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36548A - 用于控制风能设备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控制风能设备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36548A
CN110036548A CN201780072552.5A CN201780072552A CN110036548A CN 110036548 A CN110036548 A CN 110036548A CN 201780072552 A CN201780072552 A CN 201780072552A CN 110036548 A CN110036548 A CN 1100365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feed
supply network
power supply
schedu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7255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塞尔·克鲁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obben Properties GmbH
Original Assignee
Wobben Properties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obben Properties GmbH filed Critical Wobben Properties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00365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365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381Dispersed gene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7/00Controlling wind motors 
    • F03D7/02Controlling wind motors  the wind motors having rotation axis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air flow entering the rotor
    • F03D7/028Controlling wind motors  the wind motors having rotation axis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air flow entering the rotor controlling wind motor output power
    • F03D7/0284Controlling wind motors  the wind motors having rotation axis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air flow entering the rotor controlling wind motor output power in relation to the state of the electric gr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7/00Controlling wind motors 
    • F03D7/02Controlling wind motors  the wind motors having rotation axis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air flow entering the rotor
    • F03D7/04Automatic control; Regu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9/00Adaptations of wind motors for special use; Combinations of wind motors with apparatus driven thereby; Wind mo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ation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 F03D9/20Wind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n apparatus
    • F03D9/25Wind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n apparatus the apparatus being an electrical generator
    • F03D9/255Wind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n apparatus the apparatus being an electrical generator connected to electr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s; Arrangements therefor
    • F03D9/257Wind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n apparatus the apparatus being an electrical generator connected to electr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s; Arrangements therefor the wind motor being part of a wind far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4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ducing oscillations of power in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Controlling of the sharing of output between th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8Controlling the sharing of the in-phase compon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Controlling of the sharing of output between th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50Controlling the sharing of the out-of-phase compon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9/00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electric generators for the purpose of obtaining a desired output
