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58623B - 设备的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设备的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58623B
CN110058623B CN201811595553.0A CN201811595553A CN110058623B CN 110058623 B CN110058623 B CN 110058623B CN 201811595553 A CN201811595553 A CN 201811595553A CN 110058623 B CN110058623 B CN 1100586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midity
housing
window
control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9555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58623A (zh
Inventor
藤本泰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nu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nu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nuc Corp filed Critical Fanu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0586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586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586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586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2/00Control of humidity
    • G05D22/02Control of humidity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3/00Control of temperature
    • G05D23/19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G05D23/1917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using digital mea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7/00Simultaneous control of variable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5D1/00 - G05D25/00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20Humid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总是保持适当的湿度的设备的控制装置。设备的控制装置具备:壳体;湿度获取部,其容纳于壳体;风扇,其安装于壳体来在壳体内进行送风;第一窗,其被设置为自如地对形成于壳体的第一开口进行打开和关闭;罐,其配置在第一开口的周边,收容有包括水的液体,且具有开口部;配管,其一部分延伸到壳体内,配管与罐连接来使液体流通;以及控制部,其控制壳体内的湿度。当在湿度获取部中获取的湿度比规定值低时,控制部打开第一窗,并且使风扇以将从罐产生的湿气取入到壳体内的方式动作,在湿度比规定值高时,控制部关闭第一窗,并且使风扇以向配管的一部分输送壳体内的空气的方式动作。

Description

设备的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备的控制装置,更详细地涉及一种用于对控制板内部的湿度进行控制的设备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以往,在搭载有电子设备的机床的控制板的内部中容易产生湿度的变化。由于当湿度高时产生结露,当湿度过低时产生静电,因此期望控制板的内部总是保持在适当的湿度,以使电子设备正常地动作。
作为控制湿度的方法,提出一种使用帕尔贴元件的湿度控制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方法利用在利用帕尔贴元件冷却空气时同时得到除湿效果这一点。即,在湿度超过规定值时,通过冷却器运转来进行对装置内的除湿。另外,作为使用同样的原理的机床特有的除湿方法,如图6所示,已知一种设置有控制板冷却器的结构。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410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另外需要帕尔贴元件。另一方面,图6所示的控制板冷却器的价格高。并且,无论采用它们中的哪种结构,均无法对控制板的内部进行加湿。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利用低价的装置来总是保持适当的湿度的控制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1)一种设备的控制装置(例如后述的控制装置10),其特征在于,具备:壳体(例如后述的控制板12);湿度获取部(例如后述的湿度传感器20),其容纳于所述壳体;风扇(例如后述的风扇18),其安装于所述壳体来在所述壳体内进行送风;第一窗(例如后述的第一窗16),其被设置为自如地对形成于所述壳体的第一开口(例如后述的第一开口O)进行打开和关闭;罐(例如后述的冷却液罐14),其配置在所述第一开口的周边,收容有包括水的液体(例如后述的切削液),且具有开口部;配管(例如后述的配管24),其一部分延伸到所述壳体内,该配管与所述罐连接来使液体流通;以及控制部(例如后述的控制部22),其控制所述壳体内的湿度,其中,当在所述湿度获取部中获取的湿度比规定值低时,所述控制部打开所述第一窗,并且使风扇以将从所述罐产生的湿气取入到所述壳体内的方式动作,当在所述湿度获取部中获取的湿度比规定值高时,所述控制部关闭所述第一窗,并且使所述风扇以向所述配管的一部分输送所述壳体内的空气的方式动作。
