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51037A - 一种电子烟雾化控制系统及雾化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烟雾化控制系统及雾化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51037A
CN110051037A CN201810048176.2A CN201810048176A CN110051037A CN 110051037 A CN110051037 A CN 110051037A CN 201810048176 A CN201810048176 A CN 201810048176A CN 110051037 A CN110051037 A CN 1100510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unit
temperature
unit
atomization
tobacco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4817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志国
郭小义
谢国勇
杜文
尹新强
易建华
谭新良
钟科军
刘建福
周永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obacco Hunan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obacco Huna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obacco Hunan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obacco Huna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4817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51037A/zh
Publication of CN1100510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510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24F47/008

Landscapes

  • Control Of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烟雾化控制系统及雾化控制方法,其中雾化控制系统包括电源、与电源连接的按键控制单元、用于将烟草部预加热至雾化临界温度的第一加热单元、用于将进气通道的空气加热至雾化温度的第二加热单元、用于检测进气通道是否有气流流过的气流控制单元;进气通道、第一加热单元、烟草部依次相通;按键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加热单元电连接,按键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出端通过气流控制单元与第二加热单元电连接。本发明控制两个加热单元工作于全新的雾化控制模式,能够对烟草部进行充分均匀的加热雾化,隔热结构简单,避免局部烧焦烟草部或烫伤口腔,出烟速度快、烟雾量和烟雾温度稳定,工作可靠性高,安全系数高,用户体验好。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烟雾化控制系统及雾化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烟雾化控制系统及雾化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依靠加热固体烟草制品以获得烟雾的电子烟中,雾化芯内仅设有一个加热单元,加热单元直接对烟支烟草部接触加热产生烟雾供用户吸食。相应地,现有电子烟雾化控制系统只有单一按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加热单元是否工作。为使电子烟加热均匀雾化充分,加热单元提供的温度一般在350℃以上,温度较高,导致电子烟的隔热结构复杂,同时容易出现局部烧焦或烫伤口腔现象。此外,由于加热单元需要一定的升温时间,因而在抽吸之初,烟草部不能即刻雾化出烟,出烟速度慢,烟雾量不稳定,用户体验差。
发明内容
现有电子烟中,雾化芯内仅设有一个加热单元和单一按键控制单元,加热单元温度较高,导致电子烟的隔热结构复杂,同时容易出现局部烧焦或烫伤口腔现象;烟草部不能即刻雾化出烟,出烟速度慢,烟雾量不稳定,用户体验差。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了的电子烟雾化控制系统及雾化控制方法,设有两个加热单元和两个控制单元,利用两个控制单元控制两个加热单元工作于一种全新的雾化控制模式,能够对烟支烟草部进行充分均匀的加热雾化,同时温度较低,隔热结构简单,不会出现局部烧焦烟草部或烫伤口腔的现象,出烟速度快、烟雾量和烟雾温度稳定、长时间使用不烫手、用户体验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子烟雾化控制系统,包括电源和与电源输出端电连接的按键控制单元,其结构特点是还包括用于将烟支烟草部预加热至雾化临界温度的第一加热单元、用于将进气通道内的空气加热至雾化温度的第二加热单元、用于检测进气通道内是否有气流流过的气流控制单元;进气通道、第一加热单元、烟草部依次相通;所述按键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加热单元电连接,按键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出端通过气流控制单元与第二加热单元电连接。