    • H02P9/006Means for protecting the generator by using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9/00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electric generators for the purpose of obtaining a desired output
    • H02P9/10Control effected upon generator excitation circuit to reduce harmful effects of overloads or transients, e.g. sudden application of load, sudden removal of load, sudden change of load
    • H02P9/105Control effected upon generator excitation circuit to reduce harmful effects of overloads or transients, e.g. sudden application of load, sudden removal of load, sudden change of load for increasing the st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00/0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 H02J2300/20The dispersed energy generation being of renewable origin
    • H02J2300/28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wind energ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101/00Special adaptation of 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generators
    • H02P2101/15Special adaptation of 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generators for wind-driven turbin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6Power conversion electric or electronic aspec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12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equipment for energy generation units, e.g. distributed energy generation [DER] or load-side generation
    • Y04S10/123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equipment for energy generation units, e.g. distributed energy generation [DER] or load-side generation the energy generation units being or involving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 Control Of Eletrric Generators (AREA)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控制连接到供电网的电网连接点处电能生成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无功电功率和有功电功率定期地馈入到供电网中,其中生成器在第一工作点中运行,在所述第一工作点中电生成器产生无功电功率和有功电功率;当存在或示出供电网中有干扰或有向供电网中馈电的干扰时,第一次中断或改变无功电功率和/或有功电功率到供电网中的馈入;恢复将无功电功率和/或有功电功率定期地馈入到供电网中,其中生成器在第二工作点中执行恢复或者提升到所述第二工作点中,在所述第二工作点中电生成器产生无功电功率和有功电功率并且馈电;和当中断在预定的计数时间区间中重复出现时,抑制恢复无功电功率和/或有功电功率到供电网中的馈入,使得电生成器在切断持续时间中停止馈入无功电功率和/或有功电功率,或者当馈电的改变在预定的计数时间区间中重复出现时,抑制无功电功率和/或有功电功率到供电网中的馈入,使得电生成器在切断持续时间中停止馈入无功电功率和/或有功电功率。

Description

用于控制风能设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控制连接于供电网的电网连接点的电能生成器的方法。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于供电网的电能生成器,尤其风能设备。
背景技术
将电能馈入到供电网、例如欧洲联合电网中是广泛已知的。非常普遍地,供电网在此通常具有安全的电网状态,即所述供电网尤其关于其电网频率和其电网电压是稳定的。
由于不同类型的电网故障,例如短路,能够引起,供电网达到危险的电网状态,在所述危险的电网状态中例如不再能够给供应网的全部消耗器供给电能。于是电网具有干扰。
这种干扰的实例是稳定性损失,所谓的“Loss of Stability,失去稳定性”。所述稳定性损失例如在V.Diedrichs等的文章“Loss of(Angle)Stability of Wind PowerPlants”中描述。该文章在“10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Large-Scale Integrationof Wind Power into Power Systems as well as on Transmission Networks forOffshore Wind Farms,Aarhus(Denmark),October25–26,2011”上提交和阐明。
