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43085A - 低能耗智能停车升降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低能耗智能停车升降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43085A
CN110043085A CN201910209922.6A CN201910209922A CN110043085A CN 110043085 A CN110043085 A CN 110043085A CN 201910209922 A CN201910209922 A CN 201910209922A CN 110043085 A CN110043085 A CN 1100430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aulic cylinder
running block
energy storage
energy consumption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0992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远明
王磊
刘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Intelligent Rob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Intelligent Rob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Intelligent Rob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Intelligent Robo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0992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43085A/zh
Publication of CN1100430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430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6/00Buildings for parking cars, rolling-stock, aircraft, vessels or like vehicles, e.g. garages
    • E04H6/08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 E04H6/12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with mechanical means for shifting or lifting vehicles
    • E04H6/18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with mechanical means for shifting or lifting vehicles with means for transport in vertical direction only or independently i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rections
    • E04H6/188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with mechanical means for shifting or lifting vehicles with means for transport in vertical direction only or independently i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rections using only vertical transport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能耗智能停车升降驱动装置,它包括固定安装在支架上的定滑轮组,和滑动安装在支架上的动滑轮组;固定安装的液压缸的可动部件与动滑轮组连接,液压缸的可动部件的运动方向与动滑轮组的滑动方向一致;钢丝绳一端固定,钢丝绳的另一端依次绕过定滑轮组和动滑轮组的导轮后绕出,钢丝绳该另一端的端头与升降架连接;在液压缸的供油管路上设有储能装置,以回收液压缸的液压油,并回收压力。通过设置的储能装置,配合液压缸、定滑轮组和动滑轮组的组合结构,能够将从液压缸返回的液压油带压储存在储能装置中,并在下次提升升降架和车辆时,再次注入到液压缸中,从而降低能耗。

Description

