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53757A - 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悬臂结合装置及利用此的无人飞行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悬臂结合装置及利用此的无人飞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53757A
CN110053757A CN201810372979.3A CN201810372979A CN110053757A CN 110053757 A CN110053757 A CN 110053757A CN 201810372979 A CN201810372979 A CN 201810372979A CN 110053757 A CN110053757 A CN 1100537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ntilever
fixing axle
unmanned vehicle
pole bracket
coupl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7297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池垠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wha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wha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wha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wha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0537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537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2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in aircraft; Aircraft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r position of power plants
    • B64D27/02Aircraft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r position of power plants
    • B64D27/04Aircraft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r position of power plants of piston type
    • B64D27/08Aircraft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r position of power plants of piston type within, or attached to, fusela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30/00Means for producing lift; Empennage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4U30/10Wings
    • B64U30/12Variable or detachable wings, e.g. wings with adjustable sweep
    • B64U30/14Variable or detachable wings, e.g. wings with adjustable sweep detach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10/00Type of UAV
    • B64U10/10Rotorcrafts
    • B64U10/13Flying platforms
    • B64U10/14Flying platforms with four distinct rotor axes, e.g. quadcop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2101/00UAV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or applications
    • B64U2101/30UAV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or applications for imaging, photography or videograph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悬臂结合装置及利用此的无人飞行器,所述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悬臂结合装置用于将提供无人飞行器的飞行动力的翼部与无人飞行器的主体连接,其包括:外部连接器,与所述主体电连接;中间连接器,可拆装地结合于所述外部连接器,并向所述翼部提供电源;悬臂壳体,安装于所述主体;悬臂支架,通过位于彼此不同的位置的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的插入而结合于所述悬臂壳体,且收容所述中间连接器;悬臂连杆,从所述悬臂支架延伸,而与所述翼部连接,当所述第一固定轴的插入解除时,所述悬臂支架能够以所述第二固定轴为基准而转动,另外,当所述第二固定轴的插入解除时,所述悬臂支架能够从所述悬臂壳体分离。

