行详细介绍,首先结合图2进行说明,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输入面板切换方法的流程图一。
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S201、获取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属性信息,其中,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属性信息包括第一输入面板的高度。
其中,第一输入面板例如可以为输入法面板,还例如可以为表情面板等,本实施例对第一输入面板不做特别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输入面板可以是当前在用户界面上显示的输入面板。
进一步地,在第一输入面板按照默认高度显示时,例如可以通过内容区域组件获取图形用户界面不包含第一输入面板时内容区域的第一高度,以及获取图形用户界面包含第一输入面板时内容区域的第二高度,根据第一高度以及第二高度,从而获取第一输入面板的高度。
可选地,还例如可以通过面板区域组件直接获取第一输入面板的高度,本实施例对获取第一输入面板的高度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限定。
S202、获取切换指令,切换指令用于指示在面板区域中由第一输入面板切换至第二输入面板。
具体的,接收用户在图形用户界面上的输入,根据用户的输入获取切换指令,其中获取切换指令的方式例如可以为,获取用户在内容区域上对预设控件的操作信息,操作信息例如可以为长按预设控件,还例如可以为单击预设控件等,其次根据该操作信息获取切换指令。
可选地,获取切换指令的方式还例如可以为获取用户输入的语音信息,其次根据该语音信息获取切换指令,本实施例对获取切换指令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限定。
其中,切换指令用于指示在面板区域中由第一输入面板切换至第二输入面板,具体的,切换指令对应第二输入面板的信息,其中第二输入面板的信息例如可以为第二输入面板的显示接口,还例如可以为第二输入面板的标识等,根据切换指令可以确定待切换的第二输入面板。
S203、响应切换指令,根据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属性信息确定第二输入面板的第二属性信息,并控制第一输入面板切换为第二输入面板,其中,第二输入面板的第二属性信息包括第二输入面板的高度,第二输入面板的高度与第一输入面板的高度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切换指令指示在面板区域中由第一输入面板切换至第二输入面板,进一步地,响应切换指令,控制第一输入面板切换为第二输入面板,并确定第二输入面板的第二属性信息,其中第二输入面板的第二属性信息包括第二输入面板的高度。
具体的,根据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属性信息确定第二输入面板的第二属性信息,其中,第二输入面板的高度与第一输入面板的高度相同,第二输入面板例如为表情面板,还例如可以为快捷语面板等,本实施例对第二输入面板不做限定,只要与第一输入面板不同即可。
其中,以第一输入面板为输入法面板进行介绍,例如当前切换指令指示面板区域由输入法面板切换至表情面板,通过获取输入法面板的高度,其次响应切换指令,将表情面板的高度设置为与输入法面板的高度相同的高度.
具体的,当输入法面板的高度发生变化时,通过实时获取变化之后的输入法面板的高度,再将表情面板的高度设置为与变化之后的输入法面板的高度相同,从而实现了对表情面板的高度的适应性调整,以上是结合输入法面板以及表情面板进行了说明,其余的实现方式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输入面板切换方法,包括:获取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属性信息,其中,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属性信息包括第一输入面板的高度;获取切换指令,切换指令用于指示在面板区域中由第一输入面板切换至第二输入面板;响应切换指令,根据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属性信息确定第二输入面板的第二属性信息,并控制第一输入面板切换为第二输入面板,其中,第二输入面板的第二属性信息包括第二输入面板的高度,第二输入面板的高度与第一输入面板的高度相同。通过获取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属性信息,其次将第二输入面板的高度设置为与第一输入面板的高度相同,实现输入面板的切换,从而实现了对第二输入面板的高度的适应性调整,避免了输入面板切换过程中出现抖动,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下面结合图3至图5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输入面板切换方法进行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输入面板切换方法的流程图二,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输入面板切换方法的界面示意图二,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输入面板切换方法的界面示意图三。
S301、根据面板区域组件的操作信息,获取面板区域的第一布局信息;
第一布局信息包括各输入面板的接口布局以及各输入面板的功能布局;其中,接口布局用于触发切换指令,接口布局用于指示各输入面板的显示功能的布局。
在本实施例中,面板区域是根据面板区域组件确定的,具体的,首先获取面板区域组件的操作信息,其中面板区域组件的操作信息例如可以为定义当前图形用户界面待显示的输入面板的标识,还例如可以为设置各输入面板的接口、显示功能等,本实施例对面板区域组件的操作信息不做限定,凡是用于设置面板区域组件的操作都可以属于操作信息。
进一步地,根据面板区域组件的操作信息,获取面板区域的第一布局信息,其中第一布局信息包括中各输入面板的接口布局以及各输入面板的功能布局,其中,接口布局用于触发切换指令,可选的,接口布局还可以用于唤起输入面板,功能布局用于指示各输入面板的显示功能的布局,下面结合图4以输入法面板为例对第一布局信息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根据面板区域组件的操作信息,在图形用户界面上设置有输入法面板的接口布局401,其中接口布局401可用于唤起输入面板,例如点击图4中左侧的接口布局401可以唤起输入法面板,从而显示输入法面板的功能布局。
可选的,接口布局401还可以用于触发切换指令,例如点击图4中右侧的接口布局401控制面板区域由表情面板切换为输入法面板。