低能耗智能停车升降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停车升降驱动领域,特别是一种低能耗智能停车升降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智能停车库领域,通常轿厢的升降采用电机或液压缸驱动,现有的液压缸驱动方式例如专利文献CN203867243U中的记载,通过液压缸结合定滑轮组和动滑轮组驱动升降载车板的升降。但是在该结构下,每次升降架的举升均需要重新给液压缸注入液压油,而升降架的下落还需要持续耗能控制下降速度,能耗浪费较高。中国专利文献105351293A记载了一种被动容积同步系统的能量回收系统,能够回收液压油路中的能量。但是该结构非常复杂,不仅是管路复杂,而且阀门也非常复杂,一是价格非常高昂,二是使容易出现故障的点增多,不利于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能耗智能停车升降驱动装置,能够在升降架下落过程中,将返回的液压油和压力储存起来,并且能够在升降架的下落过程中进行缓冲,大幅降低能耗。在优选的方案中,通过设置的配重作为平衡重,能够进一步降低能耗。采用单缸供油驱动配合自重驱动的方案,能够简化管路,减少故障发生几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能耗智能停车升降驱动装置,它包括固定安装在支架上的定滑轮组,和滑动安装在支架上的动滑轮组;
固定安装的液压缸的可动部件与动滑轮组连接,液压缸的可动部件的运动方向与动滑轮组的滑动方向一致;
钢丝绳一端固定,钢丝绳的另一端依次绕过定滑轮组和动滑轮组的导轮后绕出,钢丝绳该另一端的端头与升降架连接;
在液压缸的供油管路上设有储能装置,以回收液压缸的液压油,并回收压力。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液压缸、定滑轮组和动滑轮组大致沿水平方向布置;
定滑轮组固定安装在支架的顶部,动滑轮组沿着支架的顶部滑动;
钢丝绳从支架顶部固设的换向导轮绕出。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液压缸、定滑轮组和动滑轮组大致沿竖直方向布置;
液压缸和定滑轮组固定安装在支架的侧壁,动滑轮组沿着支架的侧壁滑动;
钢丝绳从支架顶部固设的换向导轮绕出。
在动滑轮组上设有配重,升降架的重量仅略大于动滑轮组和配重的总重量,仅需确保升降架在空载状态下刚好可以下落。
优选的方案中,液压缸和定滑轮组固定安装在支架的前侧壁或后侧壁。
优选的方案中,液压缸的一个腔室与主油管与连通,液压泵与主油管连通,在液压泵与主油管之间设有并联的供油支管和回收支管;
供油支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和单向进油的第二单向阀;
回收支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和第二液压泵;
液压泵、供油支管和回收支管还与储能支管连通,储能支管与至少一个储能装置连通。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储能装置为承压的罐体,罐体内设有可压缩的介质。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储能装置为多个;
所述的储能装置的出口管路与压力计连通。
优选的方案中,在储能支管上还设有第三电磁阀;
所述的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为两位单通阀,一位为直通,一位为截止。
优选的方案中,液压泵的出口处还设有单向进油的第一单向阀。
优选的方案中,主油管还与溢油管连通,溢油管与油箱连接,溢油管上设有溢流阀;
主油管上还设有可调流量阀。
本发明提供的低能耗智能停车升降驱动装置,通过设置的储能装置,配合液压缸、定滑轮组和动滑轮组的组合结构,能够将从液压缸返回的液压油带压储存在储能装置中,并在下次提升升降架和车辆时,再次注入到液压缸中,从而降低能耗。在初次举升后,设置的第二液压泵正反向转动,驱动液压油在液压缸和储能装置之间往复运动,进一步降低能耗。优选的方案中,采用顶部水平布置的方案,能够减少装置的安装空间,采用竖直布置的方案,能够进一步降低能耗。设置的第三电磁阀能够便于储能装置的维护,设置的可调流量阀能够控制重物的升降速度。经过优化的供油回路降低了对电磁阀的要求,减少了管路,大幅降低了管路的复杂程度,也减少了容易出现故障的故障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使用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升降驱动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液压缸、定滑轮组和动滑轮组水平布置时的主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优选的竖直布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液压缸1,定滑轮组2,动滑轮组3,导轨4,升降架5,溢流阀6,主油管7,溢油管8,第二电磁阀9,第二单向阀10,第一电磁阀11,第二液压泵12,储能装置13,压力计14,第三电磁阀15,第一单向阀16,液压泵17,过滤器18,油箱19,供油支管20,回收支管21,可调限流阀22,储能支管23,配重24,回油管25,支架26,换向导轮27,检修管路28。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4中,一种低能耗智能停车升降驱动装置,它包括固定安装在支架26上的定滑轮组2,和滑动安装在支架26上的动滑轮组3;
固定安装的液压缸1的可动部件与动滑轮组3连接,液压缸1的可动部件的运动方向与动滑轮组3的滑动方向一致;本例中的可动部件是指,当液压缸1的缸体被固定时,则活塞杆为可动部件,而当活塞杆被固定时,则可动部件是指缸体。
钢丝绳一端固定,钢丝绳的另一端依次绕过定滑轮组2和动滑轮组3的导轮后绕出,钢丝绳该另一端的端头与升降架5连接;钢丝绳固定的一端可以是固定在支架26上,也可以是固定在定滑轮组2的架体上。