Description

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悬臂结合装置及利用此的无人飞行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人飞行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能够相对于无人飞行器主体容易地折叠用于无人飞行器的翼部和悬臂连杆(boom rod),并能够从所述主体拆卸所述翼部和悬臂连杆的悬臂结合装置。
背景技术
无人机(drone)是指没有人搭乘而通过无线电波的引导进行飞行的,具有飞机或直升机等的形态的无人飞行器(unmanned flying object)。起初这种无人机被用在军事工业,但是最近开始以商业目的利用无人机,因此对无人机的研究也在活跃地进行着。尤其,由于无人机具有简便性、迅速性、经济性等多种优点,所以最近除了军事目的以外还用在物流配送、救灾、广播和休闲等多样的领域中。
无人机具有多种优点,但是由于风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运行操作的不熟练,坠落的风险较高也是实情。并且,由于无人机及其多个附属部件的价格较高,因此无人机的破损导致的经济损失必然严重。并且,在无人机坠落的情况下,不仅导致无人机自身的破损引起的严重的经济损失,对于人及物体的二次损害的危险性也较为严重。
由于上述理由,无人机的运行稳定性受瞩目,为了实现这种稳定性,尤其,如何设计无人机的翼部的着陆部(landing unit)的结构变为重要的问题。即,在设计无人机的翼部的结构时,需要考虑在起飞和着陆时使无人机稳定地上升或下降的问题以及起飞后向哪一特定的方向移动的运行上的问题等所有问题。
现有的无人机,尤其小型无人机的翼部(马达、螺旋桨等部件)不具有用于连接无人机主体的单独的悬臂连杆(boom rod)以及臂部(arm),而形成为与主体一体化的形态,因此在无人机的搬运过程中具有一体型结构的破损等风险。为了克服上述的无人机结构的限制,近期开发了具有折叠式悬臂结构(Foldable boom assy)或拆装式悬臂结构(Detachable or removable boom assy)的新型无人机。其中,折叠式结构应用于小型或中性的机体,从而除了飞行功能以外还提供用户便携性,而拆装式悬臂结构主要被用于悬臂的大小较大的大型机体,从而能够从机体完全分离,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用户便携性。
虽然具有折叠式结构或拆装式结构的无人机提供如上所述的优点,但是仍然存在引起用户不便性的问题。对所述折叠式结构而言,由于构成为比较简单的结构而能够使用户容易操作,且能够在短时间内减少较大的体积,然而相反地,机体越大,悬臂结构物的重量和体积也会越大,并且不方便进行拆卸,因此具有携带性受限的缺点。另外,对所述拆装式无人机而言,在拆卸时体积能够最小化,并且在装载用于携带或移动的部件时,收纳自由度较高而方便,然而相反地,在进行拆卸之前无法减少体积,并且在需要短时间(例如,短距离徒步移动等)内减少体积的情况下由于应携带的部件数较多,因此会造成麻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韩国专利公报第1,669,007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与无人飞行器的大小或用途无关地,能够简便而稳定地携带的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悬臂结合装置。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可游动的铰链结构而将所述折叠式结构的优点和所述拆装式结构的优点全部应用的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悬臂结合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课题并不局限于以上提及的技术课题,未提及的其他技术课题可通过以下的记载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明确地理解。
用于达成所述技术课题的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用于将提供无人飞行器的飞行动力的翼部与无人飞行器的主体连接的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悬臂结合装置包括:外部连接器,与所述主体电连接;中间连接器,可拆装地结合于所述外部连接器,并向所述翼部提供电源;悬臂壳体,安装于所述主体;悬臂支架,通过位于彼此不同的位置的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的插入而结合于所述悬臂壳体,且收容所述中间连接器;悬臂连杆,从所述悬臂支架延伸而与所述翼部连接,当所述第一固定轴的插入被解除时,所述悬臂支架能够以所述第二固定轴为基准而转动,另外,当所述第二固定轴的插入被解除时,所述悬臂支架能够从所述悬臂壳体分离。
用于达成所述技术课题的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人飞行器包括:翼部,提供无人飞行器的飞行动力;所述无人飞行器的主体;以及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悬臂结合装置,连接所述翼部和所述主体,所述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悬臂装置包括:外部连接器,与所述主体电连接;中间连接器,可拆装地结合于所述外部连接器,并向所述翼部提供电源;悬臂壳体,安装于所述主体;悬臂支架,通过位于彼此不同的位置的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的插入而结合于所述悬臂壳体,且收容所述中间连接器;悬臂连杆,从所述悬臂支架延伸而与所述翼部连接,当所述第一固定轴的插入被解除时,所述悬臂支架能够以所述第二固定轴为基准而转动,另外,当所述第二固定轴的插入被解除时,所述悬臂支架能够从所述悬臂壳体分离。
