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51449B - 一种大鼠黄韧带肥厚模型的多模式诱导装置及造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鼠黄韧带肥厚模型的多模式诱导装置及造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51449B
CN110051449B CN201910419239.5A CN201910419239A CN110051449B CN 110051449 B CN110051449 B CN 110051449B CN 201910419239 A CN201910419239 A CN 201910419239A CN 110051449 B CN110051449 B CN 1100514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t
supporting plate
head
push rod
electric pu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1923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51449A (zh
Inventor
贾志强
李刚
刁文博
贺西京
高凯
乔伟强
陈晨
李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41923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5144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514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514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514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514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DVETERINARY INSTRUMENTS, IMPLEMENTS, TOOLS, OR METHODS
    • A61D1/00Surgical instruments for veterinary us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鼠黄韧带肥厚模型的多模式诱导装置及造模方法,诱导装置包括支架、大鼠限位组件、弯曲诱导组件和扭曲诱导组件,大鼠限位组件由躯体支撑板、头部支撑板、尾部支撑板、头部压板和尾部压板构成,弯曲诱导组件包括用于驱动躯体支撑板升降的第一电动推杆、用于驱动头部压板升降的第二电动推杆以及用于驱动尾部压板升降的第三电动推杆,扭曲诱导组件包括用于驱动躯体支撑板翻转的第四电动推杆,第四电动推杆设置在躯体支撑板的一侧下方。本发明能够实现正反弯曲模式和顺逆扭曲模式的大鼠黄韧带肥厚模型造模,一器多用,提高造模成功率,缩短造模周期、实用性较强。

Description

一种大鼠黄韧带肥厚模型的多模式诱导装置及造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疾病动物模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鼠黄韧带肥厚模型的多模式诱导装置及造模方法。
背景技术
黄韧带是一种连接毗邻的两椎板和关节突关节组织的结构,是构成中央椎管后外侧壁和神经根管后壁的重要组成部分。黄韧带肥厚骨化症是由于各种导致韧带退行性变的因素的作用,最终使黄韧带改变失去弹性而增厚变硬甚至骨化,从而造成椎管狭窄,造成神经压迫,引起神经根症状、下肢瘫痪、大小便功能障等。
