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42657A - 一种稳定耐久的超疏水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稳定耐久的超疏水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42657A
CN110042657A CN201910440879.4A CN201910440879A CN110042657A CN 110042657 A CN110042657 A CN 110042657A CN 201910440879 A CN201910440879 A CN 201910440879A CN 110042657 A CN110042657 A CN 1100426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bric
double bond
fluorination
fluorochemical
re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4087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42657B (zh
Inventor
刘向阳
何泰君
刘洋
王旭
罗龙波
程政
秦家强
刘昌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44087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4265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426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426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426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426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14/00Graft polymerisation of monomers contain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on to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14/08Graft polymerisation of monomers contain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on to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on to materials of synthetic origin
    • D06M14/12Graft polymerisation of monomers contain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on to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on to materials of synthetic origin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D06M14/14Polyester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2200/00Functionality of the treatment composition and/or properties imparted to the textile material
    • D06M2200/10Repellency against liquids
    • D06M2200/12Hydrophobic propert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Treatments For Attaching Organic Compounds To Fibrous Go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疏水织物,所述疏水织物是以织物、氟化试剂、含双键的含氟化合物为原料制得的。本发明还进一步提供了上述疏水织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织物与氟化试剂发生直接氟化反应,得含自由基的氟化织物;(2)步骤(1)所得氟化织物与含双键的含氟化合物在具有一定溶解度的溶剂中反应,即得。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备的超疏水织物表面含有疏水性优异的三氟甲基,具有尺寸在1‑3μm左右的突起球状粒子,其水接触角高达160°,滚动角低至9°,可以抵抗100次的标准洗涤和200次的摩擦测试,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稳定耐久的超疏水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超疏水织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稳定耐久的超疏水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从自然界中莲花和其他生物所启发而得到的超疏水表面由于其高水接触角和低滚动角在技术上和科学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具有超疏水性能的表面通常具有抗粘附、防污、防水和自清洁特性,使其广泛应用于油水分离、能量转换、电子器件保护、药物释放等诸多方面。随着织物功能的多样化,织物的疏水性能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
目前,大多数方法构建的疏水层与织物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较弱,在洗涤、物理摩擦或紫外线照射等实际使用情况中容易失去其超疏水性。而且,一般超疏水织物的制备在织物纤维的表面引入低表面能的化学结构(如含氟聚合物和含硅聚合物),结合织物本身的多空隙结构即能实现,但要进一步地提高其疏水性能则需引入纳米或微米尺度的粗糙结构。