根据基于本发明的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悬臂结合装置,具有能够将无人飞行器的飞行稳定性以及用户的便携性均提高的优点。
根据基于本发明的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悬臂结合装置,还具有即使没有复杂的独立的结构,也能够从无人飞行器的主体折叠或拆卸悬臂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利的无人飞行器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配备于图1的无人飞行器的悬臂结合装置中的一个悬臂结合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详细地示出翼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4a和图4b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悬臂支架的立体图。
图5a是在旋转凸轮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的悬臂支架的纵截面图;图5b是在旋转凸轮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的悬臂支架的纵截面图。
图6是从下方观察悬臂支架的仰视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悬臂壳体的立体图。
图8是悬臂支架和悬臂壳体所结合的支架-壳体组件的立体图。
图9a是插入有第一轴时的支架-壳体组件的纵截面图;图9b是第一轴被解除时的支架-壳体组件的纵截面图。
图10a和图10b分别为在悬臂支架相对于悬臂壳体转动的状态下的悬臂结合装置的立体图和侧视图。
图11是在悬臂支架从悬臂壳体完全分离的状态下的悬臂结合装置的立体图。
图12a和图12b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悬臂结合装置的立体图。
图13a和图13b是示出悬臂支架相对于悬臂壳体前进之前和前进之后的情形的,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悬臂结合装置的侧视图。
图14a是悬臂支架在贯通狭槽的前进位置处相对于悬臂壳体而转动时的悬臂结合装置的侧视图;图14b是悬臂支架在从悬臂壳体完全分离时的悬臂结合装置的侧视图。
图1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悬臂结合装置的侧视图。
符号说明
10:悬臂支架 15:凸轮组件
20:悬臂壳体 30:悬臂连杆
40:中间连接器 45:外部连接器
50:翼部 55:连接插头
60:支架-壳体组件 80:无人飞行器的主体
90:无人飞行器
100、200、300: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悬臂结合装置
151a、151b:第二固定轴 155:旋转凸轮
251a、251b:第一固定轴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及与后述的详细的实施例可以明确本发明的优点、特征及实现本发明的方法。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以下公开的实施例,而能够以互不相同的多种形态实现,只不过,提供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使本发明的公开完整,并向在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基本的知识的人员完整的告知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仅由权利要求的范围定义。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符号表示相同的构成要素。
除非另有定义,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性或者科学性的术语)将作为在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备普通知识水平的技术人员能够共同理解的含义而被使用。并且,对通常使用的如在词典里定义的术语而言,除非明确特别地被定义,否则不应当被理想地或者过度地被解释。
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用于说明实施例,其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本说明书中,在没有特殊记载的情况下,单数型包括复数型。说明书中使用的“包括(comprises)”和/或“包括……的(comprising)”除了所提及的构成要素以外,不排除一个以上的其他构成要素的存在或追加。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利的无人飞行器90的立体图。所述无人飞行器90包括多个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悬臂结合装置100a、100b、100c、100d和安装有所述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悬臂结合装置100a、100b、100c、100d的主体80。多个所述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悬臂结合装置100a、100b、100c、100d可以以对称的辐射形安装于所述主体80。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悬臂结合装置100a、100b、100c、100d分别包括与翼部连接的悬臂连杆(boom rod)30a、30b、30c、30d和安装于主体80的支架-壳体组件60a、60b、60c、60d。