借由上述结构,本发明中设有两个加热单元和两个控制单元,利用两个控制单元控制两个加热单元工作于一种全新的雾化控制模式。第一加热单元用于在抽吸前对烟草部预加热,使烟草部的温度上升至雾化临界温度,但该雾化临界温度不足以使烟草部雾化产生烟雾。当用户开始抽吸时,第二加热单元开始工作并将进气通道内的空气加热至雾化温度,这些热空气经过烟草段时,烟草段吸收热空气的温度后雾化产生烟雾供用户吸食。按键控制单元同时控制第一加热单元和气流控制单元的通断电。在按键控制单元导通时,第一加热单元开始对烟草部预加热,同时气流控制单元检测进气通道内是否有气流经过。当烟草部的预加热温度上升至雾化临界温度(优选为130℃~160℃,更优选为140℃~150℃)时,用户开始吸烟,此时气流控制单元检测到气流经过并导通,第二加热单元开始工作,进气通道内的空气经过第二加热单元后被加热至雾化温度(优选为230℃~280℃,更优选为240℃~250℃),然后这些热空气经过烟草部并使烟草部迅速超过雾化临界温度,从而雾化产生烟雾。
在本发明中,由于烟草部已经被第一加热单元预加热至雾化临界温度,所以经过第二加热单元加热产生的热空气以气流形式通过烟草部时,烟草部吸收少量的热量就可以雾化生产烟雾。同时,由于在吸烟时热空气填充烟草部的每个烟草单元,烟草部的每个烟草单元又已经被第一加热单元预加热到雾化临界温度,所以烟草部的每个烟草单元受热均匀且生产的每口烟雾温度恒定,烟雾口感更好。此外,由于有第一加热单元的预加热,第二加热单元的热空气温度不需要太高就能使烟草部雾化,所以电子烟不需要太多的隔热结构就能达到良好的隔热效果,从而结构简单并降低生产成本。按键控制单元同时控制第一加热单元和气流控制单元的通断电,可以防止未按下按键控制单元时气流控制单元独立工作而带来安全隐患,比如避免运输过程中电子烟内部可能有气流经过而引起自发工作冒烟的情况,提升运输的安全性和电子烟的实用性。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器和用于检测烟草部温度的第一温度检测单元,控制器电连接于电源输出端与按键控制单元之间,第一温度检测单元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
当第一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到烟草部的预加热温度到达雾化临界温度时,控制器可控制电源以恒定功率输出至第一加热单元,以维持烟草部被加热的温度恒定在雾化临界温度范围内和延长的电源的使用寿命,增加了电子烟的工作可靠性。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器和用于检测进气通道内经过第二加热单元加热的空气温度的第二温度检测单元,控制器电连接于电源输出端与按键控制单元之间,第二温度检测单元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
当第二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到经过第二加热单元加热的空气温度达到雾化温度时,控制器可控制电源以恒定功率输出至第二加热单元,以维持热空气的温度恒定在雾化温度的范围内和延长的电源的使用寿命,增加了电子烟的工作可靠性。
进一步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预警单元电连接。
当第一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到烟草部的预加热温度到达雾化临界温度时,控制器可控制预警单元工作,提醒用户可以吸烟,保证用户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器和用于读取第二加热单元工作次数的计数器,控制器电连接于电源输出端与按键控制单元之间,计数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电连接。
在按键控制单元导通后,通过计算第二加热单元的工作次数,可知抽吸口数,利用预设的抽吸口数自动控制电子烟停止工作,以保护电子烟的寿命也可以作为健康提示即提醒用户吸烟的口数,防止过度吸烟而损害身体健康,用户体验好。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器和用于读取按键控制单元导通时间的计时器,控制器电连接于电源输出端与按键控制单元之间,计时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电连接。
利用按键控制单元的导通时间控制电子烟是否停止工作,可防止用户忘记断电而造成的安全隐患,降低使用成本,用户体验好。
基于同一个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烟雾化控制方法,利用所述的电子烟雾化控制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按键控制单元接通电源与第一加热单元、第一加热单元将烟草部预加热至雾化临界温度,同时按键控制单元接通电源与气流控制单元;
步骤B.气流控制单元检测到进气通道内有气流流过时,气流控制单元接通按键控制单元与第二加热单元、第二加热单元对进入进气通道的空气加热至雾化温度;
步骤C.进气通道内被加热至雾化温度的热空气经过烟草部,烟草部吸收热空气的热量并雾化产生烟雾供用户吸食。
进一步地,在步骤A中还包括:检测烟草部的温度,当烟草部预加热至预设的雾化临界温度时,控制器控制电源输出恒定的功率至第一加热单元。
进一步地,在步骤A中还包括:检测烟草部的温度,当烟草部预加热至预设的雾化临界温度时,预警单元工作以提醒用户可以开始吸烟。
进一步地,在步骤B中还包括:检测进气通道内经过第二加热单元加热的空气温度且当其达到预设的雾化温度时,控制器控制电源输出恒定的功率至第二加热单元。
进一步地,在步骤B中还包括:读取第二加热单元的工作次数,当第二加热单元的工作次数达到预设值时,第一加热单元、第二加热单元均与电源断开。
进一步地,在步骤A中还包括:在按键控制单元导通的同时,开始计算按键控制单元的导通时间,当导通时间达到预设值时,第一加热单元、第二加热单元均与电源断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设有两个加热单元和两个控制单元,利用两个控制单元控制两个加热单元工作于一种全新的雾化控制模式,能够对烟支烟草部进行充分均匀的加热雾化,同时温度较低,隔热结构简单,不会出现局部烧焦烟草部或烫伤口腔的现象,出烟速度快、烟雾量和烟雾温度稳定,工作可靠性高,安全系数高,用户体验好。