因此,增加疏水涂层和织物纤维之间的界面粘合,在织物上制造稳定耐久的超疏水表面,并引入纳米或微米尺度的粗糙结构,对于实际应用具有重要价值。
通常改善超疏水稳定性的方法有以下几类。第一类是直接涂覆链端含有极性基团的、低表面能的含氟聚合物或含硅聚合物,其极性链段可提高聚合物与纤维表面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涂覆层与基体层之间的结合力,但这种基于物理相互作用的结合力强度不高,同时涂覆的方法还可能导致织物的透气性能下降。第二类是底涂法,即在疏水涂层和纤维之间使用粘合剂使它们紧密粘合,但这种方法因为使用粘合剂可能会阻塞织物本身的空隙结构而使透气性下降。第三类是对织物表面预处理后进行涂覆,提高疏水涂层与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Jahn B报道的聚酯织物经过氟气氟化处理之后,疏水整理剂与织物表面的粘接强度明显提高,但是涂覆的含氟聚合物与聚酯织物之间还是通过物理相互作用实现的,粘接强度不强(Jahn B,Leumer G,Schneider A.Textile fabric and yarn composed ofsynthetic fibers,preparation thereof and use thereof:U.S.Patent 7,267,843.2007-9-11.)。第四类是通过共价键将疏水层直接连接到织物纤维表面(Kharitonov AP,Simbirtseva G V,Nazarov V G,et al.Enhanced anti-graffiti or adhesionproperties of polymers using versatile combination of fluorination andpolymer grafting.Progress in Organic Coatings,2015,88:127-136),在有效提高超疏水性稳定性的同时极大保持织物的透气性,是目前制备超疏水织物最优的方法。
但目前通过共价键连接的都是线性分子链聚合物,在纤维表面接枝的低表面能的聚合物总量较低,在纤维表面很难实现致密的覆盖,且改性表面不存在明显的粗糙结构,难以给予织物表面的稳定的超疏水性能。
因此如何在织物表面接枝高含量的低表面能聚合物、并在织物表面构件一定的粗糙结构,得到稳定耐久的超疏水性能和透气性良好的织物是目前行业面临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稳定耐久的超疏水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疏水织物,所述疏水织物是以织物、氟化试剂、含双键的含氟化合物为原料制得的。
进一步地,所述含双键的含氟化合物为含一个双键的含氟化合物,或含一个双键的含氟化合物与交联剂的混合物;
上述交联剂为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双键的化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含双键的含氟化合物为含一个双键的含氟化合物与交联剂的混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含一个双键的含氟化合物选自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
所述交联剂选自二乙烯基苯、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丙烯酸-1,4-丁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二乙烯基苯。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物中,含一个双键的含氟化合物与交联剂的质量比为1:(0.001~0.05),优选为1:0.005;
和/或,所述织物与含一个双键的含氟化合物的质量比为(1~3):1,优选为2:1。
进一步地,所述氟化试剂为含氟气的混合气体;优选地,所述氟化试剂为氟气与氮气的混合气体;更优选地,所述氟气与氮气的混合气体中,氟气的体积百分比为5%;
和/或,所述织物选自聚酯纤维织物、聚酰胺纤维织物、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织物、聚丙烯纤维织物中的一种;优选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织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疏水织物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织物与氟化试剂发生直接氟化反应,得含自由基的氟化织物;(2)步骤(1)所得氟化织物与含双键的含氟化合物反应,即得。
优选地,所述氟化织物与含双键的含氟化合物是在具有一定溶解度的溶剂中反应的。
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直接氟化反应中,压强为1~10KPa,优选为5~10KPa;
和/或,所述直接氟化反应时间为10~30分钟,优选为20分钟;
和/或,所述直接氟化反应温度为常温。
进一步地,步骤(2)所述反应是在步骤(1)所述反应结束后2小时内进行的;优选为1小时内进行的;
和/或,步骤(2)所述反应中,反应溶剂选自有机溶剂和/或水;优选为四氢呋喃或四氢呋喃与水的混合溶剂;
和/或,步骤(2)所述含双键的含氟化合物与反应溶剂形成的溶液中,含一个双键的含氟化合物的质量分数为8~12%;交联剂的质量分数为0.01%~0.5%;
和/或,步骤(2)所述反应时间为0.5~7小时,优选为6小时;
和/或,步骤(2)所述反应是在氮气氛围下进行的。
进一步地,所述四氢呋喃与水的混合溶剂中,水的体积分数为5-50%,优选为30%;
和/或,所述含双键的含氟化合物与反应溶剂形成的溶液中,含一个双键的含氟化合物的质量分数为10%;交联剂的质量分数为0.05%。
本发明以织物、氟化试剂、含双键的含氟化合物为原料,利用氟气直接氟化织物,引入自由基,然后通过自由基引发带双键含氟单体的共价键接枝和聚合,得到了稳定耐久的超疏水织物。进一步通过引入交联剂,使原来一个自由基位点只能接枝一条单链聚合物链的链段上引入了未反应的双键,通过双键进一步引发聚合形成体型分子链,在接枝位点数量一定的情况下扩大了目标单体的接枝量,并在织物表面接枝上了体型结构的聚合物。
进一步利用交联剂引入带来的接枝聚合物溶解性能变化,调控接枝聚合物反应过程中的溶剂组成,实现了高接枝率和接枝分子层物理形貌的调控。