所述主体80可以配备用于向所述翼部供应电源的电池、用于感测无人飞行器90的位置的GPS传感器、用于拍摄图像的相机、用于控制所述翼部的旋转速度的控制器等。
图2是图示配备于无人飞行器90的悬臂结合装置100a、100b、100c、100d中的一个悬臂结合装置100的立体图。图2中图示为悬臂结合装置100包括翼部50,但是不限于此,悬臂结合装置100还可以构成为独立于翼部50的单元而可从翼部50拆装。
悬臂结合装置100包括:外部连接器45,为了传递从主体90提供的电源和/或控制信号而与所述主体90电连接;以及中间连接器40,可拆装地结合于所述外部连接器45,并向翼部50传递所述外部电源和/或控制信号。所述中间连接器40再次与连接于翼部50并延伸的缆线(cable)56连接。在缆线56的端部可以配备有可电连接于翼部50的连接插头55。
并且,在所述主体80安装有悬臂壳体(boom housing)20,并且悬臂支架(boombracket)10以可相对于悬臂壳体20转动的同时能够从悬臂壳体20拆卸的方式结合于悬臂壳体20。例如,悬臂支架10可以通过位于彼此不同的位置的第一固定轴251a、251b和第二固定轴151a、151b的插入而结合于所述悬臂壳体20。
如上所述,在插入有第一固定轴251a、251b和第二固定轴151a、151b的状态下,当所述第一固定轴251a、251b的插入被解除时,所述悬臂支架10能够以所述第二固定轴151a、151b为基准而转动。并且,追加地,当所述第二固定轴151a、151b的插入被解除时,所述悬臂支架10能够从所述悬臂壳体20分离。
所述中间连接器40和外部连接器45收容于悬臂支架10和悬臂壳体20内。例如,中间连接器40可收容于悬臂支架10,且外部连接器45可收容于悬臂壳体20。
并且,悬臂连杆30从所述悬臂支架10延伸而与翼部50连接,并且在内部收容缆线56和连接插头55。悬臂连杆30插入于悬臂支架10的圆形开口部11,并可以通过螺栓、销、柳钉(rivet)等普通的紧固件而安装。并且,悬臂连杆30插入于翼部50的圆形开口部541,并且可以通过如上所述的紧固件而安装。
图3是详细地示出翼部50的结构的立体图。
翼部50可以构成为包括:螺旋桨51,用于给无人飞行器90提供升力;旋转支撑部52,用于向所述螺旋桨51传递旋转力并支撑所述螺旋桨51;支架53、54,用于安装所述旋转支撑部52。在所述支架53、54内可以收容有产生所述旋转力的马达(未示出)。在所述支架54的一侧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悬臂连杆30的圆形开口部541。所述翼部50可以如上所述地与悬臂结合装置100构成为一体,但是不限于此,还可以构成为以独立的部件而可拆装地结合于悬臂结合装置100。
图4a和图4b是分别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悬臂支架10的立体图。悬臂支架10包括用于安装所述悬臂连杆30的圆形开口部11和用于收容凸轮组件15的壳体结合部19。在圆形开口部11形成有多个紧固孔12a、12b、12c、12d,从而可以通过将紧固件插入紧固孔而使悬臂支架10和悬臂连杆30被安装。
并且,壳体结合部19可以通过第一固定轴251a、251b和第二固定轴151a、151b而结合于所述悬臂壳体20。所述第一固定轴251a、251b被插入到第一贯通孔14a、14b的位置,且所述第二固定轴151a、151b被插入到第二贯通孔16a、16b的位置。
参照图4b,凸轮组件15包括:所述第二固定轴151a、151b;旋转凸轮155,以使所述第二固定轴151a、151b向第二贯通孔16a、16b的外部突出(第一位置)或向第二贯通孔16a、16b内部后退(第二位置)的方式提供冲程(stroke)。并且,所述悬臂支架10还包括:弹性部件152a、152b,当所述旋转凸轮155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向所述第二固定轴151a、151b提供弹性复原力(压缩力)。
图5a是在旋转凸轮155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的悬臂支架10的纵截面图,图5b是在旋转凸轮155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的悬臂支架10的纵截面图。在此,第一位置表示旋转凸轮155的长轴与第二固定轴151a、151b并排的位置,第二位置表示旋转凸轮155的长轴与第二固定轴151a、151b垂直的位置。
如图5a所示,当旋转凸轮155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形成于旋转凸轮155的长轴上的凸起部159推动第二固定轴151a、151b的内侧端部,从而第二固定轴151a、151b向外侧突出。
此时,弹性部件152a、152b被压缩而向第二固定轴151a、151b提供弹性复原力。因此,相比于所述旋转凸轮155从所述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的情形,在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旋转的情形下能够作用到更大的阻力。
并且,所述旋转凸轮155能够以凸轮轴154为基准旋转,并且弹性部件152a、152b可以设置于在第二固定轴151a、151b的内侧端部形成的台阶部153a、153b和悬臂支架10的内侧壁之间。