在液压缸1的供油管路上设有储能装置13,以回收液压缸1的液压油,并回收压力。由此结构,能够在升降架5下落过程中,将带有压力的液压油回收至储能装置13中,在下次需要举升升降架5和车辆时再使用,从而降低了能耗。通过液压缸1的伸缩,经过定滑轮组2和动滑轮组3的行程延长,使液压缸1较小的行程,实现升降架5较大升降距离。如图1中,液压缸1的伸缩行程被放大9倍。
优选的方案如图3中,所述的液压缸1、定滑轮组2和动滑轮组3大致沿水平方向布置;
定滑轮组2固定安装在支架26的顶部,动滑轮组3沿着支架26的顶部滑动;
钢丝绳从支架26顶部固设的换向导轮27绕出。由此结构,以减少升降驱动装置占用的空间。
优选的方案如图1、4中,所述的液压缸1、定滑轮组2和动滑轮组3大致沿竖直方向布置;
液压缸1和定滑轮组2固定安装在支架26的侧壁,动滑轮组3沿着支架26的侧壁滑动;
钢丝绳从支架26顶部固设的换向导轮27绕出。
在动滑轮组3上设有配重24,升降架5的重量仅略大于动滑轮组3和配重24的总重量,仅需确保升降架5在空载状态下刚好可以下落。与水平布置的方案相比,本例的方案通过配重能够部分的抵消升降架5的自重,从而能够大幅降低能耗。
优选的方案如图1中,液压缸1和定滑轮组2固定安装在支架26的前侧壁或后侧壁。由此方案,能够将两侧侧壁避让开,以供升降架5内的横移车盘移动。本例中的前侧壁是指车辆进入升降架5的一侧的侧壁。而后侧壁则是与车辆进入升降架5相对一侧的侧壁。设置在前侧壁的优势是便于液压缸1、定滑轮组2和动滑轮组3以及钢丝绳的观测与维护。
优选的方案如图2、4中,液压缸1的一个腔室与主油管7与连通,本例中是液压缸1的的无杆腔,必要的话也可以是有杆腔,液压泵17与主油管7连通,在液压泵17与主油管7之间设有并联的供油支管20和回收支管21;
供油支管20上设有第一电磁阀11和单向进油的第二单向阀10;
回收支管21上设有第二电磁阀9和第二液压泵12;
液压泵17、供油支管20和回收支管21还与储能支管23连通,储能支管23与至少一个储能装置13连通。由此结构,能够在升降架5下降时,将液压缸1中的液压油通过第二液压泵12储存到储能装置13内,当需要举升升降架5时,再利用第二液压泵12返回至液压缸1中。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储能装置13为承压的罐体,罐体内设有可压缩的介质。本例中的可压缩的介质为空气、二氧化碳或氮气。储能装置13竖直布置,进出口位于罐体的底部,可压缩的介质位于罐体的顶部。优选的可压缩的介质置于一柔性的囊内,优选的,可压缩的介质置于橡胶囊内。
优选的方案如图2中,所述的储能装置13为多个;
所述的储能装置13的出口管路与压力计14连通。本例中的压力计14为数字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例如Omega公司的数字压力表。或者军搏志诚公司的数字压力计。
优选的方案中,在储能支管23上还设有第三电磁阀15;由此结构,通过第三电磁阀15能够截断储能支管23,便于储能支管23上的设备,例如储能装置13和压力计14等装置的维护。
所述的第一电磁阀11、第二电磁阀9和第三电磁阀15为两位单通阀,一位为直通,一位为截止。
优选的方案中,液压泵17的出口处还设有单向进油的第一单向阀16。由此结构,防止液压油返流。
优选的方案中,主油管7还与溢油管8连通,溢油管8与油箱19连接,溢油管8上设有溢流阀6;由此结构,便于保护液压设备和人员、车辆的安全。溢流阀6被设置为较高的溢流压力,从而避免出现重物5超重的情形,当重物的重量超出预设值,需要液压油提供更高的压力。当超出限定值,则溢油管8上的溢流阀6开启,液压油从溢油管8返回。重物不会被举升。从而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主油管7上还设有可调流量阀22。由此方案,能够控制重物5升降的速度。
以图1、2、4为例,使用时,第一电磁阀11接通,液压泵17的电机启动,液压油从油箱19,经过过滤器18进入到液压泵17,液压油从供油支管20顶开第二单向阀10进入到液压缸1的无杆腔中。液压缸1的活塞杆伸出使动滑轮组3向下滑动,动滑轮组3与定滑轮组2之间的距离被拉伸,从而导致钢丝绳延长,将升降架5和其内的车辆举升,通过传感器、挡块或接近开关的反馈,升降架5在到位后,第一电磁阀11截止,液压泵17停止,或者液压泵17继续转动,液压油从并联的回油管25经过溢流阀回油,需要说明的,回油管25的溢流阀的溢流压力大于溢油管8的溢流阀6的溢流压力。当升降架5空载或带有车辆下降时,第二电磁阀9和第三电磁阀15开启,在重力作用下,液压油从主油管7经过回收支管21的第二电磁阀9和第二液压泵12、第三电磁阀15,进入到储能支管23的储能装置13中,将带有压力的液压油储存起来,当达到平衡后,平衡可以从压力计14中测得,即压力计14的压力值增加的变化速度趋于减小时,则储能装置13接近平衡。第二液压泵12正向转动,继续将液压油泵入到储能装置13中,直至升降架5完全落下,第二电磁阀9截止,第二液压泵12停止。再次举升时,第二电磁阀9开启,带有压力的液压油从储能装置13进入到液压缸1的无杆腔中,将重物举升,当接近平衡后,即压力计14的压力值减小的变化速度趋于减小时,第二液压泵12启动并反向转动,继续将液压油泵入到液压缸1的无杆腔中,直至升降架5举升到位。当液压油损失到一定程度,例如压力计14检测的峰值时压力低于预设值,此处的峰值是指储能装置13中在升降架5完全落下时,储能装置13内的压力值。液压泵17的电机启动,将液压油从油箱19泵入到储能装置13或液压缸1的无杆腔内。
进一步优选的,在液压缸1的有杆腔和储能支管23之间还设有检修管路28,在检修管路28上设有液压阀,检修管路28临时的用快接接头连接,在快接接头的位置设有闸阀。检修管路28用于在检修时,特殊情况下使液压缸1的活塞杆伸出,驱动动力来自第二液压泵12的反向转动。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发明的限制,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低能耗智能停车升降驱动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固定安装在支架(26)上的定滑轮组(2),和滑动安装在支架(26)上的动滑轮组(3);
