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50484A - 基于连接质量的网络媒体之间的切换 - Google Patents

基于连接质量的网络媒体之间的切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50484A
CN110050484A CN201780076245.4A CN201780076245A CN110050484A CN 110050484 A CN110050484 A CN 110050484A CN 201780076245 A CN201780076245 A CN 201780076245A CN 110050484 A CN110050484 A CN 1100504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quality
factor
network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7624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桑卡拉纳拉延
M·K·德赛
M·S·阿拉姆
S·J·巴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Original Assignee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filed Critical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Publication of CN1100504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504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26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agreed or negotiated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due to measured or perceived resources with higher communication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34Reselection control
    • H04W36/36Reselection control by user or terminal equipment
    • H04W36/365Reselection control by user or terminal equipment by manual user intera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文中描述的电子设备通过在网络和/或网络媒体之间转换来增强与网络连接相关联的用户体验。从一个网络切换到另一网络的确定基于连接质量因子,连接质量因子被采集并且与所定义的连接质量阈值进行比较。连接质量因子与连接的质量相关,使得当到一个网络的连接较差,而与备选网络的连接可能更好时,通过切换网络来优化连接的质量。此外,增强了网络和/或网络媒体之间、特别是802.11ad网络与其他802.11网络之间的切换过程,使得它对于用户基本上是无缝的或不明显的。基于连接质量的切换确定和网络之间的无缝切换提供了一致的高质量连接和满意的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基于连接质量的网络媒体之间的切换
背景技术
诸如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移动电话等电子设备越来越多地被配备为利用多种类型的网络来发送和接收数据。例如,很多设备被配备为利用各种各样的Wi-Fi网络、蜂窝网络、网络等。每种类型的网络可能需要单独的硬件、驱动器和/或协议,并且在有效范围和数据速度方面具有实质性变化,使得难以保持高质量的一致的连接。
在很多情况下,基于蜂窝网络比Wi-Fi网络更昂贵,移动电话将切换到或保持在Wi-Fi网络而不是蜂窝网络。然而,Wi-Fi网络可能提供低连接质量,导致移动电话的用户的令人沮丧的体验。仅基于成本来确定何时在网络之间切换和不切换可能导致糟糕的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提供本发明内容是为了以简化的形式介绍一些概念,这些概念将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内容不旨在标识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一种计算机化方法,包括:由处理器经由第一网络媒体形成到网络的连接;由处理器,基于至少一个连接质量因子,确定连接的连接质量;以及当所确定的连接的连接质量未能满足连接质量阈值时,由处理器将连接切换到第二网络媒体。
将更容易理解很多伴随特征,因为通过参考结合附图考虑的以下详细描述,这些特征将变得更好理解。
附图说明
从以下根据附图阅读的详细描述将更好地理解本说明书,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包括两个无线无线电的示例性电子设备的框图;
图2示出了位于多信道无线接入点的范围中的示例性电子设备的框图;
图3示出了位于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的范围中的示例性电子设备的框图;
图4示出了包括无线连接多路复用器的示例性电子设备的框图;
图5示出了基于连接质量来将连接切换到第二网络媒体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出了检测连接故障,记录所跟踪的连接质量因子值以及基于至少一个连接质量因子阈值来将连接切换到第二网络媒体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7示出了在保持连接的同时将连接的业务路线从第一网络媒体切换到第二网络媒体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8示出了在保持连接的同时由多路复用器将连接的业务路线从第一网络媒体切换到第二网络媒体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9示出了作为功能框图的示例性计算设备。
在图1至9中,系统被示出为示意图。附图可能不按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提供的详细描述旨在作为对多个实施例的描述,而非旨在表示可以构造、实现或利用实施例的唯一形式。尽管本文中可以将实施例描述和示出为在诸如服务器、个人计算机、移动设备等设备中实现,但是这仅是示例性实现方式而非限制。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本实施例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计算设备,例如,PC、服务器、膝上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等。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计算机”、“计算装置”、“移动设备”等是指具有处理能力以使得它可以执行指令的任何设备。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这样的处理能力被并入很多不同的设备中,因此术语“计算机”和“计算装置”各自可以包括PC、服务器、膝上型计算机、移动电话(包括智能电话)、平板计算机、媒体播放器、游戏控制台、个人数字助理和许多其他设备。
下面描述的电子设备被配置为当在网络和/或网络媒体之间转换时,增强与网络连接相关联的用户体验。从一个网络切换到另一网络的确定基于连接质量因子,连接质量因子被采集并且与所定义的连接质量阈值进行比较。连接质量因子与连接的质量相关,使得当到一个网络的连接较差,而到备选网络的连接可能更好时,通过切换网络来优化、改进、增强等连接的质量。此外,网络和/或网络媒体之间、特别是802.11ad网络与其他802.11网络(例如,802.11ac)之间的切换过程被增强为通过使用网络媒体多路复用器而使得它基本上是无缝的或者对于用户不明显的,网络媒体多路复用器通过两个或更多个网络媒体中的一个路由业务,但是通过中间接口呈现更高层,诸如TCP/IP堆栈。这使得更高层与多路复用器的另一侧的多个网络媒体隔离。基于连接质量的切换确定和网络之间的无缝切换的组合提供了一致的高质量连接和令人满意的用户体验。