目前关于黄韧带肥厚骨化症发病机制的实验研究方法主要以构建黄韧带细胞模型为主,而动物模型作为验证体外细胞学实验结果和疾病机制的重要手段,对于黄韧带肥厚骨化症来说,目前尚未有公认的的动物造模方法及推广装置。根据现有的文献报道,黄韧带肥厚骨化动物模型主要通过黄韧带局部干预法和基因改造的方法建立。黄韧带局部应力干预法是主要是利用黄韧带在应力刺激下,发生弹性退变、增厚及骨化的力学机制,从而构建的黄韧带肥厚骨化动物模型。为此,有学者设计出一种诱导大鼠胸腰椎黄韧带肥厚骨化的张力刺激装置专利号:CN109077825A,通过纯张力刺激诱导大鼠胸腰椎黄韧带肥厚骨化,无需任何解剖技术及生物因子或化学试剂干预。然而该装置在刺激诱导的过程中,大鼠的胸腰椎部在弯曲的过程中会带动大鼠的头部和尾部上翘,进而影响其胸腰椎部的弯曲效果,并且该装置只能构建单平面内弯曲模式下的大鼠黄韧带肥厚骨化模型,无法进行扭曲模式下的大鼠黄韧带肥厚骨化模型的诱导,功能较为单一,造模的成功率较低,造模周期较长,实用性不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大鼠黄韧带肥厚模型的多模式诱导装置及造模方法,能够实现正反弯曲模式和顺逆扭曲模式的大鼠黄韧带肥厚模型造模,一器多用,提高造模成功率,缩短造模周期、实用性较强。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鼠黄韧带肥厚模型的多模式诱导装置,包括支架、大鼠限位组件、弯曲诱导组件和扭曲诱导组件,所述大鼠限位组件由躯体支撑板、头部支撑板、尾部支撑板、头部压板和尾部压板构成,头部支撑板和尾部支撑板与躯体支撑板相邻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大鼠的束缚带,头部压板和尾部压板分别设置在头部支撑板和尾部支撑板上方,弯曲诱导组件包括用于驱动躯体支撑板升降的第一电动推杆、用于驱动头部压板升降的第二电动推杆以及用于驱动尾部压板升降的第三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设置在躯体支撑板的正下方,躯体支撑板的下端面设置有转接件,转接件由转轴以及沿其径向设置在圆周面上的连接板构成,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伸缩杆顶部设置有转接套,转接套为具有缺口的圆形套筒,所述转接件的转轴穿设在圆形套筒内,转接件的连接板穿过圆形套筒上的缺口与躯体支撑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推杆和第三电动推杆分别设置在头部压板和尾部压板上方,第二电动推杆和第三电动推杆的底座固定在支架上,第二电动推杆和第三电动推杆的伸缩杆分别与头部压板和尾部压板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扭曲诱导组件包括用于驱动躯体支撑板翻转的第四电动推杆,第四电动推杆设置在躯体支撑板的一侧下方,且第四电动推杆的伸缩杆头端与躯体支撑板的下端面活动连接在一起。
作为本发明一种大鼠黄韧带肥厚模型的多模式诱导装置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头部压板和尾部压板的下端面设置有缓冲棉垫。
作为本发明一种大鼠黄韧带肥厚模型的多模式诱导装置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躯体支撑板与头部支撑板和尾部支撑板之间分别设置有可供大鼠前肢和后肢穿过的间隙,头部支撑板和尾部支撑板均固定在支架的侧壁上。
作为本发明一种大鼠黄韧带肥厚模型的多模式诱导装置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四电动推杆的伸缩杆头端通过中间板与滑轴连接,躯体支撑板的下端面并排设置有两个滑槽,所述滑轴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滑槽设置,且滑轴的两端均设置有避免其脱出的限位盖。
作为本发明一种大鼠黄韧带肥厚模型的多模式诱导装置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诱导装置还设有控制台和电源,电源用于向四个电动推杆和控制台供电,控制台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处理器以及设置在壳体上端面的控制按钮和显示屏,处理器与四个电动推杆的控制器电连接,控制按钮包括弯曲模式选择按钮、扭曲模式选择按钮、定时按钮和推杆伸缩程度调整按钮。
利用上述装置构造大鼠黄韧带肥厚模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正向弯曲模式
a、将选定的大鼠放在大鼠限位组件上,使大鼠的躯干位于躯体支撑板上,大鼠的头部位于头部支撑板上,大鼠的尾部位于尾部支撑板上,通过头部支撑板和尾部支撑板上的束缚带将其固定;
b、调节第一电动推杆和第四电动推杆的伸缩程度,使躯体支撑板的上升的高度为4-7cm,升降频率为60-80次/min,调节第二电动推杆和第三电动推杆的伸缩程度,使头部压板和尾部压板的下降高度为2-3cm,升降频率为60-80次/min,每次连续运行3-5min,每日运行5-10次,每周运行5-6天,连续运行4-8周后得到正向弯曲模式下的大鼠黄韧带肥厚模型;
二、反向弯曲模式
