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40806A - 一种二氧化碳气体回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氧化碳气体回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40806A
CN110040806A CN201910310018.4A CN201910310018A CN110040806A CN 110040806 A CN110040806 A CN 110040806A CN 201910310018 A CN201910310018 A CN 201910310018A CN 110040806 A CN110040806 A CN 1100408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aqueous vapor
knockout drum
carbon dioxide
vapor knocko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1001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阿浩
刘宇
刘子龙
崔启亮
朱倩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Wot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Wot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Wot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Wot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1001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40806A/zh
Publication of CN1100408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408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2/00Carbo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32/50Carbon diox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2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egassing, i.e. liberation of dissolved ga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10Inorganic compoun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as Separation By Ab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气体回收系统,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水气分离系统,所述水气分离系统由水气分离罐、进水管、搅拌机构及其安全排水装置组成;增压系统,所述增压系统由气管、导气管一、气液分离器及其进气管组成;储气系统,所述储气系统由高压储气罐及其设于高压储气罐上的安全排气装置组成,本发明集二氧化碳回收、增压、利用多功能与一体,实现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解决含二氧化碳废水产生大气污染的问题;系统可实现自动化,操作简单,且可重复利用;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设备尺寸及压力控制区间,应用范围广。

Description

一种二氧化碳气体回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氧化碳气体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二氧化碳常温下密度比空气大,无色无味、不助燃、不可燃的气体。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丰富,是大气重要组成之一,且其来源和用途均较为广泛。二氧化碳略溶于水,增加压强可以增加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工业及设备等通过高压将二氧化碳溶于水中,末端释放废水与大气连通,水中二氧化碳释放排入空气。二氧化碳可以增加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因此,含有二氧化碳废水的排放及二氧化碳资源回收利用问题有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氧化碳气体回收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一种二氧化碳气体回收系统,包括
水气分离系统,所述水气分离系统由水气分离罐、进水管、搅拌机构及其安全排水装置组成,进水管与设于水气分离罐上端的侧壁上的进水口连通,且与水气分离罐的内部连通,所述搅拌机构由驱动组件和设于驱动组件的驱动端的执行组件构成,驱动组件安装在水气分离罐的上端,执行组件贯穿水气分离罐,并伸至水气分离罐的内部,安全排水装置安装在水气分离罐上,且安装排气装置的排水端位于水气分离罐的下端的侧壁上;
增压系统,所述增压系统由气管、导气管一、气液分离器及其进气管组成,所述气管与设于所述水气分离罐上端的侧壁上的排气口连通,且排气口的高度大于进水口的高度,气液分离器的进口与气管的端部连通,且出口与导气管一的进气口连通,导气管一的出气口与增压装置连通,进气管也与增压装置连通,且进气管的端部安装有电磁阀二;
储气系统,所述储气系统由高压储气罐及其设于高压储气罐上的安全排气装置组成,所述高压储气罐的上端的侧壁上设有与进气管连通的接口,且进气管的端部与高压储气罐上端的侧壁上的接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为伺服电机,所述执行组件由搅拌轴和搅拌叶片组成,搅拌轴与伺服电机的驱动端连接,且端部位于水气分离罐的内部,搅拌叶片设于搅拌轴的端部。