(2)在(1)的设备的控制装置中,还可以是,具备:温度获取部(例如后述的温度传感器32),其容纳于所述壳体;以及第二窗(例如后述的第二窗30),其被设置为自如地对形成于所述壳体的第二开口(例如后述的第二开口P)进行打开和关闭,当在所述温度获取部中获取的温度比规定值高时,所述控制部打开所述第二窗,并且使所述风扇以排出所述壳体内的空气的方式动作。
在(1)或(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设备的控制装置中,也可以是,具备多个所述壳体,所述控制部能够控制多个所述壳体内的湿度。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利用低价的装置来总是保持适当的湿度的控制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装置的加湿模式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装置的除湿模式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装置的除湿模式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装置的冷却模式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装置的加湿模式的图。
图6是表示现有结构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设备的控制装置;12:控制板(壳体);14:冷却液罐(罐);16:第一窗;18:风扇;20:湿度传感器(湿度获取部);22:控制部;24:配管;30:第二窗;32:温度传感器(温度获取部);O: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装置的图。
控制装置10是控制未图示的机床等设备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10具备控制板(壳体)12和冷却液罐(罐)14。在控制板12的一部分形成有第一开口O。第一开口O位于冷却液罐14的周边。在第一开口O以开闭自如的方式安装有第一窗16,第一窗16能够封闭第一开口O。在第一开口O的附近安装有风扇18。控制部22基于由湿度传感器(湿度获取部)20检测到的湿度来控制第一窗16和风扇18。
冷却液罐14与配管24连接,在配管24中流通收容在罐14内的切削液。设置于配管24的泵26用于调节切削液的流量。配管24以作为其一部分的除湿部28通过控制板12的内部的方式延伸。除湿部28设置于与风扇18相向的位置。
对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装置10的动作进行说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具备加湿模式和除湿模式。图1是说明加湿模式的动作的图。在湿度传感器20检测到的控制板12的内部湿度比规定值低时执行加湿模式。
由于罐14例如用金属丝网来作为盖,因此切削液的液面与外部空气接触,从而产生自然蒸发的湿气。在湿度传感器20检测到的湿度低于规定值时,控制部22打开第一窗16。另外,控制部22使风扇18正转,以使向箭头所示的方向产生风。此时,从设置于第一开口O的周边的罐14产生的湿气被取入到控制板12的内部。由此,控制板12的内部湿度上升。
在图1的结构中,罐14的盖无需一定是金属丝网,是能够排放切削液的湿气的形状即可。例如,在罐14的盖的一部分形成开口,或者在能够维持切削液不泄漏的状态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在盖而是在侧面的一部分形成开口,只要是排放湿气的构造即可,可以是任意的结构。第一开口O位于冷却液罐14的周边,所谓周边是指能够取入来自冷却液罐的湿气的位置。
图2是说明除湿模式的动作的图。在湿度传感器20检测到的控制板12的内部湿度比规定值高时执行除湿模式。
在湿度传感器20检测到的湿度比规定值高时,控制部22关闭第一窗16来封闭第一开口O。另外,控制部22使风扇18反转,以使向箭头所示的方向产生风。此时,控制板12的内部的空气被吹向作为配管24的一部分的除湿部28。在除湿部28中,被吹送来的空气中所包含的水蒸气结露、冷凝而成为水滴。水滴从设置于控制板12的排出口(未图示)排出。由此,控制板12的内部湿度下降。
相对于控制板12的外周的长度而言,图2所示的除湿部28相对地短,但是也可以更长。除湿部28越长则除湿效果越高。
像这样,根据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控制装置,能够采用低价且简单的结构来进行加湿和除湿这两方的控制。即,与图6所示的现有结构相比,不需要被用于除湿的高价的控制板冷却器60。另外,只利用简单的技术对现有的控制板12实施变更,即形成第一开口O、设置风扇18、以及配置除湿部28,就能够实施本发明。由此,能够得到将控制板12的内部总是保持在适当的湿度的效果。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在第一开口O的附近安装有风扇18,但风扇18处于能够取入来自罐14的湿气的位置即可。或者,在无法在第一开口O的附近配置风扇18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配置管道(duct)(未图示)来促进向第一开口O的通气。也就是说,根据向第一开口O通气的构造,也可以配置多个风扇18,无需一定如上述那样由一个风扇18进行正转/反转。
图3~5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装置的图。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在于还具备冷却模式。伴随冷却模式的追加,还设置有第二窗30和温度传感器(温度获取部)32。此外,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共通的构件标注相同的标记。
图3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除湿模式的动作的图。在湿度传感器20检测到的湿度比规定值高时执行除湿模式。