图1示出了包括两个无线无线电102和104的电子设备100的框图。无线无线电102和104各自被连接到两个网络媒体接口106和108中的一个,两个网络媒体接口106和108充当电子设备100的其他模块可以通过其与无线无线电102和104交互的接口。连接管理器110与网络媒体接口106和108通信、控制和/或交互。来自无线无线电102和104的数据业务通过网络媒体接口106和108进入业务路由模块112,业务路由模块112将数据业务路由到数据路径114。还应当理解,电子设备100可以是还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存储器等的计算设备,如下面关于图9进一步描述的。
在示例中,无线无线电102和104各自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并且被配置为在一个或多个电磁频率范围和/或信道(例如,20MHz频率范围等)内操作,以使得无线无线电102和104可以在它们被配置用于的频率信道中以电磁信号的形式接收和/或发射消息。无线无线电102可以被配置为在第一频率信道、范围或频带中操作,并且无线无线电104可以被配置为在第二频率信道、范围或频带中操作。无线无线电102和无线无线电104的频率信道可以重叠,或者它们可以是分开的。应当理解,每个无线无线电可以被配置为在多于一个频率范围和/或信道中操作。此外,在示例中,电子设备100包括多于两个无线无线电和/或与无线无线电102和无线无线电104不同的无线无线电。
在示例中,电子设备100的无线无线电(例如,无线无线电102、104等)可以被配置为在无线网络信道中操作,诸如Wi-Fi信道、蜂窝信道、信道、卫星信道等。例如,无线无线电102可以被配置为在一个或多个Wi-Fi信道中操作,并且无线无线电104可以被配置为在一个或多个蜂窝信道中操作。或者,无线无线电102可以被配置为在蜂窝信道中操作,而无线无线电104可以被配置为在Wi-Fi信道中操作。在另一示例中,无线无线电102可以被配置为在与除了802.11ad之外的任何802.11标准相关联的信道(2.4GHz和/或5GHz的Wi-Fi,诸如802.11ac)中操作,并且无线无线电104可以被配置为在与802.11ad标准相关联的信道(60GHz的Wi-Fi,“Wi-Gig”)中操作。应当理解,电子设备100的无线无线电可以被配置为在更多、更少或不同的无线网络信道组合中操作。
网络媒体接口106和108可以包括提供无线无线电102和104与电子设备的其他组件(诸如,连接管理器110和/或业务路由模块112)之间的接口的硬件和/或软件。在示例中,网络媒体接口106和108可以包括网络接口控制器(NIC)、接口驱动器等,并且可以被配置为执行与其相关联的一些或全部操作。
在示例中,连接管理器110与网络媒体接口106和108以及业务路由模块112交互,以基于至少一个连接质量因子来评估通过第一无线无线电(例如,无线无线电102等)路由的连接,并且当连接的评估指示连接的连接质量低于基于至少一个连接质量因子定义的阈值时,切换连接以通过第二无线无线电(例如,无线无线电104等)路由。应当理解,可以基于任何数量的连接质量因子违反(例如,高于或低于,取决于如何定义因子)任何数量的所定义的阈值来切换连接路线。连接管理器110可以采集和/或跟踪与从网络媒体接口106和108(或其他源,诸如用户反馈)提供的连接质量因子相关联的数据,以评定相关联的无线无线电102和104的当前连接质量以做出确定。此外,所采集的连接质量数据可以存储在与连接管理器110相关联的连接质量数据结构116中。
在示例中,连接质量因子可以包括链路质量、信道噪声、信道负载、理论吞吐量、和/或实际吞吐量中的至少一个。
在示例中,链路质量可以基于所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符(RSSI)数据。RSSI值可以被归一化为落在0到100之间,其中当链路质量较高时,RSSI值接近100。此外,可以访问TCP/IP元数据以确定第2层(L2)或数据链路层链路质量。
在示例中,信道噪声可以基于使用与相关联的无线无线电相同的频率信道的其他无线技术(例如,微波等)的检测。例如,可以通过测量经归一化的帧校验和错误计数(NFCS)值来检测来自其他无线技术的干扰,NFCS值被计算为具有校验和错误的帧数与总帧数的比率。如果所计算的NFCS值接近零,则信道噪声较低。
在示例中,信道负载可以基于检测除了使用相同频带、范围和/或信道的所连接的无线接入点之外的无线接入点。带来信道负载的无线接入点的数目可以由(一个或多个)无线无线电结合电子设备的其他组件来检测。带来信道负载的较少无线接入点通常导致较低的信道负载。此外,可以通过ping无线接入点以估计和/或测量被ping的无线接入点处的队列长度来检测信道负载。还可以经由附近接入点所发送的邻居报告和/或评估在附近传输信息的非接入点实体的密度来评估信道负载。
在示例中,理论吞吐量可以基于如由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规范定义的链路速度。链路速度可以基于调制编码方案(MCS)索引值,MCS索引值是连接或链路的特性组合的结果。较高的MCS索引值通常指示连接的理论吞吐量较高。应当理解,MCS指数值目前是标准定义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在示例中,实际吞吐量可以基于地址解析协议(ARP)延时。ARP延时可以基于接收与该连接相关联的网络中的互联网协议(IP)网关的ARP响应所花费的时间来确定。较长的ARP延时通常指示通过网关的互联网业务至少具有那样多的延迟,从而导致较低的实际吞吐量。或者,较短的ARP延时(例如,接近零等)可以指示相关联的连接的实际吞吐量较高。在另一示例中,可以采集多个ARP请求和/或循环冗余校验(CRC)错误,使得与所采集的值相关联的统计和/或模式可以用于确定一段时间内的实际吞吐量。
应当理解,在上面的示例中,链路质量、信道噪声、信道负载和理论吞吐量值可以由电子设备100的硬件直接确定,或者由与电子设备100通信的另一设备接收。该另一设备可以是例如靠近电子设备100的设备,并且被配置为确定一个或多个连接质量因子。确定实际吞吐量值可能需要通过连接管理器110内的软件功能来采集数据和应用启发式方法和/或推导统计结果。连接质量因子的值一旦被采集就可以存储在连接质量数据结构116中。
在示例中,连接管理器110可以包括作为“默认”连接的连接。例如,连接管理器110可以默认Wi-Fi信道连接超过蜂窝信道连接(例如,可以认为Wi-Fi信道连接比蜂窝信道连接更便宜和/或更快),或者连接管理器110可以默认802.11ad信道连接超过802.11ac信道连接(例如,可以认为802.11ad信道连接比802.11ac信道更快)。连接管理器110的默认设置可以导致在特定信道连接可用时并且具有足够质量时自动选择该特定信道连接(例如,信道连接的连接质量满足与其相关联的连接质量阈值)。
在示例中,在连接到任何连接信道之前,连接管理器110检查可用网络媒体(例如,网络媒体接口106和108等),确定是否存在任何默认网络媒体,确定可用网络媒体的连接质量,并且如果默认网络媒体的连接质量足够,则连接到默认网络媒体。如果默认网络媒体的连接质量不足并且另一可用网络媒体的连接质量足够,则连接管理器110连接到具有足够连接质量的网络媒体。
在示例中,连接管理器110可以包括连接信道和/或网络媒体的优先级列表,使得在确定要使用哪个连接信道或网络媒体时可以遵循优先级顺序。例如,优先级列表可以包括首先是802.11ad连接,其次是802.11ac连接,以及最后是蜂窝连接。
在示例中,当Wi-Fi连接的连接质量降到低于连接质量阈值时,连接管理器110将连接路线切换到蜂窝连接而不是Wi-Fi连接,即使蜂窝连接比Wi-Fi连接更昂贵。
在示例中,在确定是否切换连接路线或信道时,考虑多个连接质量因子。可以对照单独的阈值单独地评估所考虑的每个连接质量因子,并且切换决定可以基于有多少因子下降到阈值以下和/或这些因子下降到阈值以下的什么程度。
或者,与一个或多个组合阈值(例如,以加权方式)相比,可以将连接质量因子进行组合和/或一起考虑。在组合连接质量因子之后,可以将结果与一个或多个组合阈值比较,以确定是否切换连接路线或信道。
在示例中,可以基于反馈数据和/或遥测来重新评估连接质量阈值。例如,电子设备100可以在“学习模式”中操作,使得在使用电子设备100期间随时间跟踪和/或采集连接质量因子。还可以收集其他数据,诸如位置数据、应用数据等。电子设备100还可以检测连接故障并且记录与连接故障相关联的数据。在检测到低连接质量时,在检测到连接错误时,和/或在电子设备100的用户经由该设备的用户界面指示连接质量不足时,可能发生连接故障。电子设备100可以将检测到的连接故障与在相同时间点采集的连接质量因子值相关联,并且基于那些采集的连接质量因子值来调节用于切换连接信道的连接质量阈值。在一些示例中,不同的电子设备可以检测不同阈值处的连接故障,使得可以建立特定于特定设备的连接质量阈值。
在示例中,可以在连接的链路质量因子值指示RSSI值为40的时刻从用户接收连接故障指示。可以调节或创建连接质量阈值,使得当组件检测到等于或小于40的RSSI值时,可以切换连接的路线或信道。例如,作为RSSI值下降到40的结果,可以由检测组件执行切换,或者可以向做出切换连接的决定的连接管理器110提供切换的建议或提示。也可以使用其他数据,诸如基于所采集的位置数据来检测电子设备100何时远离Wi-Fi接入点,导致当电子设备100离开Wi-Fi接入点的有效范围时,连接管理器110将连接切换为通过蜂窝信道路由,以保持和/或提高连接质量。