进一步地,根据面板区域组件的操作信息,在图形用户界面上还设置有输入法面板的功能布局402,其中功能布局402用于指示输入法面板的显示功能的布局,其中输入法面板的显示功能例如可以包括二十六个输入键,还例如可以包括中英文的切换键等,其中输入法的功能布局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此处对此不作限制。
图4是结合输入法面板进行的示例性的介绍,并非唯一的实现方式,当面板区域中显示表情面板时,接口布局例如可以为表情控件,功能布局例如可以为预设表情等,其实现方式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面板区域中在一个时刻例如仅可以显示有一个输入面板,则各输入面板的功能布局402的设置位置可以相同,进一步地,根据面板区域组件的操作信息,首先判断当前是否包含输入面板,若包含,则获取各个输入面板的接口布局以及功能布局,其中各输入面板的接口布局以及功能布局的设置位置可以相同。
进一步地,根据面板区域组件的操作信息,判断各输入面板是否包含还原布局,其中还原布局用于指示当前输入面板是否支持连续点击还原,例如当前显示有输入法面板,通过操作表情面板的接口布局,控制面板区域从输入法面板切换至表情面板,当再次点击表情面板的接口布局时,则控制面板区域还原至输入法面板,则表情面板支持连续点击还原。
可选地,还原布局与接口布局可以设置为同一个布局控件,若输入面板包括还原布局,即支持连续点击还原,则连续点击接口布局可控制输入面板还原,若输入面板不支持连续点击还原,则连续点击接口布局不发生变化。
S302、根据内容区域组件的操作信息,得到内容区域的第二布局信息;
其中,第二布局信息包括内容区域的第一布局和内容区域的第二布局,第一布局为内容区域单独显示时的布局,第二布局为内容区域与输入面板同时显示时的布局。
可选地,若图形用户界面中包含内容区域和面板区域,则需要确定内容区域的第二布局信息,其中,内容区域是根据内容区域组件确定的,内容区域组件的操作信息与面板区域组件的操作信息类似,是针对设置内容区域所进行的操作,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内容区域的第二布局信息包括内容区域单独显示时的布局以及内容区域与输入面板同时显示时的布局,下面结合图4对内容区域的第二布局信息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根据内容区域组件的操作信息,在图形用户界面上设置有内容区域单独显示时的第一布局403,此时在图形用户界面中仅显示内容区域,通过操作输入法面板的接口布局401,可以唤起输入法从而使得内容区域与输入法面板同时显示,还例如可以通过操作表情面板的接口布局,从而使得内容区域与表情面板同时显示。
具体的,根据内容区域组件的操作信息,在图形用户界面上设置有内容区域与输入面板同时显示时的第二布局404,即图4中阴影部分所指示的第二布局。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其中内容区域与输入面板同时显示的第二布局404为空白布局,通过操作该空白布局,可以收起输入法面板,例如在进行聊天时,通过点击第二布局404,可以控制输入法面板收起。
S303、获取绑定操作,绑定操作用于指示建立第一布局信息和第二布局信息的关联关系。
S304、根据绑定操作,建立第一布局信息和第二布局信息的关联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内容区域组件与面板区域组件为独立设置,因此需要建立第一布局信息以及第二布局信息的关联关系,从而确定如何控制输入面板的切换以及内容区域的显示。
具体的,首先获取绑定操作,其中绑定操作例如可以为构建切换框架,其次在切换框架内获取内容区域的第一布局信息以及面板区域的第二布局信息,其次根据第一布局信息、第二布局信息以及内容区域和各输入面板之间的切换关系确定第一布局信息和第二布局信息的关联关系,其中绑定操作还例如可以获取各输入面板的接口布局的标识,其次建立各个标识之间的关联关系等,本实施例对绑定操作的具体实现不做限定。
其次,根据绑定操作,建立第一布局信息和第二布局信息的关联关系,其中第一布局信息和第二布局信息的关联关系用于指示内容区域以及各输入面板之间的切换。
例如在面板区域中显示输入法面板时,通过对表情面板的接口布局的操作,控制输入法面板切换为表情面板,又例如在图形用户界面仅显示内容区域时,通过点击输入法面板的接口布局,控制图形用户界面显示内容区域以及输入法面板等,具体的关联关系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此处对此不做特别限定。
其中通过绑定操作实现了内容区域组件和面板区域组件的自主驱动切换流程,不需要干涉切换逻辑,从而简化了开发流程。
S305、检测作用于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触控操作。
S306、获取第一触控操作后的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属性信息。
其中,作用于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触控操作例如可以为拖动操作,还例如可以为长按操作等,此处对第一触控操作的具体实现方式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根据作用于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触控操作,获取第一触控操作后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属性信息,可选的,例如可以根据作用于第一输入面板的拖动操作,将第一输入面板整体拖动至目标位置,其次获取拖动操作后第一输入面板的位置信息及高度。
进一步可选的,还例如可以根据作用于第一输入面板上边界的拖动操作,加长第一输入面板的高度,其次获取第一输入面板改变之后的高度,本实施例对第一触控操作依据第一触控操作后的第一属性信息均不作特别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其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根据与需求进行选择。
可选的,第一触控触控操作还例如可以为作用于第一输入面板的接口布局的点击操作,通过第一触控操作唤起对应的输入面板,其次获取第一输入面板的高度。
S307、检测作用于第一输入面板中预设区域的第二触控操作。
S308、获取响应第二触控操作产生的切换指令。