根据干扰的类型,即例如在失去稳定性的情况下,生成器作为对干扰的响应中断或改变其功率馈入直至干扰过去或清除。在干扰清除下一刻,生成器于是再次借助于斜坡提高功率馈入或者再次惯常地如在干扰之前那样馈入向供电网馈电。借助于斜坡提高功率的实例从WO 2014/009223中得出。
通常在此假设,在中断期间,供电网的边界条件已经改变,使得一次中断或改变足以成功地对抗干扰。例如在中断期间已经消除网络故障并且供应网再次处于安全的电网状态中,使得一个或多个生成器能够正常地继续工作。馈电的改变尤其涉及到辅助电网的运行中的改变。
但是如果在中断期间供电网的边界条件未改变或未正面地改变或仅虚假地改变,那么干扰会再次重新出现,并且生成器再次以相同的方式和方法改变其功率馈入。由此,可以出现供电网或生成器的振荡,即生成器和供电网相对于彼此在准稳态中振动。这同样能够激励其他生成器或消耗器以进行振动,使得例如面临临界的电网状态,在所述临界的电网状态中会引起供电网的失效。
德国专利商标局在本申请的优先权申请中检索到如下其他现有技术:EP 2 902621 A1。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至少一个上述问题。尤其应提出如下解决方案,所述解决方案以简单的方式也控制处于危险的电网状态中的电能生成器,尤其以便处理潜在的电网失效。但是至少应提出关于迄今已知的方案的替选方案。
因此,根据本发明提出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控制连接于供电网的电网连接点的电能生成器的方法。据此,在第一工作点中将电功率定期地馈入到供电网中。这种工作点例如能够通过所馈入的有功功率和可选地所馈入的无功功率确定。定期的馈电是如下馈电,所述馈电不因供电网中的干扰或向供电网中馈电的干扰改变或与此相关。定期的馈电因此是无干扰的馈电。
在生成器定期地在所述第一工作点中运行时,如果在供电网中存在或显示有干扰或存在或显示向供电网馈电的干扰,那么进行尤其有功功率的馈入的第一次中断或改变,使得没有功率或改变的功率馈入到供电网中。在此,将干扰尤其理解成电网重要的干扰,例如在电网连接点处的过强的电压降。优选地,生成器在馈电中断或改变时下降到自我维持模式中或者优选进入到其他运行模式中,尤其如下运行模式,所述运行模式考虑干扰,优选应对多个干扰中的一个干扰。在自我维持模式中,生成器产生足够能量,以便覆盖其自身需求,例如用于应急照明,变桨驱动器和/或其他安全重要的设备。所述自我维持模式也称作为self-sustaining mode。在其他运行模式的情况下,将生成器控制成,使得所述生成器应对干扰,即对抗干扰,例如通过提高的无功功率馈入。
在下一步骤中,于是在第二工作点中恢复进行定期的馈入或馈电,使得将电功率再次定期地馈入到供电网中。所述恢复在此优选借助于斜坡进行,即借助功率根据时间的恒定的正变化。从中断至恢复的时间称作为中断持续时间。
第一和第二工作点在此原则上也能够是相等的。但是优选提出,所述第一和第二工作点是不同的,尤其第二工作点具有小的馈入功率。
现在如果重新存在干扰或同一干扰或者示出干扰或所述干扰,那么所述馈入再次中断或改变。
如果中断现在重复地在预定的计数时间区间之内出现,那么根据本发明提出,在切断持续时间中抑制馈电的恢复。切断持续时间在此是中断持续时间的数倍。例如,中断持续时间为几秒,而切断持续时间为几分钟。切断持续时间于是例如是中断持续时间的10倍大。
馈电的改变尤其表示,进行电网辅助,这在供电网中有短路的情况下例如也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进行:提高馈电,也就是说,生成器于是有意地借助于供给提高的功率作为对短路的响应,尤其由此供电网的电网保护也这样识别并且触发短路。
优选地,馈电的改变包括在生成器的运行模式中的变换,尤其变换到生成器的如下运行模式中,所述运行模式根据干扰、优选自动地选择,以便应对干扰,尤其以便消除干扰。
如果所述改变现在重复地在预定的计数时间区间之内出现,那么根据本发明提出,在切断持续时间中抑制馈电。也就是说,馈电被抑制为,即使得如果馈电的改变在预定的计数时间区间之内重复地出现,那么电生成器在切断持续时间中停止馈入无功电功率和/或有功电功率。
原则上,针对抑制恢复馈电的原因、阐述和实施方式可以相同的方式用于抑制馈电。这两种情况概括地简单地称作为抑制。也就是说,涉及中断馈电的原因、阐述和实施方式根据意义也可转用于馈电的改变。这尤其也适用于结合任意附图示例性地描述的实施方式。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抑制恢复或馈电,直至电网运营商借助于外部信号再次释放生成器。生成器于是保持在中断中,优选保持在自我维持模式中,直至所述生成器通过电网运营商释放,以便再次定期地馈电。
优选地,抑制此外在多次中断或改变馈电之后才出现。也就是说,多次采用第二工作点或多次尝试稳定地采用第二工作点。第二工作点是否稳定地被采用,例如能够借助于时间带来确定。如果生成器进入或达到第二工作点,那么时间带开始进行。如果在时间带的持续时间期间不出现新的干扰,那么稳定地达到第二时间点。
在一个尤其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电能生成器是风能设备。
所提出的方法在此尤其好地适用于分立式生成器,因为所述生成器由小功率的单元构成,所述单元各自仅对供电网具有小的影响。馈电的抑制因此仅对供电网的功率平衡具有小的、但是可良好控制的影响。所述控制此外能够相对灵活地并且与其他生成器无关地进行,而不会不必要地危害电网状态。对于由分立式生成器主导的供电网,此外在各个分立生成器之间提供级联的方法进程。此外,所提出的方法也能够在“系统分离”的过程中使用,即当供电网通过大干扰分解成多个子电网时。
优选地,当馈电的中断或改变在计数时间区间之内与预定的极限数相比更频繁地出现时,根据计数时间区间评估重复的中断或重复的改变,并且存在重复的中断或重复的改变。
因此,当在计数时间区间之内足够频繁地中断或改变时,才存在重复的中断或重复的改变。也就是说,用于抑制馈电的决定性的标准是每时间区间的中断或改变的次数。预定的计数时间区间和预定的极限值在此优选地在考虑电网连接点的情况下确定。
优选地,在弱的电网连接点的情况下,与在强的电网连接点的情况下相比,馈电更容易从而明显更早地被抑制,以便防止供电网的振荡。
优选地,与在第一工作点中相比,在第二工作点中产生和馈入更少的无功电功率和/或更少的有功电功率。
第二工作点因此与第一工作点相比具有更高的功率储量。这是尤其有利的,以便在干扰之后维持用于供电网的其他控制功率。
例如,生成器具有2.0MVA的额定视在功率并且在第一工作点中已经馈入1.5MVA的视在功率。因此,在第一工作点中维持0.5MVA作为控制功率。在第二工作点中,即在中断之后,生成器仅馈入1.0MVA的视在功率,尽管基于风明显更高的视在功率也是可能的。生成器于是在第二工作点中维持1.0MVA的控制功率。据此,生成器随后在第二工作点中提供双倍的控制功率。
优选地,预定的计数时间区间随着无功电功率和/或有功电功率的馈入的第一次中断或第一次改变开始进行,并且随着对无功电功率和/或有功电功率的馈入的抑制或对恢复无功电功率和/或有功电功率的馈入的抑制来重置,或者在无中断的馈入的情况下在达到第二工作点之后结束。
因此,预定的计数时间区间随着馈电的第一次中断或第一次改变开始。在所述时间区间期间,对第一次中断或改变或其他中断或改变计数。如果所述计数值随后超过预定的极限值,例如3、4或5,那么所述馈电的恢复或所述馈电被抑制。