在示例中,在已经建立阈值之后,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处于“实现模式”,而无论阈值是基于先前定义的连接质量因子阈值,还是基于在电子设备100先前处于“学习模式”时所检测的连接故障而建立的,如上所述。在实现模式下,连接管理器110评估连接质量并且基于所定义的连接质量因子阈值在连接信道之间切换。
应当理解,虽然当电子设备100采集连接质量数据时,连接质量数据可以特定于特定用户和/或电子设备100,但是所采集的连接质量数据也可以在其他用户和/或其他设备之间、以及与设备制造商等共享。该数据可以用于调节和/或细化针对类似设备的阈值、针对处于类似位置的设备的阈值、针对具有类似网络带宽使用模式的用户的阈值、针对设备的默认阈值等。
在示例中,业务路由模块112可以从网络媒体接口106和108中的一个或两个接收数据流。业务路由模块112可以将所接收的一个或多个数据流路由到数据路径114。由业务路由模块112选择的路线可以由连接管理器110指示。例如,当连接管理器110基于连接质量确定有必要从无线无线电102切换到无线无线电104时,它可以指示业务路由模块112从网络媒体接口108路由数据流以及向网络媒体接口108路由数据流,而不是网络媒体接口106。下面在图4的描述中更详细地描述业务路由模块112。
数据路径114表示可以构成计算设备中的一般数据路径或数据流的模块和/或组件。例如,数据路径114可以包括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TCP/IP)堆栈、应用、接口等的层。应当理解,数据路径涵盖电子设备100的其他层、位置和/或组件,其中通过无线无线电102和104发送和接收的数据可以在此始发和/或绑定。
图2示出了位于多信道无线接入点220的范围中的计算设备218(其可以包括如上所述的电子设备100)的框图200。计算设备218包括无线无线电202和无线无线电204。接入点220提供用于连接的第一信道222和第二信道224。计算设备218的无线无线电之一(例如,无线无线电202或204等)可以被配置为在第一信道222上操作,并且计算设备218的另一无线无线电(例如,无线无线电204或202等)可以被配置为在第二信道224上操作。
在示例中,第一信道222具有完全在第二信道224的有效范围内的有效范围,如图2所示。计算设备218被示出为在第一信道222和第二信道224两者的有效范围内。如果计算设备218具有经由第一信道222的连接并且离开第一信道222的有效范围,则如贯穿本申请所描述的,计算设备218可以切换连接以利用第二信道224。
在示例中,第一信道222是60GHz Wi-Fi(Wi-Gig)信道,并且第二信道224是2.4GHzWi-Fi信道或5GHz Wi-Fi信道中的至少一个。
图3示出了位于第一接入点320和第二接入点321的范围中的计算设备318(其可以包括如上所述的电子设备100)的框图。计算设备318包括无线无线电302和无线无线电304。接入点320提供用于连接的第一信道322,并且接入点321提供用于连接的第二信道324。计算设备318的无线无线电之一(例如,无线无线电302或304等)可以被配置为在第一信道322上操作,并且计算设备318的另一无线无线电(例如,无线无线电304或302等)可以被配置为在第二信道324上操作。
在示例中,第一信道322具有完全在第二信道324的有效范围内的有效范围,如图3所示。计算设备318被示出为在第一信道322和第二信道324两者的有效范围内。如果计算设备318具有经由第一信道322的连接并且离开第一信道322的有效范围,则如贯穿本申请所描述的,计算设备318可以切换连接以利用第二信道324。应当理解,在备选示例中,信道322的有效范围可以不完全在信道324的有效范围内。信道322和324的有效范围可以部分地重叠或完全不重叠。
在示例中,第一信道322是Wi-Fi频率信道,并且第二信道324是蜂窝频率信道。
图4示出了包括无线连接多路复用器428的电子设备400的框图。应当理解,计算设备400的组件可以基本上类似于上述电子设备100的等效组件。例如,无线无线电402和404各自被连接到两个网络媒体接口406和408之一,两个网络媒体接口406和408提供电子设备400的其他模块可以通过其与无线无线电402和404交互的接口。连接管理器410与网络媒体接口406和408通信、控制和/或交互。来自无线无线电402和404的数据业务穿过网络媒体接口406和408进入业务路由模块412,业务路由模块412将数据业务路由到数据路径414。还应当理解,电子设备400可以是还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存储器等的计算设备,如下面关于图9进一步描述的。
在示例中,无线无线电402和404各自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并且被配置为在一个或多个电磁频率范围和/或信道内操作(例如,无线无线电402和404可以在针对它们所配置的频率信道中以电磁信号的形式接收和/或发射消息,等等)。无线无线电402可以被配置为在第一频率信道中操作,并且无线无线电404可以被配置为在第二频率信道中操作。无线无线电402和无线无线电404的频率信道可以重叠,或者它们可以是分开的。应当理解,每个无线无线电可以被配置为在多于一个频率范围和/或信道中操作。此外,在示例中,与无线无线电402和无线无线电404相比,电子设备400包括多于两个无线无线电和/或不同的无线无线电。
在示例中,电子设备400的无线无线电(例如,无线无线电402、404等)可以被配置为在诸如Wi-Fi信道、蜂窝信道、信道、卫星信道等无线网络信道中操作。例如,无线无线电402可以被配置为在与除了802.11ad之外的802.11标准相关联的信道(处于2.4GHz和/或5GHz的Wi-Fi)中操作,并且无线无线电404可以被配置为在与802.11ad标准相关联的信道(处于60GHz的Wi-Fi,“Wi-Gig”)中操作。应当理解,电子设备400的无线无线电可以被配置为在更多、更少或不同的无线网络信道组合中操作。
网络媒体接口406和408可以包括提供无线无线电402和404与电子设备的其他组件(诸如,连接管理器410和/或业务路由模块412)之间的接口的硬件和/或软件。在示例中,网络媒体接口406和408可以包括网络接口控制器(NIC)、接口驱动器等,并且可以被配置为执行与其相关联的一些或全部操作。
在示例中,连接管理器410与网络媒体接口406和408以及业务路由模块412交互,以基于至少一个连接质量因子来评估通过第一无线无线电(例如,无线无线电402等)路由的连接,并且当对连接的评估指示连接的连接质量低于基于至少一个连接质量因子的定义的阈值时,切换连接以通过第二无线无线电(例如,无线无线电404等)路由。连接管理器410可以以与上述连接管理器110基本相同的方式运行。或者,与连接管理器410通信的组件执行这些操作,并且将结果作为建议或提示传送给连接管理器410以切换连接。
在示例中,业务路由模块412可以从网络媒体接口406和408中的一个或两个接收数据流。业务路由模块412可以将所接收的一个或多个数据流路由到数据路径414。由业务路由模块412选择的路线可以由连接管理器410指示。例如,当连接管理器410基于连接质量确定有必要从无线无线电402切换到无线无线电404时,它可以指令业务路由模块412向网络媒体接口408以及从网络媒体接口408路由数据流,而不是网络媒体接口406。业务路由模块412包括无线局域网(WLAN)服务426和无线连接多路复用器428。WLAN服务426控制多路复用器428,并且多路复用器428通过向数据路径414提供中间网络接口来操作。基于从WLAN服务426接收的指令/命令,多路复用器428通过网络媒体接口406或网络媒体接口408路由数据流量。
在示例中,WLAN服务426可以接收应当从连接管理器410切换正在路由业务的信道的指令。如上面关于图1所描述的,作为连接质量确定的结果,可以接收信道切换指示。在接收到信道切换指令之后,WLAN服务426可以经由多路复用器428发起信道切换。
数据路径414表示可以构成计算设备中的一般数据路径或数据流的模块和/或组件。例如,数据路径414可以包括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TCP/IP)堆栈、应用、接口等的层。应当理解,数据路径涵盖电子设备400的其他层、位置和/或组件,其中通过无线无线电402和404发送和接收的数据可以在此始发和/或绑定。
应当理解,数据路径414中的组件、层、模块等经由多路复用器428所提供的接口来访问网络业务,并且不知道存在可以用于路由网络业务的两个可能的网络媒体接口406和408。
在示例中,可以在整个信道切换过程中保持在数据路径414内形成的网络连接(例如,根据TCP/IP协议等)。无论数据是经由网络媒体接口406还是经由网络媒体接口408路由的,多路复用器428都向数据路径414呈现单个接口。
应当理解,信道切换可以仅在当前信道的备选信道可用时发生。例如,如果电子设备在提供与无线无线电402兼容的频率信道的接入点的有效范围内,但是没有与无线无线电404兼容的可用的频率信道,则不能发生信道切换。WLAN服务426和/或连接管理器410可以监测或以其他方式观察网络媒体接口406和408随时间的兼容频率信道的可用性,从而使得可以根据需要或在可能的情况下发起信道切换。