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备的超疏水织物表面含有疏水性优异的三氟甲基,具有尺寸在1-3μm左右的突起球状粒子,其水接触角高达160°,滚动角低至9°,可以抵抗100次的标准洗涤和200次的摩擦测试,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中,所用的混合气体的中各气体的比例均为体积百分比。
含双键的含氟化合物是指结构中同时含有双键和氟原子的化合物。
直接氟化反应,是指通过亲电或亲核氟化试剂在非氟底物上直接引入氟,得到含氟的产物的反应。
织物是由细小柔长物通过交叉、绕结、连接构成的平软片块物,包括天然纤维织物,合成纤维织物。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UHMWPE),又称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是目前世界上比强度和比模量最高的纤维,其是分子量在100万~500万的聚乙烯所纺出的纤维。
显然,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制备稳定耐久的超疏水聚酯织物的反应过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2所制得的超疏水聚酯织物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图碳谱拟合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2所制得的超疏水聚酯织物的扫描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用原料、仪器均为已知产品,均为购买市售产品所得。
实施例1本发明表面疏水改性的聚酯织物的制备
常温下,将10g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织物置于体积为20L的氟化反应釜中,通入F2的体积百分比为5%的F2/N2混合气体至1KPa反应20min,用N2置换掉氟化产生的气体和未反应的F2后取出,在1h内置于含有5g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溶液质量分数的10%)的四氢呋喃溶液中,在氮气保护下反应6小时,经过洗涤然后真空烘干即可得到表面疏水改性的聚酯织物。
实施例2本发明表面疏水改性的聚酯织物的制备
常温下,将10g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织物置于体积为20L的氟化反应釜中,通入F2的体积百分比为5%的F2/N2混合气体至2KPa反应20min,用N2置换掉氟化产生的气体和未反应的F2后取出,在1h内置于含有5g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溶液质量分数的10%)的四氢呋喃溶液中,在氮气保护下反应6小时,经过洗涤然后真空烘干即可得到表面疏水改性的聚酯织物。
实施例3本发明表面疏水改性的聚酯织物的制备
常温下,将10g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织物置于体积为20L的氟化反应釜中,通入F2的体积百分比为5%的F2/N2混合气体至5KPa反应20min,用N2置换掉氟化产生的气体和未反应的F2后取出,在1h内置于含有5g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溶液质量分数的10%)的四氢呋喃溶液中,在氮气保护下反应6小时,经过洗涤然后真空烘干即可得到表面疏水改性的聚酯织物。
实施例4本发明表面疏水改性的聚酯织物的制备
常温下,将10g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织物置于体积为20L的氟化反应釜中,通入F2的体积百分比为5%的F2/N2混合气体至10KPa反应20min,用N2置换掉氟化产生的气体和未反应的F2后取出,在1h内置于含有5g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溶液质量分数的10%)的四氢呋喃溶液中,在氮气保护下反应6小时,经过洗涤然后真空烘干即可得到表面疏水改性的聚酯织物。
实施例5本发明表面疏水改性的聚酯织物的制备
常温下,将10g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织物置于体积为20L的氟化反应釜中,通入F2的体积百分比为5%的F2/N2混合气体至5KPa反应20min,用N2置换掉氟化产生的气体和未反应的F2后取出,在1h内置于含有5g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溶液质量分数的10%)和二乙烯基苯(溶液质量分数的0.01%)的四氢呋喃溶液中,在氮气保护下反应6小时(反应过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经过洗涤然后真空烘干即可得到表面疏水改性的聚酯织物。
实施例6本发明表面疏水改性的聚酯织物的制备
常温下,将10g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织物置于体积为20L的氟化反应釜中,通入F2的体积百分比为5%的F2/N2混合气体至5KPa反应20min,用N2置换掉氟化产生的气体和未反应的F2后取出,在1h内置于含有5g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溶液质量分数的10%)和二乙烯基苯(溶液质量分数的0.02%)的四氢呋喃溶液中,在氮气保护下反应6小时,经过洗涤然后真空烘干即可得到表面疏水改性的聚酯织物。
实施例7本发明表面疏水改性的聚酯织物的制备
常温下,将10g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织物置于体积为20L的氟化反应釜中,通入F2的体积百分比为5%的F2/N2混合气体至5KPa反应20min,用N2置换掉氟化产生的气体和未反应的F2后取出,在1h内置于含有5g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溶液质量分数的10%)和二乙烯基苯(溶液质量分数的0.05%)的四氢呋喃溶液中,在氮气保护下反应6小时,经过洗涤然后真空烘干即可得到表面疏水改性的聚酯织物。
实施例8本发明表面疏水改性的聚酯织物的制备