在计数时间区间之内的重新中断或重新改变优选不重置计数时间区间。当已经抑制馈电或者生成器无中断地馈电的情况下,优选才重置计数时间区间。
为了探测无中断的或无改变的馈电或第二工作点的稳定到达,能够使用另一时间带,例如为5分钟的时间带。也就是说,如果生成器无中断地或无改变地向供电网馈电五分钟,那么确定无中断的或无改变的馈电并且重置计数时间区间。
优选地,在每次中断时或在每次改变时检查,所述中断或改变在计数时间区间中是否是重复的中断或重复的改变,尤其是否随着其在计数时间区间中与预定的极限数相比更频繁地出现中断或改变。因此尤其提出,这种检查针对每次中断或为每次改变原则上相同地执行或者不针对不同的中断或不同的改变检查不同的标准。这涉及,将计数时间区间用作为时间窗,所述时间窗具有固定的持续时间,但是能够位于任意时间点,即例如能够在任意时间点开始。因此为了检查基于滑动时间窗。如果在计数时间区间中,即在滑动时间窗中出现两次或更多次中断或改变,那么存在重复的中断或重复的改变。尤其检查,中断或改变在所述滑动时间窗中与预定的极限数相比是否更频繁地出现。这对于滑动时间窗而言应当始终是标准,与所述时间窗在时间段中或沿着时间轴处于何处无关。
如果例如在较长的无中断的或无改变的时间段之后出现中断或改变,那么不仅应检查,是否从所述时间段开始在计数时间区间之内出现重复的中断或重复的改变,即是否在所述计数时间区间之内与预定的极限数相比更频繁地出现中断或改变,而且应当对其连续地进行检查。尤其地,对此例如考虑两个可行性,但是也能够给出其他变型形式。
根据一个变型形式,在每次出现中断或每次出现改变时,开始计数时间区间并且直至所述计数时间区间结束,检查是否出现重复的中断或重复的改变,即尤其是否与预定的极限数相比更频繁地出现中断或改变。但是只要出现第二次中断或第二次改变,那么对此开始新的计数时间区间并且执行所提到的检查。也就是说,如果例如设置为五的预定的极限数,那么在第一次中断或第一次改变时,开始计数时间区间并且检查,在所述计数时间区间中是否出现多于五次中断或改变。对此重叠地,在第二次中断或第二次改变时,同样开始计数时间区间并且检查,在所述计数时间区间中是否出现多于五次中断或多于五次改变。因此例如可能的是,在第一计数时间区间中出现四次中断或改变,其中第二次中断或改变已经以距第一次大的间隔出现,例如在所述计数时间区间的中部。在此,在所述第一计数时间区间结束时,可以短暂地依次出现三个其他的中断或改变。这不计入已经以第一次中断或第一次改变开始的所述第一计数时间区间中。所述第一计数时间区间的检查于是可能表明,没有识别到重复的中断或重复的改变。
以第二次中断或第二次改变开始的第二计数时间区间在全部情况下可能包括第一计数时间区间的最后三次中断或改变,并且此外包括在其之后立即出现的所提到三次中断或改变。在所述第二计数时间区间中,于是可能出现六次中断或改变,并且可能相应地识别到重复的中断或重复的改变。对于所述实例,可能刚好不提出,当第一计数时间区间走完时,才开始第二计数时间区间,因为于是才会识别到所述最后三次中断或改变,并且当于是不出现其他的中断或改变时,可能不会识别到重复的中断,尽管应其应当被识别到。
作为第二变型形式提出,识别到每次中断或每次改变并且设有时间标志。在每次中断或改变时,于是能够检查,在计数时间区间的持续时间的时间段之内是否出现过多的中断或改变。尤其地,在每次中断或每次改变时,通过计数时间区间的持续时间回顾性检查,是否出现过多的中断或改变。
也就是说,在该实例中,并且此外可以考虑的是,在每次中断或改变时检查,所述中断或改变是否在任意时间区间中是重复的中断或改变。在这种情况下,计数时间区间是任意如下时间窗,在所述时间窗中存在中断或改变。中断或改变在此能够在滑动时间窗中位于开始处、结束处、中部或任意其他位置中、即位于计数时间区间中。如果至少在一种情况下存在计数时间区间的持续时间的时间窗,在所述计数时间区间中中断或改变是重复的中断,那么抑制馈电的恢复或馈电的重复改变。换言之,针对每次中断或每次改变,检查是否存在如下时间窗,在所述时间窗中存在所述中断或所述改变,并且在所述时间窗中已经识别到重复的中断或改变,尤其是否在该时间窗中与预定的极限数相比更频繁的出现中断或改变。
根据其他实施方式,因此提出,为了检查是否存在重复的中断或重复的改变,尤其是否与在计数时间区间之内预定的极限数相比更频繁地出现的中断或改变,将时间标志与每次中断或每次改变相关联和/或将固有的计数时间区间与每次中断或每次改变相关联,尤其以每次中断或以每次改变开始固有的计数时间区间。在此,计数时间区间具有相同的持续时间并且在此也考虑,计数时间区间重叠。
优选地,如果生成器随着计数时间区间走完不执行或不稳定地执行在第二工作点中的馈电,那么自动地抑制对定期的馈电的恢复或自动地抑制馈电,其中预定的计数时间区间具有选自如下表的持续时间:0秒至30秒或者0秒至5分钟或者0秒至15分钟或者0秒至60分钟。
计数时间区间因此具有最高持续时间,并且如果达到所述最高持续时间并且生成器尚未稳定地馈电,那么自动地抑制对生成器的馈电的恢复或自动地抑制生成器的馈电。所述方法因此具有自动切断。
优选地,预定的极限数与预定的计数时间区间的持续时间成预定的比例,所述比例经由比例商来预先确定,所述比例商作为极限数与计数时间区间的商来限定。
预定的极限数因此根据预定的计数时间区间限定,所述预定的计数时间区间与计数时间区间的持续时间成比例。计数时间区间越大,那么直至抑制馈电就允许进行越多次中断或改变。如果例如对于弱的电网连接点确定短的计数时间区间,那么直至恢复也仅可可靠地抑制小数量的中断。预定的极限数因此经由比例商来确定。
优选地,预定的极限数与预定的计数时间区间的比例商小于0.5Hz,尤其小于0.1Hz,优选小于0.05Hz,其中预定的计数时间区间至少为10秒。优选地,预定的极限数为至少3和至多7。
预定的计数时间区间因此具有至少一个为10秒的持续时间和/或预定的极限数为至少3和至多7。此外,比例商至少选择成,所述关系商小于0.5Hz。
优选地,预定的计数时间区间为30秒,其中预定的极限数为3,或者预定的计数时间区间为120秒,其中预定的极限数为6。这于是对应于0.1Hz或0.05Hz的比例商。
优选地,根据出自下述表的至少一个干扰进行抑制:在电网连接点处和/或在供电网中的稳定性损失,在电网连接点处和/或在供应网中的过电流,在电网连接点处和/或在供电网中的电压损耗,在电网连接点处和/或在供电网中的过电压,在供电网中的超频或低频,电生成器和/或供电网的振荡,在电网连接点处和/或在供电网中的短路,电生成器的故障的显示和/或存在,和飓风。
因此,仅供电网的几个少量物理现象或状态触发干扰或者作为干扰显示。
优选地,电生成器的故障的显示和/或存在通过在预定的计数时间区间之内重复地变换运行模式来确定。
如果风能设备在计数时间区间之内重复自动地更换或改变运行模式,那么由此显示生成器的故障,所述故障又表明干扰。例如,风能设备在为30秒的预定的计数时间区间之内从子负载运行变换或改变成额定负载运行并且再次返回。这于是引起干扰的显示。
优选地,连接于供电网的电网连接点的电能生成器是风能设备或具有多个风能设备的风电场。风能设备和尤其风电场能够作为分立式生成器也有助于电网辅助。通过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在此防止,其在电网经历振动危险的特殊情形下能够防止所述振动。
优选地,恢复将无功电功率和/或有功电功率定期地馈入到供电网中,使得无功功率以时间上的无功功率斜坡函数提高,并且此外或替选地,有功功率以时间上的有功功率斜坡函数提高。无功功率或有功功率因此逐渐地并且限定地不断提高,以便避免无功功率突变或有功功率突变。