在示例中,当接收到信道切换指令或请求时,WLAN服务426可以在将数据流从当前频率信道重路由离开之前确认备选频率信道和/或接入点可用。WLAN服务426可以与提供备选频率信道的接入点交换初步通信以确认和/或准备用以接收经重路由的数据流的接入点。一旦初步通信完成并且WLAN服务426已经确认接入点准备好接收数据流,WLAN服务426可以指令多路复用器428通过与备选频率信道相关联的网络媒体接口来路由数据流。应当理解,为了提供从一个频率信道到另一频率信道的基本无缝的转换,多路复用器428可以在信道切换过程期间,通过两个网络媒体接口冗余地路由至少一些数据。
在示例中,第一无线无线电402被配置用于第一频率信道,并且第二无线无线电404被配置用于第二频率信道。电子设备4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至少一个存储器,该至少一个存储器包括被配置用于由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代码。电子设备400根据网络协议形成连接,其中连接的连接业务路线包括第一无线无线电402。WLAN服务426可以使得通过网络媒体接口406和无线无线电402形成连接。连接经由多路复用器428被提供给数据路径414。此外,WLAN服务426可以从连接管理器410接收信道切换指令。基于信道切换指令,WLAN服务426可以经由多路复用器428使得待切换的连接的连接业务路线包括第二无线无线电404(和网络媒体接口408等)。提供给数据路径414的连接在连接业务路线的整个切换中被保持。
在另一示例中,所形成的连接的网络协议是TCP/IP。
在另一示例中,第一频率信道是60GHz Wi-Fi(Wi-Gig)频率信道,并且第二频率信道包括2.4GHz Wi-Fi频率信道和/或5GHz Wi-Fi信道中的至少一个。
在另一示例中,根据网络协议形成连接包括将互联网协议(IP)地址与电子设备400相关联,并且其中与电子设备400相关联的IP地址在切换连接业务路线的时始终被保持。
在另一示例中,第一无线无线电402被配置用于IEEE 802.11ad标准,并且第二无线无线电404被配置用于IEEE 802.11ac标准。
在另一示例中,在形成连接之前,第一无线无线电402被标识为可用于连接。然后,与第一无线无线电402相关联的连接接口被提供给与数据路径414中的网络协议相关联的网络层,其中根据网络协议形成连接包括使用所提供的连接接口根据网络协议在与网络协议相关联的网络层中形成连接。
在另一示例中,连接接口贯穿连接业务路线的切换而被保持。
图5示出了基于连接质量将连接切换到第二网络媒体的方法500的流程图。在502处,经由第一网络媒体形成到网络的连接。在504处,基于至少一个连接质量因子,确定连接的连接质量。如果在506处连接质量未能满足连接质量阈值,则在508处,将连接切换到第二网络媒体。如果连接质量满足连接质量阈值,则如504处,继续监测连接质量。
在另一示例中,至少一个连接质量因子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例如,基于RSSI而评估的)信号强度因子、(例如,基于归一化帧校验和错误计数而评估的)信道噪声因子、(例如,基于检测使用第一频率信道的其他接入点和设备而评估的)信道负载因子、(例如,基于连接的调制编码方案(MCS)索引而评估的)理论吞吐量因子和/或(例如,基于连接的地址解析协议(ARP)延时而评估的)实际吞吐量因子。更进一步地,可以基于连接的循环冗余校验(CRC)错误来评估实际吞吐量因子。而且,连接质量因子可以基于从应用和/或其他设备的隐式或显式地提供/广告的信道信息。
可以单独地或组合地评估多个连接质量因子中的每个连接质量因子。
在示例中,所定义的阈值包括作为第一信号强度阈值与第二信号强度阈值(例如,20与70等)之间的RSSI值的信号强度因子值以及以下中的至少两个:低于链路速度阈值(例如,11Mbps等)的当前链路速度因子值、大于信道噪声因子(例如,0.8等)的信道噪声因子值、以及作为大于延时阈值(例如,2秒等)的ARP延时值的实际吞吐量因子值。
在另一示例中,所定义的阈值包括低于信号强度阈值(例如,20等)的RSSI值的信号强度因子值以及以下中的至少一个:低于链路速度阈值(例如,11Mbps等)的当前链路速度因子值、大于信道噪声阈值(例如,0.8等)的信道噪声因子值、以及大于延时阈值(例如,2秒等)的ARP延时值的实际吞吐量因子值。
在另一示例中,所定义的阈值包括作为低于信号强度阈值(例如,70等)的RSSI值的信号强度因子值以及以下中的至少一个:小于与第二无线无线电相关联的当前链路速度因子值的与第一无线无线电相关联的当前链路速度因子值、大于信道噪声阈值(例如,0.2等)的与第一无线无线电相关联的信道噪声因子值、以及大于信道负载阈值(例如,50%等)的信道负载因子值。
如果第一频率信道是比第二频率信道更高的理论吞吐量信道或比第二频率信道更差的信道中的至少一个,则在可用时,电子设备默认使用第一频率信道。
在一些示例中,可以向各种因子指派权重,以使得当因子冲突时,可以考虑权重以便选择最佳信道和/或媒体。例如,信号强度可以比成本因子具有更重的权重。
图6示出了检测连接故障,记录所跟踪的连接质量因子值以及基于至少一个连接质量因子阈值来将连接切换到第二网络媒体的方法600的流程图。在502处,形成通过第一网络媒体接口路由的网络连接。在504处,跟踪网络连接的至少一个连接质量因子值。如果在606处检测到连接故障,则记录所跟踪的至少一个连接质量因子值。在608处,所记录的至少一个连接质量因子值被指派为网络连接的连接质量阈值。
如果在606处未检测到连接故障,或者在610处指派连接质量阈值之后,则在612处检查连接质量阈值。如果在612处所跟踪的连接质量因子值满足连接质量阈值,则在504处,继续跟踪连接质量因子值。如果在612处所跟踪的连接质量因子值不满足连接质量阈值,则通过第二网络媒体接口路由网络连接。
连接的连接故障可以基于用户输入、连接延时、信道和/或连接上的静默、或连接错误中的至少一个而被检测。当用户选择使用第二网络媒体接口时,还可以基于用户输入来检测连接故障。
在另一示例中,当检测到连接的连接故障时,记录地理位置。所记录的地理位置可以与网络连接的连接质量阈值相关联。当所跟踪的连接质量因子未能满足网络连接的连接质量阈值时,在当前地理位置在与连接质量阈值相关联的所记录的地理位置的附近时,可以发生通过第二网络媒体连接路由网络连接。
图7示出了在保持连接的同时将连接的业务路线从第一网络媒体切换到第二网络媒体的方法700的流程图。在702处,形成到网络的连接,其中连接的业务路线包括第一网络媒体。在704处,接收用以将业务路线切换为包括第二网络媒体而不包括第一网络媒体的指示。在706处,基于所接收的指示,将连接的业务路线切换为包括第二网络媒体而不包括第一网络媒体,其中连接贯穿整个切换而被保持。
在示例中,连接是TCP/IP连接,第一网络媒体与60GHz Wi-Fi频率信道相关联,并且第二网络媒体与2.4GHz Wi-Fi信道或5GHz Wi-Fi信道中的至少一个相关联。形成到网络的连接包括将连接与IP地址相关联,该IP地址贯穿业务路线的切换而被保持。
在特定示例中,第一网络媒体与IEEE 802.11ad标准相关联,并且第二网络媒体与IEEE 802.11ac标准相关联。
在操作中,在形成到网络的连接之前,第一网络媒体被标识为可用于连接,并且与第一网络媒体相关联的连接接口从网络媒体多路复用器被提供到与网络协议相关联的网络层。形成连接包括使用提供的连接接口根据网络协议在与网络协议相关联的网络层中形成连接。
在另一示例中,连接接口贯穿业务路线的切换而被保持。
图8示出了在保持连接的同时由多路复用器将连接的业务路线从第一网络媒体切换到第二网络媒体的方法800的流程图。在802处,标识可用的无线无线电。在804处,从多路复用器向网络层提供与所标识的无线无线电相关联的连接接口。在806处,使用该连接接口根据网络协议在网络层中形成连接。如果在808处检测到信道切换指示,则在810处由多路复用器将连接业务路线切换为包括第二无线无线电,并且连接和连接接口贯穿整个切换而被保持。如果在808处未检测到信道切换指示,则继续监测信道切换指示。
在示例中,从多个网络媒体接口中选择与无线无线电相关联的第一网络媒体接口。形成网络连接,并且通过所选择的网络媒体接口路由网络连接的网络业务。当确定信道切换指示时,通过多个网络媒体接口中的第二网络媒体接口来路由网络业务,并且网络连接贯穿整个过程而被保持。
在另一示例中,网络连接是TCP/IP,第一网络媒体接口与60GHz Wi-Fi频率信道相关联,并且第二网络媒体接口与2.4GHz Wi-Fi信道或5GHz Wi-Fi信道中的至少一个相关联。形成网络连接包括将网络连接与IP地址相关联,该IP地址贯穿通过第二网络媒体接口路由网络业务而被保持。
在另一示例中,从网络媒体多路复用器向与网络协议相关联的网络层提供与所选择的第一网络媒体接口相关联的中间连接接口。此外,网络连接是使用所提供的中间连接接口,根据网络协议,在与网络协议相关联的网络层中形成的。
在另一示例中,中间连接接口贯穿通过第二网络媒体接口路由网络业务而被保持。