常温下,将10g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织物置于体积为20L的氟化反应釜中,通入F2的体积百分比为5%的F2/N2混合气体至5KPa反应20min,用N2置换掉氟化产生的气体和未反应的F2后取出,在1h内置于含有5g置于含有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溶液质量分数的10%)和二乙烯基苯(溶液质量分数的0.1%)的四氢呋喃溶液中,在氮气保护下反应6小时,经过洗涤然后真空烘干即可得到表面疏水改性的聚酯织物。
实施例9本发明表面疏水改性的聚酯织物的制备
常温下,将10g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织物置于体积为20L的氟化反应釜中,通入F2的体积百分比为5%的F2/N2混合气体至5KPa反应20min,用N2置换掉氟化产生的气体和未反应的F2后取出,在1h内置于含有5g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溶液质量分数的10%)和二乙烯基苯(溶液质量分数的0.3%)的四氢呋喃溶液中,在氮气保护下反应6小时,经过洗涤然后真空烘干即可得到表面疏水改性的聚酯织物。
实施例10本发明超疏水织物的制备
常温下,10g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织物置于体积为20L的氟化反应釜中,通入F2的体积百分比为5%的F2/N2混合气体至5KPa反应20min,用N2置换掉氟化产生的气体和未反应的F2后取出,在1h内置于含有5g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溶液质量分数的10%)和二乙烯基苯(溶液质量分数的0.5%)的四氢呋喃溶液中,在氮气保护下反应6小时,经过洗涤然后真空烘干即可得到表面疏水改性的聚酯织物。
实施例11本发明表面疏水改性的聚酯织物的制备
常温下,将10g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织物置于体积为20L的氟化反应釜中,通入F2的体积百分比为5%的F2/N2混合气体至5KPa反应20min,用N2置换掉氟化产生的气体和未反应的F2后取出,在1h内置于含有5g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溶液质量分数的10%)和二乙烯基苯(溶液质量分数的0.05%)的四氢呋喃与水的混合溶液(水的体积分数为10%)中,在氮气保护下反应6小时,经过洗涤然后真空烘干即可得到表面疏水改性的聚酯织物。
实施例12本发明表面疏水改性的聚酯织物的制备
常温下,将10g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织物置于体积为20L的氟化反应釜中,通入F2的体积百分比为5%的F2/N2混合气体至5KPa反应20min,用N2置换掉氟化产生的气体和未反应的F2后取出,在1h内置于含有5g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溶液质量分数的10%)和二乙烯基苯(溶液质量分数的0.05%)的四氢呋喃与水的混合溶液(水的体积分数为30%)中,在氮气保护下反应6小时,经过洗涤然后真空烘干即可得到表面疏水改性的聚酯织物。
实施例13本发明表面疏水改性的聚酯织物的制备
常温下,将10g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织物置于体积为20L的氟化反应釜中,通入F2的体积百分比为5%的F2/N2混合气体至5KPa反应20min,用N2置换掉氟化产生的气体和未反应的F2后取出,在1h内置于含有5g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溶液质量分数的10%)和二乙烯基苯(溶液质量分数的0.05%)的四氢呋喃与水的混合溶液(水的体积分数为50%)中,在氮气保护下反应6小时,经过洗涤然后真空烘干即可得到表面疏水改性的聚酯织物。
以下为对比织物的制备。
对比例1对比织物的制备
将未氟化处理的10g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织物直接置于含有5g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溶液质量分数的10%)和二乙烯基苯(溶液质量分数的0.05%)的四氢呋喃与水的混合溶液(水的质量分数为30%)中,在氮气保护下反应6小时,经过洗涤然后真空烘干即可得到表面疏水改性的对比聚酯织物。
对比例2对比织物的制备
常温下,将10g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织物置于体积为20L的氟化反应釜中,通入F2的体积百分比为5%的F2/N2混合气体至5KPa反应20min,用N2置换掉氟化产生的气体和未反应的F2后取出,将得到的氟化织物在空气中储存48小时后置于含有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溶液质量分数的10%)和二乙烯基苯(溶液质量分数的0.05%)的四氢呋喃与水的混合溶液(水的质量分数为30%)中,在氮气保护下反应6小时,经过洗涤然后真空烘干即可得到表面疏水改性的对比聚酯织物。
以下用实验例证明本发明制备的表面疏水改性的聚酯织物的有益效果。
实验例1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1、实验方法
取实施例12制得的表面疏水改性的聚酯织物进行X射线光电子能谱图碳谱拟合图(XPS C1s)测试,结果如图2所示。测试设备为英国Kratos公司XSAM800多功能表面分析电子能谱仪,射线光源为Al Kα,分析室真空度保持在2×10-7Pa,FAT方式扫描角度20°。
2、实验结果
可以看出,图中293.4eV结合能处有-CF3能谱峰,291.0eV结合能处有二乙烯基苯π-π*的能谱峰,证明本发明制的聚酯织物的表面成功接上了三氟甲基和二乙烯基苯。
实验例2形貌分析
1、实验方法
采用SEM观察实施例12制得的表面疏水改性的聚酯织物的形貌和聚乙烯表面形貌。测试设备为美国FEI公司生产INSPECT-F扫描电镜,测试电压一般为20kV,测试前对样品进行喷金处理,结果如图3所示。
2、实验结果
从图3可以看出,可以看出纤维表面具有直径在1-3μm左右的突起球状粒子,同时粒子几乎都是粘结在纤维表面上,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通过氟化自由基实现了共价键的接枝,因此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另外,织物纤维之间并未被接枝的聚合物堵塞,依然存在明显的空隙,说明本发明制的聚酯织物成功在表面引入了微米尺度的粗糙结构的同时,依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