优选的,所述安全排水装置由压力表、液位可视管、液体安全阀、排水管及其电磁阀一组成,压力表安装在水气分离罐的上端,液位可视管的主体为U型结构,且一端与设于水气分离罐上端的安装接口连接,另一端贯穿水气分离罐的上端,并伸至水气分离罐的内部,且液位可视管有一段裸露在水气分离罐的上方,排水管安装在水气分离罐下端的侧壁上,且液位可视管的末端与排水管的中段连通,液体安全阀安装在排水管的进水端,并位于水气分离罐内部,电磁阀一安装在排水管的出口的位置,且位于水气分离罐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增压装置由空压机、增压机及其导气管二组成,所述导气管一的出气口与增压机连通,空压机通过导气管二与增压机连通,进气管的端部与增压机连通。
优选的,所述安全排气装置由气体安全阀、气压表、排气管及其电磁阀三组成,气体安全阀及其气压表均安装在高压储气罐的上端,排气管设于高压储气罐下端的侧壁上,且与高压储气罐内部连通,电磁阀三安装在排气管的端部,并位于高压储气罐的外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由水体分离系统、增压系统和储气系统三部分组成。
高压下溶解二氧化碳的废水通过进水管进入水气分离罐,系统压力降低,二氧化碳从水体中释放,但仍然有部分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废水在重力作用下落在高速转动的搅拌叶片上被打碎形成小水珠,加快了二氧化碳的释放速率,水气分离后,水体落入水气分离罐底部,二氧化碳气体通过气管进入增压系统;
当水气分离罐中液体过高时增加罐内系统压力,不利于二氧化碳的释放,控制电磁阀一打开排出废水降低水气分离罐内系统压力,液位可视管也实时显示水气分离罐内的水位情况,压力表可实时监控水气分离罐内的压力情况,液体安全阀可保证水气分离系统的安全性,当罐内压力高于0.08Mpa时,液体安全阀自动打开排水泄压;当压力低于0.068Mpa时,液体安全阀自动关闭;
分离出来的二氧化碳通过气管进入气液分离器,过滤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水蒸汽,干燥气体,提高二氧化碳气体的纯度,干燥后的气体通过导气管一进入增压机,空压机通过导气管二为增压机提供气动源,二氧化碳在增压机中压缩增压后通过进气管进入储气系统;
通过不断输入增压后的二氧化碳,高压储气罐内压力逐渐升高,当气压表压力升至0.95Mpa时,联动控制电磁阀三打开,开始利用回收的二氧化碳气体,当气压表压力下降至0.8Mpa时,联动控制电磁阀三关闭,系统继续储气增压;高压储气罐配有气体安全阀保证储气系统的安全性。
本发明集二氧化碳回收、增压、利用多功能与一体,实现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解决含二氧化碳废水产生大气污染的问题;系统可实现自动化,操作简单,且可重复利用;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设备尺寸及压力控制区间,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其中:1—水气分离系统,11-水气分离罐,12-进水管,13-压力表,14-液位可视管,15-驱动组件,16-执行组件,17-液体安全阀,18-排水管,19-电磁阀一,2-增压系统,21-导气管一,22-气液分离器,23-导气管二,24-空压机,25-增压机,26-进气管,27-电磁阀二,3-储气系统,31-高压储气罐,32-气体安全阀,33-气压表,34-排气管,35-电磁阀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二氧化碳气体回收系统,包括
水气分离系统1,所述水气分离系统由水气分离罐11、进水管12、搅拌机构及其安全排水装置组成,进水管12与设于水气分离罐11上端的侧壁上的进水口连通,且与水气分离罐11的内部连通,所述搅拌机构由驱动组件15和设于驱动组件15的驱动端的执行组件16构成,驱动组件15安装在水气分离罐11的上端,执行组件16贯穿水气分离罐11,并伸至水气分离罐11的内部,安全排水装置安装在水气分离罐11上,且安装排气装置的排水端位于水气分离罐11的下端的侧壁上;
增压系统2,所述增压系统2由气管、导气管一21、气液分离器22及其进气管26组成,所述气管与设于所述水气分离罐11上端的侧壁上的排气口连通,且排气口的高度大于进水口的高度,气液分离器22的进口与气管的端部连通,且出口与导气管一21的进气口连通,导气管一21的出气口与增压装置连通,进气管26也与增压装置连通,且进气管26的端部安装有电磁阀二27;
储气系统3,所述储气系统3由高压储气罐31及其设于高压储气罐31上的安全排气装置组成,所述高压储气罐31的上端的侧壁上设有与进气管26连通的接口,且进气管26的端部与高压储气罐31上端的侧壁上的接口连通。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一种二氧化碳气体回收系统,包括
水气分离系统1,所述水气分离系统由水气分离罐11、进水管12、搅拌机构及其安全排水装置组成,进水管12与设于水气分离罐11上端的侧壁上的进水口连通,且与水气分离罐11的内部连通,所述搅拌机构由驱动组件15和设于驱动组件15的驱动端的执行组件16构成,驱动组件15安装在水气分离罐11的上端,执行组件16贯穿水气分离罐11,并伸至水气分离罐11的内部,安全排水装置安装在水气分离罐11上,且安装排气装置的排水端位于水气分离罐11的下端的侧壁上;
增压系统2,所述增压系统2由气管、导气管一21、气液分离器22及其进气管26组成,所述气管与设于所述水气分离罐11上端的侧壁上的排气口连通,且排气口的高度大于进水口的高度,气液分离器22的进口与气管的端部连通,且出口与导气管一21的进气口连通,导气管一21的出气口与增压装置连通,进气管26也与增压装置连通,且进气管26的端部安装有电磁阀二27;
储气系统3,所述储气系统3由高压储气罐31及其设于高压储气罐31上的安全排气装置组成,所述高压储气罐31的上端的侧壁上设有与进气管26连通的接口,且进气管26的端部与高压储气罐31上端的侧壁上的接口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15为伺服电机,所述执行组件16由搅拌轴和搅拌叶片组成,搅拌轴与伺服电机的驱动端连接,且端部位于水气分离罐11的内部,搅拌叶片设于搅拌轴的端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全排水装置由压力表13、液位可视管14、液体安全阀17、排水管18及其电磁阀一19组成,压力表13安装在水气分离罐11的上端,液位可视14管的主体为U型结构,且一端与设于水气分离罐11上端的安装接口连接,另一端贯穿水气分离罐11的上端,并伸至水气分离罐11的内部,且液位可视管14有一段裸露在水气分离罐11的上方,排水管18安装在水气分离罐11下端的侧壁上,且液位可