图9示出了作为功能框图的计算装置918。在实施例中,计算装置918的组件可以实现为根据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和/或计算设备的一部分。计算装置918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919,处理器919可以是微处理器、控制器或用于处理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控制电子设备的操作的任何其他合适类型的处理器。可以在装置918上提供包括操作系统920的平台软件或任何其他合适的平台软件以使得应用软件921能够在设备上执行。根据实施例,可以由操作系统920和/或应用软件921来完成基于连接质量和/或由管理员设置的预定义的切换策略来确定何时在多个网络接口之间切换以及在网络接口之间无缝地切换。此外,任何软件组件可以经由网络或其他通信链路从其他计算设备接收网络业务。因此,这些软件组件可以基于本文中描述的网络安全策略执行来允许和/或拒绝网络业务。
可以使用计算设备918可访问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来提供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例如计算机存储介质,诸如存储器922和通信介质。诸如存储器922等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以用于存储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等信息的任何方法或技术实现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的、可移动和不可移动的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P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技术、CD-ROM、数字通用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装置、磁带盒、磁带、磁盘存储器或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可以用于存储信息以供计算装置访问的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相反,通信介质可以在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等调制数据信号中实现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等。如本文中定义的,计算机存储介质不包括通信介质。因此,计算机存储介质不应当被解释为传播信号本身。传播信号本身不是计算机存储介质的示例。尽管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器922)被示出为在计算装置918内,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存储可以远程分布或定位,并且经由网络或其他通信链路(例如,使用通信接口923)被访问。
计算装置918可以包括输入/输出控制器924,输入/输出控制器924被配置为向可以与电子设备分离或集成的一个或多个输出设备925(例如,显示器或扬声器)输出信息。输入/输出控制器924还可以被配置为接收和处理来自例如键盘、麦克风或触摸板等一个或多个输入设备926的输入。在一个实施例中,输出设备925也可以用作输入设备。这种设备的示例可以是触敏显示器。输入/输出控制器924还可以向除了输出设备之外的设备(例如,本地连接的打印设备)输出数据。
本文中描述的功能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组件执行。根据实施例,计算装置918由程序代码配置为,在程序代码由处理器919执行时,执行所描述的操作和功能的实施例。替代地或另外地,本文中描述的功能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组件执行。例如,而非限制,可以使用的说明性类型的硬件逻辑组件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程序专用标准产品(ASSP)、片上系统(SOC)系统、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图形处理单元(GPU)。
尽管本实施例中的一些实施例可以被描述和示出为在智能电话、移动电话或平板电脑中实现,但是这些仅是设备的示例而非限制。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本实施例适于应用在各种不同类型的设备中,诸如便携式和移动设备,例如,在膝上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游戏控制台或游戏控制器、各种可穿戴设备、嵌入式设备等中。
替代地,或者除了本文中描述的其他示例,示例包括以下中的任何组合: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被配置用于第一频率信道的第一无线无线电;
被配置用于第二频率信道的第二无线无线电;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至少一个存储器,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得该电子设备至少执行:
基于连接质量因子,评估通过第一无线无线电路由的连接,其中连接质量因子包括实际吞吐量因子,实际吞吐量因子至少部分地基于该连接的地址解析协议(ARP)延时而被评估,并且其中连接质量因子还包括信号强度因子、信道噪声因子、信道负载因子或理论吞吐量因子中的至少一个;以及
当该连接的评估指示该连接的连接质量低于基于连接质量因子中的至少一个的定义的阈值时,将所述连接切换为通过第二无线无线电路由。
上述电子设备,其中第一频率信道是60GHz Wi-Fi信道,并且第二频率信道与2.4GHz Wi-Fi信道或5GHz Wi-Fi信道中的至少一个相关联。
上述电子设备,其中第一频率信道是Wi-Fi频率信道,并且第二频率信道是蜂窝频率信道。
上述电子设备,其中连接质量因子包括信号强度因子,其中信号强度基于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符(RSSI)而被评估。
上述电子设备,其中连接质量因子包括信道噪声因子,其中信道噪声因子基于归一化帧校验和错误计数(NFCS)而被评估。
上述电子设备,其中连接质量因子包括信道负载因子,其中信道负载因子基于检测使用第一频率信道的其他接入点和设备而被评估。
上述电子设备,其中连接质量因子包括理论吞吐量因子,其中理论吞吐量因子基于连接的调制编码方案(MCS)索引而被评估。
上述电子设备,其中实际吞吐量因子还基于随时间的多个ARP请求而被评估,以确定连接随时间的延时。
上述电子设备,其中实际吞吐量因子还基于连接的循环冗余校验(CRC)错误而被评估。
上述电子设备,其中连接质量因子中的每个连接质量因子被分别评估。
上述电子设备,其中定义的阈值包括:
信号强度因子值是第一信号强度阈值与第二信号强度阈值之间的RSSI值;以及
以下中的至少两个:
当前链路速度因子值低于链路速度阈值;
信道噪声因子值大于信道噪声阈值;以及
实际吞吐量因子值是大于延时阈值的ARP延时值。
上述电子设备,其中定义的阈值包括:
信号强度因子值是低于信号强度阈值的RSSI值;以及
以下中的至少一个:
当前链路速度因子值低于链路速度阈值;
信道噪声因子值大于信道噪声阈值;以及
实际吞吐量因子值是大于延时阈值的ARP延时值。
上述电子设备,其中定义的阈值包括:
信号强度因子值是低于信号强度阈值的RSSI值;以及
以下中的至少一个:
与第一无线无线电相关联的当前链路速度因子值小于与第二无线无线电相关联的当前链路速度因子值;
与第一无线无线电相关联的信道噪声因子值大于噪声因子阈值;以及
信道负载因子值大于信道负载阈值。
上述电子设备,其中第一频率信道是比第二频率信道更高的理论吞吐量信道或比第二频率信道更差的信道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在可用时,该电子设备默认使用第一频率信道。
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存储介质,具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处理器至少:
形成网络连接,其中该网络连接通过第一网络媒体接口被路由;
跟踪该网络连接的至少一个连接质量因子值;
当该连接的连接故障被检测到时,记录所跟踪的至少一个连接质量因子值,其中所记录的至少一个连接质量因子值被指定为所述网络连接的连接质量阈值;以及
当所跟踪的至少一个连接质量因子值未能满足网络连接的连接质量阈值时,通过第二网络媒体接口路由网络连接。
上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连接的连接故障基于用户输入、连接延时或连接错误中的至少一个而被检测。