固定安装的液压缸(1)的可动部件与动滑轮组(3)连接,液压缸(1)的可动部件的运动方向与动滑轮组(3)的滑动方向一致;
钢丝绳一端固定,钢丝绳的另一端依次绕过定滑轮组(2)和动滑轮组(3)的导轮后绕出,钢丝绳该另一端的端头与升降架(5)连接;
在液压缸(1)的供油管路上设有储能装置(13),以回收液压缸(1)的液压油,并回收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能耗智能停车升降驱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液压缸(1)、定滑轮组(2)和动滑轮组(3)大致沿水平方向布置;
定滑轮组(2)固定安装在支架(26)的顶部,动滑轮组(3)沿着支架(26)的顶部滑动;
钢丝绳从支架(26)顶部固设的换向导轮(27)绕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能耗智能停车升降驱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液压缸(1)、定滑轮组(2)和动滑轮组(3)大致沿竖直方向布置;
液压缸(1)和定滑轮组(2)固定安装在支架(26)的侧壁,动滑轮组(3)沿着支架(26)的侧壁滑动;
钢丝绳从支架(26)顶部固设的换向导轮(27)绕出;
在动滑轮组(3)上设有配重(24),升降架(5)的重量仅略大于动滑轮组(3)和配重(24)的总重量,仅需确保升降架(5)在空载状态下刚好可以下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能耗智能停车升降驱动装置,其特征是:液压缸(1)和定滑轮组(2)固定安装在支架(26)的前侧壁或后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低能耗智能停车升降驱动装置,其特征是:液压缸(1)的一个腔室与主油管(7)与连通,液压泵(17)与主油管(7)连通,在液压泵(17)与主油管(7)之间设有并联的供油支管(20)和回收支管(21);
供油支管(20)上设有第一电磁阀(11)和单向进油的第二单向阀(10);
回收支管(21)上设有第二电磁阀(9)和第二液压泵(12);
液压泵(17)、供油支管(20)和回收支管(21)还与储能支管(23)连通,储能支管(23)与至少一个储能装置(13)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能耗智能停车升降驱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储能装置(13)为承压的罐体,罐体内设有可压缩的介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能耗智能停车升降驱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储能装置(13)为多个;
所述的储能装置(13)的出口管路与压力计(14)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能耗智能停车升降驱动装置,其特征是:在储能支管(23)上还设有第三电磁阀(15);
所述的第一电磁阀(11)、第二电磁阀(9)和第三电磁阀(15)为两位单通阀,一位为直通,一位为截止。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能耗智能停车升降驱动装置,其特征是:液压泵(17)的出口处还设有单向进油的第一单向阀(16)。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能耗智能停车升降驱动装置,其特征是:主油管(7)还与溢油管(8)连通,溢油管(8)与油箱(19)连接,溢油管(8)上设有溢流阀(6);主油管(7)上还设有可调流量阀(22)。
CN201910209922.6A 2019-03-19 2019-03-19 低能耗智能停车升降驱动装置 Pending CN1100430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09922.6A CN110043085A (zh) 2019-03-19 2019-03-19 低能耗智能停车升降驱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09922.6A CN110043085A (zh) 2019-03-19 2019-03-19 低能耗智能停车升降驱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43085A true CN110043085A (zh) 2019-07-23

Family

ID=67273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09922.6A Pending CN110043085A (zh) 2019-03-19 2019-03-19 低能耗智能停车升降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43085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847A (zh) * 1991-02-28 1992-09-30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液压升降机