实验例3水接触角和水滚动角测试
1、实验方法
分别取实施例1-13、对比例1-2制得的表面疏水改性的聚酯织物(长约4cm,宽约1cm),将其平整的粘在玻璃片上,把粘有涤纶织物的玻璃片放在视频光学接触角测量仪(德国Krüss DSA 100型接触角测试仪)上测量涤纶织物表面的静态接触角和滚动角(液滴大小为5μL),每个样品的接触角数据都是通过对同一样品表面上3-6个不同位置进行测试后计算平均值。结果如表1所示。
2、实验结果
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3-13制得的表面疏水改性的聚酯织物均能够阻止水浸润,而对比例1-2制得的表面疏水改性的聚酯织物不能够阻止水浸润,说明含氟混合气体压强为5-10时,在本发明方法下制得的聚酯织物的疏水性能显著提高。
此外,根据表1还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3-13制得的聚酯织物的水接触角为130~160°,水滚动角为9~29°,特别是实施例12、13制得的聚酯织物,水接触角高达150°以上,水滚动角低至10°以下,满足超疏水材料的要求。
表1.各表面疏水改性的聚酯织物的性能表征数据
(表1中,接枝率为接枝后织物质量的增加量/接枝前织物的质量。)
实验例4耐洗涤和耐摩擦测试
1、实验方法
织物耐洗涤性测试:采用AATCC-63 2003 1A方法,将实施例12制得的表面疏水改性的聚酯织物(长约10cm,宽约5cm)放置在含有10颗直径为6mm的钢珠、2块纯棉衬布(长约10cm,宽约5cm)和200m L浓度为0.37%皂粉水溶液的洗杯中,在耐洗涤色牢度试验机中,在40℃下洗涤,每洗涤一次为45min,每洗涤45min相当于家庭洗涤5次。洗涤完后将涤纶织物取出,充分水洗,在35℃下烘2h。检测洗涤后涤纶织物表面的接触角。
织物耐磨性测试:将实施例12制得的表面疏水改性的聚酯织物放在Y571L(A)染色摩擦色牢度仪上摩擦不同次数后,测量其接触角的变化。涤纶织物所受压强为45KPa,摩擦头行程为100mm,每摩擦一次总行程为200mm。
2、实验结果
根据表2和表3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2制得的聚酯织物的水接触角经过100次的标准洗涤和200次的摩擦测试水接触角依然保持在150°以上,滚动角依然低于15°。说明本发明制得的表面疏水改性的聚酯织物是一种稳定耐久的超疏水织物。
表2.实施例12制得的聚酯织物经过不同次数的标准洗涤后的接触角和滚动角
洗涤次数 水接触角(°) 水滚动角(°)
20 160±3 9±3
40 158±1 10±2
60 157±1 12±3
80 155±1 13±2
100 153±1 12±3
表3.实施例12制得的聚酯织物经过不同次数的摩擦测试后的接触角和滚动角
洗涤次数 水接触角(°) 水滚动角(°)
50 159±1 10±2
100 157±1 11±3
150 153±1 14±2
200 151±1 15±4
综上,本发明以织物、氟化试剂、含双键的含氟化合物为原料,利用氟气直接氟化织物,引入自由基,然后通过自由基引发带双键含氟单体的共价键接枝和聚合,得到了稳定耐久的超疏水织物。进一步通过交联剂的引入,使接枝聚合物溶解性能变化,调控接枝聚合物反应过程中的溶剂组成,实现了高接枝率和接枝分子层物理形貌的调控。本发明制备的超疏水织物水接触角高达160°,滚动角低至9°,并且可以抵抗100次的标准洗涤和200次的摩擦测试,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Claims (10)

1.一种疏水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织物是以织物、氟化试剂、含双键的含氟化合物为原料制得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水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含双键的含氟化合物为含一个双键的含氟化合物,或含一个双键的含氟化合物与交联剂的混合物;
上述交联剂为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双键的化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疏水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含双键的含氟化合物为含一个双键的含氟化合物与交联剂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疏水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含一个双键的含氟化合物选自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
所述交联剂选自二乙烯基苯、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丙烯酸-1,4-丁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二乙烯基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疏水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中,含一个双键的含氟化合物与交联剂的质量比为1:(0.001~0.05),优选为1:0.005;
和/或,所述织物与含一个双键的含氟化合物的质量比为(1~3):1,优选为2:1。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疏水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氟化试剂为含氟气的混合气体;优选地,所述氟化试剂为氟气与氮气的混合气体;更优选地,所述氟气与氮气的混合气体中,氟气的体积百分比为5%;
和/或,所述织物选自聚酯纤维织物、聚酰胺纤维织物、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织物、聚丙烯纤维织物中的一种;优选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织物。
