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44030B - 集成式空调控制器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集成式空调控制器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44030B
CN110044030B CN201910290024.8A CN201910290024A CN110044030B CN 110044030 B CN110044030 B CN 110044030B CN 201910290024 A CN201910290024 A CN 201910290024A CN 110044030 B CN110044030 B CN 1100440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tube
inverter circuit
fan
compressor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9002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44030A (zh
Inventor
苏宇泉
冯宇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ken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9002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440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440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440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440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440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ventil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6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compressors within refrigeration or heat pump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Rect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集成式空调控制器和空调器,其中,控制器包括:支撑体;设置在支撑体之上的图腾柱PFC电路;设置在支撑体之上驱动压缩机的压缩机逆变电路,压缩机逆变电路与图腾柱PFC电路相连;设置在支撑体之上驱动风机的风机逆变电路。由此,通过将图腾柱PFC电路、压缩机逆变电路和风机逆变电路集成设置在支撑体之上,能够节省封装的成本,减小电控板的面积,并且通过一体化封装,还可减少裸露的电气连接点,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另外,通过图腾柱PFC电路不仅能够降低控制器的功耗,还能够降低集成电路的电磁干扰。

Description

集成式空调控制器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式空调控制器以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IPM(Intelligent Power Module,智能功率模块)用于实现电机转速的连续调节,是变频家电的核心部件。家用电器例如空调器包含三个电机:压缩机、室外风机和室内风机,根据能效等级不同,会用到1~3枚IPM。其中压缩机IPM和室外风机IPM都放在室外电控板上。
相关技术中,空调器中的压缩机IPM、室外风机IPM等部件均单独封装,但是,其存在的问题在于,每个部件都带来额外的封装成本,安装时在电控板上占据大量空间,使得电控板面积需变大,并且,裸露的电气连接点较多,可靠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集成式空调控制器,将图腾柱PFC电路、压缩机逆变电路和风机逆变电路集成设置在支撑体之上,不仅节省封装的成本,还可减少裸露的电气连接点,另外,通过图腾柱PFC电路能够降低控制器的功耗和电路的电磁干扰。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集成式空调控制器,包括:支撑体;设置在所述支撑体之上的图腾柱PFC电路,其中,所述图腾柱PFC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以及与所述第一开关管并联的第一续流二极管、与所述第二开关管并联的第二续流二极管;设置在所述支撑体之上驱动压缩机的压缩机逆变电路,所述压缩机逆变电路与所述图腾柱PFC电路相连;设置在所述支撑体之上驱动风机的风机逆变电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集成式空调控制器,将图腾柱PFC电路、压缩机逆变电路和风机逆变电路集成设置在支撑体之上,从而,能够节省封装的成本,减小电控板的面积,并且通过一体化封装,还能够减少裸露的电气连接点,提高系统可靠性,另外,通过图腾柱PFC电路不仅能够降低控制器的功耗,还能够降低集成电路的电磁干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集成式空调控制器还包括:包裹所述集成式空调控制器的封装部,其中,所述图腾柱PFC电路、所述压缩机逆变电路和所述风机逆变电路设置在所述封装部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集成式空调控制器还包括:多个引脚,所述多个引脚与所述图腾柱PFC电路、所述压缩机逆变电路和所述风机逆变电路相连,所述多个引脚中每个引脚还外露于所述封装部之外。