视管14的末端与排水管18的中段连通,液体安全阀17安装在排水管18的进水端,并位于水气分离罐11内部,电磁阀一19安装在排水管18的出口的位置,且位于水气分离罐11的外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增压装置由空压机24、增压机25及其导气管二23组成,所述导气管一21的出气口与增压机25连通,空压机24通过导气管二23与增压机25连通,进气管26的端部与增压机25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全排气装置由气体安全阀32、气压表33、排气管34及其电磁阀三35组成,气体安全阀32及其气压表33均安装在高压储气罐31的上端,排气管34设于高压储气罐31下端的侧壁上,且与高压储气罐31内部连通,电磁阀三35安装在排气管34的端部,并位于高压储气罐31的外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由水体分离系统1、增压系统2和储气系统3三部分组成。
高压下溶解二氧化碳的废水通过进水管12进入水气分离罐11,系统压力降低,二氧化碳从水体中释放,但仍然有部分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废水在重力作用下落在高速转动的搅拌叶片上被打碎形成小水珠,加快了二氧化碳的释放速率,水气分离后,水体落入水气分离罐11底部,二氧化碳气体通过气管进入增压系统2;
当水气分离罐11中液体过高时增加罐内系统压力,不利于二氧化碳的释放,控制电磁阀一19打开排出废水降低水气分离罐内系统压力,液位可视管14也实时显示水气分离罐11内的水位情况,压力表13可实时监控水气分离罐11内的压力情况,液体安全阀17可保证水气分离系统1的安全性,当罐内压力高于0.08Mpa时,液体安全阀17自动打开排水泄压;当压力低于0.068Mpa时,液体安全阀17自动关闭;
分离出来的二氧化碳通过气管进入气液分离器22,过滤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水蒸汽,干燥气体,提高二氧化碳气体的纯度,干燥后的气体通过导气管一21进入增压机25,空压机24通过导气管二23为增压机25提供气动源,二氧化碳在增压机25中压缩增压后通过进气管26进入储气系统3;
通过不断输入增压后的二氧化碳,高压储气罐31内压力逐渐升高,当气压表33压力升至0.95Mpa时,联动控制电磁阀三35打开,开始利用回收的二氧化碳气体,当气压表压力下降至0.8Mpa时,联动控制电磁阀三35关闭,系统继续储气增压;高压储气罐31配有气体安全阀32保证储气系统的安全性。
本发明集二氧化碳回收、增压、利用多功能与一体,实现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解决含二氧化碳废水产生大气污染的问题;系统可实现自动化,操作简单,且可重复利用;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设备尺寸及压力控制区间,应用范围广。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发明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发明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发明包含。

Claims (5)

1.一种二氧化碳气体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气分离系统(1),所述水气分离系统(1)由水气分离罐(11)、进水管(12)、搅拌机构及其安全排水装置组成,进水管(12)与设于水气分离罐(11)上端的侧壁上的进水口连通,且与水气分离罐(11)的内部连通,所述搅拌机构由驱动组件(15)和设于驱动组件(15)的驱动端的执行组件(16)构成,驱动组件(15)安装在水气分离罐(11)的上端,执行组件(16)贯穿水气分离罐(11),并伸至水气分离罐(11)的内部,安全排水装置安装在水气分离罐(11)上,且安装排气装置的排水端位于水气分离罐(11)的下端的侧壁上;
增压系统,所述增压系统(2)由气管、导气管一(21)、气液分离器(22)及其进气管(26)组成,所述气管与设于所述水气分离罐(11)上端的侧壁上的排气口连通,且排气口的高度大于进水口的高度,气液分离器(22)的进口与气管的端部连通,且出口与导气管一(21)的进气口连通,导气管一(21)的出气口与增压装置连通,进气管(26)也与增压装置连通,且进气管(26)的端部安装有电磁阀二(27);
储气系统(3),所述储气系统(3)由高压储气罐(31)及其设于高压储气罐(31)上的安全排气装置组成,所述高压储气罐(31)的上端的侧壁上设有与进气管(26)连通的接口,且进气管(26)的端部与高压储气罐(31)上端的侧壁上的接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气体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15)为伺服电机,所述执行组件(16)由搅拌轴和搅拌叶片组成,搅拌轴与伺服电机的驱动端连接,且端部位于水气分离罐(11)的内部,搅拌叶片设于搅拌轴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气体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排水装置由压力表(13)、液位可视管(14)、液体安全阀(17)、排水管(18)及其电磁阀一(19)组成,压力表(13)安装在水气分离罐(11)的上端,液位可视管(14)的主体为U型结构,且一端与设于水气分离罐(11)上端的安装接口连接,另一端贯穿水气分离罐(11)的上端,并伸至水气分离罐(11)的内部,且液位可视管(14)有一段裸露在水气分离罐(11)的上方,排水管(18)安装在水气分离罐(11)下端的侧壁上,且液位可视管(14)的末端与排水管(18)的中段连通,液体安全阀(17)安装在排水管(18)的进水端,并位于水气分离罐(11)内部,电磁阀一(19)安装在排水管(18)的出口的位置,且位于水气分离罐(11)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气体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装置由空压机(24)、增压机(25)及其导气管二(23)组成,所述导气管一(21)的出气口与增压机(25)连通,空压机(24)通过导气管二(23)与增压机(25)连通,进气管(26)的端部与增压机(25)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气体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排气装置由气体安全阀(32)、气压表(33)、排气管(34)及其电磁阀三(35)组成,气体安全阀(32)及其气压表(33)均安装在高压储气罐(31)的上端,排气管(34)设于高压储气罐(31)下端的侧壁上,且与高压储气罐(31)内部连通,电磁阀三(35)安装在排气管(34)的端部,并位于高压储气罐(31)的外部。