其中,第二触控操作例如可以为点击操作、长按操作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进一步地,第一输入面板中预设区域例如可以为第一输入面板对应的接口控件,通过对第一输入面板的接口控件进行操作,从而获取切换指令,例如通过点击表情面板的接口控件,获取切换至表情面板的切换指令。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内容区域组件以及面板区域组件可以进行自定义控件的设置,在内容区域中设置预设控件,从而通过操作该预设控件实现输入面板之间的切换,其中预设控件还例如可以设置在面板区域等,此处对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预设控件为控制输入面板切换的控件,例如可以以悬浮窗的形式设置在内容区域的左上角,还例如可以以固定按键的形式设置在内容区域的右下角等,本实施例对预设控件的具体设置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下面结合图5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预设控件进行进一步地详细介绍,如图5所示,例如可以通过单击预设控件501,获取预设面板选项502,其次通过操作预设面板502选项选择当前待切换的第二输入面板,还例如可以通过长按预设控件501,按照预设周期依次进行第二输入面板的切换,例如每3秒进行一次切换,用户在切换至目标输入面板时停止对第二输入面板的操作,从而实现切换,本实施例对预设控件的具体操作不做特别限制。
通过设置预设控件获取切换指令,可以简化用户进行输入面板切换的操作,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S309、响应切换指令,根据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属性信息确定第二输入面板的第二属性信息,并控制第一输入面板切换为第二输入面板,其中,第二输入面板的第二属性信息包括第二输入面板的高度,第二输入面板的高度与第一输入面板的高度相同。
其中,S309的实现方式与S203的实现方式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输入面板切换方法,包括:根据面板区域组件的操作信息,获取面板区域的第一布局信息;根据内容区域组件的操作信息,得到内容区域的第二布局信息;获取绑定操作,绑定操作用于指示建立第一布局信息和第二布局信息的关联关系。根据绑定操作,建立第一布局信息和第二布局信息的关联关系。检测作用于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触控操作。获取第一触控操作后的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属性信息。检测作用于第一输入面板中预设区域的第二触控操作。获取响应第二触控操作产生的切换指令。响应切换指令,根据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属性信息确定第二输入面板的第二属性信息,并控制第一输入面板切换为第二输入面板,其中,第二输入面板的第二属性信息包括第二输入面板的高度,第二输入面板的高度与第一输入面板的高度相同。通过绑定操作建立面板区域的第一布局信息和内容区域的第二布局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从而能够自动处理面板的切换,简化了切换流程的逻辑,提高系统开发效率,其次通过设置预设控件获取切换指令,方便用户操作,通过设置内容区域组件以及面板区域组件实现输入面板的切换,实现了在任何场景下输入面板的平滑切换,提升用户体验。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获取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属性信息时,仅能在图形用户界面的属性windowSoftInputModewei(一种界面属性)设置为adjustResize(一种界面属性值)时,通过获取内容区域的高度信息从而计算第一输入面板的高度,然而,在图形用户界面设置为全屏模式或者横屏模式时,无法获取内容区域的高度,从而无法计算第一输入面板的高度,因此现有技术在全屏模式或者横屏模式下无法获取第一输入面板的高度。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输入面板切换方法在获取切换指令之前,还包括判断当前图形用户界面是否为全屏模式,在全屏模式下通过设置透明窗口解决无法获取第一输入面板的高度的问题,下面结合图6至图7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输入面板切换方法进行进一步地详细介绍,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输入面板切换方法的流程图三,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输入面板切换方法的流界面示意图四。
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
S601、判断图形用户界面是否为全屏模式或者横屏模式,若是,则执行S602,若否,则执行S606。
S602、在图形用户界面上叠加透明界面,透明界面的第一尺寸与图形用户界面相同。
具体的,若判断图形用户界面为全屏模式或者横屏模式,则确定当前无法正常获取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属性信息,则在图形用户界面上叠加透明界面,透明界面的第一尺寸与图形用户界面相同,其中透明界面在图形用户上不会发生任何显示效果,仅用于获取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属性信息。
进一步地,因为设置透明界面的第一尺寸与图形用户界面相同,因此不会出现在全屏状态下无法获取内容区域的高度的问题,此时透明界面的第一尺寸即可指示不包含面板区域是内容区域的高度。
可选地,还可以通过界面监听器获取页面的变化,根据页面的变化判断图形用户界面是否为全屏模式或者横屏模式,本实施例对判断的时刻不做限定。
S603、在输入法被唤起后,在图形用户界面上显示面板区域,并控制透明界面缩小至与面板区域拼接,得到缩小后的透明界面的第二尺寸。
可选地,例如通过操作输入法的接口布局或者通过操作预设控件,从而唤起输入法,此时在图形用户界面上显示面板区域,面板区域有一定的高度,因此透明界面被挤压,此时控制透明界面缩小至与面板区域拼接,如图7所示,透明界面701与面板区域702拼接,布满图形用户界面,其次得到缩小后的透明界面的第二尺寸。
S604、获取切换指令,切换指令用于指示在面板区域中由第一输入面板切换至第二输入面板。
其中,S604的实现方式与S201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S605、根据透明界面的第一尺寸和第二尺寸,获取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属性信息。其中,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属性信息包括第一输入面板的高度。