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多个引脚包括第一交流电输入引脚、第二交流电输入引脚、第一直流输出引脚和第二直流输出引脚;所述图腾柱PFC电路还包括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其中,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二端相连并连接所述第一交流电输入引脚,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相连并连接所述第二交流电输入引脚,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相连并连接所述第一直流输出引脚,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相连并连接所述第二直流输出引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多个引脚包括第一交流电输入引脚、第二交流电输入引脚、第一直流输出引脚和第二直流输出引脚;所述图腾柱PFC电路还包括第三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以及与所述第三开关管并联的第三续流二极管、与所述第四开关管并联的第四续流二极管,其中,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端相连并连接所述第一交流电输入引脚,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相连并连接所述第二交流电输入引脚,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相连并连接所述第一直流输出引脚,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相连并连接所述第二直流输出引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直流输出引脚经滤波电容连接所述第二直流输出引脚,其中,所述滤波电容设置在所述支撑体之外。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至第四开关管的控制端与第一控制芯片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芯片设置在所述支撑体之外;或者,所述第一至第四开关管的控制端与第二控制芯片连接,所述第二控制芯片设置在所述支撑体之上;或者,所述第一至第四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压缩机逆变电路中的压缩机驱动芯片、或者,所述第一至第四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风机逆变电路中的风机驱动芯片,其中,所述第一至第四开关管按照预设顺序导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至第四开关管为MOSFET管或IGBT管。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集成式空调控制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空调器,通过设置的集成式空调控制器,能够节省封装的成本,减小电控板的面积,并且通过一体化封装,还能够减少裸露的电气连接点,提高系统可靠性,另外,通过图腾柱PFC电路不仅能够降低控制器的功耗,还能够降低集成电路的电磁干扰。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集成式空调控制器的方框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集成式空调控制器的方框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集成式空调控制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集成式空调控制器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集成式空调控制器和空调器。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集成式空调控制器的方框示意图。如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集成式空调控制器包括:支撑体10、图腾柱PFC电路20、压缩机逆变电路30和风机逆变电路40。
其中,图腾柱PFC电路20设置在支撑体10之上,图腾柱PFC电路20 包括第一开关管T1和第二开关管T2以及与第一开关管T1并联的第一续流二极管D1、与第二开关管T2并联的第二续流二极管D2;压缩机逆变电路30设置在支撑体10之上并驱动压缩机,压缩机逆变电路30与图腾柱PFC电路20相连;风机逆变电路40设置在支撑体10之上并驱动风机。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支撑体10可以是整块的基板,也可以是铜框架或者其他结构。
由此,通过将图腾柱PFC电路20、压缩机逆变电路30和风机逆变电路40集成设置在支撑体10之上,从而,能够节省封装的成本,减小电控板的面积,并且通过一体化封装,还能够减少裸露的电气连接点,提高系统可靠性,另外,通过图腾柱PFC电路20不仅能够降低控制器的功耗,还能够降低集成电路的电磁干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2所示,集成式空调控制器还包括:包裹集成式空调控制器的封装部,其中,图腾柱PFC电路20、压缩机逆变电路30和风机逆变电路40设置在封装部内。
可理解,将图腾柱PFC电路20、压缩机逆变电路30和风机逆变电路40集成设置在支撑体10上,然后再封装到封装部内。具体地,封装部可采用塑封材料,以包裹图腾柱PFC 电路20、压缩机逆变电路30和风机逆变电路40。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集成式空调控制器还包括:多个引脚,多个引脚与图腾柱PFC电路20、压缩机驱动电路30和风机驱动电路40相连,多个引脚中每个引脚还外露于封装部之外。
下面参照图3和图4简单描述各具体实施例中集成式空调控制器的结构。
实施例一:
结合图3的实施例:
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3所示,多个引脚包括第一交流电输入引脚 AC1、第二交流电输入引脚AC2、第一直流输出引脚DC-P和第二直流输出引脚DC-N;图腾柱PFC电路20还包括第一二极管D3和第二二极管D4,其中,第一二极管D3的第一端即阴极与第二二极管D4的第二端即阳极相连并连接第一交流电输入引脚AC1,第一开关管T1的第一端即集电极与第二开关管T2的第二端即发射极相连并连接第二交流电输入引脚AC2,第一二极管D3的第二端即阳极与第一开关管T1的第二端即发射极相连并连接第一直流输出引脚DC-P,第二二极管D4的第一端即阴极与第二开关管T2的第一端即集电极相连并连接第二直流输出引脚DC-N。
应理解,多个引脚中每个引脚外露于封装部之外,以便与外部电路进行连接,也就是说,封装部内的图腾柱PFC电路20、压缩机逆变电路30和风机逆变电路40可通过引脚与外界连接。例如,外部交流电可通过外露于封装部之外的第一交流电输入引脚AC1和第二交流电输入引脚AC2输入到图腾柱PFC电路20,经图腾柱PFC电路20整流以及功率因数校正后,通过第一直流输出引脚DC-P和第二直流输出引脚DC-N输出经整流和校正后得到的高品质因子直流电。