附图说明
图1为雾化控制系统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雾化控制方法实施例一工作流程图。
图3为雾化控制系统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4为雾化控制方法实施例二工作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控制系统对应的雾化芯实施例一正剖视图。
图6为放入烟支后雾化芯实施例一的斜剖视图。
图7为放入烟支后雾化芯实施例二的斜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控制系统对应的电子烟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9为使用过程中第一加热单元与第二加热单元的温度-时间关系曲线图。
图10为吸烟过程中第一加热单元与第二加热单元的温度随烟草段长度变化曲线图。
其中,1为进气通道,2为第一加热单元,3为第二加热单元,4为隔热管,5为气流感应开关,6为气管,7为支撑座,8为支撑架,9为支撑套,10为气流开关座,11为电源,12为烟支,1201为烟草部,1202为烟嘴部,13为外壳,14为按键,15为雾化芯,16为主板,17为按键控制单元,18为气流控制单元,19为第一温度检测单元,20为第二温度检测单元,21为预警单元,22为计数器,23为计时器,24为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电子烟雾化控制系统包括电源11和与电源11输出端电连接的按键控制单元17,还包括用于将烟支12烟草部1201预加热至雾化临界温度的第一加热单元2、用于将进入进气通道1的空气加热至雾化温度的第二加热单元3、用于检测进气通道1内是否有气流流过的气流控制单元18;进气通道1、第一加热单元2、烟草部1201依次相通;所述按键控制单元17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加热单元2电连接,按键控制单元17的第二输出端通过气流控制单元18与第二加热单元3电连接。
烟支12由烟草部1201和烟嘴部1202组成;烟草部1201主要用于被加热雾化生产烟雾供用户吸食,烟嘴部1202主要用于过滤烟草部1201所产生的烟雾。
所述雾化临界温度的预设值为130℃~160℃,优选为140℃~150℃。
所述雾化温度的预设值为230℃~280℃,优选为240℃~250℃。
电子烟雾化控制系统还包括控制器24和用于检测烟草部1201温度的第一温度检测单元19,控制器24电连接于电源11输出端与按键控制单元17之间,第一温度检测单元19的输出端与控制器24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
电子烟雾化控制系统还包括用于检测进气通道1内经过第二加热单元3加热的空气温度的第二温度检测单元20,第二温度检测单元20的输出端与控制器24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
控制器24的输出端与预警单元21电连接。
利用实施例一中所述的电子烟雾化控制系统进行雾化控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按键控制单元17接通电源11与第一加热单元2、第一加热单元2将烟草部1201预加热至雾化临界温度,同时按键控制单元17接通电源11与气流控制单元18;
步骤B.气流控制单元18检测到进气通道1内有气流流过时,气流控制单元18接通按键控制单元17与第二加热单元3、第二加热单元3对进入进气通道1的空气加热至雾化温度;
步骤C.进气通道1内被加热至雾化温度的热空气经过烟草部1202,烟草部1202吸收热空气的热量并雾化产生烟雾供用户吸食。
在步骤A中还包括:检测烟草部1201的温度,当烟草部1201预加热至预设的雾化临界温度时,控制器24控制电源11输出恒定的功率至第一加热单元2。
在步骤A中还包括:检测烟草部1201的温度,当烟草部1201预加热至预设的雾化临界温度时,预警单元21工作以提醒用户可以开始吸烟。
在步骤B中还包括:检测进气通道1内经过第二加热单元3加热的空气温度且当其达到预设的雾化温度时,控制器24控制电源11输出恒定的功率至第二加热单元3。
实施例一中电子烟雾化控制方法的具体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一相比,电子烟雾化控制系统实施例二还包括控制器24和用于在按键控制单元17导通后读取第二加热单元3工作次数的计数器22,控制器24电连接于电源11输出端与按键控制单元17之间,计数器22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电连接。
电子烟雾化控制系统实施例二还包括控制器24和用于读取按键控制单元17导通时间的计时器23,控制器24电连接于电源11输出端与按键控制单元17之间,计时器23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计数器22用于在按键控制单元17导通后读取第二加热单元3工作次数,由于第二加热单元3工作一次就是用户抽吸一口烟,所以该计数器22也就是计算用户吸烟的口数,在该电子烟中用户吸烟的口数预设值为10~15口,优选为12口,也就是说第二加热单元3预设工作次数为10~15次,优选为12次;例如当计数器22读取的数值为12次时,按键控制单元17与电源11断开即该电子烟停止工作。
所述计时器23用于读取按键控制单元17导通时间,在该电子烟中按键控制单元17导通时间预设值为3min~5min,优选为4min;例如当计时器23读取的时间为4min时,按键控制单元17与电源11断开即该电子烟停止工作。
对于实施例二中与实施例一中相类似的结构,在此不做文字赘述,但并不影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理解和实现。