a、将选定的大鼠放在大鼠限位组件上,使大鼠的躯干位于躯体支撑板上,大鼠的头部位于头部支撑板上,大鼠的尾部位于尾部支撑板上,通过头部支撑板和尾部支撑板上的束缚带将其固定;
b、调节第一电动推杆和第四电动推杆的伸缩程度,使躯体支撑板的下降的高度为1-2cm,升降频率为40-60次/min,每次连续运行3-5min,每日运行5-10次,每周运行5-6天,连续运行4-8周后得到反向弯曲模式下的大鼠黄韧带肥厚模型;
三、顺时扭曲模式
a、将选定的大鼠放在大鼠限位组件上,使大鼠的躯干位于躯体支撑板上,大鼠的头部位于头部支撑板上,大鼠的尾部位于尾部支撑板上,通过头部支撑板和尾部支撑板上的束缚带将其固定;
b、使第一电动推杆处于起始位置,调节第四电动推杆的伸缩程度,使躯体支撑板进行顺时针方向的翻转,翻转的极限角度为20-30°,翻转频率为30-40次/min,每次连续运行3-5min,每日运行5-10次,每周运行5-6天,连续运行4-6周后得到顺时扭曲模式下的大鼠黄韧带肥厚模型;
四、逆时扭曲模式
a、将选定的大鼠放在大鼠限位组件上,使大鼠的躯干位于躯体支撑板上,大鼠的头部位于头部支撑板上,大鼠的尾部位于尾部支撑板上,通过头部支撑板和尾部支撑板上的束缚带将其固定;
b、使第一电动推杆处于起始位置,调节第四电动推杆的伸缩程度,使躯体支撑板进行逆时针方向的翻转,翻转的极限角度为20-30°,翻转频率为30-40次/min,每次连续运行3-5min,每日运行5-10次,每周运行5-6天,连续运行4-6周后得到顺时扭曲模式下的大鼠黄韧带肥厚模型。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诱导装置及造模方法,能够实现正向弯曲模式、反向弯曲模式、顺时扭曲模式和逆时扭曲模式四种模式的大鼠黄韧带肥厚模型造模,在弯曲模式下,第一电动推杆和第四电动推杆带动躯体支撑板升降,使大鼠的胸腰椎部反复屈曲,同时第二电动推杆和第三电动推杆分别带动头部压板和尾部压板升降,在大鼠的胸腰椎部向上弓曲的同时,将大鼠的头部和尾部下压,能够保证弓曲的效果;在扭曲模式下,只有第四电动推杆升降,即可实现躯体支撑板的翻转,使大鼠的胸腰椎部反复扭曲;两种模式可随意切换,一器两用,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诱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诱导装置中扭曲诱导组件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诱导装置中扭曲诱导组件翻转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诱导装置中转接件和转接套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诱导装置中第四电动推杆与躯体支撑板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标记:1、支架,2、躯体支撑板,3、头部支撑板,4、尾部支撑板,5、头部压板,6、尾部压板,7、束缚带,8、第一电动推杆,9、第二电动推杆,10、第三电动推杆,11、转接件,12、转接套,13、第四电动推杆,14、限位盖,15、中间板,16、滑轴,17、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大鼠黄韧带肥厚模型的多模式诱导装置,包括支架1、大鼠限位组件、弯曲诱导组件和扭曲诱导组件。大鼠限位组件的作用是将待实验的大鼠固定,防止其在实验过程中乱动,进而影响实验效果。大鼠限位组件由躯体支撑板2、头部支撑板3、尾部支撑板4、头部压板5和尾部压板6构成,头部支撑板3和尾部支撑板4与躯体支撑板2相邻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大鼠的束缚带7,头部压板5和尾部压板6分别设置在头部支撑板3和尾部支撑板4上方,由于头部压板5和尾部压板6会对大鼠的头部和尾部不断产生压迫,为了对大鼠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防护,头部压板5和尾部压板6的下端面设置有缓冲棉垫,使头部压板5和尾部压板6下压的过程对大鼠的头部和尾部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躯体支撑板2与头部支撑板3和尾部支撑板4之间分别设置有可供大鼠前肢和后肢穿过的间隙,头部支撑板3和尾部支撑板4均固定在支架1的侧壁上。