其中,外部交流电源的一端可与外露于封装部之外的第一交流电输入引脚AC1相连,外部交流电源的另一端与设置在支撑体10之外的PFC电感的一端相连,PFC电感的另一端与外露于封装部之外的第二交流电输入引脚AC2相连。也就是说,外部交流电可经设置在支撑体10之外的PFC电感,从外露于封装部50之外的第一交流电输入引脚AC1和第二交流电输入引脚AC2输入到图腾柱PFC电路20。
其中,第一开关管T1和第二开关管T2按照预设顺序导通。第一开关管T1和第二开关管T2可为MOSFET管或IGBT管、或者其他开关器件。
可理解,第一开关管T1、PFC电感和第二二极管D4构成图腾柱PFC电路20中的第一个支路,第二开关管T2、PFC电感和第一二极管D3构成图腾柱PFC电路20中的第二个支路,当第一开关管T1导通时,第一个支路进行工作以对外部交流电源输入的交流电进行整流得到的直流电,并进行功率因数校正。当第二开关管T2导通时,第二个支路进行工作以对外部交流电源输入的交流电进行整流得到的直流电,并进行功率因数校正,由此,第一开关管T1和第二开关管T2按照预设顺序导通,第一个支路与第二个支路按照预设顺序进行整流和功率因数校正。
压缩机逆变电路30可包括压缩机逆变器和压缩机驱动芯片,其中,压缩机驱动芯片与压缩机逆变器相连,压缩机逆变器与图腾柱PFC电路20相连,压缩机驱动芯片用于驱动压缩机逆变器,压缩机逆变器在压缩机驱动芯片的驱动下将校正后的直流电逆变为交流电以驱动压缩机。
其中,压缩机逆变器可包括三组压缩机输出模块,每组压缩机输出模块包括上桥臂和下桥臂,其中,每组压缩机输出模块的上桥臂包括第五开关管,第五开关管的栅极与压缩机驱动芯片相连,第五开关管的集电极作为压缩机逆变器的第一输入端与图腾柱PFC电路 20相连,第五开关管的发射极与设置在支撑体10上的压缩机输出引脚相连。
每组压缩机输出模块的下桥臂包括第六开关管,第六开关管的栅极与压缩机驱动芯片相连,第六开关管的集电极与第五开关管的发射极相连,第六开关管的发射极作为压缩机逆变器的第二输入端与设置在支撑体10上的压缩机下桥发射极引脚相连。
可理解,压缩机驱动芯片通过控制压缩机逆变器中的每组压缩机输出模块的上桥臂中的第五开关管和下桥臂中的第六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可将校正后的高品质因子的直流电逆变为交流电以驱动压缩机运转。
风机逆变电路40可包括风机逆变器和风机驱动芯片,其中,风机驱动芯片与风机逆变器相连,风机驱动芯片用于驱动风机逆变器,风机逆变器在风机驱动芯片的驱动下将校正后的直流电逆变为交流电以驱动风机。
其中,风机逆变器可包括三组风机输出模块,每组风机输出模块包括上桥臂和下桥臂,其中,每组风机输出模块的上桥臂包括第七开关管,第七开关管的栅极与风机驱动芯片相连,第七开关管的集电极作为风机逆变器的第一输入端与图腾柱PFC电路20相连,第七开关管的发射极与设置在支撑体10上的风机输出引脚相连。
每组风机输出模块的下桥臂包括第八开关管,第八开关管的栅极与风机驱动芯片相连,第八开关管的集电极与第七开关管的发射极相连,第八开关管的发射极作为风机逆变器的第二输入端与设置在支撑体10上的风机下桥发射极引脚相连。
可理解,风机驱动芯片通过控制风机逆变器中的每组风机输出模块的上桥臂中的第七开关管和下桥臂中的第八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可将校正后的高品质因子的直流电逆变为交流电以驱动风机运转。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直流输出引脚DC-P经滤波电容连接第二直流输出引脚 DC-N,其中,滤波电容设置在支撑体10之外。
可理解,图腾柱PFC电路20通过第一直流输出引脚DC-P和第二直流输出引脚DC-N输出经整流和校正得到的直流电后,再经设置在支撑体10之外的滤波电容进行滤波,从而,能够使输出的直流电更加平滑,降低干扰。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开关管T1和第二开关管T2的控制端与第一控制芯片连接,第一控制芯片设置在支撑体10之外;或者,第一开关管T1和第二开关管T2的控制端与第二控制芯片连接,第二控制芯片设置在支撑体10之上;或者,第一开关管T1和第二开关管T2的控制端连接压缩机逆变电路30中的压缩机驱动芯片;或者,第一开关管T1和第二开关管T2的控制端连接风机逆变电路40中的风机驱动芯片。
可以理解的是,设置在支撑体10之外的第一控制芯片、或者设置在支撑体10之上的第二控制芯片、或者压缩机逆变电路30中的压缩机驱动芯片、或者风机逆变电路40中的风机驱动芯片可输出控制信号至第一开关管T1与第二开关管T2的控制端,然后,第一开关管T1与第二开关管T2根据输入到控制端的控制信号例如电压相位按照预设顺序导通工作,以将输入的外部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然后直流电经设置在支撑体10之外的滤波电容滤波后,从第二直流输出引脚DC-N输入到压缩机逆变电路30,然后压缩机逆变电路30 中的压缩机驱动芯片控制压缩机逆变器中的每组压缩机输出模块的上桥臂中的第五开关管和下桥臂中的第六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以将校正后的高品质因子的直流电逆变为交流电驱动压缩机运转。另外,校正后的直流电在经设置在支撑体10之外的滤波电容滤波后,还通过设置在支撑体10之外的外部电路到达风机逆变电路40中,然后风机逆变电路40中的风机驱动芯片控制风机逆变器中的每组风机输出模块的上桥臂中的第七开关管和下桥臂中的第八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以将校正后的高品质因子的直流电逆变为交流电驱动风机运转。
由此,通过控制图腾柱PFC电路中的第一开关管T1和第二开关管T2按照预设顺序导通,可降低控制器的功耗,同时还能降低集成电路的电磁干扰。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集成式空调控制器还具有过流保护、欠压保护和温度检测功能。
其中,可通过分别在图腾柱PFC电路20、压缩机逆变电路30和风机逆变电路40中设置一个电流采样单元例如采样电阻,对流经图腾柱PFC电路20、压缩机逆变电路30和风机逆变电路40中各开关管发射极的电流进行采样,从而实现过流保护。
可通过在集成电路中设置一个电压比较电路,将实际电路中的电压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可实现对整个电路的欠压保护。
可通过在支撑体10上设置一个温度检测单元例如热敏电阻,其中,温度检测单元的一端与设置在支撑体10上的温度感应引脚相连,温度检测单元的另一端接地。温度检测单元可检测支撑体10的温度,例如在支撑体10上的温度变化时,热敏电阻的阻值将会发生变化,从而温度感应引脚处的电压发生变化,通过检测温度感应引脚处的电压可得到支撑体 10的温度,进而实现温度检测功能。