利用实施例二中所述的电子烟雾化控制系统进行雾化控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按键控制单元17接通电源11与第一加热单元2、第一加热单元2将烟草部1201预加热至雾化临界温度,同时按键控制单元17接通电源11与气流控制单元18;
步骤B.气流控制单元18检测到进气通道1内有气流流过时,气流控制单元18接通按键控制单元17与第二加热单元3、第二加热单元3对进入进气通道1的空气加热至雾化温度;
步骤C.进气通道1内被加热至雾化温度的热空气经过烟草部1202,烟草部1202吸收热空气的热量并雾化产生烟雾供用户吸食。
在步骤A中还包括:检测烟草部1201的温度,当烟草部1201预加热至预设的雾化临界温度时,控制器24控制电源11输出恒定的功率至第一加热单元2。
在步骤A中还包括:检测烟草部1201的温度,当烟草部1201预加热至预设的雾化临界温度时(例如当检测到烟草部1201的温度为150℃时),预警单元21工作以提醒用户可以开始吸烟。
在步骤B中还包括:检测进气通道1内经过第二加热单元3加热的空气温度且当其达到预设的雾化温度时(例如当检测到热空气的温度为250℃时),控制器24控制电源11输出恒定的功率至第二加热单元3。
在步骤B中还包括:读取第二加热单元3的工作次数,当第二加热单元3的工作次数达到预设值时(例如当该工作次数预设值为12次),第一加热单元2、第二加热单元3均与电源11断开。
在步骤A中还包括:在按键控制单元17导通的同时,开始计算按键控制单元17的导通时间,当导通时间达到预设值时(例如当该时间预设值为4min),第一加热单元2、第二加热单元3均与电源11断开。
实施例二中电子烟雾化控制方法的具体工作流程如图4所示。
以下给出应用本发明电子烟雾化控制系统的电子烟雾化芯及对应的电子烟的机械结构:
雾化芯实施例一
如图5至图6所示,电子烟雾化芯包括进气通道1,还包括用于将烟支12烟草部1201预加热至雾化临界温度的第一加热单元2、用于将进入进气通道1的空气加热至雾化温度的第二加热单元3,进气通道1、第一加热单元2、烟草部1201依次相通。图5中箭头所示方向为气流走向。
所述第二加热单元3设置在所述进气通道1内且与所述进气通道1内的空气充分接触。由于按键控制单元17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加热单元2电连接,当按下按键控制单元17时,第一加热单元2先工作使在吸烟前烟草部1201得到充分的预加热,从而促使吸烟效果更好。由于按键控制单元17的第二输出端通过气流控制单元18与第二加热单元3电连接,所以当按键按下后吸烟时,第二加热单元3工作,加热进气通道1内的空气,然后热空气经过烟草部1201使烟草部雾化产生烟雾。
所述第一加热单元2为发热管,烟支12烟草部1201置于发热管内,进气通道1与第一加热单元2之间设有隔热管4。隔热管4可防止第一加热单元2产生的热量散失在进气通道1中而影响预热效果。
电子烟雾化芯还包括与进气通道1连通且用于检测进气通道1内是否有气流流过的气流感应开关5,该气流感应开关5与第二加热单元3电连接。
电子烟雾化芯还包括气管6,所述进气通道1、第一加热单元2与第二加热单元3均设于该气管6内,气管6和隔热管4之间设置有进气通道1,隔热管4和气管6的一端均固设在支撑座7上,支撑座7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未编号),第一加热单元2与第二加热单元3通过支撑机构固设于支撑座7上。当吸烟时,外界空气以气流的形式进入所述进气通道1,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未编号)和第二加热单元3,然后从第一加热单元2的顶端排出。如图5中箭头所示方向为气流走向。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架8与支撑套9,第一加热单元2依次通过支撑套9、支撑架8与支撑座7相连,第二加热单元3为发热丝且位于支撑套9内,发热丝的引线通过支撑架8固定,当气流经过第二加热单元3时被第二加热单元3加热,使气流的温度上升至雾化温度。
支撑座7的底部设有用于固定气流感应开关5的气流开关座10,气流开关座10上设置有连通所述进气通道1的第二通孔(未编号),当有气流经过该进气通道1时即可触发气流感应开关5使第二加热单元3通电工作。
在烟支12烟草部1201插入发热管内,当用户吸烟时,外界气流进入进气通道1,然后通过第一通孔(未编号)、第二加热单元3后变成热气流,最后热气流经过烟支12烟草部1201,使烟支12烟草部1201雾化形成烟雾供用户吸食。如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为气流走向。
雾化芯实施例二
如图7所示,雾化芯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结构类似,区别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单元2为发热管,烟支12烟草部1201置于发热管内,进气通道1设置于气管6和发热管之间且进气通道1与发热管外壁相接触。当吸烟时,外界空气以气流的形式进入所述进气通道1,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未编号)和第二加热单元3,然后从第一加热单元2的顶端排出。如图7中箭头所示方向为气流走向。
对于实施例二中与实施例一中相类似的结构,在此不做文字赘述,但并不影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理解和实现。
电子烟实施例
如图8所示,电子烟包括电源11、烟支12、外壳13及外壳13一侧的按键14,烟支12包括相连的烟草部1201与烟嘴部1202,外壳13内设有实施例一中所述的雾化芯15,第一加热单元2与第二加热单元3均接在主板16上并通过按键14与电源11电连接。图8中箭头所示方向为气流走向。
本电子烟雾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1.将烟支12烟草部1201预加热至雾化临界温度;所述雾化临界温度为130℃~160℃,优选为140℃~150℃。
步骤A.外界空气进入进气通道1。
步骤B.将进气通道1内的空气加热至雾化温度;所述雾化温度为230℃~280℃,优选为240℃~250℃。