7.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疏水织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织物与氟化试剂发生直接氟化反应,得含自由基的氟化织物;(2)步骤(1)所得氟化织物与含双键的含氟化合物反应,即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直接氟化反应中,压强为1~10KPa,优选为5~10KPa;
和/或,所述直接氟化反应时间为10~30分钟,优选为20分钟;
和/或,所述直接氟化反应温度为常温。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反应是在步骤(1)所述反应结束后2小时内进行的;优选为1小时内进行的;
和/或,步骤(2)所述反应中,反应溶剂选自有机溶剂和/或水;优选为四氢呋喃或四氢呋喃与水的混合溶剂;
和/或,步骤(2)所述含双键的含氟化合物与反应溶剂形成的溶液中,含一个双键的含氟化合物的质量分数为8~12%;交联剂的质量分数为0.01%~0.5%;
和/或,步骤(2)所述反应时间为0.5~7小时,优选为6小时;
和/或,步骤(2)所述反应是在氮气氛围下进行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氢呋喃与水的混合溶剂中,水的体积分数为5-50%,优选为30%;
和/或,所述含双键的含氟化合物与反应溶剂形成的溶液中,含一个双键的含氟化合物的质量分数为10%;交联剂的质量分数为0.05%。
CN201910440879.4A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稳定耐久的超疏水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00426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40879.4A CN110042657B (zh)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稳定耐久的超疏水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40879.4A CN110042657B (zh)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稳定耐久的超疏水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42657A true CN110042657A (zh) 2019-07-23
CN110042657B CN110042657B (zh) 2021-07-16

Family

ID=67283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40879.4A Active CN110042657B (zh)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稳定耐久的超疏水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4265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48627A (zh) * 2019-11-07 2020-04-03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竹木材的快捷防水处理方法
CN111939776A (zh) * 2020-06-24 2020-11-17 太原理工大学 微波氟化pva超疏水膜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67843B2 (en) * 2002-08-26 2007-09-11 Bernhard Jahn Textile fabric and yarn composed of synthetic fibers, preparation thereof and use thereof
CN101798748A (zh) * 2010-02-10 2010-08-11 成都百塑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表面含氟的芳纶iii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US20180022059A1 (en) * 2016-07-20 2018-01-25 Super Insulation, LLC Hydrophobic Fiberglass Thermal Insulation Materials
CN108642859A (zh) * 2018-05-04 2018-10-12 四川大学 超疏水聚醚醚酮的制备方法
CN108997517A (zh) * 2018-07-05 2018-12-14 四川大学 一种氟化石墨烯改性方法及氟化石墨烯作为自由基引发剂的应用
CN109267330A (zh) * 2018-10-26 2019-01-25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聚丁二烯膜的疏油改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67843B2 (en) * 2002-08-26 2007-09-11 Bernhard Jahn Textile fabric and yarn composed of synthetic fibers, preparation thereof and use thereof
CN101798748A (zh) * 2010-02-10 2010-08-11 成都百塑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表面含氟的芳纶iii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US20180022059A1 (en) * 2016-07-20 2018-01-25 Super Insulation, LLC Hydrophobic Fiberglass Thermal Insulation Materials
CN108642859A (zh) * 2018-05-04 2018-10-12 四川大学 超疏水聚醚醚酮的制备方法
CN108997517A (zh) * 2018-07-05 2018-12-14 四川大学 一种氟化石墨烯改性方法及氟化石墨烯作为自由基引发剂的应用