实施例二
结合图4的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集成式空调控制器与图3实施例中的集成式空调控制器的区别在于,将图3实施例中图腾柱PFC电路20中的第一二极管D3和第二二极管D4用第三开关管T3和第四开关管T4替代。
具体地,如图2和4所示,多个引脚包括第一交流电输入引脚AC1、第二交流电输入引脚AC2、第一直流输出引脚DC-P和第二直流输出引脚DC-N;图腾柱PFC电路20还包括第三开关管T3和第四开关管T4以及与第三开关管并联的第三续流二极管D5、与第四开关管T4并联的第四续流二极管D6,其中,第三开关管T3的第一端即集电极与第四开关管T4的第二端即发射极相连并连接第一交流电输入引脚AC1,第一开关管T1的第一端即集电极与第二开关管T2的第二端即发射极相连并连接第二交流电输入引脚AC2,第三开关管T3的第二端即发射极与第一开关管T1的第二端即发射极相连并连接第一直流输出引脚 DC-P,第四开关管T4的第一端即集电极与第二开关管T2的第一端即集电极相连并连接第二直流输出引脚DC-N。
其中,第一开关管T1至第四开关管T4按照预设顺序导通。第一开关管T1至第四开关管T4可为MOSFET管或IGBT管、或者其他开关器件。
可理解,第一开关管T1、PFC电感和第四开关管T4构成图腾柱PFC电路20中的第一个支路,第二开关管T2、PFC电感和第三开关管T3构成图腾柱PFC电路20中的第二个支路,当第一开关管T1和第四开关管T4导通时,第一个支路进行工作以对外部交流电源输入的交流电进行整流得到的直流电,并进行功率因数校正。当第二开关管T2和第三开关管T3导通时,第二个支路进行工作以对外部交流电源输入的交流电进行整流得到的直流电,并进行功率因数校正,由此,第一开关管T1至第四开关管T4按照预设顺序导通,第一支路与第二支路按照预设顺序进行整流和功率因数校正。
进一步地,第一开关管T1至第四开关管T4的控制端与第一控制芯片连接,第一控制芯片设置在支撑体10之外;或者,第一开关管T1至第四开关管T4的控制端与第二控制芯片连接,第二控制芯片设置在支撑体10之上;或者,第一开关管T1至第四开关管T4 的控制端连接压缩机逆变电路30中的压缩机驱动芯片;或者,第一开关管T1至第四开关管T4的控制端连接风机逆变电路40中的风机驱动芯片。
可以理解的是,设置在支撑体10之外的第一控制芯片、或者设置在支撑体10之上的第二控制芯片、或者压缩机逆变电路30中的压缩机驱动芯片、或者风机逆变电路40中的风机驱动芯片可输出控制信号至第一开关管T1至第四开关管T4的控制端,然后,第一开关管T1至第四开关管T4根据输入到控制端的控制信号例如电压相位按照预设顺序导通,以将输入的外部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然后直流电经设置在支撑体10之外的滤波电容滤波后,从第二直流输出引脚DC-N输入到压缩机逆变电路30,然后压缩机逆变电路30中的压缩机驱动芯片控制压缩机逆变器中的每组压缩机输出模块的上桥臂中的第五开关管和下桥臂中的第六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以将校正后的高品质因子的直流电逆变为交流电驱动压缩机运转。另外,校正后的直流电在经设置在支撑体10之外的滤波电容滤波后,还通过设置在支撑体10之外的外部电路到达风机逆变电路40中,然后风机逆变电路40中的风机驱动芯片控制风机逆变器中的每组风机输出模块的上桥臂中的第七开关管和下桥臂中的第八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以将校正后的高品质因子的直流电逆变为交流电驱动风机运转。
由此,通过控制图腾柱PFC电路中的第一开关管T1至第四开关管T4按照预设顺序导通,可降低控制器的功耗和降低集成电路的电磁干扰,另外还可提高图腾柱PFC电路20的工作效率。
综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集成式空调控制器,将图腾柱PFC电路、压缩机逆变电路和风机逆变电路集成设置在支撑体之上,从而,能够节省封装的成本,减小电控板的面积,并且通过一体化封装,还能够减少裸露的电气连接点,提高系统可靠性,另外,通过图腾柱PFC电路不仅能够降低控制器的功耗,还能够降低集成电路的电磁干扰。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集成式空调控制器,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前述的集成式空调控制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空调器,通过设置的集成式空调控制器,能够节省封装的成本,减小电控板的面积,并且通过一体化封装,还能够减少裸露的电气连接点,提高系统可靠性,另外,通过图腾柱PFC电路不仅能够降低控制器的功耗,还能够降低集成电路的电磁干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定制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9)

1.一种集成式空调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体;
设置在所述支撑体之上的图腾柱PFC电路,其中,所述图腾柱PFC电路用于对外部交流电源输入的交流电进行整流和功率因数校正,所述图腾柱PFC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以及与所述第一开关管并联的第一续流二极管、与所述第二开关管并联的第二续流二极管,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压缩机逆变电路中的压缩机驱动芯片,或者,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风机逆变电路中的风机驱动芯片;
设置在所述支撑体之上驱动压缩机的压缩机逆变电路,所述压缩机逆变电路与所述图腾柱PFC电路相连;