参照图5b,在悬臂支架10的内侧形成有用于限制所述旋转凸轮155的旋转的止动件158。因此,当所述旋转凸轮155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形成于所述旋转凸轮155的长轴上的凸起部159卡接在所述止动件158,从而所述旋转凸轮155的旋转被限制在预定的角度范围(例如,90度)以内。在旋转凸轮155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弹性部件152a、152b的压缩被解除,从而弹性复原力会消除(release)。
最终,在所述旋转凸轮155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固定轴151a、151b同时插入所述悬臂壳体20与所述悬臂支架10,并且在所述旋转凸轮155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固定轴151a、151b从所述悬臂壳体20脱离。此时,悬臂支架10和悬臂壳体20的结合至少在第二固定支架151a、151b的位置上被解除。
图6是从下方观察悬臂支架10的仰视图。
在悬臂支架10的底面配备有凸轮操作旋钮(knob)156,所述凸轮操作旋钮156向所述悬臂支架10的外部暴露,并与所述旋转凸轮155位于同轴上,以使用户能够使所述旋转凸轮155旋转。用户可以握持形成于凸轮操作旋钮156的把手157,并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使其旋转,从而使旋转凸轮155旋转,据此,能够简单地使第二固定轴151a、151b向悬臂支架10的外部突出,或者使其向悬臂支架10的内部后退。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悬臂壳体20的立体图。
所述悬臂壳体20包括两个侧壁板21a、21b和用于连接所述侧壁板21a、21b的上侧板23。因此,为了使所述悬臂支架10能够相对于所述悬臂壳体20而在预定角度范围内自由地旋转,在悬臂壳体20形成有前侧开口部28和下侧开口部29。
在所述两个侧壁板21a、21b分别可以形成有安置槽24a、24b,并且在安置槽24a、24b设置有锁杆25a、25b。锁杆25a、25b可以按如下方式被用户操作: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运动,所述第一位置是所述第一固定轴251a、251b同时插入于所述悬臂支架10和所述悬臂壳体20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是所述第一固定轴251a、251b从所述悬臂支架10分解的位置。为了防止在进行上述操作时的滑动,在锁杆25a、25b的表面可以配备有凹凸部252a、252b。
具体而言,所述锁杆25a、25b包括:旋转轴254a、254b,在用户按压所述锁杆25a、25b时,使所述锁杆25a、25b在预定范围内转动;第一固定轴251a、251b,随着所述旋转轴254a、254b的转动而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旋转轴254a、254b可以被插入到形成于所述安置部24a、24b的支撑件241a、241b而进行转动。
并且,所述锁杆25a、25b还可以包括弹性部件(未示出)和引导棒253a、253b。引导棒253a、253b在所述锁杆25a、25b内以所述旋转轴254a、254b为基准而位于第一固定轴251a、251b的相反侧。并且,引导棒253a、253b在用户按压所述锁杆25a、25b时通过所述弹性部件152a、152b被提供弹性复原力。此时,第一固定轴251a、251b向第三贯通孔22a、22b的外侧后退。并且,如果用户解除锁杆25a、25b的按压,则第一固定轴251a、251b向第三贯通孔22a、22b的内侧前进而返回。
图8是悬臂支架10和悬臂壳体20所结合的支架-壳体组件60的立体图。
如上所述,在所述悬臂支架10形成有第一贯通孔14a、14b和第二贯通孔16a、16b,并且在所述悬臂壳体20形成有第三贯通孔22a、22b和第四贯通孔26a、26b。此时,所述第一固定轴251a、251b可以被插入到所述第一贯通孔14a、14b和所述第三贯通孔22a、22b,并且所述第二固定轴151a、151b可以被插入到所述第二贯通孔16a、16b以及所述第四贯通孔26a、26b。
如上所述,在插入有第一固定轴251a、251b和第二固定轴151a、151b的状态下,当第一固定轴251a、251b的插入被解除(脱离)时,所述悬臂支架10能够以所述第二固定轴151a、151b为基准而转动。并且,追加地,当第二固定轴151a、151b的插入被解除(脱离)时,所述悬臂支架10能够从所述悬臂壳体20分离,因此,布置于悬臂支架10的中间连接器40可以从布置于悬臂壳体20的外部连接器45脱离。
图9a是插入有第一固定轴251a、251b时的支架-壳体组件的纵截面图;图9b是第一固定轴251a、251b被解除时的支架-壳体组件60的纵截面图。
如图9a所示,第一固定轴251a、251b将形成于悬臂支架10的第一贯通孔14a、14b和形成于悬臂壳体20的第三贯通孔22a、22b全部贯通而被插入。因此,此时,在彼此不同的位置处,第一固定轴251a、251b和第二固定轴151a、151b全部插入到悬臂支架10和悬臂壳体20,因此,悬臂支架10会以无相对于悬臂壳体20的移动的方式得到固定。
之后,如果用户按压锁杆25a、25b的表面,则第一固定轴251a、251b会如图9b所示地从所述第一贯通孔14a、14b脱离。因此,悬臂支架10和悬臂壳体20至少在第一固定轴251a、251b的位置处解除结合状态而成为仅通过第二固定轴151a、151b结合的状态。因此,悬臂支架10能够以第二固定轴151a、151b为基准而相对于悬臂壳体20转动。
图10a和图10b分别为如上所述地在悬臂支架10相对于悬臂壳体20转动的状态下的悬臂结合装置100的立体图和侧面图。