在控制板12中形成有第二开口P。优选第二开口P处于来自冷却液罐14的湿气不易进入的位置,并且来自风扇18的风到达的位置。在第二开口P安装有开闭自如的第二窗30,第二窗30能够封闭第二开口P。
在湿度传感器20检测到的湿度比规定值高时,控制部22关闭第一窗16来封闭第一开口O,另外关闭第二窗30来封闭第二开口P。控制部22使风扇18反转,以使向箭头所示的方向产生风。如上所述,被吹向除湿部28的空气中所包含的水蒸气结露、冷凝而成为水滴后从排出口(未图示)排出。由此,控制板12的内部湿度下降。
图4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冷却模式的动作的图。只在除湿模式时执行冷却模式。这是因为冷却模式将湿度下降作为前提。即,从湿度控制的观点而言,得到冷却和除湿的协同效应,因此也可以同时进行冷却和除湿。
因而,在湿度传感器20中检测到的湿度比规定值高时且由温度传感器32获取到的温度比规定值高时,转移到冷却模式。当转移到冷却模式时,控制部22打开第二窗30。控制部22使风扇18正转,由此从第二开口P排出控制板12的内部的高温空气。由此,控制板12的内部温度下降。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只在除湿模式时来根据温度执行冷却模式。但是,例如在加湿模式的期间,在检测到使设备引起误动作的程度的异常的高温的情况下,也可以执行冷却模式。由此,能够防止容纳在控制板12中的设备由于高温而引起误动作。
图5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加湿模式的动作的图。在湿度传感器20检测到的控制板12的内部湿度比规定值低时执行加湿模式。控制部22打开第一窗16并且封闭第二窗30。另外,控制部22使风扇18正转以使向箭头所示的方向产生风。从罐14产生的湿气通过第一开口O被取入到控制板12的内部。由此,控制板12的内部湿度上升。
像这样,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除了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之外,还得到如下效果:通过适当地保持控制板12的内部温度,防止容纳在控制板12中的设备由于温度异常而发生误动作。
在上述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设置未图示的内部窗。内部窗以分隔从风扇18至第一开口O为止的空间的方式设置在控制板12的内部。即,当封闭第一窗16和内部窗时,由安装有风扇18的壁、内部窗、控制板12的壁、以及第一窗16形成一个密闭空间。在除湿模式中打开内部窗,在加湿模式中封闭内部窗。通过设置内部窗,尤其使得加湿模式中的加湿效果提高。
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不限于机床的控制板,例如也能够应用于机器人等精密设备的控制装置。此外,可以不针对每个控制板12都设置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22。由于配置在一个空间中的多个控制板12的湿度几乎相同,因此控制部22能够并行地控制多个控制板12的内部湿度。另外,也可以利用露点仪来代替湿度传感器20和温度传感器32。

Claims (3)

1.一种设备的控制装置,具备:
壳体;
湿度获取部,其容纳于所述壳体;
风扇,其安装于所述壳体来在所述壳体内进行送风;
第一窗,其被设置为自如地对形成于所述壳体的第一开口进行打开和关闭;
罐,其配置在所述第一开口的周边,收容有包括水的液体,且具有开口部;
配管,其一部分延伸到所述壳体内,该配管形成除湿部,与所述罐连接来使所述液体流通;以及
控制部,其控制所述壳体内的湿度,
其中,当在所述湿度获取部中获取的湿度比规定值低时,所述控制部打开所述第一窗,并且使所述风扇以将从所述罐产生的湿气取入到所述壳体内的方式动作,
当在所述湿度获取部中获取的湿度比规定值高时,所述控制部关闭所述第一窗,并且使所述风扇以向所述除湿部输送所述壳体内的空气的方式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温度获取部,其容纳于所述壳体;
以及第二窗,其被设置为自如地对形成于所述壳体的第二开口进行打开和关闭,
当在所述温度获取部中获取的温度比规定值高时,所述控制部打开所述第二窗,并且使所述风扇以排出所述壳体内的空气的方式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多个所述壳体,
所述控制部能够控制多个所述壳体内的湿度。
CN201811595553.0A 2017-12-27 2018-12-25 设备的控制装置 Active CN1100586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51829 2017-12-27
JP2017251829A JP6592073B2 (ja) 2017-12-27 2017-12-27 機器の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58623A CN110058623A (zh) 2019-07-26
CN110058623B true CN110058623B (zh) 2020-10-23

Family

ID=667680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95553.0A Active CN110058623B (zh) 2017-12-27 2018-12-25 设备的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624231B2 (zh)
JP (1) JP6592073B2 (zh)
CN (1) CN110058623B (zh)
DE (1) DE102018009636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72241B2 (en) * 2018-04-23 2020-09-08 Dell Products, L.P. Closed-loop supplemental heater system in an air handler system of outside air cooled data center