步骤C.加热至雾化温度的空气流经已预加热至雾化临界温度的烟草部1201,烟草部1201吸热雾化产生烟雾供用户吸食。
如图9所示,曲线①表示按下按键14时第一加热单元2的温度与时间关系。当按下按键14时,第一加热单元2在10s~30s的时间内使烟草部1201预加热至雾化临界温度,例如雾化临界温度为150°C,也就是说该第一加热单元2的加热温度只是给烟草部1201加热保温,并不使烟草部1201生产烟雾。当第一加热单元2的温度达到预设的雾化临界温度时,通过控制器24控制第一加热单元2恒定工作使烟草部1201恒温在雾化临界温度范围内,以待吸烟时快速出烟供用户吸食。
如图9所示,曲线②表示按下按键14后吸烟时第二加热单元3的温度与时间关系。当吸烟时,气流感应开关5监测到有空气进入进气通道1,通过气流感应开关5将第二加热单元3与电源11接通,第二加热单元3快速加热进入进气通道1内的空气,使该处空气的温度迅速上升至雾化温度。随后上升至雾化温度的热空气以气流的形式通过烟支12的烟草部1201,烟草部1201吸收这些热空气的热量,从而使烟草部1201的温度高于雾化临界温度并雾化产生烟雾供用户吸食。
由于烟草部1201已经被第一加热单元2预加热至雾化临界温度,所以经过第二加热单元3加热产生的热空气以气流形式通过烟草部1201时,烟草部1201吸收少量的热量就可以雾化生产烟雾。同时,由于在吸烟时热空气填充烟草部1201的每个烟草单元,烟草部1201的每个烟草单元又已经被第一加热单元2预加热到雾化临界温度,所以烟草部1201的每个烟草单元受热均匀且生产的每口烟雾温度恒定,烟雾口感更好。此外,由于有第一加热单元2的预加热,第二加热单元3的热空气温度不需要太高就能使烟草部1201雾化,所以电子烟不需要太多的隔热结构就能达到良好的隔热效果,从而结构简单并降低生产成本。
由图10中的曲线③可知,由于第一加热单元2主要用于预加热烟草部1201,而流经烟草部1201的热空气温度比烟草部1201预加热温度高,所以在吸烟过程中,热气流不会吸收第一加热单元2的热量,因此该第一加热单元2的温度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所以才能更好地保证烟草部1201的出烟速度。因此后期第一加热单元2所需要的加热功率恒定,所以电池寿命更长。
由图10中的曲线④可知,在吸烟过程中,第二加热单元3的热空气通过烟草部1201时,由于热空气中的热量不断地被烟草部1201吸收,所以热空气的温度随该热气流进入烟草部1201的长度而逐渐降低,下降的温度大概在20°C~50°C,但是在烟草部1201的出烟端,热气流的温度至少可以使热气流通过的烟草制品段雾化生产烟雾,满足用户对烟雾的需求。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局限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电子烟雾化控制系统,包括电源(11)和与电源(11)输出端电连接的按键控制单元(1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烟支(12)烟草部(1201)预加热至雾化临界温度的第一加热单元(2)、用于进气通道(1)内的空气加热至雾化温度的第二加热单元(3)、用于检测进气通道(1)内是否有气流流过的气流控制单元(18);进气通道(1)、第一加热单元(2)、烟草部(1201)依次相通;所述按键控制单元(17)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加热单元(2)电连接,按键控制单元(17)的第二输出端通过气流控制单元(18)与第二加热单元(3)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雾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24)和用于检测烟草部(1201)温度的第一温度检测单元(19),控制器(24)电连接于电源(11)输出端与按键控制单元(17)之间,第一温度检测单元(19)的输出端与控制器(24)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雾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24)和用于检测进气通道(1)内经过第二加热单元(3)加热的空气温度的第二温度检测单元(20),控制器(24)电连接于电源(11)输出端与按键控制单元(17)之间,第二温度检测单元(20)的输出端与控制器(24)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烟雾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器(24)的输出端与预警单元(21)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烟雾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24)和用于读取第二加热单元(3)工作次数的计数器(22),控制器(24)电连接于电源(11)输出端与按键控制单元(17)之间,计数器(22)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烟雾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24)和用于读取按键控制单元(17)导通时间的计时器(23),控制器(24)电连接于电源(11)输出端与按键控制单元(17)之间,计时器(23)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电连接。
7.一种电子烟雾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烟雾化控制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按键控制单元(17)接通电源(11)与第一加热单元(2)、第一加热单元(2)将烟草部(1201)预加热至雾化临界温度,同时按键控制单元(17)接通电源(11)与气流控制单元(18);