CN109267330A (zh) * 2018-10-26 2019-01-25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聚丁二烯膜的疏油改性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48627A (zh) * 2019-11-07 2020-04-03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竹木材的快捷防水处理方法
CN111939776A (zh) * 2020-06-24 2020-11-17 太原理工大学 微波氟化pva超疏水膜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42657B (zh) 2021-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i et al. Controlled grafting superhydrophobic cellulose surface with environmentally-friendly short fluoroalkyl chains by ATRP
Huang et al. Water-based polyurethane formulations for robust superhydrophobic fabrics
Li et al. Water-based acrylate copolymer/silica hybrids for facile preparation of robust and durable superhydrophobic coatings
Oliveira et al. Dyeing mechanism and optimization of polyamide 6, 6 functionalized with double barrier discharge (DBD) plasma in air
US20120296029A1 (en) Fluorine-containing multifunctional microspheres and uses thereof
Gao et al.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uperhydrophobic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cotton fabrics via γ-radiation-induced graft polymerization
US20120264884A1 (en) Amphiphobic Surfaces from Block Copolymers
CN111472171B (zh) 一种超疏水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01648B (zh) 自清洁织物的制备方法
Salem et al. Modification of plasma pre-treated PET fabrics with poly-DADMAC and its surface activity towards acid dyes
CN110042657A (zh) 一种稳定耐久的超疏水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Ferrero et al. Modification of surface energy and wetting of textile fibers
Ferrero et al. Ultraviolet curing for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textile fabrics
Parvinzadeh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synthetic fibers to improve performance: recent approaches
Salem et al. Plasma-assisted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polyester fabric for developing halochromic properties
CN110512428A (zh) 一种耐用无氟超疏水织物整理液及其整理织物的方法
Jiang et al. Synthesis of superhydrophobic fluoro-containing silica sol coatings for cotton textile by one-step sol–gel process
Xie et al. Facile fabrication of superhydrophobic polyester fabric based on rapid oxidation polymerization of dopamine for oil–water separation
Grozea et al. Water-based, heat-assisted preparation of water-repellent cotton fabrics using graft copolymers
CN114479089A (zh) 一种全氟聚醚嵌段改性聚己内酯及其微球薄膜与制备的疏水织物
CN114960223A (zh) 一种高机械稳定性以及服用性疏水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Rahman et al. A facile and non-toxic approach to develop superhydrophobic cotton fabric using octadecylamine and hexadecyltrimethoxysilane in aqueous system
Jang et al. Continuous photografting of HEMA onto polypropylene fabrics with benzophenone photoinitiator
Jiang et al. Water repellent treatment of cotton fabrics by electron beam irradiation
CN110804858B (zh) 一种无机发泡整理制备防污窗帘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