进一步地,根据透明界面的第一尺寸和第二尺寸进行计算,从而获取第一输入面板高度,通过设置透明界面,避免了在全屏模式或者横屏模式下获取面板区域的高度失效的问题。
S606、响应切换指令,根据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属性信息确定第二输入面板的第二属性信息,并控制第一输入面板切换为第二输入面板,其中,第二输入面板的第二属性信息包括第二输入面板的高度,第二输入面板的高度与第一输入面板的高度相同。
其中,S606的实现方式与S203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输入面板切换方法,包括:判断图形用户界面是否为全屏模式或者横屏模式,若是,则在图形用户界面上叠加透明界面,透明界面的第一尺寸与图形用户界面相同。在输入法被唤起后,在图形用户界面上显示面板区域,并控制透明界面缩小至与面板区域拼接,得到缩小后的透明界面的第二尺寸。获取切换指令,切换指令用于指示在面板区域中由第一输入面板切换至第二输入面板。根据透明界面的第一尺寸和第二尺寸,获取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属性信息。其中,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属性信息包括第一输入面板的高度。响应切换指令,根据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属性信息确定第二输入面板的第二属性信息,并控制第一输入面板切换为第二输入面板,其中,第二输入面板的第二属性信息包括第二输入面板的高度,第二输入面板的高度与第一输入面板的高度相同。通过在图形用户界面为全屏模式或者横屏模式时叠加透明界面,实现获取第一输入界面的属性信息,从而避免了全屏模式或者横屏模式无法获取内容区域高度的问题,扩展输入面板切换的场景。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输入面板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如图8所示,该装置80包括:属性信息获取模块801、切换指令获取模块802以及响应模块803。
属性信息获取模块801,用于获取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属性信息,其中,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属性信息包括第一输入面板的高度;
切换指令获取模块802,用于获取切换指令,切换指令用于指示在面板区域中由第一输入面板切换至第二输入面板;
响应模块803,用于响应切换指令,根据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属性信息确定第二输入面板的第二属性信息,并控制第一输入面板切换为第二输入面板,其中,第二输入面板的第二属性信息包括第二输入面板的高度,第二输入面板的高度与第一输入面板的高度相同。
可选地,属性信息获取模块801具体用于:
检测作用于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触控操作;
获取第一触控操作后的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属性信息。
可选地,切换指令获取模块802具体用于:
检测作用于第一输入面板中预设区域的第二触控操作;
获取响应第二触控操作产生的切换指令。
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输入面板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在图8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布局信息获取模块904。
可选地,布局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在获取切换指令之前,根据面板区域组件的操作信息,获取面板区域的第一布局信息;第一布局信息包括各输入面板的接口布局以及各输入面板的功能布局;
其中,接口布局用于触发切换指令或唤起输入面板,功能布局用于指示各输入面板的显示功能的布局。
可选地,布局信息获取模块904,还用于:
若图形用户界面显示有内容区域和面板区域,在获取切换指令之前,根据内容区域组件的操作信息,得到内容区域的第二布局信息,其中,内容区域组件为确定内容区域的组件;
其中,第二布局信息包括内容区域的第一布局和内容区域的第二布局,第一布局为内容区域单独显示时的布局,第二布局为内容区域与输入面板同时显示时的布局。
可选地,布局信息获取模块904,还用于:
根据内容区域组件的操作信息,得到内容区域的第二布局信息之后,获取绑定操作,绑定操作用于指示建立第一布局信息和第二布局信息的关联关系;
根据绑定操作,建立第一布局信息和第二布局信息的关联关系。
可选地,切换指令获取模块901还用于:
获取切换指令之前,判断图形用户界面是否为全屏模式或者横屏模式;
若是,则在图形用户界面上叠加透明界面,透明界面的第一尺寸与图形用户界面相同;
在输入法被唤起后,在图形用户界面上显示面板区域,并控制透明界面缩小至与面板区域拼接,得到缩小后的透明界面的第二尺寸;
属性信息获取模块902具体用于:
根据透明界面的第一尺寸和第二尺寸,获取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属性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输入面板切换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输入面板切换设备100包括:处理器1001以及存储器1002;其中
存储器1002,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处理器1001,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输入面板切换方法所执行的各个步骤。具体可以参见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可选地,存储器1002既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跟处理器1001集成在一起。
当存储器1002独立设置时,该输入面板切换设备还包括总线1003,用于连接所述存储器1002和处理器1001。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现如上输入面板切换设备所执行的输入面板切换方法。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上述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模块,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模块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英文: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