步骤B.气流控制单元(18)检测到进气通道(1)内有气流流过时,气流控制单元(18)接通按键控制单元(17)与第二加热单元(3)、第二加热单元(3)对进入进气通道(1)的空气加热至雾化温度;
步骤C.进气通道(1)内被加热至雾化温度的热空气经过烟草部(1202),烟草部(1202)吸收热空气的热量并雾化产生烟雾供用户吸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烟雾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还包括:检测烟草部(1201)的温度,当烟草部(1201)预加热至预设的雾化临界温度时,控制器(24)控制电源(11)输出恒定的功率至第一加热单元(2)。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烟雾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还包括:检测烟草部(1201)的温度,当烟草部(1201)预加热至预设的雾化临界温度时,预警单元(21)工作以提醒用户可以开始吸烟。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烟雾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还包括:检测进气通道(1)内经过第二加热单元(3)加热后的空气温度且当其达到预设的雾化温度时,控制器(24)控制电源(11)输出恒定的功率至第二加热单元(3)。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烟雾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还包括:读取第二加热单元(3)的工作次数,当第二加热单元(3)的工作次数达到预设值时,第一加热单元(2)、第二加热单元(3)均与电源(11)断开。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烟雾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还包括:在按键控制单元(17)导通的同时,开始计算按键控制单元(17)的导通时间,当导通时间达到预设值时,第一加热单元(2)、第二加热单元(3)均与电源(11)断开。
CN201810048176.2A 2018-01-18 2018-01-18 一种电子烟雾化控制系统及雾化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00510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48176.2A CN110051037A (zh) 2018-01-18 2018-01-18 一种电子烟雾化控制系统及雾化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48176.2A CN110051037A (zh) 2018-01-18 2018-01-18 一种电子烟雾化控制系统及雾化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51037A true CN110051037A (zh) 2019-07-26

Family

ID=67315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48176.2A Pending CN110051037A (zh) 2018-01-18 2018-01-18 一种电子烟雾化控制系统及雾化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51037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89906A (zh) * 2020-10-09 2021-01-08 深圳睿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烟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2205676A (zh) * 2020-10-23 2021-01-12 深圳市卓力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对雾化液进行加热的方法、装置及预热电路
CN117390972A (zh) * 2023-12-11 2024-01-12 深圳博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寿命预测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77591A (zh) * 2014-05-04 2015-11-25 惠州市吉瑞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烟及其雾化控制方法
CN105639733A (zh) * 2014-11-14 2016-06-08 惠州市吉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烟及其雾化控制方法
CN106509995A (zh) * 2015-09-11 2017-03-22 深圳麦克韦尔股份有限公司 电加热烟具及其加热组件和控制方法
CN206354455U (zh) * 2016-12-29 2017-07-28 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预加热功能的吸烟装置
CN107095343A (zh) * 2017-05-24 2017-08-29 惠州市新泓威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烟具的加热方法
CN107205472A (zh) * 2014-05-28 2017-09-26 吉瑞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烟和电子烟雾化控制方法