上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连接的连接故障基于当用户选择使用第二网络媒体接口时的用户输入而被检测。
上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存储介质,具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还使得处理器至少:当连接的连接故障被检测到时,记录地理位置,其中所记录的地理位置与网络连接的连接质量阈值相关联;其中当所跟踪的至少一个连接质量因子未能满足网络连接的连接质量阈值时,将网络连接通过第二网络媒体连接路由包括当所跟踪的至少一个连接质量因子未能满足网络连接的连接质量阈值并且当前地理位置在与连接质量阈值相关联的所记录的地理位置附近时,将网络连接通过第二网络媒体连接路由。
一种计算机化方法,包括:
由处理器经由第一网络媒体形成到网络的连接;
由该处理器,基于至少一个连接质量因子,确定连接的连接质量,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连接质量因子包括实际吞吐量因子;以及
当所确定的连接的连接质量未能满足连接质量阈值时,由该处理器将连接切换到第二网络媒体。
上述计算机化方法,其中至少一个连接质量因子包括信号强度因子、信道噪声因子、信道负载因子、理论吞吐量因子和实际吞吐量因子中的至少一个。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显见的,不丧失所寻求的效果的情况下,可以扩展或改变本文中给出的任何范围或设备值。
尽管已经用结构特征和/或方法动作特定的语言描述了本主题,但是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中限定的主题不必限于上述具体特征或动作。而是,上述具体特征和动作被公开作为实现权利要求的示例形式。
应当理解,上述益处和优点可以涉及一个实施例,或者可以涉及多个实施例。实施例不限于解决任何或所有所述问题的那些实施例或者具有任何或所有所述益处和优点的那些实施例。还应当理解,对“一个”项目的引用是指这些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项目。
本文中示出和描述的实施例以及本文中未具体描述但在权利要求的各方面的范围内的实施例构成用于基于连接质量来确定何时在网络媒体之间切换的示例性装置。例如,图示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919与存储在存储器922中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一起构成示例性装置。
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包括(comprising)”表示包括其后跟随的(一个或多个)特征或动作,而不排除一个或多个附加特征或动作的存在。

Claims (15)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被配置用于第一频率信道的第一无线无线电;
被配置用于第二频率信道的第二无线无线电;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至少一个存储器,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至少执行:
基于连接质量因子,评估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无线电路由的连接,其中所述连接质量因子包括实际吞吐量因子,所述实际吞吐量因子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连接的地址解析协议(ARP)延时而被评估,并且其中所述连接质量因子还包括信号强度因子、信道噪声因子、信道负载因子或理论吞吐量因子中的至少一个;以及
当所述连接的评估指示所述连接的连接质量低于基于所述连接质量因子中的至少一个的定义的阈值时,将所述连接切换为通过所述第二无线无线电路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频率信道是60GHz Wi-Fi信道,并且所述第二频率信道与2.4GHz Wi-Fi信道或5GHz Wi-Fi信道中的至少一个相关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频率信道是Wi-Fi频率信道,并且所述第二频率信道是蜂窝频率信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连接质量因子包括信道噪声因子,其中所述信道噪声因子基于归一化帧校验和错误计数(NFCS)而被评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连接质量因子包括信道负载因子,其中所述信道负载因子基于检测使用所述第一频率信道的其他接入点和设备而被评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连接质量因子包括理论吞吐量因子,其中所述理论吞吐量因子基于所述连接的调制编码方案(MCS)索引而被评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实际吞吐量因子还基于随时间的多个ARP请求而被评估,以确定所述连接随时间的所述延时,其中所述实际吞吐量因子还基于所述连接的循环冗余校验(CRC)错误而被评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连接质量因子的每个连接质量因子被分别评估,并且其中所述第一频率信道和所述第二频率信道重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定义的阈值包括:
信号强度因子值是第一信号强度阈值与第二信号强度阈值之间的RSSI值;以及
以下中的至少两个:
当前链路速度因子值低于链路速度阈值;
信道噪声因子值大于信道噪声阈值;以及
实际吞吐量因子值是大于延时阈值的ARP延时值。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定义的阈值包括:
信号强度因子值是低于信号强度阈值的RSSI值;以及
以下中的至少一个:
当前链路速度因子值低于链路速度阈值;
信道噪声因子值大于信道噪声阈值;以及
实际吞吐量因子值是大于延时阈值的ARP延时值。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定义的阈值包括:
信号强度因子值是低于信号强度阈值的RSSI值;以及
以下中的至少一个:
与所述第一无线无线电相关联的当前链路速度因子值小于与所述第二无线无线电相关联的当前链路速度因子值;
与所述第一无线无线电相关联的信道噪声因子值大于信道噪声阈值;以及
信道负载因子值大于信道负载阈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频率信道是比所述第二频率信道更高的理论吞吐量信道或比所述第二频率信道更差的信道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在可用时,所述电子设备默认使用所述第一频率信道。
13.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存储介质,具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至少:
形成网络连接,其中所述网络连接通过第一网络媒体接口被路由;
跟踪所述网络连接的至少一个连接质量因子值,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连接质量因子值包括实际吞吐量值;
当所述连接的连接故障被检测到时,记录所跟踪的所述至少一个连接质量因子值,其中所记录的所述至少一个连接质量因子值被指定为所述网络连接的连接质量阈值;以及
当所跟踪的所述至少一个连接质量因子值未能满足所述网络连接的所述连接质量阈值时,通过第二网络媒体接口路由所述网络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存储介质,具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还使得所述处理器至少:
当所述连接的连接故障被检测到时,记录地理位置,其中所记录的所述地理位置与所述网络连接的所述连接质量阈值相关联;
其中当所跟踪的所述至少一个连接质量因子未能满足所述网络连接的所述连接质量阈值时,通过第二网络媒体连接路由所述网络连接包括当所跟踪的所述至少一个连接质量因子未能满足所述网络连接的所述连接质量阈值并且当前地理位置在与所述连接质量阈值相关联的所记录的所述地理位置附近时,通过第二网络媒体连接路由所述网络连接。
15.一种计算机化方法,包括:
由处理器经由第一网络媒体形成到网络的连接;