设置在所述支撑体之上驱动风机的风机逆变电路,所述风机逆变电路与所述图腾柱PFC电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空调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包裹所述集成式空调控制器的封装部,其中,所述图腾柱PFC电路、所述压缩机逆变电路和所述风机逆变电路设置在所述封装部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式空调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引脚,所述多个引脚与所述图腾柱PFC电路、所述压缩机逆变电路和所述风机逆变电路相连,所述多个引脚中每个引脚还外露于所述封装部之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式空调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引脚包括第一交流电输入引脚、第二交流电输入引脚、第一直流输出引脚和第二直流输出引脚;所述图腾柱PFC电路还包括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其中,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二端相连并连接所述第一交流电输入引脚,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相连并连接所述第二交流电输入引脚,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相连并连接所述第一直流输出引脚,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相连并连接所述第二直流输出引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式空调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引脚包括第一交流电输入引脚、第二交流电输入引脚、第一直流输出引脚和第二直流输出引脚;所述图腾柱PFC电路还包括第三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以及与所述第三开关管并联的第三续流二极管、与所述第四开关管并联的第四续流二极管,其中,
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端相连并连接所述第一交流电输入引脚,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相连并连接所述第二交流电输入引脚,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相连并连接所述第一直流输出引脚,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相连并连接所述第二直流输出引脚。
6.根据权利要求4-5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成式空调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流输出引脚经滤波电容连接所述第二直流输出引脚,其中,所述滤波电容设置在所述支撑体之外。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式空调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至第四开关管的控制端与第一控制芯片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芯片设置在所述支撑体之外;或者,所述第一至第四开关管的控制端与第二控制芯片连接,所述第二控制芯片设置在所述支撑体之上;或者,所述第一至第四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压缩机逆变电路中的压缩机驱动芯片;或者,所述第一至第四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风机逆变电路中的风机驱动芯片,其中,所述第一至第四开关管按照预设顺序导通。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式空调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至第四开关管为MOSFET管或IGBT管。
9.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集成式空调控制器。
CN201910290024.8A 2019-04-11 2019-04-11 集成式空调控制器和空调器 Active CN1100440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90024.8A CN110044030B (zh) 2019-04-11 2019-04-11 集成式空调控制器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90024.8A CN110044030B (zh) 2019-04-11 2019-04-11 集成式空调控制器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44030A CN110044030A (zh) 2019-07-23
CN110044030B true CN110044030B (zh) 2021-07-20

Family

ID=67276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90024.8A Active CN110044030B (zh) 2019-04-11 2019-04-11 集成式空调控制器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440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48815A (zh) * 2021-12-29 2022-04-15 广东华凯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慧云平台控制的智慧安全电梯
CN116182499A (zh) * 2023-01-09 2023-05-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面板及其控制方法、冰箱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09826A (ja) * 2006-10-27 2008-05-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モータ制御装置並びに冷凍空調装置
CN101707441A (zh) * 2009-11-26 2010-05-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图腾柱无桥电路系统及电流采样装置
KR20180103338A (ko) * 2017-03-09 2018-09-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삼상 모터의 상간 단락 검출 장치, 그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공기 조화기