CN201910310018.4A 2019-04-17 2019-04-17 一种二氧化碳气体回收系统 Pending CN1100408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10018.4A CN110040806A (zh) 2019-04-17 2019-04-17 一种二氧化碳气体回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10018.4A CN110040806A (zh) 2019-04-17 2019-04-17 一种二氧化碳气体回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40806A true CN110040806A (zh) 2019-07-23

Family

ID=67277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10018.4A Pending CN110040806A (zh) 2019-04-17 2019-04-17 一种二氧化碳气体回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4080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6638A (zh) * 2019-08-08 2019-10-29 芜湖沃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处理用高效除离子系统
CN115646141A (zh) * 2022-09-29 2023-01-31 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 降低碳排放的污水处理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235477U (zh) * 2015-12-16 2016-05-18 上海光维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油色谱油气分离装置
CN107352670A (zh) * 2017-09-05 2017-11-17 无锡市凡宇水处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具备水处理二氧化碳含量监测调控的鼓风除碳器
CN108911002A (zh) * 2018-08-27 2018-11-30 美丽国土(北京)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真空脱碳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235477U (zh) * 2015-12-16 2016-05-18 上海光维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油色谱油气分离装置
CN107352670A (zh) * 2017-09-05 2017-11-17 无锡市凡宇水处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具备水处理二氧化碳含量监测调控的鼓风除碳器
CN108911002A (zh) * 2018-08-27 2018-11-30 美丽国土(北京)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真空脱碳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6638A (zh) * 2019-08-08 2019-10-29 芜湖沃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处理用高效除离子系统
CN115646141A (zh) * 2022-09-29 2023-01-31 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 降低碳排放的污水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40806A (zh) 一种二氧化碳气体回收系统
CA2826231A1 (en) High pressure hydrogen gas compressor
CN208952530U (zh) 一种工业稀有气体提取设备
CN206499979U (zh) 一种密封油真空泵的汽水分离箱排水装置
CN108911002A (zh) 真空脱碳系统
CN216703645U (zh) Pvc管材生产线中的真空箱水气分离器
CN208716889U (zh) 真空脱碳系统
CN201924890U (zh) 一种新型煤层气地面抽采装置
CN208534754U (zh) 一种喷水润滑压缩机
CN210303187U (zh) 一种利用自吸泵对脱硫石膏浆液进行水分收集的系统
CN205299065U (zh) 天然气气液分离稳压容器
CN200966941Y (zh) 一种用水系统的脱气装置
CN208153371U (zh) 一种煤气鼓风机压力安全控制装置
CN205449551U (zh) 一种消除液体取样管道中气阻的装置
CN211201925U (zh) 一种天然气进气分离器中低压液体的排污装置
CN209024474U (zh) 一种沼气脱水器
CN208049458U (zh) 一种牛奶脱气罐
CN216418408U (zh) 一种用于防冻液润滑压缩机的气水分离器
CN103285706B (zh) 沼气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液化的高压分离器
CN207470443U (zh) 一种两相流式节能空气压缩机
CN101972579B (zh) 气液分离系统
CN205973789U (zh) 一种双氧水生产氧化工序气液分离装置
CN2297455Y (zh) 卧式气体分离器
CN201959692U (zh) 气液分离系统
CN219559199U (zh) 一种稀土厂储罐流量计氨气吸收和氨水回收集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