应理解,上述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英文: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发明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存储器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还可以为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总线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本申请附图中的总线并不限定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上述存储介质可以是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6)

1.一种输入面板切换方法,应用于可渲染一图形用户界面的终端,所述图形用户界面包括一面板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区域是根据面板区域组件确定的,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属性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输入面板的所述第一属性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输入面板的高度;
获取切换指令,所述切换指令用于指示在所述面板区域中由第一输入面板切换至第二输入面板;
响应所述切换指令,根据所述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第二输入面板的第二属性信息,并控制所述第一输入面板切换为所述第二输入面板,其中,所述第二输入面板的所述第二属性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输入面板的高度,所述第二输入面板的高度与所述第一输入面板的高度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属性信息,包括:
检测作用于所述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触控操作;
获取所述第一触控操作后的所述第一输入面板的所述第一属性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切换指令,包括:
检测作用于所述第一输入面板中预设区域的第二触控操作;
获取响应所述第二触控操作产生的所述切换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切换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面板区域组件的操作信息,获取所述面板区域的第一布局信息;所述第一布局信息包括各输入面板的接口布局以及各所述输入面板的功能布局;
其中,所述接口布局用于触发所述切换指令或唤起所述输入面板,所述功能布局用于指示各输入面板的显示功能的布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图形用户界面显示有内容区域和所述面板区域,所述获取切换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内容区域组件的操作信息,得到内容区域的第二布局信息,其中,所述内容区域组件为确定所述内容区域的组件;
其中,所述第二布局信息包括所述内容区域的第一布局和所述内容区域的第二布局,所述第一布局为所述内容区域单独显示时的布局,所述第二布局为所述内容区域与所述输入面板同时显示时的布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内容区域组件的操作信息,得到所述内容区域的第二布局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绑定操作,所述绑定操作用于指示建立所述第一布局信息和所述第二布局信息的关联关系;
根据所述绑定操作,建立所述第一布局信息和所述第二布局信息的关联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切换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图形用户界面是否为全屏模式或者横屏模式;
若是,则在所述图形用户界面上叠加透明界面,所述透明界面的第一尺寸与所述图形用户界面相同;
在所述输入法被唤起后,在所述图形用户界面上显示所述面板区域,并控制所述透明界面缩小至与所述面板区域拼接,得到缩小后的透明界面的第二尺寸;
获取所述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属性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透明界面的第一尺寸和第二尺寸,获取所述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属性信息。
8.一种输入面板切换装置,应用于可渲染一图形用户界面的终端,所述图形用户界面用于显示内容区域和面板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容区域是根据内容区域组件确定的,所述面板区域是根据面板区域组件确定的,包括:
属性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属性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属性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输入面板的高度;
切换指令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切换指令,所述切换指令用于指示在所述面板区域中由第一输入面板切换至第二输入面板;