CN208296199U (zh) * 2018-06-13 2018-12-2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和集成式空调控制器
CN208316603U (zh) * 2018-06-13 2019-01-01 重庆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智能功率模块的驱动ic电路、智能功率模块及空调器
CN208579470U (zh) * 2018-06-13 2019-03-0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和集成式空调控制器
CN109510561A (zh) * 2018-12-29 2019-03-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高集成功率模块和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09826A (ja) * 2006-10-27 2008-05-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モータ制御装置並びに冷凍空調装置
CN101707441A (zh) * 2009-11-26 2010-05-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图腾柱无桥电路系统及电流采样装置
KR20180103338A (ko) * 2017-03-09 2018-09-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삼상 모터의 상간 단락 검출 장치, 그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공기 조화기
CN208296199U (zh) * 2018-06-13 2018-12-2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和集成式空调控制器
CN208316603U (zh) * 2018-06-13 2019-01-01 重庆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智能功率模块的驱动ic电路、智能功率模块及空调器
CN208579470U (zh) * 2018-06-13 2019-03-0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和集成式空调控制器
CN109510561A (zh) * 2018-12-29 2019-03-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高集成功率模块和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44030A (zh) 2019-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41112B (zh) 电动机驱动装置、控制电动机驱动装置的方法、逆变器装置及电力装置
CN101686006B (zh) 在三相电源中保护功率因数校正的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0044030B (zh) 集成式空调控制器和空调器
WO2022027892A1 (zh) 驱动装置、控制方法、电器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1686005B (zh) 在三相电源中用于功率因数校正的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9861501A (zh) 智能功率模块和空调器
CN104113261A (zh) 一种空调压缩机控制电路及变频空调
CN105553250A (zh) 一种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CN109889075A (zh) 驱动控制电路和家电设备
WO2022227954A1 (zh) 一种三相电源变换电路、家电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779892B (zh) 电控组件及空调器
CN203691263U (zh) 直流电源装置、马达驱动装置、空调装置、冰箱及热泵式热水供给装置
CN112019019A (zh) 驱动控制方法、装置、家电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09562431U (zh) 智能功率模块和空调器
CN208369467U (zh) 图腾柱pfc电路及空调器
JP7348409B2 (ja) モータ駆動制御回路、駆動方法、配線板及び空調機
CN112019029A (zh) 运行控制方法、电路、家电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02330588A (ja) コンバータ装置
CN112019025B (zh)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电路、家电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210431276U (zh) 驱动控制集成器件及空调器
CN210351047U (zh) 驱动控制集成器件及空调器
CN210129827U (zh) 驱动控制集成器件及空调器
CN209497399U (zh) 驱动控制电路和家电设备
CN210629366U (zh) 功率封装器件、驱动控制组件和家电设备
CN109883025A (zh) 智能功率模块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112

Address after: 400064 plant 1, No. 70, Meijia Road, Nan'an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after: Meiken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311 Lingang Road, Beijiao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GD MIDEA AIR-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Ltd.

Patentee before: MIDEA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