JP7088861B2 (ja) * 2019-02-12 2022-06-21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除湿機能を高めたレーザ発振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PT80915B (pt) 1984-08-07 1987-08-19 Amann Gottfried & Sohn Processo para a eliminacao de fenomenos de condensacao em ferramentas para o tratamento e transformacao de materiais plasticos submetidas a arrefecimento
JPH047898A (ja) * 1990-04-25 1992-01-13 Tokyo Electric Co Ltd 電子機器の空冷装置
JPH09138044A (ja) * 1995-11-17 1997-05-27 Hitachi Ltd 密閉筐体とその湿度制御法
WO2004089052A1 (ja) * 2003-03-05 2004-10-14 Nec Corporation 除湿機能を有するフィルタを用いた冷却装置
JP2008141089A (ja) 2006-12-05 2008-06-19 Nitto Electric Works Ltd ペルチェ式盤用冷却装置
US7898805B2 (en) * 2006-12-30 2011-03-01 Intel Corporation Central pressuring fan with bottom inlets for notebook cooling
CA2691598A1 (en) * 2007-05-15 2008-11-15 Yoshino Kogyosyo Co., Ltd. Molded article having heat resistance and impact resistance
US20100167636A1 (en) * 2008-12-26 2010-07-01 Anandaroop Bhattacharya Active vents for cooling of computing device
CN101898658A (zh) * 2009-05-30 2010-12-01 邢刚 一种高精度恒温恒湿的储物箱柜
JP2014092337A (ja) * 2012-11-06 2014-05-19 Daikin Ind Ltd 湿度調整装置
CN206558930U (zh) * 2017-03-17 2017-10-13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 一种端子箱内对流除湿系统
CN106843337B (zh) * 2017-03-22 2021-07-06 东莞市升微机电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恒温恒湿试验箱的升温加湿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117885A (ja) 2019-07-18
JP6592073B2 (ja) 2019-10-16
CN110058623A (zh) 2019-07-26
US20190200478A1 (en) 2019-06-27
US10624231B2 (en) 2020-04-14
DE102018009636A1 (de) 2019-06-27
DE102018009636B4 (de) 2024-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K2193700T3 (da) Kontaktskab til en vindmølle
US9706683B2 (en) Outdoor electronic equipment enclosures and related methods
CN101669411B (zh) 用于在风轮机构件中循环空气的系统
CN110058623B (zh) 设备的控制装置
US9801964B2 (en) Evaporative cycles of concentration control
US20060199513A1 (en) Ventilat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JP2011040039A (ja) 冷却装置、サーバラックおよび冷却装置を制御する方法
JP2017015324A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機
US20170280594A1 (en) Cooling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 program for same, and storage medium
JP5205667B1 (ja) 食品乾燥庫
BR112017019999B1 (pt) Aparelho de tratamento de ar de cabine para uma máquina agrícola
JP5182698B2 (ja) ラックキャビネット及びラックキャビネットに搭載された電子機器の冷却方法
CN101910735A (zh) 风向调整单元及冷冻装置的热源单元
CA2974858A1 (en) Fan arrangement and related control cabinet
US10670284B2 (en) Heat exchanging ventilation device
JP2008241162A (ja) 排気システム
JP4834156B2 (ja) 構造群を空調するための装置
JP2002061893A (ja) 発熱機器収納室の換気冷房システム
US9746200B2 (en) Building ventilator
JP2016070528A (ja) 給気装置
JP5178124B2 (ja) 吸湿装置
CN216835435U (zh) 具有除湿功能的地埋箱系统
KR101386125B1 (ko) 실내 습기 제거장치
JP2019062810A (ja) 換気装置
RU2016114313A (ru) Способ работы приточно-вытяжной вентиляционной установк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