响应模块,用于响应所述切换指令,根据所述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第二输入面板的第二属性信息,并控制所述第一输入面板切换为所述第二输入面板,其中,所述第二输入面板的所述第二属性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输入面板的高度,所述第二输入面板的高度与所述第一输入面板的高度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属性信息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检测作用于所述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触控操作;
获取所述第一触控操作后的所述第一输入面板的所述第一属性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指令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检测作用于所述第一输入面板中预设区域的第二触控操作;
获取响应所述第二触控操作产生的所述切换指令。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局信息获取模块;
所述布局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获取切换指令之前,根据所述面板区域组件的操作信息,获取所述面板区域的第一布局信息;所述第一布局信息包括各输入面板的接口布局以及各所述输入面板的功能布局;
其中,所述接口布局用于触发所述切换指令或唤起所述输入面板,所述功能布局用于指示各输入面板的显示功能的布局。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局信息获取模块,还用于:
若所述图形用户界面显示有内容区域和所述面板区域,在所述获取切换指令之前,根据所述内容区域组件的操作信息,得到所述内容区域的第二布局信息,其中,所述内容区域组件为确定所述内容区域的组件;
其中,所述第二布局信息包括所述内容区域的第一布局和所述内容区域的第二布局,所述第一布局为所述内容区域单独显示时的布局,所述第二布局为所述内容区域与所述输入面板同时显示时的布局。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局信息获取模块,还用于:
所述根据所述内容区域组件的操作信息,得到所述内容区域的第二布局信息之后,获取绑定操作,所述绑定操作用于指示建立所述第一布局信息和所述第二布局信息的关联关系;
根据所述绑定操作,建立所述第一布局信息和所述第二布局信息的关联关系。
14.根据权利要求8至1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指令获取模块还用于:
所述获取切换指令之前,判断所述图形用户界面是否为全屏模式或者横屏模式;
若是,则在所述图形用户界面上叠加透明界面,所述透明界面的第一尺寸与所述图形用户界面相同;
在所述输入法被唤起后,在所述图形用户界面上显示所述面板区域,并控制所述透明界面缩小至与所述面板区域拼接,得到缩小后的透明界面的第二尺寸;
所述属性信息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透明界面的第一尺寸和第二尺寸,获取所述第一输入面板的第一属性信息。
15.一种输入面板切换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程序,当所述程序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1910310147.3A 2019-04-17 2019-04-17 输入面板切换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00587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10147.3A CN110058778A (zh) 2019-04-17 2019-04-17 输入面板切换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10147.3A CN110058778A (zh) 2019-04-17 2019-04-17 输入面板切换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58778A true CN110058778A (zh) 2019-07-26

Family

ID=67319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10147.3A Pending CN110058778A (zh) 2019-04-17 2019-04-17 输入面板切换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58778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24246A (zh) * 2019-12-25 2020-05-08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界面交互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82095A (zh) * 2020-06-15 2020-10-16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可视化区域内的显示对象的切换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12527172A (zh) * 2020-12-30 2021-03-19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界面显示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4997186A (zh) * 2021-09-02 2022-09-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翻译控件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36431A1 (en) * 2014-09-04 2016-03-10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improving single-handed operation of devices
CN106873876A (zh) * 2017-03-20 2017-06-20 山东大学 一种动态切换Android系统输入法的弹出模式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36431A1 (en) * 2014-09-04 2016-03-10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improving single-handed operation of devices