弯曲诱导组件包括用于驱动躯体支撑板2升降的第一电动推杆8、用于驱动头部压板5升降的第二电动推杆9以及用于驱动尾部压板6升降的第三电动推杆10,第一电动推杆8设置在躯体支撑板2的正下方,躯体支撑板2的下端面设置有转接件11,转接件11由转轴以及沿其径向设置在圆周面上的连接板构成,所述第一电动推杆8的伸缩杆顶部设置有转接套12,转接套12为具有缺口的圆形套筒,所述转接件11的转轴穿设在圆形套筒内,转接件11的连接板穿过圆形套筒上的缺口与躯体支撑板2的下端面固定连接,为防止转接件11从转接套12中脱出,在转接套12的两端可设置挡板,所述第二电动推杆9和第三电动推杆10分别设置在头部压板5和尾部压板6上方,第二电动推杆9和第三电动推杆10的底座固定在支架1上,第二电动推杆9和第三电动推杆10的伸缩杆分别与头部压板5和尾部压板6的中心处固定连接,在弯曲模式下,第一电动推杆8和第四电动推杆13同步升降,一同带动躯体支撑板2升降,第二电动推杆9和第三电动推杆10同步升降,并与第一电动推杆8和第四电动推杆13同步,在第一电动推杆8和第四电动推杆13,升起的同时第二电动推杆9和第三电动推杆10下降。扭曲诱导组件包括用于驱动躯体支撑板2翻转的第四电动推杆13以及用于限制大鼠头部的固定罩,固定罩设置在头部支撑板3上,第四电动推杆13设置在躯体支撑板2的一侧下方,第四电动推杆13的伸缩杆头端通过中间板15与滑轴16连接,躯体支撑板2的下端面并排设置有两个滑槽17,所述滑轴16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滑槽17设置,且滑轴16的两端均设置有避免其脱出的限位盖14。在扭曲模式下,第一电动推杆8处于初始位置不动,只有第四电动推杆13升降,在这个过程中,躯体支撑板2会以转接件11的转轴为轴进行翻转。诱导装置还设有控制台和电源,电源用于向四个电动推杆和控制台供电,控制台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处理器以及设置在壳体上端面的控制按钮和显示屏,处理器与四个电动推杆的控制器电连接,控制按钮包括弯曲模式选择按钮、扭曲模式选择按钮、定时按钮和推杆伸缩程度调整按钮。
实施例2
一种正向弯曲模式下的大鼠黄韧带肥厚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选定的大鼠放在大鼠限位组件上,使大鼠的躯干位于躯体支撑板2上,大鼠的头部位于头部支撑板3上,大鼠的尾部位于尾部支撑板4上,通过头部支撑板3和尾部支撑板4上的束缚带7将其固定;
b、调节第一电动推杆8和第四电动推杆13的伸缩程度,使躯体支撑板2的上升的高度为5cm,升降频率为60次/min,调节第二电动推杆9和第三电动推杆10的伸缩程度,使头部压板5和尾部压板6的下降高度为3cm,升降频率为60次/min,每次连续运行3min,每日运行10次,每周运行5天,连续运行8周后得到正向弯曲模式下的大鼠黄韧带肥厚模型。
实施例3
一种正向弯曲模式下的大鼠黄韧带肥厚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选定的大鼠放在大鼠限位组件上,使大鼠的躯干位于躯体支撑板2上,大鼠的头部位于头部支撑板3上,大鼠的尾部位于尾部支撑板4上,通过头部支撑板3和尾部支撑板4上的束缚带7将其固定;
b、调节第一电动推杆8和第四电动推杆13的伸缩程度,使躯体支撑板2的下降的高度为1cm,升降频率为50次/min,每次连续运行5min,每日运行8次,每周运行6天,连续运行6周后得到反向弯曲模式下的大鼠黄韧带肥厚模型。
实施例4
一种顺时扭曲模式下的大鼠黄韧带肥厚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选定的大鼠放在大鼠限位组件上,使大鼠的躯干位于躯体支撑板2上,大鼠的头部位于头部支撑板3上,大鼠的尾部位于尾部支撑板4上,通过头部支撑板3和尾部支撑板4上的束缚带7将其固定,为了保证扭曲效果,可另外用皮带将大鼠的躯干部位与躯体支撑板2捆绑在一起,使大鼠的躯干部能够随躯体支撑板2一同翻转;
b、使第一电动推杆8处于起始位置,调节第四电动推杆13的伸缩程度,使躯体支撑板2进行顺时针方向的翻转(顺时针是针对大鼠的其中一侧来说的),翻转的极限角度为25°,翻转频率为350次/min,每次连续运行4min,每日运行8次,每周运行5天,连续运行5周后得到顺时扭曲模式下的大鼠黄韧带肥厚模型。
实施例5
一种顺时扭曲模式下的大鼠黄韧带肥厚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选定的大鼠放在大鼠限位组件上,使大鼠的躯干位于躯体支撑板2上,大鼠的头部位于头部支撑板3上,大鼠的尾部位于尾部支撑板4上,通过头部支撑板3和尾部支撑板4上的束缚带7将其固定,为了保证扭曲效果,可另外用皮带将大鼠的躯干部位与躯体支撑板2捆绑在一起,使大鼠的躯干部能够随躯体支撑板2一同翻转;