由所述处理器,基于至少一个连接质量因子,确定所述连接的连接质量,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连接质量因子包括实际吞吐量因子;以及
当所确定的所述连接的连接质量未能满足连接质量阈值时,由所述处理器将所述连接切换到第二网络媒体。
CN201780076245.4A 2016-12-20 2017-12-13 基于连接质量的网络媒体之间的切换 Pending CN11005048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385,849 US20180176841A1 (en) 2016-12-20 2016-12-20 Switching between network media based on connection quality
US15/385,849 2016-12-20
PCT/US2017/065934 WO2018118539A1 (en) 2016-12-20 2017-12-13 Switching between network media based on connection quality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50484A true CN110050484A (zh) 2019-07-23

Family

ID=60955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76245.4A Pending CN110050484A (zh) 2016-12-20 2017-12-13 基于连接质量的网络媒体之间的切换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176841A1 (zh)
EP (1) EP3560238A1 (zh)
CN (1) CN110050484A (zh)
WO (1) WO201811853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84648A (zh) * 2021-06-16 2022-12-16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通道切换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41355B2 (en) 2013-09-30 2016-01-19 Sonos, Inc. Media system access via cellular network
US11206582B2 (en) * 2017-05-12 2021-12-21 Apple Inc. Fast return to Wi-Fi
JP2019004223A (ja) * 2017-06-12 2019-01-10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装置の通信モードを制御す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
EP3616022B1 (en) * 2018-02-22 2021-07-21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Monitoring method and device
DE102019202922A1 (de) * 2019-03-05 2020-09-10 Psa Automobiles Sa Verfahren zur unterbrechungsfreien Kommunikation zwischen wenigstens zwei Kommunikationspartnern, entsprechendes System sowie Kraftfahrzeug
CN113726608B (zh) * 2021-08-30 2022-11-22 阿波罗智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5291595B (zh) * 2021-10-26 2023-03-17 李岷 自主式多数据源的智能信息处理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6709442A (zh) * 2022-10-17 2023-09-0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切换方法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60995A1 (en) * 2000-07-07 2002-05-23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Dynamic channel selection scheme for IEEE 802.11 WLANs
US20030120983A1 (en) * 2001-12-26 2003-06-26 Vieregge Richard Charles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pre-emptive protection switching
US20090041015A1 (en) * 2007-08-10 2009-02-12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Method for allocating data packet transmission among multiple links of a network, and network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implementing the method
US7974299B1 (en) * 2006-11-27 2011-07-05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witching transmission channels
CN102204345A (zh) * 2008-11-05 2011-09-28 阿尔卡特朗讯公司 使用事件触发的测量报告的从宏蜂窝到毫微微蜂窝的基于位置的切换
CN103096403A (zh) * 2011-11-04 2013-05-08 上海瀚讯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3828418A (zh) * 2011-09-30 2014-05-28 英特尔公司 多无线电媒体不可知接入架构
US20150172957A1 (en) * 2013-12-13 2015-06-18 Cable Television Laboratories, Inc. Wireless access point load balancing
US20150195845A1 (en) * 2010-09-07 2015-07-09 Aerohive Networks, Inc. Distributed channel selection for wireless networks
US20160037270A1 (en) * 2014-08-04 2016-02-04 Starkey Laborator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earing assistance rf multi-band operation
CN105357405A (zh) * 2015-11-28 2016-02-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装置以及终端
US20160088550A1 (en) * 2014-09-19 2016-03-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llaborative demand-based dual-mode wi-fi network control to optimize wireless power and performance
US9497680B1 (en) * 2015-06-18 2016-11-15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Frequency acquisition during roam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89928B2 (en) * 2002-12-31 2009-02-10 Smith Brian K Adaptive RF link failure handler
GB2414622A (en) * 2004-05-26 2005-11-30 Siemens Ag Switching from an established media path to a new media path in a Packet based network.