CN206776746U (zh) * 2017-06-07 2017-12-22 常州市派腾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雾化装置及其电子烟
CN207784288U (zh) * 2018-01-18 2018-08-31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子烟雾化控制系统及该电子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77591A (zh) * 2014-05-04 2015-11-25 惠州市吉瑞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烟及其雾化控制方法
CN107205472A (zh) * 2014-05-28 2017-09-26 吉瑞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烟和电子烟雾化控制方法
CN105639733A (zh) * 2014-11-14 2016-06-08 惠州市吉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烟及其雾化控制方法
CN106509995A (zh) * 2015-09-11 2017-03-22 深圳麦克韦尔股份有限公司 电加热烟具及其加热组件和控制方法
CN206354455U (zh) * 2016-12-29 2017-07-28 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预加热功能的吸烟装置
CN107095343A (zh) * 2017-05-24 2017-08-29 惠州市新泓威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烟具的加热方法
CN206776746U (zh) * 2017-06-07 2017-12-22 常州市派腾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雾化装置及其电子烟
CN207784288U (zh) * 2018-01-18 2018-08-31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子烟雾化控制系统及该电子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89906A (zh) * 2020-10-09 2021-01-08 深圳睿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烟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2205676A (zh) * 2020-10-23 2021-01-12 深圳市卓力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对雾化液进行加热的方法、装置及预热电路
CN112205676B (zh) * 2020-10-23 2024-05-17 深圳市卓力能技术有限公司 对雾化液进行加热的方法、装置及预热电路
CN117390972A (zh) * 2023-12-11 2024-01-12 深圳博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寿命预测方法
CN117390972B (zh) * 2023-12-11 2024-03-15 深圳博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寿命预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84288U (zh) 一种电子烟雾化控制系统及该电子烟
CN107095343A (zh) 电子烟具的加热方法
CN107080292B (zh) 辅助吸烟的电子烟具
EP3210480B1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having temperature control
WO2019161633A1 (zh)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制品
CN206491335U (zh) 一种电子吸烟器
CN208064477U (zh) 一种电子烟雾化芯及该电子烟
CN110051037A (zh) 一种电子烟雾化控制系统及雾化控制方法
CN208192140U (zh) 一种具有金属片发热装置的电子烤烟
JP2023065674A (ja) エアロゾル生成装置及びその動作方法
JP2006505281A5 (zh)
CN110464055B (zh) 一种空气加热不燃烧卷烟发烟装置
CN208370942U (zh) 低温不燃烧烤烟加热装置及系统
CN112841752B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7536111A (zh) 一种低温型香烟吸食设备
CN103330287A (zh) 一种基于ptc陶瓷加热的非燃烧型烟草抽吸装置
CN204205561U (zh) 温控防干烧电子烟
CN110051038A (zh) 一种电子烟雾化芯、电子烟及其雾化方法
CN210382652U (zh) 一种节能型加热器
CN107373765A (zh) 一种新型的烤烟电子烟
CN108851239A (zh) 低温不燃烧烤烟加热装置、系统及方法
CN209788482U (zh) 一种分段式加热的电子烟
CN205695691U (zh)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及电子烟
CN109393579A (zh) 一种加热式气溶胶温控方法
CN108968162A (zh) 一种具有非接触式热元件的烟草加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