优选地,时间上的无功功率斜坡函数具有无功功率斜坡斜率,并且此外或替选地,时间上有功功率斜坡函数具有有功功率斜坡斜率,其中针对在计数时间区间之内至少一次重复地恢复馈电,选择较小的无功功率斜坡斜率,并且此外或替选地,选择较小的有功功率斜坡斜率,只要还未抑制所述恢复。
在重复地恢复馈电时,这以更缓慢地提高无功功率或有功功率进行,以便由此避免触发新的干扰。优选地,随着在计数时间区间期间第一次重复恢复,即随着在计数时间区间第二次恢复,减小斜坡的斜率。计数时间区间因此用于,也分别选择无功功率斜坡斜率,并且此外或替选地分别选择有功功率斜坡斜率。
优选地,无功功率斜坡斜率,并且此外或替选地,有功功率斜坡斜率随着在计数时间区间之内每次继续恢复定期的馈电而减小,尤其至少以在0.45和0.95之间的倍数减小。
有功功率和/或无功功率的斜坡斜率因此逐渐地随着每次重复恢复定期的馈电而减小,尤其直至稳定地达到第二工作点或者抑制继续恢复。第一次恢复在此例如随着功率关于时间的第一次上升来进行。第二次恢复于是随着功率关于时间的第二次上升来进行,其中所述第二次上升例如仅为第一次上升的95%。第三次上升于是例如为第二次上升的95%等等。
根据本发明此外提出一种风能设备,所述风能设备包括风能设备控制单元,所述风能设备控制单元设计用于,执行根据在上文中描述的实施方式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风电场,所述风电场包括风电场控制单元,所述风电场控制单元设计用于,执行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方法或者具有至少一个上述或下述风能设备。
附图说明
现在在下文中示例性地根据实施例参照所附的附图详细阐述本发明。
图1示意地示出风能设备的立体图,
图2示意地示出连接于电网的风能设备,
图3示意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方法进程,和
图4示意地示出生成器的借助于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所馈入的功率的变化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相同的附图标记能够设为用于类似的、但是也不相同的元件,或者也能够设为用于如下元件,所述元件仅示意地或象征性地表示,并且能够在细节上区分,但是所述细节对于相应的阐述不是重要的。
图1示出用于产生电能的风能设备100,所述风能设备具有塔102和吊舱104。在吊舱104处设置有转子106,所述转子具有三个转子叶片108和导流罩110。转子106在运行中通过风进入转动运动从而驱动吊舱104中的发电机。
图2示意地示出风能设备100,所述风能设备经由电网连接点112连接于供电网114。供电网114在下文中也简称作为电网114或网络114,其中所述术语视作为同义。
风能设备100具有发电机116,所述发电机通过风运行从而产生电能。发电机11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构成为电励磁的多相同步发电机116,具有两个分别星形连接的3相系统,这通过图2的发电机116中的两个星形符号图解说明。这样产生的交变电流、即在所述实例中6相的交变电流,借助整流器18整流并且作为直流电流经由相应的直流线路120从吊舱122沿塔124向下传递至逆变器126,所述直流线路能够包括多个单独线路,所述逆变器能够由分立的单独逆变器组成。逆变器126从直流电流中产生交流电流,即在所示出的实例中产生3相的交变电流以馈入到电网114中。对此,由逆变器126产生的交变电压仍借助于变压器128进行升压变换,以便于是在电网连接点112处馈入到电网114中。所示出的变压器128使用星形-三角形电路,即在初级侧使用星形电路而在次级侧使用三角形电路,这在此仅作为一个实施方式的实例示出。向电网114馈电除了馈入有功功率P之外也能够包含馈入无功功率Q,这通过作用箭头130图解说明。为了正确的馈入,逆变器126通过相应的控制单元132操控,其中控制单元132也在构造上与逆变器126结合。图2总的来说应说明基本的有效构造并且各个元件的具体设置也能够不同于所示出的来选择。例如,变压器128能够设置在塔124之外。
控制单元132将逆变器126尤其操控成,使得控制向电网14馈电的方式和方法。在此,执行如下任务,如何使要馈入的电流匹配于电网114中的情形,尤其匹配于电网114中的电压的频率、相位和幅值。此外,控制单元132设为用于,控制当前馈入到电网114中的功率的有功功率P和无功功率Q的份额。此外,控制单元132设计用于,执行在上文中或在下文中描述的方法,尤其抑制馈电的恢复。对此,在电网114中、尤其在电网连接点112处执行测量并且相应地评估,尤其以便探测到电网114中的干扰。此外,也测量电网114中的当前的电压,尤其呈电压的当前的有效值的形式的电压,并且与用于电压的预设值、即预设值VSET进行比较。
相应地,所示出的系统并且尤其具有控制单元132的逆变器126为电压控制系统,所述电压控制系统也在德语中称作为“Voltage Control System”,简称为VCS。
对于控制风能设备的发电机,在吊舱的区域中设有功率控制块134和功率评估块136。功率控制块134在所示出的实施方案的实例中尤其控制外部励磁的同步发电机的励磁,即励磁电流。功率评估块136对输送给整流器118的功率进行评估并且将其与从整流器118经由直流线路130输出给逆变器126的功率进行比较。所述评估的结果被进一步提供给功率控制块134。
图2也图解说明,对于相应智能的馈电,所示出的系统应设有电压控制系统,以便使风能设备在馈电时尽可能稳定地运行,尤其在恢复馈电时。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控制连接于供电网的电网连接点的电能生成器的方法的示意的方法流程300。
在第一步骤中,生成器将无功电功率和有功电功率馈入到所连接的供电网中。这也通过OP1块305示出。
如果在供电网中存在干扰或存在向供电网中馈电的干扰,那么这在下一步骤中探测和显示。这通过DET块310示出。干扰的第一次出现被检测并且传送给TC控制块315。TC控制块315于是触发预定的计数时间区间并且将集成的干扰计数器置于“1”。
无功电功率和/或有功电功率到供电网中的馈入因此中断第一次,并且风能设备移动到自我维持模式中。这通过SUS块320示出。
在下一步骤中,电能生成器借助于第一斜坡函数恢复无功电功率和/或有功电功率的馈入。这通过RAM块325示出。生成器现在移动到第二工作点中,其中第二工作点与第一工作点相比具有更高的控制储量。所述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这通过TB选项块335示出。
如果生成器稳定地达到第二工作点,所述第二工作点通过OP2块示出,那么将预定的计数时间区间和TC控制块315的干扰计数器重置。生成器现在位于稳定的工作点中并且正常地继续运行。
如果生成器不稳定地到达第二工作点,即出现新的干扰,那么所述干扰重新在DET块310中被探测并且TC控制块315的集成的干扰计数器置于“2”。TC控制块于是将干扰计数器与预定的极限数进行比较。如果未超过预定的极限数,那么循环从头开始。生成器因此中断馈电并且移动到自我维持中。此外,TC控制块315给斜坡函数加载修正系数K,使得在重复恢复馈电时,斜坡具有减小的斜率。这通过K块330示出。