如图10a和图10b所示,悬臂支架10和悬臂连杆30以第二固定轴151a、151b为基准而相对于悬臂壳体20以大致成直角的角度进行了转动。为了防止悬臂支架10在悬臂壳体20内旋转预定角度范围以上,在悬臂壳体20内可以形成有卡定台(图11的27)。此时,中间连接器40从外部连接器45完全分离,因此翼部50和主体90之间的电连接会被阻断。
图11是在悬臂支架10从悬臂壳体20完全分离的状态下的悬臂结合装置100的立体图。
如图10a所示,在悬臂支架10相对于悬臂壳体20而转动的状态下,如果第二固定轴151a、151b通过上述的旋转凸轮155的操作而向内侧后退,则第二固定轴151a、151b从形成于悬臂壳体20的第四贯通孔26a、26b脱离。因此,从此悬臂支架10和悬臂壳体20之间再无连接点,因此悬臂支架10能够从悬臂壳体20完全分离。
图12a和图12b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悬臂结合装置200的立体图。其中,图12a表示悬臂支架110转动之前的形状,图12b表示悬臂支架110转动之后的形状。
在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悬臂结合装置200中,在悬臂壳体120的上侧板123形成有安置槽124,并且在此设置有锁杆125。与所述锁杆125对应地,在悬臂支架110,也在上侧形成有第一贯通孔14。
用户按压锁杆125而使第一固定轴(未示出)从悬臂支架10的第一贯通孔14脱离,从而悬臂支架10和悬臂连杆30能够如图12b所示地相对于悬臂壳体120旋转。
图13a至图14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悬臂结合装置300。其中,图13a和图13b分别示出悬臂支架10相对于悬臂壳体220前进之前的侧视图和前进之后的侧视图。
在所述悬臂结合装置300,在悬臂壳体220代替上述的第四贯通孔26a、26b而形成有从主体80沿悬臂连杆30方向延伸的贯通狭槽226a、226b。在图13a中,第二固定轴151a、151b位于贯通狭槽226a、226b的后退位置。之后,若用户按压锁杆25a、25b而使第一固定轴251a、251b解除,则第二固定轴151a、151b在贯通狭槽226a、226b内处于可滑动的状态。
如图13b所示,如果用户将悬臂连杆30向前方拉动,则第二固定轴151a、151b向贯通狭槽226a、226b的前进位置移动。此时,中间连接器40从外部连接器45脱离,从而主体90和翼部50之间的电连接会被阻断。
图14a是当悬臂支架10在贯通狭槽226a、226b的前进位置处相对于悬臂壳体220而转动时的悬臂结合装置300的侧视图;图14b是当悬臂支架10从悬臂壳体220完全分离时的悬臂结合装置300的侧视图。
如上所述,代替上述实施例中的第四贯通孔26a、26b而使用从主体80沿悬臂连杆30方向延伸的贯通狭槽226a、226b的原因在于,通过悬臂支架10的转动而使中间连接器40和外部连接器45之间的结合顺利地被解除。在上述的实施例中的悬臂结合装置100,如果使悬臂支架10相对于悬臂壳体20而转动,则其转动以一个固定的轴即第四贯通孔26a、26b为基准而实现,因此在需要解除结合的连接器40、45之间可能发生一定程度的干涉。
当悬臂支架10位于贯通狭槽226a、226b的前进位置时,若第二固定轴151a、151b通过旋转凸轮155的操作而向内侧后退,则如图14b所示,悬臂支架10和悬臂连杆30能够从悬臂壳体220完全分离。
图1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悬臂结合装置400的侧视图。
在所述悬臂结合装置400中,代替坚固的连接器形态的中间连接器40以及外部连接器45而使用具有柔韧性的缆线440,在这一点上存在差异。在此情况下,即使不使用图13a的贯通狭槽而使用单纯的贯通孔26a、26b,在使悬臂支架10相对于悬臂壳体20而转动时不会发生连接器所引起的干涉。当然,最终地,为了使悬臂支架10从悬臂壳体20分离,在缆线440的端部可以配备有能够与外部连接器45连接的连接器(未示出)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然而在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中具有普通知识水平的技术人员将理解,本发明可以在不变更其技术思想或必要技术特征的情况下实施为其他具体的形态。因此,以上描述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上均为示例性的实施例,而非限定性的实施例。

Claims (15)

1.一种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悬臂结合装置,用于将提供无人飞行器的飞行动力的翼部与无人飞行器的主体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部连接器,与所述主体电连接;
中间连接器,可拆装地结合于所述外部连接器,并向所述翼部提供电源;
悬臂壳体,安装于所述主体;
悬臂支架,通过位于彼此不同的位置的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的插入而结合于所述悬臂壳体,且收容所述中间连接器;
悬臂连杆,从所述悬臂支架延伸而与所述翼部连接,
当所述第一固定轴的插入被解除时,所述悬臂支架能够以所述第二固定轴为基准而转动,另外,当所述第二固定轴的插入被解除时,所述悬臂支架能够从所述悬臂壳体分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悬臂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悬臂支架包括旋转凸轮和所述第二固定轴,
当所述旋转凸轮通过旋转而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固定轴同时插入于所述悬臂壳体与所述悬臂支架,