b、使第一电动推杆8处于起始位置,调节第四电动推杆13的伸缩程度,使躯体支撑板2进行逆时针方向的翻转,翻转的极限角度为30°,翻转频率为30次/min,每次连续运行3min,每日运行10次,每周运行6天,连续运行6周后得到顺时扭曲模式下的大鼠黄韧带肥厚模型。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大鼠黄韧带肥厚模型的多模式诱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大鼠限位组件、弯曲诱导组件和扭曲诱导组件,所述大鼠限位组件由躯体支撑板(2)、头部支撑板(3)、尾部支撑板(4)、头部压板(5)和尾部压板(6)构成,头部支撑板(3)和尾部支撑板(4)与躯体支撑板(2)相邻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大鼠的束缚带(7),头部压板(5)和尾部压板(6)分别设置在头部支撑板(3)和尾部支撑板(4)上方,弯曲诱导组件包括用于驱动躯体支撑板(2)升降的第一电动推杆(8)、用于驱动头部压板(5)升降的第二电动推杆(9)以及用于驱动尾部压板(6)升降的第三电动推杆(10),第一电动推杆(8)设置在躯体支撑板(2)的正下方,躯体支撑板(2)的下端面设置有转接件(11),转接件(11)由转轴以及沿其径向设置在圆周面上的连接板构成,所述第一电动推杆(8)的伸缩杆顶部设置有转接套(12),转接套(12)为具有缺口的圆形套筒,所述转接件(11)的转轴穿设在圆形套筒内,转接件(11)的连接板穿过圆形套筒上的缺口与躯体支撑板(2)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推杆(9)和第三电动推杆(10)分别设置在头部压板(5)和尾部压板(6)上方,第二电动推杆(9)和第三电动推杆(10)的底座固定在支架(1)上,第二电动推杆(9)和第三电动推杆(10)的伸缩杆分别与头部压板(5)和尾部压板(6)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扭曲诱导组件包括用于驱动躯体支撑板(2)翻转的第四电动推杆(13),第四电动推杆(13)设置在躯体支撑板(2)的一侧下方,不经过转接件(11)的转轴与第一电动推杆(8)的伸缩杆所确定的平面,且第四电动推杆(13)的伸缩杆头端与躯体支撑板(2)的下端面活动连接在一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鼠黄韧带肥厚模型的多模式诱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压板(5)和尾部压板(6)的下端面设置有缓冲棉垫。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鼠黄韧带肥厚模型的多模式诱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躯体支撑板(2)与头部支撑板(3)和尾部支撑板(4)之间分别设置有可供大鼠前肢和后肢穿过的间隙,头部支撑板(3)和尾部支撑板(4)均固定在支架(1)的侧壁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鼠黄韧带肥厚模型的多模式诱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电动推杆(13)的伸缩杆头端通过中间板(15)与滑轴(16)连接,躯体支撑板(2)的下端面并排设置有两个滑槽(17),所述滑轴(16)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滑槽(17)设置,且滑轴(16)的两端均设置有避免其脱出的限位盖(1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鼠黄韧带肥厚模型的多模式诱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装置还设有控制台和电源,电源用于向四个电动推杆和控制台供电,控制台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处理器以及设置在壳体上端面的控制按钮和显示屏,处理器与四个电动推杆的控制器电连接,控制按钮包括弯曲模式选择按钮、扭曲模式选择按钮、定时按钮和推杆伸缩程度调整按钮。
6.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构造大鼠黄韧带肥厚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正向弯曲模式