如果在比较时干扰计数器超过预定的极限值,那么抑制所述恢复。这通过SHU块345示出。生成器移动到自我维持模式中,在所述自我维持模式中,所述生成器不将电功率馈入到供电网中。在那里生成器保持一定时间,作为时间带的持续时间。这通过T块350示出。
为了生成器从所述自我维持模式中移动到正常运行模式中,能够等待时间带过去或者能够使生成器借助于电网运营商的控制信号SO再次启动。
也就是说,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执行原则上完全能够借助控制单元实现,所述控制单元设计用于检测干扰并且此外具有事件计数器或干扰计数器。
图4示出生成器的借助于所提出的方法馈入的有功功率的示意性的变化曲线400的图表。为了更好的理解,图表分成五个竖直部段I、II、III、IV和V。
在图表的上部部分中,电网电压V在纵坐标402处关于横坐标406处的时间t绘制。在图表的下部部分中,所馈入的有功功率PA在纵坐标404处关于横坐标406处的时间t绘制。供电网此外具有额定电压V0并且生成器具有输出功率P1
在部段I中,描绘电网电压V的示意性的变化曲线,其中电网电压V振荡并且低于下限值Vmin。电网因此离开其安全的电网状态并且在时间点t1具有干扰。将有功电功率P1在第一工作点馈入到供电网中的生成器由于存在所述干扰在时间点t1中断有功功率的馈入,并且此外转移到自我维持模式PSUS中。在自我维持模式中产生的功率PSUS不馈入到供应网中,而是用于给安全部件如全向灯供给电能。
随着有功功率的馈入的中断U1,触发预定的计数时间区间tV并且将干扰计数器置于“1”。
在部段II中,生成器在时间点t2借助于第一斜坡410恢复有功功率的馈入,以便稳定地到达第二工作点P2中。对此,斜坡410具有第一斜坡斜率dP1/dt1。生成器在时间点t3在不稳定的状态中暂时达到第二工作点P2。在时间点t4,电网电压V重新下降到低于极限值Vmin并且生成器在时间点t4重新中断有功功率的馈入。
随着有功功率的馈入的中断U2,将干扰计数器置于“2”。
在部段III中,生成器在时间点t5借助于第二斜坡420重新开始馈入有功功率,以便稳定地到达第二工作点P2。对此,斜坡420具有第二斜坡斜率dP2/dt2,其中所述第二斜坡斜率小于第一斜坡斜率dP1/dt1。生成器在时间点t6在不稳定的状态中暂时到达第二工作点P2。在时间点t7,电网电压V重新下降到低于极限值Vmin,并且生成器在时间点t7再次中断有功功率的馈入。
随着有功功率的馈入的中断U3,将干扰计数器置于“3”。
在部段IV中,生成器在时刻t8借助于第三斜坡430重新开始馈入有功功率,以便稳定地到达第二工作点P2。对此,斜坡430具有第三斜坡斜率dP2/dt2,其中所述第三斜坡斜率小于第二斜坡斜率dP2/dt2。生成器未到达第二工作点P2并且在时间点t9中断馈入,因为电网电压V重新下降到极限值Vmin之下。
随着有功功率的馈入的中断U4,将干扰计数器置于“4”。借此,在预定的时间带tV之内的中断的次数超过在此为3的预定的极限数,并且抑制馈入的恢复。这在部段V中通过区域440示出。生成器现在以持续时间A保持在所述状态中,直至电网运营商借助于外部信号再次释放生成器。馈入因此也保持被抑制,即使当供电网具有安全的电网状态时也如此。

Claims (17)

1.一种用于控制连接在供电网的电网连接点处的电能生成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无功电功率和有功电功率定期地馈入到供电网中,其中所述生成器在第一工作点中运行,在所述第一工作点中,所述电生成器产生无功电功率和有功电功率,
-当存在或显示在供电网中有干扰或向供电网馈电的干扰时,第一次中断或改变无功电功率和/或有功电功率到所述供电网中的馈入,
-恢复无功电功率和/或有功电功率到供电网中的定期的馈入,其中所述生成器在第二工作点中执行所述恢复或者提升到所述第二工作点中,在所述第二工作点中,所述电生成器产生并且馈入无功电功率和/或有功电功率,和
-当中断在预定的计数时间区间之内重复出现时,抑制恢复无功电功率和/或有功电功率到所述供电网中的馈入,使得电生成器在切断持续时间中停止馈入无功电功率和/或有功电功率,或者
-当馈电的改变在预定的计数时间区间之内重复出现时,抑制无功电功率和/或有功电功率到所述供电网中的馈入,使得所述电生成器在切断持续时间中停止馈入无功电功率和/或有功电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当馈电的中断或改变在所述计数时间区间之内与预定的极限数相比更频繁地出现时,根据所述计数时间区间评估重复的中断或重复的改变,并且存在重复的中断或重复的改变。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与在所述第一工作点中相比,在所述第二工作点中馈入更少的无功电功率和/或更少的有功电功率。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预定的所述计数时间区间,随着无功电功率和/或有功电功率的馈入的第一次中断或第一次改变开始,和
-随着对所述恢复的抑制或对无功电功率和/或有功电功率的馈入的抑制来重置,或
-在达到所述第二工作点之后在无中断或无改变的馈电中结束。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每次中断时或在每次改变时检查,所述中断或改变是否在计数时间区间中是重复的中断或改变,尤其是否随着所述中断或改变在计数时间区间中与预定的极限数或所述预定的极限数相比更频繁地出现中断或改变。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为了检查,是否存在重复的中断或重复的改变,尤其是否在计数时间区间之内与预定的极限数或所述预定的极限数相比更频繁地出现中断或改变,将时间标志与每次中断或每次改变相关联和/或将固有的计数时间区间与每次中断或每次改变相关联,尤其随着每次中断或每次改变开始固有的计数时间区间。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如果所述生成器随着预定的计数时间区间走完在所述第二工作点中不执行或不稳定地执行馈电,那么自动地抑制对定期的馈电的恢复或自动地抑制馈电,其中预定的所述计数时间区间具有如下持续时间,所述持续时间选自下表:
-0秒至30秒,或者
-0秒至5分钟,或者
-0秒至15分钟,或者
-0秒至60分钟。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预定的极限数与预定的计数时间区间的所述持续时间成预定的比例,所述比例能够经由比例商来预定,所述比例商限定为极限数与计数时间区间的商。
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预定的极限数与预定的计数时间区间的比例商或所述比例商小于0.5Hz,尤其小于0.1Hz,优选小于0.05Hz,其中所述预定的计数时间区间至少为10秒,并且此外或替选地
-预定的极限数与预定的计数时间区间的比例商或所述比例商小于0.5Hz,尤其小于0.1Hz,优选小于0.05Hz,其中所述预定的极限数至多为5。
1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抑制与选自下表的至少一个干扰相关地进行:
-在所述电网连接点处和/或在所述供电网中的稳定性损失,