当所述旋转凸轮通过旋转而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固定轴从所述悬臂壳体和所述悬臂支架中的至少一侧分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悬臂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支架还包括:
凸轮操作旋钮,以用户能够使所述旋转凸轮旋转的方式向所述悬臂支架的外部暴露,并与所述旋转凸轮位于同轴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悬臂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悬臂支架包括:
圆形开口部,用于收容并安装所述悬臂连杆;以及
壳体结合部,安装有所述旋转凸轮,并通过所述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而结合于所述悬臂壳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悬臂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悬臂壳体包括:锁杆,能够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被用户操作,其中,所述第一位置是所述第一固定轴同时插入于所述悬臂支架和所述悬臂壳体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是所述第一固定轴从所述悬臂支架分解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悬臂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杆包括:旋转轴,在用户按压所述锁杆时,使所述锁杆在预定范围内转动;以及
所述第一固定轴,随着所述旋转轴的转动而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悬臂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悬臂壳体包括两个侧壁板和连接所述侧壁板的上侧板,
并且,所述悬臂壳体形成有前侧开口部和下侧开口部,以使所述悬臂支架能够相对于所述悬臂壳体而在预定角度范围内自由地旋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悬臂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杆设置于在所述两个侧壁板和所述上侧板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的安置槽内。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悬臂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固定轴的插入被解除时,所述中间连接器从所述外部连接器脱离。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悬臂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悬臂支架形成有第一贯通孔和第二贯通孔,在所述悬臂壳体形成有第三贯通孔和第四贯通孔,从而所述第一固定轴能够被插入到所述第一贯通孔和所述第三贯通孔,所述第二固定轴能够被插入到所述第二贯通孔和所述第四贯通孔。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悬臂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四贯通孔是从所述主体沿悬臂连杆方向延伸的贯通狭槽。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悬臂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固定轴的插入被解除时,所述第二固定轴能够沿所述狭槽而向远离所述主体的方向移动。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悬臂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悬臂壳体包括锁杆,
所述锁杆包括:旋转轴,用于在用户按压所述锁杆时使所述锁杆在预定范围内转动;以及第一固定轴,随着所述旋转轴的转动而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第一贯通孔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狭槽,以用于当所述第一固定轴插入时确保基于所述转动的空隙。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悬臂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悬臂连杆被插入于所述悬臂支架内,并通过紧固件的插入而被固定在所述悬臂支架。
15.一种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翼部,提供无人飞行器的飞行动力;
所述无人飞行器的主体;以及
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悬臂结合装置,连接所述翼部和所述主体,
所述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悬臂装置包括:
外部连接器,与所述主体电连接;
中间连接器,可拆装地结合于所述外部连接器,并向所述翼部提供电源;
悬臂壳体,安装于所述主体;
悬臂支架,通过位于彼此不同的位置的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的插入而结合于所述悬臂壳体,且收容所述中间连接器;