US8121041B2 (en) * 2007-07-30 2012-02-21 Cisco Technology, Inc. Redundancy for point-to-multipoint and multipoint-to-multipoint ethernet virtual connections
JP2012004922A (ja) * 2010-06-18 2012-01-05 Buffalo Inc 無線端末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状態レベルの報知方法
EP2574112B1 (en) * 2011-09-21 2016-11-30 Gemalto M2M GmbH Power saving mechanism for mobile terminal
ES2641038T3 (es) * 2012-06-08 2017-11-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edimiento, dispositivo y terminal de control de transmisión en el lado de red
US8767695B2 (en) * 2012-06-27 2014-07-01 Google Inc. Measurement-based network selection
US10212625B2 (en) * 2013-06-17 2019-02-19 Advanced Network Technology Laboratories Pte Ltd Intelligent mobile data offloading
US9998974B2 (en) * 2013-11-28 2018-06-12 Nec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storage medium, and cell selection method
CN111432495B (zh) * 2014-06-23 2023-10-13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以及进行移动性测量的方法
US10206109B2 (en) * 2014-12-24 2019-02-12 Intel Corporation Offline access network discovery and selection function (ANDSF) provisioning using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s (NFC)
US10278106B2 (en) * 2016-08-24 2019-04-30 Ribbon Communications Operating Company, Inc. Optimizations for voice handovers over wireless data access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60995A1 (en) * 2000-07-07 2002-05-23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Dynamic channel selection scheme for IEEE 802.11 WLANs
US20030120983A1 (en) * 2001-12-26 2003-06-26 Vieregge Richard Charles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pre-emptive protection switching
US7974299B1 (en) * 2006-11-27 2011-07-05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witching transmission channels
US20090041015A1 (en) * 2007-08-10 2009-02-12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Method for allocating data packet transmission among multiple links of a network, and network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implementing the method
CN102204345A (zh) * 2008-11-05 2011-09-28 阿尔卡特朗讯公司 使用事件触发的测量报告的从宏蜂窝到毫微微蜂窝的基于位置的切换
US20150195845A1 (en) * 2010-09-07 2015-07-09 Aerohive Networks, Inc. Distributed channel selection for wireless networks
CN103828418A (zh) * 2011-09-30 2014-05-28 英特尔公司 多无线电媒体不可知接入架构
CN103096403A (zh) * 2011-11-04 2013-05-08 上海瀚讯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切换方法和装置
US20150172957A1 (en) * 2013-12-13 2015-06-18 Cable Television Laboratories, Inc. Wireless access point load balancing
US20160037270A1 (en) * 2014-08-04 2016-02-04 Starkey Laborator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earing assistance rf multi-band operation
US20160088550A1 (en) * 2014-09-19 2016-03-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llaborative demand-based dual-mode wi-fi network control to optimize wireless power and performance
US9497680B1 (en) * 2015-06-18 2016-11-15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Frequency acquisition during roaming
CN105357405A (zh) * 2015-11-28 2016-02-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装置以及终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84648A (zh) * 2021-06-16 2022-12-16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通道切换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60238A1 (en) 2019-10-30
WO2018118539A1 (en) 2018-06-28
US20180176841A1 (en) 2018-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50484A (zh) 基于连接质量的网络媒体之间的切换
Yan et al. Machine learning-based handovers for sub-6 GHz and mmWave integrated vehicular networks
CN106662873B (zh) 基于无线电网络条件对计划的移动的调整
Shah et al. SDN-based service mobility management in MEC-enabled 5G and beyond vehicular networks
CN104081684B (zh) 基于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协作式多点配置的装置
CN106416353B (zh) 用于协助小区选择和流量引导的用户设备及相关接入点
CN106130828B (zh) 窄带物联网终端一致性测试方法和系统
CN104854900B (zh) 无线网络kpi的测量方法、用户设备、网络设备以及系统
US9907078B2 (en) Location based wireless network optimization in embedded systems
CN108337027A (zh) 使用rat间切换测量来识别覆盖洞
CN106686670A (zh) 无线网状网络中的漫游
WO2021038961A1 (ja) 判定装置、判定方法および判定プログラム
CN106797536A (zh) 密集网络中的移动性
CN106658588A (zh) 网络质量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08649990A (zh) 射频干扰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TW200843426A (en) Re-configur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anaging method thereof
CN106879034B (zh) 一种车辆结点的网络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4584647B (zh) 无线局域网中基于服务差异化进行动态关联排序的系统和方法
EP3997474A1 (en) Positioning resource measurement feedbac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7105516A (zh) 用于支持基于多网络的数据传输服务的设备和方法
US10624011B2 (en) Switching between network media seamlessly while maintaining a network connection
Arnold et al. Future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 network architectures enabling heterogeneous service provision
CN113016143A (zh) 用于无线电载波分析的装置
US2022020984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ing of Beamforming Based on User Experience
CN107646201A (zh) 用于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切换的网络节点和其中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2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