-在所述电网连接点处和/或在所述供电网中的过电流,
-在所述电网连接点处和/或在所述供电网中的电压损耗,
-在所述电网连接点处和/或在所述供电网中的过电压,
-在所述供电网中的超频或低频,
-所述电生成器和/或供电网的振荡,
-在所述电网连接点处和/或在所述供电网中的短路,
-显示和/或存在所述电生成器的故障,和
-飓风。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显示和/或存在所述电发生器的故障通过在预定的计数时间区间之内重复地变换所述运行模式来确定。
12.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连接在所述供电网的电网连接点处的电能生成器是风能设备或具有多个风能设备的风电场。
1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恢复将无功电功率和/或有功电功率定期地馈入到所述供电网中进行成,使得无功功率以时间上的无功功率斜坡函数升高,并且此外或替选地,有功功率以时间上的有功功率斜坡函数升高。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时间上的无功功率斜坡函数具有无功功率斜坡斜率,并且此外或替选地,所述时间上的有功功率斜坡函数具有有功功率斜坡斜率,其中针对在所述计数时间区间之内至少一次重复地恢复定期的馈电,选择较小的无功功率斜坡斜率,和此外或替选地,选择较小的有功功率斜坡斜率,只要尚未抑制对定期的馈电的恢复。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功功率斜坡斜率,并且此外或替选地,所述有功功率斜坡斜率,随着在所述计数时间区间之内每次进一步地恢复所述定期的馈电而最小化,尤其至少以在0.45和0.95之间的倍数最小化。
16.一种风能设备,所述风能设备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设计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7.一种包括控制单元的风电场,所述控制单元设计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至少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风能设备。
CN201780072552.5A 2016-11-23 2017-11-23 用于控制风能设备的方法 Pending CN11003654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6122581.9 2016-11-23
DE102016122581.9A DE102016122581A1 (de) 2016-11-23 2016-11-23 Verfahren zum Steuern einer Windenergieanlage
PCT/EP2017/080182 WO2018096028A1 (de) 2016-11-23 2017-11-23 Verfahren zum steuern einer windenergieanlag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36548A true CN110036548A (zh) 2019-07-19

Family

ID=60857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72552.5A Pending CN110036548A (zh) 2016-11-23 2017-11-23 用于控制风能设备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11251730B2 (zh)
EP (1) EP3545601A1 (zh)
JP (1) JP2020500500A (zh)
KR (1) KR20190085076A (zh)
CN (1) CN110036548A (zh)
BR (1) BR112019008572A2 (zh)
CA (1) CA3040603C (zh)
DE (1) DE102016122581A1 (zh)
RU (1) RU2713474C1 (zh)
WO (1) WO201809602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038711A1 (en) * 2019-10-03 2022-08-10 Cummins Power Generation Ltd. (UK)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EP3923436A1 (en) * 2020-06-09 2021-12-15 Siemens Gamesa Renewable Energy A/S Passive reactive compensation for a wind power pla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57444A1 (en) * 2009-09-04 2011-03-10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Grid fault ride-through for current source converter-based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s
US20120280569A1 (en) * 2011-05-04 2012-11-08 King Fahd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And Minerals Supercapacitor-based grid fault ride-through system
CN104396113A (zh) * 2012-06-12 2015-03-04 维斯塔斯风力系统集团公司 低压电网故障时的风力发电厂控制
CN104641105A (zh) * 2012-07-13 2015-05-20 乌本产权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电发生器的方法
EP3076012A1 (en) * 2015-03-31 2016-10-05 Hitachi, Ltd. Wind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and wind farm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262790C1 (ru) 2004-05-11 2005-10-20 Волгоград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ВолгГТУ) Автономная система бесперебойного электроснабжения, использующая возобновляемый источник энергии