CA2120049A1 (en) * 1993-03-26 1994-09-27 Walter Isenmann Hydraulically driven elevator
CN102094600A (zh) * 2011-01-24 2011-06-15 浙江海洋学院 具有能量回收作用的液压抽油装置
CN202925972U (zh) * 2012-11-16 2013-05-08 杨崇恩 发电型车库升降系统
CN103775396A (zh) * 2013-12-30 2014-05-07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预制件堆垛机及其能量回收系统
CN204435341U (zh) * 2014-12-09 2015-07-01 广东精铟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海洋平台升降的节能安全装置
CN105351293A (zh) * 2015-11-25 2016-02-24 日照海卓液压有限公司 一种被动容积同步系统的能量回收系统
CN205555764U (zh) * 2016-03-16 2016-09-07 浙江海洋学院 一种用于升降电梯的新型能量回收装置
CN108163688A (zh) * 2018-02-08 2018-06-15 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立体车库负载平衡系统及负载平衡方法
CN108999439A (zh) * 2018-10-17 2018-12-14 常州工学院 一种手动升降无避让两层停车装置及其车辆停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847A (zh) * 1991-02-28 1992-09-30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液压升降机
CA2120049A1 (en) * 1993-03-26 1994-09-27 Walter Isenmann Hydraulically driven elevator
CN102094600A (zh) * 2011-01-24 2011-06-15 浙江海洋学院 具有能量回收作用的液压抽油装置
CN202925972U (zh) * 2012-11-16 2013-05-08 杨崇恩 发电型车库升降系统
CN103775396A (zh) * 2013-12-30 2014-05-07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预制件堆垛机及其能量回收系统
CN204435341U (zh) * 2014-12-09 2015-07-01 广东精铟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海洋平台升降的节能安全装置
CN105351293A (zh) * 2015-11-25 2016-02-24 日照海卓液压有限公司 一种被动容积同步系统的能量回收系统
CN205555764U (zh) * 2016-03-16 2016-09-07 浙江海洋学院 一种用于升降电梯的新型能量回收装置
CN108163688A (zh) * 2018-02-08 2018-06-15 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立体车库负载平衡系统及负载平衡方法
CN108999439A (zh) * 2018-10-17 2018-12-14 常州工学院 一种手动升降无避让两层停车装置及其车辆停取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38843U (zh) 一种剪式举升机液压油缸自动调平装置
CN102862316A (zh) 压力机液压控制系统及压力机
CN206874583U (zh) 一种高空作业平台液压节能系统
CN201203530Y (zh) 乳化液阀综合测试试验台的增压装置
CN103174687A (zh) 增压蓄能型节能液压抽油机
CN206872378U (zh) 一种具有空载保护的高空作业平台液压节能系统
CN104047932B (zh) 升降设备在非稳定载荷下的势能回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8286540A (zh) 一种船用多功能液压工作平台的液压系统
CN201801334U (zh) 起重机及其防后倾缸
CN204096842U (zh) 一种复合驱动液压电梯系统
CN203717551U (zh) 托盘车动力单元
CN110043085A (zh) 低能耗智能停车升降驱动装置
CN203173620U (zh) 一种液压升降机用双驱动液压泵站
CN209724860U (zh) 液压能量回收装置
CN202805720U (zh) 压力机液压控制系统及压力机
CN201756385U (zh) 一种液压电梯/液压升降机用动力泵站
CN216044685U (zh) 四点同步升降平台液压控制系统
CN214146070U (zh) 一种升降设备的液压动力装置
CN203176016U (zh) 增压蓄能型节能液压抽油机
CN102295199B (zh) 一种液压升降机用动力泵站
CN113582093A (zh) 一种臂架式高空作业平台变幅调平液控系统
CN208037927U (zh) 一种新型双柱式举升装置
CN202631265U (zh) 拖拉机液压提升试验装置
CN207330210U (zh) 无极绳连续牵引车双绳卧式液压张紧装置
CN201512388U (zh) 液压起吊支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