CN106873876A (zh) * 2017-03-20 2017-06-20 山东大学 一种动态切换Android系统输入法的弹出模式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HORIS: "2018-08-15 Android adjustNothing模式下获取软键盘⾼度处理软键盘弹出时界面上移 解决Android5497最合理的方法", 《HTTPS://BLOG.CSDN.NET/THORIS/ARTICLE/DETAILS/81713197》 *
ZEJIAN_: "android高仿微信表情输入与键盘输入(详细实现分析)", 《CSDN 博客 (HTTPS://BLOG.CSDN.NET/JAVAZEJIAN/ARTICLE/DETAILS/52126391) 》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24246A (zh) * 2019-12-25 2020-05-08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界面交互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82095A (zh) * 2020-06-15 2020-10-16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可视化区域内的显示对象的切换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11782095B (zh) * 2020-06-15 2022-02-25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可视化区域内的显示对象的切换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12527172A (zh) * 2020-12-30 2021-03-19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界面显示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4997186A (zh) * 2021-09-02 2022-09-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翻译控件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58778A (zh) 输入面板切换方法及装置
US11782595B2 (en) User terminal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KR102057944B1 (ko) 단말 장치 및 그의 공유 방법
CN109710909B (zh) 内容获取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JP4303311B2 (ja) 操作支援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操作支援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
US11620043B2 (en) Commen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5353936B (zh) 一种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898952A (zh) 一种终端分屏实现方法及终端
CN108153466A (zh) 基于双屏的操作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EP2490116A1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background of locked scre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using the same
US11604580B2 (en) Configuration of application execution spaces and sub-spaces for sharing data on a mobile touch screen device
EP4016273A1 (en) Side toolbar display method and device,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CN108829314B (zh) 截图选区界面选择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7063443A1 (zh) 一种消息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3309616A (zh) 软键盘的显示方法和终端
EP3757739A1 (en) Method for display when exiting an application, and terminal
CN113282424B (zh) 信息引用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3513977B (zh) 一种群成员列表的展示方法和装置
CN111857453A (zh) 功能界面展示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159540A (zh) 一种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05955743A (zh) 资源数值转移请求生成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2580312A (zh) 投屏内容批注方法、装置及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536755A (zh) 用于生成海报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
JP2023520839A (ja) メッセージ送信方法、メッセージ受信方法、装置、コンピュータデバイス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8920083A (zh) 一种输入法应用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2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