悬臂连杆,从所述悬臂支架延伸而与所述翼部连接,
当所述第一固定轴的插入被解除时,所述悬臂支架能够以所述第二固定轴为基准而转动,另外,当所述第二固定轴的插入被解除时,所述悬臂支架能够从所述悬臂壳体分离。
CN201810372979.3A 2018-01-18 2018-04-24 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悬臂结合装置及利用此的无人飞行器 Pending CN11005375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80006440A KR20190088208A (ko) 2018-01-18 2018-01-18 무인 비행체용 붐 결합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무인 비행체
KR10-2018-0006440 2018-01-1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53757A true CN110053757A (zh) 2019-07-26

Family

ID=67302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72979.3A Pending CN110053757A (zh) 2018-01-18 2018-04-24 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悬臂结合装置及利用此的无人飞行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20190088208A (zh)
CN (1) CN110053757A (zh)
WO (1) WO201914296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37269B1 (ko) * 2020-06-01 2021-12-09 한국광기술원 우수한 결합력을 갖는 드론 암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드론
CN113716014B (zh) * 2021-08-19 2024-06-11 航天时代飞鹏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主收放机臂的四旋翼无人机及机臂收放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G194241A1 (en) * 2012-04-11 2013-11-29 Singapore Tech Aerospace Ltd A rotor-arm assembly and a multi-rotorcraft
KR101527544B1 (ko) * 2015-01-10 2015-06-10 최종필 접이식 무인비행기
KR101660465B1 (ko) * 2015-09-04 2016-11-02 주식회사 그리폰 다이나믹스 멀티콥터의 모터붐
KR101699966B1 (ko) * 2015-12-07 2017-01-26 주식회사 케이디앵글 무인비행체
KR101669007B1 (ko) 2015-12-21 2016-10-25 최종필 무인비행기의 아암 결합장치
KR101919574B1 (ko) * 2016-05-27 2018-11-19 주식회사 유비파이 무인항공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90088208A (ko) 2019-07-26
WO2019142961A1 (ko) 2019-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54882B (zh) 机架及使用该机架的无人机
US9456185B2 (en) Helicopter
US8973861B2 (en) Tetra-propeller aircraft
CN205131639U (zh) 一种多旋翼无人机
US11530038B2 (en) Detachable protection structure for unmanned aerial systems
CN105035318A (zh) 一种多旋翼无人机
CN206437202U (zh) 无人机
CN110053757A (zh) 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悬臂结合装置及利用此的无人飞行器
CN109398692A (zh) 一种螺旋桨、动力系统以及无人飞行器
EP2772429A1 (en) Four-rotor aircraft
CN110248867B (zh) 农业用多轴直升机
US9586689B2 (en) Parachute device
CN206031745U (zh) 无人飞行器的机架及无人飞行器
US20210217318A1 (en) Autonomous aerial vehicle system
CN107458579A (zh) 一种无人机装置
CN205906203U (zh) 一种h型结构的可双向变形无人机
CN206782064U (zh) 一种折叠式四轴六旋翼无人机
CN105035305B (zh) 用于无人机的螺旋桨折叠装置
CN107985574A (zh) 一种浮力辅升无人机
CN105109679B (zh) 一种锁紧组件及多旋翼无人飞行器
CN214165276U (zh) 连接组件、机架及无人机
CN109693804A (zh) 一种无人机起飞小车
CN205221113U (zh) 腕式便携伴飞自主监控无人机
CN209972768U (zh) 一种无人机机臂折叠机构及其无人机
CN211943702U (zh) 一种可折叠无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