US7908036B2 (en) * 2009-10-20 2011-03-1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Power production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CN104736845B (zh) * 2012-08-14 2017-11-14 维斯塔斯风力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风力涡轮机控制的部分负载降额
JP6165644B2 (ja) * 2014-01-24 2017-07-19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ウィンドファームおよびその運転方法
EP3227553A1 (en) * 2014-12-02 2017-10-11 Vestas Wind Systems A/S Power ramp rate limiter for wind turbines
DE102016123384A1 (de) * 2016-12-02 2018-06-07 Wobben Properties Gmbh Verfahren zum Wiederaufbau eines elektrischen Versorgungsnetze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57444A1 (en) * 2009-09-04 2011-03-10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Grid fault ride-through for current source converter-based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s
US20120280569A1 (en) * 2011-05-04 2012-11-08 King Fahd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And Minerals Supercapacitor-based grid fault ride-through system
CN104396113A (zh) * 2012-06-12 2015-03-04 维斯塔斯风力系统集团公司 低压电网故障时的风力发电厂控制
CN104641105A (zh) * 2012-07-13 2015-05-20 乌本产权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电发生器的方法
EP3076012A1 (en) * 2015-03-31 2016-10-05 Hitachi, Ltd. Wind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and wind far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45601A1 (de) 2019-10-02
BR112019008572A2 (pt) 2019-07-09
RU2713474C1 (ru) 2020-02-05
WO2018096028A1 (de) 2018-05-31
CA3040603C (en) 2022-10-04
DE102016122581A1 (de) 2018-05-24
US20200083829A1 (en) 2020-03-12
CA3040603A1 (en) 2018-05-31
US11251730B2 (en) 2022-02-15
JP2020500500A (ja) 2020-01-09
KR20190085076A (ko) 2019-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04795B (zh) 风力涡轮机故障穿越能力
US9551323B2 (en) Power plant control during a low voltage or a high voltage event
JP2004532595A (ja) 風力タービンの操作方法
JP2005505223A5 (zh)
EP2863512B1 (en) Power system,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control device for power system
EP2771957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ing in recovering converter after grid fault event
DK2771955T3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E IN IDENTIFYING AND REPLYING TYPE OF ERROR EVENT
CN115085367A (zh) 一种孤岛检测方法以及装置
CN110036548A (zh) 用于控制风能设备的方法
EP1626492B1 (en) Method in frequency converter provided with voltage intermediate circuit, and frequency converter
CN111492551A (zh) 可再生能源发电厂的自适应有功功率控制
US10954918B2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electrical machines
TWI655840B (zh) 風力發電設備及其之運轉方法以及風力發電廠
CN110838724B (zh) 一种防止风电场孤岛运行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EP3745588B1 (en) Dual-frequency filter for distinguishing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grid events
CN210629117U (zh) 一种具备高电压穿越功能的风电机组孤岛切出装置
JP6914358B2 (ja) 分離システムの形成検出方法
CN105811378A (zh) 风力发电设备
JP6484570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JP2005218229A (ja) 風力発電設備
JP2000236671A (ja) 系統連系発電装置
CN114977196A (zh) 一种风电机组供电电路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7639070A (zh) 发电机组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098770A (zh) 大型三机无刷励磁发电机自动退励装置
CN117578600A (zh) 抽水调相控制系统及发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