a、将选定的大鼠放在大鼠限位组件上,使大鼠的躯干位于躯体支撑板(2)上,大鼠的头部位于头部支撑板(3)上,大鼠的尾部位于尾部支撑板(4)上,通过头部支撑板(3)和尾部支撑板(4)上的束缚带(7)将其固定;
b、调节第一电动推杆(8)和第四电动推杆(13)的伸缩程度,使躯体支撑板(2)的上升的高度为4-7cm,升降频率为60-80次/min,调节第二电动推杆(9)和第三电动推杆(10)的伸缩程度,使头部压板(5)和尾部压板(6)的下降高度为2-3cm,升降频率为60-80次/min,每次连续运行3-5min,每日运行5-10次,每周运行5-6天,连续运行4-8周后得到正向弯曲模式下的大鼠黄韧带肥厚模型;
二、反向弯曲模式
a、将选定的大鼠放在大鼠限位组件上,使大鼠的躯干位于躯体支撑板(2)上,大鼠的头部位于头部支撑板(3)上,大鼠的尾部位于尾部支撑板(4)上,通过头部支撑板(3)和尾部支撑板(4)上的束缚带(7)将其固定;
b、调节第一电动推杆(8)和第四电动推杆(13)的伸缩程度,使躯体支撑板(2)的下降的高度为1-2cm,升降频率为40-60次/min,每次连续运行3-5min,每日运行5-10次,每周运行5-6天,连续运行4-8周后得到反向弯曲模式下的大鼠黄韧带肥厚模型;
三、顺时扭曲模式
a、将选定的大鼠放在大鼠限位组件上,使大鼠的躯干位于躯体支撑板(2)上,大鼠的头部位于头部支撑板(3)上,大鼠的尾部位于尾部支撑板(4)上,通过头部支撑板(3)和尾部支撑板(4)上的束缚带(7)将其固定;
b、使第一电动推杆(8)处于起始位置,调节第四电动推杆(13)的伸缩程度,使躯体支撑板(2)进行顺时针方向的翻转,翻转的极限角度为20-30°,翻转频率为30-40次/min,每次连续运行3-5min,每日运行5-10次,每周运行5-6天,连续运行4-6周后得到顺时扭曲模式下的大鼠黄韧带肥厚模型;
四、逆时扭曲模式
a、将选定的大鼠放在大鼠限位组件上,使大鼠的躯干位于躯体支撑板(2)上,大鼠的头部位于头部支撑板(3)上,大鼠的尾部位于尾部支撑板(4)上,通过头部支撑板(3)和尾部支撑板(4)上的束缚带(7)将其固定;
b、使第一电动推杆(8)处于起始位置,调节第四电动推杆(13)的伸缩程度,使躯体支撑板(2)进行逆时针方向的翻转,翻转的极限角度为20-30°,翻转频率为30-40次/min,每次连续运行3-5min,每日运行5-10次,每周运行5-6天,连续运行4-6周后得到顺时扭曲模式下的大鼠黄韧带肥厚模型。
CN201910419239.5A 2019-05-20 2019-05-20 一种大鼠黄韧带肥厚模型的多模式诱导装置及造模方法 Active CN1100514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19239.5A CN110051449B (zh) 2019-05-20 2019-05-20 一种大鼠黄韧带肥厚模型的多模式诱导装置及造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19239.5A CN110051449B (zh) 2019-05-20 2019-05-20 一种大鼠黄韧带肥厚模型的多模式诱导装置及造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51449A CN110051449A (zh) 2019-07-26
CN110051449B true CN110051449B (zh) 2023-08-01

Family

ID=67323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19239.5A Active CN110051449B (zh) 2019-05-20 2019-05-20 一种大鼠黄韧带肥厚模型的多模式诱导装置及造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514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42708A (zh) * 2019-09-05 2020-02-04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一种防止啮齿目动物创面皮肤收缩的固定及缝合方法及其用途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24811A (zh) * 2011-05-25 2011-10-26 申勇 脊髓型颈椎病实验动物模型及其制作方法
CN104888191A (zh) * 2015-04-09 2015-09-09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一种黄韧带骨化症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
CN105147411A (zh) * 2015-08-05 2015-12-1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和构建设备
JP2016026486A (ja) * 2014-06-24 2016-02-18 美智代 津留 脊柱靱帯骨化症モデル非ヒト動物、糖尿病モデル非ヒト動物、脊柱靱帯骨化症モデル細胞、糖尿病モデル細胞、スクリーニング方法、脊柱靱帯骨化症病変細胞の検出方法、脊柱靱帯骨化症診断用キット、及び脊柱靱帯骨化症治療剤
CN109077825A (zh) * 2018-08-02 2018-12-2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诱导大鼠胸腰椎黄韧带骨化的张力刺激装置及用途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24811A (zh) * 2011-05-25 2011-10-26 申勇 脊髓型颈椎病实验动物模型及其制作方法
JP2016026486A (ja) * 2014-06-24 2016-02-18 美智代 津留 脊柱靱帯骨化症モデル非ヒト動物、糖尿病モデル非ヒト動物、脊柱靱帯骨化症モデル細胞、糖尿病モデル細胞、スクリーニング方法、脊柱靱帯骨化症病変細胞の検出方法、脊柱靱帯骨化症診断用キット、及び脊柱靱帯骨化症治療剤
CN104888191A (zh) * 2015-04-09 2015-09-09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一种黄韧带骨化症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
CN105147411A (zh) * 2015-08-05 2015-12-1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和构建设备
CN109077825A (zh) * 2018-08-02 2018-12-2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诱导大鼠胸腰椎黄韧带骨化的张力刺激装置及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51449A (zh) 2019-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72196B (zh) 一种多体位下肢运动康复机
CN110051449B (zh) 一种大鼠黄韧带肥厚模型的多模式诱导装置及造模方法
CN110478850A (zh) 一种床旁化膝关节活动度训练装置
CN101234227A (zh) 植入式无线肢体运动控制神经刺激网络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6361534A (zh) 人体练椎床
CN104436447B (zh) 一种用于脊髓功能调控的闭环光刺激系统
CN204766339U (zh) 一种脊柱拉伸治疗床
CN108652798B (zh) 一种腰椎支撑装置
CN109806111A (zh) 一种医用神经外科术后康复恢复护理装置
WO2015142060A1 (ko) 척추 교정기
CN111659005A (zh) 一种基于肌电信号的足下垂康复装置
CN204723335U (zh) 一种脊柱理疗床
CN210204973U (zh) 大鼠黄韧带肥厚模型的多模式诱导装置
CN205268833U (zh) 骶神经刺激器程控仪
CN206460709U (zh) 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教学模型
CN202207219U (zh) 一种组合式、可调节支架
CN212940459U (zh) 一种下肢骨折恢复训练装置
CN205073247U (zh) 桥式运动训练床
CN109077825B (zh) 诱导大鼠胸腰椎黄韧带骨化的张力刺激装置及用途
CN210447981U (zh) 诱导式桥式训练床
CN210903942U (zh) 一种腰椎康复器
CN209529996U (zh) 一种用于舞蹈教学的下腰训练装置
CN209714173U (zh) 一种用于神经内科的肢体康复装置
CN113041056A (zh) 可坐立如厕的多功能护理床
CN202776641U (zh) 一种脊柱前路椎间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